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什么游戏能赚人民币赚人民币告诉我可以吗!?

热门搜索:
做平遥推光漆器的师傅,请求一个问题。密切关注,送满分值。
阳江传统漆艺濒临失传,复兴阳江漆艺迫在眉睫!
写在前面的话:
每个生于长于阳江的本地人从小都会被告知:阳江有“三宝”——小刀、豆豉、漆器。但跟正常发展乃至走出国门的阳江小刀、阳江豆豉不同,阳江漆器却随着原“阳江县地方国营漆器工艺厂”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倒闭,而几乎销声匿迹。走在现在的阳江街头上,你会发现,阳江所骄傲的漆器似乎已经推出历史的舞台,在阳江市申报广东省“漆艺之乡”称号的申报材料上我见到这样的文字:“上个世纪80年代末,阳江漆器工艺逐渐衰落,如今将成绝唱”。
正因为看到阳江传统漆器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尴尬境地,我非常希望让阳江漆器能够得以“重光传统,再造辉煌”,复兴阳江漆器,振兴阳江经济!
现在还能够运用天然大漆制作出曾经驰名中外的传统阳江漆器的老师傅非常难找,要想能够找得到既掌握阳江漆器核心工艺技术——罩金漆技法,又掌握阳江漆器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和产品线,同时还有一定的工艺美术设计能力的老师傅更加是少之又少。经过我们的多方努力几经走访,终于寻访到曾经多次受阳江群众艺术馆邀请给年轻人传授漆画制作技法的刘锦标师傅。
有了刘锦标师傅所掌握的传统阳江漆器技术,再通过协会、学院等机构的传播,以及一定的产业运营,阳江漆器复兴之日必定指日可待!
阳江漆器工艺曾经有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
  “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这是田汉同志日参观阳江县地方国营漆器工艺厂时题的诗句。
  作为阳江三宝之首,阳江漆器曾经是阳江的一张非常著名的地理名片。阳江漆器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阳江漆器分皮胎,纸胎,木胎,产品主要有日用工艺品,家具,其中以皮胎漆器最有传统特色。它防潮,耐用,又古雅美观,解放前就远销东南亚各国,以生产漆箱,漆枕,和小件漆器而闻名。皮雕绘彩是阳江漆器著名工艺,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20世纪初,广泰成生产的“皮雕金漆盒”,在南洋赛会上曾获得金质奖章,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也获得金奖,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传统的阳江漆皮箱以杉木为胎,内外各贴一层牛皮,经加固烫平再在表面髹漆而成,各地的博物馆用它来存放名人字画,并受到法国人的青睐。漆枕则是在木架上用藤条编织轮廓后套一层牛皮,烫平髹漆而成,优点是坚固,防潮,耐水,质轻无裂缝。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成果的运用,阳江漆器不断创新,增加花色品种。解放后漆器社纷纷成立,并转变为国营漆器厂,厂房不断扩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品种也由解放前的二十多种增加到五百多种,阳江漆艺系列产品也屡次在全国工艺美术品评比活动中获得奖项。1958年创建的阳江漆器厂,除生产漆皮箱、漆皮枕、漆皮盒等传统产品外,还生产了各种茶叶盅、茶具、酒具、烟具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屏风、挂屏、花瓶、磨漆画、仿古文物等艺术陈设品。漆器的颜色则由原来的黑色、朱色增加到多种颜色。还有皮雕彩绘、罩金、金、银、铜、锡装饰和利用镶嵌彩画、螺钿、贝壳、描金堆漆、拍花、印花等技术,使产品更加丰富多彩。“柿子盒”(装珍珠玉器金饰的首饰盒)是用樟木加工平削为胎,有朱红色赭石和金色等多度磨刷抛光而成,造型美观、色形艳丽,富有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曾于1968年在《广东画报》作过介绍,并多次获奖,深受群众的喜爱。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阳江漆器曾经是广东省出口创汇的一面“红旗”,也就是说阳江漆器的出口创汇量曾经在广东最多。
  阳江传统漆器工艺现状堪忧,濒临艺绝人亡的境地
  工业机械化生产迅速冲击了传统漆器工艺。这一时期,阳江的漆家具十分盛行,主要是用罩金技法画上各种花鸟等,但是这个时候用天然漆做家具就开始少了,阳江国营漆器厂开始不再使用天然大漆,已用腰果漆(一种朱色的化学漆)替代天然漆。以腰果漆代用大漆,价廉省工,能取得一时的经济效益,但是腰果漆是化学合成漆,没有天然大漆的美感,腰果漆不如天然大漆的耐热、耐酸碱、防腐蚀、防潮、防霉、环保安全无毒。自从20世纪80年代阳江国营漆器厂大量应用腰果漆代用天然大漆,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断送了阳江传统漆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80年代正是新生一代漆器老艺人子女顶班进厂的时候,他们生产的腰果漆制品源源不断地涌向市场,可惜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初,腰果漆制品已出现滞销,直至工厂停产乃至破产。
  而阳江漆器随着原国营漆器厂的萧条破产,其漆器藏品、作品在阳江相对其它地方来说反而更少,搞得在21世纪初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漆器出来提供给专家评审,只能拿些不是怎么好的腰果漆作品,而天然大漆制作的漆器,更是近乎绝迹,结果导致申请失败。
  而由于阳江漆器行业的整个产业链的消失,现在阳江还能够运用天然大漆制作漆器的师傅,更是少之又少。20世纪80年代阳江国营漆器厂尚未完全向腰果漆转型时,还能够熟练运用天然大漆的师傅当时大多都已经五六十岁了,现在都已经年过八十,即便想重操旧业,也是有心无力。那些老艺人,身怀绝技,至今不少已经相继离世,而他们的子弟,至21世纪初已是中年,学到的是一时经济效益的腰果漆工艺,而对作为珍贵而优秀的文化遗产,天然大漆的传统阳江漆器工艺一无所知,阳江传统漆器就快到了艺绝人亡的境地!现在阳江只剩下几个搞漆艺的师傅仍在努力着,但大多使用腰果漆,而只有刘锦标师傅等少数几个漆器工艺师傅仍然坚持使用传统天然大漆进行创作。
由于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对阳江漆器手工艺业的冲击,加上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廉价替代品(包括腰果漆及其他化学涂料)的涌现,阳江传统漆器工艺产业一度处于低谷,甚至濒临失传。现在阳江只有部分使用腰果漆的漆器厂和漆画工作室,在当前漆艺界的声誉很低,在当今漆艺界一提起现在的阳江漆艺手工艺,想到的就是廉价和低品质。日广州日报提到,阳江漆器“以至于在2004年首届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上,组委会方面费尽工夫才征集到一件尚能拿得出手的展品。当时有行内人看后当场感叹:没想到阳江漆器沦落到如此地步。”()
阳江漆器独特的罩金漆技法对漆器色彩的处理技术在世界漆艺界处于领先水平
  天然大漆本身的半透明性,决定了纯天然大漆,很难制作高亮度高纯度色彩的漆艺作品,以致于很多漆画给人的感觉都是阴沉沉灰蒙蒙的。漆艺中的色彩,是漆艺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漆画一般需要两个月左右才能完成,漆画家色彩的表现力重在熬漆的过程,乔十光老师说,漆画家都是自己熬漆,然后配备自己需要的色彩,漆画的好坏不仅在于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还要看漆画家熬制出来的色彩”。漆艺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熬出来的,这本身就决定了色彩运用上的难度,如果对大漆的性能不了解,就很难能够调出来合适的颜色,这决定了传统天然大漆漆画很难类似油画那样自由运用高纯度色漆颜色。要把漆艺做好,就要先做一个合格的漆匠。刘锦标师傅熟练掌握天然大漆的性能,运用阳江传统漆器罩金漆技法,利用天然大漆调制出各种亮度的色彩和纯度较高的色漆,其效果更优于腰果漆。
  阳江漆器工艺最具特色的是罩金漆。与一般意义的罩金髹不同,阳江罩金漆是一种特制的熟漆,这种熟漆以天然大漆炼制而成,漆膜晶莹剔透,笼罩在银箔之上金光灿灿,具有豪华富贵感。此罩金漆应用在阳江漆器的髹饰最多最广,用以调制彩色漆奇艳无比,可以说是世界漆器行业中的一支独秀,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漆器工艺技术能够实现得了阳江漆器罩金漆的色彩效果,可以说其工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由于腰果漆的大量运用,目前还能够调制出阳江罩金漆的师傅已然不多,几近失传,刘锦标师傅熟悉罩金漆技法,非常希望该技法能够得以延续传承下去。
  发展阳江传统漆器意义重大!
