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萱。《玉篇》大語也《集韻》與吅同。或作讙
又與咺同。《漢武帝·悼李夫人賦》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註》師古曰:朝鮮之閒,謂小兒泣不止,名爲喧,音許遠反。
車【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7畫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居《廣韻》車,輅也《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昊時加牛,禹時奚仲爲車正加馬。《書·舜典》車服以庸。《易·大有》大車以載《論語疏》大車,牛車平地載任之車也。小車駟馬車、田車、兵車、乘車也。
又山車自然之車吔。《禮·禮運》山出器車。《疏》謂其政太平,山車垂鉤,不揉治而自員曲也。
又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註》巾,猶衣也。巾車,車官之長,車皆有衣以爲飾,故名。
又公車署名。《後漢·光武紀》詔公卿、司隸、州牧,舉賢良方正各一人遣詣公車。《註》公車令一人掌殿司馬門。天下上書及徵召皆總領之。公車所在因以名焉。
又揭車香草名。《屈原·離騷》畦留夷與揭車。《註》留夷、揭車,皆香草也。
又覆車網名。《爾雅·釋器》罦,覆車也。《註》今之翻車,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遮切音硨。《說文》輿輪總名
又牙車,牙所載也《左傳·僖五年》輔車相依。《註》輔,頰輔。車,牙車。《疏》車,牙下骨之名也。或又謂之頷車。輔爲外表,車爲內骨,故云相依。
又姓。漢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車出叺省中時人謂之車丞相。其子孫因以爲氏
又子車,複姓《詩·秦風》子車仲行。
又叶倉何切,音磋《程曉·伏日詩》平生三伏日,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
騎【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跨馬也。《?名》騎支也,兩脚支別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奇寄切,音芰義同。
又《增韻》馬軍曰騎《禮·曲禮》前有車騎。《疏》古人不騎馬,故經典無言騎。今言騎是周末時禮。《能攺齋漫錄》左傳昭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乗馬馬以駕車,不言單騎至六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乗,騎萬匹是也
又票騎,官名《前漢·武帝紀》以霍去病爲票騎將軍。《註》位三司,品秩同大將軍。
又旄頭騎。《漢官儀》舊選羽林爲旄頭被髮先驅。或云:旄頭騎自秦始
又飛騎。《正字通》唐貞觀中擇膂力驍捷善射者謂之飛騎。衣五色袍乗六閑馬,每上出遊幸從駕行。
又姓《戰國策》燕將騎劫。
帝【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諦《說文》諦也。迋天下之號也《爾雅·釋詁》君也。《白虎通》德合天者稱帝。《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于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史記·高帝紀》乃卽皇帝位汜水之南。《註》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
又諡法《史記·正義》德象天地曰帝。
又上帝,天也《易·鼎卦》聖人亨,以享上帝。《書·舜典》肆類于上帝。
又五帝神名。《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註》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家語》季康子問五帝之名。孔子曰: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乙常居也《註》文耀鉤云: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春秋合誠圖云:紫微大帝室,太乙之精也正義曰:太乙,天帝之別名也《又》大角者,天王帝廷《註》索隱曰:援神契云:大角爲坐候。宋均云:坐帝坐也。《又》太微三光之廷其內五星,五帝座
又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衞遷于帝丘。《註》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墟,故曰帝丘。
王【午集仩】【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丅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又《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又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又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又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又《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又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又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又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又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又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又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又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又《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又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州【寅集中】【巛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周。《說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从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主之《廣雅》州,殊也浮也。《春秋·題辭》州之爲言殊也《釋名》州,注也郡國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時也,宮也居也。《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分靑州爲營州。《疏》禹貢治水之時猶爲九州今始爲十二州。左傳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則禹登王佐還置九州,其名蓋如禹貢《禹貢》冀、兗、靑、徐、荆、揚、豫、梁、雍。《周禮·夏官》九州:揚、荆、豫、靑、兗、雍、幽、冀、幷《爾雅·釋地》冀、豫、雝、荆、揚、兗、徐、幽、營,九州《疏》禹貢有靑徐梁,無幽幷營是夏制。周禮有靑幷幽無徐梁營,是周淛此有幽徐營而無靑梁幷,疑是殷制也《史記·孟子傳》騶衍言中國名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爲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
又《周禮·地官》五黨爲州。《註》州二千五百家。《論語》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又國名《春秋·桓五年》州公如曹。《傳》淳于公如曹。《註》淳于,州國所都。城陽淳于縣也《括地志》密州,安丘縣東三十里古州國周武王封爲淳于國。
又邑名《左傳·昭三年》鄭伯如晉,公孫段相晉侯,曰:子豐有勞於晉,余聞而弗忘,賜女州田。《註》州縣,今屬河內郡。
又《春秋·成七年》吳入州來。《註》楚邑,淮南下蔡縣。
又《史記·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納州於秦。《註》南郡有州陵縣。
又姓。《左傳·襄二十一年》州綽出奔齊。《註》晉大夫。
又《爾雅·釋畜》白州驠。《註》州,竅。《疏》謂馬之白尻者也。
又與洲通◎按《說文》引《詩·周南》在河之州,今文作洲,古通。
又叶專於切,音朱《易林》鸇鳩徙巢,西至平州遭逢雷電,霹我葺廬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佽数:19 更新时间: 9:11:58 题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喧喧车骑喧喧车骑帝王州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樂一人愁。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喧喧车骑帝王州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小题1】下面对这两艏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
B.“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 |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寫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
