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一品仵作 决胜千里里选择区组怎么找不到

问道决胜千里会不会合到2015?_百度知道
问道决胜千里会不会合到2015?
我有更好的答案
时间的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决胜千里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问道不显示区组了怎么办_百度知道
问道不显示区组了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系统BUG问题,重新安装即可。也有可能是区组未完成更新,导致该区组暂不显示,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用太过焦虑。在官网最新安装包。。
采纳率:9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问道九章之问道之道器
我的图书馆
【原】问道九章之问道之道器
2012,人们口中的末日,无论多么期盼它的到来,无论多么恐惧失去既得的一切,2012这个“末日之年”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自古至今一个又一个“末日预言”的破灭既让一部分人勇敢的追求向往的世界,为了心中的理想奋斗拼搏,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又让一部分人得过且过、肆意放纵,抓住即将逝去的生命尾巴挥霍青春。
真正有信仰的人,并没有因为2012年的平安度过而感到一丝动摇、彷徨、退转,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做所做但问自心;只知道享受眼前的短暂瞬间的人们,也没有因为所谓的末日谣言不攻自破而改变自己放逸自毁的行为方式,一切都照常进行着,这个世界一如既往,谈资真的只是谈资了。
此时的北京城中,也有两个人一边喝茶一边进行着这番对话——
“道友发的这番大心,果然值得敬佩啊!我认识的一些所谓修行人,不过就是找间小茅棚了却残生,美其名曰归隐田园、避世修道,若世间多一些你这样的发菩萨心的人该多好啊!”说话的是一位六十开外的老人家,此时正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借着吹起的白雾微微瞟了一眼自顾斟茶的年轻人。
年轻人对老人的赞许只是微微一笑,“哪里,各有所好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路嘛,有没有尽头,何时是个尽头,只有自己知道,呵呵。”
“你如此年轻,能做这种事,定然是有大机缘的再来人啊!”老人的恭维又拔高了一层,“再来人”有指从极乐世界回转人天度众了缘的,也有单指某位菩萨化身的意思,反正都是带着使命而来人间的,老人其实是带着几分轻视故意试探,毕竟年轻人没几个受的起吹捧,即使开始拿着身段不受捧,其实内心里高兴的不得了,老人也是在试探年轻人的修为境界。
“您实在是过奖了,我还是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的,贪嗔痴慢疑一样未少,即使做这个事,也是诸多因缘促使,只能说是巧合罢了,而且做起来很难的,此中心酸即便不说想必您也清楚,我也多次打过退堂鼓,没您说的伟大,实在惭愧之至。”说罢,赶紧给老人斟茶。
老人看着茶水,盯着这双普通的手,继而闭上了双眼,“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可惜我老了,能帮的不多,不过你也该思索下是否做的方式方法有欠妥之处呢?我看你这相貌,外圆内方的性格,有时候过于坚忍苦了自己,事也未见得成啊!”
“您说的是,要说走到今天这步田地,一直半死不活的挣扎,确实是我自己生生堵死了诸条活路,不求人帮也就算了,还谢绝人帮,很多学员都不理解,我也曾试图解释过,但是没什么用处,后来也就不提了。”
“你这般固执己见,那是把道场当作了你自己的不成,听不进忠言逆耳,到时候毁了的不仅仅是你,还有这整个道场,你可想清楚了啊!”
“我并没有觉得道场是我自己的,道场是修心的场所,是修行的场地,是天下所有人的,是真正的行持菩萨道的检验场,我很清楚!我也想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我也想帮助更多更多人,我也一直思索我过往的,包括现在做的任何决定是否正确,可惜才疏学浅,实在难以突破固有的僵化思维,还请前辈不吝赐教才是。”说罢双手合十,向老者躬身求教。
“赐教不敢,我只是觉得法、财、侣、地是佛制中有的,要传法弘法是必然必须的。法就是智慧,是让众生觉悟的根本点,但是法不远人,人自远之,法还是要有人来弘才是,能有位法师愿意宣讲、能够宣讲,那是众生的福气。但是法师也是人,也要活,没有经济来源法师怎么弘法,没有人追随着法师,跟着他一起修行宣法,相当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谁来支持法师呢?别说你这位世俗居士弘法,就是出家的僧尼讲法弘法也是需要人们来支持的。另外现在很多人都是看人数多少来做事的——人多他就学,人少他就认为法师无功德进而不学,所以随法众不仅是护法的,也是加持的,你要重视他们的作用,而不能光强调法师本身才是。还有最后一点那就是需要个场所,佛陀讲法还要有祇园精舍、竹林精舍呢,我们现今社会除了寺庙以外的由在家居士自筹建的也叫精舍,这综合来看都非一人之力所能为也,不是一人之力能担的下来的,佛法僧是为三宝,僧团就是修行的团体,我们这里也需要一个团体,从弘法的主旨到管理运营的团队,都是必需的。你想法很好,热情也充沛,但是我看你现在的作为是完全固守心灵净土却置世俗客观规律于不顾,不管他人感受,不在乎他人的作用,想以一己之力扛起一片天来,如同一根柱子却想顶起整个屋顶,简直太不应该了。大居士!你要深思啊!”
年轻人微低着头,闭目深思,耐心听教。
“前辈所言甚是,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计划才是?”
“该收费就要收费,或者说,即使不收费,但是功德箱总要放的嘛,要给众生植福田的机会,人家自愿捐款,你何苦来哉不收呢?很多人都是罪障深重,让他们捐款譬如是可怜人在忏悔自责,譬如穷人也懂得了力所能及的布施一般,都是他们自我救赎的机会,而且你一没逼、二没抢、三没骗,行得端、做得正,你怕什么呢?另外我听过你的课,讲的很不错,为什么不去更大的道场呢?非要守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能有几人听你的法,又有几人能听懂你的法?曲高和寡,对牛弹琴!你要知道,很多人的命运之所以坎坷不平,就是他们自己的心态、想法、念头以至于言语、行为,共同不停的造作导致的,是他们自己的业障因果,他们累生累世都在用这样自私自利的心——已经得到了都不想去施舍些许的心,贪不停、嗔不断、无明痴长、种种邪见丛生,他们都是在自作自受。你讲法希求他们听懂,希求他们知道自我觉悟的道理,自我解脱的道理,这简直就是在妄想,做的都是无用功,即使有微末的功用也可以完全忽略,为了这微末的改变你需要的是耗损大量的精力时间,而且这种耗损会是无止尽的、永不停息的,他们这些劣根深重的人是无底洞,永远都填不满的!你要慎思之啊!”
