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7th超级qq纪念版怎么点亮得

美国特种部队及结构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美国特种部队及结构
&&美国特种部队及结构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4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Sina Visitor System&p&直接横移,还是跳出来......男朋友4 “zouzou jump”玩多了吧。&/p&&p&&b&城市战中要大量使用手榴弹枪榴弹。&/b&&/p&&p&&b&内容节选自美国陆军FM3-06.11 COMBINED ARMS OPERATIONS IN URBAN TERRAIN&/b&&/p&&p&在士兵运动前,必须对墙角附近的区域做观察。在拐角常犯的错误就是将武器从墙角处露出,暴露自己的位置。探头观察时要低于敌人以为会出现的高度,正确的观察技巧是:士兵平躺在地上,避免武器露出,带好头盔,探出头,能观察清楚即可。士兵也可以使用镜子。如果有条件,看遍整个墙角。另外一种墙角清理技术适用于速度优先的情况,也就是“切饼法”pie-ing。步骤是把武器瞄过拐角,但不露出枪管,围绕墙角做圆周行进,枪口为圆心。&/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90c4d14fca92a4f92ff2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90c4d14fca92a4f92ff2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1d3fbbbea6c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1d3fbbbea6cf_r.jpg&&&/figure&&hr&&p&&i&&b&一. 如何以正确姿势通过清理走廊及拐角——T型队形&/b&&/i&&/p&&ol&&li&2 对 2队形。1,2号在左;3,4号在有。清理右侧拐角应利用左利手的队员以减少暴露&/li&&li&1,3号应以低伏或者跪姿向拐角边缘移动,在统一口令下,各自向左向右转&/li&&li&同时,2,4号向前并向左向右转并保持高姿。&/li&&li&一旦左右走廊清理干净,火力组恢复前进队形&/li&&/o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3dd58accb4d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06& data-rawheight=&10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3dd58accb4d3_r.jpg&&&/figure&&p&&i&如何通过走廊T字头交叉汇合处—Serpentine队形&/i&&/p&&ol&&li&1,3号并排向右前,2号像左侧移动并指向正前,4号转向右侧并保护后方警戒&/li&&li&1,3号向转角边缘移动,3号保持低伏或跪姿,1号向前转向右侧保持高资&/li&&li&2,4号向前进方向移动,当2号超过1号时,1号侧步移动到他的左边直到到达远处拐角&/li&&li&2,4号保持向前进方向移动,当3号超过4号时,3号侧步移动到他的左边直到到达远处拐角。当3号穿过走廊,1号转向前进方向回到他在队形中的位置。&/li&&li&当3,4号到达走廊远端后,恢复前进队形&/li&&/o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7c80dcfefbb7f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7c80dcfefbb7f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eccfdaf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6&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eccfdaf0_r.jpg&&&/figure&&p&&b&二. 如何清理楼梯&/b&&/p&&ol&&li&班长指定突击队员&/li&&li&班或火力组要保持360度,临近楼梯三维方向警戒安全&/li&&li&班长指挥突击组定位,标记,越过或者清除任何可能阻碍楼梯通过的障碍物&/li&&li&突击队使用2到4个队员在楼梯中向上,下移动,监视楼梯上下。三人组合是比较好的选择。&/li&&/o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c54cc3a2794379facbf06e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34&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c54cc3a2794379facbf06e9_r.jpg&&&/figure&&p&3.特殊的拐角:进入房间&/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c4dbdcd917a0ef1edf867bbd9573fa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7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c4dbdcd917a0ef1edf867bbd9573fa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e34bc567fdb009b29f0a573e37a156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2& data-rawheight=&7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e34bc567fdb009b29f0a573e37a156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aa0ea387240ccda872f46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14&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aa0ea387240ccda872f46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9febd9fcd89f8bdfb3ce56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9febd9fcd89f8bdfb3ce56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1be2f0ff5041efccebf109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8&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1be2f0ff5041efccebf109b_r.jpg&&&/figure&
直接横移,还是跳出来......男朋友4 “zouzou jump”玩多了吧。城市战中要大量使用手榴弹枪榴弹。内容节选自美国陆军FM3-06.11 COMBINED ARMS OPERATIONS IN URBAN TERRAIN在士兵运动前,必须对墙角附近的区域做观察。在拐角常犯的错误就是将武器从墙角处露…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0df2bd9dc8e21fec19942_b.jpg& data-rawwidth=&1686& data-rawheight=&7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0df2bd9dc8e21fec19942_r.jpg&&&/figure&&p&对的,又是我,那个藏进这艘航母的舰载机整备间,给你讲故事的海豹。&/p&&p&&br&&/p&&p&2001年九月11日,2973人于纽约、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的恐怖袭击中丧生。&/p&&p&而就在两天前,阿富汗北方联盟的首领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被伪装成游客的“基地”组织自杀炸弹手刺杀,恐怖分子消灭了美国在阿富汗地区最亲密的盟友。&/p&&p&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款(Article V):“针对任何一个成员国发动的武装攻击应被视为是对全体成员国发动的武装攻击”,自该公约签订以来第一次被动用,拉开了浩浩荡荡的反恐战争“War on Terror”之序幕。&/p&&p&&br&&/p&&p&【&b&注释以及名词翻译为了方便阅读将放在每段的末尾,以及文章的最后】&/b&&/p&&p&&b&【对不起,这次没有二刺螈配图了】&/b&&/p&&p&&br&&/p&&p&&b&2002年二月&/b&&/p&&p&陆军特种部队的情报人员相信一批“基地”组织武装人员正聚集于加德兹(帕克蒂亚省首府)南部60英里处的&i&Shah&/i&-&i&e&/i&-&i&Khot&/i&山谷(在当地语言里,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王者之谷”)中。国家安全局NSA和JSOC的情报人员认为山谷中应该驻扎有150~200名武装分子,其中很可能有“基地”的头目。自由世界的战士们摩拳擦掌,歼灭这些恐怖分子的行动被命名为“Anaconda”,亚马逊丛林中的巨大蟒蛇。&/p&&p&&br&&/p&&p&&i&作战序列:&/i&&/p&&ul&&li&&i&Task Force DAGGER(匕首)&/i&:&/li&&/ul&&p&|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第五特战群(空降)&/p&&p&|美国陆军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 第二营 B连&/p&&p&|美国空军 作战航控员(CCT)&/p&&p&&br&&/p&&ul&&li&&i&阿富汗国民军(AMF)&/i&&/li&&/ul&&p&|Task Force HAMMER(铁锤)&/p&&p&|Task Force ANVIL(铁砧)&/p&&p&&br&&/p&&ul&&li&&i&Task Force RAKKASAN(日文:落下傘)&/i&(陆军里面混进了昭和爱好者?)&/li&&/ul&&p&|美国陆军第101空降师(空突)第三旅,第187步兵团1营&2营&/p&&p&|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第一旅,第87步兵团1营&/p&&p&&br&&/p&&ul&&li&&i&Task Force COMMANDO(突击队)&/i&&/li&&/ul&&p&|美国陆军第101空降师(空突)第二旅,第31步兵团4营&/p&&p&|加拿大陆军 派翠西亚公主加拿大轻步兵团,第三营【注】&/p&&p&&br&&/p&&ul&&li&&i&Task Force 64&/i&&/li&&/ul&&p&|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SASR,1分队&/p&&p&&br&&/p&&ul&&li&&i&Task Force K-BAR&/i&&/li&&/ul&&p&|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第三特种作战群(空降)&/p&&p&&br&&/p&&ul&&li&&i&Task Force Bowie(猎刀)&/i&&/li&&/ul&&p&|Advance Force Operations teams,先头任务小组,简称AFO&/p&&p&&br&&/p&&ul&&li&&i&Task Force SWORD/11&/i&&/li&&/ul&&p&|从Task Force Blue抽调的代号Mako(“灰鳍鲨”) 30、31和21的海豹侦查/狙击专家&/p&&p&|Task Force Red,由第75游骑兵团的部分人员搭配一些空军特种部队人员组成&/p&&p&&br&&/p&&p&&i&【注】该部队在行动中两次刷新最远狙击纪录,分别是2310米和2430米&/i&&/p&&p&&br&&/p&&p&一共三支AFO分队在事前渗透进山谷并设立了观察哨OPs,其中两支由CAG(即所谓“三角洲”)组成,一支由NSWDG(即所谓“海豹六队”)的侦察/狙击专家“RECCE guy”组成。