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天对地雨对风的全文那样的怎样编

[转载]中国古代小学诗歌教材如何选编?
亲,欢迎您来到“梧桐树下戏凤凰”!
联系邮箱:njnfl@
新浪微博号:laoni
&号:nifangliu
看风水公众号:fengshui919
微信公众号:jsnjnfl(名称:梧桐树下戏凤凰)
古代小学生要读多少诗?
作者 倪方六
上海一年级新版语文教科书,删除了旧版中的全部8首经典古诗,引起了很大争议。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表达了个人的观点——“我不赞成”,北京相关专家在习讲话后的次日即表示,明年将大幅增加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的比例。那么,古代是否重视诗歌教学,如何编写教材?古代小学生要读多少诗?
古人“习经”重视诗歌教学
——《诗经》原本是当教材来编订的
作为一种经典的文学品种,诗歌在古代课堂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宋以前小学诗歌教学什么样,诗歌在语文课本中占多大比重,现在已很难知道,但从古典经籍是当时学生必读,即所谓“必习经”来看,时人重视诗歌教学和学习不虚。
古代学生习经,具体来说是学习“五经”。“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本书,其中的《诗》即现在通称的《诗经》。
读者应该都知道,《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自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后,就被上升到“经”的地位,遂有《诗经》之名。《孔子世家》中称,“古者《诗》三千余篇”,是孔子将《诗》精减到300首后,以方便学生阅读的。也就是说,现代人看到的《诗经》,在诞生之初就是作为教材来使用的。
古人学习《诗经》并不像现代,到了高年级才选学,低年级学生就学了,甚至把《读经》作为启蒙读物,推荐给孩子读。《后汉书·邓禹传》记载,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年十三能诵诗”,这说明邓禹很早就读《诗经》了。
邓禹并不是最厉害的,《魏书·祖莹传》记载,北魏少年天才祖莹,“八岁能诵《读》、《书》”。祖莹这么优秀,应与家长或老师将《诗经》作为启蒙教材教他阅读有关。类似幼年即能背《诗经》的“神童”,在史上有不少记载,说明早年古人确把《诗经》当孩子启蒙读物了。
至于将《诗经》中的名篇选编入小学教材,则是通行各代的标准,一直到明清都这样。如明代教育家魏校,便主张学生要学习《诗经》。其在《庄渠遗书》一书中说:“一日所读之书,皆用正书,不许私读《幼学诗》及《吏家行移》等书……只抄写风、雅、颂之诗全章,或一二章。
而明代另一教育家、大力提倡基层教育的吕坤,在《社学要略》一书中,则推荐了《诗经》中的《陟岵》、《伐檀》、《蓼莪》、《凯风》、《棠棣》、《出东门》、《伐木》、《芄兰》、《相鼠》、《采苓》、《瓠叶》等22首诗歌,作为蒙学读物。
 诗歌在唐代出现自编启蒙教材
——《神童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诗歌教学普遍纳入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的,应该在唐代。
李治(高宗)当皇帝的调露二年(公元680
年),主管贡举的吏部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奏请当年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应加试杂文两首,其中就包含诗赋。从这以后,入列考试内容的诗歌,便成了唐代及以后学生更要读的科目。
在诗歌创作最为繁荣的唐代,诗歌教材的编写开始活跃,出现新气象。除了选编传统经典诗文以外,有人开始尝试以诗歌形式重写蒙学教材,其中,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堪称最佳,在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有学者认为,《咏史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类启蒙教材。
