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古巴街头街头冒险岛大海的遇难者者

现在的古巴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按票数排序
我2012年春夏之交在古巴第三大城市Holguín的Universidad de Holguín学习西班牙语并生活了六周。哈瓦那没有去,听说那里已经非常的商业化,可能与其他地区的水平有些不同。我觉得这是我离传说中的“SH主义初级阶段”最近的时候,但是也是第一次感到SH主义不严肃的时候。第一次住进宾馆,就联想到了电视剧中刚解放的军舍,别看有两个空调,两个都和坏的没什么太大区别……浴室也是相当“现代”,从这个水龙头里出现了各类小虫、活蝌蚪等生物,隔壁女生的房间甚至有漏电现象。古巴也如中国小城镇般,以不超过3层的小楼居多,街道也不宽。由于自己是92年出生的,所以对所谓的三、四十年前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当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脑子里就是跳出“这不就是三四十年前的中国嘛”这种想法。古巴是加勒比海地区第一大国家,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比浙江略大。虽然面积不小,但古巴的全国人口只有天津那么多(1000万出头)古巴在古巴岛上,但古巴岛上不仅仅只有古巴,还有传说中的关塔那摩…其实关塔那摩也是古巴的,但是关塔那摩湾不是古巴的。很拗口吧…古巴人见到所有长得像东亚人的人都叫中国人,所以我的棒子同学很无奈…在2006年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中,古巴是全世界唯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同时古巴也是西半球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古巴一共有四种货币,游客一般接触得到2种,分别为peso convertible(简称CUC,与美金挂钩)与peso nacional(1比索=4分CUC)。在古巴,医生和服务员有同样的工资,大约是每月25CUC(25美金)。其实服务员应该赚得更多,因为有小费……古巴有很健全的的医保系统,护士在街上经常见到,她们似乎都是负责某个街区的,穿着护士服、护士帽,然后渔网袜。。。。。如果不是知道古巴不可能支持性产业的话,我一定会想这里的制服诱惑都玩到外面去了。。。古巴是世界仅存不多的纯XX主义的国家,实行小学到大学全免费,食物配给,房屋配给,医疗全免费,体育设施全免费,体育比赛的门票为1比索(4美分)。在古巴楼主就没怎么见过马桶座…除了渡假村他们好像都没有用马桶座的习惯,在古巴上厕所是种折磨…古巴有少量华人,他们大多是当年北美铁路工人的后代,在新古巴成立后被困在古巴不能出去,便定居了下来。在首都哈瓦那大约有800华人左右。这家餐厅叫Dragon Rojo,红龙。进去之后上当受骗,没有华人服务员,也没有华人厨师,连菜都不是中式的。古巴只有两个季节,夏天-潮湿版、夏天-干燥版。偶尔出个特别篇,叫飓风版…… 由于古巴位于热带,且污染不多,所以紫外线级别那是一个强。。。我去海滩一天皮肤就废了。你知道吗?海滩不远处深深浅浅的颜色并不是海变深了,而是有无数水草。。一脚踏进去浑身发毛。古巴大多数的车辆都是1959年古巴GM战争前进入的,所以…路上的车大多数都是爷爷级的,而且保护得很好,随便拉一辆回国都是古董…当然那些车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当年的穷人没货可传,所以马车在古巴也是很流行的…古巴和中国一样,也戴领巾。1-3年级戴蓝领巾,4-6年级戴红领巾,之后就戴徽章了。在苏联解体前,古巴受到苏联大量援助,一度比较富裕。冷战结束到几年前,古巴经济一度非常困难。其实现在也很困难,不过由于旅游业和镍的开采(世界储量第二),开始好转。照片是从一座100米的山上拍下去的,全是2-3层的小楼。虽说好转,但楼主所在的第三大城市Holguin,人们还以他们有两幢18层的楼自豪…(多鹤立鸡群啊)(多鹤立鸡群啊)古巴与美国的抗争由来已久,但是有一天晚上竟然听到了New York State of Mind。。。这是大学里照的,看得出是什么吧。美国禁止美国公民进入古巴,所以有很多美国人先飞加拿大,再绕道去古巴,古巴海关也会很给面子地不盖章,因为如果一盖章就会被国土安全局盘问N久。2008年的一场强飓风摧毁了古巴东部很多地方,全国的学校成为了避难所。(怒赞!)(看到那堆废墟么?之前都是人行道…)(看到那堆废墟么?