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王师傅傅一共亏了多少钱

  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国庆节打八折,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50。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据说此题可测出你是否有商业头脑和细心,100人有99人会算错,值得一试!)   借用孩子的玩具一下。  芭比是老王,乌龟(王八蛋)是无良顾客,维尼小猪客串邻居。  PS,我把那个八折忽略了,这样方便点,不影响结果。另假设老王原始资金50元。  
楼主发言:21次 发图:
  老王进货花了20。  
  顾客来买鞋,给了老王50元假钞。必须说明,假钞是违法的,相当于白条,价值为0  
  老王找不开钱,用假钱从邻居手里换了张50的零钞(大家注意,老王后来赔给邻居的钱,本来就是从邻居那儿换的,老王相当于把钱还给人家)。  
  上面,老王把还找给顾客30元。
  结果,邻居发现老王给的钱是假钱,要回了自己原来的那张真钱,假钱回到老王手里。    最后,老王原本有50元在手上,最后只有一张价值为0的假钞在手里,0-50=-50,老王亏了50。  不要扯些什么店面管理人工水电盈利什么的,老王就一路边摆摊卖鞋的,看他手里钞票少了多少就行,本来就是个简单提问,扯那么远干嘛。
  鞋子进价不算了么?
  结论,老王亏50拿一张假钞,顾客得双鞋+30元真钞,邻居不亏不损50元钞票出去一圈又回到自己兜里。
  亏了96,鞋子进价20,找零亏了26,邻居那赔了50  
  楼主,你忘了打八折  
  上面错了,老王是找给顾客20,老王手里留10,亏了40。  
  @DT大拿 8楼
04:45:19  亏了96,鞋子进价20,找零亏了26,邻居那赔了50  -----------------------------  鞋的进价就在原始资金50元里啊。  邻居那没亏,老王是从邻居那儿换了50元真钞,后来又还给邻居。邻居相当于是把钱借给老王,又拿回来了。  你看我摆的,找你的说法,这钱从来儿的???
  sorry,楼主没看见你后面的ps。。。。  
  lz你不是打八折吗,怎么没算啊
  哈哈哈哈哈哈 真有人这么无聊来模拟了啊。  话说你应该照原题目打八折,有很多46党、72党和96党balabala的。。。  
  结论  老王原本有50元,折腾一圈后,手里只剩下10元,亏了40  顾客,20元的鞋+20元的找零  邻居,没有影响。  有别的答案的,70、90、100什么都好,也请向我一样摆出来,至少你摆出来,老王最后手里得有这么多钱,记住,真钞哦!!!
  哈哈  
  @大萝卜大萝卜 9楼
04:47:23  楼主,你忘了打八折  -----------------------------  八折忽略好了,这样算起来方便,并不影响计算过程。
  其他什么东西都不管,老外一个拿出20块成本+50块换的钱-找剩的钱26=44元,所以他损失44元
  @33就看不说话 14楼
04:55:31  哈哈哈哈哈哈 真有人这么无聊来模拟了啊。  话说你应该照原题目打八折,有很多46党、72党和96党balabala的。。。  -----------------------------  嘻嘻,我是无聊啊,老公看世界杯,霸占了电视。。。。。
  回复第17楼,@密码  @大萝卜大萝卜 9楼
04:47:23   楼主,你忘了打八折   -----------------------------   八折忽略好了,这样算起来方便,并不影响计算过程。   --------------------------  影响结果了啊  
  LZ明显错了,没有打折
  @33就看不说话 14楼
04:55:31  哈哈哈哈哈哈 真有人这么无聊来模拟了啊。  话说你应该照原题目打八折,有很多46党、72党和96党balabala的。。。  -----------------------------  八折忽略,主要写起来没有整数清楚。
  错了,应该亏了46,老王亏的钱就是那顾客的得利,鞋子20加找的零钱26  
  再来一次,为了方便,我把老王的原始资金提高到100。  另外,八折我忽略了,主要是算法!!!!
