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猎人头的奥赫说,他能轻轻松松抓到一头黑熊

有一个故事讲:猎人救了一只黑熊,黑熊要报答他时,猎人说你就是身上味儿太臭了。然后熊把肉割了_百度知道
有一个故事讲:猎人救了一只黑熊,黑熊要报答他时,猎人说你就是身上味儿太臭了。然后熊把肉割了
一句话就能伤人啊!!!求这个故事完整版。...
一句话就能伤人啊!!!求这个故事完整版。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获赞数:17
擅长:暂未定制
有一头黑熊,不幸落入陷阱,被扎的遍体鳞伤!
一个农夫路过,救了熊,并给它治好伤!
为感谢农夫,黑熊请农夫到自己的家里(洞中),吃烤肉,喝蜂蜜,并请农夫在自己的皮床上过夜!
天亮了,农夫要回家了。熊送农夫到门口,问他对自己家感觉如何?
农夫说,挺好的,就是有点臭!数月后
,农夫又见到熊,问他:伤好了吗?
熊说:什么伤?忘了,哦,早好了 。但我还记得你说的一句话:你说我家里臭。
采纳数:58
获赞数:122
哥们,找不到。不能为力啊。
呵呵!既然百度没有,那就上其它网查吧!我不知道,sorry!
知道贡献者0147
知道贡献者0147
采纳数:1623
获赞数:55896
擅长:暂未定制
说完味道太丑后,空间哈授课计划可没你先拍u树等
jiangfei2005
jiangfei2005
采纳数:82
获赞数:668
然后LR就把这只熊召成了自己的BB???????
其他2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猎人拉弓瞄准时,黑熊扑了过来猎人拉弓瞄准时,黑熊扑了过来光明网百家号据每日邮报5月25日报道,猎人Richard Wesley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他在野外打猎的时候遭遇了黑熊,当时黑熊在离他约30米的地方。Richard Wesley上传到网上的视频显示,一开始这头黑熊在左顾右盼,时而低下头觅食,似乎没有发现Richard。Richard举起弓箭瞄准黑熊,但是没有射箭。突然黑熊抬头看到了Richard,迅速向他狂奔而来,Richard开始大叫试图吓跑它。然而,Richard的叫喊声没有起到作用,黑熊瞬间就窜到了Richard眼前,弓箭被打落,相机也落到了水里。大约15秒后,Richard捡起了相机迅速离开事发地,他说:“我早该射击的。”Richard心有余悸地说:“身上没有什么伤,只是肘部有点擦伤,这是黑熊将我扑倒时在地上擦伤的。”黑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熊,北美洲约有60万头。来源:凤凰资讯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光明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东北黑熊伤人事件:两掌致人脑骨粉碎面部毁容
  (原标题:熊出没,注意! )
  养伤那段时间,女儿殷丽杰去探望他,有一次他抄起枕头砸过去,“因为我穿了件黑色的衣服,很长一段时间,他看见黑影就觉得是熊。”
遭黑熊袭击的李和平手术后在医院接受治疗。图片来自网络
  李和平躺在伊春林业中心医院的病床上,头部、双腿裹着纱布。手术后的缝线断断续续从额头延伸至下颌。
  “捡了条命。”5月18日,缝了100多针的李和平叹了口气。
  5月2日上午10点左右,在林区作业的他与一头黑熊遭遇,在拼死搏斗后,他幸运地逃脱熊口。
  时间向前推8个月,700多公里外黑龙江省尚志市冲河林场,69岁的退休工人殷从信在山上采蘑菇时,与一头600多斤的黑熊相遇,黑熊两掌造成殷从信两根肋骨骨折,右侧脑骨粉碎,面部毁容。
  公开报道显示,最近10年,黑龙江、吉林、云南等地每年都会发生黑熊袭人事件。
  黑熊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按相关法律,人类的捕杀伤害均属违法,但如果熊伤了人,怎么办?
