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逃亡30坐骑 我不小心购买了 给我发短信说购买成功 如果我沉默没回短信 会扣费吗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cnNexus为读者提供海外科技博客文章翻译,并关注国内外中高端手机发展、最前沿科技产品以及相关科技信息。
用Android手机劫持飞机?美航空局称不可能
原文来自:/?p=2451飞行员Hugo Teso 近日在Hack In The Box Conference 会议中发表了一个演说,他利用基于PC的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ACARS)演示如何伪造数据,从而实现对飞机航向、高度以及速度的调节。()不过问题是,这一漏洞仅存在于基于PC的ACARS软件的训练版。美国联邦航空局在一份声明中对这一漏洞表示了否定:&美国联邦航空局知晓,德国一名信息科技咨询人士声称,他仅通过一台电脑就发现了Honeywell NZ-2000飞行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联邦航空局可以确认,他在近期一个电脑安全大会上所描述的黑客技术,并不能带来飞行安全担忧,因为这种手段在实际飞行软件中不起作用。&
欧洲航空安全局也发布声明称:&基于PC的训练版飞行管理系统与内嵌飞行管理系统软件存在很大差别。特别是,模拟飞行管理系统软件并不具有实际软件中的重写权限保护。&不过这些声明也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的担忧,因为还不清楚这一漏洞不起作用究竟是因为上面所说的是两款完全不同的系统,还是同一个系统里面的安全控制不同。如果是后者,就意味着这一漏洞是真是存在的,只是如何绕过权限而已。稿源:& via&
锤子ROM功能与细节辨析
/?p=1906对于老罗并无正面或负面的特殊情绪,只是有一点点的不赞同,这点不赞同的时间并不长,恰恰开始于其大肆宣传锤子rom。 去年参加朋友婚礼的时候,就和同样身在IT圈子的一群人讨论过这件事,大家都抱着质疑的态度,认为这是老罗的一种自营销。引用其中一人的评价:&这是一场粗制滥造的网络营销,靠着老罗前几年所积累的RP试图引起一批人的关注,没想到的是还真有一批人吃这一套。&
&&&&& 我纳闷的是,觉得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夸下&毫秒flyme和MIUI&这样的海口。其实现在想想也正常,老罗英语教师出身,对IT行业可能有非常热衷 的一面,不过终究是半路出家,不算完完全全的业内人士,同黄章的狂热没法比,同雷军的科班出身更没法比。这个时候出现几个在交互设计、开发领域有些微力度 的人在耳边煽煽风点点火,加上自身对移动产品的喜爱,可能就真的认为自己能做出一款足以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我很理解这种想法,相信每一个产品经理在推出 自己的新产品的时候,都会想象它成为伟大产品的那一天。总的来说,这对我来说不是一场想象中的视听盛宴,而是一场PATH、MIUI、SIRI等产品优点的总结大会,以及锤子团队在交互细节上给同行带来的一点抛砖引玉。那些锤子rom出彩,却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现场准备10台机器,随时准备死机。没什么可说的,准备不充分。我是开发出身,深知修改BUG需要的时间很多时候远远超出开发时间,6月15号能不能预期上线,目前看来真的还说不好。
2、拟物式的图标。这种图标很新颖,不得不说设计师的水平非常高,每一个图标拿出来都是佳作,能很强烈的感受到设计师想表达出的理念。但是多个这样的图标同时出现在手机屏幕上,会给用户凌乱的感觉,我相信锤子rom方格式的桌面布局也是为了尽量抵消这种凌乱感。
3、自带的APP图标。这个就完全能想起MIUI的主题了,只不过MIUI的主题没有一款主题拥有1000个自己设计的图标,可是我想说,设计师果然只是设计师。
4、来电向上拉挂断,向下拉接听。又是MIUI已经有的功能,体验是没问题的,但不是锤子rom原创的。
5、扇形菜单。PATH的设计作为APP的教科书果然影响力颇大,谷歌在原生android中做扇形菜单时改动至少很大,而锤子的扇形菜单直接让我看到了PATH。
6、联系人导入头像。真巧,这是我第一次使用MIUI时接触的第一个功能,让是导入的是人人网的头像。
7、桌面设计回到symbian时代。锤子rom的桌面设计让我想起了诺基亚symbian的时代,我无法说这种设计是好还是坏,只是觉得就算这是一个好的交互方式,可能也不太符合如今的用户使用习惯。当然,好的产品是可以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的,可我认为这样的桌面无法承担此重任。
8、分类的语音操作。分类的语音操作是减少语音识别错误的最佳方式,不过我同样无法确定先让用户选择分类,然后说话进行语音解析的这种交互方式是方便还是不方便。
9、锁屏界面。这个是我个人在发布会之前思考最多的,当时想了很多种方案,甚至包括依靠光学感应器及面对不同特殊触发情况的处理。没想到&&解锁界面还在,只不过是按电源键时屏幕自动解锁,而按下HOME键时不自动解锁。
10、尴尬的语音识别使用。这个可能不应该单独罗列出来,因为我只看到&放在耳边说名字打出电话&,锤子rom的语音应该会有其利用感应器的方式,不过目前这种方式,siri有一样的。
11、软件隐藏功能。这个不是什么新鲜功能,MIUI提供,很多第三方APP也提供。
12、多个图标拖拽。这个功能让我想起了我用过的一款启动器,tfs启动器。这款产品做得非常好,只是我不太适应,所以最后卸载了。
13、短信中途取消。说白了就是短信延迟三秒发送。刚看到这个功能的时候,我想到了网易邮箱QQ邮箱等都有的邮件取消功能,既用户A向B发送邮件,B在未阅读邮件前,A都可将其撤回。这种功能是有必要条件的,B的邮箱必须在邮件打开的时候,向服务器发送邮件已被阅读的指令,所以这个功能只能是网易或QQ邮箱之间才能做到。所以短信中途取消的功能除了和运营商合作,是无法真正做到的,锤子rom才使用了这样一种方式去折中实现,不过这种方式个人并不看好。哪怕我很清楚 发短信就意味着不能强求对方马上看到,我还是希望短信能尽早到达对方的手机中。还有,如果我这次是三秒内想撤回短信,下次是60秒才想起要撤回短信呢?用 户是无法预先知道自己在下一次需要多久的思考才决定短信是否需要撤回,这个三秒钟的时间设置也是无济于事的。可能你会说我&如果智商低到连短信需不需要发 送都无法确定,那就别发短信了&,我只能回答现在是要做一款顺应用户需求的产品,而不是要求用户遵守的准则。
14、解锁自动向上滑的动画。这个方式我极不赞成。我的想法是宁可让用户多操作也不能多等待,用户第一次看到动画觉得新鲜,第二次觉得有创意,第三次开始就会觉得厌恶。这个时候 用户需要做点什么,而不是拿着手机每次解锁时都傻乎乎的等待那一秒的动画,有时候这一秒对于什么都不需要操作的用户来说是很长的。
15、Smartisan OS的名字是否合适。归根究底这是一款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系统,就想人换了一套衣服,本质上还是人,你可以叫flyme,可以叫MIUI,但你不能是 &OS&,如果更改一下图标和交互就能成为一款&OS&,那么每一个主题都可以是个&OS&。所以我通篇只称其为&锤子rom&而非Smartisan OS。当然,不能否认锤子rom也有优秀之处首先通讯录部分不错,我喜欢的是能干预联系人排序的功能,虽然android widget联系人也能达到这种目的。其次阴历也是我喜欢的功能,原因在于我平时不关注阴历,需要阴历日期的时候的做法是上网查&&某些手势操作的理念还是不错的,前面提到过的图标设计上也很出彩。只是基于现在的心情,我实在无法一一阐述锤子rom的亮点,我相信大家也能看到其亮点所在。我们再来看看锤子rom可能会遇到的麻烦
1、业内人士不认可。这点我相信大家去看看微博就可以了,实际的感受总好过看我在这唾沫横飞。
2、得罪了果粉、魅友、米粉。粉丝从某个角度来讲是很可怕的,老罗的&毫秒&结果变成这样,众多的粉丝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作为锤子rom的招牌,老罗将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3、让老对手们有机可乘。方舟子应该已经表态了吧,其他老罗的老对手呢?