《咏史诗》将多达150个历史事件,以诗歌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学生既读了诗歌,又学了历史。如《咏史诗·沛宫》:“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
到宋代,诗歌教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或许是受到《咏史诗》成功的启发,宋代出现了不少这类新创诗歌教材。传为北宋汪洙所著的《神童诗》、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教育家朱熹的《训蒙诗百首》、陈淳的《小学诗礼》等,都是宋代原创的课歌启蒙教材。
其中的《神童诗》影响最大,最深远。《神童诗》里的诗句,朗朗上口,很快流传开了。如大家现在熟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等,皆出自《神童诗》。
在诗歌教材选编上,宋代也取得了大突破。如至今仍在流行的《千家诗》,据说最早便是南宋诗人刘克庄选编的,不仅选了前朝名家的优秀作品,还编入了当代诗人佳作。如第一首即是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明清写诗入门类新教材丰富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千家诗》,至今不失为一本优秀的蒙学诗歌教材,为现代好多老师和学生家长所喜爱。《千家诗》的选编标准和风格,甚至影响了现代语文课本里诗歌部分选编标准和方向,这可能是宋人所没有想到的。
到明清时期,虽然人们对诗歌已不如唐宋人那么狂热,但对诗歌的教学并没有放松,与以前朝代一样,诗歌也是明清小学生语文课堂上的常规教学内容。
明清流行的诗歌教材,有《千家诗》、《神童诗》、《律诗训》等。除了使用以前的传统教材外,明清文化教育界人士也积极编写新课本。如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官升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沈鲤,便编有《义学诗训》,沈鲤开宗明义,称“余既为义学,仿古庠塾,乃为是编。”
沈鲤眼光独特,其所推荐的启蒙诗歌相当合适低年级学生,有的诗歌还被现代专家编入现代小学语文课本中。如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沈鲤当年首先选编出来的。
清代诗歌教材更多。如张伯行的《训蒙诗选》、王锡元的《童蒙养正诗选》、刘霏的《童子吟》、归继光的《童歌养正》、李元度的《小学弦歌》,等等。而清代影响最大的普及本诗歌读本,应该是《唐诗三百首》,此书由乾隆十六年进士孙洙选编,至今受到欢迎。
明清诗歌启蒙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声律启蒙类课本特别丰富,出现了不少新教材。《时古对类》、《千金裘》、《训蒙骈句》、《声律启蒙》、《声律发蒙》、《笠翁对韵》等等,都是明清学生学习写诗、创作对联的入门级优秀教材。
其中,《声律启蒙》、《声律发蒙》和《笠翁对韵》最有代表性,使用最多,分别由清人车万育、杨林兰、李渔编著。三本教材的功能、结构都差不多,如开头——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声律发蒙》:“天对日,雨对风,九夏对三冬。祥云对瑞雪,滴露对垂虹……”
《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需要说明的是,《声律启蒙》最早由元人祝明编写,清人的同类书,应该是在祝明版基础上“撮要”而成的。
诗歌入选教科书古代也存分歧
——《蒙养礼》:“以理义之心行之便好”
如同现代教育界对诗歌入选教科书,有不同的看法一样,在古代,对什么诗该入选,学生该学什么,应该读多少诗,也存在分歧。
宋人欧阳守道《巽斋文集》“省题诗序”中,有这样的记述:“寿翁来访,与予纵言至省题诗,予叹此诗幼学之所从事。而书市所刊,或杂以轻薄字鄙亵语,口授之业不为删择,或反赏爱其流丽而使效习之……”
欧阳守道为南宋后期教育家,从其所述来看,当时用于低龄幼儿教育的诗歌类读本很多,但质量差次不齐,选编标准不统一,不少书商出于赚钱的目的,随意选编,这与今天一些书商乱编乱凑教辅教材很相似。