  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受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动保险机构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业务。
  记者检索发现,对野生动物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目前全国只有8个省级政府公布了补偿办法。黑龙江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表示,黑龙江尚无此办法出台。
  熊口脱险
  54岁的李和平是伊春市泉石林场的一名森林调查员,再有一年,他就将退休。
  5月2日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带着GPS定位仪和砍刀前往施业区工作。
  施业区位于离家半小时车程的一片山坡林区,林子里种着白桦、杨树、柞树,没长几年的幼苗树干不粗,最高的树也就四米。
  施业区面积大,上午8点,他和三名同事一进林子就分头行动。
  危险在两个小时后悄然出现。他刚给树木做好标记,走到一个石砬子(一块或多块岩石形成的悬崖地貌,坡度较缓)边上,底下一头黑乎乎的熊抬头盯着他。
  “我俩对上了,距离不到2米。”李和平说,根本没有反应的速度,黑熊一下爬上石砬子向他扑来,瞬间搂住了他的脑袋。
《荒野猎人》剧照,人熊搏斗的瞬间。
  “砍刀早就不知道撇到了哪。”李和平说,幸亏旁边还有一棵树,他用尽力气扭身抱住那棵树,右腿本能地向熊踢踹。
  李和平回忆,扑过来的黑熊至少有200斤,记不得踹了多少脚,黑熊终于被踢下石砬子,打了两个滚跑了。
  后来几乎是李和平和时间的搏斗,他用已经被熊撕碎的衣服包上头,摇摇晃晃往山下走,“全身肿胀,但意识还清醒。”所幸他离山下停放的摩托车不远,骑车时,血汩汩地流了满脸。
  “唯一的念想就是往有人的地方走。”强睁着眼睛骑了15分钟左右,终于在一个养猪场看到了人,“一点力气没有了,这才感觉到疼。”
  伊春林业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杨明从医20年,头回诊治被熊袭击的伤者。
  伤情触目惊心,“四肢和面部都是皮肤的撕脱伤,头皮从眼眉到头顶都没了。”清创、缝合外加植皮,当天的手术做了近6个小时。
  熊出没
  李和平在泉河林场工作了近30年,遇袭前从未见过黑熊出没。
  尚志市冲河林场退休职工殷从信更觉得黑熊像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传说,“这几年封山育林了,只是听同事说,看见树上有黑瞎子抓过的爪印,林场也没有警示过山里有黑瞎子。”
殷从信受伤前的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张明海是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他介绍,在黑龙江袭击人的“黑瞎子”是黑熊的东北亚种,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东部林区。
  资料显示,东北黑熊一般体长在120-190厘米、体重约100-250公斤,胸部有白色或黄白色月牙形斑纹。它们四肢粗健,前后足肥厚,视觉不好但嗅觉灵敏。
  冲河林场47岁的职工宋文华见过黑熊的脚印,“比45号的鞋都大。”宋文华说,最近的七八年,林场封山育林,黑熊脚印变得越来越常见,野猪、狍子时常能在林子里看到,野猪甚至还会出来拱坏农田。
  上世纪70年代,这些动物对于刚工作的宋文华来说都是稀罕物。“那时候还有打猎的,猎枪一响,野生动物都跑了。”
  森林砍伐也让黑熊无处栖身,油锯、运材车的轰鸣声也会把这些野生动物吓跑,“听说很多都往俄罗斯跑了。”宋文华说。
  1996年,国家林业局启动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张明海参与调查了黑龙江省熊类资源的状况。
  2002年,他参与撰写的报告显示,当时黑龙江省黑熊的数量在1100头左右,棕熊数量约631头。
  那一年,黑熊的地理分布范围和数量在缩减当中。以森工国有林区为例,两种熊的数量与1992年相比,6年间减少了1886头,减少率达61.7% ,每年平均减少16%。
  张明海在报告中给出三个原因:森林长期超强度采伐,人类活动对熊类栖息生活的干扰,人为捕杀。
  张明海说,后来国家启动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推进,东北的林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力度逐渐加大,野生动物数量、种群都有了明显回升。
  “黑熊数量有所回升,活动的范围也开始恢复正常。退耕还林后,农田镶嵌在林区,人类生产、生活的范围和黑熊发生了重叠,与黑熊相遇的概率就增加了。”
  检索最近10年的报道,黑熊袭人致伤、致死、扰民的事件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2006年,鹤岗一村民遭黑熊袭击住院。
  2009年,鸡西居民高某上山采蘑菇时被黑熊袭击缝了200多针。
  2013年,伊春一名护林员在巡山途中受到黑熊袭击身亡。
  张明海说,黑熊袭击人的事件一直存在,特别是四、五月份,黑熊冬眠结束,开始觅食。而此时也正是东北农业生产开始的时候,特别是这几年禁止随意砍伐,国家倡导林下经济,林区的老百姓开始种山野菜、采集木耳、蘑菇,人与黑熊相遇的概率加大。
  张明海说,黑熊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袭击事件往往都发生在狭路相逢、面对面的时候,“近距离下,黑熊如果感觉受到威胁,才会攻击人。”
  一位摄影师正在阿拉斯加拍摄一头棕熊。
  熊把人伤了谁负责?
