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骑士盖亚崛起 如何让找到自己停的战车

如何评价《黑暗骑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胡天翼的回答(232票)】:
提示:这是一篇6000字的长文,把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打通评论,且有第三部
# 壮志未酬的黑暗骑士
## 诺兰结构
《黑暗骑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的,一开场全体观众就鼓掌的。「他几乎没有拍过烂片。」这就是人们对导演诺兰的评价。
2005年的《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诺兰在平生第一部大片中,把「蝙蝠侠」塑造成一个内心冲突激烈的「黑暗英雄」,加以他最擅长的「非线性叙事」,把这个经典超级英雄故事说得跌宕起伏,却又不至于让普通观众觉得像《记忆碎片》那样看着费脑子。2006年的《致命魔术》(The Prestige),他进一步在大片中尝试挖掘人物心理深度的可能。2010年的《盗梦空间》(Inception),他把原本复杂的梦境说得层次分明,再次证明了他作为叙事大师的能力。
而2008年的《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这是一座几乎无法逾越的顶峰。在有了第一部蝙蝠侠的试手后,诺兰对于大片的处理已经了然于胸。他史无前例地在一部好莱坞漫画超级英雄影片中注入了深刻的思想,他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甚至不可超越的经典反派形象,同时,这部影片做到了雅俗共赏。更重要的是,诺兰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大片叙事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在诺兰的后两部电影《盗梦空间》与《黑暗骑士崛起》中被采用,也被其它题材的大片所借鉴。
照着「诺兰结构」拍的大片,几乎都不会很差。不过需要说的是,这个结构并非诺兰首创,只不过他是做得最好的一个导演。至于「诺兰结构」是什么?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也许通过比较更容易理解。
把《黑暗骑士》与《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今年另一部票房极佳的超级英雄电影比较,就会发现他们在叙事节奏和结构上有诸多相似。两部片子都是以反派人物的登场为开篇,而且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犀利」是关键,为的是快速渲染出敌人的强大。如果反派角色没有在影片早期登场,那这部片子就只能拍成悬疑剧了,不然观众会看得没头没脑——他们要在影片中解决什么坏人?而很快地,正义英雄得紧接着登场,并且秀一下自己的本事,在《黑暗骑士》中是蝙蝠侠勇擒「稻草人」与意大利黑帮;在《复联》里是各种英雄轮番显身手。然后的叙事的套路必然是正派反派的多回合较量,一般来说,在影片50%之前,是反派占上风,到了60%进度是,正派状态必须跌入低谷。然后正派勇猛反弹,强势回归至影片75%-80%的进度,笔锋一转,在眼看胜利时出现新的危机,但这个危机需要「很严重」,但有需要主角当机立断,花10%的进度解除危机,使全片进入最后的高潮。两部影片在叙事上莫不如是。
在这个看似俗套结构上相似的前提下,《黑暗骑士》是如何做得更好的?至少有几个方面决定了它的优秀。首先,影片的思想深度让《复联》望尘莫及。其次,反派塑造上,小丑也是超乎寻常的丰满。一般来说,一个导演塑造反派,往往有三条路。一是让反派力量强大无比,如《复联》中的洛基;二是让反派的经历坎坷,以至于让人产生同情,如最近《蜘蛛侠3》(Spider-Man 3)中的「沙人」。这两种都是最好走的,前者直接,而后者追求的是所谓的「人物戏剧性冲突」。而诺兰却走了第三条最难走的路,让「邪恶」走向极致:小丑一点不值得同情,小丑也没有超凡武艺,但它的犯罪如此迷人,又有品味。最后,作为大片,大场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复联》的战斗场面非常过瘾,要做出好的大场面不容易,不是砸钱就能堆得得出的,这点我佩服乔斯·韦登。而诺兰在《黑暗骑士》中给出的大场面不仅节奏紧凑,匠心独具,以那段经典的「保卫哈维·登特」追车戏为例,从一开始小丑巧设路障,扫清障碍,到蝙蝠侠舍生挡炮弹,刚让警车上的警察松口气,小丑又把直升机给拿下,正当大家心焦时,蝙蝠侠的摩托车拍马赶到,把小丑卡车掀翻,原以为小丑搞定,却不料蝙蝠侠因不肯下杀手而自己撞倒在地,眼见小丑得逞时,哥顿警长「死而复生」,制符小丑。整个追车戏一波三折,不仅场面漂亮,而且处处为的是「推进剧情」。而《复联》用的场面却是人海战术,显然低了一个档次。
正是这些对电影细节和整体的非凡掌握,成就了诺兰如今的盛名。那么他是否把这套结构在蝙蝠侠系列终章《黑暗骑士崛起》中发挥好,甚至到一个新境界呢?
## 蝙蝠侠的旅途
「每个英雄都有一段旅途,每段旅途都有一个终点。」作为第三部蝙蝠侠影片,诺兰的首要目标是给蝙蝠侠一个归宿,一个合情合理的归宿。
《侠影之谜》中,蝙蝠侠的诞生缘起于布鲁斯·韦恩的父母双亡。布鲁斯因为害怕蝙蝠,而要求父亲带全家提前离开歌剧院,结果父母被抢劫犯杀害。正是这份对父母之死的内疚,使得布鲁斯对于「恐惧」有着极大的厌恶;正是对那些抢劫犯的痛恨,让布鲁斯渴望「复仇」和「正义」。然后这个年轻人对于「恐惧」、「正义」和「复仇」的理解都有偏差:黑帮老大法科尼「训斥」这位「高谭之子」根本不懂真正的恐惧,他以为自己已经无所畏惧,其实远非如此;布鲁斯从小的玩伴瑞秋训斥他把「复仇」和「正义」混为一谈;训练布鲁斯一身本事的「影子联盟」大师 Ra’s al Ghul 灌输给他一种凌驾于法律的正义观。
布鲁斯对这三个词语的理解伴随着蝙蝠侠整个成长过程:《侠影之谜》中,布鲁斯克服了对「蝙蝠」的恐惧和神经毒气带来的身心恐惧,并让犯罪者恐惧蝙蝠侠;当第一部最后 Ghul 告诉布鲁斯,他们「影子联盟」早已策划摧毁高谭,但因布鲁斯父母这样的慷慨之士用他们的财富与之对抗而未获成功时,布鲁斯与「影子联盟」的对决就多了一重「为父母报仇」的含义——尽管这个联系非常牵强,也是第一部为何不够优秀的原因——但无论如何,蝙蝠侠最后并没有亲手杀了 Ghul:「我不杀你,但也不打算救你」。至于「正义」,这是蝙蝠侠永远的原罪:尽管他严格奉行「不杀人」原则,但从他披上披风,遁入暗夜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个凌驾于法律至上的「义警」。没错,他每次都把罪犯制服后送给警察,但这不能抵消他在行动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这个原罪被小丑在第二部中利用,让影片《黑暗骑士》成为经典。如果诺兰能够在第三部给于蝙蝠侠解决这个「合法性」的问题,将会是一个极好的结局。
蝙蝠侠从来就不是纯粹的「正义」。如果小丑是「纯粹的恶」,那么蝙蝠侠更像是政府——一个「必要的恶」:一个为了维护社会和平,拥有极大权力的执法者。约束政府的是宪法,而约束蝙蝠侠的是他自己的道德信条。民众相信蝙蝠侠能遵守信条时,一切平安无事;一旦民众不相信他还是个有自控力的英雄,那么他就和小丑没有什么区别了。
可是蝙蝠侠希望做得更多。在第一部中,蝙蝠侠回到高谭市前跟老管家阿尔弗莱德说蝙蝠侠诞生的初衷。他希望有一个象征,一个不死不灭的象征,能够激励全民与这个腐败、黑暗、罪犯横行、官商勾结的势力作斗争。这才是蝙蝠侠最终的目标。作为布鲁斯·韦恩,他最爱的女人瑞秋也希望有一天,这个城市不再需要蝙蝠侠,正义和公平可以通过一套完善的秩序维持,那时候,她愿意和他在一起。
在第二部《黑暗骑士》开头,已经有一些民众带着蝙蝠侠面具投身到蝙蝠侠的志业中,然而这并非蝙蝠侠想要的。哈维·登特,这位高谭的「光明骑士」才是蝙蝠侠完美的接班人。他不仅在与布鲁斯第一次会面中给蝙蝠侠深刻印象,而且作为公诉人(District Attorney),哈维不需要面具就能把全城黑帮绳之以法,他有着和蝙蝠侠一样的正义感,而且并不像大多数经常对蝙蝠侠心怀不满。最重要的是,这位真正的「打黑英雄」广受民众欢迎——We believe in Harvey Dent。他能够做到蝙蝠侠做不到的事情:让所有人相信,正义是可以通过法律实现的,腐败并非不可战胜。
可是最后的结局我们都已清楚,这位最完美的蝙蝠侠接班人——准确地说应该是蝙蝠侠的替代者——却彻底堕落了。蝙蝠侠为了不让民众失去信念,担下了所有的罪名。问题是,正如诺兰在第三部影片上映前所说,「基于一时谎言的安稳是不持久的」,如果谎言被揭穿,民众信念彻底崩塌,该怎么办?蝙蝠侠,作为一个已经成为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恶棍,需要在第三部中重新恢复声誉。但这还不是当务之急,他是一个不怕背负骂名的「黑暗骑士」,只要能够重新让「正义」重建,让全民,无论是底层平民、中层白领、还是顶层精英,都能够重新相信,高谭可以通过每个人的努力让社会公平公正,让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不需要行贿,不需要巧取豪夺,甚至不需要蝙蝠侠在夜色中行侠仗义——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蝙蝠侠的精神。
拥有最优秀的大片叙事结构,和完美思想内涵的蝙蝠侠系列,在最终的第三部中是否做到这点?
