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山道迪士尼阅读真奇妙妙,一步一个小道道。观光旅游说不清,只有老鼠才知道。

相传好久好久以前,涨了一河齐天大水,世界上的人都被淹死了,就剩下南极山上一对兄妹。南天无极道人掐指一算,知道凡间遭了劫难,就走出无极宫,往凡间一看,只见大地冷冷清清,荒无人烟。心想:要是凡间没有黎民百姓,这不就像打缺的盘子了吗?那世界就不成世界了。再仔细一看,忽见凡间还有一男一女正在摘野果,顿觉一喜:“好了,有办法了!”
原来那是兄妹俩,涨水那天,兄妹俩躲在一截大竹筒里,虽没被淹死,但洪水退去便是干旱,日子更加难过。于是,就向天求叫:“苍天啊!给我们水喝吧!救救凡间的生灵吧!”这一喊,天上果然降下一汪清泉来。兄妹俩喝了个足饱。
这时,一阵轻风吹过,飘来一朵五彩云,只见上面立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兄妹俩知是上界神仙下凡,便拜倒在地,那道人道:“你二人罪孽尚未赎清,故保全你们性命,眼下百姓死于非命,为继续人间烟火,特令你二人改同胞为夫妻。此乃天作之合!”兄妹俩一听,连连摆手说:“要不得!要不得!我们是兄妹,世上哪有兴兄妹成亲的?”老道又讲:“你们俩虽属同胞,但阴阳各异,眼下凡间人类已绝,如不结成夫妻,人间烟火又怎么能延续?”兄妹还是不依。道人生气了,说道:“你们不做夫妻,我就砸断天水,渴死你们!”说罢把拂尘一挥,那泉水真个就断流了。妹妹见泉水断流,心里好急,暗想了一会,就对道人讲;“要我和哥哥结成夫妻,您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这里有两扇磨子,哥哥背一扇站在东山顶,我背一扇站在南山顶,我俩同时将磨子朝山下滚,如果两扇磨子合在一起我就答应;要不,我们照旧还是兄妹。”道人一听,满口答应。
于是兄妹俩一个站在东山,一个站在南山,道人喊:“预备——起!”哥哥滚了,妹妹故意停了一会才滚,可那两扇磨子一滚滚到山脚还是丝毫不差地合在一起了。老道笑起来:“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及也!”于是把手一挥,泉水便冒了出来。可妹妹还是不肯:“这次不依,我们在两边山头各烧一堆火,要是两股烟子合在在一起了。我们就成亲。”道人笑道:“依你的!”兄妹俩就烧起火来,两股烟子飘呀飘,一会儿搅合成一股了。老道看着阿妹,笑道:“这下没么讲的了吧?”兄妹没法子,只好住在一起。老道大笑起来:“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及也!”于是把手一挥,泉水便冒了出来。可妹妹还是不肯:“这次不依,我们在两边山头各烧一堆火,要是两股冒烟打伙哒。我们就成亲。”道人笑道:“依你的!”兄妹俩就烧起火来,两股烟子飘呀飘,一会儿就搅合成一股了。老道看着阿妹,笑道:“这下没么讲的了吧?”兄妹没法子,只好住在一起。
十月后,妹妹生了个肉坨坨,哥哥觉得好丑,便把肉坨坨丢在地上,用刀剁成肉泥,又把肉泥抛在河里、树丛、草地和石头上。不料无极道人在上界看得清清楚楚,就驾云下来,面对遍地撒的血肉吹一口仙气,那些肉泥立即变成了一群活蹦乱跳的男女孩子:老道临走,便封兄为东山老人,妹为南山圣母,要他们管教好这些孩子。东山老人和南山圣母,觉得这么多孩童不便呼唤,只好分别赐姓,从杨树上变的就姓杨,从石头上变的就姓石,从芦茅丛变的就姓卢……这样就有了百家姓。后来,两兄妹老死了,孩子们分别把他们葬在东山和南山。
以后,土家人每逢正月初一到十五都要在堂屋神龛上供奉酒饭,焚香化纸,祭拜自己的祖先,祈求东山老人和南山圣母保佑平安。土老士的咒语也是这样念的:“东山老人,南山圣母,请!隔山请,隔山应;隔水请,隔水应。恭请二圣大显神灵……”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日星隐耀天终坼,沧海潜形地始裂。澎湃涌腹内热情,豪言壮语呈面上刚毅。水为之退,山因此立。熔岩炼成满腹经纶,海潮刻就一脸沧桑。于是乎,心潮不再动荡。狂躁瞬间铸就永恒奇观,凌空的腾跃凝成万古佳话。燃烧的潮退,挺拔的身板山立。亿年不长,转瞬非短。伟哉大自然,奇也张家界。
水遁无影,山立有形。壁立千仞,如箸、如指、如笋、如木,摘星探月;崖悬万丈,似龟、似虎、似马、似牛,翻山越岭。遥望乱箭齐发忽坠地,近观怪石林立欲捅天。天生高桥心乱颤,地裂深谷魂惊飞。大裂谷天梯千级,一线天只身侧过,下可入冥府,心魂悸动;天生桥蹊径咫尺,万丈崖千人凌驾,上能揽明月。蛇行深谷,瀑飞山腰,寒气阵阵,有时见日;树生桥边,云绕壁上,险象重重,无心瞰地。山是一座宫,路成万种谜。如来佛掌生老茧笑意深,孙行者身登青云愁绪长。阿凡达身轻如燕心地善良容异族,外星人智大若愚矢志不移炼真功。神话与传说兼美,历史跟现实俱佳。上山谈何容易,下岭说来色难。
作者:隆华东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十堰坪属于张家界沅古坪镇。沅古坪镇简介: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东南部,东邻王家坪镇,南接沅陵县,西连双溪桥乡、谢家垭乡,北与慈利县交界。距市区56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共181个村民小组,4147户,15548人,其中农业户数3839户,农业人口14413人。境内有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汉族等5个民族。版土面积为140.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3221亩,其中稻田16167亩,旱地7054亩。森林覆盖率达75%。
   沅古坪物产丰富,经济状况较好。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为该镇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主要物产有稻谷、油菜籽、烤烟、辣椒、仔猪、腊肉等。其中腊肉、七星椒、野味等特色产品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全镇目前已逐步形成以成功坪、盘塘、栗山、大湖、响水等村为中心的山羊养殖基地;以烽火、白杨等村为中心的宁乡仔猪基地;以白杨、烽火、榔木岭、桑木等村为中心的优质烤烟基地;以长潭、栗山、沅古坪居委会等村为中心的七星椒种植基地。
   镇内干果厂、变电站、建筑公司、林场、水泥预制板厂、木材加工厂、旅馆等一批各类性质的企业,发展前景美好。生产具有沅古坪特色的腊肉、粑粑辣椒的加工基地,正在立项建设之中。2002年全镇生产总值达4868万元,工业总产值达125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达15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858元.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土家族,尚能好武,世为传统。桑植县贺龙元帅 故乡洪家关,被称为“武术之乡”。 伴随着长期的渔猎、农牧、军战生活,土家族创 造出种类繁多、独具民族气质的地方特色武术。土家 人好习拳棍,争强好胜,显示出土家族性勇武憨厚的 民族性格以及刚健强壮的体质。明万历《慈利县志》 载:“历考洞蛮,自汉晋至元,陵轹难制。”“性喜 勃蹊(意为争斗),历秦至元,陆梁可稽。”康熙《 永定卫志》亦载:“楚风刚劲,其敝多流于激愤。” 土民生婴后,即称与婴儿同等重量毛铁,浸泡于毒液 中,待满十二岁取出铸刀,终日操练;婴儿出世后, 用生竹片烤油烙脚板,故自小即练出攀援大山的“铁 脚板”。 耍刀枪、打拳棍及硬气功,号称大庸土家人武术 “三绝”。据考,土家尚武已有千载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庸民间武术与民族体育逐渐 融为一体,发挥着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弘扬中华武术 传统和增进国际友谊重大作用。除硬气功外,还有数 十种武术形式散见于民间武术体育活动之中。如打飞 棒、扭扁担、抵搭斗杠、挤油渣、甩抱腰、举石锁、 板牛角(一种斗牛形式)等等。其特点是因地制宜, 不分场地,凡田园地角院坝集镇,都是习武练功、开 展活动的处所,颇具泥土气息。拟或以生活中某些动 作和动物的某种形态,稍加模仿演绎,便成某一独特 武术形式。如天门武术功夫大师余道人所创造的“宫 天梳”、“岩燕朴天门”等;也有就地理特点创造某 种武功形式的,如“荡藤”等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杜心五()武术家,又名星武,字慎媿,号儒侠,道号斗米观居士。湖南省慈利县人。家世业儒。自幼文武双修,9岁拜师从严克习文练武;后又从数名拳师习少林拳械与鹰爪拳、梅花桩以及运气站桩等,13岁时已有武名。后从四川峨眉异人徐霞客(又称徐矮子)习自然门武艺8年,尤精此艺。自然门技击拳艺乃实实在在,无多余程式,无花拳绣腿,实用价值强。心五谨遵师命,走镖川、滇间,寻师访友,接受磨练与深造,功夫精进,以腿功著,尤精轻功与速行术,世有神腿之称。
在走镖期间,常毁黑店、灭盐枭,行侠仗义,又有南北大侠之称。曾在嵩山少林寺比武传艺,并习少林十八势和五战拳。他严惩长沙武霸柳森严,以匡扶正义为己任。
1900年(亦说1890)东渡扶桑,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就读期间,结识宋教仁,并由其介绍参加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孙中山和同盟会作保卫工作。
回国后,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历任北京农业传习所气象学教授、北京西郊农场技正、民国政府农林部(亦说农矿部)佥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心五在家装疯,人称杜癫,至此闭门谢客,潜心学道。1939年复出,在重庆任全国人民动员会主任,赴各地发展党、会组织,与日伪军特周旋。30年代初始收徒传艺,弟子甚众,多怀绝技。名徒有万籁声、郭凤岐、陶良鹤、李丽久、胡亚夫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居长沙,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政协委员。晚年练辟谷功,并继续传授武术。德高望重,饮誉武林。1953年因旧伤复发,咯血而逝。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天下凤凰篝火晚会,舞台设计在树林深处,拥有100名少数民族优秀演员。可以欣赏到一个古老民族“火”的精神撼天动地;“神”的灵光普渡众生;“情”的韵味排恻缠绵。可以身临其境品味神秘恐怖的湘西赶尸,扣人心弦的苗家绝技上刀山,下火海,参与苗家婚礼,猜新娘等特有活动。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沈从文的小说中的茶峒,是湘西一个一脚踏了三省(市)的边界小镇,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是湘(湖南省)、黔(贵州省)、渝(重庆市)三地交接处;因为沈从文是凤凰人,很多人误以为其在凤凰县。