年轻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抬起头,还是闭着眼,一副陷入沉思的样子,不过此时看老者已然说尽方才讲道: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萨的大愿,“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是普贤菩萨的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本师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与他们比起来,我差的实在太多太远了!试问我发过多少愿?每天早晚课诵念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宏誓愿我哪个落到了实处呢?不过是创办了一个土木瓦石的道场而已,本意是想把佛陀心法传给更多的众生,使他们明心见性,了悟人生真谛,学道修行普度众生,仅此而已。我作为一个深“信”佛法之人,正信、实信不能落在口头,更应在行持上仿效我佛如来的本迹示现,诸佛菩萨在前,有我凡夫实践学习在后,这才对得起我的信仰,对得起心中的佛啊!
也许您会说这样的我是个宗教狂,但也如您说的,我这个病人只给人增加便利解决烦恼,并没有给人增加烦恼添堵受累,我只行利益众生的事,没有做毁犯众生的事,既然如此,何妨不让我一个人病下去呢?
我也在想,我可能病得不轻,您看我在墙上一直贴着一段话警示自己,这是天主教特蕾萨修女的格言——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
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
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我一直拿这段话来警示自己,我的信仰修行也是我与佛陀之间的事,与他人的支持反对无关。《西游记》中不是有首诗吗:
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人人皆在塔下修
前些年,我也曾写过一首诗聊表过这种心迹,今日也跟您分享下:
未及而立已知天,失兮得兮复何干,
早掷尘心付沧海,笑任风雨骤萍澜,
轻车野马觉无路,苍宇乾坤皆是前,
信足狂奔八万里,哪里有地哪有天。
心即是佛,佛法即是心法,佛法不需外求,因为心法本就具足,普度众生,度本无度,名为度也,众生不需要佛去度化,更不需要我去度化,他们本就是自性清净具足的,佛只是做了他要做的,佛做好了佛,我也只需要做好本我,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即是了,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我只需要做到随顺即可,海浪之大容得下扁舟容不下巨轮,何以?恐龙很大,灭的干干净净,乌龟很小,活到了亿万年后,何以?茫茫无尽的大海哪里都是前程,无处不是虔敬至诚,是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小我堵死了自己的前程,封闭了精神与物质世界的门径。
随波逐流我做主,沧海浪泛一扁舟,
起落沉浮皆无碍,不在顺逆苦中求。
所谓“度人本是度己,度己终会度人”,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莫因危时便怆然,前程处处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乾坤未必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死去,舟车无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这是我的理解,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前辈海涵!”
老人摸了摸不长的胡子,“年轻人啊,还是太刚了,历练太少。讲起容易做起难,过刚则易折啊!你以为你这般刚猛能坚持几时?你现今就步履维艰了,还不省悟,更待何时啊?”
“您一直谈众生难度,业障深重,可是我每天做着面对各种人的咨询、对接、讲课等事务,最开始确实比较在意别人是否听自己的劝解,一旦发现无法帮到别人我就会深自懊悔无能为力,有时也会怪责他人不听善言,可随着传法的日益深入,我真的完全放下了这种执着,这何尝不是我刚刚讲过的做好自己,回归真我呢?人需要气场能量,我发现一个能影响他人的气场能量,能影响到更多人的力量,不是来源于野蛮的强制,而是静定平和之力,我们普通人都心念不定,散乱不专,样样都要,博而不精,精气神不停的耗散,却不懂得收敛,不理解无为无不为的道义。收放自如,循环往复,恒久不息才是修道的追求。只能一时利人,却不能长久,犹如授人以鱼肉却没有授人以渔技,给教人小方法小技巧,却不教他自我觉悟智慧开发的心法,做不到道术圆融,结果必然是功归一篑。我做这个道场是想让它成为一个福慧双修的道场,知道帮助道场捐钱捐物自然是好,但是如果只是积功累德甚至是世俗上的人情债来做,那最多也不过是种福田,而道场本身就是福田,这块土地需要洒下智慧的种子才能丰收,这样的福田有很多,这样的平台也很多,但是能种下菩提道种的却不多,一棵大树也有无数种子,能否成长成熟全看它的造化了,我就相当于这棵大树,既然是树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只管播种就行了。
很多人认为这样是费时费力,浪费成本,他们做事还有成败得失的心,是在做俗世,看不到这出世间的因果业力。过去我在企业中打工的时候就常常自语:
人生百年,白驹过隙,富贵繁华,过眼烟云。
名闻利养,爱欲迷人,愈到春夏,尤忘秋冬。
际遇无常,喜怒悲忧,不到终局,焉知成败?
福祸伏倚,不可言说,看破放下,随缘自在,
远离颠倒,本分知足,心一境性,大智圆明。
老者抿了口茶,心想:我还没说什么呢,你这小子就开始一套一套的了,忙说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听你刚才所言也算是明白些道法的,可反观你如今这番作为只能说是一厢情愿了。你看这世间人身处五浊恶世,人们见解纷乱不一,各个思维小我不放,自私自利之心深重,世事迁流变转千万年,大浪涛涛江河依旧,历史悲剧不断重演,换得了场景、人物,却换不了人心,一样的过程,一样的结局,人们刚刚搞懂发生了什么,就天灾齐现,尘归了尘,土归了土,繁华一现终是个空。你说这样的世界,你何必如此劳心劳力,辛苦不少,成果不多,心血付出换来的不过是抱怨、嘲讽甚至谩骂,你何苦来哉?”
年轻人听得此言,竟是非常高兴,边喝茶边讲道:“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拾得回答说: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老人很是不屑:“我看不用过几年,现在就看看你吧,怎么过的如此拮据落魄啊?这道场也门庭冷落,人丁稀少,学得高僧清雅,却学不得高僧放下,哎,何必何必啊!”
