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苏北五战五捷中国供暖分界线激战烈士名录

1946年―《江苏省志?大事记(中)》
1946年(民国35年)1月
月初&国共两党停战协定签订前夕,在蒋介石“迅速抢占战略要点”的密令下,国民党军第一百军侵占泰兴县县城、口岸及江都县高桥、宜村、郭村、塘头等地;第四十九军抢占如皋县九华山、白蒲及南通县观音山、小海镇等地。
▲为保卫解放区,华中军区粟裕、陶勇率部发起陇海战斗,一举歼灭盘踞在新安、瓦窑、草桥等地(今新沂市境)制造内战的国民党军队。
1日&《苏皖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公布。
2日&在淮安成立中国解放区临时救济总会华中分会,办理华中解放区救济工作。
7日&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召开首次财政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专署财粮处处长和粮食会计科科长等30余人。会议决定:一、健全并充实各级粮政机构,县设粮赋局、区设粮库;二、制订粮食的征收、保管及支付制度;三、过去存于乡间之公粮、公草,在今后和平环境中应集中归仓;四、颁发统一供给标准;五、统一会计科目等。
9日&姜堰保卫战开始。新四军在石家岱一线与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军发生激战,歼灭国民党军第一百军第六十三师1个营。
10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同国民党政府代表正式达成停战协定,双方颁发《停战令》,13日午夜生效。15日,《停战协定》签订的消息发布后,清江市举行庆祝和平大会,驻城苏皖边区政府各机关团体及市民2万余人,举行提灯大游行。
11日&华中军区第九纵队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夺回被国民党军队侵占的邳县八义集、碾庄、赵墩、大榆树等火车站。
13日&迫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和政治争取,国民党军第六路军总司令郝鹏举在台儿庄率1万余人起义,后改编为苏鲁民主联军,郝任总司令。次年1月27日,郝鹏举又率部叛归蒋介石,并向解放区进犯。2月6日至7日,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二纵在东海县白塔埠地区发起讨郝战斗,经一昼夜激战,歼灭郝部2个师及集团军司令部共5000余人,生俘郝鹏举。
13日至15日&国民党军队破坏停战协定,屡次向驻防如皋县白蒲镇的华中军区第一军分区特务三团挑衅,后又占领白蒲镇。3月15日,北平军事调停处执行部淮阴执行小组美方代表邓克中校、国民党代表肖凤岐上校、共产党代表韩念龙上校3人到白蒲视察冲突情况。
14日&华中工、农、青、妇、民兵代表大会在淮城召开,到会代表270人。刘瑞龙致开幕词,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曾山等讲话。
16日&华中文化界30余人在清江市中国饭店欢迎美国合众社记者罗尔波。晚上举行文化工作座谈会,李一氓、彭康、黄源、冯定、韦悫、季方、孙冶方等著名人士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21日&镇江大达轮船公司客轮“达仙号”在驶往扬州途中,因乘客严重超载,在六圩对面江滩附近沉没,遇难121人。
29日&江苏省行政长官会议在无锡召开,国民党军委副参谋总长兼陆军代总司令白崇禧、第三方面军司令汤恩伯、江苏省主席王懋功等百余人出席,讨论所谓加强地方武装力量。
30日&苏皖边区政府训令各邮局及邮政代办所,凡苏皖解放区内的邮政机关一律归苏皖边区政府接管,由边区交通总局及各专署交通分局办理接管工作。
是月&江苏省建设厅发布《江苏省各县(市)工商业登记暂行细则》,加强对工商业的登记管理。
▲国立边疆学校由重庆迁到无锡。
▲南京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苏宁分署成立,下设南京办事处和淮阴办事处,办理难民救济、遣送、复业、福利等赈济事项。日结束业务。日正式撤销。2月
5日&苏皖边区政府邮政管理局成立,接管“中华邮政”淮阴二等邮局。此后,建设邮路7700余里,电话线路2500余里,不仅苏皖解放区全境通邮,并且与山东、晋冀鲁豫、晋绥、陕甘宁等解放区通邮。同时,与沪宁线等国统区有邮电交换业务。
7日&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在清江市正式开学,校长范长江、副校长包之静、教育长谢冰岩,分编辑、通讯、电务、经理等几个学科,学习时间6个月。这是华中解放区最早举办的一所新闻专科学校。