古代不少小学都是私塾或民办学校,所用教材往往自选自编,由于老师水平不一、价值观有异,在诗歌篇目的选择和教学上,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如明代教育家魏校、黄佐、吕坤,三人均青睐《诗经》,教材爱从《诗经》中选择名篇。
但在具体诗歌篇目上,三人完全选择很不一样。魏校推荐阅读整本《诗经》,而黄推荐《诗经》中的《鹿鸣》、《关睢》等12首诗歌;吕坤则推荐《步陟》、《伐檀》等22首诗歌。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主要是他们在教材编写上的价值取向不同
,教学目的有差异。
吕坤认为,设立歌诗课程的基本目的,是调节学生的学习气氛,怡养性情,以歌诗消除邪僻之心。所以他对诗歌教材的选编相当严格,要求选“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在《蒙养礼》中,吕坤进一步说,诗歌“艳冶家语,长欲导淫,切宜深戒,久则流于邪放,只是以理义之心行之便好”。
用现代教学观来理解,就是选入教材的诗歌要易读易懂,有生活气息,贴近社会现实,一些格调不高的诗歌不要选,以免学生从小学坏,充满物欲。
在教学上,魏校在《岭南学政》中所制订的课程表要求,学生“午学”要抄写诗章,并歌咏、记诵所歌诗章;《义学诗训》的作者沈鲤,在《义学约》中则规定,学生必须每天吟诗一首,次日放晚学时背过,“晚学”吟诗。
清代后期,甚至出现不提倡学诗的现象。《神童诗》、《千家诗》、《小学诗》等,是清代一般小学必用教材,但“洋务运动”主要人物之一的丁日昌,却一本也不选,他在《社学章程》中,仅推荐《小学》、《孝经》等非诗歌类书目。如果是现在,丁日昌之所为,必引起争议了。
欢扫瞄订阅“梧桐树下戏凤凰”的公微号,可以在手机上轻松阅读↓↓↓
&&&&&律师版权和使用声明:
&&&本博所有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倪方六拥有版权。非经倪方六允许,不得刊载使用,包括网络转发、摘编,仅供网友免费阅读。媒体和他人如果需要使用,请与倪方六本人联系(联系方式见上)。未经主允许使用,查出后稿费标准1000/千字。特此声明。
&&&&&&&&&&&&&&&&&&&&&&&&&&&&&&&&&&&&&&&&&&&&&&&&&&&&&&&&&&&&&&&&&&&&&&&&&&&&&&&&&&&&&&&&&&&&&&&&&&&&&&&&&&&&&&&&&&&&&江苏义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厨房地板太滑怎么办
现在位置: >
厨房地板太滑怎么办
厨房地板太滑怎么办
来源:文章综合
发布日期: 责任编辑:admin
地板太滑怎么办?接下来小编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1/5
2010年小编家里盖了新房子,所有的东西都是重新装修的,白色的墙壁,泥土色的大大的架子床,看起来都没有缺点,就是地...我家木地板磨花了,打了蜡又很滑,很容易摔跤,可是不打蜡又不能保护地板。请问高人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希望告诉我: 1、有什么办法让打了蜡的木地板不滑? 2、有什么办法...15个回复 - 发贴时间:日家里地板砖太滑了,小孩子又正是好动的年龄,很容易摔倒,大家说怎么办。是不是穿个室内鞋好点,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呢?
再铺一层木地板不是调侃铺木地板不用找平直接铺就...地板太滑怎么办地板,价格:25.00元/平方米,起订量:不限,联系人:孟波,联系电话:,联系地址:中国上海市杨浦区宁国路201弄,以上标题信息是由上海承悦建筑装饰工程...日&-&导读:家里的木地板、瓷砖板太滑怎么办呢?为了避免你的家人在家滑倒,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五款卫生间浴室防滑地垫,它们不但能起到防滑作用,还能点...1:防滑问题:普通地板要比抛光砖防滑,要是和普通砖相比应该一样,防滑效果要比防滑砖差。要是用仿古手刮纹的或同步模压的和地砖相比防滑性能相对好一些。不知道你做什么...谁有好的办法解决防滑问换鞋呀,比如橡胶底,牛筋底的。试试吧。尽量小心不要给地上掉水,油易滑的东西。 ... 就是一间厨房,大家给出出招儿!如果解决了,我会加分的,要多少给多少...
