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会科技初级 中级 高级 英文研究和高级研究有什么区别

作者:郑联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基地副主任) 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有一大堆证券公司研究所的研究员,还有一小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私募基金等的研究员,本来应该是同质性的工作,但在行业链条上,他们却成为上下游关系,前者成为卖方,后者成为买方。二者的关联与区别,述说着多彩的故事,当然也可能是行业未来潜在就业者的关注点。一篇小文,供娱乐。 买方与卖方研究员的业态关联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在交易所没有相应的席位,必须通过证券公司的交易席位进行交易,这样就产生了基金使用券商的渠道问题。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使用券商的资源就意味着基金公司必须付费给券商。国内证券公司共近110家,基金公司70余家,但是,证券公司的席位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是没有实质性区别的(当然据说有细微的差别,比如有的券商信息系统更快,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让委托成交),基金公司可以在100多家券商里面选择。这样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基金公司用券商渠道反而是甲方,证券公司则成了乙方。证券公司凭什么让基金公司在他那里交易并支付渠道费用(佣金)呢?大券商由于资金雄厚、网络发达和品牌出众,具有了天然的竞争优势。但是,除了网络发达可以为基金承销更多的基金产品之外,资金规模和品牌优势就并不明显。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渠道开拓能力和投资研究能力。渠道开拓是基金公司各显神通,与证券公司相关性并不大。至于投研领域,券商和基金就有极大的互补性。因为基金公司人员配置一般比较少,研究人员即使实现所谓“一级行业全覆盖”,一共就大致需要20多个研究人员,个别行业多配置1-2个研究员,标准配置即30人左右,基本是每人负责一个行业。但是,券商财大气粗,中型研究所基本配置80人左右,大型券商基本是百人以上,每个行业基本有2-5人不等,研究所重点行业人员配置则更多,比如宏观、策略多的时候能配到6-7个人。券商研究所的人员配置就决定了比基金公司研究部的研究范围更广、研究能力更强、研究跟踪更及时。这样二者就形成了互补,券商研究员为基金研究员提供研究服务,基金公司通过在券商席位交易支付佣金,实现对券商研究员服务的报酬。在这个业态中,基金公司成为了研究服务的买方,而券商研究成为提供服务的卖方,对应就有买方研究员和卖方研究员。在这个市场中,大券商由于资金雄厚,研究所配备一般比较齐全,研究实力一般也较强,成为这个佣金市场的最大分仓者。但是,由于行业和公司研究差异性很大,小券商的研究员也有研究非常到位、观点非常明确、结论极具建设性的,他们也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从这点上,这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也是各显神通的市场。买方研究员和卖方研究员的关联还不止于佣金的分仓上,还有诸如新财富、水晶球、金牛最佳分析师的各种评比上。由于这类评比主要是针对券商分析师的,为券商研究员提供打分排名的人是各投资机构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和投研总监等,而打分排名的依据往往是基金公司研究员的提名,比如基金公司研究员提名5位候选人供基金经理选择,并建议5个人的顺序。由于评比是券商研究员迅速成名的捷径,为此,券商研究员基本是佣金和评比两手抓,两手都硬。这样就进一步强化了卖方与买方的关联性。 研究的工作差异从工作的性质而言,买方与卖方研究员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都是为了研究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和上市公司。比如宏观研究员基本是跟踪海外经济、国内经济增长、宏观政策、物价走势、产业结构和流动性变化等,从研究的内容而言基本没有差异。但是,从工作的目的性而言,就存在较大的区别。券商研究员是为了做好研究,以为基金公司服务,获得佣金和排名。基金公司研究员做好研究是为了服务投资经理,服务基金的投资操作,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经理的认可、基金净值增长以及基金在市场中的相对排名。即券商卖方研究员做研究主要是对外服务于佣金,而基金公司研究员做研究主要是对内服务投资。由于工作的目的差异,券商研究员相对可以更加多元化,不用太关注报告对投资的影响以及与市场的关联,为此可能有人做得很学术、有人很历史、有人很文艺、有人很豪放、有人很婉约;但是,买方研究员的研究需要为投资经理提供明确的投资建议,并必须为报告的投资建议负责,为此报告大多是八股文,行业状况、公司状况、业务发展与盈利分析、最后是投资建议。从工作的目的上,卖方分析师有点像各个菜系的厨师,川菜粤菜淮扬菜,厨师的任务是做好菜,但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如果喜欢你的人多了,那你就拿更多的佣金和更高的排名。即使只会做一个菜的厨师(比如就重点研究一只股票),如果他做得特别好,也可以成为“厨王”。而买方分析师像小保姆,任务是给一家人做饭且要让大家基本都满意,需要照顾不同的口味,如果投资经理不喜欢或者投资经理吃了拉肚子,那这个保姆就难当了。从研究的方式来说,卖方研究更多是综合性研究,而买方研究员更多是独立性研究。比如,在流动性变化上,券商研究员有很大的弹性,可以引古论今,旁征博引,东西比较,内外辨析,报告可以写得和学术论文一样,也可以写得和历史书一样。但是,基金公司研究员更多是综合券商研究的逻辑和观点,结合自己的判断,进行更深一层的独立研究,同时要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流动性是紧了还是松了,基金应该是加仓还是减仓。当然,也有券商写的报告和基金公司一样观点明确甚至犀利,如果被市场验证,那是极好的。由于券商研究员的报告经常会公开发布,为了规避信息披露的监管风险,券商报告在表述上更加中庸;但是,为了提高报告的点击量,一般卖方报告会有一个让人浮想万千的标题;为了提高可读性,券商报告一般更加文艺范,还有什么调侃式、散文式、小说式,甚至诗词歌赋都出现过。由于券商研究人员太多,花样一般也更多,报告质量真是参差不齐。记得2010年一个哥们写就的策略会邀请函----《长安回望绣成堆》被号称是史无前例的“最美的邀请”。在熊熊股市之中,能够读到一些写得很美的语言,也算是有种“小清新”的感觉。从研究的服务上,券商研究员确实是买方研究员不可或缺的。一是券商跟踪及时,出了重大事件,在“两手抓”的动力下,会主动给基金研究员打电话,通报情况,分析影响等。二是券商分析师做了更多、更全面的研究,大量的研究报告是买方研究员写报告的基础。三是券商与上市公司关系紧密,如果要到上市公司调研,让券商出面约见更为容易。四是券商在会议、专家、调研等为基金研究员提供便利,比如食宿交通安排等。五是券商还有一些“增值服务”,比如请吃饭、送水果、请旅游,上海据说还出现送早餐的。所以有人说,基金公司就像爷,虽有所夸大但还是有一定的逻辑基础的。 路演在上学时候我们将路演定义为投资银行卖东西时候去介绍产品的,现在券商到基金介绍研究成果也叫路演。