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大师公式游戏的大师分怎么计算?

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节奏大师分值是怎么计算的攻略
来源:作者:安染
节奏大师分值是怎么计算的攻略,为神马同样是SSS,Ta的分数比我高这么多?这是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进阶篇不会像入门篇那样写得很全而杂,这里主要总结了一些大家比较关注的点展开说。由于我不是什么高手/大神/ET,所以更多的是自己的一些小经验吧。
很多人确实能打到SSS了,但是分数却比别人低,而有些人可能只打到SS甚至是S,都比别人的SSS分高,这就涉及到准度问题。准度越高,分数越高。
每个Note的判定分P、G和M。以前20Combo为例,M=0分,G=80分,而P则有4个分值:P1(真P)=200、P2=183、P3=173、P4=163。(注:多谢慕容提醒还有P5,分值为满分的78%,下面就不再修改了,大家以此类推就好。) 所以,在你看来,自己是打了P,但实际上可能只是163的P,那么分数自然就拉开了。前20Combo可能区别不大,后面就会很大,具体分值可见下表:
打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M,分值将会从1Combo重新按此计算,所以一首歌即使只M1个,分数也会跟AC的差很多。
若一首100Combo的歌,两人都打了SSS,ACP1=37260,ACP4=30310,相差6950分。
若一首200Combo的歌,两人都打了SSS,ACP1=97260,ACP4=79210,相差18050分。
一首歌Combo数越多,差距就越大,所以尽量打出真P是非常重要的。博弈论-博弈策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博弈论-博弈策略
上传于||文档简介
&&博​弈​论​看​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国之画&&&& &&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
迷上了代码!讨论分析博弈论经典游戏--数字游戏_博弈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4,186贴子:
讨论分析博弈论经典游戏--数字游戏
前几天晚饭间,老华组织在座的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人给出一个从0到100之间的数字。把所有人的数字求算术平均值。谁选的数字最接近这个算术平均值的2/3,谁就赢得整场。这是个很有趣的,建议大家每个人都再仔细读一下题,想一想,试一下?选一个数,写一个理由,然后再往后看。你的名字:想好了再写,这个是公布的你你猜的数:一定要0到100之间的好的,记录下来了,继续读文章吧。文章的最后有结果分析一下过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里的每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是真的随机的选择的话,大家平均值应该在50左右。50的2/3应该是33.3,对吗?很多人都写了33.3。(当然还有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一步)不过多想一步,如果你写了33.3,难道其他的人不会想得和你一样,也写33.3吗?如果这样,你应该写22.2。如果继续想下去,大家的平均值应该越来越小,就是这样。。。5033.22.14.9.6.4.2.1.….最后,把问题想得非常地复杂的人的答案是0。这是我们那天的结果3098.1632501233.32288.21828.6837所有的平均数:31.445,它的三分之二是20.。选22的人获胜。世界不是由天才创造的老华的很多次表明,无论是什么样的群体,最终的获胜的数字,都在22左右徘徊。群体决策的结果和天才的想法总是有些格格不入。 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由天才决定的。在众人决策的过程中,赢得游戏的人,都是比别人多想一步的人,而不是多想两步或更多步的人。中的人这个里面,选择不同的数,或许就代表了不同的人。先说选超过66.67 的人。在开始的时候,我悄悄对Wendy说,“肯定不会有人选超过66.67的数字的,要是谁要是写了,一定是没动脑子的”。就算是所有人都写100,获胜的数字也才66.67。结果出来,第二个报出的数字就是98.16。我窃笑。他解释写这个数字的原因是因为没听清楚题。慢着,先别就这样放过这个现象。在现实社会里面,没听清楚规则的人不是比比皆是吗?比方说,做产品的人认为质优价廉用户就会买,而实际上,花高价买差产品的人大有人在,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用户都和和业内人士有一样的判别力,一样的了解规则,对吗?再说选0的。或许这个结果很多人想都想不到,但老华组织的里面,几乎每次都有选零的,而且越理性的群体,选零的比例越高。比如微软研究院30个人里面高达3个人选零。选零的人,沉浸于自己对世界了解的快感中,却知之者甚少。很可惜,在每次游戏里面,比一般人想一步的人就不多,想两步的人更少,经过重重地归迭代到达0的最终境界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只好轻叹一声,说,你是天才,但是你赢得不了游戏。或许原本他们在写0的时候,本来也就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可能赢得游戏,而他们就是用这种近似自杀的方式向世界宣称,“我放弃获奖,因为我是天才。我可以接受没有奖励,但我不能接受大家不认为我聪明”。我们假想一下,如果天才的理论有机会向每一个参与者传播,让他们理解,跟随天才的选择,说不定他还有一线获胜的机会,不过让每个人了解,从古到今就不曾在天才在世的时候实现过。天才不是疯了,就是穷困潦倒。然后我们来说选33.3的。他们是正常的,平凡的人。就像数以百万计的洗发水的使用者或者报纸的阅读者一样,再正常和普通不过。在明白无误的规则面前,按照规则办事,用思考指导行动,却不多想更多。