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盒子增强版玩游戏二代可以用手柄玩游戏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 && &&&增强版终于出来啦!官方表示其用了晶晨Amlogic的4核Cortex-A9处理器,8核GPU。但是,作为一名专业极客,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款CPU的具体情况:
①我们先来说一说这款CPU的具体型号,这款CPU型号为Amlogic M802处理器,主频由1.6GHZ到2.0GHZ,目前为止用此款CPU的厂商只有昂达电子,代表产品为昂达V975m平板,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将CPU的主频限制为1.6GHZ,但是即使这样安兔兔跑分依然达到31000分之高!而且还没有深度优化。所以凭借小米专业的优化和最新的Android4.4系统,增强版小米盒子在2.0GHZ主频下应该跑分能达到37000分左右,足以与的NVIDIA Tegra4和高通骁龙800性能不相上下!需要注意的是,M802还有M801的简配版,我看了一下,主要是4K播放改成了1080P播放。根据小米官方的说法,增强版支持4K,所以毫无疑问不可能用M801了,大家尽管放心!
②再说一说架构,M802架构为Cortex-A9r4架构,它与A9架构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只不过是最新的修改版,增强了性能,降低了能耗,非常实用,像经典的NVIDIA Tegra3便是A9r3架构,发热你懂的,而性能也不咋地。
③大家应该非常关注GPU这个游戏利器,没有强大的GPU,那是万万不行的。M802使用了ARM Mail-450MP6的6核GPU,不要被官方的8核GPU迷住了!顶点处理器是GPU中的一部分,不是GPU!应该说,ARM架构的大部分处理器再GPU的命名中,都喜欢用MP……来表示用了几核的GPU,数字即代表核心数目。应该说,这款GPU性能已经超越了全志A31这款处理器所用的PowerVR SGX544的GPU,这也是苹果手机A6所用的GPU,可见性能确实强大,用盒子玩游戏不用担心性能了,客厅中的游戏机,虽然不能与微软的XBOX ONE相比拟,不过大部分体感游戏可以爽玩了!给大家一个参数,昂达V975m的9.7寸的视网膜屏幕玩大型3D游戏都能获得35fps以上的流畅帧数,小米盒子增强版应该也不在话下,大家绝对放心!
& && &&&好了!以上几点小米盒子增强版的处理器的主要情况我都一一分享给大家了,作为一款性能媲美小米3的盒子,只卖399元绝对是良心价,大家支持小米啊!
帖子中提到的商品
潜力级手机控(Lv1)
但是作为一款4K的电视盒子是否能够支持H.265的硬解呢?这一点对于4K视频而言太重要了,毫不客气的讲如果不支持H.265的硬解的话,基本上都是属于伪4K,详细请百度H.265和H.264的区别。
潜力级手机控(Lv1)
上面说得对啊。。。H.265是硬道理啊,同等带宽两倍传输性能。还有我希望增强版盒子能参考快播小方和中兴九城的FUNBOX盒子做法,侧重点游戏功能,小方现在支持PSP游戏,FUNBOX就是为游戏而生,但是我不相信他们的系统。昨天抢到了FUNBOX,但是我放弃了,因为听说小米今天发布新品,我就认定了会有新盒子出来,果然有增强版盒子啊。因为我相信小米的系统。
潜力级手机控(Lv1)
小米盒子增强版&&看起來是S802-H&&,不是M802& &這兩個應該是不相同的東西吧??
請自行加(.cn/about_news_id17.htm
高级手机控(Lv2)
配置高了 但是对比现在的 意义不大
潜力级手机控(Lv1)
晶晨亚太区销售副总裁Bobby Lin和市场行销副总裁Yinwu Chen说:
目前的M802/S802还不能支持4K H.265解调,但3Q之后会有一颗S812,那将有4K H.265的功能。你已看到,今年H.265的压缩会是一个主流,所有主流的视频网站内容上以后都会压缩成H.265,H.265的优势是能够只用一半的码流观看网络视频,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让终端用户在普通而非优良网速情况下流畅观看网络视频。目前线上的视频国内外下半年开始全部都会推H.265。所以。。。。。。我就想问问小米盒子增强版的S802-H怎么能支持4K呢?
