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一个人最等的不耐烦地就是排队了,到医院去门诊看点老偏方小病一扫光和挂号就要排队

医学会议频道
聚焦转化医学和多学科融合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叹息!6名外国人在中国看病,得出的结论是……
作者:佚名&&&来源: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在公立医院看过病的外国朋友,看看在他们的眼里,在中国看病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脚扭了,在一位中国同事的陪同下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看病。到医院后先去了服务台,问医生我是否应该看骨科门诊?她很肯定地说,是的!骨科在二楼,因没有电梯,同事搀扶着我一步一步地上楼梯,终于到了二楼,发现骨科门口很多人在等。没想到就要轮到我时,女护士说,你不能看门诊,3天以内该看急诊!可是刚刚楼下服务台的医生明明是叫我看门诊的,没办法,只好去看急诊——而且得重新挂号。没想到的是,新建好的急诊大楼看上去挺气派,但结构复杂得不得了,我们得先从天桥过去,绕了半天仍然找不到电梯,同事看我疼得要命,就自己跑到急诊大厅挂号,可是医生不让挂,让他先把我带到预检台,然后才能挂号。真没想到在中国看病会这么复杂,我的同事也很不耐烦了。从进医院大门开始已经30分钟了,居然还没看上病。终于办好了一系列手续坐到了医生眼前,医生只用了3分钟的时间就开出处方让我们去拍片子。交完费,我问护士小姐在哪里拍片?护士态度很好,耐心地说:“先上3楼,过天桥,去急诊老楼,然后再下到1楼,左转!”我一听,差点没晕过去。又是一番艰辛跋涉后,开始拍片,一大群学生气十足的医生围着我指指点点。同事后来告诉我,那些是实习医生,当时我感到非常尴尬。总算拍完片,又被告知两小时后取片,同事开玩笑说:“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四处转转。”我忍不住喊起来:“饶命吧!我这脚还能再转吗?!”然后我俩不约而同地苦笑起来。加拿大每个人都有家庭医生,有病就找家庭医生看,我们和医生住得很近。没想到在中国看病要这么奔波,没点体力还真不行呢!中国医生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专业素质非常高,中国一些医生的医术甚至比欧美国家的一些医生要好。但是在中国看病和在英国看病,医生的态度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在国外,病人是上帝,医生很多时候是服务人员。而在中国,医生变成了上帝。在英国,人们生病的时候很少去大医院。在每个社区内都会有一个社区诊所,里面会有十几个医生,这些医生不会分头颈科、骨科和内分泌科,他们都是全科的医生,居民进入社区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识“自己的大夫”,这些大夫每个人可能会分上10几到几十个患者,医生了解每一个患者家里的家庭成员,患者有什么爱好,什么生活习惯,有没有什么老病根。所以,患者有什么小病都去社区医生那里解决,社区医生的态度非常好,因为只要他负责的十几个患者大多不喜欢他,他就有可能下岗。医生那里有每个患者的资料,或者说患者情况已经在他们心里,这样的“自家人医生”,让患者感觉很温暖。中国的医院里,也有不少医生的态度很好,但总体印象还是跟国外有很大差距。有一次我去北京的一个大医院看病,那次看病我排队排了一个下午,前面的患者时间都很长应该是医生和他们说了很多,后来快下班了,还剩我们几个患者,速度就变得很快,每个人两分钟吧。后来我进去了,医生问我什么病,天哪?我如果知道为什么要来医院?那个医生当时有点不耐烦,告诉我今天晚上什么检查都做不了,明天上班再来吧。我这一个下午就这样浪费进去了。不过,我后来也慢慢理解了中国医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态度。一次我早晨出去散步的时候,看见协和医院的停车场那边有很多很多人,以为出了什么事故,问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是患者在排队挂专家号。