10日&中共冀鲁豫军区郭影秋等3人军调小组赴徐州参加徐州地区国共两党的停战谈判。由于国民党毫无诚意,谈判拖了三个月毫无结果。
12日&华中建设大学结业典礼在清江市城南公园大礼堂举行,1000多名师生与会,500多名学员结业。
13日&国民党政府两淮盐务局向军事调停三人小组美方代表马歇尔提出,要求新四军速离盐场。3月8日,蒋介石电告周恩来、叶剑英,要求退还新四军占领的两淮盐场。代军长陈毅根据党中央关于保卫人民胜利果实,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指示,态度坚决,坚持不退。
17日&原汪伪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陈公博、伪外交部长褚民谊、汪精卫之妻陈璧君3名汉奸押解苏州,囚于狮子口监狱。
26日&苏皖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苏皖边区邮政”《毛主席像邮票》一套,共6枚,并规定凡解放区内通邮一律贴此种邮票。3月
2日&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军调处三人小组及中外记者35人,由济南乘机飞抵徐州视察、谈判。华东军区代表陈毅同机到达。
▲粟裕、谭震林自清江市飞抵徐州,向周恩来汇报工作,并和军调处“三人小组”就华中执行停战协定情况进行商谈。8日返回淮安。
12日&由中共代表韩念龙、国民党代表肖凤岐、美方代表邓克等13人组成的军调部淮阴执行小组赴长江沿岸视察国共双方军事冲突地点,途经宝应,下午抵达高邮。13日赴东台县。
18日&南通1000多名爱国青年学生不顾国民党当局的禁令和军队的阻挠上街游行,至军调部淮阴执行小组驻地桃之华旅馆门前递交请愿书,并高呼“要求和平,反对内战”和“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等口号。事后,国民党特务先后秘密逮捕了参加和领导游行的孙平天、顾迅逸、郑英年、孙日新、钱素凡等8人,杀害后抛尸长江,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南通惨案”。
是月&苏皖边区政府决定改洪泽湖管理局为洪泽县,县政府驻高良涧。
▲华中解放区人民对京杭大运河邳县至高邮段进行大规模春修。该工程全长600余华里,共投资5000万元。沿线第二、第五、第六、第七行政区的13个县动员民力38000人投入施工,至6月初工程结束,从而使苏北25个县受益。
▲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改称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副师长王必成,副政治委员江渭清。
▲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机关在阜东县(今滨海县境)东坎成立。纵队由9个县的独立营整编为八十二、八十四、八十六三个团,又将在盐城起义的戴心宽部缩编为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三个团,共6个团组成。司令员谢祥军,政治委员姬鹏飞,副司令员戴心宽、常玉清。
▲根据形势发展,撤销东南行署,启东、海门两县再次分设。同年12月,国民党军队向启海全面进攻,启东、海门两县党政军机关再度合并,重建东南县委、东南行署、东南警卫团。
春&江苏广播电台在镇江建成并恢复播音。呼号XOPA,频率1330千赫,功率50瓦。日,因局势动荡,江南地区即将解放,该台停止播音。
▲华中解放区由于战争、疫病和水、旱、蝗、雹等灾害,发生严重春荒,至夏收前,灾民达700万人。政府用于救灾的粮、钱、物,折合华中币38400余万元。机关干部和部队指战员也节衣缩食,千方百计支援灾民。4月
1日&中共华中分局作出《关于目前财政问题之决定》。鉴于财政实行统筹统支后出现的弊端,“正式决定省与地方划分税源,以屠宰、牙帖、地方契、杂税、司法等行政罚金等归专署征收,用于各地区之行政费用,确实不够的地区,边区财政酌量补助”。
23日&清江市3000余人集会悼念4月8日飞机失事死难四烈士,并决定将城南公园改名“叶挺公园”,闸口大桥改名“若飞桥”,新华图书馆改名“博古图书馆”,并修建“邓发亭”及“邓发俱乐部”。
25日&为悼念黑茶山遇难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苏皖边区政府决定改盐城县为叶挺县,盐城改为叶挺城。日,叶挺县复名为盐城县。
26日&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在通海地区收复南通县(今通州市境)小海镇、兴仁镇、观音山等地,刘桥、陈家桥、新坝、三和镇等地国民党守军畏歼撤逃。