发烧级手机控(Lv3)
来自手机版
不支持265硬解,取消rj45接口是硬伤。不支持硬解也就罢了,没有网线接口,打死也不敢用。已经被小米盒子坑爹的WIFI问题和无线smb每秒缓冲逼疯了
骨灰级手机控(Lv4)
来自手机版
游戏兼容性如何,大多游戏有对某cpu的主要支持。请问这款cpu能兼容多少主流游戏?
骨灰级手机控(Lv4)
游戏兼容性如何,大多游戏有对某cpu的主要支持。请问这款cpu能兼容多少主流游戏? ...
基本上所有游戏都兼容,但是你确定要用盒子玩游戏吗?
必须啊,家里电视已经是智能的3d.就是内存小无法玩大型游戏。新小米盒子正好能弥补这个缺憾!&
骨灰级手机控(Lv4)
基本上所有游戏都兼容,但是你确定要用盒子玩游戏吗?
必须啊,家里电视已经是智能的3d.就是内存小无法玩大型游戏。新小米盒子正好能弥补这个缺憾!
高级手机控(Lv2)
支不支持4K,其实不要紧,大家的电视机能有几个是4K的,等4K电视机真的普及了,那个时候估计小米盒子都出到10代了吧。
高级手机控(Lv2)
必须啊,家里电视已经是智能的3d.就是内存小无法玩大型游戏。新小米盒子正好能弥补这个缺憾!
玩大型游戏?那是PS4和Xbox One的事情,指望电视盒玩游戏,其实真不实际,在线播放和本地播放才是盒子的正职啊。
那么手机打电话就是正职,那现在人买手机是不是就为打电话?现在什么年代了,功能单一就是自寻死路。&
高级手机控(Lv2)
哎哟,新盒子,灰常使用的高端配件哦,决定入手了~
骨灰级手机控(Lv4)
玩大型游戏?那是PS4和Xbox One的事情,指望电视盒玩游戏,其实真不实际,在线播放和本地播放才是盒子的 ...
那么手机打电话就是正职,那现在人买手机是不是就为打电话?现在什么年代了,功能单一就是自寻死路。
高级手机控(Lv2)
那么手机打电话就是正职,那现在人买手机是不是就为打电话?现在什么年代了,功能单一就是自寻死路。
多功能是趋势,甚至Xbox和PS系列都有扩展功能是没错,但核心向的游戏,也就是你所说的大型游戏,短时间内或者根本不会出现在电视盒这种主打媒体播放以及在线点播的设备上。就好像家庭影院虽然普及了,但一样有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瑞士军刀虽然功能多,但你也不会用它来切西瓜和用它来替代厨房里面的菜刀。手机和平板还有电视盒的性能就算再强劲,由于体积限制,硬件也不可能和专用的游戏机看齐,还有操控本身就是很大的问题,就算能连接外置的手柄或者控制器,但那和原生设计就是为游戏而生的PS以及Xbox的手柄相比,差的距离不是一丁点(这也是游戏机用户根本对触屏以及半专业的游戏设备不肖一顾的原因)。iOS上有出过鬼泣、生化危机等游戏,对触屏有做过调整和优化,我也玩过,真心不是一般的难玩,感觉和用手柄玩的不是一个游戏来的。
最后就是版权和售价,传统的游戏机大作,一般发售时都要折合人民币2XX~4XX(甚至某些限定版还更高),对于手机、平板、电视盒的用户来说,无疑这费用过高了,小米盒子本身售价才299起,和一个正版的游戏差不多甚至还不到。我想不会有几个平板、手机、电视盒的用户肯为了2XX~4XX的游戏大作买单,而且也没有这个售价的游戏登陆商店,苹果的APP商店没有见到过有此售价的游戏,更不要说谷歌的Play市场。
最后也就是版权的问题,战神 合金装备 忍者龙剑传 战争机器 光环 神秘海域等等大作,因为所属的软件工作室本身几乎都是第一方或者签约的第三方所以独占了,战神和神秘海域不会登录PS系列以外的游戏机,而战争机器和光环也不会登录Xbox以外的游戏机,甚至连硬件性能更为强大且可以无限升级的PC都无法玩上这些独占游戏(模拟器就不要说了,那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更不要说手机、平板、电视盒了。
游戏市场这个想插一脚实在太难,连微软这样的企业在第一代Xbox上也栽了跟头,到第二代Xbox360才勉强收支平衡,以前牛逼哄哄的世嘉也栽了,现在转型成完全的软件开发商,曾经的MD和土星还有DC那么经典。松下以前也弄过3DO,也败了。。。
归根结底,设备都是有自己的正职的,手机是通讯设备,平板式轻量级办公以及上网娱乐、电视盒主打在线观看以及本地媒体播放、游戏机是娱乐设备,虽然设备之间的共同点是越来越多,但在正职上是不会越界的。越界的困难重重,而且限制太多,虽然大家都想一个设备搞定所有的事情,但这个要实现这个目的,现阶段来说不可能。。。。或者说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高级手机控(Lv2)
支持一下呀。。。。。。。。。。。。
潜力级手机控(Lv1)
多功能是趋势,甚至Xbox和PS系列都有扩展功能是没错,但核心向的游戏,也就是你所说的大型游戏,短时间内 ...
