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到安福汽车时刻表祭念碑上刻有多少位英雄

【上海革命烈士纪念碑】网点,地址,电话,营业时间-大众点评网
大众点评微信公众号
大众点评QQ公众号
华北东北:
华东地区:
中部西部:
华南地区:
国外热门:
商户没有被收录?
您对搜索结果:
非常感谢对大众点评的支持
请勿重复提交
遇到什么问题?
(C)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那些依然鲜活的名字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共牺牲了48000多名红军英烈,而刻在井冈山烈士纪念碑上的只有15744人,还有3万多名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安福寅陂桥战斗纪念碑
贺国中烈士
刘之至烈士
伍中豪烈士
站在武功山上,眺望泸潇大地。一幅幅不能忘却的井冈山斗争画卷,徐徐展开。贺国中、刘之至、伍中豪等逝去的红军英烈的名字,依然鲜活在我们的眼前。
素有红军虎将之称的贺国中,湖南娄底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平江起义,后随彭德怀上井冈山。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随营学校教育长、红军纵队长等职。在第三次反&围剿&中,他受命坚守井冈山桐木岭哨口,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向赣南突围时,他冲锋在前,阻击敌人;于都一战,他英勇顽强,毙敌三百有余,缴枪六百余支,取得了井冈山突围后第一个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
可是,在80多年前的寅陂桥畔,他的壮丽人生在这里戛然而止,令人感叹。
1929年7月中旬,彭德怀奉命率红四军第五、第六纵队从永新出发,经莲花走西路去攻打安福县城。经过洋溪时,打垮了安福洋溪靖卫团赵金清部,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然后,部队冒雨前进,进至寅陂桥时,遭遇敌第十二师一个工兵营和靖卫团。敌军在红军的包抄攻击下,向县城后撤,闭门死守不出。此时,才知道城内守敌不是一个营,而是一个多团。为了避免与敌军硬拼,彭德怀率领部队连夜由来路返回在利田宿营。第二天凌晨,红四军第五、第六纵队冒雨向永新进发,不料在寅陂桥头遭到从莲花方向开来的敌金汉鼎部之第七十团,和安福、永新的国民党军队,以及江口、严田的靖卫团的伏击。敌人从正面、后面和两翼向红军发起猛烈进攻,而北面的泸水河此时正涨洪水,无法徒涉,情况十分危急。经过激烈战斗,红军才冲出敌人重围,经上谷、陈山回到永新。这次战斗,红五军参谋长刘之至、纵队长贺国中牺牲。
贺国中,这位红军年轻的红军指挥员,头部中弹,永远倒在了小山坡上。他牺牲得很壮烈,他是在冲向山顶敌人时倒下的。倒下时,他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手里还紧紧地握着他那把心爱的手枪。这位骁勇善战、胆识过人的红军虎将,这位身材魁梧、性格豪爽的湖南年轻小伙子,没能给家中的妻儿留下只言片语,就这样匆匆地走了,长眠在寅陂桥畔的青山之上。如今,寅陂桥战斗遗址已经落成,这里成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清明时节,总有成群结队的人来此凭吊英灵,接受心灵的洗礼。
同是黄埔军校生的刘之至,曾任叶挺独立团第一营三连排长、连长。独立团改编后,任汉川县公安局局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三营营长。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参谋长,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师参谋长以及第十师三十团团长、第二十九团参谋长,红五军参谋长等职。井冈山斗争时期,他还兼任过军官教导大队和井冈山红军学校的军事教官。
在兼任军事教官期间,刘之至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克服一切困难开展教学。没有凳子,就席地而坐;没有黑板,大石板就是黑板,没有粉笔,小木炭条就是粉笔;没有跑道,崎岖的山路就是跑道;没有障碍训练设施,山野就是天然的设施。在大小五井扼守哨口时,他与学员一道,挖壕沟,运树木,削竹钉,修工事,做到教学一致,学用结合。他还经常组织学员讨论战略战术等问题,向学员响亮地提出了&每个学员争做&张飞加诸葛亮式&的战士&的口号,教给学员&旋磨打圈&的游击战术。他是我军最早的军事教育人才之一,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所任教的井冈山红军学校,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却为红军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政治军事干部队伍,被誉为&国防大学的根&。
1929年7月中旬,在攻打安福县城的寅陂桥战斗中,刘之至不幸牺牲,年仅28岁。
被称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手下的&三骁将&之一的伍中豪,参加过北伐战争和秋收起义,历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军事教官、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红四军前委委员、红十二军军长、红二十军军长等职。
他曾有诗云:&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看伍中豪在诗中的铿锵誓言,就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决定转兵农村,进军井冈山,遭到不少人反对,但伍中豪坚决支持毛泽东。随后,他又建议毛泽东&时东时西,时分时合&甩掉追兵,结果顺利抵达三湾。1928年2月,他率部运用围城打伏击的方法解放了宁冈城。1929年5月,他率部三次攻打龙岩,全歼敌陈国辉旅2000多人。1929年1月,毛泽东决定红五军与红四军32团留守井冈山,红四军28团、31团则向外发展。但对于发展方向,存在不同意见。最后毛泽东采纳了伍中豪的意见,进军赣南,打开了江西苏区的新局面,成为后来中央苏区的雏形。后来在赣州楼梯岭会议上,毛泽东说:&红军在赣南有今日之发展,伍中豪应记第一功。&
1930年10月初,伍中豪奉命带领一个警卫排,从吉水出发,取道横江渡,去调集赣西南各县独立团集结,在途经安福县城时,突遭敌安福靖卫团袭击。由于敌众我寡,再加上仓促应战,战士死伤过半。伍中豪立即组织突围,且战且退,至安福城郊的亮家山时,弹尽粮绝,伍中豪英勇牺牲,年仅25岁。
亮家山,安福城郊的一座小山。这里竹树苍翠,僻静清幽。今天,附近大塘村的村民们,怀着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自发组织起来,已经将伍中豪烈士墓修葺一新。每逢清明冬至,前来祭奠烈士的人络绎不绝。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共牺牲了48000多名红军英烈,而刻在井冈山烈士纪念碑上的只有15744人,还有3万多名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在安福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红军的足迹,攻打安福城、夜袭洲湖镇、陈山血战、武功山游击战&&一寸山河一寸血。不知道有多少红军战士,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异乡的青山之上。
责任编辑:京敏
中国吉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中国吉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吉安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吉安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7年整理]博物馆讲解词--安福.doc 4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2017年整理]博物馆讲解词--安福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安福县博物馆基本陈列讲解词
撰:何财山
一、安福县孔庙建筑介绍
到过安福的游客都知道安福有一座名扬省内外的千年文庙,如果你细细地品味她,将会为她精美的姿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痴迷……
