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lol的时候能不能停止这几个服务???AMD外部事件lol美服客户端端模块,AMD外部事件服务模块

你的位置: >
> RequireJS和AMD规范,新手入门
RequireJS是一个工具库,主要用于客户端的模块管理,它遵守(Asynchronous Module Definition)。
RequireJS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个函数,将所需要的模块放入,然后返回一个新的模块,后者就在函数内部完成操作。
function(dep1, dep2, dep3) {
var module
上面代码中的dep1、dep2和dep3,是新模块所依赖的模块,将它们放入一个函数,然后返回一个新模块。
首先,使用下面的格式将其嵌入网页,然后就能在网页中进行模块化编程了。
&script data-main="scripts/main" src="scripts/require.js"&&/script&
上面代码的data-main属性用于指定主代码所在的脚本文件,在上例中为scripts子目录下的main.js文件。
RequireJS主要提供define和require两个方法,前者用于定义模块,后者用于调用模块。
define方法:定义模块
define方法用于定义模块,RequireJS要求每个模块放在一个单独的文件里。
按照是否依赖其他模块,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是独立模块,即该模块不依赖其他模块;第二种情况是非独立模块,即该模块依赖于其他模块。
(1)独立模块
如果被定义的模块是一个独立模块,不需要依赖任何其他模块,可以直接用define方法生成。
method1: function() {},
method2: function() {},
上面代码生成了一个拥有method1、method2两个方法的模块。
另一种等价的写法是,把对象写成一个函数,该函数的返回值就是输出的模块。
define(function () {
method1: function() {},
method2: function() {},
后一种写法的自由度更高一点,可以在函数体内写一些模块初始化代码。
(2)非独立模块
如果被定义的模块需要依赖其他模块,则define方法必须采用下面的格式。
define(['module1', 'module2'], function(m1, m2) {
define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数组,它的成员是当前模块所依赖的模块。比如,['module1', 'module2']表示我们定义的这个新模块依赖于module1模块和module2模块,只有先加载这两个模块,新模块才能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module1模块和module2模块指的是,当前目录下的module1.js文件和module2.js文件。
define方法的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函数,当前面数组的所有成员加载成功后,它将被调用。它的参数与数组的成员一一对应,比如function(m1, m2)就表示,这个函数的第一个参数m1对应module1模块,第二个参数m2对应module2模块。这个函数必须返回一个对象,供其他模块调用。
define(['module1', 'module2'], function(m1, m2) {
method: function() {
m1.methodA();
m2.methodB();
上面代码表示新模块返回一个对象,该对象的method方法就是外部调用的接口,menthod方法内部调用了m1模块的methodA方法和m2模块的methodB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回调函数必须返回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你定义的模块。
如果依赖的模块很多,参数与模块一一对应的写法非常麻烦。
'dep1', 'dep2', 'dep3', 'dep4', 'dep5', 'dep6', 'dep7', 'dep8'],
function(dep1,
为了避免像上面代码那样繁琐的写法,RequireJS提供一种更简单的写法。
function (require) {
var dep1 = require('dep1'),
dep2 = require('dep2'),
dep3 = require('dep3'),
dep4 = require('dep4'),
dep5 = require('dep5'),
dep6 = require('dep6'),
dep7 = require('dep7'),
dep8 = require('dep8');
下面是一个define实际运用的例子。
define(['math', 'graph'],
function ( math, graph ) {
plot: function(x, y){
return graph.drawPie(math.randomGrid(x,y));
上面代码定义的模块依赖math和graph两个库,然后返回一个具有plot接口的对象。
另一个实际的例子是,通过判断浏览器是否为IE,而选择加载zepto或jQuery。
define(('__proto__' in {} ? ['zepto'] : ['jquery']), function($) {
上面代码定义了一个中间模块,该模块先判断浏览器是否支持proto属性(除了IE,其他浏览器都支持),如果返回true,就加载zepto库,否则加载jQuery库。
require方法:调用模块
require方法用于调用模块。它的参数与define方法类似。
require(['foo', 'bar'], function ( foo, bar ) {
foo.doSomething();
上面方法表示加载foo和bar两个模块,当这两个模块都加载成功后,执行一个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就用来完成具体的部分。
require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表示依赖关系的数组。这个数组可以写得很灵活,请看下面的例子。
require( [ window.JSON ? undefined : 'util/json2' ], function ( JSON ) {
JSON = JSON || window.JSON;
console.log( JSON.parse( '{ "JSON" : "HERE" }' ) );
上面代码加载JSON模块时,首先判断浏览器是否原生支持JSON对象。如果是的,则将undefined传入回调函数,否则加载util目录下的json2模块。
define方法内部也可以调用模块。
define(function(require) {
var otherModule = require('otherModule');
下面的例子显示了如何动态加载模块。
define(function ( require ) {
var isReady = false,
require(['foo', 'bar'], function (foo, bar) {
foobar = foo() + bar();
isReady: isReady,
foobar: foobar
上面代码所定义的模块,内部加载了foo和bar两个模块,在没有加载完成前,isReady属性值为false,加载完成后就变成了true。因此,可以根据isReady属性的值,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下面的例子是模块的输出结果是一个promise对象。
define(['lib/Deferred'], function( Deferred ){
var defer = new Deferred();
require(['lib/templates/?index.html','lib/data/?stats'],
function( template, data ){
defer.resolve({ template: template, data:data });
return defer.promise();
上面代码的define方法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可以在该对象的then方法,指定下一步的动作。
如果服务器端采用JSONP模式,则可以直接在require中调用,方法是指定JSONP的callback参数为define。
require( [
"/foo?callback=define"
], 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require方法允许添加第三个参数,即错误处理的回调函数。
[ "backbone" ],
function ( Backbone ) {
return Backbone.View.extend({ /* ... */ });
function (err) {
错误处理的回调函数,接受一个error对象作为参数。
require对象还允许指定一个全局性的Error事件的监听函数。所有没有被上面的方法捕获的错误,都会被触发这个监听函数。
.onError = function (err) {
define和require这两个定义模块、调用模块的方法,合称为AMD模式。它的模块定义的方法非常清晰,不会污染全局环境,能够清楚地显示依赖关系。
AMD模式可以用于浏览器环境,并且允许非同步加载模块,也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加载模块。
配置require.js:config方法
require方法本身也是一个对象,它带有一个config方法,用来配置require.js运行参数。config方法接受一个对象作为参数。
require.config({
'///ajax/libs/jquery/2.0.0/jquery.min.js',
'lib/jquery'
config方法的参数对象有以下主要成员:
path参数指定各个模块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是同一个服务器上的相对位置,也可以是外部网址。可以为每个模块定义多个位置,如果第一个位置加载失败,则加载第二个位置,上面的示例就表示如果CDN加载失败,则加载服务器上的备用脚本。需要注意的是,指定本地文件路径时,可以省略文件最后的js后缀名。
require(["mylibs/moduleX"], function(jquery, moduleX) {
上面代码使用require方法的时候,只指定了moduleX模块的位置,但是回调函数却有两个参数,其中一个是jquery。这是因为jquery模块的位置已经在config方法的path参数里面指定了。
(2)baseUrl
baseUrl参数指定本地模块位置的基准目录,即本地模块的路径是相对于哪个目录的。该属性通常由require.js加载时的data-main属性指定。
有些库不是AMD兼容的,这时就需要指定shim属性的值。shim可以理解成“垫片”,用来帮助require.js加载非AMD的库。
require.config({
"backbone": "vendor/backbone",
"underscore": "vendor/underscore"
"backbone": {
deps: [ "underscore" ],
exports: "Backbone"
"underscore": {
exports: "_"
上面代码中的backbone和underscore就是非AMD规范的库。shim指定它们的依赖关系(backbone依赖于underscore),以及输出符号(backbone为“Backbone”,underscore为“_”)。
RequireJS允许使用插件,加载各种格式的数据。完整的插件清单可以查看。
下面是插入文本数据所使用的text插件的例子。
'backbone',
'text!templates.html'
], function( Backbone, template ){
上面代码加载的第一个模块是backbone,第二个模块则是一个文本,用’text!’表示。该文本作为字符串,存放在回调函数的template变量中。
优化器r.js
RequireJS提供一个基于node.js的命令行工具r.js,用来压缩多个js文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多个模块文件压缩合并成一个脚本文件,以减少网页的HTTP请求数。
第一步是安装r.js(假设已经安装了node.js)。
npm install -g requirejs
然后,使用的时候,直接在命令行键入以下格式的命令。
node r.js -o &arguments&
&argument&表示命令运行时,所需要的一系列参数,比如像下面这样:
node r.js -o baseUrl=. name=main out=main-built.js
除了直接在命令行提供参数设置,也可以将参数写入一个文件,假定文件名为build.js。
baseUrl: ".",
name: "main",
out: "main-built.js"
然后,在命令行下用r.js运行这个参数文件,就OK了,不需要其他步骤了。
node r.js -o build.js
下面是一个参数文件的范例,假定位置就在根目录下,文件名为build.js。