茶峒位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 年),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属湘 西的四大名镇之一。解放前,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洁风雅,吊脚楼古色古香,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如诗如画。诗云:“边城胜景令人醉,疑是身在画中游。”著名文学家沈从文以茶洞为背景,写出小说《边城》,驰名中外。解放后,城垣、白塔虽毁,但古风依存,又新修楼房、大桥和农贸市场等,为边城茶洞增添新景,《连心坝》、《边城》等影片,均在茶洞拍摄外景。许多慕名而来者以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为导游图,寻觅白塔、石碾和船夫的坟:踏青石古道,登水边吊脚楼听月光下飘来的渔歌,回味那美丽动人的故事。茶峒,因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当地的顽皮伢子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连两岸的篾缆换成脚拇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渡口岸坡上有一块坪地,说这里就是“碧溪嘴”。坪地上绿草如茵,四周灌木丛生,近边还有几丛翠竹和两株大枫树。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果然竹丛后有几间小屋,但都是砖瓦屋,没有木屋。
如今茶峒还是老习惯,每逢农历五、十赶集,叫赶“边边场”。早上八、九点钟,三省边界的各族人民便三五成群,向茶峒汇集。无论男女老少,大都像节日出门做客似的,经过收拾打扮,特别是青年妇人,一律盛装,胸前的银饰和耳上的大耳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当然,也有不少穿T恤、牛仔裤,脚蹬“松糕鞋”的新潮少男少女。中午时分,集市进入高潮。这时候广场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集市上除了百货、土产摊档各色货物斑驳杂陈之外,有拔牙的游医,占卦的相士,照相的,补锅的,阄鸡的,甚至还有最古老的染布缸。也有个别赤膊短裤的壮汉,肩扛长管火铳,高挑几只羽毛斑斓的野鸡,昂昂然在人丛中穿行。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熟食摊档,柴火灶烟火四燎,大汤锅沸腾翻滚。男女老少围拢周边,手捧大碗满头大汗吃辣椒米粉。茶峒的“边边场”是很吸引人的,它保留了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
世界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边城》使茶峒驰名中外。大师是这样描述边城茶峒的秀丽景色的:小溪流下去,绕山且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边城。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计数。……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须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香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眼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人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茶峒边城位于湘、渝、黔三省交界处。与重庆贵州省松桃县都只有一河之隔。由于地理位置险要,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这里建成了一座石堡城,设东西南北4门,门楼上各有4座炮台,420个垛口。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残兵败将就是经过这里逃往四川的;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乘胜前进,也是从这里长驱直入大西南的。从红卫水泵站到边城北门,拥有长度为3000米,宽为120米的平静河面,形成一道天然的人工湖。北门以下到大河坪乡至保靖县毛沟大桥,则成为游客漂流品味冒险人行程。红卫水泵站沿河而上,有悬棺葬群。神仙洞内景色别致,石笋、石钟、石乳、石佛千奇百怪。八排瀑布呈“八”字向两边排开,悬崖陡壁上的水印构成了瀑布两旁奇异的天然壁画,是攀岩爱好者的理想征服地,左壁中间有一洞叫八排洞,水流长年不断,内有精致石佛塑像一尊,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四面八方的信佛人都到此朝拜。
边城茶峒景点还有保存完好的古镇城墙,太平开西征将士牌位,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宿营指挥所,清政府在边城设置的协台及练兵校场,古朴典雅的国立茶师(今茶峒中学)等等。另外,还有“龙凤呈详”、“酉水回澜”、“水帘百尺”、“银泉涌翠”、“仙人石室”、“龟蛇献瑞”、“虹桥月影”、”石炉飘烟”等八大景观,美不胜收。
文坛巨匠沈从文老先生名著《边城》问世后,边城茶峒已成为一个著名的世界性品牌。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条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沈从文《边城》
沈先生笔下的边城,写的是茶峒。游罢张家界,我原拟去凤凰岭寻访沈氏故居,听说边城茶峒离此更近,便取道花垣,在蜿蜒险恶的山道上颠簸了数小时,来到隐于群山间的茶峒。茶,苗语是汉人的汉;峒,意为山中的小块平地。茶峒,顾名思义是汉人居住的小块平地了。据说,这里过去只有两户汉人居住,他们可能是为躲避战乱才逃到这里。经过若干世纪的繁衍发展,茶峒如今已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大集镇。茶峒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的西北方是四川,西南是贵州,它自己则属于湖南,它就处在三省的交界点上。这里是内地入川、进黔的必经通道,亦是川黔土特产、货运的水旱码头。历史上曾有过一段繁华,成了商旅云集之地和兵家必争要塞。 走进茶峒弯曲的窄街。印象最深的是它那独特的房屋建筑。一排古老的店铺拥杂相连。隐隐可见当年的繁华。这里盛产杉木桐油,因而房屋除屋顶外,四壁几乎全是木头的。门窗柜台都不用油漆,而涂以黄亮的桐油,有些老店铺的桐油已呈深茶色。民居的房舍亦颇有特色,两侧山墙外多挂偏房,状若裙裾,形成鲜明的湘西建筑风格。至于著名的吊脚楼,还有几幢默立在酉水岸边,在等待那远道的水手。多情的湘西女子,似乎仍在聆听那索夫雄壮的号子!有趣的是,我竟碰见了两位法国游客,他们是专程寻找沈从文故居的。谈及沈从文,他们说:“法国人与中国人一样,都热爱自己的故乡,以故乡为题材的小说我们很喜爱看。沈先生文笔优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从他的小说可以看出这块美丽的地方的文化、风俗、风情。”
酉水是茶峒的灵魂。我十分诧异在群山簇拥的深山区,居然有如此壮阔的水面,它足有二三百米宽,而且水质极为清纯。“酉”古通“酒”,以酉名之,足见此水能醉倒八方来客。我久久伫立酉水岸畔,河对岸便是四川洪安。两岸拉起钢索绳缆,渡船系在钢绳上。不见了摆渡的爷爷,小翠也不知今在何方?据当地人介绍,沈先生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放映后,有三位女子都自称是当年的小翠。我想,可能是有许多女子的遭遇和命运与小翠相同,因而才引发出共鸣。她们的青春故事都沉落在古老的酉水里……不知什么时候落雨了,雨点打在水面上,如无数大大小小的珍珠在跳跃,更使人想起沈从文许多作品中对水的描写。
读过沈从文的《边城》、《湘西》、《湘行散记》等著作,他一片深情地把湘西一带的民情风俗、老幼贵贱的爱憎哀乐,写得真实又绚丽。沈从文的笔是彩笔,写出来的文章像画出来的画。画的是写意画,只几笔就点出了韵味和神韵,轻妙而空灵。我想,是这块神奇的土地哺育了沈从文,使他名噪文坛。有了沈从文,这荒远的边地边城才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在沈从文的小说里,他把边城写为“茶峒”,而根据《花垣县志》的记载,正确的写法应为“茶洞”。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老洞苗寨,位于湘西凤凰县,是保存较好的苗寨之一。据说是因为苗族的先民居住在山洞里而得名,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老洞苗寨是一座石头城,呈九宫八卦布局,设计精巧,而且攻防体系和排水体系都相当完整。湘西第一古苗寨。家家相通,户户相连,有庞大的苗族独有军事化石板建筑“麻家宅院”对抗湘西匪患。
老洞苗寨是统治湘西三十年的“湘西王”陈渠珍的公馆所在;有富甲四省边区,大洋压断房梁的苗族首富麻家富故居;还有民国苗族第一位将军——麻智的故居。 老洞苗寨有苗族最原始文化--亮彩(苗语),有湘西最原始、最神秘、最恐怕的巫文化“赶尸”、“放蛊”、“降仙”、“酬神”。
民俗风情之旅:
一、渡平湖:从凤凰古城乘老洞专车6公里至长潭岗水库改乘游船。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山呈黛色,渔歌时隐,两岸景色,目不暇接,30里水路充满诗情画意。
二、越峡谷:弃舟登岸,峡谷寻幽。观中国第三个象鼻山,千年乌龟岩,惟妙惟肖,野趣横生。上到老洞坡,登高远眺,美哉、壮哉!
