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来走去暴打老板第三关怎么过过

4被浏览378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我家宝宝晚上都不睡,一直吵闹,要大人抱着走来走去,到了四五点才睡着,睡到第二天两三点,这样好累呀,请问宝妈们该怎么改正呢,她想睡叫都叫不醒_百度宝宝知道《放牧欧洲》第三章:惊险神农架《放牧欧洲》第三章:惊险神农架走吧驴友们百家号第二天早晨,云轩起来活动活动,云轩现在明显感觉出来自己的身体素质在明显的提高,呼吸着纯净的空气,闻着土地特有的芳香,心不觉中豁然开朗。“阿轩,起的挺早啊。”沃特史蒂夫打着招呼。“呵呵,沃特大爷,我这也是看着这里环境非常好,广阔的视野,清新的空气,鸟语花香,我喜欢这样的环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生活,真的美好。”云轩此时只是有感而发,没有夹杂着别的因素。沃特听到后,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采。“难道你在这里能忍受的了孤独吗?”云轩听后,不觉微微一笑,“什么啊,我只是想一下,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我还得多需要历练历练。不能过早的隐居,哈哈哈。。”“哈哈,说得对,人活一生,就是需要不断地历练,我以前就是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才想要出来走走。没想到碰见你了,用一句中国话说就是有缘。”“今天我们去哪啊?”云轩问道。“去哪?我们就沿着路走吧,感受感受自然。”“行,听你的。”云轩两人就沿着小路一路走着,两人看见迷人的风景,就驻足看看,不知不觉间,两人离住的地方越来越远,当他们俩想要回去的时候,才发现一个重大的问题,迷路了。“我靠,不会吧,怎么回事啊?怎么会迷路了呢?”云轩也顾不得什么了,开口说道。“别着急,咱们先按原路往回走,试试吧。”沃特不慌不忙的说道。“行,就听大爷的,咱们先回走,看看。”云轩和沃特就扭头回走,往回走可就没有来时的心情了,急匆匆的,走了一段路后,云轩发现和来时的路不一样了,立马停住了,“大爷,咱们这回是有点危险,因为这里好像是一个阵法。阵法,你懂吗?”阵法,听起来好像挺玄幻的,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就是利用天时地利来布置的,最早出现在军队里,利用阵法来克敌制胜。“我知道一些,这个地方就是吗?”沃特来了兴趣。“恩,我也就知道一些,这里看地形应该是古代藏兵的地方,四面环山,中间一条小河流过,四周只有一个出口,的确不错。但是怎么会在这里藏兵呢?这里离着外面太远了吧。”这个问题是云轩弄不明白的。云轩看见这个盆地中央的区域有一小块空地。“我们先去那休息一下吧。”“恩。”到了那块空地上,能看出明显是一个圆形区域。云轩挠了挠脑袋,想不通为什么。这里四周全是茂密的草丛,只有这里寸草不生,有点奇怪啊。云轩看了看不远处的小河,清澈见底,时不时有三五只不知名字的小鱼游过,一片仿佛与天地契合的景象,令云轩陶醉不已。“大爷,咱们先吃点东西吧。”云轩坐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沃特点了点头。随即就草草的吃了一点东西。大爷,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怎么看你也不像普通人!”云轩咬了一口馅饼说道。听见云轩问起这个问题,沃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回忆,“我还能是干什么的,我在欧洲,确切的说在挪威那里有一个自己的小农场,自己没事在里面拾掇拾掇土地,种种一些农作物,溜溜狗,日子挺不错的。你说一个农夫不是普通人吗?”沃特说完以后,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云轩听到沃特有自己的一个农场,眼睛里流露出兴奋的神情,也顾不上吃了,“大爷,你真的有一个自己的农场啊,那你的农场是不是也像美国那里的农场一样啊,我在新闻上看见美国的农场老大了,他们都不是论多少平方米算的,而是论公顷,真是大地主啊?”听到云轩羡慕的语气,沃特不禁看了看云轩的眼睛,发现云轩的眼睛真的很清澈,没有一丝的杂质,只是羡慕,但却没有嫉妒。沃特不禁对云轩的品质叫了一声好,心里一动,沃特有了一个想法,只是还不知道这个小子的心性是不是稳定,嗯,以后要观察一下。只是当听到云轩说美国的大地主时,沃特的眼里明显闪过一丝不屑,云轩正停留在无限的**当中,自然没有看见。“行了,你小子就别坐在那里傻笑了,我都看不过去了。”沃特实在是受不了云轩那幅表情,忍不住出声提醒道。“大爷,我没有还不能让我想一下啊,我正想到自己有个农场,左牵黄,右擎苍呢,您老倒好,一下子就把我的美梦给击碎了!”云轩从**当中醒了过来,郁闷的说道。“农场哪有那么容易啊,凡事都要自己打理。”沃特淡淡的说道。“在中国我是别想了,再说中国也没有那样的,集高山,河流,树林,牛羊,农作物为一体的农场啊。看人家外国的农场,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多好啊!”云轩躺在石头上,头枕着双手遗憾的说道。“嗯,让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我那农场还挺不错的。”沃特微笑着说着。“行了,不说这个了,越说越气愤。”云轩猛地挺起了上半身。“这里到处都是山和树,哪能分得清楚啊?”云轩挠了挠头说道。沃特站起来在一边走来走去,云轩看着他,还以为沃特正在想办法呢,谁知沃特一句话把云轩击落谷底,“你看着我干什么,我吃的有点多了,起来溜溜食。”云轩也站了起来,不过他是站在石头上的,郁闷的云轩在一石头上猛的跺了几脚,只是他们俩没发现的是在云轩跺脚的同时,石头也慢慢的向下走了几厘米,随着云轩不间断的跺脚,“砰”的一声,那块大石头终于承受不住了。“我靠!”云轩在这时候只说了这两个字。随着石头的陷落,周围的土地也纷纷的裂开了大口子,云轩看见沃特脚下的土地也正在快速的裂开,陷落,猛地向前一推,沃特借着这个力道,脱离了裂开的区域,但是云轩由于把沃特的力也集中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来不及了,沃特看见云轩为了救自己而把本应活着的机会留给了他,双眼第一次流出了眼泪,“云轩!!!”伴随着沃特撕心裂肺的叫喊,云轩的眼里慢慢平静下来,想到自己的父母,同学,还有自己的年少轻狂,嘴角不禁苦苦一笑。随即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沃特看着周围的土快速的把坑给填满,流出了绝望的神情。别的事情暂且不提,先说云轩,云轩从地面陷落后,被一块大土块给直接拍晕,在云轩受到生命威胁的时候,只见云轩身上突然冒出了一道五彩霞光,把周围的泥土给挤到了一边。伴随着五彩霞光的出现,云轩的身体也慢慢的落到了洞底。“诶呀,啊!!!呸呸呸…”云轩醒来睁眼一看,满眼漆黑,一张嘴,脸上的土也就落进了嘴里。“这是哪啊,嘿嘿嘿,我还没死,真是命大。”云轩想到这里,满脸傻笑。云轩从背包里拿出手电筒,打来一照,看见的是黑漆漆的类似洞穴的样子,反正自己也上不去了,就先顺着洞穴的道路走吧。云轩一旦拿定主意,就毫不犹豫的执行,大约走了有一千米,云轩来到了一个空旷的大厅里。“这是什么地方啊?”云轩自己都能感觉到,这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一股古老的苍茫迎面扑来,只见不远处有一个茅草屋,屋的周围用一圈木头围了起来,院子里放着一个石桌,四个石凳。但就是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院子,却给了云轩一种亲切感。“不会跟我有什么关系吧,不会啊,这是怎么回事?”云轩想了半天,没理出头绪,索性不想了,“有人吗?”云轩站在门外喊道。等了一会儿,一拍脑门,怎么会有人呢,云轩便推开了木门,院子里面没有什么不一样,云轩又推开了草屋的门,这草屋里面的空间真大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桌子,左手边是一张类似书写的案桌,上面有几根毛笔和一个砚台,案桌的旁边就是一张床了,还是一张草床。上面除了一个用不知道是什么草编的枕头,什么都没有。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走吧驴友们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驴友资讯,走到世界面前!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下列各项中,对情节陈述正确的一项是___...”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下列各项中,对情节陈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她向他靠近些,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竟向她凑过脸去。她没有躲避,他于是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吻了吻她的嘴唇。在“捉人”游戏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吻了马斯洛娃。于是,二人之间的关系就起了变化,形成了“年轻纯洁的男子和同样纯洁的少女由于互相爱慕而往往发生的那种特殊的关系”。B.他明白他该走了,他没有理由留在姑妈家里,并且留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好事,但待在这里实在太快乐了,他不愿正视这种危险,就留了下来。聂赫留朵夫原来只计划在姑姑家待一天一夜,但当他见到马斯洛娃后改变了主意。不仅如此,他还打电报给申博克,请他也到姑姑家来。但申博克没来。C.他回头看了卡秋莎一眼。她飞红了脸,同时向他挨过来。&基督复活了,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 按照复活节的规矩,聂赫留朵夫和马斯洛娃互相亲吻,二人只吻了两次,第三次由于害羞,只得作罢。D.有十来个不同行业的人,在不大的陪审员议事室里。大家都刚刚到,有的坐着,有的走来走去,互相打量着,作着介绍。只有一个退役军人身穿军服,其余的人都穿着礼服或便服,只有一个穿着农民的紧身长袍。法庭中,有许多人是放下正事来做陪审工作的,他们感觉很烦,认为实在是没有必要来进行这种形式上的公正。&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福建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下列各项中,对情节陈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她向他靠近些,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竟向她凑过脸去。她没有躲避,他于是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吻了吻她的嘴唇。在“捉人”游戏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吻了马斯洛娃。于...”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A(B申博克来了;C聂赫留朵夫和马斯洛娃互相亲吻,吻了三次;D法庭中,有许多人是放下正事来做陪审工作的,他们感觉很烦,这不对。他们觉得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分析:
考点1:小说
(一)小说的基本常识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小说的叙述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 & (二)小说的特点 1、完整的故事情节 2、鲜明的人物形象 3、典型的环境 4、深刻的主题 5、精巧的构思 (三)高考命题要点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下列各项中,对情节陈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她向他靠近些,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竟向她凑过脸去。她没有躲避,他于是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吻了吻她的嘴唇。在“捉人”游戏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吻了马...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下列各项中,对情节陈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她向他靠近些,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竟向她凑过脸去。她没有躲避,他于是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吻了吻她的嘴唇。在“捉人”游戏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吻了马斯洛娃。于...”主要考察你对“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下列各项中,对情节陈述正确的一项是___...”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下列各项中,对情节陈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她向他靠近些,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竟向她凑过脸去。她没有躲避,他于是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吻了吻她的嘴唇。在“捉人”游戏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吻了马斯洛娃。于是,二人之间的关系就起了变化,形成了“年轻纯洁的男子和同样纯洁的少女由于互相爱慕而往往发生的那种特殊的关系”。B.他明白他该走了,他没有理由留在姑妈家里,并且留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好事,但待在这里实在太快乐了,他不愿正视这种危险,就留了下来。聂赫留朵夫原来只计划在姑姑家待一天一夜,但当他见到马斯洛娃后改变了主意。不仅如此,他还打电报给申博克,请他也到姑姑家来。但申博克没来。C.他回头看了卡秋莎一眼。她飞红了脸,同时向他挨过来。&基督复活了,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 按照复活节的规矩,聂赫留朵夫和马斯洛娃互相亲吻,二人只吻了两次,第三次由于害羞,只得作罢。D.有十来个不同行业的人,在不大的陪审员议事室里。大家都刚刚到,有的坐着,有的走来走去,互相打量着,作着介绍。只有一个退役军人身穿军服,其余的人都穿着礼服或便服,只有一个穿着农民的紧身长袍。法庭中,有许多人是放下正事来做陪审工作的,他们感觉很烦,认为实在是没有必要来进行这种形式上的公正。”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下列各项中,对情节陈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她向他靠近些,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竟向她凑过脸去。她没有躲避,他于是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吻了吻她的嘴唇。在“捉人”游戏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吻了马斯洛娃。于是,二人之间的关系就起了变化,形成了“年轻纯洁的男子和同样纯洁的少女由于互相爱慕而往往发生的那种特殊的关系”。B.他明白他该走了,他没有理由留在姑妈家里,并且留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好事,但待在这里实在太快乐了,他不愿正视这种危险,就留了下来。聂赫留朵夫原来只计划在姑姑家待一天一夜,但当他见到马斯洛娃后改变了主意。不仅如此,他还打电报给申博克,请他也到姑姑家来。但申博克没来。C.他回头看了卡秋莎一眼。她飞红了脸,同时向他挨过来。&基督复活了,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 按照复活节的规矩,聂赫留朵夫和马斯洛娃互相亲吻,二人只吻了两次,第三次由于害羞,只得作罢。D.有十来个不同行业的人,在不大的陪审员议事室里。大家都刚刚到,有的坐着,有的走来走去,互相打量着,作着介绍。只有一个退役军人身穿军服,其余的人都穿着礼服或便服,只有一个穿着农民的紧身长袍。法庭中,有许多人是放下正事来做陪审工作的,他们感觉很烦,认为实在是没有必要来进行这种形式上的公正。”相似的习题。第三章 联趣
我的图书馆
第三章 联趣
&  联趣1巧对篇联趣老臣妙对醒昏君传说,中国古代有位帝王,酷爱对联,一度和朝中官员吟诗作对上瘾成癖,竟不理朝政。老臣们纷纷进谏,皇帝充耳不闻,只当耳旁风。秋尽冬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皇帝据此即兴吟一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滴不成冰;顿时,金銮殿内响起一片喝彩之声。然而,没有一人站出来对下联。少顷,忽见一位白髯老臣走出文官之列,让宫人取来文房四宝。提笔落墨,一挥而就。双手将写好的下联呈给皇上。皇上接过来一看,顿时为之一惊,面带惭色。只见下联写道:国乱民贫,王不出头谁是主。半副联惊醒了懵懵的君王。从此,皇上亲临朝政,料理国事。满朝文武交口称赞巧对谏君的老臣,一致保荐他当了宰相。王羲之军中吟联王羲之在任右军将军时,一天夜里,他燃灯焚香,时而反背双手,踱步行吟;时而伏案凝思,寻章求句。正在他苦思之时,中军将军殷浩来访,问道:“右军,夜已深沉,尚未寝邪?”羲之说:“我数日前小酌,乘兴拟作一联,上联已得,但下联终不如意。仁兄来得正好,望能赐教。”于是羲之向殷浩说了上联:把酒时看剑,殷浩说:“何不以夜读为题,索属下联?”羲之听此一言,如茅塞顿开,不禁拍案叫道:“多亏仁兄指点,下联有了!”随即写了下联:焚香夜读书。只短短十个字,便将军帐内习武学文的情状很好地表达了出来。殷浩慨然称绝。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臣民对她的吹捧,可不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朝思暮念,终于悟出了“出题对答”的计策。有一天,武则天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诸学士,出题令其对答,她的上题是:玉女河边敲叽棒,叽棒叽棒叽叽棒。学士们虽搜索枯肠,一时也未能找出合适的对题。一阵沉默过去,有个惯于献媚的学士,似乎猜透了武则天的心思,忽地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则天一听,龙颜大悦,大加赞扬。从此,“万万岁”一词便传播开来。万岁乃祝颂欢呼之词,原本无等级之分。秦汉以后,万岁限于臣对君王的拜恩庆贺,也用作对皇帝的称呼,词义的范围有所缩小。冰冻兵排兵敲冰宋代著名大才子苏轼,才华出众,诗文盖世,他出任杭州知州时,一到任,就喜欢上了这块风水宝地,除公务太忙外,余暇时间就交友游湖,饮酒吟诗。这年秋天,苏轼好友大文豪黄山谷来杭州看望苏轼。一天,两人游玩了半天,有点累了,就到一寺院坐下饮茶,黄山谷见寺内有和尚在吃西瓜,于是来了雅兴,顺口吟出上联:东塔寺和尚朝南坐北吃西瓜。黄山谷在联中嵌入“东”、“南”、“西”、“北”,要对此联并非易事,但这难不住苏轼,他朗声念出下联:春水庵尼姑自夏至冬穿秋衣。苏轼用“春”、“夏”、“秋”、“冬”四个“嵌”字,对上联的“东”、“西”、“南”、“北”。随即,黄山谷又吟出一上联:雪落媳房媳扫雪。这句上联“媳”、“雪”音近,又有两个“媳”字,想对上也是不易的。苏轼稍稍思索了一下,便吟出下联:冰冻兵排兵敲冰。两人相视而笑。苏小妹妙续东坡联一日晚餐前,苏东坡与其妹讨论对联写作技巧,他给苏小妹出了一个上联要她对。这上联是:“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小妹一听,很感为难,因为上联不仅拟人化,语句如同美丽画卷,而且引出三个词牌名字。正当她苦想之时,见一个丫鬟端着酒菜,在月光下徐步走来。她触景生情,灵机一动,拖口吟道:“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东坡听罢,不禁鼓掌称妙。下联恰到好处地嵌入“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三个词牌和上联词牌遥相呼应,描写人物场景栩栩如生。苏轼与黄庭坚互对北宋诗人、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与苏轼来往甚密。一日,他与苏轼在晚饭后闲步,但见暮霭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和,悠扬悦耳,于是出对道: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苏轼稍加思索,便对道: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满江红》和《普天乐》都是曲牌名,对得工整、自然,实属精妙。秦观巧对苏东坡有一天秦观与苏轼乘船游览,忽见岸上有一个醉汉,骑着驴东倒西歪地走着。苏轼随即出对道:醉汉骑驴,步步颠头算酒账;秦观一时不能对出,思索之时,忽见船尾艄公摇着船一仰一俯的样子,即对道:艄公缮橹,深深作揖讨船钱。老艄公听后,也不禁笑了起来。松子落棋盘一次,苏东坡与黄庭坚游山,到了中午,二人在松林中休息,便下起围棋来。这时,一阵清风吹来,松子纷纷落入棋盘中,东坡随口吟道:“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一时无法应对,正在为难时,抬头看见塘边有位老翁在柳阴下钓鱼,于是续成下联:“柳边垂钓,柳绦常伴钓丝悬。”双月与半风一天,佛印应约到苏东坡住所,苏东坡随即出门迎接。这时,苏小妹正在窗前捉虱子,一见长兄和佛印迎面而来,拖口出对戏道:长兄门外邀双月;苏东坡笑对下联:小妹窗前捉半风。上联的“双月”,即“朋”字;下联的“半风”(繁体风),即“虱”字。