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开放时间 201610月24日对外开放吗?是有接待任务吗?

特色门票“穿越”百年颐和园|游客|导游_凤凰资讯
特色门票“穿越”百年颐和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展览中的100多张颐和园不同时期门票,可以带游客“穿越”其百年历史。
原标题:特色门票“穿越”百年展览中游客参观各时期门票 摄/法制晚报记者 杨益法制晚报讯(记者 白冰)颐和园现用门票上的图案选用了标志性的十七孔桥景观 摄/法制晚报记者 杨益从1914年至今年,皇家园林颐和园对公众开放整整100年。今天上午,颐和园对公众开放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开锣”。作为“百年纪念”的重头戏,德和园内的扮戏楼正在举办“百年颐和()——颐和园对公众开放一百周年纪念展”。展览以时间为序,用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数百件展品展现颐和园的发展历程,其中多数展品都是首次亮相。《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展览中的100多张颐和园不同时期门票,可以带游客“穿越”其百年历史。五大部分 讲述颐和园变迁日,中华民国内务府呈报政府总统的公文拟择期开放皇苑。由此,皇家园林揭开了神秘面纱。至今,颐和园作为最早一批正式向公众售券开放的皇家宫苑已历经百年。虽然政权几经更迭,权属几次易手,但颐和园幸运地在战乱频发的情况下得以保全,逐渐从皇家私园变为国家公园,变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上午,颐和园对公众开放一百周年纪念展在颐和园开幕。禁苑初开、草创维艰、蒸蒸日上、日新月异、遗产璀璨等五大部分讲述颐和园百年大事。记者在展览中看到,展柜中摆放着不少颐和园历年的门票。大概有100多张、若干种,有游船票、殿堂票、露天剧场票和游泳票等等,横跨80年的各个年代。其中,现存能找到的最早的门票是1935年排云殿入门券,当时是0.5大洋。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张门票是在整理库里图书时发现的,当时门票已经破为两半,夹在书内,工作人员拼起来才发现这是一张门票。此外,还有1937年日伪时的天坛、颐和园、北海公园的联票,也非常罕见。禁苑初开(年)首揭面纱 男女分单双日游览在1914年颐和园正式对外开放之前,作为清朝皇家的私家园林,颐和园一直都蒙着神秘的面纱。颐和园园长助理、文物部主任秦雷介绍,日,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但、颐和园仍作为皇家的私产,由清室内务府管理。尤其是颐和园,原准备作为溥仪将来迁出紫禁城后的常住之地。由于中外人士纷纷要求到颐和园参观。日,步军统领衙门制定了《瞻仰颐和园简章》。这份既想维护皇家私苑的尊严,又不得不照顾中外达官权势需求的《简章》可谓绞尽脑汁列出了极为苛刻的参观条件。当时参观颐和园很难,不但一照(票)难得,而且女性是不得入内的。女性不得参观的规定引得当时妇女界强烈反对,所以章程实施不久就不得不放宽。后来,不但参观日期可以与步军统领衙门协商,也给参观的妇女发特别执照,但男女性要分单双日游览,不能同日游览颐和园。开放之初游览费用入门券价格:每张售大洋1元2角,园中的排云殿5角、南湖3角、谐趣园2角、玉泉山5角,其它地方不收费。游船价格:帝后的御舟分为敞篷船和楼船,每船按游程计价,分为四段,至少1元,最高可达10元。休息茶坊:清宴舫上层,每人4角,每桌2元;石丈亭每人2角;鱼藻轩每人2角。导游费用:引导费2元。(当时颐和园内还住着很多太监,为了养活自身,这些太监兼职导游。可讲解老佛爷生活过的地方、走过的桥、典故等。)开放之初 没10元大洋游不遍颐和园现在,如果游客想把颐和园逛个遍,通票只需要60元钱,算上划船、导游,所有花费不过百余元。在开放之初,加上往返颐和园的车费,不花费个10多元大洋根本不能把颐和园逛全。能逛得起颐和园的人非富即贵,不会是普通老百姓。这10元大洋对当时的人们意味着什么呢?按当时的币值计算,一元大洋可以买到30斤上等大米或是近10斤猪肉。资料显示: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小康人家,一家四口每月伙食费最多12元;一套8至10间的四合院,月租金不过20元。据秦雷介绍,当时,颐和园向社会开放时新制定的章程中,对门票以及优惠券以及分景点的费用都描述的特别详细,这也是颐和园所能查到的最详细的门票记录。