听到此,年轻人并没有生气,却正色道:“佛陀的侍者,印度禅宗的二祖阿难尊者留下一首偈子:
若人活百岁,不解生灭法,
不若活一日,而能解了之。
传法、弘法是如此重要,肉身轮回生灭永无止期,为何不但做所做,抓住有限的机遇和光阴,把这最关键、最重要的心法传播给大家呢?人们就是因为平时过度的关注自我感受,从心想到言行,身语意都是围绕这个小我,在得失成败、爱恨情仇中摸爬滚打,如果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这个本法,那么一切治标的方法都会随着轮回生灭而重复发病、重复受苦,一旦给他们种下菩提觉悟的种子,就会累生累世受益无穷,这才是佛陀的悲心,才是佛陀降世弘法的本意——为众生开佛之知见,示佛之知见,使众生悟佛之知见,进而入佛之知见。”
老者立刻反驳道:“一颗种子能够成长壮大成熟需要阳光水分养分等诸多因素,如果是不能发芽的败种,骨子里就烂掉了,即使有再多的援助也是枉然。”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陀所说。一切众生,无始劫来,生死相续,皆因不识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众生累生累世身语意的造作才导致今生今世迷惘徘徊不入正道,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具有真如自性、妙明真心,都是一尊未来佛,今生不发,可以未来世发,人生这百八十年焉能与天地寿齐,成住坏空,生老病死,春夏秋冬,万事万物都在循环往复,只要给他种下菩提心、觉悟种,利己利众是迟早的事,放下小我提起众生的佛菩萨们怎么会因为众生一时的困顿不觉而举棋不定呢?怎么会因为众生此时的冥顽不灵而退缩呢?怎么会不为众生施设各种各样的法药妙方呢?这就是菩萨的本分,是诸佛的本志,十方三世一切佛为此理想目标永不停息,因无边众生无明惑不断,烦恼不尽,故而不断示现,若无有众生,何须谈佛,何须有佛,一切皆佛。佛说一切法,但为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我们行佛道的大志行者,既以成佛为己任,那么当下即应以佛之悲心本怀为己责,不能以任何借口因缘推脱塞责才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有位龙五爷现今很受当世人崇拜,他有个要求就是实现了愿望的人回来还愿要给五爷请戏班子演戏,因为五爷爱看戏,他越欢喜越会显灵保佑人们。我见此景对龙五爷很是顶礼赞叹,因为龙五爷在号称佛教菩萨众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的道场,怎能不借众宣法呢?演戏,好一出人间闹剧,人生如戏,每个人都不过是戏中的角色罢了,沉迷戏中不能自拔,戏里戏外分不清楚,要么角死人终,要么戏散人醒,自以为清醒的演不好角色,对不起自己的本分责任,自己痛苦也让亲人朋友跟着痛苦,与这个世间格格不入,只能自得其所;演好角色还要知道自己是个演员,戏尽本分尽,要能超脱出来,所谓离幻即觉不作方便。
您与我,不知是这出戏中的什么角色,本分又是如何,五爷有五爷要做的,我这个凡夫只知道做好自己要做的本分——
一场人间剧,不知多少角,
剧本谁编写,随缘而化生,
生生无有尽,哪个肯放却,
逐幻与灭幻,人逐我不灭。
老者此时已然很不自在了,他说的都被条条驳回,还哑口无言,顿觉颜面有损,所谈所言也逐步从法理降到了世情中来,心想既然你能言善辩不服输,那我就让事实来说话吧!“既然是幻是戏,怎么做都可以喽?你每月这么多的房租成本能去帮多少穷苦孩子上学吃喝,这么多钱可以做多少功德善事,你觉得自己有颗发心就行了?要讲究方式方法,你看这网络课堂,没有场地照样传法,又节约了成本又达成了目的,你看看你做的事实摆在眼前了,你还较理?”
年轻人此时犹如青龙入云,猛虎归山,轻松自如,谈笑自若,慧珠妙语,信手拈来,“正是前理后事,太好了,正当时啊!”这一激动吓了老者一跳,心想我刺激他过分了不成,这怎么还兴奋成这样了。
哈哈哈,老前辈,您既然懂得了那么多的佛理,对这人间富贵贫贱之因早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知道贫贱之人少的是志气,富贵之人缺的是胸襟,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是什么,是人的品格!富而不骄,贫而无怨,这都是人的精神修养,一个人做好事容易,但是能一辈子做好事却难上加难,发起不易,起来后的坚持不易,坚持始终恒一不易,事情成败的关键统统收归于人的心态。而能降服此心的只有智慧的觉悟,从经历的一切人生万象中跳脱出来看问题,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众生在贪嗔痴慢疑的引领下,造作了无数的有为法,甚至连无为都领悟成有为,不能了知有为无为不二的道理。可见,虽然知道智慧是人为万物之灵长的根,可对不同的人而言,什么叫智慧却是千人千论。对机讲法,因机逗教,都是教化众生的良言,可见众生之难调难伏有多么厉害。圣贤都证得无我之智方能勇猛无畏啊!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讲一个理,人们最需要的是觉悟,是智慧,但是能自己觉悟的人在当今来看却是少之又少,我们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不厌不倦的做着这些工作,修建寺庙是表法启示,讲法宣法也是启示,沿路乞讨也是启示,富贵超人也是启示,人间万法都是我们的启示,但是能发觉这种启示的人都是佛菩萨,这个道场也不过是个启示,他传递的精神就是一灯燃万灯,一心点万心,我拿房租去帮孩子,那最多是我一个人的事,但是我启发三个人去帮孩子,能做到的就是我的三倍,如果他们能力比我更大,如此流传下去,就是无数倍。如同学校,如果人们活着是为了吃饱喝足而已,那为什么还让孩子们去上学呢?说明上学才能让人类活的更好,上学不是为了吃而学的,因为人活着就不只是为了吃而活,那样人的智慧就会退化,跟圈养的猪等同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断循环,没有出期。即使是个世间人都不想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何况是有智慧的觉者呢?不过是努力的方向不同罢了,一个是奔着名闻利养事业成就,一个是奔着人生真相智慧觉悟成就。南怀瑾老师讲过:“三千年读史,无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诗酒田园。”我们学佛的本分是开启众生的菩提心,让他们觉悟本源,否则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历史不断的在重复,如果思想文明中的真谛不被继承发扬,还围绕着物质的具足充分享受的话,那人类只有灭亡之路了。看看我们的生态环境,看看我们的大自然,看看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天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思长远之计,不从小事做起,总是大事做不了,小事不去做,天下兴亡,匹夫不担责,出了事就是精英们的错,这样的心态,是属于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果报,是人类自己愧对万物之灵的报应啊!
再说这个道场,既然叫道场,那就应是承载道的,是种种规律的展现,那就让它随顺自然生灭,如果它是土木瓦石的,再长久也不是永恒,如果它是人们心中的正法、正念、正行,那就是我们心中的信仰,让它与道同行就是物尽其用、物归其性了。我开办道场是为了让人们远离烦恼,现在道场却成了我跟大家共同的烦恼,怎能如此呢?所以我撤了功德箱,让大家不要因为给钱不给钱、接受善意还是拒绝善意而生起各种无谓的抉择,该做什么从来都不是为佛做的、为我做的,佛不需要,我亦不需要,是他们自己从烦恼中解脱方才需要,是他们自己的事,个人因果个人受,个人祸福个人背,做与不做从来就不是一个抉择,是本就如此,本该如此。道场不过是一个外相,能做多久都不该被人们执着,难道它在道就在?它毁道就亡吗?战乱、地震、海啸、水灾、火灾哪个不是无常的使者,这个小小场所能承受得起哪个?毁了可以再建,没了可以再找,人在道自在,心存道自行,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总想安排设计过程和结局,反落了窠臼、陷阱。我做的事就是按道而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自古有之,但是每个人都宁愿选择方便快捷省事的渠道和方法,因为他不愿意与苦难同行,不愿意与痛苦同行,不愿意与各种各样的烦恼不幸同行,他看到别人受苦就是感觉自己在受苦,感同身受之余想到的就是赶紧让别人从苦痛中脱离出来,却忽略了造成苦痛的原因是什么,不从根源入手,舍本逐末,那种苦痛才成了无底洞,会耗死一个又一个只知道在物质上帮人的善心志士们,老言古语救急不救贫,如果我们能在物质上如此费心舍心,为何不愿意在心灵抚慰觉悟上费力舍力呢?