1个回答 - 提问时间:日
最佳答案:我公司是做建材用品的,甲醛消除液,汽车、一切玻璃防雾剂、有地板防滑液,使用一次长久防滑,使用简单就跟你洗地板这样,一斤可得25平米的房子。越有水防...发贴时间:日来自比格论坛的主题:家里地板太滑怎么办 -要搬新家了,是木地板,特别滑。听说地板太滑对狗狗尤其是幼犬腿部骨骼发育很有影响,严重的会导致畸形,大家有什么办法可想那?(除...那可能是你那厨房卫生有问题,最好是把地板的油脂用热水和洗衣粉洗干净,买个刮地板的东西,把地板的水刮干,要保持 ... 最好的办法是铺个防滑地垫,每天对地垫及地垫下的地板进...相关推荐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
高二必读: |
各科辅导: |
高三必读: |
各科辅导: |
单元作文: | | | | |
体裁作文: |
教学资源: |
各科复习: |
知识考点: |
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中古诗词近体诗如何押韵:近体诗的押韵
【摘要】鉴于大家对精品学习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中古诗词近体诗如何押韵:近体诗的押韵&,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中古诗词近体诗如何押韵:近体诗的押韵
押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的民歌、诗、词、曲无不押韵,所以诗歌又叫韵文。押韵是把同韵母或韵母相近的字,放在诗篇某些句子的末尾,使诗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容易记得住、传得开。押韵的方式,古体诗比较自由,可以隔句押韵,也可以句句押韵;可以用平声押韵,也可以用仄声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换韵的形式又有多种。近体诗即格律诗的押韵方式,则有定规。
一、一律以平声押韵(也有少数以仄声押韵的,其中五言诗居多,但格律诗以平声押韵为正格;因古体诗容许仄声押韵,所以仄声押韵的绝句和律诗也称&古绝&、&古律&);
二、不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七排,都必须一韵到底,,不得半途换韵;
三、不论五言、七言,都是双句入韵,单句不入韵。但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七言诗首句入韵的较多,五言的较少;
四、押韵句的尾字用平声,不押韵的必须用仄声(古绝、古律押韵句的尾字用仄声,不押韵的用平声)。
过去写诗,靠韵书来做统一的标准。所谓韵书,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一起,分成若干部,作为做诗押韵的依据。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隋朝的《切韵》,唐朝的《唐韵》,现存完整的韵书是宋朝的《广韵》。《广韵》的韵部分得很细,有206韵部。到了金代,以《平水韵》为官方韵书,供科举考试之用。平水是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市)的别称,因为该书刊行于此城,故名《平水韵》(一说为南宋时代平水人刘渊根据前人韵书修编而成,故名《平水韵》)。该韵书将宋代《礼部韵略》(官方颁布的科考标准韵书)注明同用之韵,悉数合并,共106韵,上平声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各声韵目第八章已经开列,不再重复。元、明、清各代,都以《平水韵》为作近体诗押韵的依据,,一直沿用到现在。
前人做诗押韵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严格按韵书的规定做诗。例如封建时代,奉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应制诗&;科举考生作的&试帖诗&,押韵的字必须属于同一韵部。科场&试帖诗&大部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若是诗出了韵(又称&落韵&),无论诗作得怎么高超,只能算不及格。旧时作&分韵诗&用韵也很严格。若干文人相聚,作诗或填词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或填词。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紫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就是描写文人聚宴分韵作诗的。作分韵诗一般要求押本韵,不能出韵,即使窄韵、险韵也不例外。《红楼梦》48回载:&探春隔窗笑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故旧时代学作诗,特别是考生学作&试帖诗&,必须牢记106个韵部,尤其是30个平声韵部。
另一种情形是凡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虽不在同一个韵部,可以通押。中唐以后,诗人苦于不能出韵的限制,试创了一些突破樊篱的&出格体&,又叫&变体&,出现了什么&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等形式。这些形式允许邻韵通押,但有定规,如&进退韵&是相邻的两韵间押,一进一退,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如&东&、&寒&、&虞&等),第四、第八句用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冬&、&删&、&鱼&等);&辘轳韵&是邻韵双出双入,即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葫芦韵&和&进退韵&差不多,也是相邻的两韵间押,但它要求先小后大,像葫芦似的,如第二、第六句押&一东&,第四、第八句押&二冬&,或第二、第六句押&十四寒&,第四、第八句押&十五删&。这些&变体&并不普遍。在晚唐、宋代作诗形成一种时髦风气的,是&探头韵&,也叫作&衬韵&、&借韵&,就是首句用邻韵,其余各押韵句必须一韵到底,不得通韵。例如大家熟悉的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的第一句的&峰&字属冬韵,&同&和&中&属东韵。这叫&以冬衬东&。又如欧阳修的《行云》:
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腰围。
行云自亦伤无定,莫就行云托信归。
首句&思&属支韵,&围&、&归&属微韵,这叫作&以支衬微&。
用&衬韵&的在律诗中更多见。如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
老夫上下蓼花滩,每过君家辄系船。
尊酒灯前山入座,孤鸿月底水连天。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
竞秀主人文似豹,不应雾隐万峰边。
首句&滩&属寒韵,&船&、&天&、&年&、&边&属先韵,这叫作&以寒衬先&。又如刘禹锡《酬朗州崔员外》: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首句&亭&属青韵,&声&、&生&、&城&、&兄&属庚韵,这叫作&以青衬庚&。
前面介绍的&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都称之谓&出格体&,不是正格。而这种&衬韵&不算出格,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称,叫作&孤雁出群&。&原来诗的首句可不用韵,其首句入韵是多余的。古人称五七律为四韵诗,排律有十韵二十韵等,即使首句入韵,也不把它算在韵数之内。&(王力《汉语诗律学》53页)诗人从这多余的韵脚上,讨取点自由,借用邻韵也就不算出格了。
前人作近体诗用韵是偏严的,邻韵通押只限于诗的首句。现代人写近体诗,却在突破这个樊篱,邻韵通押已不限于诗的首句,而是扩展到其他押韵的句子,如绝句的第二、第四句,律诗的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这种突破也见之于传统文学形式古为今用的导师们的作品中。这里以鲁迅、毛泽东的旧体诗为例:
鲁迅青年时代写的近体诗,现在保存下来的,如《别诸弟》、《莲蓬人》、《庚子送灶即事》、《惜花四律》等,共十二首,每一首用韵都属同一韵部,&衬韵&也不用,是严格按照旧时的试帖诗用韵的。但当他赋与旧体诗以历史新质之后,服从于表情达意,将前人&衬韵&、移植过来,而不限于首句。例如《悼柔石》:
惯于长夜过春时,携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幻变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里的&时&、&丝&、&旗&、&诗&属支韵,&衣&属微韵,按陈规,邻韵只可用于首句,而这首诗却用在最后一句。又如《无题二首》其一:
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酒卮食河豚。
这首诗里的&云&属文韵,&春&属真韵,&豚&属元韵。三个押韵的字分属于相邻而又不同的韵部,这在古人近体诗中是很难找到的。但现在保留下来的鲁迅近体诗,多数还是用同一韵部的。这少数几首通押的近体诗,你总不能认为是他不懂韵律,或者一时疏忽,应该认为是对近体诗用韵的合理解放。
毛泽东的近体诗很讲究声律,平仄是非常工整的,大都用标准句式,可以变通的非关键字,也尽量拗而有救,调整得节奏鲜明、和谐,连不押韵的句子的脚节,上、去、入三声掺合着用,邻近的脚节不用同声字,力避&上尾&,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于此可见他对声韵学造诣之深,运用之严谨。然而他的近体诗的押韵,同鲁迅一样,突破前人的樊篱,运用了邻韵通押。例如《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岩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的&难&、&丸&、&寒&三字属寒韵,&闲&、&颜&二字属删韵。再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锺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黄&、&慷&、&王&、&桑&四字属阳韵,&江&属江韵。又如《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班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飞&、&微&、&衣&、&晖&属微韵,&诗&属支韵。再如《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锦战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今君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五个押韵的字,分别属三个韵部,&飞&、&违&、&非&属微韵;&题&属齐韵;&谁&属支韵。
郭沫若近体诗很讲究平仄,但押韵也不&率由旧章&。例如《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这首诗五个押韵的字也是分属三个韵部,&淆&属肴韵,&刁&属萧韵,&遭&、&毛&、&曹&属豪韵。
对于近体诗的邻韵通押,诗词界有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近体诗的形式既然是仿唐宋人的,还得合乎前人绳墨,一首诗的韵脚应该属同一韵部,若要邻韵通押,也只限于诗的首句。他们的作品也是严格遵守这个规则的。对鲁迅、毛泽东等近体诗的邻韵通押,可&为尊者讳&,只说&在前人诗中难找&,或&不合于唐宋诗人的格律&,并无苛责之词。
另一种意见认为,近体诗,在尚不能突破古四声平仄樊篱的条件下,把押韵的宽限适当解放些,也是合理的。而且,这种解放,并未背离仿古的原则。前面提到唐宋人的&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衬韵&等,早就邻韵通押。在宋词中,韵域很宽,邻韵通押更自由。为近体诗开辟了古为今用道路的导师们,既已合理地解放了押韵,我们何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呢?