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能出去路演好牛的。10年前路演确实是很牛的,据前辈介绍,当时中金公司堪比华尔街的高盛,来金融不发达城市就路演一场,公司的前辈们都是跑去别家公司会议室站着听路演的。但是,时过境迁,现在的路演多如牛毛,很多买方研究员有的是躲避不及。这种站着听路演的盛况最近几年只有在个别“神一样的分析师”来交流时候,才偶尔出现。卖方分析师为了佣金和排名,必须获得基金公司研究员的认可,路演是非常好的一种建立关系、深化感情并获得佣金及排名的途径。券商分析师大多趋之若鹜,平常的1个季度来路演一次,频繁的每月都来,甚至还有所谓电话路演是“每周一歌”。为此,券商研究员有个素质要求,能说会道能忽悠。对于买方研究员,路演也是获取信息、深化认识、加强沟通的有效方式,比如券商研究员如果研究深入,可以很快让你了解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公司的状况,买方研究员相当于将卖方研究员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心血在一个小时左右就全部据为己有,迅速掌握相关信息,可以对投资建议作出明确的判断。但是,近年来,这样的“吸星大法”能用上的机会不太多,由于券商人太多,研究同质化比较严重,所以报告的逻辑和观点大同小异,很多时候路演是其他人观点的重复,并没有太多新的信息或观点。这样,如果路演太多了,就成为买方研究员的累赘。经典的路演场景是双方客套之后,卖方分析师开始打开ppt吐沫星子乱飞30分钟,买方分析师昏昏欲睡听了半个小时,随便问1-2无关痛痒的问题,两家就拜拜了。这最经常出现在宏观策略的路演中。行业研究员对于公司的路演,实际上大同小异,但是一般会有更多的互动。过多的路演对于卖方和买方都是折磨。卖方分析师有时候一天要对同一个ppt讲上3-5遍,北京、上海、深圳轮着讲,一般连续作战3个星期。为此,卖方分析师有个共同的绰号:PPT播放器。对于买方而言,差不多的观点一天听个3-5次也是很崩溃的一件事情,为此很多买方研究员有路演恐惧症。对于买方研究员,另外一个崩溃的事情是卖方分析师的观点一会是上九天揽月,一会是下五洋捉鳖,年初时候说经济强劲复苏,年中时候说经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与结合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社会科学领域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种研究方法范式。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哲学基础、研究目的、研究依据、研究路径和表述形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由于定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具体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因果关系推断的确定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需要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中国论文网 /8/view-3895860.htm  关键词: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结合方法  社会科学领域主要采用两种研究方法范式。一种范式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它模仿自然科学,主张依靠归纳法去发现新知识, 用“假设—演绎”模式来检验理论,用数理统计工具来分析可量化的经验观察,确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具体化,它侧重于对数据的数量分析和统计计算,包括实验法、准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另一种范式是人文主义方法论,它从人文科学衍生而来的,注重收集文本信息,并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和诠释。人文主义方法的具体化就是定性研究,它偏重于文本分析或叙事表达,强调对被研究对象的理解、说明和诠释,包括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  1、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  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者围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孰优孰劣,有过大量的对话和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通过比较和争论, 研究者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不同  定量研究秉承实证主义的观点,实证主义是以经验的确切资料为科学基础的哲学系统。所以,定量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强调客观性、操作化和概括化,要求研究者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定性研究以本体论、个人主观意义及经验为主体的知识论和价值理性为哲学基础,认为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取决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很难做到价值中立。定性研究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自觉的或经过反思的行为”。  1.2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研究目的不同  定性研究比较注重参与者的主观感受,旨在解释社会现象, 着眼于从整体上理解和诠释被研究对象,关注不同的人如何理解各自生活的意义。而定量研究通过对社会事实的测量,从中发现社会规律,旨在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更多地注意个别变量和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指导实践。  1.3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研究依据和研究路径不同  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研究路径上,定量研究通常从既有的理论出发,提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问卷等工具收集经验证据来验证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自上而下的演绎过程,突出的是对既有理论的验证或推广。