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游交易平台平台加盟4800元1份

当前位置: &
首配NV9800 揭秘最强游戏本华硕G50
&&&&&&&&编者按:说到游戏笔记本电脑,一定会首先想到华硕Gaming系列产品,Gaming系列是华硕主推的游戏专用机种,也是最早把游戏笔记本这个概念正式推广的厂商,对于国内广大的游戏发烧友来说,Gaming系列应该早已耳熟能详了。&&&&而在华硕Gaming系列中,在08年推出的华硕G70可算是这个系列的巅峰之作。而让它在笔记本市场上诸多主打游戏的机型中可以傲视群雄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采用的高端显卡,而且是双显卡的配备,提供了趋于完美的游戏性能表现,一举成为笔记本电脑领域的至尊战机。华硕G70采用的显卡虽然高端,但当时还是NV8系列显卡的时代,与现在同等定位的NV9系列显卡相比,性能上必然有着很大的差距。&&&&就目前的笔记本所采用的独立显卡来说,低端多以NV9200和HD3450为主;主流多采用NV9300和HD3470;而高端的也就是9600M和HD3650了,虽说高端但也只能算是中高端,因为在这之上还有NV9800和HD3670等绝对高端的显卡,但是采用此类显卡的机型非常之少见,在此之前笔者也是只听过没见过。而配备了NV9800和HD3670此类独显的笔记本电脑,也正是游戏玩家理想配备,因此当笔者拿到配备了NV9800独显的华硕G50的时候,内心真的非常兴奋。&&&&但是,对于华硕G50这样一款最强显卡的游戏笔记本电脑,我们又有些陌生,毕竟这是第一次接触NV9800显卡,相信大家和笔者一样,都迫切的想知道它的性能到底怎么样,是否可以可以超越前作,成为最强游戏笔记本?&&&&当然了,强悍的显卡并不是华硕G50的唯一亮点。就整机配置来说,完全可以用豪华来形容。送测的这款华硕G50具体型号为G50Vt,是首批上市的机型,除了采用了NV9800显卡之外,采用了T9400处理器,标配3GB内存,320GB的硬盘,并延续了前作的支持双硬盘的设置。与前作相比也有很多的区别,机身缩小到了15寸,当然远远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文章问我们会一一为您揭开谜底。&&&&整机外观&&&&优点:气氛灯,时尚炫酷的顶盖花纹&&&&不足:整机略显笨重&&&&从笔记本的命名上不难看出,华硕G50是一款15寸笔记本电脑,而这也是我们最为常见游戏笔记本尺寸,也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常规尺寸笔记本,但是要比我们常见的15寸本的机身厚一些,与之前的G70相比,在尺寸更容易让人接受,当然便携性也要相对好了很多。&&&&乍看上去,G50身上可以看到很多G70的影子,只是身材笑了很多,机身的色彩也更加炫酷了。华硕G50的机身以黑色和银色为主,其中最扎眼的就属产品的上盖了,一块流动着水晶光泽的黑色面板,以绚蓝雷霆勾勒出神兵轮廓,耀目光芒中吐露着慑人威严,又散发着让人无法抗拒的神秘魔力。&&&&另外,G50延续了并优化了Gaming系列以往产品的个性化游戏设计,在上盖的的中间及两侧都设置了LED交互气氛灯来渲染游戏气氛,用户还可以通过独家direct console控制,可以自由在交互模式(氛灯根据CPU运行/风扇转速情况闪烁)、省电模式(侧边LED灯关闭)、酷炫模式(侧边LED灯每两秒闪烁一次)和高级模式(玩家自定义)间切换运行,以适应不用用户和不同环境下的需求。&&&&G50的机身已工程塑料为主,但是就如产品本身给人的感觉一样,整机机身非常“强悍”,坚固性十分出色。&&&&在机身底部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圆形的类似于“内置扬声器”的结构设计,但笔者可以肯定绝对与音效系统无关,在后面的文章中会有说明。&&&&内设细节&&&&优点:设计了第二副屏,内置200万像素摄像头,蓝色的指示灯&&&&不足:无&&&&笔记本在屏幕的正上方内置了一颗200万像素的内置摄像头,在旁边则是内置麦克风,以满足用户视频对话的需求。两外,就如华硕其它配备摄像头的笔记本产品一样,笔记本提供了与摄像头配合使用的软件,可以实现许多丰富有趣的功能,例如自拍大头贴、丰富的相框等。&&&&如图所示,笔记本采用了坚固性最好的贯通式转轴的设计,这对于一款大尺寸笔记本是十分必要的。&&&&在键盘上方的区域,功能非常丰富。除了设计了触控式按键、开关键、三个较为常用的指示灯之外,在这里还设置了一个一块3.1英寸的OLED第二副屏,支持ASUS Direct Messenger技术。它的作用除了显示笔记本 的工作状态(电池电量,处理器的使用情况的那个)还可以在用户全屏游戏时,仅凭这块贴心的副屏便能即时接收所有新讯息,完全无需挂虑各类邮件、MSN或QQ等即时聊天工具。&&&&开机以后,这个区域的所有按键及第二副屏的显示都会呈现出绚丽的蓝色。另外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触摸板的周边也被蓝色的背光环绕,整个C面看起来十分酷。&&&&华硕G50的腕托左部粘贴了产品配置的详细说明,腕托右侧则粘贴了大量的产品特性标签。另外,腕托处采用了仿皮的蜂窝状设计,十分舒适,对于手愿意出汗的用户还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键盘触摸板&&&&优点:数字键盘,常用游戏按键做了特别标示,触摸板被蓝光包围&&&&不足:无&&&&相信购买华硕G50的用户,尤其是在玩游戏的时候,多数用户都会选择使用外接的鼠标和键盘,但并不代表笔记本的键鼠不重要。&&&&因为华硕G50的机身尺寸较为充足,因此笔记本除了配备了标准的全尺寸键盘之余,在键盘区的右侧还设置了一个数字键小键盘区域。对于游戏笔记本,小键盘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很多游戏尤其是网游的快捷键都需要设置在小键盘上,而华硕G50也充分为用户考虑到了这一点,是个非常理想且试、实用的设计。另外,键盘上的ASDW按键及小键盘上的4826几个键的键帽上都做了红色的特殊标示,喜欢玩游戏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几个键通常是很多游戏的默认方向键,做了标示更容易用户操作,同时也凸显出了笔记本产品主打游戏的特殊身份。&&&&华硕G50的触摸板设计与常见的笔记本触摸板的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除了触摸板尺寸更加大,在触摸板的周围还包围了一圈蓝色的指示灯。当触摸板是在使用状态下的时候,指示灯会一直亮着,当按下触摸板的禁用按键以后,随着触摸板功能的关闭,指示灯也会随之关闭。&&&&另外,触摸板较大,位于金属拉丝效果材质包围,而下方的左右按键融入在周边的金属拉丝材质中,按键较大,键程较短,总体来说,实际使用感受还不错。