超过两个半小时的影片结束,全场再次响起掌声。观众们在为什么鼓掌?火爆的视觉场面?一如既往的深刻思辨?还是一个大团圆结局?我不确定。
我能肯定的是,第三部中诺兰犯了致命的错误。
全片结构和第二部类似,尤其是前半段可以完全与前作媲美。不同于一些观众和影评人批评的,我觉得前半段毫不拖沓,节奏把控完美,没有一点罗嗦的内容:
影片开始于第二部八年后的时间,高谭市一切太平,大家活在八年前蝙蝠侠和哥顿警长编织的谎言上,纪念着城市「光明骑士」哈维。另一边,影片反派登场,用了极其惊人的方法偷天换日地劫走了一个科学家。回到高谭市,猫女登场,她的身份是一名盗贼,在韦恩家偷财务,更重要的工作是,采集布鲁斯的指纹。而蝙蝠侠呢?八年没有现身,而且布鲁斯本人状态奇差,苍老无力,一瘸一拐。
此时,另一个重要任务登场,警察布雷克。布雷克始终对哈维死亡那夜存有怀疑,他是蝙蝠侠的笃信者。贝恩在高谭市的地下水道组建军队,被哥顿警长发现,但警长被擒,虽然他拼死逃脱,但中弹受伤。布雷克见事态严重,竟然跑去韦恩家求见布鲁斯。布雷克表示他洞察到布鲁斯就是蝙蝠侠,希望蝙蝠侠复出拯救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高谭市,布鲁斯不置可否。对于蝙蝠侠是否复出,老管家阿尔弗雷德始终是反对的,他希望布鲁斯重新好好生活,但不要去继续做蝙蝠侠了,因为他觉得一旦付出,蝙蝠侠必然送命,而且觉得布鲁斯甚至希望为城市牺牲。俩人裂痕出现。
布鲁斯还是决定复出。他门面探访病床上的警长,警长也希望蝙蝠侠能再次拯救城市,这更加坚定了布鲁斯的决心。接着最后一个重要人物出现,歌迪亚扮演的米兰达(Miranda Tate),一个富有魅力,财力雄厚且对投资绿色能源很有兴趣的女人,她与布鲁斯在酒会上碰面,表达了想投资的意愿。很巧,韦恩集团近年财力不济,又有一个秘密研制多年的核聚变项目,总裁福克斯也建议布鲁斯找米兰达投资。
贝恩第一波攻势到来。他带领手下占领证交所,通过仪器篡改交易系统,让韦恩身无分文。蝙蝠侠八年后首次现身,但没能阻止贝恩计划,贝恩全身而退不算,自己还被全城警察围追堵截。当然,开着飞机(The Bat)的蝙蝠侠要脱身自然不是问题。
韦恩身上现已分文没有,米兰达倒是在这次股市混乱中拿到了董事会席位。另外,阿尔弗雷德对蝙蝠侠复出非常不开心,他告诉韦恩,贝恩来历非比寻常,必是经过「影子联盟」训练过的高手。布鲁斯不想听管家唠叨,管家越说越激动,把当年烧毁瑞秋给布鲁斯诀别信的事情和盘托出。布鲁斯彻底心碎,与管家告别。
「人财两空」的韦恩把核聚变设备交给福克斯和米兰达。蝙蝠侠请猫女帮忙带他去见贝恩决斗。那场打斗完全一边倒:蝙蝠侠用尽十八般武艺也动不了贝恩半根汗毛,自己却被贝恩心狠手辣的打个半死,背部错位。别说猫女不忍心看,连周围的的贝恩的雇佣军都不忍一瞥。贝恩当着蝙蝠侠的面把韦恩公司的所有装备,包括蝙蝠车和核聚变反应堆劫走。
第二波攻势到来。全城警察杀入地下水道,早被贝恩料到:一些炸药就把警察困在地下。接着贝恩带着变成核弹的反应堆到橄榄球场,威胁民众。但这不是贝恩的真正目的,他是想要「革命」。他之前从哥顿那里得知的哈维之夜真相,此时将其公布于世,全城的精神支柱崩塌。接着贝恩宣布要结束这个城市的腐败,精英的特权,把权力还给人民。他把出城的桥除一座外,全都炸断,此桥作为补给桥,凡有人胆敢越过此桥,引爆核弹。除此之外,民众做一切皆可,无论是打砸抢烧,掠夺富人财富,还是抓人去「公判大会」。至于蝙蝠侠,他被贝恩丢在异国的一个地底牢房中。
至此,全片上半段结束。除了布雷克开场就认出蝙蝠侠身份非常突兀外(竟然比小丑还聪明?!),贝恩展现出了一个超级反派所应有的心计和力量。他也做到了小丑所没有做到的事情:让整个城市陷入无政府主义的狂欢。而正方,无论是蝙蝠侠的身心俱疲,老管家的痛心疾首,还是警长的中弹和警察的集体被俘,都把这个城市推到了三部影片中最危险的时刻。可是,影片后半段陷落了一种奇怪的俗套剧情:
布鲁斯所在的监狱与其说是监狱,不如说是一个训练营,因为根本这里没有狱卒,也没人阻拦你通过唯一的出口——那个天井爬出去,只要你有本事。伤痕累累的他得到了狱友的帮助。狱友不仅帮他恢复身体,还告诉他许多过去的故事,关于这里的一个传奇:多年来只有一个小孩子逃出去过,这个孩子徒手爬出牢房天井。布鲁斯想到了贝恩。高谭之子在牢房的电视里看到高谭彻底成为无政府主义的天堂,悲愤交加,多次尝试后终于成功。
而在高谭市,警长,布雷克领着仅剩的一些人马作着抵抗。他们从福克斯那里得知这个核弹被拆下后很不稳定,三十余天就将爆炸,所以高谭毁灭不可避免,除非能把它装回实验室。但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没人能从贝恩手里抢东西,直到蝙蝠侠回来。蝙蝠侠回到高谭,与被这所谓「人民自治」的乱世吓坏的联手,从地下救了警察,并打通了去实验室的道路。次日,警察与暴民展开街头大战,蝙蝠侠与贝恩再次对决。知道了贝恩命门的蝙蝠侠,专打贝恩面具,成功打败对手。就在蝙蝠侠逼问贝恩核弹引爆装置在何处的时候,米兰达一刀捅向蝙蝠侠——原来她是最后的反派。米兰达花了一点时间介绍了她的身世:其实她才是那个逃出牢房的孩子,而贝恩是在牢里保护她的人,自然,她爱贝恩。另外,米兰达其实是蝙蝠侠的导师,「影子联盟」首领的女儿。惊愕无比的蝙蝠侠看着米兰达将即将爆炸的核弹开走。好在猫女及时赶到,一炮轰死贝恩,俩人一个飞机,一个摩托,追击米兰达。
最后的结局是,米兰达因车祸而死,她死前将实验室用水淹了,在那里焦急等待核弹归为的福克斯白忙活。还有一分钟就要爆炸了,蝙蝠侠决定献身,用飞机提着核弹飞向大海,核弹爆炸——所有人都知道蝙蝠侠牺牲了。最后五分钟的剧情,我就不说了。
无可挑剔的前半段和漏洞百出的后半段让人觉得这不是一部影片。各种小细节的错误使人心烦:一向「现实主义」的影片突然出现了「影子联盟」大师的鬼魂幻觉;无故出来送死的三个联邦探员;一会儿说外语,一会儿说英语的导师(他似乎在牢房中承担了阿尔弗雷德的角色);莫名其妙地让稻草人出来露脸;至于 Rises,诺兰似乎除了在影片中反复点题就想不出别的办法说通了。影片中出现几次生硬的点题:第一次是贝恩说「The fire rises.」;第二次是管家说「Sometimes, a man can rise in the darkness.」;第三次是牢房中狱友唱「Rise」歌为蝙蝠侠助威;第四次是蝙蝠侠归来在大楼上点燃了他的 Logo;第五次是最后两分钟的时候,一个新人物渐渐升起的镜头。
但这些小细节还不足以致命。最大的问题是,诺兰没有把这个故事说通。
我想问任何一个觉得「第三部优秀」的观众一个问题:最后,民众纪念蝙蝠侠是因为他和核弹同归于尽还是因为蝙蝠侠重新让民众相信了正义的可能?
