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莱坞一九九零零年到现在有哪四个城市没获得称号

179、山西晋中市乔家大院文化园区
179、山西晋中市乔家大院文化园区(2014.11)祁县乔家大院文化园入选国家5A级景区从祁县获悉,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告,经过严格评定,祁县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入选国家5A级景区,这也是我省第五个国家5A级景区。乔家大院位于祁县城东北12公里处,北距太原54公里,又名“在中堂”,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
179、山西晋中市乔家大院文化园区(2014.11)祁县乔家大院文化园入选国家5A级景区
从祁县获悉,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告,经过严格评定,祁县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入选国家5A级景区,这也是我省第五个国家5A级景区。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城东北12公里处,北距太原54公里,又名“在中堂”,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邸。大院始建于清乾隆20年(1755年),后经同治、光绪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
&&&&乔家大院文化园区由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和昌源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两部分组成。乔家大院景区是晋商文化旅游的核心区,于日拉开申报5A级景区序幕,项目规划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85亿元。随着乔家大院入口建设的完成,民俗博物馆展室的调整和布展以及
“三堂一园”安防工程的配套,园区还建设了数字化信息系统、网上导游系统、旅游通道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并投资2.6亿元打造昌源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等。今年10月15日,祁县乔家大院文化园区接受了国家旅游局AAAAA级景区评定检查。&2006年以来,我省已先后有五台山旅游区、大同云冈石窟景区、皇城相府景区、介休绵山风景区入选全国5A级景区。
-------------------------------------------
山西乔家大院30年来首次大修
新华网太原12月11日电(记者刘怀丕)记者从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获悉,因天气寒冷不宜施工,乔家大院一期修缮工程近日暂时停工。这是30年来乔家大院首次对6个院落进行全面修缮。
1984年,乔家大院被辟为“山西省祁县民俗博物馆”,进行过简单修整。近年来,仅由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进行日常保养,文物保护形势严峻。乔家大院原有房顶游览项目,由于游客踩踏加速房顶的自然损坏而致使雨季房顶漏雨,民俗博物馆因此取消了这个项目。
&&&&“风雨侵蚀,加上年久失修,乔家大院部分建筑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如基础下沉,墙体出现裂缝、酥碱,屋顶塌陷渗雨,砖雕破损脱落,院面排水不畅等,文物险情日益加剧。”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孟希旺说。
&为此,祁县上报修缮方案,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后,修缮工程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据孟希旺介绍,这次修缮分两期进行,开工的一期工程由国家投资350万,主要修缮南面3个院落,目前有一个院落已修复完,预计一期工程明年9月结束。全部工程要到2017年才能完工,修缮期间旅游基本不受影响。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晋商大院的典型代表。整个院落包括6个大院和一条甬道,院落周围以高墙环护,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从高空俯瞰呈双喜字布局。
--------------------
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
&&&&新华社照片,祁县(山西),日
&&&&3月31日,游客在乔家大院"德兴堂"内参观。
&&&&当日,被称为乔家大院"三堂一园"之一的"德兴堂"正式向游人开放。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1986年,乔家大院正式对外开放,开启了晋商大院文化旅游之先河。此次开放的"德兴堂"由乔致庸长子乔全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共4个大院8个小院,占地面积3261.24平方米,陈展的主要内容为民俗服饰、家居场景、瓷器以及晋剧、祁太秧歌脸谱等。
&&&&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一、简介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布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喜喜"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日 11:54:11 来源:本网综合
&&&&二、历史沿革 
&&&&一九八五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展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内容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专门设立了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开馆以来我馆先后接待了中外游客800多万人次,包括江泽民、乔石、刘华清、李铁映、薄一波、钱琪琛、唐家璇等40多位国家领导人,以及郑孝燮、费孝通等专家学者。《大红灯笼高高挂》、《昌晋源票号》、《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等40多部影视剧曾在此拍摄。
