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一下,怎么将分、角、元、十、百.......自动求和自动进位啊!

雷元星先生将于5月19日下午四点,出现在凤凰卫视资讯台&世纪大讲堂&节目中;[楼主]&作者:
&发表时间: 10:49
&&&&&&&&点击:4967次
雷元星先生将出现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           日记
22:40:44  刚刚观完电影回到宋庄,前天去了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节目现场,雷元星先生讲得津津有味,他说地球每年都在靠近太阳,而且各星体都在围绕太阳作自由落体运动,当地球落到金星轨道时,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他同时从数学几何,物理天体,化学制造方面分析了周易。节目完毕后,遂和阿呆那厮胡莱等兄弟姐妹们共进晚餐,大家都是对对双双的,漂亮美丽。再后来诗人乌蒙赶到,他谈上了一晚某地独立的问题,相当好玩。&作者:小力& ;   来源:新浪博客:小力和他的爱神们-------------       h殇
14:08&&& 雷元星先生将于5月19日下午四点,出现在凤凰卫视资讯台&世纪大讲堂&节目中;         来源:新浪博客 :濮青松的博客:纸条:本帖地址:/puqingsong/msgview.php[]
&[2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3:53&[][][]
三个证据说明&地球每年都在靠近太阳,而且各星体都在围绕太阳作自由落体运动&的胡扯:
1)不谈太阳系,我们先看地月系。倒有实验证据证明月球明显在远离地球。这一般被解释为引力常数在变小。类似地,从这一点上说,地球倒更有可能在远离太阳,而非靠近。
2)地球如果真的靠近太阳,需要物理机制。实际上,没有物理机制可以提供(星际气体摩擦力太小,其他星体引力对地球的微挠,也太小)。
3)所谓“当地球落到金星轨道时,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这相当于要让地球公转半径变小约一半。其实根本不要说地球公转半径变小50%,即使让地球公转半径变小10%或增大10%(导致日辐照增大20%或减少20%。日辐照与轨道半径是平方关系,因此轨道半径变化10%,日辐照就变化20%),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就将无法生存(温度就将变化几十度,水要么沸腾,要么凝固。大气对温度的调节能力是有的,但却有限)。由于地球上生物已经有约三十亿年的历史,可见在过去三十亿年中,地球轨道半径即使在变化,变化必然小于5%以下,这仅仅是一个上限(前提是:假设真的有变化)。其实就等于没有可测变化,更不要说“每年”了。故而他的“地球每年都在靠近太阳”(意指明显变化),就更属于胡说了。
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确在明显变化,这与地球自身内部物质运动有关。但公转绝对相当稳定。
希望濮青松把我的看法发到你们的“新浪博客”,以正视听。J Q SHEN
[楼主] &[3楼] &作者:
&发表时间:
23:02&[][][]
&发表时间:
22:23&[][][]
&&&&&&&&&&&& 雷元星:从周易出发认识世界&&&&&&&&&&&&&&&&&&&&&&&&&&&&&&&&&《周易》是一部解释宇宙原理,探察自然之谜的科学著作,&&&&&&&&&&&&&&&&&&&&&&&&&&&&&&&&&&&&&&&&&& &日 13:14&&&&&&&&&&&&&&&&&&&&&&&&&&&&&&&&&&&&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雷元星;&&& 核心提示:提倡复兴中华文化,如果不把《周易》,中国人《圣经》的第一部,把它搞明白,那么我们今天如果向海外弘扬的传统文化,估计就是一种占卜的、算卦的一些糟粕文化、垃圾文化,而真正的一些精髓的东西被掩盖住了。&&& 凤凰卫视5月19日《世纪大讲堂》,以下为文字实录:&&& 王鲁湘: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周易》作为六经之首,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可是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的典籍,却一直找不到一个明确的定位,《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历来说法甚多,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审时度势,谈治国方略的一部治世牧民之书。