&&&&接口布局&&&&优点:E-SATA接口,HDMI接口,电视天线接口&&&&不足:无&&&&机身前端,在这一端是设置了一个无线开关,除此之外中间黑色的区域上面暗部了指示灯,开机以后可见。&&&&机身左侧,VGA接口,出风口,USB接口,电视天线接口,IE1394接口,E-SATA接口,HDMI接口,八合一读卡器,支持SD/MMC/MS/MS-Pro/mini SD/MS-Duo/MS-Pro Duo格式(其中MS-Duo/MS-Pro-Duo/Mini SD需转接卡支持)ExpressCard/54卡插槽。&&&&机身右侧,麦克风输入插孔,音频输入插孔,耳机(兼S/PDIF) 输出插孔,2个USB接口,光驱。机身后端,笔记本锁孔,网线接口,USB接口,电源。&&&&移动便携性及电池&&&&华硕G50的机身尺寸为37.5×26.5×5.0厘米,与常见的15寸笔记本相比,机身体积要大很多,因此整机的重量也偏重,实测产品带电池的重量的达到了3.115Kg,要比主流同尺寸产品重一些,便携性可想而知。不过对于采用了如此高端配置的产品,这样的尺寸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对于笔记本的散热,较大的机身内部空间是十分必要的。&&&&电池&&&&华硕G50标配6芯电池组: 4800 mAh,对于这样一款大尺寸屏幕,有配备了大功率独显的笔记本,电池容量似乎小了点,对于产品的续航时间肯定不会太理想。&&&&影音效果及散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的感觉到G50与普通影音娱乐本之间的不同,也可以说G50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显示效果方面,除了我们一直强调的NV9800为G50提供的高清解晰能力和3D处理性能等方面的支持,笔记本采用的15寸屏幕的分辨率高达,要知道常规的15寸笔记本的分辨率都以为主,也正因为如此,G50在运行游戏的时候,画面更加清晰逼真。另外,G5依然结合使用了独家Splendid 靓彩技术,保证屏幕显示效果细致入微,进而展现3D世界的每一寸画面,总的来说,使用效果非常让人满意。&&&&与此等绝佳显效匹配,G50在音效上的表现也非常精湛。一方面,该机型通过配备Azalia音效芯片和市面上顶级的奥特蓝星喇叭,符合杜比音效认证,完整支持全双工音效处理及3D立体音效。另一方面,G50还创新采用全区指向性阵列麦克风,极为有效地排除了回音和噪音的干扰,促使游戏玩家更全情投身激烈战斗。&&&&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在机身底部的一个类似于扬声器的圆形网状结构,其实它与声效系统没有任何关系,这里纯粹是个装饰品。G50的扬声器都被设置在机身的C面上,其实与设置在机身底部相比,C面的内置扬声器更加有利于声音的扩散和传播。&&&&散热&&&&关于散热的测试,我们制定了新的标准。我们把笔记本的键盘面板划分为6个区域。对每个区域使用红外测温仪进行各3点的测温,然后取平均值,底部的温度则是底部所有点的平均值。我们分为开机、运行DVD转AVI软件转换50分钟进行2次测量。我们使用的软件为Super dvd ripper2.39。详细数据表格如下&&&&区域名称测试模式开机1分钟运行DVD转AVI 50分钟区域1-40区域2-38区域3-37区域4-37区域5-36区域6-35CPU出风口温度-43底部平均温度-36&&&&对于配置如此高端的一款游戏笔记本,对于它的散热确实是个很大的考验,相信这也是很多朋友都在关系的问题。经过测试,得到的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机身C面的最高温度集中在键盘的左侧,温度达到了40度,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些温度,但还不至于影响操作。机身其它几处的温度的扑在36度左右,这样的温度表现虽算不上出色,但对于这款配备了NV9800独显的高端游戏笔记本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另外,G50采用双导热管的设计,我们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在显卡位置的上方覆盖了大面积的铜质散热片,这些都是保证良好散热效果的重要因素。&&&&简单拆解&&&&优点:双硬盘&&&&不足:无&&&&华硕G50的拆解非常方便,针对散热系统、内存、无线、硬盘区域设置了两个可拆解面板,其中一个面板是专门针对硬盘设计的,用户在家中就能够自行拆解,进而对自己的爱机进行升级。&&&&笔记本配备的双硬盘位是一大亮点,机器本身只配备了一块硬盘,闲置了一个硬盘位,对于想要升级硬盘容量的用户绝对是个好消息,另外配备双硬盘组成Raid以后,还可以提升硬盘的性能,这也是提升硬盘性能的最有效途径。&&&&笔记本标配3GB内存,分别是一条1GB和2GB,对于内存的容量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有些遗憾的是,内存的频率都是800赫兹的,并没有采用高端的DDR3内存。大家应该都了解,内存频率与笔记本显卡的性能有着恨得联系,也可以说DDR3内存对提升显卡性能有很大的帮助,这对于一款主打游戏的高端娱乐本来说,总觉得有一点缺陷。&&&&具体配置&&&&首先华硕G50满足当前最新的英特尔平台——迅驰2平台,T9400处理器+PM45次那片组+5100无线组成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最新平台,而NV9800独显的加入亦是产品的最大亮点,它的加入是这款笔记本足可以在当前游戏笔记本中傲视群雄。15寸的高分屏、奥特蓝星音响、丰富的外部接口都可以说是亮点,都要优于主流的游戏类笔记本电脑。&&&&详细配置产品型号华硕 G50 vt处理器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T9400 (3MB 二级高速缓存,2.5GHz,1066MHz前端总线)芯片组Intel (
)PM45内存2GBx1+1GBx1 DDR2 800MHz硬盘320GB 5400光驱DVD刻录光驱显卡NVIDIA GeForce 9800M GS独立显卡 512显示屏15'' (分辨率&1440 x 900)摄像头200万像素通讯设备蓝牙 v2.1+EDR(可选)
&&&&英特尔 Wireless WiFi Link 5100外接端口八合一读卡器
&&&&ExpressCard/54插槽
&&&&USBx4
&&&&VGA
&&&&网卡接口
&&&&e-sata接口
&&&&HDMI接口
&&&&耳机 / 音箱 / S/PDIF 数字音频接口
&&&&电视天线
