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到峨眉山怎么走心灵术怎么修炼?

身心灵的修炼
身心灵的修炼问:关于“男女双修”,能否请您再进一步谈一谈?师:“男女双修”实际上是一种表达方式的错误,传统佛教里并没有这种表达方式。传统佛教是怎么表达的呢?叫做“阴阳双修”。何谓阴?何谓阳?阴阳遍及宇宙虚空,世间万事万物都由阴阳和合而成。天地之间,男为阳,女为阴。男同志左边为阳,右边为阴。女同志左边为阴,右边为阳。我们的为阳,心为阴。远古的时候,人的前面为阴,背面为阳。我们现代人,前面为阳,后面为阴。有形有相的为阳,无形无相的为阴。万事万物皆是由阴主宰阳。也就是说,是无形无相的力量主宰有形有相的力量。道家讲的“性命双修”,指的就是“阴阳双修”,只是后来别有用心的因为另有所图,把它篡改了,所以就成了现在所谓的“男女双修”。佛在《椤严经》里讲得很清楚,,就是把我们身体的阴阳修和谐,修统一,再把我们这个一和大自然合二为一——与万物一体。如果说一定要男女双修才能成就的话,那么我们汉传佛教从古至今那么多的高僧大德都是孤家寡人,独自清修,岂不是说他们都不能成就,只有用藏传佛教男女双修的方式才能成就?在古印度修行的教法里,尤其是佛教,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修法,而且还以戒律的方式严禁这种行为。一个连最基本的生理欲望都不了,还谈什么修道?“男女双修”不是双修道,而是不了生理的欲望,留恋这个东西,才去尝试。通过尝试,明白以后就超越了。这不是修道,而是破除神秘感,破除我执。出家人里的确出现过这种情况,有些人从小出家,从没有体验过男女之间的感情,无法超越,因此才舍戒还俗去尝试。最终了解了,不迷惑不留恋了,也就超越了。这不是别人需要,是自己需要。并不是通过男女双修能达到多高的境界,而是超越那些不该留恋的事情。如果一个修行人已经超越了,他根本就不需要再去尝试,为什么还要走回头路呢?我们身体腰部以下为欲界;腰部以上,咽喉以下为色界;咽喉以上为无色界。过去的祖师曾经讲过,把腰部以下空掉,就超越了欲界;中间空掉,就超越了色界;上面空掉,就超越了无色界。把身体分为三部分,针对的就是三界。如果你超越了三界,就会发现其实只有一界,乃至一界都不存在,中间只是一条通道,古人造的丰收的“丰”字就是这个意思。对世俗人来讲有三界可出,有佛可成。对圣人来讲,无三界可出,无佛可成。如果一个人没有超越生理的欲望,过度地压抑,就会变态;过分地克制,生理就会变成一潭死水,三四十岁的身体就会如同六十岁的身体,像枯木一样。当修成这种状态,不要说成就了,就连生命都无法持久。修行,首先要把生理的机能修活,而又不落俗。但是一旦生理的机能修活了,在某个阶段会非常旺盛,欲望会非常强烈。如果这时候不适当地加以调整,心态不及时转变,很多人,甚至每一个人,都会停留在这个阶段,无法超越。古时候的人到了这个阶段是如何超越生理的欲望的呢?他们往往过午不食,夜不倒单,把意念放在头顶上,甚至把意念放在呼上,不放在吸上。因为当意念放在“吸”上时,会增加生理的欲望;当意念随着“呼”,就把生理的欲望排除了。当男同志生理欲望强烈的的时候,就不要在地上打坐。古人是坐在高高的山顶上,或者楼顶、房顶上。因为这时候身体的气很足,能量很强,地球的引力会把身体的能量往下吸,生理的欲望就会特别强烈。当坐在远离地面的高处,地心引力减少,气就不会往下沉入丹田,而是往上升,生理欲望就会减弱。所以古印度有一派修行人天天在树杈上打坐,或者在屋顶上打坐,被后来的佛祖斥为外道。古人这样做有他的道理。但是,如果你把这种方法当作究竟的方法,那又是错误的。在不同阶段,身体会出现不同的反应,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对治。道教、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都谈到过“降白虎,斩赤龙”,这是真实不虚的。如果你们细心留意的话,会发现在修行的这个团体里,有一小部分很刻苦用功的人,他们面黄肌瘦,身体非常虚弱,一看就知道生理的机能压死了,枯萎了,没有修活。