也有人认为呢,是从远古洪荒时代,到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以至未来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书。还有人认为是上测天灾,下测人祸,预知吉凶祸福的卜筮之书。也有人认为是寻觅认知途径,追溯世界本源与道统的哲学之书。&&& 而今年做客我们《世纪大讲堂》的雷元星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认为,《周易》是一部地地道道的解释宇宙原理,探察自然之谜的科学著作,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科学基因。那么《周易》为什么是一部科学著作呢?它究竟包含了哪一些科学的原理,今天我们请到了雷元星先生,让我们掌声欢迎。我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雷元星先生。&&& 解说:雷元星,1977年恢复高考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曾在西南财经大学教书三年,自上世纪90年代起,雷先生就开始发表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和专著,如《地球大揭秘》、《文明的起点》、《人类的科学》等科普著作。其文字总量已逾5百多万字,他坚持在科学与文化的中间默默地耕耘,在中国学术共同体的边缘孤独地游弋。&&& 王鲁湘:雷先生,刚才对您的介绍一看,是一个科学的奇人,也是一个科学的异人,那么这个《周易》,这是今天咱们要谈的这个主题了,我开场白中间说到了,就是对《周易》是一本数量书,历来有各种说法。那么现在您提出的,是一本科学著作,那么这样一本科学著作,和我们很多人的想法,当然就好像显得有点搭不上了是吧,因为更多地我们更多地能够接受,它是一本卜筮之书,但是说里头都是在讲科学,在探索宇宙,可能一般的人就难以接受了。&&& 雷元星: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要把它说清楚的话,很可能要从《周易》作为一本书,它怎么来的,书里面讲的内容。&&& 王鲁湘:对。&&& 雷元星:它是经过了它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中,哪些最主要的一些阶段,就是孔子>在《周易》的《系辞》里面,他有这么样一句话,就是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包牺氏就是指伏羲。&&& 王鲁湘:伏羲。&&& 雷元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这个八卦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对天地它的一个整个的天地结构的一个表述,一个符号的表述。&&& 王鲁湘:符号表述。&&& 雷元星:就像我们今天给我们的地球几个大圈层,不是画了一个地球剖面图吗。&&& 王鲁湘:剖面图,对。&&& 雷元星:这个剖面图最外层是天,然后下面是海。&&& 王鲁湘:海。&&& 雷元星:再下面是岩石圈。&&& 王鲁湘:岩石圈。&&& 雷元星:再下面岩浆圈,最后有个地核的地方。&&& 王鲁湘:地核。&&& 雷元星:这个伏羲画了八卦以后,他还干了一件事,八卦我们说它是讲这个天地的结构,它的六十四卦也是伏羲画的。&&& 王鲁湘:对。&&& 雷元星:六十四卦就是五百四十画,它讲的是什么东西呢,就讲我们天地的物质构成,用今天的语言表述,就是我们今天的化学元素,到文王的时候它已经有了文字,那么相隔多长时间呢,已经无法考证。&&& 王鲁湘:对。&&& 雷元星:文王的时候,这个《史记》,司马迁《史记》有文王拘而演周易嘛,文王演《周易》严格说来是,他对伏羲留下来的八卦和六十四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站在文王的角度,来理解伏羲八卦的意思是什么,文王理解的八卦和伏羲的八卦,当时应该说相差不远。&&& 王鲁湘:对。&&& 雷元星:仍然是关于天地自然方面的东西。&&& 王鲁湘:您觉得在这一种把它后来演变成卜筮之书,把它用里来算命占卦的过程,是不是中间也有,正因为它中间恰恰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科学的东西,所以它才可能被用来做卜筮,如果纯粹是一个瞎猜的东西,它不可能作为一个依据呀?作为一种工具呀,它已经是作为一种工具了。