&&&&一九九三年祁县民俗博物馆被祁县县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九五年被省委省政府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九六年被地委行署命名为地级文明单位,九六年被省旅游局命名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九八年被省旅游协会评为山西省十大优秀旅游景区,九九年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二OO一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二OO一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于一九六五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五年在此筹建民俗博物馆,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对外开放,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曾有三十多个影视剧组在我馆在先后拍摄过,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昌晋源票号》等电影电视剧。从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获得了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好评,一九九零年获国家级文物先进单位称号和省级文物系统文明单位称号,一九九五年被评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并被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三、大院介绍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t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难怪有人参观后感慨地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着乔家。"
&&&&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以后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由乔景仪、乔最俨经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分别完成。从始建到最后建成现在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乔家大院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南北六个大院的称谓,表现了乔家大院中各个院落的建筑顺序。
&&&&清乾隆年间,现乔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乔家堡村的大街与小巷交叉的十字口。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传说偏院外原来有个五道祠,祠前有两株槐树,长的离奇古怪,人们称为"神树"。乔家取得这块地皮的使用权后,原打算移庙不移树。后来乔全美在夜间做了一梦,梦见金甲神告他说:"树移活,祠移富,若要两相宜,祠树一齐移。往东四五步,便是树活处。如果移祠不移树,树死人不富……。"没有多久,此树便奄奄一息。乔全美恐怕得罪了神灵,便照梦中指示的地方,把树移了过去,树真的复活了,而且枝叶繁茂如初。这好像是"真神显灵",真有其神,于是又在侧院前修了个五道祠,直至今天依然存在。同时主院与侧院间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衔灵芝的鹿等。土地祠额有四个砖雕狮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时如意"。祠壁上还有梧桐和松树,六对鹿双双合在一起,喻义"六合通顺"。
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日 11:54:11 来源:本网综合
&&&&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通天棂门,门楼的卡口是南极星骑鹿和百子图木雕。上有阳台走廊。上得走廊,前沿有砖雕扶栏,正中为葡萄百子图,往东是奎龙和喜鹊儿登海;西面为鹭丝戏莲花和麻雀戏菊花,最上面为木雕,刻有奎龙博古图。站在阳台上可观全院。由于两楼院隔小巷并列,且南北楼翘起,故叫做"双元宝"式。 
&&&&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费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但窗户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装饰,朱光效果也很好,显然在式样上有了改观。就是院内迎门掩壁雕刻也十分细致。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还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厕",增添了异国风情。
&&&&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从太谷县一个破落大户家买回了全套假山。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延续至今,乔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乔家大院大门坐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副:"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
&&&&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块,上书"古风"。雄健的笔力同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质朴生活作风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寻味。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这同作为巨商大贾的乔家所秉承的和为贵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进入大门,走完那长长的甬道,西尽头处是雕龙画栋的乔氏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祠堂装点得十分讲究,三级台阶,庙宇结构,以狮子头柱,汉白玉石雕,寿字扶栏,通天棂门木雕夹扇。出檐以四条柱子承顶,两明两暗。柱头有玉树交荣、兰馨桂馥、藤萝绕松的镂空木雕,装饰精彩,富丽堂皇。额头有匾,上书"仁周义溥"四字,李鸿章所题。祠堂里原陈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层祖先牌位。
&&&&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均为开间暗棂柱走廊出檐大门,便于车、轿出入。大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一、二院为三进五连环套院,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里院北面为主房,二层楼,和外院门道楼相对应,宏伟壮观。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
&&&&南面三院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硬山顶阶进式门楼,西跨为正,东跨为偏。中间和其他两院略有不同,正面为主院,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整个一排南院,正院为族人所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