  “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将会是一个无根的民族”。我们不能成为这样的民族,我们阳江人更加不能够让阳江三宝最突出的阳江传统漆器工艺失传,如果“阳江三宝”三缺一,那将是阳江人一个莫大的遗憾。我们要动员更多的漆艺家和漆艺工作者们加入到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漆艺的队伍中来,呼吁阳江相关机构多举办一些专业性强的阳江漆器展览,尤其是实用类漆器的展览。以唤起阳江漆艺家们及漆艺爱好者们在实用性漆艺上的研究动力与创作热情,让阳江漆艺的旗帜重新树立起来,让阳江的漆艺在世界上重现异彩。
  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蔡克振老师曾经说过,阳江漆器是一分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不是那一个地区,那一个民族随便都可以拥有的,阳江漆器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保护和推广阳江漆器的发展成了当务之急!尚在世的阳江漆器老师傅老艺人、民间艺术研究专家和学者力倡阳江漆器“重光传统,再造辉煌”,这对于保护我国尚存的具有阳江特色民族手工艺技术文化遗产作出努力,对于振兴阳江经济、发展漆器工艺产业、发展旅游业、建设阳江历史文化名城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基于以上种种原因,非常有必要大力发展阳江漆器,使得阳江漆器得以“重光传统,再造辉煌”!
  正因为看到阳江传统漆器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尴尬境地以及发展阳江漆艺的重要意义,我非常希望让阳江漆器能够得以“重光传统,再造辉煌”,复兴阳江漆器,振兴阳江经济!
  要想复兴传统阳江漆艺,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1.掌握阳江漆器核心工艺技术——罩金漆技法
  阳江漆器工艺的一个关键工序是罩金漆的熬制,可谓是阳江漆器工艺的核心技术。当年陕西某单位派人到阳江国营漆器厂学习漆器制作工艺,而漆器厂唯一作为保留而没有传授的就是这个罩金漆制作技术。漆器厂的髹漆师傅如果要在漆器厂外面做外单帮别人髹涂婚床之类的,由于不懂罩金漆的熬制,就要用数倍价值的生漆到漆器厂换罩金漆才能够髹涂婚床。然而,当年漆器厂里面负责罩金漆熬制的只有一个老师傅和几个学徒工,现在老师傅已经联系不上,而几个学徒工还不能独立制作罩金漆。
  2.掌握阳江漆器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和产品线
  漆器厂的一般员工,大多只在漆器生产流水线上的某几个工序做过,对其他工序的操作并不感兴趣、不了解、不熟练。在漆器厂结业后,这些漆器厂的师傅不能够独立完成一件漆器,而必须找其他工序的同事一起合作。且由于分工合作,某个产品线的工人一般不懂得另外产品线的制作工序。
  3.既懂得传统阳江漆器的制作工艺,还有一定的工艺美术设计能力
  由于前阳江国营漆器厂设计和制作是分开的,设计的人不懂制作,制作的人不懂设计。一般漆器师傅只懂漆器制作的工艺流程,而在漆器的设计和艺术方面,没有什么功力;而在漆器厂里面专做设计的,却对漆器具体的制造工艺没什么了解。
刘锦标师傅是复兴以天然大漆为材料的传统阳江漆艺的关键!
  现在还能够运用天然大漆制作出曾经驰名中外的传统阳江漆器的老师傅非常难找,要想能够找得到同时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老师傅更加是少之又少。经过我们的多方努力几经走访,终于寻访到曾经多次受阳江群众艺术馆邀请给年轻人传授漆画制作技法的刘锦标师傅。
  对阳江传统漆器,刘锦标师傅倾尽了一生的心血。刘锦标师傅是隐藏于阳江民间的阳江漆艺专家,不但掌握罩金漆的制作技法和阳江漆器的各项工艺技术,而且在漆器的设计、艺术造型方面也颇有造诣。
  在工艺方面,由于刘锦标师傅的刻苦努力和聪明好学,在傅乃彬、张椿棕等老一辈漆艺师的指点之下,经过刘锦标师傅的努力,很快成为阳江国营漆器厂的技术骨干,并在漆器厂大多数流水线和产品线上都做过。整个70年代,欧美掀起一股中国文化艺术热,阳江漆器深受欧美人士欢迎。这段时间,刘锦标师傅制作过大量金线山水黑漆屏风和彩石雕刻镶嵌漆屏风。漆器厂的一般员工,大多只在漆器生产流水线上的某几个工序做过,对其他工序的操作并不感兴趣、不了解、不熟练。在漆器厂结业后,这些漆器厂的师傅不能够独立完成一件漆器,而必须找其他工序的同事一起合作,与此相反,刘锦标师傅却能够独立制作完成一件漆器。
  在漆器的设计、艺术方面,刘锦标师傅跟从阳江籍云南美术学院退休雕塑教授许章衡先生长时间研习雕塑,许章衡先生表扬刘锦标师傅“悟性高”,“几个月时间就掌握了头部的骨型”,相比那些“工农兵保送上大学的,本来对美术的兴趣就不高,我单单培养他们的兴趣就花了两年,更不用说对美术的悟性了”。
  阳江漆器传统工艺创新并非易事,传统漆器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一套紧密复杂的成熟工艺,即使是一小步的变革也会牵动整个缜密复杂的工艺,因而对于一般的漆器工艺师来说,只宜守成而难于变革,但刘锦标师傅却在这些方面多有创新。
  刘锦标师傅熟悉漆器制作的各种技法,且对大漆、腰果漆、化学漆的化学反应机理十分了解。经过多年的研究,刘锦标师傅研究出多项漆器方面的专有技术。经过刘锦标师傅多年的研究,研制出棉纱纤维胎大漆雕塑屏风,在全国至今还没有见有同类产品,可以说在全国尚属首创。这一工艺技术解决了没有优质木材而胜似优质木材的屏风工艺。现今市场上出售的漆器木屏风,由于优质大型木材很难找到,基本用胶合板代用,其缺点是受冷热变化,胶合板会导致变形扭曲,粘胶剂日久会导致胶合板剥离,还会发生虫蛀等。但是棉纱纤维胎大漆雕塑屏风,质轻坚实,不易变形,不易扭曲,不易虫蛀,防潮防霉,而且具有雕塑造型,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为了传播阳江传统漆艺,刘锦标师傅曾经多次受阳江群众艺术馆邀请给年轻人传授漆画制作技法。刘锦标师傅还制作了漆画《金海风》送到阳江群众艺术馆。日广东珠江电视台630新闻,“南海一号宋船前期报道”中报道了漆画《金海风》。漆画《金海风》画面上是一位地道的阳江渔家姑娘,带着具有阳江特色的渔家帽,这位渔家姑娘手里抱着一只招财猫,背景是大海,被阳光照耀的风帆闪闪生辉。整幅画面是金灿灿的,蓝绿色的大海与天相接,这正是阳江海边清爽明快的纯净空气。这幅画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刘锦标师傅是用半油画半漆画的手法创作的,整幅画的色彩打破了以往阳江漆画黑底色调,不需要任何的镶嵌,而用纯天然大漆画出来的,它的圆润半透明效果并不是所有漆画者都能做到。这正是该漆画的独特之处!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要想让阳江漆器“重光传统,再造辉煌”,复兴阳江漆器产业,使得阳江漆器成为世界漆器精品中的精品,就必须借助刘锦标师傅所掌握的阳江漆器手工艺技术!