&&&&IE1394电池11.1V 4800mAH锂电池重量3.155Kg(包含电池)&&&&性能测试&&&&我们先来说看看Vista的自评估分数,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索引评分的最高分为5.9分。从得分结果中一目了然,G50有两项得到了5.9分,还有一项是5.8分,另外的处理器和磁盘两项的得分为5.4和5.5,其中磁盘的分数是很容易就可以认为改变的,可以通过提升容量、组成Raid以后来实现,这样的分数并不多见,其表现出来的性能绝对可以称得上高端。&&&&在软件测试部分,我想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配备的NV9800独显的性能,在这里笔者也着重说明一下此项的相关测试结果。测试显卡性能笔者使用的是最为常用的CDMork05及06,两者的测试结果分别为1分,在笔者测试笔记本产品的经历中,单显卡的两项测试成绩可以超过10000分的屈指可数,而NV9800的3DMork05的分数竟然达到了13341分,笔者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内心真的非常激动。也许这么说还不够直观,下面我把常见低-中-高端显卡的相关成绩列举一下,通过对比相信更加能够体现NV9800的强大。&&&&显卡型号3DMrak053DMrak06NV9200MGS27571787HD345025801632NV9300MGS28981886HD365064493632NV9650MGT76424659NV9800MGS133418167&&&&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NV9800独显的明显优势,完全超越了当前的其它显卡的性能,我想这里也不必多说了,这样的显卡玩什么游戏不可以呢。&&&&各项性能评测得分——华硕G50VT测试项目子项目得分CPU
&&&&测试软件:SiSoftware Sandra 2007Dhrystone ALU23331Integer iSSE318631Whetstone x8 iSSE2140110Float-Point x4 iSSE275767CPU
&&&&测试软件:Everest CPU CacheL1 Read/Write/Copy/83149L2 Read/Write/Copy/20185内存
&&&&测试软件:Everest MemoryRead/Write/Copy60内存
&&&&测试软件:SiSoftware Sandra 2007Int Buff'd iSSE25620Float Buff'd iSSE25589磁盘
&&&&测试软件:HD Tach 3.0HD Tach 3.0 Burst179.5HD Tach 3.0 AVG50.0磁盘
&&&&测试软件:SiSoftware Sandra 2007File System 57Phiscal Disk 67磁盘
&&&&测试软件:Everest Disk BenchmarkRandom53.1Buffered165.6显卡
&&&&测试软件:3D Mark()3D Mark 2003-3D Mark 2005133413D Mark 20068167整机
&&&&测试软件:PCMack 2005PCMack 20056805CPU6542Memory5455Graphics7473HDD4360电池
&&&&测试软件:BatteryMark4.0.1LifeTest(min)125-71测试平台: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其它几项的测试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异常,表现都在主流水平。至于笔记本 续航时间,也和预料的差不多,续航时间只达到了2小时,也只是看一部完整电影的时间,不过对于这样一款追求性能的游戏产品,表现也并不差。&&&&总结及优缺点&&&&总的来说,华硕G50的所有测试项目的结果都比较让人满意,无论是在性能方面、还是外观设计都给我们带来了和以往笔记本完全不同的感受,可以说做到了打破常规,把游戏笔记本规格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而面向游戏用户推出的这款游戏笔记本相信也一定可以打动游戏用户,把它成最值得拥有的最强游戏笔记本也并不为过。&&&&唯一使产品和用户之间存在距离感的也就是产品的售价了,高达15588元的价格并非所有用户都可以接受,不过依照目前的笔记本产品市场的价格来看,这样的价格不会有太多的变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会拉低一些是必然的,但大家最好不要期待可以降很多,万元以内更是不切实际的的想法。&&&&另外,对笔记本市场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之前称得上巅峰或最强游戏笔记本的产品,多为大尺寸笔记本产品,也就是说机身尺寸都集中在15寸以上的产品线上,对于这类产品完全没有便携性可言。而此次华硕G50把机身尺寸做到了15寸,虽然在便携性方面也谈不上出色,但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也更理想。相对之前的产品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便携性与性能兼顾。&&&&最后的问题就是消费者是否可以接受,笔者的看法是:无论是超轻薄、超便携、还是这样的主打性能的游戏笔记本,都有市场,而他们的区别也只在市场的大小而已,对于主打性能的大尺寸笔记本产品主要是作为台式机的代替品,而你是否需要这样的产品就要有你来决定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有选购此类机型的打算,这款华硕G50绝对是最佳的选择。&&&&优点:&&&&1、外观设计时尚炫酷&&&&2、机身多处设置气氛灯&&&&3、影音效果出色&&&&4、配置强悍的NV9800独显、双硬盘&&&&5、数字小键盘,特色游戏功能&&&&不足:&&&&1、机身略显笨重&&&&2、续航能力一般&&&&3、售价较高
﹣﹣﹣﹣﹣﹣﹣﹣﹣﹣
var lang=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meta")[0].getAttribute("content");
if (lang.indexOf("BIG5") !=-1)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