其中由DG组成的小队(代号灰鳍鲨31)发现他们原本准备设立观察哨的位置架起了一个塔利班的重机枪阵地,这是行动的第一次遇敌。&/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4cd35ef9dd517c6c5d08c90d37beb99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57& data-rawheight=&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4cd35ef9dd517c6c5d08c90d37beb99_r.jpg&&&figcaption&阿富汗国民军,他们在这次行动中负责围剿山谷中的敌军&/figcaption&&/figure&&p&作战计划的核心是TF 铁锤和 TF 铁砧这两支由阿富汗国民军组成的特遣队,绿色贝雷帽的第394、第372和第594 ODA将会带领他们发起进攻,AFO和澳大利亚SASR负责支援他们。“铁锤”将会突破进入&i&Shah&/i&-&i&e&/i&-&i&Khot&/i&山谷并清除隐藏在山谷里的“基地”武装分子,“铁砧”则会挡住这些武装分子的逃跑路线。第十山地师和第101空降师的作战人员会搭乘支奴干,空中突击至山谷中并设立火力点阻止武装分子突围,他们有六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支援(行动之后他们发现,武装分子大多藏在山脊线附近而非山谷中,这给行动造成了不少麻烦)。其他特种部队则会在附近山脉上设立观察哨,呼叫空援打击任何他们发现的敌对分子。&/p&&p&&br&&/p&&p&&i&【注】ODA即Operation Detachment Alpha,美国陆军一个特战群下辖3~4个营,营-连-小队编制,营级被叫做OD-C,连级被叫做OD-B,小队则被叫做OD-A,是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最小的行动单位。顺便一提,三角洲部队的名称是OD-D。&/i&&/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d4e04f558a57a56f4069a7ecd08c12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d4e04f558a57a56f4069a7ecd08c126_r.jpg&&&/figure&&ul&&li&&i&&b&其中一只AFO分队近距离拍摄到的恐怖分子机枪阵地,他们的渗透能力可见一斑。&/b&&/i&&/li&&/ul&&p&&br&&/p&&p&&b&1、ALL-YOU-CAN-EAT TALIBAN&/b&&/p&&p&&br&&/p&&p&行动在3月2日正式开始,却马上吃了个瘪——“铁锤”的运兵卡车在进入山谷的崎岖道路上行进缓慢,而原本计划的大规模空袭变成了一架B-1B丢下的六枚炸弹,远不足以打击山谷中的武装分子力量。一队绿色贝雷帽(ODA372)从主车队中带走了一些人以便在附近设立一个观察哨。&/p&&p&另一个山头上,灰鲭鲨31呼叫了一架AC-130进行空中支援以消灭他们发现的一个塔利班营地。“灰鲭鲨”们解决了这些武装分子之后,AC-130继续对附近的区域进行监视。但飞机上的导航系统出了问题,AC-130误将之前从主车队分离出来的绿色贝雷帽和阿富汗国民军识别为敌军,并对其开火射击,导致该分队的指挥官重伤,两名特种部队队员受伤,数名阿富汗国防军死亡,直到其他AFO通知AC-130“blue on blue”(友军伤害)时后者才停火。之后“铁锤”的主力又遭到“基地”武装分子的迫击炮打击,伤亡惨重,于是阿富汗人开始畏首畏尾,拒绝继续推进。&/p&&p&但计划还得继续进行,于是101师和第10山地师的大头兵们空中突击进了山谷,迎接他们的是接踵而来的迫击炮和轻武器火力,这些可怜的家伙被狠狠的压制住了。进来救场支援的“阿帕奇”则遇上了由ZSU高炮、RPG和12.7毫米重机枪组成的防空火力,其中一架阿帕奇因为被RPG命中而导致机上所有电子仪器停摆(但还是飞回了贝格朗基地)。到这一刻,指挥部认为山谷中躲藏着多达至少750名武装分子,这比事前计划所估计的150~200名翻了三倍不止。&/p&&p&&br&&/p&&i&&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3a856f66a622667ffade35bf52b8f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2& data-rawheight=&4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2&&&/figure&&/b&&/i&&ul&&li&&i&&b&进入山谷的第101空降师士兵&/b&&/i&&/li&&/ul&&p&“铁锤”和“落下傘”在山谷中奋战了一整天,而AFO们则不断使用SOFLAM【注1】为他们呼叫空中支援以打击和压制塔利班的火力点。期间第10山地师的成员只成功架设起一门120mm迫击炮,尽管效果非常好但很快打光了弹药,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轻武器和AFO呼叫的空中支援。到夜幕降临,所有TF 落下傘的成员都成功通过直升机撤离,一共有35名伤员而无阵亡者。&/p&&p&&i&【注1】:AN/PEQ-1 SOFLAM,手持的激光目标指示器,功能是使用激光为空中支援提供引导,有效距离达20km。&/i&&/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a1aec71864efef3f89f87d34b84826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a1aec71864efef3f89f87d34b848264_r.jpg&&&/figure&&ul&&li&&i&&b&101空降师要在白雪皑皑的山谷中与经过训练、高度武装的塔利班武装分子战斗&/b&&/i&&/li&&/ul&&p&&br&&/p&&p&到了深夜,AFO方面,TF 11准备部署两支由海豹六队(NSWDG)组成的小队进入战场,代号灰鲭鲨30和灰鲭鲨21。&/p&&p&&br&&/p&&p&&b&2、Takur Ghar山&/b&&/p&&p&&br&&/p&&p&“灰鲭鲨”们选择的降落地点是俯瞰整个山谷的Takur Ghar山脊。其他AFO成员建议他们的飞机应该在山脊顶端以下1300米左右的地方着陆,因为早在几天前灰鲭鲨31就在高处发现了武装分子的观察哨和机枪据点,但一架AC-130在扫描之后回报没有敌情,于是海豹们无视了这一建议,并决定在山顶部署。&/p&&p&山顶上,载着灰鲭鲨30的支奴干“剃刀 03”(“Razor 03”)刚一打开舱门就被漫天的RPG和重机枪火力招呼了一番。其中一名海豹,海军上士尼尔·罗伯兹从打开的机舱门摔了出去,而支奴干则踉踉跄跄的飞了几公里然后成功迫降。几十分钟之后,救队友心切的灰鲭鲨30登上“剃刀 04”上并试图回去营救罗伯兹,但他们刚下机就被重火力压制住而动弹不得。TF 11的指挥部派出了一批由游骑兵和空军特种部队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准备由“剃刀 01”和“剃刀 02”两架支奴干运送到山顶上。灰鲭鲨30进行了约20分钟的交火,击毙了大批恐怖分子,但同时空军上士John A. Chapman和另外两名海豹也受伤了。他们的指挥官此时决定转移,顺着一个陡坡从山顶滑了下来(Chapman在撤退的过程中阵亡)。&/p&&p&游骑兵们搭乘的直升机在早上0610左右到达,他们还不知道海豹们早已经转移了阵地。其中载着13名游骑兵和空军特种部队的“剃刀 01”,因为被错误引导而飞到了山顶上,马上就和早前的“剃刀 03”一样受到了RPG和12.7火力打击,右舱门机枪手被轻武器击中阵亡,飞机的右引擎也被RPG命中而导致迫降。在挣扎着爬出机舱的过程中,又有三名士兵阵亡,幸存的机组成员和其他士兵拿起他们的装备继续战斗。&/p&&p&“剃刀 02”在0625左右来到,把第二队共10名游骑兵放在比山脊低600米的地方,他们花了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一路战斗一路爬上山顶和第一队会合,期间空军特种部队,以及对面山坡上的澳大利亚SASR部队成员,不断呼叫精准的近距离空中支援来消灭重火力点。两支游骑兵会合之后,他们开始向Takur Ghar山顶上的一座敌军据点进攻,但他们的指挥官发现这其实是一座经过加固的碉堡,因此在消灭了外围的敌人之后呼叫了空中支援予以打击【注】。游骑兵们和空军特种部队随后又打退了一次塔利班的反攻,成功拿下了Takur Ghar这座山头。后来这座山以被甩出机舱的那位海豹命名,称为“Roberts Ridge”。经过16个小时的艰苦战斗后,Mako30在夜幕降临之后成功撤离,回到了贝格朗空军基地。&/p&&p&&i&【注】一架属于CIA的MQ-1掠食者无人机参与了这次打击,这是军事史上第一次无人机对地攻击的实战战例&/i&&/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6ae135be93edbe4ac875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74&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6ae135be93edbe4ac8758_r.jpg&&&/figure&&ul&&li&&i&&b&Roberts Ridge,“罗伯兹山脊&&/b&&/i&&/li&&/ul&&p&&br&&/p&&p&&b&3、Roberts和Chapman的最后时刻&/b&&/p&&p&&br&&/p&&p&在海军上士Roberts被甩出机舱门之前,支奴干上的一个机组成员(可能是机枪手)努力拉住了他的背包,但最终他还是没撑住而摔了下去。据信,这位32岁的海军用他的M249奋战了至少30分钟,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而阵亡,鲜血溅洒在阿富汗山区的皑皑白雪中。&/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c60888cab938db5eef83d2e4ae2a23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35& data-rawheight=&5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c60888cab938db5eef83d2e4ae2a230_r.jpg&&&/figure&&ul&&li&&i&&b&Neil C. Roberts的照片&/b&&/i&&/li&&/ul&&p&空军上士John A. Chapman在战斗中受伤,撤退的途中昏迷在岩架上,他的海豹队友们认为他已经死亡并继续转移。但掠食者无人机曾经拍摄到在他昏迷的位置,有人开火向塔利班射击,随后被一枚RPG命中而死亡。如果这个人是Chapman,那么他的海豹队友们可能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c52b5c6c368a7a62ab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25& data-rawheight=&3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figure&&ul&&li&&i&&b&John A. Chapman的照片&/b&&/i&&/li&&/ul&&p&&br&&/p&&p&&b&4、善恶终有报&/b&&/p&&p&&br&&/p&&p&3月17日,一架掠食者无人机发现有3辆汽车从Shah-e-Khot高速驶出,试图前往巴基斯坦边境,确认是山谷里逃过阿富汗国民军围剿的塔利班份子。由三角洲、海豹六队以及一名借调的英国SBS队员组成的混合部队搭乘3架支奴干出发,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两架MH-60G铺路鹰搭载的游骑兵们。&/p&&p&第一架支奴干降落在车队前面堵住去路,让三角洲和海豹们下机。在确认车上的人员拿出了武器之后,支奴干上的侧门机枪手率先开火,3000rpm射速的M134转轮机枪把这些恐怖份子撕成了两截。第二架支奴干从车队头顶飞过,尾板机枪手猛烈开火,而机上的特种部队队员把舷窗敲掉,从机舱里向外射击。