  有了刘锦标师傅所掌握的传统阳江漆器技术,再通过协会、学院等机构的传播,以及一定的产业运营,阳江漆器复兴之日必定指日可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23 380 688 146 148 70 9 1019
648 736 84 116 114 22 3 0
94 20 37 99 313 34 22 70 21 0 0 8 16 15 3 22 7 7 0 1 6 6 35 26 4 5
查看: 4856|回复: 1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年代: 建国初年规格:2服务承诺:包到代 规格描述无误 质地描述无误 缺陷已描述完整 买方可无理由退货(但要保证物品完好)多网,市场同时出售,本人确认为准,&&沈阳
[ 本帖最后由 大清宝泉 于
12:53 编辑 ]
(54.9 KB, 下载次数: 0)
02:2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64.39 KB, 下载次数: 0)
02:2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63.02 KB, 下载次数: 0)
02:2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68.95 KB, 下载次数: 1)
11:4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62.42 KB, 下载次数: 0)
11:4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67.48 KB, 下载次数: 0)
11:4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3.11 KB, 下载次数: 0)
11:4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8.4 KB, 下载次数: 0)
11:4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1.8 KB, 下载次数: 0)
11:4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46.37 KB, 下载次数: 0)
11:4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44.5 KB, 下载次数: 0)
11:4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日 ... 404 Ⅷ—54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建省福州市. 405 Ⅷ—55 厦门漆线雕技艺福建省厦门市 .... 关于公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
姓名:张金胜~~~性别:男~~~爱好:女~~~重点收藏:熙宁重宝隶书折二,辽下八品, 天命通宝,
工作:移动靓号专卖,3~~~8连的,全国打0.1元/分钟,接听免费,无月租,无长途,无漫游,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邮编:110121
邮箱:,QQ:
农行:40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其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典雅别致,色泽瑰丽鲜艳,装饰精细,结实耐用,具有碰不坏,摔不破,不掉漆,不褪色等优点。
&&福州漆器始于南宋。据传清乾隆年间,漆匠沈绍安在一座寺庙里发现大门的匾额虽然木头已 经朽烂,但是漆灰夏布裱褙的底胚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得到启发,回家后不断琢磨试验,继承发扬了传统漆艺,创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沈绍安因此成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福州脱胎漆器在我国传统的朱、黑等漆色基础上以&真金碾泥为色&,即以真金、真银碾成金粉、银粉作调和料,解决了一般漆色干后变为黝黑、难与其他鲜艳颜料调和的困难,增加了蓝、绿、褐等多种鲜艳的漆色,且漆色经久不变;有的装饰还用上了刻银丝、刻金丝、螺钿、镶嵌等,使脱胎漆器更加精美。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熟悉脱胎漆器的人大都熟知关于脱胎漆器的两个故事。故事之一是传说鸦片战争后,一个英国商人携带一只高1米的脱胎大花瓶乘船回国,不幸遇到大风浪,大船沉没,人遇救,花瓶却随船沉入海底。3年后,此人不惜重金委托打捞公司从当年的沉船中寻回这只大花瓶,却见她依然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于是福州脱胎漆器的美名传遍英伦,誉满全欧洲。故事之二是抗战前,在美国芝加哥曾举办过一次万国博览会,福州的脱胎漆器与日本的漆器同列一个展厅,中日两国的漆器看上去都是质量上乘,难分伯仲,评委无法评判。后来有人提议将两国的漆器一同放入锅中,蒸煮3小时,结果日本的漆器化为泥浆,而福州的脱胎漆器却完好无损,理所当然地获得金奖。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相关资料:
工艺特点  
福州脱胎漆器的最大优点是: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福州脱胎漆器最大特点是:轻。
  福州脱胎漆器所具有的这些优点、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制作工艺、高超的髹漆技艺所决定的。作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颇为不易,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工艺非常复杂,制作和阴干等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密闭在阴室里很久。
   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脱胎,就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为粘剂,然后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了;二是木胎及其它材料胎,它们以硬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其工序与脱胎基本相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在宴会厅门口摆着一对二米多高的古铜色大狮子。有一天,周总理陪同外宾进入宴会厅时,指着大狮子对外宾说,我可以用双手把它们举起来。话音未落,只见周总理摆开架势,轻而易举地把狮子托起。一旁的外宾看得目瞪口呆,正在疑惑之间,周总理笑着说:“非我力能举鼎,这不是铜铸的狮子,而是福州脱胎漆器仿紫铜大对狮。”一时间外宾热烈鼓掌,盛赞中国工艺的高超。福州脱胎漆器也因此声名雀起。
  福州脱胎漆器轻巧精细,且经久不褪色,与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在1889年、1900年、1904年、1911年、1915年、1924年、1926年、1933年举办的8届世博会上,福建漆器参展并获奖 。   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来,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德国柏林卫生展览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和在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以及菲律宾、比利时、巴拿马等地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多种荣誉,曾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世博会 ——中国馆——福建馆,我们可以在展厅里看到一对描金绘彩的漆器花瓶,高3.6米,图案为雍容富贵的缠枝牡丹,但分量却很轻,一个壮实男人能够抱起来—— 如果允许你一试身手的话。据福州市经委副主任陈碧玉女士介绍,这对瓶子做了整整5年,披麻披灰及髹漆、雕填、绘彩再加戗金戗银,将近一百道工序,价值在 200万元以上。这就是名扬四海的中国传统工艺——脱胎漆器。在福建馆的会客厅还挂着一幅三联形式的现代漆画,内容为福州的古民居群落——三坊七巷。这是年轻艺术家对传统漆器的敬礼,更是一次狂妄的“僭越”。
  为何僭越?这幅作品的作者、福建漆画艺术家汤志义对记者说:“中国漆器必须突围,否则死路一条。”
  福州漆器,曾经光彩照人