我赞成第二种意见,但也不反对第一种意见。王力教授在50年代出版的《汉语诗律学》中说:&近体诗用韵甚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通韵。&(字下面加了着重点)但是在1977年出版的《诗词格律》中,则说:&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于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可见这位研究诗词曲格律的著名专家,也是赞成合理解放诗韵的。其实,邻韵通押在前人诗中也并非难找,在清人袁枚《随园诗话》中,就指出刘长卿、杜甫、李隆基、李商隐等作品中邻韵通押的韵脚,并&唐人不以为嫌也&。窃以为作诗讲究一韵到底,还是受了历代官方科考的影响。
邻韵通押,无疑给我们写近体诗用韵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初学写作还须具备有关韵部的一些基本常识。
首先是对《平水韵》的106个韵部,尤其30个平声韵部,及每个韵部包括哪些常用字,有个大致的了解。
旧时学童学诗韵是和学对偶一起学的。学法很简单-----背诵《笠翁对韵》(清李渔著)、《声律启蒙》(清车万育著)、《训蒙骈句》(明司守谦著)等韵对书。这些书以平声30个韵部为纲,把作诗押韵常用的同一韵部的字,编成歌诀。譬如:在《一东》条目下有:&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边塞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浸浸朔雪冷渔翁。&&&自小把这些背熟了,既懂得哪些词儿可以相对,又记得风、空、穹、蒙、中、红、东、翁等常用字属东韵。要求老年人像学童那样背得滚瓜烂熟是很困难的,也不必要,但是,你要熟悉各韵部的常用字,读这些书比读《诗韵》有趣,因为后者如同辞典,读起来枯燥无味,记不住,而且许多生僻字也用不着记。但是《诗韵》还是要购置一本的,以供查对。现在重印出版的《千家诗》,后面附有《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也有重印出版的,有兴趣,可以看看。
下面是《平水韵》30个平声韵所包括的字数:
一东包括风、空、虫、弓、东等174字
二冬包括冬、钟、松、龙、蛩等120字
三江包括窗、江、缸、邦、逄等51字
四支包括诗、儿、丝、鸶、縻等464字
五微包括稀、飞、微、肥、衣等72字
六鱼包括虚、书、车、驴、鱼等123字
七虞包括珠、乌、凫、须、朱等305字
八齐包括溪、堤、鸡、西、霓等133字
九佳包括淮、崖、喈、鞋、谐等55字
十灰包括开、苔、台、莱、灾等111字
十一真包括真、麟、椿、人、秦等171字
十二文包括文、军、芬、薰、闻等97字
十三元包括喧、源、暄、轩、魂等161字
十四寒包括难、蟠、鸾、鞍、滩等123字
十五删包括攀、菅、颜、潺、删等64字
一先包括天、川、田、弦、钱等235字
二萧包括骄、遥、谣、雕、消等183字
三肴包括爻、蛟、蛸、哮、胶等107字
四豪包括刀、高、袍、醪、猱等110字
五歌包括河、罗、歌、磨、荷等115字
六麻包括麻、衙、鸦、茶、花等167字
七阳包括长、香、王、塘、妆等270字
八庚包括轻、声、酲、生、行等190字
九青包括青、灯、经、亭、星等90字
十蒸包括升、鹰、冰、昆、灯等114字
十一尤包括忧、游、牛、愁、头等247字
十二侵包括心、琴、砧、森、参等70字
十三覃包括三、南、庵、蓝、潭等96字
十四盐包括嫌、蟾、尖、甜、帘等86字
十五咸包括咸、缄、帆、喃、杉等41字