appDir: './',
baseUrl: './js',
dir: './dist',
modules: [
name: 'main'
fileExclusionRegExp: /^(r|build)\.js$/,
optimizeCss: 'standard',
removeCombined: true,
jquery: 'lib/jquery',
underscore: 'lib/underscore',
backbone: 'lib/backbone/backbone',
backboneLocalstorage: 'lib/backbone/backbone.localStorage',
text: 'lib/require/text'
underscore: {
exports: '_'
backbone: {
'underscore',
exports: 'Backbone'
backboneLocalstorage: {
deps: ['backbone'],
exports: 'Store'
上面代码将多个模块压缩合并成一个main.js。
参数文件的主要成员解释如下:
appDir:项目目录,相对于参数文件的位置。
baseUrl:js文件的位置。
dir:输出目录。
modules:一个包含对象的数组,每个对象就是一个要被优化的模块。
fileExclusionRegExp:凡是匹配这个正则表达式的文件名,都不会被拷贝到输出目录。
optimizeCss: 自动压缩CSS文件,可取的值包括“none”, “standard”, “standard.keepLines”, “standard.keepComments”, “standard.keepComments.keepLines”。
removeCombined:如果为true,合并后的原文件将不保留在输出目录中。
paths:各个模块的相对路径,可以省略js后缀名。
shim:配置依赖性关系。如果某一个模块不是AMD模式定义的,就可以用shim属性指定模块的依赖性关系和输出值。
generateSourceMaps:是否要生成source map文件。
更详细的解释可以参考。
运行优化命令后,可以前往dist目录查看优化后的文件。
下面是另一个build.js的例子。
mainConfigFile : "js/main.js",
baseUrl: "js",
removeCombined: true,
findNestedDependencies: true,
dir: "dist",
modules: [
name: "main",
exclude: [
"infrastructure"
name: "infrastructure"
上面代码将模块文件压缩合并成两个文件,第一个是main.js(指定排除infrastructure.js),第二个则是infrastructure.js。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的朋友!推荐您
订阅我的博客AMD:信不信我分分钟破产给你们看
Intel:小弟,你破产干嘛?来,这有五十亿先用着。
Nvidia:表哥,你没事别总想着破产,表弟先给你20亿修大楼。&br&哈哈哈哈
AMD:信不信我分分钟破产给你们看 Intel:小弟,你破产干嘛?来,这有五十亿先用着。 Nvidia:表哥,你没事别总想着破产,表弟先给你20亿修大楼。哈哈哈哈
我想您的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br&&b&&br&每一代CPU的改进到底在什么地方?&br&&br&&/b&CPU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通常可以分为微结构(学术界喜欢把micro-architecture翻译成“微结构”,传媒上多见“微架构”)、电路,器件,工艺这几大层面,每个层面内部都有很多细分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专家去研究,都有专门的工程团队在做。我现在接触比较多的是微结构这块,所以我只说微结构的改进。&br&&br&微结构内部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修改的,下面仅列举其中一部分:&br&&ul&&li&发射宽度(主要包括前端取指令的宽度、解码宽度、dispatch/issue宽度,retire宽度)。&/li&&li&分支预测(包括但不限于预测器结构,预测准确率,branch resolve的延迟,流水线回退的耗时,以及寄存器重命名表能够保存多少个分支的快照)&/li&&li&乱序执行窗口的大小(包括ROB,Reservation Station)&/li&&li&Cache(扩充Cache大小,改进组织结构)&/li&&li&Interconnect&br&&/li&&li&各种bypass,loop cache,etc.&br&&/li&&/ul&每次Intel,AMD,IBM等巨头推出的新架构,您能在各大媒体上看到的新闻宣传,大多是从这些地方的参数入手,比如说Haswell把乱序执行窗口从168加大到192,诸如此类。&br&&br&&br&&b&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些改进最终会贡献多大分量的性能差别?&/b&&br&&br&上面列了这么多不明觉厉的术语,但是实际上,现在每一代新的CPU性能只能增长~10%左右。【出处为Hotchips 2013 DARPA Microsystems Technology Office的Director Robert Colwell所做的Keynote】&br&&br&微结构研究的黄金年代我认为是在80年代~2005年前后,微结构上的很多经典成果,例如RISC,分支预测,超流水线这些东西,都是那时候火热起来的,当时的CPU性能提高比较快,这么多年过去,现在能挖的差不多都已经挖出来了,处理器的基本微结构已经相对固化,剩下的是一些小幅度的增量式改进,一点一点儿地抠性能。&br&&br&现在业界的注意力已经转向其他方向,比如异构计算的概念最近就被炒的很热。&br&&b&&br&Bonus:CPU的性能瓶颈在什么地方?如何判断?&/b&&br&&br&对于不同的程序,性能瓶颈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有的程序指令缓存miss率很高,流水线前端取不到指令导致停顿,有的程序是因为指令重命名时竞争寄存器的读取端口,有的程序是因为cache装不下工作集,所以很难一概而论。目前的大势主要是访存引发停顿。&br&&br&通过CPU的参数判断CPU的性能瓶颈,我个人认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是做不到的。那种一看网媒上公布的粗略架构图就嫩判断出CPU性能瓶颈的决不是仙人,而是异想天开的民科。那些巨头公司的架构师都是经过多年训练经验丰富,在大参数上犯下明显错误的可能性几乎为0,更不用说整个CPU是许多架构师的通力合作。&br&&br&判断性能瓶颈需要做精确的量化分析,现在的CPU内部一般都集成了成百上千个性能计数器,有perf之类的专用工具可以读取这些地方的数值,统计各个不同部件的性能表现。这是一个比较专精化的领域,如果您想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阅读《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作为起步。
我想您的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每一代CPU的改进到底在什么地方?CPU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通常可以分为微结构(学术界喜欢把micro-architecture翻译成“微结构”,传媒上多见“微架构”)、电路,器件,工艺这几大层面,每个层面内部都有很多细分方向,每…
看到大家基本都是从架构系统级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我就从物理层给一个答案吧.&br&&br&CPU是由无数晶体管组成的,架构系统级管的是如何让这无数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合理并且高效的运行,物理层管的则是如何让单个MOSFET运行的更快.&br&&br&关于工艺上的革新简直数不胜数,十年前我们使用的CPU(以pentium 4 为例)的特征尺寸(critical length,也就是常说的线宽)为 90nm, 晶体管是平面MOSFET(planar-MOSFET), 现在我们用的 Core
4XXX 系列的特征尺寸是 22nm, 晶体管用的是 3D 鳍式 MOSFET (FinFET). 更小的特征尺寸意味着更大的驱动电流,更大的驱动电流意味着更快的响应速度,于是CPU的速度更快. &br&&br&在这十多年中,CPU经历了:&br&1. 单核CPU到多核CPU的改变, 不再用简单的主频来拼性能(主频越高, 功耗越大,散热问题越严重).&br&2. 栅极氧化物:低K值二氧化硅(SiO2)到高k值二氧化铪(HfO2),用来解决随特征尺寸减小带来的栅极控制能力减弱的问题.&br&3. 栅极氧化物兼容性要求: 多晶硅栅极到金属栅极(n型和p型不同金属).&br&4. 传统硅衬底到应变硅技术 (strain silicon, 应变条件下Si半导体的载流子迁移率会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从而提高晶体管驱动电流).&br&5. SiGe 源漏级技术(用来降低晶体管接触电阻,增大电流).&br&6. 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 90-65-45-32-22nm,下一个目标就是今年的14nm.(特征尺寸的缩小能带来更大的驱动电流以及更高的晶体管集成度, 进一步增强CPU芯片的运算速度和能力,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散热和功耗问题)&br&7. 3D晶体管技术 (用来增强在短沟道条件下的栅极控制能力).&br&8. SOI技术,绝缘体上硅技术, 由IBM提出,是Intel FinFET 阵营以外的另一大技术阵营.&br&&br&Moore定律驱动着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其实在你不经意之间,无数人的奋斗成果和新技术,以及数以亿计的晶体管都被注入了那小小的 1cm见方的硅片之中,这本身不就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吗? &br&&br&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其实我们在不经意间参与了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先进技术的变革之中了.&br&&br&最后送几张图,&br&&img src=&/277d5c9a49b23d144f56a4b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77d5c9a49b23d144f56a4be_r.jpg&&世界第一个集成电路(By Ti).&br&&br&&img src=&/e743f7e6fad1b64a5a97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e743f7e6fad1b64a5a97_r.jpg&&苹果A7芯片的截面图,图中每一个针状的结构都对应一个晶体管 (By Samsung).&br&&br&&img src=&/93f753ee0f408e4d57c2a438d62a7485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3D 晶体管截面图, 注意比例尺. (By Intel)&br&&br&&img src=&/05ad1b3c4dd516c579713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一个完整CPU的截面图,上层是金属互连线,最下面的是晶体管.&br&&br&-------更新一些有意思的reference--------&br&&br&似乎大家对工艺很感兴趣:&br&&br&如果想继续了解Intel创造出的那些伟大的技术,可以参考&a href=&/pressroom/kits/advancedtec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tel Advanced Technology&i class=&icon-external&&&/i&&/a&.(英语), Intel中国的赵军老师写的blog也很有意思( &a href=&/china/author/%E8%B5%B5%E5%86%9B-jun-zha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赵军, Author at 博客@英特尔中国&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IBM虽然不搞生产,但同样创造出了很多耀眼的成就,可以参考(&a href=&http://www-/technolog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BM Semiconductor solutions&i class=&icon-external&&&/i&&/a&).