佛印妙联苏小妹宋朝时候,苏小妹与佛印和尚(其长兄苏东坡的好友),以对联形式开了个玩笑。苏小妹写的上联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和尚看后,知道这是苏小妹在有意取笑于他,于是,提笔对一下联,反戈一击。联曰: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东坡在一旁看了,连声称妙!寇莱公妙句得佳对北宋著名政治家寇准,十九岁时即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宰相,封莱国公,人称寇莱公。一次,朝中文武百官在御花园游玩,寇准见荷花池中红日倒映,十分美观,顿发诗兴,便向同游的百官出了一个上句求对:水底日为天上日;众人感到这一写景状物十分巧妙又富有哲理的句子对起来难度颇大,思索良久亦不能对。这时群臣中有一位叫杨大年的走上前来对道:眼中人是面前人。大家听罢,齐声称妙。客人巧对王安石一日,王安石与一位来客对饮,王安石随口出对道:老欲依僧。客人随声应对道:急则抱佛。王安石笑道:“我这个上联,在前面加上一个'投’字,便成了一句古诗——'投老欲依僧’。”客人亦笑道:“我这个下联,在句末加上个'脚’字,便成了一句谚语——'急则抱佛脚’。”两人把酒言欢,谈得甚为投机,不禁相对大笑起来。赶考巧对据说,宋代王安石青年时期赴京赶考,住在舅父家里。有一天,在街上看见一家门楼上挂着一只走马灯,上面写着一条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由拖口而出:“好对,好对。”这家门楼的主人是马员外,他的一位管家听王安石说要对对联,忙过来打招呼说:“请稍候,待我去禀报员外大人。”王安石赶考心切,不等员外出来便急急忙忙地走了。到了京城后,考场上一切顺利,由于平时用功,做起题来,思如潮涌,一挥而就。写作之余,游目四顾,偶尔看见厅前挂着一面绘有飞虎的彩旗,骤然使他联想起走马灯的事,凝目沉思,悟出了下联,默念于心。考试结束后,王安石返回舅舅家里,途经马员外大门口时,等候已久的管家笑脸相迎,连声亲切地说:“恭候多时,请进室内,有事求教。”原来这马员外年过半百,仅有一女,年过二八,才貌出众,尚未婚配。为招选一位才学富有之士为婿,于是拟出上联,公开求对,对出者,许以婚姻。前来应征的很多,而中意的一个也没有。王安石了解这一情况后,联想到应试时所见彩旗情景,神态自若地对出了下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马员外见对得如此工整、贴切,深为满意,授意管家招他为婿。农妇索联宋代书生贾仁赴京赶考,正是炎热夏天,途中向一村妇讨茶喝。村妇出了一个上联向他索对:饥鸡盗稻童筒打。这个出句用四个名词——鸡、稻、童、筒,一个形容词——饥,两个动词——盗、打,极简略又生动地描述了一个生活场面:饿慌了的鸡偷食谷子,一个小孩用竹筒追打。而且,这七个字有三对谐音:“饥”与“鸡”,“盗”与“稻”,“童”与“筒”。看来,这个出句很有难度,不易对上。但贾仁怎甘示弱?就坐在茶亭里冥思苦想。忽然,他看见茶亭的梁上趴着一只老鼠,有人咳嗽一声,老鼠便吓跑了。贾仁从中得到灵感,对句有了:暑鼠凉梁客咳惊。“凉梁”,(老鼠)在梁上纳凉,这是一种拟人手法。这个对句也有三对谐音(“暑”与“鼠”,“凉”与“梁”,“客”与“咳”),足与上联匹配,共同构成一幅极富乡村生活气息的民俗画卷。万只阳鸟破烟云南宋某年秋日,大文学家朱熹踏山赏秋,此时天高云淡,丹桂飘香,阵阵大雁从北方飞来。朱熹面对这样的秋景,感触颇深,自吟了一句上联:“一行朔雁,避风雨而南来。”但下联却无从着落,他虽拟几句下联,但意境均不高,一时竟成绝对。此事传出以后,一批舞文弄墨的人纷纷试着写下联,但对得都不够工整。转眼,到了来年春,学者陈孔硕带儿子陈桦踏青时,陈桦听父亲讲此绝对后,从莺歌燕舞中悟出下联:“万只阳鸟,破烟云而东去。”小陈桦出手不凡,对得很是工整,朱熹听说以后,对其大加赞赏。朱元璋考子朱元璋称帝后,一年春天,他领二子出游京郊,见风吹杨柳,便吟一上联命二子各自续对,以试其才,联曰:“风吹杨柳千条线。”太子对道:“雨洒羊毛一片毡。”四子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两副下联虽然都很工整、贴切,但在境界和气势上却相差甚远。朱元璋听后,觉得太子下联平淡、庸俗,而四子朱棣的下联气度恢弘,将来必有作为,因而产生了“废嫡立庶”的动机。后来,虽然未成事实,但朱棣封燕王后,在北方发展势力,终于发兵南下,将惠帝废掉,自称皇帝。解缙瓜摊妙续对一天,解缙外出办事,路上口渴,看到有一瓜摊,准备买瓜吃。瓜主人知道他能文善对,便说:“你若能对上我的上联,吃瓜不要钱。否则,给钱也不卖!”解缙听罢,笑着答应。瓜主人出上联道:“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甩。”解缙随口对道:“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向右翻。”瓜主人又指着对面酒店灯笼说:“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解缙不假思索,拖口而出:“二更鼓三面锣哐,哐哐哐。”瓜主人忙将切好的西瓜递给解缙,并道:“先生真是奇才,在下佩服。”对联互明志明太祖朱元璋,在攻姑苏城时,他与武臣刘基题联以对。朱元璋先就“天口”二字出一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刘基则以“人王”二字对了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联趣2书生联对朱元璋明朝时候,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不但非常喜欢题联,而且喜欢与人对句。一天,朱元璋微服出访,路遇一书生,遂问:“里居何地?”“四川重庆府人氏。”书生答道。朱元璋随即出一上联:千里成重,重山、重水、重庆府;朱元璋吟完之后,又命书生对出下联。那书生发觉他如此喜好对联,脸又特别长,猜想此人十有**是当朝皇帝朱元璋,于是,恭声对道:一人为大,大邦、大国、大明君。皮袄披身假畜生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姓贾的官员狡猾多端,对百姓尖酸刻薄,喜欢以玩弄人取乐。一天,大雪之后,他身披貂裘大衣站在门外观赏雪景时,邻居倪家的孩子穿着木屐,从他眼前过去。他看到这孩子脸上长有麻子,就想拿人家的生理缺陷寻开心。他把孩子叫到跟前,说要和他对对子,不等孩子答应,他就念了上联:钉靴踏地泥(倪)麻子;倪少年知道他是在嘲笑自己,心里很生气,但他强忍着没回答,贾官员问:“你是不是不会对?”倪少年说:“对是能对,但我不敢。”贾官员说:“但对无妨。”倪少年又说:“大人不记小人过,既然您不计较,那我可得罪您啦!”“让你说,你就说吧!”贾官员不耐烦地说。倪少年慢条斯理地对道:皮袄披身假(贾)畜生。贾官员听了,面红耳赤,又气又恼,自讨个没趣,只好缩回家,什么景也不想看了。杨溥妙联拖父役明朝时候,湖广石首(今属湖南)有个书生,叫杨溥。生活拮据,家境贫寒,地方官要其父服役,杨溥因父年老体弱,苦苦哀求地方官免除父亲服役。地方官勉强应许,但要杨溥当面对对,对出下联方可免除父役。地方官出对曰:四口同圆(繁体圆),内口皆归外口管;杨溥听了,即巧妙含蓄地将请求地方官能够积德行善,高抬贵手,免除父役的意思隐晦融含在对句里。他对道:五人共伞(繁体傘),小人全仗大人遮。地方官耳闻下联,这分明是在夸赞自己,心里暗自高兴,又见杨溥的父亲确实已是风烛残年,难以服役,也就顺水推舟,就此罢了。陈白阳对唐寅明代画家陈道复号白阳山人。一日他与唐寅外出游玩,来到一个花园,唐寅出对道: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庄子”指庄园,也指战国时哲学家庄周写的《庄子》。陈白阳一时不能对,走着走着,忽见酒店墙上写着“杜康佳技,太白遗风”,即对道: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汉书”一是说“汉子写的”,一是指西汉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接着,两人又来到一座道观,道童用锅煮茶招待他们。唐寅又出对道: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观主);陈白阳略加思索,对道: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寺姑)。说罢,两人抚掌大笑。挑和尚与抱秀才祝枝山有一次与沈石田出行,看见田里有一个尼姑挑着一担禾走过来。祝枝山先出一联:师姑田里挑禾上。师姑,即尼姑。“挑禾上”,双关语,谐音挑“和尚”。这是戏谑沈石田。沈是出家人。沈石田应声对出下联:美女堂前抱绣裁。抱绣裁,谐音抱“秀才”。秀才暗指祝枝山。两人对联斗嘴,旗鼓相当。农家小事有奇联一次,唐伯虎同友人外出游玩,看见一个村妇一面打扫乱柴,一面叫小叔子捆柴。他触景生得灵感,得一上联:嫂扫乱柴呼叔束;完全是白描,但句中有两处地方运用了谐音手法。“嫂扫”两字谐音,“叔束”两字也谐音。因此,要对好有一定难度。友人正在低头沉思之时,又看见一个少妇挑一担水走来,不料这桶出了问题,突然裂开,水流一地。少妇便忙唤小姑子来把破桶箍紧。这个司空见惯的场景一映入眼帘,唐伯虎友人便大喊“有了”,对出下联:姨移破桶令姑箍。下联也是两处谐音:“姨”与“移”,“姑”与“箍”,与上联绝配。上下联写的都是最寻常不过的农家小事,但一经高手锤炼,便成千古妙对。张灵对唐寅一日,唐寅与友人张灵把酒对饮,喝得酩酊大醉。唐寅从椅子上掉下来,吟了一联:贾岛醉来非假倒。(贾岛是唐代诗人,以苦吟闻名。)张灵捧着酒杯又一饮而尽,歪在了椅子上,对道: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信手拈来作佳对相传,明代文学家蒋焘,幼年的时候就机敏过人。一日,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来访,谈话之余,那友人想试探蒋焘的才学,眼看着的窗外的早春雪雨,于是出一上联,让蒋焘应对。其上联是: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蒋焘知道这是一句拆字联,正准备遣字觅句,忽然,看见母亲正在切地瓜片,真是喜出望外,他冲着父亲的朋友对道: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那位朋友一听,心中大喜,禁不住为蒋焘的妙对拍案叫绝。翰林应对颂皇帝明朝皇帝嘉靖的寿诞之期,文武百官纷纷送上寿礼。嘉靖唯独喜爱寿轴、寿联,他想从这些礼物中找一副有新意的好对联,可总也找不见,心中十分不快,他决定在皇寿筵前出个难题来测验一下这些官员们胸中究竟有无文墨。寿筵开始,文武百官入席,嘉靖宣布:“朕有一联,对得上的,赐御酒三杯,对不上的,点酒不饮。”遂念道:洛水灵龟献瑞,天数五,地数五,五五还归二十五,数数定元始天尊,一诚有感。众官听后,思索良久也无人能够应对。一个个只是默默地低着头。嘉靖扫视着群臣,脸色越来越不好看。正在这时,末席转出一个人来,此人是进士出身,当个闲职翰林,他俯伏金阶,口称“微臣不量力,狂妄应对,以博圣上一笑。”随着对道:岐山彩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总成三六。声声祝嘉靖皇帝,万寿无疆。嘉靖听罢大喜,赐御酒三杯,职位恩加一品。状元巧对宰相明朝宰相叶向高,有一次路过福州府,看望新科状元翁正春,谈笑之间,叶向高说:“老夫今晚恐怕进不得西门了。”翁正春闻听此言,便知他打算在这里留宿,便道: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此话全是宝盖头的字,稍加思索,便对道:客官寓宦官,富室宽容。