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重楼种植基地什么时间下种?怎么

滇重楼播种技术研究 滇重楼种植前景
滇重楼的根状茎是云南白药系列的主要原料。然而,滇重楼根茎繁殖率低,离体培养难度大,因此,利用种子繁殖仍然是滇重楼育苗的主要途径。滇重楼由于自身特性和研究起步较晚等原因,大田条件下某些方面的播种技术仍需系统研究。有关滇重楼种子室内出苗率的研究,前人已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李恒等研究认为,滇重楼种子需经过两冬一夏才能完成形态学后熟和生理学后熟,休眠期为18个月或更长时间,二次休眠是重楼种子的生理特性,也是重楼种子长期不萌发的原因;李运昌研究认为,重楼种子自然条件下2 a才能出苗,出苗率难达50 %,采用高低温变温处理后,1 a内即可萌发,出苗率达60 %;陈伟等报道,种子从采集当年的9-12月到第二年冬季之前完成形态成熟及各器官的发育,大田表现为种子只发根不出苗,且种子成熟与生长环境无关;周浓等通过超声和赤霉素处理均可提高出根率和缩短出苗时间;王艳芳等认为种皮、果实成熟度和赤霉素影响了滇重楼种子的发根率和发根速度;熊海浪等研究了华重楼、滇重楼和七叶一支花的组织培养,认为重楼属植物的离体培养具有很大难度,建立完善的离体培养体系仍需更多尝试。大田条件下滇重楼的栽培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刘涛等提出了滇重楼林下规范化种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陈翠等研究了滇重楼种苗种植密度、遮阳度和种苗分级对滇重楼生长的影响,认为最适宜的滇重楼种苗根状茎为10 g左右,种植密度为10 cm×20 cm,遮阳网遮荫,遮荫率在60 %左右;陈翠等还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播种方式(播种时间、覆土厚度、地膜覆盖)等因素对云南重楼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是大田条件下研究滇重楼播种技术较早和较全面的研究。种子分级播种、合理播种时间以及播种基质是大田中重要的播种环节,相应地这些环节前人研究较少。笔者重点研究不同种子大小、胚根长度以及相应的播种基质和播种深度对滇重楼出苗率的影响,优化大田播种技术,以期为大田生产提供较强操作性的育苗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1 重楼种子
滇重楼种子于日采自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丽江云鑫绿色生物开发有限公司重楼健壮植株的种子。试验材料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周仕顺工程师鉴定为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 Hand.-Mazz)。
1.1.2 试验地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普义乡,海拔1 492 m,年均降雨量1 414.9 mm,年均温18.2 ℃,土壤为黑沙壤土,pH为5.23。试验地搭建2.5 m高遮阳网,遮光度为60 %,育苗床为板瓦型,深度为20-25 cm,宽度为1.2-1.4 m。日播种。
1.2.1 不同种子大小处理
1.2.1.1 种子大小分级处理
剔除有病斑、虫眼和机械损伤的种子,用游标卡尺测量其最大横径和直径,计算面积(种子投影多为椭圆形,因此面积公式为S=πab)。以大小为种子分级的标准,将种子分为1-5号种子,1号种子:S≥1 cm2;2号种子:0.8 cm2≤S&1 cm2;3号种子:0.65 cm2≤S&0.8 cm2;4号种子:0.5 cm2≤S&0.65 cm2;5号种子:S&0.5 cm2。
1.2.1.2 不同种子大小处理
随机选取各级别供试种子6份,每份为100粒,做2种播种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①腐殖土:将种子点播于过细筛的腐叶土上,播种后用腐叶土覆土,覆土深度以不见种子为度;②土-沙:播种基质下层为腐殖土,播种后用干净的河沙覆土,覆土深度以不见种子为度。以上各处理播种后各盖一层松针,加强田间管理,土壤湿度(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0 %,浇水少量多次。播种后5个月、6个月、7个月和18个月统计出苗率。
1.2.2 不同胚根长度的处理
采收的成熟果实(果皮开裂、种皮为鲜红色)洗去果肉,稍微晾干,作湿砂层积催芽,在室内处理80 d后(胚根突破种皮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80 %以上),将种子突破种皮的胚根长度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①刚露白≤L&与种子直径(L&0.5 cm);②种子直径≤L&种子直径的2倍(0.5 cm≤L&1.0 cm);③种子直径的2倍≤L&种子直径4倍(1.0 cm≤L&2 cm);④种子直径的4倍及以上(L≥2 cm)。随机选取以上4种种子各3份,每份100粒,做播种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播种于过细筛的腐叶土上,覆土深度以不见种子和胚根为度,再盖上一层1 cm厚的松针,加强田间管理,土壤湿度(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0 %。播种后6个月和18个月统计出苗率。