28日&昆山县政府会同县临时参议会,派员去陈墓镇(今锦溪镇)运回顾炎武遗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手稿等132种、419册图书。这些珍贵图书在抗战期间险被日军所夺,幸该县图书馆馆长王颂文和陈墓镇绅士陆辑安妥为保藏,得告无恙。
30日&上海文化界赵慧深(女)等9人来清江市。华中暨清江市文化界70余人开会欢迎。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致欢迎词,赵慧深宣读郭沫若等致华中解放区文化界的信。会上成立中华文化协会华中分会,冯定、韦悫、孙冶方、刘季平、夏征农、黄源、扬帆等为分会理事。
是月&国民党政府发行大面额法币,引起急剧通货膨胀。
▲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兼京沪卫戍司令汤恩伯坐镇无锡,召开锡东乡长以上人员会议,部署“清剿”。8月,伞兵第二大队调驻无锡,在西仓镇建立荡(口)、东(亭)、安(镇)3区联防办事处,无锡成立首都卫戍司令部无锡指挥部。
▲新四军第二师进驻宿迁市,在城西体育场召开军民大会,罗炳辉师长揭露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阐述我党我军正义立场和战略方针。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
1日&新安旅行团发起组织的华中少年出版社在清江市建立,编辑出版《华中少年》、《少年画报》。同年9月,国民党进犯两淮时,该出版社停办。
3日&以周恩来为首的陆定一、邓颖超、廖承志等共45人的中共代表团由重庆飞抵南京,住长江路梅园新村(在宁期间同时设中共中央南京局,代表团新闻组对外为新华社南京分社),与国民党进行了持续10个月的谈判斗争。
4日&谭震林、张鼎丞在华中军区司令部作战备动员报告。
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中央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呼号仍为XGOA、频率660千赫、功率中波10千瓦、短波4.5千瓦。播出中心在祠堂巷25号,发射中心仍在江东门原发射台。
6日&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改为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粟裕。
8日&武进县桐庄乡(今南夏墅乡)发生褚凤娣被恶婆悍姑虐待致死案。因武进地方法院判案不公,群情激愤,轰砸法院。
10日&曾山主持召开中共华中分局委员和各地委书记联席会议,传达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土改指示”),确定在华中解放区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并决定在淮安县鹅钱乡等地进行试点。
上旬&白崇禧、顾祝同在徐州部署向山东解放区进攻。7月16日,徐州国民党军队分四路进犯山东、苏北解放区。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沿线成为战场。
16日&吴印咸延安摄影展览会在沭城城北公园逍遥厅举办,共展出照片200余幅,参观者达1500余人。
5月17日&安徽当涂利民公司垦民因围垦丹阳湖,与高淳县小花村村民发生械斗,高淳县农民2人被打死,3人失踪,高淳方面亦扣压了10余名垦民。后经江苏、安徽两省双方派员协商,始得解决。1952年11月,在华东军政委员会的主持下,高淳、当涂两县为解决丹阳湖水利纠纷,签订了《高淳、当涂丹阳湖水纠纷协议书》。后又于1953年7月、1961年4月作了补充协议。
18日&华中土改工作组到淮安县石塘区鹅钱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在以后的40天内,没收汉奸土地306.7亩,向地主归还土地5914.4亩,被转移的公田317.8亩,全部分到3300户农民手里。中共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指出,鹅钱乡创造了华中土地改革的一个典型范例。
19日&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地委及专署机关、新四军第六旅和路西军分区率十八团及定凤支队、定合支队、巢合独立团等县武装至盱眙县境休整,并将这些县武装组成新四军第六旅十六团。
