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己家的实际情况你能设计一个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组完成提重的任务吗

设计一个滑轮组,使拉力是物重的1/3拉力方向向下,要求滑轮个数最少._百度知道
设计一个滑轮组,使拉力是物重的1/3拉力方向向下,要求滑轮个数最少.
提问者采纳
2个动滑轮2个定滑轮,从动滑轮开始绕线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滑轮组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也可以从定滑轮开始绕
2个动滑轮2个定滑轮,从动滑轮开始绕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同一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滑轮组提起物体的重,绳重,动滑轮的重,摩擦有关.用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时,要改变提起物体的重,其它量不变.因为滑轮组的机械效果跟物体升高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没有关系,可以控制不变,也可以不进行控制不变.实验步骤:按图示组装滑轮组;用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起不同物体时,分别记录物体质量,拉力,物体升高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求出机械效率,进行比较.实验表格: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要进行多次实验,表格中有实验次数,要记录每一个实验提起物体的质量,重力,拉力,物体升高的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所以实验表格共有行:次数,重力,物体升高距离,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解:实验步骤:在动滑轮挂钩上挂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所挂钩码的重力,钩码的重力用表示,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表示.将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测出弹簧测力计测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仍然用原滑轮组,保持装置不变,依次改变动滑轮上挂钩码的个数,仿照步骤再做次实验,将各次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分别测量各次的,,并把各次的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利用,计算出各次的总功,用,计算出各次的有用功,用,计算出各次的机械效率,并将各次的总功,有用功和机械效率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数据记录表:次数钩码重拉力钩码上升高度测力计移动距离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对于设计实验表格的问题,近几年中考中出现频率比较高,这种设计实验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的题型,学生解决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要加强训练.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计算公式,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涉及到设计到实验步骤(保持使所挂钩码相同,物重相同,使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是本题的关键),属于难题.
3040@@3@@@@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200@@Physics@@Junior@@$200@@2@@@@机械能@@@@@@38@@Physics@@Junior@@$38@@1@@@@能量@@@@@@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动滑轮的质量为100g.另外还有质量均为2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要求利用上述组装的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如果滑轮组的装置和组装都不变,则所提重物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2)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当前位置:
>>>以下是小明同学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所提升物重是否有关?”的部..
以下是小明同学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所提升物重是否有关?”的部分过程,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填空。设计实验实验目的:比较同一滑轮组在提升不同重物情况下的机械效率。(1)实验原理:η=&&&&&&&&&&&。(2)实验器材:滑轮组一套、轻重不同的两物块、刻度尺、&&&&&&&&&、铁架台、细线。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3)用同一滑轮组先后提升不同重物,相关数据收集在下面的表格中,请将表格数据补充完整。实验序号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m绳端的拉力/N绳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效率/%①40.11.80.374.1②60.12.40.3&&&&&&&分析与论证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4)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恒定的(填“是”或“不是”)。(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评估与拓展(6)小明同学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测力计的示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弄得小明同学一时不知该何时读数,你认为他在测量中应该在&&&&&&&&&&&时读数。(7)提升相同重物时,增加动滑轮的个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2)弹簧测力计(3)83.3&&&&(4)不是&&&&(5)小于(6)匀速向上拉动&&&&&(7)变小试题分析:实验原理是机械效率计算公式;根据实验需要测量物体升高的高度、绳子移动的距离和测量拉力以及物体的重力,故需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由图示先分析,物重由几股绳子承担,然后确定物体升高的高度;再利用W=Gh计算有用功;再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计算机械效率;由实验数据,第一次测量的机械效率为74.1%和第二次实验机械效率为83.3%,分析即可;判定机械效率与1的关系,关键看是否做额外功;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增加动滑轮的个数,相当于增加 了额外功,利用机械效率公式分析即可。比较同一滑轮组在提升不同重物情况下的机械效率,原理是机械效率计算公式;需要测量物体升高的高度、绳子移动的距离,故需要刻度尺;要测量拉力以及物体的重力,故需要弹簧测力计;由图示可分析得出,物重由三股绳子承担,所以测力计上升0.3m,则物体升高0.1m;再利用功的公式W=Gh计算有用功W=Gh=6N×0.1m=0.6J;再利用机械效率公式由实验数据,第一次机械效率为74.1%,第二次实验机械效率为83.3%,所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是恒定的;由于不得不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永远小于1;根据力的平衡可知,只有沿直线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增加动滑轮的个数,相当于增加 了额外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减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以下是小明同学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所提升物重是否有关?”的部..”主要考查你对&&机械效率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机械效率的计算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机械效率的意义:(1)机械效率的功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这个机械的性能越好。(2)机械效率的高度并不决定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效率高只说明有用功在总功所占的比例;省力还是费力是指做一定的有用功时,所用动力的大小。机械效率高不一定省力。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比较:
汽车的机械效率和功率:&&& 机械效率与功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两个物理量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功率大表示机械做功快;机械效率高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机械效率高。内燃机车功率可以达到几千千瓦,但效率只有30%r~ 40%,反之,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不一定大。安装在儿童玩具汽车里的电动机效率可达80%,但功率却只有凡瓦特。
发现相似题
与“以下是小明同学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所提升物重是否有关?”的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15220401299244403393539454715923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