  中国现代漆器产地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扬州、上海、重庆、福建、山西平遥、贵州大方、甘肃天水、江西宜春、陕西凤翔等地。按工艺特征来分的话,有雕漆、镶嵌、推光、雕填、漆线装饰等,而福建漆器的特点是脱胎。
  所谓脱胎,即在制作前先有一个石膏模子,然后在模子表面披麻(锤打过的麻布)披灰(瓦灰)数层,待稍干后打掉器胎清空胎体,留下轻巧的漆布层,再反复髹漆几十道,最后进行装饰。所以脱胎漆器质地轻巧坚固,色泽鲜艳古朴,耐热,耐酸,耐碱。“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鼎兀”是郭沫若对它的赞美。建国后的数十年里,福建漆器也一直是足以代表我国工艺水平的国宾级礼品和大宗出口产品,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三宝”。
  如果放在长达7000年的中国漆史上考察,脱胎漆器还显得很年轻,它只有300多年。福州人至今对漆匠师傅沈绍安怀有无比的敬意,清初,中国漆器看似繁荣,实则已经进入衰落期,汉夹纻、唐平脱、宋素髹、元雕漆这四项绝活只剩下雕漆一项了。明时,大量漆匠反倒去日本学习漆艺,作为港口的福州,因此成了漆器的集散地和艺人集中的城市。沈绍安这位漆匠在双抛桥开了一家漆器店,生意勉强,为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去寺庙或官宦人家揽些活。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寺庙里的匾额,内芯木头已经腐朽,但用漆灰夏布裱褙的底子还完好无损。于是从中受到启发,回家后仿照旧匾,用泥土塑出模型,在模型外裱上夏布,涂上大漆,等漆干后脱模,再行髹漆上色。经过反复试验,领悟了失传几百年的夹纻漆器技法,最终发明了脱胎漆器。
  沈绍安没有停止探索,他改用极细的麻布或丝绸糊胎,形成的漆胎与原泥基本一致,质地非常轻薄,漆面的绘彩就容易传神鲜亮,花卉人物犹如活生。由沈绍安进贡朝廷的脱胎菊瓣形朱漆盖碗,壁薄如纸,厚不及毫米,乾隆帝见后龙颜大悦,亲自在盖碗内外用隶书填金题诗一道:“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纻露掇其英。”
  脱胎漆器的问世不仅为中国漆器行业注入新时期的特点,也使福州一跃而成为漆器名城。要知道,福州本身并不产大漆。
  天然大漆从树上淌下来时是乳白色的,与氧气接触后慢慢转黑,故而中国人很早就用“漆黑一片”来形容黑的程度。战国、两汉的漆器大多用朱砂与黑色相配,正是为了调和色泽,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沈氏脱胎漆器虽然轻薄,但色泽稍嫌单调,族传家承至第五代时,沈正镐、沈正恂开始试制成功将真金真白银碾成粉末调到漆料中去,并调研了葱白、米黄、天蓝、果绿、古铜等颜色,大大增加了漆器的观赏性。从此,脱胎薄料髹绘漆器产品几乎占据清末以后福州漆器的半壁江山。1898 年,沈正镐、沈正恂将漆器送到巴黎参加世博会,一举获得金奖。此后,福州沈氏漆器又在先后多伦多、柏林、伦敦、费城等8届世博会上获奖。光绪三十一年 (1905),慈禧太后授予沈绍安五代孙沈正镐“四等商勋,五品顶戴”,宣统二年(1910)又晋升沈正镐、沈正恂为“一等商勋,四品顶戴”。清末民初,沈家老铺的一件漆器可卖到七八百块银元。而薄料髹绘技术在巴黎世博会后被西方国家用于近现代金属喷涂工艺,尤其是家居器具和汽车制造业。新中国成立后生产的第一辆红旗牌轿车就采用福建漆工艺来装点内饰。
  危机来袭,大家一哄而散
  建国后,沈氏兰记漆器店改制为脱胎漆器公司,著名漆艺家李芝卿、高秀泉在设计、髹饰艺术等方面都取得突破,作品荣获全国漆器造型设计一等奖,并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厅用作主要装饰品。
  陈碧玉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国庆十周年那天,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步入宴会厅,指着门口一对高达两米的古铜色大狮子说:“你们信不信,我可以把它们抬起来。”说完真的将其中的一只抬了起来,在场外宾无不惊呼。周恩来说:“并非我力大无穷,而是这只狮子本身并不重,它是福州的仿紫铜脱胎漆器,身重只有几公斤而已。”
  从此,福州脱胎漆器的名声更加响亮了。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漆器与国内几乎所有的传统工艺一样,面临大面积市场萎缩的世纪末危机,能正常生产经营的比较有规模的不足10家,再后来,其“王牌部队”——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和第二脱胎漆器厂相继倒闭,实行转制,漆工下岗后要么去家庭作坊帮忙干些零活,要么转入家庭装潢行业。厂里的存货一度以一二折抛售,贱如柴薪,令老职工们潸然泪下。
  “原因是多方面的。”陈碧玉对记者坦言:“六七十年代,中国漆器还是很风光的,在每年两次广交会上还是国家创汇的主打品种。日本人也经常到福州来学习观摩,我们在关键技术上是保密的。今天日本漆器的不少工艺是从我们这里学到手的,但我们好几种秘技他们始终不会。比如薄料、弹染工艺,一定要以少女手掌最细嫩的部位来做,才能将掺有金银箔粉的彩漆均匀地抹在漆器表面,使其过渡自然。再比如勾画金线,那支特殊的笔是用入冬后从老鼠背上采集的毛做的,十几根做一支,甚至三五根做一支,纤细而有弹性,如此才能画出神采来。这种笔日本人不会做,想从这里买,厂里不给。当时台湾同胞也来学,这个我们就比较慷慨。但是后来外贸放开了,垄断局面被打破,大家看到漆器有利可图,一哄而上,大小工厂开了许多,资源、技工出现了紧张。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有些人就用上了腰果漆和化工漆,以降低成本,缩短工时。鱼目混珠的产品在市场上低价倾销,加上消费者和批发商一再压价,这样一来劣币驱逐良币,‘一脱’、‘二脱’入不敷出,产品也卖不出去了,大家一起死光光。”
  其时,日本和台湾的收藏家纷纷到大陆低价收购福州漆器,连机场免税店里的商品也被买空。为此,此间媒体发出声声哀鸣:“中国漆器彻底完了,今后要看中国漆器,只能去日本了。”
  欲解倒悬,供需双方齐努力
  为缓解这一倒悬之势,头顶经委副主任冠冕的陈碧玉又被福州市政府任命为市工艺美术行业管理办公室兼市工艺美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开始对漆器行业进行保护和发展。她先以“二脱”为漆器工艺保护基地,召集了一部分在家赋闲或在家庭作坊里打工的漆工和技术人员,还辟建了一个漆器制作工艺流程窗口供游客参观。不久在陈碧玉的主持下建成了国家传统工艺地理标志,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脱胎漆器生产的统一标准。现在,基地设有产品陈列室,展示历代大师的作品,一般产品也有出售,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在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们做的产品还是传统的,器型与图案就那么几种,披麻披灰的程序一丝不苟。记者还看到了数十件佛像,有的甚至高达两三米,金箔贴满。据工人说都是庙里订的货,生意不错。
  脱胎漆器产品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工艺复杂,劳动条件艰苦,对技术要求又特别高。一件漆器按工艺须上几十道漆,每道漆得干了之后再上后面一道,阴干时对天气的要求也很高,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阴天最佳,为此工人们得常常加班。画一个高一米多的瓶子,比如富贵牡丹,工笔满工,一个熟练工人得画一两个月,得 3000元。
  一位老师傅对记者说:“干我们这一行,过去都是师承的,你得有一两招绝活才能吃饱饭。但是师承关系也有缺陷,技术总是上不去,师傅得留一手啊。现在有美术学院开了漆艺系,比如广东美院、清华美院和本地的闽江学院都有,但学生毕业后都不愿干这一行,太苦太累。室内不能开电扇,更不能开空调,一切顺其自然。那个脏啊,还有刺鼻的味道。有人受不了,只干了一天就走人了。每个人对大漆这东西都要过敏懂不懂?浑身起泡,奇痒难忍,还不能抓破,一破就出水结疤,每个漆工都得熬过这一关,有的人一辈子过敏。今天的孩子怎么受得了?他们转行啦,搞设计或家装啦。”
  陈碧玉补充说:“别说大学毕业,中专毕业生都想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看一天,图舒服。现在的就业结构和就业观很成问题,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当白领,轻视手工。而在日本,漆艺师动不动就成了人间国宝,整个社会对传统工艺都无比尊重。我早就呼吁过,政府对工艺美术要扶持,如果你选择传统工艺,学院就包下你学习期间的所有费用,毕业后入行工作也要有基本保障。现在我们实行大师津贴制度,确定了几名工艺大师,他们带学生的话,我们就给500元津贴。”
  去年中央电视台在福州拍了几个星期,做了一档节目《天趣人意》,专题介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州脱胎漆器,播出后效果很好。有一批收藏家跑到福州来找漆器,价格一下子翻了几倍,早几年贱卖库存的厂家都后悔不迭。
  在福州记者遇到一对在闽江边上开茶庄的年轻夫妇,他们早几年就收了许多漆器和漆画,其中不乏大师的精品。“升了,十倍都不止啊!”