1.2.3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
取2号种子2份,每份100粒,播种于土-沙的基质中,覆土深度以不见种子为度,田间的水分管理按以下2种方式处理:①保持基质潮湿(土壤容积含水量为60 %-70 %左右);②自然水分管理,只是在旱季表土见干扬灰时浇1次水。从月,每月随机选择5 d调查土壤含水量,统计其土壤的平均含水率。播种后7个月、18个月统计其出苗率。
1.2.4 不同播种深度处理
选取胚根长度是种子直径的4倍及以上(L≥2 cm)的种子18份,每份100粒,按以下播种方式处理:①播种基质腐殖土(沙壤土),播种深度以不见种子和胚根为度;②播种基质腐殖土(沙壤土),播种深度2 cm;③播种基质腐殖土(沙壤土),播种深度4 cm;④播种基质壤土,播种深度以不见种子和胚根为度;⑤播种基质壤土,播种深度2 cm;⑥播种基质壤土,播种深度4 cm。播种后盖上一层1 cm厚的松针,加强田间管理,土壤湿度(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0 %。分别在播后5个月、6个月和18个月调查出苗率。
1.3 指标计算方法
出苗率/%=(出苗数÷播种种子总数)×100。
所有的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子大小的处理
不同种子大小对出苗率和出苗时间在不同播种基质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图1、表1)。从表1可看出,播种基质为腐殖土,播种后5个月、6个月和7个月均未出苗,18个月1号种子和2号种子出苗率均达60 %以上,3号种子出苗率为40 %,4号种子出苗率30 %,5号种子未出苗。播种基质为土-沙,播种后5个月1号至5号种子出苗率分别为:11.67 %、13.25 %、7.67 %、6.5 %、0;播种后6个月出苗率分别为:25 %、32.75 %、22 %、19.5 %、0;播种后7个月的出苗率分别为27 %、33.5 %、22 %、20.5 %、0;18个月出苗率为85.33 %、89 %、62.67 %、61.33 %、0。
而经过多重比较,种子大小对出苗率的影响差别较大。1号种子和2号种子,在腐叶土上出苗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土-沙的播种基质中,2号种子出苗率比1号种子高,播后5个月、6个月和7个月的出苗率差异显著,但是18个月后差异则不显著,可能是大粒种子通过休眠的时间较长。除2号种子外,其余种子均随着体积增大,表现出出苗时间较快和出苗率较高的现象。因此,2号种子(0.8 cm2≤S&1 cm2)无论是出苗时间还是出苗整齐度均好于其他种子,应属于一级种子;1号种子(S≥1 cm2)在本次实验中表现为多数种子通过休眠的时间较长,即出苗时间和出苗整齐度略次于2号种子,归为二级种子;3号与4号种子之间在土-沙中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腐叶土上差异极显著。目前,大田播种仍以腐叶土或者本地土壤为主,因此,笔者认为3号种子与4号种子应为不同级别的种子,分别为3级种子(0.65 cm2≤S&0.8 cm2)和4级种子(0.5 cm2≤S&0.65 cm2);5号种子S&0.5 cm2,所有种子均未能出苗,说明种子发育不良,生产中应摒弃这些种子。
多重比较还表明,不同播种基质对未经崔苗种子的出苗时间和出苗率有显著影响。出苗时间:腐殖土上播种的种子直至播后的18个月才开始出苗;土-沙的播种基质中播后5个月就开始出苗,以2号种子为例,5个月出苗率为13.25 %,6个月为32.75 %,7个月为33.50 %,出苗时间比腐殖土上直接播种提前了近1 a。土-沙组合基质上播种的种子出苗率也远高于腐叶土,以播种后18个月同级别种子之间的出苗率比较分析为例,土-沙播种的出苗率1号种子比腐叶土高24.66 %,2号种子高26.33 %,3号种子高22.67 %,4号种子高37 %。3号与4号种子在土-沙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腐叶土上差异显著,说明土-沙的基质还可克服种子本身的缺陷,如胚营养物质过少,在漫长的解除休眠过程中消耗了营养物质而不能出苗现象,土-沙的播种基质使种子提早出苗,通过根系和子叶及时获得营养,极大提高了成活率和种子的利用率。
2.2 不同胚根长度的处理