之前都是人行道…)古巴人在2012年之前都不允许有手机,所有人都是分配房屋,分配工作,月薪大约25美金。2012年初,古巴开始允许公民进行房屋买卖、开餐厅等,手机也被越来越多的古巴人拥有,虽然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很少,估计和当年大哥大初期差不多。当哥伦布于1492年登陆古巴时,他说“这是人眼所能看到的最美丽的地方”。(这楼主就觉得哥伦布没见识了,没去过中国…虽说现在污染多了点是吧…)如果有人还用人人,我在上面写了,以自己的角度写的小文一篇。---------------------------------更新---------------------------------《古巴手記》,從人人上扒拉到知乎專欄來了。
感谢邀请。已经在古巴度过5年的留学生涯了,多多少少还是比较了解古巴的。在这里大概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之前看到有很多朋友都关注我的答案,因为网络不好登陆不上来不能一一回复大家,实在不好意思。这次修改新补充了一些东西,和上次一样,因为是随心写的,结构什么的比较凌乱,希望大家不要介意。看不懂的同学或者有详细问题可以发邮件。钱古巴是实行货币双轨制的,我不太清楚专业叫法。普遍生活叫法就分红币和土币。西语中分别叫CUC和Moneda nacional.红比索价值和美元是一样的,1红币可以兑换24土币。但是坑爹的是这两种货币都叫Peso,一般有进口商品的商店,比较高级的餐厅,旅游点等大部分地方都使用红币。居民中间的很多东西,土币商店或古巴人的一些服务使用土币(一小部分)。所以游客们如果弄不清楚或者怕被坑请提前询问需要支付哪种货币。因为我见过不少游客买个1土的雪糕也给一红,或者是交车费的时候弄不清楚情况的。因为都是国营商店,但工作人员工资很低,有个别时候会出现加不少钱在帐上的情况。作为外国游客,在本地消费或者购买物品的时候一定要算清楚钱。同时,在享受服务时,也要知道这里都是习惯给小费的。如果人家热心帮了你,满意的你不要忘了给人家点小费。(饭店里一般是在账单上就已经划掉了10%的小费,剩下的看你的心情给)。忘了说,游客来这里最好带欧元或者是非美元货币,加元也可以。因为美国是敌对国家,换钱用美元会收很高的税,不值当。卡只要有VISA或MASTER标都是可以刷的。语言古巴讲西语,但如果只是旅旅游的话,影响不大,这里很多人也讲英语。法语和俄语等也是比较说的开的语言。顺便给打个快速西语读音学习单子(只为基本使用,发音不是很标准):数字:1:乌闹
百:斯安道
千:蜜 单词:你好:哦拉
谢谢:格拉斯丫斯
再见:超 或者 啊屌丝
厕所:把尿
旅馆:噢带儿
机场:爱罗不爱尔多
计程车:打客西
电话:带来佛闹
账单:棍打
多少(问句):关刀
什么(问句):该
钱:地奶漏
时间:颠爆
妹纸:木插插
小哥:木插超
先生:塞尿儿
女士:塞尿拉
红币:(念英语CUC就好了)
土币:毛耐大那凶呐
帮我:阿油打卖好了,知道这些,你基本在古巴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往返交通美国到古巴可以走两条路,加行或者墨行。加拿大到古巴是免签的,但是需要有加拿大的签证。相比之下墨西哥更近更简单,美墨是免签的,墨西哥机场有古巴旅游局窗口,交20左右一个人,办一张旅游卡,相当于签证的。中国来古巴机票比较贵,成人票往返大概要2400欧左右。到这里有法航荷航和俄行等。法航飞机上条件最好,但法航比较贵,巴黎机场没有签证就不能出去,机场里设施什么的都很一般,而且上网很贵。荷航价格和法航差不多,但地面服务好,商店很多,在阿姆斯特丹机场里还有宾馆。俄行之前是最便宜的,听说服务态度一般,在古巴买票还只收现金,我还没坐过。如果有签证的话,加航又便宜又快,很不错。virgin航空也可以过来,但是要英国的签证。食对于古巴人古巴人生活水平不高,条件不好,一般家庭好点儿的每天能吃到肉,差一点的就吃个鸡蛋。之前凭票的时候每家每月能领到一定量极低价的食物,但是量不多。现在取消票制以后,还是保留了土币的食品商店,当然有钱可以去超市用红币买。里面可以用土买很多东西,价格不算贵。大米1块五人民币一斤,鸡蛋9毛一个。米质量比较差,味道不是很香,脏东西也比较多。肉对我们来说是很便宜的。猪肉一美金一斤,牛肉因为古巴不允许杀牛很贵,但是羊肉什么的都比较便宜,至于说什么下水啥的,古巴人都不吃这东西,贱卖的。一般吃的比较多的是鸡肉,鸡腿这里也比较便宜。蔬菜水果不能说便宜吧,只能说不贵,重点是品种比较少,一直就不多的几种蔬菜。水果比较便宜。但总共能数出来的就是什么酸角,芒果,番石榴,椰子,菠萝,木瓜,橙子,柠檬,香蕉和进口苹果了。还有几种热带水果我不知道中文名字是什么。