  更有代表性的是上海漆器收藏家刘国斌,是一家著名跨国公司的东南地区总经理,后他又与朋友合伙创建了一个外贸公司,在福州有了相当的积累后就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2004年的有一天,他们与一位即将去加拿大移民的朋友说起此事,希望他回购中国流散文物,朋友建议他们购买价格处于谷底但很有市场潜力的漆器和漆画。并将他们引见给福州漆艺家唐明修,唐明修为了探索漆画创作的更大可能性,效法古人大隐于市,在福州的“后花园”北峰苦行僧般地住了11年,独自与大漆对话。刘国斌去拜访后大受感动,从此结为挚友。加之唐明秀的作品路子很正,对材料与工艺的研究很透,作品体现了不同凡响的品质,他与朋友就斥资购买了一批,现在这批作品升值至少五六倍。为收藏与推广漆艺,刘国斌与他的朋友还成立了一个漆艺公司,准备像星探一样去发现有潜力的漆艺家,将他们的作品包装后推向更大的市场。
  八闽藏宝,但今天看来,也许不再是牛角梳、软木画、宁化八干,甚至也不再是英国女王访问香港时撑过的油纸伞,而是寿山石,十年来涨了几百倍,就因为这种印材与火起来的中国书画艺术有关。那么漆艺,或者是纯粹审美的漆画,或者是时尚的生活器具,也一定有美好的前景。一门艺术,要它火起来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才(创作者),一是市场(消费者)。但漆的突围,说到底是艺术观念的突破,艺术观念一新,才能开拓新的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群体。
  中国漆器的复兴,已经进入当下历史与文化的机遇,艺术家与市场都准备好了吗?
  漆路漫漫, 艺术家匍匐而行
  漆器复兴之路还很漫长,我们没有理由过于乐观。无论生活化还是艺术化,殊途同归或者齐头并进,都需要一致的文化立场和态度。
  让漆器时尚化,并回归生活
  陈杰的状态很好,满面红光,神态悠闲。院子里的花木呈蓬勃之势,旧石器和旧家具露天置放,喝茶的长桌用整块原木随意一搁而成,围着院子是两幢小楼,原先是他的工作室,后来嫌小了,搬出去了,此处就成了他会会朋友喝喝茶的地方,当然还有作品陈列室。
  “大漆,或者生漆,也叫国漆,好东西啊。用于漆器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用在石油管道上,内壁涂层就是这玩意儿,在国防上用途也很广泛,潜艇、导弹、防火板上都用。化学漆是助燃的,而生漆是阻燃的。”陈杰从嘴里拔下烟头狠狠地按在自己创作的一件光彩照人的漆器茶案上,茶案上只留下一小撮烟灰,手一抹,赛过踏雪无痕。“厉害吗?这就是中国的漆,这就是我的作品。”
  陈杰在80年代进福建工艺美校,学的是漆艺专业,毕业后正值漆器厂“大逃亡”的当口,他被安排到旅游局搞宣传,没关系,又不会通路子,后来导游都干过。1984年辞职下海时许多朋友闹不明白:导游好啊,换换外汇赚个差价也能致富,你连这个都不会?陈杰不是不会,而是不屑。他老是对自己说:我是搞艺术的!
  一开始他开了家装潢公司,为了糊口,他甚至帮店家刷过店招和广告,1988年他搞起了工作室,在福州的漆艺家中是领先一步的。“我连市场也不懂,只知道关起门来做东西,研究漆的性能。第一批漆器推向市场后,闹得灰头土脸。我在学校里学的是传统工艺,对材料和工艺都熟悉,但老一套的东西显然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了。现在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人,他们希望看到新的面目。”陈杰说。“有人甚至认为漆艺与做棺材是一回事。”
  陈杰开始向时尚化方向发展,他希望漆器回归生活,日常可以用,而不是供起来,碰也不能碰。在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的理念引导下,他开发不少新品种,比如家具、文具、花瓶甚至首饰。记者在他那里看到不少手镯,工艺的传统的,披麻披灰、戗金戗银等一点也不含糊,但器型是时尚的,女孩子一见就抢。还有屏风,独幅的,一件要卖到30万元。不少企业家买去放在客厅里,满堂响亮。
  “很贵吗?我告诉你,做这样一件屏风,100多道工序,耗时3年,材料费就是好几万,还不算时间成本。”陈杰说,“过去我们的漆器卖得太便宜了,你再看看日本,家里来贵客了,才会拿出祖传的漆器摆几只寿司,那是最高的礼仪!屏风?皇室成员、大企业家才有用得起,一般家庭只能用代替品,比如化学漆、塑料胎的伪漆器,不值几个钱。”
  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日本洞爷湖召开,在欢迎晚宴上,各国首脑举杯庆贺,盛酒的就是一个石川县的轮岛漆器酒杯,杯壁绘有樱花,会后各国首脑可以带走留作纪念。这个很小的高脚漆杯,被日本人看作是极贵重的礼品了。
  “从你的漆器中我看到日本美术的影子。”记者婉转地表示。
  “交流从来就是双向的。”陈杰倒也爽气,“早在清末民初,福州有一所工艺传习所,李芝卿就是从那里出来的。所里有一个日本老师,李对日本老师很有感情,后来还去日本留学,他是建国后福州漆器传承和创新的标志性人物。日本的漆器精致啊!他们对漆器制作是非常虔诚的,漆艺家地位极高。但也有缺点,工业化生产遏止了个性张扬。”
  据记者了解,日本的漆器之所以成为国宝而且至今还活跃在日常生活中,就因为生活化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比如最近有被誉为“人间国宝”的漆艺家室濑和美在四款VERTU手机上以大漆装饰,每只售价高达2000万日元。而在中国,70年代后,有不少漆画家将漆画当作美术的一个分支来看,故意淡化它的工艺性,这无异于主动与生活常态脱钩了。
  历史反复证明,市场,唯有市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流通的意义上说,艺术其实也是商品。漆器是高度艺术化的商品。
  陈杰努力将漆器回归到“生活化”,每天以劳模的态度对待创作。工作室里有助手和小工,但他还是喜欢亲力亲为。衣服上布满斑驳漆点,走在街上,外地游客会问:“师傅,去三坊七巷怎么走啊?”陈杰很乐意人家把他当作漆匠师傅。
  以漆画提升漆的文化品位
  艺术家的审美选择意味着一种文化立场,从油画家变身为漆画家,沈克龙寻找着突围的路径。这一路,走得很艰难。单就近几年的创作来看,他的势头很不错,徽州系列油画在上海办过个展,卖得也好。他以油画家的角色承当推动中国当代美术的任务,也肯定是前途光明的。后来他不满足具象表达,改画抽象了,也相当成功。再后来他着魔似地玩起了大漆,以漆为媒介表现抽象。他从漆的肌理与流动性中更兴奋地看到了中国哲学的深层次意味,并非是油画上的失落而寻找漆的庇护。但是,对任何一个油画家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将艺术生命抵押出去的豪赌。
  给他信心的是一位留德的画家苏笑柏,苏笑柏前几年在上海办过个展,记者采访过他,他就是用大漆创作抽象画的人,作品色彩对比强烈,构图充满东方哲学的意蕴,大气磅礴,欧洲人观后击节叹赏。现在才知道,他是到福州跟沈克龙学髹漆工艺的。“我从苏老师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比如文化精神和研究方向。”沈克龙说。
  南京艺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沈克龙还对记者说:“我要将偶然变成必然。把大漆的规律抓住,然后自由地表现心中的图像。”2007年,他用漆在麻布上表现,同样表现出水墨的效果,“漆也可以晕散的,而且可以堆砌,这是宣纸上做不到的。漆画是中国的油画,它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使我看到了它的无限可能。将漆画拿到世界上与欧洲人对话,我们就会多几分优势和自信。”
  但是漆画在整个美术范畴中还相当小众,上世纪60年代初,越南漆画到中国办展,让中国艺术家大为吃惊,由法国现代审美观念熏陶出来的越南艺术家利用大漆的特性创作出典雅美丽的摩漆画,使漆器有更大的表现空间,于是中国漆艺家开始了漆画的创作。但直到十多年前,中国美术评论的主流话语才承认它的地位,以前是一直将它列为工艺美术的。新中国美术六十年的“年谱”,在壁画一章中慷慨地给了十幅漆画作品的档案位置,乔十光、黄维中、王和举、郑力为、蓝丽娜等老一辈漆画家总算进了庙堂。在市场上,沈克龙也亲历了受追捧的待遇,今年2月份在北京798办展,他的21件漆画作品全部卖光。“不好意思,价格也过分了。”其实这是他的客气。据记者了解,沈克龙的布面油画一幅至少要卖到10万元,而漆画所需时间是油画的10倍,即使卖到30万元一幅也不算贵。
  现在沈克龙很平静地创作着漆画,他一点也不急于投向市场,“中国的漆器要唤醒民主精神,漆画要经得起历史的拷问。所以,我时常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他还告诉记者,他总有一种感觉:在他沉思的时候,远在欧洲的苏笑柏也在沉思。区别只在于一个在福州的逼仄民居中,一个在德国宁静的小城里。