不同胚根长度的处理结果见表2。由表2可看出,胚根长度越长其出苗率相对较高,当胚根长度是种子直径4倍及以上(L≥2 cm)出苗率最高,播种5个月出苗率达23.82 %,6个月73.43 %,18个月80.67 %,平均比胚根长度L&0.5 cm的高出55.89 %,胚根长度0.5 cm≤L&1.0 cm的高出36.02 %,胚根长度1.0 cm≤L&2 cm的高出14.37 %,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次是胚根长度为1.0 cm≤L&2 cm的出苗率较高,比胚根长度(L&0.5 cm)高出10.95 %,胚根长度(0.5 cm≤L&1.0 cm)高出8.78 %,5个月的出苗率差异显著,播后6个月和18个月差异不显著。总体来看,当胚根长度L&2 cm,播后18个月出苗率均不足20 %,且在试验田种中仍有陆续出苗的现象。胚根长度可能代表了种子解除休眠的程度,胚根突破种皮即露白,可能只是完成胚的后熟。从表2数据来看,当胚根长度大于2 cm时,重楼才真正解除休眠。
2.3 不同土壤水分的处理
月4个处理区的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土壤水分含量对重楼种子出苗率和出苗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潮湿条件下播后7个月出苗率达33.5 %,自然条件下出苗率为零,实验田表现为只长胚根而不出苗。18个月后,即播后的第2年7月份(雨季)土壤湿润后,潮湿条件下的出苗率为89.33%,比自然条件下出苗率高,差异达极显著。据调查,农户将重楼种植在房前屋后(常年潮湿),种子凋落后8-12个月后也能萌发,但是转移到一般地块(土壤含水量主要有雨水供给)出苗率极低,甚至不出苗。因此,土壤的含水量也是影响滇重楼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之一,生产上应加以重视。
2.4 不同播种深度的处理
不同播种处理的出苗率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播种基质为腐殖土(沙壤土):2号种子为例,播后5个月出苗率播种深度0 cm≈2 cm&播种深度4 cm。播后6个月出苗率播种深度2 cm≈0 cm&播种深度4 cm;播后18个月的出苗率,播种深度2 cm≈0 cm&播种深度4 cm。结果表明,腐叶土播种深度以播种深度0-2 cm最适宜,一般不宜超过4 cm。播种基质为黑壤土:播后5个月出苗率播种深度0 cm≈2 cm&播种深度4 cm;播后6个月出苗率播种深度0 cm&播种深度2 cm&播种深度4 cm;播后18个月出苗率播种深度0 cm≈2 cm&播种深度4 cm。结果表明:黑壤土播种深度以0-2 cm为宜,一般不宜超过4 cm。
不同播种基质对已经催芽处理种子出苗率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播种为同一深度,其出苗率不同,播后5个月2种基质上出苗率无显著差异,播后6个月和18个月,播种深度0 cm,2 cm与4 cm出苗率腐叶土均显著高于黑壤土。因此,已经催芽的种子,较适合的基质为腐殖土。
3.1 重楼种子大小分级
一般种子以粒大、饱满、色正为较优的种子,但本研究结果表明,滇重楼种子在播种后5、6、7个月1号种子(大粒种子)的出苗率较2号种子(中粒种子)低,差异显著,只是到18个月后则无显著差异。此结果与陈伟[6]等的研究有较高程度的吻合,认为中等大小(0.024-0.028 g)的种仁具有最高的萌发率,是因为大粒种子的出苗率可能是受到过分发胚乳的抑制,因而延长了其出苗的时间。本实验以出苗率、出苗整齐度为评价指标,将滇重楼种子分为4个等级:一级种子(0.8 cm2≤S&1 cm2),二级种子(S≥1 cm2),三级种子(0.65 cm2≤S&0.8 cm2)和四级种子(0.5 cm2≤S&0.65 cm2)。
3.2 滇重楼种子二次休眠影响
滇重楼种子具有二次休眠的特征,表现为只长根不出苗。孟繁蕴认为滇重楼种子0-180 d完成胚形态后熟,还需再进行一次低温处理,才能解除生理休眠,促进下胚轴的生长。本实验滇重楼种子经过80 d沙藏处理后,胚根突破种皮占总数的83.2 %,重楼胚根突破种皮,袁理春等[20]认为当胚根长于1.5 cm时可判断滇重楼完成种子胚芽和胚根各器官的发育。而根据此实验结果,即当胚根长度L≥2 cm后播种,播后6个月出苗率即可达70 %以上,依次是胚根长度1.0 cm≤L&2 cm,0.6 cm≤L&1.0 cm,L&0.6 cm,但是18个月后三者出苗率扔不足20 %,且有陆续出苗的现象。因此,本研究认为,胚根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解除休眠的程度。
二次休眠可由内部基因的表达诱导,但是多数种子的二次休眠乃是因环境因素的不利。多数学者认为引起重楼二次休眠主要受温度的调控,因此多用变温处理促进种子的萌发。而土壤水分对重楼种子的萌发关注较少,其中王艳芳等[9]认为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受沙藏的湿度影响不大。本实验观察了自然状态下和保持土壤容积含水量为60 %-70 %的地块重楼种子的出苗率,发现后者显著高于前者,33.5 %种子的出苗时间可提前1 a,因此认为,土壤水分也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应加以重视。
3.3 大田育苗建议