24日&中共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自延安开会返回淮阴,带回毛泽东主席亲笔写给新安旅行团的回信(新安旅行团团部驻清江,今淮阴市区)。
27日&华中五地委在淮安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部署土改工作。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及直属机关代表共800人出席会议。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作了时事和任务的报告,分局组织部长曾山作土地问题的报告。会议明确土改的总任务是:摧毁封建剥削制度,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而斗争。
▲国民党空军飞机轰炸高邮至邵伯的运河东堤,国民党军第二十五师挖邵伯镇南运堤,企图水淹里下河,阻止新四军北撤。由于沿堤群众阻止和抢堵,未能得逞。
28日&中共华中分局发出《关于贯彻中央‘五四’土地政策新决定的指示》。
下旬&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中分局民运部长刘瑞龙先后在高邮城华中二地委召开的县委书记、县长联席会议上传达了中共中央“五四”土地改革指示。会后,地委在高邮二沟区进行土改试点。
是月&原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任陆军总司令。1947年3月,薛岳被撤职,顾祝同以陆军总司令身份坐镇徐州,绥靖公署改称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1948年6月,“陆总”改为“剿总”,刘峙任总司令,顾祝同任国防部参谋总长。
▲华中一地委、二地委、五地委、六地委、七地委等先后召开会议,传达中共中央“五四”土改指示,并抽调大批县区干部,组织土改工作队,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至7月,土地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全面展开。
▲抗日战争期间转移至重庆的江苏省政府档案运回镇江。
▲苏南地方病防治所在吴县木渎镇成立,防治对象以日本住血吸虫病患者为主。1950年7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在无锡梅园成立无锡血吸虫病防治所。1954年3月,更名为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6月
2日&中央军委命令: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治委员吉洛(姬鹏飞);第九纵队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震;第十纵队兼苏北军区,司令员谢祥军,政治委员刘培善。
6日&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在淮安发表谈话,对国民党军的进攻表示要坚决自卫,消灭敌人,保卫和平。
20日至29日&为粉碎敌人封锁,改善人民生活,中共华中分局先后发出平抑物价的紧急指示,并决定在淮阴、淮安试点。
22日&驻清江市各机关团体千余人,在苏皖边区政府礼堂召开战备动员大会,并成立自卫备战委员会。7月1日,中共华中分局、苏皖边区政府发出《关于战时后勤工作的指示》。
23日&以马叙伦为首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来南京请愿,要求和平,在下关车站遭到国民党特务包围毒打,发生“下关惨案”。
▲周恩来、郭沫若赴医院慰问在“下关事件”中执行采访任务时被国民党特务打伤的南京《新民报》采访主任浦熙修。
26日&国民党军对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全国规模的内战从此爆发。
29日&苏、常(熟)、昆三县国民党保安队和青年军共纠集2500余人,对苏、常、昆、太地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发动联合“清剿”。7月
月初&陈毅在运西地区召见宿北县县委书记李坚,对坚持敌后斗争作了两点指示:一、抓武装;二、抓镇压给敌人通风报信的坏蛋。旋后来新安镇同铁路管理局王永福、许亚等人谈话,要求大家不要幻想和平,要准备战斗。
▲中共华中党校创办于淮安县河下镇三里庙。张鼎丞兼校长,副校长余立金,教育长刘清扬。由于战局紧张,党校于9月中旬撤销。
1日至7日&《苏报》在镇江伯先公园举办全省报纸展览会,展出的有抗战胜利后出版的79种报纸。各界人士认为,大型报纸中以无锡《锡报》为佳,小型报纸中以吴县《大华报》等三家较好。