&&& 雷元星:我感觉到这个也就是说,后来的这个《周易》在成书之前,后来由孔子把它成书以后,这有一个走向这条路径,解释路径,我估计与对卦辞,伏羲、文王包括孔子,对卦辞的解释当中,所用的语句有关。在解释这些化学元素的时候,我们今天解释各种化学元素,往往要说某某东西有毒,对它的毒性指标,当我们讲氧、讲氢,讲比如说二氧化砷,就是我们说的砒霜,讲这些化学元素的时候,它都有一个毒性指标,有毒的古人就叫凶。&&& 王鲁湘:凶。&&& 雷元星:它那个古字(凶)是下面有个儿,上面是半个口字,就像小孩往外吐那种。&&& 王鲁湘:吐东西。&&& 雷元星:吐东西那种感觉,如果没有毒呢。&&& 王鲁湘:叫吉。&&& 雷元星:它就在这个卦后面叫吉,吉就像一个士,下面一个口。&&& 王鲁湘:口。&&& 雷元星:它的就是说没有毒性,这个在《山海经》当中,可以和它相互运用,《山海经》当中经常有某某山、某某水,里面有什么石,或者是草木,食之凶。&&& 王鲁湘:凶。&&& 雷元星:食之者凶,有的还有大凶。&&& 王鲁湘:大凶。&&& 雷元星:那就是对它毒性反应的程度。&&& 王鲁湘:毒性很大。&&& 雷元星:这个吉和凶这两个字本身,我们说与化学元素或者这个化合物的毒性反应相关以后,但是在语言文字的这个演变过程当中,它有时候就变化成今天的这种,凶啊,吉啊。&&& 王鲁湘:好,那么今天呢,雷先生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对于《周易》的全新的认识,下面我们掌声有请雷先生给我们演讲,他演讲的题目就是《从周易出发认识世界》,大家欢迎。[楼主] &[5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0:35&[][][]
&&&&& 雷元星:从周易出发认识世界&&&&&&&&&&&&&&&&&&&&&&&&&&&& 日 13:14&&&&&&&&&&&&&&&&&&&&&&&&&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雷元星 ;&&&&&&&&&&&&&&&&&& 中国的数学家,在《周易》里就已经有了&&&&& 解说: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伏羲始作八卦,孔子>作《易》原初就将其看作是数理化、天地生的科学之书,《周易》为何成为了一部数学书,它怎样确立数的奇偶性质及十近位制,高斯的等差级数求和概念,何以在其中体现,《世纪大讲堂》《从周易出发认识世界》正在播出。&&&&& 雷元星:其实我今天要讲的这个课题,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指《周易》是不是科学,就是《周易》这本书,它的最原初的版本是不是在讲科学,要讲这个问题,我可能前面要把刚才的一个话题把它讲完,就是《周易》作为成书从文王到孔子成书这个过程,与我们理解《周易》这本书它的原初版本是非常有关系的。&&&&& 孔子这个人,周文王是五百多年,到了孔子的时候,《周易》这本书实际上已经在民间,在春秋时期,它作为化学,作为解释天地结构作为一种天体物理学,或者是天体几何建模的这么一种观念,在当时的春秋时代,老百姓都已经接受了,很自然的东西的。但是它的文献,不像我们今天的文献,能够把它整理成书,孔子晚而好易,实际上是指他晚年,带着自己的学生去周游列国,他带着自己的学生去周游列国是去干什么呢,他去收集资料,那么多资料主要是龟甲龟片,我们说甲骨文,还有什么呢,少量的木牍,那么他把这些资料一车车装回了曲阜以后,孔子就开始做学问。&&&&& 从62岁就开始,学问怎么做呢?首先把他收集到的这些资料,誊录到一片片竹简上,因为那个甲骨一片一麻袋一麻袋地放在那里,它是零散的,没有办法成卷,没有办法成书,誊成竹简以后,竹简以后啊,就可以用那个细绳子把它一片一地串起来,这个时候把这一卷铺开了以后就可以读,这个就是我们说,书就是从孔子那个地方开始的,孔子编书编的第一部书就是《尚书》,《尚书》就是讲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尚书》这个是我们今天中华文明一说五千年文明历史,孔子编完《尚书》编《礼记》,《礼记》实际上就是周朝的政治制度,《礼记》编完了以后编《乐经》,也就是说音乐理论,当时的音乐理论。&&&&& 然后孔子把民间收集,他周游列国,这个国家收集几句,那个国家收集几句,这些诗歌,孔子怎么编呢,他也要找一个逻辑模块,那么孔子的逻辑模块《风》、《雅》、《颂》,就把《诗经》把它一卷的竹简,他就把它编出来了。最后孔子编了这《五经》以后,还剩几麻袋堆在那个墙角里,那个竹简是非常难编的,非常难编。因为那些竹简就是收集到孔子时代以前,从伏羲画八卦,到文王演易以来以及民间对八卦,对六十四卦,它的这些表述、阐释,这些零星的资料。&&&&& 那么孔子最后编这个韦编三绝之后,那么孔子总要把它搞成一部书留给后人,留给后世,孔子最后亲自来为这本书找了一个逻辑模块,这个逻辑模块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说的伏羲的六十四卦。