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珍珠虹可以与三间鼠混养吗

青苔鼠鱼快要和孔雀鱼混养嘛
鼠大王教你带节奏之劣单逆天翻盘鱼人
鼠大王DOTA外设专卖店 劣势路单的鱼人,前期特别惨。到了6级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值得一看
我家的草缸造景,混养了红斑马鱼28只,金翅珍珠2只,熊猫鼠4只和樱花虾20只
欢迎各位水族友人指导
琵琶-埃及-鼠魚混養缸 喂食編
青苔鼠鱼快要和孔雀鱼混养嘛 - 吃青苔的鼠鱼图片 - 青苔鼠鱼养殖密度
青苔鼠鱼快要和孔雀鱼混养嘛相关推荐
更多“青苔鼠鱼快要和孔雀鱼混养嘛”搜索结果
我的混养(马雕十间相手蟹爬岩鳅鼠鱼大帆异型)
我的混养,相手蟹能混是意外发现。河蟹和谐!
美丽的金孔雀
“相约鹏城 、快乐共享”—2014元旦联谊晚会
部落钓高地孔雀鱼、熔鳞鲶鱼、涧鳗(深水鳗鱼)的方法
部落钓高地孔雀鱼、熔鳞鲶鱼、涧鳗(深水鳗鱼)的方法 by 大蜗牛哈瓦克
鼠大王DOTA第一视角鱼人和沙王《逆风教你带节奏》
购买金甲虫赠送签名照而且还包邮哦亲····
李贞贤给嘛
李贞贤-给嘛?
600小缸的高密度鼠鱼异型混养
600 400 400小缸就一个滴流,养活了40条鼠 12异型 20宝莲灯
孔雀鱼——施文彬
孔雀鱼、斑马鱼、米奇鱼、金鱼一起混养哦。
孔雀鱼,灯鱼混养!都疯了!
独舞《碧波孔雀》 于洪鑫
蓝条鲨红箭红蕾丝鼠鱼混养视频
热带鱼混养 孔雀鱼 曼龙 黑玛丽 熊猫 和谐共处
我的小型热带鱼混养 孔雀鱼 曼龙 黑玛丽 熊猫 和谐共处
老虎游戏:《孔雀鱼》预告片
更多手机游戏资讯:
孔雀鱼 混养
天空蓝白子 全红白子 蜈蚣草
彩虹鲨 魔鬼刀 银屏灯
电光美人鱼 金苔鼠 斑马鱼 丽丽鱼 孔雀鱼
彩虹鲨 魔鬼刀 银屏灯 黑玛丽 白玛莉 电光美人鱼 金苔鼠 斑马鱼 丽丽鱼 孔雀鱼 裸缸 沉木
我的小鱼缸,孔雀鱼,玻璃拉拉,鼠鱼,红绿灯,扯鳍
ALIZEE 绝佳演绎, 迎来喝彩声一片
琵琶-埃及-鼠魚混養缸
孔雀鱼和鼠鱼
孔雀魚 閩 施文彬
孔雀魚.閩 施文彬
孔雀鱼等鱼混养
我的超白缸(猪鼻龟 麝香龟 和尚鱼 孔雀 红剑 玛丽 皮球 雪燕 金苔鼠 三间鼠 小白鼠 红绿)混养
猪鼻龟 麝香龟 和尚鱼 孔雀 红剑 玛丽 皮球 雪燕 金苔鼠 三间鼠 小白鼠 红绿灯 红肚玻璃 玻璃猫 荷兰凤凰 金波子 彩虹鲨 河虾
孔雀啊孔雀mstar
600小缸的高密度鼠鱼异型混养
600 400 400小缸就一个滴流,养活了40条鼠 12异型 20宝莲灯
鼠鱼大混养
金线金鱼苗,黑金种鱼和鱼苗,珍珠,几十条混在四十五方缸,呵呵
小草龟,孔雀尾,自制鱼龟混养缸造景
领衔主演:小草龟(小石头,一直刚学会游泳的小龟苗)
联袂主演:黑孔雀,红孔雀,红绿灯
低调主演:不明身份的螺(小蜗头)
GCN协会饲养鼠鱼
GCN协会饲养鼠鱼
第9局纳凉节
法国美女ALIZEE 又一力作.
鼠大王dota第一视角《教你怎么带节奏》屠夫和鱼人
大家好,我是鼠大王,以后视频我将出 系列视频。。这2场,是屠夫和鱼人的第一视角,钩无虚发!以及冲脸团队鱼人!在视频里留言送dota2激活码!一共会随机抽取9位观众!,截止晚上12点!5月23日!
小草缸(红绿灯、黑莲灯、孔雀鱼混养)
小草缸(红绿灯、黑莲灯、孔雀鱼混养)
90后美女说唱《你干嘛》恶搞老师
90后美女说唱《你干嘛》恶搞老师
青苔鼠鱼快要和孔雀鱼混养嘛最新添加
青苔鼠鱼快要和孔雀鱼混养嘛相关推荐查看: 743|回复: 19
一天没喂,死了3条天堂鸟2珍珠蝴蝶,是水质问题还是与羽毛刀和三间鼠混养呢?
如题,我没法上传图片请各位大哥帮帮忙解答下,谢谢!
水质不应该啊
要不就是以前你没有发现
我今天起来也S了一条我最喜欢的黄宽,肚子有点胀,无奈下解剖,隔开小肚子后,胀气没了,但除了看到肠子外没看到撑S的样子,也没别垃圾东西,真奇怪
hody201314 发表于
我今天起来也S了一条我最喜欢的黄宽,肚子有点胀,无奈下解剖,隔开小肚子后,胀气没了,但除了看到肠子外没 ...
是天气不好影响水质吗?我后来放了点盐,嗄。。。
估计水质问题,否则不会死这么多啊。多弄些珊瑚石试一试,是不是水质太软了,还是饲料的问题,小珍珠蝴蝶特别 不好养,等大一点就好些了
我是底滤的,放了两大袋珊瑚骨的啊!我怎么才可以知道水质的软硬呢谢谢!
长谷川天 发表于
我是底滤的,放了两大袋珊瑚骨的啊!我怎么才可以知道水质的软硬呢谢谢!
PH试纸&&广州5元一包80张
hody201314 发表于
PH试纸&&广州5元一包80张
试纸准吗?
喂的吗饲料 问题应该出在饲料上
是否糧問題,,,,,,蝴蝶吃素
大黑猩 发表于
是否糧問題,,,,,,蝴蝶吃素
吃什么素???不是喂饲料吗?
与喂食无关,查查水质。。。鱼不会饿死,只会饱死
长谷川天 发表于
吃什么素???不是喂饲料吗?
蝴蝶每天不要喂太多。市场上大多数干饲料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水族箱里的慈鲷两分钟内所吃的上述两种成分,比牠们在自然环境中一整天吃的都多。当然,若有可能,可以一天少量喂食3~5次,但总量不能超过每条鱼可以在两分钟内吃完的食物!请你帮鱼一个大忙,所给食物要在两分钟内吃完,而不要给更多。生长在鱼缸装饰物上的藻类,在强光的遮照下可以促进其生长,这也给慈鲷提供了额外的食物。 螺旋藻薄片,,,如果精选一种质量上乘的薄片——完全没有温血动物成分混在其中——喂养处于繁殖期的慈鲷就足够了。
站长推荐 /1
《2014CNFISH“亿鼎杯”中国水草造景大赛》由观赏鱼之家网站与亿鼎水族联合举办,比赛火爆进行中要参赛的鱼友请尽快投稿。
Powered by魚類分類學
魚類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蟲類(12%)、哺乳類(9%)、兩生類(8%)五大類。其中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發現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所以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應在26000種以上。
魚類分類學其中一個主要用途是鑑別魚種。種是生物分類的最基本單元,簡單而言,種的定義是一群可交配而能產生有生育能力的下一代的自然群體。魚類分類根據生物分類學按次序為:
門(Phylum) → 綱(Class) → 目(Order) → 科(Family) → 屬(Genus) → 種(Species)
熱帶魚是20世紀新發展出來的觀賞魚的一個類群,一般是產自、和等或的小型、色彩斑斕的魚,由於需要較高和較穩定的水溫,飼養時一般需要調溫設施。因經人類豢養時間短,比較活潑,種類繁多,而且還經常不斷有新發現的品種加入飼養種類,大致有如下品種: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無顎上綱(Agnatha)
    │    ├─盲鰻綱(Myxini)
    │    ├─頭甲綱(Cephalaspidomorphi)
    │    └─翼甲綱(Pteraspidomorphi)[滅絕]
    │
    └─顎口上綱(Gnathostomata)
        &&├─棘魚綱(Acanthodii)[滅絕]
        &&├─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
        &&├─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肉鰭魚綱(Sarcopterygii )
        &&└─板皮魚綱(Placodermiomorphi)[滅絕]
特殊學名寫法:
略語正式名中文意譯aff.affinis           雖然類似此種,但其同一性無法確定CBCaptive BornCaptive Breedcf. confer           無法確定是否為同一種,但型態非常相似CICommercial Import    商用輸入e.g.Exempli gratia      例如etc.Etcetera        等等ex.Exemplar        例如F0FilialFilial generationF1Filial 1         第一世代目F2Filial 2         第二世代目F3Filial 3           第三世代目FRFarm Raised        漁場繁殖個體gen.Genus          屬HBHybrid Breed      雜交個體holoHolotype        完模式標本i.e.Id est         也就是說indet. Indeterminans    未確認nom. nov.Nomina nova     新的名字nov.Novus        新的SLStandard Length   標準的長度.從鼻子的前端到尾部的長度,不含尾鰭A8sp.Species           未確認種sp. aff.Species affinis       關係種spp.Plural of species      Sp的複數形(同一屬但包含複數種的情形)sp. nov.Species nova       新種ssp.Subspecies        亞種subsp. nov.Subspecies nova     新亞種synon.Synonym        同意語TLTotal Length      魚的全長,從鼻子的前端到尾鰭的末端TRTank Raised      水族箱內繁殖之個體var.Varietas        變異種WCWild Caught     野外採集的個體(相反詞:CB)WDWild        野外
魚的外形識別:
圖1:主張體長測量標準  a:全長   b:標準體長
  c:軀幹長  d:頭長
  e:尾長   f:吻長
  g:背鰭(第一,簡單的硬棘;第二,軟鰭條)
  h:尾鰭   i:側線
  k:胸鰭   l:腹鰭
 & &m:臂鰭
圖2:形體結構  a:口    b:唇    c:鼻孔
