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陪训微信公众号要不要钱钱

09:09:19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条[]
人民网9月8日报道公安部自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实施半个月后已是成效斐然,赢得广大群众普遍支持。
不过,有法律专家提醒,专项行动打击力度虽大,但执法成本高,且长远效果也有待观察。“解决酒后驾驶,事后严打固然重要,但严格驾校培训,从源头强化司机的法律意识才是根本之道。”
8月20日至25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家知名驾校,电话咨询了浙江、山东、湖北等地的多家驾校,并采访了正在学车的一些学员。调查采访结果证实了法律专家的说法:目前驾校行业混乱、法规课程培训不规范、发证轻率随意等。如法培课花钱雇人代上、理论培训和实际技能训练的课时远低于法定时间,而“拿本周期短!”、“一次通过率高!”等更成为驾校竞争的惯用宣传手段……
“法培课可以花钱雇人代上”
根据公安部91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领取驾驶证必须通过三个科目的考试,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科目(俗称的理论考试,也称法培课);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俗称考桩与设施);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科目(俗称路考)。考试顺序按照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依次进行,前一科目考试合格后,方准参加后一科目的考试。在科目一考试合格后,车辆管理所会在3日内核发“驾驶技能准考证明”,而在取得“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满30日后可以申请科目三也就是路考的考试。
而自日《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规定》实施以来,机动车驾驶培训实行完全社会化,法律培训课程也由交管部门统一进行转为驾校自主进行。伴随着这一制度改革,市场化的驾校也迅速增多。
但作为司机摇篮的驾校,为何却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酒后驾驶司机、甚至是“马路杀手”?
公安部数据显示,8月15日至8月28日,全国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28800起。其中,浙江、山东、上海、江苏、北京的酒驾数量位居全国前五位;酒驾最多的群体为男性,占比98%,年龄在35~45岁者居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交通部2007年修订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酒后不能驾驶;记者从北京某驾校拿到的一份驾校理论培训课(俗称“法培课”)教材,也对酒后不能驾驶的规定有简要的介绍,而且法规部分也介绍了对酒后驾驶的惩罚规定。驾校“法培课”考试的100道题中,一般有4道左右的试题是与酒后驾驶相关的,包括惩罚规定等。
但经过如此培训,且考试合格后才拿照上路的司机为何依然有如此多的人酒后驾驶?
“很多司机根本就没上过法培课,因为一些驾校不仅允许找人代上,甚至还公开宣称只要学员交钱,雇人上课的事由驾校代办。”采访中,一些学员向记者透露说。
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在百度上键入“代上法培”,很快就找到一则广告:“北京大兴多家驾校长期招生,可代上法培课”。
记者拨打了广告上的驾校电话,对方回答说:“代上没有问题,交二百块钱,你就不用来了。”随后又补充说,“如果要省钱,找自己的朋友来代上也行。”当记者提出不上课是否会不能通过考试时,得到的答案是:“几天的课程中老师会划重点,只要自己在家突击复习重点、背背题就可以通过。”
北京的另一家驾校更痛快:“法培课不用来,也不用代上,我们跟法培课老师打个招呼,在点名时就算作出勤。”
据了解,按照规定,法培课要求必须考勤,考勤方式一般是点名,学员都有固定座位。“点名时只要座位上有人,就表示出勤,否则算缺勤。”北京的一位学员告诉记者,“原则上缺勤太多是不能参加考试的。”
浙江省是此次行动中被查处酒驾数量比例最高的省份。记者对该省驾校做随机采访时,杭州某驾校工作人员除了同样表示学员可以找别人代上法培课之外,还提供了更好的建议:“一些考点门口有‘黄牛’专门帮忙做这些事的,给一百块钱就全包,驾校不干涉。”对于不上课能否通过理论课考试,这家驾校表示理论课都是“一学就会,看看书就行”。
“驾校培训也搞题海战”
对湖北、山东等地的调查采访更令记者吃惊:山东青岛一家驾校不开设法培课,学员只是拿到教材和一本题库,根据题库自己学习;山东济南的一家驾校开设2天的法培课,但是该驾校也可以为学员办德州的驾照,并且不需要上法培课;湖北武汉的某驾校也表示法培课可以代上,只是代上者要与学员年龄相仿。
“我在湖北一家驾校学的,这家驾校倒是开了法培课,但只是讲一些考试技巧,让我们做一些考题。”刚刚在湖北考完驾照不久的熊小姐说。而在山东考完驾照的李先生反映的情况也与熊小姐类似。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规定,C1、C2(C1指小型汽车,C2指小型自动挡汽车)类驾驶证(驾照),在考试前需要接受31小时的理论课程培训和55小时的实际操作培训。为了保证学习质量、防止突击练习,大纲还规定每个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小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小时。
