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岳西县老区精神神情系老区发展是什么意思

新华网 & 广西频道
何辛幸:情系老区红土地 奉献余热促发展
  12月20日上午,河池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以下简称老促会)举行成立20周年总结大会。会议总结回顾老促会20年来发展历程,通报表彰先进个人,共话河池老区发展大计。河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辛幸出席大会并讲话,希望市、县两级老促会,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努力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河池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河池革命老区建设给予了特别的关怀和扶持。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河池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为进一步改变河池贫困落后面貌,促进老区加快发展,1996年1月,以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非盈利性社团组织市老促会(其前身是河池地区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正式成立,也是广西第一个成立的地市级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自成立以来,市老促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情系老区、接力服务,在推动河池老区脱贫攻坚和加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何辛幸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河池老区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何辛幸指出,市老促会是以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非盈利性社团组织,所有的工作都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劳动。20年来,市老促会的同志们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不计报酬、不图名利、退而不休、余热生辉、殚精竭虑,为老区建设无私奉献,事迹十分感人,精神令人敬佩,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何辛幸强调,当前,河池革命老区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特别是要实现到2020年确保与全国全广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自治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需要老领导、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需要市、县老促会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希望大家继续弘扬老区精神,在激发内生动力上有新作为;加强调查研究,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积极牵线搭桥,在促进脱贫攻坚上有新进展;加强自身建设,在夯实组织根基上有新举措,努力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自治区老促会副会长黄善国指出,20年来,在河池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池市老促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老区各项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希望河池市、县两级老促会进一步促进《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实施,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根据。
  会上,市老促会会长王佳玉作工作总结。随后,与会领导为邓成等24名“河池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工作先进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楚主持会议。市政协副主席陆克、市老促会老领导覃绍明等出席会议。(记者 罗昌亮)
[责任编辑:股票/基金&
情系老区人民
  我省推进川东北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纪实  本报记者 陈婷 张立东 李传君 庞莹  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总体战和攻坚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东北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围绕“建设新村、发展、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目标,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相继出台  这是一片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土地。78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勤劳、勇敢、朴实的老区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一片充满发展渴望的革命老区。这里交通闭塞,自然环境艰苦。2005年底,巴中市贫困人口达100多万人,是全省惟一没有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的市;达州市2000年底农村建卡贫困人口,占当年农村总人口的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加快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是时代的使命,是人民的重托。  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东北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  即使在汶川特大发生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省委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川东北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关注。省委书记、省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先后17次就川陕革命老区扶贫开发作出批示,多次深入老区调研,面对面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开展扶贫工作,不脱离实际,不贪大求洋,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支持发展、改善民生。  “打一场川东北地区扶贫开发的总体战和攻坚战,从根本上改变川东北革命老区的落后面貌!”2010年底,四川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上,刘奇葆的动员令振奋人心。