古巴人这里有进口的可口可乐,雪碧什么的,但是比较贵,1.5美金左右一罐,一般民众都喝的古巴自己产的Tucola(可乐)雪碧和红牛等等,别说味道还是很像的,很不错,价格半美金一罐。啤酒主要是Bucanero和Cristal,前者比较烈,后者温柔点儿,都是一红一罐。还可以买进口的Colona和Heineken啤酒,但都是1。2美元一罐。在迪厅、酒店等地价格就更贵了。对于游客,古巴比较著名的吃的比如黑豆饭,黄米饭,虾饭,披萨等等,其实就是参杂了西班牙特色的一些饮食,说实话口味比较一般,要是为吃没必要来这儿的。中国城的饭价格很贵口味也不突出。这里的龙虾和螃蟹什么的倒也不贵,如果是想自己做能买到黑市龙虾的话,也就3美金左右一只,螃蟹我们曾经6块人民币买了16,7只,装了一麻袋。鱼也不贵。这里的酒倒是可以尝尝,比较著名的朗姆有Havana
Club.还有海明威爱喝的Mojito(提示一下,正版发音是“抹黑兜”)当然什么威士忌、龙舌兰、伏特加也都有。如果有机会能在街头看到Guarapo(鲜榨甘蔗汁)的话,一定把握机会,不要错过。一土一杯,新鲜爽口,绝对的古巴特色。住图上的蓝标就是Casa Particular的标志对于古巴人,他们住的一般都是革命之后分的房子,虽然看起来很有感觉但是都很小,而且往往都破旧不堪。一个小房子里住5.6口子,父母子女甚至子孙一起住是很常见的事儿。近几年开放了房屋买卖,但是房子相比之下还是很贵,当然跟中国没的比。之前买过土地的一些人就很爽,我有朋友十几年前按十几到几十块人民币一平米的价格买了好大的地...而且他们这儿的地也是私有制。同一栋房子,一楼是你的,二楼可不一定算,国家分配是别人住就是别人的。所以经常可以看见一家从人家家的院子里进去上楼梯进自己的房子...对于游客一般租用古巴人家的房子一个月大概几十到百来十cuc不等,但是法律上普通民众是是不允许直接向外国人租房子的。除非是住Casa Particular(相当于专门给游客的那种,带空调,热水等等)条件比较好,比较可信的人家居住一天在哈瓦那也就是15-25红。住宾馆的话比较贵,几十到上百红不等,而且里面的条件和设备都很一般,不推荐。各位房产大亨暂时可以打消这里的念头,目前外国人是不允许买房子的。行这是古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古巴的交通算是相当糟糕。一般我们出行有3种选择,公交,租车,打的。公交车在哈瓦那都是中国给捐赠的宇通,算是很不错的了。价格很便宜,1土两个人。但是因为车少,所以感觉人多。每次挤的跟罐头一样,实在痛苦。每天白天到晚上12点半个小时班,12点以后一个半小时一班,24小时营业。很遗憾的是我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从来没看到过详细点的站点牌、始发经过站介绍、甚至公交站点位置。连我到现在坐公交对不熟悉的路线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真相的无辜游客慎选公交哈。租车根据车种价格不同,如果短期旅游是游客的不错选择。游客租车有3个公司,CubaCar,Traslabiota(不确定)和REX。除了REX公司以外其他两家都差不多。Rex因为是外国公司所以价格高点但服务更好。租车价格很贵,最差的吉利一天至少也在60。70红以上,稍微不错的车一般都在一天100红以上。租的时间长了会便宜一点。至于出租车,古巴路上跑的几乎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爷车,有的是当年的名车跑车。一般街上的老爷车几乎都是出租车,招手即停,价格不定,但不贵。如果固定线路都有固定的价格,一般固定的线路不会超过1红。当然如果你包车去一些地方可以跟司机商量价格。古巴因为车辆不足导致交通很差,国家号召有车一族积极拼车,所以在这里拼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这里的汽油也不便宜,给租车的只能加Gasolina Especial,1.5红一升,比国内的油还贵。古巴的本地司机加的都是比较次的油。这里通讯很不方便,因为古巴的网络条件不好。因为美国封锁,古巴租用的卫星网络又慢又贵,所以能上网的地方也比较少,个别有网吧但是排队很长,价格也不便宜。酒店里可以花钱上网速度一般而且超级贵。前两天看新闻我们等待了3年和委内瑞拉的光缆终于拉通了,要开上百个公共上网点神马的,到现在还没有看到端倪。到我现在发布时,网络依旧没有看到太大变化。古巴手机接听免费(接国外电话也免费),但是打起来很贵,电话感觉接近0.5红左右一分钟,短信发大概一块人民币一条把,要是打国外就很贵了。现在手机比较比较普遍了,家里有条件的拿个iphone或者智能机的也是不少的。手机卡和余额是分开买的,一般买电话卡要40红左右。古巴只有一家电信公司ETECSA,这里连接手机网络叫Cubacel,每个月会有推广活动,从国外充话费会加倍,这也算他们挣外汇的好方式。