诺兰根本没有解决第一第二部留下的问题。蝙蝠侠在三部影片中口口声声说自己要成为一个「象征」,希望民众相信正义,希望终有一天,蒙着面的「黑暗骑士」成为不需要。可是,第三部影片中恰恰反映了这一切的不可能:民众在无政府状态下如此自在。除了孩子和被困的警察,电影中所有给普通百姓的镜头都表现出了「暴民的狂欢」。蝙蝠侠失败了,他彻底失败了,完全沦为一个「人肉拆弹部队」。民众对蝙蝠侠的同情也就是因为他自我牺牲地解决的核弹问题,仅此而已。可以想象,若日后再来一个反派,只要再次抓住腐败、特权、不平等问题,做做文章,就能成功。如小丑所说「It wasn’t hard. You see, madness, as you know, is like gravity. All it takes is a little push.」
更进一步,诺兰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因为它是无解的。在影片前半段,诺兰已经留下了足够多的矛盾可以挖掘,顺着那些线索,我都可以找到比原作好得多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核弹根本不是问题,需要解决的是民众信念问题。诺兰甚至可以把影片设计得更加戏剧性:如果核弹不再是威胁,民众是否会继续享受这种无政府状态?如果是,蝙蝠侠如何重建正义?如果让蝙蝠侠与核弹同归于尽是诺兰口中所谓「重大牺牲」的话,那也太小家子气了。他完全可以让蝙蝠侠真实身份公诸于世——这个多次拯救城市的英雄,其实是民众最痛恨的城市精英,富人,所谓特权阶层。但是现在,他身无分文,女友惨死,新欢背弃,管家黯然离开,整整八年被世人唾弃,被敌人打得半死,可他依然没有抛弃高谭。蝙蝠侠的力量,不在于他受过特训,他有万贯家财,他有最好的武器装备,而是他意志坚定,他相信民众内心终究向善。他的经历能让民众相信精英可以善良,为富亦可为仁。
实在可惜。诺兰原本可以让蝙蝠侠来一个真正精神上逆转。然而,他选择了一个最差的结局:让蝙蝠侠的初衷未得实现。
【江涛的回答(41票)】:
首先是结论:挺好看的一超级英雄片,但不如上一部《黑暗骑士》。下面是我个人觉得不如的原因:
在《蝙蝠侠:侠影之谜》里面韦恩是这样说自己为什么要成为蝙蝠侠的:“歌谭市需要一个图腾,一个正义的象征,一个可以鼓舞民众的希望,正义不会向邪恶屈服,正义终会胜利。”于是他选择成为“黑夜骑士”,但同时他坚决反对他的导师-忍者大师-以及旗下暗影者联盟那一套以暴易暴,自持正义而凌驾于世俗法律之上,一旦认定一个城市或文明已经腐朽溃败,就必须洗牌重来的极端暴力哲学。他相信在现行的法制框架下是可以让世界慢慢好起来来的,为了正义的目的行不义之事是无法带来正义的(“定义你的,不是你的本质或目的,而是你的所作所为”作为点题句重复出现),而复仇与正义往往被人混为一谈。
所以蝙蝠侠不用抢、不杀人、对付罪犯都是最原始的抡晕了,绑好丢警察局或法院门口,而且还同步送上犯罪证据。但在本部里面因为是诺兰第一次掌控好莱坞主流大制作,所以还不敢太过放肆,上述这些都是点到为止,更多还是一个想要毁灭世界的反派,一个力挽狂澜的超级英雄的套路,最后千钧一发,危机解除,皆大欢喜的套路。
在经过《侠影之谜》和《魔道争锋》的练手以及票房收获之后,诺兰更有信心将之前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在不影响戏剧性的前提下表现得更好,于是我们迎来的最棒的超级英雄片《蝙蝠侠:黑暗骑士》。在本片中,诺兰更进一步审视蝙蝠侠本身所无法回避的困境:那怕你不开枪,不杀人,只抓人,还都送交法办,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你本身就是一个法外特权的存在,你的行为本身是违法的。而蝙蝠侠起初想达到的激励民众的目的好像也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发展,民众中开始出现模仿蝙蝠侠情况,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不受法律约束的义警,可以对心中的“非正义”进行打击,这对韦恩起初自愿成为蝙蝠侠的初衷是一种莫大的讥讽。
而更糟糕的是出现了一名蝙蝠侠几乎束手无策的反派——小丑(影史最高)。作为自己一体两面的小丑的出现让韦恩更加意识到自己蝙蝠侠身份的纠结之处,而力推丹特作为合法的“白骑士”出现在歌谭公众面前,希望通过这样能手段、目的都合法的的人选来给民众正面希望和象征,那么当这一天到来时,自己黑暗骑士的身份也就可以卸下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最后丹特在小丑的设计之下,变成了另外一个的“忍者大师”,以暴易暴,将复仇和正义混为一谈。所以最后表面是被蝙蝠侠挫败的小丑,实际却是最后的胜利者,而蝙蝠侠其实是在这样失败阴影下决定背负起丹特的罪名,用谎言来维持丹特一个正面形象的低落结局。而不是传统超级英雄的高扬结局。
作为第一部将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提升到如此高度的《黑暗骑士》获得了票房和评论的双丰收,而之后的《盗梦空间》更是使得诺兰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导演,在制作《蝙蝠侠:黑骑士崛起》时有了更高的掌控权。同时这两部影片也证明了观众是有能力接受一点复杂叙事以及探讨一些相对复杂问题的影片的,并且也可以获得丰厚的票房汇报。可是为什么《黑骑士崛起》又回到了简单粗暴的超级英雄改变电影的套路中去了呢?前两部影片里面延续的故事情节和世界观倒是在《黑骑士崛起》里面得到了呼应和完整继承,但对超级英雄自我反省和人性审视的精神内核却不复延续。
这里的"崛起“似乎单纯的仅仅是指蝙蝠侠如何从意志、肉体的虚弱状态重新"崛起“,而在《黑骑士》里面设下的并没有解决的道德困境却消失无踪。蝙蝠侠又重新回到了《侠影之谜》结束时的状态,根本放弃了寻找别的解决途径,而径直穿回战袍,和敌人战个痛快,而且更甚,对人性和警方似乎丧失了信任,而更相信自己(数据要自己解密,不给警方,因为警方没有这样的设备,阿佛尔德说那就把设备给警方,得到的回答是怕被人用来做坏事)。而阿佛尔德和福克斯也同步失去了对蝙蝠侠滥用能力的担忧,同样的对话在《黑暗骑士》里面是”你越过了界限“、”你要知道你能力的极限",而在《黑骑士崛起》里面变成"我担心你会死“、"想看看我给你研发的新玩意吗",女朋友也从"当这个城市不在需要蝙蝠侠的一天,我才会和你在一起”的检察官变成一起干着惩恶扬善、劫富济贫的"非法"勾当的猫女。这一切都像是在自我消解掉《黑暗骑士》里面提出的种种难题。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反派的设定。为什么《黑暗骑士》这么好,可以谈及一些更深刻的问题,和小丑这个反派是离不开的。
我们先不说演技,单纯就角色设定来看小丑本身和蝙蝠侠如同一块硬币的两面,两人都采用非法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目的都不是世俗的权利、金钱之类的东西,而是一种纯粹的正义和邪恶。所不同的地方在于,蝙蝠侠相信人性中善的一面,他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唤起民众中善的一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小丑却更信人性本恶,每个人的堕落都只需要“轻轻一推”,包括所谓的超级英雄更是如此,本身就是行走在善恶所交界的钢索上,和自己互为完满的。他的目的不是摧毁歌谭市而是摧毁掉蝙蝠侠和丹特在民众心中、在歌谭市的地位,证明人性就这么的不堪和脆弱,所以他站在马路中间希望迎面而来蝙蝠侠能撞死自己,所以他不为一般的手法拘束,所以他才屡屡设下道德难题去考验人性。
小丑和一般超级英雄片中的反角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他对毁灭世界兴趣不大,更喜欢看到世界在自己的设计下如自己预料的那样混乱不堪,呈现出他认为的本貌。同时小丑对杀掉超级英雄本身也没啥兴趣,更感兴趣的是如何毁掉他,从精神到肉体,从民众声望到自我认知。因此小丑每次的行动都是给所谓的正义阵营出一道选择题,让他们顺着人性做选择。第一次:小丑公开宣布如果蝙蝠侠不出来自首,自己就每天杀掉一个平民。民众给出了自己的选择——愤怒声讨蝙蝠侠,要求警察局抓人,高呼歌谭市不需要蒙面匪徒;第二次:让蝙蝠侠做选择,是要救自己的前女友瑞秋还是代表着歌谭市正义的白骑士丹特,蝙蝠侠做出的选择是救自己的前女友,却被小丑算计被迫救了丹特而牺牲了瑞秋;第三次,两船难题,一船重犯,一船平民,谁有权利决定对方的生存价值。
三道难题步步紧逼,像一条绳索在蝙蝠侠的颈子上越勒越紧,那怕动用了更加违法和不道德的全城监控蝙蝠侠也被逼的难以招架,而在最后则亲眼目睹曾经被自己寄予厚望的丹特被小丑用言语“轻轻一推”变成了双面人肆掠复仇,残杀警察之时,蝙蝠侠毫无疑问感受到深深挫败,只能选择用谎言这个不高明也不道德的行为来欺骗民众,给予虚假的希望和正义,而自己隐身黑暗中。伴着蝙蝠车轰隆隆的远去,蝙蝠侠披风迎风招展,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小丑疯狂的笑声回荡在歌谭市。自此一个影史最棒的反派诞生了。
而再看贝恩,则如同大部分的超级英雄影片里面的反派,健壮,疯狂,酷,头脑却似乎不大灵光。和《侠影之谜》里的反派忍者大师一样,贝恩也是来自影武者联盟,对歌谭市也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这个城市已经腐败不堪,唯有彻底摧毁。于是故事就进入到一个常见俗套的地步,反派想摧毁世界,超级英雄阻止悲剧发生,二者对立黑白分明,一眼便知,直直的一条道走到黑,毫无分叉,更谈不上什么别的想法。贝恩打扮苏联味道,故意奇怪含混的口音,掌控城市之后宣扬的一系列共产主义理论和做派不过是一些噱头,根本对加强本恩这个角色的深度毫无用处,而最后还来了一发最俗套的爱情戏码,更是酸倒大牙。
而贝恩采取的行动也和自己的目的一样简单粗暴,先把歌谭市炸个半残,然后用3辆车(两假一真)装着核弹满街转遛,路线还基本规律。而不直接引爆核弹炸掉歌谭市一了百了非要拖个几十天等自然爆炸的原因好像是因为他要做一个社会实验:无政府统治的歌谭市会变成怎样?他给蝙蝠侠说你会亲眼目睹到因为民众以为“有希望”而亲手毁掉歌谭市,但影片过半,除了开头的暴民狂欢和中间有点奇怪的公审大会,我只看到了基本上能算是秩序井然的歌谭市,所有的暴行都是贝恩或他的手下做的,和民众几无关系,对民众在失去权力和法律约束的情况下的乱象着墨甚少。最过分的是那条补给大桥的作用,一开始说只要有一个市民试图通过此桥,贝恩就引爆炸弹的时候,我还以为后面会有市民试图保命过桥而让守桥士兵两难的类似于《黑暗骑士》里面双船难题那样的困境呢,结果到最后,临了临了,在核弹爆炸前10分钟才迎来了第一批想过桥的人,而且还是罗宾带来的校车,最后也就干脆的将桥炸断了事。要是能一开始就有市民来挑战这个桥,不管是被击杀还是导致补给中断,我想歌谭市内部会更乱,更能达到贝恩的实验目的吧。所以我就纳闷了?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一开始就引爆核弹一了百了的好。
这样的反派完全是不进反退,从丰富立体的小丑退回到忍者大师的档次去了。这样的反派只能提供给我们肾上腺素的刺激,却不能带给我们小丑那样的纠结和思考。