kairiex乃高级游戏迷!是该好好帮那些小白普及普及。小白们虚心受教吧!
版块推荐百宝箱
小米电视迎新春,玩微信游戏赢大奖啦。在春节期间扫描二维码关注小米电视官方微信,参与游戏即有机会赢取小米电视2,小米小盒子等丰厚礼物。
票选小米2015央视春晚广告 ,一个是史上最羊气十足的广告,一个是史上最时尚潮流的广告,你来决定春晚广告播哪个,参与抢楼还有实物奖励!
回家的旅途你怎么度过,你的小米手机里都准备了什么好玩的应用和游戏,赶紧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吧,我们准备了小米小盒子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
小米手机ROM
本周推荐度
MIUI 5.2.13
小米官方精品配件
京ICP证110507号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刘恩惠作品 - xiaomi 小米 小米盒子[二代] 体验报告 [Soomal?数码多]
xiaomi 小米 小米盒子[二代] 体验报告
本站之前发布的《》[作者:]
和《》[作者:]
都获得了较强的读者关注度,因此我们决定顺应大家的要求,对智能网络电视盒这类产品进行更全面的体验对比,今天登场的是小米公司出品的小米盒子。
与小米手机一样,这款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通过小米官网进行“预约”和“抢购”,虽然在官方订购页面上标注着“仅限上海、杭州、长沙三地销售”的字样,但在互联网当道的今天,这似乎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双十一”的凌晨于京城一角以299元的价格顺利购得一台。
官网上称这款产品为“新小米盒子”,显然它有一个前辈。稍微搜索一下会发现那位前辈的经历堪称“命运多舛”――2012年11月,产品发布后不久便因违反当时还存在的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规定而被工商局禁售,不得不因“牌照”问题停止相关视频服务,并向用户退款;直到2013年1月,随着小米与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旗下的未来电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才重新觅得“生路”,并于3月下旬重新上市。
本次体验的“新小米盒子”发布于2013年9月,显然是旧款的升级换代;不过在产品名称上小米公司并没有用数字或字母来标识区别[但型号编码从“MDZ-05-AA”变为“MDZ-06-AA”],我们姑且称其为“小米盒子[二代]”,下文将简称其为“米盒”。虽然从表面上看新老两代的外形一模一样,但比较硬件配置,二代的升级是显而易见的――处理器从单核800MHz提升到双核1.5GHz、遥控器从9键变为11键,此外二代支持支持蓝牙4.0和双通道WiFi。两者的价格策略也略有不同:一代定价399元,小米手机用户可以299元购买;二代则统一标价299元。
米盒的外包装延续了小米手机产品的一贯风格,配重合理;盒子本身的外形设计和产品工艺都是值得称道的。与创维i71四四方方的风格不同,米盒显得更圆润一些,从底部看很像是一个日式餐碟;虽然没有提供其他配色,但黑色的通用性和兼容性都是比较稳妥的。通过《》[作者:]
使我们能够了解到盒子的内部构造,似乎整个电路板的面积还有进一步减小的潜力。