伏羲的六十四卦我刚才讲了,就是六十四种化学元素,孔子最后把这个书编完了,三千多字,分为上下经编完了,读起来还是莫名其妙,很多人看了以后,这个东西怎么传之于后世啊。&&&&& 孔子就根据他当时对自然科学的理解,专门写了两千六百多字的《周易&系辞》,这个《周易》的书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我们今天有了《周易》了,然后商瞿,然后一代一代的往下传,我们今天所说有《周易》,这本中华民族的原点,儒家六经之首,或者是我们说中国人的《圣经》,这个都是从孔子这里开始的,有了这么个东西。为什么我今天要站在这个地方说它是一个科学的东西呢,是科学书呢,是认识世界万物的东西呢。&&&&& 我主要从这么三个方面,今天表述一下我的理解和看法,第一个,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从内容上来讲,无非就是几大模块,数理化天地生,还有其他的一些科学的分支,它离这几大模块,它是从这里衍生出去。《周易》里头的我们说它的数学成果,《周易》孔子他的数学成果,集中体现在孔子所为《周易》赋的那个《系辞》里头,有这么几句话,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说完了,那几句话就隔断了。&&&&& 孔子这几句话听起来很简单啊,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呢,你要说它有关系,它有意义的话,它在数学上到底意义在哪儿呢?我们有个东西就要引申出来,就是说我们今天讲数学,无非就是讲一二从识数开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孔子为什么把天地和它挂起钩来,就是为这十个数,对它从性质上给它赋予阴和阳的一个分类,天数是阳数,地数是阴数。&&&&& 今天我们的数学老师给孩子们上课时说,凡是能被二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叫奇数,孔子比今天的解释要深刻得多,也就是说自然数在自然当中存在,从自然当中抽象出来的这十个数,它本身也分别为阴阳,天为阳地为阴,这是自然存在当中的性质的一个,就是说一个划分的尺度。那么我们在数当中也别为阴阳,就是天数和地数,阳数和阴数,今天来表达奇数和偶数。&&&&& 孔子当年讲,天数九,地数十,后面没有再讲天数十一,地数十二,天数十三,地数十四,孔子为什么不再讲了呢,因为我们整个数就是由这十个数往后演化着推或者是展开出来。那么这个意义在哪儿?也就是说在数学上,第一次提出了十进位这个制,是由那个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不是像我们今天西方有些数学史家说的,十进位制源自于什么印度,什么五世纪、七世纪,那是远远和我们周易它差得太远。这个十进位制,我们说我们中国的数学家,在《周易》里头就已经有了,在孔子写了这么,把这十个数做了表达以后,孔子接着又说,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后面是什么,行鬼神之类的。&&&&& 孔子说的这几个也有它的数学意义,我们就为了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存在,我们不得不把1787年十岁的高斯,德国数学家,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等差级数的求和公式,当时高斯的老师看了以后,说这是个数学神童,高斯后来也确实成了西方至今非常有名的大数学家。他的等差级数求和公式是什么意思呢?也无非就是讲,一加二加三加四加五加六加七加到十,等于多少呢,按公式一套必然是五十五,我们老祖先就已经有了,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那么天数二十地数三十,也是一种等差级数,就是说一加三加五加七加九,这个里头要空一个,这就叫一阶等差级数,高斯的求和公式套进来以后,从一加到九,我们专门加奇数的话也是二十五,专门加偶数的话也是三十。尽管我们的老祖先孔子或者是孔子时代的人,没有把这个等差级数的求和公式摆在那儿,但是它的基本原理和它的这个求和的结论,已经在那个地方存在了。&&&&& 还有就是孔子在《系辞》里头还讲了,也是与数学有关,孔子讲的就是,上古结绳以治,结绳以治,后面还讲了一个就是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就提到了河图、洛书。我们现在就先给大家来理解一下结绳,这个结绳呢,我给大家带来两个东西,让大家看一下,我这是个白绳子,上面打了三个结,这个是个黑绳子,上面打了六个结,这个结绳是干什么呢?