4、谷歌的封杀。阿里云OS被谷歌封杀的事情还历历在目,阿里云以自主研发自居,说白了就是失策在&OS&这两个字母上,这样血淋淋的例子无法不让人侧目。可能老罗或部分人会觉得,他从来就没说过锤子rom不能引用别家的长处,请大家不要产生错觉,取众人之长本就天经地义。但是这种错觉是老罗为我们描 绘的:在营销的过程中,其无时无刻都在营造出出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不断拉高众人的期待值,期待一个颠覆传统观点的产品,现在看来这么做并不完全是一件好 事。锤子rom,这是一款到处充斥着&老罗情怀&的产品。可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是&老罗&,每一款产品推向了市场,将遭受的是&大众&的考验。而老罗不 断作为卖点&&锤子rom的交互设计,并未成为这款产品的招牌,大家能记得的反而仅是老罗这个&代言人&,这是营销的成功,却是产品的失败。无论怎样,还是等待开放下载,我相信部分用户还是会留有一丝期待,期待6月15号能看到一个比发布会更加进步的锤子rom。稿源:
Evernote被黑 官方要求所有用户更改密码
笔记记录与分享应用 Evernote发布官方声明称,他们的信息安全团队日前发现了一个试图入侵 Evernote 的可疑行为,Evernote 不得要求用户重置密码。
不过,该公司表示,黑客并没有如愿窃取到任何个人数据或支付信息,Evernote 对全网络用户密码进行重置只是为了预防悲剧再次发生。当前,电脑版与移动版应用均已收到更新。来源:cnNexus
HTC终于学会苹果2007年的经验:慎用桌面小部件
近日,HTC用户体验副总裁德鲁&班福德(Drew Bamford)在该公司官方博客中发文称,除天气、时钟和音乐播放外,大部分Android系统和应用提供的桌面小部件被用户利用的几率很小,这与苹果 iOS系统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国外科技网站主编雷尼&里切(Rene Ritchie)在其分析文章中认为,HTC终于学会了苹果早在2007年就已经懂得的经验。以下是文章全文:
&十余年前,桌面小部件就出现 在诺基亚塞班、Meego等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中;2005年,苹果也在OS X的Dashboard中引入了小部件概念;Android自面世以来也一直允许用户使用系统内置和应用提供的桌面小部件。然而,直到2010年之 前,iOS系统却一直没有加入这一功能。目前,该系统中的小部件也仅限于通知中心、Siri界面以及快速应用切换栏中。班福德在其博文中写道:&在用户体验调研中,我们发现了几个较为普遍的行为模式:- 大部分用户并不能区分应用与桌面小部件之间的区别;- 桌面小部件使用频率并不高,除天气、时钟及音乐播放以外,其余小部件的用户使用比例低于10%;- 用户很少调整设备主屏幕,在最初的1个月使用期以后,80%的用户将不会再对设备主屏幕进行任何修改。&与 班福德提到的3个相对普遍的小部件对应,iOS在状态栏中始终显示着事件信息,天气小部件出现在通知中心里,音乐播放控件则位于快速应用切换栏位置。此 外,为帮助用户快速获取信息,iOS的日历图标会随当前日期做出相应改变,其他应用图标上也有更新数量的提示。除此以外,iOS系统再无其他小部件的立足 之处,它的主屏幕就是一个启动器,直接明了的将用户带入各个应用之中。
不过,也有数据显示,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浏览网页的比例偏低,许多人只是将它作为普通的功能手机,进行拨打电话、查看Facebook等简单任务。 如此一来,调研中桌面小部件的使用频率不高也在情理之中。且班福德并未详细说明,使用桌面小部件频率较高的10%用户与其他人之间有何区别。可 以说,桌面小部件只能将有限的信息提取到主屏幕上,等待用户来阅读,属于一种过时的技术方式。对于&懒惰&的人们来说,这并不是一种容易接受的使用方式, 无论在Android还是iOS上,利用频率都不高。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如同Google Now一样,能根据当前情境而主动推送不同信息的技术。早在2009年的webOS系统上,后者就已经初具雏形;2012年,Android将其以更为成 熟的方式再次带到了市场。因此,即使要求苹果拓展桌面小部件的呼声再高,他们也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理念,并且进一步探索前进,找到应用内和其他环境下主动向用户推送信息的最佳方案。2013年,HTC终于学会了苹果早在2007年就已经了解的经验。桌面小部件已经属于昨日黄花,他们应该做的,是放眼未来。来源:
做一名WP8手机的用户 我很后悔……
/?p=1116我是一名微软的忠实用户,从正版的Windows系统,到正版的Office办公套件,以及Surface RT平板电脑和WP手机以及众多他们的众多正版apps。但是最近的一些遭遇,让我非常的不愉快,也感觉到这个软件巨人的迟暮和对中国内地用户的无视,想写出来不吐不快,也希望这段文字可以引起微软的重视。首先是本文的主角,采用微软公司最新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8的诺基亚旗舰手机Lumia920。自从这款手机的发布以及系统的推出,我就注意到了这款明星级产品,一度为之痴迷,在互联网上查找各种与之有关的资讯,并第一时间买到了这款手机,体验精彩的各种功能。两个多月下来,我要说我非常后悔购买这部手机。这绝非空谈,今天就写出这段时间我的遭遇,公道自在人心。智能手机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安装各种有趣的应用软件,购买了920的我自然也不能免俗,虽然初期WP8的应用比较少,但是基本的大型应用还是齐备的。我于去年年底购买了由EA公司出品,新浪代理发行的两款游戏:RISK以及Spy Mouse,于是就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慢慢投诉路。微软的WP8应用商店是这样一个运作模式,他会挑选适合该款手机的应用出现,那些不适用于这款手机的应用,你在手机里根本看不到。上述两个程序就出现在了我的应用商店列表里,我理应认为该款软件适用Lumia920,当时这两款软件的定价都是18元人民币,付费后软件开始下载。于是发现两款软件各有问题发生,SpyMouse软件无法返回,只要在游戏中有任何需要返回游戏或返回主界面的操作,就会被强行退出。而另外一款名为Risk的游戏,根本连第一个游戏界面都看不到,就闪退了。于是我将该问题于2013年年初反应给了诺基亚客服热线,诺基亚的客服对WP以及920的了解程度非常的低,还不如我这个使用客户,我要告诉他怎么操作,怎么个步骤,经过再三解释,最后告诉我,这个应用商店的问题以及系统的问题,我要去联系微软,于是给了我的微软官方客服热线,随即拨打过去,微软的客服非常有礼貌的告诉我,这个问题,我需要联系软件的代理商,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新浪无线,于是拨打了新浪无线的客服,对方说,他们只负责软件的代理和收费,至于软件的问题,让我联系微软。这个电话前后持续了30分钟左右。于是继续给微软拨打热线,是一位先生接听的,告诉我,该游戏的问题只能联系新浪,他们负责不了。后来我把我的&推皮球&经历跟他讲述后,他告诉我,他要发起一个三方通话,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等待近10分钟,该位客服说,他拨打新浪的客服热线打不通,让我挂机等候他的答复。时间到了第二天,我再次接到了这位微软客服的电话,依然打不通新浪的客服热线,让我再次等待一天。但第二天我没有收到这位客服的热线,第三天接到了这位客服的热线,说依然联系不到新浪,并声称微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不用联系新浪,给了我一个网址,让我通过这个网址提交问题,等待客服回拨,于是我再次按照他的要求提交了我的问题,果不其然收到了微软反打回来的热线,对方让我再次口述了一次经过,我讲述完后,对方让我等待,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告诉我,我提的问题是WP8应用商店的,那位客服先生提供给我的地址是一个链接到Windows8应用商店的链接,他们无权解决移动终端的问题。在等待了接近20分钟后,该电话被挂断,微软自己的客服都无法分清WP8与Windows8,这点真的很让人失望。于是我继续在隔天拨打,这期间在各个部门的客服中周转,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期间有一个客服告诉我,目前WP系统在中国内地没有服务团队,只能通过微软自己的BBS来提供服务,当时正巧还有一个关于WP的问题,我的Lumia920在&设置&,&系统&&日期+时间&选项下自动设置时间功能无法使用,和另外一个同样使用920的用户联系,发现他也无法使用。我就登陆了这个链接:/thread/d913c9f9-a0ea-4656-bab7-,与一位叫做Allen .W的微软工程师联系,发帖说明了我的问题。简单叙述了我的手机型号,故障情况,以及我使用的网络状况,特别写清我是&中国联通186号段&的用户,并写清是同步时间设置的选项出现问题。该工程师给我回复,让我同步微软的音乐ZUNE试一下。我再次回帖,不是用同步音乐,而是同步时间。该工程师再次回帖,竟然回答为:&您使用的手机卡应该是2G的网络吧?&做为一个普通的手机用户我都知道中国联通186号段是WCDMA网络的3G号段,他在让我同步一个音乐软件未果后,竟然说我是使用2G网络的问题。于是我再次回帖叙述了我的使用环境。此时是1月21日。这位名叫Allen .W的微软工程师就再也没有理我,完全无视48小时内回复用户的规定。我于1月30日再次呼叫这位工程师回复我的问题。从此该问题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微软的任何人与我联系,也没有帮我解决任何问题。好了,这算中间的插曲,继续说软件购买错误的事情,这期间EA可能发现了软件兼容性问题,于是重新推出了可以在920上使用的这两款游戏:RISK和SpyMouse,但他不是采取升级的策略,而是重新推出了两款游戏,原来那两个也没有下架,但是因为不适用920,所以920打开应用商店,看不到此前的老版本软件了。这就需要用户重新购买。