  d:前腮蓋  e:咽喉   f:頜
  g:眼睛   h:鰓蓋   i:胸部
  k:體鱗   l:尾鱗   m:尾柄
  n:腹部   o:背鱗   p:側線
  q:脈鱗   r:胸鰭   s:腹鰭
  t:臀鰭   u:背鰭   v:尾鰭
圖3:鰓月的構造  a:鰓耙  b:鰓思(是一種薄腹組織,用來吸收氧氣)圖4:口的位置  a:上端位(例如:淡水斧頭魚類)  b:前端位(例如:虎鲃魚類)
  c:下端位(例如:甲鯰魚類)圖5:尾鰭的形狀  a:叉狀形(例如:虎鲃魚類)  b:凹狀形(例如:棘魚類)
  c:圓狀形(例如:彈塗魚類)圖6:鰭條  a:硬質或簡單的鰭條  b:軟鰭條圖7:鱗片的形式  a:圓鱗  b:櫛鱗圖8:腹鰭的位置  a:腹部,位於胸鰭的後方  b:前部,位於胸鰭的前方
  c:後部,位於胸鰭的下方
節錄書籍:Aquarium Atlas
圖鑑分類列表:
脂鯉目(Characin目):& &真非洲加拉辛科(Alestidae)
& &非洲加拉辛科(Citharinidae
& &真美洲加拉辛科(Characidae)
& &美洲加拉辛科(Anostomidae)
& &其他加拉辛科鯉形目(Cypriniformes目):& &棘鰍魚科(Cobitidae)
鯉魚科(Cyprinidae)
其他鰍鯉魚科鯰形目(Siluroidei目): 美鯰科(Callichthyisae)
骨甲鯰科(Loricariidae)
倒立鯰科(Mochocidae)
其他鯰魚科鱂形目(Cyprinodontiformes目): 鯉齒鱂科(Cyprinodontidae)
花鱂科(Poeciliidae)
其他鱂魚科鱸形目(Perciformes目): 攀鱸科(Anabantidae)
格鬥魚科(Belontiidae)
其他鱸魚科鱸形目┐
 隆頭魚亞目(Labroidei亞目):慈鯛科(Cichlidae)┐
三湖慈鯛類(Rift Lake Cichlid)
美洲慈鯛類(American Cichlid)
短鯛類(Dwarf Cichlid)
三角神仙類(Angelfish)
七彩神仙類(Discus)
其他慈鯛類鱸形目┐
  鱸亞目(Percoidei亞目):
太陽魚科(Centrarchidae)
其他亞目鱸魚科魨形目(Tetraodontiformes目): 四齒魨科(Tetraodontidae)骨舌魚目(Osteoglossiformes目): 骨舌魚科(Osteoglossidae)多鰭魚目(Polypteriformes目): 多鰭魚科(Polypteridae)燕魟目(Myliobatiformes目): 江魟科(Potamotrygonidae)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目): 真鱘魚科(Acipenseridae)綜合: 古代魚及其他魚類
脂鯉目 - 真非洲加拉辛科(Alestidae)
Arnoldichthys spilopterus黃尾平克
Brycinus imberi非洲加拉辛魚的極品,全身有著金屬色彩的光澤,臀鰭凸出呈紅色。雄魚身上有紅色及黑色的條紋,雌魚則呈現近乎呈直線的黑色體色為閃亮的金黃色,有小的脂鰭,並在尾柄部有一小的黑色斑點,為其特徵,故此亦稱之為「黃金燈」【分佈】熱帶西非【分佈】喀麥隆、尚比亞【習性】性情溫和,屬群居性魚種【習性】性情溫和,屬群居性魚種【水溫】23~28℃【水溫】22~26℃【全長】8~12cm【全長】10cm【pH值】6.0~8.0【pH值】6.0~6.8
彩虹綠剛果
Brycinus longipinnis粗鱗紅尾平克
Chalceus erythrurus尾部有長形黑斑為記,而且雄性比雌魚的背鰭上的棘線向外極度擴張,體背泛有藍綠色之虹彩;體腹則呈淡色;尾柄上一條黑色縱帶。生命力強,個性十分活潑,和紅尾平克十分相似,不過牠是大型脂鯉中最早被發現,其淡紅色的鰭配著發出金屬光澤的銀色大鱗,非常吸引魚迷的焦點,在魚鰓後亦有一細小黑點【分佈】尼日河、迦納、多哥【分佈】巴西、秘魯【習性】屬於群居性溫和魚種,可選擇和其他品種一起混養【習性】脾氣卻十分暴躁,最好跟比這魚大一點都魚一起養較好【水溫】22~26℃【水溫】22~26℃【全長】10~13cm【全長】18~20cm【pH值】6.0~8.0【pH值】6.0~7.8
Lepidarchus adonis畢卡索燈
Ladigesia roloffi屬於最小的品種之一,雄性的身體尾部及尾鰭有無數的紫色小點分佈;雌魚則有一副近透明的光滑身軀雄性魚鰭鬆散地各外伸展,而雌性的臀鰭則是非常筆直,一但受到騷擾會跳出缸外,故此水族箱必須加蓋【分佈】西非【分佈】賴比瑞亞、迦納【習性】愛和和平,性情溫馴的魚種,可與小型加拉辛一起飼養【習性】其性羞怯溫和,是群居性魚類【水溫】22~26℃【水溫】22~26℃【全長】2~3cm【全長】4cm【pH值】5.8~6.5【pH值】6.0~7.0
Micralestes acutidens剛果霓虹
Phenacogrammus interruptus一身銀白色的身體,而且有著一條金色的直線至到尾部,另外雄性魚有著不同的臂鰭及修長的身驅最普遍非洲原產的加拉辛魚,體側有炫麗的霓虹金屬色彩,尾鰭和臀鰭具有細細的白色外框,雄性的魚鰭比雌魚長,呈不規則狀延長,顯得相當優雅【分佈】多哥、迦納【分佈】剛果【習性】性情溫和,群居性,千萬不可與具侵略性的魚同居【習性】屬於群居性溫和魚種,可以和體形相同的魚種一起飼養【水溫】22~26℃【水溫】23~27℃【全長】6~6.5cm【全長】7~10cm【pH值】6.2~8.0【pH值】6.0~8.0
脂鯉目 - 非洲加拉辛科(Citharinidae)
Distichodus decemmaculatus馬克皇冠
Distichodus fasciolatus嬌小迷人的品種,牠的下半部從邊線至胃部都是苔青色,魚鰭特別是腹鰭是呈紅色色澤屬於較為大型的魚種,可將牠和一般魚種同等對待,身上有多條淺黑色的直間【分佈】薩伊【分佈】喀麥隆、薩伊【習性】會吃水草,其性溫和,可與小型及安靜的伙伴共居一缸【習性】草食性,雖然性情溫和,但是建議與較大型魚種混養【水溫】23~27℃【水溫】23~27℃【全長】6~8cm【全長】30~60cm【pH值】6.5~7.5【pH值】6.0~8.0
長吻皇冠九間
Distichodus lusosso皇冠九間
Distichodus sexfasciatus體橢圓型,吻部較尖稍向下延長,側具七條間距相等且延伸至腹部的黑色橫紋,頭部下半部呈銀色,各鰭為淺紅色,尤以尾鰭的顏色最深體橢圓型,背部具一黑色小脂鰭。頭部較小,吻部稍尖。幼魚魚體呈橘色,身上具六道明顯黑色橫紋延伸至腹部,成魚的體色則較深褐色,黑橫紋也較不明顯呈灰色【分佈】安哥拉、喀麥隆【分佈】安哥拉【習性】性情溫和,特別喜歡有水草的環境,以素食為主【習性】獨佔性強且喜歡版單獨飼養,以素食為主【水溫】22~26℃【水溫】22~26℃【全長】40~45cm【全長】70~76cm【pH值】6.0~7.5【pH值】6.0~7.5
一線短筆燈
Nannaethiops unitaeniatus跳鱸
Nannocharax fasciatus雄魚體長較為修長,色澤也較亮麗多彩。在繁殖時,雄魚背鰭一部分及尾鰭的上半部葉形輪會產生繁殖色,極為漂亮體形細長,從身體可以隱約看到黑白相間的體紋,在缸底上很輕盈的跳來跳去,游泳時泳娑獨特,頭會往上傾45度角,十分有趣【分佈】非洲【分佈】喀麥隆【習性】性情溫和,群居性的魚,可與其他魚種混養【習性】安詳溫和的獨居者,可與比牠體形小的魚隻混養【水溫】23~26℃【水溫】23~27℃【全長】6~6.5cm【全長】7~8cm【pH值】6.5~7.5【pH值】6.0~7.5
紅肚短筆燈
Neolebias ansorgii黑線金排骨
Phago maculatus雄魚顏色較細緻,最大特色是牠的肚部為紅色,故以紅肚為名身上有一連串的黑點連接成的直線至尾部部份,嘴部尖長,背鰭有斑點散怖【分佈】喀麥隆、安哥拉、齊朗哥【分佈】西非【習性】性情溫和且膽小懦弱,並不適合與其他類魚種混養【習性】掠奪性強,只適合單獨飼養或與較大的魚隻飼養【水溫】23~28℃【水溫】22~29℃【全長】3.5~4cm【全長】12~14cm【pH值】5.5~6.5【pH值】6.5~7.5
脂鯉目 - 真美洲加拉辛科(Characidae)
Astyanax fasciatus mexicanus露比燈
Axelrodia riesei最大特徵是牠真的沒有眼睛,由於眼小而退化,最後消失;具脂鰭。體側上半部為銀粉紅色;體側下半則呈粉紅色,漸至腹面而色淡;體側中央部位具一條銀色縱帶在自然水域中,全身通紅,在水族箱內要略顯淡些,水質好時,體色會有很好的表現,雄魚體形較瘦,雌魚則較圓【分佈】美國、墨西哥【分佈】哥倫比亞【習性】性情溫和屬群居魚,可適合混養於水族缸內【習性】性情溫和,群居性小型魚,水質要求較高【水溫】18~28℃【水溫】20~26℃【全長】8~9cm【全長】3~4cm【pH值】6.0~7.8【pH值】6.0~7.0
Gymnocorymbus ternetzi紅鼻剪刀
Hemigrammus bleheri體色銀灰色,臀鰭寬大,顏色漆黑,特別醒目,故名黑裙。更換新水或遇到驚嚇時,黑裙顏色灰暫時性變淡,但一旦安靜下後,顏色又會變黑在南美傳說中是一隻相當神聖的魚種,但在水族箱中卻成為一隻頗受燈魚迷青睞的小型加拉辛科魚種。在進口時往往顯得相當瘦弱,所以在購回後應該以營養的餌料為其好好的調養【分佈】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維亞【分佈】巴西、哥倫比亞【習性】性情溫和的群居性魚種,適合混養於任何魚缸【習性】性情溫和,但對水質很敏感,需特別注意【水溫】20~26℃【水溫】23~26℃【全長】5~6cm【全長】4~5cm【pH值】5.8~8.5【pH值】5.5~7.0
Hyphessobrycon callistus黑日光燈
Hyphessobrycon herbertaxelrodi體色為半透明淺紅褐色,鰓蓋後有一明顯的黑斑。胸鰭無色透明;背鰭起始於魚體之最高點,除基部為透明外其餘呈深黑色,臀鰭緣亦為黑色;腹鰭與尾鰭基部為橘紅色其餘則透明體形與紅蓮燈魚相似,體色偏暗,體側有三條直印條紋,最上條呈黃綠色,中間一條為白色,下面一條為較寬的黑色帶,鰭均為透明【分佈】巴拉圭【分佈】巴西【習性】喜歡群居性生活,但不是與同屬的魚一樣性情溫和【習性】性情溫和,富有協調性,適合混合飼養【水溫】22~28℃【水溫】22~28℃【全長】3~4cm【全長】3~4cm【pH值】5.0~7.8【pH值】6.4~6.8
