谈谈你对儿童戏剧教育中的游戏性的理解

浅谈儿童戏剧和戏剧性游戏的关系--《新课程(下)》2014年06期
浅谈儿童戏剧和戏剧性游戏的关系
【摘要】:儿童戏剧逐渐入园,这对儿童戏剧创作者和幼儿园而言都是一件更具挑战性的事情。试图探讨儿童戏剧和戏剧性游戏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互为来源,儿童最终参与到源于他们社会戏剧性游戏的儿童戏剧中,并且二者都存在主体间性。
【作者单位】:
【分类号】:J805【正文快照】:
一、概念界定1.儿童戏剧“儿童戏剧以少年儿童为观众,适合于少年儿童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1]”儿童戏剧具有以下三点特殊性:(1)故事性强,故事情节具有重复性(《葡萄仙子》)。(2)互动性情节丰富(《一只小黑猫》)。(3)冲突矛盾集中(必不可少,否则不能称为戏剧,但矛盾需集中)。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式如;[J];中国戏剧;2000年08期
李涵;[J];中国戏剧;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胜尼,彭少麟,杨咸福,陈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张玮;王波;娄海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陈屏昭;蒋彬;刘忠荣;刘健君;杨顺强;;[J];北方园艺;2010年05期
周伟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谢斌;;[J];爆破器材;2009年04期
杨鸾芳;[J];保山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屈国军;;[J];才智;2010年29期
陈自然,梁继烈;[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刘晓华;;[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贾莹;;[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世栋;高峻;;[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陈学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尚季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柴尔峰;;[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万长江;李刚;;[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李春晖;杨志峰;郑小康;庞爱萍;;[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李文斌;张运刚;袁华;;[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李建中;田彦文;;[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李俊芝;;[A];第六届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暨卫生事业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正存;[D];南开大学;2010年
王炜;[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马瑞;[D];西南大学;2011年
袁梅;[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李利;[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柴阿丽;[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唐征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杨静;[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孙雪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王新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杨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吴倩;[D];苏州大学;2010年
刘木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汪银梅;[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贾少宁;[D];暨南大学;2010年
刘国栋;[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戚欣;[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颜芹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余娇;[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庆成;[J];上海艺术家;1997年01期
李涵;[J];中国戏剧;1999年01期
李涵;[J];中国戏剧;1998年06期
谢锐青;[J];中国戏剧;1998年10期
李涵;[J];上海艺术家;1998年02期
李涵;[J];中国戏剧;2003年06期
布而;[J];中国戏剧;2001年12期
瀚增;[J];剧本;1994年08期
;[J];中国戏剧;1994年07期
肖辰;[J];中外文化交流;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实习记者
乔燕冰;[N];中国艺术报;2011年
本报实习记者
秦毅;[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翟群;[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翟群;[N];中国文化报;2011年
张颖;[N];中国文化报;2011年
尹鸿祝;[N];人民日报;2001年
布而;[N];中国文化报;2001年
周向阳;[N];中国文化报;2001年
李晓晨;[N];文艺报;2011年
翟群;[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金梅;[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晴;[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唐婧琦;[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胡弘瑜;[D];浙江大学;2010年
窦飞;[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邵如;[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翁文千;[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浅谈儿童戏剧和戏剧性游戏的关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儿童戏剧和戏剧性游戏的关系
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谈谈你对戏剧的理解_百度知道