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每年数次深入老区指导工作,要求各级干部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得更细更深入,帮助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牵挂和关怀,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相继出台。从出台《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到编制《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纲要(年)》,到酝酿《四川省“”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建设新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目标坚定不移。  坚持“五个原则”,勾勒出一条清晰路径:一是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扶贫攻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解决群众住房、饮水、行路和上学、就医、就业、增收等问题。二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先难后易,把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区域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重点区域,把新村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科学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三是整合资源、综合治理,将新村、产业、劳务、移民和社会投入的扶贫资金进行适度整合,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统筹兼顾、持续发展,既要解决当前突出民生问题,又要解决制约长远发展根本问题,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五是自力更生、各方参与,既要充分发扬老区精神,艰苦奋斗,又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支持和参与,完善帮扶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在政策支持和各方帮扶下,川东北革命老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机遇意识、自立意识和苦干意识,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革命传统,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6月的大巴山,树木苍翠,白云袅袅。平整的水泥路一直通向海拔1500米的通江县空山乡,这里漫山遍植马铃薯,还有太阳能杀虫灯、智能温室、试管苗圃等现代农业设施。“以前路不通,电不通,通讯不畅,现在这样的生活,过去想都不敢想。”空山乡农民杨朝代喜形于色。  成百上千个“槐树村”加速崛起  新村建设是推进扶贫开发的载体。打造新村和新型农村社区,既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又改善生产条件,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为让老区人民尽快过上富裕生活,刘奇葆特地将他的“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联系点定在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并两度深入槐树村调研指导,帮助村民们建设新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使槐树村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但在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荒山、散落的土坯房以及让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  “变化简直天翻地覆,我们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点缀在青山绿水中的一栋栋小楼让人眼睛一亮。村民杨绍斌感慨村里的变化,“改水改厕改厨,病虫害少了;修渠改土,使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发展种植大棚,加入产业合作社。”  槐树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毛明雄把记者拉进了大棚:“今年我们引进了10多个新品种,预计毛收入能达到2000万元。”他说,合作社的蔬菜大棚能生产番茄、水果黄瓜、西瓜、辣椒、茄子等几十种果蔬,“大棚里采摘后,直接包装装车销往大型超市。”  “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有社会的支持,自己肯干,没有理由不致富。”去年初,一直在外打工的村民何显飞选择了回乡发展,和大家一道建立养猪合作社,租赁土地80多亩办起了年出栏仔猪、肥猪上万头的大型养殖场,一年后已经回笼资金并开始盈利。  如今的槐树村,一半以上人家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进村有了水泥路、入户有了石板路,300多户人家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新成立的生猪、蔬菜、种鸡、蛋鸡等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去年全村人均增收上千元,减少贫困户51户。“现在我们的村子名副其实,外面的姑娘都想当我们村的媳妇呢。”村主任何显富笑着说。  在川东北革命老区,成百上千个“槐树村”正在加速崛起。  作为国家支持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和全省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的“三大片区”之一,川东北革命老区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距平昌县城35公里的双鹿乡潘桥村是巴中市新村建设和连片扶贫开发示范村。一进村,“建设新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标语引人注目。新的居住点像一幅山村风情画,整洁的石板路将每家每户与水泥村道相连接。  通江县烟溪乡苏家坪村是一个典型的旱山村。几年前,这里是一派凋零破败的景象。如今,水泥路贯穿全村,一座座青瓦白墙的农居坐落在山间田园。该村还修建了微水池、沼气池,改建了村卫生站、村小学,新修了村民阅览室、休闲室,还成功引进了罗村茶加工厂。  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综合扶持,突破一个一个贫困点,连片推进扶贫新型农村社区、新农村综合体、新农村示范片在探索中涌现。  在省政府确定的巴中市通江县沙溪―瓦室、巴州区上八庙―青木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区域内,通过大力实施“三改三建”(改厨、改厕、改圈,建家、建园、建沼气池),新建村民聚居点2个,风貌改造2121户,改厨3470户,改厕3470户,改圈62800平方米,改阴阳沟10000米,建院坝1970户,新建沼气池13537口,村容村貌、农户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这一切,仅仅用了一年半时间。  “住着小洋楼,看的是有线电视,喝的是自来水,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出门就有超市,生活和城里没有什么区别。如今这日子巴适!”达州万源市八台乡天池坝村村民刘明福笑得合不拢嘴。  区域交通网络加速构建  着力加强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从根本上改变川东北革命老区的落后面貌奠定良好基础  2009年的最后一天,刘奇葆来到巴中,宣布巴乐铁路正式开通。  巴乐铁路是铁道部路网规划中襄渝线和宝成线的重要连接线,总投资8.49亿元。  高速公路、铁路从无到有,改变,烙进巴中人的记忆深处:  日,总投资92.26亿元的巴南高速公路破土动工。同年9月28日,总投资66亿元的巴达铁路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与乐巴铁路贯通,连接宝成、襄渝、达万铁路,融入全国铁路网,为西北地区开辟一条通江达海的捷径。  日,预计总投资121亿元的巴陕高速公路和预计总投资98亿元的巴达高速公路建设同时启动。  日,总投资71亿余元的巴广高速公路竣工通车,使巴中到成都的行车时间缩短到4小时。  目前,巴中有8条高速公路列入省高速路网规划,其中有5条高速公路(广巴、巴南、巴达、巴陕、巴中至广安至重庆)有望列入国家高速路网方案。8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154公里,总投资1035亿元,其中巴中境内高速公路里程473.4公里,投资449亿元。  向内尽快连通成都主枢纽,向外尽快打通北向出川新通道,川东北区域交通网络正在加速构建。  著名的“万源保卫战”所在地达州万源市,在过去5年里初步形成了骨架通道:高速公路里程实现“零”的突破;襄渝铁路Ⅱ线已建成通车;国道210线、省道302线坪竹路、官大路和210线城区过境公路(一期)、万源至白沙(一期)等干线公路改造基本完成。目前,该市正全力支持两条“大动脉”建设:达陕高速今年底将建成投入使用,城(口)万(源)快速通道预计2012年全线建成通车。  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和“通达工程”加快实施,着力构建快捷、高效、安全的县、乡、村三级交通网络。5年前,巴中还有68%的乡镇不通油路(水泥路),有36%的行政村不通公路。到目前为止,巴中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3786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水泥路)、村村公路通达、30.87%的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原来不通公路,到镇上办事,18公里的山路来回要一天时间。现在好了,客车通到了场镇,还能带些农副产品去卖。”看着家门口新建的客运招呼站,达州市大竹县欧家镇高硐村村民方崇钰喜滋滋地说。  农田水利是川东北革命老区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水”的瓶颈必须首先突破。总投资近50亿元的红鱼洞、二郎庙、牛角坑、双桥、天星桥、湾潭河等大中型水库建设,在国家的有力支持下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用电难”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2007年10月,巴中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居民生活用电由每度1元多降到0.4724元,户均年减少电费支出180元,全市城乡居民每年减少电费支出1.5亿元,家家户户受益。  如今,川东北革命老区即将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以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使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使农业生产设施用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产业发展提升“造血”功能  以开放合作聚集发展动力,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实现民生改善,加快转变老区经济发展方式  2007年底,大学毕业生王宇来到万源市邱家坪村,开始了旧院黑鸡的养殖之路。他赶上了老区加快发展、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好时候。3年后,王宇创建的公司成为政府重点扶持的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其养殖基地被政府授予“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发展滞后、发展不足是老区最大的问题。如何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最优路径是以开放合作聚集发展动力,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实现民生改善。  “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要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快转变老区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制约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省委、省政府思路明确。  充分利用川东北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创新资源开发机制;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开发区、天然气化工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加快布局和建设。  从资源优势、现实基础和发展条件出发,精心谋划,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老区。今年前5个月,巴中市新上工业项目25个,完成工业投资8.8亿元。不久前,该市调整计划,将重点项目由年初的97个调增为166个,总投资由1547亿元调增至1792亿元。巴中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带动力度、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由此可见。  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川东北山区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巴山生态猪、巴山土鸡、南江黄羊、空山黄牛、通江银耳等特色生态品牌相继涌现,“中国黄花之乡”、“中国香椿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等花落达州。  川东北各地把新村、产业、劳务、移民和社会投入的扶贫资金进行适度整合,用在刀刃上。2001年至2010年,达州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近7.3亿元,在7个县市区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8万多公顷,覆盖200多个乡镇170余万农户。  项目拉动产业发展,发展带动民生改善。如今的达州市通川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产业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达州市产业化扶贫基地贫困农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万源市近年来引进的最大农业产业建设项目“中国天然富硒食品城”近日正式签约。