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历史记忆 展黑土风采”之龙博珍藏篇 篦纹筒形罐
白金宝文化是嫩江流域发现年代较早材料积累较多,时间位置处于“古城类型”之后、汉书二期文化之前嘚一种青铜时代遗存该文化的命名得于以白金宝遗址第三期为代表的遗存。其文化特征是以绳纹、篦纹、三足陶、半地穴式房址为代表经碳十四测定,树轮校正年代距今2900±100年应处在青铜时代晚期,大致相当于中原的西周时期
白金宝遗址历经了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大量房址、窖址、灰坑等出土有陶器、骨器、蚌器、石器、青铜饰件等数千件,它的发现可以说是松嫩平原保存面积最大延续时间较长,遗存非常丰富的文化遗存确立了这一地区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比较完整的考古文化发展序列,对研究松嫩流域古代文化具有重要学术價值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件第一次考古发掘出土的篦纹筒形罐。陶罐口径6.6厘米高10厘米,质地为泥质黄褐陶泥条盘筑法制成,手制器壁较薄,外表打磨光滑器形规整,质地坚硬敛口,尖唇外侈下腹略鼓,腹下部有一乳丁钮平底。颈部饰有两圈篦点纹;腹部表面飾满由篦点纹构成的几何形图案图案整体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图案均以篦点纹做边框上边为一圈篦点纹,下边为两圈篦点纹两层图案虽均是以直线、斜线、折线构成的几何形图案,然上下两层图案的具体构成却不尽相同上层图案是以折线为主,其间饰有直角边三角形的横向二元组合的二方连续图案;下层图案内容甚是抽象化仅能辨出其也是一种二方连续图案,至于具体内容不甚清楚
白金宝文化嘚篦纹陶在我国北方各区系陶器纹饰中独树一帜,其工艺有特定的时空范畴和文化内涵的定性经学者研究得知,白金宝文化陶器的篦纹系采用平行缠绕纤维或细绳的片状工具以工具的锐边在陶器表面施压而成,一般有明显压印的线形凹槽“篦点”上仍留有纤维或绳股痕迹。
(资料提供:黑龙江省博物馆 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