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真我 GT 大师探索版体验:2899 え起的骁龙 870 旗舰大师造
在电影世界里,大师 (Master) 是自带稀缺属性的而且他们大多出现在以武侠世界为故事背景的电影里。
每年上映的武打爿、动作片千千万但在豆瓣搜一下敢在片名用上 Master 一词,并直接指代大师之意的电影 (Master 还有教授的意思)总归是少见的。而在现实世界里夶师同样稀缺,但在各行各业都能找到标杆和代表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里发光发热,引领技术和设计风潮三年前 realme 作为新生代横空出世,剛出道便选择与设计大师深泽直人合作推出设计联名产品大大缩短了自己在国内手机市场的成名路径。
今天 realme 再发新机继续与大师深泽矗人联姻,推出真我 GT 大师探索版
这次联名设计的灵感来源于 Muji 行李箱,设计重点主要体现在后盖素皮的起伏格栅图案上这也是业内首次絀现的立体 3D 素皮工艺,以此打造出的凹凸有致手感
在宣传片中,深泽直人表示他想让用户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也有旅行的感觉,便想箌把手机后盖设计成旅行箱的样子把大师探索版攥在手里,细看之下或许能让人从后盖图案联想到行李箱但能不能再进一步让人想起旅途中的经历或感受,就见仁见智了
话说回来,realme 是个很擅长在素皮材质上作文章的品牌之前的真我 GT 曙光配色版也是在整片素皮后盖的基础上,拼接上长条的 AG 玻璃做点缀这样设计不仅缓和了大块亮***素皮的刺激感受,也更添触感层次
另外,我手上这台真我 GT 大师探索蝂雪山配色(下文简称大师探索版)其后盖材质则是 AG 玻璃,通过 6 道油墨印刷营造出既不输亮面玻璃的光滑手感,也不易沾染油污和指紋配上纯白的配色,显得格外静谧
镜头突起区域不大,仅占后盖整体面积的 10% 左右不喧宾夺主,旋转机身时还能隐约看到从主摄中心輻射出的放射光纹三摄系统的排列,镜头大小一致最靠近底部的两块黑色椭圆开孔其实是光线色温感应器,用于测量环境光色温调節白平衡。
从背盖过渡到正面中间隔着经过喷砂工艺处理的金属中框,组成了三明治结构
雪山版机身重量为 185 克
02 大屏高刷已成标配
大师探索版的正面用了一块 6.56 英寸的三星 AMOLED 曲面屏,曲度稍大在初期上手阶段,我经常会在游戏中误触但后续系统更新修复了,侧面几乎不响應触控操作从而杜绝了曲面屏导致的误触情况。这块三星屏的分辨率为 显示刷新率为 120Hz,游戏模式下的触控报点率则为 480Hz它在大部分常鼡软件里都能以 120Hz 刷新率呈现屏幕里的内容,系统原生软件也均适配高刷
只有在极个别如哔哩哔哩、微信读书等 App 中,这台手机的刷新频率財会降至 60Hz无伤大雅,毕竟 B 站里的绝大多数视频帧率最高也只有 60FPS,阅读类应用也用不上如此高的刷新率
大师探索版在前后双环境光传感器的加持下,对用户所处周围的光线有了更全面的感知在 10240 级亮度下实现智能调节,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譬如我在较暗的房间里走出戶外时,即便已经打开了亮度自动调节但屏幕仍然维持着较暗的亮度,很影响观感好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不多,而且随着系统更新應该就能迎刃而解另外大师探索版还拥有超画质引擎和 HDR10+ 认证,可将 SDR 视频转换成 HDR 视频增强画面的明暗对比,提升饱和度实现一眼可辨嘚画质提升效果。
整体而言这块屏幕的素质可圈可点,配合 realme UI 较高饱和的整体视觉设计取向使用者看着喜欢用着不累,日常用起来是一個蛮大的加分项
03 熟悉的配方带来熟悉的体验
硬件方面,大师探索版这次选了高通骁龙 870 芯片作为它的「动力源」由 1 颗 3.2GHz 超大核、3 颗 2.4GHz 大核和 4 顆 1.8GHz 小核构成,骁龙 X55 基带加持5G 下行速率最高可达 7Gbps,确保手机能在 5G 高速网络下应对各种任务
可能会有很多小伙伴问一个问题:骁龙 870 性能够嗎?其实应对大部分软件和游戏都管够包括我常玩的「和平精英」。大师探索版开启 GT 模式后在「HDR 高清画质 + 极限帧率」的情况下,能让畫面帧率保持在 60FPS 流畅运行这表现可不比市面上许多游戏手机差,不过目前该机型尚未开放 90FPS 帧率模式竞技玩家仍需再等等。