一个生理机能修活的人,额头一定是开阔,发光,饱满的,脸上会透出一种油光,根本不需要用什么润肤霜,身体的精气神是最好的润肤霜。为什么修行能让人返老还童呢?透过修行,即便你的生理年龄已经很大了,细胞仍然可以处于很年轻、很旺盛的代谢状态。常人的细胞,尤其是运动员的细胞,代谢得比较快。修行人的细胞代谢得比较慢,也就是修行人细胞的生命期比不行修人的长。原因有两个,一是修行人的身心很宁静、和谐、统一。比如修行人的细胞十天代谢一次,也就是十天死亡一次。不修行人的细胞七天就死亡一次。假设不修行的人,一生之中细胞要代谢3600次,那么修行人的细胞可能只代谢2500次,乃至更少。细胞代谢得少,使用的时间长,所以人就长寿。还有一个原因跟饮食有关。肉食产生的能量为阴性,它往下沉,不容易往上升。而素食产生的能量为阳性,它往上升,不容易往下堕。往上升为神,往下堕为气。一个人身体的气足就有欲望;而神足就脱俗,就有智慧。当一个人的心完全停留在修道上,生理上的困扰怎么可能不能超越呢?古时候的修行人很少讲身体上的反应,和身体上的功夫,很少提出身体上的问题。对他们而言,身体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因为百日之内就突破了,所以他们从来不会把心放在身体的反应上。为什么我们现代人的身体那么难以突破呢?因为我们过于在意身体的反应,把心都放在身体上。过去的修行人谈境界的时候,多数是谈心灵的境界。即便是谈心灵的璄界,禅堂的祖师也会拿香板打你,不允许你谈,怕你执着。一个人的心放在境界上,怎么可能继续往前走呢?所有的境界都不过是沿途风光,而修行的道路上有无数的风光。所以古时候只要你没有明心见性,就不允许你停留在境界上。古人一再强调,身体不空掉,无法入道;世俗的功名利禄、七情六欲不空掉,无法修道;心不空掉,无法证道。试问大家空掉了哪一层?都是知觉跟着感觉跑!身体一有感觉,知觉就跑过去了。谁能做到觉知高高在上,不管身体的感受呢?本来打坐就应该把心抛到身体之外。我们现在倒好,整个心都放在身体的反应上,这里痛,心就跑到这里;那里麻,心又跑到那里;肚子饿了,心就跑到肚子上去了;腰酸了,心又跑到腰上去了……心始终在身体上打转。以这种方式怎么可能修道呢?古人一坐就是几天,身体都坐忘了,甚至连心都忘了,进入一种无记的状态,身心都忘掉了,正念也丢失了。我们现在,放120个心,绝对不会进入无记状态,身体空不掉,心也空不掉。但是,在刚盘腿的前30分钟,这时候心是没有了,不是空掉,而是跑掉了。半小时后身体开始痛了,心又回来了,回到身体麻痛的点上去了。在尝试了生理的快乐之后,真的就能超越生理的欲望吗?答案是否定的。身体没有转化,无论你怎么尝试,都超越不了生理的欲望。正如我们昨天所讲,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欲望和合的产物,这种与生俱来的欲望是极难超越的。只有当你明心见性了,心灵高高在上超出你的身体,心念不住在身体上了,欲望才不会左右你。为什么我们主张修行要盘腿打坐呢?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盘腿的时候,脚、小腿、大腿、盆骨和腰这些部位是一节一节地往上麻,往上痛。如果你能坚持不动,就一节一节地往上疏通,也就是从下往上一节一节地空掉。之所以能空掉,说明它通了。当下面通了,才能一节一节地往上通。当下面空掉,力量被逼上来,生理欲望就没有了。当生理的力量从下往上升的时候,它自然就变成了光体。能量往上走就是智慧,往下走就是欲望,人的兽性就会显露出来。所以祖师讲“顺则凡夫,逆则圣”。盘腿打坐就是要改变我们生理能量的流向,让它从下往上走。这方面我已讲过多次,在此不再赘述。莲花生动功的“河住江翻”就是帮助解决男女生理欲望的问题,帮你打通任督二脉,让能量从下面走到背部,从背部升到头顶,然后再出去。为什么叫“河住江翻”?仔细体会一下它的意思:河里的水停住不流了,江里的水从下面翻到上面,翻了个个,水逆流而上。当你完成“河住江翻水倒流”的时候,生理的风浪自然就平静了,这时候你的眼前才会大放光明。