这就是古人算数学算数用的,识数用的,古人的算具是用绳算,这个绳算啊这个时代,在伏羲到周文王这个空档,也就是说我们夏(朝)以前,这个是在我们国上古结绳而治,也就是指我们老祖先,是用绳来进行算数的。&&&&& 这个绳算我这里给大家带了这么一个图,这个图是个什么图呢,在《周易》后面的朱熹以后的《周易》里面,其中邵雍邵康节,把这个图叫河图,叫河图,其实这个是一种误读。这个图是个啥,它不是河图,河图是怎么来的,我等一下简单地讲一下。这个图就是我们结绳时代的老祖先,教孩子识数的一个数盘,这个再往前一点,比如说周初的时候,已经有了甲骨文,那个数就是我们今天汉字写的一二三,就是这个数。&&&&& 在甲骨文的文字出现之前,我们老祖先识的数就是这个数,这个是什么呢,这就是画的一根九啊,就是九,就是一根绳子打了九个疙瘩,就相当于我这个白绳子,打了三个疙瘩就是三,就是这个,我这个黑绳子打了六个疙瘩,六个结,就是这个六。它就是对我们当时的算具的,把它画下来,教孩子识数,就是识这个数,十是这两个五勾起来的,中间这个就是五。&&&&& 洛书,前面讲的洛书是什么呢?洛书就是这个图,为什么叫洛书,因为这个是当时的周公旦和周召公,在洛阳为周朝选一个新的都城,就选了什么,洛邑,洛邑《周易》里面有一些注释。比如说蔡元定的孙子(蔡沈),也在里面作了注,那都是错的,那么洛书就是这个图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周朝的第二首都,洛邑的一个平面设计图。这个平面设计图后来也叫做明堂九室,明堂九室什么意思呢,就是指的五放到中间,这个是放什么呢?就是太庙,也就是周朝它的皇帝的老祖先的供牌位的地方。&&&&& 如果是用今天来讲,假如用天安门做一个平面图的话,这就是最中间的毛主席纪念堂那个地方,那么这个上面这个九,我这样举起来大家理解的九,古代是上南下北,我们今天看地图是反起来的,这个九是在南面,南面就是什么呢,就是皇帝执政的地方,就是在这个地方。就相当于我们天安门广场里正阳门那个地方,这个就是明堂,明堂就是在这里发号施令的地方,也就是南面称王的地方。&&&&& 我们今天后面的这个二、四、六、八,这些都在边上,就在角上,在角上二、四、六、八是偶数,我们今天叫它偶数,实际上这个里头的数就叫隅,隅就叫包耳旁这边一个禺,就是边边角角的这个数,所以这个数它的位置是很卑微的,这个一所处的位置就是天安门的位置,也就是说这个政权最起始的这个地方,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我们今天讲了就是说数从一开始,然后到九,到了最高。今天我们不是经常提到一个九五之尊嘛,九五之尊怎么来的,就是从洛书里面来的,这也是我们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楼主] &[6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0:46&[][][]
&&&&&&&&&&& 雷元星:从周易出发认识世界&&&&&&&&&&&&&&&&&&&&&&&&&&&&&&&&&&& 日 13:14&&&&&&&&&&&&&&&&&&&&&&&&&&&&&&&&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雷元星 ;&&&&&&&&&&&&&&&&&&&&&&&&&&& 《周易》这本经,主要就是讲数理化&&&&& 解说:西方的天体武力学始于哥白尼革命,中国的天地物理学则始于伏羲所作的八卦,《周易》是古人对其所立足天地的认识,它如何解释天地物质结构,五行与地球结构运动又有何关系,《世纪大讲堂》《从周易出发认识世界》正在播出。&&&&& 雷元星:下面我就讲一下,《周易》跟物理学的关系,也就是说《周易》里面哪来什么物理学,刚才我提到过,伏羲最先画的是八卦,八卦是天地的这个结构,那么我们讲天体物理学,肯定离不开哥白尼牛顿,但是我们讲天地的物理学,我就说了离不开我们老祖先画的八卦。伏羲画的八卦,它的乾卦就是我们的大气圈层,它的兑卦就是我们的海洋圈层,它的坤卦就是我们所说的岩石圈层,就是我们今天的大地,它的离卦就是我们在中学就看到的岩浆圈层,老师一课,挂的地球剖面图就出来了,它的震卦就是我们所说的地核,为什么震卦跟地核挂上钩呢,我就多讲几句,震跟地核有什么关系。&&&& 震不是说是雷吗,打雷的雷吗,怎么震又成了地核了呢,我们也要提到长沙马王堆的汉墓,它有个帛书的《易经》,这个《易经》和我们现在的《易经》不一样,它的震卦,它也有八卦那个八卦的震卦不是震,写的什么字,没有上面的雨字头,就是下面的辰,它叫辰卦。这个辰什么意思呢?辰在古文当中和挂有一个女旁的,妊娠的娠是相通的,妊娠的娠就是怀胎的意思,胎是什么样呢,我们为了形象地说明,这就是胎所在的位置,也就是我们说我把震和地核挂钩,为什么呢?古人不叫做地核,古人叫地胎,就是这个肚子最中间的这个东西,就叫震卦,就叫地胎,八卦里头的震实际上就是地核。