游戏笔记本  市场研究公司IDC在一份最新报告中指出,截至目前,全球被人们用于玩移动游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安装量已经超过10亿。在此份报告中,IDC将“每3个月内至少运行过移动游戏一次”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纳入统计范畴。  市场研究公司IDC在一份最新报告中指出,截至目前,全球被人们用于玩移动游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安装量已经超过10亿。在此份报告中,IDC将“每3个月内至少运行过移动游戏一次”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纳入统计范畴。  “在游戏世界,移动游戏已经迅速成为最耀眼的明星。”IDC游戏研究总监刘易斯·沃德(Lewis&Ward)说。&#18年,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游戏下载量预计将翻番,超过600亿次。这将让掌持式游戏机提供商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从整体来看,至2018年游戏行业持续迅速成长,并将向亚太市场和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倾斜。”  IDC指出,全球44%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被用于游戏。在北美,(截至2014年底)被用于游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设备多达1.57亿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此外,2014年约4800万北美用户为至少一款移动游戏花钱,而IDC预计,今年北美移动游戏市场总收入将接近48亿美元。沃德称从营收角度做比较,iOS&App&Store仍保持着对Google&Play的领先优势。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游戏的收入仍然高于平板电脑游戏。“虽然平板游戏玩家更频繁地为移动游戏付费,但由于智能手机普及率远高于平板,在2014年,北美智能手机游戏收入在移动游戏总收入中的占比超过75%。”沃德说。  IDC还发现,支持在线多玩家功能的移动游戏收入普遍高于只提供单人体验的游戏。该公司认为MOBA移动游戏将在2015年盛行,并进一步推动电子竞技的发展。  “移动平台MOBA正逢其时。2015年,我们将很有可能看到多款手游MOBA大作问世。”沃德表示。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移动游戏的复杂性将在2015年迎来一次大跨步前进,内容丰富、基于团队的在线互动将成为此趋势的衍生成果之一。2015年,电竞现象也将会蔓延至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平台。”Service Unavailable‘英特尔’
本周召开的 IDF(Intel’s Developer Forum)英特尔开发者技术峰会上,英特尔谈到了很多与 Broadwell 架构的 Core M 芯片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基于该平台芯片打造的超轻薄平板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2 合 1 设备,而在此期间则重点介绍了 Core M 的参考设计 。
其实之前我们已经报道过全球第一波 Core M 14nm“平板+笔记本”二合一产品,大概有 8 款设备,比如联想的 ThinkPad Helix 2 或者 ASUS Zenbook UX305。而根据英特尔的描述,搭载基于 Core M 芯片的这些设备功耗表现十分优秀,并且可以提供非常强劲的性能表现。
英特尔希望帮助设备制造商打造超薄且无风扇的设备
Core M 是英特尔第五代酷睿 Broadwell 架构处理器产品,其具备高性能、低功耗的特性,功耗低至 4.5W,发热量很低,绝大多数产品设计将不包含风扇,这种低耗能的特性将使得设备变得更加轻薄、凉爽和安静,续航时间大幅提升。英特尔称,由于此芯片的优势,可以打造出十分轻薄的平板电脑,或者可插拔 2 合 1 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
Intel Xeon家族正在全面进入v2时代:E5-1600 v2、E5-2600 v2已经出炉,面向单路和双路领域,E5-4600 v2、E5-2400 v2将在明年初诞生,前者针对四路系统,后者是独特的LGA1356接口;同样在明年,企业级的E7-00 v2、8800 v2也会出现在企业级客户面前,分别适合双路、四路、多路设备。它们全都是22nm Ivy Bridge家族的产物。
IVB-EX E7-x800 v2系列距离普通用户非常远,但在技术上非常先进,号称会比这一代提升100%的性能。
最特殊的是,它会配备最多15个核心(30个线程)——自进入多核时代以来,核心数量都是偶数个,这似乎是第一次出现奇数,但还不知道Intel这么做的原因何在。三级缓存最多37.5MB,每核心对应2.5MB。
E7-x800 v2也会集成用于多路处理器通信的QPI总线,不过从四条减少为三条,传输速率则从6.4GT/s提升至8GT/s,并且升级为1.1新版。
内存控制器也是四通道的,每个通道都连接一个可扩展内存缓冲(SMB),提供两个DDR3接口,因此等效于八通道,而且每个通道都可以安装最多三条内存,最多24条,比上代多了一半,内存频率也提升为DDR3-1600。
总线支持DMI 2.0、PCI-E 3.0。前者传输速率5GT/s,连接芯片组。后者有最多32条信道。
技术特性支持OS Guard,也就是此前所说的SMEP(高级模式执行保护),以及Secure Key,亦即数字随机数字生成器,还有RAS特性增强,包括MCA恢复执行路径、PCI-E实时错误恢复。
热设计功耗有95W、105W、130W、155W等几个档次。8800 v2系列有155W的10/6核心、130W的15/12核心、105W的15核心。4800 v2系列有6-15个核心,热设计功耗105-130W。2800 v2系列有12/15个核心,热设计功耗105-130W。
E7 v2也会使用LGA2011 Socket R1封装接口,2014年第一季度发布。
Intel又正式发布了面向双路市场的Xeon E5-2600 v2,以及针对单路工作站的Xeon E5-1600 v2,架构均基于Ivy Bridge,桌面上的IVB-E就是它们的精简版。
E5-2600 v2采用22nm工艺制造,LGA2011封装接口,号称比上代SNB-EP E5-2600性能提升最多50%,能效改进最多45%,并支持数据保护等高级安全技术。
Intel宣称它已经创下了15个新的性能世界纪录,涵盖企业计算、虚拟化、能效、Web、技术计算、数据库等等。相比于2008年的服务器平台,它能以4%的功耗、2%的成本提供91%的性能。
E5-2600 v2系列有多达18款型号,分为双路工作站、双路基础服务器、双路标准服务器、双路高级服务器四部分,最顶级型号Xeon E5-2697 v2拥有12个核心、24个线程、30MB三级缓存、2.7GHz主频、四通道DDR3-1866内存、8GT/s QPI总线,热设计功耗130W。
E5-2695 v2是另一款12核心,主频降至2.4GHz,热设计功耗降至115W。