---------------------
&&&&四、建筑艺术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南北六个大院院内,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从门的结构看,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半出檐门,石雕侧跨门,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棂丹窗,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再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垂弧的……,每地每处都是别有洞天,细细看来,切实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 
&&&&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门为滚檩门楼,有垂柱麻叶,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风云子,十三个头的旱斗子,当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还有九只乌鸦,可称一等的好工艺。二进门和一门一样,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纹,中间为草龙旋板。三门的木雕卡口为葡萄百子图。
&&&&二院正门木雕有八骏马及福禄寿三星图,又叫三星高照图。二院二进门木雕有:花博古和财神喜神。这花博古是杂画的一种,北宋大观宋徽宗命人编绘宣和殿所藏古物,成定为"博古图"。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形成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正房门楼为南极仙骑鹿和百子图。其他木雕还有天官赐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及和合二仙等。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是一种民间神话故事画题。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宋随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穿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万回。"后分为二神,称"和合二仙"。二仙亦蓬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合,取"和谐合好"之意。旧时一般在婚礼时悬挂厅堂,以示吉利。此外,柱头上的木雕也是多种多样。如八骏、松竹、葡萄,表示蔓长多子、挺拔、健壮;芙蓉、桂花、万年青,表示万年富贵;过厅的木夹扇上刻有大型浮雕"四季花卉"、"八仙献寿",即传统装饰纹之一。"八仙献寿",是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彩和、何仙姑八仙赴会瑶池,为西王母祝寿,以此组成的画面纹样,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全院现存有木雕艺术品三百余件,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即四狮(时)吐云。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卡圆上雕有兰花。掩壁上为"龟背翰锦",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古时以龟甲作为占卜的工具,视能兆吉凶。古书《述异记》云:"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为灵龟。"以龟为长寿的一种灵物,用作图案,以示吉祥延年。进了一院大门对面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顺。立柱上有四个狮子滚绣球;一院偏院南房墙上有五个扶栏雕,中间为葡萄百子图,表示蔓长多子和富贵不断头,其余四个格子为"博古图"。一院正院马头上雕有四季花卉。二进院马头上为四果及"暗八仙"。"暗八仙"也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以古代传说中八位神仙所执的器物而组成图案。相传汉钟离轻摇小扇乐陶然,常执小扇;吕洞宾剑显灵光魑魅惊,常背一剑;张果老渔鼓敲起有梵音,常执渔鼓;曹国舅玉板和声万籁清,常执玉板;铁拐李葫中岂只存五福,常带葫芦;韩湘子紫箫吹度干满静,常执一箫;蓝彩和花篮内蓄无凡品,常携花篮;何仙姑手执荷花不染尘,常执荷花。因只采用他们所执器物,不画仙人,故称"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明、清时采用较多。 
&&&&二院大门的马头正面为犀牛贺喜,侧面四季花卉。二院正房前面走廊的扶栏雕,从东往西数,一是喜鹊登梅,二是奎龙腾空,三是葡萄百子,四是鹭丝戏莲,五是麻雀戏菊。东偏院过门雕有四季花卉、四果,加琴棋书画,亦取吉祥之意。
&&&&三院大长廊,马头正面麒麟送子,侧面松竹梅兰,又梅兰竹菊。中国画正是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为题材的总称,花鸟画为其分支。宋、元时期许多画家都喜欢画梅兰加松树,称"松竹梅",又叫"岁寒三友"。元代吴镇在"三友"外加兰花,名"四友图"。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黄凤他辑《梅兰竹菊四谱》中,又叫"四君子"。后人又加上松树或水仙、奇石,合称"五清"或"五友"。清代王概编《芥子图画传》第三辑,即为《梅兰竹菊四谱》。这类题材,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正直、坚强、坚韧、乐观以及不畏强暴的精神。
&&&&四院门楼中为香炉,侧为琴棋书画。院内"梯云筛月"享有四狮(时)如意、梅根龙头、四季花卉、花开富贵。并有掩壁,赵铁山书写题字。右边为暗八仙,狮子滚绣球,表示平安如意。还有凤凰戏牡、鹿鹤同春。左边为双鱼、戟罄,属吉祥如意图,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指以古代兵器中的戟,乐器中的罄和鱼纹组成的画面,取戟与吉、罄与庆、鱼和余的同音,表示吉庆有余。西跨院正房门楼有葡萄与菊花百子,上面扶栏为琴棋书画及博古图。四个马头正面为四个狮子,侧面为四季花卉。特别是《省分箴》雕和前面提到过的《百寿图》雕一样,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五院门楼马头为麒麟送子,院内四个马头为鹿鹤桐松。南正房门楼为菊花百子,中为文武七星,回文乞巧,又叫"七夕乞巧图"。七夕乞巧图是民间神话故事画题。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夜,相传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这一夜,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牛郎、织女都是星名,演化为神话人物,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给了河西的牛郎后,织造中断。天帝大怒,责令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月初七夜相会一次。《风俗通》中记载:织女会牛郎时,喜鹊于天河上为之搭桥,名鹊桥。七夕乞巧图,初始于北宋画家侯翼所作,后逐渐广传。六院东院进门两侧为喜鹊登梅,背面为青竹和"福禄寿"三字。四个马头为暗八仙。正房扶栏中为葡萄,东为莲花,西为牡丹。前院内有"福德祠",八宝图上有两个活灵活现的狮子和喻为吉庆有余的图案。
