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 李佛摩尔操盘术的图解一平

正文-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
第一章赚钱的方法有千万种(4)
  1919年,为当时的美国经济危机头痛不已的威尔森总统邀请杰西·李佛摩尔到白宫,请他将自己的棉花期货平仓以救国急。  1929年10月,一场至今令人回想起仍然胆寒的“美国大萧条”,将杰西·李佛摩尔推向荣誉之巅。他在位于纽约第5大道730号的Heckscher大厦顶楼、拥有私人电梯的豪华交易室里,指挥几十处分仓下单,大肆做空,轻松将1亿美元揽入怀中,而当时美国税务总局的全年税收所得还不到42亿美元。  “华尔街巨熊”成为了杰西·李佛摩尔的名号。  那些对杰西·李佛摩尔的憎恶的人甚至认为1929年危机由他所致。与杰西·李佛摩尔同时代的技术派交易大师江恩承认他在交易上的“伟大”的同时也指责他“贪婪地追逐金融资本的利润,一旦成功获取了巨额利润又忘乎所以并大肆挥霍”。  杰西·李佛摩尔前后横行华尔街35年,风光无限,但真正走向成熟,是在伯利恒钢铁股一战后。此后,杰西·李佛摩尔再也没有与任何人在公开场合谈论过股票,他对来自市场的任何质问均保持沉默。任何人想要进入他在Heckscher大厦办公室都难如登天,Heckscher大厦管理处也从不承认有杰西·李佛摩尔这个租客在其中办公。  每年年底,杰西·李佛摩尔会把自己关进曼哈顿银行金库里3天,反思当年交易得失——与身旁几千万美元现钞相比,那一年来每一笔交易记录,才是他专注的。但这些人们并不知晓,人们只知道当他从金库出来时,他的口袋和皮包里装满现金。  1939年末,在儿子的劝说下,杰西·李佛摩尔终于开始将自己从数次得失中总结出来的交易秘笈,落笔成书。这本名为《股票大作手操盘术》的书1940年3月出版。  20年后,那本40年前以他为原型的财经小说《股票作手回忆录》一书风行华尔街,当代投资大师威廉·欧奈尔甚至要花上50美元才能买到一本;至今这本书仍是当代最顶尖交易者的投资圣经,“债券天王”比尔·格罗斯曾说,每当自己困惑便时时翻读,竟能事事获解,以至破卷。  杰西·李佛摩尔的交易策略  这位隐逸天才的那些富有革命性的交易策略,今天的人们仍然在使用。杰西·李佛摩尔的交易策略是在自己多年的股票交易经历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策略如下:  1.杰西·李佛摩尔的交易系统的精华,是以研究大盘趋势为基础。一定要等到大盘上涨时,才开始买进,或者在大盘下跌时,才开始放空。杰西·李佛摩尔说世界上最强、最真实的朋友,那就是大盘趋势。当市场犹豫不决或是上下振荡的时候,杰西·李佛摩尔总是呆在场外。杰西·李佛摩尔不遗余力地一再重复这些原则:一厢情愿的想法必须彻底消除;假如你不放过每一个交易日,天天投机,你就不可能成功;每年仅有寥寥可数的几次机会,可能只有四五次,只有这些时机,才可以允许自己下场开立头寸;在上述时机之外的空当里,你应该让市场逐步酝酿下一场大幅运动。  2.操作时一定要追随领头羊,其他股票何去何从用不着考虑。你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那些领头行业和强势行业中的领头股票。领头羊股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突破阻力区域、率先创造新的最高价格。要保持思想的灵活性,记住,今天的领头羊也许不是两年之后的领头羊。正如妇女的衣服、帽子、人造珠宝的时尚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股票市场也不断抛弃过去的领头羊,新领头羊取代了旧领头羊的位置。以前牛市中的领头羊股票很难成为新的牛市中的领头羊股票,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经济和商业情况的变化将产生更大预期利润的新的交易机会。  3.避免购买那些低价的股票。大笔的利润是在大的价格起伏中获得的,它通常不会来自那些低价的股票。  4.坚决执行向上的金字塔买入原则。请记住,股票永远不会太高,高到让你不能开始买进,也不会低到不能开始卖出。但是在第一笔交易后,除非第一笔出现利润,否则别做第二笔。杰西·李佛摩尔说,如果你的头笔交易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就绝不要继续跟时,绝不要摊低亏损的头寸。一定要把这个想法深深地刻在你的脑子里。