E5-2643 v2、E5-2367 v2则是主频最高的,均达3.5GHz,不过分别是六核心、四核心,三级缓存6MB、4MB,热设计功耗也都达到了130W。
功耗最低的是E5-2630L v2,六核心,主频2.4GHz,三级缓存15MB,QPI 7.2GT/s,内存支持DDR3-1600,热设计功耗60W。
E5-2650L v2是另一款节能版,十核心,主频1.7GHz,三级缓存25MB,QPI 8GT/s,内存支持DDR3-1600,热设计功耗70W。
热设计功耗最高的是E5-2687W v2,达到了150W。它有八个核心,主频3.4GHz,三级缓存25MB。
价格从202美元到2614美元不等,比上一代贵了不少。
Xeon E5-1600 v2系列有三款型号50 v2、1620 v2,但不像上代那样完全是桌面版的复制品,而是规格更高,分别是六核心的3.7GHz、3.5GHz,以及四核心的3.7GHz——前两款均比桌面版快了100MHz,但都保持在130W。
价格分别要1080美元、583美元、294美元,和上代完全相同,而桌面上的i7-4960X、4930K、4820K分别为999美元、583美元、323美元——没错,最后一个反而更便宜了。
已经和即将基于Xeon E5- v2推出新服务器、工作站的厂商有:宏碁、苹果、华硕、Bull、Cray、思科、戴尔、富士通、惠普、日立、华为、IBM、浪潮、联想、NEC、甲骨文、广达、SGI、曙光、Supermicro、泰安、Wiwynn、Unisys。
虽然Intel的桌面处理器明年不会升级到14nm,但是这种新工艺正在紧张有序地铺开,将首先在笔记本和移动领域施展拳脚。
Intel今天确认,14nm工艺将在今年底投入批量生产,打头阵的当然是Broadwell。在旧金山会场上,Intel还拿出了一台配备着14nm Broadwell芯片的笔记本,已经可以正常运行了。
Intel宣称,Broadwell初期样品的测试显示,它能比Haswell带来“30%的功耗改进”,后期进一步完善后还有望更多。
Intel同时重申,Atom处理器的工艺将不再落后一代,而是和Core系列平起平坐,今年进入22nm后明年就会上14nm。
根据此前消息,Intel将在2014年第三季度发布14nm Cherry Trail平板机平台,智能手机上则依然晚一步,14nm Morganfield要等到2015年初。
Intel正在谋划的全新工艺、全新架构Atom将进入多个市场,包括入门级桌面和笔记本、平板机、智能手机、嵌入式、微型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等。今天,Avoton Atom C2000系列率先登场了,这也是整个新家族中规格最为强悍的,不仅仅面向微型服务器、数据存储云服务、数据中心,更专门针对通信基础设施定制了大量型号,大大超越了上一代Atom S1200。
Intel这几年一直在限制处理器超频,但却又出人意料地提出了固态硬盘超频的概念,或许只能说是为了吸引眼球吧。Intel本来计划在旧金山的IDF峰会上详细解释如何对固态硬盘超频,但是在PXA Prime大展上,Intel迫不及待地进行了第一次公开演示。
有趣的是,Intel准备效仿处理器上的做法,推出K系列固态硬盘,解锁一向都是封闭的不少参数,包括主控频率、NAND闪存总线频率等等。这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XTU)超频工具也已经加入了对固态硬盘超频的支持。
现场演示的固态硬盘编号冗长“SSDSC2BB480G4 : BTWLQGN”,其实是基于企业级DC 3500的一个衍生原型,容量480GB,闪存颗粒20nm MLC,主控信息不详。
目前能调节的参数只有两个(未来肯定还会更多比如说功耗),首先是主控频率,这里默认400MHz,最高可以超到625MHz,幅度达56.25%。
其次是闪存颗粒频率,默认83MHz,最高可超至100MHz,幅度20.5%。
关键问题是,超频效果如何呢?肯定要跑一跑来对比了。
这是默认参数下的随机、持续性能。
先把主控频率超到625MHz,闪存不变。持续读取速度从474.27MB/s提高到478.18MB/s,持续写入则从400.82MB/s提高到417.11MB/s,评分从918提高到1050分,性能增加幅度约14%,和频率提升幅度相去甚远。
今年IDF(英特尔开发者论坛)大会,将从9月10-12日,在美国旧金山据举行。
英特尔将在会上推出Ivy Bridge-E 核酷睿i7-4960X处理器,主频3.6GHz,酷睿i7-4930K处理器,主频3.4GHz和4核酷睿i7-4820K,主频3.7GHz理器,TDP功耗均为130W。
这三款处理器将采用LGA 2011插槽,支持X79芯片组,DDR3内存和PCI-Express 3.0代,处理器售价最高达999美元。
消息人士表示,这些22nm的Ivy Bridge-E系列处理器不会锁频,以满足用户超频需求。来自驱动之家
六月份发布超多Haswell家族新品之后,Intel今天又马不停蹄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充,包括中高端的升级和i3、奔腾、赛扬的首次加盟。此外还带来了四款新的Ivy Bridge i5、赛扬,以及一款新的Xeon E3-1230,总量超过了30款。
Core i7-4771:这是一款看上去很特殊的型号,1结尾的编号极其罕见,不过其实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只是i7-4770的简单提速版而已,原始主频从3.4GHz提升到3.5GHz,但是睿频最高加速频率仍为3.9GHz,价格则从303美元提高到314美元(散装/下同)。
至于为什么叫i7-4771,可能是为了照顾i7-4770K,毕竟如果叫i7-4780的话会严重影响后者的地位。
Core i5-4440:i5-4430的升级版,频率从3.0-3.2GHz来到3.1-3.3GHz,其它完全不变。
Core i5-4440S:i5-4430S的升级版,频率从2.7-3.2GHz来到2.8-3.3GHz,其它完全不变。
Core i5-3340:Ivy Bridge i5的最后一次更新了吧。i5-3330的升级版,频率从3.0-3.2GHz来到3.1-3.3GHz,其它完全不变。
Core i5-3340S:i5-3330的升级版,频率从2.7-3.2GHz来到2.8-3.3GHz,其它完全不变。
Core i3-4340:这是Haswell家族第一次出现桌面版i3。双核心四线程,主频3.6GHz,三级缓存4MB,核芯显卡HD0MHz,内存支持DDR3-1600,技术支持VT-x、EPT、AES-NI等等,热设计功耗65W。标价149美元。
Core i3-4330:主频降至3.5GHz,其它同上。标价138美元,和现在的i3-3250相同。
Core i3-4130:主频3.4GHz,三级缓存3MB,核芯显卡HD0MHz。标价122美元,比现在的i3-贵了5美元。
