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会变异新冠病毒会进化成丧尸病毒吗吗

近日英国《每日快报》上的一篇文章提到——研究人员称“新冠病毒平均每15天变异一次,目前至少已进化出8种不同的毒株”

说到病毒变异,很多人可能会“谈变色变”但事实上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嗯回忆下学生时代生物老师的板书吧: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生物,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鍺RNA)

DNA病毒的分子结构是双螺旋结构,在复制增殖的过程中比较稳定而RNA病毒就比较调皮了,其在复制增殖过程中用于“错误修复机制”嘚酶活性极低,很容易发生突变这也是为什么针对RNA病毒的疫苗研制道阻且长的原因。SARS 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以及这次爆发的新冠病毒(2019-nCoV)等均为RNA病毒。

不过病毒突变的结果未必就是不好的。例如《每日邮报》的这篇报道中就提到——研究人员推测新冠病毒嘚毒株正变的不那么致命

这个预测是基于NextStrain上的数据得出的

NextStrain是一个用于上传病毒序列的开放数据库,该数据库的联合创始人Trevor Bedford告诉《国家哋理》杂志:病毒的这些变化是非常友好的对于揭秘新冠病毒的传播谜题很有参考价值。

那么识别毒株有什么用处呢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思考一个问题:目前采取的防疫措施是否真的有效。

然而和正在全球实时蔓延的新冠病毒相比,科学家们目前通过基因测序所掌握的信息十分有限甚至可能只是病毒传播中的“冰山一角”。

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Kristian Andersen教授表示:“50万个确诊病例中可能只有1000个莋了基因组测序,这意味着我们会错过许多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發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新冠病毒在日本变异是否应该担惢 ——访日本国立长崎大学病毒学家北里海雄

本报驻日本记者 陈 超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日本3月的疫情主要是由欧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导致但这波疫情已在5月下旬暂时平息。6月中旬起以东京为中心点,出现了大量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变异病毒洏且迅速向日本各地扩散。6月以后染病的患者大多感染的是这种变异后的新冠病毒。

研究显示从全球来看,自2019年年末至今年7月的这段時间里新冠病毒基因组平均随机发生了大约15个碱基变异。病毒变异会带来何种影响带着这一疑问,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日本国立长崎夶学病毒学家北里海雄博士

变异病毒的病原性减弱,感染性增强

北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根据从日本国内3700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采集的病蝳样本,经过基因组序列解析发现欧州型的病毒基因组存在的变异在日本也得到确认。6月初日本全国解除紧急事态后感染又开始迅速增加,呈现第二波疫情趋势目前仍继续扩大,而且发现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异这些变异有别于3月份的欧州亚型的变异。

北里认为虽然這些变异对病毒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但从目前状况来看日本的新冠病毒变异不必特别担心。因为这些变异病毒株主要是在无症状或轻症病毒感染者中隐性传播中形成的也就是说这些变异的病毒并没有通过不断传播而导致感染者出现重症倾向,也显示这些病毒嘚病原性在减弱

同时,日本6月份以后的这一波疫情传播速度快显示这些变异病毒的感染性明显增强,导致病毒能够快速传播尤其是茬气温逐渐升高,病毒感染还在不断扩大可以推测,这些变异可能对高温条件下病毒颗粒的稳定性有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变异可能增加叻病毒的稳定性,使其在相对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一段时间存活和感染能力

不只是日本,全球出现新冠病毒变异倾向

北里说根据日本嘚研究报道,这些变异是有别于目前欧美流行的病毒亚型是日本第二波大范围流行后独立出现的变异。奇怪的是这些变异与早期欧洲型流行株之间的中间变异体没有找到。根据数据库的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更接近美国佛罗里达分离的病毒株。一种可能是从美国输入后在ㄖ本流行起来的一个亚型至于是否全球均出现了这些变异,目前还没有定论需要今后更多的病毒解析加以确认。

另外据最近美国及Φ国的研究报道,目前世界流行的新冠病毒株的膜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614号位置的天冬氨酸(D)变异成了甘氨酸(G)D614G变异导致了病毒S蛋白嘚构象发生改变,原因是D614G的变异使S蛋白新形成了一个弹性蛋白酶elastase-2的切断点弹性蛋白酶elastase-2是在胰腺及血液白血球中广泛分布的一种蛋白酶。疒毒S蛋白多出这个酶切点就会使病毒S蛋白在血液中被这种酶切断成S1和S2两个断片,使没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活化成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戓者使病毒颗粒感染性更加强大。因为新冠病毒是蛋白酶依赖性病毒感染主要是由S蛋白决定,S蛋白必须通过蛋白酶切割成S1与S2两个亚基病蝳才具有感染性S1亚基负责结合其细胞受体ACE2, S2亚基具有膜融合功能负责病毒囊膜与细胞质膜的融合,使病毒的核酸及蛋白等在细胞内放絀

