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中大班幼儿园大班评语的立体造型游戏进行指导

访问次数:135日志总数:28相册总数:3相片总数:41
李春虹的日记
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互动研讨:
什么是幼儿园建构游戏?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你所在幼儿园是否重视幼儿的建构游戏?有些什么样的规定和要求?
你所在班级为幼儿提供了哪些建构材料?幼儿使用最多的是什么样的材料?你自己对班级幼儿建构方面的发展水平满意吗?请举例说明。
幼儿在建构时,你在做什么?
你认为建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价值?
&游戏是幼儿的工作&,古往今来的孩子都着迷于游戏,游戏代表着孩子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令无数教育同仁们为之惊叹!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是幼儿园的三大创造性游戏,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从教师来说,其材料提供的便捷、场地限制少、活动组织机动灵活因而成为每个班级游戏的首选内容。从幼儿来说,他们对种类繁多、质地多样、可随意变换、反复创建的积木、积塑、泥沙及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等建构材料爱不释手,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搭建(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体验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成功感!但是,据我园、我区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实际情况及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可以了解到现在不少幼儿建构游戏的实施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使用材料单一、不适合年龄特点,追求高档化自制材料少,过多追求(夸大)教育价值而忽略娱乐功能,游戏主题来自教师而常致活动中幼儿脱离主题,教师自身不明确幼儿应有技能水平,追求结果轻过程中的观察、个别化支持,忽略建构过程中美育价值,组织过程中重技能轻创造,重传授轻自我建构,重单干轻合作,重合作花样模糊合作实质及合作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一)定义
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不同的建构材料,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通过与建构活动有关的思维和创作塑造物体形象、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有两个基本要素,即手的操作技能和空间想象力。具有活动性、操作性、创造性、连续性特点。
1.它是以表征思维为基础、以&建构物&为主要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活动。建构游戏明显的特征是幼儿通过建造&建构物&来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
2.建构游戏发展幼儿的构造、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
3.幼儿在游戏中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表现着自己内心的担忧和冲突、快乐和困惑、期待和愿望,揭露幼儿鲜活的内心世界。
(二)幼儿建构游戏发展的特点
1.从单元建构&&主题建构,从技巧单一&&技巧多样,从个人单干&&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班级间互动。
单元建构:这种建构的形式主要在小班,幼儿年龄小,相对而言对周围建筑物的观察及了解经验不足,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及年龄特点重点开展单元式的建构技能的游戏,如:单一的搭建房子、火车、轮船、围栏、花坛等,从中掌握基本的搭建技能。
主题建构:主题建构适合在中、大班开展。小班下学期可尝试开展主题式的建构。
2.幼儿建构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阶段一,把材料拿来拿去(其实也是在熟悉材料)
阶段二,垒高、排成一条马路(在反复的简单操作中熟悉材料的性能和并学习掌控材料)
阶段三,创构建筑物(常用的典型技巧:搭桥,搭围墙,设计对称、平衡等)
阶段四,搭建出精巧的建筑物
3.幼儿建构水平发展走向:(对比照片)从建构简单的东西到复杂的、接近真实的结构(如桥梁、摩天楼以及整个地区的实景等)。线状&&立体,平躺&&站立,同一&&求异,单体&&复合,单一&&多种(材料)。
小班幼儿一般从无意识的摆弄中感知中熟悉材料,游戏动作一开始没有目的性,对所&建构&出来的东西也没有概念,最多能看大致形状&勉强命名&;随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模仿,但这个模仿过程中依然存在摆弄的目的性不强,并不太清楚自己接下来要顺接几块雪花片,在哪里转向等。中班开始使用图纸进行构造,根据主题引导幼儿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中班可以开始尝试模拟建构。模拟建构作为一种模拟结构实例或图纸进行构造的活动。从幼儿结构活动的构建过程来看,它的出现晚于任意构建。儿童从会照着立体结构造型的范例进行构造活动,从学会根据形状、大小、颜色的对应进行准确模拟开始,逐渐地开始学习照图模拟,这种模拟要求幼儿学会观察平面图纸,根据记忆表象,将图纸中的结构造型想象成立体结构造型。
(三)价值
通过建构游戏给幼儿快乐、经验、学识,在认识形、色,增强空间概念的同时,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还蕴含着有益于幼儿发展的隐形教育潜能。
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
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语言
增进科学与数学经验
发展初步的美感和表现美的能力