次日,用罢早膳后,翁正春送叶向高上路,经过一池塘时,叶向高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您看——七鸭浮塘,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寻视池塘,当即对道:尺鱼跃水,量量九寸十分解缙一联写婚丧从前,有个大户人家,腊月二十九这天要娶媳妇。可不幸偏偏在这时候降临了,这天刚吃过早饭,老当家的突然去世。按照习俗:年前死了人,必须年前埋。恰逢这年又是个小尽——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改婚期吧,不行,亲戚朋友都已经到齐了,贺礼也收了一大堆。于是决定先把人掩埋以后,再举行婚礼。在这特殊情况之下,这对联该怎么写呢?账房先生抓耳挠腮怎么也写不来,就连村里的几个秀才也不知如何下笔。恰巧,解缙这天也在这家帮忙,有人见他挑着水桶走了过来,就提议让他编一副对联。账房先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解缙一见他这副神气,放下水桶,拿起笔来,蘸饱墨,刷刷点点很快写出了上联:遇丧事,行婚礼,哭乎笑乎,细思想,哭笑不得;账房先生一见,吃了一惊:“啊呀,起笔不凡!”解缙头也不抬,又是一阵紧写,下联又出来了:辞灵柩,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解缙把笔一放,挑上水桶走了。账房先生忙喊:“解先生,对联还没脑儿哩!”解缙回过头,喊了四个字:“乐——极——生——悲!”解解元妙对乐乐府有一次,解缙游山口渴,走进一家草庐要茶喝。一位白发老人问他是何人,解缙出口答道:“吾解缙解元是也。”老人笑道:“你就是号称神童、善对对联的解缙?想喝茶,好,请你先对下联。”解缙说:“老丈请讲!”老人即出句道: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解缙一听,觉得这三个解字连用,还真不易对出。茶且慢喝,先聊了起来,他得知老人姓乐,过去是朝廷乐府的官员,又见壁上挂着七弦琴,便说:“请老丈抚琴,我自有对。”“好!好!”老人取琴,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解缙笑着说:“请听下联!”接着高声念道: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妙!妙!绝妙!”老人赞不绝口,于是捧了上好的清茶让解缙品尝。原来,老丈出句的“解解解”三字,三音三义:第一个是动词,解除的意思;第二个是解缙的姓;第三个是解缙的身份,解元。解缙对句的“乐乐乐”三字,也是三音三义,恰好与“解解解”为对:第一个是动词,喜欢的意思;第二个是老丈的姓;第三个是指老人的身份,乐府,在乐府供职的人。巧出巧对,留下一则联坛佳话。联趣3牛金星一联当军师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领兵住在商洛山区,派尚炯到京城侦探情况。一日,尚炯在大街上碰见了老朋友牛金星,谈得非常投机,牛金星就随尚炯来商洛山,见了李自成。一天,尚炯拿着文房四宝找牛金星。说是受李自成嘱托,请他写一副对联。牛金星乃举人出身,才学出众,他略一思索,提笔写道: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尚炯把这副对联交给李自成,李自成看罢大喜,这上联是说李自成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就像一条暂时蛰居大泽的潜龙,终有飞腾之日;下联以“鹿”比政权,李自成出兵商洛山,开辟中原根据地,以逐鹿中原为战略手段,来完成推翻明王朝,建立新政权的大业。以后,李自成就用牛金星为军师出商洛山,转战南北了。妙联解边危相传,明朝末年,北方边关有一外族藩邦兴兵犯境,统兵元帅名叫张斌。他自恃文武双全,文可安邦,武可定国,于是先派一使者给明朝守关将领送一个上联,当面扬言:如果对得出下联,自动退兵。上联是:弓长张,文武斌,张斌元帅,统领琴瑟琵琶八大王,单戈叫胥。在明朝守关将府内,文武官员一个个都在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如何对下联。很长时间都没有人能够对上来,最后,还是军师才高一筹,对出了下联:一人大,日月明,大明天子,横扫魑魅魍魉四小鬼,合手擒拿。藩邦使者将下联带回,张斌看了始料不及,不禁大惊失色。心中暗想:看来明朝也是藏龙卧虎啊,绝不能轻举妄动,况且有言在先,便立刻传令退兵,再也不敢前来犯境了。长老巧对康熙清康熙皇帝爱惜人才,只要发现贤才,不管富贵贫贱,他都要不拘一格地量才择用。一天,康熙听说有一位和尚很有才学,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连弈三盘皆告负。康熙对和尚说:“朕欲赐长老御宴,只是时光尚早,不如拈联答对,凑趣助兴,不知长老意下如何?”和尚起身叩谢道:“谢圣上隆恩。贫僧斗胆,请赐上联。”康熙出联道: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康熙心想:我这联拆了“岩”、“枯”、“柴”三字而且文气连贯,下联要对得好,谈何容易。不料,和尚略一思索,即对道: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康熙一听,这下联对得无懈可击,实在是妙极,顿时龙颜大悦。御宴开始了,康熙面带笑容,起身举杯,赞叹地说:“长老才思敏捷,朕不及也!来,朕敬你三杯醇酒。”和尚推辞不过,只得喝下。自此以后,御前百官中便多了一个和尚。纪晓岚妙对得还乡清朝乾隆年间的才子纪晓岚,二十四岁在乡试中名冠第一,后来中了进士,当了侍读学士。纪晓岚成天陪着乾隆皇帝读书,天长日久,就觉得这种生活单调无聊,心中苦闷不乐。这种心事,被乾隆皇帝看出了几分。一天,乾隆皇帝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依我看,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纪晓岚是位学富五车的聪颖才子,认真揣摩皇帝的话,这分明是一副析字联的上联,如果自己对得好,合悦龙心,说不定会准许自己回家探亲。他立即双膝跪下,虔诚地说道:“如蒙陛下恩赐,返里省亲一面,我纪昀是——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乾隆皇帝听罢,龙颜大悦,当场恩准纪晓岚探亲。李调元出门搬“山”清代,四川绵阳高才李调元,学贯古今,才识广博,特别善于吟联题对。传说,李调元到广东当学政时,有一个姓傅的书童,想试探一下李调元的文才,就打听着李调元走马上任这天,故意在必经之路,用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模样,等待李调元到来。过了一段时间,李调元果然乘轿子经过此处,因石头阻路,轿夫一脚把垒的石桥踢毁了。姓傅的书童见状,假装生气,上前对轿夫不依不饶,李调元撩起轿帘一观,见是一个童子,就下轿劝解。书童趁机对李调元说:“久慕李相公善对,小人这里有一上联,不揣冒昧,当面请教,假如李相公肯赏脸的话,就请赐对下联。”李调元见这一书童要与他对对,高兴地点了点头,道:“不妨事,只管吟来。”那书童道:踢破磊桥三块石。李调元一听,便知书童出的是拆字联,于是,欣然对出下联:搬开出门两座山。那姓傅的书童听了,连声说:“对得好!对得妙!李相公果真才华出众,名不虚传,小人佩服!佩服!”说着,赶忙把路上的三块石头搬走了。刘尔忻奇思联绝对晚清翰林刘尔忻,晚年隐居在兰州的风景名胜五泉山,自号“五泉山人”。据说山上的亭、桥、馆、阁楹联,多出自于他的手笔。当年,一位朋友曾撰一上联,请刘尔忻续对下联。上联是:此木为柴山山出;“此木”相联为“柴”,两山叠罗为“出”。上联除去“为”以外,其余六字,字字关连,颇难应对。然而,刘尔忻却信手拈来地对以:因火成烟夕夕多。这下联里,“因火”合并为“烟”,“夕夕”相叠为“多”。对仗工整,意思连贯,可谓绝对!各有所思从前,有两家联婚成亲,男方姓潘,女方姓何。在定亲的时候,女方的父母说:“我的女儿别无所望,惟求过门之后,一日三餐,吃饱而已。”男方父母说:“我们也别无所盼,但愿媳妇进门之后,生儿育女,留个后代罢了。”有多才之士据此,在结婚之日赠一贺联:有水有田方有米;添人添口便添丁。上联“水、田、米”合成“潘”字;下联“人、口、丁”并为“何”字,联语虽短,但既分拆双方的姓氏,又隐含着双方的心愿,真是妙极。三口白水二个山人在杭州西湖的天竺顶上有一座茅草搭成的庵寺,取名为“竺仙庵”。庵边有个泉眼,泉水清澈见底。庵中二人,经常汲泉水煮茶品尝。有一副对联悬于庵门,联云: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个山人。这副对联,拆字真切无痕。上联“品”拆分“三口”,“泉”分拆“白水”;下联“竺”分拆“二个”,“仙”分拆“山人”。使人读来,和谐自然,妙联!老秀才与穷书生从前,一个老秀才出门归里,在路上遇见一个乞丐模样的穷书生,饥饿难忍,伏在山泉边喝水。他便出联问道:欠食饮泉,白水何以度日?书生本是书香门第,只因天火降临,家产焚尽,双亲俱丧,孑然一身流亡在外,煞是可怜。他听老秀才语气怜悯热切,勾起腹内愁肠。不由长叹一声,对出下联:才门闭卡,上下无边逃生。老秀才一听,暗自称妙。于是,手拉着书生回到自己家中,让他一面教儿子读书,一面自己攻读,以图日后求取功名。果然,这个书生后来中了进士。光棍难拿传说从前乡下有个书生,早已到了成家的年龄,却因家境窘迫,没钱娶妻。这位书生,非常仗义,好打抱不平。凡有乡亲们受欺侮的向他求助,他便代写状子到衙门里申诉,常常打赢官司,乡里人都很感激他。由于他经常主持正义,打击腐败,因此得罪了不少为非作歹的恶人。这些人将他视为眼中钉,于是便设计诬告他,书生因此被拘到官府。升堂审问,县官看他是个书生,且对他的名声早有耳闻,便问道:“你既是书生,可会作对?”书生道:“我来作对,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县官听他口气,竟未将本官放在眼里,便喝道:“这里有一上联,对上便罢,否则严办。”接着,出上联道:云锁高山,哪个尖峰敢出?书生随口答对: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书生说完,掉头大步而出,县官及满堂衙役只好由他走了。半天,人们才琢磨出“光棍”二字的妙处:壁上有洞,日光射进,形成一条“光的棍子”,当然没法握住;而他自己这条“光棍”,没有犯罪,自然衙门里也“难拿”了!秀才棺材并一材从前某地有个迂秀才,原本才疏学浅,却总是孤芳自赏,喜欢舞文弄墨,吟诗作对,以此在人前炫耀自己博学多才。一天,秀才刚走出大门,来到巷口,便碰上一个卖花女。卖花女手提着一大一小两篮鲜花,大街深巷,府第蓬门,沿街叫卖。秀才见她长得如花似玉,顿起色心。他故意装痴作傻,拿起一枝鲜花放到鼻尖闻闻嗅嗅,又向着卖花女挤眉弄眼,说声:“好香啊!”接着,他拎起小花篮,笑着要卖花女和他对对子,如果是他赢了,卖花女就要送他一篮鲜花。花女也胸有成竹地问他:“若是你输了又如何呢?”秀才心想,斗大的字识不几箩的村姑,休想赢得过我秀才。于是爽快地说:“若是输了,买你一篮花!”秀才开口念道:小篮也是篮,大篮也是篮,小篮放到大篮里,两篮共一篮;秀才上联既出,卖花女一时无对。秀才得寸进尺地说:“怎么样,这回我不买花,就要买人了。”卖花女即景生情,指着街对面的“四门店”——棺材铺里大小棺材,朗声对答: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放到棺材里,两材并一材。秀才听罢,瞠目结舌,无辞以对,只好自认晦气,一溜烟走了。