看到大家基本都是从架构系统级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我就从物理层给一个答案吧.CPU是由无数晶体管组成的,架构系统级管的是如何让这无数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合理并且高效的运行,物理层管的则是如何让单个MOSFET运行的更快.关于工艺上的革新…
AMD 价格便宜的原因是它在高端领域(简单的说,就是2000RMB以上的CPU领域)完全没有能够跟 intel 可竞争的产品。而这会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认为 AMD 的 CPU 就是不如 intel,从而使得群众更加认可 intel。群众认可度低的产品,必须要通过价格打开销量,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br&&br&群众对 intel 的盲从又导致了 intel 有足够的价码跟PC产商谈判。例如 intel 可以威胁PC产商说只要你敢用 AMD 的CPU,我就把提供给你的 intel CPU 全线撤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样会造成很多 PC 产商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中小产商全线 intel ,不敢引入 AMD。因而在品牌预装领域,AMD 也就只能占 20% 左右的市场而已(现在是超过了20%)。
&br&&br&不过必须指出的是,所谓“AMD的CPU比intel输一点点”只是一个指标上的象征意义,它并不影响用户的实际使用,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用户的实际普通使用中,intel cpu 除了跑分以外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你的计算机不是专门用来跑分的,而且跑分程序通常专门为 intel cpu 特定优化)。在同频的 K10 跟酷睿中,应用程序并不会明显的更快与更慢。我在日常使用i5跟AMD四核中,也没有明显的肉眼可见的快慢感觉。
&br&&br&我使用过数十款 CPU,其中 intel 的数量两倍于 AMD 数量,现在正在用的电脑中也有三台 intel 一台 AMD,这主要因为 intel 的 CPU 更高产,AMD 生产一代 CPU 的时间,intel 已经生产了两代。自然升级 intel 会偏多些。——但是论性价比来说,intel 在低端基本没有性价比,因此更适合公款购买。如果你可以花最多的钱买最高档的电脑,毫无疑问 intel CPU 可以具有更强的性能,你应当把有限的公款买电脑的指标尽量投放到无限的 intel CPU 身上。但如果你并不追求一切顶级,预算又非常有限,那么在同样的价格下你大抵可以用 AMD 配置出性能强得多的电脑。
&br&&br&技术方面,在目前的阶段,对于x86架构,无论AMD还是intel大致都优化到了接近极限,两者基本上都在每一代产品中不断的互相学习或说偷学对方的技术,楼主提到的 turbo-boost ,在AMD下一代CPU里面一样有,而超线程技术,在AMD的下一代CPU里面一样也会内置,只是因为商标原因AMD不能把自己的技术叫做超线程而已,另外L3缓存与CPU内置内存控制器这样的技术是先出现在AMD中然后被intel 酷睿i系学习走了,APU这种东西intel跟amd其实也是同步研发出来的,虽然看起来是amd先广告,实际上intel很快就会有类似的产品。将来这个趋势会继续保留,也就是说两者的技术差异除了广告商的噱头以外,并不会有太本质区别,每一代都在互相学习,不会有任何技术导致用户肉眼可以看到的运行速度差别。
&br&&br&如果对比同主频下的单线程应用程序性能,在当今年代谁都很难做到大幅度提高,谁都不可能大幅度甩开差距。因此,性能其实已经并不是选择CPU最主要考量的因素,现在的选择变得更加明朗:
&br&&br&1。看制程,更精细的制程(例如22nm小于35nm)能够支撑更高的主频,更少的发热量,更低的功耗。因而,更先进的制程一般来说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制造出更好的CPU,intel大兴土木在各地建设晶圆厂就是如此,因为只要 intel 不断提升制程,即便 CPU 在架构上不变化,也可以持续的领先与甩开对手。
&br&——看制程,选 intel 几乎永远是对的,intel 的 CPU 更贵,正因为 amd 的同一代制程总是会比 intel 晚一年半载才能上市。但是,市场规律发现,一旦 amd 同一代制程的产品上市,DIY市场的关注热点就会扭转过去,因为在同样的制程下,amd 无疑具有更好的性价比。比较悲催的是,往往这个时候不久,intel 下一代制程的 CPU 已经出来。。。如果你总是有钱买最新一代制程的 CPU,那么你肯定需要买 intel。这并不意味着 intel 的旧制程 CPU 也是香饽饽。
&br&&br&2。看功耗与核心数量的比率,并行处理年代,大家发现只要堆砌足够多的CPU与核心就能达到你想要的计算能力,因此,计算能力的瓶颈被功耗瓶颈所代替,更多的核心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它意味着你必须提供更多的电力。AMD在制程方面已经无法同 intel 抗争,剩下的办法只能是优化功耗,APU的出现,承诺的是每单位功耗的运算能力更强。换句话说就是运算能力除以功耗,商数更大。这算是一种很可行的继续维持竞争能力的方式,因为在总运算能力方面很难超过 intel 的前提下走功耗路线是正确路线。——很难说AMD的翻身路线一定能奏效,但在研发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个积极的好的发展方向。
AMD 价格便宜的原因是它在高端领域(简单的说,就是2000RMB以上的CPU领域)完全没有能够跟 intel 可竞争的产品。而这会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认为 AMD 的 CPU 就是不如 intel,从而使得群众更加认可 intel。群众认可度低的产品,必须要…
其实就是个历史问题,技术反倒不是决定性因素。&br&&br&微软在XBOX时期,与INTEL 和 NV 结下深仇大恨。如果要求微软只能和NV合作,那我怀疑他们会退出游戏机市场。有兴趣可以去翻当年的八卦。&br&&br&黄老板的人生信条就是:全世界只有他能赚钱,别人要一起赚钱就和挖他家祖坟一样。&br&“老板牛肉多少钱一斤”&br&“20”&br&“我买10斤的话多少钱一斤”&br&“20”&br&“这样吧,我先买20斤,觉得好了再跟你长期订货,到时候便宜点,怎样?”&br&“行”&br&后来&br&“老板你家牛肉确实不错,我定1000斤,多少钱?”&br&“20,另外你买太多了加工费要另算。”&br&“我操——”&br&“别废话,多一个字涨一块钱。现在22一斤。”&br&“老子以后再跟你做生意就是你孙子!”&br&“走好不送,推荐你去隔壁农企买,价廉物美。”&br&&br&&br&至于SONY,在PS3时与IBM折腾独立标准CPU导致整个集团半只脚踏进太平间,两台机器上市后爆出消息,IBM高层命令SONY项目开发组把CELL开发阶段的资料交给了微软,用于XENON的开发。由于SONY在CELL项目上投入的资金远大于微软XENON的开发费,相当于大门偷了久多的钱。至于PS3显卡的问题不怨NV,是SONY自己没规划好。&br&(擦,之前写错了,PS3显卡是N卡,那次中途变卦搞得NV有点狼狈)&br&&br&微软跟IBM合作倒是还行,不过既然AMD已经给了一揽子方案,IBM价格上恐怕优势不多。X1这次就打定主义弱机能路线了,没必要追求性能。&br&SONY跟NV倒是没直接结仇,但是XBOX前车之鉴啊。&br&全世界一共就这么几家公司,唯一没跟两边结仇的,也就是AMD了。&br&&br&&br&&img data-rawheight=&319& data-rawwidth=&490& src=&/d5f04b668ebe320b811d3c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d5f04b668ebe320b811d3ce_r.jpg&&
其实就是个历史问题,技术反倒不是决定性因素。微软在XBOX时期,与INTEL 和 NV 结下深仇大恨。如果要求微软只能和NV合作,那我怀疑他们会退出游戏机市场。有兴趣可以去翻当年的八卦。黄老板的人生信条就是:全世界只有他能赚钱,别人要一起赚钱就和挖他家祖…
i3战A8(i3 can fight A8)&br&i5秒全家(i5 can kill AMD all family)&br&i7轰成渣(i7 can boom everything to be Lenovo)&br&&br&开个玩笑&br&不考虑反垄断的话--&br&&br&一方面沙特阿拉伯的阿布扎比财团(世界第二大财团)给AMD提供了有限的一些支持&br&&br&&br&&br&&b&另一方面总的来说CPU上,intel技术领先AMD不少,但是AMD的CPU在中低端市场性价比比较高,价格比较便宜一些 (AMD的型号略乱= =)&/b&&br&&img src=&/0e9af09f02cd30bc9c5e63d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3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0e9af09f02cd30bc9c5e63d_r.jpg&&&br&显卡的话目前N卡领先A卡一代(R300还没消息),在游戏和渲染作图等方面两者因为优化的不同,会有有不同的表现,看个人需求以及双方的降价策略了(最近N卡麦克斯韦架构的9系有领跑的势头,看R300出来会怎么样了)&br&&img data-rawheight=&1600& data-rawwidth=&640& src=&/1eacd89b5c3c55b1c5374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eacd89b5c3c55b1c5374f_r.jpg&&———————————————————————————————————————————&br&考虑反垄断的话&br&intel不能让AMD死啊&br&现在intel市值1500多亿美&br&AMD市值20亿美元。&br&反垄断罚的钱够买好几个AMD&br&搞死AMD的话对intel没好处&br&——————————————————————————————————————————&br&在2008年夏天结束时,欧盟有望公布正式裁决。如认定垄断,根据规定,英特尔最高可能遭受大约40亿美元(10%营业额)的罚单。&br&(来,先罚两个AMD( ̄^ ̄)ゞ)&br&&br&&br&英特尔AMD和解细节&p&1、英特尔将向AMD支付12.5亿美元和解金&br&2、AMD将撤销所有针对英特尔的投诉及诉讼&br&3、达成为期五年的交叉授权协议&br&&/p&&br&英特尔AMD交锋全记录&p&&strong&
2000年&/strong&,AMD向欧盟投诉,称英特尔利用其在处理器市场的垄断地位。&br&&strong&
2005年6月&/strong&,AMD向美国特拉华州地区法院起诉英特尔,称英特尔为了维持其在x86微处理器市场的垄断地位。&br&&strong&
2005年&/strong&,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认定英特尔反垄断罪名成立,英特尔接受裁决,但并不承认存在任何非法商业行为。&br&&strong&
2009年5月&/strong&,欧盟裁定英特尔打压AMD罪名成立,对其处以10.6亿欧元罚款。 &br&&strong&
2009年7月&/strong&,英特尔向位于卢森堡的欧洲初审法院提起上诉。&br&&strong&
2009年11月&/strong&,美国纽约州检察总长安德鲁·库默在特拉华州联邦法院对英特尔提起反垄断指控&/p&&p&——————————————————————————————————————————&/p&刚入卡巴两月,望指正&br&&br&PS:
AMD的显卡与nvi差距不大。但是CPU与intel还是有一些差距的&br&&br&&br&PS2:贴吧错觉之一:AMD要倒闭&br&就算AMD要倒闭了,intel也不会有好处,所以在中低端市场intel应该是给AMD留了一些空间的。&br&&br&&br&图片与必要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i3战A8(i3 can fight A8)i5秒全家(i5 can kill AMD all family)i7轰成渣(i7 can boom everything to be Lenovo)开个玩笑不考虑反垄断的话--一方面沙特阿拉伯的阿布扎比财团(世界第二大财团)给AMD提供了有限的一些支持另一方面总的来说CPU上,intel技…
做为多年DIYer,这个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个人看法,欢迎来喷。
&br&&br& 赞同一楼的说法,AMD就是一跟班的,一直没有特别大的技术优势。从DIY角度来看,AMD的U就是性价比高,一般用用的话,还是不错的。AMD一直是价格优势来占领市场的。无论双核,三核,四核,AMD的性能都是一般,中低端的U都是各有千秋,高端平台绝对是Intel更厉害。哪怕是前两天刚刚发布的推土机U,也是性能一般,真的一般。只能靠性价比来吸引人。
&br&&br& 再来说Intel的U,Intel这么多年,在个人PC市场上,一直是领军人物,这个有目共睹。无论是U的制造工艺,还是指令的优化,都是绝对NB,尤其是Intel的Tick-Tock战略,更是强烈的影响着全球的PC市场。中低端平台,Intel和AMD的U各有千秋,但是,在高端平台,基本都是Intel的天下,尤其是到了Core时代,也就是酷睿时代。
&br&&br& 在笔记本领域,AMD的U的本子,基本都是中低端的配置,性能一般,价格占优。而且,各大PC厂商推出的很少。Intel的U就是绝对的主流了,从上网本的Atom到低端的Pentium/Celeron,再到中高端的Core/Core 2/Core i3/i5/i7等等。全面覆盖高中低平台。
&br&&br& 在X86服务器领域,AMD的U就是小众平台了。无论是成套的Server,还是推出的板子,都是小众。Intel Xeon,绝对的领军平台。中小企业的Server基本都是Xeon平台,用AMD的太稀罕了。IBM也感到了Xeon的压力,小机也表示,鸭梨很大。
&br&&br& Apple自从结束了Power PC之后,就全面转向了Intel平台,无论是本子,一体机还是工作站。和Apple的合作,除了Intel的U之外,也就是NV的板子,独显/集显。AMD唯一能参与的也就是集显/独显了。U,根本别想。
&br&&br& 回到重中之重的地方,台式机领域,品牌机和DIY。在中低端平台,基本AMD还是灰常NB的。Lenovo,Acer,DELL,HP等等,都推出了各个价位,各个定位不同的PC,办公/家用,都有。没什么,就是价格优势。很便宜的价格可以买到三核/四核,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Intel来说,相比起AMD,还是贵一点。但是Intel有更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这个也是Intel比AMD占优的地方,除了性能。DIY领域,AMD和Intel定位分明。AMD主战中低端平台,U+板子,集成声卡显卡网卡,加上内存,硬盘,其他附件,19的显示器,入门平台,绝对的NB,价格便宜,性能能满足大众需要。Intel就是绝对的中高端平台的霸主,只要玩DIY,玩游戏,那么,Intel的U绝对没错,性能在那摆着。SNB平台的推出,中高端DIY游戏机,还有AMD什么事么?2600K,风冷,长期@4.5G,妥妥的。当然,A饭那种是例外,追求扯淡的3A平台,除了A饭,没人会买账。
&br&&br& (突然发现歪楼了,这个风气不好。打住,回到楼主的问题)
&br&&br& 在CPU综合应用技术上,Intel的东西比AMD多的多。从CPU内部的指令集,指令优化,还是配合Chipset,内存,硬盘的综合技术,Intel都是N0.1,AMD只有干看的份,没那技术和实力。但是,Turbo Boost技术,这个只有高端的i5/i7上才有,低端的i3是木有的。简单说,这东西就是个自动加速的技术,自动提高主频,主频高了,速度就更快,尤其是转码片子的时候。(这个地方肯定有人说为什么不用GPU,GPU如何强大如何如何。这个,转码的时候,纯CPU虽然速度没有GPU快,但是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出现乱码和颜色失真的情况。转变3的时候,G,还是慢,慢,慢。)超线程,Hyper Threading,HT技术,这玩意当年在P4时代很火,单核+HT,那就是双核心了,像双核U。包括现在的i3/i5/i7都支持HT技术,双核U,HT,就是四个线程。四核U,HT,就是8线程。八核U,HT,就是16线程。如果是Xeon U,双路,那么任务管理器里可以看到24线程的壮观场面.......
