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米盒子也时不时的出线哈曼卡顿音响,无法观看,重启一下,可能好,也可能不好!怎么回事,能否解决呢?

刚买的机器,就是12月份买的,怎么就开网页、玩游戏经常出现卡顿现象?_百度知道
刚买的机器,就是12月份买的,怎么就开网页、玩游戏经常出现卡顿现象?
网页卡现基本都玩游戏卡玩着玩着屏幕卡卡顿顿跟死机似鼠标指针跳非顺畅每候都能强制关机机器灵越14r5437新电脑啊愁死显卡NVIDIA® GeForce® GT 750M 2GB DDR5 显卡;内存8GB 2 DIMM (2x4GB) DDR3L 1600Mhz 内存;处理器第四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i7-4500U 处理器 (4M 缓存, 1.8 GHz);操作系统Windows 8.1 单语言(64位) 简体文
您建议您定要安装windows原版操作系统要使用Ghost版本操作系统类操作系统精简系统稳定性兼容性非差并且注意要使用驱管理软件查找公版驱应该使用厂自带操作系统光盘或者戴尔官网载相应各硬件驱程序进行安装您操作系统稳定性非高同目前电脑配置均比较高内存比较所芯片厂商论研发64位操作系统驱主建议您安装64位操作系统否则32位操作系统安装能些硬件使用驱程序驱另外提醒您尽量少用内优化软件进行所谓优化或者垃圾清理容易禁用驱机运行或者直接误删除驱程序导致机器运行现问题
已回答421220
响应时间&2小时
其他类似问题
卡顿现象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英特尔适合游戏类
英特尔 视频 商务
游戏面没AMD强
我听说英特尔主频 能点虚AMD游戏面强
玩游戏少卡
网页没英特尔强
网吧数都采用AMD 少采用英特尔
服务器采用英特尔 稳定
AMD游戏稳定
百度搜索知道 系统面windows8与系统谦容性没系统 新系统谦容游戏
新系统要游戏插件
下杀毒软件,清理垃圾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下图,就是播完第一个动画然后接着重复播放的时候。不会出现卡顿一下然后再播放下一个动画。好生硬的感_百度知道
求下图,就是播完第一个动画然后接着重复播放的时候。不会出现卡顿一下然后再播放下一个动画。好生硬的感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Premier 剪辑软件吧我久没用软件试试视频特效面找淡入淡 特效拖拽两视频文件间解决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卡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米手机3经常玩游戏出现卡顿,装一点常用的软件,已经重置手机,比以前更难用,我对小米手机失去信心了_百度知道
小米手机3经常玩游戏出现卡顿,装一点常用的软件,已经重置手机,比以前更难用,我对小米手机失去信心了
机能点问题维修点看看让给弄弄弄卡顿呢我米2玩游戏少卡几乎没卡没现难受情况顶程序问题重新打现手机软件面技术完善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嗨三清试试三清前打手机自带备份软件备份便恢复三清格式化手机解决部系统问题软件闪退等各种异三清用更新系统前清除系统数据保证刷机能进行进rec模式三清1手机打系统更新软件菜单键选择进入rec模式2关机状态(自扣电池)电源键音量加键起按住稍点亮屏幕放进入页面简体文English3电源键确定键音量键选择页面三选项按电源键确定选择简体文4选择清除数据5选择清除缓存清除完再选择清除数据6选择清除用户数据清除完再选择清除数据7选择清除所数据清除完选择重启系手机8选择进入带 近 系统9手机机找备份打所数据都恢复访问miui论坛解更
我朋友以前修诺基亚的 饭都快吃不上了 后来转去修小米了 现在宝马都开上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来自子话题:
我大学专业是机械,第一次看到这个遥控器就惊呆了。&br&从制造的角度来看,atv的遥控器简直可以称为神奇,完全是从一块铝锭上挖出来的,没有任何螺丝。&br&这种unibody的工艺,在mac笔记本中也有使用。&br&但是笔记本毕竟大,相对容易设计数控机床走刀的方案。&br&&br&这个遥控器这么小,还基本是一个实心的结构,要做出来,关键在于选择下刀的方案。&br&抱着这个好奇心,又加上遥控器被小孩弄进了可乐,粘住失灵了,我拆开研究了一下。&br&从外观来看,最明显的走刀部位就是电池仓。&br&这也是工艺工程师给普通用户留下的唯一可以打开的地方。&br&打开之后取出电池,可以看到里面空腔通向上方按键区。&br&可是距离按键区较远,要把整个电路板和按键从电池仓塞进去是不可能的。&br&因此我推断按钮一定是最后扣上去的,拆解也得反着来。&br&用薄片塞入按钮边缘的缝隙小心的撬,能取下两个黑色的按钮,黑色的大圆环,以及里面的铝合金圆按键。&br&&br&这些都取下来之后就可以明白遥控器是怎么做得了,搞清楚之后,更加赞叹!&br&三个塑料按键为什么不也做成铝合金的?&br&因为这是必须的,塑料的弹性要好,这样才能在最后一个步骤利用其弹性压进去,形成浑然一体的效果。&br&另外不得不提一下苹果产品的公益精度,零件之间严丝合缝,太完美了。&br&所以劝大家不要轻易拆这个遥控器,很容易造成小小的拆解痕迹。&br&&br&一个小小的遥控器,苹果的工程师费了多大的心血才设计出来的,简直是一个艺术品。&br&这也是为什么atv卖五六百,其他盒子只能卖99,199,299。&br&其他盒子的哲学是能用就行,在此前提下价格做越低越好,去抢占价格敏感的用户。&br&苹果产品的哲学是,在市场可以承受的价格上限下,在当前技术的上限下,做出最完美的产品。&br&在我看来,二者根本不在一个竞争层面上。&br&&br&===================关于为何没有图的分割线================================&br&首先,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没有多少围观群众,我记得这个是第一个答案,所以随手就说了,没想到这个问题还挺热。没图让大家失望了,抱歉。&br&&br&其次,我是先拆解,后看到这个问题的。而且回答的时候也提到,拆解不好会留下痕迹,我的遥控器已经留下痕迹了,因此没有为了回答问题再拆一遍。&br&&br&最后,后面有更多专家已经提供了图片,我就不多此一举了。我拆的时候放狗搜了一圈,还真是没有找到任何一篇拆解指南。包括ifixit等大拆解站,统统没找到。
我大学专业是机械,第一次看到这个遥控器就惊呆了。从制造的角度来看,atv的遥控器简直可以称为神奇,完全是从一块铝锭上挖出来的,没有任何螺丝。这种unibody的工艺,在mac笔记本中也有使用。但是笔记本毕竟大,相对容易设计数控机床走刀的方案。这个遥控…
来自子话题:
&b&&u&日更新对比Part.1--准备买盒子,但没想好买哪个的朋友请细看本答案下方的全方位对比!&/u&&/b&&br&&b&&u&未完,閑了再寫。&br&&/u&&br&乐视盒子和小米盒子我都买了,而且两个都把玩很久并细细对比过。以上回答我也都看了,表示没有一个回答是全面的,尤其是得分排前二的,乐视和小米团队的那两个答案。。。直接滚粗好吗没对比光夸自己家好,说个丁日啊。。。&/b&&br&&br&闲话:一开始由于对小米雷布斯式宣传的反感,加上对乐视的好感(买了美剧《Community》以及很多摇滚现场的版权),使我感性偏向乐视盒子。购入后发现问题很多,不光有硬件设计缺陷,使用体验各种不好,最受不了的是和电视信号冲突,遥控器经常失灵(我翻过论坛,不是个案),于是我就把它扔到别的家里偶尔用用。&br&&br&后来跟罗永浩锤子一比,发现小米还是干了些实事的,于是逐渐黑转路人(小米真的要感谢罗永浩呵呵)。购入小米盒子,居然发现比乐视盒子好用很多。。。&br&&br&&br&&u&&b&综合评比结果:小米盒子远优于乐视盒子。&/b&&/u&&br&&br&完了我会列具体使用情况对比,现在主要想借吐槽来扫一扫大部分人对高清机顶盒产品的盲区,以下。&br&&br&楼上有位仁兄的逻辑是:“盒子产品最重要的是什么?资源。小米没有乐视那么大的资源库,所以体验再好都是渣,乐视盒子完胜小米盒子。” &b&← 这一看就是没怎么用过张口就来,而且认知误区很大。&/b&&br&&br&中国绝大部分人群对电视台的依赖极大。而对于很多网络深度用户如我,虽早已不看电视,但也要顾及家人的需求。如果机顶盒产品只有高清点播功能,没有取代有线电视、闭路电视的功能,那绝壁不可能占领市场,多点儿资源更无法成为产品优势。毕竟手持设备、电视外接电脑等方法均可以取代所谓“高清点播”的功能,“资源”更是完爆一切盒子,无非就是麻烦一点。&br&&br&但是所有盒子用户都必须知道的是,它就是一个安卓设备,不管是大米小米高粱面盒子,只要安装全聚合、泰捷、兔子TV等&b&第三方启动器&/b&,就可以直接看电视,囊括中央台大小地方台香港台湾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Comedy Central/FX/HBO等1000多个电视台,而且第三方启动器内的网络点播资源库远大于乐视资源库,所以他口中的优势荡然无存。为什么我会买盒子,还会买俩?就是因为我发现它可以替代年费1000多元的数字电视顶盒,并且具有点播功能,这是盒子的绝招所在。最近很多朋友来家做客后,纷纷表示要在今年数字电视到期后停办,改用盒子,就是因为它可以满足需求。但这杀手锏却是隐性的,属于&b&世人皆知的秘密&/b&,商家又没法拿来宣传。&b&←这也就是盒子产品现在无法普及的原因。&/b&&br&&br&&b&&u&结论:在国内语境下,&/u&&/b&&b&&u&多几部电影电视剧资源无法达成杀手锏,而是要有电视台渠道,这在国内短期无法实现,此仁兄的论调不成立。在国内第三方软件充足的情况下,资源面前盒盒平等,接下来呢,也就只能拿体验说话了。&/u&&/b&&br&-----------------------------------------------------&u&分隔线&/u&-------------------------------------------------------&br&下面简要做对比,主要点出缺点。&br&&b&1.外型篇:&/b&&br&俩盒子外型都很美观,上手后你会发现乐视更大更轻,小米更小更沉,不过这都无所谓,又不是手持设备,仅供对比。