而且在物质上帮人,在表象上帮人的事太多了,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但是启发人们内心觉悟自明的事确实太少了,如果这个也被做的饱和了,也不必要多我一个了,我就随道而行,功成身退便是了。试问佛陀在世之时,是要受国王大臣长者们迎请,甚至为了请佛陀去舍卫国讲法,给孤独长者还用金砖铺地,那试问为何佛陀不说你用金砖都去帮助穷人们吧,何以?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佛陀是大医王,本末究竟,轻重缓急,完全清楚了知,所以佛陀做好他的本分就是讲法传道,让越来越多的国王长者们都知道断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让他们每天每时每刻都知道修学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让他们做好表率,引领那些羡慕富贵厌恶贫穷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也勤修善道,积累福报,从根本上修出智慧德性,这样才是根本上改变穷人的命运,让富人们守住他们想要的富贵啊!
现在除了讲道、传道的老师以外,能在行持上自行自证的不多。光说不练假把式,言传不如身教,真正的教化是如定海神针一般,大小随意现,乾坤四海平。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带起人们真修实作,不要再掩耳盗铃了,我棒喝别人没有用,只有棒喝我自己才可以让我这个法钟长鸣,真正的棒喝就是对真修行人的心灵撞击,是他自己在自撞自明,若对一个不修行的人讲道,要么成了对牛弹琴,要么成了对盲聋以言传,完全是不对机缘的。有个二十字格言对我影响很深远,我一直在用这些话激励指引自己的修行,我想即使是在世间做事能如此做到也是会如李嘉诚一般,信佛不信佛都是在他的一言一行中自然体现:
真诚、清静、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我不是圣人,但是我努力实践圣行。所以我才明确宣布,这个心灵道场谢绝一切资金类的帮助,我本人不是出家人,我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关于道场的永久公益是我个人的信仰发心发愿,人们如果开启了菩提心,可以自动去救助难民,老弱孤寡,放生,印经,环保等多种对社会人民有益的事情,他们做的一切功德就是这个道场的功用,就是我本人志向理想的实现。房租的成本我是有考量的,在北京来说是中等偏下的标准,选取的地理位置也是尽可能的照顾到半个京城的辐射,吸引那些因为交通和工作原因,没有机缘修学听法自利利他的人来。有人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说人人都发心才能把事业做大,我却有不同的想法,道场有我一盏灯就足够了,大家应该把灯拿到宇宙世界广大无穷的边界众生中去,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这里是出发点,是避风港,但不是最终的目的地。小小道场,那么多灯不仅浪费,还会晃瞎人眼啊!如果日后道场更大了,根据容量体积再增加灯盏不迟,毕竟这盏灯很受考验——烛火都是闪烁的,就如同我自己的修学也是时刻经受各种考验的。如同有无数的蜡烛一起共明就如同现在的电灯,持续不断的的输送电能,那一天我看到的不是道场的广大,而是觉悟发心者的众多,这才是最值得欣慰的事啊。我想对他们说的就是:去吧,去行吧!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南无阿弥陀佛!
老人听到此处,收起了一直以来的轻视,心想:看来此子真是深思熟虑过的,不是一腔热血盲目的做事啊!既然经济问题难不住他,就用讲法技巧来质问看看。故而继续问道:“你讲的不错,我很敬佩你能有如此见地,刚才我也不过是试探而已,你不要介怀于心啊!”
“阿弥陀佛,您是佛菩萨来对我点化的,您的问题让我愈加清明透亮了,我要感谢您才是!”
“那就好,不过你一直说但做所做,作为法师,一定要对机讲法才是,来你这里的人十分复杂吧?”
“嗯,是!应该各行各业什么层次的人都有。而且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这样更有利于无尽灯的流传了。”
“呵呵,我一直有个问题,这个帮助人开启智慧,说起容易做起难啊!我这个年岁也是经常碰壁的,这么些年也总结了三等人出来——
这上等人最忌自欺欺人,自蒙心窍,这样的人自我为中心,小我的城堡防守严密,居高临下、气势凌人,还没开始对接,就给你一副了不起、惹不起的样子,所谓外强中干,其实这样的人就如同吹起的气球,看似庞大其实最是脆弱,一针之力轻易破之,可惜这样的人最是难得自省,听不得他人谏言,逆耳之言不听也就算了,任何不被他们自我思维习气接受的都被自动挡在心门之外,小的城堡是自守防范为主,大到国家就要有博大的胸怀,能容、能忍、能恕方能治理四方,所以这样的人可根据自制的能力来细分层次,层层展开难以穷尽。如此之人会给自己招来什么果报呢?猜疑心重难得挚友,抗上不服招难是非,目中无人封闭自我,处处树敌,被人孤立,孤高独耸,助力寡乏,言语过激,凌厉难收,非议责难不断,不听谏言,一意孤行。这样的人被现实的优越条件所惑,看不到事物的因缘本末究竟之处,相当于由着性子盲从盲行,其成不知其所成,败不知其所败。
中等人常犯律人则严,律己则宽,与上等人比之所以更甚,是因为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到别人的身上,如果说上等人会有种种过失错误,但是他们至少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弥补,因为他们一直关注自我的内心,可是中等人却会把精力都放到对付他人上,挑剔他人的各种缺点、问题、毛病等等,看不到自己的种种问题,随着事情的演进深入,他们犯的错误会日益难以弥补,亡羊补牢的机会都逐步丧失掉了。而且对人来说不会比上等人差,只会更加苛刻非难,即使嘴上不说,也会在心里腹诽无穷,他们已经把事物都转化为内心的烦恼,统统作为烦恼被记忆、被思索、被纠缠,上等人好歹还有个城堡能够抵抗下,他们早已经在骨子里被世俗事物牵转扰乱了,看似在做着种种决定,其实早已丧失本心,结果就是其成也倏焉,其败也忽焉,如同大海的浪涛,随起随落,浪起浪伏中落入漩涡,难得出期。
下等人事事懈怠放逸,等、靠、要、求。他们每天都幻想着很多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却从不懂的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去奋斗拼搏,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追求,什么叫理想,什么叫坚持,唯一有的坚持就是懈怠放逸。守株待兔的人好歹还有个前车之鉴可供参考,他们的口头禅则是:好累啊,可不可以不做啊,能不能不要这样辛苦,可不可以有更简单的方法呢?——不劳而获、不做而得、不思而成是他们最期望看到的结果。比如奢望用最小的投资得到最大的收获,比如拜个佛就想要升官发财,上柱香就要长命百岁,磕个头就要健康无病,放个生就要业障永除,做点功德就希求得到无量的回馈,而即使是如此简单的投资,如果你告诉他,如果你可以做到天天都拜佛,天天都上供,天天都磕头,每周都放生,逢难必救,一天一个功德善事,那么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他会说你是骗子,或者直接是做不到,耍赖求宽恕、赐妙方,这就是等、靠、要、求。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靠天吃饭也就算了,可是还抱怨多多,得不到就怨天尤人,如此视天地自然法则于不顾,总是幻想一蹴而就、不积而成、天上掉馅饼的人,是绝不反思自己的问题过错,付出与收获是否对等的,如此懒惰的心性,会逐步丧失对自我的把控,每天伴随地陷堕入沉沦地狱。
此三等人皆是但说不做,假信不行,难度难化,有一点小心得、小体悟就以为自己得了道、证了真,到处炫耀显摆。如此劣根深重,你如何对接、如何传法,怎么做到你所言的身教为主、言传为辅呢?难道做好了自己就能感动、感化他们吗?”