我想,中国大医院的医生每天要面对太多的患者,由于太累了,所以心烦。中国医生的医术很好,要是在态度上能好一些就更好了。其实,中国可以效仿国外,多一些社区的医生,这样大医院人少了,医生态度就好了。前两天,我有点感冒去了医院,我发现中国医院的各种硬件设施明显提高了,但软件就不行,医生对病人的态度特别冷漠,架子大。挂了号,到诊室外等候时,秩序非常混乱。排队等候的人很多,而叫号的护士又不按照号码的顺序叫,常常会有晚来的人和她打声招呼就先进去看了,这让那些来得早的人感到特别不公平。就这样,我看病一共等了三个多小时,快到中午了,医生们要吃饭了,看病的速度也快了起来,轮到我时,医生给我看病只用了三分钟,并且给我开了一大堆的药,我去交费时,竟然有三百多元!我心里就直嘀咕,一个小感冒要这么多钱啊?我觉得医生给病人开出的处方,未必是最有利于病人康复的一种方案,却一定是很贵的方案,这些医生有点像是生意人,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工资和奖金是和他所开药的金额挂钩的,说不定这里面存在一个过度治疗的问题。有一次我生病了,就去了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一家大医院。当刚一进医院的门,就有一种扑鼻的气味,地上有的地方有脏水。候诊室里有很多的人,有的人衣衫褴褛,躺在候诊室的座位上。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空气很污浊,可能是由于人多的原因吧,地上有很多的杂物,这些杂物根本没有人去清扫,当时我觉得这家医院的环境很脏,就想去洗手间洗一下手,结果发现洗手间里面更脏,这让我很愤怒,医院里是病菌最多的地方,如果医院里卫生做得不好,患者来了就会被传染上其他的疾病,即便不会被传染,患者的心情也会很压抑,比如说我,比如说很多爱干净的女孩子,谁会愿意来这样的医院看病呢?
除了脏,在这家医院中,还特别容易迷路,指示牌通常不是很清楚,总是需要问路才能找到想去的地方,很不方便,如果是有紧急病症的病人,会是多么着急啊。但是中国的医院取药很方便,看病、拿药在一个楼,不用走太多路,但是等着取药要浪费很多时间。去年我带一个朋友到浙江中医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病,朋友得的是肝炎,胃口差,没有力气。他在美国也看了很多医生,都觉得很难治。一位年近六十岁的老中医对朋友进行了细致检查后,告诉他:“你这个病只要按要求坚持服药,可以治好。”朋友一听喜出望外。但是拿到大包小包的很多服中药之后,他又觉得不太敢相信,因为这些药竟然非常便宜,总共还不到一百元。谁知,朋友喝了一周的中药后,人有力气了,也能吃饭了。我们去复诊时,那位中医又再次给朋友进行了检查,看着他把脉、看舌苔,我不禁想:没想到中医这么神奇,能用如此简单的方法就正确地诊断疾病。朋友对这位老中医十分佩服,一丝不茍地按照他的话去做,什么时候服药,什么时候复查,都被他仔仔细细写在了每天的日程表上。后来医生又给朋友调整了几次处方,每次都只有几十块钱。半年后,朋友再去医院检查后欣喜地发现,他的肝炎基本痊愈了!诊断简单而正确,用药便宜但见效——中国的中医真是神奇啊!我和老婆计划要孩子了,于是先去趟医院进行孕前检查。朋友们推荐了北京某妇产医院,为了保险,老婆还事先打了电话咨询,对方告诉我们早上七点就开始挂号了。我的姐姐妹妹在我们国家怀孕生孩子的时候,每一次都是事先预约,去了就能检查上。第二天早上七点,我和老婆准时来到了这家妇产医院,进了大厅,我当即跟老婆说:“走吧,别等了!”因为我的眼前全是人,那些弯弯曲曲的队伍连队尾都看不见。老婆回了我一句中国的俗语——“既来之则安之”!等我们好不容易排到窗口的时候,已经八点一刻了,而且据说当时产科的号没有几个了,看看我身后还是很长的队伍,叹了口气。看病的地方是在二楼,我想那上面应该比一楼的人要少一点吧,可上了楼梯才发现,上面的人更多。我和老婆检查的地方在这个楼层的两头,她好办,直接拿了表就排队交钱了。可直到她交完钱我还没有看上,因为我正在跟男科诊室里的医生费劲地交流着。我的汉语不好,医生又不懂英语,于是我们两个就坐在那里等我的老婆来当翻译。我有点纳闷,这个医院到处都是英文标识,但是医生怎么一点英文都不懂呢?难道在这么多的就诊者中,就我一个外国人吗?我问老婆,没有交完所有的钱吧?她说没有,因为所有检查不是交一次钱就完事了。看看周围拥挤的人群,我下决心,带着老婆——逃了!