三、访苗寨:穿越神工鬼斧的天然石洞,进入老洞苗寨。锣鼓喧天,笙歌阵阵,热情的村民唱起了祝酒歌。品迎客酒,吃农家饭,参观列入历史文化名村的古老独特的石头风格建筑,观看苗寨为您安排的互动节目。下午四点乘老洞专车返回凤凰古城,开始新的愉快旅程。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沱江跳岩,全长100米,共15个岩墩,位于凤凰古城北门外沱江河道中。
跳岩岩墩均用红砂块石修砌,墩与墩之间相距5米,上面用木板搭铺,木板再用铁链捆牢,固定在河两边的铁桩上,防洪水冲走。从跳岩中间来眺望沱江,可以欣赏的最美最完全的凤凰美景。
乾嘉苗民起义,辛亥革命凤凰光复起义、解放战争,这里都是进攻古城凤凰的主要通道。作为曾经进出凤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跳岩对于凤凰人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挑着山货的行人,穿着鲜艳色彩苗服的苗女,每天络绎不绝的从这里走过,形成了一处动人的风景。沈从文、黄永玉等文学艺术大家,也是从沱江的“跳岩”走向世界的。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15-01-15 苗疆长城,大体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南起与铜仁交界的亭子关,北到古丈的喜鹊营,全长190公里左右,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2年),被称为“苗疆万里墙”。又由于其为中国南方的唯一的长城,所以又称中国南长城、南方长城,简称南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禁止了当时的苗 、汉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往。 它表现了一个朝代的特征,涵溶了那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那个朝代治国方法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清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
长城,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的代表性建筑,一向被认为是中原地区用以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防线。但鲜为人知的是,明朝时期在万历年前后,还曾在湖南修筑了一段长城。由于这段长城主要用于防范苗民起义,因此被称为苗疆长城。又由于其为中国南方的唯一的长城,所以又称中国南长城、南方长城,简称南长城。苗疆长城大体位于今湖南省凤凰县,总体规模远小于北方的长城,曾在明末损毁,但在清朝又进行了重建,后来也有所修缮。
南方长城的修建,把湘西苗疆南北隔离开,以北为“化外之民”的“生界”规定“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禁止了苗 、汉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往。
如今上百年过去,这条在历史长河中沉睡了的苗疆边墙,终于拂去了身上的尘埃,再一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公元日,罗哲文教授最终确定这里就是南方长城,引起国内外的震动。
专家证实,凤凰发现的苗疆长城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全长190公里,北起湘西古丈县的喜鹊营,南到贵州铜仁境内的黄会营,其中大部分在凤凰县境内贯穿而过,大致经过新凤凰营、阿拉营、古双营、得胜营、镇溪营、振武营。城墙沿途建有800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哨台、炮台、碉卡、关门,当时沿线一般驻有人的军队,最多时曾增到7000人左右。
明朝,湘黔边境的苗人被划为生苗和熟苗,生苗是不服从朝庭政府管辖的少数民族,他们因不堪忍受政府的苛捐杂税与民族欺压,经常揭竿而起。为了安定边境地区,镇压反抗,明朝廷拨出4万两白银, 在生苗与熟苗之间修筑起了长城。清朝统治者后来也对苗疆长城作了部分增补修建。也许由于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实力不如北方少数民族强大,苗疆长城也就没有修筑得像北方长城那样雄伟壮大,所用石块只有北方长城的1/10到1/6大小。
明清以来,苗疆长城上的石块不断地被当地人拆去建房、垒坎。今天我们只能看到时断时续的城墙和一些保存完好的城堡。苗疆长城到底还保存了多少,还没有人沿线调查统计过。
中国的南方长城(苗疆边墙)位于湘黔边区,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全长190公里,沿途建有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哨台、炮台、碉卡、关门,当 时沿线一般驻有人的军队,最多时曾增到7000人左右。整个修建耗银四万多两。 纵观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对于少数民族统治管理上,总是实行岐视和高压政策,使得众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缺乏生存生活自由,过着缺衣少吃的苦难生活。在明朝,湘黔边境的苗人被划为生苗和熟苗,生苗是不服从朝庭ZF管辖的少数民族,据康熙《麻阳县志·镇竿总说》记载:“已归王化者,谓之熟苗,与内地汉人大同小异;生苗则僻处山洞,据险为寨,语言不通,风俗迥异。” 明代统治者对于少数民族是十分岐视的,在经济上采取封锁,在文化上采取隔离疏远,在军事上采取镇压挞伐,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更加陷入贫穷落后和愚昧的境地,这就更加深了朝庭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矛盾。据《凤凰厅志》和《泸溪县志》载:苗区人口“大经草剃,存不满百”,“几经绝种”。这些记载,毫无夸张之意,真实地反映了在生苗区的战争中,苗族人口大批遭受杀害,苗民的财产,在战争中损失十分惨重的现象,构画出生苗区一幅残破凋零,蛮荒四野的景象。
因不堪忍受ZF的苛捐杂税与民族欺压,苗人经常揭竿而起。据史料记载:在明朝统治的 276年时间里,湘西一带少数民族反抗朝庭的起义和暴动发生了30多起,小型起义不算。也就是说,平均每十年或不到十年就要发生一次较大的苗民起义。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6年),在贵州铜仁地区与凤凰接界的一大片生苗居住的土地上,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苗民起义,弄得明朝统治者措手不及,多次派大兵进剿,但都无功而返。这次起义前后持续了15年时间,才勉强把暴乱平息镇压下去。但为了平息这次暴乱,明统治者不仅调动使用了数千上万兵力,同时也花费了白银数万余两,真是弄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为安定边境地区,镇压反抗,明朝廷拨出4万两白银, 在生苗与熟苗之间修筑起了这座长城。清朝统治者后来也对其作了部分增补修建。据说,在凤凰发现的南方长城遗址也只有短短的三十几米。
为阻止边墙外的生苗进入到熟苗区内进行骚扰和破坏,还在沿边墙三百八十华里的军事分界线上,建立了各种城堡、屯堡、汛堡、营盘、碉堡、哨卡、关门、关厢等军事设施 838个,形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军事设施里,派遣了万余兵力进行驻守。同时,还感觉兵力缺乏,并动员组织边墙沿线熟苗区的苗民和汉民,进行军事训练,参加边墙线上的巡逻防守。这些参与边墙巡逻和防守的人,平时从事劳动生产是农民,战时参加防守作战是兵士。由于有了这样严密的军事设施,又加上这样严密的军事组织和布防,真正形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
在漫长的边墙线上,边墙就像一根黑色罪恶的弧线,深深地刻印在生苗区苗民的心上。他们痛恨明朝的统治者,仇视边墙的存在,千方百计要把它捣毁推倒。因此,在这道严密封锁的军事线上,不断地爆发生苗区苗民把边墙推倒捣毁的事件。有些抗争最激烈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白天修起的边墙,到了夜晚又被彻底推倒捣毁的现象,使得边墙不能过夜。但为了对付生苗区苗民不再捣毁边墙,统治者往往派重兵把守,在重兵的层层包围下又修起了被捣毁的边墙,可见抗争之激烈。即使这样,边墙还是逃脱不了被捣毁的厄运。在明朝崇祯年间,就因“寇乱苗叛,土墙踏为平地。”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虽有边墙而倾颓已久,今不过仅存陈迹”。