记者随机调查采访了北京5家较有名气的驾校的培训时间。其中,1家驾校的理论培训是2天,每天10小时(8:30-18:30),共20小时;另外4家的理论培训都是3天,每天8小时(8:30-16:30),共24小时。
无论是2天20小时,还是3天24小时,都是少于大纲规定的31小时,而且每天的课程量也都超出了规定的“不得超过6小时”。
如此短时间内如何学完法定的培训理论课?“课程时间缩水,培训课老师就搞题海战。” 一位刚在北京考完驾驶证的学员介绍说,“有的老师会提一提这些理论究竟是怎么回事,平时主要还是讲怎么做题。”
对于“老师在课上是否会讲授关于酒后驾驶的内容”,该学员回答说,“我有个朋友说,他们的法培课上老师讲了不少酒后驾车的惨事,但我们的法培课上老师没有讲”。
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地驾校的理论课,除了有常规的教材书,学员通常还会拿到各式各样的试题集。
“题海战”的培训结果如何呢?记者对几位刚刚拿到驾照的学员,就理论考试题目进行了随机提问。比如“酒精在人体血液中占什么份量,使你成为危险驾驶者及有罪?”几位被访者都答不出来。再问一些平时要用到的交通规则,如“在高速路上超车、变更车道有何规定”,几位被问者也都是一知半解,说不清楚。
在山东考取驾照的李某对此表示:“当时就背一背,考完试没多久基本就忘了”。
“没人执行55小时的规定陪训时间”
与法培课相比,实际操作培训课基本没有找人代上的,因为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操作培训程序是:上车前要验指纹,刷卡进行计时,因此找人代替难度较大。但采访中发现,多数驾校的实际操作培训同样存在课时缩水问题,没有达到《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55小时。
记者采访的正在北京某知名驾校学车的王先生说:“我上车练了40小时了,正在约考试。没有人会练够55小时,师傅(教练)一般在30-40个小时的时候就会帮你约考了。”
记者以咨询的名义向其他几家北京驾校进行了解,大多数都表示:“不用练够55小时,只要上车练习够一个月就可以申请考试,能考过就行。”湖北和山东的几家驾校也表示,上路练习多长时间没有规定,只要教练和学员自己认为差不多了就可以申请考试。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说明,科目三(路考)考试内容包括:1、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完成考试项目的情况;2、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情况;3、综合控制机动车的能力;4、正确使用灯光、喇叭、安全带等装置的情况;5、正确观察、判断道路交通情况的能力;6、安全驾驶行为、文明驾驶意识。
据此确定的基本考试项目有:上车准备、起步、直线行驶、变更车道、通过路口、靠边停车、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掉头、夜间行驶。其中,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的考试项目不得少于10项;考试采取必考项目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考项目根据不同车型随机选取。
“其实,现在的C1、C2驾驶证考试路考的时间非常短,每个考生很难考完10个项目,一般都是一辆车上坐两个考生,一个考生只考两三项内容,只是在指定路段上开几百米的距离,5到10分钟就考完了。”刚在北京考取驾照的一位学员告诉记者。
“拿本周期短!”、“一次通过率高!”已成为很多驾校常用的宣传口号。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驾校的一次通过率都在80%以上,有的驾校的一次通过率更是高达90%以上。
但是,高通过率并不等于高培训水平,相反,许多人在快速拿到驾照后都不能直接开车上路。
“我是2007年拿的本,但中间一直没开过,因为从驾校学的那点技术根本上不了路。我现在打算到陪练公司找一个陪练,等回头能自己上路了再买车。”两年前在北京拿到驾照的李先生对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像李先生这样不能上路的“驾驶员”并不在少数,汽车陪练公司也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在百度上,键入“汽车陪练”找到的相关网页约有100万之多。百度百科对汽车陪练的解释是:汽车陪练又称汽车陪驾,是指汽车陪练业户对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为熟练驾驶技术而提供有偿服务的经营行为。
有了驾照却不能开车上路已经成为当前的普遍现象,而陪练行业的兴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驾校的培训现状,即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驾校培训日益“应试化”,而非重视实际应用。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杨眉)>>
此新闻地址:#
下一条: &&沈阳安达驾校
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新闻 > 容易被忽视的药驾 危害不逊酒驾
沈阳市安达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容易被忽视的药驾 危害不逊酒驾
来源:沈阳市安达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点击量:[11]发布时间: 13:27:55
什么是&药驾&?