其实我来中国这几年,还真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以前有个头疼脑热,老婆就带我到家附近的小医院看了。比如最近一次我得了疱疹,我们去了昌平中医医院,那里的人很少,我们早上八点到那里,之前也就两三个人在看病,医生的态度也很好。唯一的不足是楼道里灯光比较昏暗,显得很黑。以前只是听说中国的大医院里人多,这一次算是真的见识了!在我们国家,人们更多的是选择去私立医院看病,人少方便,费用虽然比公立医院高,但是可以用医疗保险。最重要的是,那里的医生熟悉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情况。我们的医生很重视和患者的交流,医生就是我们整个家族的朋友。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国外的人员就去高级的私立医院看病吧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免责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学习,不可替代医师诊断或处方,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本站不承担由此导致的相关责任。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
工人在塔台上操作搅拌机,不慎右手卷入料斗。紧急之下,一台大推土机相继将消防...
近日,河北唐山,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麻醉休息室里出现这样一幕:一名3岁患...(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1110850',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因专业而信赖!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广、公信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健康类平面媒体.
31岁寡妇从未找过男人,竟然在养子18岁成年的时候....
[广告]●●●●●●●●●●●
热门公众号Accounts
?第一推?专注于社会化媒体营销:公众号代运营、微活动策划与推广、公众平台功能开发等服务,?第一推?微转化平台(www.diyitui.com)采用大数据整合运营精准引流助力公众号运营.运营咨询电话:9
zzz56788wan
社区交流群
gh_8edbf1c94a4f
关于区块链的财富密码,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郑重承诺:只发精品,拒绝糟粕.
解析?男女情感?;温暖心灵! 发现和分享生活的美感;讨论两性、婚姻、恋爱等情感话题;这里是你情感归宿的小驿站.恋爱技巧、情感咨询、婚恋答疑、心理疏导、排忧解难;你身边最忠实的情感小助手
爱上·微杂志,一款超简单的微杂志编辑工具,可一键上传多张图片,多款主题皮肤随意切换,轻松制作属于你自己的微杂志;还能上传精彩视频,赶紧来爱上APP,记录最精彩的多媒体生活~
平胸穷三代,腰粗毁一生.脸大不是病,腿粗要人命.赶紧关注,轻松?减肥?、轻松瘦到90斤!
qinhewenhua
秦?和?文化竭诚为海内外客户提供上海地区企业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软文投放、商务活动拍摄、多角度现场直播、高端人像摄影鈥︹EURλ媸闭倩角佚『妄?;021-
........好玩
qianjiangwanbao
30年一贯靠谱! 在浙江,新闻最快,资讯最多,服务最全!还能聊情怀、侃八卦!
安徽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 官方微信平台
法国,巴黎,?欧洲?,海外华人的骄傲!海外中文华人门户.战斗在法国,跳蚤市场,?欧洲?点评,留学,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网法国频道,旅法华人战报.合作咨询请邮件
免费提供选车顾问、汽车新闻、新车评测等汽车资讯.汽车牌子哪家强?茶哥每天讲一讲.亲们,需要咨询问题的话可以关注后留言给茶哥哦.