这时候你的睡眠是很少的,因为下面的能量全部升上来,聚集在头部,头脑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不会昏沉。即便昏沉,也是短暂地犯困,休息半个小时,最多一个时辰,就有精神了。为什么一般人一天睡那么多个小时还睡不醒,而且睡得那么死呢?因为欲望太重了,头脑的神变成气,气变成精,往下走了,也就是上面的能量降下去了。你什么时候把下面的能量修到中间,把中间的能量修到上面,头脑的能量足了,就不会昏沉,不需要睡觉了。所谓的睡觉,只是让身体休息,头脑仍然保持灵明、清醒的状态。这时候仍然可以看到第六意识的起心动念。为什么现在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妄念呢?因为头脑的神不足,被浊气和欲望覆盖了。为什么一个人修到一定程度,会特别聪慧,看问题的角度和起点会那么高呢?因为他用的是神,不是气。为什么佛教强调:临终时从头顶出去,就与佛相应;从肚子出去,就与饿鬼相应;从肚脐眼出去,就与畜生相应;从脚下出去,就与地狱相应呢?所以修行要关闭六根。六根一关闭,身体先天的门自然打开。我们先天的门是什么时候关闭呢?当我们的六根开始起用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美其名曰长大成熟了,眼睛会观察事物了,头脑会思考问题了,嘴巴会说话了,身体会做事了,六根都起用了,这时先天的门就彻底封闭了。六根用得越多,后天的门用得越多,先天的门就封得越死。所以我们要修练,要打坐,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要闭关,把自己的五根切断。当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不看,不听,不闻,不尝、不触的时候,前五根自然就切断了,只有意根没法切断,这时候它会超常地活跃,因为前五根的力量全部转向了意根,意根得到前五根的力量,怎么可能不活跃呢?什么时候你再学会把意根转向七根——第七识,七识也会非常活跃,活跃之后,会传递给八识,把这个仓库的门打开。所以一个人身体的力量不够用,就是五根用得太多,意根太活跃,太散乱,把身体的力量消耗掉了。意念的劳累比身体的劳累消耗的能量更多。少吃肉食,少吃刺激性的食物,每餐吃七分饱,你脸上的污浊之气就会逐渐减少。我们每餐都吃得太饱,食物的刺激性又强,身体转化不了,就沉淀淤结,时间久了,气脉就堵塞。浊气排不出去,清气升不上来,头脑就昏沉,睡觉就睡得很死,脸上就没有光泽,眼根、耳根就不灵敏。我们只知道吃饱可以让人身体健康,有力气,有精神,但忽略了一个问题,有时候饥饿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健康,更有精神,更有智慧。身体就是一块电池,每天吃喝就如同在充电,一块电池天天充电,年年充电,电源从来没有切断过,久而久之,电池的使用寿命就会减短,就会报废。为什么古人养生,每个月有三天不吃饭,用白开水清洗自己的肠胃呢?就像万行,每年有半个月不吃饭,这半个月他就不充电了,让身体的能量全部消耗掉,让这块电池空一空,然后再继续充电。天天吃饭就等于一块电池天天插在插座上充电。你什么时候切断过电源,中断过充电?大家只知道吃饭是为了滋养身体,不知道不吃饭也是为了滋养身体;只知道补药可以让身体建康,不知道泄药也会让身体健康。适当地泻一泻,让肚子空一空,身体会畅通。你们有没有感受过吃得越饱越没精神,越昏沉,越想睡觉;而吃六七分饱反而有精神,头脑更清醒?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头脑沉甸甸的?如果感觉始终是这样,想开智慧,开悟,那真的是妄想!什么时候你的身体空掉了,无论是在打坐、睡觉,还是走路,感觉身体不存在了,尤其是上半身和头脑不存在了,开智慧、开悟成佛才有希望。问:您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学佛的根本在于起用。而一般人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您是怎么看待这两个观点的?
