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超人男孩子学什么特长好有什么的天赋、特长

自己的特长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所成就的事业,必然是这个人的特长。舍长取短是天下最愚蠢的人才干的事。”事实证明,有所成就的人,大都善于经营自己的特长。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清楚地知道,她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攻数学、物理学,而是到非洲的原始雨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了一位颇有成就的科学家。《牛津个人生涯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没有天分,只有勤奋。就算你是天下第一,其实质也是因为你是天下第一勤奋。”由此可见,一个人找到特长、经营特长的重要性。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有人从事的工作可能是“被选择”,并不一定是自己最擅长的事。但这也没关系,你可以在干好工作的同时,把自己的特长作为业余爱好精心培育。当你的特长发展到盖过自己的职业时,要么领导给你换岗位,要么你被喜欢你特长的人所挑选。世界上没有人是万能的,每个人总会有自己不会做或不擅长的事情。聪明人会绕开短处,经营长处,把智慧用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就很容易在人生的赛场上领先别人、领跑大众;而愚蠢的人是抛弃长处,经营短处,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自己不熟悉或不擅长的方面,结果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或者永远在泥沼中跋涉,永远与成功无缘。经营自己的特长,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特长。遗传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一对基因所决定,另外还有五对次要的修饰基因,它们决定着人的天赋,起着降低或提高智力水平的作用。一般来说,人的这五对次要基因总有一两对是好的。也就是说,一般人总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与素质。有些人有一定的特长,却没有干出一番事业,取得一定成就,很大原因是缺乏毅力。还有一些人的特长可能是冷门,短时期不能带来功名利禄和滚滚财富。于是,他们放弃了。殊不知,放弃特长,就等于放弃最有价值的事业。你可能在某些专业也能取得成绩,但远远没有经营特长所取得的成绩辉煌。季羡林的特长是古文字,这在别人看来是很冷僻的领域。但他一直坚持,最终成为一代大师。让特长更长,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虽然人人都有特长,但特长不是一下子就展露出来的,需要努力培养挖掘才能得到,有时甚至还需要自我否定、自我抗争。先生开始学的是地质学,后来学了医学,当他把这两者都否定后,一代文学大师就出现了。达尔文酷爱自然,他父亲一定要他学医,但他不遵父命,听从特长的召唤,终于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有些人有特长、有天赋,但最终却归暗淡,结果成了柳宗元笔下“仲永式”的悲剧,就是由于缺乏后天勤奋所致。特长加上勤奋,才能比翼双飞。不然,只会昙花一现。法国作家福楼拜说:“你要描绘一个动词,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动词;你要描写一种形状,就要找到唯一的形容词。”那么,你要经营自己的特长,就要执著坚持,努力追求专业的卓越、生命的璀璨。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男孩子学点什么特长_百度宝宝知道第3件事:发现孩子的天赋与特长
来源: &&&&
作者:陈静 &&&&
日期: &&&&
&&& 孩子的与从不会轻易地表露出来,我们要从小事中观察孩子的内在潜力,从而正确指引孩子的发展方向。&&&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是每个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知道自己的孩子聪明肯学,想让他有些特长,却不知从何下手。您是否始终在猜测:&&& 自己家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 有了特长,长久地学习下去,又能否将“特长”变“擅长”?&&& 特长究竟能给孩子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好处呢?&&&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与特长,关键在于是否表露出来。