只有当股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才继续购买更多的股份。如果是向下放空,只有股价符合预计向下走时,才一路加码。杰西·李佛摩尔喜欢做空那些价格创新低的股票。  5.坚决执行止损规则。杰西·李佛摩尔把自己的首次损失控制在10%以内。他说,确保投机事业持续下去的唯一抉择是,小心守护自己的资本账户,决不允许亏损大到足以威胁未来操作的程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6.赚大钱不是靠个股价起伏,而是靠主要波动,也就是说不靠解盘,而靠评估整个市场和市场趋势。能够同时判断正确又坚持不动的人很罕见,杰西·李佛摩尔发现这是最难学习的一件事情。但是股票作手只有确实了解这一点之后,他才能够赚大钱。  杰西·李佛摩尔在进行大仓位操作前,一定会先用小资本测试市场的强度到底多头还是空头一方,这种测试的成本最终会告知你市场的大方向。任何资本市场,包括股市、期市和汇市,都是由市场重心决定大波动趋势的方向,这在杰西·李佛摩尔之前没有人去加以系统化理解。  杰西·李佛摩尔对金融市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他是利用测试市场重心来理解大趋势变化的第一人。所谓市场重心,并非指权重股对市场波动的牵制,而是领导股(板块)对资本市场前瞻性的主导。  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  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米尔肯一度在美国金融界呼风唤雨,他在美国华尔街的地位举足轻重、无人能及。  迈克尔·米尔肯与众不同的是:他是从其他人愿意接触的垃圾债券中“淘”得了巨大财富。  1946年,迈克尔·米尔肯出生于美国加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从小就对数字有兴趣,心算能力超人。1968年,迈克尔·米尔肯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商业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费城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1970年以全优的成绩获得MBA学位。同年,他进入费城的德雷赛尔投资公司做分析师。  迈克尔·米尔肯还是在学生时代就已注意到一个现象:传统的华尔街投资者在选择贷款或投资对象时,只关注过去业绩优良的蓝筹企业,而对那些暂时收益不好、但具有巨大潜力的公司视而不见。  迈克尔·米尔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研究发现:一个多样化的长期低级别债券组合,不仅会带来更高的回报,而且没有太大的风险。  迈克尔·米尔肯之所以选择从不被别人看好的垃圾债券中掘金,是因为他注意到的另一个被华尔街的分析师与交易员们所忽视的地方:自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逐步完善了许多监管措施用以保护投资者不会因为企业破产或拖欠债务而遭受损失。也就是说,无论他投资的企业是否破产或存在严重的债务问题,他的投资都不会有损失。而投资垃圾债券所需要的投资金额并不需要多少。这样的有利可图且不会赔掉本金的投资对于迈克尔·米尔肯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别人无视的金矿在等着他去掘取。  1974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断攀升,信用严重紧缩,许多基金公司的高回报债券都被债券评级机构降低了信用等级,沦为垃圾债券。  在投资者眼中,投资这种低等级、高收益的垃圾债券的风险很大,有可能血本无归。许多基金公司都急于将手中的垃圾债券出手,而迈克尔·米尔却逆市买进这些债券。  在分析师迈克尔·米尔肯看来,缺乏流动性是垃圾债券的唯一问题。迈克尔·米尔肯做了大量的研究,也了解了有关发行公司的经营情况,如偿还债券的能力,然后决定债券的价值,寻找潜在的盈利前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佛摩尔的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