&br&&b&乐视盒子在细节上还是有很多缺点:&/b&&br&&img src=&/9edd14a187f7d6b560d5b4_b.jp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9edd14a187f7d6b560d5b4_r.jpg&&&br&a. &b&开机操作逻辑&/b&:盒子和遥控器上各有一个Power键,用户需要点击两次才可以开机,这完全多此一举(小米盒子只需用遥控器控制开关既可),而且Power键手感很差,是向内凹的,操作时需要另外一只手固定住盒子才稳。&br&b. &b&设计语言&/b&:乐视盒子主机上居然重复了两次letv的logo,顶部一个,正面一个,这个真的让我囧了很久...无力吐槽,好吧可能是我要求太多了。&br&c. &b&指示灯美感&/b&:和小米盒子的白色呼吸灯相比,乐视盒子上的三个红绿指示灯确实要掉价很多。因为俩盒子都是深空灰(5S的颜色命名..),各位想象一下是白灯好看还是红绿灯好看。&br&&br&&b&当然小米盒子也有短板:&/b&&br&&img src=&/0e7f8dad1d7dff9a92a4ed1_b.jpg& data-rawwidth=&282& data-rawheight=&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2&&&img src=&/d38c87fabfbe88e8e666_b.jpg& data-rawwidth=&365& data-rawheight=&1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5&&&br&插槽太少,跟乐视差远了。乐视除了有多个USB接口外,还有SD卡槽(侧面),OPTICAL接口,对用户来说简直太方便了。而小米只有个Micro-USB接口,需要另配OTG数据线才能连接USB设备--------这其实挺费解的,不知道小米在把Micro-USB换成USB上是否有内部结构的设计难处,还是纯属为了效法Apple-TV。&br&&br&&b&2.遥控器篇:&/b&&br&盒子产品中,与使用者直接产生触觉关系的就只有遥控器了。(除了乐视开机需要多此一举的在主机上按开关)当我第一次拿到小米遥控器以后,手感爽...滑滑的,按键特舒服,爱不释手。而且键位布置的很合理啊,主页键的面积小,放在左上角,返回键使用频率高面积很大放在最下方,手很容易触到。而乐视遥控器,简。直。就。是。垃。圾,键位失败:返回键布置在右下角一个很拧巴的位置,大拇指得够一下才能按到;手感失败;做工很糟糕---按键很松。我在看官方论坛时,看到很多用户反应按键不灵,你猜官方是怎么回复的:可能是官方附送电池太松导致接触不良,建议往里塞一块纸......。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个人感受,我在优酷找到一个遥控器对比视频,感兴趣可以看一下:&a href=&/v_show/id_XNTAwMDA4NTQw.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乐视盒子小米盒子遥控器对比&i class=&icon-external&&&/i&&/a&。
日更新对比Part.1--准备买盒子,但没想好买哪个的朋友请细看本答案下方的全方位对比!未完,閑了再寫。乐视盒子和小米盒子我都买了,而且两个都把玩很久并细细对比过。以上回答我也都看了,表示没有一个回答是全面的,尤其是得分排前二的,乐视和…
来自子话题:
&b&让我们从外到里来说&/b&&br&密集恐惧症慎入!!!&br&&br&&ul&&li&首先表面处理工艺应该是阳极氧化铝&br&&/li&&/ul&&img src=&/2b46c77488fca4e90f64e09ec4e0ade1_b.jpg& data-rawwidth=&1814& data-rawheight=&1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14& data-original=&/2b46c77488fca4e90f64e09ec4e0ade1_r.jpg&&放大了看!!!致密的氧化膜(恶心死你!!)&br&&img src=&/5a1ba7f247ff82ac4a0ba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a1ba7f247ff82ac4a0ba7_r.jpg&&&br&&img src=&/3f11d9bacae6b732df5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f11d9bacae6b732df5a_r.jpg&&&br&车间生产工艺&br&1. 机械抛光;&br&2. 化学处理去掉某些合金表面的铜成分;&br&3. 清洗去油(对于已经阳极化的零件,若需要重新阳极化,氏用碱或者专用药剂去掉原来的阳极化表层);&br&4. 放入稀硫酸中作为阳极进行通电,生成表面氧化层(是多孔性的,为白色半透明薄膜);&br&5. 染色;&br&6. 固定&br&&b&咳咳,补充两句&/b&!在环境方面,铝电解生产中,阳极效应还伴随着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性的PFCs(CF4·C2F6)气体的产生。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对铝电解的环保要求极为严格。&br&即使是一样的氧化铝工艺也是有区别的:一般情况下国产表面的氧化膜厚度在7um----15um.非特殊用途和需求很少超过12um,因为成本上升自然售价不菲.不是中国做不出更厚更好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search?word=%E9%98%B3%E6%9E%81%E6%B0%A7%E5%8C%96%E9%93%9D&fr=qb_search_exp&ie=utf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而是目前我们过内的消费水平和需求无法承受这个价位的产品.&br&&b&所以,苹果产品光是外面一层膜是很贵的!!&/b&&br&&br&&br&&ul&&li&&b&其次外形,一律采用了cnc数控车床&/b&&br&&/li&&/ul&精度:&br&一般的加工中心0.005mm左右&br&瑞士美国的也有达到0.002的&br&当然也有0.001以内的&br&价格:&br&富士康出卖2.16亿美元机床&a href=&.cn/world//1314253.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富士康出卖2.16亿美元机床被指丢苹果订单 前者否认_Techweb&i class=&icon-external&&&/i&&/a&&br&苹果投资105亿元研发生产iPad机器人&br&&a href=&http://cn./311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苹果投资105亿元研发生产iPad机器人&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有cnc数控车床没什么了不起,了不起的是人家买得起一整条的生产线!!!十几亿人民币,只有苹果玩得起~~看看MAC的生产过程吧,就是cnc雕刻的,已经包含了挤压成型的工艺,解说很详细~&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MjM1NTc1NDg0/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CE0EF993AAB88AF-4BB7-EA8E-C7C5-EDA&&&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苹果的工业设计叫我说什么好呢,神一般的加工技术。。。&/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MjM1NTc1NDg0.html&/div&
&/div&&/div&&br&&ul&&li&&b&原材料成型:铝挤-&/b&这就是你为什么看着是掏空的感觉!&br&&/li&&/ul&就是对放在挤压筒中的铝锭施加压力,使之通过模孔成型的一种加工方法。&br&原理图。&br&&img src=&/ecffc1a0ad55871ffe901e23bdb5f8d4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ecffc1a0ad55871ffe901e23bdb5f8d4_r.jpg&&因为找不到遥控器生产视频(工厂也不能随便进吧)。找了一个同样原理的Mac Pro铝挤。先放饼干&br&&img src=&/26db78cda66c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6db78cda66c7_r.jpg&&&br&挤压&br&&img src=&/d59af53cc0a1e655d1407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59af53cc0a1e655d14074_r.jpg&&&br&毛坯成型~&br&&img src=&/c2d551df5ef2fda40e3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2d551df5ef2fda40e37f_r.jpg&&&br&最后组装-怎么塞进去的&br&由于曲面外形,苹果很聪明。给内部空间,以及后来加入的电路板留有余量。椭圆形的设计使得电路板总能找到合适的角度嵌入遥控器内部。加上按钮,按键等柔性原件,利用塑料按钮少许的变形咔哒一下就安装完成~&br&&img src=&/c0b60cb5dd376e1c0b67086c_b.jp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3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br&&br&全部工艺过程如下:&br&首先将&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search?word=%E7%94%B5%E8%A7%A3%E9%93%9D&fr=qb_search_exp&ie=utf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电解铝&i class=&icon-external&&&/i&&/a&锭进行熔炼铸造成圆棒,将长棒切成短棒,将短棒进行加热,同时也要将所使用的模具进行加热,然后在挤压机上对加热好的圆棒进行挤压成型,然后对&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search?word=%E5%9E%8B%E6%9D%90&fr=qb_search_exp&ie=utf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型材&i class=&icon-external&&&/i&&/a&进行拉伸矫直、定尺锯切、装框,。如果铝型材还需要进行阳极氧化、粉末喷涂等表面处理,,这就是苹果遥控器生产的大致工艺过程。&br&也可以简单归纳如下:电解铝锭---熔炼---铸造-----铝棒锯切----铝棒加热----热挤压成型---风冷淬火---拉伸矫直----定尺锯切-----人工时效----表面处理(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粉末喷涂)。