此后,国民政府以及解放初期的门票规定都没有能够查到如此之细的档案资料。草创维艰(年)地租房租为颐和园主要经济来源日,北平特别市政府直接管理颐和园,并成立北平市政府管理颐和园事务所。除了对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收取入园费用,这时的颐和园主要经济来源是房租和地产。秦雷介绍,除了园内的房屋和土地,颐和园还在园外有很多土地,包括玉泉山和圆明园以及很多水田、旱地都归属颐和园所有,面积将近300公顷,几乎相当于一个颐和园的面积。在颐和园的百年大事记上,不难看到许多名人都在颐和园内的著名景点内租住过。包括1937年起,画家张大千租住颐和园内听鹂馆,1937年起,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租住清华轩,1939年起,清宗室画家溥心畬租住介寿堂。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溥心畬一年的租金达3000元,至于是3000大洋还是旧币,由于账册的不完整,并没有记载。随后随着法币的贬值,40年代末期后,这些人的租金改为交粮食充数。直至1949年北平解放后,当年3月通知租用园内房屋各户搬迁出园内。蒸蒸日上(年)改名人民公园 国庆五一游园大会群众免费1948年12 月1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48军抵达颐和园,颐和园解放。这一时期的颐和园,作为国家领导人会见中外贵宾的地点的次数也明显增多。资料显示,仅日, 为庆祝中共“八大”召开,北京市长彭真在颐和园主持游园大会,招待以印尼总统苏加诺为主的50多个国家的贵宾,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参加。之后,颐和园也承担了比较重的外事接待任务,不少国家的领导人都前来颐和园参观访问。当然,颐和园依然没有改变对公众开放的功能,而且,这一功能也体现了极大的时代色彩。日,颐和园恢复开放,入园游览券价值人民币(旧币)40元。秦雷介绍,40元旧币的价格在当时动辄都是几百元上千元的“大钞”面前,已经算是非常低廉了,颐和园也成了普通老百姓能够逛得起的皇家园林。1966年8 月22 日,颐和园改名人民公园,佛香阁也改名为“向阳阁”。在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时颐和园还会举行游园大会,让游客免费游园。颐和园的游客量从一年几万人次增加到了一年几十万人次,上世纪50年代,首次突破了上百万。修缮四大部洲、画舫、十七孔桥,湖清淤……1978年后,在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背景下,颐和园迎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不少文物古建都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大规模修缮,可以让游客在颐和园见识到更多更原味儿的古建文物。同时,颐和园本身也不断“美容”,清除野草杂树、乱石垃圾,新种补种树木,新增路椅、垃圾箱等等,颐和园越来越注重打造舒适亲民的游园环境。随着业的发展,园区内的各种也开始活跃起来。据公园统计,上世纪80年代的门票为2元人民币,90年代初才随着物价的上涨等因素涨到8元人民币。由于大气的皇家园林和闻名海外的古建文化,颐和园在1986年的年游客量就首次突破了上千万,这也是其它公园所不能企及的。日起,颐和园门票价格从8元调整为淡季20元,旺季30元,直至如今,价格始终未变。但是,颐和园内可看可赏的景观却不断增多,不少文物古建又经历了一次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修缮。可以说,颐和园的文化价值更高了。尤其是1998年12月,颐和园以“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的高度评价,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颐和园的保护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遗产的规划保护、修缮养护、监测预警、学术科研、文化展陈、文化创意等成为颐和园新的工作重心,颐和园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2008年之后,每年的游客量稳步都在上千万。2013年,颐和园年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本版文/记者 白冰 摄/记者杨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85272