叹息!6名外国人在中国看病,得出的结论是……
&发表于& 19:53:44
????????医院像迷宫,停车排长龙,看病像跑马拉松……对于这些每次上医院都可能碰到的问题,我们已习以为常。我们也习惯了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某某医院不断把硬件设施和国际接轨。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在公立医院看过病的外国朋友,看看在他们的眼里,在中国看病是什么样的感觉。看病是种体力活 唐纳德·柏利(Donald·Bailey) 国籍:加拿大  职业:杭州某通信公司 年龄:32岁  来中国时间:两个月 最大感受:来中国看个病没有点体力还真是不行呢! 最深印象:“先上3楼,过天桥,去急诊老楼,然后再下到1楼,左转!”我脚扭了,在一位中国同事的陪同下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看病。到医院后先去了服务台,问医生我是否应该看骨科门诊?她很肯定地说,是的!骨科在二楼,因没有电梯,同事搀扶着我一步一步地上楼梯,终于到了二楼,发现骨科门口很多人在等。没想到就要轮到我时,女护士说,你不能看门诊,3天以内该看急诊!可是刚刚楼下服务台的医生明明是叫我看门诊的,没办法,只好去看急诊——而且得重新挂号。没想到的是,新建好的急诊大楼看上去挺气派,但结构复杂得不得了,我们得先从天桥过去,绕了半天仍然找不到电梯,同事看我疼得要命,就自己跑到急诊大厅挂号,可是医生不让挂,让他先把我带到预检台,然后才能挂号。真没想到在中国看病会这么复杂,我的同事也很不耐烦了。从进医院大门开始已经30分钟了,居然还没看上病。终于办好了一系列手续坐到了医生眼前,医生只用了3分钟的时间就开出处方让我们去拍片子。交完费,我问护士小姐在哪里拍片?护士态度很好,耐心地说:“先上3楼,过天桥,去急诊老楼,然后再下到1楼,左转!”我一听,差点没晕过去。又是一番艰辛跋涉后,开始拍片,一大群学生气十足的医生围着我指指点点。同事后来告诉我,那些是实习医生,当时我感到非常尴尬。总算拍完片,又被告知两小时后取片,同事开玩笑说:“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四处转转。”我忍不住喊起来:“饶命吧!我这脚还能再转吗?!”然后我俩不约而同地苦笑起来。加拿大每个人都有家庭医生,有病就找家庭医生看,我们和医生住得很近。没想到在中国看病要这么奔波,没点体力还真不行呢!医生变成了上帝米歇尔(Micheal) 职业:某国际学校教师 国籍:英国 年龄:53岁 来中国时间:30年 最大感受:在国外,病人是上帝,医生很多时候是服务人员。而在中国,医生变成了上帝。 最深印象:医院快下班了,诊疗速度明显加快,每个患者两分钟吧。我进了诊室,医生居然问我得了什么病!并说今天晚上什么检查都做不了,明天再来。中国医生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专业素质非常高,中国一些医生的医术甚至比欧美国家的一些医生要好。但是在中国看病和在英国看病,医生的态度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在国外,病人是上帝,医生很多时候是服务人员。而在中国,医生变成了上帝。在英国,人们生病的时候很少去大医院。在每个社区内都会有一个社区诊所,里面会有十几个医生,这些医生不会分头颈科、骨科和内分泌科,他们都是全科的医生,居民进入社区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识“自己的大夫”,这些大夫每个人可能会分上10几到几十个患者,医生了解每一个患者家里的家庭成员,患者有什么爱好,什么生活习惯,有没有什么老病根。所以,患者有什么小病都去社区医生那里解决,社区医生的态度非常好,因为只要他负责的十几个患者大多不喜欢他,他就有可能下岗。医生那里有每个患者的资料,或者说患者情况已经在他们心里,这样的“自家人医生”,让患者感觉很温暖。中国的医院里,也有不少医生的态度很好,但总体印象还是跟国外有很大差距。