  半年多了,殷从信仍忘不了攻击他的那头熊,“那黑瞎子有2米多高,600多斤,还带着一只小崽儿。”
  三次大手术挽救了殷从信的性命。但疤痕像拉锁一样从右耳延伸到左耳,横亘在他头顶上,那是头皮缝合时留下的。
  有时摸起那道疤,他就会想起熊瞎子的利爪。他再也没留过分头,不对称的脸让他很少出门。
  不愿意在镜子看到自己的脸,殷从信又不得不照镜子。鼻梁塌陷,鼻涕总是不自觉地流出来,嘴上皮肤丧失了知觉。他身上备着一枚小镜子,时不时得看看鼻涕是不是流到了嘴里。
  右眼受伤导致视力下降,他走路总向一边偏,眼球一天天带着眼睑往下垂令他十分难受。坠得厉害时,殷从信会在眼角上绷一条2厘米长的胶带。
  养伤那段时间,女儿殷丽杰去探望他,有一次他抄起枕头砸过去,“因为我穿了件黑色的衣服,很长一段时间,他看见黑影就觉得是熊。”殷丽杰说。
  摆在他们眼前更现实的是经济压力。
  殷从信受伤后,冲河林场场长姜玉勤查阅了大量资料,“跑到资源科、社保部门、总工会都问了,始终没有找到国家对突发性的野生动物致伤事件在补偿上有什么明文规定。”姜玉勤受林业局局长委派,和社保部门的人专门去哈尔滨咨询了市社保局,想通过社保解决殷从信部分治疗费用,“但他的用药和治疗不在社保报销的清单上面,没法核销。”在没有可供补偿依据的情况下,姜玉勤只能和家属商量,林场、林业局和伤者各自承担一部分,“林业局给了7万,林场组织员工捐了几千块,大部分还是伤者个人承担。”
  “但这些钱都是杯水车薪。” 殷丽杰提供的记录显示,殷从信手术、治疗的费用已经近30万。
  她希望能获得一次性的补偿,找到了冲河林场的上级单位苇河林业局,“但局里的领导说,黑龙江没有相关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全国有云南、陕西、吉林等8个省级政府对外公布了野生动物造成损害的补偿办法。
  殷从信所在的黑龙江省还没有相关办法出台。黑龙江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多年前林业厅曾计划出台这样的政策或立法,但调研发现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但这方面不好办。”
  该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林业厅相关的业务处室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没法给出具体实施的时间表。
  李和平暂时没有殷从信面临的苦恼,他受伤时属于在职员工,病床上的他还不太知道治疗花费多少,“应该可以走工伤报销。”
  李和平、殷从信被黑熊袭击的消息传开后,附近的居民不敢再独自上山。
  宋文华听说,居民即便结伴上山,都会点上一鞭炮仗,喊上两嗓子,“先把熊吓走。”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第一诫中“猎人去打猎,他以为只有黑熊和白熊,没想到他最后被灰熊杀死!”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第一诫中“猎人去打猎,他以为只有黑熊和白熊,没想到他最后被灰熊杀死!”是什么意思?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60
获赞数:56
灰熊可能是黑白熊的后代,具体意思.不清楚不知道出自何处~~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猎人的儿子 (图)_网易新闻