安福文庙(也称孔庙)坐落在安福县城南侧,于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开始建造,经历了元、明、清三代并多次维修扩建,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现存建筑面积近3000m2,占地面积约10000m2,约为清代规模的五分之二,是江西省保存较完整的孔庙之一(孔庙古建筑遗存)。
安福孔庙是根据明清两代皇帝钦定的天下孔庙样式建造的,又结合了南方园林建设的特点。现存主体建筑有灵星门遗址、下马碑、泮池、圆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庑、西庑、露台、大成殿、石雕陈列馆等。主要建筑分三进贯穿于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利用层层推进的门阙、津桥、院落来丰富空间的变化;以柱廊回折来体现殿堂的幽深肃穆;以双层出阁的屋顶和龙首飞翘的檐角来衬托门殿的庄重雄伟。那青石砌筑的露台;清爽耀目的筒瓦;整齐柔和的窗棂格扇……晨钟暮鼓声、香火缭绕雾,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久远的古代文明世界。
从灵星门遗址两个石鼓中央穿行至鹅卵石铺成的道口,一块禁碑直面来客:“文武官员于此住轿下马”。顺着石道直通圆桥,圆桥为三拱石桥,连接泮池上的南北入口通道。泮池是孔庙特有的建筑,传说为孔子洗墨而设置,也有面水为吉的含意。古代童生入县学便称为“入泮”。
过圆桥经过一条笔直的卵石道,便可走进大成门。大成门气势恢宏,十根硕大石柱高高耸立,石柱上的斗拱托起粗大的梁架。中间两根镂孔飞凤盘龙柱,一凤一龙架云海波涛腾空而起,栩栩如生。每一片龙鳞、每一叶凤羽,都雕刻精致,线条流畅,深浅相宜,毫无瑕疵,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娴熟技艺。大成门前后有厅,厅中抱夏出阁,富丽堂皇。厅堂两侧为乡贤祠和名宦祠,古时用来纪念爱民官吏和本地贤达。
进入大成殿,三尊高大塑像威严地立于神台之上。中间面目慈祥、腰佩长剑、打着手印的即为孔子,左右分别是孟子、荀子,均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神台下左右两侧排列有明代状元、内阁首辅彭时,理学家邹守益等20尊人物塑像,他们是安福籍古代文化名人,曾被当地民众奉至乡贤祠。将他们与圣人共奉大殿,既是安福孔庙的地方陈设特点,也表达了世代安福民众对这些忠良名士的崇敬之心。各地孔庙均为儒家活动场所,安福孔庙却与道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成为另一道别致的人文景观。道教上清派开山师祖魏夫人曾在孔庙左侧池塘里立丹霞观,炼丹修道。相传荷池内哇声如潮,忧人清修,魏夫人遂丢一丹丸入池,从此虽见青蛙蹦跳,不听青蛙吵闹。至清代,丹霞观遗迹仍存,与孔庙附属建筑“文昌阁”、“明伦堂”、“正斋”及“青云桥”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安福孔庙之所以辉煌甲与他县,是因为安福民间崇文尚教的传统经久不衰。“盘箕晒谷,教崽读书”是妇幼皆知、代代相传的家风古训。安福自古称“文章理学忠节之帮”,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无论是城里还是乡村,无论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还是贫寒小户,都不遗余力倡建书院、扩修学宫、弘扬儒学,为推动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再者,安福古代建筑人才也享有盛名。明代正德年间进士、工部尚书欧阳必进曾为皇帝主持修缮北京紫禁城中的东西门楼,新建了三座殿堂。安福孔庙的维修扩建与他的直接指导分不开。
~1125)于原址重建。明正德十六年(1521)再次倒塌。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重建今塔。塔高40米,9级8面,系楼阁式砖塔。底层围径34.4米,塔身用特制的大型青砖磨沿对缝,以桐油糯米汁拌石灰浆砌成。每层有斗栱、塔檐,4门4龛,从塔墙内壁台阶盘旋而上,可直登最高层,远近景观尽览无遗,中有束腰,主要构件器表铸凸弦纹、莲瓣纹,束腰件上镌有铭文。经400余年风雨,仍未生锈。建筑造型高15.1、宽12.7厘米;一为神童像,立姿,与底座相连。底座呈圆形,束腰,上下有凸莲瓣纹。神童半裸,身穿吊带肚兜,左手上举,食指直指上空;右手直上半握,食指指向地下,似有“顶天立地”之意。底座后阴镌3竖行铭文,文曰:“施刘普智、僧净溶供养”。塔身内第五层嵌有1通碑刻,竖镌明代赵可与撰《东山塔募缘疏》。该塔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1959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略)
洞渊阁——位于安福古城址北门外,正面长23.7米,侧面宽27.7,高15米,占地面积656平方米,系砖木结构的古代名阁。据《安福县志》记载,该阁是古代洞渊延真观遗存的主要建筑,后晋年间(936—947)刘悟真建,距今有1054年。宋代章盛弃官来此修道,以符药为民疗疾。阁毁后,邑人彭梅叟独资重建以纪念表彰。清咸丰五年(1855)毁于战乱,同治五年(1866)重建。该阁高耸于泸水河畔,与凤林古桥遥相对望,形成文明古城的一大风貌。阁楼道与墙外四周回廊相通,登临于上,古城风光尽收眼底。它历史悠久,明初曾设道会司于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安福县甘洛乡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地址:安福县甘洛乡石陂村石陂街
邮编:343222
邮箱:afx_
您现在的位置:&
安福县三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基础资料汇编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1,296
基础资料汇编目录
第一章&&地理位置
安福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的西北部。地处东经114&-114&47&,北纬27&4&-27&36&之间。东邻,南接永新,西与、萍乡接壤,北和宜春、交壤。全县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59千米,总面积2793.15平方千米。距省会南昌市278千米,距吉安市区59千米。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2469.96千米,其中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境内段6.62千米,省道166.70千米,县道278.7千米,乡道665.29千米,行政村及自然村水泥公路1352.65千米。县内公路密度为88千米/百平方千米,平均每万人口拥有公路61.6千米。全县县至乡、乡至乡、乡至行政村油(水泥)公路通畅率达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2.2%,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省道为骨架,县道为支撑,乡村公路为纬线,分文铁路横贯南北连通四面八方的交通网络。
全县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59千米,总面积2793.15平方千米。辖7个镇、12个乡,总人口3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万人。甘洛乡是安福的重镇之一。
&甘洛乡地处安福县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东南与吉安县交界,西与洲湖镇毗邻,北与寮塘乡接壤,总面积70.5平方公里,2641户,总人口12381人,耕地面积1432公顷,森林面积3200公顷。陈山河由南向北横穿乡境,安(福)永(新)公路与竹(江)洋(门)公路穿越乡境。乡人民政府座落在陈山河旁的石陂村村头自然村,离安永公路2公里。1988年设置行政村10个;2003年合并为9个,84个村民小组,69个自然村。
&&甘洛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古曾孕育了多少志士仁人和的豪杰,直到今日仍然是人才辈出。自古就有刘铎、等历史名人。谈起刘铎,就得从三舍村说起。
三舍村位于甘洛乡政府所在地石陂村东南11公里的山冲里,东、南、西分别与吉安县的浬田乡、官田乡和天河镇接壤,诶面与本乡的西溪村、南阜村交界。全村面积9.6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三舍自然村村是三舍行政村的最大村落,设5个村民小组,刘姓占90%,计128户。