第三架支奴干的M134发生了卡弹,机上一名空勤医疗兵(他曾经是一名游骑兵)替补上来,用他的M4打死了其中一辆汽车的驾驶员。车队后面还有一辆汽车,但上面搭载的是一些逃难的平民,因此一架支奴干前去引导他们驶向安全的方向。还有一些恐怖分子企图逃走,被埋伏在附近的三角洲和海豹一拥而上打了个落花流水,以上的事都发生在短短几分钟里。&/p&&p&事后检查他们的尸体,发现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外国战士——有车臣人,乌兹别克斯坦人,还有伊拉克人。其中一个男性穿着女性着装,剩下的人则穿着自杀炸弹背心。另外有两名恐怖分子被重伤俘虏。&/p&&p&&br&&/p&&p&&b&5、尾声&/b&&/p&&p&“巨蟒行动”在3月19日正式结束,消灭了数百名恐怖分子,并抓获了300多名试图逃离的外国武装分子,消灭了“基地”组织在该区域的武装力量。&/p&&p&&br&&/p&&p&=============================================&/p&&p&&br&&/p&&p&NATO阵亡名单,共8人:&/p&&p&美国空军:&/p&&p&·技术中士John A. Chapman,作战航控员(CCT),24thSTS&/p&&p&·空军下士Jason D. Cunningham,伞降救援队(PJ),38th RQF&/p&&p&美国陆军:&/p&&p&·准尉Stanley L. Harriman,被友军AC-130火力误伤而重伤不治,美国陆军特种部队 ODA 372&/p&&p&·下士Matthew A. Commons,阵亡前不久刚从一等兵晋升为下士,第75游骑兵团1营&/p&&p&·中士Bradley S. Crose,第75游骑兵团1营&/p&&p&·专业军士Marc A. Anderson,机枪手,第75游骑兵团1营&/p&&p&·中士Philip J. Svitak,Razor 01的侧门机枪手,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2连&/p&&p&美国海军:&/p&&p&·海军上士Neil C. Roberts,Mako30/AFO,海军特种作战开发大队&/p&&p&&br&&/p&&p&不少阿富汗国民军的士兵们也同样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ae8f8a3b84c233bc660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66&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ae8f8a3b84c233bc6602_r.jpg&&&/figure&&ul&&li&贝格朗空军基地,Takur Ghar战斗中阵亡的七名特种部队成员的“慰灵碑”&/li&&/ul&&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94c3ce2d6aaa93cbd46df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448& data-rawheight=&9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94c3ce2d6aaa93cbd46dfe_r.jpg&&&/figure&&ul&&li&路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回到祖国的七位阵亡士兵的灵枢&/li&&/ul&&p&&br&&/p&&p&可以说,巨蟒行动除了其行动本身的意义以外,对美军来说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为此后十年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的类似任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了美军自越战后形成的军事体系中,在技术以及指挥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发展的方向。&/p&&p&纵观整个行动,不得不说特种部队的渗透侦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恐怖分子在山谷中布置了很多的隐蔽哨位和火力点,而AFO和TF K-bar的侦查渗透让这些潜藏杀机的暗哨无处遁形。而由地面引导的精确近距离空袭,不仅仅挽救了TF Rakkasans,也将恐怖分子死死钉在山谷中,成功的限制了敌人的行动。综合来说,尽管存在着诸多困难和不足,但是巨蟒行动仍然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成功的特种作战行动,海豹和游骑兵们也在Takur Ghar山之战中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证明着自己的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智慧。&/p&&p&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巨蟒行动的洗礼,NATO成员国之间和美军内部的联合作战从计划到指挥,都进行了反省和改进,空军,常规部队、特种部队和多国部队之间的合作变得更为紧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NSWDG自此之后由迪克·马辛克手下的刺儿头集中营,蜕变为一支成熟、高效的特种部队,更在日后成为了亲手杀死奥萨马·本·拉登的单位。&/p&&p&&br&&/p&&p&最后:&/p&&p&向所有参与到打击恐怖主义中的人们致敬,不论国籍、种族和信仰&/p&&p&&&/p&&p&Peace to the Fallen&/p&&p&&br&&/p&&p&===============================================&/p&&p&词汇表(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p&&ol&&li&NSA,Nation Security Agency,美国国家安全局&/li&&li&JSOC,Joint Special Operation Command,联合特种作战指挥部,是美国海陆空三军特种部队的最高联合指挥部&/li&&li&CCT,Combat Control Team,美国空军作战航控员,负责指引战场内空中力量的对地攻击和航空交通管制。&/li&&li&AMF,Afghan Militia Forces,阿富汗国民军&/li&&li&SASR,Special Air Service Regiment,是澳大利亚陆军的特种部队,1957年仿照应该SAS成立。&/li&&li&AFO,Advance Force Operation,是由美国海陆空三军中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成员组成的单位。阿富汗战区所有“黑色行动”(最高保密级别的行动)都由该单位负责。&/li&&li&OPs,Observation Points,观察哨&/li&&li&CAG,Combat Application Group,作战应用大队,是美国陆军SFOD-D的别称之一,其他的别称包括“三角洲部队”&/li&&li&NSWDG,Naval Special Warfare Development Group,海军特殊战开发大队,原名“海豹六队”&/li&&li&ODA,Operation Detachment Alpha,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最小的行动单位&/li&&li&AC-130,由C-130运输机改装的空中炮艇机&/li&&li&Blue on Blue,blue即友军,blue on blue指友军伤害&/li&&li&AN/PEQ-1 SOFLAM,特种部队激光目标指示器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Laser Acquisition Marker,是一种手持的激光指示器,功能是使用激光为空中支援提供引导,有效距离达20km&/li&&/ol&&p&&/p&
对的,又是我,那个藏进这艘航母的舰载机整备间,给你讲故事的海豹。 2001年九月11日,2973人于纽约、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的恐怖袭击中丧生。而就在两天前,阿富汗北方联盟的首领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被伪装成游客的“基地”组织自杀炸弹手刺杀,恐怖分…
&p&&b&写在最前:&/b&&/p&&p&&b&下面文字节选自我之前写的一篇关于“美军特种部队”的介绍。&/b&&/p&&p&&b&所有文字皆为我原创手打,下文任何连续10字以上内容(不含专有名词)如跟外网任何内容雷同,一定是对方抄我。&/b&&/p&&p&完整内容我仅授权过战甲网一家转载。&/p&&p&----------------------&/p&&p&&b&下文就不多贴图了,后续我会把这篇文章的完整版本重新整理后发到我的专栏:&/b&&/p&&p&&b&&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redwolf-luo& class=&internal&&一起研究研究&/a&&/b&&/p&&p&----------------------&/p&&p&负责美军特种作战的最高单位是“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nited Stat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缩写为USSOCOM。&/p&&p&USSOCOM是美军九个联合作战司令部之一(另外八个分别是美军的六大战区司令部:中央、北方、南方、太平洋、欧洲、非洲司令部,外加战略司令部和运输司令部),且是九个联合作战司令部中唯一一个直接由国会立法成立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其上级为美国政府国防部。&/p&&p&USSOCOM的成立初衷是“统一协调、控制、指挥各军种诸兵种的特种作战”。&/p&&p&其指挥官军衔为上将。现任——日刚刚新上任——的指挥官是出身游骑兵的陆军上将Raymond Anthony Thomas III(从USSOCOM辖下的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指挥官任上调来)。&/p&&p&&br&&/p&&p&USSOCOM下辖五个次级司令部。&/p&&p&分别是:&/p&&p&四个军种的特种作战司令部:&/p&&p&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nited States Army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缩写:USASOC);&/p&&p&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nited States Naval Special Warfare Command (缩写:NAVSPECWARCOM);&/p&&p&美国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缩写:MARSOC);&/p&&p&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nited States Air Force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缩写:AFSOC);&/p&&p&以及跨军种的&/p&&p&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 Joint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缩写:JSOC)。&/p&&p&----------------------&/p&&p&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p&&p&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的指挥官为中将。