&&&&& 西方人今天把它讲为核,Earth's Core ,这个core实际上就是用那个植物的种子,有个什么核,它是这样来比喻的,我们的老祖先是用动物里比喻的,它所指的东西是一样的。伏羲画的八卦,我们说它是一个对结构层次的天地五大圈层的,它的一个几何的建模,一个表述,这个和我们后来的五行是相通的。&&&&& 五行,金是什么,金就是铁镍为主要化学元素的一个地核,它因为是铁镍是磁性元素,所以我们地球有磁场。它的火,火是什么呢?火就是我们的岩浆圈层,岩浆圈层八卦里头叫离卦,但是那个说卦传里头也有离为火,说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叫离呢?它把地核固态的和岩石圈层分离开来,所以八卦里头叫离。&&&&& 然后我们说的坤卦,实际上就是土,土我们就是岩石圈层,后面的兑卦就是水,然后再上面的乾卦,大气圈层就是五行里面的木,这个木为什么是大气圈层,要详细地讲述,要引述很多文献资料,可以证明我们古代的木,就是由气演化过来的,这个木本身就是气演化过来的。我们今天写的水,也是由古代的坎卦演变过来的,火就是从离卦变过来的火,就是它的大气层就是它的木,五行和八卦当中的这五卦它是相对应的。&&&&& 那么八卦当中另外三八卦是指什么呢,巽卦,巽卦就是大气圈层的运动,大气流动是不是风啊,巽就是风,巽为风,这个坎卦是什么呢?坎卦就是水圈的流动,水圈的运动就叫坎。然后艮卦,艮为山,山就是从坤突起来的,就是脱离这个坤卦的平面的,这就叫艮卦,它实际上这个三卦,一个就是描述了我们天地结构当中,这几种主要不同的运动和它的状态,这就是巽卦、坎卦和艮卦的由来。&&&&& 它这几个卦,它实际上还有一个相互关联,为什么在伏羲的八卦的方位上,它那样排,它不像文王八卦那样排,它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其实就牵涉到我们对地球结构和运动的一种全新的理解,我们说八卦依然是讲这么大的天地,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认识对象,我们讲物理物理,先要有物后才有理。&&&&& 解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之名,但并不代表没有从事&科学&的实践,名与实之间,《周易》如何构建古代中国自己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六十四卦与现代化学元素如何一一对应,《世纪大讲堂》《从周易出发认识世界》正在播出。&&&&& 雷元星:《周易》里面跟化学有什么挂钩的呢?这是我想讲的第三个方面,《周易》为什么说它是化学,伏羲画的六十四卦,我前面讲了,就是天地间的物质构成,物质构成不是我们说的什么物质元素这个元素,伏羲直接讲的就是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种元素和我们今天所讲的元素是一一对应的,不是一一对应,它是完全相对应的。&&&&& 我这里就讲几个,我们大家熟悉的化学元素,其中有一个氧,就是我们今天不是讲呼吸的是氧气,前几年有很多人,说我们中国古代就没有科学,你把这个《周易》,这个老祖先的东西搬出来说它是科学,你这怎么说得通呢?我们中国古代就没有科学这个词,科学这个词是从人家西方的Science,从日本那里又翻译成科学以后,引进到我们中国来的,支持这种观点的人非常多。&&&&& 我承认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中国古代也没有伪科学,伪科学也是从外面引进来的,中国古代不仅没有科学、伪科学这些概念,中国古代也没有氧气,氧气中国古代也没有,为啥?西方把氧气叫Oxygen,它的化学元素的简单就是两个样原子O2,如果按照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我觉得中国古代没有氧气,应该成立是吧。&&&&& 但是中国是不是真的没有氧气,没有氧气老祖先呼吸什么,我们烧火做饭,那柴怎么点得燃,点着,它是一个名与实的关系,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个名,不等于我们中国古人,我们的老祖先,没有从事科学实践、科学探索。今天的氧在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当中,它的原子序号是8,伏羲六十四卦当中,排第八的是什么字呢?是什么卦呢?是泰卦,泰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氧。&&&&& 这个元素在古人就已经有认识,孔子>在编《礼记》的时候,其中有一个《祭法》,祭天的祭,祭天的方法就是什么呢?古代的帝王到了泰山>顶上以后,燔柴于泰坛,燔柴就是,燔就是烧火,就是把那捆柴给它点燃,你带一捆柴到泰山顶上去,你把它点燃了就是祭天了。