有一次我去北京的一个大医院看病,那次看病我排队排了一个下午,前面的患者时间都很长应该是医生和他们说了很多,后来快下班了,还剩我们几个患者,速度就变得很快,每个人两分钟吧。后来我进去了,医生问我什么病,天哪?我如果知道为什么要来医院?那个医生当时有点不耐烦,告诉我今天晚上什么检查都做不了,明天上班再来吧。我这一个下午就这样浪费进去了。不过,我后来也慢慢理解了中国医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态度。一次我早晨出去散步的时候,看见协和医院的停车场那边有很多很多人,以为出了什么事故,问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是患者在排队挂专家号。我想,中国大医院的医生每天要面对太多的患者,由于太累了,所以心烦。中国医生的医术很好,要是在态度上能好一些就更好了。其实,中国可以效仿国外,多一些社区的医生,这样大医院人少了,医生态度就好了。一些医生像生意人松崎健吾 国籍:日本 职业:日本驻上海某商贸公司总经理 年龄:44岁 来中国时间:10年 最大感受:一些医生有点像是生意人。 最深印象:医生给我看病(感冒)只用了三分钟,并且给我开了一大堆的药,我去交费时,竟然有三百多元!前两天,我有点感冒去了医院,我发现中国医院的各种硬件设施明显提高了,但软件就不行,医生对病人的态度特别冷漠,架子大。挂了号,到诊室外等候时,秩序非常混乱。排队等候的人很多,而叫号的护士又不按照号码的顺序叫,常常会有晚来的人和她打声招呼就先进去看了,这让那些来得早的人感到特别不公平。就这样,我看病一共等了三个多小时,快到中午了,医生们要吃饭了,看病的速度也快了起来,轮到我时,医生给我看病只用了三分钟,并且给我开了一大堆的药,我去交费时,竟然有三百多元!我心里就直嘀咕,一个小感冒要这么多钱啊?我觉得医生给病人开出的处方,未必是最有利于病人康复的一种方案,却一定是很贵的方案,这些医生有点像是生意人,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工资和奖金是和他所开药的金额挂钩的,说不定这里面存在一个过度治疗的问题。这家大医院太脏了!莎莉(Sheila) 国籍:美国 职业:摄影师 年龄:保密 来中国时间:3年 最大感受:除了脏,在这家医院中,还特别容易迷路。 最深印象:我就想去洗手间洗一下手,洗手间里面更脏!有一次我生病了,就去了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一家大医院。当刚一进医院的门,就有一种扑鼻的气味,地上有的地方有脏水。候诊室里有很多的人,有的人衣衫褴褛,躺在候诊室的座位上。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空气很污浊,可能是由于人多的原因吧,地上有很多的杂物,这些杂物根本没有人去清扫,当时我觉得这家医院的环境很脏,就想去洗手间洗一下手,结果发现洗手间里面更脏,这让我很愤怒,医院里是病菌最多的地方,如果医院里卫生做得不好,患者来了就会被传染上其他的疾病,即便不会被传染,患者的心情也会很压抑,比如说我,比如说很多爱干净的女孩子,谁会愿意来这样的医院看病呢?除了脏,在这家医院中,还特别容易迷路,指示牌通常不是很清楚,总是需要问路才能找到想去的地方,很不方便,如果是有紧急病症的病人,会是多么着急啊。但是中国的医院取药很方便,看病、拿药在一个楼,不用走太多路,但是等着取药要浪费很多时间。中医真是神奇啊!麦克(Mark) 国籍:美国 职业:北京某学校外教 年龄:41岁 来中国时间:2年 最大感受:中国的中医真是神奇啊! 最深印象:看着他把脉、看舌苔,我想:中医用如此简单的方法就能正确诊断疾病。去年我带一个朋友到浙江中医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病,朋友得的是肝炎,胃口差,没有力气。他在美国也看了很多医生,都觉得很难治。一位年近六十岁的老中医对朋友进行了细致检查后,告诉他:“你这个病只要按要求坚持服药,可以治好。”朋友一听喜出望外。