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日 11:54:11 来源:本网综合
&&&&乔家大院中的石雕工艺虽比较少见,却是十分精细。现有几对石狮,石狮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有的石狮为踱步前行状,刀纹如新,锋芒犹在,表现得机警、威武、活跃。其顾盼自豪的头部,提起全身的神气,表现狮子的雄壮、英武而不失真,给人以健康、活跃,富有生命力的感觉。还有阴纹线刻,如五院门蹲石狮底座为"金狮白象",中为"马上封猴(侯)"、"燕山教子"、"辈辈封侯"。南房柱石底垫为"渔樵耕读"、"麻姑献寿"等。六院门蹲石狮石础上有"出将入相"、"神荼郁垒"(相传古代以神荼、郁垒为门神,可以御凶邪避鬼魅)、"得胜返朝"等线刻,图像清晰,故事引人,线条流畅,形象逼真。
&&&&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除"燕山教子"、"麻姑献寿"、"满床笏"、"渔樵耕读"外,还有花草虫鸟,以及铁道、火车、车站、钟表等多种多样图案。这些图案,堆金立粉和三兰五彩的绘画各有别致。所用金箔,纯度很高,虽经长期风吹日晒,至今仍是光彩熠熠。立粉工艺十分细致,须一层干后再上一层,这样层层堆制,直到把一件饰物逼真的浮雕制成为止,最后涂金。涂金是用人头上的油污贴上去的,因其太薄,必须挑选晴朗无雨无风的天气,才能进行操作,可见完成一件图案作品是相当费劲、费时的了。其他还有线条勾金、敷底上色,都是天然石色,因此,可保持经久不褪,色泽鲜艳。 
&&&&乔家大院各个门庭所悬的牌匾很多,内有四块最有价值。其中有三块牌匾是乔家的,也是值得乔家自豪和感到荣幸的。那就是光绪四年由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和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送的"福种琅环"及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前两块表明乔家在某个时期对官府的捐助,又经朝廷大员题词推崇,因此倍加荣耀光彩。后一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乔家的一些善举和对人处事的方法。另外一块价值更高,那就是傅山亲笔题写的"丹枫阁"匾(现存展于乔家第四院的东房内)。"丹枫阁"建成后,傅山为其亲笔题了匾,同时,戴廷式写了"丹枫阁记",傅山又在后面加了跋。一匾二记三跋,语句令人费解。细分析,戴廷式《丹枫阁记》的大意是:公元1660年9月,他做了一梦,梦见和几个穿古代服饰的人在城外同行。忽然发生了一场大的变动,回头看时,已无平坦之路可行,前面是悬崖峭壁,崖上长满枫树和青松,中间还有一小阁,匾上写得"丹枫"二字……。他醒后就按梦中的式样建筑了"丹枫阁"。其实戴廷式梦见穿古装的人出行,是对故国的怀念。发生了一场大变动,是指政局变化。《丹枫阁记》的真正含义是:国家灭亡,国难当头,放建"丹枫阁",以寄托亡明之痛。傅山在《丹枫阁记》后写的《跋》中所言:"丹"是指读书的中心,"枫"是戴廷式的字,"阁"是戴廷式读书的地方。故把"阁"命为"枫",把"丹"字写在前面以示醒目。"丹"表示红色,又表示忠心;"枫"既表示气节,又表示红色,都充盈着对明朝朱家的怀念思想。
&&&&此外,还有各院的门匾,例如"彤云绕"、"慎俭德"、"书田历世"、"读书滋味长"、"百年树人"、"惟怀永图"、"为善最乐"、"居之安"、"治福多"、"建乃家"、"静观轩"、"梯云筛月"等都有其一定的具体寓意。总之,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民俗学的殿堂。步入其间,既会得到美的享受,又会使人增长许多知识。因此,来祁县民俗博物馆一游,从艺术、科学、文化、趣味每个方面,都会使您感到获益匪浅,不虚此行。
---------------------
乔家大院-国画谭晶作品
&&&&祁县乔氏
&&&&乔家始祖乔贵发,祖居祁县乔家堡,因其父母双亡,早年常为人帮佣,是一个衣不遮体无依无靠的光棍汉。乾隆初年与秦姓结为异姓兄弟,一同出走口外,开始在萨拉开厅合成当铺做伙计,稍有积蓄,便转到西脑包开草料铺,兼销豆腐、豆芽、切面及零星杂货。二人苦心经营,生意日见起色。但后来又一度亏赔,几乎歇业。乔只好回原籍种地,留秦姓守摊。乔回原籍后娶积氏为妻,后续李氏。
&&&&乾隆二十年(1755)口外粮食丰收,秦氏趁粮价低时购存一批黄豆,不料次年黄豆歉收,秦把黄豆出售,获利颇丰,便把乔从原籍叫来共同经营。乔秦二人把店移到东前街,开设客货栈广盛公,乔秦二人当上了财东。到嘉庆时,广盛公生意十分兴隆,但一次倒卖“买树梢”蚀本。所谓“买树梢”就是当农民急于用钱时,将其青苗作抵押,商号借钱给农民。广盛公这次“买树梢”蚀本,几乎倒闭,幸当地往来业户支持,议定将广盛公欠款缓期三年归还,使广盛公得以苟延残喘。到三年结账时,广盛公不但还清了债款,而且大有余利。秦、乔认为此乃复兴基业起点,便把广盛公改名复盛公。乔氏以在中堂、大吉堂、进修堂、德兴堂名义,秦氏以三余堂名义,在复盛公共投资白银
3万两,业务仍以经营油粮米面为主,后又兼营酒、衣服、钱铺,买卖日益兴隆。
&&&&乔家子弟恪奇祖训,定有家规,不准嫖赌,不准纳妾,不准酗酒。因此乔姓家业兴旺。而秦姓子弟吃喝嫖赌,挥在浪费,渐从号内将股抽出,全部花光。秦氏抽出之股均由乔家补进,最后复盛公14个财股中秦姓只留1分2厘5,余皆为乔姓之股。
&&&&复盛公成为乔姓之商号后,买卖兴隆,继在包头增设复盛全、复盛西商号和复盛菜园。后来又在包头城内共开设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等有19个门面,四、五百职工,是包头城开办最早、实力最为雄厚的商号,故包头城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说。
&&&&乔氏依托复字号,又向国内各大中商埠发展,先后在京、津、东北、长江流域各城镇设立商号。光绪十年(1884)又设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大德通票号最初资本
6万两,中期增银12万两,最后增至35万两。大德恒票号资本10万两。二票号在全国各地有20多个码头(分号)。西至兰州、西安,东至南京、上海、杭州,北至张家口、归化、包头,东北至沈阳等地,均设有乔氏商号。徐珂《清稗类钞》载,乔氏共有资产四五百万两。实际不止此数,清末乔氏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200多处,有流动资金700――1000万两以上,加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有资产数千万两。
&&&&乔氏在商业经营中很注意网罗人才,这也是乔氏商业长久兴旺的重要原因。如祁县人阎维藩(),原在平遥蔚长厚票号福州分庄任职时,曾为福州都司恩寿垫支白银贿官,总号认为阎违背号规,要处置维藩,不久恩寿升迁汉口将军,但维藩因处分之事不快,已决意辞职。乔致庸得知消息,认为阎善于交给官府,又是个经营人才,派其子学仪专程途中截迎,礼聘阎氏为大德通票号总经理,许全权处理号事。阎为报答乔氏知遇之恩,弹精竭虑,苦心全营,使乔氏商业获益非浅。乔氏为其商业之繁盛,一直注意交结官府。乔映霞就认为花钱捐官买来的只不过是死后铭碑上的殊荣,并无可骄傲之处,而花钱结识权贵则可作为经商靠山。如果某官在官场失意,又可另外交结新官吏。也就是说前一个靠山倒了,还可找新靠山,使商业经营不受影响。乔氏交结权官,上至皇室亲贵,至州府县吏,四方笼络,八方疏通。光绪以来,陕甘封疆大吏、山西巡抚道员,几乎都与乔氏的商业在经济上有交往。庚子事变,慈禧西逃,途经山西时,乔氏大展交结官吏之能事,使慈禧行营设在其所办票号祁县大德通总号,又出借给清廷40万银两,以解清廷西逃财政拮据之急。清廷当然也是“投之以挑,报之以李”,此后对乔氏商业多加关照,又让山西巡抚丁宝铨将“福种琅环”匾赐乔氏,乔氏商业也得以借此大壮声威,扩大了影响。