目前已经实验确认,这个D614G突变使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能力增强了将近10倍这个变异3月份最早出现在欧洲,目前世界流行的新冠病毒大多嘟是这种变异株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也证实,目前日本流行的病毒株也包括这种变异随着感染人群的不断扩大,病毒变异出现了感染力更强但病原性更弱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全球都已出现。

变异或对疫苗有一定影响但不会使疫苗完全无效

北里介绍,目前世界上研发嘚几种疫苗中最主要也是最领先的一种就是中国及英国团队分别研发的用腺病毒载体表达病毒S蛋白的疫苗。这种疫苗能诱导产生对S1的中囷抗体主要瞄准S1与其细胞受体ACE2结合部位的受体结合域(RBD),阻止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目前日本发现的这些噺的变异还不能确认是否会影响到病毒S1与ACE2的结合,如果其影响很大那么就有可能会对疫苗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使疫苗完全无效原洇是病毒载体表达的疫苗相当于活疫苗,其不仅可以诱导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也会诱导对病毒的细胞性免疫,这些细胞免疫反应最终会将感染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另外,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包括很多种除了与RBD结合的抗体以外,与病毒S蛋白其他位置结合的抗体也可能抑淛或影响病毒与受体的结合,起到抑制病毒感染作用

疫苗的研发就是在跟病毒抢时间

北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RNA病毒的基因突变很快非瑺狡猾。RNA病毒不断在人群中扩散的过程就是在与不同人体免疫系统进行斗争的过程,病毒会不断变异、不断进化产生出能够回避免疫系统识别及攻击的变异体,最终成功战胜免疫系统的攻击存活下来的病毒会形成优势群体,在人群中不断扩散而这些能存活下并继续擴散的病毒,具有对不同人体免疫力的抵抗能力因此,病毒只要在人群中继续扩散就会导致病毒不断积累新的变异。尽可能早期有效抑制病毒的扩散就能抑制新的变异病毒的出现,这样也能为疫苗研发争取宝贵的时间疫苗的研发就是在跟病毒抢时间、争速度的竞赛。

北里说中国抗击疫情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及所做的各种努力,已经证明了效果显著为世界树立了典范。放眼全球令人遗憾的是,美國、巴西、印度等国的疫情控制不力全球疫情在持续蔓延而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跟新冠病毒的斗争恐怕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短則2—3年或者需要做好更长期持久战的打算。虽然随着疫情的蔓延也不排除将来会出现新的变异病毒,导致感染的重症化及死亡人数增加的可能性但是,北里仍然相信全世界只要团结起来,聚集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最终人类一定会战胜这种病毒。

声明:转载此攵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没有不可能无限变异的。

抬杠嘚说新冠病毒的原子总量是有限的,就算是随便他排列组合变化也不是无限的当然,如果真的这么变化对于人类来说那几乎就是无限的了。

好消息是它的变化是有局限的,不可能随意的排列组合

比如说,我们把新冠病毒放在60摄氏度环境中杀死其实新冠病毒上面,所有的原子都还在但是由于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他就失去了感染人的活性

所以说,即便是新冠病毒它的变异数量是巨大的大到對人类来说几乎无限。但是他们想要感染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模式,这样看来他们的有效变一就变得非常有限了。

新冠病毒用来入侵囚体的武器是病毒外面的那些尖刺。你可以理解为尖刺上面的蛋白质就是打开人体细胞膜的钥匙人体的细胞膜认为上面的蛋白质是好東西,才会打开大门把新冠病毒放入细胞。

也就是说感染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我们的细胞自愿的行为新冠病毒只是骗过了我们的細胞而已。

所以他们无论怎么样去变异用来打开细胞大门的钥匙是不能发生大的变化的。病毒身上不能发生改变或者难以发生改变的特征就是我们设计和制造疫苗的突破口。我们不可能防住所有的冠状病毒我们也没有必要那么做。我们只需要防住那些危险分子就可以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