有人奏请修复“边墙”,终因财力、人力不济,人心所逆,未能全面实施。沈从文先生在1931年所著的《从文自传》一文中这样写道:“试将那用粗糙而坚实巨大石头砌成的贺城(即凤凰县城)作为中心,向四方展开,围绕了边疆僻地的孤城,约有七千多座碉堡,二百左右的营汛。”“这些东西在一百八十年前,是按照一种精密的计划,各保持相当距离,在周围数百里内,平均分配下来,解决退守一隅常作‘蠢动’的边‘叛变’的。”
苗疆边墙不仅是军事封锁线,同时也是阻隔生苗区与熟苗区的一道屏障。使生苗区和熟苗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在熟苗区以内,先进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不断地介入传播,使生产及农耕技术得到了提高,生产物质大大地增加,人民的生活不断地得到了改善。同时也使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推动了历史文明的进程和发展;而在生苗区以内,却恰恰相反,缺乏先进的经济文化技术,原始落后的农耕生产,导致了社会的落后。人民过着缺吃少穿的贫苦生活,灾难、贫困、病痛、战乱就是生苗区社会风景的写照。生苗区的苗民世世代代背负着愚昧落后的沉重枷锁,与先进的文明社会背道而驰,越走越远。造成如此反差强烈的局面,正是边墙存在产生的恶果。
中国南方长城是一部沉重的历史,从明万历四十二年始建至今,已经迈过了近四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痛苦的历史进程中,它的存在与消亡,并没有引起多少人对它的注意。多少年来,它静静地荒芜在湘西大山的深处。边墙的存在是一个社会历史的客观现实,不管你认可与否,它是湘西地区明清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缩影。
边墙也好,屯堡也罢,作为镇压苗民起义、破坏民族团结的一种军事设施,无疑都是带血腥味,但是客观上它又起到保障了苗地居民的安全,保持了苗民仅有的弹丸之地的安宁,保存了苗族古老文化,促进了“长城”外居民区域的繁荣,展现了苗族精湛的建筑工艺,形成“长城‘内’地方性区域自治”的作用。南方长城作为一道防线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今天它已成为一个颇富有边疆特色的旅游点而为人们所游玩。
历史上许多民族被割裂,许多时候往往都是用墙来完成的,除去中国南北长城,二战后那座著名的早已拆除的柏林墙仍让我们记忆犹新,以及距中国万里之遥的中东,以色列人修起一道同样的“隔离墙”,都是想把两边的人分开,仅仅凭借一堵高墙真的能做到吗?这其中的历史的轮回,其中的是是非非,也就不多赘述了。
从凤凰县土桥陇车站乘坐凤凰至阿拉镇的中巴车2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车票6元。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15-01-15贺捷生,贺龙之女,湖南省桑植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军旅作家。她先后调入军事科学院、总政治部、武警部队等单位从事研究和宣传工作,发表了多篇回忆贺龙元帅的文章。80年代,她在从事军史研究的同时,又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在《昆仑》、《人民文学》分别发表了《共青畅想曲》、《击毙二王的报告》、《祝你一路平安》3部报告文学作品,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199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从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的岗位上退下来,集中精力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及文学创作。
2013年凭《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获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 15-01-15
袁意奋( ),男,原名袁诒奋,湖南慈利三官寺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装备技术部政治委员、海军第七研究院原政委、海军政治部原顾问。离休干部(正兵团职待遇)。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海军原装备技术部政治委员袁意奋同志(正兵团职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15-01-15 贺英(日—日),湖南省桑植县人,革命烈士。1906年,与丈夫组建与恶势力抗衡的地方武装;1916年,支持贺龙盘剥农民的大豪绅,赶走知县;1922年,丈夫被害后,继续率领群众武装;1928年春,将千余人的武装交给贺龙、周逸群,从此加入工农革命军,参加桑植起义;1930年春,贺龙率红军东下洪湖,她率游击队在湘鄂边根据地坚持游击;1932年反“围剿”后,国民党军和地方武装包围根据地,她率部坚持斗争;日,因叛徒告密,游击队驻地被敌人包围,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贺英,原名贺民英,1886年农历4月14日(公历5月17日)生于湖南省桑植。
贺英以非党员的身份,为党做了大量工作直至献身,她的英名将永存于青山澧水之间。
1962年,鹤峰县人民政府将贺英遗骨移葬于鹤峰城南满山红烈士陵园。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15-01-15贺满姑比贺龙小两岁。嫁给本县的一个土家族农民向生辉。她善使双枪,武艺高强,对阵时总是身先士卒,敌人对她闻风丧胆。
一九二八年五月,贺龙率领工农革命军向石门、公安一带出击,贺满姑在桑植、永顺边境从事革命活动。当时,她已经是5 个孩子的母亲了。她在罗峪被刘子维打败后,带着几个人,在山里找了好几天,始终没有找到贺英,以为贺英转到了别处,便带着人回到了外半县的家乡杨垭,打算在家乡一边活动,一边等贺英、贺龙回来。
「求真理,离子别夫勇斗人间妖孽,为革命,碎玉沉珠堪称人中豪杰。」这是湘鄂边苏区人民对贺满姑烈士一生的赞颂。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15-01-151884年
清光绪十年他跟随其父晚清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参加台湾中法战争,孙开华以署福建陆路提督职,负责台北海防。法军封锁台湾时,孙道仁密雇帆船,把弹药藏在舱底,渡海秘密接济台湾守军,台湾巡抚刘铭传因而委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后保加四品衔。被委为前敌营务处,中法战争结束后,孙道仁赴北京应试,任京府通判,分发顺天补官。
孙道仁失去依靠,告老回籍。晚年的孙道仁,应聘为福建省政府高等顾问,寓居鼓浪屿。应女儿、女婿邀请,居住厦门养老,不久在厦门病逝。
整理:张家界旅游网 湘西凤凰
转载请说明出处!
15-01-15日23时,最早发现张家界的“伯乐”吴冠中大师悄悄地走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感恩的张家界165万各族儿女沉浸在难以舒解的悲痛之中,何以寄哀思,唯有悼吴公!
张家界一号首长市委书记胡伯俊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代表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和165张家界各族儿女在第一时间赴京吊唁。日15时,胡伯俊书记、市政府驻京办赵清平主任和我本人来到吴老位于芳古园的家中,我的艺兄、吴冠中先生的大儿子吴可雨开门迎客,我们一眼就看到一个超级简朴的灵堂:一张吴老晚年讲座的黑白照片,似在指点艺术江山。照片下是黑色的《吴冠中全集》,全集下是一块蓝白相间的江南蜡染布,边上是一个白色花篮。空气在凝固,呼吸在急促,泪在打转,心在沉重,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我们向张家界开发的大功臣鞠躬致哀。
一、吴冠中与张家界山水的艺缘
艺术是需要机缘的。作为一生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一代艺术大师与张家界相识且相知,就是机缘所致!
我的艺兄吴可雨先生回忆道:1979年岁末,湖南省委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张挂巨幅湘绣《韶山》,约请我父亲在湖南宾馆做巨幅油画《韶山》。画毕,省委领导问我父亲有何要求,我父亲回答说愿借贵省一辆小车,在湖南境内自由奔驰半个月,搜尽奇峰打草稿。省委领导同意了,我父亲如鱼得水,车入湘西,多次听当地老乡说,有个张家界风景好,应该去画。那时张家界只是大庸县北一个林场,名不见经传,景不见真容,阅山无数的我父亲以为老乡扯卵谈,犹再三,最后才在寻美好奇心的驱使下决定探一次险吧!
那时,通往张家界林场的只有一条运木材的坑坑洼洼的土路,我父亲像坐在摇篮车里开进林场的。进入林场,我父亲就被张家界举世无双的美彻底震撼了。他的第一美感就是:这里的秀色不让桂林,但峰峦比桂林神秘,更集中,更挺拔,更野……独具赤脚山村姑娘的健壮美!