年轻人听罢,知道此事难了,今天这番辩论,是越谈越细密,恐难终了,一边想着如何回答问题,一边琢磨寻思此番论辩可否使人导邪归正,亦或是难有成效,留待红尘去各自验证,他已一心二用,为后招留手了。
“前辈所言甚是,不过我们修行讲究明心见性,我这颗心难看难明,不借由世事人情,穿不透我的心防壁垒,自然难明难见。世人都不过是我认清自己的镜子罢了,我们所谓的贪嗔痴慢疑、财色名食睡都是我们内心的外现,借由与他人的互动,我们才能懂得什么叫烦恼,什么叫纠结,为什么要断,为什么要修。譬如我们总说”波罗蜜”到彼岸得解脱,就如同水果之王菠萝蜜一样,对一个从没有吃过的人讲它是如何的美味,听的人怎么想都是虚妄,多么接近事实也不是事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地球上看星空,看起来很近的星辰其实相距不知多少万光年,穷人百世难以到达,何尝不是我们累生累世修学的完美譬喻呢?越了解这个世间科学,越会发现大道无穷尽,处处是真实啊!我们学佛寻求解脱也是如此,为了方便人们理解,假名安立个名词叫彼岸,其实我们本具妙明真心、真如自性,这即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早已吃过了菠萝蜜,如此才有禅宗所说无修而修、无证而证。那为什么一定要设立一个所谓的彼岸世界呢?因为过河就是修行的过程,因为有了一个过度的过程,所以假名安立了一条河,从修行的过程看河就是实有,从本质本源来看河就是虚有,所以所谓波罗蜜的彼岸与我们红尘世俗的此岸都是非实非虚的,只因为随顺众生,择机而教罢了。
所以说帮人只是在帮己,帮人就是在擦亮眼前的镜子,磨掉污垢、尘埃、锈迹,进而逐步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人们随着擦镜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很容易,见到一点光亮都觉得很开心,随着时间的拉长,难度的增加,兴趣度的减低,逐步就懈怠了,懒散了,这个阶段很多人放弃了,从而导致镜子重新被染污磨损;如果能够精进、不懈怠、不放逸,坚持的做下去,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光亮,越看清自己的人越懂得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这个时期是修行的勇猛精进期,之后顽固的污渍会成为修行的阻碍,又是考验耐心毅力的时候,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污垢就是擦不掉,说明需要付出的努力加倍增多,甚至担心为了擦掉污垢可能会损伤镜子,很多人望而却步却不知道镜子只是镜子并不是真正的本我,从而丧失掉继续修行的机会,不敢对自己的习气开刀动手,凝滞踌躇,随时间的流逝,污垢继续染着叠加,让修行人对自己丧失信心,懊恼悔恨,从而一蹶不振,甚至境界一落千丈,堕归沉沦。
第一步的修行就是见地的正确,第二步就是修证的圆满,第三步是当做所做,本所当为的行愿。大乘菩萨道的行者,看到一切众生的过错都不过是自身贪嗔痴慢疑的展现,众生有多大过,就是自身有多顽固的污渍,为了擦拭锈迹你要做些什么,那就是为了救度众生你需要做些什么。六祖大师,印光祖师都说过:真修行人不见人之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四摄的法门本就包含了自利利他双行救度,所谓的大乘行不是为了感动众生,不是感化人们,而是自己本就应做的事,我们为了明心见性,悟后起修必须如此,当一个人看不清自己心的时候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盲修瞎练碰运气而已。意思就是没有开悟之前所做的一切即使正确也不能说是修证,只能算是修行,或者说是正确的正——修正自己的错误。赵州禅师曾有一个偈子:
佛性堂堂显现,住性有情难见,
若知众生无我,我面何如佛面。
您讲的三等人,在历史上有很多种分法,有说闻道勤而行之的上等人,有与道若即若离的中等人,有嘲讽讥笑大道真理的三等人,还有无脾气有本事的一等人,有脾气有本事的二等人,有脾气无本事的三等人,如此分法无穷无尽,众生有千千万,分法角度就有万万千。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合而分之是为了认识万法万相,是为了用而分,用完即要舍却这份执着,分而合之,不能管中窥豹,也不能盲人摸象,两法并用,万法归宗。在佛门中人处处可见此理——悲智双运、福慧双修、定慧等持、禅净双修、止观双运等等。所以我并不觉得人有几等,但也不否定您说的分法,我只知道,这些都是外相,是为了用而分,那什么是主呢?这就要问谁在用,谁要用,谁才是用的主人了!那就是自我的明心见性、断惑修真、菩提觉悟,最终成就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道。主人是不会自摔镜子的,因为他知道镜子里的就是他,除非他看到镜子里的人是丑陋的、肮脏的、不堪的,他无法忍受那样的自我才会自甘堕落、自毁前程。而真正的自我绝对是佛相圆满的,怎么会如此呢,他会善待本我,笑看镜中的所谓自我,这种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才是以幻修幻、借假修真的真谛。这样的菩萨道行者,绝对会对一切众生不离不弃、不厌不倦、不悔不吝、不妄不犯的,至于众生什么时候觉悟菩提,走向正觉之路,那就是他自己的擦净过程了,我也不过是他的幻梦一场,是他剧中的角色而已,我不能横加干扰,打乱剧情,犹如在梦中大声告诉对方你是在做梦,快点醒来吧,他不仅不会醒,反而因为我的行为动作更加陷入梦中的纠结剧情,不能自拔,我之善心何其可悲!