盒子提供5个外部接口,除了最基本的电源口、USB口、网线口以及HDMI口之外,米盒比i71多一个AV口,用户可以通过它来连接外部音响系统。这个AV口既可以输出模拟信号,也可以输出数字信号;不过它的模拟输出仅支持立体声,所以用户要想利用米盒实现多声道效果只能通过数字输出来进行转接。我们知道,当使用数字音频输出时,多声道解码工作实际上是交由信号接收端设备来执行的,这时盒子内置解码功能其实是不发挥作用的。换句话说,虽然米盒宣称支持Dolby Digital和DTS多声道解码并获得了相关认证,但使用内置解码功能时只能保证正常的立体声输出,优点仅在于它不会出现像创维i71那样,因不支持DTS解码而出现爆音的状况。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米盒上的这个AV口还是具备一定实用价值的。譬如对我来说,当我将移动硬盘直接连在家里的YAMAHA蓝光功放一体机上播放高清MKV文件时,视频播放和多声道解码都没有问题,但附加的SRT字幕在同步时却会出现乱码;这种情况下,我就可以利用米盒来进行“中转”,首先确保字幕显示正常,再通过盒子的AV口与功放上的同轴口相连,实现多声道音频信号传输,确保环绕音效。需要注意的是,米盒的AV口采用的2.5mm口径,而不是相对普遍的3.5mm,用户可以直接上小米官网购买专用线材或通过转接头来解决。相似的问题还出现在USB口上,小米居然采用了Micro-USB标准,用户必须通过OTG数据线来转接U盘、移动硬盘或无线鼠标信号接收器。
米盒的遥控器看上去与创维i71有点像,也是11键,前者尺寸上略大略厚,握持手感上也好一些;在布局上两者并不完全一致,相比之下我觉得米盒遥控器的按键位置安排相对更合理,误操作的概率低一些。与i71一样,米盒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替代遥控器,使用时先下载并安装一个叫做“小米遥控器”的APP,再将手机与盒子连入同一局域网后便可使用。“小米遥控器”为用户提供了按键、手势、游戏手柄、体感控制等四种控制模式,比i71丰富。从实际操控体验来看,手机遥控并没有获得比专用遥控器更好的感觉,特别是在播放中进行快退快进操作时,明显是遥控器更好用。
其他三种模式都很好理解,唯独“体感控制”可能有点令人困惑。默认状态下,点入该选项后最直接的效果是“反向投屏”――将电视屏幕上的画面投射到智能手机屏幕上,但这一功能真正的用途在于:允许用户利用智能手机的触屏特性来进行某些特殊操作,譬如那些无法用遥控器进行控制、必须通过滑动屏幕才能开玩的游戏,通过这一功能就能顺利地跑起来。虽然限于技术条件,投射到手机上的画面分辨率极低,文字和图像基本已不具备辨识度[如下图],看上去有点“残疾”,但在该模式下,手机屏其实并不是用来给玩家看的。通过米盒玩儿这类游戏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眼睛紧盯着电视屏幕、手指划拉着手机屏幕,如果遇到需要触碰的按键,则先通过电视屏幕看清内容,然后到手机屏幕上找到与之对应的位置,再触控该按钮。需要说明的是,这类触摸操作只对特定软件有效,在米盒的系统界面下也是无效的。
总体而言,在产品的硬件特性和操作控制方面,凭借DTS解码、独立音频输出接口以及相对更好的遥控器设计和更丰富的手机控制功能,米盒要比创维i71略胜一筹。
人机界面与设置调整
和i71一样,米盒的操作系统同样是基于Android 4.2.2开发的,在界面风格上两者也都是仿Metro UI;从美工效果来看,米盒的人机界面显得相对更大气、活泼一些[其实i71也在通过软件升级,逐步提高自己的显示效果],运行也比较流畅;在板块设置上共分为“热门推荐、影视分类、排行榜、我的小米、应用、设置”六大板块。其实,在i71上也是与之类似的六个板块,但通过两相比对不难发现,米盒在某些方面的设计显得更合理一些。
在“影视分类”板块下进行节目片源浏览时,米盒采用上下分栏每页12个节目的排版[如下图]。在i71的体验报告里我曾抱怨过翻页功能的缺陷,米盒虽然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遥控翻页键和系统翻页按钮,但因为它采用了与i71不同的纵向翻页机制,所以在浏览节目单时,翻一页最少只要按动两下按钮[i71由于采用横向翻页,因此在部分页面下需要按六下按钮才能翻一页]。