  涉及到两个具体的经济学概念本人不是很懂,假如老王有100块本金,卖一双鞋之后手里应该得104,收到了一张假钞现在变成54,这样的话他就亏了46,但是把利润4块钱也要算到老王的既得收益里面他就亏了50
  再来一次,为了方便,我把老王的原始资金提高到100。  另外,八折我忽略了,主要是算法!!!!  !  !  !  !  !  !  !            这样更直观。  老王原本资金100,进货花20,还剩80。  顾客买鞋,给老王一张假钞。  老王用假钞和邻居换了50元零钱,找给顾客20。手里这时有110元真钞,假钞在邻居手里。  邻居发现是假钞,把自己换给老王的50真钞拿回来了。  老王这时,本来是110元真钞,还回给邻居50真钞,变成手里还有60元真钞+假钞(再次说明,假钞是没有价值的,违法!!!)  最后,老王手里本来是100元,做完一笔生意,变成只有60元真钞+假钞。这是老王最终的收益(负)。  60+0-100=-40  老王亏40!
  按结果算很简单啊。假50=0  简化一下,顾客:0---鞋+26.顾客赚多少老王就亏多少。关键在鞋算多少钱?亏损肯定是按成本来计算,得出,顾客的0---20+26=46,老王亏了46。  快告诉我我算对了!  
  46.楼主根本不适合作生意!  
  根本不用说那么多,邻居那儿借了50又还了50,等于没有发生,假钞换出去换回来,也等于没有发生过,邻居那边的事情根本就可以忽略,问题就是你卖了一双鞋收了张假钞,亏多少?必须是卖掉的鞋子和找出去的钱啊!  假钞总共就50块,真不知道怎么能有人算出亏了快100的。
  楼主完全无商业头脑.  
  楼主你这排榜不好看,我帮你调整一下。
  @密码楼
05:22:07  再来一次,为了方便,我把老王的原始资金提高到100。  另外,八折我忽略了,主要是算法!!!!  !  !  这样更直观。  老王原本资金100。    进货花20,还剩80。    顾客买鞋,给老王一张假钞。    老王用假钞和邻居换了50元零钱,找给顾客20。手里这时有110元真钞,假钞在邻居手里。    邻居发现是假钞,把自己换给老王的50真钞拿回来了。  老王这时,本来是110元真钞,还回给邻居50真钞,变成手里还有60元真钞+假钞(再次说明,假钞是没有价值的,违法!!!)    最后,老王手里本来是100元,做完一笔生意,变成只有60元真钞+假钞。这是老王最终的收益(负)。  60+0-100=-40  老王亏40!  -------------------------------------------------------------  PS:我替楼主补充一句,如果算上八折,老王应该亏46。  那些算出96,76的,按你们的算法,老王最后手里应该只剩下4元和24元才对,不服气的也请按楼主的方法摆一次吧,让我们看看怎么摆出来的。
  @gsjrsqj尼玛 28楼
05:37:44  46.楼主根本不适合作生意!  -----------------------------  lz跟你算的是一样的啊,只不过她为了方便,把零数26按整数20算的,所以你说46跟她说40,是一样的。。。
  @gsjrsqj尼玛 28楼
05:37:44  46.楼主根本不适合作生意!  -----------------------------  呜呜,我没有算八折啊,算上就是46了,这么凶。
  男友说是46
  @白果炖老鸭 34楼
05:56:23  男友说是46  -----------------------------  我把八折忽略了,整数看起来比较清楚。  如果算上八折,46没错。
  这题又来了,也是一年一回嘛。  不算什么可能利润的话,老王损失的就是那双鞋+找顾客的26元,也就是46元。  至于那些算出70、80、90几的人都是借了别人钱就当自己钱,让他还钱就心肝肉一块儿疼的。
  其实王师傅和邻居之间是个陷阱,完全可以忽视的。  王师傅用50元假钞和邻居换了50元真钞,然后,又用50元真钞换回了50元假钞。  从头到尾,这50元真钞就是邻居的唯一那张,王师傅既没有挣回50元真钞,也没有损失50元真钞。  如果剔除邻居一项,就很简单了。  简化后就是: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国庆节打八折,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找回顾客26元。事后发现钱是假的,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王师傅亏了一双鞋和找给顾客的26  20+26=46  很清楚吧。
  另外假钱相当于白条,是没有价值的,等于0。  认为王师傅50假钞陪赔了的,相当于认为假钞有价值,只不过是负的,-50元。  请问哪个钞票,哪怕是假钞能算是价值-50这样算啊。
  一个邻居就把一些人绕的七荤八素的,其实不就是老板给了顾客一双鞋又给了26块钱么。46哪不对了?  