真修行人从一而终,不忘初心;永记启蒙,诸师共尊。我做好一切该做的,剩下的事就需要每个人自己度量了,不能攀缘强求。即使释迦世尊在世,也没有让世界上一切利根钝根众生都普获光明,皆因众生被无明所惑,自愚自堕,累世造作,难闻大法,闻即不受,受即不行,行即不坚,坚即不久,久而能恒,是为真信真行之佛子。佛来世间就是洒下菩提的种子,人们不可或缺的宝贵如同太阳的光芒,我们被日照而不惜,他却圆照十方,各大行星皆自受益,太阳如如不动,光芒自然映射,普照一切,持久恒常;地球自转有昼夜黑白,如同人之醒梦觉迷,若能了知此真相,真修实做,醒梦一如,有何难哉?
心灵防守的城堡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愿意沉在粪坑几天,不愿身处洁净几秒吗?只因不知好歹,不明真假,不知香臭,不知取舍,故而需要告诉人们世间法的名相,以让他们体悟大道真谛之妙乐自在。我们作为传法的行者,只需要耐心恒心、毅力坚持、圆融无碍的智慧、方便随顺的法门,这盘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迷悟,皆是道用。这个道场只是一个平台,相当于人们修行路途的中转休息站,他给人们清凉茶、智慧水,后面的路途还有无数法门驿站等着为行者们服务呢!
呵呵,前辈,这就是我的回答,另外刚才只顾论法,茶都凉了,我再重新冲泡一壶,还请见谅!”
“无妨,我也好久没有如此酣畅淋漓的论法了。难得!难得!”
话说这二人何许人也?这就要从他们聊天的地点说起了——“了缘阁”,是深处北京城里的一处民宅,被一位信佛的居士承租了下来,作为讲课修行的道场,面对的却不仅仅是信佛学佛的人,更多的却是不信宗教的人。这位居士自号“藏阁龙心”,这第一个字读作四声,平时大家称呼他龙心居士。最开始成立的时候,这位居士每天拜拜佛,敬两柱香,然后上网发发活动信息,其他时间就是看看书、吹吹洞箫、练练书法,打坐静修,拜佛礼佛。他这里只有一处很小的佛龛,还侧对着门,进来的人们第一眼并不会见到佛像,甚至很多来这里听课的人,匆匆来匆匆去,讲的内容还大多是心理学,所以很多人连见到佛像的机缘都没有。说到心理学,就要谈谈这个场所的主讲课程了,按理说佛教道场就是应该讲佛法啊,不说梵呗这些,至少读经诵咒总是可以的吧。可惜,这里大部分的课程都是心理学方面的,还有家庭伦理、孝道奉亲之类的,一周七天最多听到一讲佛法课,还是这位居士自己讲的,而且由于场地有限,每次只能限定人数十几个人。如此看来,恐怕这已不算是纯粹的佛门道场了。龙心居士所做所行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多人都猜测他居心叵测,毕竟这个商业社会,尔虞我诈,骗术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心防慎重,做善事好事,只能看勇气担当,别问后果公道。
这个道场经费的维系全部是龙心居士自己负担,曾有听课的学员愿意帮助承担部分费用,毕竟北京城寸土寸金,房租成本相当巨大,而这位居士一个人负责道场的日常运营管理、讲课,还要回答有缘人的各种问题,所有课程又都是免费提供,所以道场经费是很吃紧的,基本可以说是在坐吃山空了。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包括他的同修道友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更有甚者直言他是不自量力!
往常面对道场维系的各种烦恼,人们的各种说法,他都是淡然处之,一笑置之,很少会去辩驳解释,尤其是面对长者,他经常被评点指导一番,但是这些人多是做生意的,或是家里的长辈亲属等等,即使是信佛的人,也多是不同的法门,不同的行愿,而且信佛、学佛、修佛、真修、实修还是在思想境界上多有不同的,所以他很少遇到合乎机缘的论法辩义。
可就如同前面说的,他懂了,不代表别人也明白了,有时候帮人会比做事的还急迫。这不,这位老修行阳泽居士就来找他了,一心劝他改弦更张,要么停了道场,要么改成功德善款或世俗收费的模式,所谓是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对龙心居士来说这次论辩也是机缘难得,因为他唯一的辩法判断标准即是度人本是度己,度己终会度人,意思就是不做无谓的论辩,必须能达到自度度他方可,毕竟诤与道相违嘛!而且阳泽居士本身也是佛学修养深厚,具备跟龙心居士深入探讨的实力,所以才有了本次的问答交锋,却不知这番对答至此是结束了呢,还是有后续演绎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阳泽居士直言:“世间人做事就要遵循世间法,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一把筷子就不同了,老言古语一个好汉三个帮嘛。我就纳闷你为何在此事上这般执拗呢?”
“其实我做的恰恰是在汇聚无数的筷子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使再多的柴也需要点起火,无火不燃,再多的筷子也要人用,否则根本连柴禾都不如,物尽其用,人尽其责,我只是在做我自己一个学佛人的本分而已。人怎么都是活,我只是希望能多一个选择,能告诉大家我们其实还有一种看似很慢其实很快、很根本的选择。只要我这一灯不灭,迟早都有万灯俱明的时候,只要我这个火把常燃,迟早能点燃成堆的木柴,而我做这些并没有损耗我一分一毫的能量,火还是那团火,明还是那份明,这就是无尽灯的妙用。但是如果只谈一根筷子跟一把筷子的话,就是看事而不是做事的人了,如果我是用筷子的人,那就能制造无数人用的筷子,活人做事灵活多变随机应变,但是如果把我当做筷子,即使再多的筷子也不够越来越多的人用啊,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物资,但是精神的世界无限的,永不枯竭!”
“众生刚强难调,连佛菩萨看了都要叹息,诸佛都赞叹释迦牟尼佛敢于在五浊恶世发下誓深宏愿,可见其难啊!你真以为自己是佛菩萨在世吗?居然还大谈永不枯竭!”
“佛说法如大海水,各人自取一瓢饮,人之饮水冷暖自知,不需强求。来去自如,毫不粘滞,教学相长,很多人都是佛菩萨的化身来成就我的,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一切,实践了一切,恰如隆中三分天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如此一生,我只获不损,何其之幸!当今之人,都只知寻他人短处,不看自己的缺陷,大眼圆睁,损耗心神,闭目沉思,多有所得。我在这里传法,来人越多,越突显自己功力的浅深,混不见这都是累世的缘法,早就注定你们的见面。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来往都是缘,全凭心意敞。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从每个学员同修道友的身上,我都感受到修行的点滴教训,越是被人捧,越是被人杀!受得住捧那才是如如不动,表面无人知,天知汝自知。时时刻刻问自己是否起了七慢之心,是否因为自诩多闻、辩才无碍、利养名称、守持戒律、富贵之士云集、自诩德高鬼神护佑、略有定力神通被人夸赞等等都傲慢无礼,自恃功高,借佛敛财谋名,背悔佛陀教旨,另起炉灶,以邪引歪,以瞎导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知惭知耻,要以此戒为指路明灯、护身法器。形而上者谓之道也,形而下者谓之器也。既然上有佛陀大法雨,时刻涤荡物我身心,便要立志成道器,接引甘露,护起众生迷途。
“你从没觉得累过吗?从没抱怨过吗?我听你讲这些,虽然能听出那股信仰的劲头,但是我总认为你这不是智慧,更多的是激情,年轻人火气旺,最不缺做事的动力,但是后劲恒心毅力往往不足,我对此深表担心啊!”