燔柴于泰坛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化学家经常讲,燃烧就是讲氧元素,它的主要的一个化合反应的现象,燃烧现象就是古人讲的燔柴于泰坛,柴一点燃,柴就是碳氢化合物,和氧一结合,其中的氢就变成水,碳就变成二氧化碳,这个化学反应过程,在我们古代就已经有了,氧在我们古代就叫泰。&&&&& 现在化学元素周期表和我们的伏羲六十四卦对应起来以后,相对应的,我在这里就笼统地,不讲个别的元素,元素周期表只有六十四卦,我们今天的元素有113(个),那你怎么相对应呢,实际上我们古代排化学元素的卦,它是按照它的理化性质来作元素的名称。比如说铁,古人叫它随,钴也叫随,镍也叫随,而这个铁钴镍,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它的都是排在第七族元素当中的一格。我们的元素周期表当中的钌铑钯,还有锇铱铂,还有镧系元素,它都是三个,并在七族元素的一格里头,我们古人就把它叫坤叫健。&&&&& 放射性元素,古人一个卦就把它解决了,从钋,金边一个卜,那个里头的二十多个放射性元素,古人都叫坤,也就是放射性元素都隐藏于地层中,它都具有放射性,它的理化特性是相近的,相同的,我们后来把放射性元素,把它一个个根据它的原子量,把它细分了。我今天大概讲的就是,《周易》这本经里边,主要就是讲的它的物理化学数学,体现在《周易》这本书以及孔子为它做序当中,所体现的,呈现在这本书里面。&&&&& 也就是说《周易》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原初版本当中,蕴含的科学的这些元素,这些成分,那么这些元素的成分就具体体现在数理化,数理化本身就是来解释天地生一个工具,天地生是我们的认识对象,数理化通过这个认识对象,对它的认识成果,我们体现在数理化上,今天我看来只能讲,这么三个方面的内容。[楼主] &[7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1:06&[][][]
&&&&&&&& 雷元星:从周易出发认识世界&&&&&&&&&&&&&&&&&&&&&&&&&&&&&&&&&&&& 日 13:14&&&&&&&&&&&&&&&&&&&&&&&&&&&&&&&&&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雷元星 ;&&&&&&&&&&&&&&&&&&&&&&&&&&&&&&&& 《周易》是中国人的《圣经》&&&&&&王鲁湘:非常感谢雷元星教授精彩的演讲,使我们大开眼界,从《周易》出发来认识世界,确实也是提供了我们一个认识世界的一个新的模块吧,一个新的一种范式,就是说我们古人早在远古时期,按照雷先生的说法,其实就具有了我们近现代以来认识世界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的范畴,科学的方法,包括一些科学的对应,这个事物的一些名词概念,应该都已经有的,雷先生帮我们可以说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我想问的是,雷先生,就是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疑惑,为什么孔子>之前的,我们的先祖们,有那么发达的科学的头脑,能够认识地底下的,天外头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通过某种仪器、设备和工具手段才可以达到的,我们当时在没有这些仪器设备工具的情况之下,怎么直觉地能够抵达这个认识的层面?&&&&& 雷元星:这个古人,我们今天要看天要用天文望远镜。&&&&& 王鲁湘:对。&&&&& 雷元星:古人用肉眼,那么古人认识的天,和我们用天文望远镜认识的天,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当时他的手段比较初级,他对天地认识的,他的解释的,我们说它的深度,仍然是为我们奠了一个基。我们不能说古人就已经像哈勃天空望远镜一样,把多少亿光年以外的东西都认识了,我们古人在《周易》里头它实际上,它是一个为我们今天的科学,提供了一个原初版本。&&&&& 王鲁湘:刚才您在演讲中间,其实也已经提到了,包括像杨振宁先生曾经公开地说过,是《周易》这样的书和这样一种思维的方式,阻碍了中国人走向科学。您刚才实际上也有不同的意见,杨先生是一个著名的,受到西方教育的一个诺贝尔奖,著名的科学家、物理学家。&&&&& 雷元星:对。&&&&& 王鲁湘:他说这话肯定比一般人说这个话,思考层次是不一样的,是吧。&&&&& 雷元星:对对。&&&&& 王鲁湘:他的观点我理解大概就是,我们长期停留在《周易》的思维上头,而《周易》的那种思维是一种模块化的,比较粗略的一种思维,不够精细的,或者是没有怀疑论精神的一种思维,是不是这,他认为是这样一种东西,在阻碍着中国科学思维的发展,同时当然也阻碍着中国科学探索的发展?