最为三舍村人引以为荣的是三舍村层出不穷的杰出人物,包括29个举人,其中12个进士,2个尚书,这就是三舍村,一个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大村落。
第二章&&自然地貌
1、地形地貌&&
&安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武功山脉屹立于县境西北部,雄伟峻峭,主峰金顶(又称白鹤峰)海拔1918.3米,是江西省境内(不与邻省交界)最高峰。陈山山脉自湘赣边界的永新、莲花进入安福西南,向东偏北延伸,止于县境中部,走向与武功山大致平行。县境南部和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形。东南地势低平。附近可面,海拔57.5米,为安福县最低点。县内大小河流纵横,主要的有泸水、和。
&&三舍村四面环山,山山重叠,在中心地带自然形成一条宽约1公里,长约3公里的峡谷平原。
(1)气温:安福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秋冬冷而干燥,夏季热而潮湿,春夏之交多雷雨,伏秋之间长久晴。四季特征是:春季气候温和、阴雨连绵,日照少,冷暖空气交锋频繁。夏季是全年最长季节,初夏气候温暖,降水多而集中,盛夏高温少雨,天气炎热,常出现干旱。秋季气候凉爽,北方冷空气入侵频繁,常出现久晴少雨天气。冬季因受冷高压控制,寒冷干燥,雨雪天气多,多刮偏北风,是全年最冷的季节。年平均气温17.7℃,最热月为7月,年平均气温2&8.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9℃。
(2)光照:年平均日照时数1649小时,山区日照偏少,年无霜期279天,最长323天,最短247天。适宜农作物和林木生长。
(3)雨量与蒸发:年均降水量1553毫米,平均降雨日166天,降水明显集中在春季和初夏。
(4)风向:平均风速为2.2米/秒,多以北风和偏西风为主,大风年平均为3.8次,最大风力为10级。
4、水文条件
&三舍村地势西高东低,来自西南高山方向的龙泉溪流、观音屳溪流、老虎坑溪流,在三舍村汇合成洽水江,完全保障了两岸米窝垅千亩农田的灌溉。内含水塘100余口,一座小(二)型水库。
5、生物资源&&
安福县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66.62%、山地占15.07%、平原占18.31%。全县共划分8个土类、11个亚类、41个图层、112个土种,主要由水稻土壤、潮土、石灰土、紫色土、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等。安福还是全国著名的&樟树之乡&、&生态示范县&,植被丰富、四级常绿。三舍村东南西北均有大小山岭,山岭下中间小盆地,丘陵交错,植被良好,野生动物品种丰富,境内田畴成片,农作物主要种植双季水稻,旱作物主要为油菜、花生、大豆、红薯等。
第三章&&社会经济发展
甘洛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种稻谷兼种少量经济作物,是全县六个特困乡之一。三舍村传统经济以种水稻为主,兼种大豆、红薯、花生、油菜,养殖以猪牛、养鸡鸭为主,林业以松、衫、竹为主。少数村户有面积不大的果园,兼有少量的油茶、油桐、茶叶。三舍村蕴含着丰富的庐陵文化内涵,很有教育意义和开发旅游价值,其旅游业也将迅速成长。
第四章&&历史沿革
三舍自刘氏始祖刘适于1060年析居以来,发展是波浪式推进,人丁最盛时男妇丁口盈万,僮仆,号小姓者数万户,人溢于地,财溢于库。
千年历史,地名也几度变更。初为上井,因有一池清泉喷涌,用砖围砌于村西头,故称上井。继而开塘养鱼,塘前是宽广的米谷垅,后是撑天大树,名曰谷木塘。人丁繁衍,因村盘太小,人口遂向东移。此时适之孙璞,重孙愍,玄孙员,皆中上舍生(相当后来的进士)&乡人荣之。称为三舍&一直沿袭至今。
元末时&僮奴乘畔肆叛,族几复&家奴造反戳杀刘门,有的被迫外逃。今江西永新大神,泰和七都,还有广西、湖北等多处三舍籍人都是在这种形势下外迁定居的。后族中官员&乞师郡城,剿之&。平叛后,已元气大伤,人丁萧条。
明末,魏忠贤制造&东林党&案,忠臣刘铎迫害致死株连乡人,刘氏再一次遭殃,多人迁往湖南的宁乡、衡阳、邵阳,四川的云阳等地。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舍的苏区,曾有&小井冈&之称,红军扩红,国民党绞杀,在长达数年的拉锯战中,元气丧尽,许多人离乡背井,有的再也未重归故里。到民国末年,刘氏望族不足百户,所见之处,断垣残壁,荆棘丛生。
昔日三舍池域甚广,今吉安县的梅花、水源村,其村民大多数为三舍从外县雇来看山的棚民,周围数万亩山林、水田为三舍财主买下,属三舍管业收租。山坡上有一排排祖坟,至今有后人的还每年都要去祭扫。
三舍村在解放前一直属安福县道南镇洲湖乡管辖。1930年属县苏维埃第一区(后改为第八区),1934年为红色游击区。解放初属第三区南阜乡,1958年属甘洛公社,1968年并入洲湖公社,1972年复为甘洛公社,后改为甘洛乡人民政府至今。
第五章&&谱序选编
1、三舍刘氏族谱序
南京太常寺少卿安成刘公绍和尝续其先世所修族谱,既自序以锲诸梓矣,间又征予序一言首简,予辱与绍和同年且同出翰林,同宦两京交相厚也,奚容以不文辞?刘氏其先南康人,江南李氏有国时,有任为其工部尚书,特授进奉使讳适者,其始祖也。君造,吉州推官。孙璞举进士,未授官,而李氏失国,工部率其子孙婚居于安祖县谷木塘,乡之人,犹以贵胄目之,更名日进士塘,至宋有曰愍曰员日知刚者,三世皆上舍生。故乡人又目其居曰三舍。其后有官国子四门助教武进县尉高州税使。终宋之世,其簪缨蝉联不绝。然则刘氏故衣冠族也。族故有谱,始作于九世祖南寿,至十六世祖又续修之。盖至于今,二十有四世矣。合族千余指,分房数十派。而居不出乡。统不违宗祖,虽迁传次不乱,服虽尽而爱敬不渝,斯谱之力也。夫谱以奠世系,辨昭穆周官小史氏之职也。宗法废古,犹赖有谱牒,而叔世以还,谱学又废、或作于先者无传,或述于后者罔继、衰宗落族,吾无望乎尔!至于世臣大家,亦复寥寥噫!吾何籍以微文献哉?是宜绍和之笃意于斯也抑!予闻宋下江南,凡李氏故臣多录用之,独工部耻事父子遂去显即隐弃富贵如敝屣。及宋亡文信公举义兵,十五世祖号莘隐者、特辇米犒师。公异之,屈授一官。去不顾。世德相承,至绍和之考,赠太常少卿祖昭甫。屡叶修行谊,周惠宗姻,俾无寒饥,振绥乡闾,俾无有阽危者。然则刘氏固礼义之族,而又非特衣冠而已也!经曰:《食旧德》传曰:《公之孙必复其始》是宜绍和之显庸于时。以克亢其宗也。旧谱凡若干卷,绍和益修之。至若干卷列图。分族所自出者,为详亲亲也。其未也。又益以簪缨志一卷。儿仕有秩次者与焉。夫贵,贵义也。亲亲仁也。仁义者,士君子立身之节,治家之大大闲也。绍和既允蹈之,咨尔后人,尚钦承之。以不闲,以无隳其节哉!
&&&&&&&&&&&&&&&&&&&&&&&&&&&&&&&&&&&&&&&&&&&&&&&&&&&&&&&&&&&&&&&&&&&&&&&&&&&&&&&&&&成化十岁在甲午夏四月朔旦
&&&&&&&&&&&&&&&&&&&&&&&&&&&&&&&&&&&&&&&&&&&&&&&&&&&&&&&&&&&&&&&&&&&&&&&&&&&&赐进士及第朝列大夫南京国子祭酒&
&&&&&&&&&&&&&&&&&&&&&&&&&&&&&&&&&&&&&&&&&&&&&&&&&&&&&&&&&&&&&&&&&&&&&&&&&&&&&&前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兼经筵讲官
&&&&&&&&&&&&&&&&&&&&&&&&&&&&&&&&&&&&&&&&&&&&&&&&&&&&&&&&&&&&&&&&&&&&&&&&&&&&&&&&&&&&&&&&&&&&&&&&晋陵王与序
&2、三舍刘氏七续族谱序
家有谱,犹国有史也。国无史,则历祚之长促无可考,社会之进化无所稽,老成硕辅之盛德、大业、嘉言、懿行不得而传。家无谱则亦安可?从而明世系序昭穆,秩长幼,垂久远哉?我国夙重伦常,自家齐以至国治,由亲亲而及仁民。质言之家与国实有密切之关系,匪第以稽生没详丘墓而已。今元首蒋公尝谓由个人日用生活之箴规,推而至于家,则有家礼,有家训;推而至于族,则有族谱,有族规。其自治之精神可以收修齐之实效,而不待法令之管制;其互助之道德,可以谋公众之福利而不待政府之督促。
当今国难方殷,火热水深,政府严内外之防,明种族之辨,谱又安可不修哉?我族之有谱也,肇于九世祖南寿公,一修于十六世亦所公,再续于尚书文懿公,三续于理学狮泉公,四续于太仆若木公,五续于照邻绍唐士望锡理公,先后同揆,法良意美,迄乙巳六续之役,族彦霖生惕斋总其成。惕斋中道物,故其子敬墀静口以文望雄湖湘,卓然大儒克承先志。今去六续之口又四十年矣。壬午春,族首邵常、玉斌、联芳倡议七续,众曰:善,群推霖老长嗣沃根为总纂,与质卿、昂宇、养刚、泽黄、俊杰、曙庄、朝右、运炎、慧嗣、经文、济源、芸窗、葭生、谷仙、紫忠等先后入局,各司其事,旁搜远绍,惨淡经营,观其作述之详明,规划之周密度,支之核实,盖亦孝子仁人之用心也。
余年壮久客他乡,今夏辟世旋里,适值七续尚未藏事艰于资,族内诸君子邀吾父桂山同司筹募,袒臂一呼,山呼谷应,合吴楚各房公私之物力,先后醵粟千三百余石而谱告成。虽由于各房首房众之热忱贯澈而要,非我祖宗在天之灵默为呵护,不至此也。后之览斯谱者,洞洞属属,先人之文章、道德、声音、笑貌如或见之。孝亲敬长之心,忠国爱上之诚,其有不油然而兴者乎?嗜学者玩而习之,其启迪知识视国史奚多让哉?