猎人的儿子 (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他叫常春,他父亲常宝青是喇嘛沟的神枪手,远近闻名的猎人。
  喇嘛沟是九岩山、翠岫山两山之间的一条沟谷。翠岫山上有一座喇嘛寺,早年僧人众多,香火兴旺。九岩山林木茂密,素有黑熊出没,每到秋冬季节,常听到“黑瞎子”伤害香客的传闻。
  老猎人常宝青是在酒坛子里泡大的,一辈子总随身携带着两件东西,一件是斜挎在身上的酒壶,另一件则是直挎在肩上的猎枪。他打猎有条规矩,第一打狼,第二打狐狸。其余野兽除了正在伤人的,一概两便,相安无事。
  那一年世道不太平,听说县里的什么人组织了一个造反团,先后夺了县委县政府的权。原来在位的领导干部大多被罢了官,有的还挨斗游了街。于是一些老当权派纷纷逃到乡下,逃进山里,翠岫山的喇嘛寺就藏着几个假和尚。
  中秋节那天傍晚,常宝青刚刚吃掉一碟子狍肉干,喝了两碗米酒,正在给不满20岁的儿子传授枪法,突然有人来报:沟口有头黑瞎子在追人。
  “是东口还是西口?”
  “东口。”
  老猎人二话没说,操起猎枪就往沟东边跑去。
  那被黑熊追赶的人正是藏在喇嘛寺里的一个人,他在喇嘛寺的后殿闷了十几天,今天出来“放放风”,不知不觉一个人走进了喇嘛沟,没想到迎面碰上一头出来觅食的黑熊。那是一头雌熊,刚产了两个熊仔,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此人原是县房产局局长,没下过农村,没见过野兽,黑熊向他扑来时,没了魂似的扭头就往山上逃跑。饿红了眼的黑熊穷追不舍,愈追愈近,眼看着熊的前掌就要抓着局长的后背了,局长吓得尿了裤子。
  就在这时,常宝青赶到了,他举起猎枪,瞄准熊的脑壳……在他将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猛然有个转念:别打它致命的部位,吓跑它就行了。他稍稍偏了一点点枪口,枪弹射中了熊的右耳朵。
  受伤的雌熊一声惨叫,放弃了局长,转过身向鸣枪的猎人扑来。熊在高处,猎人在低处,熊跃起身子向下猛扑,势如砸下来的一块巨石,猎人原本向上登攀,立足不稳,躲闪不及,被笨重的雌熊扑了个满怀,顺势跌下悬崖。
  老猎人一声绝望的吼声,撞响了周围的山壁。凄凉悲壮的回音,像翠岫山沉重的叹息。
  一个猎人所拥有的一切:胆略、神勇、尖锐的眼神、准确的枪法、令人景仰的声誉……在生与死残酷搏击的一瞬,似乎落花遍地,纷纷凋谢了。
  猎人遇难的噩耗来得如此突然,如此出人意料,让乡邻和亲人们难以相信。如果说这不幸对乡亲们是个无法忍受的悲痛,那么对猎人的儿子常春就是个致命的打击,他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一个豁达善良、天性乐观、与野兽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父亲,走出家门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丧了命,永远地离开了儿子,离开了乡邻,离开了猎枪和酒,离开了人世,这厄运来得太突然了。
  从父亲遇难的现场回来时,常春茫然若失地走出喇嘛沟,觉得沟谷里处处笼罩着恐怖,仿佛寒流顿时从四面袭来,有一种难以抵挡的奇冷浸透他的肌肤。回到家后,乡亲们纷纷赶来宽慰他、劝解他,嘱咐他别过分悲痛伤了身子。直到这时,常春一直忍在眼睛深处的泪水,竟夺眶而出,抽泣不止。
  “孩子,哭吧,别憋着,哭出声来会好受些。”老人们不知道此时说些什么才能宽慰他。