&/p&&p&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徽章:&/p&&p&&br&&/p&&p&JSOC下辖的特战单位有:&/p&&p&1, 美国陆军第一特种部队Delta分队-United States Army 1st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Delta (缩写:1st SFOD-D)&/p&&p&编制级别:团级(均以陆军编制级别指代,后同)。&/p&&p&指挥官军衔:陆军上校。&/p&&p&1st SFOD-D即著名的“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p&&p&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的佩戴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臂章:&/p&&p&三角洲最初以英国陆军第22特别空勤团(22 SAS)为模板建立,下辖A、B、C三个中队(营级)。&/p&&p&三角洲是所有已知特种部队中最神秘的一支,没有任何官方公开资料;基本上,也被认为是战力最强的特种部队。&/p&&p&其人员大多从陆军次级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和“游骑兵”中招募(“绿色贝雷帽”和“游骑兵”详见下文。)。&/p&&p&关于三角洲最著名的电影是《黑鹰坠落》;电影中另外涉及的特战单位还有“游骑兵”和“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这两个单位的简介,详见后文)。&/p&&p&正如电影《黑鹰坠落》所表现的那样,两名三角洲狙击手——高级军士长(Master Sergeant / E-8)Gary Gordon和一级军士长(Sergeant First Class / E-7)Randy Shughart——面对摩加迪沙数百部族武装人员,在不确定援军何时能够到来的情况下,仍自愿到在二号坠机地点守卫机组人员,一直坚持到全部子弹打光最后英勇牺牲。&/p&&p&二人在事后被追授美国军人最高荣誉“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p&&p&左为Gary Gordon右为Randy Shughart:&/p&&p&&br&&/p&&p&2, 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开发大队-United States Naval Special Warfare Development Group (缩写:DEVGRU)&/p&&p&编制级别:营级。&/p&&p&指挥官军衔:海军中校。&/p&&p&DEVGRU徽章:&/p&&p&DEVGRU前身即著名的“海豹六队- Seal Team 6”;考虑到“海豹六队”名气太大,时至今日,人们仍习惯以“海豹六队”称呼这支特种部队。&/p&&p&其官方名称“开发大队”是指该部队的公开任务属性为“负责海军特种作战新装备、新战术的测试、研究与开发”。&/p&&p&DEVGRU下辖金、银、红、蓝四个突击中队,及负责侦查/狙击的黑队、运输/潜水的灰队、选拔/训练的绿队;一共七个中队。&/p&&p&每个突击中队由三个小队构成,总计包含大约50名特战队员。&/p&&p&日,奥巴马亲自向来自DEVGRU的高级军士长(Senior Chief Petty Officer / E-8)Edward Carl Byers Jr颁发了国会“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以嘉奖Byers在2012年12月“从塔利班武装手中成功解救美国人质”行动中的英勇表现。&/p&&p&由此,Byers成为了 “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的最新一名获得者;据我所知,这也是第一次有来自“海豹六队”的军人获得这一荣誉。&/p&&p&(之前有海豹SDVT-1和SEAL Team 3的人各获得过一枚MOH。)&/p&&p&奥巴马向Byers授勋:&/p&&p&&br&&/p&&p&3, 美国空军第24特种战术中队- 24th Special Tactics Squadron (缩写:24 STS)&/p&&p&编制级别:营级。&/p&&p&指挥官军衔:空军中校。&/p&&p&24 STS徽章:&/p&&p&24 STS是美国空军10支STS之一(另外九支后文陆续都会提到),是地面特种作战单位。&/p&&p&其战场角色为“为友军提供战场侦察、近距空中火力支援引导、伞降/机降救援,乃至直接作战”。&/p&&p&Delta Force和DEVGRU在编制归属上直接隶属自身所在的军种特种作战司令部,地位相当“独立”。与这二者不同的是,24 STS并不是一个独立单位,其隶属于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下空军第24特种作战联队第724特种战术大队。&/p&&p&在具体特战行动中,JSOC通常将24 STS的成员与Delta Force和DEVGRU合编成任务特遣队-Task Force,以期利用24 STS在空中突击、空中力量调遣方面的专长。&/p&&p&&br&&/p&&p&*以上三支部队,来自美国陆海空三军(JSOC没有陆战队单位;陆战队特战部队后文再详细说。),分别是各自军种中最精锐的力量。&/p&&p&(24 STS是否就是空军10支STS中最强的一支,我个人其实是不确定的;我看过很多文章把24 STS捧得很高,但从没看过把24 STS和其它STS进行对比的资料;考虑空军单独把24 STS拿出来划到JSOC下,那这里我姑且就认同很多人所说的“空军最精锐”这一提法吧。)&/p&&p&各种电影中,那些上天、入地、下海、飞车、驾机、操艇的形象,基本就来自于他们了。&/p&&p&若说美军特种部队TOP 3,那基本上就上面三支了。&/p&&p&&br&&/p&&p&----------------------&/p&&p&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p&&p&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SASOC的指挥官为陆军中将。&/p&&p&USASOC徽章:&/p&&p&USASOC本身及其下辖所有单位都带“空降-Airborne”属性,可实施空降部署;下辖所有单位的官方番号也都有“Airborne”字样,但下文介绍时,都已略去。&/p&&p&&br&&/p&&p&&br&&/p&&p&第75游骑兵团-75th Ranger Regiment&/p&&p&编制级别:团级&/p&&p&指挥官军衔:陆军上校&/p&&p&75th Ranger Regiment臂章:&/p&&p&即著名的“游骑兵”;是美国影视作品中辨识度非常高、出镜率非常高的部队。其格言”Rangers, lead the way!” ”All the way!”为广大军迷或《使命召唤》游戏粉所熟知。&/p&&p&“游骑兵”下辖三个负责直接作战的游骑兵营和一个负责作战支持的专业部队营(Special Troops Battalion,作战支持单位);每个游骑兵营下辖五个连;全团总计约3,500人。&/p&&p&3.1,游骑兵团侦察连- Regimental Reconnaissance Company, 75th Ranger Regiment&/p&&p&RRC隶属第75游骑兵团下专业部队营,从前曾被称为游骑兵团侦查分队-Regimental Reconnaissance Detachment/RRD。其使命是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侦查及作战准备,以为游骑兵团及其它友军部队提供支持;其所执行的任务种类主要有主动侦察,监视乃至直接行动。&/p&&p&传统上,RRC分为三个六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支持一个游骑兵营,全连大概25-30人。&/p&&p&RRC是美军特战体系内战斗力顶级的单位。传言2007该部也被划入JSOC指挥。&/p&&p&&br&&/p&&p&----------------------&/p&&p&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p&&p&美国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NAVSPECWARCOM的指挥官为海军少将。&/p&&p&NAVSPECWARCOM徽章:&/p&&p&&br&&/p&&p&NAVSPECWARCOM辖有五个团级特战大队和一个团级特战中心。&/p&&p&分别是:&/p&&p&1, 海军特战第一大队-Naval Special Warfare Group 1&/p&&p&编制级别:团级&/p&&p&指挥官军衔:海军上校&/p&&p&NSWG 1下辖海豹一、三、五、七队(SEAL Teams 1, 3, 5, 7)。&/p&&p&SEAL Team 1、3、5、7的徽章:&/p&&p&每支SEAL Team都是营级,指挥官为海军中校;每支SEAL Team包含三个连,连指挥官为海军少校;每个连含两个排,排指挥官为海军上尉,每个排大概16-20海豹队员;整个SEAL Team算上支持人员在内,大概有300人左右。&/p&&p&2014年的影片《美国狙击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布莱德利库珀主演)即是基于来自SEAL Teams 3的Chris Kyle的真实故事改编。&/p&&p&&br&&/p&&p&2,海军特战第二大队- Naval Special Warfare Group 2&/p&&p&编制级别:团级&/p&&p&指挥官军衔:海军上校&/p&&p&NSWG 2下辖海豹二、四、八、十队(SEAL Teams 2, 4, 8, 10)。&/p&&p&每支SEAL Team构成与NSWG 1类似。&/p&&p&SEAL Team 2、4、8、10的徽章:&/p&&p&&br&&/p&&p&3,海军特战第三大队- Naval Special Warfare Group 3&/p&&p&编制级别:团级&/p&&p&指挥官军衔:海军上校&/p&&p&NSWG 3下辖“海豹运载器第一分队-SEAL Delivery Vehicle Team One (SDVT-1)”。&/p&&p&SDVT-1徽章:&/p&&p&第三大队原来还包含的SDVT-2已于2008年8月撤编。&/p&&p&这里就SEAL Delivery Vehicle-SDV要特别说明一下。&/p&&p&很多人在翻译SDV时直接翻译为“海豹输送车”这是不对的。海豹从海中来,专为海豹研制的SDV必然是艇不是车。&/p&&p&更准确地说,SDV不是艇-也不是潜艇,而是一种蛙人运载器,全封闭,但不密封,是一种“湿式”运载器;电池动力,并带有简易的生命维持系统。&/p&&p&SDV,取决于不同装载,除了一名驾驶员外还可搭载最多三名海豹队员——通常驾驶员本身也是海豹队员。&/p&&p&SDV可由水面舰艇、潜艇携带部署,也可由CH-47“支奴干”或CH-53E “超级种马”直升机部署,甚至可由C-130“大力神”空投——当然,空投的只能是空的SDV;带人的SDV空投下去,里面的海豹队员可得够呛。&/p&&p&SDV本来将被“先进海豹运输系统-Advanced SEAL Delivery System (ASDS)”所取代,但后来ASDS项目被终止,唯一造出来的一艘ASDS也在2008年11月失火损毁。&/p&&p&&br&&/p&&p&4,海军特战第四大队- Naval Special Warfare Group 4&/p&&p&编制级别:团级&/p&&p&指挥官军衔:海军上校&/p&&p&NSWG 4下辖特种舟艇第12、20、22分队。&/p&&p&这三个特种舟艇分队的队员被称为“SWCC-Special Warfare Combatant-craft Crewmen”,他们负责海豹队员或其他特战队员的水路运输。&/p&&p&除了特种舟艇、大口径武器的专业操作技能,SWCC也要掌握很多特战技能——包括格斗技巧。&/p&&p&SWCC资格章:&/p&&p&&br&&/p&&p&5,海军特战第五大队- Naval Special Warfare Group 5&/p&&p&编制级别:团级&/p&&p&指挥官军衔:海军上校&/p&&p&NSWG 5下辖海豹17与18队(SEAL Teams 17 & 18。&/p&&p&NSWG 5是海军预备役部队。&/p&&p&&br&&/p&&p&6,海军特战中心- Naval Special Warfare Center&/p&&p&编制级别:团级&/p&&p&指挥官军衔:海军上校&/p&&p&NSWC的角色是“海军的特种作战人员训练中心”,主要负责Seal和SWCC的训练。&/p&&p&&br&&/p&&p&----------------------&/p&&p&----------------------&/p&&p&&b&上文把题主问到的几个单位说完了。&/b&&/p&&p&&b&最后贴个图,包含目前美军所有已知特战单位(图片分辨率14k×8k,体积1.4M)。&/b&&/p&&p&*关于下图的几个说明:&/p&&p&1,图片左边是各单位名称,单位级别越高,整个“名称条”越宽——这部分也包含各单位的隶属/指挥关系;另外,那些涂成浅绿色的条目,表示这是“地面单位”;深蓝底色白字的,是“空中单位”。&/p&&p&2,“Symbol”一列是各单位级别的“军事符号”——其中涂橙黄色的单位是一般意义上的“特种部队”。&/p&&p&3,“首长军衔”当然指的是指挥官军衔,图表是其对应的军衔标志。&/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ebfa72c5474a7cefe13782_b.png& data-rawwidth=&1369& data-rawheight=&78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ebfa72c5474a7cefe13782_r.jpg&&&/figure&