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吴老当时就住在林场工人的工棚里。吴可雨先生告诉我们:没有画案,我父亲请林场工人把伙房里擀面用的大案板抬到山脚下当写生画板。饿了,就啃几口随身带来的冷馒头和冷红薯。渴了,就喝几口山里流出来的山泉水。在只点枞油灯的沉沉夜色里,我父亲躺在几块木板拼成床的工棚里数天上寒星,听夜鸟呢喃,闻野兽夜行。这位省里下来的“大干部”如此吃苦耐劳,让林场工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就这样,三天下来,我父亲画了五幅水墨风景,一幅宽两米、高一米的《张家界》犹其惊艳画坛。
吴可雨先生回忆说:从张家界林场下来,我父亲写了一篇足以传世的小美文《养在深闺人未识——一颗失落的风景明珠》,发表在1980年元旦的《湖南日报》上。我父亲在文中饱含深情地述说:“为了探求绘画之美,我辛辛苦苦踏过不少名山,觉得雁荡、武夷、青城、石林……都比不上这无名的张家界。”我父亲回京后,把他在张家界的新发现告诉了湘西籍的艺术大师黄永玉,黄永玉又告诉了香港摄影大师陈复礼。因为三位大师在海内外艺术界和政商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一颗失落的风景明珠从此走出深闺,并且星火熠熠了。冥冥中注定,吴冠中此生与张家界有缘!
“叫我唱歌就唱歌,叫我撑船就下河,唱歌不怕老歌师, 下河不怕烂岩窠……”年届60的尚立武开朗、健谈。在和记者的交谈过程中,他还时不时地站起来唱上几句山歌民谣,高亢悦耳的山歌声让记者不得不佩服他的好嗓子和快乐健康的好心态。
“上坡不起腿无力,自从没得好的吃。我吃了三餐油渣饭,上坡只见脚板翻……”村里有年三十闹花灯的传统,11岁时,尚立武就扮演花灯中小花脸的角色,打一段花灯再唱一段民歌,当年的唱词他依然记得。“正月里是新年,郎跟姐拜年,双脚跪到姐面前,我拜个空手年……”尚立武说到小时候唱花脸时,很自然地就站起来边打着花灯的手势边唱了起来。
“小时候家在大山上,每次在山坡上放牛,就会边放牛边唱山歌,山歌在漂亮的山谷中回响,那种悠扬的效果是现在什么音响都无法配出来的。站在这个山头喊一声,山间里会传回来好多次的回声,有时候两个隔山相望的村子像是比赛一样,那边唱来这边和,弄得山里头热闹极了。”尚立武还开心地向记者喊唱了小时候妈妈站在屋门前喊山坡上放牛的他回家吃饭时的调调,“哟荷……二佬回家吃饭喽……”逗得大家笑作一团。
李军声,男,45岁,砂石画创始人,张家界市军声砂石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南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研究员,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一九六三年出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他经过多年钻研所创立的砂石画是利用天然彩石、植物等不褪色的自然材料粘贴而成的一种新型画种。此画集国画构图、西画手法,熔版画、雕刻和盆景艺术为一炉,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又因其作画材料源于自然,无任何污染,所以以“绿色画种”和“环保画种”的美誉。
李军声是一个土家中年汉子,他的职业是“指点江山”——用天然彩石、植物等不退色的自然材料讲张家界的青山绿水点成一幅幅魅力的风景画。李军声由此创建出“砂石画”这一新型画种,集国画构图、西画手法、熔版画、雕刻和盆景艺术为一炉,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又因为作画材料源于自然,没有污染,有“绿色画种”和“环保画种”的美誉。随着张家界旅游产业的发展,李军声的砂石画声誉日隆,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客购买、收藏。
穷孩子出身的李军声十四岁辍学后,放过牛,做过油漆工,当过装瓦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军声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省城长沙学习绘画。
初作粘贴画是在1986年。
那年冬月,在湖南师大艺术楼里,李军声和孔静萍相识相恋,两人的爱情经过不断洗礼,孔静萍的父母也从内心处接纳了这个来自张家界山里的准女婿。当时,孔静萍家正翻修房子,住在孔静萍家的李军声有空就帮着递砖送瓦、挑水担沙,有时还和孔静萍画几副画拿到城里去卖,挣点生活费。
新屋进入扫尾阶段后,一天习下午,李军声一进门就看到瓦匠正往屋前墙壁上很随意地洒一些彩色的小石粒,五颜六色,有些像山,有些像路,恨事漂亮。李军声看呆了,迫不及待地对孔静萍说:这些沙子洒在墙上都这么好看,为什么不可以用来做画呢?这个想法让他们兴奋不已。他们就动手做起来,经过精心布置,粘成的画栩栩如生,别有一种韵味。这些画无论从构图还是绘画制作技巧,都是只是砂石画的萌芽状态。这样的经历为后来创作砂石画打下了基础。
八十年代末,张家界的旅游开始蓬勃发展,毕业后的李军声带这爱人孔静萍回到了张家界。随着张家界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后,开发旅游业成了张家界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向。于是,李军声琢磨着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结合张家界的旅游来开创未来事业,他将目光转向了他所熟悉的这片大山。
1988年秋,李军声和孔静萍跟一位搞盆景根雕的朋友来到张家界卧虎洞,因为卧虎洞的是由丰富多彩、千奇百怪,稍微加工一下就酷似各种动物,并且活灵活现。在卧虎洞外的山上,李军声发现一片葱郁的枞树林,从剥落掉的树壳上,看到天然图案像极了张家界的峰林。于是,他想起了在孔静萍家的墙上用石子作出来的“画”,想起卧虎洞中那些颜色丰富的石块,如果吧他们都结合起来,按照绘画技巧,各取所长,岂不是使画面更美?
回到家中,李军声夫妻俩就开始动收,构图、布局、洗石、磨石、烘干、裁剪、粘合,很快便做成了一副奇怪的绘画作品。这种画别人从来没有见过,该叫做什么名字呢?李军声经过一番思考,把它命名为“砂石植物粘贴画”。
于是,砂石画从此诞生了。
到2008年,张家界建市已经二十周年,二十年来,改变的不仅是这座城市,还有随着这个城市一起成长变化的李军声和他的砂石画。
“真正的艺术,除了需要专家点头,还需要社会点头。”李军声创造的砂石画艺术已经被艺术节及社会所接受、所关注、所喜爱。
1994年,李军声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画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外文化交流书列等十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报导,同时他被编入《世界名人录中博览会中,砂石画《武陵山水甲天下》被湖南省作为珍贵礼品赠会该会,现一直陈列于中国馆内。1999年中国美协、云南美协等单位在昆明举办的中国风情画展,其《古镇》作品入选并被组织单位收藏。1999年,上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伙伴》、《土家山寨》两幅作品双获优秀奖。2000年国家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艺术指挥中心、人民画报社会联合举办的工艺美术大赛《金秋》获银奖,1998年湖南省举办的三湘风情书画大赛,其作品获二等奖国卷三》、《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等十多部典籍。 来张家界观光的游客朋友,如能看到土家粘贴画,实乃眼福。如能购买与收藏,日后将会成这艺术珍品,价值连城。
15-01-15 熊希龄(),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因晚年学佛,又有佛号妙通。湖南省凤凰县镇竿镇(今沱江镇)人。中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北洋政府总理。熊幼时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并能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少年时就初露锋芒。被誉为湖南“神童”。 清光绪年间先中举人,继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受梁启超、唐才常的影响,主张维新立宪。
日(清同治九年庚午六月二十五日),熊希龄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一个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因此地隶属湖南凤凰厅,故在熊希龄成名之后,他又被人尊称为熊凤凰,家住凤凰县沱江镇文星街。
1897年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任总理;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湘报》,以推动变法维新。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熊遭革职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及至赵尔巽继任湖南巡抚,对熊备加提携;赵升东三省总督,任熊为屯垦局总办。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时,熊经赵尔巽之推荐出任参赞,返国后任东三省农工商局总办、奉天盐法道、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等职,其时有理财能手之称。在立宪运动中,熊沟通于清政府大员袁世凯、端方、赵尔巽和立宪派首领梁启超等人之间,冀图以立宪消弭革命。