播放数:525825
播放数:80068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被遗忘的颐和园
对150年前的那场大火,北京西郊的两座昔日的皇家园林态度迥异。
圆明园一直在筹划举行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的大型活动,而不到三公里的颐和园则几无反应。
被同一场大火焚毁后,历史让这两座园林渐行渐远。
1871年,清漪园的大报恩延寿寺遗址。原建筑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复建的颐和园将此处改为排云殿建筑群。图/fotoe
有一天,一个游客气冲冲地跑到颐和园管理处办公室,质问工作人员,为什么景区介绍中没有写上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没有写上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历史。
颐和园文物部主任秦雷解释说,其实在颐和园的入口处,清楚地写着这个历史。游客指出的地方是园子里的景点,管理处认为可以省略掉,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在意。
是的,确实很少人在意颐和园的前身曾被大火烧毁。
那场大火,人们印象更深刻的是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开抵北京通州。军队暂时驻扎,要求觐见清帝咸丰,并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上签字。清朝官员在细枝末节上较劲:觐见清帝,按清朝规定,必须得下跪。
跪,还是不跪。这是个曾在乾隆朝时就无法解决的问题。1793年,英使马嘎尔尼就因为不愿下跪而无法觐见乾隆皇帝。马嘎尔尼未能完成与中国通商的使命。后世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因此失去了和平地融入世界的一个机会。
带着坚船利炮来的巴夏礼不是寻求交流的马嘎尔尼:“我不是中国的臣。”双方争执不下,谈判破裂。清廷扣押了巴夏礼谈判代表一行39人(25名英国人,13名法国人),押至北京,收监做人质。
英法联军进军北京城,清帝咸丰逃离。
战争爆发后,清廷被迫释放人质,其中27名人质已被处死。日,英军代表额尔金和司令官格兰特下令,焚毁圆明园,报复清帝。
报复前,额尔金在北京全城张贴公告,宣告其火烧圆明园的目的是:“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报复很有效。在电影《火烧圆明园》中,导演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逃亡中的咸丰帝得知圆明园被焚时,当场吐血。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浓烟遮云蔽日,圆明园毁于一旦。与圆明园紧邻的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也都一同被焚毁。
始建与乾隆朝的清漪园,是仅次于圆明园的皇家园林。
这场大火后,两座园林的命运渐行渐远。
荒芜与重修
第一个改变这两座园林命运的是慈禧。
圆明园、清漪园等“三山五园”遭英法联军焚毁多年,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国力亏空,咸丰、同治两朝皇帝无力修复,每年照例只是去搭棚祭祀龙神。试图重修圆明园和清漪园的想法,在朝廷上提出,常常会引发激烈争论,结果总是遭到否决。
直到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多年后,眼看着光绪帝长大成人,她再次考虑重修清漪园。
醇亲王奕全力支持慈禧修园,他曾在同治朝时力阻重修圆明园,但事异时移,此时他的亲生儿子即为光绪帝。重修清漪园,慈禧若能归政,退隐园林,光绪帝就能掌握皇权。
1886年,奕奏请慈禧“修治清漪园工备操海军”,并提出“创办昆明湖水操学堂”,这一年,清廷秘密地动用海军军费开始重修清漪园。后来,外界知道此事,引发巨大争议。