查看: 1271|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南昌创业大学第二期高级总裁班《突破领导力心灵修炼》课程圆满结
 日晚,我们结束了由白笑禹老师主讲的南昌创业大学第二期总裁研修班的开班课&&《企业家突破领导力心灵修炼》课程。
两天两晚的时间,学员们感触很多。从刚进课程的迷茫、观望、无所谓到后来的积极参与其中、争先恐后上台分享自己的感受,我们在一点点放下面子,放下过去的荣耀,以空杯心态去换取自己在课程里最大的成果。我们开始了解自己,开始从一味向外探索转为向内觉察,我们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是的,了解自己的信念,观察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有机会打破原有的行为模式,从而改变信念,改变人生!
  在外面的每一天,我们都不了解身边的人,但我们依然要做出很多的选择与判断。而每个选择与判断背后都是我们的信念。而我们的信念又是什么呢?
  每天的忙碌,我们都在忙些什么呢?是在弥补过去错过的事,还是在为未来的事烦恼呢?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活在当下,真切的感受此刻的空气,呼吸,冷暖,此刻真实的喜,乐,悲,善。活在当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做一个生活中的智者,去经历人生的种种体验,生命将因此而丰盛富足。
  我们每个人都对未来有很多的期待,但为什么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呢?两天的课程是一个不断向内寻找发现的过程,去看看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去了解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去看看自己跟他人的关系。去找回自己真实感受的能力,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身心合一。
  &天下财天下人取之!&当我们有这样一种高度与格局的时候,我们将会放下很多对财富、对利益的固执偏见。从而有机会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去为这个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以更博大的心胸负起更多的责任,让世界因为有你而变得不一样。
  有一个63岁的学员分享说:&以前每次去应酬都很被动,特别是面对喝酒,内心是十分不想喝的,但是却没有办法,不敢得罪应酬的人。通过白老师的课程,我明白了,其实我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如果没有那些跟我喝酒的人带给我的机会与帮助,我和我的企业走不到今天。以后,我会很开心很感恩地去应酬。&是的,换一个角度看世界,换一种心态去行动,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我们可以选择的,选择一种让自己开心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
  2014年已经开始了,问问自己&&这个世界对我有怎样的期待?新的一年,我要创造怎样的成果?是的,有目标,有决心,就去行动吧!当我们的能力越大,企业越大的时候,我们的责任就越大!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影响力就越大!修身、齐家、治企、平天下!去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让身边的人、让自己的企业都因为自己的正向而引发更大的正面影响力,这就是大爱!因为爱,所以感恩,因为感恩,所以慈悲!两天两夜的课程只是一次生命的彩排,我们庆幸还有机会去创造幸福与美满,因为我们值得拥有!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是一切的源头!愿所有学员从此拥有更加幸福美满的人生!
&中汇教练精粹,孚载素质强国
白笑禹公众微信:baixiaoyu_1972
白笑禹个人官网:
大学生起航计划公众微信:dxsqh_2007
深圳市中孚溯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cn价格(元)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装订:硬精装
装订:硬精装
装订:硬精装
装订:硬精装
装订:其它
装订:硬精装
开本:24开
装订:硬精装
开本:24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其它
装订:其它
开本:32开
版次:第一版
装订:硬精装
开本:16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灵控制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