谈谈你对戏剧的理解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打”于一体、歌舞伎等。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激变说,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集“唱,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念,也是戏剧的本质所在,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戏曲以唱、念、做、打为基本手段,戏剧是对各种生物的行动的模仿。以后 ,印度的第一部戏剧理论著作《舞论》也指明:“戏剧就是模仿。”19世纪以后,对戏剧本质的研讨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局面、灯光、音效,乐指音乐伴奏,舞指表演、服装、化妆等方面。同时、净。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始于斗兵,广于斗力;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这些形式包括:诗、乐、舞。诗指文学、服装、化妆。戏剧的特点1:始于离者;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以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为代表,“谓以歌舞演故事也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戏剧的艺术特点戏剧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表演形式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台、道具、剧作家J.-P,并把戏剧的对象说成是人在情境中的选择行为。B.布莱希特则把戏剧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一言以蔽之,他断言,认为:剧院乃是检验人类在特定情境中行为的实验室。法国戏剧理论家F.萨赛是这种观念的代表,终于和 2,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冲突说、宋代的杂剧。美国戏剧理论家J.H.劳森则把戏剧的本质归之为“自觉意志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性冲突”。他认为:由于戏剧是处理社会关系的、旦;俳优&quot。这种观念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界定了戏剧的本质、实验室说:早在18世纪;、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认为戏剧是最富于冲突的生活场景的升华,口,并强调情境的本体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 ,戏剧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词语,如舞台剧。戏剧介绍种类戏剧是中国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又叫舞台提示。它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眼、打,这就是戏剧本质的所在。情境、元代的杂剧,戏剧所处理的是人的命运和环境的一次激变,认为小说是“渐变”的艺术,而戏剧是“激变”( crisis ,又译危机)的艺术,戏剧的本质就在于此。观众说,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也曾把“情境”与“冲突”联系在一起、做,而泛滥与斗智,极于斗口、实验室说等。”中国东汉时期的许慎[1]在《说文解字》中提出:“戏,因而,真正的戏剧性冲突必须是社会性冲突,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主要有观众说,冲突说,激变说,情境,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有说有唱,有文有武。这种观念可以一句话来表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本质公元前4世纪,就没有戏剧”,因而、身,布伦退尔指出:舞台乃是人的自觉意志发挥的场所,人物的自觉意志的发挥必定会遇到阻碍,主体为克服阻碍就要与之斗争,这就构成“意志冲突”。“没有观众。19世纪末、“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在中国台湾地区、动作、上下场等、旁白等,戏剧的一切器官都必须与观众的欣赏相适应,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做:认定观众是戏剧的必要条件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已经表述了对戏剧本质的认识。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语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电影等以剧本为核心进行表演的演剧形式都统称为戏剧。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而人的自觉意志又必须受社会必然性的制约,服装、道具,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南宋的南戏、电视剧,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法国哲学家D.狄德罗把“情境”看作戏剧作品的基础。黑格尔在谈到戏剧的特性时;二是划分生。“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念;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手,其主要特点、动作、舞蹈、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戏曲演员必须掌握“四功五法”(即唱.萨特把自己的剧本称为“情境剧”,都是为了给观众看的,从先秦的&quot,几乎将各类表演艺术成分集于一台、印度梵剧、日本能乐:英国戏剧理论家W.阿契尔否定布伦退尔的“冲突”说,他把小说与戏剧相比较戏剧,指以语言、丑四大行当
采纳率:46%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戏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析幼儿表演游戏
  【摘要】表演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实践发现,在幼儿园中表演游戏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园中幼儿表演游戏存在的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并指出在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尊重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利、正确认识表演游戏中的师幼关系,并对表演游戏进行正确的指导,以保证幼儿表演游戏的顺利进行。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67951.htm  【关键词】表演游戏 问题 指导策略      在整个幼儿期,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同时,游戏对幼儿的早期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它是幼儿以故事(儿童自己创编的或来自于文学作品)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表演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实践发现,幼儿园中幼儿表演游戏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幼儿园中,表演游戏成为教师指导下的集体游戏,在表演过程中重表演的完美、轻过程的愉悦,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对表演游戏给予适当的指导。   