选种时,应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大小为0.8 cm2≤S&1 cm2的种子最优,生产中应摒弃S&0.5 cm2的种子。种子处理时,过去通常采用变温或者沙藏处理促进种子萌发,但在移栽过程中胚根的损伤率太大,出苗整齐度差。相反,未经催芽的种子,直接播种于腐叶土上,再用干净的河沙覆土,除5号种子不出苗外,1-4号种子播后5、6和18个月的平均出苗率74.7 %,高于已经催芽种子(胚根长度L&2 cm)的平均出苗率(64.0 %),更高于全部催芽种子出苗率(38.5 %)。因此,大田条件下,种子无需催芽直接播种。播种基质选择上,如果是种子则采用土-沙组合模式;已经催芽的种子腐叶土较为适宜。播种时无论是已经催芽的种子还是未催芽的种子,播种深度0-2 cm均可,考虑到雨水冲刷等外力因素,2 cm左右最适宜,一般不宜超过4 cm。滇重楼性喜潮湿、荫蔽的环境,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平均容积含水量60 %-70 %为宜),避免出现二次休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山地臻品 药食兼用
有情众生,皆有情怀!归农,亦是个人情怀的一种寄托和坚守。
今日搜狐热点重楼种子育苗技术|滇重楼种子催芽技术|重楼种子多少一公斤 - 重楼种子哪种好
您好,重楼种子专卖店为您提供最新重楼种子,重楼种子育苗技术,滇重楼种子催芽技术,重楼种子多少一公斤以及网上重楼种子哪种最好!
【 重楼种子 第1名 】
【 重楼种子 第2名 】
【 重楼种子 第3名 】
您是否在找:
上一篇:  下一篇:  【品种介绍】   滇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滇重楼,别名独脚莲、云南重楼、草河"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种植滇重楼
收入更上一层楼
  【品种介绍】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7088213.htm  滇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滇重楼,别名独脚莲、云南重楼、草河车、灯台七等。系分布于亚欧大陆温带和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属 24 种,其中 19 种遍布中国的南北地区,但是基本集中在西南地区。滇重楼是云南省地道稀缺贵重药材。其中,云南滇中、滇东和滇东北、滇西和滇西北主产滇重楼,现各地均已进行人工引种与野生驯化栽培,且发展得很成功。历代药典均有记载,滇重楼以地下块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等功能,主治痈肿、毒蛇咬伤等。   【市场前景】   滇重楼的药用价值高,品质好,全草可直接入药,是著名的“云南白药”“宫血宁”“热毒清”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我国传统中医认为,滇重楼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滇重楼有止血、祛痰和抑菌、镇静镇痛、抗细胞毒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性皮炎、外科炎症以及肿瘤等疾病,且疗效显著。   在20世纪50年代,野生滇重楼资源很丰富,市场价格每公斤仅几元。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滇重楼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用药量大幅度增加。历经几十载采挖,野生滇重楼已面临枯竭,随着滇重楼野生资源的逐年减少,其价格不断飙升,目前市价暴涨到每公斤800多元。据有关专家预测,不久的将来,每公斤滇重楼的价格将突破千元大关,这给滇重楼种植户带来了无限商机。因此,种植滇重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经济效益分析】   滇重楼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情况下,一次种植可以多年采收,但是前几年产量很低,一般到了种苗(3年生苗)种植后第7年才能达到丰产期,可以进行人工采摘。   1.成本投入:按15厘米×15厘米的株行距计算,每亩地需要约3万株滇重楼种苗,种苗按3元/株计,种苗费用共需9万元(3万×3元)。每亩地7年需要施用腐熟畜肥2万公斤,按1万元计,太阳网费用3千元,人工费用7年共计1万元,农药化肥费用7年共计1万元。1亩地种植滇重楼7年总成本合计12.3万元(9万元+1万元+3千元+1万元+1万元)。   2.收入分析: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总共可以收获滇重楼干品40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800元计算,每亩地可以获得32万元。除去成本12.3万元,每亩地7年共可以获得19.7万元的纯收入,也即每年每亩地的纯收入约2.8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种植建议】   1.选地   滇重楼有“宜阴畏晒,喜湿忌燥”的习性,喜欢生活在气候湿润、雨量适当、土层肥厚、有较大荫蔽度的地方。因此,选择适宜的地理对其正常生长环境至关重要。种植滇重楼时,最适宜选择在高海拔、通风性好、短日照、遮阴度好、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潮湿不积水的地块中种植。