我继续给微软打着各种电话,在1月底的时候,另外一位客服女士接听了我的电话,跟我说她会帮我处理这个事情,原本以为终于找到&救星&了,于是我就等待着答复,大概过了几天,这位女士给我电话,告诉我,让我提供我购买该款软件的证明材料,让我把购买该款软件的界面以及我支付时支付宝的截图都一并发送给他,我立刻截图,按照他的要求把各种资料备齐于1月25日发送到了她微软的客服邮箱。她当时承诺没三个工作日会给我一个答复或者进程汇报。我当时真的觉得事件有解决方式了,但是从此以后每三天我都能接到她的电话,告诉我让我等待,没有处理结果。直到春节前的几天,另外一位女士给我电话,告知我之前的客服回家过节了,给我电话的意思是让我等,春节前可能没消息了,于是我当时把我的遭遇又跟她叙述了一遍,希望她帮我催促,从此之后,微软客服再也不给我回电了,而是采用每三天回一封邮件的形式,每封邮件的内容完全一样,内容为:感谢您联系微软客户服务与技术支持中心!对于您咨询的有关Windows Phone 8申请退款的问题, 目前相关部门还在处理当中,请您耐心等待,谢谢您的支持。这种邮件收了无数封,直到今天的2月21日,又发来了一模一样的邮件,此时已经距离我申请退款有两个月的时间了。我有些激动,再次拨打了客服热线,再次重新叙述了我的各种问题,得到的答复是:微软有自己的处理流程,一切要按照流程走,我就不明白这36元钱软件退款需要多少的流程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要走。提一下微软WP的对手,苹果的iPhone吧,我以前有过一部iPhone4手机,这期间出现过因为我的过错导致的软件购买,于是致电苹果,苹果说当时App Store在中国没有售后部门,需要我登陆网站填写我的信息,并发送邮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写了一个大概问题,24小时之后,我的银行卡就收到了退款,并给我发回了一封邮件,为我提供了一些使用的注意事项,还留下了如果以后出现问题,如何更方便联系的联系方式。我在这里并没有捧谁杀谁,这真的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在等待和各种解释后,我在40分钟左右之后挂上了微软的电话,在下午我又接到了让我提供各种资料截图的那位女士的反打热线,他跟我说,她们这里处理不了这个问题,经过她的沟通,给我一个网站,让我去那个网址上再次阐述我的问题,等待客服反馈电话。我当时问她,为什么处理不了这个事情,让我提交了一堆资料和截图,还让我等待了这么久的时间?她没有正面回答。于是我按照他的要求再次连接一个网址,阐释了我的状况,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不到5分钟,我收到了第N位客服先生的电话,他告诉我前面的处理他都看到了,但是由于他系统的问题,无法查看到我的账户,无法给我办理退款,让我耐心等待,在等待了数分钟后,他说先挂掉电话,让另外一位他的同事来处理,让我等5分钟,他会给我回拨电话。5分钟后,依然是这位先生,他告诉我他们系统故障了,今天无法办理业务,让我等明天处理,并以私人的名义告诉我,目前中国大陆地区没有处理WP8事物以及反馈的团队和负责人,帮我搜索了一些香港及台湾地区的微软WP8的团队的联系方式,我可以尝试一下跟他们反馈。至今,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期间我花费的手机费以及时间,远远超出了这36元退款的费用。可截止目前,无论是&软件退款&还是&时间同步设置&问题,都没有得到任何的解决。我作为一个WP手机的用户感到前所未有的被忽视和被玩弄感。微软公司和你的产品Windows Phone,你让我如何去爱你?我曾经对你有过无限的支持和喜爱,而我作为用户换回了什么呢?看看你的应用商店,搜索QQ,可以搜索到各种版本,各种提供商。搜索微博,各种版本不说,连升级日期都不同,还有各种软件,一搜一大堆,让用户自己去选择吗?我用的是Windows Phone,不是开源的Android,我只要一个官方的版本。还有看看你的应用商店,有个叫&神庙逃亡&的游戏,图标是正确的,名字是正确的,但看看有多少网友在评论里骂?那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神庙逃亡,只是几张图片,而且这款软件还是付费的。微软对应用程序上线不做任何监管吗?难道用重蹈安卓应用市场的覆辙吗?好了,如果您还能看到这里,我感谢各位看官听我唠叨这些,Windows Phone美丽外衣背后还有无数的小细节需要提高,我把话说好听点:WP的提高空间还有太大太大。作为一个使用WP8手机两个多月的使用者,我感觉非常失望和后悔,做为庞大身躯的微软,也许你的触角涉及的领域太多太多了,无暇顾及WP8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展,但请你记住,好的口碑以及用户体验都是靠我这样的普通用户口口相传的,你玩弄了一个普通用户,也许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你要是伤了一批用户的心,你的损失绝对不只是在移动终端竞争中的败北,而是有朝一日微软这块金字招牌的倒下。我是昨天[遭遇]做一名WP8手机的用户 我很后悔&&的作者,非常感谢大家给予我的回复,在这里针对一些问题和大家澄清。1、为什么不联系EA?目前EA在中国发行这些游戏都是通过中国几个运营商进行代理(基本上是腾讯和新浪两家),并不直接面向最终客户,所以联系EA是没用的,只能通过微软和代理商进行沟通。2、我并没有说Lumia920不好,而是WP系统让我很失望,我相信WP有他的亮点,但是关于WP的服务团队,让我看不到未来,系统不好可以更新,可以修复,但如果是一个团队的问题,这就很难看到未来了!3、感谢很多CB网友去论坛里回复我,谢谢大家。4、 我不敢说我有多高深,但是也算是个数码爱好者吧。我原来也曾经越狱过手机,但是我们是在玩手机,不应该是让手机玩我,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所以我选择了正 版。其次,我并没有黑安卓系统,只是这个系统我有些接受不了,还是那句话因人而异,安卓占有率那么高,那么多粉丝支持,相信也有他的特色,所以才能成功, 只是我个人接受不了他的那种过度开放和碎片化。纯属个人问题。5、希望个别一些朋友不要人身攻击,我这里只针对我的这个遭遇,也许微软客服很好,但我很背运,始终没有赶上好的客服。6、非常感谢CB回复中的微软工程师&阿尔文-地狱&,可以帮助我,谢谢!7、不要说36元不值得,其实我消耗的远超过36元,我不是为了这个钱,是为了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售后服务,在中国的一些服务行业,我们真的需要这份执着,否则消费者就是任人宰割、听之任之吗?
10:00&&收到诺基亚的邮件,&感谢您针对您的诺基亚920提供的反馈&,信中说:&我们想邀请您加入我们的消费者小组&,并帮助改善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于是我链接到诺基亚官网填写了一堆表格和评分。无后续消息&&
11:01 &收 到&&的电话,是另外一位女士拨打给我的,针对我昨天的电话,告诉我今天依然不能退款,因为我使用了支付宝付款,我问她,微软WP 应用商店在中国还有其他付款途径吗?她不知道。我告诉她:只有一个支付宝付款方式。该女士告诉我她没有权限,要向上级反映这个情况。要三个工作日之后再给我答复,我告诉她,我已经等了两个月了,她回复我是:这个投诉在我的部门里是昨天才开始的,对于以前的经历和他们无关。来源:cnBeta
安卓的流行是因为便宜 而非优秀
国外科技博客gizmodo认为,采用谷歌安卓系统的设备之所以比苹果iPhone流行是因为价格便宜,而非质量优秀。该网站称,谷歌玩的是&长线骗局&,目的是对手机界进行地毯式轰炸,以便让人们以尽可能多的方式使用谷歌服务。cnNexus对文章编译如下:故事是这样开始的:iPhone横空出世,成为唯一一款所有人都喜欢的智能手机,因为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产品。它成为智能手机的代名词。然而时间往后推移几年,苹果与谷歌相比却处于下风,至少从手机的销量上来看是这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因简单:人们没钱。价格高昂但令人垂涎的iPhone与所有其他设备之间的分裂非常严重:iPhone被普遍视为优秀产品。有很多安卓手机在人们眼里也足够优秀,或者说物有所值。正是因为这一点,而非别的任何因素,确立了谷歌&人民手机制造商&的地位。安卓设备成了&民主&设备,而苹果仅在延续它从上层工薪阶级口袋中获得财源的老旧思路上取得了成功。从它第一天自乔布斯手中诞生到出现在人们的信用卡账单上,iPhone就是一个精心雕琢的中产阶级物品。它很贵,外观耀眼却不浮夸,说富又不富的白人像喜欢自己的子孙一样喜欢它。它成为演员、模特、歌手、学者以及图像设计师的手机。历史上从未有过一款电子产品,能像iPhone一样耀眼。还记得它最初上市时有多贵吗?4G版本就要500美元,8G的要600,还带两年合约。但这并未阻挡苹果销售巨量iPhone的步伐,数量如此之大,以至于AT&T的服务器在激活压力下崩溃。
接着,谷歌开始以200美元左右的价格销售它的触屏手机,打造出史上第一款安卓设备,而当时即便是最疯狂的极客,也没人认为自己会购买这款产品。但是今天,事情全变了,在世界范围内,谷歌已然超越苹果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月稍早,《旧金山纪事报》这样写道:&据市场研究公司IDC,2012年第三季度,全世界的生产商,包括苹果、三星、HTC以及RIM,他们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811亿部。而其中75%使用的是谷歌的安卓系统,苹果iOS仅占15%的份额。安卓此时的市场份额与2011年第三季度相比,上涨了91%。&这是巨大的成功,彻底的成功。尽管安卓最终发展成为复杂的、也已优化过的操作系统,出货量巨大也是理所应当,但它的成功也并非仅靠自身的优点。Nexus 4与Galaxy SIII等手机令人眼前一亮,这二者都是智能软件的载体。它们都给人带来愉悦感受,然而,这却并不是安卓的王牌所在。