联趣4李东阳访友吟联一日,李东阳到友人家做客,见花瓶被风吹倒,随口吟道:东风吹倒玉瓶梅,落花流水;那友人即对以:朔雪压翻苍径竹,带叶拖泥。伦文叙巧对拆字联有一座山寺,有个僧人根据该寺境况,想作副对联,只想出了上联,却未作出下联。他便把那上联挂在寺中,希望游客对出下联,他的上联是: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竹寺”合成“等”,双“手”合成“拜”,“四维”合成繁体“罗”。有一天,广东南海(今佛山市)人伦文叙到寺里游览,看了那上联,当即对了下联:木门闲客至,两山出小大尖峰。“木门”合成“闲”,两“山”合成“出”,“小大”合成“尖”。僧人们看了,齐声称赞对得精妙。周渔璜对老先生周渔璜考中了翰林,第二年春天,回家乡探亲,四乡五邻亲朋好友在当年周渔璜读书的学堂里,大摆宴席,给他接风洗尘。人们请周渔璜坐了上席,又特意用轿子把当年教周渔璜的高老先生抬来,请他坐在席上陪客。高老先生觉得把自己安排在学生座位之下,心中不悦,便乘着酒兴对周渔璜说:“学生大人这次回家探亲,真是四乡邻里的无上荣幸,老朽愿在大人面前献丑,出一小对,以助酒筵之乐。”周渔璜连忙起身,向老先生拱手施礼,微微一笑,说:“先生德高望重,学生应该多多请教。”老先生点点头,随口念道:鼻孔子,眼珠子,珠(朱)子高于孔子?周渔璜斟上一杯酒,恭恭敬敬地双手端到老先生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学生因先生教诲才有今日。请先生先饮此杯,学生才敢放肆。”老先生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岂敢,岂敢,大人乃朝廷命官,老朽冒犯了。”周渔璜说:“学生才疏学浅,对得不当,还望先生海涵,多加指教。”接着,大声对道: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过先生。老先生听罢,拍掌大笑,说:“好对子!好对子!不愧我的好学生!”周渔璜对长老周渔璜奉旨阅兵江淮,一日,到金山寺游览,金山长老听说他生于“蛮荒之邦”,便lou出鄙夷的神色。当时恰好暴雨骤至,淋打着江边的沙滩。长老故作谦逊说:“贫僧偶尔想到一个上联,不知下联如何应对,恳请赐教。”接着念道: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周渔璜当即指着祭坛上摇曳不定的烛光对道: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长老听了,惊叹不已:“奇才,奇才!”郑板桥题联赠渔民一天,郑板桥乘船到兴化北乡去,行到中堡湖,已是夕阳西下。郑板桥端坐船头,观赏着傍晚时的湖光山色,只见艘艘渔船上轻烟袅袅,渔歌阵阵,一弯新月映照湖面,细浪如银。好一幅“湖光月色图”啊。郑板桥触景生情,拖口吟道:半湾活水千江月他正在沉思下联,狂风骤起,湖水巨动,小船被打翻,人被抛在水中。附近回家的小船赶忙拢来,把他和船家救到船上,并热情地让他们到庄上换衣服、用晚饭。渔民们告诉郑板桥:这里湖中出鱼虾菱藕,岸上产稻麦果蔬,湖中还产一种大蚌,蚌中还有绿豆大的珍珠呢。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是啊,这里一滴水、一粒沙都是宝呢,真是“一粒沉沙万斛珠”啊!临别时,渔民朋友请他写几个字,他提笔写了: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做纪念。大臣巧对儆乾隆生性风趣的乾隆皇帝,每当退朝回内廷时,常对几位机要大臣说:“上朝行君臣之礼,退朝图友谊之欢,诸卿不必拘泥。”一天,他与几位大臣在内廷打麻将牌,一张八仙桌围坐君臣四人。乾隆忽然提问道:“八仙指哪八位仙家?”一个大臣回禀道:“八仙者,指吕洞宾、汉钟离、曹国舅、张果老、李铁拐、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也!”乾隆说:“他们当中看来是七个男的一个女的了?”那大臣说:“是的。”乾隆遂出一上联,要大臣们对:七男一女同桌凳,何仙姑怎不害羞?大臣并不深思,随口对道:三宫六院多姬妾,圣明主理当自爱。乾隆一听这下联明明有警戒之意,因此脸色陡变。那位大臣倒是不急不慌,从容不迫地问乾隆道:“皇上,臣所对工是不工?”乾隆再一吟哦,觉得这下联对得确实工整,且对得颇有道理,因此怒意渐消,笑着对这位大臣说:“对得妙,为君者理当自爱。”当时,在场的文武官员无不为那位大臣捏着一把汗。刘乃香巧对李元度清代道光举人李元度,工于文学,颇有才名。四川人刘乃香慕名专程去拜访他,想当面试试他的才学。相见后,刘乃香问道:“贵姓?”李元度从容地吟道: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老子指春秋末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他曾骑青牛出函谷关。这里的“老子”,又是李元度倨傲的自称,一语双关。接着李元度又反问刘乃香“高姓”,刘乃香高声应道: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是刘。高祖指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当江苏沛县亭长时,于丰西泽中起事,路遇白蛇挡道,他醉中“拔剑击斩蛇”。后来,自武关入秦,战胜项羽,即帝位。这里的“高祖”,又指曾祖父的父亲,是刘乃香倨傲的自称,也是双关。李元度听了刘乃香的对句,深为赞赏。两人握手言欢,数日方散。东西当铺当东西传说,乾隆南巡时,一行人马来到顺天通州,乾隆很高兴,随即出了一句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乾隆让随从人员对出下联,众人想了半天,面面相觑,谁也对不出来。乾隆以目示纪晓岚,纪晓岚本不想对,但皇上点到头上了,只好对道: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赞叹不已。死个和尚添一如来相传,清代文学家、书法家何绍基一次出游,路经湖南浏阳南邦寺时,刚好碰上寺内有一个和尚圆寂。古寺长老早闻何绍基大名,便要请他写一副挽联。何绍基提笔就写:南邦寺死个和尚;和尚们一看大哗,认为何大人有意戏弄他们。但何绍基不动声色,马上又续出下联:西竺国添一如来。“西竺国”即印度,佛教中的西天极乐世界。“如来”,佛教中的最高佛祖。死个和尚,却成了佛祖。下联化平淡为神奇,有扭转乾坤之力。乾隆贺喜清代乾隆皇帝好谑,某次出巡江南,途见一农家操办喜事,于是送上三个铜钱和一句上联,道是:三个铜钱贺喜,嫌少勿收,收则爱财。谁知主人也是个知书才子,随即对上一句:两间茅屋迎宾,怕穷莫进,进为贪吃。“滑稽大师”对友人清末,某日,广州“滑稽大师”何谈如与友人同游珠江,友人即景出对道: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友人限他在短时内对出下联,不料,他稍加思索,即道: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羊城即广州。)豆角与石头巧对从前,有一位私塾先生因事外出,行前给学生留下一道对对题,上联是:风吹豆角豆角与豆角斗角。先生走后,学生苦思苦想,总是对不出来,便跑出门到后山山泉里去洗澡,看到泉水冲石,忽有所悟,于是凑出下联:水冲石头石头与石头实头。“实头”为北方方言,即以头撞地。晚上,先生办完事归来,一见学生的对句,大加夸奖,说是对得好!樵女智斗财主相传四川一位姓王的老汉与孙女相依为命,种瓜为粮,卖柴为生。其孙女正值青春妙龄,长得花容月貌,常与其爷爷一起担薪上市。当地一位年过花甲姓钱的财主看中了她,密谋取之。王老汉上市放薪之地恰在钱财主家院旁,钱派人在老汉放薪之处埋了一只断颈银猫。次日清晨,王老汉把重达百余斤的干柴刚放落地,钱财主家人便狂奔过去,掘起银猫对王老汉呜呼:银猫银猫,引颈如龙,仰头似虎,价高万伍,你知否?王老汉哪有一万五千两赔偿?钱财主便提出要王老汉的孙女以身抵价。晚上回家,王老汉茶饭不沾口,坐在床上长吁短叹。老汉的孙女得知实情后,安慰爷爷道:“爷爷,我有办法对付他。明天任何人喊开门你均不要做声……”次日天还没亮,钱财主带领一帮家丁直奔王家,连呼“开门”。王老汉咬牙不语,钱财主从门缝偷看,见王家孙女正在桐油灯下习书,钱财主便急忙破门而入。突然,有一似玉杼的东西从门顶落地碎成三片。王家孙女上前怒曰:玉杼玉杼,织丝泛影,梳网流星,身贵千金,谁敢赔?银不及金也,一万五千两怎能买千两金子?钱财主心虚,快怏而逃。此后,王老汉与其孙女照样担薪负炭上市出售,却发现在卖薪之处有一白纸,上书黑如涂鸦几个大字:卖柴少女,蛇腰墨乳罗圈腿;老汉的孙女看罢,以碎炭为墨,旧帚为笔,在钱家墙上疾书:开铺姓钱,狗肺狼心绝子人。钱财主见了,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命家丁去抓王家爷女,孰知他们已远走他乡,离开了这块是非之地。联趣5骂出来的对联黄照临,号碧川,清中叶湖南澧县人,主持过澧阳书院,是个很有才学的人。碧川少时,一次看见几个小孩子用锄头在一堆乱瓦中挖青蛙,忽得一句:娃挖蛙出瓦;久思无对,只好作罢。20年后,他担任陕西某县知县,一天骑马不小心踏进了路边的麻田。麻田主人是一个老妈子,狠狠骂了他一顿。这一骂,倒把他20年没有对出的下联“骂”出来了:妈骂马吃麻。这是一副很有生活气息的对联。它的特别之处是上下联各有四字声韵完全相同,仅仅是声调有所不同。而且,上联四字与下联四字也是同韵!三星白兰地相传民国初年,重庆有一酒家,在门口放一瓶“三星牌”白兰地酒,并出一上联征对:三星白兰地;对者非常多,最后中奖的是一位青年的一下联:五月黄梅天。这是一副绝妙无情对。上联与下联毫不相干,但字面上字字绝对。“黄梅天”,五六月间为梅雨季节,叫“黄梅天”。有好事者将这副对联上下颠倒,联尾停顿,各加一字,成为如下一联:五月黄梅天,湿;三星白兰地,干!以“干”对“湿”,反义词相对。同时,“干”字双关,又是“干杯”的意思。蔡锷买笔蔡锷是湖南省邵阳蒋河桥乡人,6岁启蒙读书,11岁师从邵阳名人樊椎,12岁中秀才。1895年春,湖南省学政江标到宝庆(今邵阳)举行岁试。蔡锷跟随父亲蔡正陵从乡下来到宝庆城里。一天,蔡锷到著名的宝元文具店买笔。老板见他小小年纪便来府城应试,十分高兴,拿着一束笔说:“我出个上联,若能对着上联,这束笔就送你。”老板的上联是:小学生三元及第。蔡锷摆着小脑瓜,对曰:大老板四季发财。说完,拱手作揖,接过笔束,笑嘻嘻地离开了文具店。茶酒联趣民国时期,福建泉州有一位富商,在市北角建了一座茶楼,因地方较偏僻,来喝茶的人不多。后有人给富商出个主意,让富商请人为茶楼题了一条向顾客征求下联的上联,悬挂在茶楼门口,并夸下海口,有能对出下联者,到茶楼白喝茶一年,还赠特等好茶十斤。悬挂的上联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这副上联挂出后,果然有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茶楼品茶对句,但始终没有妙句对出,不过,茶楼生意确实红火起来。一天,一位学者装束的人走进茶楼,问:“哪位是老板?”此时恰巧富商在座,忙迎上前来,问:“先生有何吩咐?”学者装束的人说:“老板挂联求对,赏赐可是当真?”富商说:“绝无戏言。”学者装束的人说:“好!”然后要来纸笔,一挥而就: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对句一气呵成,与上联相映成趣,富商连连称妙,忙吩咐手下人去准备茶酒。何叔衡代答对联何叔衡同志,1918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监察人民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内务都人民委员等职。