让我们从外到里来说密集恐惧症慎入!!!首先表面处理工艺应该是阳极氧化铝放大了看!!!致密的氧化膜(恶心死你!!)车间生产工艺1. 机械抛光;2. 化学处理去掉某些合金表面的铜成分;3. 清洗去油(对于已经阳极化的零件,若需要重新阳极化,氏用碱或者专…
来自子话题:
几经波折,甘苦自知,从去年的10月27日发第一版测试应用到今年的11月14日对外发布小米盒子,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盒子着实没有噱头,只是现在丢在家里,&b&刚过四岁的女儿可以自己去找到喜欢的动画片而不再依赖我,&/b&这是一个做产品做交互十年的学生,到现在个人心里最大的骄傲。感谢大家关注小米盒子。&br&&br&背后有两个段子:&br&&br&去年五月回丈母娘家,把笔记本接到电视上,在优酷里面点播一当时的热播电视剧,丈母娘从晚上八点看到凌晨三点半,才被老丈人叫了数次然后关了电视回去。在我离开浙江回北京之后她在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可以没有或者很少广告的干扰,不用每天按点等待在电视面前去守候那几集电视剧和非诚勿扰……&br&&br&我家的电视机背后一直有一个PC,有数块1T\2T\3T的硬盘,里面放满了女儿和老婆喜欢看的动画片、连续剧、电影,不过每次操作需要一个自带触摸板的罗技的蓝牙键盘,去完成,每次操作完女儿都满怀憧憬的说,爸爸好厉害,妈妈你要像爸爸一样……&br&&br&这是事实存在的需求,在聊起产品的时候与老大不谋而合。直到去年八月,公司的战略会议中,王川倡导做这样一个设备,之后这个实验性产品交给我,并由来自塞班研究院的强力技术研发团队支撑,在破解的Apple TV上做这样的尝试。说实话,当时那个点,甚至公司内部的资源都很难要到,所以那个时候前景如何,没有人知道,王川此人有一个能力就是越是困境的时候他的眼光和判断越毒,感谢大老王在我徘徊的时候给我的动力。&br&&br&再回到这个前景如何的问题,实不相瞒,产品的开发计划已经规划到了明年年终,每天互联网发生的事情都会对后续的计划产生影响,但是这压根不能说明什么,一个产品有没有前景,完全是由最终的消费者说了算,看成绩单吧。&br&&br&&br&--&br&后记,感谢各种可以让我们更加清醒的声音,也感谢这个问题给我带来的64个新的关注 :)
几经波折,甘苦自知,从去年的10月27日发第一版测试应用到今年的11月14日对外发布小米盒子,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盒子着实没有噱头,只是现在丢在家里,刚过四岁的女儿可以自己去找到喜欢的动画片而不再依赖我,这是一个做产品做交互十年的学生,到现在个人心…
来自子话题:
为了清晰明了,用 Q&A 的形式来表现。&br&&br&&b&问:能否简单讲讲纸面上的「规定」?&/b&&br&&br&答:如果单纯只是把电视当做笔记本或手机的扩展屏幕,那么广电总局对此是不禁止的。&br&&br&&b&但是如果要直接以电视为主体来点播节目,那么按照规定,就必须找有牌照的机构「合作」。这样才是合乎规定的。&/b&&br&&br&广电总局自 2010 年年初开始,陆续发放了7张互联网电视牌照,分别授予了CNTV、百视通、华数、南方传媒、湖南广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而受制于网络传输技术、内容资源及带宽资源等因素,真正投入并运营互联网电视的牌照方只有百视通、华数和南方传媒。&br&&br&&b&问:这样的规定意味着什么?&/b&&br&&br&答:&b&如果小米严格按照规定来走,那么意味着小米会完全沦为一家「硬件制造商」。&/b&&br&&br&高清播放器厂商和哪家有牌照的机构合作,就选择了那家的集成播放平台。也就是说,消费者不能想看什么视频就看的,集成播放平台里的资源都是经过审核的。&br&&br&&b&问:那么小米盒子遵守规定了吗?&/b&&br&&br&答:没有,如果是这样的话,产品完全没有竞争力。&br&&br&如图——&br&&img src=&/8fe0c5d2e_b.jpg& data-rawwidth=&958&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8& data-original=&/8fe0c5d2e_r.jpg&&&br&图片截自小米官网。其中的那个「华数 TV」就是我前面说的拥有牌照的集成播放平台。在这里面的资源,都是合乎规定的。小米如果单纯弄这个,总局是不会找他麻烦的。&br&&br&&b&但是相信你也发现了,小米想提供的还有很多其他内容,这就违反规定了。&/b&&br&(广电181号文件:“互联网电视集成机构所选择合作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b&只能唯一连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b&,终端产品不得有其它访问互联网的通道,不得与网络运营企业的相关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连接。”)&br&&br&&b&问:小米是第一个试水的吗?&/b&&br&&br&答:&b&不是,在这之前早就有厂商在做了,而且在淘宝上卖的很好。&/b&&br&&br&在这之前,卖的最好的是「海美迪」。比如海美迪、美如画它们的产品,都是可以播放比如 PPTV 上面的内容的。&b&换言之,它们都是违反规定的。&/b&&br&&br&&b&问:为什么广电总局单单找小米盒子的麻烦?&/b&&br&&br&答:在小米盒子没出来之前,很少有人关注到这方面,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产品。但是小米盒子一出,立马获得了大量的关注。&br&&br&&b&所以说,小米是成也宣传,败也宣传。&/b&&br&&br&小米的宣传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样的宣传能力,会给广电总局带来极大的麻烦。&br&&br&本来,是有人触线的,但是那都是些小打小闹。除了少数爱好这类产品的人以外,多数人都是不知道的。&br&但是以小米的宣传能力,如果广电总局不介入,那么很快这类违反广电总局规定的电视盒产品就会泛滥于市场。
为了清晰明了,用 Q&A 的形式来表现。问:能否简单讲讲纸面上的「规定」?答:如果单纯只是把电视当做笔记本或手机的扩展屏幕,那么广电总局对此是不禁止的。但是如果要直接以电视为主体来点播节目,那么按照规定,就必须找有牌照的机构「合作」。这样才是…
来自子话题:
情景1&br&友A:给我遥控器我要看《一仆二主》&br&友B:你也看这个啊你看到哪一集了&br&友C:(递上遥控器)国产剧有什么好看的,节奏慢废话多,渣渣&br&友A:有我最爱的张嘉译大叔!&br&友A友B边嗑瓜子边看电视,友C拿手机刷微博,是时不时抬头看两眼,然后吐槽几句。&br&&br&情景2&br&友B:上次看到第几集来着&br&友C:21集!&br&友B:哪有这么快!&br&友C:(强过遥控器,跳到第21集,看到开始放片头曲按暂停)你看到第几集了?&br&友B:17集&br&友C:我给你简单介绍下中间的剧情,(哔——剧透消音),这些就是中间的剧情,这么点事儿花了4集还没讲完,国产剧就是墨迹(按播放,快进跳过片头曲)&br&友B、友C嗑瓜子看电视。&br&&br&——————&br&旁友们,这个问题你们想劈叉了!客厅是什么,国内这些血贵血贵的房子客厅和起居室是一回事,就是家里人扎堆的地方!现在小年轻合伙租个房,下班回家砰地把房门一关扑到床上看电脑,这不是正常状态!年纪大了总要有家庭吧,难道你回家砰的一下,你老婆砰的一下,你孩子回来再砰的一下,等吃饭了三个人再砰砰砰出来吃饭,对不对,不能够!这样,俩人吃过饭,老婆在客厅奶奶孩子用玩具逗逗,你咣叽蹲到沙发上把电视从头一个翻到最后一个,你老婆抬起头来说“你能不能好好看一个台,换得人心烦”,你最后只好停在CCTV1看焦点访谈打瞌睡,对不对,这才是家庭生活!&br&电视机和显示器啥区别?现在机顶盒都走HDMI了,你说电视机自带内容啥的我还真不信。电视机是啥,电视机就是大号显示器!大了什么区别,大家一起看!当然,备不住你就喜欢大的,自己就爱看大的爽,但你和三个及以上小伙伴一起在笔记本上看一场电影试试,对不对,坚持不住!更别说现在天杀的笔记本厂商都用1366还可视角特别小的屏,边上的小伙伴看脸不仅是扁的,连色儿都不一样,怎么行。大的第一个意义,就是分享。分享,那人爱看的都不一样,不得协商,不得妥协?这一协商一妥协,沟通不就建立了么,感情不就培养了么!一天到晚见不了几个小时的面,还不说几句话,怎么一起过日子,对不对。&br&07年前后的时候HTPC大热,为什么,好好的机箱搬到客厅来,不是把电视机搬到书房去?因为客厅才是中心!你在客厅看电视等老婆做饭孩子写作业,完了吃饭孩子非得看喜羊羊要不就使劲哭不吃饭,吃完饭孩子非得和妈一起玩马里奥,疯半个小时你打发孩子去睡觉,然后和老婆一起看个国产电视剧,是不是,小日子得这个过法。&br&前些日子三星出了个电视机,利用偏振原理可以俩人一起看俩片儿,人还都带着耳机,操蛋玩意儿,物理学得挺好啊!