手机的信号相当一般,经常时不时会断开再连什么的,有时候发信息还会延迟很久。古巴的国际区号是53。平常一般民众打的是土币电话卡,叫Tarjeta telefónica propia。相当于国内以前的201卡,拨打之前先要按166,输入你自己的卡号,然后输入拨打号码。电话费根据拨打接受地的距离而定,只要打固话价格非常便宜,几块钱人民币能打很久。打164可以咨询相关信息。古巴的来电蛮复杂,一般外国人刚来根本弄不清楚不同号的区别。因为是拨打花钱,你在拨号的时候可以在号码前加(*99),接受者显示的就是9953********99(星号表示对方号码),如果接通就是接受者花钱。有了自己的手机,可以打(*222#),会出现你的余额和号码到期时间。这里的手机号没有座机费,但是一般一个月至少要充5红,不打不会扣钱。如果充了更多钱你的账号延迟时间会加长。延迟时间到期你还有一个月时间充钱,一直不充一个月后就会关闭你的账号了。国内的手机网络到古巴,价位一般都是在最贵的那个系列里。移动已经全球最高3块了,短信大概1.2块,相比到这里很划算。笔者使用的是电信的号,打国内一分钟32块,打当地8块,接听6块,一条短信3块钱,联通的价格也差不多。这价格,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土豪也打不起啊。而且不知道是通讯问题还是什么,有的朋友到这里连信号也接不通,很坑爹。普通家庭需要有外国人做担保可以拉自己的网络,但也是不便宜。顺便再提一下,中国驻古使馆电话.在古巴本地打应该是8360037.最后再附上古巴各个省的区号。Provincia CódigoPinar del Río48La Habana47Ciudad de La Habana7Matanzas45Villa Clara42Cienfuegos43Sancti Spiritus41Ciego de Avila33Camaguey32Las Tunas31Holguín24Granma23Santiago de Cuba22Guantánamo21Isla de la Juventud46体教文卫不得不说,因为各种混血(西班牙白人,非洲黑人,拉丁,华人等血种),古巴的人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很不错。加上热爱运动,古巴人的体育也是相当出色。我们所了解的一般就是古巴的排球,古巴的棒球是和美国争夺第一的顶尖级,古巴的拳击也是非常出名的,跟刘翔跑的罗伯斯也是古巴的哟。(说个题外话,这里确实没有国内那个追星氛围,萝卜丝儿还来过我们学校,除了稍微高点看起来就跟一般古巴人完全一样,呆个眼镜还有点儿文文弱弱的感觉。我们某学长还跟他拼到一辆出租车上过。这里的随便一个古巴说唱歌手都比他出名,不像国内运动员一个一个都身价不菲,他们这儿混的都比较惨。听说现在已经叛逃其他国家了)古巴实行免费教育,流程基本和国内类似。大学也是免费的,国家全部补助奖学金。(虽然钱少的可怜,但至少没有向学生要钱)缺点就是缺书,缺资源,各种缺。但在一个不发达国家,文盲率几乎是0,而且有很多高等教育人才。很多老师教学素养也比较高。古巴的书籍都是按几毛几块钱计算的,就是为了让全民都读得起书。这可不是盖的。别看古巴人没挣多少钱,他们在艺术上的造诣也很了不起。至少在艺术的民众普及上,要比国内好很多。古巴人能歌善舞,听到音乐就能跳起来,随便张三李四拿起吉他就能拨拉拨拉。他们爱好舞蹈,也崇敬艺术。国家大剧院给古巴民众都是几块钱一张票,也经常有各种能让民众享受的起的艺术活动,这一点很值得国内学习。最了不起的就是古巴的医疗。一个第三国家,能做到全民免费医疗。我几年前曾经看过一个医疗体系和质量排名,当时古巴就紧紧跟在美国的后一位!古巴的千人医生数量相当高,医学都要学全科医学,从大概第三年开始就实践,往后实践要比课程更多,他们还要必须要在医院值班,医生带领着他们去分析每一个病患的情况。他们用的是阶梯式的医疗模式,落实到户。每个小区有一个小诊所,到了大片有一个大诊所,再大有医院。每个时间段家庭医生要定期去每家每户访问情况,了解每户的健康状况。治病不直接上医院,而是从小到大以此上升,如果诊所治不了就去大诊所这样。每一个病人都有齐全的病例,你吃过什么药,得过什么病,有什么过敏反应,全部一一详细记录下来,保存下来。这样前后医生诊断也不会断代。你有什么问题,拿着你的病例,随便找个医生也可以给你开药,随便去医院都可以直接住院。药品要凭医生的处方买,但价格几乎是免费。这样也减少了药品的浪费。无论是做手术还是什么都是不花钱的。古巴没有医患纠纷,相反医患之间关系非常好。病人都想方设法带点什么东西给医生,纯友谊的那种。没有国内的红包现象。曾经有国内的医生来过这里,有特别情况的还亲自体验过这里的医疗。对于这里无论是医生的素质,专业水准,敬业程度都给予的高度的赞赏。