&br&&br& 同样都是四核的U,AMD的一般来说,综合实力比Intel同级别的U要差一点点。哪怕AMD刚推出的推土机U,利用四核打双核,六核打四核,八核打六核的战术,还是不占优,充其量是半斤对八两。在需要绝对CPU计算的地方,CPU指令集和优化程度决定其性能强弱。但是,CPU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其他的应用场合,CPU就要协同其他单位作战了。CPU工作单位是主板,主板的核心是Chipset。U再好,没有好的Chipset配合,还是白搭。从当年的Intel自己的i Series芯片组,VIA,SIS,ALI等等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Intel自家的U和芯片组配合,性能没得说,但是价格贵。所以才有了第三方的芯片组。AMD当年也是一样,自家的芯片组甚至没有NV给做的好,干脆直接都让NV做了。所以,简单综合,绝对CPU计算的地方,Intel和AMD各有千秋,Intel的U的性能,越是高端平台越是厉害。但是,在综合应用上来看,Intel的U+芯片组,那更是比AMD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大多数测试软件的跑分来看,Intel在大多数项目上占优。
&br&&br& AMD,做CPU里面,做显卡做的最好的;做显卡里面,做CPU做的最好的。
&br&&br& 所以说,中低端,AMD占优,中高端,Intel占优,高端平台更是没AMD什么事了。但是,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AMD,要是不他的存在,Intel这个坑爹货,价格更是贵,而且更是频繁的换接口。AMD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大宝,价格便宜量又足,好用。AMD,加油,AMD,刚刚的!!!
做为多年DIYer,这个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个人看法,欢迎来喷。 赞同一楼的说法,AMD就是一跟班的,一直没有特别大的技术优势。从DIY角度来看,AMD的U就是性价比高,一般用用的话,还是不错的。AMD一直是价格优势来占领市场的。无论双核,三核,四核,AMD的…
仅对主机为什么选择AMD,抛砖引玉。&br&&br&1. 做主机重在卖游戏,而硬件方面旨在以最低的成本满足需求。&br&&br&2. 一款主机的硬件确定下来往往几年不变——就像手机。&br&&br&3. 手机用的是什么?骁龙,A6,MTK等。&br&&br&4. 他们是什么?SoC,所谓“系统级芯片”,把CPU,GPU,RAM,控制器等等一票芯片封装在一起。&br&&br&5.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改善功耗,便于优化。&br&&br&6. 诶,这不就是主机要的嘛?是的,其实两年前Xbox360的250g版本已经率先上马由IBM/GlobalFoundries开发的
Vejle,号称世界第一款“台式/消费级”SoC。此乃大势所趋。&br&&br&7. 那么现在放眼业界谁能以最低成本做出满足需求的主机SoC?Intel,SoC积淀不足,对x86处理器定制接受度不高,同时GPU技术不行。Nv,没谈拢,原话是“以那些家伙愿意支付的价钱,我们不想做这笔买卖”,可以理解为ARM架构预算内达不到那个要求。反观AMD,04年即开始涉足x86架构的SoC研发,领先Intel近四年,06年收购ATi着手C/GPU融合,近年来更是APU一条路走到黑,桌面版的首颗SoC式APU也在日前面世。有着如此技术铺陈和实践,出色地平衡技术和成本进而满足S/M两家的差异化定制自然不在话下,再加上没有明显短板的整体化解决方案以及x86架构得天独厚的软件开发成本优势,水到渠成。&br&&br&补记:事实上由于保密协议的存在,三大主机厂直到对手发布后,才确认彼此都是基于 AMD 的硬件架构。不过想来大家也是心照不宣啦。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上个世代硬件规格的Wii U,其采用的Espresso选择了更加经济的MCM——将IBM的CPU和AMD的GPU各自独立地封装在了同个基板上,而非单片集成的SoC。&br&&br&参考:&br&&a href=&//microsoft-details-vejle-the-new-xbox-360s-system-on-chip-arch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50GB 版本 XBOX 360 SoC &Vejle& 架构公开!&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1/257/25743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VIDIA:我们故意不去掺和PS4-NVIDIA,PS4,GPU,显卡,-驱动之家&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cn/server/60718.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回击ARM 英特尔将提供定制化X86处理器&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amd-vp-saeid-moshkelani-intervie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MD 主管谈三家次世代游戏机芯出同源的背景(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spresso_(%E5%A4%84%E7%90%86%E5%99%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spresso (处理器)&i class=&icon-external&&&/i&&/a&
仅对主机为什么选择AMD,抛砖引玉。1. 做主机重在卖游戏,而硬件方面旨在以最低的成本满足需求。2. 一款主机的硬件确定下来往往几年不变——就像手机。3. 手机用的是什么?骁龙,A6,MTK等。4. 他们是什么?SoC,所谓“系统级芯片”,把CPU,GPU,RAM,控制…
自问自答,我最近就在搞这个事情。&br&有问题的求加群!&br&&p&您已经成功创建群Mbp 2011 显卡门维权群(),马上邀请您的好友加入吧&/p&&br&****&br&&br&&img src=&/1bd23ad63a24e856bdcd510cc97b6a1f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1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1bd23ad63a24e856bdcd510cc97b6a1f_r.jpg&&&br&&br&然后……你跟我说A和B一样?你在开玩笑?&br&&br&&br&****&br&&p&文字版:&a href=&/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p&&br&&img src=&/03c3ded96a5fd5a453e1_b.jpg& data-rawwidth=&1032& data-rawheight=&10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2& data-original=&/03c3ded96a5fd5a453e1_r.jpg&&&br&&br&&br&&br&****&br&****&br&&br&请私信给我你的问题mac序列号。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每个case都会report&br&&br&&br&****&br&****&br&&br&&br&&br&S1版本:&a href=&/2b/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亲历Mac A卡显卡门,果粉的我信仰危机&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遇到问题的过程和第一次去Genius Bar的情况我写在这个答案里了:&br&&br&&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 class=&internal&&什么专业的人管修电脑?&/a&&br&&br&总结一下,就是:&br&&br&电脑无端故障,自行初步检测判断是A卡独显故障。&br&&br&上网查,怀疑遭遇A卡显卡门。&br&&br&&blockquote&预约Gunius Bar。&br&坐两个小时地铁。到了HongKong Plaza的Apple Store。&br&来了个G、然后开始诊断。&br&&br&果然A卡死了!&br&&br&官方表示小同志你中枪了!而且两年过保了!要么换主板吧!5000你换不换5k。&br&&br&我当时就跪了。5K我要当多少天妹抖才能赚回来啊!当ShowGirl也不够啊!&br&&br&然后我尿遁了。查了Apple Pro Team、反馈了个邮件长文。希望有用。&br&回店了之后我义正严辞表示这应该是Apple的错、召回吧!&br&G说,公司没召回这个啊。倒是2010有一款显卡门召回了…&br&&br&好吧……跟打工的争也没用啊。于是我想出了两个替代方案:&br&&br&1:进底层、禁用独立A卡、我只用继显&br&2:用雷电口设置外界显卡&br&3:这样子八成是显卡虚焊、你处理下&br&&br&对方表示&br&1:官方软件没这个功能啊、你现在进不了系统噜&br&2:什么外接显卡我不会弄&br&3:焊不来啊。坏了怎么办&/blockquote&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Genius在iPad上写回复的时候写了【客户遭遇A卡显卡门,无法开机进入系统,过保】&br&&br&后来我去电脑城,一个认识的老板介绍我去找另一个专门再植芯片和换芯片的人。&br&&br&我俩想了各种各样的坑爹办法,最后没有达成统一意见。那个胖子直接推荐我电吹风吹吹凑合用两个月得了。