&&&&& 雷元星:他的这个角度我没有更多的非议,但是我对杨先生这个理解,我是从这个角度,就是杨先生所说的这个《周易》,他心目中的观念的《周易》,和我的心目中观念的《周易》不一样,不是一个东西。&&&&& 王鲁湘:对。&&&&& 雷元星:因为他观念中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把《周易》拿来经常当做一种预测,搞这些东西去了,这些东西搞多了,对中国科学的发展,它确实是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一旦真正地认识了《周易》的原初版本,它本身就是现代科学的,也是说它的低级的版本的话。如果说这个版本阻碍了我们今天现代科学版本的提升,这就有一点很难理解,因为它是不一样的层面。&&&&& 王鲁湘:好,我们现在进入现场提问阶段。&&&&& 现场提问:雷老师您好,我看过你这个《文明的起点》这本书,而且很认真地看过,看了之后我们就知道了,《易经》这本书它确实不是看相算命的,它是与数学有关,与化学有关,也就是你简单说的是一本科学书,那么我们就要问你一下,按你的理解它还会继续创新吗?谢谢。&&&&& 雷元星:《周易》还去创新,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古人已经集大成、固化,把我们先秦的文明成果,它已经摆在这儿了,创新在科学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是我们未来人要去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人,不管你有什么新的理念你提出,无论,比如说你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吧,你的这些东西,就是说我们现代人的东西,你如果说是忘记了你的原初版本,你看不到你的这些理念的文化基因在这个里头,那么你对现在提出的这些新版本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是有局限的。我的感觉《周易》这本书,我们正确的角度去读它,它的意义其实应该体现在这个方面。&&&&& 现场提问:雷老师您好,我想说一下您认为《周易》是一本科学书,那么它对21世纪的中国,它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利用它?&&&&& 雷元星:中华文化今天要走向世界,提倡复兴我们中华文化,我们说要干这么一件事,我们现在想干好这么一件事,如果不把我们的《周易》,我们中华文化的原初版本,我们中国人《圣经》的第一部,把它搞明白,把它这里头蕴藏的这种最精髓的东西,把它认识到。那么我们今天如果向海外,向世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估计就是一种占卜的、算卦的,我感觉就是一些糟粕文化,一些垃圾文化,而真正的一些精髓的东西被掩盖住了,我觉得它的现实意义可能,看能不能从这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现场提问:谢谢。&&&&& 王鲁湘:李约瑟当年著书中国的技术与文明,得出的结论说,中国有技术而无科学,为什么说中国没有科学呢?他的理由也十分简单,第一、中国没有按严格的逻辑推理发展出一套科学理论,绳绳相继,日新又新。第二、中国没有发展出以数学作为各门科学的共同语言,也正是因此,五四时代的先贤们,才说要把赛先生引入中国。&&&&& 雷元星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他从《周易》这部中华文明第一书中,找到了一套科学的理论逻辑,找到了其中的数学、物理和化学语言,从而认为《周易》是讲数理化,天地生的科学书。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周易》的科学研究方法,认识世界的方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科学基因,为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周易》,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再一次地感谢雷元星先生。&&&&& 同时也感谢今天在座的嘉宾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世纪大讲堂》再见。
&&简捷回复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和赠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