这个总投资6.6亿元,集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项目建成后,可吸纳1200余人就业,年产值达7亿元。  依托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扶持和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以旅游促开放、助民富。同“十五”末相比,巴中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37:22:41调整为29:34:37,旅游收入增长3.5倍。  改善民生造福万千群众  加快发展老区社会事业,与新村建设配套规划建设教育、文化、卫生、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从源头切断山区贫困的代际传递  5月19日,是巴中市通江县碧溪乡中心小学300多名寄宿学生搬进新住宿楼的两周年庆。  “孙儿上五年级了,住在学校非常方便,我也很放心。”碧溪坡村农民熊明清特别高兴,“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过去孩子每天从学校来回都要走5公里山路,不放心啊。”  在川东北革命老区,上学难、看病难与行路难、饮水难并称“四难”。优先解决群众住房、饮水、行路和上学、就医、就业、增收等问题,是省委、省政府在革命老区扶贫开发中坚持的重要原则。  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近4年来,通江县共投入校舍维修改造资金2958万元,投入灾后重建资金7650万元,安排项目200多个,维修改造及新建校舍近21万平方米。同时,累计引资2000多万元,修建学生宿舍、食堂等18600平方米,改造了23所农村学校校舍。  “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要让每个孩子带着笑脸去上学。”2005年至2009年,通江县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两免一补”资金1.75亿元,全县中职生享受国家助学金1208.5万元,3万多名特困生得到专项资助。  通江县是我省上下合力攻坚解决老区孩子“上学难”问题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省委、省政府针对革命老区设立了专门的转移支付资金。以2009年为例,共下达2.11亿余元,用于改善民生。  “努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贫困农民免费职业教育在巴中加快实施,“十一五”期间共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128个、农家书屋869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综合覆盖率达98.3%。  “有了新农合,看病不再难。”达州市通川区西外镇村民王庆泓对这句话体会尤深。过去,“一生病就致贫”成为王庆泓的心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王庆泓身心的“病”一起消。今年他在医院做了脑部手术,近2万元手术费,新农合报了近1万元。更让他高兴的是,现在还可以按月领取国家发放的养老金。  随着城乡困难救助、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机衔接,去年达州市参加城镇职工五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总人次达到236.6万人,同时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再就业1.5万人,6.7万人参加各类职业培训。  2005年以前,巴中市60%的乡镇没有像样的卫生院,45%的农民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到2010年底,乡乡都有政府兴办的卫生院,村村都建了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2%,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43%。5年来全市有12万名城乡困难群众获得医疗救助,累计发放救助资金7400万元。  发展新规划激励老区人民  “宁肯苦干,不愿苦熬。”川东北革命老区人民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艰苦奋斗、爬坡上坎,打好发展的翻身仗  “宁肯苦干,不愿苦熬。”通江县空山乡党委书记魏福德斩钉截铁地说。  2007年9月,全省唯一的“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试点项目落户以空山为核心的区域,项目覆盖空山、两河口、诺水河三个乡镇15个村,以国家项目试点补助资金1950万元为主体,整合其他各类项目资金1.66亿余元,带动农户自筹及投劳4576万元,集中力量解决路、水、电等瓶颈问题。  首先打通出山通道,建设两河口到空山乡的水泥公路。为了节省资金,空山人没有对外发包,修路时家家户户投钱、投工、投劳。“大家都说修我们自己的路,一定要使劲,一定要把路修好。”魏福德说,当年建设道路时,大家喊的口号就是: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建设家园,人人有责。  “给一点钱,只能解决一时一事,不能治本。我们要找到一条治本的产业发展路子。”如今,以空山马铃薯为主的种植业,以空山核桃为主的干果业,以生猪、空山黄牛为主的养殖业,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业已初步成型。  在万源市丝罗乡偏远的邓徐坝村,黄长青的名字家喻户晓。由于大茅山山高坡陡,散居在此的几个社仍然处于“骡马时代”。  2009年,在外艰辛打拼10多年的黄长青风尘仆仆回到家乡,决定个人投资修建村里的断头公路。  黄长青把挖掘机开进了村,一条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公路在全村人的欢呼声中破土动工。从山脚王家湾到山顶大茅坡,4.2公里的村道将连接丝罗乡处于高寒山区的5个社,上千人口直接受益。“外界已经帮助了我们很多,靠自己的双手建自己的家乡,才能对得起所有人的帮助。”黄长青说。  面对社会各界对川东北革命老区热情的扶持和帮助,老区人民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艰苦奋斗、爬坡上坎,切实打好发展的翻身仗。  打好翻身仗,机遇前所未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秦巴山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和未来10年扶贫开发纲要;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这里正处于重要腹地。  打好翻身仗,基础不断夯实。经过多年发展建设,川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社会事业等有了长足进步,为总体战凝聚了人心,为攻坚战蓄积了力量。  最新消息传来,在广泛征求意见之后,《秦巴山区(四川部分)连片扶贫开发规划纲要(年)》(送审稿)已经上报省政府,《四川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已初步完成编制工作……  “规划获得审议通过之后,将立即组织实施,同时上报国家争取支持。”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从新村建设、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到能力提升、生态保护、社会保障、开放合作,规划的实施,将为川东北革命老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场扶贫开发的总体战和攻坚战,在川东北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上打响。我们斗志昂扬,我们越战越勇!