安卓的成功并非全在于这些手机,而在于中兴通讯的参与、LG的搅和以及三星的努力,它们分别零售价值100美元、50美元和一分钱。全是靠这些边缘的二等手机,它们就像成袋的立体脆或便宜毛衣一样被大量出售。它们的定价目的在于流转,而非让人注目。而这,却相当有效。皮尤研究中心的&互联网与美国人生活项目&调查显示,安卓手机是穷人的智能手机。在被调查对象中,年收入在3万美元之下的人群中,22%的人使用安卓手机,而使用iPhone的仅有12%。对于接近底端中产阶级的人群来说,趋势是:年收入3-5万美元之间的人有23%使用安卓,18%使用iPhone。数据显示的趋势很明显:你越没钱,就越可能选择一款安卓手机,而非更贵的产品。不过也并不绝对只与收入相关,与收入紧密关联的其他社会因素也能说明问题。美国联邦调查数据显示,收入中位数比白人低数万美元的黑人及西班牙裔,使用安卓手机的比例更高。对于任意肤色的群体,学历为高中及高中以下的人占据安卓使用者的38%,对于iPhone来说,这一比例为31%。这绝非偶然。看一眼经济运营商的传单就明白了,他们大力迎合较低收入客户群的需求,你能看到的全都和安卓相关。即便是三星等亚洲科技巨人,也在努力吸引低收入人群。硬件厂商可以自由使用安卓,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给谷歌,从而以低价设备的形式将这之中省下来的利益转移给消费者。多数安卓手机做工粗糙,反应迟缓,但它们仍是智能手机。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并非每个人都会追求最高端。便宜的安卓设备也可以使用Instagram以及Twitter,还可以播放音乐以及查看邮件。很多人根本无法负担200或者300美元的手机,并且可能永远也负担不起。他们只需要最基本的功能,用不着耀眼的视网膜屏幕,也不需要支持LTE。这一策略对于谷歌来说不仅很棒,而且相当凶残:对手机界进行地毯式轰炸,让人们以尽可能多的方式使用谷歌的服务。忘掉高端形象,让人过来注册使用就好。苹果可能仍将使资本主义史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而谷歌玩的则是&长线骗局&。只要安卓能够持续向其他企业输出谷歌服务,并驱动节约型消费,它的脚将一直处于iPhone的咽喉处。编译:&英文原稿:
安卓好于苹果iOS的十大原因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是安卓粉,该网站总结了他们认为安卓好于苹果iOS的十大原因,特全文翻译出来。对于他们的观点,你认不认同?全文如下:从我们口中说出安卓比苹果iOS好,你可能也不会觉得奇怪。如果你想知道原因,那么来这里查看,就来对了地方。作为眼下世界最流行的移动平台,安卓名至实归。过去一年是安卓大发展的一年,但在大量竞争对手于卧榻之旁虎视眈眈之际,安卓也不能躺在过去的光环之中。苹果的iOS卓越不凡,这是毋庸置疑的,它很对很多人的偏好,但仍无法和安卓相比。即便是苹果在iOS中抄袭了安卓优秀的通知系统,并试图提升无线同步的便利性,它于安卓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鸿沟。下面是为何安卓仍然强于iOS的10个原因。
&设备百花齐放总有一款安卓设备适合任何一个人的偏好。三星、HTC、摩托罗拉、LG、华为以及其他厂商生产的大量安卓设备,令人目不暇接。在安卓平台上,你可以选择紧凑型手机、带实体键盘的手机、大屏幕手机或者是怪异的双屏设备。要求双SIM卡的这种小众需求,也一样能得到满足。而各种旗舰机型在展示硬件参数时,更是至为高端。而在安卓平板电脑市场,这种多样性也开始展现。
安卓吸引了大量硬件厂商使用,他们对于想象力的发挥也产生了比其他任何平台都多的花样,甚至模糊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界限。和iPhone以及iPad少的可怜的选择相比,安卓提供的选择则是琳琅满目。
价位多样这也是上面这一原因自然的结果。设计多样、参数不同的大量安卓设备,几乎为任一心理承受能力提供了选择。苹果设备的排他性与安卓的包容性形成鲜明对比。几乎任何人都有能力购买一部安卓手机,它可能并不那么完美,但在满足大量预算要求的同时,又提供了真正的智能手机体验。iPhone和iPad对于很多人来说价格高昂,但一台性价比适中的安卓设备的价格可能还不如过去的一款普通手机高。
价格适中是安卓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而这种状况将继续保持。如果你想使用可以匹敌iPhone及iPad的高端设备,那也一样可以找到,但如果你需要的是一款廉价设备,那么安卓就是你唯一的选择。
&自定义程度高安卓的一个强项,始终是其高度的自定义水平。苹果希望保持软件与硬件上的体验一致性,安卓则允许你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定义。你可以设定的东西包括动态壁纸、触摸键盘甚至是第三方ROM。反对的人总会说,只有最偏执的极客才关心这种自定义,但我们不认同。很多iOS用户也希望主屏更为生动,希望使用Swiftkey等键盘。下面我们再从四个方面来说在自定义方面安卓要优于iOS。
1,动态壁纸可以与用户交互的动态壁纸,大大丰富了智能手机体验。而这种壁纸数量众多,让用户能为自己的设备添加个性,并且,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可玩性。如果你从未接触过动态壁纸,你会惊叹于优秀动态壁纸的数量。动态壁纸不仅能呈现最新天气状况等有用信息,还能植入有趣的游戏。
2,小插件和iOS单调的应用列表相比,安卓的小插件就如皇冠上的明珠。即便是微软,也看到了这种优越性,为Windows Phone开发了动态的小方块。小插件仍是安卓优于iOS的地方。简单地说,你只需看一眼手机就能找到你需要的信息,而不用每次都打开一个应用。
3,自定义启动器如果你想控制自己安卓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主屏幕,那么你可能已经试用过第三方启动器。在Google Play商店里有大量这种启动器,可以让你设置主屏布局、屏幕切换效果以及手势等。使用这些应用没有任何风险,也为你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4,第三方ROM如果你想这样做,就可以用第三方ROM替换掉内置ROM。而这实际上是安卓了一个新系统,很多安卓用户这样做的原因是,厂商对系统的更新太慢了,但同时你也可以为了追求更好的性能或为了使用某些功能而安装第三方ROM。这绝对是对安卓的终极自定义,但在操作时也要谨慎,以免造成麻烦。但是只要你安卓教程一步步的来,并且你的手机支持这么做,那么好处是大大的。
与谷歌产品和服务的整合安卓设备与谷歌一系列服务形成了无缝整合。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上网,而谷歌正是互联网之王。Google Docs、Gmail、 Google Drive、 谷歌地图、谷歌音乐、Google+、Google Chrome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苹果地图事件是iOS落后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不考虑双方的竞争,很难想象iOS不采用谷歌地图。尽管在iOS上仍然能使用谷歌的众多产品,但毫无疑问最佳的谷歌产品经验仍在安卓。
Google NowGoogle Now是谷歌众多产品中出众的一款,尽管在iOS上也可以谷歌的语音搜索,但Google Now的很多优点只能在安卓平台上才能体验。Google Now对于移动技术的使用,要好于当前任何产品,并且它还在不断地提升。
免费应用和游戏更多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无法逃避的事实是,安卓上的免费应用于游戏要多于iOS。有时在iOS上收费的应用,在安卓上却是免费。在安卓上,开发者似乎也更愿意追求免费效应以及广告模式。不过不好的是,开发者从iOS获利更多也意味着应用质量更高,以及优秀应用和游戏首先发布于iOS。随着安卓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状况可能会改变,但仍将会是安卓的一个主要挑战。
质量改善速度快bug、丑陋的界面以及应用的稀少等问题,已经被开发团队系统的解决。现在的安卓平台与它最初发布时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它仍在以更快的速度继续进化。用户基础的庞大以及生产安卓设备的厂商的数量,定会将安卓质量的改善提升到新的高度。在iOS坚持&不破则不修&的哲学的同时,安卓不断创新,且以更快的速度改善。
&编译:&& 原稿:
近水楼台得残月?谷歌应用在安卓平台体验远逊苹果iOS
按常理来说,在商业领域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企业一般不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同时使用过安卓以及苹果iOS的读者应该有切身感受,在这两大平台上同是谷歌开发的应用,使用体验却不尽相同。并不是安卓版好于iOS版,而是恰恰相反。
编译了Droidlife的一篇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如下:在过去数月,谷歌打算支持网页、安卓与苹果iOS平台应用的意图非常明显。对于网页及安卓平台的支持,毫不令人意外,谷歌一直是一家网络公司,还收购了安卓系统以在移动领域同微软抗争。即便是对iOS的支持,也不是那么的令人诧异,因为在谷歌亲儿子G1问世前,iPhone实际上就是一款装有大量谷歌应用的&谷歌手机&。但令人奇怪的是,谷歌不仅为iOS平台开发应用,而且为它开发大量精品。
在苹果App商店,谷歌应用总计达到23款。尽管其中有些的确也很垃圾,还有些是谷歌失败项目的遗产品,但对于下面七款应用:谷歌搜索、谷歌地图、Gmail、YouTube、谷歌网盘、Chrome浏览器以及Google+,谷歌则投入了大量心血。这七款应用都出现在安卓及iOS两大平台上,而且他们的界面和功能几乎一致,仅有的区别在于,在iOS上它们支持下拉刷新,而在安卓上则只能手动点击刷新按钮刷新。Gmail和谷歌地图在安卓上似乎专注于功能,而在iOS上则似乎要隐藏一些功能而更注重界面干净。尽管iOS上的谷歌地图让人感觉开发灵感来自安卓版本,但干净的界面却让人更为喜欢。在iOS上,谷歌地图强调搜索及位置功能,而在安卓上则强调一般的使用。在搜索信息以及给自己定位等功能上,谷歌地图在两大平台上都容易操作,但调整图层等功能在iOS上则不容易找到。实际上,iOS版谷歌地图的设置被隐藏起来了。谷歌在iOS版谷歌地图上还将交通状况、公交换乘以及链接到谷歌地球的功能都置于一个菜单按钮下面。这意味着,谷歌认为苹果iOS用户更喜欢干净的用户界面,而安卓用户则偏爱在开启应用后立马能够使用大量功能。Gmail在iOS和谷歌平台上的差异可能是最令人感到奇怪的。iOS版Gmail依然是以干净的用户界面为重,而安卓版则以牺牲美观为代价换取对功能的呈现。实际上,iOS版Gmail的白色背景与红色的&写邮件&按钮更忠实于网页版Gmail的设计。Gmail在两大平台上都支持多账户、滑动以存档以及显示标签,但都不能创建标签。在每一屏幕上,iOS版Gmail将设置和选项置于按钮内,而安卓版则一股脑呈现给用户。因为这种用户界面设计,安卓版让用户经历非常长的学习适应过程。这导致的结果是,iOS版Gmail拥有更为干净的界面。