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日 11:54:11 来源:本网综合
&&&&乔贵发共有三子,长于全德,堂名德星堂,但后继乏人,人丁缺少,故长门所营商业较逊色。
&&&&次门全义,生子致远,堂名宁守堂。致远生二子。长嵘,堂名保和堂,次超五,堂名保元堂。乔超五是咸丰九年(1850)举人,光绪初补新城知县,在他的影响下,其子弟秉承遗训,追求功名,故乔姓这一支,父子、叔侄、爷孙、兄弟、舅甥多有科名。
&&&&三门全美,堂名在中堂。全美生二子,长子致广,英年早逝;次子致庸(),是乔家中一位出类拔萃人物,他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个朝代,为乔氏家族的繁荣立下了大功。致庸先是想以“儒术荣门阀”,后又感到此乃舍本求末。于是决心继承租业,在商界大展宏图。致庸治商有方,并主张经商首重信,次重义,第三才是利。他认为:经商必须戒懒、戒骄、戒贪。在致庸的精心经营下,乔氏“在中堂”的商业得到很大发展,人称致庸为“亮财主”。致庸生有六子,次子景仪所生子映霞,过继长子景岱,人皆称大少,乔氏在中堂后来由他主持。
&&&&映霞深受乃祖熏陶,主持乔家以来,事业心强,治家颇严。映霞不愿意乔家诺大家业在他手中败落,力图振兴,维护这个家族的繁盛和完整。
&&&&映霞还针对众兄弟与子弟的性格特点,分别立书斋名,如“不泥古斋”、“知不足斋”、“日新斋”、“自强不息斋”、“一日三省斋”等,以资互勉,并订立家现: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贝者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等。
&&&&乔家对子弟读书也十分重视,而且要求甚严。他们聘私塾教师一定要聘学问大的,在接待上也尤为礼遇。如对所聘本县名儒刘奋熙,尊敬异常,以致不敢对刘提报酬,只是暗中对刘家给予多方资助。乔家对教师逢节日有例敬,专配有二名书童陪待,吃饭时由家长作陪,遇有家宴或送请宾朋,必为教师设首席相待,教师回家时,必备轿车接送,家长率子弟恭立甬道送迎。乔氏如此尊重教师。其目的是在子弟中树立教师威望,生崇敬之心,有利于教师秉权执教。约束骄横的小少爷。同时使教师有所感戴,可不遗余力地施教,最后受益者仍为乔家。乔氏重教之风,为乔家培育了许多人才,其后代子弟有不少人进入高等学府,成为科学家、教授和爱国军人等。
&&&&尽管乔映霞很能干,但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完美,而且还引起过报界注意。映霞思想化较开明,早期崇拜康梁,后倾向孙中山推翻帝制,曾率先剪辫子,动员家族妇女解除缠足之陋习,又任过区长、禁烟委主任。一次在与邻村人械斗中,误用枪打死一人,花了很多金银才了结此事。1914年金永任山西巡按时,意欲勒索乔家,又旧事重提;传拘映霞。不得已逃天津租界。在此期间,信奉了基督教。映霞原配程氏,难产身亡。继娶杨氏,生子健,但杨氏不久也去世。一次,映霞在津偶然与刘菊秀邂逅相遇。刘氏天津人,协和医专肄业,护士。映霞在津因微疾入院,刘正在病房实习,二人相识,后成婚,生一子,生活了五年。后二人因个性不合,时有口角,裂痕越来越大,最后离异。映霞痛不欲生,曾跳楼自杀,致使踝骨断裂,终生成踢腿。《在中堂――乔家大院》一书载:“对刘菊秀外界诋毁颇多,说她原本有情夫,和映霞结婚不过贪乔家之财而已。婚后仍和原来情人鸿雁往来,暗渡陈仓,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什么通信用英文书写,欺映霞不识英文,映霞截获原信着人翻译,始知为请书等等。”1994年笔者在日访学期间,蒙日本学者小野信尔、小野和子教授帮助获得民国10年
2月28日出版的《解放画报》第17、18期,载有《一封内容复杂的信》,披露了映霞与刘的婚姻内情:即乔刘是1917年夏经人介绍结识,是年11月20日(农历)结婚,日生一子,刘之情人是美国麻省工大硕士林某,该报还登载了刘林英文通信。但乔刘离婚后,刘嫁北京某医生。文章指出:“刘女士本不爱乔,是父母拿乔财产染她之心,才为势所屈。所以教会的牧师为了财产离经叛道了,堂堂的硕士为了财产变成拆白党了!信教的妇女为了财产坠入地狱了!忠厚的男子为了财产受着痛苦了!财产究竟是好东西呢?还是坏东西呢?还是不会用财产呢?”该文作者结论道:“父母遗产不是享福之具,实是取祸之道。有志的男女,不应收受父母之遗产,明白的父母,不应将遗产传之子女。”从乔映霞的婚姻故事中,可知民国初年乔氏资产尚多,不过并不等于乔映霞就能有了乔氏家族的衰败,是从清末清政府设户部银行始。时乔氏票号业务多被官办银行夺走,公私存款大幅度减少,乔氏不得不把票号改组为钱庄。辛亥革命时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原依附清王朝的乔氏商业,大受损失。乔氏在包头的复字号商业,1926年冯玉祥军向北撤退,饷粮皆由包头商号垫支,摊派极重,乔氏复字号因此损失粮食五万石,现洋150万元,元气大伤。1937年日军侵占包头,乔氏复字号当铺、钱铺均被日伪组织接收。抗战后,乔氏商号复业,仅苟延残喘,到解放前已是奄奄一息。
===============================
经济参考报山西文化之绚
&&&&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古城居民在城墙下欣赏展出的图片。 记者 燕雁 摄
&&&&舞剧《一把酸枣》剧照。 记者 燕雁 摄&&&&
&&&&本版采写/记者高风李建平
&&&&大院文化:展现中国古建筑之美
&&&&“统领商界五百年、纵横欧亚九千里”,被誉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在明清年间积累了惊人的财富。受传统文化和改善生活状态的双重驱使,富贵之后的晋商开始大兴土木,兴建豪宅,营造了一座座富丽深邃的晋商大院。
&&&&而今,晋商巨大的财富和荣耀已随历史远去,晋商大院却在历经风雨洗礼后风韵犹存。最为著名的有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庄园、李家大院等,它们各具特色,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之美。
&&&&乔家大院: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让高墙巍巍,绝世而独立的乔家大院让人熟知,一排排的大红灯笼将青砖黑瓦映衬得喜气洋洋。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乔家大院分六个大院,内套又有20个小院,313间房屋。
&&&&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被专家学者赞美为“皇家有故宫,民宅着乔家。”
&&&&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
&&&&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王家大院:王家归来不看院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熳”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开放几年来,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的紫禁城”,称为“王家归来不看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目前有做为“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高家崖建筑群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现在,高家崖各院厅堂及居室内,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将静升王氏家族历代流传下来的大量家什物品已分门别类地陈列于其中,基本上恢复了王家当年的历史风貌。