&&&&&&&&&&&&&&&&&&&&&&&三十五世嗣孙陆军中校前江西军政部书记官家坤楚藩氏敬撰
&3、三舍世家合谱序
&&&&国有国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谱,自古有之。
&&&&就功能而言,国史明兴衰、知得失、道困果,谋发展;方志存信史、资政事、述典型、寓褒贬。
&&&&家谱的功能首先表现在教化功能上。编修家谱,一方面是为了追本溯源,数典不可忘祖;另一方面是为了尊祖敬宗,继承和发扬圣祖先贤的遗德,激励子孙后代奋发有为,光耀门庭,报效国家。家谱中的诰敕赐谕、人物传家族家训等内容是进行家庭教化的最好教材。其次,家谱有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国史、方志、家谱并称三大历史文献。它们相互左证,相互补充。家谱对研究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法制度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再次,编修家谱的重要工作就是收族,即将族人收于一谱,将天&各一方甚至相见不相识的族人联系起来,团结在一起,回到自己的大家庭中。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家庭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家谱还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家庭是社会最小的构成单位,只有每一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遵纪守法,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变成现实。编修家谱的目的之一,正是为了建没高素质家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外华裔和港澳台同胞回大陆探亲录根的浪潮日益高涨。编修家谱将在联系团结海外华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挥重要作用。
&&&&我历史悠久之汉族,系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之望族;我刘氏乃望族之望姓,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王李张。是帝尧陶唐氏之后,据传御龙氏刘累公能训化和驾龙飞奔,由于饲养不善,死了一条龙,累公害怕被治罪而逃,后人以他的名字中的&刘&为
姓,这就是汉族刘氏的渊源。
&&&&公元前二零六年,汉高祖邦公大封子弟于海内,以屏蕃王室,其子孙繁衍,有如瓜瓞绵绵,兴旺发达。但从无统一世系,概括起来,略为六大望族:南华刘氏是楚元王交公之后;南阳刘氏是长沙定王发公之后;广平刘氏是景帝子赵钦肃王之后;临进刘
氏是随广王之后;蔚氏刘氏是河阳王之后;彭城刘氏是唐相文靖王之后,此六望族同姓伺宗同根同祖,各用其封地为世家称号。
&&&&我三舍堂系邦公支下,发公世系,自尊南唐工部尚书适公一世祖(邦公支下33世祖),祖之为人,忠心直爽,侃侃立朝,道德经济,卓卓可纪。公元975年,金陵城被宋攻陷,南唐末代皇帝李煜率群臣跪拜投降。独适耻事,率其子孙去显就隐,择居于江西安福县南六十里之谷木塘。其子君造吉州推官,孙璞兴举进士,因此乡人将谷木塘更名为进士塘。至四世祖愍、五世祖员、六世祖知刚,皆承其家学,宋初皆补上舍生,故乡人再次进士塘更名为三舍村。公元一一五九年,(即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九年)我九世祖南寿公首倡修刘氏宗谱,是为三舍世家。此后经过了七次续谱:一续是十六一世祖埙公;二续是二十世祖昭和公;三续是二十三世祖邦采公;四续是二十五世祖以显公;五续是二十九世祖之漾公暨三十二世祖敬五公;六续是三十三世祖昭贤偕三十五世祖列杓、烈湘同修,时间是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一九零五年。七续的时间是一九九一年,时隔八十六年,此续以三十九世家春为主修,三十六世祖三月公为副主修,填补了《天仙三舍刘氏宗谱》八十六年的之
空白。吾等观之感慨万千。
&&&&&天仙三舍始祖乃二十一世祖济、魁、铉、铨四公,该四公于十五世纪中叶由江西老籍同迁湖北。济、魁二公居天门彭市河,济公乏嗣,以魁公世系为老大房;铉公居仙桃剅河赵上垸为老二房;铨公居仙桃三伏潭西乐寺为老三房。至于新房之至,魁公系中又分为六房;铉公世系中又分八房:即举、溥、静、美、统、寿、春(其中五房乏嗣,实际只七房);铨公世系中亦分八房:即:宪、宗、宽、宅、安、宏、宴、晏。新宽公世系二十五世祖训、诚二公迁本市胡场刘家沟;训公后二十九世哲、远二公迁洪湖麻壕渡,和乐垸刘家垱。宴公世系三十五世孙由胡场三桥迁湖南南华县各镇农科所。自改革开放以来,族人迁徙更加频繁,甚至有的迁徙无定所。足见续谱工作之难度。
&&&&天下刘氏,本属一家,同根共祖,无可非议。然目前世家林立、各有派系,本是同根生,相见不相识,寻亲问祖难。统一世家、认宗归祖成了众多族之愿望。竹江堂涤华公顺应历史潮流,捐巨资,选良将,首倡合谱续修,在江汉平原树起大风旗帜。此举顺民心、合民意、功盖当世,利及千秋。实乃族人之楷模。
&&&&大风精神必将鼓舞我族子子孙孙,大风之歌必将响彻全中华,传播海内外。愿大风子孙勤学习,苦钻研,奋发向上,争作奉献,为祖国繁荣富强,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谱写新的篇章。
&&&&待至家谱告竣日,合族欢庆祭先祖。
4、三舍八景简介
据老谱记载:安福县南六十里、地名上井、有塘十余亩、号进士塘。因进奉子进士刘璞在此而得名。龟崖书院,是十世祖嘉猷迁居此地。其子帝赍读书处,平畴春种,则以吾里田沃浇。旱劳不能成灾。其壑秋声,则以四壑松风至秋而益益壮。羊岭在居之西北。高出云端而岗气常浮于上。狮泉在居之西南,自石隙喷涌而出,甘冽澄澈,而泽物之功甚薄。众水汇合而为溪,溪上诸山重叠拥抱,水自山隙屈典而东,故日东溪叠嶂。西多花坞,夕阳散影,景尤清绝,故曰西坞余曛此地风景宜人,过往题咏甚富。今多散逸。惟王刘二公之诗尚存,仅录之:
王澄渊荆州府同知
泉声出山谷、众流汇为池。
天光溷凝碧,云彩碧清辉。