但是拿到大包小包的很多服中药之后,他又觉得不太敢相信,因为这些药竟然非常便宜,总共还不到一百元。谁知,朋友喝了一周的中药后,人有力气了,也能吃饭了。我们去复诊时,那位中医又再次给朋友进行了检查,看着他把脉、看舌苔,我不禁想:没想到中医这么神奇,能用如此简单的方法就正确地诊断疾病。朋友对这位老中医十分佩服,一丝不茍地按照他的话去做,什么时候服药,什么时候复查,都被他仔仔细细写在了每天的日程表上。后来医生又给朋友调整了几次处方,每次都只有几十块钱。半年后,朋友再去医院检查后欣喜地发现,他的肝炎基本痊愈了! 诊断简单而正确,用药便宜但见效——中国的中医真是神奇啊!大医院里的人太多!玛戈(Maga) 职业:自由职业者 国籍:摩洛哥 年龄:35岁 来中国时间:7年 最大感受:以前只是听说中国的大医院里人多,这一次算是真的见识了! 最深印象:这个医院到处都是英文标识,但是医生怎么一点英文都不懂呢?我和老婆计划要孩子了,于是先去趟医院进行孕前检查。朋友们推荐了北京某妇产医院,为了保险,老婆还事先打了电话咨询,对方告诉我们早上七点就开始挂号了。我的姐姐妹妹在我们国家怀孕生孩子的时候,每一次都是事先预约,去了就能检查上。第二天早上七点,我和老婆准时来到了这家妇产医院,进了大厅,我当即跟老婆说:“走吧,别等了!”因为我的眼前全是人,那些弯弯曲曲的队伍连队尾都看不见。老婆回了我一句中国的俗语——“既来之则安之”!等我们好不容易排到窗口的时候,已经八点一刻了,而且据说当时产科的号没有几个了,看看我身后还是很长的队伍,叹了口气。看病的地方是在二楼,我想那上面应该比一楼的人要少一点吧,可上了楼梯才发现,上面的人更多。我和老婆检查的地方在这个楼层的两头,她好办,直接拿了表就排队交钱了。可直到她交完钱我还没有看上,因为我正在跟男科诊室里的医生费劲地交流着。我的汉语不好,医生又不懂英语,于是我们两个就坐在那里等我的老婆来当翻译。我有点纳闷,这个医院到处都是英文标识,但是医生怎么一点英文都不懂呢?难道在这么多的就诊者中,就我一个外国人吗?我问老婆,没有交完所有的钱吧?她说没有,因为所有检查不是交一次钱就完事了。看看周围拥挤的人群,我下决心,带着老婆——逃了!其实我来中国这几年,还真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以前有个头疼脑热,老婆就带我到家附近的小医院看了。比如最近一次我得了疱疹,我们去了昌平中医医院,那里的人很少,我们早上八点到那里,之前也就两三个人在看病,医生的态度也很好。唯一的不足是楼道里灯光比较昏暗,显得很黑。以前只是听说中国的大医院里人多,这一次算是真的见识了!在我们国家,人们更多的是选择去私立医院看病,人少方便,费用虽然比公立医院高,但是可以用医疗保险。最重要的是,那里的医生熟悉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情况。我们的医生很重视和患者的交流,医生就是我们整个家族的朋友。鼓励小编,底部点赞↓↓↓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时报】(jksb2013)综合自《健康时报》第01版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010-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贾慧慧
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且版权归属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鑰佸?鍦ㄤ腑鍥界湅鐥呯殑鎰熻?銆愮繝宄﹀惂銆慱鐧惧害璐村惂
&&&&&&&&&&&&&&&&&&&&&&&&&&&&&&&绛惧埌鎺掑悕锛氫粖鏃ユ湰鍚х?涓??鍒帮紝鏈?惂鍥犱綘鏇寸簿褰╋紝鏄庡ぉ缁х画鏉ュ姫鍔涳紒
鏈?惂绛惧埌浜烘暟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病不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