Nematobrycon palmeri紅蓮燈
Paracheirodon axelrodi雌雄容易區別,雄魚為三叉尾。帝王燈以海軍藍為基調,以及很有特色的尾巴,鰭邊的黃色,眼睛的藍色,飼育得當,能夠體現出均衡之美典型熱帶魚品種,體表泛著亮紅色和金屬藍,當腹部亮紅色轉為暗紅色,藍帶更為光亮,為燈魚中的極品,而雌魚的體重比雄魚較重一點【分佈】哥倫比亞【分佈】委內瑞拉、巴西、哥倫比亞【習性】性格孤傲,不與群集,喜歡單獨活動或成對活動【習性】性情非常溫和,屬群居性魚種,與鄰居們相處融洽【水溫】22~29℃【水溫】23~27℃【全長】5~6cm【全長】3~4cm【pH值】5.0~7.9【pH值】5.0~6.0
Paracheirodon innesi企鵝燈
Thayeria boehlkei熱帶魚的代表品種,體延長而纖細,尾部側扁。體側上方具有一條藍色縱帶,體側下方自腹鰭至尾鰭有一大形的紅色斑塊,前半部則為銀白色體延長而側扁。腹部銀白,背側及尾部為淡黃色,體側具黑色縱帶,此縱帶綿延至尾鰭的下葉。除尾鰭下葉呈黑色外,其餘各鰭皆呈透明【分佈】秘魯【分佈】巴西【習性】性情非常溫和,屬群居性魚種,適合與任何小型魚混養【習性】性情溫和,可與其他魚種混養在一起【水溫】22~26℃【水溫】22~28℃【全長】3~4cm【全長】6~8cm【pH值】5.0~7.0【pH值】6.0~7.5
脂鯉目 - 美洲加拉辛科(Anostomidae)
Abramites hypselonotus大型紅沿筆
Anostomus anostomus鰭身上有金黃色,身體則有不規則的黑色間線、幼魚時期花紋比成魚鮮明,十分漂亮,但由於食草性強,不適宜在水草缸飼養只要水質穩定,背鰭跟尾鰭都會變紅,然後身體有沒黑線的地方會變得更黃,十分鮮明【分佈】巴拉圭【分佈】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習性】草食性,幼魚時性情溫和可以混養,但成魚時則難以混養【習性】同種間會有強烈領域競爭,對小型魚也會有攻擊追逐行為【水溫】23~27℃【水溫】20~28℃【全長】13~15cm【全長】16~18cm【pH值】6.0~7.5【pH值】5.8~7.5
大型黑沿筆
Anostomus taeniatus三線沿肇
Anostomus ternetzi身上有一條明顯的黑色橫間,白天被光照射的色澤會較清晰,夜晚體色會變得較為暗淡,同樣對水質方面的要求也很高身體上有著上、中、下的黑色橫間,故以三線為名,色澤比較普通,不及大型紅沿筆鮮明【分佈】巴西【分佈】巴西、委內瑞拉【習性】性情平和,屬群居性的魚種【習性】非常容易與伙伴或其他魚融洽相處的魚種【水溫】23~28℃【水溫】22~28℃【全長】18~20cm【全長】12~16cm【pH值】5.9~7.2【pH值】5.8~7.5
Anostomus trimaculatus美國九間
Leporinus affinis物上最大特徵是牠背鰭下的一塊大黑點,以及在尾背有一細小黑斑,而背部至側線則有多條淺黑色直間體型為瀟灑的流線型,配上黃色底而有黑色繞身帶紋,風格別緻,在幼魚期黑帶只有5條,而隨著成長而進增至10條。與假美國九間分別在於牠的尾鰭梢是圓的,不計嘴的縱紋有9條縱間【分佈】巴西、蓋亞納【分佈】委內瑞拉、巴拉圭、巴西、哥倫比亞、秘魯【習性】自然水域中以12~50隻群隊生活,需要高溶氧量的水質【習性】溫和的草食性魚類,不過偶爾會咬同類的魚隻【水溫】23~27℃【水溫】23~27℃【全長】12~13cm【全長】20~25cm【pH值】6.2~7.2【pH值】5.8~7.8
假美國九間
Leporinus fasciatus五線沿筆
Leporinus striatus體修長而側扁,體側具有近十條不等之黑色橫帶。背鰭位於魚體之中央,近尾柄處有一脂鰭,腹鰭起始點亦位於魚體之中央,具叉型尾鰭魚缸內最好不要有水草,並在大魚缸內飼養,牠們喜歡強勁的水流,身體以黑白橫間【分佈】委內瑞拉【分佈】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拉圭、委內瑞拉【習性】頗溫和的魚種,不過有時會輕咬同類的魚鰭【習性】溫和群居性的魚,最好以大魚缸飼養【水溫】22~26℃【水溫】22~26℃【全長】26~30cm【全長】20~25cm【pH值】6.0~7.5【pH值】5.9~7.2
脂鯉目 - 其他加拉辛科
Characidium fasciatum飛鳳火箭
Boulengerella maculata有著一張櫻桃小嘴,而且體形細長,體側上沿著體線,有一條細小的黑危縱紋,還可以看見十幾條不明顯的橫帶分佈其中身體細長及有不規則的直線黑斑點,嘴部呈勾狀,是大形水族缸上層水域的掠奪者,會吃小魚【分佈】南非【分佈】亞馬遜河【習性】性情溫和,獨居,可能有地域觀念【習性】大部份是一對或成群地游動在上層水域【水溫】18~24℃【水溫】23~27℃【全長】8~10cm【全長】32~35cm【pH值】5.6~7.5【pH值】6.0~7.5
Chilodus punctatus飛鳳
Semaprochilodus taeniurus游泳及靜止的姿態均是頭下尾上,從吻端至鰓蓋有一條黑條紋,身上佈滿黑色斑點,此斑點於繁殖期會變大。背鰭幾成正方形且具黑色斑點,而最上方呈現黑色;靠近尾柄具有一小脂鰭成魚之體幅稍高,銀白色的身體底色上佈滿了黑色小點,此斑點亦延伸至高聳的背鰭上。尾鰭和臀鰭的花樣雷同,皆為紅黑相間的斑馬紋,腹鰭則為亮紅色【分佈】圭亞那、亞馬遜河【分佈】巴西、哥倫比亞【習性】好靜溫馴,有點畏羞,最好不要移動牠【習性】性情溫和,可與草食性魚類一起混養【水溫】23~28℃【水溫】22~26℃【全長】9~10cm【全長】25~30cm【pH值】6.0~7.0【pH值】5.5~7.5
Hoplias malabaricus陰陽燕子
Carnegiella strigata strigata從魚的臉貌可知道魚性兇猛,只要能入魚口的魚都會成為牠的魚餌,即使是同類型的魚也會咬掉其他魚鰭極富名氣的加拉辛魚,最大特色是有著暗褐色的斜行迷彩狀斑紋,群游時景色非常美麗【分佈】亞馬遜河【分佈】圭亞那、亞馬遜河【習性】具侵略性的掠奪者,不適宜進行混養【習性】性情溫和屬群游性,最少飼養5隻以上【水溫】24~30℃【水溫】23~28℃【全長】48~50cm【全長】4~5cm【pH值】6.0~8.0【pH值】5.5~7.5
Gasteropelecus levis三斑濺水魚
Pyrrhulina vittata體極側扁,由側面觀似斧狀,魚體背部近似平坦。身體纖弱,幾乎透明,可以看到體內主要器官。從胸鰭基部到尾柄有一條黑色縱帶。胸鰭發達成透明狀,而腹鰭極小,幾乎看不見身體上前中後分別有三點黑斑,雄魚的腹鰭及臀鰭在繁殖時節會轉為紅色,其他季節也會出現其實體色,而且會追逐弱小的魚種,但雌魚不會如此強悍【分佈】亞馬遜河【分佈】亞馬遜河【習性】性情溫和,但遇危險時會衝出水面避敵【習性】雄魚具掠奪性,雌魚性情溫和【水溫】24~28℃【水溫】23~27℃【全長】5~6cm【全長】5~6cm【pH值】5.5~7.0【pH值】6.0~7.5
Metynnis hypsauchen斧頭銀板
Mylossoma duriventre背部陡直而尖,背鰭呈三角形位於背部之最高點,腹部輪廓曲度平滑呈銀白色,間或可見少許黑點,腹部邊緣覆蓋不甚清晰之直條紋,臀鰭前端為紅色腹部輪廓曲度平滑呈銀白色。背鰭呈三角形位於背部之最高點;胸鰭較下位且小;臀鰭邊緣常有紅色或黃色鑲邊;具寬大之截型尾【分佈】亞馬遜河、巴拉圭【分佈】亞馬遜河、阿根廷、巴拉圭【習性】性情溫和、常群體游動,喜愛躲藏於水草豐盛之區域【習性】性情純良的魚種,可與同體形的魚混養【水溫】24~28℃【水溫】22~28℃【全長】14cm【全長】20~25cm【pH值】6.0~7.0【pH值】5.0~7.8
紅肚食人鯧
Serrasalmus nattereri包頭食人魚
Catoprion&&mento雄魚體表散發著金黃色的光澤,外帶一個醒目的紅色喉嚨,而雌魚體色則比較黃。具有鋒利的牙齒,所以不要把手放入魚缸中,尤其在移動牠時要格外小心是日本比較新的魚種,亦叫食人齒魚。但與大多數分類的齒魚稍有不同,雖然牠也是食人魚,但牠只會剝吃其他魚的鱗片【分佈】亞馬遜河【分佈】帕塔那爾【習性】屬於危險的群居性魚隻,飢餓時會吞食任何活的東西【習性】不建議與其他魚種混養,另外會吃細小的鱂魚【水溫】23~28℃【水溫】23~30℃【全長】28~30cm【全長】14~15cm【pH值】5.5~7.5【pH值】6.0~7.5
鯉形目 - 棘鰍魚科(Cobitidae)
Acanthophthalmu kuhlii kuhlii長鼻鼠
Acanthopsis choirorhynchos體延長而呈蛇狀,尾部側扁。脊椎骨數 47-51。體表具有6-10條暗色不規則的橫帶,尾鰭上另有一大型的暗色斑塊。下唇中央部位並無鬚之生成呈現著馬面的泥鰍之一。雄魚胸鰭末緣呈尖形,雌魚則呈圓形。體呈淡黃色,體背橫跨數個暗色斑紋,體側中央部位有一排暗色圓斑,體側上半部位另具暗色窄斑紋【分佈】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蘇門答臘【分佈】泰國、馬來西亞【習性】適合單獨飼養的夜間獨立魚種,白天時會躲起來【習性】夜行性魚種,喜歡獨居,白天躲藏於沙泥中【水溫】24~30℃【水溫】24~30℃【全長】10~12cm【全長】15~20cm【pH值】5.5~7.5【pH值】6.0~7.0
Botia lohachata三間鼠
Botia macracanthus體側為銀白色呈斑馬狀的斑紋,牠會在上面附近接受人們的餵飼,此品種的顏色變異範圍相當廣泛,但亦可從牠四對觸鬚辨別出來體側一致呈淺黃褐色至橘紅色,體腹則為銀白色;體側具有三條橫貫兩側的黑色斑帶。各鰭為橘紅色;背鰭、腹鰭及臀鰭另具大小不一黑色斑塊【分佈】印度、孟加拉【分佈】印尼、蘇門答臘【習性】屬於激進的夜間活動魚種,最好單獨飼養【習性】好動活潑,白天會出來活動,可與同種或其他魚一起飼養【水溫】24~30℃【水溫】22~30℃【全長】7~11cm【全長】12~30cm【pH值】6.0~8.0【pH值】5.0~8.0
Botia modesta金剛鼠