在进行节目搜索时,米盒提供了T9、拼音、笔画三种中文输入法,并采用手机数字键盘,在搜索效率和精确性上比i71略强。而且用户也可以利用手机“小米遥控器”里的搜索功能,实现更加快捷的搜索并推送到盒子上播放。同时,米盒的播放记录有时间轴功能,以天为单位对历史条目进行分栏。
不过也有一些不太易用的地方。在“应用”板块下,由于每个软件都采用超大图标显示,且为横向排版,所以用户如果安装了比较多的应用,就要频繁地按动按钮来进行翻页;此外,米盒内置的高清播放器在播放音乐文件时,没有快进快退功能,也没有进度条显示,令人费解。
就在体验期间,正好遇到了小米官方放出了全新的1.3.13版固件;整个升级过程大约要花费10分钟以上。新版本固件主要解决了软件应用上的一些问题,这方面我会在下一节详细说明。
与此同时,1.3.13版固件还对“设置”板块下的“系统设置”界面进行了归并,把功能按钮从1.3.9版的10个减少到6个,具体设置功能分布如下:
在“播放设置”中用户可以对如下项目进行调整:
由于没有条件进行数据统计对比,因此我们无法对米盒与i71在片源数量上的优劣进行很客观的评判;何况,数量未必能够完全代表资源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因此在节目片源方面,这里只谈几点简单的感受:
1、米盒上的所有节目源在清晰度分级标识上只有两种:“超清”[在节目封面图的左上角会有蓝标]或“高清”[封面图无特殊标识]。但从实际体验来看,标识为超清的节目在清晰度上还是有差别的,归入“蓝光专区”下的“超清”影片码率相对更高、画面质感更好。以当下热播的《咱们结婚吧》为例,米盒其实提供了两个版本――虽然都号称“超清”,但在“电视剧”分类下放的是低码率版本,而在“蓝光专区”分类下则是高码率版,两者效果上的差别是肉眼可视的。
2、“蓝光专区”里的高码率片源数量有限[截止发稿时我数了一下,共计191部],且以华语电影、电视剧为主,与创维i71“高清专区”所提供的1080P资源完全不在同一数量级上;“3D体验区”里的3D视频内容以短片为主,数量同样比不过i71。
3、米盒的合作方是iCNTV,iCNTV背后是CCTV和CNTV,所以央视名下的各类电视节目资源无疑是其一大优势,从早年制作的经典电视剧[譬如央视版四大名著],历届春晚小品荟萃、曾经火爆一时的百家讲坛一直到CCTV-5转播过的各类重要赛事,如果你对上述这几类“央视特产”很感兴趣,那么米盒无疑会是不错的选择。我特意选看了央视86版《西游记》的片段,画面清晰度也明显好于其他平台上的版本。
4、米盒提供两个纪录片板块:“纪录片”频道和“乐看纪录片”频道,前者主要是那些曾在电视台中公开播映过的纪录片,而后者则荟萃了由BBC[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数十部内容丰富、拍摄精彩且画面一流的纪录片,它们都曾以蓝光碟的方式发售过,正版价格不菲。毫无疑问,对于纪录片爱好者来说,BBC拍摄的这些珍品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而且小米放出的也是高码率版本,观赏效果良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频道目前的状态是“限免”,未来是否会收费?说不准。[更新消息:已经开始收费]
5、有少数几项类别必须付费才能收看。作为用户,当然希望所有资源都免费,但如果商家所提供的内容的确是独具特色且物有所值,对于有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不会吝啬人民币的。小米的收费举动未尝不可,只是目前的个性化内容渠道还太窄了些。
刚拿到手里的米盒采用的是1.3.9版固件,简单用了一下之后我发现,虽然盒子内置应用商店所罗列的APP品种要比创维i71丰富许多,但同样没有加入其他视频平台,而且还无法通过U盘来安装应用包――插入外部存储后,米盒不会自动弹出安装菜单,也没有内置文件管理系统。难道小米不允许用户擅自安装其他应用?