写在最前:下面文字节选自我之前写的一篇关于“美军特种部队”的介绍。所有文字皆为我原创手打,下文任何连续10字以上内容(不含专有名词)如跟外网任何内容雷同,一定是对方抄我。完整内容我仅授权过战甲网一家转载。----------------------下文就不多贴图…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d842cb584c80a3db9ac525ecf318385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d842cb584c80a3db9ac525ecf318385_r.jpg&&&/figure&&p&  任何一部相关的书籍,都会将特种作战的起源追溯到一战期间。随着1914年后,欧洲战事逐渐转入对峙,各国都在努力打破前线的僵持局面。也正是因此,在战争后期,出现了试验性的突击部队,他们的武器不再是步枪加刺刀,而是手枪、冲锋枪、工兵铲和手榴弹,有时还会得到霰弹枪和火焰喷射器的支援,同时,他们也接受了不同于一般部队的训练,其中更强调的是近战技巧和武器使用,而成员也不会像战争初期士兵们的做法那样,排成密集的队形、以“稳健的步伐”迎着炮火向前。&/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3f70d329c04c3b55ba3dcddeb63a510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3f70d329c04c3b55ba3dcddeb63a510_r.jpg&&&figcaption&《战地1》中的突击部队成员,他们实际是如今特种部队的前身&/figcaption&&/figure&&p&  这些突击部队除了承担攻坚任务,有时还负责战场侦察,或者对敌人的重要目标展开突袭,因此被认为是特种部队的雏形。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促进了各国军队的战术向科学和专业的方向迈进。按照估算,在当时,一挺机枪一分钟发射的子弹就超过了一战期间50名步枪兵投送的火力之和,这让他们很快学会了利用一切障碍物和伪装手段进行掩护,不仅如此,随着战争的范围扩大,战场从当年的乡间旷野,转向了让人头晕目眩的城市、森林和山地。&/p&&p&  以上这些因素,都为后来特种部队战术出现奠定了基础。在二战初期,德国、苏联和英国都组建了用于敌后作战的特殊部队,而随着战事进行,英国更将其这门作战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由于战争初期遭遇了惨败,英军已无法在欧洲大陆展开大规模作战。此时,为最大限度打击德军,并牵制对手兵力,他们经常会派出小规模部队,对法国、挪威等地重要目标展开偷袭。&/p&&p&  身为玩家的我们,应该对这些行动不会陌生,因为许多当年的行动成了后来电子游戏中的素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盟军敢死队》、《使命召唤》初代的英军关,以及后来的《狙击精英》系列,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把二战期间的特种作战进行逐个解读,你会发现,它们实际和游戏中的情况大相径庭,更没有那么一波三折。按照统计,二战期间的特种作战,超过70%以上都属于未发一枪的化装侦察——即使其中存在交火,遇袭的一方要么会选择束手就擒,要么就是因为猝不及防而陷入了混乱。&/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ecdb39b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ecdb39bc_r.jpg&&&figcaption&《盟军敢死队》系列截图,该游戏反映了二战时期盟国在德军后方展开的特种作战&/figcaption&&/figure&&p&  不仅如此,从地位角度看,在整个二战期间,特种作战不过是正规战的辅助形式,它们只对一场战役产生了局部的影响。所谓的“特种部队”也更像是“侦察兵+精锐部队”的组合体:他们的军事素质非常出色,拥有一定的秘密潜入技能,同时会获得少量特殊武器(比如塑性炸药和带消声器的冲锋枪),但在装备和训练的专业程度上,当年的特种兵依然无法与今天相提并论。&/p&&p&  事实上,让特种部队的名至实归的,是后来冷战时期的地区冲突。在无数次的试验和探索中,专家们完善了特种兵的战术和战法,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CQC或CQB,如今在许多人眼中,它们已几乎和“特种战术”划上了等号,但事实上,它们只是后者庞大体系中的一个部分。&/p&&p&  从枪口指向、变换武器,到组员的无声沟通……CQB与CQC实际是各种近战技巧的的总和。设想,假如有一天,你需要带领手下进入建筑密集区,去抓捕一名危险分子,这时一定会发现:从走廊、楼梯到每一扇门,似乎随处都隐藏着危险,在这样的状况下,假如毫无准备就冒然冲进去,显然是对部下不负责任的。&/p&&p&  以上的一幕,也是CQB和CQC横空出世的原因——因为在100年前的上海,英国警官威廉·费尔拜恩(William &br&Fairbairn)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他当时供职于租界巡捕房,负责的低端不仅枪支和刀具泛滥,而且人口异常密集,而此时,巡警只装备了一支警棍与一把手枪:由于环境狭窄,许多传统的格斗技巧经常毫无用武之地。&/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5d4eec82acb0a_b.jpg& data-rawwidth=&272& data-rawheight=&3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2&&&figcaption&威廉·费尔拜恩,CQC之父&/figcaption&&/figure&&p&  高度危险的工作环境,让费尔拜恩开始探索改良格斗术的方法,在此期间,费尔贝恩结识了租界巡警部队的另一名教官——艾利克·塞克斯。在借鉴了大量的资料和实战经验后,他们探索出了一种叫“Defendu”的格斗术,它结合了中国武术、擒拿技巧和突击队战术。1939年,二战在欧洲爆发,费尔贝恩立刻回到了战火中的故乡,准备参军抵抗纳粹入侵。&/p&&p&  此时,经过20年的和平,英军的近身搏斗技能已经严重退化,针对这个问题,费尔拜恩将“Defendu”和作战结合起来,由此诞生了CQC,而CQC的出现,既弥补了当时英军近身格斗技巧的空白,还成为后来特种部队必备的技能之一。&/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2c6ec528b8ccac545a9cd2_b.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3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figcaption&二战期间,正在进行近距离肉搏训练的英军士兵&/figcaption&&/figure&&p&  另一方面,在1950年代后,各个主要军事强国也相继组建了各种形式的特种部队,这些部队在各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南战争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特种部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武器装备也日趋先进和专业化。特别是在美国军队中,特种部队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不仅建立了专门的特种作战司令部,而且具备了令人瞠目的陆海空三栖作战能力。&/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1ec2bf310dfb_b.jp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4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1ec2bf310dfb_r.jpg&&&figcaption&越南战争期间,绿色贝雷帽部队的一处阵地,远处的直升机正在接走伤员&/figcaption&&/figure&&p&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领土争端、民族矛盾等引发的武装冲突、恐怖活动连绵不断,这让特种部队伴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壮大,尤其是在过去20年,它们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一点可以从它们的训练、装备和战术等方面展现出来。&/p&&h2&&b&训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b& &/h2&&p&  即使是以精锐部队的标准,特种兵的训练也显得极端严格,美军特种部队的训练时数是以周计的,一套标准的训练流程大约在6个月以上,此时完成训练的特种部队成员才可以称得上能勉强出师;至于英国的SAS部队则更长,达到了一年零两个月。&/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1c6bc39f2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1c6bc39f25_r.jpg&&&figcaption&进行海岸渗透训练的美国“绿色贝雷帽”部队成员&/figcaption&&/figure&&p&  在此期间,一定有许多特种兵会遭淘汰或因伤退役,其人数远超过了后来作战损失的人数。另外,必须指出的是,上述训练磨炼的,不仅有成员的技战术水平,还有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与传统观念相反,特种兵并非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伴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在筛选人员过程中,军方也愈发看重知识和学历。&/p&&p&  比如美国的“海豹部队”,除了严格的体能测试,教官还会考察应征者的反应速度、抗压能力,同时还要进行基本的智商和技术知识测验,一般来说,海豹部队的成员IQ值通常在115以上,而在更高级的士官和军官中,拥有大学和研究生学历者更比比皆是。&/p&&p&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无疑与特种作战的要求有关:特种部队长期深处敌后,局面千变万化,参战队员没有出色的记忆力和反应力,行动很快会偏离预设的路径。&/p&&p&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场突袭行动中,潜入路线和逃离路线各有四条,这时就要确定16种行动方案,每个参与者自然都要对此有所准备。这些方案背后的信息量,其实超出了我们接受过的任何一场测试,而每次判断失误,带来的损失又将无法估计。&/p&&p&  不仅如此,一些特种部队还要在短时间内执行数次任务,而每次任务的模式与情报资料都截然不同,而高于常人的智商和情商,则一定从上述方面为保证任务成功提供基础——何况特种部队的装备技术含量也在上升,正是因此,吸纳高学历和高智力的成员更成了一种必然。&/p&&h2&&b&武器:只有顺手的武器才是好武器&/b& &/h2&&p&  无论怎么看,这实在是个耸人听闻的标题,但它却折射出的事实是:在特种作战中,武器选择需要根据任务的性质而定。