Core i3-4330T:主频3.0GHz,三级缓存4MB,核芯显卡HD4600(?) 200-1150MHz,热设计功耗35W。标价138美元,和i3-3250T同价。
Core i3-4130T:主频2.9GHz,三级缓存3MB,核芯显卡疑似HD4400但频率同上。标价122美元,又比i3-T贵了5美元。
Core i3-4330TE:嵌入式版本。主频2.4GHz,三级缓存4MB,核芯显卡HD4600(?) 350-1000MHz,删去AES-NI。标价122美元。
Pentium G3430:奔腾也是第一次出现在Haswell的队列中。双核心双线程,主频3.3GHz,三级缓存3MB,核芯显卡HD 350-1100MHz,内存支持DDR3-1600,技术支持比i3系列少了AES-NI,热设计功耗65W。标价86美元,和G2140相同。
Pentium G3420:主频3.2GHz,其它同上。标价75美元,和G相同。
Pentium G3220:主频3.0GHz,内存支持降为DDR3-1333,其它同上。标价64美元,和G2000系列相同。
Pentium G3420T:主频2.7GHz,核芯显卡HD 200-1100MHz,内存支持DDR3-1600,热设计功耗35W。标价75美元,和G2120T/G2100T相同。
Pentium G3220T:主频2.6GHz,内存支持DDR3-1333,其它同上。标价64美元,和G2030T/G2020T相同。
Celeron G1630:这个还是Ivy Bridge家族的,Haswell的新赛扬要等2014年第一季度。GGHz的简单提速版,主频来到2.8GHz,标价52美元。
G1620同时降价至42美元,降幅19%,这也是今天唯一降价的型号。
Celeron G1620T:GGHz的提速版,主频来到2.4GHz。标价仍为42美元,G1610T则维持42美元不变。
Intel将在本季度内发布新一代双路服务器处理器Ivy Bridge-EP Xeon E5-2600 v2,相应的嵌入式版本也会同步登场,最多拥有10个核心,仅比标准版少2个。
E5-2600 v2系列将有18款不同型号,其中六核心E5-2630 v2、八核心E5-2640 v2、十核心E5-2680 v2都可直接用于嵌入式领域,而针对嵌入式专门开发的型号有四款,都是节能版本:
Xeon E5-2618L v2:六核心十二线程,主频2.0GHz,三级缓存15MB,热设计功耗50W。
Xeon E5-2628L v2:八核心十六线程,主频1.9GHz,三级缓存20MB,热设计功耗70W。
Xeon E5-2648L v2:十核心二十线程,主频1.9GHz,三级缓存25MB,热设计功耗70W。
Xeon E5-2658L v2:十核心二十线程,主频2.4GHz,三级缓存25MB,热设计功耗95W。
它们都支持TXT等技术,按说也应该支持睿频加速,但具体频率不详。
超频玩家The Overclocking Knights近日创造了一项新纪录,他让一颗零售版的i7-4770K突破了7GHz大关,确切地说是7068.5MHz。
他使用的装备包括微星Z87 XPower主板、威刚DDR3 2GB单条内存、GeForce 210显卡等,当然还有液氮。
超频过程中屏蔽了两个核心和超线程,电压不详(CPU-Z 0.815V的显示请无视),外频为102.44MHz,倍频为69x。
虽然超频团队特意强调说,这是零售版,不是工程样品,但或许只能说,哥们儿你碰到极品了。
Intel即将推出四款新的嵌入式Haswell,型号分别为Core i5-E、Core i3-E。现在,我们终于获悉了它们的详细规格。
这四款处理器都是双核心四线程,3MB三级缓存,核芯显卡GT2(具体名称不详),基础频率400MHz,加速频率900MHz(很低),内存支持双通道DDR3L-1600 ECC,技术支持PCI-E 3.0、SSE4、AVX,热设计功耗2E结尾的25W、0E结尾的37W,BGA封装。
i5系列自然还会有睿频动态加速,并额外支持TXT、VT-d技术。
具体频率,两款i3分别为1.6GHz、2.4GHz,两款i5则分别是1.6-2.7GHz、2.7-3.3GHz。
预计第四季度发布。
最新消息显示,很多玩家比较青睐的单路型Xeon E3-1200 v3也会有比较强的生命力。明年第二季度,Intel将发布一批新的1200 v3,但它们还是Haswell家族的,相信只是规格的小幅提升而已。
事实上,Intel不久前曾经公开过一份路线图,显示E3-1200系列正准备进入14nm的时代,但是日期给得很模糊,仅仅标注为“2014+”。
这就意味着,全新的E3-1200 v4不会太近。考虑到该系列往常都是和桌面版同步推出,那么不出意外的话,E3-1200 v4也得等到2015年上半年了。
另外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内,其它的Xeon将陆续迎来大批新产品,具体日程如下:
2013年第三季度:E5-2600 v2,Ivy Bridge-EP核心,面向双路市场,至少18款型号,最多12核心24线程、30MB三级缓存。
2013年第三季度:E5-1600 v2,Ivy Bridge-EP核心,面向单路核心,3款型号。其实就是桌面顶级平台Ivy Bridge-E的服务器版本,规格相同,就像Sandy Bridge-E、E5-1600那样。
2014年第一季度:Xeon E7-00 v2,Ivy Bridge-EX核心,面向多路市场。这部分原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现在延期了。
2014年第一季度:E5-4600 v2,Ivy Bridge-EP核心,面向四路市场,LGA2011封装接口。
2014年第一季度:E5-2400 v2,Ivy Bridge-EN核心,面向双路市场,LGA1356封装接口。
2014年第三季度:E5-2600 v3、E5-1600 v3,Haswell-EP核心,支持DDR4-2133内存、AVX/TSX指令集。E5-1600 v3其实就是桌面上的Haswell-E,换言之后者也会在明年Q3降临。来自驱动之家
日前关于Ivy Bridge-E的售价被VR-Zone中文版曝了出来,顶级的i7-4960X售价为990美元,比上一代i7-3960X便宜了69美元;次旗舰i7-4930K售价为555美元,比上代产品i7-3930K便宜了39美元;而四核心八线程设计的i7-4820K由于被归类到了K家族中,所以售价达到了310美元,比i7-3820贵了5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VR-Zone最新曝出来的规格表显示Intel对Ivy Bridge-E处理器的频率进行了一些修改,其中i7-4820K的默认频率为3.7GHz,居然不支持动态加速(也有可能是原文表格中标注错误);而i7-4930K的默认频率为3.4GHz,动态加速最高为3.6GHz,i7-4960X的默认频率为3.6GHz,但动态加速最高只有3.7GHz(此前曝光的工程样板动态加速最高可达4GHz)。如此之低的动态加速频率在Intel的历史上是罕见的,莫非就是因为加速频率低了,所以Intel才降低了售价?