&br&&br&实在不甘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Apple Support Community上&br&&br&&a href=&/thread/4766577?start=0&tstart=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1 MacBook Pro and Discrete Graphics Card&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hread/12607?start=0&tstart=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1早期款15寸高配Macbook Pro显卡故障: Apple 支持社区&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还有FB上的该小组:&br&&a href=&/groups/2011mb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groups/201&/span&&span class=&invisible&&1mbp/&/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老外们已经开始自黑发疯了,大多数人看到我状况之后纷纷恭喜:&welcome to join the club, lol&&br&&br&老外们准备这么办:&br&&br&&img src=&/ebdd6cbaba8db_b.jpg& data-rawwidth=&994& data-rawheight=&10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4& data-original=&/ebdd6cbaba8db_r.jpg&&&br&我觉得非常有乐趣,但是Sorry感觉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我第一反应是打消协电话。&br&&br&打12315.对方表示不懂。推荐我打12365(上海质监局电话)&br&&br&打12365.第一个人一听我过保了要求召回就觉得我烦了。让我留姓名地址购买日期发票编号。我就一个ID,当然报不出来。&br&&br&第二个人。我花了20min解释什么是A卡。这么妹子挺不错,但是最后听说我过保了,很抱歉说了句:和厂商协商解决&br&&br&我发现和有关部门踢皮球简直是其乐无穷,比练游泳都管用,肺活量增大了不少。&br&&br&想了半天。Genius Bar再去一次估计还是这鸟样。于是超级认真地准备第三次。&br&&br&在厕所里联系了一下嘴炮,看了TVB,读了两段Daring Fireball的博文,感觉我整个人都有文化起来了。&br&&br&&blockquote&再打过去,果断开始装逼放嘴炮,学香港人,说话一定要夹带英文,问好要用Excuse me啦。你是不是不Understand啦?我可是Engineering出身啦、…………&br&&br&结果质监局果断开始欺软怕硬了。给了我一个办公室电话。。。&br&&br&那时候太晚了,看球睡觉。&/blockquote&&br&第二天(今天)&br&&br&打那个办公室电话&br&&br&&blockquote&打给.又开始踢皮球了。说不是业务范围内你大爷……&/blockquote&&br&&br&不是业务范围你在开玩笑吧!&br&&br&&a href=&/link?url=DzQga14ZUvwiKQK5_-uG_pMc7if_CuApnorfO3Mc-pGWFoKALWt2G9vOv7hCw3TvcZnYutG3mdkawBlz_GglwPHCKK62e7j1_AIa1oJaBk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宜山路716号,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综合服务部&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再打。&br&&br&换了个年轻人接电话。这回聊了比较久。&br&&br&首先就是我去做测试肯定是要自费的。而且不会便宜。&br&但是对方给我明确答复,如果是N卡显卡门那样的事件,即使Apple缩也没有用的。&br&&br&有了这个答复稍微放心点、各种搜索法律依据。看了一上午。&br&&br&准备爆料给某新闻媒体了。&br&&br&&br&&blockquote&汇报一下近况。&br&&br&全上海乱兜来兜去一天。闲下来就开网络查国外论坛上的说法。&br&&br&搬出了宜山路716号,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综合服务部这座大神。……当然事实上自费做测量要几K……诶……&br&&br&然后打电话给Apple售后。跟对方有理有据说了N多条。最后对方表示认了。&br&&br&问我要求什么:&br&&br&我的意思是1:要么免费换主板,但是一定要N卡的那个2012early版本(CPU其实都一样,就显卡不一样)&br&&br&2:要么你收1000以下,换个显卡。但是TM要给我2年保修。不然3个月保修我爆了再来买?&br&&br&3:要么你作为翻新机收回去。换台什么都可以。折旧我可以接受。&br&&br&&br&对方表示1&2可以考虑。并且记录了我Case ID,让我约Genius Bar,到了G Bar之后再打400电话。一定满意。&br&&br&&br&要是苹果400这回敢玩我我就再也TM不买水果了(黑苹果吧……)&/blockquote&&br&明天再去一趟G Bar。祝我好运&br&&br&***&br&&br&&br&我之所以敢再去G Bar,是明确发现这问题Apple有责任,而且Genius技术不精&br&&br&我一开始进不了系统,G Bar的人居然说【好吧我也不知道怎么进】&br&&br&坐地铁的时候带了两台Mac不停折腾,大致思路是这样的:&br&&br&&blockquote&我先备份下驱动,然后用老pro Command+S进了命令行模式,用命令行把所有ATI打头的驱动都删了,&br&&br&然后再试下,还不行。接着把所有AMD打头都删了……&br&进系统了。的确是显卡输出问题。&br&&br&集显这个不知道是什么问题。。独显估计要再植&br&&br&我现在有点奇怪。&br&&br&按理说集显要爆也不会跟独显一样输出悲剧。&br&&br&&br&我之前开机开不了貌似是因为开机进系统默认调用独显。我把独显驱动ban了之后能进系统,但是状况跟独显没ban之前调用独显进系统时候那个显示屏输出异常一样。&/blockquote&&img src=&/dd0d8c380a44eb1a099e083b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dd0d8c380a44eb1a099e083b_r.jpg&&&br&&br&原来直接蓝屏:&br&&img src=&/0af21a1e44c3a900948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0af21a1e44c3a900948b_r.jpg&&&br&&br&&img src=&/cc5dcadebec4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cc5dcadebec4_r.jpg&&&br&&br&&br&有了这个至少说明G Bar的大部分就是背熟几个快捷键,熟悉业务而已。所以我后来再打Apple 400客服&br&&br&&br&&br&****&br&&br&&br&正在G bar。&br&&br&大概就是卧槽你好厉害。但是什么不行&br&&br&北京的Manager打给apple store的,再打回去,再打回来。打来打去。真好玩。&br&&br&&br&我在那里滑水给4S充电。……&br&&br&首先、跨机器换主板肯定不行。&br&&br&然后出1K换主板保修延长肯定也不行。&br&&br&最后一条路就是争取免费换主板。&br&&br&&br&&br&目前上海打来一个高级主管……&br&&br&然后意思是让我把机器留下来做一个全面检测。&br&&br&&br&&br&***&br&&br&正在办手续。&br&&br&我的Apple 支持案例 &br&&br&打400的时候提这个。有点用。&br&&br&&br&大概5天内解决。&br&&br&&br&***&br&&br&我旁边那个也是显卡……&br&&br&&br&&br&***&br&&br&&br&真TM够了(7.3)&br&&br&北京manager给上海,上海反过来给北京……&br&这三方完全没法协商。&br&&br&尼玛坑爹呢!&br&&br&********&br&&br&7.4更新&br&&br&&br&&br&&img src=&/88a96e206ba83f54e9dbdeb1_b.jpg& data-rawwidth=&1850& data-rawheight=&7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50& data-original=&/88a96e206ba83f54e9dbdeb1_r.jpg&&&img src=&/0eb5b79bdaa55f_b.jpg& data-rawwidth=&1894&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94& data-original=&/0eb5b79bdaa55f_r.jpg&&&br&&img src=&/1bd23ad63a24e856bdcd510cc97b6a1f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1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1bd23ad63a24e856bdcd510cc97b6a1f_r.jpg&&&br&&br&&br&&br&然后……你跟我说A和B一样?你在开玩笑?&br&&br&******
自问自答,我最近就在搞这个事情。有问题的求加群!您已经成功创建群Mbp 2011 显卡门维权群(),马上邀请您的好友加入吧****然后……你跟我说A和B一样?你在开玩笑?****文字版:********请私信给我你的问题mac序列号。如果你相…
在上海研发中心工作&br&&br&以下都是能说的,不能说的你问Intel去&br&&br&AMD主要有北美,中国,印度这几个研发中心,其中中国主要在做GPU和APU的研发工作,市面上能看到的显卡基本上很多工作都是在上海做的。上海研发中心,team很多很杂,管理层级也很多。往往介绍一个高管都会跟一句他report给谁谁,那个谁谁你根本不知道是谁谁。&br&&br&AMD是一家“老”公司,PC行业的第二领军地位从未被撼动(-_-!呃。。。你想表达什么。。。),当然我们都知道PC行业已经是夕阳产业了,很多依靠PC的公司都在转型,AMD也不例外,只不过船大难掉头,业大难收摊儿,你懂得。未来AMD会在非PC领域做一些尝试,但主要的现金流依然是PC。你一定知道xbox one 和 play station的显卡都是AMD做的吧。&br&&br&AMD在上海,研发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不像很多外企在中国放一个所谓的办事处。做技术来这边没问题。&br&&br&AMD的工作时间还是相对比较弹性的,因为美资公司,上班时间早十点,晚六点。加班不多,当然前提是你能把工作搞的定。年假一年12天,每多工作一年多一天。这边的员工还是很注重生活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年假出游。&br&&br&技术方面,AMD有芯片研发的复杂的强大的完整到无以复加的flow,恨不得点一个键一个芯片的网表就出来了(当然这是开玩笑)。我的意思是flow的强大使得人变得觉得可替换,再牛的人走了,找另一个人来培训一段时间照样能上手。举一个例子,比如芯片后端的flow,从synthesis, PR,DFT,fomality,ECO等等,都有一套UI把他们串起来,使得工具选取,各种tool输入输出文件格式,脚本等很多问题都不需要使用者来关心,你可以全身心的专注在自己的design上。&br&&br&上海的AMD基本都是华人,和北美或者印度开会的时候需要用到英文(恩,和印度兄弟聊天真的很锻炼的。。。-_-!)。&br&&br&妹子不多,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你还是别来了。