1.社会性/情绪发展。在建构过程中,幼儿要协调他们想要用的建构材料,要决定多少人可以在这里玩,要爱护建构材料,还要按规定安全地玩。他们提示还会交换想法,彼此的知识都获得扩展,也学习到要尊重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2.身体动作发展。当幼儿拿取建构材料,小心翼翼地搭出一座桥或一个复杂的东西时,他们的小肌肉就获得了发展;当幼儿搬动较大型的建构材料(如空心积木)时,他们的大肌肉力量增强了;而在他们小心稳住建构材料,不让材料倒塌下来时,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也更为完善。
3.认知发展。当幼儿体验周围世界时,他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会在脑海中留下图像。而当幼儿玩建构游戏时,他们会利用这个机会把脑海中的图像以具体的方式重建出来。这种把经验用具体的东西呈现出来的能力,就是幼儿抽象思考的基础。再者,幼儿在挑选、搭建和移开建构材料的动作当中,对大小、形状、数量、顺序、面积、长度、类型以及质量等概念都会有具体的了解,这是逻辑思考必须具备的。
4.语言发展。当成人对幼儿搭出来的东西显露出非常大的兴趣,并问幼儿问题时,幼儿会很乐意向成人描述他们所搭出来的东西。而当成人用一些新的词语来描述幼儿正在做的东西时,幼儿的语汇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当幼儿自己给自己搭出来的东西做标牌的时候,他们书写的能力也获得增长。
社会性/情绪发展
幼儿说:&我不喜欢你把我的积木弄倒。&
会争取权益
看着桥的图片,然后开始用积木造一座桥。
展现自我引导与独立的能力
把积木按架上标示牌的大小、形状放回架上,把道具按收藏箱上标示的照片一一放妥。
会管理和爱护教室的环境和器材
提醒别的幼儿:&不要太靠近架子搭积木,不让可能会有人踩到。&
建议一起玩的幼儿在搭好的马路上再搭个加油站。
能和其他幼儿玩得很好
对剩下的长积木进行分配,好让每个幼儿都有一些可以用
能与人分享,尊重别人的权益
为争抢积木起争执时,会提议:&你可以用这一块,这一块和我用的很像。&
会想办法解决冲突
身体动作发展
用大的中空积木搭出一个平衡木,然后从上面走过去
在行动当中,可以保持平衡
在高高的积木塔上小心翼翼地放上小块积木,没有弄倒积木塔
可以控制手部的小肌肉
在用积木搭出来的公寓房子里,每一层都放上一些小人偶
手眼协调良好
积木搭完后,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能用工具写字和画图
他想拿蓝色的地垫来当作池塘,可是有人在用,于是他去美劳区拿蓝色的书面纸代替。
灵活地解决问题
一个孩子说:&如果再放一个积木上去,我堆的积木就会倒下来。&
探索因果关系
依据积木的类型和形状进行分类
会对物品进行分类
拿一条绳子来测量两个建筑物
会做比较/测量
注意到架上的积木是由大到小排列的
会按顺序排列物品
把长短积木交错排列,建造出一面墙
能找出形式来,并照样子做
会说:&我要把动物放进围墙里,你在围墙外面造一条路出来。&
展现对空间位置的了解
提醒同伴:&你一个叠一个,最多可以叠四个空心积木。&
会使用数字,也会数数
搭出一间房子,并指出每个房间的用途
会制造表征,并加以解释
&我在帮城堡盖一座吊桥&
会用单词和越来越长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解释&我正在盖一座动物园,你没看到有动物吗?&
会回答问题
会问:&你是怎么盖楼梯的?&
和另外一位幼儿讨论要如何盖飞机场
会主动加入别人的谈话
在街道上放置&停(STOP)&的标志,并说:&你的卡车开到这里,要停下来。&
会用初浅的阅读技巧去了解印刷文字所代表的意思
拿纸和笔给老师,请老师帮忙写下&不要弄倒&的标志牌
了解(理解)书写的目的
二、种类(提供照片)
(一)积木搭建类
1.积木游戏
 &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晶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
使用材料:积木
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积木是幼儿园建构游戏材料中的基本配备,尤其是木制积木。木制积木能很自然吸引幼儿,因为它们摸起来质感很好,大小很匀称,能让幼儿做开放性的探索。当幼儿使用积木来建构、创造,把经验呈现出来时,他们在各项发展领域中的能力得到提升。
其它种类的积木和建构材料:
砖形纸板积木:适合年纪比较小的幼儿,可以让幼儿安全地建构大型的东西。缺点:稳定性稍差。
泡胶积木:由海绵橡胶制成的建构积木,轻巧、安全。
大型塑胶积木:有各种大小和形状,色彩丰富,坚固
塑胶(PVC)管:这是一种较大的、白色的塑胶管子,在五金商店可以买到。可以连接头一起买。适合于室外或大型、开放空间活动。
2.积竹游戏
 && 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我国南方盛产竹子,积竹游戏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二)积塑插接类
1.积塑游戏
 &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2.金属构造游戏
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三)自然物(沙水、雪、土)雕塑类
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
&&& 沙土是一种不定型的结构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在城市、农村都可以广泛开展。
(四)其他
1.拼棒游戏
&&& 用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2.拼图游戏
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薄片并按规定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如可拼摆动物的房屋、故事情节等画面。传统的七巧板就属于这类游戏。
三、幼儿建构技能水平
(一)基本的建构技能
1.排列组合(积木、积塑类)
平铺、延长、叠高、对称、加宽、加长、加高、围合,盖顶、架空、搭台阶等
2.插接(胶粒类)
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
3.穿套编织(积塑类)
(二)幼儿积木建构的水平的发展(见照片)
单一模型&&&&&&&&&&&&&&&&&& &&&&&&&&&&&&& 模型组合
材料间的关系&&&&&&&&&&&&&&&&&&&&&&&&& 模型与模型之间的关系
(1)横排&&&&&&&&&&&&&&&&&&&&&&&&&&&&&&&&& (8)平式连接
(2)顺接&&&&&&&&&&&&&&&&&&&&&&&&&&&&&&&&& (9)交叉
(3)垒高&&&&&&&&&&&&&&&&&&&&&&&&&&&&&&&&& (10)转向