可以预见,如果以上频率为真的话,那么Intel在明年肯定会对Ivy Bridge-E处理器进行更新,推出动态加速频率更高的新品。
GT3e、Crystal Well、Iris Pro 5200……不管怎么称呼,Haswell带来了的嵌入式缓存版核芯显卡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但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它仅仅用在部分高端笔记本型号和桌面整合型号中,一般人根本买不到。测试证明,缓存的加持已可让Iris Pro 5200有了强大的游戏性能,而另一方面,这部分128MB eDRAM还可以充当四级缓存,这能带来多少变化呢?
AnandTech近日体验了一台台湾蓝天Clevo W740SU,首款投放市场的Iris Pro 5200笔记本,处理器为Core i7-4750HQ,和顶级的i7-4950QH一样都是四核心八线程、6MB三级缓存、DDR3/L-1600内存、47W热设计功耗,但是频率从2.4-3.6GHz降至2.0-3.2GHz,核显加速频率也从1.3GHz降至1.2GHz。
在目前的Haswell处理器中,顶级型号为Core i7-4770K,其默认主频为3.5GHz,动态加速最高3.9GHz;非K系列处理器中的顶级型号是i7-4770,其默认主频为3.4GHz,动态加速最高3.9GHz;二者都是四核心八线程设计,三级缓存8MB。
从之前曝光的路线图信息显示,9月份Intel会发布一款非常奇葩的型号“Core i7-4771”,这似乎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这种诡异的编号,它不会取代Core i7-4770,而是长期与之共存。
日前VR-Zone中文版就拿到了Core i7-4771的样品,经过识别之后发现该处理器的核心频率为3.5GHz,动态加速依然是3.9GHz,至于四核心八线程设计和8MB的三级缓存肯定也是理所当然的。换句话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i7-4771看作是阉掉了超频功能的i7-4770K,相比i7-4770来说主频高了0.1GHz,但动态加速频率却不变,因此性能方面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提升,总体表现和i7-4770K相近。
外媒最新曝光出来的文档显示SNB-E家族的使命还没有完结,因为一款新产品i7-3910K即将到来。
目前还没有关于i7-3910K的规格信息流出,但从命名上来看,它的规格应该介于四核心的i7-3820以及六核心的i7-3930K之间,很有可能是只是主频比后者略低一些而已。
从文档的信息来看,i7-3910K的默认频率为3.0GHz,动态加速频率未知,步进为C2,sSPEC编号为SR0TN。
外媒表示这颗处理器很有可能是面向OEM市场的产品,否则的话等Ivy Bridge-E发布之后这款处理器还会有销路么?
据悉,英特尔将在今年9月推出基于Haswell的奔腾处理器,在2014年第一季度,推出基于Haswell的赛扬处理器。
英特尔也将在不久之后,发布基于Haswell的中端处理器,包括酷睿i3系列,逐步淘汰上一代基于Ivy Bridge的处理器,如酷睿i5 2390T,酷睿i3 2100和奔腾G860。
然而到今年年底,Ivy Bridge处理器仍将占英特尔CPU总出货量60%左右。
Intel要在桌面顶级平台上推出八核心了,Haswell-E亮点颇多令人期待,但其实就像两任前辈Sandy Bridge-E、Ivy Bridge-E,它也没有释放全部能量。
TechRadar报道称,一颗完整的Haswell-E其实内部有多达14个核心,但是在桌面上,你只能得到其中的一半多点。
8核心16线程看起来很威猛,但其实这远远不是真相……
这其实比SNB-E时代更过分,它有最多8个核心,桌面上只是屏蔽了2个。当然,最狠的应该还是IVB-E,其实它最多有12个核心的,桌面上竟然屏蔽了6个,也就是整整一半,除非Intel还有另外一种核心比较少的die。
近日深圳某电子公司的一份文档,其中就泄露了Bay Trail平台的多款型号、规格,包括了Bay Trail-M移动、Bay Trail-D桌面、Bay Trail-I工业级三部分,但就是没有针对平板机的Bay Trail-T。(Bay Trail系列处理器使用22nm的最新Silvermont架构)
M家族的型号我们已经知道了,其中三款赛扬的部分规格也早就泄露了,但这次曝光的更详细,特别是也引入了“场景设计功耗”(SDP)的概念,指标看上去更诱人。
Pentium N3510是四核心,主频2.0GHz,核显最高频率750MHz,热设计功耗7.5W,SPD 4.5W。
Celeron N2910也是四核心,主频降至1.6GHz,但核显略微提升到756MHz,TDP/SDP同上。
Celeron N2810改为双核心2.0GHz、核显756MHz,TDP/SDP依然同上。
Celeron N2805是双核心1.46GHz,核显降至667MHz,因此功耗非常低:TDP 4.5W、SDP 2.5W!
D家族也同样抛弃了Atom凌动品牌,使用奔腾、赛扬,编号前缀为J,都是TDP 10W,核显频率都是792MHz,但这次没有SDP的概念了。
Pentium J2850是四核心2.41GHz,所有型号中频率最高的,自然也会有着最好的性能。
Celeron J1850非常像Pentium N3510,也是四核心2.0GHz。Celeron J1750则是双核心2.41GHz。
I家族保留了Atom的牌子,命名为Atom E3800系列,共有五款型号,从四核心1.91GHz到单核心1.46GHz(唯一的一款单核心),TDP 10-5W。
T家族预计会和M家族比较接近,更可能是略低一些,以适应平板机。根据此前消息,1.1GHz的四核心安兔兔跑分都能破4万,轻松干掉2.3GHz的骁龙800,性能强悍。来自:驱动之家
华擎之后,精英也开始解放旗下的H87、B85主板,使其同样具备对K系列处理器进行超频的能力,而不需要非得用最贵的Z87。
华擎的Non-Z OC功能需要玩家进入BIOS,选择预置的超频频率。精英的做法则更加灵活,自主性更高:BIOS里开启“Runtime Turbo Enable”选项,此时代表倍频的“CPU Ratio”就可用了,随便调。
Runtime Turbo Enable开启
本月初时候Intel曾经召开过一次主题会,多位Intel的核心技术人员参与了这次会议并回答了粉丝的提问,国外媒体PCGH有幸参与了此次主题会,并给我们带来了相关的问题汇总。
1、8系芯片组USB 3.0缺陷
在谈到8系芯片组的USB 3.0缺陷的时候Intel表示目前C2步进的芯片组已经修复了这一Bug,但还没有出货,未来能够识别出主板是否采用的C2步进的芯片组主要取决于厂商,Intel无权干涉。
2、Intel的独显在哪?