在上海研发中心工作以下都是能说的,不能说的你问Intel去AMD主要有北美,中国,印度这几个研发中心,其中中国主要在做GPU和APU的研发工作,市面上能看到的显卡基本上很多工作都是在上海做的。上海研发中心,team很多很杂,管理层级也很多。往往介绍一个高管…
在AMD做了很多年的图形驱动开发,其实就是当年从ATI过来的,代码里几乎还看不到AMD的影子,二进制文件大多还是ati*.dll。&br&&br&AMD不算大公司、也不算小公司,全世界有很多的个分部,基本上除了非洲和南美洲,别的洲都有人,当然南/北极不算。&br&&br&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公司里,不同位置的人,不同部门的人的观感肯定差别蛮大。我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br&&br&就上海研发中心这边,从技术角度来说,做GPU驱动是很有意思的工作,反正我是乐在其中。这是个很窄的领域,学习曲线很陡,一般都是招名校硕士毕业生,我见过进来半年还门都摸不着的。写App的话,你总能Google到一些线索,但在驱动程序领域,Google没有任何帮助。&br&&br&驱动跟OS在一块工作,对稳定性要求很高,经常要debug到OS的内核,时不时还能找到Microsoft的bug。对于喜欢跟系统底层打交道、把一个细节(比如编译器对一个structure初始化的优化)研究到极致的人,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从事的领域。&br&&br&而且在上海AMD GPU研发这块工作,中国跟美国之间几乎不存在差别,大家都工作在一个源代码服务器上,能读到所有GPU的硬件spec,除了一些敏感的如video encode/decode相关的内容,这边的工程师能看到所有驱动的代码。&br&&br&从运营层面来说,像AMD这种有几十年历史的公司,CEO已经不是创始人,太多的职业经理人,有着大多数老牌公司的毛病:流程效率低、混饭吃的人不少。&br&&br&自从乔布斯发布iPhone以来掀起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很多传统老牌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包括Microsoft, Intel, DELL, HP, SONY这些跟AMD关系密切的公司,自然AMD的日子也很艰难。但作为做技术的工程师,公司日子艰难并不代表你的日子也会艰难,只要薪水还能发得出,有一份感兴趣和有成就感的工作,其实日子也不错。
在AMD做了很多年的图形驱动开发,其实就是当年从ATI过来的,代码里几乎还看不到AMD的影子,二进制文件大多还是ati*.dll。AMD不算大公司、也不算小公司,全世界有很多的个分部,基本上除了非洲和南美洲,别的洲都有人,当然南/北极不算。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
1. 之前的CPU和GPU地址空间不统一,CPU使用内存,GPU使用显存。当需要在GPU上运行一个Kernel的时候,是需要程序员显式的调用API将数据从内存拷贝到显存(如cudaMemcpy(host_data,device_data));当GPU完成运算时,也需要程序员将数据从显存拷贝回内存(如cudaMemcpy(device_data,host_data))。大量数据的拷贝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尤其是在之前的GPU一般是连接在PCIe总线上的情况下。&br&&br&2. 内存和显存采用统一地址空间,和@泰罗Taro说的一样,目的是让CPU和GPU能看到一片共同的地址空间。不再需要程序员显式的将数据从内存拷贝到显存,可以直接通过相同的地址访问到。至于会不会提高性能,还是取决于内存和显存的设计。比如Nvidia的CUDA6也采用了CPU-GPU统一寻址,但是由于Nvidia的GPU还是通过PCIe总线和CPU通信,通过访问相同的地址虽然可以访问的CPU的数据,但是依然无法避免需要将数据从内存拷贝到显存,所以性能也不可能大幅提高。再比如AMD的APU,将CPU和GPU集成到同一个芯片上,共享同一个DRAM(显存即内存),就不存在从内存拷贝到显存的问题,可以节约之前通过PCIe拷贝数据的时间,提高一点性能。至于说让二者之间的容量不再固定受限,主要是之前的显存做在GPU内部,大小没法和CPU的内存相比,统一寻址之后就没这个问题了。&br&&br&3. 要实现统一地址空间不难,如Nvidia的CUDA6就采用软件技术实现了物理分离的内存和显存之间的地址统一;AMD的APU则通过将CPU和GPU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共享DRAM实现。虽然地址空间是统一的,但是由于现代CPU和GPU都采用了多级Cache,如何保证CPU和GPU的Cache之间的一致性,才是这项技术的难点。&br&&br&4. 维持CPU和GPU之前Cache的一致性难点在于GPU通常运行大量的线程,这些线程产生大量的访存请求,对GPU Cache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实验观察到在一个cycle内能达到几百个请求)。由于GPU运算一般都是Streaming类型的居多,数据局部性不好,即便是L2 Cache命中率也不高。因此L2 Cache Miss都要访问目录(Directory)来询问这个数据是不是已经存在于CPU的cache里面,这样就对维持CPU-GPU之间Cache一致性的目录结构(Directory)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要追踪这些请求,需要在Directory内部的MSHR中存储这些地址,直到相应的数据从CPU Cache或DRAM中返回。因而对Directory里面的MSHR压力非常大。&br&&br&5. 目前如何维持CPU和GPU之间的Cache一致性还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学术界也研究比较多(个人最近的研究方向。。。)目前为止仅在去年的MICRO上有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种纯硬件解决方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br&&br&6.如果想深入了解AMD的hUMA,可参考&a href=&/show/7677/amd-kaveri-review-a8-0k/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andTech Portal&i class=&icon-external&&&/i&&/a&。
1. 之前的CPU和GPU地址空间不统一,CPU使用内存,GPU使用显存。当需要在GPU上运行一个Kernel的时候,是需要程序员显式的调用API将数据从内存拷贝到显存(如cudaMemcpy(host_data,device_data));当GPU完成运算时,也需要程序员将数据从显存拷贝回内存(如c…
目前是样子的&br&AMD&br&&strong&HD+第几代+市场定位+更细的定位+0&/strong&&br&比如HD6550就是 AMD第六代产品&br&&strong&1,2,3&/strong&指的是中低端&br&&strong&5,6,7&/strong&是中端8中上端(发烧入门)&br&&strong&9&/strong&基本就是发烧级了 &br&第三位指的更细的市场划分&br&第四位的0没啥意义 占位的&br&NVIDIA&br&&strong&GT+第几代+市场定位+0&/strong&&br&现在N卡玩养眼 有时后面有个TI&br&有TI 的频率比不带 TI的高30&strong&%&/strong& &br&流处理器多几十个 &br&RPOS和位宽其它的都差不多 &br&实际性能领先不带TI的&strong&20%左右&/strong&&br&&br&一般家用A卡HD*650的就足够了 N卡GT*40也就足够了(上网+影音+学习+网游)&br&玩游戏的话那当然越高越好啦 A卡怎么着也得HD*850以上 N卡GT*60 以上(游戏+游戏+游戏)&br&&br&如果还不太懂的话,教你一招 挑显卡到大型专业网站 看排行榜 一般前几名 且都是一线大厂的产品都是不错的 家用600元左右的显卡就够了 经济游戏型的1000元左右的(性价比产品) 发烧型的3000元的显卡都不为过 (毕竟都发烧了嘛)&br&&br&
目前是样子的AMDHD+第几代+市场定位+更细的定位+0比如HD6550就是 AMD第六代产品1,2,3指的是中低端5,6,7是中端8中上端(发烧入门)9基本就是发烧级了 第三位指的更细的市场划分第四位的0没啥意义 占位的NVIDIAGT+第几代+市场定位+0现在N卡玩养眼 有时后…
计算机芯片设计这个行业,从来都是收购收购......&br&一台电脑里,比较大的芯片有哪几个呢?&br&CPU 北桥芯片+南桥芯片 显示芯片&br&CPU这个领域里 intel一枝独秀,AMD苦苦追赶,VIA半死不活,剩下的都被这三家给收购了。&br&&br&芯片组,也就是北桥加南桥,这个市场之前比较混乱,intel AMD ATI VIA SIS Nvidia都做,只是后来老大intel搞了市占率比自家还高的VIA后,VIA不做intel芯片组了,也不做AMD的了,只开发支持自家CPU的芯片组们,杀鸡儆猴后,市场格局就变了,VIA只关注自留地,SIS基本已经消失了,ATI被AMD收购,AMD也相当于只做自家产品。剩下一个NVIDIA很是尴尬,不知现在情况如何,貌似也放弃了Intel这块市场了。
所以现在就是生产CPU的三家 intel AMD VIA,各玩各的,互不干涉。&br&&br&然后就是你关心的GPU,这个市场之前比诸侯分争还乱套,无数牛逼厂商在历史长河中闪耀了一下,然后被收购了..
大概多年之前,最牛逼的两家是ATI和Nvidia,其中ATI的硬件较为牛逼,而nvidia驱动做的很好,两家实际是不相上下,而之前的明星们,S3之流 基本都是被Intel VIA AMD ATI Nvidia 五家收购瓜分了。 后来AMD收购了ATI, 一跃成为CPU领域里显卡做的最好的,显卡领域里CPU做得最好的。 intel呢,在图形领域一直无太大建树,但他也是有杀手锏的,intel的2D图形做的很是不错(囧吧),另一个呢,就是intel所专注的是集成低功耗显卡,被他们集成在北桥芯片(现在更狠,在CPU里了)搭配出售出去了。所以 intel虽说在图形领域技术不是那么牛逼,但市场占有率方面确是nvidia AMD望尘莫及的....