从寻常的冲锋枪和突击步枪,到价值上亿美元的秘密潜航器,其复杂程度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也正是因此,本文只能选取部分代表性的事例加以说明。&/p&&p&  按照许多书籍的描述,特种作战的原则是:出其不意、速度和猛烈攻击,而特战队员携带的冲锋枪,恰恰是上述特点的集中体现。早在二战期间,它就是特种作战的首选武器。而如今在各国特种部队中,使用最广泛的依旧是德国黑克勒-科赫公司的MP5系列冲锋枪,这种武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却在经历了无数考验后沿用至今。&/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3a2c0d362e7c60f77e321a5fb59ae9e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3a2c0d362e7c60f77e321a5fb59ae9e_r.jpg&&&figcaption&MP5是一种专为近距离交战设计的冲锋枪,关于这种武器,FPS的玩家们应该不会陌生&/figcaption&&/figure&&p&  MP5并不以威力见长,但在特种作战中,精度、便携性和通用性才是更决定性的因素,对此,我们无需深挖技术细节,两个事实已经足够说明问题:MP5可非常容易地装入枪套中,进而隐藏在衣服外套和文件包里;另外,该武器可以搭配各种战术组件,在精度上也可圈可点。&/p&&p&  MP5的特点恰恰反映了特种部队的武器选择思路——即将便捷置于第一位。这也是为了在室内与盾牌、闪光弹和烟幕弹配合使用,相信玩过《彩虹六号》的玩家对此一定深有体会。&/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bc0a4e240a35d08dba1_b.jp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bc0a4e240a35d08dba1_r.jpg&&&figcaption&对特种部队来说,只有顺手的武器才是好武器,这里展示的就是一个海豹分队在越战期间的装备,其中可以看到带150发弹鼓的斯通纳轻机枪、M16A1自动步枪、雷明顿7188霰弹枪、“中国湖”榴弹发射器等装备,可以看到,其中一些M16A1步枪加装了榴弹发射器,同时一些队员对枪托和其它挂件进行了情况允许的改进&/figcaption&&/figure&&p&  如果行动区域位于野外,则可以适当考虑携带长武器,比如突击步枪、通用机枪、狙击步枪和榴弹发射器等,它们可以搭配伸缩或折叠式枪托,以便在室内作战时快速转换。同时,特种队员还必须熟练使用敌人的装备,甚至是被淘汰的AK-47,这既是为了方便补充弹药,同时还有一定的伪装考虑。&/p&&h2&&b&接近:我有特别的行动姿势&/b& &/h2&&p&  特种作战中,交锋只是一刹那,而突袭是否成功,则取决于突击队能否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如今,多数特种部队配备了直升机、潜航器和沙漠突击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随时如利剑般插向目标的心脏地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ecf63019d33dea95c033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ecf63019d33dea95c033_r.jpg&&&figcaption&虽然如今特种部队装备了各种载具,但由于任务性质使然,他们有时仍然要徒步赶赴目的地&/figcaption&&/figure&&p&  在越南、阿富汗和中东地区,特种部队有时依旧要徒步赶赴目标,这也意味着行动过程中,他们需要对许多被忽视的因素加以关注,比如天气、地形和体力,一旦时机把握不当,特种兵就有可能遭遇敌人的巡逻队,进而失去最佳的突袭时间。在极端的情况下,指挥官甚至会牢记自己的步长——因为在复杂的环境中、GPS已不能提供足够精确的定位。&/p&&p&  一旦确认有敌情,这时,部队就需要换为警戒队形。考虑到特种分队往往由8-14人组成,为行动便捷,它通常会像电子游戏中那样,细分为三人或四人小队。&/p&&p&  以一个12人的分队为例,其可以分成一个指挥组和两个攻击组。其中指挥组由指挥官、通讯兵、一名斥候(Scout,配备突击步枪或冲锋枪)与一名支援兵(配备轻机枪)组成,而另外两组斥候和支援兵各占一半。&/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6f428bb730b2d974de211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6f428bb730b2d974de211_r.jpg&&&figcaption&一支特种分队往往由8-14人组成,这里是一支英军特种部队的合影,为保密考虑,其中他们的面容、臂章和背后的美军运输机编号都做了保密处理&/figcaption&&/figure&&p&  不难发现,这种队形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交战,而是遭遇突发情况后,迅速从搜索队形转换成为作战队形,或者在火力掩护下迅速撤离。事实上,和电影中的情况不同,大多数特种兵都不愿让行动变成一场烟火秀,尽管遭遇敌人有时是不可避免的。&/p&&p&  这时,作为指挥官,便必须在迎战和逃脱之间做出决断。但无论哪种选择,真正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做到速战速决。正如美国绿色贝雷帽部队的口头禅:“前30秒内,上帝保佑,几乎没有人敢于同我们正面较量;但30秒后,上帝只保佑人多枪多的一方。”&/p&&p&  针对这种情况,绿色贝雷帽制定的战术之一就是“地狱火”:当侦察小队突然遭遇大股敌军时,最前方队员会朝对方快速扫射,打光弹匣后立刻向相反方向脱离;随后,最接近他的队员也超他的射击方向全速开火,打光弹匣后又马上后撤——如此周而复始,直到脱离对方的视线。&/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51fbcace6e51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51fbcace6e51_r.jpg&&&figcaption&展现“地狱火”战术最好的电影莫过于《太阳泪》,这里展示的就是其中美军特种兵使用该战术掩护重要人物撤退时的场景&/figcaption&&/figure&&h2&&b&沟通:无声胜有声&/b& &/h2&&p&  对许多普通人来说,“团队精神”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词汇,但对特种部队成员来说,它意味着将自身无法兼顾的方向交给另一个人,并且对这个人怀有充分的信心。&/p&&p&  事实上,“团队精神”始终是特种作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试想,在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中,还有战友与你出生入死,甚至用血肉之躯充当掩护,这将是怎样的一种激励。关于这一点,我们最熟悉的例子莫过于法国的“外籍军团”:他们不需要对法国国旗效忠,却要时刻忠于军旗、部队和战友,这便是“团队精神”的一种表现。&/p&&p&  将“团队精神”发扬最透彻的单位,莫过于美军的海豹突击队:在长达十年的越南战争中,他们执行了数以千计的任务,期间有46位成员身亡,而被俘者的数字是零。北越正规军甚至没有人看到过海豹队员的面容,而关于他们神出鬼没的谣言却私下传播。&/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682125dcdeb1a2fb85661c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682125dcdeb1a2fb85661c_r.jpg&&&figcaption&越战期间的美军海豹部队成员,他们成功的关键不只有专业的训练和精良的装备,还有成员之间亲密无间的战友精神&/figcaption&&/figure&&p&  对于美国,越战是一场失败的战争,但对海豹部队,它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套用官方宣传的说法:“这支部队的精神经历了升华,而这一点,为海豹部队闻名天下的奠定了里程碑。”&/p&&p&  成员间的高度默契,为高效沟通提供了基础,如今,几乎所有特种部队都有完善手语系统,这里,我们就讲几个常见的示例,这些在特种部队的实战中比较常用:&/p&&p&  1.观察:食指与中指分开,指向自己的双眼,呈插入状,以提醒下属注意周围。&/p&&p&  2.指示方向:以食指与中指合并,指向的某个方位,引导队友前进、观察、聆听、或者向某个方向前进。&/p&&p&  3.指定人员:以四指握拳,拇指直立指向自己的鼻尖或胸口即示意为自己,以食指点向队友即命令队友。&/p&&p&  4.清除:军事任务中的“清除”含意众多,因此在表述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如果清除的是前方的哨兵,可以用食指划过项部表示,清除铁丝网则是食指与中指作剪刀状,清除高塔上的人则是以食指与中指合并指于另一手的手掌下方,如此等等……&/p&&p&  5.火力掩护:在战斗中,掩护手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左手握拳,右手出掌盖于左拳上,即队员以匍匐或半蹲的姿势猛烈开火;而另一种手势是用手覆于头部,此举表明成员应当以站姿快速射击。&/p&&p&  6.停止:这也是尖兵对主力部队的最常用手势——五指并拢,手掌直立指尖朝上,代表停止前进;握拳表示所有人停止动作;手掌朝下则表示所有人蹲下或寻找隐蔽。&/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7cf6fc7f573b82335ab13b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11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7cf6fc7f573b82335ab13b_r.jpg&&&figcaption&特种部队手势示例,当然,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和文化差异,其具体的手势也有所不同&/figcaption&&/figure&&p&  将上述动作连接起来,很容易组严谨的战术命令,不妨假定这样一种情况,特种部队发现前方有一名敌军哨兵,必须及时予以消灭:&/p&&p&  首先,队长会用食指指向前方,表示此处有一名敌人,在向最近的下属做出“割喉”手势前,队长还会指定两人,用“手势5”中提到的半蹲姿态进行掩护。接着,他指向其它人,手掌朝下,这是在命令做好隐蔽——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过程小队都未说一句话,却实现了最理想的沟通效果。&/p&&h2&&b&接战:快刀斩乱麻&/b& &/h2&&p&  这里,我们对最常见的街道突袭进行介绍,这也是游戏中最常见的情况,在其中,你的小队要直面的,是复杂的环境、看不见的敌人、杀人于无形的子弹……同时,这片战场还被建筑分割成支离破碎的小块,这给本方观察、火力的运用都带来了限制。&/p&&p&  当然了,对你的敌人,上述问题同样存在,只不过他们对于环境更熟悉,也正是这些因素,使接战成了特种作战中最惊心动魄的一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06de93a658abdc4eba848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06de93a658abdc4eba848_r.jpg&&&figcaption&和特种部队相比,他们的敌人在军事素养和武器装备上都远远不及,但这些人却有一个优势:对环境的熟悉&/figcaption&&/figure&&p&  各国军队在装备、训练和情报方面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确保部队在危机四伏下获得胜利。然而,不管装备如何精良,训练如何到位,所有战火中的特种部队成员,都必须根据敌情、任务和环境来不断调整战术和武器。&/p&&p&  从这个角度说,任何“标准战法”都是不存在的——其中只有无数的约定俗成和战术原则。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先排除几个误区,这种误区其实根源于游戏和电影,但并不是某种故意的误导,而更多与当年制作的技术有关。