在争议声中,1888年,慈禧正式对外公布重修清漪园,以光绪的名义发出上谕,明确说明:整修清漪园是供慈禧太后颐养冲和,并将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建成后,慈禧太后久居于此,处理军国大事,发号施令,颐和园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
同时期的圆明园,无人修复日渐衰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包括圆明园、颐和园在内的“三山五园”再次遭到洗劫。清政府对圆明园失去控制,园内大小树木遭到滥发殆尽,树根、树枝被烧成木炭。
圆明园成为了建筑材料场,“军人押车每日十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从此,断断续续拉了二十多年。
清朝末年,开始有人在圆明园内开荒种田。1940年之后,日寇占领期间,政府奖励开荒,农户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历经150多年打磨出的湖光山色,颜色顿失。
1911年清亡之后,民国政府将风景尚好的颐和园收归国有,变为国家公园。不过,时局动荡,颐和园也常年失修。
费利斯·比托拍摄的清漪园被毁前的文昌阁照片
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乘火车,从石家庄抵达北京清华园火车站,由柳亚子等民主人士迎到颐和园益寿堂、景福阁停歇,远处昆明湖,水波荡漾,万寿山巍巍挺立。
两个月后,5月2日,毛泽东携夫人江青、女儿李讷,来到益寿堂看望刚刚迁居颐和园的诗友柳亚子,同游颐和园长廊,泛舟欣赏昆明湖景色,赏景谈诗,甚为畅快。新政府政要进北京后,颐和园成为国家领导人休闲的首选之地。
这时,在其他各部门尚未建立前,中共中央政府特设公园管理委员会(后改为园林局),开始着手修缮颐和园,修建“听鹂阁”,专门接待首长和外宾的饮食。从此,风景宜人的颐和园承担起了接待国内外重要来宾的任务。总理周恩来常会带外宾游园。
1949年4月,颐和园管理处成立,专门管理颐和园。同时,颐和园恢复对外开放,一张门票卖40元(旧币)。在当年游客的眼里,颐和园是一处神秘的皇家园林,火烧清漪园的历史,时隔近90年之后,渐渐少有人提起。
建国后,颐和园的修复工作不间断地进行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文革”中,颐和园被列为“四旧”,红卫兵跑到颐和园,“要横扫一切,彻底砸烂”,还提出“挖掉万寿山,填平昆明湖”。最先被毁掉的,是颐和园著名的长廊彩画。穿绿军装扎皮带的红卫兵们拿着大白水粉,去涂盖长廊等各处彩画中的人物画面,还拆除了佛香阁的三座佛像。
在颐和园东宫门,红卫兵们搭起脚手架,准备拆除东宫门外的牌楼。周恩来得知后,立即叫停,东宫门外这座古建才保留下来。
“文革”中,园内到处挂满了毛泽东画像。政治标语悬挂其中,仁寿堂、乐寿堂成为“文革”大字报室。广播站里,用近乎吼的声音播放着毛泽东语录。直到1969年,周恩来指示“佛香阁、排云殿前牌楼不必搞毛主席像了”,“把长廊内的语录牌去掉”。
不过,对颐和园的破坏并没有停止。1970年,东宫门前圆形山石花台被拆除。
在“文革”中,颐和园的风貌大变。然而,与颐和园一墙之隔的圆明园,却显得很安静,在那里,很少看见穿绿军装勒着武装带的红卫兵。原因很简单,圆明园破败到几无“破四旧”的必要。一些北大清华的学生,常去园中闲谈,在这片废园中享受避世的生活。
从空白开始
1970年代初,一次,周恩来接待访华的日本代表团。谈话中,日本代表团中的一位成员说,中国学者认为,慈禧修建颐和园花费了3000万两白银,但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只用了500万两。周恩来很有感触:“颐和园是我们的,为什么日本人比我们还清楚。”
到底用了多少白银?当时的中国学者没有确凿的研究。
1975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道成突然接到颐和园的邀请,请他到颐和园文物组工作,参与编写《颐和园》一书。随后,王道成搬进了颐和园益寿堂——毛泽东第一次到颐和园下榻的地方,开始梳理颐和园的历史。
颐和园的宜人风景,令王道成心旷神怡,他最喜欢在雨中泛舟昆明湖。他很快投入到颐和园研究,研究之前,他要先确定研究方向。
王道成用了一周时间,特意去游园,去询问游客到底关心颐和园里的哪些问题,不久,他将问题一一列出来:“修颐和园前的情况如何?慈禧是怎么修起颐和园的?颐和园的园林特点是什么?颐和园里发生过什么重大事情?建国后,颐和园发生了什么变化?”