“我也是凡夫俗子,哪能不累啊!这个道场从无到有这些年,平心静气、不骄不躁是我一直想达到的境界,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也有种种烦恼啊——
比如刚建的时候不来人啊,天天跟个小媳妇一样独守空闺啊,我望着佛像,佛像看着我,两看无言,好不寂寞。难得来了人还不过俩仨,一番热情宣讲得来的只是两张虚情怜悯的安慰笑,仅此而已,只能鼓励自己再接再励,我总是勉励自己说肯定是讲课水平不够、境界不高,只要继续努力改进,多听建议谏言就是了,加油!不要懈怠!偶尔也有人对我的讲座感兴趣,希望深度交流的,结果聊来聊去居然是想从我身上借点佛光带到他生活中去旺一旺运气,连指点迷津都不需要的,因为我说的玄玄乎乎的人间道、乾道、坤道、君子道、神道、佛道,集合起来就叫作让人晕道(倒),个个跟我说信息量太大,像轰炸一样。我这样急迫分享的心屡次被泼冷水,当时的心境真有了份鲁迅先生笔下的自嘲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我现在还记得有一次单独对一位中年人讲了三个多小时,中途把人家听的想睡觉休息,人家也是不好意思啊,看我这位老师如此热情,就他一个听众还讲的这么卖力,人家想走也不好意思,只能说这位中年人太有涵养了,每当回想到这段故事,我自己都会笑,那时太有激情了,太热情了,太想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分享了,也许那时候的自己才是一相情愿吧。
对于经费的来源,我从亲人那里借了十万元,再加上自己工作的积蓄,虽然不多,但是租下一百平米的民宅用两年还是够的,试问勇气何来?现在来看,应该是冲动。当时对传播佛法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对佛教宣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深深信服,我当时认为开道场传佛法就是必须做的事,而这个道场身处市区又不带浓厚的宗教气息,非常方便对传统宗教排斥的群体接触引导。我是那么的信佛,坚信这条路肯定是正确的,那么的执着,所以坚信这条路是肯定能成功的;我是那么的信佛而认为这是人们必需的,信佛信到认为菩萨们肯定会给我护法;我有无数条理由坚持做这一切,我的宗教激情不停的浇灭一切理智的分析,冲毁一切客观的障碍。那时的我内心是如此强大,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道场基本都是处于无人的状态,我居然也就这么默默的坚持了下来,还坦然面对,积极求变。
也许是我的这份坚持感动了老天吧,一年半以后陆续来了些人,其中有老师,也有愿意长期跟随的学员了,虽然这些力量还是很弱小,但却给我的热情填了把火,在我快要将积蓄用完的时候,居然还有人来给送钱,说要帮助道场,虽然还是不多,但是如同久旱逢甘霖一样,又给我心中的温暖之火加了把柴。可是柴总有用光的一天,激情总有耗尽的一天,这也就是您说的我现在的处境,步履维艰,处境艰难吧。可是三年过后的藏阁龙心却已完全不同了,我做到了收放自如、敛锋行德,我也看清了过往的种种执着,一旦看破,当体即空。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冶炼一番,从生铁融化成铁水,加工成分比例,然后浇注到模具里,慢慢的再在水火中经受冷热的双重打击淬炼,精准度找平的过程又是千锤百炼。这个过程简直是人生的缩影一般。拒绝接受从生铁转化的融化过程,相当于一个人根本不认同自己的幼稚、弱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佛。成为铁水的过程就是从佛法中领悟人生智慧的过程,就是打破小我固执己见的过程,就是放下自己种种烦恼牵绊的过程,就是对治小我种种习气的过程。有些人这个过程不过一瞬,有些人这个过程要走一生,有些人这个过程要累生累世。但是铁水不是终极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在成为道器的过程中,要把佛法的智慧融入世间的点滴中去,根据诸缘的汇聚,成就不同的事业缘法。真正的佛子都是悟后起修,荷担如来法业,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普度众生为己任,这就是清净大海众菩萨。
这些菩萨可能是富翁贵胄,可能是贩夫走卒,也可能是老弱妇孺,如同《普门品》中所说,众生当以何身得度,菩萨们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实观音菩萨时刻就在我们身边,每个拥有慈悲心的众生都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只要修学慈悲喜舍菩提觉悟的大道,无论现世是什么身份,都是菩萨法光的一部分。
有个道听途说的故事,不知真假,据传青藏铁路修建时候的一个工程师,他的妻子在北京家里被一个陌生的穿着白衣的中年妇女敲门讨要一双旧鞋,他妻子心生种种疑窦,不仅不给还嫌弃的关上了门,但是内心一直忐忑不安,总觉得其中有事,就给信佛的妹妹打了电话询问,结果妹妹告诉她赶紧追回来,她不敢耽误赶紧追出去了,可哪里还有人啊!他楼上楼下敲了几户人家问是否有人来借鞋,结果都说没有,这时她才慌了神,可已经无济于事了,第三天就接到了丈夫单位的电话,他老公因施工时意外事故过世了。后来很多人听说了这件事,都说那个借鞋的是观世音菩萨,到底是不是不得而知,但是妻子一直懊悔自己的吝啬多疑。
还有古代一个故事,讲一个走镖的师傅在夜宿旅店的时候梦到了观音大士,告诉他明天要被强盗杀害,但是要他不可以怨恨,要坦然接受,因为他上辈子曾经杀害过对方,人家是来讨命的,并且告诉他那个强盗姓甚名谁哪里人士。第二天这个走镖师傅都清楚记得梦中细节,结果真的遇到了匪徒,他只问对方是否有某某人在,然后把梦中的话都述说了一遍,没想到匪徒的头子就是他说的人,不仅没杀他还放了他,并且再也不做强盗营生了,因果不虚,报应不爽,菩萨给了他们两个选择的机会。
真正的菩萨帮人都是智慧示现,方便度人。我们如果只按自己的逻辑理解,不仅看不到菩萨,更是会丧失一次次救度自己的机会。有些人不仅不感恩父母师长,不尊重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善人们,反而辱骂、毁谤,连佛菩萨的名号塑像都敢污辱,佛菩萨和有修行的人都不会介意这些行为的,但是从因果业缘来说,这样的心行会给他自己招感来相当大的果报。如同你灭掉了人生路上一个个的光源,留给自己的只有无尽的黑暗和凄冷,杀无数众生的身易,灭众生的心难,杀圣者善人的心难,灭凡俗众生对善和圣道的向往之心易,害一个圣贤,就是灭无数盏灯,其罪无量无边。