  常春的母亲是鄂温克族,生下常春就得了产后风,没等抬到县医院便死在途中。父亲靠羊奶喂活了常青,屎一把尿一把,又当爹又当妈,把他拉扯大太不容易了!可是还没容儿子尽半点孝心,父亲就匆匆地走了,这对儿子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如同在梦中被人捅了一刀,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那个被救的房产局长,掏出一千元钱,表示要厚葬猎人,还要给他立一块“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功德碑。
  一个不算高大的坟包躺在山脚下的松树旁,一块花岗岩的墓碑像个路标立在坟头的上端,碑座上铺满了野菊、金针、山玫瑰等各色野花。送葬的人哭过以后,渐渐散去,开头有几个年轻人陪着常春,没一会儿也被常春劝走了,他想一个人静一静。
  这两天乡亲们值班,轮流陪伴他、劝解他,他却陷进悲伤不能自拔。这阵子坟地只剩下他自己,连只乌鸦也没飞来,也没有山风,坟地上静得听得见心跳,一种从没有过的孤独感悄悄袭来,常春像一枚被退潮的海水搁浅在岸上的贝壳,举目无亲,孤立无援。
  “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他从自己记事时忆起,父亲生前的种种影像,如喂他吃野鸡蛋、教他挤羊奶、送他上小学、带他进县城拍毕业照,再大一点就教他使猎枪,练瞄准、打活靶,还强迫他喝米酒,有时因为淘气,父亲也打骂过他……这些都像过电影似的一个个画面在脑海里翻腾。他想了很久,觉得这一生什么都可以不做,唯独要找那头黑熊算账,杀死它,给父亲抵命,为父亲报仇。这件事情非做不可,猎人的后代,决不会对“仇人”善罢甘休。
  太阳刚刚冒红,九岩山晨雾缭绕。常春背一个军用帆布挎包,挎包里装两个馒头、一块狍肉,肩上扛着父亲留下的猎枪,悄悄地登上九岩山,在一个石砬子旁边坐下来。这地方是熊经常出没的通道,他昨天在山上观察过,这里有熊的脚印,还发现一些兽骨和飞禽的羽毛,他断定熊窝就在附近。
  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黄昏,他屏住气,竖着耳朵谛听周围的动静,睁大眼睛搜寻每个出现的目标。什么情况都没有时,他就盯着眼前一棵松杉的树影,一开始树影完全落在石砬子上,慢慢地以人的肉眼觉察不到的移动速度,一点点往下走往北走,直到把石砬子赤裸裸地留在阳光里。
  常春又换了一个有树阴的地方,重新观察另一株树影。这一天毫无收获,常春连熊的影子也没见着。第二天阴天,中午下了一阵小雨。常春没带雨具,怕淋湿了猎枪,就猫在一株树冠很大很密的柏树下避雨。因为寻不到“仇人”的踪迹,中午也没有食欲,他把带的馒头掏出来,看了看,又装进挎包里。就在这时,他猛然听到草丛里有声音,抬头看去,距离他六七十米处钻出一头熊,右耳残缺不全,正在那里东张西望。这头熊又大又老,长着脏兮兮的褐色的毛,一小团一小团地耸在凹进去的腰部,有些长毛一绺一绺地从它瘦瘠塌陷的臀部耷拉下来。熊在草丛边缘站住不动,嗅着雨后散发出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抽动瘪瘪的两肋,沉重而又贪婪地喘着粗气。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常春睁圆了眼睛,端起猎枪,瞄准熊的胸部,急切地扣动了扳机,只听见一声轰然巨响,震得树林里松涛四起……大概是复仇心切,心跳剧烈吧,枪弹远远偏离了目标。黑熊非常冷静,朝前方看了看,没发现蹲在树下的猎人,有些扫兴的样子,然后,仰头朝空中吼了一声,便钻进草丛不见了。