在我的测试中,我发现iOS版Gmail、谷歌地图、Google+以及Chrome浏览器使用起来要比安卓版预约,说出这话我觉得相当奇怪。通常情况下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企业会将为自家平台开发最完美的作品(看下安卓版Hotmail就知道了)。但是谷歌在iOS上的应用实际上完全匹敌安卓版本,有些甚至能够超越。在iOS平台上拥有&下拉以刷新&功能、更悦目的载入动画以及更简洁界面的谷歌应用,使用起来也比安卓版容易。如果你只想使用谷歌的生态系统,那么安卓不在是必备。谷歌希望为iOS打造好应用这可以理解,但我不理解的是,谷歌为何要为iOS打造更好的应用。可能是因为谷歌认为,安卓用户喜欢用户界面控制直接呈现出来,而iOS用户则希望这些功能隐藏起来,或者是谷歌觉得安卓用户不如iOS用户那么介意杂乱的界面。这些仅是猜测,但如果我是谷歌,那么我将会确保安卓版的谷歌应用同等优秀,并加入&下拉以刷新&功能以及载入动画。这种对细节的在意,将会极大的改善一款应用带给用户的体验。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谷歌能打造设计非常优秀的产品还是让人欣喜。但也希望谷歌能将这种精力花一部分在安卓应用上。来源:编译&& 英文原稿:
分析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是美国两倍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周四发布报告称,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13年继续保持增长,其规模几乎是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两倍。Canalys在报告中称,对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3年将达到2.398亿台。相比之下,对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3年仅为1.25亿台。Canalys驻香港分析师Nicole&Peng认为,考虑到2012年第一季度对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才刚刚超过美国,因此今年两国之间的差距之大令人惊讶。Nicole&Peng指出,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预计已经达到1.86亿台,而2011年时,这一数值还只是8300万台。Nicole&Peng说:&在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与美国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相当,当时美国还略多一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中国智能手机增加了1亿台。&与此同时,2012年美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预计已经达到1.08亿台,较上年增长了800万台。Nicole&Peng估计,在中国,除了苹果、三星以及HTC等知名品牌外,还存在100余家国产智能手机品牌。而中国本土品牌则占据智能手机销量的70%。此外,本土品牌未来将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此外,报告中还指出,2013年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8.37亿台,较上年增长22.5%。来源:搜狐IT
未来5年可能实现的梦幻科技
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未来资讯科技会如何转变,转变之后又可以带来什麽益处,都让我们有无限的想像空间,而企业也可从这些可能实现的科技中找到潜在的商机 从2006年起,在每年的12月时,IBM实验室会公布未来5年内可能实现的科技技术,称之为「IBM 5 in 5」。这些科技虽然还处在研发的阶段,尚未商业化,但是企业可从中了解到未来IT发展的趋势,甚至可以从中找出商机。
梦幻科技1- 上网购物也能触碰到商品的质感开启购物中心的网页,浏览着一件又一件光鲜亮丽的衣服,跟身旁的朋友讨论得不亦乐乎,但是,结帐时总会担心着买来的衣物材质不如你所想,买家担忧材质不佳,卖家也苦无机会证明自己用料扎实。而未来,使用触控模拟、红外线、感压技术等,各个装置透过不同的震动模式来模拟出任何物品的质感,买家可以感受到衣物的蕾丝与其他装饰的真实触感,卖家也不用仅依靠图片与买家口碑做保证。
未来网站上的试衣间不仅可试穿各式各样的衣服,更可以透过触碰感受到衣物的质感。真实的触控感将会改变零售业者或是网路卖家的营运模式,买方购买前都会透过触碰来确认质感,卖家就必须精益求精,不能偷工减料。而这样的应用也可运用在远距医疗上,患者只要将患部拍摄下来传送给医生,医生触碰图像就可以进行初步的诊断。而目前也有许多游戏透过震动回馈和玩家进行互动。
梦幻科技2- 闻一闻气体即可分析出气体中的成分每天我们都要进行无数次的吸气与吐气,而这些从呼吸所发出来的无数个分子,能否被拿来更进一步的分析呢?未来,嗅觉感测器将可被放在行动装置、大楼、汽车内等任何地方,透过这些嗅觉感测器, 我们可以从呼出来的气体得知身体状况,若是快要感冒了就採取预防措施,而医生也可以用来判读病人是否患有肝脏病、肾脏病、气喘等其他疾病,协助医生远距诊断或是监控患者的状况。农夫也可以透过嗅觉感测器知道这块土壤是否适合作物的生长,也可以嗅出作物成长的状况,是否可以收成了,或是得知果物是否含有不良的菌种;照护中心也可随时查觉环境中是否有不良细菌,是否已消毒,防止病菌的传染,甚至可以用来监控都市卫生与环境污染的问题。
梦幻科技3- 电脑可看懂照片,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病情
电脑可从医学影像中,提供更多更细微的病理资讯,帮助医生看诊,提高诊断的效率。你一天会拍多少张照片?很多人可能一天拍了不只一张, 可以摄影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元, 人们一年拍摄的照片多达约五兆张, 这些照片对你来说都有特别的含意,不过目前的电脑还无法读懂这些意义, 但是, 未来电脑将可以辨识这些图像, 分析出颜色、质地等资讯。往后电脑可看出许多人眼无法看出的讯息,对于医生的看诊有莫大的帮助。电脑可以从X光片、切片报告、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中,区分出健康与病变的组织,找出更多细微的病理资讯,提高医生诊断的效率。企业也可从客户张贴在社群网站或是网页上的图片,分析客户的喜好,来提供更贴近客户需求的客製化服务。
梦幻科技4- 新一代语音辨识技术听懂婴儿要告诉你什麽想带婴儿去听个音乐会陶冶性情,但总是担心婴儿会不会突然开始嚎啕大哭,不管怎麽哄骗都无法让婴儿停止哭泣,未来,具有语音认知的感测器将大幅提升语音辨识的能力,可以分辨婴儿哭声的差异,结合其他生理感测器了解生理变化,就可以从婴儿的哭声找出哭泣的原因,让我们知道婴儿是饿了、尿布该换了、还是身体不舒服等,让父母亲准确的掌握状况。客服人员也可以从人们谈话中不同的频率、停顿时间、音量,找出更有效的沟通方式;若是将语言感测器安装在高山或是海洋边,可以聆听这些环境声音的变化,一旦有灾害将要发生,像是土石流等,就可以提早发出警讯。新一代的语音辨识技术,或许会让人们听懂动物们的语言,能和动物更和平相处。
梦幻科技5- 未来电脑可以品嚐食物的味道
电脑可以嚐出食物中所含的成分,调配出各种食谱,像是替糖尿病患调配可控制血糖却又可满足喜欢吃甜食的慾望的配方。繁忙的工作,让很多人必须在外解决三餐,该如何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就是外食族相当关心的。未来,具有味觉认知的感测器将可以体验每道食物的味道,分解出食物中所含有的成分,并从数以万计的食谱或是营养师的建议,以及食用者的喜好,重新设计出营养均衡的菜单。厨师们也可以使用感测器品嚐自己烹饪的餐点,找出需要加强的地方,并透过不同的食材组合,开发出更可口的佳餚。而保健食品业者也可以针对有特殊饮食需求的人,像是调配出可控制血糖却又可满足喜欢吃甜食的慾望的配方,让糖尿病患有新的选择。
梦幻科技6- 人体也可成为一台小型发电机去年油电双涨带来不小的生活压力,不少人更因此在夏天时不开冷气,未来,或许你就可以成为一台小型发电机,举凡健走、跑步、骑自行车等动作,甚至水管中流动的水流都可以发电,可以用来供应日常生活所需的电力。此外,IBM的研究人员也在爱尔兰的海域寻找如何有效的将海浪能量转换成电力。而在2012年6月,英国也有研究人员对外展示了可将膝盖活动产生的动能转换成电力的发电装置,目前设计出的原型装置发电功率约为2毫瓦,研究人员预估,改良后功率甚至可以超过30毫瓦,足以为一些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供电。
梦幻科技7- 更聪明的数位助理帮你打理生活
使用者透过声控使用Siri,可查询天气、餐厅订位、安排行程等,未来更聪明的数位助理可从垃圾邮件中帮你撷取有用的讯息。恼人的垃圾邮件或是广告讯息层出不穷,就算企业过滤机制做得再完善,偶尔还是会出现几封,而在未来,这些垃圾邮件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透过强大的数位助理软体,依据你平常在社交网路上常关注的讯息或是阅读电子邮件的习惯,搜索垃圾邮件或是广告讯息,隔绝你不想接受的,然后撷取出你想要看到的讯息。目前已有运用语音辨识技术实现部份数位助理功用的软体,像是Apple的Siri,使用者可透过声控,查询资料、餐厅订位、安排行程等,而雪佛兰的Spark与Sonic车款也将Siri软体纳入汽车的中央控制系统,可供驾驶人利用声控方式拨接电话、收发短讯及查询地图等功能。