唯一美中不足的也只能说因为古巴的条件所限,药品数量不足,医院的硬件不如国内的好吧。听说现在古巴的第一外汇收入已经从原来的旅游业转变成了“外派医生”,古巴和委内瑞拉有个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的“医生换石油”的项目,古巴向委派出大量医生,同时对面送还大量石油和外汇。现在已经成了古巴核心的收入。古巴为了稳住这些大量的医生,最近准备大幅提升医生的收入。现在医生们的收入估计能增长到惊人的40-60红左右(也就300来块钱把),呵呵呵了。。。雪茄雪茄的知名度就不用讲了,最好的是cohiba(发音”搞衣霸“),有很多种类。游客都是去正品店买的,了解情况的人一般在黑市买,好多都是雪茄场里的人偷出来的正品,价格便宜很多。当然,要不懂行的也有可能买到不良商贩做的假烟,没办法,谁让你自己去黑市呢。古巴人自己是不会抽那种卖外国人的精致货的,他们从土币店买的雪茄虽然品相略差,实际上也是同样的材质,而且价格3毛人民币一只。我见一般大叔抽,年轻人抽雪茄的不多。这算是古巴最著名的商品之一了。政治虽然也是社会主义,可能有人会想这里政治可能很专横什么的,实际上对于普通民众,他们经常也吐吐老卡的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切在这里是作为精神偶像崇拜的,话说我们校区里面有个房子就是当年切度假住的房子。商业经济,确实不能跟国内比,毕竟就是国内不到一个省大,而且因为没有资本主义,有时候会有很多国内没有的现象,经常有钱买不到东西。而且因为信息不通达,相当依靠经验。从我来那年开始看的话,经济改革还是略有成效的,但是步伐还是比较缓慢。小型的个人商店、饭店才刚刚发展起来,现在有不少国内的商人对这里比较有兴趣,但是说实话,古巴这里短时间内(至少目前)是赚不了钱的,商人到这里就是花着钱保住市场份额等待以后改革的开放。有很多商人来这里考察,有很多人都在观望,在等待这里发展的时机。客观的说,古巴若是发展起来是潜力无限,但目前的古巴无论是政策还是条件都
不是很适合商业投资。先不说这里设置办事处都要一大堆限制和要求,单单是第二年才返还第一年营业额的限制就已经拖垮无数中小企业了。这里的基础设置和配套
条件也不是很能配合好相关的产业。现在也是在逐步改革,逐步颁布新的法令条文等,发展的进度还是太慢。而且本地人民没有消费能力,要来古巴搞商业投资的人
一定要了解清楚状况,三思而行。旅游古巴没有工业污染,海也很好。历史性的各个博物馆有很多,也不错。但最推荐的是他们的海滩和碧海蓝天。在旅游区(一般古巴人享受不起),条件和外国是一样的,而且古巴遍地都是旅游区。来古巴旅游,主要看你计划的时间长短。如果是时间长,可以住哈瓦那,在这里报去varadero一类的酒店就好,而且貌似便宜一点。因为我们从来没网上预约过,如果只是很少几天,那就去酒店海边呆呆就可以了。其实我推荐最好去cayo coco.cayo santa maria也行,Varadero是蛮出名的但个人感觉没上面的好看(其实都一样)区别是这儿可以跳伞。旅馆嘛,还是把星级报高一点好,条件差别挺大的,最差也要报4星。在cayo coco的酒店像melía cayo coco就非常不错。如果决定去varadero的话,最好去paradizus(可能没拼对,但差不多)还有一个听说不错但不好订,叫melía varadero marina。酒店有网但是是收费的,又贵又慢,速度估计刷刷微信发发邮件再干不了太多事情,很不方便。古巴治安很好,旅游区随时都没事儿。哈瓦那只要不是太晚太偏就没事儿。我曾经去coco岛,4天3夜250美元左右,让我享受了一把真正感到共产主义的感觉。进到旅游区以后,免费吃饭(包括各种中西餐馆)几百种酒免费无限量供应,住的是别墅(有人给打扫),海滩又漂亮,天天还有节目(西英法三国语言的主持,一个人)等等等。适合2周左右的短期旅游生活及总结考虑到他们一个月平均工资就20到30红左右,商品的价格都比较的高,虽然这是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但是消费水平还是蛮高的。在商店的时候观察了一下商品的价格,一根雪糕要1.4红左右(10元),一条牛仔裤要25红(160元),一瓶啤酒1红。饼干什么的几乎都在1红以上。电器就贵的要死了,几乎是国内的2至好几倍。古巴友人生活很艰辛,普通的工作一个月工资也就15红上下,连我们教龄几十年获得国家顶尖奖励的老师一个月工资也达不到400人民币。在古巴,个体干技术活要比国内”铁饭碗“的工作挣的多的多,所以,反倒是那些司机啊,修车的,木匠啊要比医生老师公务员挣的高很多。那些旅游方便的工作人员的小费往往都比工资要高。生活用品的话,说简单点,国内便宜的小东西,很多生活用品,这里都少或者没有或者比较贵超市的商品没有国内那么多种分类,总体可选择性也低很多。