&&&&李家大院:善行之美中西合璧
&&&&作为后起之秀,位于运城市万荣县的李家大院最大的特色在于她的中西合璧,以及与中国传统的善文化交相呼应的人性之美。这种以慈善文化为主景,以晋商精神为依托,以西欧风格为点缀的豪华宅院,在灵山秀水、白云微风的交相互动下,孕育出风情别致的大院文化特色。
&&&&李家大院的主人李子用上世纪初被选派至英国留学,与英国女子麦克蒂伦结为伉俪,归国后兴办工业,实业兴国。李家大院的部分院落带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门楼外形的整体轮廓高、直、尖,线条轻快,造型挺秀,表面砖雕图案又为晋南民间艺术,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色。这在山西的大院中是极为罕见的。
&&&&和其他晋商大院相比,这里的整个建筑为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带有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每个院落的南房、北房、腰厅及东西房山墙都是用砖砌筑的马头墙。高出屋面的马头墙,是借鉴徽式建筑风格而作,不仅能防火,而且还能起到防盗的作用。这种高大封闭的马头墙,错落有致,高低起伏,使静止呆板的墙体显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给人视觉上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感觉,也隐喻着整个家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
文化:山西的一张金色名片
&&&&日至12日,大型民族舞剧《一把酸枣》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连演4场,这是美国最高艺术殿堂上演的首部中国民族舞剧,是由山西省精心打磨的一部文化大戏。
&&&&美国媒体对这部舞剧给予了盛赞。《华盛顿邮报》将这部爱情悲剧比作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特别是对气势恢宏的音乐设计,柔美华丽的民族舞蹈赞誉有加。C
N N评论:“演出非常精彩,情节富有张力,音乐恢宏大气又典雅含蓄,非常能体现中国文化元素。”
&&&&《一把酸枣》的成功并不是孤立现象。在山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由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积极推动山西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山西省近年来文化精品层出不穷。
&&&&好戏连台:文化精品结出累累硕果
&&&&“除了黑色,山西还有万紫千红。”看着舞台上精彩的话剧《立秋》,来自香港的一位客商在太原感慨地说。
&&&&“十一五”期间,山西文化产业连年以年均21%的增长速度突进。2009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为229亿元,占当年G
D P比重3.10%,文化旅游产业正在成长为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被誉为“新世纪中国话剧里程碑”的《立秋》,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舞剧《一把酸枣》,被称为催泪的“山西芭蕾”的《解放》,夺得全国奖项的京剧《走西口》、晋剧《麦穗儿黄了》、上党梆子《赵树理》;既有继承传统的《蒲剧折子戏专场》,也有《九曲黄河》等具有原创精神的舞台艺术作品,部部走红,盛演不衰。
&&&&从《昌晋源票号》《驼道》到《龙票》和《白银谷》,从《乔家大院》到《走西口》,近年来国内荧幕上一部部围绕“晋商”做文章的影视剧,让久藏于深闺的晋商文化开始为中外熟知,成为山西耀眼的“文化名片”。
&&&&“山西题材文艺作品能够如此兴盛,源于山西省持续着力于打造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刘建生说:“山西省委为挖掘有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多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学者们对地方史料的不懈挖掘整理给艺术创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四轮驱动”、强推文化体制改革
&&&&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说:“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山西省实施了‘四轮驱动’战略,即领导决策驱动、舆论造势驱动、政策保障驱动和督导检查驱动。”
&&&&山西省委、省政府将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省委常委会4次专题研究文化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破解困扰改革的诸多难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指出,山西要加快科学发展,必须做好煤炭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两篇文章,煤炭资源会越挖越少,而文化资源却越“挖”越多。一定要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将文化体制改革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同时,山西加大投入并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文化产业。山西省级财政从2009年起,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的资金,作为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发改委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用于未纳入服务业“1+10”项目扶持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也加大了对“1+10”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惠民:让百姓共享文化硕果
&&&&不仅要出精品,更要让文化成果与人民共享。山西首开了“政府掏钱埋单,百姓领票看戏”的先河。
&&&&“晋商文化艺术周”期间,只需5元,就能亲眼观看名角演出的精品剧目;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北方片)展演期间,45场演出,针对部队官兵、矿山工人、农民工、社区群众、老年观众等不同受众群体的公益演出就有15场,并且以10元、30元、50元三个等级的超低票价实行“戏剧惠民”。