选择在林下种植时效果最佳,我们可以根据树木的分布结构来合理安排种植地块,一般来说,可相对选择连片林下空地,以便于管理。若条件限制,可人为地创造一种适应滇重楼生长的小气候环境,如:改良土壤、搭建太阳网等措施。   2.遮阴保湿   介于滇重楼喜阴凉的特性,树苗移栽后若不能被树荫所遮,可搭遮阳网遮阴或插树枝遮阴,遮阴度以保持在 70%为宜。滇重楼移栽后每10~15 天应及时浇水 1 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 30%~40%。出苗后,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喷灌,以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滇重楼的生长。雨季来临前要注意理沟,以保持排水畅通。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切忌畦面积水。遭水涝的滇重楼根茎易腐烂,导致植株死亡,产量减少。    (云南 & 唐云永)   编后记:滇重楼是中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比较好的市场前景。但是小编想提醒广大种植户,在准备投资滇重楼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全面。种植户一方面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判断是否适宜种植滇重楼,另一方面是不要随便轻信众多的供苗商家,慎重发展。另外,不要一开始就盲目地进行大规模种植,可以先小规模地试验性引种,引种成功后再扩大种植面积。种植户也无须过度担心,只要选对了种苗,加上精心管理,种植滇重楼是大有“钱”途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行业新闻&
hangyexinwen面临野生滇重楼简直绝迹的困境,中药材重楼人工种植已成为必然趋势
由于中药材重楼在市场上的需求不断的被提高,中药材重楼在市场上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增加,但大多数都为野生重楼。近年来大量采摘野生重楼严重危害野外种质本钱,不采挖,难以满意医疗需要;作为云南白药主要成分之一,野生重楼几乎绝迹。
&&为破解滇重楼保护和开发的对立,云南省丽江市走上一条规模化培育的工业展开路程。出产周期起码5年,风险大,农民的心一贯悬着丽江市的中药材工业自2010年初步起步,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培育面积就已逾越20万亩,完结产量近30亿元,招引了近4万农户参加。但在工业化进程中,培育户也面对许多疑问。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海西村乡民和世俊以前培育玉米、白芸豆和洋芋,亩产量不逾越1000元。八年前,他改种滇重楼。收成时,每亩收入达十一二万元,除去每亩3万元摆布的本钱,算下来,每年每亩纯收入也有近万元。“培育滇重楼的风险太高。”老和吐露出这些年的烦心事,“家里的五亩地投入15万元,收成前的几年时间里,心总悬着。”
&&七八年没啥收入,日子靠啥?记者了解到,有些乡民通过流转土地,一有些培育滇重楼,一有些培育一年生的玛卡、白芸豆、洋芋。高投入、高风险,未必有安稳的收益。流转了300亩土地展开中药材培育的黄初旭说,“滇重楼从苗木到收成,起码需要五到八年时间,报价高企时简单出现跟风培育,接着报价大跌,谁也说不好几年后的报价是如何。”
&&科技支撑保安全,产销对接化风险
&&培育中药材免不了有病虫害,但不合理运用农药,会对药材安全造成很大的风险。重楼培育离不开科技支撑。县里帮我们联系了省药研所的专家,遇到疑问,我们拍摄发给专家,很快就能拿到确诊效果。”黄初旭说;产销对接,化解商场风险。“我们现在正和云南白药等公司调和,抢夺将玉龙县建设成白药原材料基地,完结以销定产,保证药材报价相对安稳。”玉龙县知识产权局局长赵树军说;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黄初旭还有自个的窍门,“商场上重楼种子报价高,采下的种子可以用来培育,等过上几年,这些品种驯化好后,卖苗木更挣钱。”
“除了引导有关公司合作社规范化培育,我们还和一些龙头公司、科研院所联合展开品种储藏工作,既瞄准当下,也为将来工业长远展开做好铺垫。”赵树军表明,下一步将引导本地公司进行中药材深加工,并做好中药材工业的科技扶持工作。
农富科技有限公司--西南最专业的中药材种植公司,包技术,包成活,包回收,致力于中药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提供、、、、、、等三十多个重点中药种植品种,及、、种植等食用菌栽培技术,有约10000余亩中草药种植和食用菌栽培基地.
成都农富科技,知名中药材种植公司,更多资讯尽在—
详询&400-028-3505/028-/
微信公众号:n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滇重楼种植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