好在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只要通过USB接口将已经通电的米盒与电脑相连,然后在电脑上运行手机助手类软件[360、腾讯、金山的都可以],软件会自动识别米盒[在金山系统上就被标识为“小米盒子1S(新小米盒子)”]。接下来,只需要通过手机助手的“应用管理”功能,向米盒里装入一个“ES 文件浏览器”即可。重新把盒子与电视机连接后,便可通过“ES 文件浏览器”来浏览、运行U盘里的APK安装包,接下去就一通百通了。
而在新的1.3.13版固件里,小米爽快地加入了通过“高清播放器”来直接安装外部应用包的功能,不但完全放开了限制,而且增加了老版固件所不具备的应用管理和卸载功能。至此,米盒与创维i71在应用扩展能力方面已经没有区别,只不过后者拥有8G闪存,显然可以安装更多的软件。
在网络条件通畅的情况下,米盒载入大部分超清片源需要耗时2-3秒时间,与i71相比会显得略慢一些,但还算不上是缺点。比较困扰的问题发生在网络条件欠佳的时候,譬如WiFi信号较弱时,面对播放的卡顿,系统没有提供有效的妥协方案。虽然在播放设置中允许用户选择“流畅度优先”或“清晰度优先”,但选定前者似乎并不能带来流畅度的改善;更令人困惑的是,当播放出现时断时续的情况时,系统有时会自动跳出提示语,让用户按动遥控器的下方向键来调节影片的清晰度,但下方向键在播放界面下的实际功能是降低音量,实在令人莫名其妙。即便用户自主按动遥控器上的菜单健,也只能进行选集操作,无法调节其他参数。这方面米盒相比创维i71是有明显差距的。
既然让米盒搭载其他视频平台已经完全没有限制,大家自然会很好奇,在米盒上安装一个爱奇艺APP后,它与创维i71之间还有哪些差异?从软件界面来看,安装在米盒上的爱奇艺APP与i71内置的系统如出一辙,包括节目列表的排版方式和搜索方式都差不多,只是在板块布局和一些细节上略有不同。如果从片源的总体数量来评价,i71的优势无可撼动;但同时必须看到的是,对于最近的好几部热播剧以及热门综艺节目,爱奇艺都在不同的平台上向用户免费开放了1080P规格的高清版,其中自然也包括电视APP这个平台。因此,如果仅仅关注新节目、热门节目,两者的差别其实也不算很大。
此外,我还尝试了系统应用中的Miracast功能,尝试通过Wi-Fi Direct,把手机屏幕的内容投射到电视屏幕上。遗憾的是,虽然可以找到设备并连接,但始终无法投屏成功。
与i71相比,米盒在硬件方面有自己的优势,系统人机界面设计上也略胜一筹[但还不够完美];不过在系统自带的节目源、尤其是高码率节目源的数量方面,米盒与对手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好在还有一部分特色内容和亮点内容。通过固件升级,让我们看到了米盒的进步,相信随着后续版本的到来,它的系统会越来越完善;当然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米盒在节目内容上的拓展,包括免费的以及收费的。最后,预告下一位即将登场的体验对象,它就是今年“双十一”期间十分火爆的“天猫魔盒”。
主要优点:
良好的产品工艺;
支持Dolby Digital和DTS双解码;
可以利用手机实现丰富的控制功能;
系统界面比较大气、活泼,易用性较好;
节目源包含丰富的“央视特产”;
内置3D画面合成功能。
主要缺点:
部分情况下,必须使用专用连接线;
音乐播放无法控制进度;
系统对应的高码率超清节目数量偏少;
无法实时调节播放清晰度,且系统的操作提示有误;
内置的3D画面合成功能响应速度慢,且可能导致死机;
Miracast功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本文的相关书签:
7080605044351
相关的文章
87783199167266
本文一共有 55 条评论
124.244.030.***124.244.030.***
219.085.***.***219.085.***.***
014.154.190.***014.154.190.***
218.240.***.***218.240.***.***
218.240.156.***218.240.156.***
114.249.130.***114.249.130.***
113.206.***.***113.206.***.***
113.064.***.***113.064.***.***
提示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0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192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盒子怎么玩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