  卤煮傻比,哈哈!  
  @批个公马说说话 37楼
07:20:16  其实王师傅和邻居之间是个陷阱,完全可以忽视的。  王师傅用50元假钞和邻居换了50元真钞,然后,又用50元真钞换回了50元假钞。  从头到尾,这50元真钞就是邻居的唯一那张,王师傅既没有挣回50元真钞,也没有损失50元真钞。  如果剔除邻居一项,就很简单了。  简化后就是: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国庆节打八折,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找回顾客26元。事后发现钱是假的,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王师傅亏了一双鞋和找给顾客的26  20+26=46  很清楚吧。  -----------------------------  认为是96的,是觉得王师傅“赔了”邻居50,可这50本来就是邻居的,王师傅只是把它还给邻居了。  认为王师傅假钞赔了的,假钞价值是0,并不是说王师傅拿到假钞就是赔了。  好比,张三给了李四一张100元假钞,你能立刻说,李四赔了100元吗? 李四没有任何损失,仅仅相当拿了张白纸。
  凡是答案不是46的
  都可以滚回去重修九年义务教育  看来高考数学不仅不能取消   还要加重  脑残实在太多
  我还是那句话,亏了多少还是要看最后那50元假钞怎么花掉的
  正常交易获利4元,由于需要还给邻居50所以最后亏了46元。
  用假钱的最后得到找零26元+一双鞋(进价20)=46元  邻居先用真钱换假钱亏了50元,后又换到50元真钞=0元  所以老王亏损部分就是用假钱的收益部分=46元
  来膜拜智商的。  
  @DT大拿 8楼
04:45   亏了96,鞋子进价20,找零亏了26,邻居那赔了50 -----------------------------说96的智商有问题。  
  邻居可以不考虑!老王第一次是拿假钱跟邻居换了真钱,邻居发现后要回了真钱退回了加钱!所以老王没再邻居那亏钱,说96的无法理解!  
  46,不解释
  回复第7楼,@密码  结论,老王亏50拿一张假钞,顾客得双鞋+30元真钞,邻居不亏不损50元钞票出去一圈又回到自己兜里。   --------------------------  楼主题目都没看仔细。。。。。。打八折呢,找的钱是26,其实是亏20+26。。。。。。  
  当初看见这个帖子一算是46,但是翻了几页都没有几个人说是46,好怀疑自己呀,看来我真没有主见  
  @Harpocrate
13:10:00  @DT大拿 8楼
04:45   亏了96,鞋子进价20,找零亏了26,邻居那赔了50 -----------------------------说96的智商有问题。   —————————————————  对,我小学都没毕业的呢  
  46  一群笨蛋  搞这么复杂
  46是对的  
  @顺世外道 40楼
07:30:34  卤煮傻比,哈哈!  -----------------------------  傻逼你好,傻逼再见
  @批个公马说说话 37楼
07:20:16  其实王师傅和邻居之间是个陷阱,完全可以忽视的。  王师傅用50元假钞和邻居换了50元真钞,然后,又用50元真钞换回了50元假钞。  从头到尾,这50元真钞就是邻居的唯一那张,王师傅既没有挣回50元真钞,也没有损失50元真钞。  如果剔除邻居一项,就很简单了。  简化后就是: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国庆节打八折,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找回顾客26元。事后发现钱是假的,请问王师傅一共亏......  -----------------------------  对,你解释地比我清楚多了,我写的啰嗦。  邻居其实就是个陷阱,故意忽悠人脑子多绕几圈,把这个去掉,其实好简单。
  @rangnichangtong 43楼
08:28:01  我还是那句话,亏了多少还是要看最后那50元假钞怎么花掉的  -----------------------------  你这么想不好吧。  假钞本来就是违法的,你把它花掉,等于推动了假钞的流通,扰乱了市场啊。  就像老王,本来一双鞋挣4元,结果变成亏了46元。