我不知道是诺兰无法解决自己提出的关于超级英雄存在的的"合法性""和行侠仗义的道德法律困境这个难题的答案呢(《守望者》那样解决方案肯定不是一个好答案)?还是根本诺兰本身对这个系列已经失去了爱,随便和别的超级英雄电影一样弄点大场面唬弄唬弄对付过去就得了?反正这是我最主要对《黑骑士崛起》不满的地方,我希望看到的是《黑暗骑士》里面所提出问题的进一步挖掘和解决回应,将超级英雄电影的格调进一步提升,而我却只看到逃避和流俗的简单粗暴。
【Zzyzxd的回答(12票)】:
每个人心中有蝙蝠侠,或者说每个人都心存善念,这应该是整个 Wayne 家族的美好愿望,不代表一定能实现。小丑早已证明了人心之恶,蝙蝠侠只是通过谎言将其暂时掩盖了而已。
TDKR 最后,Robin(Blake)看着蝙蝠侠拖着核弹飞走时,并没有摸着小孩的头、闪着泪花、一脸充满希望的样子,而是非常郁闷地丢掉了自己的警徽,而后接下蝙蝠侠的接力棒。这就是很明显的表达 Gotham 没能达到 Bruce Wayne 所期望的状态,仍然需要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守护者。
Bane 接管后整个 Gotham 的无秩序狂欢,特别是那场令我印象深刻、还有点似曾相识的「批斗会」,正是缺少正确指引的盲目民众在小丑所言的「little push」作用下的结果。Harvey Dent 只是一个象征而已,Bruce、Blake、Gordon 等人并没有因为知道丑陋的真相而失去希望,倒是普通民众,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 Harvey Dent 这个具体的人身上,导致 Bane 一段朗诵就彻底摧毁他们的希望。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这个结果是在否定第二部中蝙蝠侠的一切努力——即使在灿烂的谎言维系下,市民们仍然没有能把善良、正义放在心中的首位。White Knight 也好,Dark Knight 也好,在他们心中并无区别,法律、秩序不重要,能保全自己就好。看第二部的时候,我就觉得蝙蝠侠的追求太完美了,简直是苛求。这是一种无奈,也是现实。
在我看来,TDKR 就是想讲一个精彩的超级英雄故事,没有 Batman Begins 里大段大段的说教,没有像 The Dark Knight 那样挖掘反派。没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心存善念,对于看过前两部、对诺兰有影片深度上要求的影迷来说,确实颇为失望。Alfred 开头劝告 Bruce 应该通过金钱和科技去造福世人,而不是戴着面具出去抓罪犯。若没有谎言的话,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可是当 Bruce 被关到监狱里的时候,看着城市一点一点地毁灭,心里着急了,跟狱友的对话中可以发现,什么象征、什么恐惧、什么心中善恶,他都不在乎了,一心想着尽快出去干死 Bane 就好了。
从开头我就在心里琢磨着片名,这个 Dark Knight 何时 Rise?可惜我一直没看到蝙蝠侠的心境有任何变化。从监狱里跳出来算是 Rise 吗?没看出来。倒是最后 Robin 站在升降台上 Rise 上去了,我才知道 Rise 上去的东西,实际上是蝙蝠侠这个具体的象征。这和 Bruce 最初的理念简直是背道而驰,那个 Robin,和第二部里面模仿蝙蝠侠的市民们有区别吗?无非是得到了官方装备而已。
诺兰没能解决前两部的问题、给出一个完美的结局,是令人遗憾的。但这样一个无奈的结局,我反而更能接受。这是一部没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电影,把普通市民教化成圣人,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其说诺兰「想解决前两部的问题但是失败了」,我更想说诺兰「想表达前两部的问题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的并且成功了」。
【knightdl的回答(12票)】:
很多人会拿TDK和Joker与这一部相提并论,下面就来看看这两者的比较。PS:内含剧透慎入。
纵观蝙蝠侠前传三部曲,其主题分别包含了英雄升起、没落和崛起的崎岖过程,这一部没有 TDK 那般阴暗,真正如片名一样,让人看到希望和光明,作为 Nolan 脑残粉,毫不犹豫的给出五星。这次的灵感来自于科幻鼻祖《大都会》和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尤其是最后的革命段落完全就是《双城记》中法国大革命的翻版。
到了最终章,蝙蝠侠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然后再重新站起,最终实现崛起,这个套路尽管烂俗,但 Nolan 玩出了新意,这次的故事依然保持了水准,但也仅仅是保持,整个故事框架提升到了更高的程度,全程无尿点那是必然,场面也全面升级,但一点也不爆米花。TDK给人的感觉全程平淡无高潮,但其实处处是高潮,而 TDKR 有点走模式化,过于流水线,Nolan结构非常弱,最后的高潮戏和拯救整个城市也让他看起来过于好莱坞流水线,但为了照应 Rise 这一主题,而且又是最终章,所以必须要燃起来,有点模式化也可以理解。
Bane打残蝙蝠侠的桥段来自原著漫画《Knightfall》的断背之战一章,Bruce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在监狱一段,当 Bruce 突破自我实现崛起那一刻,配合正能量爆棚的配乐,燃了。当蝙蝠侠归来在大桥上燃起蝙蝠 Logo 时,正照应了早前TDK的一款海报,照 Nolan 的本意,如果希斯莱杰仍然健在,第三部的反派可能依然是他,所以这个桥段才出现在第二部海报中,而 Nolan 在希斯莱杰逝世后决定不再启用这个角色,才有了现在的Bane,而这个桥段则被保留下来。
和 TDK 不同的是,这次多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潮戏,在最后城市保卫战一段,我们看到了Nolan用传统的拍摄手法营造的大场面,丝毫不依靠 CG 技术,更加真实甚至超越了 CG 带给人的震撼,恰到好处的爆破和动作桥段,不华丽而是贴近现实,再对比 Michael Bay 变3的结尾同样的城市大战,两者的差距十分明显,一样的模式,Nolan 却调度有序,整个节奏也张弛有度,没有给人混乱感。
结尾也引出了漫画中的罗宾,只是关于罗宾故事的设定和原著就脱节了,所以就有另一个解释,片尾提到罗宾只是Nolan对原著的致敬,而囧瑟夫的角色就是蝙蝠侠的接班人,并没有罗宾这一角色,当囧瑟夫踏入蝙蝠洞那一段,和蝙蝠侠首部侠影之谜中 Bruce 刚踏入蝙蝠洞如出一辙,更加照应了这种说法,没错,这是蝙蝠侠之外的另一个Rise。
简单说说几个新增加的配角,Bane留到下面细说,Anne Hathaway饰演的猫女足够妩媚,性格上符合了原著,在善与恶边缘徘徊,还是演绎得很到位,Marion Cotillard 这次的表现不够理想,甚至有些花瓶,囧瑟夫饰演的愣头青警探戏份意外的吃重,几乎要达到男二号的出镜率。另外几个老配也依然保持水准,Michael Caine的老管家这次处处给人泪点,奥德曼依然一副苦大仇深的老好人模样,Fox的表现依旧不变,这两位都中规中矩。
说了那么多优点,下面说说槽点,这一部的剧本虽然照着《双城记》的路子,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离神坛还差了一点,既然是最终章,足够燃 Nolan 是做到了,但作为离别,没有给观众足够多的感动,比如蝙蝠侠崛起那一刻,总感觉差那么点火候,还好足够多的大场面弥补了这些不足,但总的来说,TDK与 TDKR 就像两个考生,给出了不同的解题过程,但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Bane与Joker
Tom Hard饰演的 Bane 没有让人失望,又一个霸气侧露的高智商罪犯,虽然大部分时候都在耍狠,之前担心面具会限制其表演也多余了,其出场照应了TDK开头 Joker 的出场,一上来就 Hold 住观众,惊艳之处,就是那个盗梦式的镜头,也只有 Nolan 才想得出。Bane的气势和张力还是逊色于Joker,因为 Bane 还有一丝情感。
不少人在 TDKR 上映前就开始诟病 Bane 不及Joker,这两者本来也没有可比性,Joker本是无法超越的存在,但如果没有前者,Bane必定会更加惊艳,在气势上魄力十足,相比 Joker 则更加果断干脆,丝毫没有回旋余地,不像 Joker 和蝙蝠侠的关系那般“暧昧”。Bane另一点不及 Joker 的地方,就是没有和蝙蝠侠擦出火花,两者的对峙过于生硬,有的只是肉搏战,心理战完全可以忽略。如果说 Joker 洞悉的是人性的丑恶,Bane就是抓住了整个哥谭的命脉。
史诗级配乐锦上添花
再次坚定的认为 Hans Zimmer 和 Nolan 真是完美搭档,是神一般的组合,没有 Hans Zimmer 的配乐,整个电影都会拉低一个档次,尤其是监狱一段的 Rise 响起,和最后的高潮戏,我整个人也跟着 Rise 了,直到电影结束,耳边还在回荡 Bane 的革命旋律。TDK的配乐给人的印象,就是为Joker准备的电音元素,相比TDK的配乐,这部更加悲壮,气势恢宏,相当符合崛起这一主题,借用一位网友的说法「去影院听他的音乐,就好像朝圣的感觉」,今年若要列十佳原声,必须要有TDKR。
蝙蝠侠前传三部曲就此终结,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Nolan为超级英雄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其中的人性剖析,善与恶的博弈,贴近现实的世界观,早以超越了美漫本身的设定。之后即使要重启这个系列,估计也很难有人超越Nolan,Nolan一直摒弃 3D 技术,力挺 IMAX,坚持传统不随大流,这是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难得可贵的坚持,这样做的目的,当然只为给观众最完美的观影体验。关于结局,Nolan不仅做到了崛起,让新的英雄诞生,继续延续暗夜骑士传奇,也给了观众满意的交代,并且最后还玩了一个花样,没有直接交代蝙蝠侠生死,而把答案留在了细节中。
在蝙蝠侠最后踏上蝙蝠翼准备带走核弹那一刻,对 Gordon 说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刻「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英雄,就是一个替一名男孩披上外套并告诉他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的男人,也是个英雄。」这是幼时 Bruce 的父母遇害时 Gordon 为他做过的事,再联系到 TDKR 的枪击案,感慨万千,三位为女友挡子弹和保护陌生人的男子,他们都是普通人,却做出了英雄的壮举,现实中不缺英雄,他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电影中暗夜骑士的崛起,带动了现实中的我们每一个人正能量的崛起。
【安江泽的回答(10票)】:
怒答!最后一集里崛起的不是蝙蝠侠,而是整个高谭市。
要想理解第三部《黑暗骑士崛起》必须结合前两部。整个三部曲中高谭市和蝙蝠侠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并且相互影响。
第一部 高谭市是堕落的高谭市,人们已经失去道德上的正义,官匪勾结肆无忌惮。而韦恩自己处在复仇之路,把正义和仇恨华为等号。在这一部蝙蝠侠通过“影子联盟”极端的行为认清仇恨和正义的关系,实现自身精神升华的同时也给高谭市带来的正义的符号。在第二部的大背景,犯罪分子不敢在黑夜活动,不受贿赂DA开始起诉罪犯就是第一部的功劳。蝙蝠侠的出现成就了高谭市道德正义感的回归,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
第二部 高谭市开始排斥蝙蝠侠,小丑的出现和民众的反应。整个高谭市乃至蝙蝠侠都在反思:高谭市是否需要蝙蝠侠的存在。找回了道德正义感的高谭市正在追求司法和执法上的正义。这是一步必然的过程,所以蝙蝠侠也欣然接受自己的退役,愿意把维护正义的事情交给DA和警察来做。最后的成为黑暗骑士的蝙蝠侠的存在,已经和高谭市的正义追求不符了。在这一集里,高谭市和蝙蝠侠又得到的成长:高谭市似乎不需要蝙蝠侠;
第三部 是结局,也是轮回。这一步高谭市又回到了道德崩坏的原始状态,甚至比之前还要原始——连形式上的司法都不存在了;同时,恐怖分子空前猖獗,整个城市都被占领,高谭市到了最需要保护的状态。蝙蝠侠适时崛起,轮回性的为城市找回了正义感也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成长:当自己的城市需要保护时,每一个人都应该站起来战斗!因此不仅仅蝙蝠侠崛起了,5000名警察、Robin乃至整个高谭市都在战斗。到了这部高谭市达到了人人心中有正义,人人为正义而战的程度。虽然最后是蝙蝠侠带走了核弹,但这件事过后高谭市已经变得比以前更加坚强——不再是只有正义的化身在战斗。
而对于蝙蝠侠,“影子联盟”的再次出现本身就暗示这是一个轮回。最开始蝙蝠侠完全把这场战争私人化了,只身找贝恩去单挑。已经年老力衰必然会被痛扁,但被扁其实给蝙蝠侠一个升华的机会。不知道有多大比例的观众发现监狱里的场景和第一部的似曾相识:监狱井口如同当初自己家中失足落下的井口,象征着最初自己恐惧的诞生;监狱自己在蝙蝠侠诞生前复仇之旅呆过,而“见鬼”的大师正是当初站在那里诱惑自己加入“影子联盟”的。
最终,蝙蝠侠克服了恐惧爬上了井口,但是崛起完全不止这些——他已经不在把这场战争当做私人化的东西,“影子联盟”是蝙蝠侠诞生的根源,但是蝙蝠侠已经走出了这个阴影。于是蝙蝠侠选择同5000个警察一起战斗,在人群里和贝恩单挑。到这时蝙蝠侠已经知道高谭需要什么样的力量来保护,已经为自己的消失做好准备。因为他和影子联盟的恩怨已经了解,这个城市已经具备了自我保护的力量——只要戴上面具,还有人可以成别蝙蝠侠。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罗宾的诞生。这个毛头小子从一出场就展示了替代蝙蝠侠的潜力:与生俱来的正义感(与蝙蝠侠的阴暗不同)、机制勇敢、身手不凡。和蝙蝠侠回光返照式的崛起不同,罗宾是一只光芒逐渐增强的新星。这样的年轻一代的崛起,让人对高谭市的未来充满希望。
蝙蝠侠完成了自身命运的轮回而光荣退休,高谭市具备自我保护的决心和力量,Robin的出现使得蝙蝠侠后继有人。 至此,三部曲被诺兰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Raiden Raedon的回答(11票)】:
终于看了电影对于蝙蝠侠迷和诺兰粉来说绝对是不容错过的作品。这里仅说一下个人对电影内容的看法和一些与过往作品的联系,其他的还是留给更专业的知友去评价吧。(有部分剧透,并且透露部分关键情节,建议在观影后阅读)
首先,第三部的缩写与弗兰克米勒的漫画黑暗骑士归来(THE DARK KNIGHT RETURNS)一样都是TDKR,而在剧情上也同样是蝙蝠侠在沉寂多年之后,重披战袍的故事。蝙蝠侠被贝恩大瘫痪自然是参考了骑士陨落(Knightfall)的剧情。而高谭成为无政府的隔离地带也可以看出与无人之地(No Man‘s Land)的关系,尤其是警察与暴徒对峙和蝙蝠侠用蝙蝠标志宣告归来(虽然比漫画排场大很多)的部分。
以下引用自美漫达人multivac对于TDKR漫画的简述和评论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故事里的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曾几何时,这句话在美国漫画里时常出现,基本都是作者YY未来故事,内容无非布鲁斯年老退居二线,罗宾或者他儿子继承衣钵,将蝙蝠派发扬光大……好吧,这不是武侠。就算有悲剧结局的,也是英勇献身这一类的伟大主题。米勒版的不一样。罗宾已死。50岁的蝙蝠侠已经于十年前挂袍。警察局长戈登即将被迫退休。罪恶之城——我是说高登市,街头的暴力犯罪变本加厉。
换言之,蝙蝠侠从前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他重出江湖。而他也唤醒了昔日的敌人,并被新任局长视为法外凶徒。究竟是罪犯的存在造就了蝙蝠侠,还是蝙蝠侠的存在带动了犯罪?
米勒违背了之前所有漫画中的教条。没有阴谋诡计,没有衣着鲜亮的坏蛋,也没有华而不实的“死亡陷阱”和小道具。犯罪的理由很简单:金钱、权力、或是单纯的变态。这里没有帅哥美女,没有正义英雄,没有华丽的战斗,只有一个无情的现实世界,和一个试图挑战体制的人。
这部作品里的蝙蝠侠不是英雄,而是一个反英雄。但他的行为——特别是他早已不复当年的巅峰状态,就连强壮的心脏也无法承受接连不断的战斗,却依然毫无惧色的面对各种追兵——却无法不带有英雄色彩。他拒绝接受“老兵不死,只是凋谢”的结果。
蝙蝠侠收服街头的小混混,形成一支新的帮派——很难说他们究竟是罪犯还是受害者。他同绿箭(之前在漫画中就一贯是左派立场)的合作,则更具政治色彩:忠实听命于总统,以求换得超人类的生存空间的超人,沦为了当局的忠犬;反倒是身为凡人的他们,打出了决不妥协的信号。即使代价是死亡。
书中不可避免的带着冷战的烙印。一触即发的紧张感弥漫在全书中。显然,当时米勒已经在反省大众媒体的影响,广泛采用“电视播报”这一形式,不仅为主题推波助澜,也传达各方的观感:既不同于“超人归来”的万众欢呼,也不同于X战警们受到的歧视和排挤,一个地下的执法者引来的是怀疑与争议。公众在电视上辩论不休,对他的行为有褒有贬。这种手法后来被许多人模仿。而布鲁斯父母被枪杀时珍珠掉落的那一组慢镜头,也被无数画家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
本书成为了主流漫画的一座里程碑。它氢弹般的爆炸效应震动了整个产业,由此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蝙蝠女瘫痪,罗宾不久就被杀死;他和超人等其他英雄的关系,从前是好友,而接下来的作者们则遵循了米勒的脚步——他们必有一战。此后二十年的蝙蝠侠漫画,都因此定下了基调——黑暗、冷酷、孤僻、不择手段。
而这正是DKR最大的副作用。很多人对米勒的作品存在着误读,仅仅被他笔下那个黑暗的世界所震撼,却忘了他在黑暗中,同时还埋藏了一丝希望,以及对希望的追求。于是他们开始模仿所谓的“黑暗”路线,却只学得些皮毛。不是要孤僻么?便让人物命犯天煞孤星,众叛亲离;不是要冷酷么?便抹去他所有的人性,让他彻底的“爱无能”;至于黑暗——还没有人能模仿米勒的黑暗,连皮毛也不能。
蝙蝠侠是地下执法者,在罪犯横行,政府腐败的高谭市里,只有他是普通民众和尚有良知的警察所能依靠的唯一的对象,也自然而然的使他成为了高谭市民心目中希望的象征。
第一部Batman Begins 就是创造这一象征的过程——打击犯罪带给犯罪者恐惧、守护高谭带给民众们以希望。
到了第二部The Dark Knight蝙蝠侠发现仅仅依靠一个黑夜的守护神,并不能带给民众真正的未来:因为自己而诞生的不顾自身安危的模仿者与混乱的使者。哈维的出现令他发现只有一个在光明中的象征才是高谭所需要的。但是光明陨落了,蝙蝠侠成为了在黑暗中守护光明的骑士。
最后在第三部中那个光明的象征被破坏了,人们心中已经没有了能够信仰的东西,于是黑暗骑士便从黑暗之中崛起……
所以从故事的内容上来看TDKR很好的将三部串连在了一起——在没有正义的地方创造正义、用光明的正义替代黑暗的正义、在失去正义的时候再度带来正义。一个以恐惧为武器,在黑暗中守护正义的骑士的故事。
关于“Rises”本文开头就提到了这部电影与米勒的漫画之间的关系。用"Rises“取代"Returns”体现了蝙蝠侠的意义——象征。
漫画中蝙蝠侠失去了最好的助手(罗宾),失去了最好的盟友(超人),几十年的努力最后也化为了乌有,比蝙蝠侠诞生之前的情况更糟。于是他再度归来不再是守护而是打击一切与自己信仰相背的“恶”,即使对手是远比自己强大的超人,而帮手则是小混混们和绿箭……
电影中的蝙蝠侠也失去了最好的帮手(阿福)、曾经的盟友(戈登局长),而自己的努力最后也化为了乌有,曾经在两艘船上看到的希望消失了。只是这一次蝙蝠侠选择了再次让自己成为象征,成为正义的化身带给人们希望。因为他明白是因为失去了希望和混乱才使民众参与到暴动中(其中大部分应该还是八年来被关进监狱的罪犯),但他仍有盟友代表秩序的警察,仍然有为了正义和秩序的人存在,所以布鲁斯没有选择放弃(即使对手是力量强于自己的贝恩)而是选择了再一次让蝙蝠侠成为高谭的守护神。
正是这些区别使同样处于绝境的蝙蝠侠选择了不同的方向,Rises即是使蝙蝠侠的再次从黑暗中崛起成为守护高谭的象征。
布雷克作为蝙蝠侠的继承者与TDK中的模仿者是完全不同的,他有与蝙蝠侠都是因为高谭的黑暗而成了孤儿,有成为高谭守护者相同的原始动机,他了解蝙蝠侠的力量与最强大的武器愤怒与恐惧。他也拥有出色的侦探能力和勇敢机智,布鲁斯也教会了他面具的意义,除了身手和意志力不如布鲁斯强大之外,没有任何一点是只是戴着蝙蝠侠面具,连自己都不能保护却想充当义务警员的模仿者能比的(对于其他人物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也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看法,只是作为原创人物布雷克更容易评价,所以就先写下了)。
对于蝙蝠侠最后没有实现理想(不再需要蝙蝠侠)这一点,一方面是为了与之前和之后的蝙蝠侠作品相统一,高谭需要蝙蝠侠,而蝙蝠侠需要作为黑暗骑士。另一方面,作品本身作为留白的一种选择了让蝙蝠侠继续成为一种象征而不是市民意识觉醒的理想化情节。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只有成为“象征”而不是英雄的蝙蝠侠才是犯罪者的梦魇和市民的希望,市民们不需要知道蝙蝠侠是谁,只要记住是他一次又一次保护了高谭,黑暗骑士将永远守护高谭直到光明出现的那一天。
【李暘的回答(5票)】:
我因为看到了@胡天翼 老师的答案,于是萌发了强烈的去尽早观看《蝙蝠侠前传3》的愿望。然后在知道剧透的情况下,看完了这部电影。
结果其实很出我的预料,这里,也让我对胡天翼老师的答案不同意。这只是个人理解上的不赞同,并不是站在制高点上,因此我很早就对胡天翼老师的答案点了“赞同”。
最后五分钟的结局,我这里也不说了,以免影响其他人的观影,我只是对这部影片当中的个人感觉进行阐述。
先从故事线来看,私以为《暗黑骑士崛起》和《暗黑骑士》处于同一水平。后者一开始制造的是一个很不明显的矛盾,意即:邪恶是否应该以最终获得统治权作为终点?