挺好还抄人家苹果啊!那是在客厅么,那是在网吧!不肖子孙,大家各过各的那还叫家么,连宿舍都不算!&br&啥叫电视啊,一人往沙发上一躺,电视心说这谁,上次看的啥,看到哪了,哦这是爹,上次离开电视机是在看速度与激情,但这个点儿快球赛了,他之前也经常看,对不对,该放这个;或者一群人横七竖八地躺在沙发上,电视机想怎么办,该听谁的,妈的谁有遥控器听谁的,要不为啥电视机都带一个遥控器呢。不行拿遥控器的这是妈,她这个点想看的也就是戏了,旁的每人爱看,不行我得装遥控器失灵,等孩子用手机遥控看国产电视剧,全家人其乐融融。是不是,这才像话,整个android就是智能了?那你整个墨镜就是加藤鹰了,对不对,不能够。&br&那些可劲儿把这个那个往电视里塞的傻孩子,别瞎折腾了,不是这样,电视机整再好,没看的有啥用?内容再多再有趣,你自己看能多好笑?对不对,旁边得有捧哏的吐槽的这才能看下去。客厅那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客厅,那是家庭中心,是人和人交往的地方。电视机,要解决的是怎么让人和人更想交流更有深度的问题,加几个频道那有多大事儿?一家人一起看国产电视剧,老妈边看边打毛衣,老爸边看边打瞌睡,孩子边看边刷微博,微博上看一好笑的视频,一按推送到电视画中画,老爹一看来劲了,要跟上时代潮流,那一起放到全屏看,看完自动退出继续放国产电视剧,全家一讨论一呵呵,老妈继续打毛衣,老爸继续打瞌睡,孩子继续刷微博,又是个安静祥和的中国的夜晚,对不对,这才是智能电视的意义。搁在平时,爸妈出去上班了,孩子在家没好好写作业,想拿出PS4打个游戏,电视能不能让,老爹多久回来来不来得及散热,还有NAS里那些个电影,孩子够不够年龄,看了会不会学坏,等等,这不都有电视的事儿么?&br&人家乔布斯发明爱疯爱拍为什么,那是人机互交革命,在那之前怎么办,商务精英都扣黑莓键盘都在PDA上戳呢,是不是。现在轮到电视机了,为什么,就是我上头白话的,这是家庭娱乐中心,是讲人与人关系的,对不对,人人互交革命。后头老乔死的早,还有照相机,那是谈论人和世界的关系了,太高深,和你们这些光知道电视盒子的说了也不懂,不费这个劲了。
情景1友A:给我遥控器我要看《一仆二主》友B:你也看这个啊你看到哪一集了友C:(递上遥控器)国产剧有什么好看的,节奏慢废话多,渣渣友A:有我最爱的张嘉译大叔!友A友B边嗑瓜子边看电视,友C拿手机刷微博,是时不时抬头看两眼,然后吐槽几句。情景2友B:…
来自子话题:
提高容错性,降低犯错几率。&br&&br&小米盒子发布后,有大量用户使用电视机自带的USB供电。电视自带的USB一般是0.5A~1A,远小于小米盒子1S标配的电源的5.2V-2.1A(小米盒子1略低)。&br&&br&后来出现一些用户反馈在联网、加载视频、播放本地文件时频繁重启,最终发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只有一个:没有使用标配电源。&br&&br&在小米盒子1S开发过程中,已经小范围测试迅雷离线,然后因为同样的问题导致外挂硬盘写坏。我们知道,给太多选择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再后来就有了一体式设计。&br&&br&使用一体式电源方案类似常见的防呆设计,当降低组合可能性时,出错的几率也同时被降低,容错性会更高,顺便做的更漂亮些,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深奥的原因。&br&&br&同理,鉴于智能手机充电标准趋同,如果使用MicroUSB,类似的问题出现的会更频繁。&br&-&br&小米盒子工作电源1A是足够的,但是盒子是允许外接优盘甚至移动硬盘,这个时候1A远不够,况且有些电源仅仅提供0.5A,电视后面更是,这他妈才是原罪啊。&br&-&br& 多谢&a data-hash=&4e05bbf375d94de2b9d422& href=&/people/4e05bbf375d94de2b9d42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李建秋& data-tip=&p$b$4e05bbf375d94de2b9d422&&@李建秋&/a& 提醒,更新一张图片,顺便在宣传一下小米工业设计团队在电源插头于插线板占位上的所做的努力,右下方是标准的计算机插头也就是建秋提到的大屁股插头,宽度约42mm,如果连续插两个是插线板的位置显然是无法满足的,左下方是小米电源插头的宽度,最宽的地方约31mm,最后的产品显然不是最优的结果,但是在各种条件限制下,目前的结果是在那个时间点,我们所能做到最好的。&br&&img src=&/c9bf53a9bc63a556b85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7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c9bf53a9bc63a556b85c_r.jpg&&
提高容错性,降低犯错几率。小米盒子发布后,有大量用户使用电视机自带的USB供电。电视自带的USB一般是0.5A~1A,远小于小米盒子1S标配的电源的5.2V-2.1A(小米盒子1略低)。后来出现一些用户反馈在联网、加载视频、播放本地文件时频繁重启,最终发现这些问题…
来自子话题:
智能电视这个事儿就是错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绝对不可能成功。&br&&br&智能电视的功能,用一个普通电视加一个盒子都能做到;智能电视就是把盒子集成到电视里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第一,盒子更新换代快,一般2年就可以更换一个了,而电视更新换代慢,5-8年才更换一次;第二,盒子便宜,电视贵,而且贵得多,所以, 如果盒子过时了,电视还好好的,你说怎么办。&br&&br&以前有录像机、VCD、DVD、游戏机,也没有人想把VCD集成到电视里,因为过两年大家就看DVD了,你这个VCD电视就傻逼了。 &br&&br&电视就是一块屏幕,我想配什么盒子就配什么盒子。&br&&br&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屏幕技术的进步,使得人机交互发生了变化。以前用键盘,现在直接在屏幕上戳戳点点。而不是下载和安装应用软件,塞班也能下载和安装应用软件,但是,并不是成功的智能手机。&br&&br&现在的智能电视厂商还在遥控器上下功夫。你基于遥控器去思考智能电视,肯定是错的,你把遥控器弄得再好都没用。就跟黑莓把键盘弄得非常好,也是白搭。智能手机如果是基于键盘去思考,怎么做都不可能成功。&br&&br&还有一个明显错误的思路,就是把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功能弄到智能电视上,因为他们都是基于安卓系统,移植起来方便。但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大部分功能,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都能实现,人们之所以用手机和平板去做,就是因为方便。你把电子书、微博、QQ聊天这些功能弄到电视上,比用电脑还费事,根本就没有人会使用。
智能电视这个事儿就是错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绝对不可能成功。智能电视的功能,用一个普通电视加一个盒子都能做到;智能电视就是把盒子集成到电视里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第一,盒子更新换代快,一般2年就可以更换一个了,而电视更新换代慢,5-8年…
来自子话题:
&img src=&/c4a640e7299774dedf9dc4_b.jpg& data-rawheight=&695& data-rawwidth=&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c4a640e7299774dedf9dc4_r.jpg&&买高清播放器很多年 ,期间也买过好几个了。&br&&br&这个产品如此普及,归功于Realtek,从1073芯片到1186之类,让高清播放器这个以前接近2K的东西,变成几百块随便买的东西。&br&&br&而这其中的佼佼者,非海美迪莫属。&br&&br&做工好,产品线全,样子小巧,功能强,还有HDP这些发烧用户的各种集成系统,各种界面总有一款你喜欢,不喜欢自己可以完全定制。&br&&br&小米的这个盒子,其实不是山寨苹果,而是山寨海美迪的Q4(399元)HD600A安卓(599元)Q5(799元).人家一样airplay。&br&我不用看实样就知道他标榜的每一个功能用起来都会被海美迪的Q5同样具有的功能秒杀。&br&就跟小米1的产品体验和稳定性永远无法跟三星或苹果相比一样。&br&&br&说白了,人家早就做出非常成熟成功的产品了,三个系列早在淘宝月销过万台,你连个工程样机都做得不尽如意,同样399元,海美迪的Q4(就一个无线USB网卡大小直插HDMI端口),HD600A也比你强。因为本地1080P蓝光原盘DTS播放,估计就Q5勉强能搞定。Q5也就799元,不算价格高得离谱。&br&真要求价格低,如果不考虑airplay,考虑播放稳定流畅,买个1185芯片加有线端口,海美迪600F,200多点就搞定了。&br&&br&我推崇海美迪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使用的经验,用过其他牌子的产品,有个不太给力的移动硬盘,在一些新的高清播放器,甚至台式机前端的USB端口都读不出,在海美迪几年前出品的HD300A上轻松读出;还有很多码率看上去不是很高的下载文件,很多高清播放器上一读就重启的,HD300A这个多年前的老型号没问题。任何产品的成功不是那么轻易的。&br&&br&&br&&br&&br&已经针对小米盒子推出Q2了,价格289,音轨问题也解决了,适合卧室用
买高清播放器很多年 ,期间也买过好几个了。这个产品如此普及,归功于Realtek,从1073芯片到1186之类,让高清播放器这个以前接近2K的东西,变成几百块随便买的东西。而这其中的佼佼者,非海美迪莫属。做工好,产品线全,样子小巧,功能强,还有HDP这些发烧…
来自子话题:
(不知道图算不算多但还是警告一下)&br&&br&&img src=&/7ecefef96fe5d467cbda0d_b.jpg& data-rawwidth=&2037& data-rawheight=&2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37& data-original=&/7ecefef96fe5d467cbda0d_r.jpg&&&br&周五拿到了 Fire TV ,用到现在整体感觉是,这是一个用心打造的产品,应当把它当成一个能放视频的游戏主机而不是机顶盒看待。它的表现远超我对一个100刀的机顶盒的预期。&br&&br&&img src=&/3493bdf5aa5a372a2c1c2d1c22c6eaf7_b.jpg& data-rawwidth=&3224& data-rawheight=&13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24& data-original=&/3493bdf5aa5a372a2c1c2d1c22c6eaf7_r.jpg&&&br&&br&&img src=&/87fc63da0387cba277a1fe8_b.jpg& data-rawwidth=&2353& data-rawheight=&2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53& data-original=&/87fc63da0387cba277a1fe8_r.jpg&&&br&&img src=&/74abbba9d861be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14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74abbba9d861be_r.jpg&&&br&我有一个 Xbox 360 和一个 Apple TV ,但它们都无法取代 Fire TV 。在 Xbox 360 上想要看视频必须买那个60刀一年的 Gold Membership ,这点令人匪夷所思。 Apple TV 的系统封闭,只能使用苹果提供的服务(但杀手锏是将 iOS 或 Mac 的视频 AirPlay 过去)。&br&&br&在硬件上, Fire TV 是按照机顶盒的标准配置的,以至于很多人预期会出现卡顿等现象但实际却是意外地流畅。虽然它的 CPU 还不如多年前的 Xbox 360 ,但是充分利用了 Xbox 360 CPU 的游戏并不多,并且游戏的耗资源程度跟娱乐性完全无关,从 iOS app store 的游戏流行趋势可以看出很多优秀的游戏并不需要多高配置运行。而且,随 Fire TV 首发的游戏 Sev Zero 很好地展示了 Fire TV 上面也能流畅运行界面华丽的 3D 硬核游戏。&br&&br&Fire TV 的遥控器手感比 Apple TV 的好得多,虽然 Apple TV 的遥控器很有型,但是追求那么小并无必要。&br&&br&&img src=&/ad5c83a007ddc9bc32eb7c04f0a88aa6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ad5c83a007ddc9bc32eb7c04f0a88aa6_r.jpg&&&br&&br&在影视方面, Fire TV 跟很多其他机顶盒和主机不同,它以视频(电影、电视剧)的内容为中心,而弱化了 app 的概念。我的视频库里面放二十个视频,它们可以有的来自 Amazon Instant Video ,有的来自 Netflix ,有的来自 Hulu Plus 。&br&&br&&img src=&/bf006b04ee6d9d8191eaa2_b.jpg& data-rawwidth=&3209& data-rawheight=&20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09& data-original=&/bf006b04ee6d9d8191eaa2_r.jpg&&&br&&br&Fire TV 的 app 平台就是已有的 Amazon Appstore ,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已有的 Android app 要么已经可以运行在 Fire TV 上了,要么能够非常容易地移植或者兼容。在发布日就已经有的100多个游戏中,除了上面提到的 Sev Zero ,不乏像 &a href=&/Mojang-Minecraft-Pocket-Edition/dp/B00992CF6W/ref=sr_1_12?s=mobile-apps&ie=UTF8&qid=&sr=1-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necraft&i class=&icon-external&&&/i&&/a& 、&a href=&/Gameloft-Asphalt-8-Airborne/dp/B00EQ0CKRQ/ref=sr_1_9?s=mobile-apps&ie=UTF8&qid=&sr=1-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phalt 8&i class=&icon-external&&&/i&&/a& 、&a href=&/Frogmind-BADLAND/dp/B00GMSZCMK/ref=sr_1_16?s=mobile-apps&ie=UTF8&qid=&sr=1-1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ADLAND&i class=&icon-external&&&/i&&/a& 、 &a href=&/Walking-Dead-Complete-First-Season/dp/B00HF19RVK/ref=sr_1_7?s=mobile-apps&ie=UTF8&qid=&sr=1-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alking Dead&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类在别的平台已经被证实很优秀的游戏了。反观 Roku ,就它的 &a href=&/channels/#!browse/games/by-popula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annel Store&i class=&icon-external&&&/i&&/a& 中列出的游戏而言,感觉除了 Angry Birds 系列之外其他就是一些不成气候的小游戏。&br&&br&作为游戏机,亚马逊同时推出了一个跟 Xbox 类似的手柄,叫做 Fire Game Controller ,价格 $39.99 (附送 Sev Zero 游戏和价值 $10 的 Amazon Coin )。并不是所有游戏都需要手柄才能玩,像 Asphalt 8 这样的大型游戏也可以只用遥控玩。在游戏的下载页面,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游戏是否必须要手柄。&br&&br&&img src=&/b206d8f435bcdf9b0a4e8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b206d8f435bcdf9b0a4e8_r.jpg&&&br&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是,可供选择的游戏的价位跟 iOS 相当,比 Xbox 要低得多。比方说 Minecraft 在 Xbox 上要 $20 ,但在 Fire TV 上只要 $7 。 BADLAND 在 iOS 上要1刀,在 Fire TV 上免费。这是因为这个 Appstore 是跟 Android 移动设备通用的,像 Minecraft 这种 app 本质就是同一个。但是 Fire TV 的缺点是只有 8GB 储存空间,像 Asphalt 8 这种游戏一个就 1GB 多了。&br&&br&&img src=&/da3f29bc07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0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da3f29bc07_r.jpg&&&br&Fire TV 的特色之一是语音输入,但是实际使用以后人们发现这个功能并不如预期:它只能用来搜索 Amazon 自己的内容,像 Netflix 和其他需要输入文本的地方就不能用。用过 Apple TV 的人应该会对其文字输入的难用程度印象深刻,虽然说 iOS 的那个 Remote app 可以用来输入文本,但是有的时候只是想输入一个标题来搜索,还要打开那个 app 、点击 Apple TV ,等待连接好了以后再输入太费事,所以屏幕键盘的易用性仍然是很重要的。我猜测 Fire TV 的语音输入限制在亚马逊自己的内容的原因是它可以针对有限的内容标题进行优化,否则很难办到识别率这么高。做一个类比: Siri 出现之前, iOS 也有一个语音控制,但只能接受有限的指令(播放 xxx 的歌曲、打电话给 xxx 等),这样语音识别的工作就只是判断是否是这几条指令之一,但是上了 Siri 以后,首先它要把你说的话识别成纯文本,然后再去理解这个文本的含义,这样识别率就低很多。我个人认为,做一个任意文本的语音识别很有价值,即使牺牲一些识别率也是值得去做的,因为用遥控输入的体验实在很糟糕。&br&&br&此外,把语音识别放在遥控器上这点非常合理,而 Xbox 把麦克风放在 Kinect 上对着喊就总感觉很傻。&br&&br&&img src=&/6fdc6b34f27dcab8bfbae4d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6fdc6b34f27dcab8bfbae4d_r.jpg&&&br&Fire TV 与 Kindle Fire HDX 配合使用效果拔群,但是因为我没有 Kindle Fire 所以无法测试。&br&&br&由于我不了解 Roku 和 Google TV ,如果以上分析因此而有失偏颇还请指出。&br&&br&利益相关:本人为亚马逊员工,但是与 Fire TV 这个项目没有关系。