群鳞恣游泳,文藻浮清漪。
怀哉掇科者,千载芳名垂。
灵物化为石,堕地今几年。
傍石结书屋,插架多遗编。
朝览不知倦,夕披恒忘眠。
&至理谅斯在,仰钩其&&玄。
仙谷达曙鸣,雨晴农事好。
播种斯及时。归迟起常早。
嬉嬉阡陌间。躬勤以为宝。
卓彼南阳人,荣名塞穷昊。
结屋岸罔,松色蔼苍翠。
髯龙时怒号,风雨飒而至。
清声溢谷,雅韵接空际中,
涤烦襟,一与高标遇。
春色何处无,青苍蔚在眼,
烟云深复深,山风吹不散。
鸟欣有托,藤萝暗相绾。
寻幽剩有期,杖策未云晚。
络石隐复见,遇坎蓄方冽。
欻尔&&&&中,冷然风雨发。
音韵杂韶钧,颜色胜香雪。
浩歌濯长缨,青天来素月。
滔滔山下溪,峨峨溪上山。
盘迥宛如抱,一柱支狂澜。
乘流恐迷渡,眺远疑设关,
愿假谢公屐。扪萝一跻攀。
闲云淡无迹,清辉散崇罔。
川原含晚色,草树延余光,
逝景岂不惜,昏旦乃其常。
来早犹可接,庶足&&慷慨。
刘达已&&&&&&乡贡进士
方塘一镜柳风清,进士犹传旧日名。
最羡源深流不竭,云仍衮衮继芳声。
&5、三舍世家
&&&&&重建黄鹤楼赋
&&&&&鄂州古城,洞庭分南北;省会,长江贯西东,鹤舞鹦歌,市场繁荣昌盛,蛇斩龟静,国家安定兴隆。武汉三镇,名闻国外;黄鹤楼,耸立华中。
&&&&&斯楼因山以取字,昔人乘鹤而化虹。苍苍古松,鹤来为楼庆长寿,萋萋&芳草,鹤云余楼显神通。笛吹梅花五月&落,日暮白云千载空。故人西辞,尽杯&留绝名;大江东去,一醉付愁衷。三国创基,清未失修遗旧址,四年告竣,现代重建树新风。
&&&&&时惟建国三十五年,政通人和形势好;楼成国庆十一节,张灯结彩典礼隆。讲话有首长,咏诗推群公。玉宇琼楼素质美,铜墙铁壁规模宏。五层飞檐,增旧填白;百七天柱,裹素妆红。宝顶璃瓦,金光映日闪耀;龙头翘角,铜铃随风叮咚。藻井花罩。工艺舞风;楹联壁画,书法飞龙。历代兴废沿革,相传势气赞同[北斗平临]高雄高拱。顶层到仙座,陈设似天官。羽衣访官史,剑石造英雄。孔明石灯更亮,庚令胡床咏弥工。而已卒阁增辉惹得白云常在,示意兰图雕塑,自有黄鹤录踪。古水古山,源源本本;市花市树;郁郁葱葱妆点江城,为讲习所增添色彩;高人云汉,同电视塔攀登顶峰。赤日行天,钟楼报晓;粉白黛绿,晴川连空。北门锁钥开,游客往来便;东湖花径扫,观众欲望隆,诗客画家欢聚会,醉翁棋手喜相连。
&&&&欲穷千里,游聘止怀;凭栏四方,高瞻远瞩.大桥霓虹通广京,巨轮泊岸达沪蜀。青山多墓碑,圣地埋忠骨。岳飞浩气半江湖,施洋英名震山谷。行吟阁志士谈笑风生;古琴台,知音往来车驻。首义园地,花木舞东风,辛亥兴邦,人民居乐土,辟门呼俊,楚地辈出新人才;毓秀钟灵,华中林立大学府。民众乐园,千歌万曲春常在;解放大道、四通八达关自开。百货大楼百姓川流不息,外贸公司、外宾接踵而来。平原油田似河水,高炉钢材成山堆。荆丹水库横西岭。江汉清流向东归。枝江化肥,替北地造福;葛州电站,为南天增辉。工农联盟、百业竞争开宇宙;城乡互助,四化进军激风雷。彩彻云衙,西山来爽气;物换星移,东亚尽朝晖!
&&&&惟此壮举、人皆贺词:后乐抚忧,仲淹之理论精辟,穷坚老壮,王勃之大志不移。五讲四美文明世,千万百计科技师。大启宏图,楼外高楼阁外阁;谱写新曲,人中贤人诗中诗。游览留言,夭下绝景入画卷;登高作赋,人间仙境复命题。
&&&&&&&&&&&&&&&&&&&&&&&&&&&&&&&&&&&&&&&&&&&&&&&&&&&&&&&&&&&&&&
&&&&&&&&&&&&&&&&&&&&&&&&&&&&&&&&&&&&&&&&&&&&&&&&&&&&&&&&&&&&&&&&&&&&&&&&&&&&&&&&&&&&&&&&&&&&&三伏潭中学刘干臣
&&&&&&&&&&&&&&&&&&&&&&&&&&&&&&&&&&&&&&&&&&&&&&&&&&&&&&&&&&&&&&&&&&&&&&&&&&&&&&&&&&&&&&&&&&&&应稿一九八四年三月
第六章&&文物
邦伯坊位于安福县甘洛乡三舍村前端,远处是巍峨群山,前面是千倾沃野,上游&进士名塘&清泉顺渠从坊前流过,鹅卵石铺成的古道蜿蜒伸向远方。前、左、右三口水塘形成品字形与古坊相辉映,坊后是鳞次栉比的民居及宗祠、书院建筑。
邦伯坊系表彰三舍村(海州知州)刘戢功勋显赫,由明正德当朝皇帝御勅而兴建的功德牌坊。
邦伯坊为4柱3门坊木楼阁式麻石结构。通高7.53米,宽10.14米,基座用方型巨石叠压四层,石高78cm,长2.6米,宽65cm,厚重典雅。门额为巨大月梁,明间宽3.5米,横梁前高浮雕双狮戏珠纹,后为双凤朝阳纹。次间宽2米,左右横梁前浮雕双马奔驰纹,后为鲤鱼腾空图案。梁下置透空神鳌雀替承托。二楼正中月梁刻有楷体&拜伯&大字,左首题刻:&巡按南直隶监察御史黄金如,为奉训大夫、海州知州刘戢&。右侧落款为:&正德癸酉正月吉日立&。三楼正中嵌长方形直额石匾,上刻&承恩&二字。字左右透空缕雕云龙纹。柱头用坐斗,柱间坊木结构用额枋、地伏、穿坊等构件。三面出檐。顶部及楼上方均是斗拱连接,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均用石材雕凿成莲瓣型,上承石质顶盖,顶盖正中做脊,两坡雕饰青瓦面纹。邦伯坊恢宏华丽,气宇轩昂,坊门上雕刻的各类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刘戢,字景修,号审轩,宏治乙卯中举,正德辛未被任命为海州(今连云港)知州。上任时正值大旱,戢亲率民众摆祭台告城隍,祈求大海,盼降甘霖,拯救众生,又上书朝庭请求免征赋税,轻刑罚、重教化、访民情、促农桑,深得百姓拥戴。为防义军刘六、刘七的搔挠,在海边用巨石筑墙,城内战壕遍布,一次义军进犯,戢诱敌深入,斩首数百,义军大败,为表彰刘戢功绩,经御赐在其家乡建&邦伯&功德石坊一座,至今500年仍基本保存完整。
第七章&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朝节:农历2月12日是百花的生日。同时纪念本村一名悬梁自尽的节烈少妇。初一在忠义祠起神,用十案福神供奉新老康王菩萨,十四日到各支祠和各户朝拜,十五日送神,在忠义祠开道场、做法事。从初一至十五,全村人不下田劳作。
中元会:农历7月15日,全村人朝佛、拜佛,超度祖宗亡灵。
冬至:全村人集中各宗祠、大祠祭祖。
山歌会:每年莳田时期,有固定男女对歌场和临时组合场。临时场边插秧边进行。
民间故事:本村正化古坛道士刘真官传说,本村可可俚的趣闻轶事,本村官宦人物生平故事等等。
地方采茶戏:全部由本村村民组成,依靠传承、代代相继。演员、器乐、道具均有族堂资金提供支持。至今保留剧目有《花亭会》、《血手印》、《十五贯》、《林冲》、《三世仇》、《赖煮饭》、《英烈传》、《一杆称》,固定演职人员约16-18人,基本道具齐备,现任三舍村农民业余地方戏团团长及民间故事传承人刘维开。