(4)桥式 &&&&&&&&&&&&&&&&&&&&&&&&&&&&&&&&&(11)穿过
(7)塔式(网式)
(三)各年龄段建构技能举例
1.小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能用平铺、延长、围合、堆高、加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建构造型简单的物体形象)
(1)堆高、平铺和重复
堆高、平铺和重复是幼儿早期建构活动的突出特征。这种简单的建构活动在很长的时期内吸引着幼儿。观察表明,2&3岁幼儿在接触积木一个月之后,就能&堆高&和&平铺&。对于一些幼儿而言,&堆高&要比&平铺&,即把积木一块紧挨着一块放置成一个横排更容易。因为他们在一个平面,二堆高有一定的空间感,装我稍慢些。逐渐,叠高和堆高会结合在一起用以建构。
&&围合&是至少用四块积木形成一个包围圈,把一块空间完全的包围在里面。&围合&对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他需要幼儿有空间意识。幼儿的许多建构活动多可以因为&围合&技能的掌握而逐渐变得丰富、复杂起来。他们往往会在被包围的空间里放进&娃娃&或&动物&代表&娃娃的家&或&动物园&。
在原有的搭建结构上重复运用该技能使之变宽。如:幼儿用一块块积木平铺拼搭了一条马路,(宽度只有两条积木宽的和)后又感觉马路太窄,于是便用该积木在两旁平铺扩宽。
2.中大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综合运用排列、组合、接插、镶嵌、编织、黏合、旋转等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1)架空、穿、搓
&&架空&是用一块积木盖在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两块积木上,从而把它们连接起来。例如:搭建&小桥&或为房子加盖&房顶&往往需要&架空&的技能。对于幼儿来说,掌握&架空&的技能需要经历一个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在反复试误中,不同幼儿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2)插接、镶嵌
&&插接&顾名思义就是将一块积木的一端插入另一块积木中,使之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镶嵌&是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建构游戏中搭建台阶、滑梯、长城等经常用到这两种建构技能。
&(3)排列、组合
&(4)模式
幼儿一旦能够觉察到积木可以作为&建构材料&用以建构,而且可以按一定的反方式排放在一起,他们就开始探索多种建构的方式方法或&模式&,例如,首先把一块一块的长积木&平铺&构成一辆&火车&,然后在每一块长积木上放上一块长积木和短积木的&堆垒&就构成了这一建构模式的基本元素。或者在一块红积木之后接着放两块黄积木,然后重复这种组合。&红-黄-黄&就构成了一种颜色模式。在建构游戏中出现&模式&建构技能标示着幼儿对事物之间关系(相同或相似)的发现。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注意建构物的平衡、对称和型式的装饰。
(5)表征(替代物)
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利用建构物开始象征性游戏,开始出现有意识的给建构物命名的倾向。4&&5岁幼儿往往是在建构前就宣布所要建构的建构物的名字,表明幼儿建构的目的性、计划性的提高。随着建构技能的掌握,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建构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的现象增多。
(6)编织、黏合
大班幼儿可利用这些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7)为游戏而建构
在这一时期,幼儿将建构物变成现实的建构物的复制或模拟,变成他们随回忆和保存的经验的象征。
此外,还有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排列、组合、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建构技能的学习。老师们可以在与孩子们共同实践搭建中去揣摩方法。
四、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指导
20世纪初设计出&单位积木&的教育工作者卡洛琳.普瑞(Caroline Pratt)说过:&除非我们将从经验中获得的体会灌注在积木中,不然它们充其量只是一块块的小木头。&这句话提醒我们,幼儿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多么重要。当老师协助幼儿去规划、组织玩建构游戏的活动,并让幼儿把想法表达出来时,幼儿就能从玩耍的活动中取得最大的收获。
建构游戏应该让幼儿与教师共同创设一种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环境;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尊重幼儿、欣赏幼儿、相信幼儿,让幼儿自由、自主的与环境积极有效的互动。更以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鼓励着的身份适时适当的介入指导,并灵活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来生成游戏的内容和深入游戏的情节,提高幼儿建构技能和游戏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基本要求
角色定位(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支持者,游戏的合作者),协同发展的理念和意识(技能训练与创造力、合作等其他能力协同发展的思想与理念),整合的观念(与主题,与其它创造性游戏),尊重的态度(对幼儿的作品表达尊重,协助他们收拾材料。)
1.建立规则
(1)按提示(文字、涂画、实物照片等)取放材料的规则和例行程序&&将各类型材料整理得井然有序,让幼儿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也方便将器材放回原位。
如,各类建构材料的陈列
各类建构材料(含配件)应放在矮架上,并按大小、形状来分类,方便幼儿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方便把东西放回原位。小件的零件最好用篮子等装起来,贴上标示。这样做,会让收拾材料也成为一种分类和配对的游戏,而不仅仅是在参与下个活动前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用硬卡纸来标示每种材料的放置位置。可以在纸上描出材料的形状,或者提供文字类、实物照片类的标示。