红军长征后,他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日在福建长汀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何叔衡早年曾在湖南家乡附近的宁乡云山学校教书,有一次,当他从学校回到家里时,发现邻居家那个在私塾读书的小男孩正在伤心地哭泣,于是他便抚摸着孩子的头问他为什么哭。起初孩子不肯说,经再三催问,才道出原委——原来塾师要他对对子,如果明天不能对好交卷,就要挨板子。何叔衡问:“先生出的什么对联呀?”那孩子说,先生出的上联是:世上少有蠢伢子何叔衡听罢,心想这个塾师对学生非但不正确地启发诱导,反而用对联讽刺刁难,真是岂有此理,便说:“不要哭了,我帮你对下联。”孩子这才转忧为喜,何叔衡笑着念道:人间难得好先生又说:“交上去,保险不会挨板子了。”那孩子念念这下联,笑了。日出尼姑白水来一学生机智聪慧,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能够对答如流。一日,老师出两个字让他对,出曰:“月明。”学生对曰:“日出。”老师出:“和尚。”学生答曰:“尼姑。”老师又出:“青山。”学生对曰:“白水。”老师再出一字:“去。”学生应声曰:“来。”老师将出句串起来念道:月明和尚青山去,学生也将自己的对句串起来念道:日出尼姑白水来。东坡讽主持一日,苏东坡到一座寺庙游览,听说寺里的主持品行不端,心中不免厌恶。可那主持对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毕恭毕敬,招待甚周,还死皮赖脸向苏东坡求字。苏东坡捉笔在手,疾书一联: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那主持将联悬于高处,许多文人见了皆捧腹大笑。原来这副对联道出两个字谜,谜底乃“秃驴”也!东坡佛印互嘲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日与好友佛印和尚在江上泛舟。苏东坡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手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副绝妙的谐音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骨;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诗。“河上骨”谐音为“和尚骨”,“东坡诗”谐音为“东坡尸”,用的是谐音双关法。两位好友都多才善谑,可谓旗鼓相当,谁也没占着便宜。唐伯虎作趣联一位富商请唐伯虎为其商店写副对联,唐伯虎挥笔写道:“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本来这副对联是对生意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很好祝愿。但富商却是左瞧右看不满意,因为他觉得联中对大发财、多发财说得不够明显,要求唐伯虎重写一副。唐伯虎感到既好笑又好气,也不推辞,挥笔又写一副: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阵进阵出,柜里铜钱真如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富商见后,满意地频频点头,接过对联,千恩万谢地离去。解缙吟联治县官有个自以为才华出众的县太爷,从不把文人雅士放在眼里。一日傍晚,解缙从县太爷门口经过,适逢下雨,便想进门避避。正巧见县太爷在堂前踱步,神态傲慢。解缙想:我今天倒要治他一下,于是便随口吟道:雨阻行人,谁是行人之友?县太爷一抬头,见是颇有文名的小解缙,但他根本不把解缙放在眼里,只是傲慢而懒懒地对道:天留过客,我为过客之东。解缙听罢,趁机跨入大堂,往太师椅上一坐,继续吟道:客既来兮,足下且设鱼肉宴。县太爷又对道:客已至矣,厨中苟呈肚胖汤。当晚,县太爷客堂里烛火通明,酒肴上桌,解缙毫不客气地大吃了起来。县太爷看在眼里,怒在心中:你解缙居然放肆地吃喝起来了,哼,现在别得意,我要让你好来不好走,让你尝尝我的厉害!便吟道:嫩笋初烹,片片难入君客口。解缙一听,这县太爷话中生刺,弦外有音,于是便针锋相对地反击道:老姜细切,条条嚼断主人筋。至此,县太爷才尝到了年轻解缙的辣味。他忍着气,好不容易陪到三更,便想草草收兵,低声道:谯楼上叮叮咚咚,三更三点。解缙明知县太爷耍的是拖身之计,却装做浑然不解的样子,举杯答道:画堂前你你我我,一口一盅。“这……这……”县太爷无可奈何,只好陪解缙一直喝了下去。两人一直喝到天亮,县太爷被拖得精疲力尽,但内心仍然不服,还想刁难解缙,他不开大门,却开后院小门送客,又说:恶犬无知嫌地窄。解缙即对道:大鹏展翅恨天低。县太爷在解缙即将离去时说:恶客无情,去去去,今朝快去。解缙却笑着回答:贤东有趣,来来来,明日再来。县太爷听罢,真是哭笑不得,只好佩服地向解缙打躬作揖。联趣6徐唏白衣嘲科第明代江阴有个徐唏,聪敏好学,才华横溢,未经科举考试而进身吏员,一直擢升为兵部尚书。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们认为他是白衣出身,没有“功名”,便有些看不起他。有一次,一伙科举出身的秀才举人们串通一气,纠合县官,在县衙门请客,想让徐唏出丑。县官指着桌子上的水果为题,让大家作对联。徐唏看破他们的用意,便顺口吟了一联道: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人)。这副对联隐喻那些科举出身的红门秀才,有不少没有什么学问的酸子,而自己虽然出身白衣,却是不同凡响的大人物。那群红门秀才,举人们听了哑然自羞,不得不佩服徐唏之才。霍尚书自讨没趣明代南海人霍韬,字渭先,号渭崖,正德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掌詹事府事。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座寺庙的地址,打算在那里建一处私宅,于是便下令让当地县令将寺庙里的僧人赶走。僧人们被逼无奈,只得迁出。离开的时候,一个僧人在墙上题写了一副对联:学士家移和尚寺会元妻卧老僧房霍韬考进士时,得第一,即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对联既是写实,更巧妙地含有尖锐辛辣的讽刺。霍韬看到后,感到羞愧,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兄弟相戏明朝时期,内乡县有位学士叫李癰,字子田,官任翰林检讨,从事掌修国史的工作。他有个弟弟名叫李荫,字袭美,为增广生员,即增额的生员。李癰因为弟弟官职卑微,多年不见长进,便给他写了一封信,并在信中附了一个上联,加以嘲谑:尔今年增广,明年增广,不知尔增得几多,广得几多?李荫接到兄长的书信后甚喜,但看了上联后又有些扫兴,于是以礼相还,也将李癰的职位入联相对:君今年检讨,明年检讨,不知君检得什么,讨得什么!李氏兄弟以对句相互戏讽的事,在同僚中一时传为笑谈!徐文长巧对知府一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得到人们的赞扬,杭州知府得知后大不以为然。便把徐文长召来同游西湖,要同他对对联句,答对不上,就要把徐文长赶出杭州。徐文长镇定自若,爽快地答应了他。但见知府指着六和塔,朗诵出他的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徐文长听了,并不开口,只是扬了扬手。知府认为徐文长对不上,心中暗自欢喜,便又得意忘形地指着保俶塔出了一句: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只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又在空中画了一个圈。知府见徐文长只是做手势,并不作答,便神气十足地说:“连一句也对不上,还算什么才子?”随即下令要把他赶出杭州!徐文长闻言,不禁哈哈大笑,接着理直气壮地说:“休得无礼!下联我早已对了!”知府说:“你敢无理狡辩,愚弄本府!”徐文长解释道:“你是口出,我是手对。我对第一联,是扬了扬手,就是说:一掌展展,五指两短三长。我对第二联,指指锦带桥,拱拱手,两手平摊,向上一举,就是说: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知府听罢,羞惭得哑口无言。臣节重如山乎明末大臣洪承畴曾亲题一联悬挂于中堂:“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以示自己忠君之心。后他在松山兵败被俘,屈膝降清,但此联仍挂在原处。时人在其上、下联的末尾各加一字,遂变成: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这副对联蕴含着对他的鄙夷讥讽之意。妙对嘲庸才清代宣统年间,一位在日本的留学生因谄媚讨好清朝驻日大臣,于是被保举为翰林院大学士。一日,这位大学士致书胡秋辇论宪法研究会事。误将“辇”写作“辈”;“究”写作“宄”。翰林院有人作一对嘲之: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究宄共穴,九九还将八八除。童生巧联骂贪官清朝时候,有个名叫吴省钦的学台大人。此人无德无才,贪婪无度。有一年,他奉命到某地去主持乡试,利用职权之便,贪污受贿,声名狼藉。有一个清贫童生,因缺金少银,无法献赂,结果在出榜时,名落孙山。于是,这一童生愤然而起,在考场门口大笔一挥,题了一副对联和一条横额,以讽刺那位学台大人。对联是:少目焉能识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横额是:口大吞天。这副对联加上横额,巧妙隐晦地分拆了“吴省钦”的姓名,联语拆字十分自然,讽刺辛辣,溢于言表。陈本钦挨骂清代,有一个长沙巡抚,大号叫陈本钦。在他任职期间,巧立名目,以修筑书院楼房为名,要全城各界,募捐纳税,大肆搜刮勒索,肥其腰包。侍书院楼房将要竣工时,有人写了一副拆字联,嘲骂这位以权谋私的赃官。联语是:一木焉能支大厦?欠金何必起高楼!梁上君子如盗贼清朝末年,湖北汉阳府太守梁鼎芬,不顾人民死活,怂恿兵士对人民搜刮勒索,巧取豪夺。在汉阳城内,早上收小菜捐,中午收杂货摊捐,夜里收医卜星相捐,弄得民不聊生,民怨载道。众市民及商人纷纷罢市,以示**。当时,有人制一拆字联,发泄怨气,联曰: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廿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横匾是:梁上君子这副拆字联,可谓匠心独运。上联隐拆“鼎”字,下联隐拆“芬”字,横匾借其姓套用一句成语,骂他是鱼肉百姓的盗贼。财主门前书*联古时候,有一财主家的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穴牙系工革土土;西女王见金戈戈。横额是:不贝余。很多人看后,都不解其中的玄机。因此,这家财主越发觉得此联是一副佳作,便一直留用了多年。一天,一位潇洒英俊,气宇轩昂的秀才路过财主门前,一看门上贴的对联,不屑一顾地唾了一口,然后走开了。迎面走来的农夫见此情景,便随口问道:“相公可晓得其意吗?”秀才正想给农夫解释对联之意,只见财主端着水烟袋站在了门口。于是,秀才在那个农夫的耳边低声私语了一阵,两人都情不自禁捂着嘴笑了起来。原来,这是一副妓院门口常贴的对联,在这里,只不过是将一副三字联,分拆成了一副七字联。这副妓院对联是:穿红鞋;要现钱。横额是:不赊郑板桥属对斗恶霸清代扬州有个姓张的恶霸,人送外号“张老虎”。他倚仗着在京城做官的舅舅的势力,欺压百姓,横行霸道。