Botia morleti體側一致呈藍色至灰色,或有數條暗色橫帶,或無橫帶,體色多變,體腹則為銀白色;各鰭鮮橘色至紅色,尾鰭基部另有一暗色之橫帶眼小而吻長,眼下棘分叉。體側一致呈淺黃褐色,體腹則為銀白色;體背具一條暗色縱紋,尾柄上另具一暗色橫斑。各鰭色淡,尾鰭另散佈暗色小點【分佈】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分佈】印度、泰國【習性】一般白天都躲藏起來,傍晚時分才出來活動【習性】生性害羞,棲息在縫隙、植物間或躲在砂裡【水溫】26~30℃【水溫】23~29℃【全長】24~25cm【全長】9~12cm【pH值】6.0~7.0【pH值】6.0~8.0
Cobitis taenia taenia三線鰍
Misgurnus fossilis雄魚體型比雌魚為小,而且雄性的腹鰭第二條棘刺會比較厚實些,對於高溫及缺氧的水質十分敏感,魚缸內最好有水蘭、莫絲在其中尾鰭圓形。體側明顯有三條黑色橫線,中間的那一條則較粗;背鰭、臀鰭及尾鰭密佈細小的黑色斑點【分佈】葡萄牙、俄羅斯【分佈】法國、挪威【習性】屬於罕動的夜行性品種,喜歡冷水【習性】性情溫和,經常動也不動的夜行性動物【水溫】14~20℃【水溫】4~25℃【全長】11~12cm【全長】25~30cm【pH值】7.0~8.0【pH值】6.5~7.6
鯉形目 - 鯉魚科(Cyprinidae)
Alburnoides bipunctatus玫瑰鯽
Barbus conchonius雌魚通常較重、較大、較豐滿,對於水溫突然改變會顯得非常敏感,這種魚的一個特徵就昤在牠的側線有一條黑色的外框幼魚體上泛銀白色,隨著成長,背上銀白,背側黃綠色,後身有一黑圓斑,背鰭上也有黑斑。繁殖期間出現婚姻色,雄魚全身呈玫瑰紅色,鮮艷美麗【分佈】法國【分佈】印度、孟加拉【習性】群居性魚種,可與其他冷水魚一起飼養【習性】活潑溫和,可與其他冷水魚一起飼養【水溫】10~18℃【水溫】18~22℃【全長】13~14cm【全長】7~15cm【pH值】7.0~8.0【pH值】6.5~7.5
Barbus everetti四間
Barbus tetrazona體側呈帶紅的其褐色,具四條藍黑色斑紋。雌魚比較肥胖,尤其在產卵其間;雄魚比較瘦小,並帶有鮮明色彩。當水質一旦改變,身體就會虛弱,容易生白點體高大呈菱形,體幅稍窄,體側有明顯的四條黑帶,隨光線度不同會呈現美麗的綠色光芒,體色近於黃色,鼻端、背鰭尖、腹鰭呈非常亮麗的紅色【分佈】新加坡【分佈】印尼、蘇門答臘【習性】屬於活潑、溫和的品種,最好與其他品種一起飼養【習性】有長幼尊卑有序的體系,屬於活潑、愛玩的群居性魚種【水溫】22~28℃【水溫】20~26℃【全長】10~12cm【全長】6~7cm【pH值】6.0~7.0【pH值】6.0~8.0
Barbus ticto櫻桃燈
Barbus titteya成熟的雌魚在生產時比較有力,而且此時在雌魚的背鰭上通常沒有斑點。成熟的雄魚在生產時比較瘦弱且在背部有著黑色的斑點延伸至魚鰭的邊緣,牠們的身體會帶有紅棕色雄魚體型圓潤豐滿,在產卵季節時體表的紅色光澤非常亮麗。水族箱應選擇暗色底砂,密植水草,牠會在水草叢中找到一處獨居的所在地【分佈】印度【分佈】斯里蘭卡【習性】活潑、溫和、要求不多的魚種【習性】性情溫和,屬於膽怯羞澀的獨居者【水溫】14~22℃【水溫】23~26℃【全長】8~10cm【全長】4.5~5cm【pH值】6.5~7.5【pH值】6.0~7.5
Brachydanio albolineatus大帆小斑馬魚
Brachydanio rerio胸腹部較圓,尾部側扁。全身粉紫色,有幾條黃色縱條紋直達尾鰭,所以亦稱為紫金斑馬;在魚缸飼養時需要加上蓋,因為牠是跳躍高手胸腹部較圓,尾部側扁。全身基調黃色,背部橄欖色,從背部至腹部、臀鰭,有多條深藍色縱條紋直達尾鰭,滿身條紋似斑馬而得名。背鰭、臀鰭偏後,尾鰭深叉形,諸鰭均黃色透明【分佈】緬甸、泰國、蘇門答臘、馬來西亞【分佈】緬甸、巴基斯坦、印度【習性】非常活潑的魚種,配成對的親魚對伴侶都忠貞不二【習性】是十分活躍的魚隻,一生只有一個伴侶,不濫交【水溫】20~25℃【水溫】18~24℃【全長】5~6cm【全長】5~6cm【pH值】6.5~7.5【pH值】6.5~7.5
Carassius auratus鯉魚
Cyprinus carpio體高而側扁,前半部弧形。體被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微向下彎,後部延伸達尾部中央;背鰭與臀鰭第三根硬棘後緣有鋸齒。體背銀灰色,腹部銀白而略帶黃色,各鰭灰白色體橢圓型而稍延長,側扁而肥厚,背部略隆起,腹緣呈淺弧形。體背部為灰黑或淺黃色,甚至具有多種顏色之變異,側線完全且明顯,呈略凹之弧線穿過體側之中央至尾柄處【分佈】中國、日本【分佈】中國、日本【習性】性情溫和、安靜的魚種,身體非常強健耐寒【習性】生性吃苦耐勞,甚至能適應更低的水溫【水溫】10~20℃【水溫】10~23℃【全長】20~36cm【全長】20~23cm【pH值】6.0~8.0【pH值】7.0~7.5
Epalzeorhynchus kallopterus黑線飛狐
Crossocheilus siamensis體呈黃褐色,體背褐色,腹部較淡色;體側具始於吻端止於尾鰭末端,並貫穿過魚眼之黑色縱帶。各鰭皆為淡色但亦皆帶有黑色斑塊。腹鰭起始於魚體中央,較一般魚種後位魚鰭呈透明狀,身體上有一條粗黑線由嘴部至到尾部,牠不像泰國飛狐唇上有兩對觸鬚,因為牠只有一對觸鬚,牠被公認為別藻類的最佳高手【分佈】印度、印尼、泰國、蘇門答臘【分佈】泰國【習性】溫良的魚種,有領域概念,會想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習性】有時會和同伴打架,但對其他魚種都能融洽相處【水溫】22~26℃【水溫】20~27℃【全長】14~15cm【全長】10~14cm【pH值】6.0~7.0【pH值】6.5~8.0
Epalzeorhynchus bicolor彩虹鯊
Epalzeorhynchus frenatus紅尾黑鯊魚遍體漆黑,只有尾鰭紅得好像一團燃燒的烈火,當紅尾黑鯊魚為幼時,身體各鰭呈黑色,尾鰭變為金黃色,長到10厘米時即達到性成熟時尾鰭才會變成鮮紅色。水溫過低時尾鰭的顏色便會退為橙黃色甚至會變成純黑色體態和紅尾黑鯊相似,雄魚比較瘦弱,且有一鮮明的黑色臀鰭,幼魚階段體色是很淺的混合色,接近成色時呈青灰色,各鰭均呈紅色,但不艷麗。當環境不適或餌料缺乏時,也會在體色上反映出來【分佈】泰國【分佈】泰國【習性】獨居者,有地域意識,無法容忍與同種夥伴共居一處【習性】不挑食,身體強健,生長快,容易飼養【水溫】22~26℃【水溫】22~27℃【全長】7~12cm【全長】12~15cm【pH值】6.0~7.5【pH值】6.0~8.0
Rasbora heteromorpha迷你紅兩點
Rasbora maculata體型側扁,體幅高。體呈粉紅色,靠近尾部漸趨鮮明。體側後段明顯的黑色三角形斑塊,雄魚的斑塊下緣較圓滑,雌魚之斑塊則有分明的稜角。背鰭和尾鰭呈淡紅色,其他各鰭皆為透明體呈半透明淡紅色,為最小型之鯉科魚類,其最明顯之特徵在於其身上的三個藍黑色圓斑,分別位於魚體胸側、臀鰭前端基部以及尾柄後端。背鰭和臀鰭的前端呈黑色,其他各鰭皆呈透明。雄魚體型較為細長,雌魚腹部則較飽滿【分佈】馬來西亞、新加坡、蘇門答臘、泰國【分佈】馬來西亞、新加坡、蘇門答臘【習性】屬於活潑、喜好和平的魚種【習性】屬於溫馴敏捷的群游魚【水溫】22~26℃【水溫】23~26℃【全長】4.5~5cm【全長】2.5~3cm【pH值】5.0~7.5【pH值】6.0~7.0
Rasbora trilineata
Rhodeus sericeus體略呈半透明,所以可清楚看見腹腔銀色的臟器包膜。體側中央具不顯注之黑色縱帶,臀鰭基部亦有一條黑線。各鰭色淡,尾鰭上下葉末緣具黑色斑塊。雄魚體態較為瘦小,雌魚則較為豐腴,其他外部形質都相同有明顯的性別二色,在繁殖季節時,雄魚有如穿上漂亮衣服般美麗展現地婚姻色,雌魚色澤比較平淡樸素些。在未產卵時,可以清楚地看到雌魚有一根長長的產卵管【分佈】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分佈】法國【習性】屬於溫和、活潑群居的魚種【習性】令人愉悅的魚種,飼養在混養缸中是非常理想【水溫】22~28℃【水溫】15~22℃【全長】13~15cm【全長】10~11cm【pH值】5.5~7.0【pH值】6.5~7.4
鯉形目 - 其他鰍鯉魚科
Gyrinocheilus aymonieri石貼子
Hemimyzon formosanum身體修長,體褐色,有一條由吻部延伸至尾柄的深色縱帶。嘴巴朝下,呈吸盤狀。尾鰭上有黑色的小斑點,其他鰭則沒有頭部至腹鰭之間的身體呈三角形,腹面頗為平坦。體呈淺橄欖綠、或墨綠、或黑褐色等,體背及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深色斑;各鰭淡黃褐色,背、尾鰭具有暗色點狀條紋【分佈】印度、泰國【分佈】台灣【習性】具有領域觀念的魚,會捍衛自己的領域【習性】常以扁平的身體及胸、腹鰭平貼在石頭上【水溫】23~28℃【水溫】15~20℃【全長】12~27cm【全長】6~12cm【pH值】6.0~8.0【pH值】7.0~8.0
Pseudogastromyzon&&myersi提琴鼠
Gastromyzon sp生活在奚谷的小型魚種,因為生活在蛋烈的奚流,身體平平的,能吸著玻璃面及在石頭上,在魚缸內常被利用來吃青苔的工作魚體幅寬橫,是屬於胸鰭發達的魚種,原本生活於奚間之間,由於中國的淡水魚陸續成為觀賞魚,故此入口數量增加,最喜歡吃附著的藻類【分佈】中國【分佈】中國【習性】食量大,性情溫和,可與其他魚種混養【習性】性情溫和,可與其他魚種混養【水溫】20~25℃【水溫】20~25℃【全長】5~6cm【全長】6~8cm【pH值】6.6~8.0【pH值】6.6~7.5
鯰形目 - 美鯰科(Callichthyisae)
Corydoras Acrensis紅頭鼠
Corydoras Adolfoi身體中有一條黑帶由腹鰭上的位置一直到尾柄 ,特點是上下有兩條密度較高的點狀黑線與之平衡有著橫貫眼睛的黑帶,背部由背鰭至尾柄有黑又亮的黑帶,最特別是在肩部有著耀眼的橘色【分佈】巴西【分佈】巴西【習性】溫馴、群居生活,是十分友善的鄰居【習性】性情溫和,喜歡群居生活,適合混養【水溫】21~24℃【水溫】23~27℃【全長】5.5~6cm【全長】5~7cm【pH值】6.0~8.0【pH值】5.6~7.0