梦幻科技8- 透过脑电波来操控任何机器青少年叛逆时期,总是不服管教,我行我素,对于父母亲及师长来说,是非常头大的问题,而未来,将会出现读心术的装置,将大脑所想的内容传达给电脑,长辈们就可以从电脑中得知青少年的想法,就能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与管教。大脑的脑电波也可以转换成控制设备的指令,就可以凭藉着自己的想法来操控任何机器,像是想要拨电话给谁,手机就会自动拨号、自行移动电脑萤幕上的滑鼠游标、或是驾驶汽车等应用。更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自闭患者脑部的活动以及帮助中风患者进行复健,有助于医生修复大脑受损的部位。
Necomimi猫的秘密将脑波转换成各种行为,未来也可透过意念来操控电脑或是帮助医生修复患者脑中受损的部位。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可以将脑电波转换成行为的玩具产品,像是曾被美国《时代杂志》列为年度50大最佳发明的「Necomimi猫的秘密」就是其中一款,这款玩具会将使用者脑波中所想的情绪,立即表现在猫耳朵上,猫耳朵依据使用者不同的情绪呈现不同的动作,像是竖起、垂下、来回摆动等。
梦幻科技9- 3D视讯对谈,让你和对方彷彿肩并肩坐在一起
星际大战电影中3D投影对谈情节将出现在未来日常生活中,只要透过一台手机就能够将来电者投影在你面前。未来,如电影星际大战中常见的3D投影对谈情节将会出现在你我日常生活中。立体全像投影技术将会更先进,而装置的体积也会越来越小,以后一台手机就能具有3D投影功能,可将来电者的影像投射在你面前,栩栩如生的动作,或许可以一解游子的思乡之情。而建筑工程师也可以运用这个技术,进行远端会议,一边观看3D模型一边讨论工程项目或是构思新产品;人们上网消费的时候,也可以透过此技术查看物品的3D全貌;或是将投影范围放大,配合节目的直播,让你彷彿身在某个球场般。日本科学家吉田俊介,已经研发出360度3D立体显像技术,透过特殊的圆锥形萤幕以及103个微型投影器,设计出可360度观看的3D立体技术。
梦幻科技10- 行动装置电池续航力将提升10倍现在的智慧型手机电池,很容易因为使用者大量的浏览网页或是使用App,电力就会大幅下降,一颗电池无法负荷一天的使用量,而在未来,电池只要能吸空气就可以进行充电,利用高密度的金属接触空气产生化学反应来发电,电池的续航力可提升10倍,能解决行动装置续电力不足的问题。
未来的电池只要吸空气就可充电,电池的续航力可提升10倍,目前IBM正在研发锂空气电池,希望可在2030年前上市。IBM预测,0.5伏特以下的更省电的产品将出现在市场上,搭配能量採集(Energy Scavenging)技术,未来小型装置透过动能就可产生电力,不再需要电池。而IBM正在研发锂空气电池,据称使用这种电池的电动车一次充电后可以行驶约800公里,希望能在2030年前将其投入市场。
梦幻科技11- 超级导航让你不再因为塞车而烦恼上班时间的交通是无法预测的,即便有了GPS导航,也驾驶在平常常行驶的道路上,偶尔也会发生预料不到的意外,让通勤族无法赶上上班打卡时间,影响上班的心情与绩效。而未来,超级导航系统将具有适应能力与预测能力,不再只是从地图上找出最短路径,而是会依据司机的驾驶习惯,搭配蒐集得来的交通资讯,随时提供最佳的路线。像是可以预测出哪条路径将要塞车了,或是道路上是不是有交通事故等意外发生,即时调整行车路线,亦可结合天气预报或是各地资讯,若是天气太糟或是当地节庆等因素,就可以建议驾驶人使用替代的交通工具。
超级导航让你不怕塞车,许多厂商也应用在自动开车技术上,Goole的自动开车技术已行驶超过30万公里。有许多厂商将超级导航的技术应用在自动开车的技术中,像是Google从2010年开始研发自动开车的技术,已经累计行使了超过30万公里,而且并没有任何肇事或是违规的记录,未来将挑战驾驶在更特殊的地形上。自动开车的技术可协助盲胞开车至世界各地,美国加州甚至再2012年9月通过了一项新法桉,准许自动驾驶的汽车上路。来源:
我为什么抛弃iPhone:围墙外的世界很精彩
美国科技博客GigaOM撰稿人马修&因格拉姆(Matthew&Ingram)周三撰文,讲述了自己为何放弃使用多年的iPhone,转而选择Android。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看重后者的开放性和选择性。以下为文章全文:
如果你讨厌不忠,请到此为止,不要读下去了。在与iPhone相恋多年之后,逐渐开始有别人勾引我&&而我也并未抗拒。自从我第一次拿到iPhone,就成了坚定的果粉:在iPhone面前,我那部旧黑莓看起来又老又丑,简直就像出自猩猩的手笔。我真想永远把iPhone握在手里,自从我买了iPhone以后,也的确对它不离不弃&&直到我有一次改用了Android。我之所以决定试试Android手机,不是因为我对苹果或iPhone不满。我仍然认为iPhone是我用过的设计最精巧、最有魅力的产品。我还有一台MacBook&Air和一台iPad。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推荐别人购买这些产品。但我也得坦白,当我看到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开始使用Android手机时,我的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于是,我去年秋天去阿姆斯特丹举行我们的Structure:Europe大会时借了一部Android手机来用。对我而言,Nexus和其他Android手机的诱惑在于更大的屏幕。我喜欢用手机看网页和资料,所以大屏幕对我很有吸引力。但我对Android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颇有兴趣,我很好奇这种模式是否比苹果iOS的围墙花园更好。毋庸置疑,苹果的花园很美,处处维护得当:肮脏下流的应用都被拒之门外,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这确实是一大优势。换句话说,在美丽花朵的衬托下,院墙似乎很难察觉。但在某些情况下,好东西同样也会被拒之门外&&只要不遵守苹果的游戏规则,所有的内容、应用或是与其他网络或服务整合的功能,都会被挡在院墙之外。有关这两大平台的差异,有这样一件轶事:当我用Android手机(一部摩托罗拉Razr&HD)拍了一张照片后,我突然想起来,或许可以直接将它传送到电视上。我用一个西部数据的媒体中心来存储所有的照片,我通常都要先将iPhone上的照片用iTunes复制到电脑里,然后再共享到西部数据的媒体中心。我想,因为这个媒体中心是一台DLNA设备(DLNA就像是苹果AirPlay无线网络标准的开放版本),所以我或许可以直接将Android手机中的照片传到电视上。不到5分钟,我下载了一款应用,很快就将照片发送到西部数据媒体中心了。于是,我便可以在电视上查看照片了。我还用同样的办法共享了YouTube视频。另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我用摩托罗拉手机分享网页时。用iPhone分享时,我的选择包括Twitter、Facebook、电子邮件和打印服务。但在Android上,分享目录一屏都显示不完。无论是网络服务还是应用,几乎什么都能分享。对我来说,这已经凸显出这两个平台的差异。用iPhone或iPad或许也可以将照片传到电视上,但你必须得有Apple&TV和AirPlay,还得甘愿被苹果锁在它的生态系统中(例如iTunes,我承认我一直忠于这款软件)。如果你像我一样手里有一堆其他公司的技术&&例如刚刚提到的西部数据媒体中心以及一台装了Ubuntu系统的台式机&&你会感觉自己像是二等公民,因为苹果与其他设备的兼容一点都不好。我还注意到其他人的一些评论,例如All&Things&Digital的利兹&加尼斯(Liz&Gannes)就提到过:我已经逐步将iPhone中的很多苹果服务和默认应用替换成谷歌或其他公司的产品,包括地图和邮件。iPhone的硬件本身很有吸引力,因为它的手感很好。但具体到服务,苹果从来都不是最好的,iCloud就是绝佳的例子。我怀念iPhone的很多东西。与拉尔夫&鲁特曼(Ralf&Rottmann)一样&&他曾写过一篇不错的文章,讲述了与我类似的情况&&由于我的很多亲友都使用iPhone,所以我怀念iMessage。我还怀念Photostream,因为它可以自动将我拍摄的照片通过iPad和MacBook&Air展示出来。但通过谷歌和Facebook的自动上传功能,以及以亚马逊S3为基础的OpenPhoto图片托管服务,我基本也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在向朋友描述这两大平台的差异时,我是这样说的:有了iOS,当你想做一些事情时,可能会有一两款合适的应用,而且效果很不错&&但如果你想要一些他们没有的功能,你就没这么幸运了。但如果是Android,当你想用手机干点什么时,会有15或20款合适的应用,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不过,很多功能都不能仅凭一款应用完成,或许需要多款应用一起配合。于我而言,可以归纳如下:苹果拥有伟大的设计,但却从方方面面限制你的选择。尽管处处繁花似锦,但我看到的院墙也越来越多。Android则提供了&选择的暴政&(tyranny&of&choice)。但我终究还是认为,能选择、够开放总归要好一些,即使第一眼看上去没有太多吸引力。正因如此,我才决定永远换掉iPhone。原谅我,乔布斯。来源:
“平板手机”渐成智能机领域新宠儿
我们显然可以看到,智能手机发展的趋势是屏幕越来越大。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三星一直引领巨屏手机的发展,于2011年发布了5.3英寸的Galaxy Note,接着在去年又推出Galaxy Note 2。在开卖的最初两个月内,Galaxy Note 2的出货量就超过500万台。在近期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巨屏手机也遍地都是,像索尼的5英寸产品以及华为的6.1英寸巨兽。
即便是苹果,在面对竞争对手腰围不断变大的情况下,也于去年将iPhone 5的尺寸从3.5英寸加大到4英寸。与很多昙花一现的情况不同的是,所谓的&平板手机&( phablet,phone+tablet)现象将持续发酵。在我说这话的同时,我正使用一部3.5英寸的手机,我认为这是最适合我手掌的完美尺寸。但手机变得越来越大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们对手机的使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也正是进行中的科技变革。简单地说,智能手机正向平板电脑靠近。人们正越来越多的使用手机消费内容。看一下关于&平板电脑&的定义:呈现内容的平面。就呈现内容、获取数据来说,&平板手机&现象的出现就更容易理解了。我们的手指当前掌控着口袋电脑,而非口袋电话,我们使用着越来越多的数字功能,不管是购物、逛社交网站、浏览网页、玩游戏、发短信还是看视频。现在一名智能手机用户的典型行为是,盯着屏幕,手指在上面划动,而非以前的那种拿着设备放在耳边。我想没人会说屏幕尺寸大于5英寸或6英寸的手机更方便携带,使用这种手机你不得不在打字时使用双手。但是,这些不便利以及异样的感受,都被更大玻璃屏幕所带来的可玩性弥补。更大屏幕在多个方面增加了手机的实用性,包括:
阅读。可以在一个屏幕上显示更多内容。
看视频。观看视频时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交互。在玩游戏以及使用应用时,更大屏幕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交互方式,比如分屏以及使用更多手势等。对于智能手机的尺寸,还是有一个上限的。7英寸一般是小尺寸平板电脑的起步尺寸,而这似乎正是手机屏幕扩大趋势应该止步的临界点。尽管平板电脑仍然拥有健康的市场,但与智能手机相比,后者因为拥有蜂窝网络,在数据连接上拥有天然的优势。你可能会说3G版/4G版平板电脑也能使用运营商网络,但为了在平板上使用这种网络而购买另外一个号码不是所有人都乐意做的。因此这就有了智能手机被当做平板电脑使用的另外一个原因:它们就在我们的口袋中,而它们也几乎一直与网络连接。手机厂商扎堆扩大屏幕尺寸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对消费数据的热衷,以及数据服务丰富内容所提供的吸引力。更快速的移动网络,也让用户即时消费更多内容成为可能。并且随着内容服务更加智能,手机也占据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我们花费更多时间盯着屏幕,而不是拿着它们打电话。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打电话在当前这一智能手机时代感觉已经太过初级。在很多情况下,你根本没必要实时与人口头交流,通过大量其他的选择,你依然可以非常有效的向他人传递信息。在谈论智能手机屏幕尺寸时,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应用的设计似乎日益偏爱手势,而非按键。手势很棒,但它的一个副产品是,在使用的同时也会让你的手指碰到不该碰到的内容。而当屏幕越大可以触控的区域越大时,基于手势的交互也就越方便了。当然,如果对于移动设备的未来你考虑的更远,可能会说它们终将完全消失,或者进化成某些我们可以穿戴的东西,比如眼镜,甚至是智能隐形眼睛。但是在那个时代到来之前,我们仍需与当前形态的手机为伴,并且它们的尺寸越大,我们的数据消费体验就越好,方式也越多。柔性屏幕或许会让&平板手机&很容易就被放入口袋,但这谁有能说得准呢。世界上最大、分辨率最高的屏幕就在我们眼前,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与眼前景象这一巨幅画布相比,今天的&平板手机&真是值得嘲笑的小玩意儿。未来的可能无限,但是在智能手机完全消失之前,它们仍将继续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忘怀。来源:&编译& 原稿:
一个狂热果粉的自白:我已完全转用谷歌Nexus 4
(本文作者曾是狂热苹果粉丝,但在使用了谷歌Nexus 4之后,发现&最新版安卓系统在几乎每个方面都使最新版iOS相形见绌&,自己再也无法使用iPhone了。他对比分析了大量一般用户未发现的安卓与iOS的差异,语气中肯,论据充分,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特全文翻译出来,以飨cnNexus读者。)在过去几年,我在苹果产品与服务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与金钱。如果你到我家看看,你会发现四台最新Apple TV,两台iMac,最新款Macbook Air,一台Macbook Pro,超过五台AirPort Express基站和Time Capsule。你也会发现所有的iPhone,从第一款到iPhone 5,以及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iPad,并且近期我们又增添了两台iPad mini。我的iTunes资料库包含超过8000首歌曲,全都是通过iTunes商店购买。不管你问谁,他们肯定会说,我是苹果狂热粉丝。苹果产品触及的领域超越了我的个人生活。正如德国最大的移动产品开发商grandcentrix联合创始人所说,我是一个在日常职业生活中与应用程序打交道的人&&主要是iOS应用。受我所从事的工作驱动,我不止一次给予安卓机会。在多次的试验中,我试图将iPhone留在家中,拿起摩托罗拉Droid、Nexus One、Samsung Galaxy S II以及S III,但每次都很快又用回iPhone。这几款安卓设备没有一款让我感觉称心。
接着,我接触了Nexus 4。
当谷歌这款最新旗舰产品发售时,我几乎肯定的认为,它将再次给我带来&看一眼即在ebay转手&的体验。但那时我知之甚少。现在距我首次打开Nexus 4已过去将近两周,期间我完全投入这款设备,而将iPhone 5束之高阁。我是否回怀念iPhone的某些东西?没有,除了iMessage。这一点稍后再谈。我在此的动机不是为了褒扬平台A而去贬低平台B。相反,我将总结我数年来使用iOS的个人经验与发现。我见证了苹果平台迅速进化而安卓长时间扮演追赶者的过程。当iOS6问世时,对于这一重大软件更新,我首次抱怨它的创新乏力。我问自己,苹果是否已开始失去在移动平台的领头羊地位?
在你继续往下读之前,我有必要强调我是一名专业玩家。我不是一名智能手机普通玩家,普通玩家时不时打打电话,偶尔玩玩应用。因为我的工作性质以及我的好奇,我不断与社交媒体、社会网络打交道,并尝试新的服务。也就是说,我的判断可能并不适合每个人。但如果你认为自己是高强度玩家,那么可能会发现本文对你有用。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使用的手机是LG Nexus 4,系统为安卓Jelly Bean 4.2.1。
单刀直入:最新版安卓系统在几乎每个方面都使最新版iOS相形见绌。
我认为在性能、流畅度、渲染引擎、跨应用以及系统层面的整合、总体创新、观感的自定义以及可用程序的多样性方面,安卓都要超过苹果。在接下来几段,我将解释为何。
性能及渲染引擎流畅度我知道,有软件可以很细致的测量各种技术性能指标。但说实话我并未这么做,对此也不太感兴趣。我要谈论的是,在日常使用中我所感觉到的那种性能。在性能上,使用搭载安卓4.2.1的Nexus 4完全是一种享受。我不太清楚谷歌在Project Butter项目下对Jelly Bean做了哪些改进,但最终的结果令人惊诧。过去,安卓让人感觉反应迟钝,有时很慢,对手势的反应速度不及iOS的一半。
但这已经完全改变。我要说,这两大平台至少已达成平手。在某些情况下,安卓的反应速度还要超越iOS 6。特别是在快速切换应用以及在大量较复杂内容上滚动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尽管安卓不具有应用程序界面的回弹效果(因为这是苹果的专利),但不同界面的过渡已被重新开发和打磨。在大多数情况下,安卓还要比iOS开起来更先进和干净。
跨应用以及系统层面的整合
在我日常使用中,我发现的最大优势之一是,跨应用以及系统层面的整合。而这也正是苹果发布iOS 6时我感到最失望的地方。事实上,因为苹果引入的大量变通方法,我觉得iOS已经达到可用性开始大幅下滑的一个临界点。所有这些仅为阻止文件系统暴露以及跨应用的对话。关于此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苹果知道,但他们就是要忽略这些问题。在安卓上,这完全相反。当你处理各种文档以及进行分享时,你会发现最明显的例证。假设,我收到一封带有PDF附件的邮件,我想在在其他应用中使用这个PDF文档,也可能稍后在社交网站进行分享。在iOS上,用户必须要考虑苹果的种种限制。没有一个简单方法可以让这个PDF文档与邮件脱离,然后允许我按自己的需要去使用。相反,所有想提供某种分享功能的iOS应用,都需完全自己去实现。导致的结果是,非常不连贯和让人难受的用户体验。在iOS上,你可以使用比较怪异的&通过**打开&,首先将文档移到Dropbox上,Dropbox让你获得一个虚拟的云文件系统。如果你很幸运,你想接着使用这个文档的另一个应用恰好也整合了Dropbox,那么你就能重新将其下载下来使用。这一切就是因为苹果拒绝提供基本的跨应用的本地储存。在安卓上,这非常简单。我可以下载这个文档到一个本地文件夹,然后直接就可以开始使用。如果我收到大量mp3文件,我也可以同样处理。并且每个能够处理音频播放的应用,都可以再次使用这些文件。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分享。在iOS上,我需要再次依赖开发者。Flipboard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让我能直接在Google+、Twitter以及Facebook上进行分享。在我的Nexus 4上,有20多个分享选项。这是因为,我安装的每个应用都可以注册成为分享提供者。这是安卓系统的一项核心特征。但还不仅如此:在安卓上,我可以修改某种类型文档的默认打开程序,这与我所习惯使用的桌面操作系统很相像。举例来说,如果你不喜欢自带的图片打开程序,这个程序会在其他应用需要你选择一张图片时跳出来供你选择,那么你可以从大量其他类似程序中选择一个安装,并告诉系统将这个程序作为默认的图片查看器。下次如果你用Facebook应用发布照片,或者用其他任何应用选择一张照片,你设置的默认图片查看器会取代系统自带的帮你打开图片。所有这些在当前的iOS上都不可能实现。我已经不再记录我多少次感到无语,因为如果我在移动版Safari中点击一个地图链接,并且希望用谷歌地图来打开,但苹果自己的地图程序却深深植入系统,根本没法予以修改。
定制性令人惊奇
让我先说明一点:安卓手机主屏幕一直相当难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打开MyColorscreen()这个网站你可以自己瞧瞧。要说明的是,这些都是真实的安卓界面,而非设计师提供的概念产品。他们并不一定具有通过PS深度美化的壁纸,但界面上的应用图标以及小插件完美发挥屏幕功能。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安装几个应用并作记下设置就能极简单地完成。下面这个链接(/photos//albums/6366657)里面的图片是我自己的一些设置,我从一个完全的小白,到完成这些设置仅用了一两天时间。心动了?