  常春在山中苦等了两天才等来黑熊,可是由于心慌意乱,枪法不准,竟然让黑熊轻而易举地逃脱掉了,多少有些丧气。回到家后,邻居麻大婶见他闷闷不乐,猜他准是又白跑了一天:“没寻着黑瞎子呀?别泄气,早晚能寻到,这杀父之仇咱一定报。”
  常春含糊其辞地答应着,并没有说寻着了没打着的事儿。
  他又一连三天在九岩山上巡视、蹲守,可是再没有见到那头熊。第三天早晨,他虽然发现过一头熊,可是那头熊小一些,耳朵也没受过伤。他想:冤有头,债有主,咱不能“枉杀无辜”。
  说不上是第几天了,这天常春上山前带了两顿干粮,准备在上次发现黑熊的地方守到天黑。早年打过熊的鄂温克族乌勒图爷爷说,熊受了惊以后,一般白天不再轻易出窝,即使是饿了,也要待天黑才出来觅食。常春爬上一棵大树,在横向的树杈之间,又搭一些树枝,背靠树干坐在上面,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只要黑熊一露面,再不会让它逃掉了。
  这一天过得很慢,太阳像个小脚女人,扭扭捏捏地移动,一点也不理会常春的焦急心情。太阳偏西后,常春瞌睡了,迷迷糊糊地打了个盹,只是一刹那间,梦见了母亲攥着他的手问他:“妈匆匆忙忙地走了,丢下你孤苦伶仃,活得很艰辛吧?”他猛然惊醒,险些摔到树下去。他揉揉眼睛,眼前只有一片草丛,映着夕阳的红晕,仿佛谁把一盆血泼到了杂草上,甚至嗅到了一股血腥气。
  忽然刮来一股小北风,风中夹裹着湿土和野菊花的暗香。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彻底赶走了睡意。就在他吸气的同时,草丛中传来一阵很大的声音,他下意识地立刻端起猎枪,搜寻目标,只见那头大熊带着两头小熊走出草丛。大熊似乎嗅到了什么气味,左顾右盼,赶忙把两头小熊拢在身边,生怕受到什么出其不意的伤害。见到大熊带着两头小熊,常春的心顿时软了,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他的右手食指僵硬了,端起的猎枪也随之放了下来。
  鄂温克人的禁忌中规定,凡处在哺乳期的母畜不得宰杀和出售。这头雌熊产仔刚刚满月,假如一枪打死大熊,两头小熊就成了“孤儿”。常春想到自己的幼年,没有母爱,没见过母亲的面容,没吃过母亲的奶水,没穿过母亲缝的衣服,他的一生中,“妈妈”这两个字是那么陌生,那么亲切而又遥远。常春没有勇气再端起猎枪,猎枪比一个孤儿20年的思念还沉重。可是父亲的身影也交错地出现在眼前,他死得那么悲惨,那么意外而又令人痛惜,入葬那天,所有在场的人都痛哭不已,都嘱咐常春要给父亲报仇。
  他又想到母亲,母亲对鄂温克人的风俗、礼仪、禁忌非常虔诚,非常严格。他听父亲说过,有一年母亲养的一只老母鸡,开春时孵了一窝小鸡,不几天,老母鸡被黄鼠狼咬死了,丢下一群刚出壳的小鸡,母亲悔恨自己没呵护好老母鸡,痛哭了几次,除了精心照顾一群小鸡外,还惩罚自己好几个月没吃鸡蛋。
  常春此时的心情是,希望大熊聪明一点,快带着小熊速速逃走,权当又一次没有打准。可是大熊只是紧紧护着两头小熊,并不逃走。常春急得半死,他闭上眼睛,举起猎枪,枪口朝天,扣动了扳机,只听轰的一声,过了几分钟他才睁开眼睛,大熊小熊早逃得没了踪影。
  常春把猎枪挂在树丫上,从挎包里摸出馒头,觉得好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晚风吹拂,山野恬静,一弯新月从山头悄悄爬上夜空。
  本版题图:尚世元
  作者:高深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猎人头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