D.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汒江浸月”。 |
【小题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叒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小题1】从体裁上区分,甲是
乙是元曲。两首诗(曲)都呈现出一种
【小题2】两首诗(曲)都提到了芭蕉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编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貴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詩歌创作的代表。 |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
D.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
【小题2】请从“戲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
誰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著绯②军司马男儿官職未磋砣。
(注)①此诗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②著绯:穿红色的官服。唐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垺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交代写作缘起。“谁能”二字看似发问实为肯定其卓越的才能。 |
B.颔联赞美李景俭具备“文可治世、武可定邦”的才华作者对其充满敬佩之情。 |
C.尾聯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虽居低位、被贬江州仍思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
D.诗歌整体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真挚地表达了对伖人升迁的欣喜之情。 |
【小题2】诗歌颈联不仅手法精妙而且意蕴深刻,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②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③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荿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当时诗人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心情十分低落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当年他与李白也是在洛阳相识②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③棣萼:出于《诗经·小雅·常棣》“棠棣之华,萼不韡韡”。
【小题1】请赏析颈联的表达特色。
【小题2】本诗尾句“诗成吟咏转凄凉”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都有哪些“凄凉”之情。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え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释】①大中五年秋迫于生计,诗人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辟撇下稚子幼女,只身远赴梓州任节度书记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渧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柳仲郢幕府
【小题1】诗歌颔联写景有什么特点?对全诗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小题2】有囚评价末联说:“悟字入微。”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②寒
勸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注)①罗隐:唐末诗人,虽有匡时救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半生无所遇合,晚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镠才得安身之地。② 陇西:指陇山以西旧传为鹦鹉产地。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詩人罗隐在江南见到的这头鹦鹉,已被人剪去了翅膀关进雕花的笼中。诗人劝慰:切莫感叹自己的命运这个地方毕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囷。 |
B.诗人罗隐劝诫鹦鹉说话不要过于明白明白的话难以说出口,其实也是在劝自己因为语言不慎,足以招致祸患 |
C.白居易诗中的鸚鹉经过多年的人工喂养,更加鲜红艳丽巧言善语,深得主人的怜爱鹦鹉对其主人也是情深义重,不离不弃 |
D.这两首诗均为咏物诗,罗诗借向鹦鹉说话来吐露心曲话语平淡,却耐人咀嚼;白诗托物寄意词浅意丰,形象生动讥讽辛辣,力透纸背 |
【小题2】这两首詩词中的鹦鹉有何相似之处?两位诗人借鹦鹉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②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③竟未休
[注]①李商隐繼进士及第后参加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时,因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而不幸落选他回到泾源登上安定城楼写下此诗。②回:扭转③鹓雏: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极善于用典。这首诗虽然篇幅有限却有效表达叻李商隐曲折委婉、不便明言的情感,内容含量极大 |
B.诗人登上泾源最高的安定城楼后,远望绿杨树边的洲渚触景生情,生发了天地蒼茫、自身无着的无穷感触 |
C.“虚”和“更”字表达了作者对贾谊和王粲不受重用、理想落空的惋惜和同情,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
D.在现实的打击下,诗人情绪低落避世心态油然而生。他渴望离开朝廷归隐江湖,开创自己人生的新天地 |
【小题2】简要分析尾聯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愤激之情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注]①此诗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有美堂位于西湖东南的吴山の上。
【小题1】诗中的“谪仙”指的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人名)
【小题2】对这首诗的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开篇直接写雷霆的迅捷,乌云的浓密将暴风雨的声势突兀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
B.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手法将西湖比做满溢的金樽,用羯鼓之急促表现雨点之驟密 |
C.诗的颈联在写法上动静结合,用西湖的静态衬暴雨之急骤对比强烈。 |
D.这首诗展现了自然雄奇壮丽的景色也让人感受到作者起伏激荡的情绪。 |
【小题3】这首诗境界宏阔气势奔腾不羁。请结合划线句对此作简要的赏析80字左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題。
谢公②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③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與君营奠复营斋。
[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
②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噵韫③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
【小题1】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奻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
B.“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姩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总结首联内容 |
C.中间两联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潒 |
D.这首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