Corydoras Aeneus印第安鼠
Corydoras Arcuatus在香港稱為藍印鼠,全身都有古銅色分佈,因為跟咖啡的顏色相近所以稱為咖啡鼠,體上長有斑紋廷伸近尾部,還閃耀著金色光澤 其最大的特徵就是那條由嘴邊開始,穿過眼部再沿背部直達尾柄的黑色弓型條紋,但背鰭及尾鰭上並沒有斑點。而且牠是圓嘴型;我們也可以藉此來分辨與帝王鼠的不同【分佈】南美洲【分佈】巴西、秘魯、厄瓜多爾【習性】性情溫和的群居魚,比其他同種較為活躍【習性】性情溫和的群居魚,強健容易飼養【水溫】21~27℃【水溫】22~26℃【全長】6.5 ~ 7.5cm【全長】4.5~5.5cm【pH值】6.5~7.5【pH值】5.5~7.2
弓箭鼠Corydoras Metae花鼠
Corydoras Paleatus眼睛位置有黑帶,其背鰭亦為黑色,而黃褐色的體表上有一條從脂鰭廷伸至尾柄的黑帶,是分辨時的重要特徵,體型更是短短小小的特色是全身由不依大小的黑斑組成,背上有三個比較明顯的黑斑,更會因光線的不同令身上反射出不同的螢光綠光芒【分佈】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分佈】巴西、阿根廷【習性】溫馴的群居性魚種,對藥濟和鹽份都很敏感【習性】性情溫和的群居魚,強健容易飼養【水溫】22~26℃【水溫】22~26℃【全長】5~6cm【全長】6~8cm【pH值】6.0~7.2【pH值】6.0~7.5
Corydoras Panda金翅珍珠鼠
Corydoras Sterbai特色是全身為黃白色,在眼睛部份有黑帶橫過,尾柄和背鰭上亦有黑色斑紋,就像是小熊貓一般,所以有了熊貓屬的稱號身上以黑色為底色滿佈白色的斑點,魚鰭的部分呈現少有的金黃色,會因水質及飼養的環境,會讓胸鰭的橘色轉為更深紅一些,所以有些人稱牠為紅翅珍珠鼠【分佈】秘魯【分佈】巴西、秘魯【習性】溫馴嬌小的魚種,十分活躍【習性】群居性強的魚種,性情溫馴【水溫】22~25℃【水溫】24~28℃【全長】4~5cm【全長】5~6.5cm【pH值】6.0~7.4【pH值】6.0~7.6
Corydoras Trilineatus金線黃花鼠
Aspidoras pauciradiatus體型比豹鼠較大,而且體表有比豹鼠較大的黑斑點分佈,頭部斑點呈迷宮形,背鰭有黑斑,最大特徵是體側的上中下三條清晰明顯的黑線,且沿著魚鱗延伸著此魚又稱為麗麗鼠,背鰭的下半段有黑斑,身上則有許多不規則的斑點,連尾鰭也有。在尚未適應的環境會很虛弱,要特別注意,最好避免購買剛進口的個體【分佈】巴西、秘魯【分佈】巴西【習性】性情溫和的群居魚,飼養容易【習性】小型的群居魚,同種建議飼養數隻【水溫】24~27℃【水溫】22~25℃【全長】4.5~5.5cm【全長】2.5~3cm【pH值】6.0~7.2【pH值】6.0~7.2
Brochis Britskii黑色噴點貓
Dianema longibarbis亦稱長吻青銅B鼠,此種鼠魚的體型很碩大,背鰭較長且鰭骨數量都在15~18根,體表為深色,在鰓蓋及後方處有金屬光澤吻部長有兩對觸鬚,當游動時總是伸長於前方。體色為粉灰色但腹面較淡,全身具有深色斑點,而斑點主要集中於中央部位上方。雌魚在產卵前有較豐腴沈重的身體【分佈】巴西、巴拉圭【分佈】秘魯【習性】屬於溫馴的群居魚,混養士分容易【習性】群居性魚種,性情溫馴非常活潑【水溫】20~24℃【水溫】22~26℃【全長】10~12cm【全長】8~9cm【pH值】6.0~7.0【pH值】5.5~7.5
Dianema urostriata黑點鐵甲鼠
Hoplosternum thoracatum最大的特徵是牠尾鰭的黑白花紋,雄魚體形明顯地比雌魚瘦弱,在黃昏時會變得好活潑,偶爾會來到水面水吞食空氣身體被兩排堅硬的鱗片覆蓋著,正符合其「鐵甲鯰」之稱呼。在繁殖季節時,雄魚的肚子有少許的藍紫色,胸鰭是寬闊且呈紅棕色,雌魚則是下半部是白色。身體非常強健,即使在極差的狀況下也可存活【分佈】巴西【分佈】委內瑞拉、巴西、秘魯、巴拉圭【習性】屬於性情溫和的群居魚【習性】除了繁殖時節時,其餘時間都很溫馴【水溫】22~26℃【水溫】18~28℃【全長】12~14cm【全長】18cm【pH值】4.8~7.0【pH值】5.5~8.3
鯰形目 - 骨甲鯰科(Loricariidae)
Otocinclus affinis白珍珠異形
Acanthicus adonis此種魚很喜歡用嘴上的吸盤,忙碌地舔食魚缸內的苔類,由於其體細小,能游進極為狹小的空間,吃淨苔類。雌魚比雄魚較大,而且腹部也較圓擁有著濃黑色的體表,鑲嵌著純白色的細小斑點,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斑點會日漸變小。由於牠的鰓部、吻部、胸鰭佈滿小刺,飼養時要格外小心【分佈】巴西【分佈】巴西【習性】可與溫和的魚一起飼養,不建議與主動積極的慈鯛混養【習性】成魚性格粗暴,具攻擊性,混養時要注意【水溫】20~26℃【水溫】23~27℃【全長】4~5cm【全長】80~100cm【pH值】5.0~7.5【pH值】6.0~7.0
珍珠大鬍子
Ancistrus hoplogenys黃翅黃珍珠
Baryancistrus sp雄魚體形大有倒刺,雌魚較小並沒有倒刺。全身上下覆蓋著濃厚的黑色,有著一顆顆的珍珠白點,而在背鰭與尾鰭滾上一層白邊,而臉上晴顯的鬍鬚則是一大特色背鰭與尾鰭邊緣都鑲有白色的細邊,在黑色的底色上還有著不少的珍珠白點裝飾著,而且更有黃色邊緣的胸鰭,散發著魅力美麗的品種【分佈】亞馬遜河【分佈】巴西【習性】嬌小的品種,可與多數熱帶魚和平共存【習性】個性溫和,可與其他魚種混養【水溫】25~28℃【水溫】22~25℃【全長】6~8cm【全長】18~25cm【pH值】6.0~7.0【pH值】6.5~7.2
藍眼紫羅蘭
Cochliodon&&soniae枝狀直昇機
Farlowella acus身體是十分美麗的紅紫色,隨著年紀的增長會愈來愈濃,背鰭和其他異形比起來,算是屬於「高帆型」的,最迷人的是牠的眼睛,會散發出濛朧的淡藍色亦稱為噴射機。身體幼長,雌雄的分辨非常容易,西由牠那像鳥咀的突出來分辨。雄魚的突出是寬的,且其上覆有許多小鬃毛;而雌魚突出較窄且沒鬃毛【分佈】巴西【分佈】委內瑞拉【習性】性情溫和,適合與其他魚種混養【習性】【水溫】22~25℃【水溫】℃【全長】20~25cm【全長】cm【pH值】6.0~7.4【pH值】
Glyptoperichthys lituratus斑馬異形
Hypancistrus zebra身體的色澤是以黑色及米色的斑塊相互交織著,,隨著年紀的增長,背鰭會發出紫色的光彩,屬於習食性、不挑食亦稱為熊貓異形。身體呈流線型,全身交織著美麗如斑馬的黑色條紋,而在魚鰭背部還會發出淡煖的藍光【分佈】秘魯、哥倫比亞【分佈】巴西【習性】個性活潑,混養時一定要留有足夠的領域空間【習性】喜歡強的水流,性情溫和非常適合混養【水溫】24~27℃【水溫】22~29℃【全長】20~25cm【全長】8~12cm【pH值】6.0~7.5【pH值】6.0~7.0
Panaque nigrolineatus蛇紋異形
Peckoltia platyrhyncha成魚體幅偏高形狀渾厚。吻部已特化為吸盤。全身皆披有胄甲般的硬殼。體色以灰色為底,全身佈滿黑色不規則縱紋。眼睛部分呈紅色,尾鰭基部有白色橫紋體色從鐵灰色至褐色皆有,頭部佈滿了美麗的網狀花紋,有時從遠遠望去倒有點像蜜蜂窩的,屬於草食偏雜食性的種類【分佈】哥倫比亞【分佈】巴西【習性】喜好和平,應該和其他平靜溫和的魚混養【習性】性情溫和,可與其他種類混養【水溫】22~26℃【水溫】22~29℃【全長】20~31cm【全長】8~12cm【pH值】6.5~7.5【pH值】6.0~7.0
綠裳紅劍尾坦克
Pseudacanthicus serratus黃金達摩
Scobiancistrus aureatus頭部大,青褐色的身體隨著骨板整齊地佈滿棘刺,而背鰭、胸鰭、腹鰭和尾鰭則是帶有明顯的橘色,特別是尾鰭上下邊緣的棘刺更是鮮紅亮麗背鰭、胸鰭、腹鰭和尾鰭有濃厚的橙橘色,而著名的「金色」斑點則是中密度地灑落黑色的身上,隨著年紀增長,比點與身體的比例會愈來愈少【分佈】巴西【分佈】巴西【習性】有挖砂的習慣,性情溫和,可與其他溫馴魚種混養【習性】個性溫和,適合與其他魚混養【水溫】22~27℃【水溫】22~25℃【全長】50~60cm【全長】30~40cm【pH值】6.5~7.2【pH值】7.0~7.4
鯰形目 - 倒立鯰科(Mochocidae)
Synodontis alberti金點滿天星
Synodontis angelucus體色全灰黑,身都佈滿著不規則的大大黑斑。朵會不斷用觸鬚去搜尋、感覺。有時可能會使其他灸隻感到不舒服,而牠下顎的鉸鏈牙齒可用來銼撕藻類具有三對鬚,上頷一對,下頷兩對,下頷的鬚有狀似羽毛狀的分岔。背鰭與兩胸鰭皆具有堅硬的第一棘條,全身及各鰭皆為黑底而有白紋。體呈黑色而有均勻的白色圓點【分佈】薩伊【分佈】薩伊【習性】屬於溫和的魚種,喜歡獨居且有著不休息的習慣騷擾鄰居【習性】很喜歡倒吊在水中,能與剛果燈及其他非洲加拉辛融洽相處【水溫】23~27℃【水溫】24~28℃【全長】16~20cm【全長】16~18cm【pH值】6.0~8.0【pH值】6.5~7.5
Synodontis contractus大帆倒吊
Synodontis decorus魚體截面成三角形,體延長而略側扁,眼睛的比例大,胸鰭背鰭的第一鰭條堅硬,全身及各鰭皆佈滿黑褐色斑駁或小點在同類別種類中,牠的背鰭比較長,尾鰭為黑白相間。只有幼魚時才版推薦飼養在水族箱內,因為牠有著鋸齒狀的牙齒,所以有時難以排解糾紛【分佈】剛果盆地【分佈】薩伊、喀麥隆【習性】有時會腹上背下顛倒著游動,很像倒吊在水中【習性】性情十分溫馴【水溫】22~26℃【水溫】23~27℃【全長】6~9cm【全長】24~30cm【pH值】6.2~7.6【pH值】6.5~7.5
Synodontis eupterus黑衫倒吊
Synodontis flavitaeniatus全身為灰黑色,身上佈滿著密麻麻的黑色斑點,同樣不喜歡較光的地方,最好有地方給牠遮掩光線,但魚缸內最好有空置地方供牠暢游此魚體側有著紅色的縱帶,觀賞價值極高,喜歡魚缸內有泥炭纖維或鋪有細砂,沈木、岩塊、洞穴等可供其為躲避場所【分佈】非洲【分佈】薩伊【習性】性情溫和的魚種,適合飼養在許多混養缸【習性】性情溫和,可和其他魚一起混養【水溫】22~26℃【水溫】23~28℃【全長】15~20cm【全長】16~20cm【pH值】6.2~7.5【pH值】6.5~8.0