  在福州一幢民居中,记者寻到了大汤坊——这是“70后”漆画家汤志义的工作室。很宽敞的空间陈列着漆画和大漆家具,有电视台记者在采访汤志义。一个师傅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常常被媒体包围,自从接受市政府的任务,为世博会创作漆画《三坊七巷》后,一直没个消停。
  汤志义是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副教授,漆画研究与创作中心主任,他也是从油画转向漆画的。作品《渔舟飘至》在全国美展上获得金奖,并与另一幅作品《香远》一起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6年也在上海办过个展。但是他对传统漆器的工艺非常熟悉,他将记者领到两件漆屏前,一件是60年代的,一件是80年代的,后一件用了化学漆,现在开裂了。“你看看,用了化学漆就是这样,才30年的寿命。保护基地请我修,我也感到困难重重。大漆髹饰的东西,旧了脏了没关系,手一擦光鲜如鲜。你再看,它不会开裂。漆器一定要用天然大漆,这是文化态度和文化立场的问题。”
  据他说,现在有些作坊为了短期效益,偷偷地用化学漆,或兑了快干剂的腰果漆,可以蒙人一时,但后果会导致漆器的沦丧。
  在创作的同时,汤志义重视在学院环境中培养学生,他每届都要带本科生和研究生,“现在美术学院在三四年级才开始让学生接触漆艺,我觉得太晚了。最近我跟校领导提出,从二年级就开始,否则来不及。与漆产生感情也需要一段时间,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漆艺。我们培养的方向是,一种是继承的人才,一种是创新的人才,两条脚并行才能走得更远。过去的传统技法虽然不少,但漆有很强的延展性,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还能有更深的拓展。我的作品总在尝试漆的配方和表现效果。再告诉你吧,漆画的完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在完成后,在墙上,在展厅里,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在发生变化。漆是活性材料,它会慢慢地‘揩’,肌理会起意想不到的变化,越来越漂亮。这也是漆的诱人之处。”▲
  回到原点, 重新出发
  中国的三大传媒,除了水墨、陶瓷,就是漆器。恢复了漆器,就等于修复了中国文化的完整性。
  中国美术学院在象山有一个校区,虽然离市区远了点,但环境与建筑都很有特色。在标准足球场看台下有一个天花板倾斜的空间,那是中国美院中国漆艺专业的创作实验室。漆艺专业主任唐明修对记者说:“别看这里条件差,这里可是中国高等学府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漆艺专业。”
  “清华和广美不是也有漆艺专业吗?”记者问。
  “他们是选修,我们是本科,我还带了9名研究生。”唐明修解释。
  2005年对唐明修而言,是艺术生命的转折。他先是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漆语”漆画个展,后是中国美院的许江院长请他出山,担任公共艺术学院壁画系漆画中心主任。第一批本科学只有二十几个,但甚感欣慰。“现在一共有40个本科生,先后还有9个研究生。”唐明修说。
  正在帮助唐明修整理讲稿资料的学生赵尔东对记者说,所有学生都是自己选中这个专业的,不过当初大家对新创建的漆艺专业还很陌生,油画系、雕塑系的学生自我感觉最好,对他们就有点轻慢了。连陶艺系的学生也嘲笑他们,称他们为“小漆匠”。“我们接触大漆后,皮肤过敏,臂膀上布满了水泡和红疮,上食堂吃饭,赶快将衣袖放下遮住手臂,贴墙走,头也不敢抬起来。回家也不敢让父母看到。”
  唐明修说:“但是他们学得非常认真,很快就热爱上了漆艺,一两年后出作品了,还参加了全国美展,入选率很高,并得了奖。说实话,他们很有进取精神,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并看到了中国漆艺复兴的曙光。”
  “中国漆文化的根在这里,余杭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出第一只漆碗,昭示天下:中国是漆的故乡。现在中国第一个漆艺专业也设在这里,这是一次文化上的回溯。事实上,早在美院创办时,校长林风眠就提及要重视大漆艺术。”唐明修对记者说,“日本人一直说他们是最早用漆的国家,历史有8000年,那是伪造历史。不过让我深深刺痛的是,他们用漆的过程没有中断过,而我们中断了,直接导致今天民众对漆的疏隔与轻慢,审美上也严重滞后。所以许院长请我出山,我无法推辞,并迅速转换角色,一切从零开始。”
  今年8月,唐明修将代表中国去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一个为时3小时的学术报告,专门介绍中国漆文化。之前,国会图书馆派出专家到日本、韩国和越南等漆文化发达的国家考察,最后选中了中国美院。他们发现中国的漆艺至今仍恪守坚定不移的文化态度与立场,还在用天然大漆创作着精美的作品。
  “如果他们选了日本,那么中国漆文化的话语权就旁落了,世界对漆文化就可能误读。所以事实证明,许院长创建中国第一个漆艺专业是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我在国会图书馆发言,腰杆是可以挺得很硬的。”唐明修表示,“我还会与世界上十几所一流大学交流、弘扬漆文化,我还要带着学生的作品去展示。”
  唐明修认为,中国的三大传媒,除了水墨、陶瓷,就是漆器。恢复了漆器,就等于修复了中国文化的完整性。
  记者询问漆艺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唐明修表示,对就业问题应该辩证地看,立志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不必被动地纳入当下的就业套路中,自己的作品过硬了,就不怕没饭吃。优秀艺术家应该靠作品生存,并立身扬名。“我30多年来,一直游走在体制外,卖掉一件作品就能过几年,我的经历对他们而言就是很好的范例。所以他们一点也不担心就业。老实说,现在就有不少收藏家想买我们学生的作品,但我建议他们不要急着向市场靠拢。一来作品出得慢,完成一件作业需要一年多时间,过程很辛苦。二来将目光放远,将自己的作品做好,不要受市场趣味的诱拐。”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两百年沈绍安脱胎漆器----六个人的家族史
& && & 脱胎漆器的创始人是沈绍安。两百多年前,他创新了脱胎漆器这个新的漆器工艺,使得日后的沈家名扬四海。
  1767年4月,沈绍安出生于福州一落魄的官僚家族,因为厌倦读诗文,这个年少的孩子做了漆匠。当时的沈氏家族遵循着传统的成功之道——读书,然后走上仕途。但这个无读书天分的男孩儿却令沈家大失所望,就只能由他能自食其力的生活。
  当时正值清朝乾隆时期,民间文化复苏,皇宫的生活因为民间的太平更注重享乐,内臣们则到处张罗民间艺人为内廷供奉,为皇室雕琢玩赏用具。这对当时的手工艺人来说,就是一则足以让人兴奋的消息。
  沈绍安和其他学艺的人一样,学徒、出师、开店,接琐碎的活,赚很少的钱,过简单拮据的生活,直到去修了那块金字横匾。
  一次偶然的机会,沈绍安到衙门里替官员修理金字横匾,看到匾上的字迹虽已斑驳不堪,可里面是夏布裱成一层,仍然坚韧挺固。忽然,他由此联想到脱胎漆器的制法。之后,他便邀请了泥塑艺人雕塑几尊泥神像,外裱夏布,涂上漆地,干后挖去泥土,再行髹漆加工上色。经过这样不断地反复,脱胎漆器得以完成。虽然这项最初仅仅是简单理想的工艺发现,但是却为沈绍安成为上层艺人做了个铺垫,这门新的漆器工艺也从此诞生并逐渐发展起来。
  做漆匠的时候,沈绍安在福州双抛桥开了间家店连在一起的老铺子。之前,这家店的生意和其他漆器小店一样,替人家加工、接受些订货,制售些小商品朱漆筷子、漆碗、神主之类的东西,生意清淡。即使折腾出了脱胎漆器这个新的漆器工艺,也只是利用这漆铺的架子兼售新产品——脱胎漆器,等待市场的眷顾。
  因为双抛桥紧临“三坊”——文儒坊、衣锦坊、光禄坊,这三条街道是当时福州的富人区,住的多是官僚、豪绅、地主等权贵人家。这样的地理环境对沈绍安漆器最初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由于脱胎漆器的价格昂贵、工序复杂、工艺精致,并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购买得起,所以权贵人家的追捧让沈家的独门手艺挤入上层社会。
  富足起来的沈绍安倒并不功利,当他的商人身份逐渐强势于艺人身份时,他并不专营于逐渐打开的上层社会。沈家曾经一直高挂一幅沈绍安的肖像图,图中的沈手执钓竿,身穿棕衣,神采奕奕,逍遥自得。据沈家后代介绍,这幅画是采纳京剧中“八百载”的故事,自比姜尚在渭水钓鱼,不事招徕,把顾客比作周文王,识货前来,愿者上钩之意。
  沈绍安留下的这个“金饭碗”,在之后的两百年间充满传奇、大起大落的历史。从落魄的官僚家族到弃学从艺;从富人奢侈品到慈禧太后的宫廷玩物,既而让洋人觐觑的脱胎漆器;从家庭作坊到神秘加工场,到七个分号企业组成的庞大漆器制售网络,再到从工艺美术界消逝……曾经的戏剧性变化和现今的悄无声息让这个家族充满了神奇。