  所谓&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行为。由于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而很容易酿成祸患。有关资料表明,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服用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常用药)的事故率,达72%;而服用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
  &药驾&的危害
  临床上服用后会影响驾车的药物多达十几类,多是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的,感冒药、降压药、降糖药都是容易让患者&被药驾&的常用药。如常用感冒药中多含有抗组胺成分,能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驾驶人的驾车安全。
  药物都具有确定的剂量和用药的对象,从药理学角度看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超过了酒精,甚至一些中药乃至保健品也可能影响到交通安全。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群中,有两成是因为&药驾&造成的。专家提醒,&药驾&危险程度堪比&酒驾&,所以在驾车前服药时,需详读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
搜狐驾校-容易被忽视的药驾 危害不逊酒驾
  哪些药物会影响驾驶?
  有些药物服用之后会让人变迟钝,有些药物服用之后则会让人太兴奋,而兴奋过度会让人不灵敏。除了药品。有些保健食品对呻经中枢起抑制作用,也有药驾效应。
  感冒药
  常用感冒药中多含有抗组胺成分,它是人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在过敏原的刺激下,机体释放出组(织)胺,造成种种过敏症状。抗组胺药,是用来抗过敏的。因为感冒初期的主要症状,就是变态反应(即过敏):感冒病毒刺激机体释放出组(织)胺,造成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状。
  服用感冒药,不良反应有嗜睡、反应迟钝、头晕、头痛、目眩、倦怠、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会影响驾驶。药物有感冒/清胶班、异炎康片、纵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等。
  镇咳镇痛药
  1.可待因,是从罂粟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镇咳、镇痛和镇静作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会导致服用者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感觉功能紊乱。
  2.其他镇咳药,如&咳必清&、&咳快好&等,也是中枢性镇咳药,有致疲劳倦睡作用,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
  3.其他镇痛药,有鸦片,吗啡、盐酸古碱等,作用于中枢神经,会产生幻觉,精神松怠,平衡感丧失等。
  抗生素药
  长期使用使用庆大雄素、链霉素等氨基糖普类抗菌药, 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感到周围物体发生旋转性或波浪性运动,致使平衡失调等不良反应,驾车时慎用。
  镇静催眠药物
  安定、氮石除安定、佳静安定、苯巴比妥等药物有镇痛催眠作用,该类药物也常用于抗焦虑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苯巴比妥,偶尔用于顽固性失眠,但醒后往往有疲倦和嗜睡等后遗效应,并且可持续多日,停药后短时间内也不宜驾车。中药成分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常见失眠、情绪不安、眩晕、头痛和心悸等不良反应症状,也应注意。
  降血压药
  降压药造成的问题是降压药选用不当。如,心得安、利血平、硝苯地平等,有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利于驾驶安全。再则,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初期,机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这时应慎重驾车。
  天麻和人参
  中药天麻也常作为保健品使用,其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天麻素,该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
  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欣快、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降糖药
  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或偶然因素引起的低血糖,也会影响驾车安全。因此,驾车时,要谨防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
  各类降糖药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潜力,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多见。若在饥饿状态下用药更容易出现问题。
  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开车。如果必须开车,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降糖作用平稳、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品种。
  如何避免&药驾&?