一、表演游戏的特点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而进行的游戏。它不同于角色有游戏,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来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之前并没有一个约定的框架;表演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来源于故事,包括文学作品和幼儿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创编的故事。表演游戏虽然也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但是,先在的故事规定了游戏的基本框架。   表演游戏也不同于戏剧表演。戏剧表演是演员在导演的指导下,根据事先编写好的剧本,运用语言、肢体语言和一定的道具严格再现剧本内容的活动。演员表演的根本目的是要把剧本的内容、自己的理解和导演的意图传达给观众,并使自己的表演得到观众的认可;表演游戏则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幼儿按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故事,并不是为观众而表演。表演游戏和戏剧表演的根本区别在于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己“自娱自乐”的活动。   表演游戏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游戏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它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正如“游戏性”是其不可或缺的“类属性”一样,“表演性”也是其不可缺少的、区别于其他类型游戏的根本特性。表演游戏以“故事”为依据的特点决定了表演游戏的“表演性”。表演游戏如果缺乏“表演性”,也就缺乏了它自身作为一种游戏类型独立存在的依据。因此,“表演性”之于表演游戏来说,也是它不可或缺的特性。   二、表演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对于幼儿园来说,它也是一种便于操作的游戏活动。但是,在幼儿园表演游戏中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表演游戏被当作歌舞表演活动   大多数教师将表演游戏混同于歌舞表演、戏剧表演和角色游戏。教师往往将表演游戏的内容扩大,将歌曲、舞曲等纳入表演游戏的范围,并更侧重于后者,因为歌曲、舞曲更适合舞台表演。幼儿园教师通常所说的表演游戏是指幼儿在角区进行的类似于歌舞表演的活动,这与表演游戏的本来意义相去甚远。在教师所说的表演游戏区,通常有录音机、音乐磁带、舞台等,幼儿随着音乐表演舞蹈、唱歌等。而且教师一般认为表演游戏必须是对内容的生动性表现,因而强调表演游戏中“表演”的一面,从而忽略其“游戏”的一面。   (二)单纯地以发展幼儿语言为目的   表演游戏在幼儿园集体故事教学中的运用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情况:一种是作为故事教学的末端环节。教师通常采用以下程序组织故事教学:(1)讲第一遍故事以后就所讲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提问;(2) 以听录音、分角色复述、看图讲述等方式讲第二遍故事;(3)以师幼分角色复述、边提问边讲述等方式讲第三遍故事;(4)表演游戏,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帮助幼儿复述故事。一种是作为故事教学的开端环节。运用在教学过程开端环节的表演游戏,一般由教师或由教师事先训练好的幼儿来表演给小朋友看。表演游戏承担着提高幼儿对故事的兴趣、讲述故事和帮助幼儿复述故事的功能。另外一种是用在提问环节。在教师讲过故事以后,教师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对话和表演角色动作。表演游戏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帮助幼儿记忆和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这三种情况,其目的都一样: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帮助幼儿模仿角色对话,记忆故事。由此可见,本属于自由游戏范畴的表演游戏实际上已成为集体故事教学的手段。由于教师仅仅把表演游戏当作故事教学的手段,表演游戏的运用被呆板地限制在语言教学领域中,教师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其他课程领域相关的学习兴趣和需要视而不见,一心按照自己原有的思路和框架,拽着幼儿沿着故事教学这一条窄道往前走,幼儿一旦有“越线”和“出轨”现象,立即就被老师拉了回来,从而导致许多很好的教育契机和课程生成机会白白流失。   (三)表演游戏成为教师指导下的集体活动   幼儿园游戏是需要教师的指导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但教师不应该将游戏全部纳入教师的要求和计划之内,由教师一手包办。由于表演游戏是被作为集体教学的手段来使用的,因此教师总是采用集体活动的方式组织幼儿的表演游戏。   这种用集体活动形式组织表演游戏的方式使教师不得不扮演“总指挥”或“总调度”的角色,这种做法极容易导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教师控制程度高,幼儿比较安静但很被动;控制稍一放松,幼儿又吵又闹,全班一片混乱。   (四)重表演的完美、轻过程的愉悦   对于幼儿来说,“玩”的过程本身是他们所注重的,而在实际游戏中教师的目的性非常强,教师的干预是很多的。以期达到表演的完美性,而忽视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情感的体验。这主要表现在 :“即演即像”的要求和高控制化的指导。在幼儿初步熟悉了内容以后,教师一般不给幼儿“练习”的机会和时间,忽略幼儿游戏的过程,片面追求“逼真的”表演效果,要求幼儿“即演即像”。 幼儿做不到时,教师往往采取立即示范或手把手地教的高控制化的指导策略。   (五)忽视作品的年龄适宜性   许多儿童文学作品集和现在的一些儿童读物的年龄范围都比较宽泛,教师往往不细加选择,造成故事选材上的过易或过难现象。《三只小猪》的原著大约7000 多字,情节生动有趣、对话琅琅上口,比较适合大班幼儿。但是经过简编过的故事只有寥寥数语,情节也很简单,这样的故事可能适合小班幼儿,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明显是不适宜的。许多优秀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在这种大刀阔斧的“改编” 和教师随意的“选择”中令人惋惜地流失了。   三、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正确认识表演游戏中的师幼关系   教师是游戏的指导者,幼儿是游戏的主体。要形成和维护这种师幼关系,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信任幼儿有独立开展游戏的能力,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给幼儿游戏的自主权,不要对幼儿的表演游戏实行高度的控制。第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指导。这是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第三,先观察后指导。单靠基本的理论并不能应付丰富多变的实际问题,要做到有的放矢的指导,教师必须学会观察幼儿的游戏。观察与记录是教师决定与计划的重要前提。   (二)根据幼儿兴趣,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选择情节简单、生动有趣,并有起伏和重复情节的表演作品,能有效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   为表演游戏选用的童话、故事应符合下列要求:(1)结合本班的教育任务,选择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内容活泼,并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作品。 (2) 童话、故事要易于为幼儿掌握和表演,有一定的戏剧成分,有适当的表演动作。有集中的场景,易于布置。道具要简单,可以利用现成的桌椅、积木、胶粒拚图及实物等。(3) 故事情节有起伏,情节发展的节奏要快,变化明显,并按一条主线发展,重点突出,枝蔓不多,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并易于表演。(4)角色的对话易于用动作来表演。   (三)创设环境、制作道具,诱导幼儿参加游戏   环境的创设是表演游戏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幼儿能否顺利开展表演游戏的重要条件。日常进行的表演游戏,可以在平地上或活动室中,或用小椅子、小桌子或大的积木围起来设置小舞台,或有一个较固定的表演区如活动室的一角即可。布景应简单方便,避免过大过重过烦,更不能妨碍表演,布景只要能起到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就可以了。    表演游戏的角色造型、服饰和道具是很重要的,它们不仅能激起幼儿进行表演游戏的愿望,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游戏的趣味性、戏剧性和象征性。为了更好地表现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个性特点,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表演游戏时,根据作品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角色造型和化装,可以让幼儿参与道具的设计与准备。简单的造型与服饰,对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激励作用很大,能使游戏顺利开展下去。   (四)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声音也是有表情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声音表情实质上就是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所表达的人物不同的情绪、情感及音色的区别代表的人物不同的形象特征。   幼儿学习声音的表演技巧,首先要让孩子们理解声音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声音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其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训练声音表情表演技巧。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训练、指导,给孩子设置一些情景,让他们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表述一句话。另外,尽量淡化性别角色,给幼儿留出更多的创造空间,故事表演离不开文学作品,要想表演好故事,必须引导幼儿深入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角色的形象特征、角色的内心活动、情绪变化等。   (五)以灵活的组织鼓励幼儿创新,让幼儿大胆创编故事情节   幼儿在表演游戏中不是简单、机械的再现作品,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头脑的加工,进行再想象,和创造想象。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可以创造性的运用动作与表情、增减情节与角色、删改对话、替换词语等,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这种创造性萌芽,鼓励和指导幼儿进行合理的创新。(1)根据角色性格特征,生活环境,启发幼儿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新情境,设想新的故事情节。(2)鼓励幼儿在作品情节上进行创新。(3)引导幼儿在角色的语言和动作上进性创新。(4)启发幼儿提高小环境,小事物的利用率,续编或改编故事情节。   (六) 教师要把握有效的指导时机,采取适宜的指导措施   当教师准备对幼儿的反应做出反馈时,必须明白这不是让幼儿简单地掌握某些事实或某种知识,而是支持和帮助幼儿继续主动去探索和表达。教师的指导要把握时机,不要因幼儿的一时失败而急于求成。教师必须认识到,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而有效的指导时机应存在于整个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不应是借助规则对幼儿进行控制,而应是通过对幼儿活动的关心、支持、帮助来实现。我认为以下指导策略效果良好:(1)启发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当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做出反馈时,教师的提问是了解情况,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的有效方法。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以激发幼儿的进一步探索。(2)让幼儿在做中发现问题。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引导他们在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利于促进发展。(3)利用同伴之间的影响。教师并不是活动中惟一的指导者,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   幼儿的表演游戏应尊重幼儿的意愿,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自己来选择、自己来设计、自己来表演。但尊重幼儿的意愿并非抹杀教师的作用,教师应该学会观察并善于观察幼儿的表演游戏,适时的点拨和指导,将可以充分发挥表演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在表演游戏中激发了小朋友的自信心,培养幼儿良好的欣赏习惯、想象力、合作能力、责任感等,在表演游戏这块沃土上让小朋友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艳霞.浅谈幼儿的表演游戏[J].网络科技时代,2007,(14).   [3]刘焱,李霞,朱丽梅.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3).   [4]刘焱,朱丽梅,李霞.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特点、指导原则与教学潜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5]骆昌芹.让孩子在表演游戏中成长[J].好家长,2008,( 6).   [6]熊雅琴.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适时介入和指导[J].当代学前教育,2007,( 4).   [7]刘令燕.对大班表演游戏的观察与反思[J].山东教育,2009,(23).   [8]李丹.表演游戏中幼儿的情感培养[J].学前课程研究,2008,(10).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2012幼儿文学试卷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2幼儿文学试卷及答案
总评分3.4|
浏览量39712
用知识赚钱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卓美儿童戏剧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