而定性研究更偏向于一个创立理论的过程,通过访谈和个案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和把握,从许多不同证据之间的相互联系中概括出论题、论断或理论,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  1.4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表述形式不同  定性研究主要是叙述性的说明,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研究的形式比较灵活,通常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强调标准化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用数字或测量而不用文字来描述事物或现象,主要通过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说明统计结果,表达研究结论。  2、定性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作为社会研究过程的两条途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然而,与发展迅速并日益成熟的定量研究方法相比,定性研究方法的发展却存在更多的阻碍,发展相对迟缓,举步维艰。  作为定性研究方法主要特征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追溯到19 世纪中期。当时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威廉·狄尔泰(Wilhelm·Dilthey)认为,社会现象具有特殊性,由于人具有遭遇意识,所以人的行为没有规律性,并且难以预测。而社会历史事件也是偶然的、独一无二的,并不存在普适的历史规律。狄尔泰强调人的直觉和心理因素,否定19世纪兴起的用历史方法来研究文学艺术和其他人文科学的做法,反对以马克思·舍勒尔(Marx·Sheler)为代表的强调证据、强调事实的实证主义方法。狄尔泰指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领域,社会是有意识的人参与其中,研究者不可能撇开参与和解释社会的人,只能依靠主观方法和定性研究从整体中来把握社会现实。  对于定性研究,社会学家推崇实地研究方法,认为只有通过日常生活的直接观察,才能获得有关社会生活的有效知识,并构建有效的社会理论。这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其局限性,它的缺陷在于定性分析是依据典型、少量个案的资料得出结论,使结论不具备普遍性,且由于人和社会的特殊性使其信度不高。定性研究由于这些自身性质,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所选取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  定性研究大多是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具体的方法包括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人种志方法等等。在定性研究过程中,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研究者一般只能从少数对象上取样,那么选定的研究对象能否能代表这些对象来自的整体呢?这一点存在较大的疑问。众所周知,很多实地研究中并不存在抽样的情况,研究者只能对选取的及其有限的对象进行尽可能详尽的描述,这就难以避免让人们对研究者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的代表性产生质疑,从而整体上对这项研究所具有的代表性也产生质疑。这种质疑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和案例的选择确实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而影响其所具有的代表性。这些因素包括:选取研究对象、获得第一手资料的便捷性,研究者自身的主观倾向性等等。具体来说,研究者在对一个群体、一个组织或者一个个体进行研究的时候,通常都会选择更容易介入的研究对象,这样既节省研究时间和成本,又降低了研究难度。这些研究对象可能是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能够代表整体的,也同样有可能是具有特殊性、只有较小的代表性甚至完全没有代表性的。另外,研究者在选取研究对象时还可能会有一种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主观倾向性,即潜意识里选取一些能够证明自己设想或结论的研究对象,这样的研究对象和第一手资料必然缺乏足够的代表性,大大降低研究的真实性。   2.2 具体的研究方法相对缺乏统一性  定量研究通常采用数据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说明,通过演绎的方法来预见理论,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和证据来评估或验证在研究之前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所以,定量研究采取的是相对明确和统一的研究方法,提出研究假设、采集数据、定量分析、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等步骤都基本按照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而定性研究采用实地研究,大多是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更多地依赖于研究者的主观感受和亲身体验。定性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人种志等方法。这更多依靠研究者的参与和对情景的分析,主观的成分相对较大,方法也很不统一。  2.3 因果关系的推断存在相对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现象到本质的推断过程是一个理论构建的过程。定性研究所取得的资料与定量研究中所取得的数据相比,用于推断变量间关系的难度更大,即其理论的构建要更加困难。定性研究中主要是关注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等不可量化的信息,这样就难以提供明晰、有力的证据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现象和本质之间的推断关系。另外,定性研究的推断过程对于研究人员的经验、能力、灵感依赖性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推断过程的不确定性。  3、如何做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随着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交织与融合不断扩大,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不断发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出现了兼容和整合的趋势。特别是21世纪以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使用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新的发展趋势,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研究中采用结合的方法,以改善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提高研究的质量。