熊希龄辛亥革命起,12月熊由奉赴沪,渐次拥护共和并加入中华民国联合会。1912年4月任唐绍仪内阁财政部长,7月辞职,旋任热河都统,次年被举为进步党名誉理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拉拢进步党人组阁,熊任北洋“第一流人才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在袁的独裁统治下,熊曾附署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等命令,“人才内阁”终难有所作为。1914年2月,袁策动新闻界重提热河行宫盗宝案,熊以涉嫌被迫辞职,旋受命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熊宦途受挫后,乃转向慈善和教育事业。1917年8月京兆各县水灾,他被特派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尽力抚恤流亡,赈济饥乏,复创办慈幼局,收养难童。1918年在北京香山静宜园成立香山慈幼院,以培育人才。1925年任长沙6中校董会董事长。1928年熊任国民政府全国赈济委员会委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动员家人和香山慈幼院的师生投身救国抗日活动。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起,熊在上海与红十字会的同仁合力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京沪沦陷后,熊赴香港为难民、伤兵募捐。日因脑溢血在香港逝世,享年67岁。遗著有《香山集》2卷,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有《熊希龄集》上册。
熊希龄,天生聪慧,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熊先生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日这位风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当时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凤凰地处湘西,民风朴野,教育本不发达。熊希龄的父亲熊兆祥从军之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事之世,当时湘籍大儒曾国藩在湖南创建湘军,提倡文人治军,以理学管治人心,要求军人“上马能提刀杀贼,下马便训练士卒”,在湖南讲教重学于是蔚然成风。熊兆祥在这种氛围之中,自愧自己一介武夫,难预风流,便一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一方面着力培养自己的长子熊希龄,希望他以后能够读书成材,光耀门庭。故熊希龄自幼便接受严格的家教,一心向学。熊希龄六岁在凤凰镇发蒙,据传,他“闻一知十”,《三字经》只用了三四天便背得滚瓜烂熟。因为禀赋出众、好学深思且勤奋过人,熊希龄在少年时代便闻名遐迩,被誉为“湖南神童”。
1998年起涉足旅游后便以策划“大手笔”著称旅游界。1998年,为黄龙洞标志景点“定海神针”投保亿元的成功案例,不仅创下世界为资源性资产买保险之先河的,也开启了他本人从事旅游策划的大幕;1999年,他总策划的“穿越天门”张家界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把张家界推上了前进中的高速公路。
“十五”期间,叶文智又先后策划了“棋行大地、天下凤凰”世界围棋巅峰对决和2004张家界全国跳伞锦标赛、“湖南屋脊飘洞庭”、2005中国壶瓶山自然水域漂流公开赛暨自然峡谷动力伞飞行挑战赛等大型活动,为宣传推介张家界乃至大湘西的旅游资源作出了突出贡献。叶文智曾获得2005年度中国十大旅游热门人物称号。
叶文智基本信息介绍
叶文智,男,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天下凤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天我们无法进口白云和蓝天,明天他们也无力再造河流与山川,请不要随意消耗地球的资源,否则后天猴子会思索人类的今天。
1998年起涉足旅游后,叶文智便以策划“大手笔”著称旅游界。1998年,为黄龙洞标志景点“定海神针”投保亿元的成功案例,不仅创下世界为资源性资产买保险之先河的,也开启了他本人从事旅游策划的大幕;1999年,他总策划的“穿越天门”张家界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把张家界推上了前进中的高速公路。
“十五”期间,叶文智又先后策划了“棋行大地、天下凤凰”世界围棋巅峰对决和2004张家界全国跳伞锦标赛、“湖南屋脊飘洞庭”、2005中国壶瓶山自然水域漂流公开赛暨自然峡谷动力伞飞行挑战赛等大型活动,为宣传推介张家界乃至大湘西的旅游资源作出了突出贡献。叶文智曾获得2005年度中国十大旅游热门人物称号。
叶文智的法国小直升机造价1500万人民币。为6座单引擎直升机,平时停在叶文智的私人别墅楼顶,随时可供飞行。在最近的一次买房时,叶文智为了全方位看清自己的别墅全貌,开着自己的私人飞机上天查看了一翻,引起当地媒体轰动。
叶文智1995年任中国大通实业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总经理。1998年至今任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997年,中国大通实业有限公司一举夺得张家界王牌景点黄龙洞45年的委托经营权。1999年叶文智策划并由公司独家出资协办、成功组织实施的以“穿越天门,飞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的’99张家界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活动,成为中国旅游界举办大型旅游促销活动的成功典范之一。2001年,黄龙洞获得湘西凤凰县主要景区的50年经营权。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在2001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重奖叶文智30万元人民币。
日,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黄龙洞标志性景点“定海神针”被投保一亿元人民币,创世界资源性资产办理保险之先河。将“定海神针”点石成金的正是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文智。
日至11日,张家界举办了以“穿越天门,飞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的’99张家界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来自9个国家的11名世界级特技飞行大师成功地穿越天门山洞。中央电视台等数百家媒体向全球进行了直播穿越过程,张家界一夜之间“飞”向全世界。该项活动使张家界的游客接待量连续两年保持增长50%,成为中国旅游界举办大型宣传促销活动的成功典范。这一“飞天”赛事由叶文智总策划、组织并实施。
日,湘西自治州凤凰县人民政府将凤凰古城、南方长城等8大景点经营权成功转让50年,受让方将在经营期内向凤凰县支付转让费8.33亿元。此举成为湖南省有史以来成交额最大的一宗旅游买卖,获得经营权的是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而总决策者还是叶文智。有人这样评价凤凰的旅游资源价值:“凤凰是湖南旅游最后一块风水宝地。”凤凰地理位置优越,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凤凰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接替区”,成为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未来的品位体验和休闲文化的旅游转化的标志地。为了尽快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促进公司的发展,实现其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叶文智组织公司一班人马同凤凰县委、县政府按照“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对凤凰县的黄丝桥古城、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奇梁洞、南方长城、凤凰古城、沱江游览河段、杨家祠堂等8个旅游景点(占整个凤凰旅游资源的90%)的经营权转让问题进行了磋商与谈判。由于黄龙洞投资股份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旅游景点开发、经营的旅游公司,有先进的旅游景点经营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综合实力,最后凤凰县在众多的投资商中选择了叶文智,选择了“黄龙洞”。
黄龙洞2001年共接待中外游客80万人,创旅游收入4502万元,上缴地方税、费1000万元,与1997年委托经营前相比分别增长121%、198%、838%,各种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记录,成为湖南省旅游企业中屈指可数的巨子,位居全国263个对外开发溶洞的前列;2001年度分别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单位、中国首批AAAA级景点;叶文智本人也被授予湖南省旅游行业最佳总经理等多种荣誉称号,并获得张家界市人民政府首次颁发的旅游事业突出贡献奖30万元人民币。
鉴于叶文智对旅游事业贡献突出,在2001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市人民政府为其重奖30万元人民币。同年,叶文智被评为中国旅游界十大风云人物。2002年,黄龙洞景区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3年,当选省第十届人大代表。2004年度,获“中国策划最高奖”荣誉称号。2006年,获张家界旅游宣传促销特殊贡献奖,同年当选湖南十大“魅力湘商”。2007年,先后获得第二届“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市第四批拔尖人才”荣誉称号。2008年1月,叶文智先后当选为第十届省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9年11月,叶文智被评为湖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