我们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细心观察孩子,以得出结论:&&& 孩子是否善于背诵较长的诗句篇章?&&& 当您第二次给孩子讲述同一个故事时,如果说错某一个地方,孩子是否能立刻察觉?&&& 当您带孩子走街串巷时,孩子是否能指出曾经到过的地方?&&& 如果一些类似的问题您都答“是”,说明您孩子的记忆力相当不错,在语言方面有一定的天赋。&&& 孩子是否一听到音乐就会跟着翩翩起舞或小声哼唱?&&& 孩子日常的举止动作是否优美协调?&&& 孩子是否能很快学会骑自行车?&&& 显然,答“是”的家长可以相信:孩子有一定的音乐天分,平衡能力也相当不错,学习舞蹈、音乐也许是发挥孩子长处的方式。&&& 当孩子在玩玩具时,他是否会自动按颜色大小给玩具分类?&&& 当孩子涂鸦时,孩子对色彩是否有鲜明的喜好?&&& 孩子是否喜欢用鲜艳的色彩为图画涂色?&&& 孩子是否喜欢异想天开?&&& 这些都说明孩子很可能在绘画方面会有所发展。&&& 其实,只要注意观察,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耀眼的闪光点”。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所以不要指责自己的孩子无能,那样做只会伤害他幼小的心灵。&&& 有一句老话叫做:“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同样可以说,孩子不是缺少天赋,缺少的只是父母发现孩子天赋的眼睛。&&&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擦亮眼睛,善于做孩子的“伯乐”。通过观察和了解来分析孩子的喜好。不盲目地追随潮流,能明确地找出符合自己孩子性格及特点的专长并帮助孩子加以学习。这样的引导才是正确的做法。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健康第一屏&正文
天赋检测背后家长的焦虑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一口唾液,测出孩子的天赋。他可能是下一个博尔特,也可能成为下一个朗朗。”看到这样的广告,你心动吗?
为了预测孩子的天赋,中国很早就开始在新生儿周岁时举行“抓周”,以孩子选择抓起书、笔、纸还是钱,预测他们未来会成为文人或商贾。这种带着娱乐性质的活动寄托了家长的美好期待,如今几乎不会有人当真。然而,有基因检测机构严肃地告诉你,其天赋基因检测能立刻获知孩子具备何种潜质,未来你只管好好培养,一切皆有可能。
“一口唾液,测出孩子的天赋,从检测结果便能一眼看出孩子是运动能力过人、善于音乐舞蹈,还是具有交际天赋,家长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发孩子的潜能,不用尝试那么多的兴趣班来挖掘特长。”“基因检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你的孩子少走10年弯路。”“如果他有运动基因,他可能是下一个博尔特;如果他擅长音乐,他可能成为下一个朗朗。”
看到这样的广告,你心动吗?
“一口唾液就能预测天赋”
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的报道开头提到,一位中国家长忽然让孩子放弃围棋课程,转而学习击剑,原因是根据“天赋基因报告”,她的小孩运动天赋突出,而静态思考分析并非强项。另一位范姓母亲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表示,她的两个孩子均被检出具有极高的绘画天赋,她准备为他们报名艺术课程。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青年参考》记者得到了近20万条链接,相关机构的检测价格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地点遍及北上广深及很多二线城市。
记者汇总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公司的检测方法十分简单:只要在网上注册交费,然后用指定试剂收集孩子的唾液,邮寄到指定地址,过几天便能以App收到孩子的“天赋检测报告”。
一家提供天赋基因检测产品的公司创始人告诉《每日电讯》报,这种检测项目已经过市场多年的历练,不算新兴产品,它以检测者的血液或口腔粘膜细胞提取、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或超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对用户DNA信息进行检测,分析其中包括的疾病风险、用药安全、营养代谢、天赋潜能等信息”。
登录这家公司的网站,记者发现其提供成人健康检测、宝贝密码健康基因检测、宝贝密码天赋基因检测等产品,其中天赋基因检测收费6999元,号称可以一次性检测出孩子的智商、情商甚至天赋潜能,指导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乃至将来的工作能力。
家长:不尽信,却又害怕机会溜走