&/p&&p&  在警匪片和游戏中,“背贴墙、从拐角/窗口探头”动作极具代表性,但在真实环境的环境中,这其实是一种接近自杀的行为,它低估了枪支的穿透力(而在电影和游戏中,主要是因为早期的特技和引擎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子弹效果);并违反了战斗的基本原则——头部不能暴露在危险位置下。如果有一支自动武器正对着这个位置,做出动作的士兵将立刻遭遇生命危险。&/p&&p&  对于建筑物的墙体也不要抱太大信心,因为大部分楼房中,只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墙能提供一些防弹能力,至于砖墙在子弹面前则更像是一张纸,此时,明智的举措是躲在钢筋混凝土的立柱后面,只要对方没有12.7毫米机枪以上的重武器(事实上,在突袭作战中,特种部队也很少遭遇这种情况),士兵的人身安全仍然能得到保全。&/p&&p&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破门而入。最理想的方法当然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去,否则就需要依靠炸药或破门锤。此时,一名负责突破的队员站在一侧,另一名手持防弹盾牌(如果可能的话)的人员站在门另一侧,并准备向房间内扔进震撼弹;另外,还有两名队员应当身处防弹盾牌后,使用自动武器负责掩护;如果门后还有敌人,那就是在震撼弹爆炸后、冲入室内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bbfde116bb0f496f86e20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bbfde116bb0f496f86e20_r.jpg&&&figcaption&正在进行室内作战训练的国外特种部队士兵,如何破门而入,始终是其作战时一个重要的问题&/figcaption&&/figure&&p&  接下来的3秒钟,将成为最具决定性的时刻,而这一点要根据房屋结构而定,现在我们假定,这是一间简单的、从左侧单开门的房屋,而你手头则有一支四人小队:&/p&&p&  由于门向左侧打开,因此我们将房屋的左侧称为短边,右侧称为长边,在准备突入时,四人小队约定俗成的做法应当是:在门外左侧布置一人,右侧布置三人,攻击时,左侧第一人先进,以左脚为轴,右脚为圆周,进而从门外左侧边墙的位置转向面对门口短边。在清除威胁后,这名队员应当以剪步侧行,进入门口后扫视整个房间,且对最目标进行火力压制或直接清除,接着,他应当冲向短边屋角处,作第二次、也是最后的观察与目标清除,在一号人员冲向屋角的同时,第二号人员门口的右侧攻入,进入屋内后,立即剪步斜行,对长边 &br&( 也是他的右手边 ) 进行一次快速的检视, &br&并前进至长边屋角的定位点,进行第二次、与最后一次的检视与目标清除,而在二号攻入的同时,三号与四号也随后进入,左右搜寻,直到确定无能“安全”。&/p&&p&  需要指出,上面的动作看似冗长,但在实战中,特种部队成员在2秒内都能完成。总之,快速和协作,才是接战中小组的第一要点。&/p&&h2&&b&撤退:装完逼就跑,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b& &/h2&&p&  在2000年之前,许多军事游戏和影视剧都会忽略一件事:撤退。毕竟,游戏的主旨是完成任务,而在克服了诸多艰难险阻后,坏人已经尸横遍野——对游戏编剧来说,似乎是时候播放过关CG和制作人员字幕了——但在现实的特种作战中,撤退才意味着考验真正开始。&/p&&p&  事实上,这一点早在特种作战诞生之初就已得到了证明。1944年,英国突击队在克里特岛绑架了德军师长海因里希·克拉佩,整个过程只用了3分钟。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超出了行动者的预料,整个克里特岛的德军大举出动,英军不得不带在荒无人烟的群山中逃窜,直到1个月后才带领人质逃出了克里特。&/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a2a78f6df4bf911db8bacc0882565db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a2a78f6df4bf911db8bacc0882565db_r.jpg&&&figcaption&参与绑架海因里希·克拉佩行动的英军队员在行动结束后和上级的合影,为了隐蔽,他们在行动中改换了德军制服&/figcaption&&/figure&&p&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也足以证明,在特种行动中,撤退并非可以一蹴而就。从理论上说,特种部队撤退的注意事项和普通部队几乎毫无差别,无非是前方侦察,侧翼掩护、野外定位和殿后等……但以上的一切,只发生在最理想的环境中。&/p&&p&  由于特种作战的复杂性,突击队员在撤退时要面临许多预想不到的情况:敌军可能被惊动,接应的直升机无法顺利抵达,沿途环境和设想的完全不同……此外,还有一个更危险的因素——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很难像开始一样,做到真正的“快进快出”。&/p&&p&  对于解救人质和绑架行动,这一点尤其显著,为此,指挥官必须规划好时间和体力消耗,因为同行者的脚步可能不是那么敏捷,此外,还要注意他们的健康状况,因为许多战俘可能遭受过虐待,而绑架的敌方要员要么年事已高、要么身体有伤,能否承受住快速转移也是个问题。&/p&&p&  为了降低风险,上级通常会在任务结束前,派出运输工具来协助撤退。此时,特种部队的正确做法不是尽快撤离,而是为运输工具建立一个安全区。至于具体情况,则需要视运输工具的种类而定。&/p&&p&  如今,撤退最重要的方式是借助直升机,由于巨大的噪音、脆弱的生存性,再加上无处不在的RPG和肩扛式导弹,在起飞和着陆期间,它随时会变成脆弱的死亡陷阱。&/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8df0e137b8e851f47cea8bd428e7950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8df0e137b8e851f47cea8bd428e7950_r.jpg&&&figcaption&如今,直升机无疑是特种部队最重要的运输工具&/figcaption&&/figure&&p&  因此,在乘直升机撤退前,行动者必须对周围的环境加以关注,至少要营造一个比较安全的起飞区。这个区域应当足够开阔,半径在80米左右,而火力则可以延伸到300米外,等待确定周围安全后,警戒人员应从内而外分批登机,同时机载武器提供掩护火力。此时,依照安全规定,在登上直升机后,作战人员不应该在机舱内开火射击,这一方面是因为此时的命中率微乎其微,同时,漫无目的的开火也可能吸引更多的敌人。&/p&&p&  另外,撤离中最后的注意事项,是装备的取舍。为确保行动顺利,许多装备确实都能归入“用完就扔”的行列,但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必须丢弃,有些设备必须彻底摧毁,此时最有效的方式是掩埋,其具体做法是:先盖上一层薄土,再洒上催泪瓦斯粉(防止动物刨掘),再盖上足够的土,最终移回植被,消除一切的人工痕迹——此时才算大功告成。&/p&&h2&&b&结语&/b& &/h2&&p&  由于自身的高度保密,我们显然无法窥探特种作战的每个细节。而本文介绍的,也只是其中最简单的要点。在它们当中,一些显然有纸上谈兵的因素,而另一些已被更可靠的做法代替。同样,以特种作战为题材的游戏玩法也在变化,它们更加趋近真实。就像现实中特种作战的情况一样,想要找到一种特定的“过关方案”是徒劳的,你在其中必须依据不断变化的战场局势做出判断。&/p&&p&  政客们对伤亡的忌惮、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更令密集的近距离交战便得愈发罕见,但士兵们在电光火石间破门而入的场景,似乎永远不会停止继续上演。因为但凡任何一场战争,都需要最平凡的士兵去解决最严峻的危机,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直面敌人枪口时的勇气和技巧。这也是老兵留给新兵们的唯一遗产,它将被传承下去,时刻与每个特种战士的灵魂同在。&/p&&p&&b&本文作者:游民星空—最后的防线&/b&&/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amersky.com/zl/academy/584.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本体传送门:特种部队战术漫谈:被CS神化的“千里杀人秘法”&/a&&/p&
任何一部相关的书籍,都会将特种作战的起源追溯到一战期间。随着1914年后,欧洲战事逐渐转入对峙,各国都在努力打破前线的僵持局面。也正是因此,在战争后期,出现了试验性的突击部队,他们的武器不再是步枪加刺刀,而是手枪、冲锋枪、工兵铲和手榴弹,有时…
&p&因个人一时意气用事,原文已被作者本人删除。&/p&&p&若有人感兴趣,可到此处一阅(战甲网/战甲装研菌 已获我授权转载此文)&/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unpin360.com/html//4845.html%230-tsina-1-175-ff9a47a7b7e80a40613cfe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特种部队知多少?历数美国特种部队及结构_部队与人物_战甲军品资料网&/a&&/p&
因个人一时意气用事,原文已被作者本人删除。若有人感兴趣,可到此处一阅(战甲网/战甲装研菌 已获我授权转载此文)
首先说明一下,LZ你提到的海豹也分两种:普通海豹和DEVGRU&br&DEVGRU的前身是海豹6队,其人员是从所有的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包括普通的海豹)中选拔出来的最强精英&br&&br&&b&&u&最明显的区别:&/u&&/b&&br&&br&1.海豹是海军的,三角洲和绿帽是陆军的&br&&br&2.绿帽归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管(USASOC),普通海豹归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NAVSPECWARCOM)管,DEVGRU和三角洲归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管&br&&br&3.三角洲和DEVGRU 是Tier 1部队(美军一共只有4支Tier 1部队,另2支是陆军ISA和空军24STS,都是各自军种最为精锐的作战人员),普通海豹和绿帽属于Tier 3(游骑兵是Tier 2)&br&&br&4.三角洲和DEVGRU有钱,绿帽和普通海豹相对穷一些(举个例子,《艰难一日》作者Matt Bissonnette在海豹五队的时候对公发的装备各种不满,只好自费买些更好的玩意,抱怨政府小气,但当他进入DEVGRU后各种开眼界,到军械库要什么有什么)&br&&br&5.绿帽和普通海豹流出的图片一抓一大把,但是三角洲和DEVGRU的图片就极少(流出的大部分图片尤其是无码照基本都是阵亡人员)&br&&br&&b&&u&技战术水平区别:&/u&&/b&&br&总体来讲,可以大致这么说:DEVGRU = 三角洲 & 普通海豹 = 绿色贝雷帽 (注意这里的 “=” 表示的是处于同一水平级,并不是完全相等的意思,毕竟陆军和海军的特种部队训练重点肯定不同)&br&&br&1.三角洲从绿帽(以及游骑兵)里选人,DEVGRU从普通海豹(当然也有SWCC和海军EOD等)中选人,优中选优自然不一样&br&&br&2.训练水平,三角洲和DEVGRU在CQB、伞降、水上作战、人质营救,要员安保等等更为高阶的专业训练上下的功夫更大&br&&br&3.作战经验,很多三角洲队员之前都是绿帽的老兵,同理很多DEVGRU之前都是海豹的老兵(三角洲和DEVGRU队员平均年龄都在30-40岁之间),作战经验更为丰富老练。举个例子,最近因为个人事迹被拍成电影而比较火的那个海豹三队狙击手克里斯凯尔(Chris Kyle),服役10年有4次海外部属;(下图就是Chris Kyl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c018cf7f99eed3f91a86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c018cf7f99eed3f91a86_r.jpg&&&/figure&&br&而DEVGRU队员亚当·布朗(Adam Brown,这人是真纯爷们,有关他的详细信息可以读埃里克·布雷姆的《无所畏惧(Fearless)》,可惜于2010年在阿富汗阵亡)在10年期间有10次左右的海外部属,可见DEVGRU(以及三角洲)的任务量巨大。