他在运河边建了一座花园,经常和一些闲散文人在船上饮酒作乐,霸住河面,不让过往船只通行。有人有急事请求让路,他就故意刁难;要想过去,必须对出他的对联,否则就得等。张老虎的上联是:吃墨看茶听香读画;这个上联,是张老虎家的一位清客,少年时从他教书先生的对课里弄来的。这上联乍看起来似乎并不难对,但仔细推敲却极难对出,对子里的每件事似无理,却又极有理;似不通,却又极有神韵。郑板桥听说后,气愤不已,决定立即惩罚这个恶霸。一天,他扮成渔翁,划条小船,唱着渔歌,来到张老虎霸占的河面上。张老虎的爪牙一见小船,便出来拦阻。张老虎站在船头,高声叫喊:“老头儿,你可晓得我张大爷的规矩吗?”郑板桥说:“晓得,晓得!对对子,是不是?你那对子我们渔家人对起来可便当了!”张老虎以为渔翁口出狂言,便冷笑着说:“好,你若能对出,我张大爷把岸边的花园拆掉,也决不再到这河上游乐了;若对不出,我张大爷可不是好惹的!”只听郑板桥应声“好”,便高声对道:吞风卧露喝月担云。张老虎等人听了,顿时无言以对,灰溜溜地回去了。后来,他们听说那渔翁是郑板桥装扮而成的,就拆掉了河边的花园,再也不敢到河上横行霸道了。联趣7郑板桥书联嘲盐商有一次,一个大盐商,求郑板桥写副对联,郑板桥要一千两银子,大盐商一再还价,郑板桥答应降一半价钱,不过他又道:“我这里有个规矩,先付钱,后写字。”大盐商只付了五百两银子给了他。他收好银子,把纸一铺,提起笔来,龙飞蛇走似地写了七个大字:饱暖富豪讲风雅;接着,他将笔一放,转身欲走,大盐商急忙掖住他的衣襟说:“先生,你只写了上联呀!”他笑着说:“你只付半价呀!”大盐商知道中了他的计了,无奈只得忍痛又给了他五百两银子,他才续写了下联:饥馑画人爱银钱。郑板桥放下笔,笑道:“我们画人不像你们高雅,你们看不起金钱,我们却爱财如命呀!哈哈哈!”曹雪芹应对骂财主香山四王府村只有两眼水井,一眼在街中心,一眼在财主张伯元家后花园里。张伯元仗着自己有钱有势,硬是把街中心的井给填了。人们要吃水只好到他家里去挑,他在井旁放了一个瓦罐,谁想要挑水就必须投进一个铜钱。乡亲们对他恨之入骨,怨声四起,张伯元犯了众怒,他为了给自己可恶的行径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就写了一个上联:丙丁壬癸何为水火,并扬言:只要有人能够对出下联,他就认输,不再收水钱。住在村西的曹雪芹得知以后,心想:这有何难。他叫人拿来纸笔,挥笔写道:甲乙庚辛什么东西。上联丙丁为火,壬癸为水;下联甲乙属东,庚辛在西,不仅对得工整精妙,还骂了张伯元不是东西。从此,四王府村的人吃水再也不需要花钱了。李调元巧对知州李调元任两江主考期间,当地一些文人学士和官僚豪绅非常嫉妒他。一日,知州设宴,宴会上,知州指着事先摆好的一盆棕树说:“今天以此为题,我出一上联,希望大人能够赐对。”李调元说:“某愿请教。”州官吟出一上联:蜀西老棕,梗长叶大根基浅;李调元何等聪敏,一听即知,这上联含有蔑视自己的意思。但他并不着急,这时,一道名菜“金钩兰片”上桌来,他抢先尝了口,连称“好菜,好菜!怪不得敝地人都夸江南嫩笋。”“怎么个夸法?”州官问。李调元笑道:江南嫩笋,嘴尖皮薄肚腹空。州官等人自讨没趣,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明知遭了讽刺,却只能在那里尴尬地苦笑。戴衢亨夺魁题联清朝时候,江西有一名士名叫戴衢亨,自幼勤奋好学,才华出众,但是,他参加了数十次考试,一直考到三十将尽,却连个秀才也没考上。一年又逢县考,戴衢亨仍是名落孙山,榜上无名。众童生出于义愤捐助他买了个秀才,才使他取得了乡试的资格。在接下来的八十天里,他从乡试到京试,从京试到殿考,连中三元,皇帝亲自召见,钦点头名状元,衣锦还乡。戴衢亨有感于自己赴考的坎坷经历,警告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玩忽职守,埋没人才的官员,于是便在家乡的一座祠堂上题了一副对联:三十年间,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拖下紫袍归。戴衢亨高中状元,影响很大。那个县官自知失职有罪,便暗中挂印逃走了。穷童生题联讽学台清代有个学台叫吴省钦,目不识丁,胸无点墨,而且贪赃枉法,名声极坏。有一次,他奉命到某地主持考试,有一个家境清贫的童生,本有才学,却因无金献贿,未能考中,气愤之下,在试场门口题上一个横额:口大吞天这四字隐“吴”字。接着又在门两旁书下一副对联:少目焉能识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少目”即“省”字,“欠金”即“钦”字。这一匾一联,对吴省钦这个不识文字,以金取士的不法学台,给予了尖锐的讽刺。二人作联警贪官清朝时,有一位镇江知府,把官厅修建得焕然一新,并在这里大宴宾客,请诗文大家吴鼐撰题楹联,吴鼐并不深思,提笔书出上联: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宝;这上联嵌了镇江的名胜金山和银山。但他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下联。不料,旁边有位姓郭的士予拖口对道: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这下联嵌了三国时东吴孙权在镇江筑的铁石——铁瓮城。此联的意思是此处虽是肥美之地,但为官者不可起贪心,否则将会遭到老百姓的反对,那可就危险了。此上下联可谓是珠联璧合,众人莫不称妙。李彦文写联嘲周福清代李彦文,在学校教书,一天夜里,正在书房读书,突然,几个小学生敲门进来,告诉他:周福员外要筑坛打蘸,超度祖先,强令家家户户出钱致祭。如果交了祭钱的话,就交不起学费,只好退学了。李彦文听罢,心中暗暗不平,就拍着孩子们的肩膀说:“请转告你们的父母,我可以免去你们的学费,你们可以继续前来念书。”学生们赶忙叩头拜谢先生,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李彦文想:周福的父亲生前敲诈勒索,欺压乡里,作恶多端,死后还要村民出钱为他打醮超度,天理何在?周福又仗着儿子在县里做官,为非作歹,烧些纸钱便可赎罪吗?于是他在一怒之下,奋笔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了周福家的大门上。打醮能超生,岂非阎罗是赃官;纸钱可赎罪,难道菩萨也受贿。周福看了以后,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当得知是李彦文所写时,狠狠地骂道:“落第狂生,我叫你永世不得翻身!”李彦文确是赴过两次试,而且都是第一。因为没有银两孝敬主考,又不肯屈膝求人,两次都被除了名。周福跑回大厅,与和尚道士们计议,妄图“作法”,将李彦文整死。令周福没有想到的是,李彦文不但没有遭遇不测,反而顺风顺水,李彦文遇上了爱才用贤的主考,几年之间,居然连考连中,三十岁刚出头就做了两广巡抚。李彦文走马上任前夕,带了几名僚属回乡省亲。进村从周福家门前经过时,见他家大门紧锁,门上贴着封条。前来迎接的乡亲告诉他:“周福儿子因草菅人命,受贿枉法,已被上司查抄家产,捉拿问罪。周福也跑到外乡当乞儿去了。”李彦文听后,不禁感慨道:“作了孽,靠烧几把纸钱是赎不了罪的,要紧的是为人处世,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啊!”张之洞联嘲知府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微服私访,来到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县),遇见一个同窗,他挽留张之洞在他家住几日,张之洞见盛情难却,就答应了。张之洞的这个同窗,在一个缙绅家里当私塾先生。张之洞到同窗家的第二天,这个缙绅要他的同窗去参加松江知府的寿宴。他把这事告诉了张之洞,张之洞说:“我也去看看。”他就答应张之洞和他一同去了。为知府祝寿的宾客,有知府的同僚,也有地方上的闲散文人。他们见面后彼此寒暄吹捧一番,哄笑声充满厅堂。身着便衣的张之洞和这位私塾先生却被冷落在一旁。忽然,知府看见了他俩,就问那位缙绅:“那两个是什么人?”缙绅回答说:“一个是我家的先生,另一个是他的朋友。”知府用鄙夷的眼光望了他俩一眼,转身走了。寿宴要开始了,张之洞抢先坐在了首席上。宾客们看他身穿布衣,个个暗自惊讶,一介草民竟敢如此无礼,便默默地望着知府,看他如何对待。知府虽然恼火,但当着满堂宾客,也不好发作,便走到张之洞面前,手指桌上一道名菜,用说话的口气出了一联。鲈鱼四腮,独占松江一府;张之洞一听,知道这知府是以“鲈鱼”自比,说他是松江一带的土皇帝。张之洞不慌不忙地拿起一支筷子,指了指桌上的另一道名菜,高声吟道: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知府一听这话口气不小,心中一惊,向张之洞说声“领教了!”,忙命人去找那个私塾先生,打听他朋友的名字,当听说来人是两江总督“张之洞”时,不禁大惊失色,就急趋到张之洞面前,跪倒在他的脚边,口称“卑职有眼无珠,该死,该死!”纪晓岚答联戏太监相传,纪晓岚刚进翰林院时,并不引人注意,连太监总管都不认识他。有一次,太监总管见他身穿蟒袍,手拿折扇,觉得怪好玩的,便出了一上联说道: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这上联出得不算太俗,其中嵌春夏秋冬四季。纪晓岚觉得也满有意思的,恰好老太监说话操南方口音,随口答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老太监听后,面红耳赤,知道碰上了对对高手。对句嵌句不仅道出了东南西北,对他的“春夏秋冬”,还巧妙地调笑了他,因为太监的那个“东西”早就被阉割了。送炭与添花从前,有个穷秀才,经常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有时向一些有钱的亲友借贷,这些亲友们不但不给,还往往把他拒之门外。后来,他考中了状元,荣归故里。当地名流富豪和原先那些有钱的亲友,都备了厚礼,约定某日去状元府攀附巴结。这新状元非常痛恨这种势利眼,到了那天,他不但不备酒礼迎,而且还在关着的大门贴上一副对联,拒见这些势利客。对联曰:忆当年,一贫如洗,缺柴缺米,谁肯雪中送炭?到今朝,独占鳌头,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联趣8进士进土从前,有个财主本无学识,却肯出钱,结果父子二人都买了进士功名,妻因夫贵,婆媳二人也加封为夫人。除夕这天,为炫耀门庭,他家门上贴出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邻里看了不顺眼,于是暗中将此联添了几笔。&&第二天,财主出门一看,气得发昏,原来对联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一两笔之别,吉凶相反,改者奇想,令人叫绝!考生作联嘲考官相传,清朝某人到某地任主考,然此人才疏学浅,自己不能批阅考卷,碍于脸面,又不便请人代阅。&&于是,他将试卷依次编号,卷成管状,cha在签筒里摇,最先跳出者录取为第一名,此后每跳出一个便录取一个,直到取满为止。&&如此一来,致使许多有真才实学的考生都名落孙山。&&此事传出后,一时哗然。&&一考生气愤不过,当即作一联对其进行讥讽:尔等论命莫论文,碰吾侪用手不用眼,摇顾人情不顾脸面清代科场贿赂风盛。&&雍正十三年顺天乡试的主考官员是工部侍郎顾祖镇,副主考是翰林学士戴瀚。&&顾、戴二人到职后,大肆收受贿赂。&&一些才学平庸的考生kao人情、金银打通关节,纷纷考中,而那些正直且有真才实学地考生却名落孙山。&&从而引起众考生怨声载道。&&有人作一联对顾、戴二人进行嘲讽:顾司空顾人情不顾脸面戴学士戴关节不戴眼睛穷书生回敬泼女子古时候,一个穷书生游学江南,迎面碰上一个女子,女子见他衣衫褴褛,捉襟见肘。&&手里拿着一把破扇,觉得好笑。