现在,苹果粉丝可能会说,一般人不希望去设置小插件、图标和自定义动画。这个理由我也使用了多年。但是,我要告诉你,你根本就不需要设置。安卓Jelly Bean默认界面本身已经就很漂亮。但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手机更为个性,这里发挥的空间是无限的。多年来,在安卓上进行设置通常的结果是主屏幕很难看。但这已经变了,极大的变了。不管你是否相信,我要说的是,在将Nexus 4按照我的个人习惯设置后,在一个屏幕上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开我最常用的应用,并呈现对我最重要的信息,当我再次拿起iPhone做测试工作时,iOS看起来极为落后和不对用户友好。对我来说,现在已经没有回去的路了。当你习惯了这些功能以后,再放弃它们就很难。
应用的质量与多样性的确,现在Google Play商店还有大量非常非常难看的应用。在我看来,这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最明显的是,缺乏一个集中化的质量控制和审核机制。这对于鼓励多样性很有利,但也显然让很多粗制滥造的应用在市场中发布。在Google Play商店中,这种应用你扫一眼他们的截屏就能立即分辨。第二个原因是,开发者定义用户界面的方式通常让他们快速的拼凑出一个界面。这很常见,用户也能看见和感受出来。iOS开发者通常更知道让设计师参与的重要性,且iOS界面也不太容易被做的很差。但是,我不再觉得我最常使用的应用落后于iOS版本。Facebook应用从外观、感受和功能上在两大平台完全一致。但给安卓平台加分的是,安卓版Facebook则有更好的跨应用整合。Google+应用在安卓上体验更好,但这正常。Flipboard在安卓上表现惊艳,并且还有加分的更好的跨应用整合。Plus News也是一样。更多应用列举如下:Instagram, Path,LinkedIn,WhatsApp, Quora,Pocket, Amazon Kindle, Spotify,Shazam以及Google Talk。他们在安卓上都表现惊人,并且拥有更好的整合以及主屏幕小插件。你感觉出什么了么?如果你希望体验一些真正的用户界面魔力,或者你仅仅需要下次遇到一个iPhone用户时有为安卓辩护的理由,那么安装Zime吧,这是一个很让人上瘾的日历应用,有很流畅的3D动画以及很创新的用户界面。谈到多样性。这正是安卓的开放带来的好处。在iOS上,很多我希望能被开发出来的东西,都因为苹果强制的&沙盒&而无法实现。在安卓上,我通过应用来阻止骚扰电话,可以自动回复短信,还可以加密某些应用,这样当我将我的Nexus 4交给他们用于演示时,他们不会打开我的Facebook。我还安装了一些应用,它们能为我的移动数据使用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以及电池消耗信息,还有哪些应用访问服务器以及访问频率。上面这些没有一个出现在iOS平台上,并且在近期也不太可能出现。
对于iOS我怀念什么我上面说了,对于iOS我唯一怀念的就是iMessage。我不是在开玩笑。放弃iMessage很困难,因为我的很多朋友在用iPhone,并且习惯于用iMessage给我发送消息。尽管有很多完美的替代品(Facebook Messenger,Google Talk, WhatsApp等等),但当我用回iPhone 5时,是不是还会发现几条未读iMessage短信。
我最常用的应用我是一名安卓小白。在过去几天,我问了大量问题,并且收到大量关于应用的推荐。我安装了一些,经过试用,又卸载了一些,留下了一些很棒的。我要衷心的感谢伟大的Nexus以及安卓社区。如果你从我的文章中得到鼓舞,我希望给你省点力气,下面是我发现对我最为有用的应用,以及以一个多年iPhone粉丝的高标准来看非常漂亮的应用。1,&&&&&&&&&,如果你希望对自己的主屏幕发挥更大创作空间,这个应用是必装的。2,&&&&&&&&&,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LinkedIn,Quora,Dropbox,Evernote,Foursquare。3,&&&&&&&& Twitter,或者替代的应用Falcon Pro以及Plume Premium。4,&&&&&&&& Pulse News,Flipboard,Google Currents,以及Press (一个很酷的谷歌阅读器) 用来查看每日新闻。5,&&&&&&&& Spotify,Google Play Music,Shazam,doubleTwist等用来播放音频。6,&&&&&&&& MX Player Pro,是一个全能视频播放器,几乎能无缝处理所有格式。7,&&&&&&&& TubeMate,可以离线观看YouTube视频。8,&&&&&&&& QuickPic可以取代系统自带图片选择器 (Gallery)。9,&&&&&&&& Pixlr Express是我见过的智能手机上最优秀的图片编辑器,你完全可以忘掉iPhone上的Camera。10,&&&&& Instagram,Snapseed以及Flickr可以用于分享图片。11,&&&&& Wifi Analyzer,可以用于调节无线网络。12,&&&&& Zedge,可以用于下载铃声、壁纸以及通知声。13,&&&&& &Power Toogles,可以在主界面显示蓝牙、wifi及其他设置的开关。14,&&&&& Remote for iTunes,可以完全取代你iPhone上的Remote应用。15,&&&&& Minimalstic Text,可以在你的主界面上创建漂亮的纯文本小插件。16,&&&&& ASTRO File Manager,可以用于打开系统文件。17,&&&&& AirDroid,可以让你通过电脑上的浏览器管理手机。18,&&&&& Battery Widget Reborn! Pro ,推荐。19,&&&&& BeyondPod,如果你像我一样痴迷podcast,那么这就是你要的应用。20,&&&&& ConnectBot,一款很强大的SSH客户端。21,&&&&& Eye In Sky,可以在你的主屏幕上添加漂亮的天气插件。22,&&&&& Square Glass Jelly Bean Blue icon theme,漂亮的主题。说明:我一直使用付费/高级版,如果有这样的版本的话。从iOS转过来,我实在无法让我的眼睛习惯于应用内广告,可能永远也不会习惯。Google Play提供的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Paypal以及其他方式,选择很多。我鼓励大家支持开发者付出的辛劳,不要仅用免费版。你可能会嘀咕,我为何费劲为上述每款应用都提供下载链接(原作者为上面每个应用都提供了Google Play的下载地址,本文不全部附上),好吧,这正是安卓对于iOS的另一个优势:Google Play允许用户通过网络实现应用远程安装。如果你登陆了自己的账户,通过任何一个浏览器打开上述应用的链接,不管你的手机在何处,只要你再点击&安装&,相应的应用就安静的给你安装好。
我的安卓心愿单让我以对下一个重大安卓版本的几个愿望结束本文,希望在今年的谷歌I/O大会上能够得到实现:
-&对通知提供更多以及集中化的设置,或者是通知中心。Jelly Bean中的丰富通知以及通知栏的用处已经远超iOS的通知方式。(注:我实在不明白,像苹果工程师那样的用户体验大师为何将&清除&按钮做的如此之小,小到如果不用放大镜几乎点不中它。)但是,对于安卓通知的自定义程度当前完全取决于开发者。这意味着,尽管安卓提供了极多的可能性,但并非所有应用都一致具有这一特征。事实上,某些应用甚至不允许你开关通知,而有些则能够让你自定义每个方面,从通知音到LED指示灯颜色到免打扰时段。这写特征应该在全系统施行,并通过API借口强制执行。例如,我希望接收Facebook信息,但又不想让整个信息的预览显示在通知栏上。有些应用可以让你选择是显示信息预览,还是显示普通的&你有新邮件&提示而不呈现邮件内容。但用户是否有这种选择,完全取决于开发者。或者,安卓支持LED指示灯在有通知时以不同的颜色闪烁。在我的Nexus 4上,我的设置是,当收到Whatsapp信息时,LED闪绿色,当Facebook有消息时,LED闪蓝色,但有新工作邮件时闪白色。这听起来像一个微不足道的功能,但是非常有用:当你在开会时,你立即就能判断是否需要马上查看手机。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应用都允许你自定义LED灯颜色。再说一次,这取决于开发者将这一功能集成到他们的应用中去。这应该属于集中的通知中心。我希望安卓系统能够集中化的是:LED指示灯颜色,通知音、内容预览。他们可以仍在应用层面可用,但&安卓通知中心&应该允许他们拥有覆盖权限。
-在Google Now中添加多账户支持。我希望Google Now能够利用多个不同设置的谷歌账户。在我的机子上,我希望我为工作设定的账户能够用于Google Now的日历卡片,但对于其他(位置以及浏览历史等)则使用我的私人账户。当前,Google Now仅支持单一账户,因而我不得不在工作使用时再开启工作用账户的浏览与位置历史数据。这对于谷歌来说是小菜一碟,所以我一直想问,为何谷歌那些家伙总是忘记多账户这回事儿?
-解决围绕返回键的不连贯实际上我从很多别的心愿单看到了这一点,就我所知,Jelly Bean在这一点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我时长还是对多重导航结构感到困惑,一方面系统层面有一个自带的返回键,另一方面,应用内部可能有第二个返回键。很奇怪的是,就连Google+也有这一问题。有时我不小心返回到主界面,仅是因为&我返回的太远&。这不是大问题,但的确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新手,你时长就直接不小心退出了应用,为何就不能让该死的返回键下次被点击时出现不同的颜色?
-说明某一应用是否使用谷歌云信息以及其他技术以保持与网络的连接。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iOS上,本质上没有一直在后台运行的应用,除了语音电话以及导航应用。这意味着,所有的在不活动时通知用户有数据进来的应用,都是用苹果的集中化服务,也即&推送通知&。这对于电池续航有很大好处,因为在系统层面只有一个进程在运行,该进程监控着所有的进来信息,并将它们分配到相应应用,而不是让很多应用为了保持网络连接而为所欲为。安卓其实有一个类似服务,叫做&谷歌云信息&。但遗憾的是,并无明显的方式可以将使用这一服务的应用同那些持续保持与自家服务器连接的应用区分开。我希望,那些使用&谷歌云信息&的应用可在Google Play商店被标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停止那些持续与自家主机对话的应用,鼓励开发者利用&谷歌云信息&服务,我能够大幅提升电池续航。
最后一句话在文章开始我说过,我以前多次试用过安卓设备,但一直都不满意,我认为这有两大原因。首先,安卓在Jelly Bean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以前跟iOS完全不是一个水平;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我认为谷歌提供的原生安卓体验是最好的。在使用Nexus 4之后,我再次试用了Samsung S III,结果还是不满意。三星TouchWiz界面所作的修改以及其他一些小的改动,还有其他的非Nexus厂商也是一样,完全破坏了我的使用体验。如果你以前使用的是iOS,我强烈推荐你选择一款Nexus设备,它们才拥有一个纯净的安卓环境。
结束语这篇文章真的很长(的确,笔者用了两个下午翻译完!)。我认为,从一个移动系统平台到另一个,值得写一篇深度分析。希望你能喜欢这篇文章。我是否会卖掉我的iPhone 5呢?No.No.No. 我从来没卖过,我将留着它。说不定它能通过iOS 7让我回心转意。(本文原作者Ralf Rottmann是一位来自德国的企业家,当前是grandcentrix公司CTO,曾担任The Next Web编辑。他创办的上个企业被授予阿尔卡特朗讯。)原文来自cnNexus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
cnNexus科技资讯平台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我老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