日(农历六月二十七日),宋祖英降临在湘西古丈县岩头寨乡老寨村一个世代为农的普通山民家庭。上溯三代,宋家没有一个在音乐艺术方面的特殊表现的人才,宋祖英的降临,改写了宋家的历史。那年是丙午年,肖马属狮子星座。从音乐史上说,八月是个孕育和产生音乐家的月份。
中国当今最负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曾毕业于中国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舞蹈系和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研究生班。从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十几年中,创作演唱了近千首中国民族歌曲和大量中外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出演过中国歌剧《伤逝》、《红珊瑚》和音乐剧《赤道雨》。她首唱的中国歌曲《辣妹子》、《好日子》、《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和世界华语圈。她在中国的歌迷遍及都市、乡间和边寨。
宋祖英,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是东方艺术的明星。她出生于中国历史上被许多著名诗人传颂的最具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地方--湖南湘西。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多出美女,是仙人栖居的地方,至今还孕育着众多自幼能歌善舞的中国少数民族同胞。宋祖英便是其中最有歌舞天赋的苗族后裔。
近年来,宋祖英多次随中国艺术团出访欧洲、澳洲、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进行艺术交流。2002年韩国世界杯足球赛大型演唱会,宋祖英受邀代表华人演唱。2002年12月,作为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30周年纪念文化使者,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成功举办了《好日子--宋祖英独唱音乐会》。2003年11月,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宋祖英在中国获得演艺成功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捐助中国最具影响的希望工程,获得了许多社会荣誉。她曾任中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妇女联合会执委、现任中国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宋祖英,这位极普通的湘西女子,凭着一个山里人的执着和顽强,终于背着小背篓从湘西走向了世界,为中国音乐融入世界音乐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15-01-15 沈从文(日-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
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rui)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黄永玉“四人帮”倒台后回北京。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对黄永玉其人其画作了专题报道;1980年,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了《黄永玉画集》。国内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黄永玉的《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黄永玉》等多本画册。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他专题介绍,国内多家媒体也频频播放他的专题。他的作品在德国、挪威、法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巡回展出,曾荣获意大利最高荣誉奖“司令勋章”。
湖南省新化县的紫鹊界梯田,气势恢宏,景观奇特,文化内涵丰厚,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紫鹊界属于雪峰山中部的奉家山体系,最高峰海拔1585.2m。以紫鹊界梯田为中心,共有梯田5300多hm2,紫鹊界集中连片的梯田就有1300hm2以上,从海拔500m到1200m之间,共500余级,梯田坡度一般在30度左右,陡的达到50度以上。这么大面积、大坡度的梯田,竟然没有一口山塘,全靠天然灌溉系统,可称为天下奇观,加之内涵丰富的梯田文化,紫鹊界梯田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和游览价值。
  悠久的历史文化。新化县紫鹊界的梯田初垦于秦汉,到宋元时期,因“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有大量外地的汉人迁入。至明初,梯田开发进入热潮,紫鹊界随处是供劳作时休息的茶亭,连海拔最高的风车巷绝顶也建有茶亭,足见当时紫鹊界梯田开发的繁荣兴旺景象。
  据调查考证,广西与湘南等地的瑶族均起源于新化梅山。然而,新化古代的瑶民因自汉代以来不断受到征伐,加上自宋元以后江西等地移民大举迁来,瑶族被逐渐同化。在紫鹊界一带,至今留有许多瑶民生活的遗迹,如瑶人冲、瑶人凼、瑶人峒、瑶人屋场等地名,在山中仍可找到与世隔绝的瑶人石屋遗址。在我国现有瑶族的分支中,湖南隆回县虎形山花瑶是惟一完全保持最古老风俗的一支,距紫鹊界只有数十公里,同样是漫山的梯田。
  神秘的梯田文化。自古称“畲山为田”。习惯上把有田塍可蓄水种稻的才称之为田,而无塍种植旱生作物的都称为土。紫鹊界一带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崇山中哪里有裂隙,水就从哪里冒出来,虽然海拔1200m以上,大旱之年也从没有干涸过,因而从“畲山”开始,这里便能种植水稻并可年年获得丰收。
  紫鹊界无塘无库,也没有灌溉用的沟渠,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山上到处是星星点点的泉水,只需在田塍的任一处挖一个缺口,或安一段竹筒,水便从上往下,从这一丘流到那一丘。即便是某个地方没有泉水冒出,也只需沿着梯田的内侧,取田里的泥堵成一条通道,水便会顺着那条通道流到需要的任何地方。这里特殊的岩石土壤能储水渗水,更因人工的巧妙设计,每丘梯田的长度、宽度,每梯级的高差都因势而宜,使得丘丘梯田水源充足,而在雨季也不会因出现急流,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紫鹊界梯田灌溉系统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与都江堰、灵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媲美,堪称世界灌溉工程的奇迹。
  优美的自然景观
  紫鹊界及周边的奉家山一带,群山环绕,30余座1000多m高的山峰,连绵起伏,溪水奔流。山顶的绿树滋润着梯田,山中的板屋点缀着梯田。由山岳、梯田、溪流、岩石、道路、板屋等组成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因山就势和古树环抱的木架板屋的民居,组成了紫鹊界“天人合一”的美妙自然景观。
  紫鹊界梯田的自然美,还表现在随着季节气候变化而景色不同,使紫鹊界的梯田更加婀娜多姿。春天是阳光下的块块水晶,夏天是从天而泻的弯弯碧玉,秋天是纵横交错的片片金黄,冬天是千万根舞动的白色飘带。这里是人间乐园,是旅游的好去处。
15-01-15 在张家界上学期间,经常兼职礼仪,参加了不少开业庆典活动,听过张家界的民歌,欣赏过张家界的特色舞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家界赵继书大师的硬气功。张家界硬气功历史悠久。清代时,永定区西溪坪人余世万将其系统整理,发扬光大。永定区的官黎坪,是闻名遐迩的“硬气功之乡”,土生土长在这里的武师赵继书,1979年先后参加全省和全国武术比赛,均获一等奖。同年7月,赴京做汇报表演。嗣后,作为中国武术代表团成员,两度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欧洲的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罗马尼亚和马耳他以及东南亚诸国。他表演的卧刀碎石、头顶开石、双凤灌耳、头碰石柱、叉尖推磨等节目,一时间风靡欧亚,当地媒体好评如潮。卢森堡国王主动登台与赵继书热情拥抱,连连称赞“国际气功大师真是了不起”,并将自己珍藏的一枚纪念章相赠。20世纪80年代,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彩色纪录片【大庸硬气功】。此后,硬气功的传人中,有人将绝技表演与旅游演艺市场结合起来,让更多中外游客有机会一睹张家界硬气功的神奇,使张家界独特的武术文化给世人留下深刻而独特的印象。
张家界硬气功共有20多个项目,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腹卧钢叉、卧刀破石、顶刀床破石、银枪刺喉、徒手断石、踢腿斩石、胸部打刀等,让人惊心动魄,匪夷所思。如“腹卧钢叉”:由两人在地面扶住一根叉尖朝上的三股钢叉,叉尖锋利,然后一人俯身叉尖,尖抵腹部,待其四肢平展悬空,扶叉二人转动钢叉,谓之推磨。表演时,要求卧叉者运气与腹,意念集中,稍有不慎,叉即会穿腹而过。又如“卧刀破石”:先固定两把大刀,刀口朝上,卧刀者运气后,由其他人抬卧于刀口上(有仰卧、俯卧两种),然后在卧刀者腹部或背部置一数百斤重的硕大石条,由一个或两个彪形大汉抡大锤狠击石条,直到断裂破碎为止。再如“徒手断石”和“踢腿斩石”:前者将一块坚滑如铁的卵石置于地上,然后运气与手掌或手指,击断卵石;后者运气与腿,以腿击断石条,一般可踢断15厘米以上厚度的石条。
15-01-15 土家族名人很多,但不得不说的是用生命在跳舞的土家族战士——张明光!他年届70有余,却还在为土家族的文化传承而奋斗,怎能不说他是一个生命不止,战斗不息地 土家英雄呢?