要明白这个矛盾,必须先来看第一部。《侠影之谜》当中,暗影忍者联盟最终是要毁灭哥谭市,但是毁灭之后,秩序应该走向何方?这一矛盾点,在三集影片当中始终存在,而且诺兰始终没有给出答案,这就是整个故事线的最高明之处。
《暗黑骑士》当中希斯莱杰出演的小丑,其实是诺兰对于秩序和制度的思考的集中体现。小丑不是以统治为最高目标,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唤醒人内心当中对于邪恶的渴望。他不像“稻草人”那样,试图通过犯罪来表现邪恶,而是通过对所有人——包括蝙蝠侠、布鲁斯·韦恩、丹特等等,以一种解构主义的方法,来破除敌人心目中对于邪恶的憎恨,而诱导敌人以对邪恶的恐惧来对抗邪恶,最终走入激烈的反面,而达到瓦解敌人的目的。
诺兰一直试图通过镜头语言去引导观众明白,邪恶和希望一样,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而释放邪恶的方法,有很多种。相比小丑制造的犯罪事件,以此种种恐怖来迫使人们屈服于邪恶,不如直接击溃人们所信仰的信念,让他们相信邪恶更为强大来得要更为有效。最终被击溃的是光明骑士丹特,这是一个在聚光镜下的符号,而视恐惧为力量、试图通过征服种种未知的恐惧来使自己保持强大,并掩盖内心最深处的软弱和邪恶的蝙蝠侠却最终没有被征服。
当然,蝙蝠侠的未被征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布鲁斯·韦恩拥有金钱和武力,面对小丑的高明,蝙蝠侠选择了用武力的宽恕来降服对手,最终他失败了,因为他发现小丑的目的达到了——相比起只能出现在黑暗之中的哥谭之子,光明骑士丹特更具备民心和归附力,而一旦丹特的形象破灭,那么人们心目中的希望,将不复存在。而犯罪分子最终会明白,邪恶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力量上的恐惧,而是因为对人心的引诱。因此,蝙蝠侠留下了一个谎言。戈登选择了这个谎言,那是因为他知道,小丑的强大凌驾于武力、法律、制度和秩序之上,蝙蝠侠可以制服小丑,法律可以制裁小丑,但人的“恶”却足以让人文的一切成果束手无策。
诺兰将“秩序最终的走向”,在《暗黑骑士》当中埋下了最大的暗线,直到《暗黑骑士崛起》。整个三部曲,从“暴力——心理——暴力”走完了一个循环,诺兰在《暗黑骑士崛起》当中,也从解构主义上升到“构陷”的高度。这个高度,未必是诺兰一人之功,但他敏锐地看到了人类原罪的初衷,因此在《暗黑骑士崛起》当中,他一直在给出各种信号,并不断通过解读信号,完成最终的“构陷”。
信号之一:蝙蝠侠的退隐。小丑伏法之后的八年,是蝙蝠侠消失的八年,但这八年表面上带来了和平,却印证了《暗黑骑士》的成功——小丑攻心为上,击败了蝙蝠侠,让他以为“现在正义胜利了,人们不需要蝙蝠侠了”,而自己也伤痕累累,不足以继续保卫哥谭市。直到猫女进家,窃取珍珠项链的真实意图被他发现,这才引发了“构陷”的开始,那就是:秩序到底是否应该存在?如果是,那么应该因为什么而存在?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因为什么而不存在?故事一开始,“构陷”就已经成功,无论退隐的蝙蝠侠,还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布鲁斯·韦恩,都有罪。这是对秩序和制度的辛辣讽刺。
这里简单解读猫女的行为带来的思考:她轻易打倒了拄拐的布鲁斯·韦恩,可以说是隐晦地谴责了“邪恶依然存在,却并未遭到蝙蝠侠的制裁”。蝙蝠侠只保护弱者和遭遇普通犯罪的人,却没有保护收到侵害的富人,这是对现实秩序的一种蔑视,也是对法律的讽刺。猫女脱逃,并玩弄了一名见色起意的议员,这和最终猫女试图潜逃出境而被逮捕入狱形成了对立,意即:法律最终对邪恶一视同仁。
信号二:阿尔弗雷德的美好愿望。阿尔弗雷德伺候了韦恩家族三代人,见证了哥谭市与韦恩家族的兴衰,他最后的愿望是美好的、平凡的,这里(可能)表明了诺兰的观点:秩序建立于人性之上,但不可能大于人性。而阿尔弗雷德的饰演者迈克尔·凯恩无疑是最大配角之一,他用仅有的出场时间诠释了一个旁观者清的智者对于秩序、制度、力量和人性的思考。阿尔弗雷德的两次哭泣,都体现出高于上述四种形态的境界。第一次,是因为他坚信人性,第二次,是因为他执着于人性,而感到愧对了故主。最终的结局,大家可以去看电影。
信号三:戈登的苟延残喘。戈登身为警察局长,是制度和秩序的代言人,事实上,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在三集电影中大放光彩,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短短的瞬间。他的地位不输于阿尔弗雷德,区别在于管家先生是人性的代名词,而戈登是制度的信徒。从他不愿意揭破丹特之死的谎言,到宁可被下水道冲走也要摆脱贝恩的毒手,再到他在医院中运筹帷幄,最后一个人冒死阻止核弹准时爆炸,为蝙蝠侠争取到了宝贵的十几分钟,都说明了制度在宏观环境下对邪恶的压制。但制度终归是制度,可以维持秩序,却无法引导秩序,可以缓和危机,却无法化解危机,这是最大的矛盾,也是制度输于人性的地方。
从戈登的行为可以看出,制度最终必须依靠的东西,或者是力量,或者是人性。这就是诺兰在《暗黑骑士崛起》当中用心深刻的地方。从布鲁斯·韦恩被关进监狱开始,通过零碎甚至是混乱的镜头语言,以一种断线的方式在交代着制度的更迭。无论哥谭市,还是美国政府,都陷入了制度被践踏之后的混乱。这个时候,秩序是虚无的,力量占领了一切,却和人性相悖。
信号三:蝙蝠侠要求猫女带自己去见贝恩,引发了一场超级英雄在力量上第一次全面溃退的肉搏战。这个场景当中出现的两个镜头,一个是猫女不忍看到强大的蝙蝠侠被贝恩蹂躏,一个是肉搏战之前猫女向蝙蝠侠坦白,如果自己不引诱蝙蝠侠去见贝恩,自己就会有生命危险。这里的矛盾冲突表面上看,是人性屈从于力量,实际上,是人性战胜了力量。猫女对蝙蝠侠/韦恩产生了一种依赖(这里还不能说是爱,往后还有发展),也对第一个信号进行了回复;而贝恩之所以能够击溃蝙蝠侠,则也是因为人性当中的一种。大家可以去看电影,可能有人觉得说不通,包括胡天翼老师在内,但最终诺兰还是留下了一个不甚美好不过确实存在的希望。
信号四:信念,也就是人性的存在。副警长,戈登的搭档,一个典型的酱油角色,仅仅依靠台词和有限的镜头语言交代给观众。一开始,他为即将抓到蝙蝠侠这个害死丹特的元凶而沾沾自喜;然后,他屈从于贝恩的暴力,埋首家中,和广大平民一样,苟且偷生;最终,他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穿上了漂亮的警服,拿着一支贝雷塔或者哥洛克18,带领警官们冲向蝙蝠坦克和暴徒们的长枪。@胡天翼老师在答案中说了“蝙蝠侠在三部影片中口口声声说自己要成为一个「象征」,希望民众相信正义,希望终有一天,蒙着面的「黑暗骑士」成为不需要。可是,第三部影片中恰恰反映了这一切的不可能:民众在无政府状态下如此自在”,诺兰已经给出了很好的解释,蝙蝠侠的作用达到了,民众相信正义,在危险时刻,站出来的表面上是国家机器,实际上,是一种信念——对正义和职责的信念。这位副警长此时代表的不是制度和秩序,而是信念。因此,民众相信正义是可能的,这个可能的来源,恰恰是高于制度和秩序的。
以上四个信号不是全部,因为在整部电影中,还有这样那样的其他信息。例如米兰达睡了韦恩,例如福克斯在武器库和开发部都被贝恩据为己有之后依然隐藏了蝙蝠侠的装备,等等。这些信号综合起来,成为了构陷的基础,构陷的高潮在橄榄球比赛开始之前的国歌演奏阶段,这是最让人感到痛苦的地方,本来我想把这个桥段算作一个明显信号,但这样会破坏观众的欣赏渴望,所以还是让大家自己去看吧,看看诺兰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的讽刺,是如何无所不用其极,并且毫不留情面的。
最终完成构陷的,是信号五。
信号五:小孩和贝恩从不可能逃脱的监狱先后逃脱。这里的内容交代得非常短暂,但是如果看官注意观察,必然会发现三个要点。
第一,构陷的最主要推动因素——孩子脱离监狱井口时,并没有绑上安全绳,相比之下韦恩的最初几次尝试,则反之。这是最容易对比也是最容易解读的一点。这里再次提到构陷的内容“秩序到底是否应该存在?如果是,那么应该因为什么而存在?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因为什么而不存在?”安全绳就是秩序和制度的体现,小孩和贝恩最终打破了秩序和制度,追求了不同内容的自由。区别在于两个人对于秩序如何存在的价值走向判断,也是截然不同。
第二,构陷的高潮,暗影忍者联盟当中,大师的鬼魂出现,给了韦恩以动力。韦恩发现,他没有最终解决秩序和人性的矛盾,他不可能去解决这个矛盾,但大师也好,小丑也罢,抑或是贝恩和米兰达,都希望利用力量去打破制度,建立秩序,压抑人性。这和蝙蝠侠前两集当中的行为不无相似之处。蝙蝠侠之前是通过力量维持制度和秩序,掩盖人性当中对邪恶的向往,当然也包括自己。最终他明白,力量只是用来抑制力量,而要抑制邪恶,维持秩序,依然要靠人性当中的善良与希望。