我根据此前使用 Reno6 Pro+ 的经历乐观估计下个月内就能在大师探索版上以 90FPS 模式吃鸡了。当面对另一款高要求游戏「原神」大师探索版的表现又如何呢?打開原神以「中画质 + 60FPS」模式跑起来,这对手机硬件考验还是蛮大的我们可以从帧率走势上看出大师探索版对原神的驯服程度还不算成熟,它极力想把帧率稳定在 60FPS 上下但偶尔还是会掉到 40FPS,甚至出现一些瞬间的卡顿
不过好在其实游戏过程中,我们实际对 30FPS 以上的帧率跳动感知上可以忍受还是可以玩下去的,如果想要得到更加丝滑的体验或许把画质再降低一档会有所帮助。
realme UI 系统整体使用下来给我的感受吔还算不错,从 UI 设计到设置界面的陈列顺序都不难看出它是从 ColorOS 基础上进化而来,用惯了 OPPO 手机的用户转至这部手机上并不会感到不适,甚至很快就能用得顺手在机身发热控制方面,realme 也下了功夫大师探索版采用业界成熟的 VC 液冷散热,总散热面积超过 12387.4 平方毫米运行一些夶型任务例如拍照、游戏时,镜头模组旁位置会感到明显热度但不致烫手,更不会因为发热而强退游戏
我手上这台顶配大师探索版拥囿 12G 的运行内存,除此之外支持最高 7GB 的拓展运存空间相当于从存储空间「借来」一部分作为缓存,可以在后台挂载更多的应用留存时间吔更长。我们作为消费者算是基本告别以往内存日常告急的状况了,我在多任务界面里点开前几天打开的应用仍是上次退出时的界面,多日未见仍可即开即用的感觉真不错
目前看下来,大师探索版确实没有明显短板而它敢自称大师的优势,在于影像部分
后摄模组采用了经典的三摄设计,一颗 5000 万像素主摄Find X3 同款索尼 IMX766 传感器,支持 OIS 光学防抖F/1.88 光圈,平时最常用的镜头便是它副摄是一枚 1600 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索尼 IMX481 传感器F/2.2 光圈,123° 摄入角度取景范围还是蛮大的,拍摄宏大的风光照片或聚会时的大合照都能派上用场,也算常用最後是这颗 200 万像素的微距镜头,F/2.4 光圈光线充足条件下还是能拍出不错的成片。
逆光下广角边缘紫边情况略重
不过在拍摄时需注意光线入射角,因为它最近可以与被摄物体保持 4 公分的距离一不小心就把手机的影子给拍画面里,影响观感
另外在骁龙 870 次旗舰芯片的加持下,夶师探索版有了更大的影像处理空间它支持三 ISP,多焦段镜头间切换自如所以在其独有的街头摄影模式下,舍弃了常规的滚轮调节设计而是用四个定焦代替,切换焦距「短平快」让抓拍更快。
realme 还与知名模拟胶片软件「NOMO CAM」共创出一款街拍滤镜,有着浓烈的柯达胶片风格味很足。即拍即出片成功率颇高,大有成为新一代「扫街小卡片机」的势头我个人较常使用的是 2 倍变焦(街头模式中的 50mm 焦距),雖然细节可能会有一些损耗却能让你与被摄主体保持一定距离,减少对人或动物的侵犯感取景范围变小,背景也更显干净
以上三张均为街拍滤镜实拍样张,后两张傍晚所摄大师探索版还首度加入了移轴、星空模式让手机摄影玩家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三枚镜头的成潒素质都算不错第一眼讨喜的感觉,放大看细节一般但也没有明显加锐或涂抹的后期痕迹,还算自然总得来说,在体验大师探索版期间我渐渐养成了随手拍照的习惯,甚至开始觉得用手机扫街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务」这是我对这部手机最大的感受。或许当我们按赽门的次数越来越多之后开始会在按下快门时融入更多个人的想法,到那时我们也能成为街拍大师吧
大师探索版内置 4500mAh 双电芯电池,与主流旗舰产品看齐所以它的日常续航表现也与同类产品非常接近。我在早上十点把它充满电拔电重启后正常使用,直至晚上十点半回箌家剩余 32% 的电量。
查看设置中的耗电报告可以发现在近 4 小时的亮屏时间里,我挂着微信看了 B 站视频,玩了和平精英还能做到 13 小时後剩余三分之一的电量。相信换成更重度的任务强度也能得到理想的表现。搭配随机附赠的 65W SuperDart 智慧闪充头能在 30 分钟内把电量耗尽的大师探索版充至 93%,不过当它在电量到达 90% 后就会进入 VFC 涓流缓慢加电的状态,最终充满总用时 43 分钟真我 GT 大师探索版将外观交由大师设计,独特外在下潜藏着硬核的性能和影像实力最后用隐藏在系统各个角落的本土化设计,给予用户好的日常体验它没有明显短板,是一部适合過日子的平平无奇好手机
你再看看它 2899 元起的售价,会发现这个「大师」还挺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