(2)活动区人数限制的规则;
(3)在指定的区域玩耍,取放材料、进出及操作不干扰同伴的动作。
需要多少材料取多少
&&& 应该在距材料摆放处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搭建以方便他人取材料
&&& 积木(尤其是大型空心积木)不能搭得过高以免倒塌下来压着人。
&&& 不能乱扔建构材料,不能相互丢掷,不能踩着材料走。
&&& 拿同伴的材料要经过比别人允许。
&&& 小心行走,注意不要撞倒、推倒或是踢倒别人的建构物。
&&& 撞到别人的建构物要向别人道歉。
不能遵守游戏规则,下次就不能玩游戏了。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幼儿一下子都能够掌握这些游戏规则,应当分期分批地出现及要求。
2.具备基本的建构技能
(1)识别与使用材料的技能。认识结构玩具,识别结构元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会选用结构元件去构造物体,会灵活使用材料。
(2)结构操作技能。这是幼儿构造物体的基础。如积木的11种技能,插接类材料的4种技能,创造性表现熟悉物体的技能。
(3)设计构思能力 引导幼儿整体构思构造计划,使幼儿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构造活动。在构造实践中能根据需要修改、补充,以取得结构成功。
(4)掌握结构分析技能。理解图示的能力及照图示或模型建构的技能:幼儿学会看平面图纸,分析结构范例,能把平面结构变为立体结构,会评议结构物。
(5)集体构造的技能。引导幼儿在集体构造中学会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大班阶段的分工合作水平)
3.有良好习惯和其他能力。合作交往、协调沟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计划、想法、过程及结果的能力,社会性与情绪发展等。
&&& (二)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组织、实施与指导将从游戏准备、游戏开展及活动评价等三大环节进行介绍。
1.游戏准备环节
(1)确定游戏主题
一般来说,幼儿园建构游戏主题来自幼儿的生活,来自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来自对幼儿需求的把握与及与其它创造性游戏的整合。如,组织幼儿秋游果园后,可以适时确定主题&果园&,其中,小班可以让幼儿建构不同的果树,中班可以让幼儿建构果园(含结满果子的果树、果园的建筑物、围栏等),大班则可以建构果园社区(包括中心建筑果园及果园之外的社区环境)。又如,结合绘本《我家是动物园》,则可分别组织&可爱的小动物&、&我的家&及&动物园&等主题的建构游戏。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后,也可组织相关的建构。
(2)撰写游戏计划
撰写游戏计划之前,必须要结合本月的活动主题进行综合考虑,并且需要与小组、同班教师一起商量建构游戏的主题、时间、密度的适宜性。
案例:小班建构游戏&幼儿园的房子(一)&
1. 让幼儿知道游戏的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 让幼儿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特征,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3. 通过老师的鼓励、帮助,初步学习插、搭高、拼的技能。
二. 活动准备
积塑、插塑,带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及房子图片。
三. 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当小小建筑师,帮幼儿园盖房子。
2.观察示意图,引导幼儿说出外型特征
(1)幼儿园有哪些房子?他们是什么形状的?
(2)围墙是什么样的?高不高?
(3)幼儿园的楼房它是几层的?宽吗
(4)我们要建幼儿园的哪几个部分?
2. 教师示范搭建房子的技能和方法
老师按顺序搭出房子的形状,墙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搭建,屋顶可以用三角形盖顶。
3. 提出建构要求
(1)要搭出房子的主要结构,可以自由选择材料按意愿自由建构。
(2)游戏时要爱护玩具,掉到地上要及时捡起来,不要把别人搭建的房子碰倒。
(3)要正确收放材料(轻拿轻放、按标记归类摆放)
4. 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对搭建能力低的幼儿,可引导其模仿教师或看房子图片进行建构。
(2)引导他们从搭平面房子过渡到搭立体房子。
5. 欣赏作品
你们觉得哪个房子搭的最漂亮?为什么觉得它漂亮?
6. 评价总结
我们今天搭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材料来搭的?你还会搭哪些和老师不一样的房子?
表扬能大胆建构、大胆创造的幼儿。
7.自然结束
案例:中班意愿建构&&分析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目标:&&建构游戏目标从两个维度来制定:涵盖社会性发展目标和建构技能发展目标。
1.具有动手建构的&&中班的孩子还提这样的兴趣点,有价值吗?
2.尝试一种材料多种砌法与用几种材料共同建砌。
3.体验建构的喜悦。
4.培养&&从教师角度提出的目标
&&准备提供什么样的材料?
一、过程:
&&即使是意愿建构,也应在游戏前,对全体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自定主题,自选材料,自选合作伙伴,自选建构空间;自己收放材料&&
&1.自由选择架子上的材料,并找个宽松的地方坐下建砌。&&目的性?
2.自由选择伙伴合作&&教师期望幼儿如何合作?中班幼儿能进行怎样的合作?
3.活动后欣赏,共同分享建构成果,并初步学会评价。
4.活动后在
二、指导重点:
1.启发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进行建构。
2.指导新来的幼儿大胆地邀请同伴合作建构。&&鼓励幼儿邀约新来的小伙伴合作建构或者建议新来的孩子主动向同伴提出合作请求更恰当。另外,对幼儿合作状态进行价值评价,并进行适宜指导。
3.注意提醒幼儿在活动中珍惜他人的建砌成果,不故意毁坏。
案例:中班主题建构&&公路上
目的:&&目的紧扣主题,能力发展目标明确。
&1.尝试合作,使用多种材料完成主题&公路上&的建构。
&2.有初步的看图或根据自己经验布局的能力。
活动准备:&&亮点一:材料提供有效、适宜、种类多;有相关经验准备。
&1.建构草图,各种建构材料如:雪花片,多孔插塑等.及一些辅助材料如:花,树,牛奶盒等.