“虽然中国已放开二胎政策,但大多数中产家庭只打算养一个孩子。面对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和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兴趣班,父母们对孩子的期待越来越高,他们都希望为‘自家孩子到底学什么’作出正确选择。”对于基因检测技术受到关注和热捧,这位公司创始人有自己的看法。
他告诉《每日电讯》报,中国家长普遍存在这种焦虑感,他们害怕为孩子作出的选择不够好,导致其他机会溜走,不仅浪费了钱,还会毁掉孩子的自信。基因检测恰到好处地给这些家长打了一针“强心剂”。
不过,他强调检测结果只是参考,“小孩子被检测出具有某方面的优势基因,不代表他一定能成为这方面的顶尖分子,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天赋起很大作用,后天培养同样重要”。他建议消费者选择有专业实验室和服务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不要盲目相信各种网店。
并且,家长们得到的并不一定都是好消息。周女士选择这家公司做了检测,数日后她被告知,自己一岁的女儿可能有抑郁倾向,视力也不佳。周女士觉得检测结果“比较靠谱”,因为女儿近来脾气暴躁,非常固执。
对于这种“黑科技”,很多人觉得新奇,半信半疑者也不少。《青年参考》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家长,其中有4人明确投了“反对票”,表示不会带孩子做此类检测,另有3位认为“如果价格合适可以一试,但不会尽信,只把检测结果视为教育参考”。
30岁的全职妈妈小谢不认为有必要让孩子接受检测,她相信教育应该顺其自然。在她看来,天赋基因检测受热捧的背后是深刻的社会因素。“中国家长和西方家长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无法接受孩子将来可能是普通人。但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就是现实。我们所谓的‘最成功的人’一定是极少数的,而绝大多数是普通人。”小谢说,“至于孩子的未来,我没有让他成功的欲望,所以普普通通培养就好。但我不会放弃对孩子兴趣和潜能的开发,我觉得天赋这种东西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发现的。”
年近40的王先生刚刚抱得二胎,他对检测的准确性表达了质疑:“假如检测结果不准呢?我的孩子明明具有某种天赋……”
来自广东的鞠女士也有些迟疑。在她看来,天赋基因检测与前几年流行的测骨龄、测智商类似,而广东佛山等地近来还出现了以指纹、掌纹分析孩子性格与潜力的做法。“这类测试到底有多少科学论证支撑?市面上的说法都比较模糊,还是谨慎观望的好。”
专家:不要草率决定孩子的未来
“通过基因去分析人体潜能和性格特征,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浙江大学遗传与基因组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祁鸣曾向国内媒体表达过对天赋基因检测的专业认识。
“科学上从来没有(定义)一种基因是天赋基因,我们对基因与才华的关联度认识还比较弱,到底哪个基因与什么才华有关系,关联度有多大,认识还很粗浅。只有个别能力是比较清楚的,像肌肉爆发力、肌肉耐力、骨密度水平等。市面上的某些天赋基因检测项目,很可能是对一些基因相关性功能的曲解。”祁鸣说。
英国斯旺西大学应用伦理学教授麦克·麦克纳米也对这种“前沿技术”非常谨慎。他指出,基因检测是将复杂情况极度简化的测试,看上去很有诱惑力。“人们过度相信基因技术能预测天赋,是因为基因技术已被想要牟利的商业公司过度包装了。”
从专业角度,供职于华大基因公司的尹烨曾发表文章质疑天赋基因检测背后的科学性。“大部分开展天赋基因检测的公司,在预测学习能力天赋时会引用一篇2006年的文献作为检测CHRM2基因的依据。在这篇文献中,作者肯定了CHRM2基因的多态性与智力有显著关系,但其中涉及的样本仅仅是基于304个荷兰家庭中的667人,凭此就将其作为中国儿童智力预测的参考依据,是否过于草率?”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毁掉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个天赋基因检测”。尹烨指出,当家长希望孩子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应细心观察并予以引导,而非仅凭一纸报告就规定了孩子还未展开的人生,盲目鼓励孩子去当“世界上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或劝慰“放弃吧,你的基因决定了你不会成功”。
麦克纳米也认为,如果父母想知道孩子能否成为伟大的短跑运动员,或者其他领域的天才,不如多用心观察自己的孩子。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李非
点击加载更多
健康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孩适合学什么特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