第三,监狱当中帮助韦恩的医生和狱友。这两个人都是在提醒韦恩,要想脱险,先治病,不止治疗身体,也治疗心病;锻炼滋生的力量,不足以取代安全绳的秩序,要爬出井口,必须放弃安全绳。这里的确很生硬,也许是因为影片片长限制的缘故,本来可以做得更细腻。个人估计诺兰认为镜头语言的强大足以掩盖这些细节的生硬、缺少过渡,因此用了不断的切换对比。电影的魅力在于缺憾美,这里表现的比较明显。
到此时,构陷已经完成。韦恩个人的人性变化,和哥谭市陷入邪恶和暴力的泥沼,强烈对立起来,全面否定了之前蝙蝠侠为哥谭市所做的努力。靠一个英雄或者一个符号以暴易暴,维持秩序和制度的简单平衡,也许短期之内能行得通,但英雄并非永恒,因此邪恶总有抬头的时候。暗影忍者联盟大师明白,小丑明白,贝恩明白,米兰达明白,阿尔弗雷德明白……观众迟早也会明白。布鲁斯·韦恩最后战胜的并不是自己,这不是救赎之旅。相反,诺兰给了每一个人以多重选择,不同的选择,架构不同的秩序走向,对制度形成不同的矛盾,但每一种选择,都有可能是错的,甚至包括蝙蝠侠与核弹同归于尽在内。诺兰对当今世界的否定和肯定,也通过影片进行了隐晦的表达。
有一个细节,@胡天翼老师提到,除了孩子和被困的警察,电影中所有给普通百姓的镜头都表现出了「暴民的狂欢」。蝙蝠侠失败了,他彻底失败了,完全沦为一个「人肉拆弹部队」。这里个人持不同意见。暴民的狂欢,只限于形形色色的犯罪份子,包括审判富人和贝恩城里的军队。除了在贝恩在橄榄球场威胁过的观众之外,多次出现的“平民”仅限于孤儿院的院长和孩子们。这里有一个没有交代好的硬伤——布雷克让孤儿院的孩子们跑到桥上集中,准备脱险,并选出几名代表,去告诉所有的平民,让他们跟着一起脱险,可最后只有孤儿院的人到了桥头,其他平民不见踪影。也许正是这个硬伤给了@胡天翼老师在内的观众以误导。在我看来,正义的实现并不是平民们最终开化,一拥而上,制服贝恩等暴徒,然后拥护蝙蝠侠成为哥谭市救世主这么简单粗暴,以诺兰的性格,他断不至于犯这种幼稚的错误。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其实非常纠结。我很赞同一个超级英雄的存在,并且会主观地美化英雄的形象直到完美,但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才发现,支撑蝙蝠侠、猫女和福克斯等人战斗的信念,竟然不如阿尔弗雷德的朴素愿望来得更加真实而接地气,至于最后布雷克继承了一些遗产成为“罗宾”的时候,以及戈登警长重登大位的时候,我反而开始厌恶简单的以暴易暴。可惜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有小丑达到了,能和他平起平坐的,仅有一个配角阿尔弗雷德,有鉴于此,我对最后阿尔弗雷德的出色表演差点泪流满面。
这是一个很冗长的答案,结尾要说的是,蝙蝠侠成功逆转的,不是人性,人性本来就是矛盾的。他成功逆转的,也许只是一个构陷。这是一部让人绝望到了极点的电影,生命和世界的美好,仅仅存在过不到5分钟,真的弥足珍贵——生活中,挣扎于痛苦和绝望的时候,比享受美好的时候,可能要多出很多,而描述绝望比展现美好更痛苦,多咀嚼这些痛苦,也能促使我们反思。
【邓竞的回答(3票)】:
诺兰失手,终章之作几乎沦为老套超级英雄大片
上面各位又人性恶又反派挖掘已经写了很多,单独说说故事设计方面的吧。
循例先挑一顿刺。
最明显的问题是招牌节奏感没有了,叙事的推进一惊一乍,让人很不舒服,而本来已经很抢戏的配乐一直不歇着,密集得几乎让人抓狂。
一贯聪明的台词也没有了,而老套低级的马脚之多已经让人无可吐槽,比如布鲁斯·韦恩带泰特小姐参观反应堆时,泰特一边走一边介绍反应堆的相关背景……偷懒程度已到复联那样娱乐大片的程度了,你可能觉得一般大片在这个地方不就是这样处理么?可这是诺兰啊,是拍TDK的诺兰啊。
视觉符号滥用,符号只是符号,各自分散,每一个都能说点什么,但每一个跟其他都没什么关系,指向虚空,什么也不说明。
但这是真正的问题么?不是,这只是因为左闪右避而难以修补的漏洞而已,真正的问题是这个故事没有内核。这要岔题一下,我认同一个说法,就是创作其实不在乎你要说什么,在于是怎么说。但至少,你得有要说的东西,无论是什么。否则即使如诺兰这样的叙事高手,如果自己都闹不明白自己要说的是什么,这个故事就只是故弄玄虚。
从创作的角度看(顺便为诺兰找找开脱的理由),这是一部超级英雄三部曲的结局篇,本子要呼应前两部的主题,收住整个系列,而且还要把Batman再往上推,而如果我们相信诺兰是从《双城记》里得来的灵感,那么这个法国大革命背景的超级英雄故事倒还真说不定能说出点新意,但遗憾的是这个嫁接很难说得上成功。
为什么?我们看看三部电影的暗核,第一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复仇和良知),第二集正义堕落成邪恶(双面人、蝙蝠侠与小丑),而第三集,因为这大革命的背景,主题很明显:正义即邪恶(平民造反暴动)。递进关系很合理,一集比一集上一个台阶。
光说无图傻把式,第一集比较简单不举例了,看看TDK的角色关系是怎么为暗核设计的:
(随手PS的,比较粗糙将就看吧。)
明线上蝙蝠侠(Hero)与小丑(Evil)的正邪对抗,实际表现在对哈维·邓特的争取,小丑最主要的目标是扳倒哈维,而争取他的关键,则在于蝙蝠侠与哈维·邓特闹三角关系的瑞秋(代表原则底线),”原则底线“一死,黑白骑士都暴走,一个倒向邪恶,一个则以邪恶治邪恶(还问哈维·邓特代表什么?看图啊)。TDK已被分析烂了,不多讲了。
上面讲过,TDKR没有表达出清晰的叙事暗核,但如要硬凑出一个角色关系表,我认为是如下图这样:
还是一样,明线是Batman与Bane的正反两面对抗,但暗线呢?应该是富人(Rich)跟穷人(Pauper)、也即贵族跟平民的斗争,如此Tae与猫女角色的双重性才得以体现。这样的话,所有的情节才好说的通,也有文章可做:比如Bane能够策反整个城市的动力、比如Tae如此憎恨哥谭以至于原谅父亲必须履行他的意愿的原因,比如Batman作为一个Protagonist所需要在片尾之前解决的内心矛盾……最重要的是Bane这个角色能够树立起来,不至于沦为现在影片里扁平空洞的痴情游坦之。
但TDKR这个暗核被处理得很暧昧,因为哥谭市民几乎全部缺席,无论是玩弄经济掠夺财富的富人、还是生活艰苦毫无希望的穷人。Bane造反之后,整个城市彻底沦为几个特殊人物的斗兽场,本该凸显暗线相互对抗的两个人群的面貌被模糊,而能够代表这两个人群的代表人物Tae(The Rich)和猫女(Pauper)的对立也没有,抢夺富人的那些碎镜头的指向不明:是Bane领导的下水道坏蛋抢的么?还是猫女那样的城市底层阶级的?被抢的是为富不仁的人么?群众审判围观是什么人(别忘了法官是稻草人)?在华尔街相互对抗的警察跟暴徒,但暴徒是什么人呢?是囚犯?是被压迫群众么?对抗的是国家机器么?只剩下空洞不相关的人物,例如拖沓累赘的罗宾,例如孤儿院的孩子,而他们的观点又是什么?贫富差距、暴力革命都是匆匆带过,好像说出了什么,但又什么都没有说明白。
这真是让人奇怪的,诺兰既然选择了这个题材,也放出话说参考了《双城记》,却处处在躲避这个主题,与之相比TDK里简直是赤裸裸地进行哲学探讨,比如韦恩、哈维、瑞秋餐厅晚餐的凯撒讨论、比如小丑在医院对哈维的诱拐说教……故事的暗核一直很清晰,但TDKR,刻意忽视不说,还悄悄地偏向了传统的超级英雄打坏蛋故事类型,有关的正义邪恶、人性种种只是当成衬托的花边小料,其实真不如粉丝们讨论得那么热切。
是诺兰无能力进行这样深度的政治探讨么?是商业原因扼杀了艺术的创作么?还是因为诺兰不希望把利刃转向,如同韩寒所说的“杀戮群众”呢?无论原因如何,TDKR不但无法超越前作高度,而且本身的故事都讲不圆。所以不需要指责反派的势弱以致无法衬托蝙蝠侠的伟大了,因为剧本就没有打算塑造这样一个反派,而宁愿选择让一个四百万吨量级的核弹来当砝码。
因为在另外一个问题里,看到一些新的材料,所以在前面最后一段的那些发问就有了答案。那个问题里柳如婳 提供的一篇影评翻译(翻译版本:原文版本:),里面提到诺兰接受访问的一段话(原文是对诺兰的访问,但似乎已经删除了,给出的是快照地址:
我们把很多元素扔到墙上,看他们能不能粘上去。我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但这只是影片的故事背景…关于影片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我们会得到很多迥异的解读,但电影本身并不参与其中。电影只是讲个故事。
那么这段话几乎就是对上面那些长篇答案直接打脸了,影迷费尽心思的种种解读,其实不过是诺兰用来摆衬的障眼法,跟影片本身没什么关系。