此前,关于颐和园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对《颐和园》一书编写,外界期望很高。王道成也暗下决心,书编出来,一定要经得起时间考验,不能简单地说“颐和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编写组分头行动,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清史档案;到北京图书馆,查阅负责修建颐和园的皇家建筑师“样式雷”的家藏资料。
1860年,清漪园被焚毁,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到底花了多少两银子?查到样式雷的家藏资料,王道成找到“算房”的账本,他一点点推算,确定慈禧重修颐和园全部花费在500-600万两,而不是之前盛传的3000万两。《颐和园》一书出版后,颐和园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与此同时,圆明园的命运发生着更大的变化。
1980年,学术界提出《研究、保护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宋庆龄,考虑到保护传统文化,积极倡导各界人士在倡议书上签字,成立“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备委员会”。
作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因为宋庆龄的倡议,成为当时关注的焦点。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圆明园规划成为遗址公园,随后,开始修复、开发,福海等重要景点得以修复。
日,中国圆明园学会正式成立,继研究颐和园之后,学界开始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保护和研究,
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数年,西方重新进入古老的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一时成为重要的宣传思潮,被焚毁的大水法的图片入选历史教科书。在北京,中小学生被带到大水法前参观,体悟“慈禧太后腐败卖国”、“落后就要挨打”这些道理。
逐渐,圆明园成为政府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实际上,真正让普通人了解圆明园、激发爱国主义情结的是一部电影。1983年,香港导演李翰祥拍摄的电影《火烧圆明园》,再现了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焚毁圆明园的历史。这部合拍片荣获了当年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
费利斯·比托拍摄的清漪园被毁前昙花阁照片
慈禧的遗产
圆明园身负盛名,但管理人员却更羡慕颐和园。
作为一个保存完整的美轮美奂的公园,颐和园每年可以得到大笔的经费。而对于圆明园遗址公园来说,常常会为是继续保持原样还是要修缮,争论不休,却没有那么多经费去修缮。2002年,圆明园内发生的一起凶杀案件可见园内的荒芜。当年2月26日上午9点多,一名女子在圆明园大水法旁的小径被害,此案一直未破。之所以发生这个案件,与案发地荒草有半人多高有一定关系。
拥有巨额的修缮经费,颐和园的工程常年不曾间断,雕梁画栋,清淤、改造,恢复苏州街原貌等重点工程,使颐和园变得越来越美。
1980年代,颐和园开始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翟小菊见证了颐和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前后的过程,她曾担任颐和园研究室主任。1971年,从17岁开始到颐和园种花,一直工作到今年退休。
按国际惯例,申遗前,颐和园园内的自然环境必须达标。在1989年12月,颐和园昆明湖进行了最大的一项工程——清淤工程。
翟小菊回忆说,当时是冬天,湖面上结了冰。从各单位组织来的人,拿着铁锹到湖面上义务劳动,先砸冰,然后,挖掘机清理淤泥。“那个时候人的干劲和现在不一样,都是各单位义务劳动,有大学生,有当兵的,还有各单位的人……”在清淤过程中,从湖底打捞出很多东西,有小佛像头,还有炸弹。
清淤工程持续了一百多天,到日,清淤后的昆明湖重新放水,万寿山的倒影终于重现。
整改中,颐和园用一个月时间迁出了北京焦化厂劳服公司招待所等单位。
1994年6月,联合国第一次派代表进园考察,申报进入议程。翟小菊回忆说,当时,他们有意没有带代表去颐和园的后山参观。原因是颐和园的后山至今还留有清漪园时被烧毁的痕迹。当年,慈禧重修颐和园时,因为经费中断,没有修复清漪园时的后山。现在,导游也很少带游客去参观。
按国际惯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区,必须具备真实性、完整性。翟小菊说,当年申报的是慈禧太后修复的颐和园,而不是清漪园,清漪园不属于申报的范围。在申报的过程中,自然回避了提英法联军放的那一把火。