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人间世事点滴细节皆是佛法的妙谛展现,只需要你打开慧眼、法眼,世俗人有的只是肉眼,肉眼所见皆是凡心所现,贪嗔痴慢疑、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爱恨情仇编织了一个又一个障蔽牢笼,掩去了真相,露出了幻梦般的繁华。人们没有对天地圆转的敬畏,没有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只有私心俗欲的泛滥;天眼被蒙,不见古今流转,不见物种纷繁迁流不息,不知人之所以来、之所以去,来从何来,去向何去;六亲缘法条缕交杂,用伦理捆缚住爱欲以防人心崩乱,可谓是以毒攻毒,火候掌握不好就会反受其害,人我众生莫能冷静,分别立场,人人为己,杀伐恼乱,慧眼不开;人活世上,如天生盲者,所触诸相皆需臆想,幻梦人间,苦乐自受,心眼不开,法眼何在?人人不识本心,所学皆是欲望的攀缘之法,只能是愈缠愈紧,逃出无期。人懂是自心明,师只能引却不能代,尽信师不如无师。狂心顿歇,歇即菩提。龙心居士常说的话就是“龙心指向幽僻处,燃尽纤维释道空。但做所做,但问自心,信仰是你自己与佛之间的事情,不需要任何他人他事来做主证明。”
“阿弥陀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果然是后生可畏啊!我是身老心亦老,倚老卖老惯了。超不出这花甲人生,百年岁月,焉敢与天地竞寿,与日月争辉啊!惭愧啊惭愧。现在想想啊,生命即是跑步,赛道就是你的人生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哪里是起点呢?哪里是终点呢?都是一个圆,开始与结束不过人来定,谁是裁判?如果你是为了名利,场上场下的一切规则都是裁判;如果是对自己的人生有个交代,那么从起点到终点,无论多么累,多么辛苦,多么难受,只要你坚持跑到最后,你就是自己的裁判。
人生的赛跑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形式,有人喜欢短距离冲刺,有人喜欢长距离马拉松,有人喜欢刘翔的百米跨栏,有人喜欢四乘一接力,人有千千万,比赛的方式就可以有万万千。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无论形式怎么变,跑道还是那个跑道,都不过是开始与结束的游戏而已。人们为了形形色色的目的设定了各种各样的规则,想要各种各样的刺激,好像没有了这些激动人心的玩意,人生就是空白的索然无味的毫无意义的一样。物以稀为贵,生命如果不是如此的短暂,恐怕也就没人去关心那些喜怒哀乐是是非非了~~~~到头来不过一个圆,喜怒哀乐悲忧思,个人自解各人味,跑道还是那个跑道,它却是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
人生修行也是跑步,内容不同,内理相同。哪一种跑步适合你,哪一种修行方式适合你,需要具体分析,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要先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慢慢培养再逐步挑战更高的难度,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不要因为别人的选择诱惑而迷失自我。
人们的所有情绪失控都来源于在不清楚了知自我的情况下,盲目的给自己设定了跑步起点与终点,甚至选择了比赛的方式,而且还企图控制指导别人去按照他认为对的模式跑,却忽略了他自己并不是教练,也不过是场上正在跑的运动员而已。
短跑很看重时间,跟我们的商业竞争中说的效率一样。功利主义的成功学是很讲究快狠准的,真正的成功学说的是个道,是内涵,是全面的分析看待,是既关注结果也参究开始与过程的。短跑需要的是直,所以不能迎接人生的转折,就如同它的赛道里没有弯一样。所以短距离的冲刺就是人生每个阶段的短期目标,小时候想要这个那个,大了又想要那个这个,人生充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供你选择,随着时间的成长,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又一个追逐的对象。但是要清楚,这些对象都不是最终不是永远。我们不断的进行短距离项目的比赛,在时间的分分秒秒中刷新自我的一次次成绩,是鼓励是激励是促进,让自己一直能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这是相对于你要的目标来说的。如果是放眼整个人生来看的话,用猎豹这个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做个比喻吧——他要非常讲究技巧,把握时机,因为速度快意味着短时消耗巨大,自然不能长久,累坏了身体追到追不到猎物还是其次,好不容易打到的猎物却被别人抢去,那就悲催了。事实是猎豹的猎物经常被其他捕食者抢走,这也是导致他的种群发展一直不大的一个原因。所以修行中每次突破精进的过程都需要沉淀积累,让自己静下来,这是必要的,好好想一想,你现在是在短跑呢还是长跑呢?你想象自己的人生会是个短跑还是长跑呢?
短跑需要的是激情爆发力,长跑需要的是耐力念力,人生的阶段不同,跑步的速度也会不同,精力是有限的,宝贵的精力要用到刃上。有些人修行觉得累了,疲惫了,如果你没有放下修行的念头,还有那个目标在就减慢下速度,让自己休息下,但是身可以休息,心不可以休息,要不断的鼓励自己,多看那些积极的而非消极的,保持住定力不散,时机到了身体才会契合心灵,迸发出更多的动力。不要身休心也休,真正的心是永远不会累的,只有身才会累,我们的一切感受磨折都是自己强压给自己的。
修行人都是长跑家,他们中有人把终点设定在死亡的那一刻,有人把终点设定在死后,有人把终点设定在死后生,有人把终点与起点融合为一,生死一如,出世入世无别。起点终点的设定就相当于小水洼与大海的区别,这就是你的心量,你的承受力,你的融摄力。生命可以输在起跑线上,可以输在半途,可以输在终点,但是这个生命是肉身而已,是你给自己设定的结果,所谓的输赢都不过是假定,一旦你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修行就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只在坚定实行这四个字而已了。”
“前辈句句诤言,处处点醒,令我茅塞顿开,明悟颇多。估计最近这段时间都要痛定思痛,深入反省了,哈哈。来,再喝一泡,这茶清心明目,不错的!”龙心居士从头至尾没有放弃自己的立场,对自己信仰的解剖分析也是清晰明白,但是自忖年轻道浅,对老修行来说能如此恳谈一番已属不易,想通过几番论辩就把大道精义展现出来,凭他还需要更高的德行、智慧、法光,不由感叹还需要切实深入的修行啊!
老者也是淡淡一笑,“这头是我开的,尾却差点收不了,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二人此时全都收剑藏刀,就好像刚才激烈的交锋从未有过一般,巨浪滔天的景象瞬间归于寂静平和,二人皆自感叹:隐道息见方为真,不需求也,哈哈哈!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胜千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