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要做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迅速提高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水平,有意识地推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  与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现状相比,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无论在定量研究还是在定性研究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定量与定性研究这两种方法的使用还停留比较初级的层次上,两种方法之间缺乏借鉴与交流。在定量研究方面,许多社会调查问卷设计的严谨性不足,对问卷的发放、回收和管理也不够科学,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不少定量研究还停留在百分比等描述性分析的水平上,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经分析等高级统计分析手段使用得不够。在定性研究方面,有的研究者对定性研究方法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定性方法的操作规范和操作程序掌握得不够准确,使用定性方法时随意性比较大,很难做到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合理地结合起来使用。为此,国内高校应该加大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调查方法相关课程的重视,增加这方面的师资和投入。另外,需要建立多元化、多层面的社会调查方法体系,有意识的注重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  3.2 合理把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在国外,不少研究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尝试使用混合研究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 研究方法首先是服务于研究问题的。不论是选择定性方法还是定量方法,或者是混合研究的方法,首先要考虑是否具备了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条件。对于具体的研究方法,除了充分理解其理论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如何在实践中具体运用。如果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缺乏必要的了解,就很难完成高质量的社会研究,甚至可能会出现误用或滥用研究方法的情况。  3.3 必须认识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具有不同的主观性成分,避免研究的主观性过大。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追求客观性,但是它们有不同的主观性成分。定性研究的主要研究工具是研究者本人,注重从研究者本人内在的观点去解释社会现象,主观成分相对较大,研究过程也难以避免主观性,但是应该防止将所有个人感想、个人观点统统都看作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虽然更加强调客观性,但是在研究假设的提出、资料数据的选择、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推论上,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所以应多以中性证据为依据,重视研究的规范性、精确性,力求客观。  3.4 在积极推动使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方法的同时, 也要注意避免为了“用方法”而“做研究”  结合的方法使我们可以采取不同方法收集不同的资料, 实现了方法之间的优势互补。但是应该认识到,发展方法是为了推动研究,必须甄别什么样的研究问题有必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而不是在确定了结合方法以后,再选择具体的研究问题。另外,在运用结合方法时必须格外注意数据的整合。两类方法收集到的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数据, 兼用两类方法就意味着兼用两类数据。正确判定两类数据的重要性和权重,才能使两类数据更好地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总之,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应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条件来进行研究设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元方法的优势,为社会科学提供更灵活、更实用的研究架构。  参考文献  [1][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  [M].南京:译林出版社,.  [2][美] Krathwohl, D.R. . Method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 integrated approach.[M].New York: Long-man.1993:p740.  [3]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4]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天瑜公会科技怎么加快研究_百度知道
天瑜公会科技怎么加快研究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公会成员做公会建设任务,或者商城有加快道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唐人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科技攻关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各位,最近申请项目发现省内的很多项目在申请的时候都分为科技攻关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还有什么软科学项目,不明白其中具体的区别,有经验者欢迎指教哈。
基础与前沿不是10万吗?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2015年预算编制说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年预算编制说明
上传于||文档简介
&&21年​预​算​编​制​说​明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国高级时装公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