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名字合成的村子名字,比如“养回红”村,是由养虎仓,回回营,红土山隧道组成的

南京有个村,名叫“养回红村”,是由养虎仓、回回营、红土山这三个地名合成的。还有哪个地区名也是如此?_百度知道
南京有个村,名叫“养回红村”,是由养虎仓、回回营、红土山这三个地名合成的。还有哪个地区名也是如此?
提问者采纳
是行政村吧,行政村下辖自然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有趣的南京地名(老南京)
主页 & 江南时报 & 第十九版 城市·记忆
有趣的南京地名(老南京)
  ◇周起源  (接上期)最难记的地名南京最难记的地名恐怕要算“养回红村”了,它是宁南新村的一个大村落,位于雨花东路两侧。  解放前,此地有“养虎仓”、“回回营”、“红土山”等小村落;解放后,逐步连成一片,于是取三村名之首字而成今名,要记“养回红”这个名字,你就最好先记“养虎仓”、“回回营”、“红土山”。  “养回红”虽然难记,但它值得一记。因为著名的孙津川、卢志英等烈士墓原来在该村西头,后来才迁至雨花台烈士陵园内;市文物保护单位,明开国功臣李杰墓原来也在村西头,也是后来才迁至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的;省出版学校、省广播学校也在该村。易让人误解的地名中华门下,居然有个小巷子叫“煤灰  堆”。它100多米长,原先七拐八弯的,狭窄,地面是高低不平的大鹅卵石,房屋又旧又破。当地老人说,清朝时,这里住了一位姓梅的大富翁,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将他家变成了一堆灰烬,人称“梅家灰堆”,后来误传为“煤灰堆”,于是将错就错,变成了地名。  这个地名实在不雅,以至有人不相信是个地名,以为是开玩笑说的,人们写这个地名也易错为“煤炭堆”、“煤炭灰”,不过老南京、老邮政还是能知道是写“煤灰堆”,因为南京没有与它相近的地名了。  现在的煤灰堆,房子多经整修,地面铺了柏油,早已今非昔比了。四象桥也曾叫朱雀桥四象桥位于太平南路南段。相传古代  这儿建有两座宝塔,塔前有4只雕琢精致的大石象。因太平南路南段曾叫朱雀路,四象桥也曾叫朱雀桥。四象桥是通往夫子庙的要道口之一。解放前,四象桥一带是南京有名的花街柳巷之一,所以南京有“好水淌不到四象桥”的俗语。吓人的老地名中央门外有北崮山村和北崮山路,均  因附近北崮山而得名。北崮山旧时很荒凉,有许多无主坟露出累累白骨,因此被人们叫做“白骨山”。慈善家陈经先生为收留街头失去父母的流浪儿,捐款在此山下办孤儿院,因为此山名不雅,将其改为谐音的“北崮山”(注:北崮山也可作北固山)。两易其名的小巷子秦淮  区长乐路的三七八巷,清朝时叫“官沟”,因巷子下面是官方用砖砌的大型排水沟而得知,年代一久,“官沟”讹变成“干沟”,还曾名“千佛庵”。解放初,“干沟”一度出名,因为有位叫“鲁大妈”的“全国爱国卫生甲等模范”,以非凡的勇敢,跳进“干沟”下的排水沟里,将还是解放前夕倒毙沟里的一孤寡老人高度腐烂尸体捞出掩埋。报纸一登,鲁大妈和“干沟”都出了名。1956年编长乐路门牌,便准备将“干沟”各家编为378号、378号之1……巷内各家认为这会造成日后通讯麻烦,编门牌的同志研究后,干脆将“干沟”称为“三七八巷”,巷内各户都是整门牌,皆大欢喜。(完)
&&&&《江南时报》 (日第十九版)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文章阅读数
南京老地名典故(二)
作者:&&&& 13:55
南京老地名典故(二)
一、典故最多的街
  中华门内糖坊廊和长乐街其实是一条街的两段,老城南人则统称为“篾街”。为何叫篾街呢?因为在明朝这里曾经叫“灭街”,后来取其谐音。又为何叫“灭街”呢?