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颐和园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的评价是:“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2000年6月,颐和园获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这成为颐和园当下最著名的一张名片。园内,每天来自全世界的游人如织,关于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的那场大火,随时间流逝,很少人再能记起。一墙之隔的圆明园,残破的大水法依然保持着原貌,似乎时刻在提醒后人要铭记那场距现在150年的大火。
颐和园后山尚可见被焚毁的遗址。中国周刊记者/高鹏 摄
时间走到2010年,两座昔日的皇家园林已经渐行渐远。它们的定位日渐清晰、分道扬镳——颐和园展现光荣,圆明园铭记屈辱。人们来到颐和园观赏秀美风光,很少人会关注到颐和园后山被烧毁的遗址;而在圆明园,虽然大水法遗址是园中之园,需要另行买票,但很少有游客会不去到此凭吊。
今年,2010年,距离1860年英法联军火焚圆明园、清漪园等“三山五园”整整150周年,圆明园学会正忙着筹划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的大型活动。颐和园文物部主任秦雷说,火烧清漪园的历史,颐和园应该做,但不应该作为重点。
秦雷刚从颐和园借调到上级主管单位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筹备国际论坛,主题是“公园对城市的影响”。事实上,从行政划分上,颐和园和动物园、植物园一样,同是隶属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管理,完全属于公园性质。与颐和园截然不同,圆明园遗址公园则划归海淀区管理。
圆明园学会的会员刘阳认为,遗址和公园不是一个概念,合在一起叫“遗址公园”是相互矛盾的。如果是公园,就必须建造相应完善的设施,包括公厕、道路、绿化等,可以收费;如果作为遗址,就是要保护原来的样子,不能做改动,向公众免费开放。同样,颐和园也不该完全划为公园,毕竟,还有清漪园的遗迹部分,属于遗址。“颐和园有那么多的经费,却没有出版一本关于专门研究清漪园的书,这个怎么说?”
刘阳说,曾有一位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成立一个文化遗产司,将像圆明园、颐和园等文化遗产单位归到一起,免费对外开放,限制人流,预约参观;属于公园的部分,再交由公园管理中心管理。
圆明园和颐和园两座园林尽管比邻,但由于隶属不同,定位不同,很少来往。两家从来没有在一起开过会,两边的学者相互认识,但也很少聚在一起讨论共同的问题,一般是各开各的会,各自组织各自的活动。“现在要想将两家合到一起,比韩国和朝鲜统一还难。”刘阳说。
对于那场大火,颐和园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说:“颐和园就像一位大师,我们不愿再去提他过去是从哪个小学毕业的。现在,颐和园更重要的价值是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资料图片由圆明园协会刘阳先生提供,特此感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亲,可以查看地图哦!~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30元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20元
优惠门票:园中园各景点票价:德和园5元,排云殿―佛香阁10元,苏州街10元,文昌院20元。联票包括颐和园门票和园中园门票(园中园包括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和苏州街)。
1.2米以下儿童免费;六一儿童节,儿童免收入园门票,集体游园的儿童和小学生,其带队的老师不超过所带儿童10%的,亦可免费入园(不含园中园);大中小学生、外国留学生(不含成人教育)凭学生证门票半价优惠(不含园中园);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对持有单位介绍信集体游园的,门票半价优惠(不含园中园);北京市65岁以上老年人凭老年证免票入园(不含园中园),外地70岁以上老人凭老年证门票(不含园中园)半价优惠;残疾人持残疾证免收入园门票(不含园中园);(离、退)休军人、现役军人和武警官兵凭有效证件免票(不含园中园);持有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凭证门票半价优惠;持离休证者凭离休证免票入园(不含园中园);(省、部)级以上劳模,凭相关部门颁发的证件可免费入园(不含园中园);导游带团来园必须悬挂国家核发的正式导游证方可入园。无证导游或证件不符合者,一律购票入园。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06:30-18:00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07:00-17:00
详情:旺季(4月至10月)
大门6:30-18:00,园中园8:30-17:00,20:00静园;
淡季(11月至次年3月)