全国各地商店里价格都一样,货比三家到这里就没用了。有可能你比完回去发现之前的商店里的东西已经卖完了。但也可以举出来很多很不错的情况。自然环境特别好,纯粹是从森林里开辟出来的城市,没有工业所以也没有污染。空气新鲜,人与人之间都很和睦。尤其是东边省份的人特别单纯。排队不插队。从西班牙传来的很多优雅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因为贫困的条件被消磨太多,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文明礼貌的。古巴几乎算是美洲最安全的国家了,对国人的歧视也不多,大部分人对国人都相当友好。城市里有不少警察,哈瓦那从海岸往里数10条街之内都是很安全的,只要不要晚上去太偏的地方就可以。在旅游点也很安全,不用担心太多。总之,这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她的优点和缺点都格外明显。这是一个适合老人的地方,是个旅游的好地方,但对于年轻的开创者没有什么市场和机会。洋洋洒洒写了好多,其实还有很多方面没有涵盖。这篇文章也是随心写的,没有计划什么的,如果有任何疑问,错误,或者哪儿有问题。请多指正网络不好,也许短期看不到大家的回信。如果还有什么单独想了解的,可以给我发邮件。
排第一的答案内容非常详实,我补充一下。我和LP2003年圣诞节去古巴一周自由行,虽不代表最近情况,但也可以参考。基本上我觉得古巴是一个物质不富裕但精神比较富裕的国家,民众乐观而富有艺术感。旅游名胜的照片我就不贴了(网上都有),我主要贴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照片(用02年买的的数码卡片机拍的,质素一般,凑合看吧)。---------------------------------------------------------------------------------------------------------------老人坐在通顶的建筑废墟二楼,如身处的房屋一般空虚士兵与炮台服装店,普通民众排队凭票购买服装晚上坐三轮小摩的在海边大道驰骋的景象海边大道的药店药店里是这个样子的闹市区西班牙房子外晾晒的衣服海滨广场的弯道,热闹有序的车流平民区的街道(西班牙式建筑的骑楼,很像广州西关的骑楼)传说中的驼峰公共汽车普通民众家里的跳舞party(我们随意溜达碰到,主人家见我们探头探脑便盛情邀请进去一起欢乐)使馆区街道上的警察叔叔哈瓦那的『华人街』华人街内又有中国城,其实就是一条食街(里面经营唐餐的都不是中国人,搞笑)中国城里的华人老板(大部分都不会讲中文)典型的古巴女孩使馆区的西班牙式别墅滨海大道上开敞篷很拉风老人与海(老人是捡垃圾的,有空就钓鱼)无忧无虑的青年(这个海堤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调调)俄罗斯大使馆,典型的苏式风格驰骋的军车人最多的地方就是这里了,一个市中心的广场穿得花枝招展给游客拍照的古巴女人:头巾、红花和雪茄小镇街道上的老车和孩子这哥们一看我拍他就立马跑出来溜走到处都是这哥们的标志和宣传画自力更生采油,海边的钻井跨度很大的山谷大桥城镇超市外面停泊的车内河出海口的小码头
@秦楚汉 的答案已经非常好,我只是想补充一句:4月时我原本计划从加拿大飞到古巴,然后再从古巴去别的地方,但是发现所有从加拿大前往古巴的航班都必须买往返机票,不售单程,遂作罢。后来得知从中国去古巴就可以买到单程机票。如果不是老朋友,那就从哪来滚哪去,老牛逼了……
去古巴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经常在街上被人叫 Chino (中国人) 和 Amigo (朋友) 古巴给本地人的餐厅食物特别便宜 但是服务生明显不爱搭理外国人 我们那次等了好久好久食物都没上 但比我们来地晚得多的好多古巴家庭都已经在吃地津津有味了。。。还有个事情特别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次我们走在街上找餐厅,一个古巴当地人来邀请我们去他家吃,说是他家里做地和餐厅的一样,还便宜地多。但我们还是没敢去,就拒绝了他走了,结果就听到他在后面喊说,我们这里是古巴不是中国,我们不杀人的,很安全。。。
一说到Holguin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奥尔金我就想到了他旁边的一个地名 叫jibara 那里有家电影院叫cine jiba 哈哈~按汉语读就是... ...并且还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在去奥尔金的旅途上发生了.. ..