3日&华中建设大学招收新生。李亚农、夏征农为正副校长。校址在清江城内。
上旬&华中野战军于如皋县城召开自卫战争动员大会,滕代远、粟裕、谭震林、张鼎丞、李一氓等到会讲话。
11日&京沪特快列车“凯旋号”在无锡县境周泾巷附近出轨,伤乘客10余人。
13日&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大举进攻苏中解放区,华中野战军奋起自卫反击。是日,打响宣泰战斗。15日攻克宣家堡、攻入泰兴城,歼灭国民党军第八十三师第十九旅五十六团、五十七团及旅属山炮营共3000余人。此战为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的第一仗。
16日&国民党军队15万人向苏皖边区大举进攻。苏皖边区政府发言人在淮阴发表谈话,斥责国民党妄图抢夺抗日胜利果实的无理要求。
▲国民党军第五军主力和整编第七十四师1个旅约3万人,向淮南解放区发动进攻;同日,国民党军整编第四十九师从南通向如皋进犯,华中第一分区部队在3天的阻击战中,歼敌近1000人。
▲华中物资局及清江市各公营商店坚决执行华中分局平抑物价的决定,共抛出价值华中币5713.04万元的各类物资,使清江市物价趋于稳定。
18日&苏中战役如(皋)南战斗开始。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六师、第七纵队于鬼头街、杨花桥、宋家桥等地阻击北犯如皋的国民党军队,激战3天,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师部及第二十六旅、第七十九旅1个半旅共1万余人。是役为“七战七捷”第二仗。
▲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直接指挥数万军队在飞机掩护下,分四路向铜睢县和铜山县解放区大举进犯,气焰十分嚣张。先后占领苑山、麻沟、马山、周庄、潘塘、大许、单集、房村、小塔山、板桥、大李庄、大王庄、双沟、庙山、大小王山、岭庄、南北许阳、八义集、朱古山等地。
▲国民党军以第二十八师、第五十七师、第六十九师和第五十八师以及第七军,由津浦路徐州至固镇段,向两淮(淮阴、淮安)方向进犯。
19日&中共代表团周恩来致函国民党和谈代表邵力子先生,要求释放关押在苏州的苏西北武工队指导员李觉等政治犯。后李觉等被判极刑;周恩来于8月27、29日、9月5日、11月6日连续给国民党司法当局写信,进行严正交涉,迫其作出让步,终使李觉等幸免于害。
▲驻徐州泉河国民党军7000余人及“还乡团”1000余人进攻铜山县解放区的第一、六区,占领30余个村庄。21日,驻贾汪国民党军5000余人进攻铜山第一、七区,占领村庄10余个。24日,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第五十九军进犯黄邱套、耿集一带。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疯狂抢掠,奸淫烧杀,使解放区遭到严重破坏。
22日至25日&国民党空军出动飞机多架,5次轰炸东台县城,炸死79人,炸伤多人,炸毁房屋1500多间。
25日&台北县(今大丰县)堤东区反革命分子束加国等利用迷信,煽动群众,进行反革命暴动;随后,草堰、白驹、西团等地也发生反革命暴动,抢走区游击连枪支、烧毁区署文件,打死和绑架地方干部多人。台北县长黄亚成率县大队与民兵配合驻军镇压,逮捕为首分子束加国,暴动平息。8月中旬,泰和公司经理王兰甫及其爪牙费常洪纠集一帮反动地主、富农,并裹胁群众2000多人,在方强地区发动反革命暴乱,杀害地方干部多人,后经地方武装民兵镇压,16名暴动骨干分子被处决,暴动得以平息。
27日&华中野战军在淮北东部地区发起朝阳集和渔沟战斗,歼敌第九十二旅全部及第六十旅一部共5000余人。朝阳战斗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阶段对淮北解放区的进攻。
30日&国民党军李默庵部集中6个旅的兵力,分别由如皋、姜堰合击海安,企图与华中野战军主力决战。第七纵两个团抗击国民党军5万多人的猛攻,连续阻击4个昼夜,于8月3日主动放弃海安,紫石县(今海安县)县级机关亦迁移海安北乡。此战杀伤敌人3000余名,为华野主力休整嬴得了时间。是役为七战七捷第三仗。
下旬&中原解放区皮定钧部从大别山突围至境内。洪泽县政府调集200多艘大型渔船,于盱眙、老子山高良涧一线抢运部队、辎重渡过淮河、洪泽湖。
▲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毛森,指挥国民党部队对丹北地区进行全面“清剿”,在大路镇设置“清剿指挥部”,疯狂逮捕、残害中共留守干部和北撤人员家属。