计算机芯片设计这个行业,从来都是收购收购......一台电脑里,比较大的芯片有哪几个呢?CPU 北桥芯片+南桥芯片 显示芯片CPU这个领域里 intel一枝独秀,AMD苦苦追赶,VIA半死不活,剩下的都被这三家给收购了。芯片组,也就是北桥加南桥,这个市场之前比较混…
显卡是一个很宽泛的名称, 单单把&市面上有哪些显卡&这个话题说清楚就已经不容易了. 根据楼主的问题这里不讨论Quadro和FirePro等产品线, 不讨论GRID等云计算的产品, 也不涉及Tegra等移动领域. 亦不关注笔记本芯片.&br&简单说一下现在消费级的由NVIDIA以及AMD提供显示芯片制作而成的桌面独立显卡产品, 也就是Geforce以及Radeon产品线. &br&&br&桌面独立显卡分三个级别: Enthusiast/Performance/Mainstream, 性能按照排列顺序递减&br&&br&1. Enthusiast &br&AMD: HD 7990&HD 7970 GHz Edition&HD 7950 Boost&HD 7950&HD 7870&HD 7850&br&NVIDIA: GTX 690&GTX Titan&GTX 680&GTX 670&GTX 660Ti&GTX 660&br&&br&2. Performance&br&AMD: HD 7790&HD 7770&HD 7750&br&NVIDIA: GTX 650Ti BOOST& GTX 650Ti&GTX 650&GT 640&br&&br&3. Mainstream&br&AMD: HD 6670&HD 6570&HD 6450&br&NVIDIA: GT 630& GT 620& GT 610&br&&br&命名规则要分开来讲.&br&AMD方面: &br&千位相同表示属于同一个系列的产品, 往往代表支持同样的API以及其他技术, 比如eyefinity等, 另外一般来说也代表芯片的制程相同. &br&百位相同表示使用的是同一个芯片, 但是也有例外, 比如HD 7790使用的是芯片代号是Bonaire, 而HD使用的则是Cape &br&十位的区别则在于是否使用完整版芯片以及频率的高低. 比如HD 7770和HD 7750使用的都是名为Cape的芯片, HD 7770使用的是完整版的Cape并且频率高一些, HD 7750则使用的是非完整版的Cape. 这样的结果就是HD 7770的性能比HD 7750高一些, 相对的功耗也会高一些&br&个位基本上不用&br&&br&NVIDIA方面:&br&前缀: 分为GTX, GTS, GT. 这个可以参考NVIDIA官网的描述:&br&&img src=&/74f1e77fb50aaf4fd7c2_b.jpg& data-rawwidth=&702&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2& data-original=&/74f1e77fb50aaf4fd7c2_r.jpg&&前缀会对NVIDIA以及渠道商带来巨大的导向作用, 不扯远了. 由于不存在同样的数字名冠上不同的前缀, 比如不会存在GTX750, GT750, 所以不在意前缀也没什么问题&br&百位: 和AMD的千位一样, 表示产品的系列&br&十位: 性能由高到低划分&br&个位: 现在看来不是0就是5, 十位一样, 基本上性能5&0&br&后缀:&br&性能上 Ti BOOST&Ti&无后缀&SE. 举个例子, 性能上 GTX 560Ti&GTX 560&GTX 560 SE&br&&br&单从名字上是无从辨别NVIDIA使用的是何款芯片的, 比如名字看似区别很大的GTX 680/GTX 670/GTX 660Ti使用的均为GK104; 而仅仅多了两个字符的GTX 650Ti和GTX 650则分别使用的是GK106和GK107. 针对这个是好还是坏就是仁者见仁了, 智者见智了.&br&&br&多说一句, GTX Titan=单芯卡皇&br&&br&欢迎指正
显卡是一个很宽泛的名称, 单单把"市面上有哪些显卡"这个话题说清楚就已经不容易了. 根据楼主的问题这里不讨论Quadro和FirePro等产品线, 不讨论GRID等云计算的产品, 也不涉及Tegra等移动领域. 亦不关注笔记本芯片.简单说一下现在消费级的由NVIDIA以及AMD提供…
&img src=&/fb862bdb44c6dbc4c8cc_b.jpg& data-rawwidth=&503& data-rawheight=&1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fb862bdb44c6dbc4c8cc_r.jpg&&
又翻看了一下最近的新闻,这里所谓的&缩线程&技术是不是指的是Soft Machines新发布的VISC架构呢?下面说一下我的理解:&br&&br&这张是VISC架构的一个示意图,可以将单个线程分在两个物理核上执行:&br&&br&&img src=&/223e1ba883d12e50dfe8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223e1ba883d12e50dfe8b_r.jpg&&&br&由于官方并没有对这个技术的实现原理做进一步的解释,这里仅仅进行一些猜测:&br&&b&如何将单线程任务在两个处理器上执行?&/b&&br&首先,一种直观的想法是,可以将单个线程的执行拆分成两个数据依赖较小的逻辑线程,分别分派在两个物理核上执行,最后合并结果。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处理器需要预取较多的指令来在执行前进行依赖分析,而其实在现有的workload中,能进行这样较粗粒度拆分的着实不多。即使这是可能的,当这样的拆分和合并的粒度很细的时候,也会对性能产生负面的影响。更何况,许多的依赖关系在实际执行前是不可知的。&br&&br&&b&那么有一种更可能的保守猜测:&/b&&br&1. Cache可以合并或被重新划分&br&2. 多个物理核中的运算单元可被一个线程使用&br&3. 多个执行流可能利用富余的运算单元用作Speculative地执行&br&&br&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技术可以被看作是CMT技术的一种推广和发展,更加广泛地允许多个处理器相互共享资源。在现代CPU的设计中,决定给一个核分配多少运算单元(ALU等),或者Cache(特别是Cache)是一个关键的抉择,因为你给一个核分配的资源越多,意味着在相同面积下可以容纳的核数就会相应缩减,如果多个物理核之间可以相互借用共享Cache或者运算单元,那么就会部分的缓解这个矛盾。&br&&br&&b&但是,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句话:&/b&&br&&blockquote&Moreover, VISC uses a light-weight “virtual software layer” that makes VISC architecture &br&applicable to existing as well as new software ecosystems.&/blockquote&这表明VISC架构并不是直接支持现有的软件的。我开一下脑洞:这句话同时可能意味着,VISC架构使用了一个软件层对现有的CISC指令进行了翻译和分析,将其翻译为一种在指令级别上支持两个处理器之间协作工作的新的微指令,(例如,&b&可能存在新的指令可以直接访问隔壁CPU的寄存器,或在隔壁CPU进行计算&/b&等),以便能够充分的利用单线程中潜在的指令级并行。&br&&br&它把自己和RISC,CISC划清了界限,也许真的意味着一种我们闻所未闻的东西。&br&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可能真的面临了一场革命。&br&&br&====== 以下是原答案,针对于CMT技术 ============&br&&br&超线程技术和缩线程(应该叫Clustered Multithreading)是目的相同(以小芯片面积为代价提高性能)但方法不同的技术。&br&&br&&b&短答案:&/b&&br&Intel是把一个物理核当两个用,复用闲置的计算单元。&br&AMD是两个核共用不常用的计算单元。&br&============================================&br&&br&&b&解释:&/b&&br&超线程技术处理器大约是这个样子:&br&&img src=&/ecc83fc8c3ba0b3a8ab4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ecc83fc8c3ba0b3a8ab4_r.jpg&&两个逻辑处理器的&b&所有运算单元均是共享的&/b&,由于一个线程的指令们通常不能使得所有的执行单元饱和工作,这样的设计可以提升执行单元的利用率,而代价是多维护了一份context。在缓存缺失,分支预测失败等会导致stall的情况发生较多的程序中可以获得更明显的性能提升,因为此时另一个逻辑处理器的执行可以掩盖这些stall,使得运算单元们始终保持较高的利用率。&br&&br&============================================&br&&br&在AMD的所谓缩线(CMT)程中,一个模块的两个核心共享一些不常用的运算单元,比如浮点单元,如图(这个图其实不完全准确):&br&&img src=&/125f3376ea8bde613dd57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125f3376ea8bde613dd578_r.jpg&&&br&&br&相对于intel,AMD的技术中同模块的两个核心的运行相互干扰更少,仅在同时使用浮点单元时会有比较严重的相互影响。AMD这个设计的考虑是,浮点单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单元,占用芯片面积较大,但是一半的负载中不是总是使用,于是就让两个处理器共用一个浮点单元。我们也可以从芯片的layout中看出这一点,一个模块的两个核心是较为分明的:&br&&img src=&/2211dae67f61fa5946c9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211dae67f61fa5946c93_r.jpg&&&br&============================================&br&不同的设计产生的结果自然是完全不同的,从性能上考虑,我们可以粗略的认为:&br&&ol&&li&Intel的两个HT核的性能更接近于一个核的性能,当stall较多时较好&/li&&li&AMD的同一个模块的两个核更接近两个核的性能,当浮点运算少的时候较好&/li&&/ol&
又翻看了一下最近的新闻,这里所谓的"缩线程"技术是不是指的是Soft Machines新发布的VISC架构呢?下面说一下我的理解:这张是VISC架构的一个示意图,可以将单个线程分在两个物理核上执行:由于官方并没有对这个技术的实现原理做进一步的解释,这里仅仅进行…