其实这并不奇怪,好莱坞影片政治倾向的模糊化、以此来博得多种解读是有其商业计算的,特别是这种制作等级的大片,更需要吸纳各种不同观点的观众,不算什么秘密。如诺兰所说,有时候创作时只是把各种材料都试着放在一起,看看能玩出什么来,这么来说TDK可说算是运气好,刚巧凑出了个经典,也在于TDK玩得比较收,虽然元素众多,但信息观点比较明确;而TDKR之所以砸了,还是在于之前所讲:凑了那么多元素,其实并没有提出一个清晰的观点、或者论调,不知道要说什么,只寄望于观众对元素之间毫无连贯性、模糊含混的解读来蒙混过关。
当然我本身还是很喜欢诺兰的,借用那个问题的答案:他其实是个魔术师,牛逼在玩“类型”上,能玩好,还不止一种。人性、正义邪恶、哲学只是魔术师包装自己所设置的美女助手与华丽舞台,魔术师的价值在于高超的手法,让观众享受被骗。只是这TDKR,助手跟舞台都够漂亮,手法却还真叫人失望。
【huiyinban的回答(3票)】:
看了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诺兰从内心里对人性、对秩序,还有正义,等等几乎是彻底的绝望,最终的结局几乎背离了第一部、第二部的路线,从希望中看到了绝望,从自由意志中看到暴民的狂欢,从审判中看到私刑……
【堂主的回答(0票)】:
诺兰这个第三集非常好。
我个人怀疑,他最初有动过念头,要对「英雄究竟该如何」之类的,给出终结答案。
毕竟每个人都对英雄有自己的一种理想。
但是诺兰最终没有给出答案。
剧中的主要角色们,都各自表现了不同的英雄观。
所以觉得非常好。
世界本来就是这样。
【恭益的回答(0票)】:
我只纠结蝙蝠侠被大反派给睡了.他本来应该是个英雄人物的
【王泊峰的回答(0票)】:
别人都说那么多,我就少说点。
第二部是英雄漫画改变电影里无法超越的经典。但诺兰的蝙蝠侠是三部曲,你就没办法单独拿第三部来和第二部比较。从诺兰承诺自己不会再拍蝙蝠侠就知道了,诺兰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出来了。
第一部讲的是蝙蝠侠的诞生,第二部讲的是蝙蝠侠对英雄的重新认知,实际上它是一个过渡,第三部才是诺兰真正想表达的。所以第三部里面同时涉及到了第一部和第二部里的重要人物。第三部里表达的是诺兰对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种看法。具体参考结尾,警察自发的组成了一支部队,韦恩离开哥谭市,和猫女喝着下午茶。
第三部的缺点是拍的过于凌乱了,整体的结构没有第二部那么紧凑,冲突也不够多,但从主题方面来讲,它表达的很清楚。
第二部的优点是第三部的缺点,第三部的优点是第二部的缺点。但所有的三部曲里,我觉得只有黑客帝国可以媲美。英雄漫画改编的电影里目前无人超越。
【顾旭玮的回答(10票)】:
正好今天看完了,来聊聊。(评论时候难免会涉及剧透,抱歉。)
开门见山地讲:很失望。如果这部电影是别的普通导演拍的,那还不错。可如果是诺兰拍的,那很遗憾,只能算拍砸了。《黑暗骑士》把诺兰带到一个新高度,现在来看,这种助推是压力,绝非动力。
全篇最棒的应该是配乐,汉斯季末的配乐统领全场,把观众带入到影片的悲壮气氛中。除此之外,硬伤实在太多,一一道来:
我之前在“ 如何评价克里斯托弗·诺兰?“( )中谈过,诺兰喜欢借鉴过去的作品。这次开场的劫机戏最后贝恩吊飞机逃脱是不是很熟悉?对了,和《黑暗骑士》中蝙蝠侠去香港抓刘用的是类似手法;贝恩在飞机上说被擒是他计划一部分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这个计谋很眼熟?对了,上一集小丑就用过;蝙蝠侠复出时候面对重重警车是不是又似曾相识?对了,《开战时刻》中蝙蝠侠也在众多警察面前逃之夭夭。至于什么运送原子弹,抱歉,《复仇者联盟》笑而不语。
如果说第一部讨论的是直面恐惧,第二部讨论的是人性善恶,那第三部讲的是什么?市场经济的劣性?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犯罪有理,打倒监狱?——像是讲了许多,但其实什么都没讲透。整个电影的着力点是散的:大富翁布鲁斯韦恩遇到贫穷猫女,本来这里可能做很多文章,结果一转眼,韦恩同学竟然也变穷光蛋了;反派贝恩戴着面具,他的过去和他的心思本来可以深挖(要知道,第二部之所以这么成功,很大原因是对小丑的深入挖掘,可惜这一集对贝恩的塑造流于表面了),结果硬要憋到最后来反转剧情——纯粹地为了反转而反转就没有意义了,贝恩这个人物的设定和忍者大师太过于重合了。还有歌迪亚演的那个忍者大师女儿的角色,从头到尾莫名其妙:蝙蝠侠以痴情著称,竟然这么容易就和她上床了,同样也是一个典型的为了反转而反转的角色设置,起码整部电影在结局前应该埋些伏笔吧——很可惜,一个都没。更不用提猫女身边那个闺蜜or妹妹的角色?还有阿尔弗雷德突然消失大半场最后竟然神奇出现在葬礼上,电影前半段躺了半天的戈登警长,太多匪夷所思的角色设定。
《黑暗骑士》成功一方面是人物塑造成功,另一方面是情节安排妥当,没有一处是废笔。可回头来看《黑暗骑士崛起》里很多情节编的也很无用且搞笑,列举一二:
1.蝙蝠侠拿的那把扁平的类似探照灯的枪,之前宣传的时候出现很多次,我以为是什么拯救世界的神器,结果电影里大概就出现了三秒钟。
2.布莱克(囧瑟夫演的那个警察)临爆炸前催促孩子回校车是暗示什么?我一开始以为是表明即使蝙蝠侠有飞机这次也肯定被原子弹炸死了,结果似乎又不对。
3.监狱里面的神医挥挥手竟然就把蝙蝠侠的脊梁治好了,贝恩知道要哭死了。
4.为什么贝恩手下都这么忠诚?也没讲(第二部里特意提到小丑手下都是精神病,和小丑志同道合。)
太多太多奇怪情节了。
最后讲一讲那个结尾。这个结尾很好猜,诺兰三部曲中喜欢用人物不经意的话来做一个伏笔。
比如:第一部中戈登警长第一次看到蝙蝠车说:“什么时候我也能有一辆这样的车”——结果结尾他的确开了一次蝙蝠车。
第二部里瑞秋开玩笑似的指着哈维登特说:“想象一下他就是蝙蝠侠”——结果哈维登特的确去冒充蝙蝠侠引诱小丑。
第三部里这个伏笔在哪里呢?在蝙蝠侠对布莱克的一句台词:“你必须戴上面具(这样才能保护你身边的人)”——《蝙蝠侠》里除了蝙蝠侠戴面具,还有谁?罗宾无疑了。可问题又出来了,布莱克是孤儿,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啊!不知道这点诺兰想到没?
还有一句类似伏笔的话,在蝙蝠侠指挥猫女去摧毁桥那里的路障时说的,大意是“我们这辈子都见不到了”——最后的最后,阿尔弗雷德眼光投去,对面坐的不就是猫女和布鲁斯韦恩?!如果说这一场景是阿尔弗雷德幻想的,那某龙套告诉福克斯飞机的自动驾驶被装好了用意用何在?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很奇怪的电影,也许是《黑暗骑士》定的标杆实在太高了,诺兰同学耗尽了自己所有的才华。在我眼里,《黑暗骑士崛起》是诺兰从神坛跌入凡间的一作。
【吴宇非的回答(1票)】:
没有吹的好。
文艺青年可能会喜欢那些大段大段内涵的对白,但我这个普通青年 并没有看到什么精彩的打斗场面。 蝙蝠侠和贝恩就是两个肌肉男,你一拳我一拳, 一点技术含量和观赏性都没有,根本看不出和忍者有半点关系。
蝙蝠侠被打得全身瘫痪骨头断了在狱中20多天就痊愈了这又是问什么?大反派号称忍者大师的女儿居然没有显示功夫机会就出车祸挂了,这不扯呢吗。 不管是单挑还是群斗,动作场面都极为一般。
大场面戏也都不怎么符合逻辑。比如派警察进下水道,哪有这么多警察一起走的,跟旅游似的,拿个手电筒就去了。不编个队?不穿个防弹衣?不拿个枪?还有警察和罪犯们火拼,警察往前冲,对面机枪扫射居然都没倒几个人,子弹全打到地上。然后这么多警察都站在大街中间和罪犯对射,没有任何掩体,也不趴下?
蝙蝠女虽然有看头但是和主线情节基本没啥关系,很牵强。蝙蝠侠口口声声说自己痴情前任,却迅速和俩女主角搞在一起, fail! 整部片虽然剧本可能还不错, 但是我已经被大量的对白搞晕了。 全场都是尿点。没有哪里不能错过。
【陈川的回答(1票)】:
昨晚看了,平淡无奇的一部商业大片。
女猪脚(邪恶)很丑(个人审美倾向,这个吐槽下,罗兰是什么口味啊,前部的那个女猪脚就够难看的了,电影好看我还能忍忍,这次电影不咋滴,女猪脚更丑),;马仔戴了面具,无面目表情,可惜眼睛也不会说话,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一暴力执行范;反派的最后一方也就剩被放出来的囚犯了,常规手法,常规剧情发展,十分的无趣和疲劳。全片最让人有点热血沸腾的警匪大规模械斗对峙,也随着画面的突然一转而戛然而止,什么世道。真不愿意相信这是罗兰拍的片。鸡血啊!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域暗黑骑士技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