第八章&&历史人物
&&&&&1、&刘戬,字景元,号晋轩,今江西安福县甘洛乡三舍村。未及时20就敬重乡里,文采斐然。成化乙年(1475年)参加殿试,名列榜眼,被命名为翰林院编修,进而担任侍讲,为皇帝讲读经史。
&&&&孝宗登极的宏治元年(1488年),照例需派遣特史出国颁诏。当时交趾(今越南境内)吞占城(古国名,在今越南中部),侵缅甸,四处扩张,外恭内骛,难于对付。大家认为,不是学识渊博,能文善辩,刚柔相济的人才,不能担任这一艰巨任务。通过遴选,结果选中刘戬。孝宗帝亲授麒麟一品服,封为正史,委托他前去颁诏。先前,出使外国者,多是借此机会带领船队重贷与所使用权国做大生意,大发其财。刘戬一反常例,他考阅地理书籍,决定从南宁取旱路出发。一路轻装简从,只带两个仆童,乘轿子直抵交趾国。抵交趾国当日即颁诏,第二天事毕即启程回国。交趾国王惊恐万分,说&一国生灵,命悬天使&。急忙向刘散赠送笠银珠宝、犀角、象牙、唯恐得罪来使。而刘戳看都不看一眼。他们派人携礼物追授道途,但刘戮一口谢绝。不管对方如何言恳情切,劝求笑纳,刘戮毫不动心软口,只是书写入关明志诗赠给来者。馆判以天气炎热为由,赠送一象牙扇,也被谢绝,并题诗于其上退还。诗写道:&带得南薰下紫衰,舞干披指两阶春。直将凭此清炎海,肯使咫风污后尘。&交趾人因此对他更加敬佩,在给朝廷的谢表中有&廷臣清白&的颂词,将能中国的绎道取名为&思明道&,并建&却金亭&以示纪念。明史称,交南使命不辱者,前唯章敞、徐琦、后唯刘戬一人而已。
&&&&刘戬廉静寡欲,声色淡然、其妻胡氏,20岁就双目失明,多次请其另娶,刘戬绝不心动,并把胡氏接到京城,敬礼终身。在家乡安福和北京传为佳话。
&&&&刘戬著有《晋轩集》,邹守益为之作序。序文中称道刘戬:&砺行似周恭叔而益励于晚节,绥远似陆大中而无金以遗子孙。&这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刘戬的儿子刘晓,官广东兴宁知县,为笃学王(阳明)学传统,并在安福县首倡理学的理学家。
2、刘铎,字我以,号侗初。1573年生于三舍村怀德堂,为可中房26世孙。先祖刘适为南唐工部尚书,父亲刘鸣岐也是饱读诗书的风流才子。
&刘铎从小在本村中兴祠宾兴文会读书.深受家学熏陶,13岁即能诗,古文辞千百言授笔立就。古今书无所不读,过目洞然。&工诗文、草书,善绘画,学识洲博,胆识超人。所交必天下气节士,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初授职刑部主事,继为郎中。后因主持正义而得罪&阉党&魏忠贤,被贬为扬州知府。天启丙寅(1626年)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
&刘铎在刑部任事期间,治政公正,执法如山,不询私情。商贾李朝为内臣陈正已所害,魏忠贤知情后加以包庇迟迟不问。刘铎目睹现状,主持正义,坚持治陈正已之罪。由此,翻忠贤恨之人骨。但又畏其才华名声,便在嘉宗面前进谗言,诬告刘铎陷害忠良,将刘铎由刑部郎中贬为扬州知府。
&刘铎至扬州,时值大早,赤地千里,桑田茶因一片荒芜,田农桑女饥寒难解。刘铎布农芒鞋,深入底层了解灾情,洞悉民情。张贴告示,减免斌税,为民分优,深受扬州百姓拥戴。
&魏忠贤至扬州,置百姓疾苦于脑后,在府内独享其乐。其间,他探知刘铎有一把制作精美、雕绣精湛的凤羽宝扇,便强行索取。刘铎无奈,乃以&何等小人&为意,题诗干凤羽扇上赠他。魏忠赞不解其滋,乐而受之。不料在一次佛礼时,被一名叫本福的禅师破解扇诗。魏忠贤听后,悖然大怒,深感刘铎有如难驯之桀鹿。为除心患,便设计赠一夜壶(盛尿器皿)给刘铎,并暗自在壶底上刻上皇帝年号。然后在皇帝面前诬告他侮辱皇上。皇上不知是计,听信谗言、以下犯上和欺君之罪将刘铎押至燕京,打入天牢。&&&&
&在狱中,刘铎受尽皮肉之苦,强制他垫坐铜炉,烧火于下;给他身缠锡蛇,灌之以沸汤,疼得撕肝裂肺,几次昏死过去。然而刘铎扔不屈服。
&其时,刘铎妻万氏携幼女刘淑英不远千里辗转来到燕京探监,目睹丈夫被酷刑折磨得遍体鳞伤,心如刀较,将挝登鸣鼓诉冤,被奸党所阻拦;继而上书求代,也不禀报。刘铎作诗安慰妻子说:&英雄到此岂趑趄,气作山河血作玙。手掷玄黄还宇宙,身遗清白谱庭除。孤忠无绊休同死,断骨宜尘莫上书。知汝百年能不负,铜肝铁胆颇如余。&刘铎在狱中书告故乡族人说:&铎一片血肠,秉正嫉邪,致忤中贵......罗织文致,不至杀其身不止。然三诣诏狱,数被惨刑,毅然承当,神色未尝少变,是亦忠义之所激也。千载之下,公论未知作何景象。今已矣,不得复见叔兄弟侄矣。惟是数亩薄业,表为义租,以济贫困,且以给吾侪读书之资,成吾初念云尔。&临死之际,扔不忘捐赠田地,帮助家乡贫困子弟读书。
刘铎坚信自己所作所为于民子己无愧。在毫无罪证,供词的情况下,魏忠贤一手策划,将刘铎绑赴西市处以极刑。临刑时,刘铎大义凛然,大骂魏党不止,并口占一律:&大限年来五十三,翻身跳出是非关。魂魄先从三岛去,诗书悉付六丁担。无棺任凭鱼腹葬,有骨徒教野狗衔。龙逢比干归泉下,此去相逢面不惭。
毅宗即位(168年),奸巨魏忠贤等受诛,刘铎冤案得以平反昭雪,被追赠太仆寺少卿,封为忠烈,赐谕祭葬。其妻万氏携女艰苦万里,扶柩回乡。所撰《来复斋稿》由其女搜集整理刊行于世。
&3、刘淑英(&),安福县人。善攻诗词&,精于文笔,通晓司马兵法、公孙剑术。明末清初著名爱国女诗人,女英雄。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初夏,惊雷乍起,层云密布。安福县城南的莲舫庵里,一灯如豆,病榻上,一位年青女尼形容憔悴,只有一双明眸在闪电光下,仍是那样炯炯有神。
&门&呀&地一声推开了,一位老尼手捧一柄扇子进来,年青女尼蓦地从床上爬起,以扇掩面而泣。
&当年,她的父亲刘铎任刑部主事,执法如山,不询私情,奸阉魏忠贤对其恨之入骨,便贬刘铎为扬州知府。刘铎恨之入骨,便贬刘铎为扬州知府。刘释曾收藏一柄制作精美,雕琢精湛的凤羽宝扇,被前来扬州吃喝玩乐的魏忠贤获知,不但索扇,而且强令刘铎在扇上题字相赠。刘铎强忍心头怒火在扇上题诗四句,每句诗开头一字联读为&何等小人&。后被魏忠贤发觉。此扇此诗,窗外雷声又一次骤起。年青女尼提笔在扇上题诗:&欲雷欲雨清且幽,天公慰我困龙愁。卿卿莫道归来晚,收拾闲云补衲头。&掷笔而逝。时年仅34岁。
&绝命诗人刘淑英,字木屏,号个山人,安福县甘洛乡三舍村人。
&&&&&刘淑英生于名宦世家,自幼在父母指点下,苦读诸子百家。其父刘铎被奸阉魏忠贤陷害,打入北京天牢候斩,母亲肖氏携仅7岁的刘淑英,餐风饮露,万里迢迢至京城探监。