医疗技术和制度都很发达 穷 比如一般大学老师的工资不过一两百元人民币 10美元可以凑合过接近一个月有很奢侈的酒店 不过都是给外国人用的风景很美 有世界上最美的沙滩古巴人很喜欢搭讪美女 而且会很直接约炮
一年前左右去中美玩的时候去过古巴的哈瓦那和巴拉德罗。。其实对古巴印象非!常!差!但是景色真的是太太太美了 尤其是哈瓦那到巴拉德罗那条滨海高速首先是不能用master card恰好我们也没带VISA只有master和rmb。。。。。而且古巴境内包括国家大饭店的所有店铺找换店全不收rmb!!换都不行!!!所有店都收usd和euro就不说了 连jpy都tm收就是没有rmb!!说好的社会主义兄弟呢??如果不是中国移动全球通发来了中国使馆电话就真的流落街头了 赞一下全球通 我们最后是给中国大使馆打电话 使馆工作人员给介绍了个中国人开的饭店在那里换的钱 换了1万rmb大概损失了2000rmb的样子吧 不过当时包了个车司机是个憨厚的黑哥们儿 一直没钱给人家 人家还开着车带着我们满哈瓦那转找换钱的地方 赞一个还有就是包括哈瓦那的5星级国际大饭店 酒店设施很差 各种昆虫出没 地板嘎吱嘎吱响处处水浸发霉的痕迹 不过国际大饭店古色古香而且里面包括电梯都是绝对的真古董 住一住也是特别的体验 巴拉德罗酒店据说是禁止除服务员外的古巴本地人入内 酒店内景色和沙滩超美 而且入住第一天交好了钱就什么钱都不用交了 里面吃喝玩全部免费只要你有酒店发的手环 大汉堡大烤肉鸡尾酒什么的都可以随便吃 水上项目也随便玩!!但是服务真的跟不上 有时候叫半天没有服务人员鸟我 好容易有人鸟了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 还有就是虽然有wifi但是合rmb大概80元一小时的样子 而且速度媲美国内移动2g网络还经常断线 不过有的用就不错了 而且酒店真心贵!!还有就是在哈瓦那遇到2个古巴骗子 骗子见到我们中国脸就上来搭话他们英文很烂但勉强交流 他们自称是当地学校的老师 先上来问你是中国人吧 回答说是然后就跟你大骂美国 然后说社会主义好中国兄弟国家什么的 聊了一会就说前面有个卖酒的摊子一起喝杯东西 之前和他们相处都很愉快 聊了好久就开始说他们能搞到便宜的古巴雪茄 价钱也确实不贵我们就买了点 然后到机场看了价钱发现还是被骗了 买完雪茄他们立刻就原形毕露了 马上变脸吵着要走还让我们把街边卖酒摊的钱给结了 结就结吧就当请国际友人兄弟喝个东西 一看价钱尼玛合rmb300元一杯不结甭想走!!就是tm破mojito啊!!!后来听司机说这里人很喜欢挑中国脸骗 各位同胞们你们小心啊 在陌生地方被搭讪准没好事还有就是我们在网上定了飞危地马拉的机票 然后想在古巴多呆一天就找到航空公司驻地办事处想改签 然后航空公司那两个奇葩中年妇女给我们开出的改签手续费竟然是9000rmb。。。。。。每人!!!!!疯了吗机票都尼玛没那么贵啊!!!而且那俩大妈的英文水平还tm没国内初中生水平高 交流真心困难 吵了一下午无果 我就说叫你们领导出来 不然我报警 这里就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死工资的优越性了 丫说你叫吧你报吧我们不怕 然后就开始打电话 我虽然不懂西语但是我能听到丫在电话里不断重复chine(可能是西语的china)这个词 还nb轰轰的给了我们一个他们领导的地址。。然后我们就跑到他们领导那里 那个领导英文还不错 但是见到我们就没好气 还坚持他们没错 就是不给我们解决问题 最后也是因为我们说要报警 丫边说你报吧边给之前那俩女的打电话 最后闹清楚是那俩女的多写了一个零!!!最可气的是那俩女的说我们中国人想改签又不想给钱说我们胡搅蛮缠!在古巴呆了几天总感觉他们那边的人歧视华人 也可能是我太敏感了吧 旁边有高贵的白人他们绝对先服务白人 而且笑脸相迎 等到我们就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当地针对游客的消费真心不便宜 还有我们在哈瓦那找了个b格挺高的餐厅吃海鲜 虽然不贵 但是好像是那龙虾肚子里那条线没有去掉 巨腥 牛排7成熟咬不动!