Synodontis multipunctatus倒吊鼠
Synodontis nigriventris 體色為漂亮的金其色,下腹為白色,身上佈滿著黑色的點狀豹紋,背鰭、腹鰭、尾鰭都是有白邊包著的黑色,喜歡酸性較高和較硬的水質牠的名字明顯地指出牠游泳的姿態,雄魚有較圓潤的身軀及蒼白的體色,魚缸內最好種一些皇冠草的闊葉水草,好給予牠一些躲藏處。牠很喜歡吃葉灸下的昆蟲幼蟲【分佈】坦桑尼亞【分佈】薩伊【習性】性情溫和,多與慈鯛一起飼養【習性】情情溫純,即使與自己的同伴也能和平相處【水溫】26~30℃【水溫】22~26℃【全長】15~20cm【全長】8~10cm【pH值】6.5-8.0【pH值】6.5~7.2
Synodontis notatus迷宮倒吊
Synodontis schoutedeni全身為銀灰色,與一般倒吊相同。最大的特點是牠體側上的一點黑斑,十分易認,而且非常喜歡在水族箱底裡鐨洞全身都佈滿著黑色的迷宮狀斑紋,體形較大的魚種會追逐著小魚,需要鋪有砂的大型水族箱,如果食物供應不足會咬水草,特別喜歡在沈木或岩塊的垂直面上休憩【分佈】薩伊【分佈】剛果【習性】性情溫和魚種【習性】溫和的獨居者,有著不休息的習慣行用觸鬚騷擾鄰居【水溫】22~26℃【水溫】23~28℃【全長】14~20cm【全長】17~20cm【pH值】6.0~7.5【pH值】6.5~8.0
鯰形目 - 其他鯰科
Dysichthys coracoideus花武士
Leiocassis micropogon此魚亦稱為枯葉貓,由於體型像弦樂器中的弦琴,故得此名。體質很不耐刮傷,購買時要注意。牠會挖底砂,為了水質良好,最好有要好的濾水設備會挖掘底砂,在挖洞時可能會將水草連根拔起。和翻轉的鯰魚相似,在白天休息時會同背部支持身體。當從水族箱移出牠或牠捍衛自己的領域時,會發出咕嚕聲【分佈】亞馬遜河【分佈】蘇門答臘【習性】平靜安詳的魚種【習性】非常有地域觀念的掠奪者,應單獨飼養【水溫】20~27℃【水溫】18~28℃【全長】13~15cm【全長】18~20cm【pH值】6.0~7.5【pH值】6.0~7.4
Mystus micracanthus四線貓
Mystus vittatus魚身及尾鰭有一大黑色的斑點,牠精力充沛的底棲性魚類,可消化大多數的風化土礫,喜歡吃活的食物,包括魚最明顯的特徵是體表具有4-5條明顯可見的花紋縱向分佈,體有長刺。牠們在求愛過程中會發出啾啾聲【分佈】蘇門答臘【分佈】印度【習性】屬於群居的何群魚種,適合飼育在混養缸【習性】溫馴的鯰魚,愛在白天活動,愛追小魚【水溫】20~26℃【水溫】22~28℃【全長】15cm【全長】20cm【pH值】6.5~7.8【pH值】6.0~7.5
Chaca chaca泰國塘虱
Clarias batrachus牠的大咀顯示出牠是不折不扣的掠奪者,屬於夜行性魚種,當進食既會變得非常活潑主動,可能會攻擊其他較小型及正在睡眠的魚種,而此品種也別浮游生物頭部後面呈尖形、有個很大鰓部,雄魚背上有斑點,雌魚則無特別記號。可以直接呼吸空氣,離水後不易死亡,亦可離開水邊到陸上覓食;為夜行性的底層活動魚類【分佈】緬甸、印度、蘇門答臘【分佈】斯里蘭卡、印度、馬來西亞【習性】可能會變成掠奪者,所以不建議飼養在添養缸中【習性】此魚種頗為貪婪,魚缸上應加蓋【水溫】22~24℃【水溫】20~25℃【全長】20~23cm【全長】47~50cm【pH值】6.0~8.0【pH值】6.5~7.5
Acanthodoras cataphractus虎頭鯊
Pangasius sutchi從牠的正面看,像一隻笑到連眼睛瞇著的貓樣子,故有此名。牠會吃風化土礫或其他魚吃剩的餌食。白天躲起來,喜歡加有草泥丸的淡褐色水質,而且牠也很喜歡挖砂外形似鯊魚,由於牠的視力不佳會很容易緊張,最好不要敲玻璃及晚上開燈。有時候更會跑上水面上呼吸,較年長的魚會掉牙而變成草食性者,不建議於小型水族箱內飼養【分佈】亞馬遜河【分佈】泰國【習性】性情詳和,可和其他魚種混養【習性】幼魚時喜歡在淺灘水域活動,後來卻成為獨行俠【水溫】22~26℃【水溫】22~26℃【全長】10~12cm【全長】90~100cm【pH值】6.0~7.5【pH值】6.0~7.5
Phractocephalus hemioliopterus幽靈貓
Pimelodus blockii大型鯰魚的代表品種,有著「亞馬遜食人鯰魚」之名,香港亦稱牠為狗仔鯨。黑白分明的體形搭配紅色尾鰭是十分美麗的大型鯰魚。強健而且飼養容易,有數種色澤各異的品種,人氣相當高體延長而略呈亞圓筒型,具有三對鬚。背鰭和胸鰭之第一硬棘堅硬且銳利;具脂鰭;尾鰭上葉在成體時會呈絲狀。體側呈藍黑色,腹部白色且平坦。側線、背緣和胸鰭腹鰭之間的上方都有銀白色縱條【分佈】亞馬遜河【分佈】巴拿馬、巴西【習性】食性粗野,只適宜在大型水槽單獨飼養【習性】傍晚會變的非常有活動力,會箝挾住自己的伙伴【水溫】20~26℃【水溫】20~26℃【全長】70~120cm【全長】20~30cm【pH值】5.5~7.0【pH值】6.0~7.5
Pseudoplatystoma fasciatum玻璃貓
Kryptopterus macrocephalus體形扁長,嘴部像得非常像鴨嘴,牠在吃飽的時候會變得很溫馴,否則只有兩魚能不遭毒手:一是體型太細少,二是身材比牠大而又游得快,牠的奇怪長相吸引了不少大型魚的魚迷體幾乎呈無色透明狀,僅帶有不甚清楚之淺藍色光澤,脊椎骨與內臟器官清晰可見。腹鰭極小,但臀鰭極長,由腹鰭後緣延伸至尾鰭基部,具深叉狀尾鰭,各鰭皆為無色透明【分佈】巴拉圭、委內瑞拉、秘魯【分佈】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習性】屬於掠食者,只能和大型魚混養【習性】性情溫和的群居魚,但會追逐幼魚【水溫】24~28℃【水溫】21~26℃【全長】70~150cm【全長】12~15cm【pH值】6.0~8.0【pH值】6.5~7.4
Tridensimilis brevis電貓
Malaoterurus electricus體幾乎呈無色透明水晶般,外表平凡無奇,十分喜歡躲藏。缸底需要鋪有細砂或泥炭纖維。此魚常躲在大型魚的鰓腔內和大型魚共同生存一種會放電鯰魚,但並非所有的電貓都能放電,這種鯰魚非常噬血,其發電器官會行走全身,一旦體形超過15公分就沒有人敢徒手碰觸的電貓,因會放電而讓牠們聲名大噪【分佈】亞馬遜河【分佈】薩伊【習性】獨居者,也可以有幾尾同伴一起居住,但需要足夠領域【習性】需求飼養在大型缸內,不宜混養【水溫】20~30℃【水溫】23~30℃【全長】2~3cm【全長】50~100cm【pH值】5.5~7/0【pH值】7.0~8.0
鱂形目 - 鯉齒鱂科(Cyprinodontidae)
金肚鱂
Adinia multifasciata黑線尾隱鱂
Aphanius iberus雄魚有10至14條窄窄的珍珠色斑,介於深色的直條紋;不過雌魚無此特徵。需要柔軟的底砂和足夠的躲藏處,躲藏處介於沈木和石塊間有明顯的性染色體性狀。雄魚有藍綠至藍寶石般的光澤,黑色的背鰭及臀鰭上有白點,暗藍色的尾鰭有較明亮的標誌。雌魚則是橄欖綠或藍綠色,有著無色的尾巴【分佈】南美洲【分佈】西班牙【習性】性情溫和,屬於半鹹淡水域的魚種【習性】個性溫和,可和較小的魚種混養【水溫】20~23℃【水溫】10~32℃【全長】5~6cm【全長】4~5cm【pH值】6.0~8.0【pH值】6.5~7.5
佛西卡隱鱂
Aphanius fasciatus紅斑琴尾鱂
Aphyosemion australe雄魚體色是棕橄欖色,有著略白色的腹部,以及10至14條明亮乳黃色的縱紋,是遺傳下來的。魚鰭是黃色近橘黃色,雌魚體色呈灰棕色,下半部較亮,在兩旁有一排圓的黑斑紋,魚鰭幾乎沒有顏色雄魚體色亮麗,尾鰭有三點,背鰭和臀鰭的上下兩邊分別向外延伸;雌魚體危不似雄魚那樣的鮮艷,而且牠那圓圓的尾鰭也較小。雄魚會對同伴展示一種令人深刻的印象,展開魚鰭展現強烈色澤【分佈】歐洲、亞洲【分佈】西非【習性】個性溫和,可和其他溫和魚種混養【習性】溫和的魚種,是表層水域的居民【水溫】10~24℃【水溫】21~24℃【全長】6~7cm【全長】5~7cm【pH值】6.5~7.5【pH值】6.0~7.0
彩虹琴尾鱂
Aphyosemion filamentosus紫紅斑藍琴尾
Aphyosemion gardneri雄魚的體形較大,在顏色方面也較為明亮。尾鰭及臂鰭的鰭線明顯地向外伸展。當求愛時版打擾,會反應激烈,故此最好飼育在同種的水族箱內體型較細長,是一種纖細的卵生鱂魚。雄魚體色較亮麗,沿著體則有30至90個紅點分佈。雌魚色彩就不若雄魚多彩亮麗,且體側分佈著無數的棕色小理點【分佈】西非、奈及利亞、多哥【分佈】奈及利亞【習性】活躍、具優勢的溫和一年生鱂魚【習性】比較具侵略性,無法容納異己的一年生鱂魚【水溫】21~25℃【水溫】22~26℃【全長】5.5~6cm【全長】5~6cm【pH值】5.5~6.0【pH值】6.5~7.2
橘光琴尾鱂
Aphyosemion volcanum高翅紅點琴尾鱂
Aphyosemion riggenbachi雄魚體色鮮明多彩,有伸展而參差的鰭。身上的斑點通常是硫磺般的黃色,有著古銅色的體表。雌魚的體形比雄魚為小,而且有著較圓的透明魚鰭雄魚擁有最亮麗的體色,而魚鰭上有著深紅色的斑點,在尾鰭上下方呈尖形;而雌魚的魚鰭較雄魚為短及較為圓,色澤也不及雄魚般搶眼【分佈】西非、喀密隆、肯巴【分佈】西非、喀密隆【習性】對同屬的魚會有侵略性,對其他魚種則能和平相處【習性】活潑好動、和好和平,建議和差不多體形的同屬魚混養【水溫】23~27℃【水溫】22~26℃【全長】4.5~5cm【全長】7~10cm【pH值】6.0~6.5【pH值】5.0~6.0
藍眼鱂
Aplocheilichthys macrophthalmus黃金珍珠鱂
Aplocheilus lineatus亦稱為藍眼燈,但此魚卻不是燈魚。雄魚體色比雌魚明亮鮮艷許多,雄魚的背鰭及臂鰭的背面明顯地伸展開來。雌魚有較少的色彩,幾乎無色澤及有圓鰭雄魚顏色較亮麗且體形較大,有6至8條窄的暗色縱紋;而雌魚身上這黑色記號則較大【分佈】西非【分佈】印度【習性】性情非常溫和且活躍的群居魚【習性】屬於上層水域的略奪者,常對自己伙伴有激進侵略【水溫】22~26℃【水溫】22~25℃【全長】3~4cm【全長】10~12cm【pH值】7~7.5【pH值】6.0~6.8