&b&下面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回答倍频,外频,分频,锁频,超频等等各种X频,FSB,QPI,DMI,PCI-E将会友情客串:&/b&&br&&b&&br&&/b&很久以前,科学国出版业有关部门(计算机)有位领导,人称中央处理器(出版业我说了算,非常中央,又称CPU),牢牢占据着有关部门的首脑位置,这个有关部门代号叫做主板,里面分为好多科室,有大量收集歌颂科学界第一大党等待出版用来教化愚民的文章的科室,人称硬盘科,硬盘科通过SATA(硬盘接口)走廊来到主走廊(总线)上,距离领导挺远还要过个长桥,人称南桥,所以领导需要的时候(CPU发出加载命令)就把资料交到离领导比较近的科室,这个科人称内存科,过了南桥经过DIMM(内存插口)走廊就到,虽然面积小存不了多少东西,但是跟领导挨得近,就隔着一个叫北桥的短桥,交流起来非常方便,(后来硬盘内存关系好了,通过DMA绿色通道,可以不通过领导指示传递资料),内存科过了北桥穿过&b&FSB&/b&走廊把资料交给领导之后,领导开始以他卓越的才能开始审核,审核通过的话,再穿过FSB(前端总线)走廊,跨过北桥,经过PCI-E(显卡接口)走廊,把资料交给RM日报(GPU)这个先进群众最喜欢看的报纸排版,排版单位人称显卡科,排版后放到库房(显存)然后交到显示器科发行,随后群众就能5毛一份满怀喜悦的看报纸了,当然有些是内参,直接返回给内存科就行,如果需要,内存科还会把常用的内参放到领导桌上,这个桌子人称片上缓存,根据距领导的距离(有的伸手就能够到,有的还得伸腰)分为1级缓存(L1),2级缓存(L2),然后次常用的内存科也会保留一些备份,然后就不用每次跑去找硬盘科要,浪费时间,如果审核不通过呢,有时领导发现文章很离谱啊(出现异常),就会找内存科的相关人员询问(异常处理程序),如果没人承担责任,领导再一看呢作者是XXX的小舅子(应用程序出错),领导就自己把文章扔到垃圾桶里,不再追究,继续办事(终止程序,继续运行),如果发现文章作者是临时工(内核程序出错),就大发雷霆,停止办公(蓝屏),还好最近升级了萝卜招聘机制(操作系统升级)小舅子越来越多,所以蓝屏少了,维稳工作也起效了,这就是最初的部门原型。另外还有小道消息说外来的东西(IO输入,键盘啥的)很多都会被领导截获(中断),并且交给有关部门(中断表)来处理,这也保证了领导绝对权威。&br&&br&刚开始呢,领导还没学习XXX理论,因此没有打通任督二脉,批文件的速度太慢,所以就在北桥上贴了一个全部门送文件的频率指南,要求广大成员深入领会,省的中间出现不同步的现象(内存--FSB--CPU,CPU--FSB--内存,分别对应读内存,写内存,CPU和内存为源和目的,FSB是路径),这个频率人称外频(系统基准频率),南桥由于天高皇帝远呢,所以没有深入学习告示精神,声称我们地方人员愚钝,达不到领导您的神功,通过分频(降频,分意为小于1的纯分数)大法,整天喝茶看报也没人管(例如PCI最近还是33.3Mhz),这个时候RM日报也不干了,你让我天天看这些东西,看得多了,会折寿啊,领导不敢怠慢,毕竟宣传工具很重要啊,人民喉舌的说,所以订下修正草案,规定RM日报可以不受外频影响,独立保持一定工作强度(锁频,如PCI-E接口频率一般都会锁到100MHz),只有全部门加班(超频)之时方才适当增加RM日报频率,因此首先同步的是内存频率,FSB频率,以及CPU频率,用的都是外频。&br&&br&后来领导发现,这不对啊,人们一直跟我说FSB走廊特别挤(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于是召开第N届M次全会,规定为了加强办事效率,FSB走廊通过规则变更(运用了QDR),每次能过4个科员,也就是说等效频率等于外频*4,而且领导开了天眼,可以分身(引入了流水线),例如第一个领导拿到文件,第二个领导写阅,第三个领导递出文件,因此取文件的时间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一(随着流水线的深度增加,频率还会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自己定的纲领(外频)又不能推翻,生怕冒犯元老(兼容性),但是自己频率的确高了(频率可理解成执行时间的倒数,处理时间越短,频率越高),外频这种三俗自己受不鸟啊,因此采用黑科技(使用倍频器),将自己凌驾于外频之上,独立于外频存在(以后提高频率通过倍频就行),别看外频,看爷实际能力,只要FSB走廊有人送来数据,爷是来者不拒,保证超额完成任务(这里FSB的数据量成为瓶颈,所以倍频不能无限制的大)。内存科呢瞬间压力山大,领导这么牛了,我也得不停的输送炮弹,因此内存一直都在发明新技术,每次出门多带几个文件,现在一个科员已经能带8个文件(DDR3为8bit预取设计),后来内存科也觉得外频低的略2b,满足不了领导需要,因此同样开始使用分频技术( 内存的实际运行频率=内存分频系数*266.66MHz*CPU实际外频除以CPU默认外频 ),另外PCI-E虽然频率基本不变,但是随着版本进化,数据传输率也一直水涨船高,从此外频从标准变成了基准。&br&&br&&i&PS:主频=外频×倍频,此时超频还可通过提升任意一种实现,提升外频可以提高整机性能,所以过去多以外频为主,倍频为辅。&/i&&br&&b&&br&&/b&&b&以上写的较乱,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演化顺序来写,归根到底原因在于,亲,你提到的技术略显过时了哟!下面让我们看现代CPU的那些事:&/b&&br&&b&&br&&/b&&b&首先单位领导多了(多核),而且为了各个领导使用同一份的内参,在领导室外引入3级缓存(L3 Catch),后来内存科的科员来了好多美女,因此领导就让内存科的妹子搬到自己办公室内进行管理(内存控制器移入CPU内,同内存可低延迟的交互),并且为了一起交流(多核通信)以及方便控制言论需要(CPU和北桥快速通信)进行了扩建,引入了宽阔华丽的QPI走廊,废除了狭窄的FSB通道,后来RM日报也来了好多美女,因此报社总部也搬入了领导办公室内(PCI-E控制器移入CPU内),之后北桥人去楼空,退出历史舞台,领导间的通信继续加强(环形总线),另外RM日报记者作为文艺青年力压内存科的普通青年,领导大为激赏,将RM日报的传统工作频率(100Mhz)定为外频,并写入了最高法,屌丝不可修改,&/b&&b&但是中产阶级也得留点念想不是,所以如果你能放机灵点,多孝敬点,领导可能还有潜力可挖,但是不要指望其他部门也配合你&/b&&b&(SNB后的CPU只能超倍频,但必须是带K的,主板也得选择中高端的,外频超频幅度不大,也就是说只对CPU有用,对于整机提升不大),大开发中,南桥的SATA,USB走廊也变宽了(SATA3.0,USB3.0),因此数据来得快了,为了满足现代形式下的数据交互,领导也和南桥直接建立了关系(DMI2.0通道,速度2G每秒)。&/b&&br&&b&&br&&/b&最后,如你所愿,这是倍频器的介绍: &a href=&/view/323746.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iew/32&/span&&span class=&invisible&&3746.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上传图片一直失败,捶桌),&b&简单来讲就是通过一组电路将输出频率放大为输入频率的若干倍,这也就是CPU倍频的实现方式,CPU号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就是门电路,所以CPU中的机制,别人问你到底怎么实现的呢,你就回答通过电路,XD。&/b& &br&&br&PS:大致原理如下,&br&&i&&br&&/i&&i&倍频,基频以外的其他振动能级跃迁产生的红外吸收频率统称为倍频。如v=0至v=2的跃迁称为第一个倍频2n,相应地3n, 4n……等均称为倍频。令获得频率为原频率整数倍的方法便是利用非线性器件从原频率产生多次谐波,通过带通滤波器选出所需倍数的那次谐波。&/i&
下面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回答倍频,外频,分频,锁频,超频等等各种X频,FSB,QPI,DMI,PCI-E将会友情客串:很久以前,科学国出版业有关部门(计算机)有位领导,人称中央处理器(出版业我说了算,非常中央,又称CPU),牢牢占据着有关部门的首脑位置,这个…
看到很多人问这个问题,其中有些人也拿着这个问题来问了我,我不太清楚AMD的设计决策,只能泛泛地谈一些。按我一贯的回答风格,我的回答不全围绕着答主的期望来写,更多地是说说自己想说的话。&br&&br&我看到Bulldozer及其系列衍生架构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微结构似乎有意驶离传统微结构的既定轨道,似乎希望求新求变,但并非是无根无源的全新设计。&br&&br&首先,多核心模块化并不是AMD首创,至少我在2005年前后由Sun开源的UltraSPARC T1源代码里面就看到了自由配置核心数目的设计,我怀疑这个在工业界可能早已是标配;而在核心内部,执行单元的分布式集群化(clusterize)也是早在九十年代的DEC Alpha 21264上就出现了(一个核心里面出现有显著分隔的多个分布式的执行单元集群),AMD所做的其实是把第二个整数执行单元集群打包成第二个逻辑核心,让操作系统看见一个核心里面能跑两个线程。&br&&br&与Intel的同步多线程(传媒上喜欢使用Intel的宣传术语“超线程”,学术圈一般称之为SMT,同步多线程)对比的话,AMD的这种做法可以让第二核心独享更多的东西,但是还不至于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前后端。这是一个需要仔细分析和调教的精巧平衡,在传统多核心设计以及同步多线程之间保持的精巧平衡,哪些部件上的共享资源冲突较少可以共享,哪些地方需要让第二个核心独立,在多线程运行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共享资源上的污染,比如一个分支预测器如何预测两个线程的分支指令流,分支历史表如何隔离两个线程的分支记录等等,还有在负载不均匀的情况下重新平衡执行资源的划分,这些问题都不容易,但我相信AMD的团队完全有能力处理,如果没能处理好,可能是执行力上出现了一些问题。&br&&br&就公开资料来说,我对其中一些点有些探究兴趣。在此提一个。&br&&br&AMD的一级指令缓存仅仅2-way关联(后来提升到3-way),一级数据缓存也只有4-way,这个关联度实在是太低了,冲突缺失率会比较高,也让way-partition这种低成本低复杂度的多线程资源隔离方案难以集成。我不太清楚AMD是否使用了skewed-associative cache来提升关联度,但他们的PPT上标识着L1 Data Cache使用了way-predicted技术,这种技术一般来说是最适合并行缓存的,一般认为并行缓存的访问路径中,multiplexor是横亘在高频率目标之前的一大障碍,关联度越高,multiplexor越大,频率就越低,所以我的推测是AMD在这里使用了并行缓存,搭配了经常在并行缓存上出现的way-predicted技术,为了实现高频率,关联度就被降低了,并且根据我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里展示的模拟器测试数据,关联度越高,way-predicted预测成功率就越低(预测成功的场合可以改善功耗/降低访存延迟,两个优化目标任选其一),这可能也是他们采用低关联度缓存的另一个原因。&br&&br&从这一点上窥测,我估计AMD内部对这个新型微结构从前到后都做了很多的重新评估,推翻了以前的一些设计决策,甚至不惜背离常识(比如采用了这个低关联度缓存),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AMD在尝试求变。&br&&br&后来我看到几个AMD高层出面的talk和presentation,大致印象是,财务困境中的AMD希望自己走差异化生存路线,不再与Intel死拼单线程性能,而是多投资一些利润比较大的领域(服务器)和新兴市场,在服务器上,对多线程并行的追求大大高于PC,这也是AMD在新系列微结构中开始强调线程级并行的原因之一吧。
看到很多人问这个问题,其中有些人也拿着这个问题来问了我,我不太清楚AMD的设计决策,只能泛泛地谈一些。按我一贯的回答风格,我的回答不全围绕着答主的期望来写,更多地是说说自己想说的话。我看到Bulldozer及其系列衍生架构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微结构似乎…
CPU运行程序的流程是:预测程序所需要的指令——从内存中读取指令——解码——运算——输出结果到内存,这一组流程为一个指令周期。CPU的主频的意义就是CPU内部时钟信号震荡的速度。CPU运行程序的实际性能=核心数x主频x每个周期实际执行的指令数量。&br&&br&大部分的桌面软件中AMD的推土机架构在“每周期实际执行指令数量”这个指标上落后于Intel,而具体原因是很复杂的,这里不展开。另外要注意CPU运行不同的软件时“每周期实际执行指令数量”的指标也是变化的,因此两款CPU在不同软件中的性能差距可以相差很大。
CPU运行程序的流程是:预测程序所需要的指令——从内存中读取指令——解码——运算——输出结果到内存,这一组流程为一个指令周期。CPU的主频的意义就是CPU内部时钟信号震荡的速度。CPU运行程序的实际性能=核心数x主频x每个周期实际执行的指令数量。大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l客户端修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