(不知道图算不算多但还是警告一下)周五拿到了 Fire TV ,用到现在整体感觉是,这是一个用心打造的产品,应当把它当成一个能放视频的游戏主机而不是机顶盒看待。它的表现远超我对一个100刀的机顶盒的预期。我有一个 Xbox 360 和一个 Apple TV ,但它们都无…
来自子话题:
Apple肯定想进入客厅,Apple TV是最直接的切入点。但是在游戏领域,Apple TV肯定不会去跟三大厂正面竞争,而多半会选择延续现有的App Store路线,走Miniconsole的策略。&br&&br&下一个Apple TV肯定会延续Apple一贯的做法,维持原价,硬件升级。也就是说肯定还是要维持在100刀左右的价位,除非Apple有大的动作,要推客厅战略,那么新产品也不会是Apple TV的延续。100刀的硬件是无法跟399的PS4和499的XBoxOne+Kinect2拼的,苹果也从来不赔本卖硬件的。其实iOS7+新的64位CPU这个规格做游戏,连Wii U都不如……&br&&br&即使Apple搞Apple TV为核心的新App生态圈,其开发模式必然是现有模式的延续。iOS生态圈已有的问题,很有可能会继续出现在Apple TV的生态圈内。iOS生态圈的主要特征是门槛低和低条件的审核,这直接导致了大量独立开发和小型开发者涌入淘金,游戏的价值迅速被拉到很低的水平。这个同现有的主机开发生态圈截然相反——三大厂都实行了高门槛和高要求的审核,目的就是为了维护高成本高端游戏的价值。打个比方,iOS就是个池子,海量小鱼一起扑腾,把水位折腾的太浅,结果大鱼们一看,进去了说不定就要搁浅,还在呆在老地方玩吧。&br&&br&在游戏圈里面混,千万不要以为有个NB的硬件就可以屹立不倒,“唯硬件论”是只有外行才会有的想法。游戏圈立足靠的就是好游戏——这里的好游戏不仅仅是指在设计上有独到的过人之处,更是指在商业上回报高,能够撑起平台的作品。这都是要砸钱的。现代高端游戏都是高投入高回报,过亿的成本已经屡见不鲜了,而销售额高的可以上Billion数量级。下周将要发售的GTA5肯定是又要刷新记录的,Rockstar三年前的Red Dead Redemption的成本已经过亿了,GTA5说不定都能上2亿,而销量的话,我保守点说吧,全平台2000万,总销售额12亿。再说任天堂,大家都说它日子不好过,但是下个月要发售的Pokemon也是千万目指,那就是4亿销售额。这些大鱼不是Apple TV玩得转的。&br&&br&前面说了,游戏主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有没有Killer App。Killer App哪里来,要么自己造,要么请第三方造。任天堂拥有傲视全球的游戏开发实力,其软件总销售量无人能及,基本上它自己的知名IP在某个平台上出齐,某个平台就差不到哪里去——3DS就是例子。Sony和微软分别拥有自己的开发力量,也出过不少好作品——基本上来说两家在技术上不相伯仲。这就是根基,没个几十年几百亿的投入,是无法建立起来的。几十年来,第三方大厂们围绕着这三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技术。你看看市面上的高端商业引擎——Unreal,CryEngine等等有几个是支持Mac平台的?高端游戏开发是Unity 3D这种等级的引擎撑的下来的么?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大家都支持你Apple TV,等到这些技术全部迁移到Mac/iOS/Objective C平台上,这是猴年马月了。这就叫做技术惯性,根基的一种。&br&&br&很多人觉苹果吸引了大量开发者,一定能够产生巨大的开发能量。呵呵,说实话,我也是其中一员,我和我的小伙伴给iOS做过数个游戏了,同时我也是数千万投资大作开发团队的成员,两个方面我都了解,也清楚的认识到其中巨大的实力差距——还是那句话这不是几个人几条枪能够扳倒的,高素质的游戏也不是自然而然。&br&&br&我几句话来概括一下课游戏业的历史——当年雅达利导致游戏业崩溃,任天堂利用FC和权利金审核制度进行了重建。Sony同任天堂合作未果,独立搞了PS,数年苦战,把任天堂拉下王座。PS2王位没坐热,微软加入阵营,又是一番苦战,终于现在两家一家半个屁股坐在王位上,任天堂在边上自己垒了王位,坐的也挺High。这个过程中,打过酱油的其他厂商不少,站稳脚跟的一个没有。这个行业40年的发展是真刀真枪的干出来的,任何新进玩家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才能有立锥之地。所以Apple会试图进入Console游戏业,去抢占客厅的大市场,但至少一开始肯定会避开传统三大厂的锋芒,剑走偏锋,试图把手机上的用户带到Apple TV上。&br&&br&有这个想法的人,实在不少,或明或暗都有所行动。Minconsole这个词现在是慢慢流行起来了,一些早期产品已经开始出现在市场上,比方说Ouya,马上上市的Gamestick,传说中Amazon也在搞Console,Sony刚刚公布的PS Vita TV(不过这个东西比较奇怪,而且情报也不够多,暂时难以判断,不过很多观察者认为这是Sony应对Miniconsole的策略,有机会再说)。&br&&br&对于Apple而言,App Store加上Apple TV,这其实是最不费力的猜测了。但是客厅环境的转换和交互方式的改变,使得Apple TV担起客厅战略主将的重任,还存在技术障碍。(待续,工作去了)
Apple肯定想进入客厅,Apple TV是最直接的切入点。但是在游戏领域,Apple TV肯定不会去跟三大厂正面竞争,而多半会选择延续现有的App Store路线,走Miniconsole的策略。下一个Apple TV肯定会延续Apple一贯的做法,维持原价,硬件升级。也就是说肯定还是要维…
来自子话题:
我现就职于乐视,但并非盒子团队,仅就了解的部分回答一下。&br&小米盒子还没用过,恕暂无法比较。&br&&br&&b&关于 T1 和 C1&/b&&br&乐视T1是乐视推出的第一款基于android 4.0的盒子,尺寸和mac mini差不多。比C1大不少。C1其实是简化版,但功能未有减少。要说最大的不同,就是T1有一款T12的型号,内置2TB硬盘,供下载视频用。另外,两个机型的 launcher 有点不同,我个人到是很喜欢C1的。&br&&br&&b&关于CNTV&/b&&br&cntv是播控平台,想做盒子必须走这一道的。乐视所拥有的视频都要经过cntv平台点播,这个社会嘛,习惯了就好了……你懂的……&br&&br&&b&乐视C1s 支持 airplay 和 DLNA&/b&&br&我对这个功能,怎么说呢,soso了。看片子用什么airplay呢?我现在用T1,直接用内置浏览器访问web的国内应用市场,下了很多公司的pad app,都运行良好,这不是妥妥儿看么……&br&上web版的各大视频网站,其实和用android pad直接访问没区别,而且也支持鼠标键盘,我真不怎么用dlna。主要是我家还有xbox with XBMC,也有PS3……没有什么工作是必须盒子做的。&br&当然了,有时候下了爱情动作片,放移动硬盘再接盒子上,毫无压力……&br&其实吧,盒子还是一个沉浸式的体验…… 撸瑟掩面……&br&&br&&b&版权资源&/b&&br&其实这事儿在中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br&乐视在这方面比较“傻”,很久以前便买了很多的正版片源。而且是全权。所以,大家在用乐视影视的app的时候,可以发现,我们有一个别家没有的功能:下载。&br&基于电视盒子的点播,在版权上是专门有这一项的,基于电视的点播权。如果你没有买,就只能在网站上播。所以别家盒子,可以说是给了其它网站视频内容一个“不太合法”的出口。&br&所以,这点不能算乐视牛逼,只能说“傻”。这年月,谁会在乎看到的是有版权的,还是没版权呢?&br&&br&&b&最后硬件&/b&&br&不多说了,上图&br&&img src=&/7f91ad30ae235bdd5459d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7f91ad30ae235bdd5459d_r.jpg&&&br&乐视有一个几百人的团队,为盒子的硬件和UI不断更新和研发。&br&盒子的目标是电视的存量市场,第三季度上的超级电视,针对的是增量市场。&br&乐盒支持原生android的几乎所有应用,我没装太多,装了google map,pinterest,flipboard 等,我只恨应用的分辨率太低……&br&&br&还有其它很多关于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体育直播的东西,有空再说吧。
我现就职于乐视,但并非盒子团队,仅就了解的部分回答一下。小米盒子还没用过,恕暂无法比较。关于 T1 和 C1乐视T1是乐视推出的第一款基于android 4.0的盒子,尺寸和mac mini差不多。比C1大不少。C1其实是简化版,但功能未有减少。要说最大的不同,就是T1有…
来自子话题:
做趋势预测总是很无聊的,我没有办法想当然地正面回答这个问题——那样的话,其实就和清谈没什么区别了。
&br&&br&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着眼于历史和现状,看看电视这个市场有什么特征。
&br&&br& 世纪初,在韩国品牌崛起之前,电视市场曾是日系厂商的天下,但是现在SAMSUNG和LG已经坐上全球电视市场的头两把交椅,为什么——因为韩国人的电视卖得比日本人便宜!美国电视企业的龙头老大是一家叫做VIZIO的年轻厂商,为什么它能够迅速上位——因为它家的电视卖得比别家的便宜,便宜到它甚至准备进军中国市场!在卖场中,日系平板电视依然是最贵的,但结果是,SONY和PANASONIC巨额亏损,SHARP因为产量规模小,状况略微好一点,高质高价的PIONEER则早就玩不下去了。
&br&&br& 好吧,国产电视更便宜,但来自发达国家的品牌显然更受欢迎!为什么?原因我们之后再说。
&br&&br& 我们再来注意一下,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机型是什么——如果我说是“超薄LED”,我想大概没人会反对。不单是LED,而且要“超薄”!这反映了消费者对电视的外观的偏好——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依然是SAMSUNG和LG,日系厂商做得非常差,而PHILIPS,这个来自发达国家,且卖得很便宜的电视品牌,之所以混不下去,是因为外观设计太过廉价了,在这方面,甚至连中国本土品牌做得都比PHILIPS好得多!