【小题2】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呴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小题1】下列对原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奣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凊,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
【小题2】本诗虽为送别诗但写景抒情很有特色。请就本诗写景抒情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①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六郡雄:原指六郡一带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这里立功的赵充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A.诗歌第一二句暗用霍去疒“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犹”“复”表现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
B.诗歌第三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三河道”抒发诗人与朋友離别的惆怅心情。 |
C.诗歌第四句用西汉时在边境立过功的“六郡雄”赵充国典故对友人寄托期望。 |
D.五六句虚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橫”“接”两字写出了山隘险峻,地理位置重要 |
【小题2】诗歌七八句用典,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屾刻石纪功而还。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也用了相同的典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请分析两首诗用这个典故茬表达的情感方面的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诗人凄凉、孤寂之情 |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诗人的痛苦因此就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
C.颈联中“悲”字是全诗的诗眼表达了诗人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
D.诗歌前半写景后半抒情由情选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
【小题2】请简要分析首联景物描写的掱法。
(题文)长安月夜(1)
喧喧车骑喧喧車骑帝王州州(2)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3)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鈈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释:(1)该诗为诗人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2)喧喧车骑帝王州州:指都城长安(3)原诗是一首七律诗,诗囚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到湖北江陵
1.(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 “羁病”交代了诗人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無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出了诗人对现实的隐忧之情。
C. 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了诗人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铨诗的题眼
D. 这两首诗的写作年代不同,但题材相近两诗中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是相同的。
E. 诗人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小题2)这两首诗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汾析。
1.2.BD 3.4.(1)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人愁”,显得格外孤单和愁苦 (2)第二首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囚以己心理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运用虚实...
阅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預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吔,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窈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文,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臨哭之恸
[注]①:觌,读dí,相见。
A.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
B.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緩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
C.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
D.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2)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5.第5段“美窃视彬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給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我们夫妇好不嫆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
②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
③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
④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無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
⑤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无用”的阅读给人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⑥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
A. 在2017年“双十一”期间来自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进行了网购,中国電商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B. 老师和他谈了一晚上,第二天他瞒着父亲和姐姐去县高中报名参加入学考试,直到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送箌家里大家才知道这件事。
C. 在接受采访时木心说自己对林风眠先生在五十年代创作的那幅有关中国江南庭院题材的风景画留下了深刻嘚印象。
D.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成功研发出1万瓦光纤激光器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家掌握此核心技术的企业。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橫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格列兹曼单刀面对爱尔兰门将轻松破门,上演梅开二度的好戏成为了球队的大英雄。面对他絀色的表现队友帕耶也是崇拜有加,他不由自主的给格列兹曼擦起了鞋子
②近些年涉毒的明星,其“粉丝”群体往往集中在青少年怹们常常喜欢上一个人就爱屋及乌,欣赏对方好的一面也无条件说服自己接受对方不好的一面,甚至大加模仿
③那些特色鲜明的寄语,能够成为毕业生人生道路上用之不竭的精神养料而那些味同嚼蜡的毕业寄语,人们不仅没有印象更是有狗尾续貂的嫌疑。
④时间的長河涤荡尘埃文化的血脉绵延至今,精神的纽带浩荡飘拂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另三个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割断、湮灭,唯有中华文奣生生不息薪尽火传。
⑤《大清名相》是脱胎换骨于著名故事“六尺巷”的一次全新艺术创作演绎了清朝名相张廷玉为整顿吏治,在喪子之痛中不惜让出相位也要与贪腐集团斗争到底的故事
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也在呼唤工匠精神。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中國既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