&母女见刘铎遍体鳞伤,悲愤欲绝。刘样嘱令刘淑英随母南返,并作诗相赠:&&千仞釯头一振衣,男儿事业未曾违。魂依皓月悬门谏,血溅飞红送女归。黄鹄飘然辞帝畿,毋烦草木泪沾衣。遗巢不复君恩重,北海仍留稚女归。&
&1626年,刘铎问斩。刘淑英与母亲赴菜市口法场为父送行。临刑前,刘铎仰天口占一绝:&大限年来五十三,翻身逃出是非关。魂魄先从三岛去,诗书悉付六丁担。无棺任凭鱼腹葬,有骨徒叫野狗衔。龙逢比干归泉下,此去相逢面不惭。&父亲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壮烈,如刀般刻在刘淑英的心上。国难家仇,激发了刘淑英继承先人遗愿,奋发向上的大志,收殓好父亲的遗体,在寓所醮着血泪,写下她的处女作《抒愤》:&&一刀日月磨,石啸光芒吼。舞掷风云生,将吃仇人首!&
&&竟将生死付权奸,八岁女儿自北还。常伴子规啼夜月,携将遗骨度关山。&1627年,崇祯帝登位,拨乱反正,惩办了阉党祸首魏忠贤,为一批忠臣义士包括刘铎的冤案平反昭雪。8岁的刘淑英便随母亲啼血含悲,万里迢迢扶棺南归故乡。
&回乡后,刘淑英在名家的指教下,不仅善攻诗词,精于文笔,而且晓通司马兵法、公孙剑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子,文可比班昭,武不逊木兰。震惊邑里、名噪州县。
&1637年,刘淑英17岁,&下嫁同邑鹤塘村宁夏巡抚王振奇(石鲸)的次子王蔼为妻。婚后,小夫妇沐浴在甜蜜的爱情生活中,育有一男。
&&垂泪作长别,握手又问时。&1639年3月,王蔼离开家乡到宁夏父亲处谋求官职,临别时,刘淑英抱着幼儿送丈夫过了凤林桥,作诗《惜别》送行。谁知&长别&竟成&永决&。不久,远在宁夏王门一家大小,在一次突发性的地方骚乱中不幸遇难。恶耗传来,刘淑英哭罢醒来之后,觉得有一股悲愤凝聚起来的力量充斥心胸,她仰天长笑挺立起来。她在《痛哭》诗里写着:&王门幸不屈,哭罢反成欢!&此时,刘淑英仅20岁。
&刘淑英21岁丧夫后,就山娘家三舍村回到城南鹤塘村夫家孀居抚孤,心境凄楚,但报仇雪耻、苦练武功的意志更加坚决。王氏一门忠烈的悲壮事迹,萦回在她的夜梦中,因而有&床头三尺剑,三跃起吞胡&的悲叹。
&离王蔼殉难不过5年,闯王李自成的农民军打进了北京。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勾引满州贵族军队入关,大清吴三桂,勾引满州贵族军队入关,大清帝国很快地在北京取代了朱明王朝。正当清军大举进迫长江中下游时,江南各省一些有民族气节的士人,纷纷起兵勤王,抗击清军。江西忠义之士杨延麟、刘同升,农民张安等,从赣南揭竿而起。
&恨不生身是男儿&,时年26岁在家孀居的刘淑英,满怀豪情,变卖首饰,尽散家财充作军响,招募乡勇1千多人,组成一支武装,以资呼应。她的部队在南庄、平山等地作过短期集训,是一支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她在《军事未毕家人劝我以归》诗里写道:&屡世余家受主恩,结营细柳已成军。:毁尽钗环纾国难,九原聊欲慰忠魂。&
&刘淑英以她锐利的目光和军事政治方面的才识,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明智的分析。她认识到,要打败满洲贵族军队,孤军作战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她决定出师湖南,主动团结十三家楚军统帅何腾蛟与李自成的余部刘体仁、郝摇旗、刘锦等,共同对敌,以便与在四川的女将秦良玉互为犄角,桴鼓相应。恰好十三家楚军头目之一的张先壁(左良玉旧部)部队驻扎在禾川(今永新),她便带兵取道禾川,以国家利益为重,积极投入抗清救亡的斗争。张先壁听说女将刘淑英带兵过境,便前来往拜访。次日,刘淑英便回访张营。不料张先璧在欢迎宴席上,对才貌双全的刘淑英出言无礼,竟露要娶刘淑英为妻的邪念。刘淑英听了怒不可遏,拔剑击柱,向张怒斥:&你想要钱,钱全部用于抗清事业;你想要人,有断头寡妇,无辱身之女!&此时,张仗着人多势众,将刘淑英关押。刘淑英在禾川囚室里,义愤填膺挥笔写下慷慨激昂的诗句:&销磨铁胆甘吞剑,抉却双瞳欲挂门。为弃此身全节义,何妨碎剐裂芳魂!&张先璧贼心未死,千方百计进行劝诱,却被刘淑英严词叱退,她在囚室墙壁上题写一首七绝,以表示她的鄙视:&莫向西风泣数奇,也知夙昔有分离。来朝快把头颅断,不听群鸦聒耳啼。&
&张先璧慑于刘淑英的凛然正义,释放刘淑英,刘拱手以礼:&将军好自为之!&跨上骏马,疾驰而去。遭此变故,刘淑英尽散所部,使归田野,自己在县城南门外建小庵,养母奉佛,然后将剪下青发为笔,饱蘸浓墨,将庵命名为&莲舫庵&为处污泥而不染之意,以明心志。
&半生渐落魄,一计解逃禅&。刘淑英在庵中表面是抚儿养亲,参禅礼佛,但伺机报国之心并未泯灭。她曾以尼姑身分溯沪水,出武功,云游四海,到过宜春仰山及湖南、广西等地联络遗民,寻找反清志士。但败局已定,中兴无望,徒劳跋涉。满清政府曾把她当作要犯,严令缉捕。由于她在群众中声望很高,又结识了许多禅姑道友,因此她安然无恙,隐居在湖南湘潭的深山中。她有一首七律嘲讽清先廷对她的追捕:&心违词客悲秋赋,身寄羯胡鼎镬间。出袖青莲开法界,穿云铁屐破凝山。生涯落魄长虹敛,时局艰难夕照殷。我自乘飙天外乐,空劳防检设重关。&
&万般无奈,刘淑英堰旗息鼓仍潜回莲舫庵隐居念佛:&艳露不浸喉,摘蕊不插头。不知睛复雨,不识春与秋。坐破寒岩月,吟饶古木舟。去泰尝闭户,石渴懒回眸。日静龙归定,天空虎倦游。无心翻羽衲,弄下一林幽。&出师未捷身先退,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淑英一生,在精神上受到的折磨,是极其惨重的,而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遁形藏迹,又是极其困苦疲劳的。
&在明末清初的血与火的环境下,刘淑英放下刀枪,在严重的肺病、疟疾的折磨下,以笔抒志,共写下800多首各种旧体诗、40首词、14篇杂文,并写下我国第一部弹词长篇《天雨花》,整理其父刘铎遗集《来复斋稿》付梓。
&她诗文集一直沉埋在文字狱的闸门底下,直到1914年才由邑人王仁照辑成《个山遗集》在湘潭印行问世。1999年,《刘铎刘淑父女诗文》又由王仁照的公子、著名国学大师王泗原先生重新点校,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三生呕尽杜鹃血,才种人天不谢花。&一代奇女刘淑英爱国呕血之作,将激励后人永往向前!