是月&国民党军队向淮南发动全面进攻,至月底,国民党新五军四十五师等部队先后占领天长、盱眙、金湖等地,淮南解放区党政领导机关及主力部队开始北撤。同时,中共淮南工委在吕良桥(今金湖县境)成立,并组建淮南支队,坚持淮南斗争。
▲江苏省实施南京国民政府修正公布的《财政收支系统法》和《财政收支系统法施行条例》,改订财政收支系统,恢复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
▲吴县城区(今苏州市区)流行鼠疫,时疫医院收容258人,亡25人。
▲七八月间,徐州附近各县黑热病流行,患者占总人口的32%。1947年,苏北地方病防治所在淮阴成立,防治对象以黑热病为主。1948年,国民政府卫生署在南京成立黑热病防治处,并与江苏省卫生处合作在淮阴设置淮阴医院,专司苏北黑热病防治事宜。1950年,经华东黑热病防治总所第三分所调查表明,江苏黑热病流行区主要在淮阴、盐城两个专区。8月
10日&是夜,华中野战军第一师趁李堡国民党军换防之际,立脚未稳,果断向驻李堡的新七旅旅部及1个团发起猛攻,11日晨将其全歼。随后,立即向驻守杨家庄的第一○五旅旅部及其1个团攻击。至当日14时,歼其大部。8月11日上午,海安新七旅旅长盲目率一个团东进增援,行至洋蛮河一带,为华野第七纵队和第六师伏击,30分钟解决战斗。此战全歼国民党军1个半旅,9000余人。此战为“七战七捷”第四仗。
▲中共华中局作出《关于今年秋季征粮工作的决定》。秋季公粮照全年征粮任务总数增加30%~40%,公草任务按一斤公粮随征一斤草计算。全年公粮任务由原下达的5.292亿斤增加到6.762~7.204亿斤。
▲苏北国际和平医院创办于淮安县湖心寺,全套设备由宋庆龄捐助。18日,国民党飞机连日扫射淮安国际和平医院,2名病人受惊死亡。
21日&苏中战役丁(堰)林(梓)战斗开始。至22日,华中野战军全歼国民党交通警察总队5个大队和第二十六旅1个营共3000余人。此为“七战七捷”第五仗。
23日至26日&华中野战军主力一部在邵伯、乔野一带粉碎了国民党黄伯韬部的进攻,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第六仗邵伯保卫战的胜利。此役共毙伤国民党军2000余人,华野和华中第二军分区指战员伤亡1000余人。
25日&苏中战役如黄路战斗开始。至27日,华中野战军于分界、加力、谢家甸歼国民党军第九十九旅、第一八七旅等2个半旅共1.7万余人。此战为苏中“七战七捷”的最后一仗。
29日&国民党军队占领宿城及泗宿北部地区。宿迁逃亡地主组成还乡队返里,烧杀抢掠,至解放前夕,全县共杀害解放区干部及群众476人,烧毁民房1866间,倒算粮食82.40万斤。
是月&在徐州国民党军队向铜山解放区大举进犯时,中共铜山县委将干部、群众有计划分期分批撤至运西地区。至23日,县委机关最后撤过运河,并组织军民开展斗争。9月
1日&中共华中分局决定后方机关由淮安向射阳河东沟墩转移。中旬,华中分局、华中军区等机关从淮安城内转移至北乡陈圩,后转移到苏嘴一带。
▲中共华中分局发出《关于团结中农的指示》,开展土改复查工作。
15日&国民党军第七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第二十八师在空军掩护下分两路猛攻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华中野战军奋起抗击,经5天激战,在歼敌5000余人后,于19日晨撤出淮阴。苏皖边区政府同日撤离淮阴。在9月中旬,淮南地区全面落入国民党军队手中。
19日&响水地区部分反动地主、恶霸、兵痞流氓及混进干部队伍的坏人及动摇分子,趁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华中解放区、前方急需大批民夫之机,煽动“抗夫”,进行武装暴动,绑架、杀害共产党干部。响水区的上兴、下兴、康渡等地发生800多人的反革命暴动;20日,双港区的昌义、昌盛、昌兴等10个村发生反革命暴动,抢劫华中银行华中币28万元。这些反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9月20日,双港、响水两区召开公判大会,处决了反革命暴乱的为首分子。
23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两个指挥部合并,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治委员。
24日&国民政府公布《标准法》。这是中国最早的标准法规。
26日&中共苏中二地委决定,干部“县不离县,区不离区,乡不离乡”,全面开展游击战,配合人民解放军主力作战。
▲江苏省政府发出搜集日本战史资料的训令。
是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开始陆续使用人民解放军称号。