&br&&br& 电视,总体来说,依然是一件昂贵的商品,并且我买一台电视回家,是要用很多年的,这决定了消费者购买电视时的心理特征——别太贵,在我心理价位之内;外观出众;品牌形象佳。
&br&&br& 一贯为人们所强调的画质,竟然没人在意,很奇怪吧,但现实就是如此。超薄LED的画质是最差的,但卖得却是最好的!事实上,即使把一台画质最烂的LG与一台画质最好的SHARP(当然,前提是同一价格区间)放在一起比较,大部分人仍会选择LG,因为LG更薄,更便宜,画质也完全可以接受!
&br&&br& 至于内容提供,这件事其实是非常本地化的事,远比互联网更本地化,事实上,这块地盘根本没有电视制造商说话的份儿!SAMSUNG、LG和PHILIPS成立了SMART TV联盟,但是你有见过谁在讨论这个“智能电视系统”上哪个APP好用吗?根本没有!显然平台啊,内容啊这些,和“核心竞争要素”不沾边。
&br&&br& 技术呢?3D技术已经在电视上运用很久了,照理说应当已经进入普及期——但是这玩意在市场上真的不受欢迎!无线高清,分辨率的突破,现在看来也都是很渺茫的事——4K和WHDI太昂贵,而WiDi性能太差,如果你试过将SandyBridge无线串流至电视,你会发现它只支持720P分辨率,且延迟明显。我看不出有什么技术有希望成为“核心竞争要素”,让用户为之买单。
&br&&br& 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再回过头来说下,APPLE如果做一台电视出来,有什么希望打赢SAMSUNG和LG——我知道你们只想说APPLE,干吗把LENOVO、SONY什么的扯进来,别假惺惺了!
&br&&br& 我不知道别人会怎样想,只说怎样的APPLE TV我会买单吧。
&br&&br& 你知道,有一路电视是在卖场买不到的——我指的是Bang & Olufsen、LOEWE、ELITE那一路超昂贵的。如果APPLE能出一台和这一路看上去差不多的——大面积金属外壳、极简设计、高画质、震撼音效,配一个漂亮的遥控器,跟APPLE的气质其实很搭啊——只卖一万多块,我应该会买。
&br&&br& 它会集成一个iPod/iPhone底座,这是肯定的吧,可以省掉一笔买音响的钱;会内置iTV,这也是没有疑问的吧,反正和iPhone/iPad会无缝整合,首先讨好已经拥有APPLE产品的用户,Android就对不起啦;操控会很流畅——在这里顺便吐个槽,现在的液晶电视对遥控器的响应真的很慢啊,尤其是SHARP;AirPlay会提升至高清吗——没有也无所谓啦。
&br&&br& 这样子的电视,卖个1999美元,应该会令人满意。
&br&&br& 不要奢望它真的能够改变这个市场,如果说有什么改变,它只是会与iPhone4一样大大减弱”高端电视“的社会学属性而已。
做趋势预测总是很无聊的,我没有办法想当然地正面回答这个问题——那样的话,其实就和清谈没什么区别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着眼于历史和现状,看看电视这个市场有什么特征。 世纪初,在韩国品牌崛起之前,电视市场曾是日系厂商的天下,但是现…
来自子话题:
我在加拿大读书的时候有个 Apple TV 二代,$99 一个的小黑盒子,巴掌大点,插到一个 50 寸的 LCD 电视上用,通过 Wi-Fi 连接家里的无线路由上网。不越狱修改系统的前提下可以做如下事情:
&br&&ol&&li&看 YouTube (免费)
&br&&/li&&li&看 Netflix 上的电影(需要付费帐号,$9/月)
&br&&/li&&li&看 iTunes Store 上的电影(租凭通常是 $4.99/部,两天内有效;也可有购买,无限次观看)
&br&&/li&&li&通过家里另外一台 Mac 上的 iTunes Home Sharing 看自己曲库内的电影、视频、podcast、iTunes U (就是国内非常流行的国外名校公开课视频)还有照片什么的。我通常是把下载【来源你懂的】到的高清电影(通常是 .mkv 格式)用 Subler 无损转成 .mp4 格式然后放入 iTunes Library,再在电视上用 Apple TV 播放,大屏幕、全高清 1080p。哦,对了,还可以自己嵌入中英文字幕。
&br&&/li&&li&MLB 棒球频道。对棒球无爱,没看过。 &/li&&/ol&&br& 以上几点,在国内也可以用,要求是:
&br&&ol&&li&Wi-Fi 路由器要翻墙才能看 YouTube,原因你懂的。这种工具有很多,比如 dd-wrt&/li&&li&应该需要北美信用卡才能成功注册 Netflix 的点播帐号&/li&&li&应该需要北美信用卡才能成功注册 iTunes Store 电影租赁帐号(这和 2 一样是由于电影发行渠道的限制而非技术原因)&/li&&li&可以随便用,没有任何限制。但最好家里的无线路由要支持 802.11n,不然流播高清视频会有很多缓冲停顿。&/li&&li&不清楚&/li&&/ol&&br& 我觉得光是 4 这个优点就足以值回 $99 这个价格了,更何况 iOS 5 可以通过 Apple TV 同步播放 iOS 设备上的内容。50 寸的 iPad 外接显示器!!!
我在加拿大读书的时候有个 Apple TV 二代,$99 一个的小黑盒子,巴掌大点,插到一个 50 寸的 LCD 电视上用,通过 Wi-Fi 连接家里的无线路由上网。不越狱修改系统的前提下可以做如下事情: 看 YouTube (免费) 看 Netflix 上的电影(需要付费帐号,$9/月) …
来自子话题:
中国最多的情况是“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br&按法律文件做事儿,大部分企业都是违法的。但具体到执行上,就看情况了。&br&所以目前是把法律底线先拉低到普遍性违法起来,具体执行嘛,看情况吧
中国最多的情况是“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按法律文件做事儿,大部分企业都是违法的。但具体到执行上,就看情况了。所以目前是把法律底线先拉低到普遍性违法起来,具体执行嘛,看情况吧
来自子话题:
纠正几个Common Sense的错误&br&1。成立SmartTV技术标准联盟的是LG,Philips和Sharp,个人不看好这个联盟,因为LG的紧跟三星策略,Sharp的保守和Philips的式微都决定了这个联盟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技术标准供应能力&br&&br&2。智能电视首先要分清国内和国外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国外的智能电视市场跟中国唯一相关的就是应用开发者,或者还有新华社,国内的智能电视市场不能用国外的技术、应用、UE标准度之,因此Apple TV和Google TV的故事都不用提了。说句不好听的,太监隔着窗户看皇上行房——High个什么劲。&br&&br&3。Apple的成功和Android的发展都告诉我们一个现实:平台的技术开放性已经不是一个平台的核心价值所在,而是在应用开发的友好性和用户体验的便捷性才是能让产业产生更大的价值。不用怀疑的是,智能电视的任何一个生产商都会希望把用户和开发者牢牢地拴住自己的平台上,因此,Samsung不会照搬Google,Google不会复用Android,Android不会强调浏览器,某些现在藏在各个实验室里的东西才可能会让我们眼前一亮。&br&&br&4。电视的显示技术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3D这两年卖的很火,没错,但是之后的故事呢?没了,要等内容生产商来接着讲。回想我们曾经在如此粗糙的rm格式下观赏各种无法从正常渠道进入的内容,而今,即使都看上了1080p的内容的时候,有人会关心在这10几年里MPEG2到H264的编码技术是以如何的方式进展的么?同样的道理,电视会变成一张屏,至于CPU和GPU在屏后面还是在外面的盒子里不会那么重要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智能电视的成本80%左右是屏,但是竟然要占百分之10几成本的东西来决定这个产品是否成功,所有的厂商都会茫然。未来2-3年怎么做,我想他们能判断出来,但是5年以后的事情,没有人知道。&br&&br&5。智能电视生产者的价值在哪里?只有两点,品牌和渠道。这两点是所有想涉足于电视行业的后来者都需要谨慎对待的。Apple可能没有问题,但是Google肯定不行,联想以他们一贯的能把东西做到低端的能力也许还有一杯羹可以分,其他人,对不起,等你们进了家电卖场再来报名吧。
纠正几个Common Sense的错误1。成立SmartTV技术标准联盟的是LG,Philips和Sharp,个人不看好这个联盟,因为LG的紧跟三星策略,Sharp的保守和Philips的式微都决定了这个联盟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技术标准供应能力2。智能电视首先要分清国内和国外两个完全不同…
来自子话题:
还在用大屁股插头的就是反人类,你哪一个插头要占用几个插孔?都多少年了还犯这种错误? &a data-hash=&eb26c3bff5e4bb062dafe02b60f00b85& href=&/people/eb26c3bff5e4bb062dafe02b60f00b8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李创奇& data-tip=&p$b$eb26c3bff5e4bb062dafe02b60f00b85&&@李创奇&/a& 李兄,我看到你的图片了,但是你的理由不成立,你有没有想过,用户家的多用插座是你那个样子么?至少我家的公牛不是。这种大屁股插头往往占据2个插位&br&假设用户是这种插座&br&&img src=&/fa72b33c8e43e9b903259_b.jpg& data-rawwidth=&298& data-rawheight=&3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8&&&br&或者这种插座&br&&br&&img src=&/c7de7c692e9bc9e8a6c05f4c66316a9a_b.jpg& data-rawwidth=&264&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br&准备占用多少个插头?往往用户这种老式多用插座还多的是。&br&&br&&br&我的意思并非把电源插头做的多么精致,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能做成这样&br&&img src=&/f97fe1ec27c3f_b.jp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br&然后连接上大屁股,为什么非要大屁股直接带上插头?这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工艺上困难,还是别的?如果真的是设计或者工艺上有困难,其实倒没什么,能理解。&br&&br&一说这个话题我就想起我家一堆插头全是大屁股的。我非常奇怪为什么设计师那么喜欢大屁股,我的手机充电器是大屁股,摄影机充电器是大屁股,相机的充电器也是大屁股,可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师想:用户只有我一个大屁股不要紧的,可能相机充电器的设计师也是这么想,不幸的是,他们都想到一块去了,每次看到我多用插头被那么多大屁股挤成一堆就忍不住蛋疼,这是轮X的节奏么&br&&br&--------补充说一下------&br&&br&还有个出线的问题,HTC的充电出线的位置是上面&br&&img src=&/c682ddda215b3d594fea2fb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想象一下,如果插头是横插的,那么即便是小米插头本身不会挡住下面的插头,但是它伸出的那根线可能就会挡住,&img src=&/9dc87e9fc0_b.jpg& data-rawwidth=&178& data-rawheight=&1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8&&&br&&br&而且据我观察,苹果的充电插头也是往上开口的&br&&br&&img src=&/c9bde17adbec2bead029f640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是不是我太吹毛求疵了?