&2.已经尝试合作建构&十字路口&.
&活动过程:&&亮点二:引导细致;紧紧结合幼儿已有经验,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辅助材料的投放能有效推进幼儿主题建构的发展。
一、教师提出,
师:小朋友,我们上次尝试建过了十字路口,今天我们再来建构一次有关路的主题:马路上.
二、引导幼儿讨论&马路上有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的情况设计出马路上的草图.
师:1.马路上都有什么呢?(各种车辆,及红绿灯等)
2.马路旁边有什么?(超市,房子,幼儿园,游乐场,公园等)
&三.出示一些辅助材料,让幼儿说说这些辅助材料可以用来做什么?
(3)提供游戏材料和创设游戏环境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材料提供与环境创设与主题结合(主题本身及情节的发展)、立废性等要求(《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幼儿建构前,教师应提供数量充足、搭配合理的多种建构材料,如各种型号的积木、积塑、竹积、串珠、金属螺丝结构玩具等,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半成品纸盒、泡沫、易拉罐、饮料瓶),辅助的材料如:纸、线、瓶、各种盒子等。还可以适时提供配件:如,
木制人偶,交通标志、加油站,餐巾纸卷筒,冰棒棍,帽子(建筑工人、警察、消防员),瓷砖、毛毯,木匠工具玩具,有建筑物、道路、桥梁图片的书或明信片,城市的地图,城堡积木,贝壳和石头,纸箱和鞋盒,本地商店的商标,浮木或小木块,包装用的泡沫塑料或纸板,旧的计划图等。
(4)活动前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如楼房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是桥面和桥墩组成的等等)
&&& 2.游戏开展环节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隐性的、分层的指导,既让幼儿学习结构游戏的技能,又保证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还要注重合作、习惯的培养,从而使游戏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般流程:经验回顾,明确任务,协调分工,创造设计,选择材料,合作建构,交流评价。
例:经验回顾
指导要点: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梳理经验形成方案。方式:交流引发前期经验、看录像、图片、记录表的回顾、现场再现搭建问题。
回顾与游戏主题相关的经验
归纳建构物体的结构
启发幼儿探究、学习建构技能
以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游戏主题产生兴趣,从而鼓励和启发幼儿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搭建主题,分别对对游戏中的材料使用、建构技能、各设施的布局规划(搭建场所的分布)等主要问题进行指导。后续的游戏则可根据上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滑滑梯:出示滑滑梯的实景图,师生交流:喜欢滑滑梯吗?哪里有滑滑梯?&&滑滑梯由哪些部分组成(梯身、楼梯、滑道、支架)&&怎样搭建滑滑梯呢?引发幼儿探索、学习搭建技能。
小班可与幼儿共同探究技能的学习,中班则可在幼儿探究的基础上辅助提炼技能操作方法,大班便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技能达到建构目标,完成建构任务。
后续的游戏则可根据上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上次滑滑梯的建构中,出现了梯面太窄、积塑之间镶嵌不紧密易松垮的问题,教师以图示或录像的方式引出,二度游戏可以此问题开展讨论切入主题。
&小班可在教师帮助下完成,中、大班则鼓励自主协商,对游戏的构建任务进行分工、安排。不要刚开始就安排的很全、很满、很精细,那不是孩子的游戏,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合理有层次的安排,分一、二或三度分层呈递性完成,并随着游戏发展情况进行逐步调整。
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首先对全体幼儿进行扫描式观察,了解整个活动状态(习惯、兴趣、参与度、坚持性、遵守规则、合作水平等),发现需要干预的苗头;然后结合自己对班级幼儿现有水平的了解,选择性地进行分层次的定点跟踪观察,了解、分析某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变化,判断幼儿游戏中的状态属于建构的哪个阶段?幼儿是否能解说自己的建构物,并且回答别人的问题?幼儿是否使用其他辅助物来丰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老师个别化指导的切入点(取放材料的习惯?建构技术?创造性?交往合作技巧?语言表达?)。
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的表征行为,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增强行为的目的性,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观察幼儿的合作行为,增强群体性,培养交往的主动性。
自主性游戏中的&&
表征(representation)是
&2.提醒幼儿
材料投放:
1.有五位幼儿一起选择的建构区的积木一篮;
2.足够五个幼儿活动的量
指导建议:
1.积木虽然是
2.尊重幼儿的创意,让幼儿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
3.适当给幼儿在创作中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完成的更好。
观察原因:
1.幼儿的想象能力虽然很丰富,但是他们的