比洛地鱂
Cynolebias bellottii噴點寶貝鱂
Cynolebias nigripinnis alexandri雄魚較大,體色呈暗灰色或灰藍色,在繁殖時期會變成黑色。雌魚體色則為灰黃至橄欖綠。產卵時期,雄魚會特別對雌魚懷有敵意。此魚是生命短暫的一年生鱂魚,約十個月壽命雄魚的體色呈灰綠色至藍綠色,再配上有色澤的魚鰭以及滿身的棕色縱紋。而雌魚體色呈淡褐色,魚鰭幾乎沒有顏色及有許多不規則的小點【分佈】南美洲【分佈】南美洲、阿根廷【習性】屬於個性活潑及時常毛躁易怒的季節性魚種【習性】活潑且相東溫和的一年生鱂魚【水溫】18~25℃【水溫】22~28℃【全長】7~8cm【全長】8~9cm【pH值】6.0~7.0【pH值】6.5~7.0
黑珍珠鱂
Cynolebias ladigesi紫金鱂
Cyprinodon macularius雄魚顏色較複雜,如祖綠般的體色配上暗紅色的橫紋,十分美麗。而雌魚的體色則是棕色。需要柔軟的暗色底層,周年及背後最好種有茂密的水草在繁殖時期,雄魚色澤閃閃發亮;而雌魚體色則是土褐色且有斑紋。需要底層鋪有底砂及栽有水草、藻類及雜草,牠需要一個較熱環境,自然水域中達45℃【分佈】巴西【分佈】美國、墨西哥【習性】屬於溫和、生命短暫的一年生鱂魚【習性】獨居者,會以挖掘像火山口休息處以杜絕不速之客【水溫】20~22℃【水溫】25~35℃【全長】3~5cm【全長】6.5~7.5cm【pH值】6.4~6.8【pH值】7.5~8.0
紅寶石鱂
Epiplatys chevalieri彩虹鱂
Fundulosoma thierryi雄魚體色較亮麗,體表上有較大的紅點及有尖尖的臀鰭;雌魚色澤較少,體表上的紅點也較少,有圓的臀鰭。不過此種魚對於輪蟲非常敏感雄魚沿著體側有藍色光輝,而雌魚的體色則呈灰色,在繁殖時節會有一個較大較豐滿的腹部。此魚對於寄生蟲卵圓單眼蟲十分敏感,建議用鹽酸叮啶黃【分佈】非洲、薩伊【分佈】西非、圭亞那、迦納【習性】活潑主動的魚種,不過也相當溫和【習性】活潑的魚種,有時會對伙伴有侵略性【水溫】24~26℃【水溫】22~27℃【全長】5~6cm【全長】3~3.5cm【pH值】6.5~7.0【pH值】5.0~7.0
Jordanella floridae奴肯尼美人
Lucania goodei雌魚體型較大也較飽滿,在背鰭及胸鰭上有較多明顯的黃色帶黑色的斑點。雄魚的體色則為橄欖色至棕灰色。屬於活動充沛的魚種,喜歡繞著水族箱橫衝直撞雄魚有較瘦的體形及較複雜的顏色,特別是魚鰭上的色彩;背鰭較大且基色為橘色。上有藍色的鐮刀狀條紋;臀鰭也較大,尾巴有紅色的區塊。雌魚有淺黃色背鰭,尾部基色為白色【分佈】北美洲、墨西哥【分佈】美洲【習性】對於自己的同種伙伴攻擊性強,親魚會保護自己的家族【習性】溫和活潑,對伙伴有侵略性,但仍可與其他魚種飼養【水溫】20~25℃【水溫】16~24℃【全長】6~6.5cm【全長】5~6cm【pH值】6.5~7.5【pH值】6.0~6.8
Nothobranchius rachovii青鱂
Oryzias latipes雄魚較大,色澤較亮麗;雌魚體色則為灰至棕色。只要充分進行水質管理,就可以完全發揮這種魚原本的美麗,假如食物沒有充分的滋養牠們,可能會影響生長體背側淡灰色,體側及腹面銀白色;頭部及體多具小黑點;背部正中線具一暗褐色縱帶,自頸部後延至尾鰭基;體側中央具一縱行黑線,於鰓蓋上角或胸鰭末端處,後延伸至尾鰭基【分佈】莫三比克【分佈】日本、台灣【習性】通常都很溫和,屬於一年生鱂魚【習性】對於水中溶氧及溫度的變化適應力較強【水溫】20~24℃【水溫】18~24℃【全長】5~6cm【全長】4~5cm【pH值】6.0~7.0【pH值】7.0~8.0
菲莉鱂
Pachypanchax playfairii藍月光鱂
Procatopus nototaenia雌魚有相同的顏色,在背鰭基部有黑色斑紋。雄魚則沿著體側有一排紅點綴飾,尾鰭上更有罵色邊緣。雄魚的鱗片在繁殖季節會豎立然後脫落,特別是在求愛時期雄魚較大,在亮亮閃光的體側及直立的尾鰭上有深藍色的光澤。雌魚較小,有圓圓的尾鰭及較淺色的藍色色調。此魚是此屬中最纖細的代表魚之一【分佈】東非【分佈】西非、喀麥隆【習性】具攻擊性、地域觀念的掠奪者,會吃較小的魚【習性】活潑、喜好和平的群居魚,總是集體行動【水溫】22~26℃【水溫】20~25℃【全長】9~10cm【全長】4~5cm【pH值】6.5~7.3【pH值】6.0~7.6
斑節鱂
Pseudoepiplatys annulatus迷霧圓尾鱂
Rivulus cylindraceus身上有黑色的波帶圖案。雄魚的體形較雌魚為大,而且有彩色的魚鰭;雌魚則只有尾鰭位置才有顏色,體色更缺乏紅色色調。無法適應水溫突變,需要注意雄魚有較亮麗的色澤,背鰭及尾鰭有藍色的邊紋。雌魚的魚鰭為圓的,在尾基部上半有清晰明顯的黑色斑紋。建議兩星期換一次水以促魚苗健康成長【分佈】西非【分佈】古巴【習性】性情溫和,可與其他小型溫和魚種飼養在一起【習性】活潑,可與其他同體型的魚種一起飼養【水溫】22~26℃【水溫】22~24℃【全長】4~5cm【全長】5.5~6.5cm【pH值】5.0~6.5【pH值】6.8~7.0
紅邊尾鱂
Roloffia bertholdi黃邊尾鱂
Aphyosemion roloffi雄魚體形較大,在繁殖時節有黑色的喉頭裝飾著;雌魚體形則較細小,體色呈淺棕色至橄欖綠。由於此魚會跳躍,可從很小的隙縫中逃脫,所以水族箱應該完全加蓋雄魚體色呈藍綠色至深藍色,有紅色的胸鰭;雌魚體色呈橄欖棕至棕紅色,魚鰭上沒有紅色的色調。可單獨飼養或跟相同性質的魚種混養在水族箱內【分佈】西非【分佈】西非【習性】活潑且溫和,可質同屬或相似的魚種混養【習性】活潑,均為溫和的魚種【水溫】22~24℃【水溫】22~24℃【全長】4.5~5cm【全長】5~6cm【pH值】6.3~7.0【pH值】6.0~7.0
彩色鱂
Roloffia occidentalis高帆燕子鱂
Terranatos dolichopterus雄魚白色的臂鰭有較亮麗的邊緣,雖然較小的邊緣在背鰭上也有;雌魚體色呈紅棕色,而且在繁殖時節的喉頭有暗色的圖案。成魚對於魚類結桃病敏感,需要注意雄魚有既長且亮麗的彩色鐮刀型背鰭徊臀鰭;雌魚的魚鰭則較短及並無色澤。牠們是優秀的跳躍者,所以水族箱應妥善蓋去,以免牠們跳出缸外【分佈】非洲【分佈】委內瑞拉【習性】活潑且比較具攻擊性的季節性魚種【習性】性情溫和且膽怯的魚種【水溫】20~24℃【水溫】20~25℃【全長】8~9cm【全長】3.5~5cm【pH值】6~6.5【pH值】6.2~7.2
鱂形目 - 花鱂科(Poeciliidae)
Belonesox belizanus褔爾摩莎鱂
Heterandria formosa嘴部尖而長,雌魚是有較大的體型,臂鰭基部為黃色,有時為橘色。空間上需要較大的水族箱,內栽種大扭蘭,放些沉木。此屬唯一品種,牠們潛伏在水草或沈木後突擊獵物雄性有一交接器,而且體形較雌魚為小。建議飼養在放有濃密水草的水族箱內,身體上有漂亮的顏色,但是壽命很短,在世界最小型的魚種中排名第七【分佈】墨西哥【分佈】美國【習性】掠食者,應和較大、硬朗的伙伴飼養在一起【習性】性情溫和,只建議只與小型的群居魚種飼養【水溫】26~32℃【水溫】20~26℃【全長】12~20cm【全長】2~4.5cm【pH值】7.5~8.2【pH值】7.0~8.0
Phalloceros caudimaculatus黑帶太陽
Limia nigrofasciata鰓蓋的差別是辨別的關鍵:雄魚的鰓蓋顏色較多,而且邊緣為黑色的。像所有的卵胎生魚類一樣,牠可以在較硬的水質中生存得很好雄性具有弓形的背部、獨特的尾部及交尾器,底部為楔狀形且向上彎曲,背部會隨年齡而使弓形狀更明顯;而雌魚的尾部則是平直的,此魚不適宜飼育在軟水之中【分佈】巴西、巴拉圭、烏拉圭【分佈】海地【習性】為溫和的魚種,有時候會追趕稚魚【習性】溫和的魚種,建議飼育在硬水的水族箱中【水溫】18~24℃【水溫】22~26℃【全長】3~4.5cm【全長】4.5~7cm【pH值】6.8~8.0【pH值】7.0~8.5
Poecilia reticulata黑茉莉
Poecilia sphenops雄魚尾鰭外形變異很大,隨品系而有不同;雌魚則大多呈長圓形。體黃褐色,具有金色光澤,但體色的變異很大,常具有鮮麗的橘黃色或藍青色斑紋,有交尾器。而成年雌魚的體色較單調而半透明熱帶魚中唯一全身墨黑色的種類,連眼睛也不例外,因此非常容易識別。比較有特色的是背鰭的鰭條長度大致相等,所以背鰭呈現長方形。雄魚較雌魚小而纖細,臀鰭依然是起交接器作用的棒形【分佈】美洲、亞洲【分佈】墨西哥【習性】屬於性情溫和的魚種【習性】非常溫和的魚種,雜交種容易罹患病變【水溫】18~28℃【水溫】18~28℃【全長】3.5~6cm【全長】6~8cm【pH值】7.0~8.5【pH值】7.5~8.2
大帆綠茉莉
Poecilia velifera金眼燈
Priapella intermedia雄魚有高大且壯大的背鰭,水族箱內需要大的空間及有藻類供其食用,只有在足夠的游泳空間情況下,雄魚的背鰭才能成長良好大慨五個月大的時候便可以由交尾器鑑定出是否雄魚,此魚對水溫波動非常敏感,而且光線急劇改變會令牠們緊張【分佈】墨西哥【分佈】墨西哥【習性】雄魚的行為異常地溫和【習性】性情溫和、喜群泳,但不適宜混養在一般混養缸內【水溫】25~28℃【水溫】24~26℃【全長】10~18cm【全長】5~7cm【pH值】7.5~8.5【pH值】7.0~7.5
Xiphophorus helleri紅太陽
Xiphophorus maculatus雄性具有一交尾器,在尾部後端有一劍狀構造,可長達體長的1/3至1/4,雄魚之間會為爭地盤而不和,到最後只有一條雄魚可以得到地盤稱王。雌魚體型則較為圓,在產卵的時候會出現胎斑此魚有許多不同的色彩變異種,體側的斑紋變化多端,最典型的種類為全身紅色。雌此魚腹部膨滿,尤其是抱卵的雌魚。雄魚的臀鰭特化為交尾器,雌魚具有正常的臀鰭且個體較大【分佈】美洲【分佈】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習性】性情溫和,但有時會殘食自己的魚仔【習性】性情溫和的魚種,同種之間能和善相處【水溫】18~28℃【水溫】18~25℃【全長】10~12cm【全長】3.5~6cm【pH值】7.0~8.3【pH值】7.0~8.2
Xiphophorus pygmaeus五花太陽