  回复第7楼,
@密码  结论,老王亏50拿一张假钞,顾客得双鞋+30元真钞,邻居不亏不损50元钞票出去一圈又回到自己兜里。  --------------------------  @桃妖⊙_⊙ 54楼
13:31:27  楼主题目都没看仔细。。。。。。打八折呢,找的钱是26,其实是亏20+26。。。。。。  -----------------------------  你没看清楼主写的。我一开始就注明了,把那个八折忽略掉,只取整数,算起来方便点。
  如果当没邻居什么事,老王就是损失了:20+26=46元  但是假设邻居是在老王把钱都找给骗子之后才发现是假币,那么老王被骗子已经骗了46,手里还有24元,那么老王要还邻居50的话还得再拿26元才对,那就是72元
  作者:名字我取的 时间: 15:07:34  如果当没邻居什么事,老王就是损失了:20+26=46元  但是假设邻居是在老王把钱都找给骗子之后才发现是假币,那么老王被骗子已经骗了46,手里还有24元,那么老王要还邻居50的话还得再拿26元才对,那就是72元  ----------------------------------------------------------  哦,忘记骗子那26块是邻居的了,所以确实是46
  不是70么。。。  不管中间转来转去的,最后老王损失的就是一双鞋和赔给邻居的50  
  鞋20,假钱50,一共70啊  
  不对,应该是46  
  @DT大拿
04:45:19  亏了96,鞋子进价20,找零亏了26,邻居那赔了50  -----------------------------  @密码楼
04:51:09  鞋的进价就在原始资金50元里啊。  邻居那没亏,老王是从邻居那儿换了50元真钞,后来又还给邻居。邻居相当于是把钱借给老王,又拿回来了。  你看我摆的,找你的说法,这钱从来儿的???  -----------------------------从哪里体现了原始资金是50 ?
  @名字我取的 63楼
15:07:34  如果当没邻居什么事,老王就是损失了:20+26=46元  但是假设邻居是在老王把钱都找给骗子之后才发现是假币,那么老王被骗子已经骗了46,手里还有24元,那么老王要还邻居50的话还得再拿26元才对,那就是72元  -----------------------------  可是邻居那明明有事啊 就是老王自己确实拿了50块赔他啊
  哎呀 我也晕啦~ 重新算算去  -----------------------------
  第一种思考方式:  卖30元打八折就是卖24元;  假设王师傅手里有20元;  进了一双鞋子,手里剩余0元;  顾客来给50元,到隔壁换零钱,找给顾客50-24=26元,顾客走了。  现在手里剩余24元;  邻居发现50元是假钱,你要还给邻居50元,手里剩余24-50=-26元。  现在计算赔了多少,就是现在手里的减去开始手里的钱。-26-20=
亏了46元。  第二种思考方式:  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钱不会无缘无故消失和长出来。  共三个人:  一:邻居,真50元给老王,老王给他假50元,他又要老王给他换成真的。邻居到最后不赔不赚。  二:顾客,拿走一双鞋20元成本,拿走老王找给他的50-24=26元。顾客赚了46元。  三:如果老王没有给侄女零花钱,他赔的肯定是顾客赚的。我复制的人家的答案,现在我要滚去读小学啦~不要告诉别人我是会计!!
  直接假设老王,是老王吧?有70元,就可以解决了。看一开始他有多少钱,再看最后他有多少钱。一减就可以
  @名字我取的
15:07:34  如果当没邻居什么事,老王就是损失了:20+26=46元  但是假设邻居是在老王把钱都找给骗子之后才发现是假币,那么老王被骗子已经骗了46,手里还有24元,那么老王要还邻居50的话还得再拿26元才对,那就是72元  -----------------------------  @自然卷小妞儿 69楼
16:01:05  可是邻居那明明有事啊 就是老王自己确实拿了50块赔他啊  -----------------------------   真没邻居什么事,他拿五十块出来然后收入五十块,不赚不亏,只有顾客和老王的事。要是说老王确实赔了他五十块,你回头想想老王是不是也没从自己的口袋里拿钱出来就在邻居那拿了五十块?