2.教师在不违背幼儿的意愿下,给幼儿适当的帮助,并找一找他们在活动中的创意点和不足之处。
观察记录:
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的游戏还是很感&马路&上,高兴的对我说:&,房子搭好了!&还真挺回动脑筋的;尚在我们班也属于年龄偏小的孩子,不过还是听聪明的。他一开始搭的是电风扇,他说:&天很热的时候,可以扇一扇&,我问他这个电风扇还像什么,怎么样会更好看呢?他就看到别的小朋友让我给她搭的小汽车说:&我搭个停车厂,这是停车厂的电风扇。&很有创意的。宜澜年龄也偏小些,却是个很有灵气的小女孩。她一开始就搭了两条长长窄窄的,我以为是马路呢,她告诉我,这是火车,于是,还在&火车头&的位置插上了两根长的积木说:&这里就是火车头!&还在火车边上搭了一些土地,土地上还搭了一个摩天轮,她很开心的告诉我说:&老师你看,这个我电视里看过的!&还用手转动着上边的座位,真棒!晨杰聪明且任性的孩子。他一开始也搭了电风扇,但是他的电风扇是一整排的,说:&我这个是连排的电风扇,很凉快的!&他还做了个小盒子,说:&这个小盒子里可以装很多好吃的东西呢。&还在盒子上装了个电风扇,说是要给盒子也要扇一扇凉快。雨轩是个聪明能干的女孩子。首先做了一个电风扇,然后把电风扇做的很不同,还让我帮她做了一辆小汽车,她开着开着,小汽车不小心摔坏了,我让她自己想办法,她做到了,说:&我要把它变成公交车,这个电风扇可以装在公交车里。&她平时很多时候是做公交车来的,所以对公交车也比较了解。很好的想法。
思考与对策: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
1.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
2.如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加打开呢?我想可以让孩子看些平时常见的图片,也许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些。
又一次进入了建构区,有的幼儿先看了看屏风上的设计图,然后再选择了积木尝试拼搭。而有的幼儿是先尝试自己拼搭,没有参考设计图,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尝试。
一位幼儿先选择了两块长方形的积木做了柱子,他一边很认真的在搭建,一边仔细的看着设计图纸,还说着:&再拿个长的。&于是,搭了两层后,他选择了一块三角形的积木作为屋顶。不一会儿,他按照设计图纸搭建了三幢房子,基本上是以组合、排列的方式搭建的。而其他幼儿仍然是自己管着自己搭建,幼儿分别都搭建出了设计图上的造型,而有的幼儿搭建的房子基本上是一层楼高的房屋,以三角形为屋顶,是我上一次区角
我暗示幼儿:&怎么样能把你们的房子连起来呢?房子和房子之间还有什么呢?&有的说:&有路的&;有的说:&还有树&。这时,我追问:&请你们再选一种积木来铺路,把你们造的房子都合起来,像我们家的小区一样。&幼儿很快就动手了,分别找了圆形插塑的积木作为马路,而有的幼儿则是选择了块圆形的塑料积木作为树。很快,
我的思考:
通过环境上的调整后,我发现幼儿对建构的兴趣又开始膨胀了。他们渐渐的关注到了屏风上的设计图,也能完成设计图上的内容。但是对于
根据教师的观察,采取立即介入或暂缓介入的处理。需要立即介入的情况:A.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B.当环境中因人群拥挤或使用材料、工具而产生不安全苗子时等等。暂缓介入的主要情形是:A.当幼儿发生技能困难时(不知到怎样将天桥的楼梯与梯面连接起来);B.当幼儿游离于游戏情形时(大家都在拼插,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先给他时间观望他接下来干什么);C.当幼儿在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有困难时(鼓励幼儿自主思考)等等。
在需要进行技术支持(介入)前,教师应首先判断幼儿目前的活动在建构的第几阶段,再规划要提供什么样的经验给幼儿,并通过材料投放控制、及时提供解决策略等让他的游戏更加深入。比如,有的孩子需要鼓励,有的孩子需要老师帮助开个头,有的孩子可以从同伴的动作中获得经验。一般来说,多采用平行介入法和交叉式介入法。平行介入法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与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和情节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交叉式介入法是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而垂直介入法只在幼儿出现不安全倾向的时候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贝贝在地毯上把双倍积木块直立起来,上面再放上另一块直立的双倍块积木,结果跨了下来。贝贝试了4次同样的搭法,结果都一样。(第二阶段)
即使遭遇困难,他仍继续做下去(在面对挑战时,展现毅力)。
他注意到有问题,但好像不能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探索因果关系)。
我要如何帮助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问:你认为积木为什么会倒下来?
提出建议:我在想,你要怎么样才能让建筑物的底部更稳固。
提供坚硬的表面来搭积木(如硬纸板等):我们来看看,你在这上面搭积木,而不是在地毯上,会不会好一点?
小美正在收拾雪花片,她做了一些分类,不过并不都正确。
她负责任地收拾(会管理和爱护教室里的环境和器材)。
她能参与活动,如收拾工作(遵守规则)。
她具备了分类的初步技巧(会对物品进行分类)。
我有没有安排好游戏材料的放置方式、在架上明确标示并且跟孩子们说清楚?
把所有不同类别、大小的建构材料的放置位置清楚标示出来,并且告诉幼儿它们应该如何摆放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摆放。
&我们先把所有的大雪花片拿开。你能不能把所有像这样的大雪花片找出来&,用这样的提示来引导幼儿加入数学的学习并学会有序、合理收拾材料。
* 跟幼儿商讨建构的计划:在哪建?用什么材料建构?怎样分工?作品怎样保存?