  沈家的第二代传人沈作霖制造了脱胎漆器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脱胎漆器进入皇室宫廷,并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使其在国内更加活跃。
  对于当时的艺人来说,最高境界莫过于作品进入宫廷,受到皇室赏识。最初,沈氏的脱胎漆器还只是在官场上相互馈赠,未进入皇室宫廷。沈家的这一愿望在沈作霖时期得以实现。
  1887年,慈禧太后重揽政权。忠于太后的所谓“后党”许应睽重新得到起用,派为闽浙总督,衙门设在福州。当时,许的母亲就跟随他一起住在官府。许是个相当孝顺的人,会想尽办法讨母亲开心。比如许母喜欢听古琴的嗜好,而沈作霖在晚年时有一喜好——弹七弦琴自赏。许应暌不惜以总督之身,亲自开大门邀请沈作霖到家中弹琴。沈作霖也因此得到青睐。许应暌倒是遵循礼尚往来的规则,一直寻思怎样给沈一些回馈。
  许应睽为了取悦慈禧太后,同时也用以酬谢沈作霖弹琴的辛苦,向沈家长房镐记、恂记两家,花费几百两银子买了一批脱胎漆器送给慈禧。脱胎漆器从此进入皇室宫廷。慈禧太后也因此赐予沈正镐、沈正恂兄弟四品商勋,五品顶戴。古琴因此成为沈家的脱胎漆器进入宫廷的一块敲门砖。
  然而,沈家在脱胎漆器的传承上,接连几代都是一脉单传。只是,到沈作霖这一代,沈家内部与外部的环境都在发生大的变化,这让沈作霖成为了沈绍安家族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人物。
  成年后的沈作霖娶妻纳妾,不久就有了6个男孩。对于手艺的传承来说,这的确是个问题。如果六房都学手艺,将来分散竞争,对于技术就不能保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沈家创下了自己独有的家规:技术方面,传内不传外,传长不传次,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财产方面,上代的动产不动产,只分给没有学艺的子孙,让他们转业安排生活,学技艺的后代,不但无继承上代物质财产的权利,同时还要负担上代欠人家的债务。
  对于沈氏家族而言,上辈传下来的脱胎漆器技艺是一只“金饭碗”,足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穷”。只是,这定下的家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加速了沈家后代的独立门户。
  在传长不传次的家规正在实施的时候,事不凑巧,第五代长孙没有生在长房,而是生在次房,这个在同辈中居长的沈正憘,以长孙的身份也要求学艺,争取取得“金饭碗”。沈家为了防止“金饭碗”被击破,必须保守技术。要保守技术只有依赖家规,在这种情况下,沈正憘的学艺没有得到上代的支持。当然,这也无法阻止他学习制造漆器。成年后的沈正憘开设了“沈绍安憘记”,自己也以手工业者的形式从事生产销售。
  实际上,“沈绍安憘记”仅仅是沈绍安后代分立的众多门户中的一个。到沈绍安第五代,沈家不同人开设的字号林立,其中仅第四代长房沈允中派下就有四家企业——沈绍安正记、沈绍安恂记、沈绍安恺记、沈绍安愉记、沈绍安兰记,除作为长房长孙的沈正镐所开的沈绍安正记和第四代沈允华的儿子沈友兰所开的沈绍安兰记外,其他几家都只有家庭作坊的规模。
  “黄金时代”在给沈家带来荣耀与财富的同时,也带了另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同业的模仿制造、外界对沈家技艺的觐觑。到第三代传人沈正镐时,他将脱胎漆器技术的保密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到沈作霖执掌家业的后期,市场上开始不断出现许多同业模仿制造脱胎漆器。当时的制假手法和现在的并无太大区别,同样是在招牌上做文章。他们趁着沈家有了各记分号的混乱,开始“鱼目混珠”地设店于沈家各号的周围,招牌多是胜绍安、新绍安、锦绍安、广绍安、枕绍安,用以影射和混淆。对于这一批新来的同业竞争者,沈家表面上很镇静,认为他们是外行人,但实际上,沈家的业务是受到影响的。憘记、恺记、愉记早在1934年前先后倒闭与此不无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沈家对自己绝门手艺的看守更加严格,不只是在家族内部严格以家规的形式保守脱胎漆器技术,对于民间艺人参加设计生产也是严守秘密。
  当年,在沈绍安的老铺继承家业的沈正镐因为老铺的有利条件,业务易于开展,罗织了许多民间塑造、雕刻、锯花、漆工等各种艺人30多人,集中到自己的企业里,开展分门别类的生产,并雇佣临时工和学徒。雕塑艺人张振奎在当时是一个塑造名手,沈正镐将他安置在自己的企业里,美酒佳肴,殷勤礼待。为了保守生产过程的秘密,沈家特地在企业楼上设了一个秘密工场,俨如封建时代千金小姐的闺房,不但其他技工不能上去,连茶汤供饭也不放手让学徒担任,特地向外间雇佣一个蠢笨的女佣,专门替张振奎做些杂役。
  当时有个来自美国的商人斯密,曾试图以各种方式抢走这一技艺,甚至想用联姻的阴谋获取秘方,可是终究没有得逞。
  即使在保守秘密的同时,沈绍安的后辈们的公关意识似乎都与生俱来。这与沈绍安愿者上钩的经营方式并不相同,但这种看似张扬的方式确实让沈家名声骤起。
  1910年,清王朝垂亡,企图通过“劝工劝业”的办法挽救危局,在南京举办了一场“南洋劝业会”,广泛征集民间产品。沈绍安镐记、沈绍安恂记都将产品送去参展。沈绍安镐记沈正镐在展会上又获得了一等商勋,四品顶戴,这让沈家脱胎漆器的身价又一次倍增。
  之后,沈家作品不断地参加各种国际展览会、博览会,比如1910年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1911年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1937年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等。在这些展销会上,沈家脱胎漆器获得的不只是国际人士的赞赏、各种奖章、奖状,还有销路。就闽海关档案上,还可以查到这样的数据:仅1920年输出的脱胎漆器,就有44063银圆,其中主要是沈家的产品,超过了福州输出土特产数字的53%以上。
  沈家第四代传人沈幼兰是家族史中一个关键性人物。沈幼兰,生于1890年,是沈绍安嫡系后裔第四代沈允华的儿子,与正镐、正恂是堂兄弟,在沈家的众多兄弟中排行20,当时沈家都称其为“二十叔”。因为他留人丹胡子,又号称“二撇”。
  少年时,14岁的沈幼兰因为家境不宽裕,只念完6年私塾,就到沈正恂开的“恂记”脱胎漆器店去学艺,19岁出师后当上技工兼做经营管理,颇得正恂的器重。不过,那场“南洋劝业会”改变了这个暗藏野心的男人的一生。
  在“南洋劝业会”上,以“恂记”代表参会的沈幼兰第一次看到中国手工艺品汇萃的盛况。同时,沈家获得一等商勋、四品顶戴的官衔。名利双收的荣耀给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很大的刺激,他在此时暗下决心,应另起炉灶。
  1915年,24岁的沈幼兰开始自立。他带出一批艺人到洋人密集的仓山塔亭路开店营业。凭借五口通商后福州仓山区的地利优势,生意很快繁盛起来。虽然本身是技工出生,但精明的幼兰本身不参加生产,他很清楚自己更擅长于经营管理。他为“兰记”漆器店印制了各种精致的宣传卡,以标榜该名牌品质。客人一进店就人手一册,大量散发。在这一点上,沈家其他几个店是不及的。很快,“兰记”名声大涨。
  在沈家的众多继承人中,他最具商人意识,擅长另辟蹊径,拓展商机。每年盛夏,沈幼兰会坐着轿子到洋人避暑消夏的鼓岭设立夏令临时营业部。同时,还在国内外遍布商业网,上海、厦门、香港、西贡设立代理机构。沈幼兰明白要追求更多的利润,除了巧做经营外,还要进行多形式的社会交际活动,因此以各种名目诸如婚丧喜庆,宴请洋人以及社会名流,几乎每日不断,并以时任省长的萨镇冰是他的表兄为支持。
  因为精于生意,这个曾经在没有得到家族同意,私自开设分号的男人一度成为沈家在生意场上的一个符号。根据1933年《福州便览》中的记载:当年资金在1万元以上的,仅沈绍安兰记一家,且雇工30人,在沈氏嫡系中所占比重最大。
  然而好景不长。沈家第五代传人是女子沈忠英,在沈家的家族史上,这是个多少有些传奇色彩的女子。
  当年,作为长房长孙的父亲沈正镐准备将沈家手艺传给下一代时,沈正镐的长子沈德铭并不愿意继承父业,决绝地出外读书去了。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沈德铭在福州当税务司局长。此时,沈正镐顾虑到“金饭碗”失传,便答应让小女儿沈忠英学艺。
  因为毕竟是女子,担心将来手艺传到外姓人家,于是便多了一则苛刻的条件——要学艺就要不嫁。这个年少的女子接受了父亲的要求,开始常年足不出户地埋头学艺。
  在技艺上,沈忠英完全继承了父亲的严格、精细。史料上曾经这样描述其制造漆器的情形:事先洗过澡,包上头发,穿上绸衣,以防止从头发、棉布上的纤尘飞入漆料中;为防止色变,则是日以继夜地髹漆,肚子饿时,由别人送些馒头、蛋糕之类的食品,她用口来接,即使是下霜、下雪的寒夜,也是如此。