  @名字我取的
15:07:34  如果当没邻居什么事,老王就是损失了:20+26=46元  但是假设邻居是在老王把钱都找给骗子之后才发现是假币,那么老王被骗子已经骗了46,手里还有24元,那么老王要还邻居50的话还得再拿26元才对,那就是72元  -----------------------------  @自然卷小妞儿
16:01:05  可是邻居那明明有事啊 就是老王自己确实拿了50块赔他啊  -----------------------------  @xwf楼
18:45:57  真没邻居什么事,他拿五十块出来然后收入五十块,不赚不亏,只有顾客和老王的事。要是说老王确实赔了他五十块,你回头想想老王是不是也没从自己的口袋里拿钱出来就在邻居那拿了五十块?  -----------------------------就是就是 就是46
  老头怎么样了?  
  搞的这么复杂 (顾客拿了一块砖头来给老王,老王给了26元钱他 20元鞋成本=46)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原文: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国庆节打八折,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50。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鞋子售价: 30*80%=24  可以计算王师傅支出和收入差:  支出:  1,鞋子进货价:20  2,支付给顾客找零:50-24=26  3,给邻居50块假币: 0  4,还给邻居50块真币:50  支出共20+26+50=96  收入:  1,收到顾客50块假币:0  2,收到邻居50块真币:50  收入合计:50  王师傅直接损失: 96-50=46  如果顾客给的不是假币,应该有4块钱的利润, 间接损失50块  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的举手!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逗死我了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可经谈有个sb还发帖秀智商说是损失96&100
从头到尾,邻居没损失,顾客得到价值20元的鞋子和26元钱,损失50元假币一张。所以说店主只损失一双价值20元的鞋子和找出的26元,得到假币一张。
  @winmile
03:17:00  原文: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国庆节打八折,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50。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鞋子售价: 30*80%=24   可以计算王师傅支出和收入差:   支出:   1,鞋子进货价:20   2,支付给顾客找零:50-24=26   3,给邻居50块假币: 0   4,还给邻居50块真币:50   支出共20+26+50=96   收入:   1,收到顾客50块假币:0   2,收到邻居50块真币:50   收入合计:50   王师傅直接损失: 96-50=46   如果顾客给的不是假币,应该有4块钱的利润, 间接损失50块   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的举手!   —————————————————  用脑子想想都可以算到46,那些有其他答案的,要么是智商问题,要么根本没认真经大脑想。直接损失46正确,间接50不赞同,因为这4元利润是建立在不存在的事实上,如果顾客给真币才有4元利润,但是如果顾客根本没发生交易呢?还会说损失吗?这样也算间接损失的话,那那些问价又不买的买家已经给卖家造成很多损失了。。。。这明显不合理。  
  @firenewsman 2楼
04:31:52  @winmile
03:17:00  原文: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国庆节打八折,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50。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鞋子售价: 30*80%=24  可以计算王师傅支出和收入差:  支出:  1,鞋子进货价:20  2,支付给顾客找零:50-24=26  3,给邻居50块假币: 0  4,还给邻居50块真币:50  支......  -----------------------------  你的逻辑能力太强的, 膜拜!
  @firenewsman 2楼
04:31:52  @winmile
03:17:00  原文: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国庆节打八折,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50。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鞋子售价: 30*80%=24  可以计算王师傅支出和收入差:  支出:  1,鞋子进货价:20  2,支付给顾客找零:50-24=26  3,给邻居50块假币: 0  4,还给邻居50块真币:50  支......  -----------------------------  王师傅的劳动成果4块钱算不算损失 ?