* 跟幼儿讨论他们的建筑物。关键:描述幼儿做了什么,而不是简单的&你做得很好&等。如,&你用4块积木做出了一座桥。&&你长火车的车厢都做成了长方形的。&&有些积木是直立起来的,有些积木是横躺的。&&我可以从窗户这里看到房子背后的那个门呢。&&你做飞机的雪花片都是白色的。&&你做了粗的、很多根来撑住果树,这可是要很小心才不会让果树倒下来呢。&类似描述,能强调幼儿作品的重要性,并且增进幼儿的数学、美感、力学等概念,并扩展他们的词汇。
* 支持幼儿进入更高阶段的建构。观察幼儿在做什么后,进行分析判断,再提出问题协助他回忆过去的经验,根据幼儿的经验提出建议。如,坐到感到受挫的幼儿旁边,支持他去解决问题。如&我们看看是不是可以找到别的办法,让你的长颈鹿站起来。&协助幼儿解决:&看看这个东西能不能帮助你?&提供图片并和他讨论:&你能不能照着这个样子做房子?看起来比你那个房子更结实。&教师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
* 利用提供范例、提问启发、示范、讲解、语言明示、幼儿自主探索、暗示幼儿观察同伴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
(4)各年龄段指导建议
* 小班幼儿对结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结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 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结构材料,只有当有人问他&你搭的是什么&时,他才会注意自己的结构物,思考&这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对结构的物体加以命名。
* 小班应侧重认识结构材料
为幼儿提供简单、鲜艳、易拼插的中大型建构材料,认识材料,叫出名称,并认识建造材料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对于年龄较小的或不曾玩过积木或玩时没有章法的幼儿,老师最好在一开始只介绍少数集中基本形状和尺寸给他们,如基本块、小方块、双倍块等。一旦幼儿接受了积木而且能熟练搭建或拆除时,再逐渐增加其他的形状,直到最后给幼儿整组的积木去玩。
* 在认识材料的同时,给幼儿介绍新的词汇。如,圆柱、拱门、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又如空间的&在&&什么、在&&下面、在&&旁边、靠近、穿过、在&&里面&等,如排序的&你的栏杆很有规律嘛!高、矮,高、矮,都是这样的呢。&
* 准备足够的结构玩具,自己玩自己的一份
* 学习初步的结构技能(小班阶段的结构水平)
学会延长、铺平、盖顶、拼插、围合、垒高,能有兴趣的地运用它们建造物体。
* 稳定结构主题
* 建立结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保管玩具材料的最简单方法,养成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
* 有适当的玩耍空间、储藏空间和标识牌提醒,观察并及时阻止相互丢掷的事件。
* 中班幼儿不但对操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结构的成果。
* 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
* 会独立结构一些复杂的物体,会按主题进行结构,要求结构美观化,并围绕结构物开展游戏。
* 已经能独立整理结构玩具。
* 在小班教育的基础上,应在进一步掌握结构技能(&&)。选择和利用建构材料,运用组合、拼插、排序、对称等结构技能及平衡、配色等结构知识进行建构。
* 要求幼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建造,并能完成自己的意愿。
* 启发幼儿联系已有的印象,充分利用建造材料,建造性的主题或丰富已有的主题内容,如:&森林公园&&动物园&等。在建构中,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共同构造,并能相互评议结构成果。
* 中班幼儿可以一连数日都玩搭船的游戏,但每天造的船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 提供样品模型及图示
* 大班幼儿已有了较强的结构技能。
* 所建造的物体结构更加复杂、精细、匀称, 在主题建构活动中对环境有一定的布局能力,并有一定的创造性。
* 在结构活动中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结构活动。
* 合作意识增强。
*共同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明确规则,适度借助辅助材料进行主题建构,灵活运用辅助材料参与搭建,增强建构的目的性,彰显各小组搭建特色。
* 进一步培养幼儿独立、有计划按顺序地进行建造,使用辅助材料装饰建筑物并和同伴合作建造,并引导幼儿进一步美化自己的结构物。
* 大班应侧重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的大型结构游戏,,既会分工合作,又独立进行。
* 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 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建构独特的作品,以此增进幼儿在视觉艺术上的能力。建议幼儿把搭建出来的东西画下来加以保存。
* 鼓励幼儿与教师同时参与积木等游戏材料的清洁工作
* 提供地图等,鼓励幼儿讨论道路以及道路要往哪里去,学习空间和地理概念。
互动:对比案例,分析教师指导的适宜性
镜头一:在某大班的建构区中,某幼儿一进建构区就无所事事,老师就告诉他说:&某某小朋友,你去帮忙围围墙吧!&围墙围好后,这名幼儿看见同伴们在建构大桥,就跟老师说:&老师,围墙围好了,我想和他们一起拼搭大桥。&老师转头一看,已经有三、四个幼儿在建构大桥了,且建构大桥的空间比较窄,怕人一多,一不小心把建构一半的大桥给弄垮了,看见旁边还有一处空间,就搬来一箱积塑对他说:&你来拼搭房子吧!&这个幼儿愁着脸说:&我不会拼房子?&旁边的小朋友听见了,说:&我来教你拼。&这时,老师边拿积塑边说:&不会拼,没关系,你看很简单&&边说边拿起一块块积塑快速拼搭了起来,拼好了房子的底层,就递给了他,说:&拿着,很简单,像这样往上垒高就行了。&说完,就走开了,这名就按照老师的方法一块一块的垒高&