有粉丝在会议上提问称目前Haswell中的核芯显卡已经比较强大了,甚至能够媲美一些低端独显,询问Intel在未来是否会重返桌面级独显领域。对此Intel的回答的暂时还没有推出独显的计划。
3、Haswell Core i3能开放倍频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肯定能够猜到,以Intel的圈钱习惯来看的话这完全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还有有人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Intel表示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此前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了不锁频的奔腾处理器,但后来效果并不好,所以认为大家不会喜欢用低端CPU来超频。Intel你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再说人家问的是i3你扯奔腾干嘛?
4、别换插槽了好不好?
有粉丝气势汹汹的质问Intel凭什么动不动就更换CPU插槽,Intel对此的回答是想要支持新的技术就必须对接口做出改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DDR2到DDR3的转变),而且改变插槽之后也可以防止用户去使用不兼容的CPU,如果他们想要保持兼容的话就会丧失不少创新能力。
来自驱动之家
这就是截止到第三季度的Intel桌面处理器型号全图。Core i7-4771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只是把原始主频提升100MHz而来到3.5GHz,动态加速最高仍是3.9GHz,其他也都和Core i7-4770没什么两样。难道还有什么隐藏技能?抑或只是编号受限而已?——总不能叫i7-4780吧。
Core i5-4440、Core i5-4440S分别是i5-4430、i5-4430S的升级版本,原始和加速频率提升100MHz,分别来到3.1-3.3GHz、2.8-3.3GHz。
Core i3-都是双核心四线程,主频3.6/3.5GHz(不支持睿频加速),三级缓存4MB,核芯显卡还是GT2 HD4600,加速频率1150MHz,内存支持DDR3-1600,技术支持AES-NI但没有VT-d(估计也不会有新的指令集TSX-NI),热设计功耗54W。
Core i3-4130三级缓存削减到3MB,主频3.4GHz,核芯显卡降级为HD4400但频率不变,其他同上。
Core i3-4330T、Core i3-4130T都是节能版,热设计功耗35W。双核心四线程,主频3.0/2.9GHz,三级缓存4/3MB,核芯显卡HD 1150MHz,内存DDR3-1600。
Pentium G均为双核心双线程,主频3.3/3.2GHz,三级缓存3MB,核芯显卡HD Graphics 1100MHz,内存仍是DDR3-1600,但不再支持AES-NI,热设计功耗还是54W。
Pentium G3220进一步降速到3.0GHz,内存降至DDR3-1333,其他同上。
Pentium G3420T/G3220T都是35W节能版,主频2.7/2.63GHz,三级缓存3MB,内存支持DDR3-。
总的来说还是和之前Sandy Bridge、Ivy Bridge差不多的划分体系,通过逐步阉割核心数量、睿频加速、超线程、三级缓存容量、核芯显卡级别、内存频率、技术支持而衍生出低端产品,当然功耗也逐步降了下来。
擅长曝料的国外玩家@asder00近日接连贴出了Intel 年桌面处理器路线图,以及Haswell的未来升级规划,猛料相当多。
顶级发烧友平台上,Ivy Bridge-E将在第三季度发布(确切地说是9月份),取代老迈的Sandy Bridge-E。型号规格不再赘述,不过有趣的是,根据这份路线图,Intel有可能会在第四季度就对首发阵容进行升级,当然具体如何还要看各方面的情况再定。
Haswell家族中,Core i7-4770K、Core i5-4670K两款开放倍频的型号也有可能在年底提速,但同样待定。比较奇葩的是第三季度内将会新增一款“Core i7-4771”,这似乎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这种诡异的编号,但它不会取代Core i7-4770,而是长期与之共存。
Core i5-4400系列其实也会更新的,这个稍后就会提到。
2014年第二季度,Haswell Refresh将会到来。关于它的详情还不得而知,但很显然是Haswell的一次升级版,而原定明年上半年推出的14nm Broadwell将会顺延到2015年。Intel你终于把脚步放缓了一些。
Core i3、奔腾家族将在第三季度迈入Haswell时代,前者有Core i3-4340、Core i3-4330、Core i3-4130三款型号,后者则有Pentium G3430、Pentium G3420、Pentium G3220,但这只是标准版,后边还会看到低功耗版。
赛扬家族暂时按兵不动,2014年第一季度才会更新到Haswell。
不过到了明年第二季度,Core i3、奔腾、赛扬三大系列同样都会更新到Haswell Refresh。看来这回Intel打算一次性从上到下换个遍。
近日,某主板的支持清单里不小心泄露了Xeon E5-2600 v2系列的全部规格、型号。相比于E3-1200 v3的进步缓慢,这次规格提升相当多。
根据这份规格表,E5-2600 v2系列将有11款不同型号,核心步进就有三种C0、C1、M0。具体核心数量没有披露,但考虑到每个核心对应2.5MB三级缓存,由此推测将有8核、10核、12核至少三种,而上代最多才8个,因此三级缓存最大容量从20MB增至30MB。
12核心的型号有两款97 v2,主频2.4、2.7GHz,热设计功耗115W、130W。
2687W v2的热设计功耗达到了150W,唯一一款如此之高。它是10核心的,主频有3.4GHz。2687W也是150W,不过只有8核心,主频也不过3.1GHz,22nm新工艺确实很牛。
低功耗型号只有一款2650L v2,10核心,主频1.7GHz,热设计功耗70W。2650L也是70W,不过仅为8核心、1.8GHz。
频率最高的是.5GHz,10核心,热设计功耗130W。
Sandy Bridge Xeon E5-2600 v2
Intel近日发出消息Xeon E3-1200系列L、、、L、、等全系列十二款型号将在日之后不再接受新的订单,已下订单也不能再取消或者退回,而最终出货时间散装版为日,盒装版供完为止。
但的盒装版本仍将在嵌入式市场上长期提供。
与此同时,Westmere家族的双路服务器处理器Xeon 5600系列也将同步停产退市,型号包括Xeon E5603、E5606、E5607、E5630、E5640、E5649、L5609、L5630、L5640、X5647、X5650、X5660、X5667、X5670、X5672、X5675、X5677、X5680、X5687、X5690,散装版出货截止时间为日,盒装版供完为止。
还有两款Sandy Bridge家族的移动版处理器Core i5-M(BGA/PGA),日最终结束历史使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游交易平台517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