&&&&此外,基础建设的完善也为文化惠民提供了完善条件。山西各市、县积极规划和建设与当地城镇规模相适应的文化设施,如县一级开展“五个一工程”建设,即兴建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馆、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文化中心或影剧院,扶持一个剧团,每个乡要建成一个综合文化站,每个村要建成一个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大院。一大批市、县、乡级文化设施得以新建或改扩建。
&&&&凭借文化产业破土而出的发展势头,山西憧憬“绿色”未来的步伐执著而坚定
平遥:旅游雪球是如何滚大的
&&&&恢弘城垣,巍峨城楼;四合院落,青砖瓦屋;寺观庙堂,亭台楼阁……烙刻着深厚汉民族文化情结的印记,历经千年风雨的平遥古城古朴宛然,风姿依旧。自1997年申遗成功以来,平遥古城旅游产业“一年一个样,年年大变样”。目前,平遥旅游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
P的比重从1997年的5.6%增长到2009年的46.2%。全县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分别从1997年的5万人、125万元和125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12.66万人、8827万元和8.1亿元。旅游业的雪球可谓越滚越大。
&&&&精心呵护古城古朴风韵凸显
&&&&1997年,平遥古城入列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语说:“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13年来,平遥人始终奉行“遗产保护是最大责任,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倍加珍惜、精心呵护古城。
&&&&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平遥县严格按照平遥古城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持续加大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先后投入20多亿元,全面实施了文物本体保护项目、古城内中小街巷综合整治项目、古城内人口外迁项目、环城地带综合整治项目等一大批遗产保护项目。完成了对城墙、双林寺、镇国寺等遗产组成部分以及慈祥寺、金庄文庙等国、省级文保单位进行了重点维修,对古城南大街、东大街、衙门街、城隍庙街等主要历史街区进行了全面整治、维修和复原,对现存较为完整、有较高保护价值的雷履泰故居等18处典型民居进行了重点维修。
&&&&2010年以来,平遥县又大手笔启动了国家进出口银行贷款4.5亿元的平遥古城旅游文化国际化项目。随着旅游服务基地建设、环城地带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3大类19个子项目全面实施,平遥古城将以更独特的魅力、更优质的服务展示在各方游客面前。
&&&&减压古城新城建设拓展框架
&&&&“干巴巴、灰蒙蒙、脏兮兮”,这是“申遗”以前平遥城市形象的真实写照。如今,漫步古城,每条街巷青石铺就,卫生整洁;行进于新城区,马路笔直宽阔,广场绿柳新风。
&&&&近年来,平遥县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工夫,相继实施了10余条新城区道路的改造、建设。目前“五纵四横三循环”道路网络的构建搭起了新城发展的大框架,新城区总面积由此拓展到了14平方公里。与此同时,一批地产项目建设的积极实施,为古城人口减压、解决困难群众住房、推动新城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平遥县把栽树与修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2004年至今,城区绿化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00万元,城区绿化覆盖率以每年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2009年已经达到42%,形成了总数19处、服务半径千米左右的公共休闲游园体系。并先后栽植各类园林绿化树木250余万株,完成320余公里通道绿化,基本形成了以通道为骨干、比较完备的景观走廊和生态体系。
&&&&据统计,目前平遥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2%,燃气普及率达到80%,亮化率达到97%,污水处理率达到86%。通过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城区二级以上天气从2006年的101天,上升到了2009年的350天。
&&&&旅游腾飞惠泽古城普通百姓
&&&&基于对县情的深刻把握,历届平遥县委政府扬平遥优势,确立了以旅游带动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战略,积极引领全县上下致力打造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不仅鼓起了当地居民的“钱袋子”,也成为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在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旅游发展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平遥县围绕旅游发展抓要素,较好地继承、发掘和整理了古城蕴含的建筑文化、吏制文化、儒教文化、票号文化等诸多文化内涵,先后开发了《晋商乡音》、《一把酸枣》两大文化演艺项目,丰富了县太爷升堂、状元祭孔、镖局走镖、县太爷迎宾等特色表演项目,不断提升了以及平遥牛肉、推光漆器、长山药、手工布鞋、剪纸等数10种极具地方特色文化的产品质量和产业规模,着力打造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中国年”“漆文化艺术节”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省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品牌。
&&&&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大展目前已举办了十届,每年吸引着几十个国家、数百名国外摄影师前来参加展览,国际化特色浓郁,成为目前为止全球最大的摄影节庆活动。大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融合,为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搭建起了一座广阔的平台,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具有浓郁民族性和多元国际性的一张强势文化品牌。大展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中国节庆50强”等称号。
&&&&目前,平遥21处文物旅游景点、6条特色产业街区、200余家旅游特色商铺、2个大中型文化娱乐项目等为主的旅游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全县各类宾馆饭店、民俗客栈发展到150余家,国内旅行社21家,导游600余人,旅游车辆400余辆;全县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达到6万余人,解决了近2.5万名城市下岗职工和3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
揭秘:华国锋去世后为何最终安葬山西交城卦山南麓?