我看那家餐厅人还挺多而且都是西装革履的当地人啊而且古巴是我去过这些国家里唯一一个一下雨机!场!会!漏!水!的!!!!!积水到鞋面啊 竟然还有吸烟区 吸烟区里面就是游泳池啊 那次下雨机场所有劳动人民全部出动拖地扫水啊 那场面可壮观了啊说了这么多这些负面的东西 最后我想说古巴真心美啊 黄昏的火烧云迷死人啊 滨海大道不要太美 为了这加勒比海美景也一定要去啊!!!上面说那些小心点就行了对了入境的时候可以买一张入境卡 有了这张卡古巴边检人员就会在卡上盖入境和出境章 然后护照上就不会留下任何曾到过古巴的痕迹了
伯伯九八年就去古巴了,一开始在大使馆工作, 现在自己在公司,如果国内有人来古巴他也做翻译接待之类的。他现在的家是三层别墅啊两辆车,院子里面养了一堆动物,放在国内也是土豪QWQ我奶奶08年的时候去古巴跟他们住了一年,回来以后跟我们说了挺多的古巴人民是真穷,在我们看来是穷哭的那种,那边车也少好的是没计划生育啊~教育医保福利妥妥的海鲜雪茄是那边的特色,但是那边蔬菜和禽类很少
去古巴读书的一个朋友在那边呆了两个月受不了回来了,又复读了一年重新高考……记忆最深的是他说刚到古巴感觉街道被轰炸过……
我看过一部叫《僵尸胡安》的电影,我眼里的古巴就是那样的。
13年末从蒙特利尔去得古巴Varadero度假。其中去了哈瓦那。个人感觉非常无力,无法与国内三线城市相比。部分老建筑外观令人无语。大巴多为中国进口。我们坐的都是宇通。另外,四星级的酒店水平基本为国内快捷酒店这样。
建议去live leak上搜一下古巴,公交车等关键词视频在此,要翻墙
小时候,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最早听说的,也就是给我留下第一印象的是“古巴红糖”了。当时社会主义所谓的阵营还是蛮不小的。后来,随着红糖终究不如白糖好吃的发展,第一印象逐渐淡薄了。第二个印象便是所谓的“古巴导弹危机”了。当时,尖端的政治家都在为世界面临核毁灭的危险而担心。后来,危机在最后一刻,以所谓的社会主义老大哥退让而化解了。到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后,古巴给我的第三个印象便是那个以反对美国而著称的老人的长胡子。就这样的统治了近半个世纪的人,仍然在那里指挥着反对着美国的斗争,精神抖擞。去年不知什么时候,这位老人老病倒床了,不得已,临时把权力移交难其弟弟,劳尔什么的。到今年,其才正式表示退出权力舞台,让其弟弟接班。这便是给我的第四个印象了。弟承兄业,如同中国的子承父业一样。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政治呢。
古巴医院的真实情况 再补充一个相册
我没去过,感觉是1 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没有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压抑比较自由,比较接近欧洲的社民党而不是前共产国家2 比较穷,但是考虑到美国的经济封锁并且对比周围的加勒比国家,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3 在比较穷的前提下,民众生活还不错其实我觉得要不是老美的一大堆冷战期间跑过去的移民造成的美国舆论敌视,古巴早就是一个标准的福利制资本主义国家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道人宠合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