大门7:00-17:00,园中园9:00-16:00,19:00静园。
建议游玩时间2-4小时
北京颐和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
公交新建宫门:公交374、437、704路;东宫门:公交726、826、732、331、332、346、718路;北宫门:公交384、375、393、817、808、801、697路。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凝聚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
最佳旅游时间:3月-5月,颐和园春季气候适中,桃红柳绿中游船,还可以赏花和古建筑
电子导游租赁 门口能租用电子感应导游机10元/人(押金100元,出园退还),包括园内所有主要景点的详细讲解。
衣装整洁 进入景区内要衣装整洁严禁坦胸露背者进入。
听从疏导 颐和园是公共开放场所,为确保您的人身安全,如遇人群密集时,请听从工作人员的疏导,不要拥挤。
防窃 由于颐和园的游人鱼龙混杂,参观时请留意自己携带的物品,提防扒窃。
防骗 请不要轻信和接受社会散杂人员派发的各种广告和兜售的商品,以免上当受骗,并欢迎举报。
禁烟环保 在参观时不要乱丢垃圾,馆内禁止吸烟,以免引起火灾,请保持环境卫生。
陪同参观 老人和儿童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参观,注意不要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颐和园有什么好玩的娱乐项目吗
颐和园游船种类:画舫、龙船、手划船、电瓶船、脚踏船。5颐和园游船价格参考:脚踏船:4人40/小时,6人60/小时,押金300;电瓶船:4人60元/小时,6人100元/小时,押金400元;手划船:40元/小
如何购买颐和园船票
可以玉渊潭公园坐游船到颐和园。买门票进玉渊潭公园,然后到八一湖码头,最好从西三环的门进去,比较近。然后买船票到颐和园,单程60,往返80,到颐和园后买门票。
去颐和园玩儿必须要购买景点通票吗?
颐和园联票包括颐和园门票和园中园门票(园中园包括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和苏州街),旺季(4月-10月)60元,淡季(11月-来年3月)50元,没有半价票。
景区大吗?有必要乘坐游览车吗?
颐和园没有观光和游览车,如果带有老人或儿童,可以租用轮椅和婴儿推车,需要交押金,费用是每小时10元租用费。
从颐和园到附近其它景点方便吗?
颐和园东边有圆明园、清华北大,颐和园西边是北京植物园和香山公园,颐和园北边有百旺山森林公园,此三处到颐和园都有公交车。
颐和园内是否有下榻之处?价格如何?
颐和园距离北京中关村、上地科技园这两大商圈不远,且交通十分便利,因此住宿和选择酒店时,可以首先考虑这两大商圈。
颐和园内有什么可以吃的?
颐和园内面朝昆明湖,背靠万寿山,原是乾隆、慈禧娱乐宴饮的地方,现在这里作为宴会场所,接待过上百个国家的首脑,是中国著名的御膳饭庄。
距离1.19km
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地处燕山深处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是一座见证了中国铁路百年发展的火车站。京张铁路修...
距离2.39km
海淀公园海淀公园位于西北四环万泉河立交桥的西北角,东起万泉河路,西至万柳中路,南到西北四环路,北至新建宫...
距离3.58km
08年,万众瞩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将首次登陆中国,而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乒乓球比赛,将在北京大学举办。根据国际...
4A景区距离3.86km
侵略者的大火,将国之瑰宝付之一炬,走过残垣断壁,勿忘国耻,心系中华。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
距离4.63km
中关村是北京的高科技中心.它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很多人都简称它为&村子&。从地理上讲,它位于北京城的西北部...
青春偶像剧《奋斗》火遍大江南北,看看都发生在北京的哪些地方:华子和杨晓芸看电影的电影院――五道口电影院;向南和杨晓芸结婚...
游览路线:
随着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圆满落幕,为满足广大游客对APEC会场(雁栖岛)的参观需求,雁栖岛定于2015年...
游览路线:
北京实在很大、很老、很深。因为很大,总是看不全,多有疏漏;因为很深,老看表面可不成,还得钻进去,细细深究,犄角旮旯里全有...
游览路线:
初衷是将吃、住、行方面,以我一个老北京人的角度按区域介绍给大家方便出游,后来发现浏览留言的朋友很多,全部看完至少需要大半...
V2014年11月游览过:
颐和园旅游灵感推荐
― 北京旅游行政区划 ―
国内游目的地推荐
出境游目的地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颐和园开放时间 201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