  对技艺的严谨让她成为沈绍安第六代中的技术象征,但,这个作为单纯艺人,并不懂得更多商道的沈家女子无法阻挡沈氏企业在动荡的商场上将遭遇的打击。
  当时,四大家族开始控制金融机构,黄金买卖市场投机业务抬头,沈绍安镐记欠了粮店白米36包,情况严重,却受人怂恿抽调了企业资金,与人在南街开起了“天源金店”,导致企业越来越困难。此外,镐记的伙食在当时也不再自己办,托由附近的饮食店代办,为了节省,竟要求将8人用的膳食分给10个人食用。这让店员人心涣散,逐渐离开。基本上只能靠她的技术做些零星生厂维持生计。曾经风云一时的镐记已经名存实亡。
  正在危机关头,沈忠英的哥哥沈德椿弃官从艺,重兴家业,掌管漆器店,力争挽回局面。
  1942年,长房沈允中次子沈正增膝下的沈德彬、沈德椿开设沈绍安德记。此时,沈氏漆器的光辉时代已经过去,家族的各家名号像其他经历过战乱动荡的工商企业一样,颓势难挡。
  在这个时期开店的沈家两兄弟早年分别在恂记、兰记学艺。兰记计划在弟侄学徒中培养一个管理人才,便对沈德椿除教授技艺外,还让出一部分时间让他学习英语,以备更好地发展贸易。沈德椿出师后,一直在兰记工作了7年。这样的经历为这个年轻男子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或许,当初兰记老板沈幼兰带着一批艺人自立门户的反水事件也给沈德椿留了些心理暗示——有朝一日,应该自己做。
  1942年,沈德椿从城内的文藻山搬到仓前山,与哥哥沈德彬在兰记漆器店对面租了一间房子,开起了沈绍安德记漆器店,成为沈氏家族中以沈绍安为冠顶的第7家分号。
  只是,沈德椿兄弟没有沈幼兰幸运,当然,这与沈德椿兄弟的性情不无关系。沈德椿兄弟并不像沈幼兰那样,具备在商场上长袖善舞的能力,他们的身份更适合定位于艺人。在开设德记之前,沈德椿已经是一个在上色方面相当出色的巧匠。他为脱胎漆器这一工艺创造了沈金漆。这样的角色定位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德记的商业史是短暂的。解放前夕,德记的技工已经全部解散,只剩下沈德彬、沈德椿兄弟。
  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要想继续发扬其家族事业不是件容易的事。加上沈德椿和沈德彬兄弟俩性格不和,注定了他们短暂的商业史。解放前,技工全部解散。门庭一片冷落。
  解放初期,福州举办“福州民间艺术展览会”,展览品以脱胎漆器为重点。对于漆器行业来说,这样的展览会多少有点枯木逢春的意味。此时,接受了大量订货的兰记因为人员不足,已经无法完成生产。沈家的“金饭碗”此时成为了沈家后代的包袱。
  1952年,兰记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合营公司与其他企业合并成立“地方国营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
  1957年,时间在这一刻停留,一个历时经两百多年的家族企业永远成为一段历史。脱胎漆器――沈家祖传密制工艺与其他企业合并为“地方国营福州漆器厂”,结束了它作为家族密制的身份。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精品,漆器,地方国营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年份建国初期,泥金漆
精品,漆器,地方国营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年份建国初期,
[ 本帖最后由 大清宝泉 于
11:31 编辑 ]
(68.95 KB, 下载次数: 0)
11:3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62.42 KB, 下载次数: 0)
11:3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67.48 KB, 下载次数: 0)
11:3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3.11 KB, 下载次数: 0)
11:3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8.4 KB, 下载次数: 0)
11:3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1.8 KB, 下载次数: 0)
11:3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46.37 KB, 下载次数: 0)
11:3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44.5 KB, 下载次数: 0)
11:3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大清宝泉 于
10:19 编辑 ]
(82.36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84.45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44.09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23.35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13.79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85.27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45.69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76.96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3.04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9.15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99.45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44.77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71.65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99.43 KB, 下载次数: 0)
10: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盘直径29.2厘米,高2.2厘米,,,,壶底径10厘米,把嘴径16.5厘米,高12厘米,,,,像素不好,水平有限,凑合用吧,,,能把书名跟帖告诉我一下吗?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2主题精华0粟米2.01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20
布衣庶民,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2.01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983 / 精华 0 / 在线 46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顶一顶,被出版社录图了,等出了书,在卖个好价钱。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21主题精华0粟米36.16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70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 积分 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36.1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21 / 精华 0 / 在线 201 小时 / 注册
▄︻︼═一
精彩推荐 /1
论坛十二生肖勋章现可以自主购买。欢迎各位选购
||服务电话: 400-813-9977
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340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可以告诉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