Xiphophorus variatus雄性有交尾器,雌魚體型較大也較渾圓。需要有乾淨及氧氣充當的水質及強勁的水流,最好在石頭或水草根部之後有空間以供牠隱蔽躲藏雄魚有交尾器,在繁殖季節雌魚會有胎斑。水率箱需要種植濃密的水草,可能的話,最好玻璃上有藻類供其食用。在較冷的水溫可使這種魚色彩更鮮艷【分佈】墨西哥【分佈】墨西哥【習性】性情溫和的魚種,可與其他溫和的魚飼養【習性】屬於溫和的魚種,適合養在所以混養的水族箱中【水溫】24~28℃【水溫】15~25℃【全長】3.5~6cm【全長】5.5~7cm【pH值】7.2~8.1【pH值】7.0~8.3
鱂形目 - 其他鱂魚科
Anableps anableps
亦稱上瞥魚。左右眼球分成可以從水面上看到和水裡看到東西的兩個部份,因而得名。將海水稀釋一倍後作為飼養水最為理想。同孔雀魚一樣是卵胎生的魚種【分佈】巴西【分佈】【習性】警覺性極高的魚類,遇到危險會即時躲避【習性】【水溫】24~28℃【水溫】【全長】15~20cm【全長】【pH值】6.5~7.5【pH值】
鱸形目 - 攀鱸科(Anabantidae)
Anabas testudineus百花戰艦
Ctenopoma fasciolatum非常強壯的魚種,雄性的魚鰭比雌性較長。這種魚是最早被人類飼養在水族箱的魚種之一。因為牠會利用胸鰭爬到陸地,甚至爬上樹上,所以此科的魚被稱為攀鱸雄性的背鰭和臂鰭廷伸得很大,類似攻堂魚一般,雄魚體色多變而鮮艷,雌魚則較不鮮艷。水族箱內需要水草和可游動的空間,處於最佳的居住環境時非常易飼養【分佈】印度、中國、印尼【分佈】薩伊【習性】具有害羞卻愛挑釁的行為,只適宜與更大更強的魚種混養【習性】非常溫和的魚種【水溫】22~30℃【水溫】24~28℃【全長】17~25cm【全長】7~8cm【pH值】7.0~8.0【pH值】6.5~7.5
Ctenopoma kingsleyae枯葉虎
Ctenopoma muriei需要有暗淡光線及密植水草的水族箱來飼養,最好有供其躲藏的地方。雄性與雌性外型都十分相似,只能從雄魚眼部及尾鰭基部的帶狀小刺來區分類似國王梅花,雄性有刺鱗。同類魚中比較容易飼養,不僅活潑,對卡環境也較有容忍力。需要較多的空間游泳,在飼養箱內加些漂浮性水草控制光線【分佈】薩伊、甘比亞【分佈】非洲【習性】非常羞怯的魚種,避免與太好動或一大群的小魚混養【習性】活動力強,可與其他強壯的魚飼養【水溫】25~28℃【水溫】22~28℃【全長】19~24.5cm【全長】6.0~8.5cm【pH值】6.5~7.5【pH值】6.0~7.5
Ctenopoma nanum一點梅花
Ctenopoma ocellatum雄性的背鰭與臂鰭較雌性的為長,但雄性的體色則不較鮮艷。這類魚喜歡種植有漂浮性水草的水族箱。且要用乾淨的水及足球的空間供其游泳雄魚身上有眼狀的花紋,而且尾鰭基部的顏色較深,雌魚的背則為拱狀。如果只飼養一隻時會變得膽怯,另外太強水流亦會令這種魚神經緊張【分佈】非洲【分佈】薩伊【習性】雄魚之間會有領域性,繁殖時容易發生打鬥的行為【習性】最好與同樣大小的魚一起飼養【水溫】23~26℃【水溫】24~28℃【全長】7.5~8.0cm【全長】10~15cm【pH值】6.0~7.2【pH值】6.2~7.2
Ctenopoma oxyrhynchum安索奇鬥魚
Microctenopoma ansorgii雄魚的背鰭及臂臂比雌魚較為尖銳,另外幼魚時的特徵和成和不一樣,幼魚時身體的後半部幾乎接近黑色。水族箱內需種有水草及供其游泳的空間,以及有可躲藏的地方亦稱為西非天堂鳥或斑節彩兔。這種魚顏色會由青綠色變化到橘色,十分英麗。雄性的色彩會比較鮮艷,而且入水數量不多,比較罕見。可與底棲性的鼠魚一起飼養【分佈】薩伊、史坦利潭【分佈】薩伊、西非【習性】算是溫和的魚種,但有時會捕食小魚,不推薦混養【習性】不具主動攻擊的習性,但會捕食體形較小的魚種【水溫】24~28℃【水溫】26~28℃【全長】5~6cm【全長】7~9cm【pH值】6.2~7.2【pH值】6.0~8.0
鱸形目 - 格鬥魚科(Belontiidae)
科琪娜鬥魚
Betta coccina貝利卡鬥魚
Betta bellica雄魚的魚鰭與背鰭較大而長,平時體側有條紋,有時又會整條變成暗紅,中間帶有一抹綠色,非常美麗。在繁殖季節時,雌魚體表會有斜的橫紋分佈雄魚色彩鮮艷,而且魚鰭較長。身上的橫紋只出現在野生捕獲的品種身上。最知名的是,牠是繁殖型的鬥魚裡製造泡巢面體型最大的魚種【分佈】蘇門答臘【分佈】蘇門答臘【習性】生命週期短而害羞的魚種,不適宜混養【習性】不太好鬥,可在一缸內飼養好幾對魚【水溫】24~27℃【水溫】24~30℃【全長】4.5~5.5cm【全長】10~11cm【pH值】6.0~7.5【pH值】6.0~7.5
Betta imbellis旁那克斯鬥魚
Betta pugnax雌魚雄魚的尾鰭都呈現圓弧狀,雄魚的魚鰭比雌長及較為鮮艷。這類魚的打鬥模並不是真正為打鬥,所以不會造成嚴重的傷害,目的只是為了增加其魅力雄魚色彩較雌魚鮮艷,而且魚鰭較長。這裡魚經常被忽略,其體色比起其他種類鬥魚來說不太鮮艷。需求有乾淨的水與及強勁的水流,另外水族範不要被陽光直射【分佈】印尼【分佈】馬來西亞【習性】不像泰國鬥魚一樣,此魚不會為打鬥而死【習性】可以一對與其他溫和的魚一起飼養【水溫】22~25℃【水溫】22~28℃【全長】4.8~5.5cm【全長】10~12cm【pH值】5.0~7.0【pH值】6.0~7.2
史馬格汀娜鬥魚
Betta smaragdina泰國鬥魚
Betta splendens雄魚的腹鰭較長;雌魚平時體危暗淡並沒有什麼色彩,但到繁殖時期體表則有明顯的紋路。當數隻幼魚從小一起飼養,長大後也能彼此容忍魚體色多變化,從純白色、鮮紅色、寶藍色到黃褐色或混雜多色皆有;各鰭亦極為艷麗且發育良好。雌魚則較小,顏色亦不鮮明,各鰭正常大小,而比雄魚各鰭短【分佈】泰國【分佈】泰國、柬埔寨【習性】比較上溫和,可與其他溫和的魚一起飼養【習性】雄魚不能擺放在一起,不然便撐開鰓蓋攻擊對方魚鰭【水溫】24~27℃【水溫】24~30℃【全長】6~7cm【全長】6~7cm【pH值】6.0~8.0【pH值】6.0~8.0
Colisa chuna電光麗麗
Colisa lalia體色分紅或紫紅。腹鰭變異為兩根長長的鰭條。親魚性成熟年齡6個月,雄魚繁殖期間有鮮豔的婚姻色,體色紫紅似火,屬泡沫卵生魚類雄魚和雌魚可以從身體顏色的差異來分辨,比較容易受傷。【分佈】印度【分佈】印度【習性】非常溫和的魚種,可與其他魚一起混養【習性】非常溫和的魚種,但避免和大型魚兒一起混養食【水溫】22~27℃【水溫】℃【全長】5~7cm【全長】cm【pH值】6.0~8.0【pH值】
Helostoma temminckii蓋斑鬥魚
Macropodus opercularis此魚以「接吻」聞名。事實上同種之間接吻的習性並非情愛的表現,而是表示恐嚇對方和互爭劫力範圍之意。有吸舔大型魚體表面的習性,飼養時要格外留心雄魚張開魚鰭後較雌魚長,且體色較為鮮艷。此魚也相當有名,和鬥魚並稱「好鬥雙雄」,尤其是雄魚之間更是爭強鬥狠,最好不要和其他魚兒一起飼養【分佈】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島【分佈】越南、中國、台灣、韓國、日本【習性】脾氣比較易暴躁,小魚時可和其他魚兒一起飼養【習性】幼魚時可飼養在一起,但成魚會互相打鬥【水溫】23~28℃【水溫】16~26℃【全長】20~30cm【全長】9~10cm【pH值】6.5~7.5【pH值】6.0~8.0
Osphronemus gorami巧克力飛船
Spaerichthys osphromenoides超大型的攀鱸,生命力強,居住在大型河流的淤水處。雄魚的特徵是背鰭和腹鰭上具有點狀的斑紋。幼魚時彼此會打架,但較成熟時會變得比較溫和雄魚臂鰭和尾鰭的邊緣與角落帶有黃色;此魚很脆弱,容易感染細菌和寄生虫疾病,對於水質的管理很重要,水族箱需有種植良好的水草及經常換水【分佈】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爪哇島【分佈】印尼、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習性】可單獨和其他較大型的魚共同飼養【習性】溫和膽怯的魚,最好成對飼養【水溫】20~30℃【水溫】25~30℃【全長】70~80cm【全長】5~6cm【pH值】6.5~8.0【pH值】6.0~7.0
Trichogaster leeri銀馬甲
Trichogaster microlepis藍灰色,從吻端到尾部有一條黑色縱條紋,全身佈滿銀色斑點,泛著金屬光澤。橙色的身體散佈著無數的珍珠點,堪稱「戰船之王」,相當姣美雄魚的腹鰭為黃至紅色,雌魚則為黃色。而健康的成魚眼睛會帶有紅色;當牠體形愈大攻擊性愈強,常有刺戳其他魚兒的情況。在原產地該魚為食用魚【分佈】泰國、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分佈】泰國【習性】性情溫和但很易受驚,雄魚偶爾會打架【習性】溫和膽怯的魚種,如珍珠馬甲一般【水溫】24~28℃【水溫】26~30℃【全長】10~12cm【全長】10~15cm【pH值】6.5~8.5【pH值】6.0~7.0
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小珍珠麗麗
Trichopsis schalleri體形為橢圓形,體色是天藍色,雄魚具有點狀的背鰭,體色較鮮艷,背鰭末端尖長;雌魚體色則淺淡。水中缺氧時,可直接露出水面呼吸在母魚身上可看到像卵一般的微黃色斑點,而雄魚的背鰭較尖突。水族箱內須種植生長良好兼可供其躲藏的水草。在求愛或興奮期間,魚會發出哇哇的聲音【分佈】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分佈】越南、泰國、蘇門答臘【習性】溫和的魚種,因為很少游動,看起來幾乎靜止不動【習性】溫和的魚種,但產卵期間會變得具有攻擊性【水溫】22~28℃【水溫】25~28℃【全長】10~15cm【全長】3.5~5cm【pH值】6.0~8.8【pH值】5.8~7.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雀鱼混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