▲京沪卫戍司令汤恩伯坐镇无锡后,无锡县政府成立“感化训练所”,专门迫害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实行“思想感化”,当年监禁政治犯263人,致死33人。
▲淮海驻鲁办事处成立,负责接待北撤山东的人员和物资。
▲中共华中分局决定成立苏中第十地委,统一领导江南沪宁线两侧即路北地区的敌后斗争。
▲冯玉祥致函吴县教育局,决定捐赠一部分产业,创办从云中学及小学各一所,以纪念辛亥革命时期在滦州起义中牺牲的施从云烈士。
▲原抗敌救亡演剧第九队来无锡公演。历时两年,演出《丽人行》、《大凉山恩仇记》、《孔雀胆》、《雷雨》、《日出》、《原野》等进步话剧。10月
中旬&苏北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调集两个师的兵力,由海安、泰州分路北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苏中主力部队,从14日起在富安阻击,激战5昼夜,歼敌1000余人,同时驻时堰守军击退敌军多次水路进攻,杀伤敌人300多人。解放军完成阻击任务后,作战略北撤。27日,东台县党政机关主动由县城撤至堤东沿海地区,坚持敌后斗争。30日,国民党军第八十三师十九旅占领东台县城。
▲国民党泗洪县半城区还乡团扒开彭雪枫墓,劈棺抛骨。原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一个李姓哑巴饲养员,因保存彭雪枫师长遗骨而被还乡团活埋。
19日至11月1日&国民党军队整编第七十四师、第二十八师的第一九二旅共3万余兵力,侵犯涟水城。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六师、第九纵、第十纵、第十一纵、第十三旅(皮旅)、淮南六旅共28个团,参加涟水保卫战。激战14个昼夜,歼灭国民党军队9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华中野战军伤亡8000余人,第十纵司令员谢祥军牺牲。
25日&常州2000多名人力车工人因城区试行公共汽车影响生计而举行罢工、请愿,在府桥附近与试行公共汽车发生冲突,遭军警镇压,造成4人死亡、7人受伤的“府桥惨案”。
下旬至11月上旬&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在涟水陈师庵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毛泽东主席所作《三个月总结》。10月27日,陈毅在会上作了《华中三个月自卫战争的经验和今后的任务》报告。粟裕、谭震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30日&华中二分区部队撤出兴化县城。至此,苏中县城全部为国民党军队控制。
▲中共华中分局发出《关于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实行就地坚持,全面抵抗蒋军进犯的指示》。
▲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由宋美龄陪同到无锡“避寿”,美国特使马歇尔随行。
是月&黄浦刘家潭(今宝应县境)秘密交通站建立,成为当时沟通苏中、淮南、淮北根据地的一条秘密交通线。该交通站1949年受到华东军区党委嘉奖。11月
10日&国民党军25个半旅,从东台、淮阴、宿迁和台儿庄、枣庄地区分四路同时进犯苏北、鲁南解放区,企图打通陇海路东段,进占临沂,控制苏北、鲁南。
15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于1947年元旦公布。
16日&为揭露国民党在“国民大会”上推行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举行记者招待会,并为无锡《大锡报》记者钱小柏题词:“为真民主真和平而奋斗到底”。
19日&中共代表团周恩来、邓颖超、李维汉等15人离南京飞返延安。周恩来返延安后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协助毛泽东领导和指挥人民解放战争。
▲国民党军第七军及第七十四师一部分进攻淮沭路上的丁家塘坊、汤集、宋集,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进行反击,经4昼夜激战,歼敌4000余人,迫使退回淮阴。
22日&中共华中分局决定抢运苏中粮食,确保完成上交华中6750万斤大米的任务。为此,成立了华中军粮运输总站。总部设在阜宁县益林镇。
24日&中共华中七地委和七分区主力部队撤至运河以东地区。淮北根据地除洪泽湖外均丧失。由于撤退仓促,千余干部、战士牺牲、被捕。次年1月,中共华中分局决定解散原地委,组成过渡性地委,由张震任书记。