  据了解,我国目前还没有对药品&驾驶等级&作出明确规定。短时间内,将&药驾&写入《道路交通安全法》显然不现实。眼下,首要任务是要求临床药师应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用药,防范&药驾&。 专家建议,患者应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有此类副作用,注意事项中会注明服用药物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在驾车时如果感冒,最好选用中成药,或选择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西药。同时,在医院就诊或到药店购买药物时,最好提前向医生说明自己是司机或者长时间从事驾驶工作,这样医生会根据病情更换不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在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方面都要认真考虑,不可超剂量用药,还要尽量避免药物在血液浓度峰值的时间内开车。?年轻豪车族:酒驾怕什么,钱都能搞定-安全 醉酒驾车 酒后驾车 酒驾―上海频道-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年轻豪车族:酒驾怕什么,钱都能搞定
来源:青年报 作者:顾金华 选稿:孙琪
  “喝点酒怕什么,不就罚个几百元吗?撞了人又怎么样,大不了多赔点钱,破财消灾。”每到深夜,在本市的酒吧内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群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开着名车,却又喜欢掷骰子喝洋酒的刺激,对他们而言,酒后驾车自然成了家常便饭。昨天深夜,记者在采访这群年轻人时发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险性,甚至不怕酒后驾车,因为他们认为“有钱就能搞定一切”。(人物均为化名)    【经历】酒驾几乎是“家常便饭”    林建和他的一群朋友都算得上是“富二代”,每个人都有着一辆价格不菲的车,宝马Z4、保时捷Boxter、奔驰SLK……喜欢好车、喜欢泡吧,共同的爱好让他们成了好友,几乎每个周末都会相约泡吧。    他们喜欢开车来泡吧,为了显摆,也因为他们“不怕”。到了酒吧,难免就要喝酒,林建他们尤其喜欢洋酒,七八个人就能开上好几瓶洋酒。几杯酒下去之后,开始头晕眼花。    喝完酒之后,酒后驾驶也成了常有的事情。“不把车开回去吧,父母如果问起的话,还要解释,关键第二天,还要重新回到酒吧开车,太麻烦。”林建其实家里就雇有一个司机,但是他不愿意让司机跟着,因为司机会随时和父母打“小报告”。    酒驾次数多了,他们也开始“轻飘飘”起来。自认为酒量很好,喝了再多酒仍然可以“保持头脑清醒”。林建告诉记者,有时他们也会适当注意一下,比方说多往洋酒里加绿茶,以稀释酒精浓度;在离开酒吧前一个小时就尽量不喝酒。但是,仍然会有醉得不行的时候。有一次,林建的好友王同就在等红绿灯的路口,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直到后来的车辆忍无可忍拼命按喇叭,路人才上前来叫醒王同。    【心态】被查到罚个500元算什么    “酒驾就酒驾呗,大不了罚点钱。”林建、王同等人对罚款都不是很害怕。按照规定,本市因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受到最重的处罚为治安拘留15天、罚款1500元、扣证6个月和记12分,但多数情况下还是以罚为主。罚个几百元,对林建他们来说,一点都不心疼,比一瓶酒还便宜很多。    在林建的车内,会备有几瓶矿泉水。从酒吧出来,他就拼命喝水,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稀释自己体内的酒精浓度。一旦遇到警察,他就立即认错,认错态度之好、掏钱罚款速度之快让路人都为之吃惊。    当然,也有“倒霉”的时候,林建另外一个好友李瑞就被查出过醉酒驾车。一听说要拘留,李瑞一下子清醒了,立即打电话向家人求救,硬是深更半夜把家人都叫了出来。    但是一直到昨天为止,林建坦言,他从来没有想过全市严打酒后驾车的真正原因。因为没有碰到过大事情,他一直不认为酒后驾车算是大事情。    【遇事】撞到人只要赔钱就能摆平    但是,林建私底下透露,其实喝点酒后,就算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方向盘、油门就不是那么轻易能控制了。“有次在高架上开车的时候,我感觉中只是轻轻地踩了下油门,一看车速表显示车速达到了140码,吓得我立即踩刹车。”    通常喝了酒之后,林建就会努力小心翼翼地开车,但是仍然会不时碰到一些状况。就在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林建从酒吧出来之后,在虹桥路宜山路路口左转弯时,不小心擦到了正在人行道上行走的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的膝盖被擦伤了,流了不少血,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林建一下子就清醒了,立即跳下车去。“怎么样啊,还能走吗?我赔1000元医药费给你。”林建提出私了的意见。老太太说要报警,找警察解决。