(下图是Adam Brown)&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827dda4b8a9aa7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827dda4b8a9aa7_r.jpg&&&/figure&&br&&br&&b&&u&任务区别:&/u&&/b&&br&1.普通的海豹和绿帽分成不同的大队,每一大队负责不同的地区(比如绿帽分为好几个SFG,1th SFG负责太平洋战区,3rd SFG负责非洲,5th SFG负责中亚,7th SFG负责南美,10th SFG负责欧洲,普通海豹也一样)。而三角洲和DEVGRU由于归JSOC管,战备程度更高,负责全球任务。&br&&br&2.这几支部队都有执行直接行动(Direct Action)的能力。但DEVGRU和三角洲的能力更优秀,因此常被赋予重要的直接行动任务(比如DEVGRU击毙拉登以及伞降索马里营救美籍和丹麦籍人质,三角洲曾营救巴拿马的政治犯并且在利比亚抓捕恐怖分子)&br&&br&3.DEVGRU和三角洲受过要员安保方面的训练,因此,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就曾经接受过DEVGRU和三角洲的保护。比如下图就是参与安保的DEVGRU(这时候HK416还没出来,用的是MK18)&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05c4bd49b2dbf98dae1837f36eda11e_b.jpg& data-rawwidth=&1300& data-rawheight=&1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05c4bd49b2dbf98dae1837f36eda11e_r.jpg&&&/figure&&br&&br&4.然后就是陆特和海特任务属性的区别了。海特自然在水上以及两栖任务方面更精一筹,比如潜水,比如VBSS,比如水陆渗透,而陆军在陆战方面经验更多(当然近几年的反恐战场也让海豹非常注重陆上作战,但遇到某些任务比如和常规陆军一起联合行动,那么有陆军背景的绿帽明显和普通步兵更合得来)。另外绿色贝雷帽非常注重非常规战(Unconventional warfare)能力,所以每个绿色贝雷帽队员都必须精通至少一门外语,外语不行就算其他技能再优秀也要被淘汰,海豹就不强制学外语;同理潜水技能对于海豹是必修课而绿帽就不一定要必须掌握&br&当然不同的训练侧重面向的是不同的任务,正义事业行动期间,海豹蛙人曾经在水下埋炸弹炸了巴拿马头头诺列加的船;而阿富汗战争前期,绿帽率先渗透进阿富汗发挥其非常规战方面的特长,拉拢并训练反政府游击队配合美军后续的行动。&br&营救菲利普斯船长的行动交给DEVGRU执行也是考虑了其海军背景,毕竟在摇晃的船只上爆3个海盗的头(而且还要考虑海上强风和空气湿度对弹道的影响),交给对海洋环境更熟悉的DEVGRU更合适些&br&&br&5.三角洲 VS DEVGRU , 绿帽 VS 海豹?这个对比没有意义,之前已经说过了,这些部队的训练重点不同,各有所长。&br&&br&有关这些部队的任务,还是看一些专业的书籍,尤其是退役特战人员的回忆录(虽然文笔可能差一些,但从专业性角度来看是首选),比如退役三角洲的书有《Inside Delta Force》,《Kill Bin Laden》,退役DEVGRU的书有《No Easy Day》,《Seal Team Six》,退役海豹的书《&i&The Red Circle&/i&》,《American Sniper》,《Lone Survivor》,退役绿色贝雷帽的书《Yellow Green Beret》(本书作者是华裔绿帽,即马英九的侄子余靖!)。当然一些深入采访特战部队的记者写的书也相对不错,比如之前提到的《Fearless》&br&&br&&b&&u&从作风上看:&/u&&/b&&br&海军特种部队更为高调一些,有关海豹的电影和书籍也不少(但其实从国内的知名度上看,应该是海豹&三角洲&绿色贝雷帽&DEVGRU,三角洲因为同名游戏所以名气应该也不错,DEVGRU不出名的原因是因为很多人容易把它和普通的海豹搞混),不过高调也不见得完全是坏事,至少对征兵是比较有利的(PS:美国海军有多部非常成功的征兵电影,比如《壮志凌云》和《勇者行动》,后者就是讲海豹的)&br&&br&&b&&u&外观区别:&/u&&/b&&br&(首先说明一点,我对军品了解的不多,可能会犯一些专业性的小错误,还请及时指正)&br&从目前流出的图片来看,区分三角洲和绿帽或者DEVGRU和普通海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br&比如在网上搜“DEVGRU”的时候,会搜出一大堆图片,大部分图片仅仅是普通的海豹(很多非专业的网站也会犯错,把普通海豹的图片标成“DEVGRU”)&br&我的几种辨认方式是:&br&&b&1.目前JSOC下属的单位都大量装备了HK416,因此最新出现的三角洲和DEVGRU图片基本都是人手一支HK416的,&/b&如下:(HK416的辨认特征是护目导轨部分和弹匣井的角度)&br&三角洲&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c48febfd864dddcdbe545d1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c48febfd864dddcdbe545d1_r.jpg&&&/figure&&br&DEVGRU&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f13ce2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f13ce2c_r.jpg&&&/figure&而常规的海豹和绿帽早期试用过HK416,但后来被SOCOM强行收回不再装备。&br&&br&&b&2.目前来看DEVGRU和三角洲基本没有人用SCAR(实际上Matt Bissonnette也说过只有普通海豹才用SCAR&/b&&b&),而绿帽和普通海豹的SCAR主要是SCAR-H,&/b&如下&br&普通海豹&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1f16c3f489fc57b59ad_b.jpg& data-rawwidth=&1599& data-rawheight=&10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9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1f16c3f489fc57b59ad_r.jpg&&&/figure&绿帽&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f882ee73bcc7e2d768d96bd9c253531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f882ee73bcc7e2d768d96bd9c253531_r.jpg&&&/figure&&br&&b&3.三角洲和DEVGRU装备了GPNVG-18(就是最近比较火的那个四眼夜视仪)——这可是高端货,普通海豹和绿帽用不起&/b&&br&DEVGRU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63e508131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63e508131c_r.jpg&&&/figure&三角洲的(注意红圈)&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3d5537eb6cfb13da69f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3d5537eb6cfb13da69fc_r.jpg&&&/figure&&br&&b&4.三角洲和DEVGRU最常用的瞄准具是Eotech 551(看之前的图,HK416上都装着什么),基本不用Eotech 553和Specter DR(而后两型瞄具在普通海豹和绿帽手中较为常见)&/b&&br&Eotech 551&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ac66d9f9a6cce3e6fbc863b64443f63_b.jpg& data-rawwidth=&613&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ac66d9f9a6cce3e6fbc863b64443f63_r.jpg&&&/figure& Eotech 553&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f7ca428fd415bcbaa82c5d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f7ca428fd415bcbaa82c5da_r.jpg&&&/figure&Specter D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11b449bfbc96faa3dc86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br&&b&4.陆军和海军特种部队都会穿OCP迷彩&/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ef159c7dbeb7c0aba847ccc3e6f5fa8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ef159c7dbeb7c0aba847ccc3e6f5fa8_r.jpg&&&/figure&&b&但是驻阿富汗的绿色贝雷帽有很多穿的是BDU四丛&/b&(陆战队的MARSOC单位也穿四丛),主要是绿帽经常和阿富汗政府军合作,而阿富汗政府军穿四丛,因此绿帽也穿四丛方便混在一起(如果穿得不一样岂不是要被敌人“特殊照顾”?),下图是穿四丛的绿帽和阿富汗政府军,从远处看是不是很难分辨?&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3b5f32cd90f6a15d62ac0375fede0d0_b.jp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3b5f32cd90f6a15d62ac0375fede0d0_r.jpg&&&/figure&&b&海豹比较常见的是AOR1和AOR2迷彩,自然DEVGRU也是&/b&&br&AOR1(图片人物即Matt Bissonnett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887fe1a80e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887fe1a80e_r.jpg&&&/figure&&br&AOR2&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d78a0530eda1e620c79d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d78a0530eda1e620c79db_r.jpg&&&/figure&&b&另外身为陆军的三角洲也偶尔会穿AOR1&/b&(毕竟三角洲和DEVGRU经常合作),如下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51daa3f3d62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51daa3f3d62_r.jpg&&&/figure&&br&&br&&b&5.DEVGRU的一种特殊武器,锯短的M79榴弹发射器(又称海盗枪)&/b&&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bdef049d5a051ef0b2ca3b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bdef049d5a0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角洲特种部队怎么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