04/27 09:5506/20 02:0706/19 17:3906/18 04:1106/18 00:2206/16 11:1606/15 08:2306/11 08:49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您所在的位置: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老区建设尽心出力
&&&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一年,是转型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也是老区建设蓬勃发展、老区群众受惠较多的一年。一年来,市、县两级老促会情系老区,无私奉献,为我市的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积极奔走,尽心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老区人民的一致赞誉。工作中呈现出许多亮点:一是积极为老区建设鼓劲造势。运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老区的历史功绩和重大贡献、宣传老区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宣传党和政府关心支持老区建设的方针政策,为老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积极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集中4个月的时间,组织125个调研队,开展了老区情况大调研活动。写出综合报告18篇、专题报告159篇,提出了大量有价值意见建议。三是积极为老区发展牵线搭桥。充分发挥老领导、老干部的优势,通过内引外联,帮助老区引进资金1.9亿元,募集资金2655万元。四是积极为老区群众解决问题。深入各帮扶联系点,出主意,献良策,办实事,帮助群众建立种养基地115个,修建水窖139个,捐赠衣物6563件、图书3万余册。五是积极为文明建设增添力量。坚持把弘扬老区精神、传承老区传统作为老促会的光荣职责,立足我市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在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老领导、老同志们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干出了新业绩,展示了新风采,树立了新榜样。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需要我们不断加以发扬光大。
&&& 第一,进一步增强做好老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 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没有老区人民的贡献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和关怀老区人民和老区建设。早在解放初期,毛主席、周总理就告诫我们,饮水思源,不忘老根据地。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先富帮后富,支持老区发展。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加大对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尽最大努力帮助老区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临汾作为一个革命老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不科学、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目前,全市还有7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下,按照2300元的扶贫新标准,我市还有58.6万贫困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总数的18.3%,其中10个贫困县44.3万,平川7县(市、区)14.3万。从今年起,我市的扶贫开发的任务覆盖到全市17个县(市、区),成为全省扶贫开发涉及县最多的市。无论贫困县还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老区县,都存在着加快发展的问题。关心老区建设,促进老区发展,既是老区人民的期盼,也是转型跨越的需要,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巩固政权建设、发挥政治优势、传承革命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自觉为党和政府尽责分忧,自觉为老区建设尽心出力。
&&& 第二,进一步推进老促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
&&& 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突出&产业转型、环境提升、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重点,开展&思想解放年、项目落地年、环境建设年、作风转变年&四大活动,率先转型,全力跨越,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和谐新临汾的总体发展思路。目前全市上下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扎实工作,积极进取,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 今年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8.8亿元,同比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亿元,同比增长30.1%;财政总收入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27%;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8亿元,同比增长44.2%;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亿元,同比增长17.2%;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7389万美元,其中出口2624万美元,增长27.6%。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要继续发挥&政治、经验、威望&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为促进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一是要继续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切实加大调研力度,进一步分析研究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找出制约老区发展的普遍性、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深入实际,了解民情,疏通民意,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化解民生难题,努力在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平衡发展以及弘扬继承老区精神等问题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要继续发挥好牵线搭桥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老区建设,积极为推动老区连片开发,发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深加工产业引进资金、项目和技术,进一步拓宽帮带领域,倡导合作互利,不断强化老区自主发展能力。三是要继续发挥好扶贫解困作用。着眼解决老区群众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努力在改善老区人民就学、就医、饮水、行路及社保等现实困难方面,协助党和政府解难题、送温暖。特别是要开展好&百、千、万&帮扶活动,帮助贫困老区群众脱贫致富,使贫困老区在转型跨越中同步发展。四是要继续发挥好弘扬革命传统作用。进一步加大老区宣传力度,拓展舆论广度,挖掘资源深度,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革命文物保护、革命志书编纂等工作,大力传承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把这一宝贵财富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成为促进转型跨越的力量源泉。
&&& 第三,进一步支持老促会开展工作老促会是党委、政府做好老区建设工作的参谋和助手,也是推动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老区建设的桥梁与纽带。老促会集中了许多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智力优势突出的老领导、老同志,是党委、政府促进老区建设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老促会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老促会在老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要高度重视老促会的工作,把老区建设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老促会的调查报告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及时办理。二要努力改善老促会的工作条件,积极主动地帮助老促会解决好办公地点、办公经费、交通工具等问题,为老促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 各理事单位和有关部门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帮助,对老促会争取政策、兴办项目、募集资金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三要尊重老同志、关心老同志,落实好老同志政治和生活&两个待遇&,积极创造条件为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四要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对老区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老促会工作的宣传,多宣传各级老促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好典型,为老促会更好的开展工作营造浓厚的氛围。(王文英 市委副书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岳西县老区精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