上面每个韵部列出的五个字,不是韵书上排列的前五字,而是从《声律启蒙》上选摘出来的。这样可以避开一些生僻字;同时可以选出一些同一韵部而古今读音有差异的字。使读者了解,有些字按普通话音读,韵母完全一样,却不属同一韵部;有些字按普通话音读,韵母不一样,却属同一韵部(吴、闽、粤等某些地方语中还保留些古音,可能属同一韵部)。这告诉我们:学近体诗押韵,不能完全按普通话音、觉得差不多来押韵,不能靠查《新华字典》找同韵母的字来凑韵脚,而是要好好读点韵书。诗写完了,觉得押韵没有把握,要查查韵书,看看是否合辙。
王力《汉语诗律学》根据这30个韵部各包括的字数多少,分为宽韵、中韵、窄韵、险韵四类:
包括四支、一先、七阳、八庚、十一尤、一东、十一真、七虞。作诗用这些韵,有较多的韵脚可供选择。
包括十三元、十四寒、六鱼、二萧、十二侵、二冬、十灰、八齐、五歌、六麻、四豪。作诗用这些韵,有次多的韵脚可供选择。
包括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较少。
包括包括三江、九佳、三肴、十五咸。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很少。
上面所分宽窄,是按用韵从严的要求来说的。即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不许通押。古时和现在,都有些文人,故意用窄韵、险韵来作诗,以显才华。对于我们初学的同志来说,知道这点常识就行了,无须深究。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哪些是邻韵,哪些可以通押。所谓邻韵,一般指诗韵排列次序相近而音又相似的两韵,或两韵以上,如上平声的一东、二冬,四支、五微、八齐等,这些邻韵可以通押;有些韵排列次序不相近,而音相似,如上平声三江、下平声七阳,上平九佳、下平声六麻,也可以通押。这里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诗韵目录》、《诗韵新编》及王力《汉语诗律学》,参照现代人作近体诗通押的情况,把可以通押的韵目试列如下:
1.一东二冬
2.三江七阳
3.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
4.六鱼七虞
5.九佳(半)十灰(半)
6.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7.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
8.二萧三肴四豪
10.九佳(半)六麻
11.八庚九青十蒸
14.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面括号中注明&半&的,表明该韵目一半与这(些)韵目通押,另一半与别的韵目通押。其实在前人和现代人诗词中,6与11、13,7与14也常常通押。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新编》,在1978年修订重印时,又将十八个韵部和十三辙相对照,指出哪些韵还可以通押,实际上只有十四个韵部,同上面所列邻韵通押,稍有出入,大致相同。这本书无疑给初学旧体诗的人,带来很大的方便。
作近体诗押韵很有讲究,开始可先学简单的,按《诗韵新编》的韵目押韵,以后再学复杂的,慢慢熟悉《平水韵》,逐渐按30个平声韵目押韵,做到一韵到底,不用邻韵,或者做衬韵诗。