本文摘自《人民文摘》2010年第2期,作者:叶永烈,原题为:在故乡寻访华国锋
  位于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麓、汾河西岸的交城县,是华国锋的故乡。2009年9月,我专程前去探访华国锋故居。
  走访华国锋出生地
  华国锋的出生地,就在交城老县城的永宁南路46号。那是一座典型的晋中农家小院。日,华国锋就出生在这里。
  华国锋其实姓苏,原名苏铸,华国锋的祖籍是河南范县苏家堡。华国锋的父亲苏庆惠15岁进交城县隆盛裕皮坊当学徒。东家王酋见苏庆惠老实能干,将次女王二女嫁给苏庆惠。王二女婚后连生四子。华国锋在1948年亲笔填写的《干部成分调查表》上所载:“我兄弟原四个,我三哥生下时,我大哥死。我生下时,我二哥死。”因此最后成人的只有华国锋和他的三哥。
  华国锋的父亲苏庆惠成为东家女婿后,升为隆盛裕皮坊的二掌柜。所以华国锋在1948年填写《干部成分调查表》时,家庭成分一栏写了“商人”。按照华国锋自述,他7岁时,也就是1928年,父亲苏庆惠去世,终年54岁。
  乡音难改,华国锋后来一直讲一口浓重的山西交城话。
  红色之路的起点
  沿着老城的永宁南路,相隔几百米,是华国锋的另一处故居。华国锋家并无自己的房屋,曾经迁途多次,租过多处房子。
  苏庆惠去世后,靠着娘家的接济,35岁的苏妈妈带着两个儿子艰难度日,坚持送两个孩子上学。
  1935年14岁的华国锋毕业于裕城内完全小学校,考入交城县“商业职业学校”,学习到1937年。所以,华国锋后来在填写履历表时,“文化程度”一栏总是写“中学文化程度”。
  交城地处晋绥边区,很早就有中共党组织活动。在华国锋上中学的时候,离学校不远处住着两个中共地下工作者。华国锋在那里看了一些进步书刊,倾向革命。
  1938年6月,华国锋离家上了交城山,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抗日游击队。他化名“华国锋”,取义于“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后来他以“华国锋”这一化名闻名于世,以至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苏铸。如今,华国锋的子女仍用苏姓,并不姓华。
  1938年10月,由李伯林为介绍人,17岁的华国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华国锋走上了红色之路。
游击队里的“华政委”
  地处吕梁山脉的交城,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山地,交城县城北3公里的卦山,便于周旋和隐藏,是当年与日军打游击的好地方,也是华国锋当年打游击的据点之一。1939年,18岁的华国锋担任抗日根据地晋绥边区第八专区汾阳县牺盟会特派员,在汾阳一带,开展抗日游击工作。
  1940年初,19岁的华国锋在山西交城县担任了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1945年,24岁的华国锋担任了中共交城县委书记、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从此,人们称华国锋为“华政委”。诚如那首交城民歌所唱:“交城的大山里来了游击队,游击队里有咱的华政委。”
 1949年1月,28岁的华国锋担任中共晋中第一地区委员会宣传部长。这时,华国锋与韩芝俊结婚。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国南方,中共中央决定从华北抽调5万名干部随军南下,以便接收南方的城乡。武光回忆说,当时华北的干部差不多是“走一半,留一半”。武光和华国锋都是属于“走”――南下的。
  1949年8月,华国锋担任中共湖南省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决定华国锋命运的是1952年,他调任湘潭县委书记,1954年,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湘潭是毛泽东的家乡,华国锋成为毛泽东家乡的“父母官”。
  起伏的命运
  1955年夏,毛泽东第一次注意到了华国锋的名字。那年7月,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华国锋学习报告后,写出数篇呼应文章。这些带有浓郁湘潭乡土气息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1955年秋,毛泽东来到湖南视察,在长沙第一次接见了担任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面相忠厚的华国锋给毛泽东留下了老实厚道、忠诚可信的印象。
  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问题牵连到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毛泽东亲自提名华国锋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由于毛泽东的看重,1970年11月,华国锋当选为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此后,华国锋地位一路上升。
  在日至9月10日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华国锋辞去了国务院总理的职务。这样,华国锋失去了他在“政”方面的最高职务。
  日至29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胡耀邦接替华国锋,出任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接替华国锋,出任中央军委主席。这样,华国锋失去了他在“党”、“军”方面的最高职务,逐渐淡出功过政坛。
  此后,华国锋仍是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
  2002年2月中共十六大召开时,已经81岁的华国锋由于年事过高,没有成为十六大中央委员候选人,但仍是十六大特邀代表。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召开时,86岁的华国锋依然是特邀代表。
  叶落归根思故乡
  华国锋生前曾吩咐后事:“让我回卦山吧,那里树多,清净。小时候在那儿,打游击也在那儿……”
  日,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他的骨灰暂时安放在北京八宝山。
  日,华国锋之子苏彬、苏华以及华国锋的老秘书曹万贵来到交城卦山,为华国锋选择墓址。亲属提出选择墓地的“四不原则”,即“不占用耕地、不与民争地、不破坏环境、不损坏古迹”。他们选中卦山南麓的荒山石坡,作为墓地。
  日,华国锋墓奠基仪式在交城县卦山南麓举行,山西省委原书记李立功主持了奠基仪式。预计一年之后,华国锋墓落成,华国锋可以魂归故里了。
-----------------------------------------------------
------分隔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莱坞一九九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