  @firenewsman
04:31:00  用脑子想想都可以算到46,那些有其他答案的,要么是智商问题,要么根本没认真经大脑想。直接损失46正确,间接50不赞同,因为这4元利润是建立在不存在的事实上,如果顾客给真币才有4元利润,但是如果顾客根本没发生交易呢?还会说损失吗?这样也算间接损失的话,那那些问价又不买的买家已经给卖家造成很多损失了。。。。这明显不合理。   —————————————————  如果当场发现假币,也许这位顾客会换一张真币。  
  “白马非马”、“奴婢三耳”又能怎样?  由于当时的战国四公子招纳各种人才,因此出现了很多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甚至是绝后的人才。比如著名的辩论家公孙龙,就是因为平原君的缘故而被载入了史册。公孙龙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成就是“白马非马”,在此之前白马是不是马似乎是一个根本不用思考的问题,但是到了公孙龙这里就变成了一个问题,不仅如此,公孙龙还成功地说服了很多人,让他们对白马是不是马产生了怀疑。  公孙龙的理论和口才让平原君非常震惊,这位辩论家颠覆了平原君从小接受的人类常识和树立的世界观,他觉得这个人是一位难得的天才。如果连“白马是马”都可以颠覆,那么这个世界上很多事实都可以颠覆,如果这种办法行得通,那么改造别人的世界观岂不是可以另辟蹊径?从公孙龙身上平原君看到了通过改造世界观来改造世界的希望,于是平原君决定让公孙龙开始尝试改造周围人们的世界观。  有一次,一位名叫孔穿的高人从鲁国来到赵国,孔穿是孔子的后代,家学渊博,属于当时的社会名流和著名学者。平原君隆重而热情地接待了孔穿,孔穿从平原君那里听说了公孙龙的事迹,于是想亲自领教一下辩论家的风采。这次公孙龙和孔穿辩论的问题是平原君家的奴婢到底长了几只耳朵,公孙龙坚持平原君家的奴婢长了三只耳朵,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平原君家的奴婢不是畸形就是妖怪或者外星人。平原君这样的权贵是不可能用生理畸形的人来给自己当奴婢的,当然如果世上真有妖怪或者外星人,像平原君这样的老大倒是真有可能加以利用,就像《西游记》里的观音菩萨收服黑熊怪和红孩儿为自己效力、《长江七号》里的孩子让外星人帮助自己完成心愿一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公孙龙采用了文学的比喻手法,所谓平原君的奴婢长了三只耳朵是暗示平原君的情报工作无孔不入,平原君身边工作和生活的人们的任何言行都在平原君的掌握之中。不管怎样,公孙龙一口咬定平原君家的奴婢长了三只耳朵,这种说法还是吓了孔穿一跳。孔穿盯着站在旁边的奴婢看了半天,仍然只看到了两只耳朵,那第三只耳朵根本看不见。公孙龙却坚持现实中看不到的东西,未必就不存在,他开始从思想深处改造孔穿的世界观了。孔穿既然是高人自然不是那么容易被改造的,于是两大高手开始了激烈的辩论,最后的结果是孔穿虽然不服气但是他无法驳倒公孙龙的观点,也就是说虽然他不相信平原君家的奴婢长了三只耳朵,但是他不能证明平原君家的奴婢没有长三只耳朵。如果这场辩论是一场法庭辩论,那么毫无疑问公孙龙代表的一方胜诉了,孔穿败诉了。事实证明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公孙龙很可能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律师,不过非常遗憾,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距离法制社会还非常遥远,那年头不需要律师打官司,只需要军事家领兵打仗、纵横家纵横捭阖。因此公孙龙除了带给平原君等人震惊以外似乎找不到可以发挥自己特长、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当然,套用公孙龙先生的理论,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未必就不是法制社会,不过公孙龙最终并没有成为一位伟大律师倒是事实。  孔穿在辩论中落败,他看着对方辩友公孙龙得意洋洋的样子无话可说,只好告辞。第二天,孔穿见到了平原君,平原君显然已经知道了前一天孔穿和公孙龙之间的辩论过程,他问孔穿:“公孙龙先生的辩才的确了不起吧,先生以为如何?”孔穿回答:“是的。公孙龙先生的辩才的确了不起,几乎可以让奴婢长三只耳朵了。虽然如此,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我想请教先生,现在论证三只耳朵虽然难得却不是事实,而论证两只耳朵虽然容易却是事实。不知道先生是相信容易证明而且的确存在的东西,还是相信难得证明却并不存在的东西呢?”  平原君无言以对。  第二天,平原君见到了公孙龙,他对公孙龙说:“先生不要和孔先生辩论了。他的事实胜于辩论,而您的辩论胜于事实,凡是辩论胜于事实的,最终必然会失败。”这大概就是“事实胜于雄辩”的来历,平原君从公孙龙和孔穿的辩论当中发现改造人们的世界观并不能靠辩论来实现,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即便真的能靠辩论来改造人们的世界观,那也不能因此就相信通过辩论就可以成功地改造世界。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贼王一共多少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