还在用大屁股插头的就是反人类,你哪一个插头要占用几个插孔?都多少年了还犯这种错误?
李兄,我看到你的图片了,但是你的理由不成立,你有没有想过,用户家的多用插座是你那个样子么?至少我家的公牛不是。这种大屁股插头往往占据2个插位假设用户…
来自子话题:
如果仅仅从唤醒或者休眠设备的的操作上,可以完全忽略这个开关功能的需求。&br&但是从国内用户群的操作习惯,开关键会有强烈的操作惯性和暗示性,给人以对设备可以掌控的安全感。&br&&br&从使用角度,可以通过响应操作【任意按键】开机,相应菜单的更多功能关机,这个是使用习惯和交互路径的问题,采用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达到目标,当然有更多方法,譬如长按,甚至组合键,但是注入这些操作或多或少的都有识别甚至学习成本。&br&&br&对于有操作惯性的显性的设计会明显的降低人在面对一个新的物品时的那种因为陌生而产生的距离甚至恐感。
如果仅仅从唤醒或者休眠设备的的操作上,可以完全忽略这个开关功能的需求。但是从国内用户群的操作习惯,开关键会有强烈的操作惯性和暗示性,给人以对设备可以掌控的安全感。从使用角度,可以通过响应操作【任意按键】开机,相应菜单的更多功能关机,这个是…
来自子话题:
「?tv」本质是个特殊用途的图形标识,不是文本。这产品的名字是「Apple TV」。&br&首字母大写与否跟是不是苹果产品半点关系没有。英语里的专有名词都是首字母大写,但产品名中奇特的大小写一点都不少见,比如苹果那么多以小写 i 开头的产品。具体到 Apple TV 这个产品,苹果自己的企业商标「Apple」以及电视的常用全大写缩写「TV」在文本中都是必然首字母大写的,根本就没有什么余地。&br&简写为「?tv」这个样式是为了好看,为了在宣传品和产品外壳之类的地方展示一个简洁有力且美观的形象,这是个图形,不是产品名,产品名是「Apple TV」。自己去苹果官网看看什么地方才用这个图形标志。MBP、MBA 之类的产品线从来就没有过这种特殊的图形化标识。&br&你怎么不疑惑苹果公司的标识「?」这个图形没有首字母大写?因为根本就没有字母。那「?tv」为什么不大写成「?TV」?因为「?tv」比「?TV」好看,这里不是文本,没必要遵循专名首字母大写的习惯。各种商标图形里和文本不一致的大小写少吗?自己平时多留意一下各种商标设计就不会有这种疑问了。&br&&br&- - -&br&&br&当然,没有自己观点只知道犬儒的人就会评论:「现在是小写你们说好,要是放成大写你们一样说好。」&br&这就是为什么评论设计很麻烦,评论苹果这样公司做的设计更麻烦,因为你根本没法做任何正面评价,而这又不是数学所以你做的分析也永远有漏洞,永远都有那些自己无力做任何理性分析的犬儒家伙来吐痰。当然,做负面评价也有点麻烦,因为还会有一帮无脑粉丝来骂你。&br&啊,现在你是只知道犬儒的白痴,等你以后成个人物了,我一样会说你是白痴。
「?tv」本质是个特殊用途的图形标识,不是文本。这产品的名字是「Apple TV」。首字母大写与否跟是不是苹果产品半点关系没有。英语里的专有名词都是首字母大写,但产品名中奇特的大小写一点都不少见,比如苹果那么多以小写 i 开头的产品。具体到 Apple TV…
来自子话题:
个人浅谈一下。首先我对雷总本人充满了敬意,他说以前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所以非常卖命地干了几十年,很累但成就不大。后来他意识到一定要顺势而为,此次看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怀着青年时的一个愿景果断在中年创业。&br&1、小米盒子是小米公司开发的一个发烧级配件。与Apple TV类似。可以在电视上看网络视频,现在已经支持PPlive 搜狐视频 腾讯视频 等几大视频网站,还有更多贴心功能;可以实现手机与电视的连接,可以将手机上的图片视频等通过wifi投射到电视大屏上与众人分享观看;可以用遥控也可以用小米或iphone控制。&br&2、电脑的屏幕还能换到多大?实际上,现在智能电视渐渐发展,是基于一各业界共认同的理念:手机将取代PC,成为最常用的终端。手机产业正按照摩尔定律快速发展,在硬件配置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将成为超级计算机,而至于屏幕过小问题大家也一致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大屏将充斥办公家庭公共场所,我们只需将用手机将大屏连接即可。&br&3、盛大盒子可谓是不合时宜。&br&&br&&br&看评论有网友说还是没有很清楚地解答问题,我再试着分析一下(主要说说盛大盒子为什么失败)。&br&1、不是屏幕够不够大的问题,是体验上的差异。对着电脑屏幕看电影和在电视上看电影,一样吗?换个大屏?现在电脑屏幕最大多少?假设电脑屏幕设计的再大,长时间近距离看着能舒服吗?你也许会说,我可以搜到电影以后全屏退到沙发上去看,那你控制电脑就成了问题。所以说,这是一种技术上的革命,就像乔帮主重新定义了手机。&br&2、跟盛大盒子有何异同。为什么失败。&br&1)我们先从创始理念谈起。盛大盒子是基于陈天桥“打造迪士尼式的互动娱乐王国”的愿景。将那些由盛大提供的网络游戏、音乐、影视下载等互联网娱乐内容接入电视机,从电脑桌转移到客厅里,使盛大产品真正接近主流人群。这个构想提出于2003年,盛大大当家几乎都不同意,只是陈一意孤行,坚决推行。&br&小米此时推出盒子,是基于发展潮流,是一种趋势的预见。没有说为了实现某个公司的什么利益而强制推行的东西,是顺水推舟之势。&br&2)盛大盒子从内容提供来看,在当时的水平也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最根本的是受当时体制所限。广电总局更是以盛大为例,明令禁止把互联网内容搬上电视的行为。&br&小米盒子不仅有各大视频网站的支持内容,而且在政策上,三网融合、授发多家牌照等使视频内容的实现有了可能。&br&3)受基础设施制约。盛大在2005年推出盒子试点,而在当时家庭宽带接入水平有限,当时接入宽带的用户不过 2833 万户,普及率仅仅为 3.84%,同时宽带下载速度超过 70% 的在 100kb/s。可以想见,即便渠道全面展开,受困于网络条件,用户也很难获得游戏和视频业务的完美体验。在电视看视频还要缓冲,大家最难以接受。&br&而目前的大背景是,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已经达到了4.9亿,互联网电视用户的数量也有望在2016年突破一亿,宽带普及更让人们轻松享受在线视频。&br&4)受硬件技术制约。当年盛大盒子的价格将近7000元,因为芯片的价格实在贵,所以陈也说他们只定位于2.5%的高收入家庭。&br&现在不用说,芯片正按摩尔定律迅猛发展,小米盒子得以卖到299元亲民价。&br&&br&基于以上分析,总体来说盛大盒子还是生不逢时,而且尴尬的是在公开面世的那天竟出现死机现象,看电视还要重启。谁能接受?当然目前小米盒子也面临诸多难题,毕竟强大到如苹果的前辈也未能如意,还是拭目以待。然而对科技的前景还是要有信心。
个人浅谈一下。首先我对雷总本人充满了敬意,他说以前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所以非常卖命地干了几十年,很累但成就不大。后来他意识到一定要顺势而为,此次看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怀着青年时的一个愿景果断在中年创业。1、小米盒子是小米公司开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兔子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