26日&中共华中七地委撤离淮北后,洪泽湖周围泗县、泗南、盱凤嘉、泗五、灵凤、邳睢铜等县党政干部及《拂晓报》社撤到湖上。为统一领导,各县负责人在赵沙滩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洪泽湖临时工作委员会,同时成立洪泽湖指挥部,坚持湖上斗争58天。
▲苏州开往吴江黎里的汽船途中起火,船身沉没,60余名乘客全部遇难。
26日至12月3日&华中野战军第七纵第三十一旅在台北独立团与区乡游击队的配合下,先后于丁溪至西渣一线、白驹至西团一线阻击国民党军队进犯。经过艰苦奋战7天7夜,给国民党军以重大打击。
27日&盐城保卫战开始。是日至12月16日,华中野战军在粟裕指挥下,在盐城以南伍佑一带歼敌6000余人。12月18日,华中野战军主动撤出伍佑。
是月&从11月起,国民党还乡团在成子湖畔进行了长达58天的大屠杀,中共地方干部及群众被害甚多。
▲国民党政府国防部成立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分京区(南京)、台区(台北)两所。次年,台区所撤销,并入京区所。日改编为雷达研究所,物理学家葛正权任所长。该所系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和南京长江机器制造厂的前身。12月
3日&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等部共5个旅兵力再度进犯涟水。华中野战军第六师和淮南六旅奉命阻击。战斗历时两周,歼敌4000余人。16日,阻击部队撤出涟水城。
14日&中共华中分局决定成立财力动员委员会,以集中财力,度过难关,坚持华中斗争。邓子恢、曾山任正副主任。下设边区政府机关、华中军区机关、部队、第五分区、第六分区、苏中军区等6个分会。各单位现存黄金、现钞、物资、工厂、盐场等均须交财力动员委员会,以充实财力、物力支援战争,维持华中币信用。
15日&中央航空公司XP―26型客机自南京飞往上海途中迷航,在浙江长兴县境内坠毁。
15日至19日&陈毅、粟裕指挥华中、山东野战军,组织宿北战役。一举歼灭国民党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长戴之奇自杀,重创整编第十一师,计歼敌2.15万人。战役期间,宿迁县全力支前,先后出动民工数万人,设立8个粮食供应站。
16日&国民党军占涟水县城。20日,占盐城。23日,国民党军从涟水、盐城地区北犯,占阜宁。
▲徐州绥靖公署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松本芳雄、板尾有作、茅野喜重、市桥廉次、岛田义和、武伸弥五郎等案件。
30日&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学生集会,成立响应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委员会,决定31日罢课一天,联合各大中学校学生,举行抗议示威。12月31日,无锡江苏省教育学院学生举行抗暴控诉大会,抗议美军在北平强奸女大学生沈崇,成立抗议美军暴行委员会。翌年1月2日,无锡各学校学生罢课,并上街示威游行。
是月&中共华中分局决定成立淮北军政工作委员会和以七十七团、八十一团及两个骑兵大队为主体的淮北挺进支队,饶子健任书记兼司令员。
▲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和4000余箱文物藏品由四川迁回南京。
是年&苏北解放区开展了春季、秋季两次大参军运动,共动员工农子弟123100人参加人民解放军。是年,国民党军在江苏紧急征兵110500人。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送南京中央医院20mg镭,由该院妇产科主任何碧辉在全省首先开展宫颈癌的单纯腔内放射治疗。
▲江苏省发生霍乱暴发流行,全省发病5838人,死亡732人,病死率为13.7%。
▲苏皖边区政府动员4万名民工,对600多里运河堤进行加固。共修复残缺堤岸247处,修筑埽工护岸21处,整修闸坝7座。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苏宁分署运往苏北解放区的救济物资中,有宋庆龄托运的医药卫生器材1129件,都运至淮阴和平医院。
▲全省一等县12个,二等县13个,三等县28个,四等县8个,计61个县。
▲中央农业实验所迁回南京,印式邦等研究出“六六六”毒饵治蝗方法,首创“六六六”粉剂治蝗技术,开辟国内治蝗工作新途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西半球分界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