  一说因一户人家扎了大脚妇人的彩灯,朝廷认为是嘲讽皇后马娘娘的大脚,派锦衣卫枉杀一整条街的人,因此叫“灭街”;一说元朝官员福寿及部下在元亡时不愿投降,纷纷举家自尽,整条街大小人口灭绝;还有一说:元朝三山王率兵在此抵抗朱元璋,全军覆灭,故名。清末,王陈两姓在此东段开糖坊,人们认为“灭街”、“篾街”均不吉利,于是把东段叫“糖坊廊”;西段则因附近秦淮河上有长桥而称“长乐街”。
  二、和日本人有关的地名
  板桥街道办事处驻地东边有个村庄叫“柿子树”,但它跟柿子树无关。它原来叫做“死鸡树”,“柿子树”是“死鸡树”的谐音。
  传说抗战期间,这村子还很小,没个名字。有一天村上一只雄鸡斗死了一个日本人带来的洋雄鸡。日本人气得将死鸡远远扔去,恰好挂在一棵树上,人们就称这棵树为“死鸡树”,进而以此命名这个村子。当时也有人称这个村子为“斗鸡里”、“斗鸡坡”。后来,人们嫌原名不雅,便取谐音,叫它“柿子树”。
  三、“蓝旗街”和“红旗街”
  蓝旗街在白下区御道街东侧。1644年清朝政府建立后,将北方满族人移民到南京,住在大光路一带。清代满族的军队和户口编制,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蓝旗街因是正蓝旗衙门所在地而得名。
  文革时,蓝旗街改称为“红旗街”,可惜名不符实,这里主要是不整齐的菜地和荒塘。1982年又恢复原名。如今蓝旗街建成了居民区,有住宅楼57幢,居民2000多户,基本上都用管道煤气,家家都有电话、彩电、冰箱、洗衣机,连空调也普及了,大光路街道办事处已将蓝旗街看作街道工作中的“红旗街”。
  四、传说与史实不符的地名
  锦绣坊在内桥南边的中华路上。西接府西街,东连慧园街。民间传说,锦绣坊在明朝时为织造龙袍、玉带的工场,故名。其实南唐时就有锦绣坊了,有史书为证。《白下琐言》载:“南唐御街(今中华路)在天津桥(今内桥)南,直对镇淮桥,……东西有锦绣坊。“这说明锦绣坊原是东西两座扎锦挂花的牌坊,故名。
  五、奇而不怪的地名
  雨花西路的能仁里,似乎应叫做“能人里”,表示能人们住的地方。而叫“能仁里”有点稀奇;其实,它是奇而不怪。宋朝在该地建立了能仁寺,规模宏大,历代曾加以修建,直至民国才渐渐荒废。明朝时,能仁寺周围开始有居民点,起名叫“能仁里”。
  “能仁”又因何成寺名呢?“仁者爱人”,“仁”即“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意思,“仁”既是佛家的思想,也是儒家的思想,更是中国人民传统的道德思想。“能仁里”的名字能够提倡人们同情、爱护和帮助他人。
  六、最难记的地名
  南京最难记的地名恐怕要算“养回红村”了,它是宁南新村的一个大村落,位于雨花东路两侧。解放前,此地有“养虎仓”、“回回营”、“红土山”等小村落;解放后,逐步连成一片,于是取三村名之首字而成今名,要记“养回红”这个名字,你就最好先记“养虎仓”、“回回营”、“红土山”。
  “养回红”虽然难记,但它值得一记。因为著名的孙津川、卢志英等烈士墓原来在该村西头,后来才迁至雨花台烈士陵园内;市文物保护单位,明开国功臣李杰墓原来也在村西头,也是后来才迁至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的;省出版学校、省广播学校也在该村。
  易让人误解的地名中华门下,居然有个小巷子叫“煤灰堆”。它100多米长,原先七拐八弯的,狭窄,地面是高低不平的大鹅卵石,房屋又旧又破。当地老人说,清朝时,这里住了一位姓梅的大富翁,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将他家变成了一堆灰烬,人称“梅家灰堆”,后来误传为“煤灰堆”,于是将错就错,变成了地名。
  这个地名实在不雅,以至有人不相信是个地名,以为是开玩笑说的,人们写这个地名也易错为“煤炭堆”、“煤炭灰”,不过老南京、老邮政还是能知道是写“煤灰堆”,因为南京没有与它相近的地名了。现在的煤灰堆,房子多经整修,地面铺了柏油,早已今非昔比了。
  七、最形象的地名
  四象桥也曾叫朱雀桥四象桥位于太平南路南段。相传古代这儿建有两座宝塔,塔前有4只雕琢精致的大石象。因太平南路南段曾叫朱雀路,四象桥也曾叫朱雀桥。四象桥是通往夫子庙的要道口之一。解放前,四象桥一带是南京有名的花街柳巷之一,所以南京有“好水淌不到四象桥”的俗语。
  八、最吓人的老地名
  中央门外有北崮山村和北崮山路,均因附近北崮山而得名。北崮山旧时很荒凉,有许多无主坟露出累累白骨,因此被人们叫做“白骨山”。慈善家陈经先生为收留街头失去父母的流浪儿,捐款在此山下办孤儿院,因为此山名不雅,将其改为谐音的“北崮山”(注:北崮山也可作北固山)。
  九、两易其名的小巷子
  秦淮区长乐路的三七八巷,清朝时叫“官沟”,因巷子下面是官方用砖砌的大型排水沟而得知,年代一久,“官沟”讹变成“干沟”,还曾名“千佛庵”。解放初,“干沟”一度出名,因为有位叫“鲁大妈”的“全国爱国卫生甲等模范”,以非凡的勇敢,跳进“干沟”下的排水沟里,将还是解放前夕倒毙沟里的一孤寡老人高度腐烂尸体捞出掩埋。报纸一登,鲁大妈和“干沟”都出了名。
  1956年编长乐路门牌,便准备将“干沟”各家编为378号、378号之一等。巷内各家认为这会造成日后通讯麻烦,编门牌的同志研究后,干脆将“干沟”称为“三七八巷”,巷内各户都是整门牌,皆大欢喜。三个地方合成的一个地名有那几个?_百度知道
三个地方合成的一个地名有那几个?
提问者采纳
武汉(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称)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地名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六盘水。六枝盘县水城。
那还不是一个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土山磷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