林建急了,立即加价:“3000元可以吗?”老太太说“那好”。林建迅速拿出钱包,把一叠钞票放在了老太太的手中。老太太收下钱,很快就消失在了夜幕中。    林建告诉记者,这样的小事碰到过好多次,只要不是撞得很严重,一般对方都愿意私了,他只要把赔偿价格开得高一点,事情很快就能搞定。    【收敛】怕被父母骂找的哥代驾    全市开始重点整治酒后驾车,各个路口都站有警察在查过往车辆,这让林建等有点紧张起来。“总不能顶风作案吧,万一父母搞不定,真的被抓进去了,总归不大好。”听起来,林建他们怕的不是出事,更怕的是被父母骂。    找代驾公司吧?他们都不是很放心,而且喝醉了酒查号码也很麻烦。于是,这两次泡完吧后,林建他们索性在酒吧外,找个出租车司机帮忙把车开回去。林建出手很阔绰,代驾不到10公里的路,他就愿意支付出租车司机200元。就在昨天晚上,林建再次找到了一位出租车司机帮忙。司机李师傅说:“这个生意太划算了,就算我把他(指林建)送回去再打车回来取车,还是能净赚100多元。”    专家分析    要坚决纠正赔钱了事心态    林建等人之所以频频酒后驾车,就是因为他们钱多在作怪。专家分析,这些人都不差钱,而且有的是钱,在他们的脑海里什么都能用钱摆平,反正老爸有的是钱,出事了自然有老爸出来摆平,所以开车时随着自己的兴致来,既不管交通规则,也不管人命关天;既不管是在公路上,也不管在城市里。只要自己开心就行,出事了只不过赔钱了事,哪管人家生命在他手中断送。    专家表示,没有责任心和社会公德心是他们酒后驾车的重要原因。他们中的一些人往往没有基本的责任心和社会公德心,图的是自己的快活,不顾及他人痛苦;持的是侥幸心理,不顾及严重后果。所以,酒后驾车、城市飙车、公路上超车成了他们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扭曲的心理让他们觉得这才过瘾,这才是有钱的象征,这才是他们要过的生活。因此,专家认为他们要掌握基本的责任心和社会公德心。    此外,法律责任太轻是导致“富二代”频频酒后驾车的根本原因。罚款500元、1500元对这帮富二代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甚至让他们以为酒后驾车的后果不过如此,毛毛雨而已。为此专家呼吁要加大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    执法动向
  豪华车辆受“特别关照”    据交警部门介绍,经过常态化的路面执法,“酒驾”现象已经出现“深夜化、凌晨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凌晨2时以后,从娱乐场所离开的人群中,“酒驾”的概率较高。为了应对这种新动向,交警部门在执法时重点瞄准夜总会、酒吧、KTV等场所,这时出现“醉驾”司机概率极高。    记者在跟随交警部门执法的过程中发现,包括“宝马”、“奔驰”、“雷克萨斯”等在内的所有豪华车辆,民警都会进行检查,努力做到不放过一辆酒后驾驶车辆。此外,之前主要检查男性驾驶员的现象也发生了改变。现在驾驶员无论男女,均受到了民警的仔细检查。    为此,民警提醒喜欢酒后驾车者千万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要深刻认识酒后驾车的危险性,因为酒后驾车给他人造成人体伤害的同时,也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    周六行动2小时查获242名酒驾者    前天是为期两个月的“全国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第一天。前天深夜起,上海警方在全市设置100多个酒后驾车检查点。检查结果令人忧心:从晚上8时到10时,共查获酒后驾车违法行为242起,其中醉酒驾车43起。    醉司机逃跑险酿车祸    前晚8时45分,通往延安东路的高架下匝道检查点,一辆皖K号牌的五菱小客车看到民警拦车,竟然猛地加速逃逸,往隧道里冲去。黄浦交警连忙通知浦东出口处交警,同时派摩托车追赶,结果发现小客车开入隧道后就失控撞向路边,幸好没有酿成车祸。经查,司机血液酒精含量0.55mg/ml,属于酒后驾车。警方表示,将按照法律规定的上限对其严惩。    但是,大多数司机都较为配合民警的工作,在被查处酒后驾驶时,都能自觉地认识到错误,并自愿接受处罚。    当天晚上,上海警方共出动500余名警力,在全市设置100多个酒后驾车检查点,从晚上8时至10时,仅2个小时警方就查获酒后驾车司机199人,醉酒驾车43人。    醉驾一律拘留15天    记者跟随交警部门检查时发现,最近几天酒后驾驶现象有所减少,晚饭上开车不喝酒已经成为许多驾驶员的自觉行为。一位司机告诉记者,最近劝酒的人少了,即使喝了一点,但马上就有人指出最近酒后驾车检查非常严,千万不能喝酒。    对此交警表示,即便没有酒驾检查,开车不喝酒也应该成为司机心中的金科玉律,即便是不开车的市民,在看到身边有驾驶员喝酒时,也应该对其进行劝阻,。    同时,警方表示,上海将严格执行公安部规定,对酒后驾驶依法从严处罚,坚决做到“四个一律”: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一年内2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
上海频道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公众号要不要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