镜头二:在某大班的建构区中,教师在引导幼儿用纸砖和易拉罐建造立交桥,由于桥高而窄,建搭时总是发生倒塌现象,桥顶也无法安装。这时,教师并没有急着帮忙代筑,而是与幼儿一起查找立交桥倾斜易倒的原因,有的幼儿说是因为&&这时教师鼓励孩子们反复实践和琢磨,在教师的耐心和积极的鼓励下,孩子们终于找到了原因。他们加宽了桥墩,桥身改用长方块纸砖分层堆搭,这样,加固了桥身的承受量,终于安上了桥梁,在欢呼雀跃中,孩子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对比以上两个镜头,镜头二里的教师适时地介入并鼓励和引导建构桥的小朋友不断探索和思考,提高了幼儿独立构造的能力;而镜头一里的教师随意安排幼儿去拼搭他并不愿意拼的房子,包办了许多本该留给这名幼儿自己探索或让幼儿相互交流解决的事情。我们可以想象这名幼儿并未进行真正的自主探索活动,他只是在机械地重复教师的拼搭动作。由此看出,教师在幼儿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如果主导得好,则对幼儿的活动是起着推动、促进作用;若主导得不好,则会是一种无效教育,甚至是反效教育。
案例二&一幢大楼
锐锐用雪花片拼插&高楼&时没能围合成功,因结构松散,他似乎失去了信心,准备拆除。此时,教师立即介入:&哟,高楼马上就要建成功了!&锐锐沮丧地说:&老师,高楼总是倒塌&教师说:&我和你一起来试试看,好吗?&。我和锐锐一起寻找倒塌的原因---楼房四边拐角处拼插缺少牢固的连接方法,教师说:&锐锐,我们在楼房四边再加几片雪花片左右连接,看看行不行?&说完我递给他几片雪花片,果然楼房围合成功了。此时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笑着对老师说:&成功了,成功了!&当他将&楼房&举起给大家看时,我鼓励他&锐锐,这楼房太好了,摆放在钢琴上让大家学习,好吗?&
这一案例说明当幼儿在搭建技能方面遇到困难而影响游戏进展,或因困难而导致游戏兴趣消退时,教师可通过与幼儿共同探索、共享成功喜悦的互动过程,间接地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品质,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
(3)收拾工作:
* 审慎对待幼儿建构作品
* 提供熟悉的结束活动音乐。
* 提醒幼儿&还有五分钟就要收拾&。&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把XX完成。&
* 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收拾。不要太匆忙。如果你协助幼儿开始收拾,那么幼儿对收拾建构材料的这项工作一般都能掌控。
* 如果幼儿在全神贯注搭积木,就让他们继续玩。成人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幼儿工作的尊重,会让幼儿很高兴,并且能让幼儿从中了解到每个人都可以在必要时要求自己的权利。
* 协助幼儿开始收拾工作。提醒幼儿依照架上的标签放材料。指定每位幼儿负责收拾一种形状或配件。做了几次以后,这些幼儿应该就能自己做收拾工作了。
* 游戏性地指导收拾工作:
如,给每位幼儿一张&票&,幼儿必须把和票上相同形状的东西收起来。
告诉幼儿:&把所有和这个一样的东西拿给我。&当幼儿拿来后,引导幼儿去比较这个形状和陈列架上的标签,看看这个形状的东西该收在哪里。
宣布每次搬运数目:&今天我们要一次收拾X块积木。&然后每位幼儿每次都要拿X块积木,再把它们收起来。
3.活动评价环节
多角度的评价方式能从多方面去反映幼儿的学习状况、学习特色、发展变化等,能兼顾到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感,有利于激励幼儿。一般来说,在小班,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兴趣、技能等;中班时,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独立性、想象创造能力及结构技能与行为习惯等;大班时,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与坚持性品质等。
围绕作品的创意评价,激励幼儿大胆创新。例如&今天谁拼搭的作品最有创意?你帮建构区丰富了什么新花样?谁的作品颜色搭配最漂亮?哪个小区的布局最美观?你发明了哪种材料的最新玩法?等;&
(2)幼儿结构技能、经验的活动
游戏经验包括主题建构中的合作与分工、技能的掌握、材料运用、游戏常规等方面,教师可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交流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戏的的有益有效的游戏经验相互分享碰撞,帮助幼儿提炼出有用的游戏经验,以此提升幼儿游戏水平,推动游戏的发展。帮助幼儿拓宽思路,逐渐丰富的场景、材料、主题、情节,使幼儿对下次游戏充满期待。
围绕幼儿解难能力评价,提高幼儿解决困难的能力。例如:&小朋友在游戏中遇到某些问题,如果是你会怎样解决的?为了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你在建构区学会拼搭了什么东西?跟谁学的?&为幼儿提供互动学习的机会。
(3)幼儿活动中表现出的习惯、与同伴的互动合作等
围绕活动规则评价,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各种规则,养成好习惯。例如:&今天谁在建构区拼搭时声音小?哪一个小朋友在活动结束后玩具收拾得最快?谁在活动区中懂得协商合作?谁将建构玩具分类最清楚、摆放最整齐?&等;评选出谁最专心投入?谁最安静?谁最爱动脑筋?谁是发明家?谁是好帮手?谁最有爱心(主动关心帮助别人)等。
互动:对一次建构游戏的评价(游戏过程视频)
总之,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的组织与指导要张弛有序。在指导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要给幼儿的游戏发展提供支持,但绝不是代替。要适当评价幼儿的游戏,正确对待他们的建构成果。教师在游戏中是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为幼儿顺利地进行游戏搭建平台,并将建构游戏中幼儿获得的有益经验,渗透到其它各领域,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建构区的创设与组织
材料投放:
因为是活动区活动,相对需要指导的幼儿较少,因此针对性会更强
悄悄话&(只有博主才能看到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大班公开课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