张明光,男性,土家族人。1938年出生在湘西龙山县一个小山村里。为土家大摆手舞第25代传人。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湘西龙山县农车乡是一个以土家摆手歌舞著称的的地方。张明光很小就喜欢上了土家摆手舞,为此他就拜大摆手第二十四代掌堂师秦恩如为师,学跳土家舞,学唱土家歌。在师傅秦恩如的悉心教导下,张明光掌握了土家族传统大摆手的的全堂歌舞内容及仪式。如《摆手歌》中的“长马辞”、“短马辞”、“梭尺卡”、“嘎麦请”、“嘎麦嗡”及“四季农事歌”、“十二月农事歌”等,这些摆手歌全部用土家语演唱。他记忆力强,嗓音亢亮,演唱风格土家味浓郁,内容完整。且舞姿优美潇洒,多次在县里举办的摆手活动中担任掌堂和领舞,并应邀去长沙、张家界等地授徒传艺,对土家舞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3年2月,土家大摆手在全国率先恢复后,他和师傅秦恩如担任掌堂和领舞。1984年以后,由于师傅年迈,张明光就成为全乡乃至全县摆手活动的掌堂师,受他传授的摆手舞爱好者不下千人,对土家族摆手舞的继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农乡村是湖南省文化厅命名的“土家族摆手舞之乡”。土家摆手舞,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群体性民族文化活动,以祈求吉祥幸福为主题。按规模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
土家族摆手舞以自然、洒脱的舞姿,真实、生动的再现了生活,表现生存和劳作,表现欢乐和向往,以其简朴稚拙的美学形态为人们所感悟,以其真挚开朗的浓郁情感撞击着人们的心扉,给人一种亲切的直观感受。
15-01-15 梅山龙宫与大熊山的九龙峰、九龙池一脉相通。相传黄帝登熊山,将灵毓葱笼的九龙峰点化成九条青龙,沿九股清泉游入可通五湖四海的九龙池。九条青龙游入资水,被梅山油溪石竹湾的风光灵气所吸引,高兴得在水中游、云中飞、洞中舞,久久不愿离去,一住就是几千年。新化古称梅山后人便把这个岩洞叫做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为层楼空间结构,洞体造型奇特,组合多样,水陆皆备,共有四层洞穴、八层洞道。洞道全长2276.1米。其中地下河长854.5米,上层旱洞长1076.4米,崩塌大厅长225.2米,支洞长120.0米。洞道宽度一般6-20米,高度20-100米。洞底总面积22000平方米。
  从地下河到上层廊道,从宽敞大厅到错落小厅,从主洞平坦步道到洞壁曲折栈道,高底有致,变幻离奇,层次空间结构特征非常突出。
  洞内景观丰富多彩,既有大量发育、广泛分布的流石景观;又有美不胜收的石笋、石钟乳景观;还有千变万化的断面形态和蚀余小形态景观。
  洞体安全可靠。专家考证,此洞已经过几十万年的洞体本身自然平衡调整,除崩塌大厅外(暂不开放),洞顶已达到力学强度可靠的厚层岩石部位。同时洞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新。中国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评价该洞为“湖南第一洞、国内第一流、世界先进”。
  目前已开发旅游路线长1455.3米,有九龙迎接宾、群龙啸涛、碧水莲宫、九龙游天、天上龙宫、天堂阁、龙凤呈祥等七个景区。全程游览时间约需90-100分钟。
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新宁县境内,包括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桥六大景区,18处风景小区,已发现和命名的重要景点有500余处,有三大溶洞和一个原始森林,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难得的环保型山水自然风景区。
2002年5月由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10月由国土资源部审定为国家地质公园,2000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国家攀岩训练基地。
崀山的得名来自远古的传说,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崀山,见此处山水奇异,便赐一“崀”字,意即良好的群山,新华字典因此为“崀”字作了专注。
崀山,位于湖南省南部跟广西交界的新宁县,南部靠近桂林风景区,北部跟张家界风景区呼应。
崀山,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多奇异的石头山峰、幽深的溶洞。资江上游的扶夷江(夫夷水)蜿蜒贯穿南北,风光如画,有桂林 的美丽,有青城山的幽静,有泰山的雄奇。崀山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夫夷水常年水流不断,清澈见底。植被茂盛,生长着许多珍稀名贵物种,有“植物熊猫”银杉、珙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锦鸡、灵猫、大鲵等,森林覆盖率超过70%,生态环境非常优越。
崀山,人文景观同样非常丰富。有出土的10万年前的猕猴头骨化石,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历代农民起义的古战城堡,晚清重臣的宗祠墓葬。汉、瑶、苗、壮民族杂居,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古今文人墨客在这里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华章诗赋,著名诗人艾青也发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的咏叹。
崀山是最近开发的旅游景区,境内入与自然高度和谐,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辖八角寨,天一巷,辣椒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区。崀山境内地质结构奇特,山、水、林、洞要素齐全,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在国内风景区中独树一帜。景区内丹霞地貌类型多样,集高、陡、深、长、窄于一体,会雄、奇、险、幽、秀于一身,尤其是一线天、天生桥这些很难发育的地貌奇观,崀山就多达10余处。据专家考证,崀山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积丹霞地貌景区。看来,崀山被称为“中国丹霞之魂”并不为过,其中著名的景观有“崀山六绝”,更是堪称世界奇观:
第一绝是天下第一巷: 位于天一巷景区,全长238.8米,两侧石壁高120—180余米,最宽处0.8米,最 )窄处0.33米,可谓世界一线天绝景。2009年,崀山天一巷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巷,创造了世界之最。
第二绝是鲸鱼闹海:位于八角寨景区,俯视峡谷,浮云飘渺,奇峰异石,时而露出头尾,恰似千万条鲸鱼在海中嬉戏;
第三绝是将军石:位于扶夷江景区,海拔399.5米,石柱净高75米,周长40米,沿夫夷江漂流而下,只见将军石背负青天,下临夫夷江,昂首挺胸,披星执锐,虎虎声威;
第四绝是骆驼峰:位于辣椒峰景区,峰高187.8米,长273米,有两处凹陷,分成骆驼头,骆驼背峰和骆驼尾,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第五绝是天生桥:桥墩长64米,宽14米,高20米,桥面厚度5米,全桥呈圆拱形,划天而过,气势磅礴,被誉为亚洲第一桥;
第六绝是辣椒峰:位于辣椒峰景区,高达180米,头大脚小,恰似一只硕大无比的辣椒。
城步南山牧场位于城步县城西南80千米处,从县城乘车可直达山顶。南山牧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位于雪峰山脉南段,总面积152平方公里,拥有连片天然草山23万亩,绵延80余里, 人称八十里大南山。它得天独厚,平均海拔1760米,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镶在湘桂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上。上有48坪,48溪,坪坪芳草茵茵,溪溪清流涓涓。
南山牧场,既有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又有江南山水的灵秀神奇。23万亩集中连片的草山草坡,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建有南国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南山牧场年平均气温10.9℃,一月份平均气温-0.5℃,七月份平均气温19℃,夏秋最高气温2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炎炎盛夏,地无暑热;数九寒冬,亦无长寒”。山势平缓,草地辽阔,集中连片的草山达23万亩,1975年建立的南山牧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
空气新鲜,土壤、大气、水质无任何污染和公害,南山翠谷颠连;水草丰茂,是一处集天然牧场、奇风异景、疗养、避暑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特别是炎热季节,上南山观光、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南山风景名胜区以中国最大的高山台地草原为中心,景区内有连片天然草山23万余亩;一年四季,绿草如茵,风景如画,其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社会各界公认为休闲避暑胜地和人类生存的天然氧吧。
南山景点众多,有的奇景异象,堪称天下奇观。出城步县城南行百余里,即到南山脚下,上南山乃高路人云端,崎岖险峻,千回百转,左右盘桓,勾起你思绪万千。其间有老山界,苍崖陡峭,路旁古树参天,树上镌刻的“红军万岁”的标语依稀可辨。
青塘坳神雾区
云雾变化万千,时而彩云朵朵,时而山下是白茫茫的雾海,山上却呈现层层山浪,一层高过一层;时而又出现数百十条雾龙,向天边腾飞。
相传从前有两位神仙在这里放过牧,饲养了数千头菜牛而发了财。这里,每年的4至5月份,杜鹃花、映山红漫谷遍野,是一处难得的花花世界。
海拔1760米,每逢旭日东升时,在雾海云涛中,透出红、紫、兰、绿、青、橙的云海花环,较南岳观日更具特色。每到夏秋的早晨。举目远眺,仿佛有千万只金箭由天边射来,然后轱辘地冒出~个大火球,霞光紫气,十分奇观。往山沟看去,则是层层的变幻翻腾的银灰色的雾,煞似辽阔无边的海洋。
原名吊水洞,是一个四山环抱的大峡谷谷,纵横数公里,谷深500余米,悬崖陡壁,每当久雨转晴,便出现许多神奇的雾柱,白雾如柱如练,有时从谷底徐徐上升,直贯长天,有时时上时下,变化万千,微风一吹,那雾柱便如一条条玉龙般飞舞。此景生生不灭,循环无穷。而下则是著名的三十六度河,河流弯弯曲曲,流水潺潺,野生动物繁多。
与饺子洞平行,海拔米,森林葱苍,山山相连,云雾迷漫,犹如仙境。沟壑纵横。有高山瀑布,有峡谷飞泉,尤当晚霞辐射,气象万千。
是天然优质矿泉水“南山神泉”发源地,传说。从前在南山放牧的两位神仙为了用水方便,在此掘了一口大井,引来了清澈透明的泉水。这泉水常流不断,含有十几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含锌量远远超过国家矿泉水标准。
南山湖象一面明镜,镶在南山的怀抱之中,日日夜夜,映照着她的花容月貌。以柔情之水,洗净游人途旅的倦意。划船于此,悠悠自得。
南山顶海拔1940米,如一座高耸云天的了望塔,不仅可赏夕阳余晖,还可俯瞰南山全景和周围百十里的湘桂河山。洪洞水流百汇,瀑布成群,水花纷扬,有洪洞飞瀑之称。另有白水洞峡谷、仙人脚、帽子岩、封神殿等景观。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距新化县城62公里,公园总面积7623公顷,森林覆盖率93%。海拔1622米的主峰九龙峰为湖中最高峰,园内山体壮观,其实磅礴。溪流风光秀丽如画,飞瀑层叠多姿多彩,山、水、林、寺相得益彰,是一座融高、奇、秀、神于一体的江南明珠,是一幅声、光、影、色俱佳的立体山水画卷。
自然之美,人文之幽,引人入胜,令人遐思。这里是古代英雄蚩尤生长的地方,他是华夷共敬的战神,他的出生地也被命名为神山,后代改名熊山。至今尚存“蚩尤屋场”的称呼。山上植被好,有一银杏树主干粗大苍老,经历了1400多年风霜雨雪,树冠仍枝叶繁茂。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人男人真奇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