&&冲着书生口吟一上联:户羽石皮,湖北书生摇破扇;这位书生虽然是败絮其外,但却金玉其中,有满腹文才,他见那女子笑话他,好生恼火。&&遂见那女子穿着一双歪鞋,便反戈一击道:革圭不正。&&江南女子踏歪鞋。此联的上联中,“户羽”、“石皮”是“扇”和“破”的拆字,下联里,“革圭”、“不正”是“鞋”和“歪”的拆字。老童生泄愤成佳联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有个童生屡考不中,只因家境贫寒,无钱给主考官送礼。&&这年。&&考期又到,他又去应试。&&主考官故意想奚落他,就出了一个上联: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老考;老童生见这分明是在嘲弄自己。&&气愤不过,心想:我榜上无名,屡考不第,并非因我无才,只不过是我没有钱财贿赂你这狗官罢了!豁着今生不再求取功名,儿孙后辈不当官宦,今天也得出出这口恶气。&&于是,他面对主考官,冷笑了一声,对道:二人成天。&&一人为大。&&天大人情,人情天大。主考官刚一听。&&还没听出什么。&&但仔细一琢磨,这话里有话,老童生是在骂他是个贪官,不禁恼羞成怒,正要发作,那老童生早已拂袖而去。朱罗二人相戏谑古时候,有一个姓朱的人赶着两头肥猪,赶到集市上去卖。&&半路上,遇见邻居姓罗的骑着一匹骡子,从镇子上而来。&&姓朱的即兴得一上联:四维罗,马累骡,罗上骡下罗骑骡;联内先拼字,后又迭用同韵字“罗”与“骡”,实是有趣。&&姓罗地一听姓朱的在戏谑他,又见姓朱地赶猪而走,顿生下联,对道:八牛朱,犬者猪,朱后猪前朱赶猪。下联和上联,一一对应,确实是巧思。&&姓朱的听了,只好点了点头赶着猪与姓罗的分手了。蒲松龄巧骂石先生蒲松龄屡试不中之后,决计发愤著述,他特地写了一联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一时风传乡里。&&同乡有个姓石的豪绅,人称石先生,他粗通文墨,自命不凡。&&看到这副对联,石先生很不服气,他要和蒲松龄比比高低。一天,石先生见一只小鸡死在砖墙后面,便以此为题出了句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他要蒲松龄对出下联。&&蒲松龄看出他不怀好意,便暗想一计,故意装作初学无能,谦虚地说:“我不会对,但又不能不从命,我就学着一字一字地对对看,望先生别笑话,并请一字一字地帮我记下来。&&”石先生以为蒲松龄真无能,便笑着点点头说:“你说我记。&&”蒲松龄看着上联,一本正经地对道:“粗对细,毛对羽,野对家,兽对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完了。&&”石先生写完一看,见录出的下联是:粗毛野兽石先生。他顿时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蒲松龄说声“见笑了”,便昂然而去。先死先生相传,古时有一位私塾先生,正在给学生讲课时,一位生了疥疮的学生用手抓痒不止,弄得两手都沾上了血,但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私塾先生越看越恶心,但是不好直说让学生停止不抓不挠,于是便出了一句上联。&&让抓痒地学生答,说答不上就要到室外去罚站。&&先生说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痒不抓,不抓不痒,越痒越抓,越抓越痒;学生见先生用出联取笑他。答不上还要受罚,越想越气。&&于是对道: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好生好死,好死好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改联嘲黄州贪官湖北黄州府知府某人,爱财如命。&&非常贪婪,断案不辨是非。&&他曾为城外地放龟亭(相传为苏东坡在黄州时所建)题有一副对联:昔日黄州何如,今日黄州何如,请君且自领略这是赤壁亦可,那是赤壁亦可,何必苦为分明这副对联上联写黄州的古今变化,下联说的是武昌西赤矶山与黄州西北赤鼻矶何为赤壁之战故址的争论。&&有人把此联改成了如下的样子:原告送钱若干,被告送钱若干。&&请君且自领略这边有理亦可,那边有理亦可,何必苦为分明上联揭露他原告、被告的钱都照收不误,下联讽刺他判案根本不论是非曲直。&&贪官、昏官的面目暴露无遗。邓副榜纳妾成笑柄清朝四川省某县城内有个副榜叫邓禄生,曾娶妻妾石、赵、胡、刘,中年丧偶后家道中落。&&欲娶周、黄、蒋、夏。&&均成泡影。&&后又欲娶细沙河曾姓少女,得前岳母和干儿子等资助,大摆排场。&&没想到远道迎亲时,却被曾姓族人——素习武功之和尚出面阻婚,喜事终成笑柄。&&城中某秀才戏作长联以讽之:好色太痴情,石赵胡刘,莫填欲海;周黄蒋夏,枉用心机。&&一提起万念俱灰,休谈风月。&&岂料琴生播弄,话及曾姑;哥弟商量。&&媒通杨氏;遂使女流慕势。&&以彼妹竟配肥郎。&&择吉快迎亲,前提起副榜灯笼。&&后拥着新人彩轿,吹吹打打细沙河梗塞难行。&&早安排黼服花衣,恭然稳坐;并检点檀香蜡烛,只待圆房。&&且先支干儿子几串青蚨,恰好暂时挪扯;并哄得丈母娘两挑黑漆,何妨竭力辉煌。&&素性爱排场,旧饭壁糊成新板壁。续弦成笑柄,凤冠霞帔,借取惟艰;玉镯金钗,得来不易。&&忽接到一函乍递,顿起波涛。&&只缘和尚宴请,拦舆阻嫁;旁观多事,纠众翻婚;这回胖子无缘,逼幼妇男招佳婿。&&闻言交下泪,请屯正密书手札,派礼官高坐肩舆,急急忙忙大垭口飞腾直上。&&生怕退亲朋贺礼,叹气连天;死去求文武官员,磕头抢地。&&硬等到初九日毫无影响,才知一口冷痰;定然是五百年结下冤愆,到此半生结果。&&放声长泣哭,好姻缘变作恶姻缘。妙联鞭赃官某年除夕,一个贪赃枉法又厚颜无耻地县官,在县衙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六欲有节七情量度八面兼顾久居德苑十分廉明。横额:“福荫百姓”。初一早晨,衙门口很多人围观,还不时有惯于逢迎拍马的人喝彩:“好呀!写得真是妙极了!”县官端个茶壶在院中走来走去,得意洋洋。&&突然,一衙役匆匆跑来说:“老爷不好啦!不知是谁在红对联外又贴了一副白对联。&&”他急忙跑出去看,只见对联写地是: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五官不正四蹄羁縻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横额是:“苦煞万民”。知县看罢,气得满脸煞白,使劲甩掉手中茶壶就拼命撕起白对联来,围观的群众一个个笑得离开了。穷农民应对骂财主从前,有一个有钱有势的大财主做寿,当地有个富户,要写一副连环式寿联祝寿,借此献媚讨好。&&他搜肠刮肚好不容易凑成上联,却无论如何也写不出下联了,就只好把这上联送去。&&人们一看,只见写的是: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尽珍肴美味,位尊德大。&&大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人们一看这上联写得还算不错,但缺下联,于是不少人也想借机讨好,对出下联。&&但挖空心思不能对出。&&不料,有个识文断字地穷农民看了这个上联。&&想骂骂这个为富不仁地大财主,就把笔一提,写出下联: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黑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无葬身墓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后悔,悔之晚矣。秀才写春联戏财主从前,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请村子里地秀才写春联。&&秀才对财主的所作所为早就痛恨在心,今天终于有机会捉弄捉弄他了。&&秀才经过一番思考。&&提笔写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秀才写完后,给财主念了一遍:明日逢春好,不晦气,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财主一听,眉开眼笑地把对联拿回家贴到了大门上。第二天,人们经过财主家门口时,都围着看这副春联,有的还大声念起来:明日逢春,好不晦气,念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这么一念,引起一阵阵哄笑。&&财主气得吹胡子瞪眼,大骂秀才,赶紧叫人把这副春联撕掉了。郑板桥辱知府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任潍县县令时,莱州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这个孙嘉新是个专门搜刮百姓财物而腰缠万贯的财主,四品顶戴是用千两黄金捐来的。&&郑板桥对此人深恶痛绝,便决定借此机会捉弄他一番,于是爽快地写了一副对联:交忠朝廷因受百姓横批:前程金修那位孙知府只粗通文墨,左瞧右瞧,虽然不大明白里面地含义,但认为总归说的是好话,尤其是横批,似乎预示着他地前程远大。&&满心欢喜,连忙叫人装裱好,悬挂在大厅正中。一日,孙知府在大厅接待客人。&&一位客人见了中堂上悬挂地对联,大吃一惊,悄悄把孙嘉新叫到一边,在他的耳朵边嘀咕了几句。&&知府大人地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待客人一走,孙嘉新暴跳如雷,几把将对联扯下,撕了个粉碎。原来,郑板桥写的对联,是从当时流行的一首打油诗中得来的。&&打油诗原文如下:可笑莱州孙嘉新,四品前程耗千金。效忠朝廷少文才,恩爱百姓缺两(良)心。灯笼联嘲财东有一年过元宵节,李灌糊了两个大红灯笼挂在门前,并贴了一副对联:挂出去与乾坤壮胆,看起来为日月增光。灯笼糊得好,对联写得妙,村里地人都争着来看。&&村里有个财东,也请人糊了一对更大的灯笼,自以为花了不少银子,看的人一定很多,可是眼看着人都拥到李灌家门前去了,心里生气,便也挤过来想看个究竟。&&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副好对联,向李灌拱拱手说:“李先生,元宵佳节,也请你为我写一佳联,不知尊意如何?”这财东平日里巴结官府,对穷人却很冷酷苛刻,李灌对他恨之入骨。今见他求联,灵机一动,爽快地答应说:“行!”取出纸笔,略一思索,便挥笔写下一副对联:腊灌心肠,惯向黄昏行黑道,纸糊面皮,几时白昼见青天。众人一看,想想这财东平日的作为,哄地一声笑起来,都夸李灌写得好。&&财东明知挨了骂,可这对联是自己要人家写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得忍气吞声,厚着脸皮也跟着大家说好。联趣9针砭时弊作嘲联清咸丰年间,京城有人写了这么一副对联来讥评时政:五日内三相沦亡,真假革殊途,一老一病一冤枉;两月间四夷宾服,战守和异议,半推半就半含糊。上联“三相”,“一老”者,指裕泰,老死于任上;“一病”者,指杜受田,病死于途中;“一冤枉”者,指耆英,因被同仁陷害而降职。下联指咸丰年间相继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俄分别签订的《北京条约》等。&&似乎“四夷宾服”,实际上是“半推半就半含糊”。对联从时事着手,既有纪实,更有讥讽。&&将官员的百般丑态,统治者对外的屈辱投降都刻画于纸上。侄儿不做做孙儿刘维桢乃黄冈大地主兼工商资本家,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跳舞的线第三关怎么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