33.3的人是社会的大多数,在他们前面,有引领世界的0和推动世界的22;在他的后面,有大量的选择随机数的更平凡的人。是33们,奠定了这个社会的基调。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再说赢得游戏的22。他们也遵循规则,但是比规则前进了一步,不多不少,刚刚好一步。他们提出的方案让大多数人(33)感觉的有道理,却不像天才(0)提出的解决方案那么晦涩难懂。我们假设,如果布鲁诺要是发现一个新的号称是绕地球旋转的星星或许能为他赢得终生的荣誉和财富,但如果走得像推翻,宣扬那般的接近真理,得来的就是8年的监禁和熊熊的烈火了。社会上除了这些种类,还有很多,在游戏里也在出现。比如说选50 的。他在公布答案之前就解释说,“我知道这个数字肯定会非常小,趋近于0,而我就是想说一个大一点的数字,把平均值拉大,看看是会不会左右游戏的结果”。这叫做“搅局的”或者说“损人不利己”的。现实社会里面有吗?大有人在呀。天才的悲哀就在于,他搞懂了规则,却没有搞懂人。他自己想明白了,就想当然的以为别人也会想明白。他不但错误的忽略了只想到33的人的存在,更忽略了没有思考的,或者存心不按规则玩的人的存在。毕竟,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只有天才的世界。最后说一说8.2,就是我了。我对8.2的分析是,这个人有一点点天才的倾向,却又不能像选0的天才一样潇洒的放弃冠军的奖励;他希望赢得游戏,却又过高的估计了大众思考的步伐; 8.2被天才斥责有太多功利心,却被22嘲笑过于“自作聪明”,算是一个摇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人。自嘲一下罢了。天才的选择对于这个社会,必然有看得比别人稍微透彻些的,离真理更近些的,我们姑且称之为天才吧。这些已经窥探到天机的天才,在现实世界里面,选零还是选22,这是个问题。选零,就注定了要放弃大多数人的认可。这认可可能是名声,可能是钱。选零的人,适合当教授,适合当评论者,不合适自己来做商业。如果你本来想选0,却又为了迎合大众选了22,就注定了你要伪装的傻一些,要被业内人士批判,会被选0或者8的人认为不紧跟潮流。大家看一看现在大凡成功的公司,从美国的软件业网络业巨头们,到中国的门户和成功网站,哪个躲得过选0的人的指指点点?或者说,选22的人是,会用通俗(甚至有些错误)的方式讲史,而选0的人就是严肃的历史学家。通俗文学,和热门网站,在大众和同行两个世界里面有完全不同的声名,大多是因为这样。没有选0的人,这个世界何以进步?选零的天才们艰难的拖着这个世界前行。我对他们表示敬佩。只可惜,他们获得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的敬佩。对于选22个人,帮助了无数选33的人改善了生活,他们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没有22,世界怎么可能从33过渡到更小的数字去呢?我对他们也表示尊敬。世界毕竟不是由天才创造的。
若没有0话,22也不可能是结果
但是如果这个群体足够大的话,其实这个数会倾向于接近100[(2/3)^2+(2/3)^2+(2/3)^3+(2/3)^4+(2/3)^5+(2/3)^6+(2/3)^7+(2/3)^8]/8=10,同时如果对以上八个数值进行赋权的话,这个数目也许会更加准确,首先,舍弃67及以上的数是一个正常人动动脑子就可以得出的结论,67及以上就是所谓的绝对劣势选择,但是在一个基础上就又会出现次劣的数即45,之后我们假设群体中个体的智力水平符合正态分布,那么从次劣数即45开始逐个赋权,最终得出的平均数的三分之二或许会更准。
小弟学习博弈论以来,看到的最好的帖子
非常有趣!
4楼强大~学数学的吧?
顶一下!!!
这个模型有趣!
上海立信国际海外升学中心安全升学平台,衔接7大国度,20多所海外知名大学
老华的很多次表明,无论是什么样的群体,最终的获胜的数字,都在22左右徘徊。------------------其实我很想知道如果老华的多次不是老是换群体,而是对同一群人继续同样的游戏最终获胜的数字是多少。我知道依然不会是0.
而最终每次都能接近获胜的人应该就是人群中比较牛的人
22这个数不一定吧,那个视频里平均数是13点几。13的4/3也就是结果是9(取整),而且教师还说了每年的不一样
我想四楼是选0那一类的!但很佩服四楼,还有楼主。
假如测试的人全是笨蛋,那么理论上有很多人的情况下,平均数是50左右50的三分之二是34实际上不可能全都是笨蛋,里面的人越理性,数字就会越小所以我认为34以上是绝对劣势策略
话说这个游戏我高中上博弈论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做过,第一次做,我选了20,而赢家是13。
选零的都是自作聪明的
真正聪明的人就该想到,一个正常的群体里,不可能每个人都选零,就好像不可能每个人都选67一样。总会有人多想一步,或者少想一步
不同的群体获胜的数字就不一样。
重复博弈,数字才会趋于零
有道理,呵呵
选0的人是天才???? 拜托 只要有任何一个人不选0 结果就不可能是0
这种人才是没搞懂题目吧
0是 这个游戏里面的极限了 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 理想但实际上很无用的一个答案罢了
但凡可以从50-&33.33的人都会想到其他人也会想到这个答案的,,,,
这个的博弈论课上讲过喔
LZ和4L想都想到了,只是没打算计算。
楼主错误很多,分析方法也是错的,首先平均50是错误的(搅局的除外),大于66的没人会选,因为所有选100才是66答案,所以有大脑的都不会选,范围就变成0到66,根据你的估计你求44到66的人数,再是44以下的,依次推,根据你对人群的了解,不断的分出人数,最后再给出你的答案
平均水平不是固定的,而且选1的往往都不是真正的聪明人,聪明人是会考虑整体的思维水平的,从而知道不会都选1,从而再加以判断、。。。。而且正确答案肯定会因群体变化而变化,比如在清华的课堂和在二流大学(比如我们南工大)做实验,肯定清华的低很多,,,,,我是公开课上看到的,耶鲁的数据室13
话说我做游戏的结果是44
听说过。。。的确很有趣。。。你必须得考虑到所有人的选择。。。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信建投博弈大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