古时有所谓&限韵&,就是限定用某韵目的字做韵脚,或者固定某几个字作韵脚。这种限韵诗主要是科考场的试帖诗;另外就是文人集雅作分韵诗、限韵诗等。科考早已进了历史博物馆;集雅做限韵诗也早已不时兴了。但是&和诗&的遗风尚存---诗词爱好者之间你来我往,一唱一和。和诗用韵有三种:一种是不用对方的原韵或原韵脚,如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柳诗用寒韵,毛诗用阳韵,郭诗用肴、萧、毫韵,毛诗用灰韵。第二种是用对方的韵脚,如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原作韵脚为&天&、&跹&、&园&、&阗&、&前&,和作也用同样的字依次作韵脚。第三种只用对方的同韵目中的字,如对方用东韵,和作也用东韵,可以全部不用对方韵脚字,也可以部分用,部分不用。如朱德《和毛泽东同志〈登庐山〉原韵》,毛诗的韵脚是&边&、&旋&、&天&、&烟&、&田&;朱诗的韵脚是&边&、&旋&、&天&、&巅&、&前&。韵脚有两个字不同,但都属先韵。这种和诗用韵比第二种限制小些。后两种都叫做&步韵&或&次韵&。
还有所谓&用韵&,就是套用古人某首诗的韵脚作诗,实际上等于步韵和古人的诗。如聂绀弩1946年讽刺国民党政府滥猎熊猫赠送美国,写了首《吊熊猫》:&尤物人间何处寻,汶川四境柏森森。可怜弱土藏殊色,竟有强邻慕好音。万里和番天下计,一身报国女儿心。专机未发香先泯,顿使洋奴泪满襟。&这首诗的韵脚全部套用杜甫《蜀相》一诗。
如果步自己诗的原韵写诗,叫作&叠韵&;如果连叠几次,就称为&再叠&、&三叠&等。
下面讲一讲押韵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前人作诗押韵有所谓八戒,这里只把初学作诗时容易出毛病的几点说说:
一是平仄混。初学诗的人往往用韵母相同而平仄各异的字押韵,尤其是现代语中读平声而古时读入声的字,如&石&、&国&、&激&、&昔&等字押韵。有的在不押韵的单句末尾用了平声字,这都是不合撤的。辨四声不但是学平仄的基础,也是学押韵的基础。
二是凑韵脚。就是在押韵的字眼上随便拈一个押韵的字凑数,其意思与全诗毫不相干。这在顺口溜、莲花落和戏剧唱词中是常见的,但如出现在格律诗中那就显得俗气了,并对表情达意有妨碍。
三是出韵。有的人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例如有的方言中,&魔&、&谋&二字读音差不多,可是它们在《平水韵》中分别属五歌、十一尤,二者不通押;在《诗韵新编》中分别属二波、十二侯,二者也不能通押。如果这两个字在一首诗中同时作韵脚,那就出韵了,这也叫落韵。所以初学作诗时,凡叶韵用字,过去未见过先例的,须和韵书查对一下。
四是窜韵。有的人由于不知道异义、异音的同一汉字分属不同的韵部,作诗就会窜韵。例如&分&字,若用在&新旧两平分&句中,属平声十二文;若用在&你我有缘分&句中,则属去声十三问。所以作诗时,对押韵的字要好好辨认其字义和读音。
五是倒韵。就是把一些习惯性搭配词组,前后颠倒过来迁就韵脚。例如:&花葩&、&嫩凉&、&崎岖&等,不能为了押韵而把它颠倒过来,成为&葩花&、&凉嫩&、&岖崎&。如果颠倒过来意思也讲得通,对诗的表情达意没有妨碍,不能算倒韵。如&明月&、&归鸟&、&川流&、&尧舜&、&秦汉&等。
六是重韵、复韵。诗中出现过的韵字,再次出现,并用来作韵脚,叫做重韵。同义又同韵的字,如&芳&、&香&同属阳韵,&忧&、&愁&同属尤韵。这类字在同一首诗中作韵脚,叫做复韵。重韵和复韵在诗中出现,意思重复,显得单调乏味,必须避免。
【总结】2013年精品学习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中古诗词近体诗如何押韵:近体诗的押韵&,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精品学习网学习愉快!
更多频道: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像山那样思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