4、刘文敏,字宜充,三舍可存房23世孙。自少胸怀抱负,志存高远、端庄稳重,不苟言笑。他曾说:&我辈想要自立于天地间,必先修身洁行而后可。&又说:&学如小成,不如不学。&他平日发奋攻读,终于名望斐然。一次,他从佳儿刘晓那里得到王阳明论理学的抄录本,便如饥似渴地阅读,对&致良知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又读到了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觉得不甚理解,便与弟文快,从弟文协、文恺、文悌,族弟子和、继汉,族子勋、佑前往浙江余姚摆件王阳明先生,亲承阳明理学真传。此后,他决意不参加科举考试,不图仕进,一心专研阳明理学。他说:&为学的人应当遵循本心之明,经常检查发现自己的过错,及时纠正,刻苦磨练自己,以培养刚强的气质,拒绝一切功名利禄的引诱。凡做一件事都要从伦理、事实出发,三思而后行,因此,想要真正掌握理学的精髓,非经过刻苦的专研的实践不可。那些高谈阔论、脱离实际以哗众取宠。那些炫末离本、见木不见林、本末倒置的做法是最可恶的。&当时,官至兵部尚书的吉水理学家聂豹称他为&海内真布衣&。他也经常与聂豹及翰林院修撰罗洪先讨论&寂感不二&的要义和&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双方谈吐甚是契合,罗洪先赠与刘文敏:&叹息卓尔域,千古能几谐。目击中有序,意会言无乖。&礼部尚书徐阶督学江西时,曾通知刘文敏人试,打算向礼部推荐,但他执意不试,专心从事理学研究。80岁时还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前往三峰山讲学。
&&&&刘文敏83岁病故。由于家境贫困,督学邵梦麟致信有关官吏助葬。刘阳为其一生行状作传,称&两峰笃于修而泊于世味,勇于旱而勤于晚暮。行常敏而言或讷,华不足而实有余,悦于众而无合于污,穷于深而无混于异途,守于约而无不足于酧物。平生无意著述,而于圣经心学之要,直道所自得其义,精其辨,微其词。&其子刘昭谅收集其遗稿百余条刻版印成《论学要语》一书,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多有采录。万历十二年(1548年)郡守余之祯、邑令闵世翔在复古书院建祠祭祀他。王时槐、陈嘉谟、贺泽等都是刘文敏的门生,后来都成为一方的人望。
5、刘宣,字绍和,号静斋,生于明洪熙元年。三舍村可存房20世孙。景泰二年(1451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充经筵讲官,为皇上讲史传经,并参加预修《英庙实录》。在任会试同考官时。敢于坚持原则,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后升右庶子进南太常少卿,向朝廷提出了12条治国方略,金被采纳;任南京祭酒时,大兴教育,爱生如子、教学有方。因才华出众,曾出使琉球等国。当时,这些岛国因慕刘宜才学。纷纷派遣弟子来中国就学,拜他为师。作为朝廷重臣,朝中议而难决之事,大都请他定夺。由于刘宣才博识广,办事公道,稳重老练,不久被调任吏部侍郎,最后升为工部尚书。
刘宣生性耿直,顾大局,识大体,疾恶如仇,从不拘私舞弊。他熟悉国家典章,一切以国事为宜。他孝敬父母,失妻相敬如宾,平生清俭自励。他著书撰文,条理清晰,以理取胜,杜绝浮华,著有《冲澹集》。死后被封赠资政大夫,溢号文懿,祀为乡贤。
刘适,南唐,工部尚书,特授进奉使
刘君造,南唐,吉州推官。
刘璞,宋朝,进士,迪功郎,调掌连州教兼权州符。
刘约,宋朝,国子四方助教。
刘炎登,元朝,汉阳县尹。
刘崇正,元朝,广东英德州通判。
刘谏瞻,明朝,监察御史、福建按察司佥事。
刘士宽,明朝,直隶扬州海门县知县。
刘仲涟,明朝,广西柳城县县丞。
刘士范,明朝,山西大同府应州同知。
刘同原,明朝,通议大夫、南京太常寺卿。
刘祖昭,明朝,赠文林郎翰林院编修。
刘宣,明朝,进士,南京工部尚书,赠资政大夫。
刘丕岩,明朝,赠翰林院编修、文林郎。
刘衡,明朝,中军都督府训导、广东河泊官
刘秉常,明朝,举人,广西思恩府知府。
刘秉监,明朝,进士,广东韶州府通判升潮州府同知。
刘戡,明朝,京左军都督府博士。
刘雍,明朝,赠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赐永德郎。
刘戢,明朝,举人,海州知州。
刘莆,明朝,河南睢州知州。
刘瓒,明朝,进士,云南副使。
刘鹏,明朝,进士,授刑部陕西司主事、承直郎。
刘让玙,明朝,进士,四川安居县知县、升工部都水司郎中。
刘柏,明朝,徽仕郎,浙江船舶提举司副提举。
刘邦采,明朝,进士,浙江嘉兴府同知。
刘延桂,明朝,湖广茶陵州判官。
刘延策,明朝,进士,四川内江知县、升南京吏部司主事。
刘晓,明朝,举人,广东新宁知县。
刘任,明朝,吏部省祭、临江肖滩驿宰。
刘昉,明朝,奉直大夫、山东武定州知州。
刘以身,明朝,举人,浙江淳安知县。
刘体谅,明朝,遵义府把总。
刘为,明朝,举人,福建闽清知县。
刘佃,明朝,湖广左布政使。
刘以昱,明朝,举人,浙江衡州府同知、太仆寺卿。
刘士文,明朝,赠刑部主事。
刘宏春,明朝,云南弥勒州同知。
刘祥,明朝,宝庆府省祭官。
刘兆龙,明朝,广西兴安知县、海州刺史。
刘世奇,明朝,官仓大使。
刘龄松,明朝。州同。
刘准,明朝,建昌府教谕。
刘洪范,清朝,蒙化府尹。
刘首拨,清朝,授州同知衔。
刘棁,清朝,赠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刘世丰,清朝,举人,广西右江道。
刘庆鳌,清朝,举人,国子监主薄拣选知县。
刘熊飞,清朝,修职郎赠江南庐江知县。
刘建泰,清朝,宜山县丞属恭城知县。
刘思达,清朝,赠徽仕郎河南郑州州判。
刘远璜,清朝,举人,赣州龙南县教谕。
刘高培,清朝,进士,四川万县知县。
刘菼,清朝,拣选知县。
刘培湖,清朝,蓝翎同知衔。
刘器涟,清朝,国子监生。
刘志仁,清朝,州同衔。
刘定桦,清朝,诰赠奉直大夫。
刘宝珏,清朝,进士,进贤县教谕。
刘耀,清朝,山东泰安州判。
上一篇:[ 12-15 ]
下一篇:[ 12-1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黑地牢 献祭石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