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0万人在听:《一对武汉夫妻的灵魂对话》把你留在半路我好心疼…
一对武汉夫妻的灵魂对话
作者:中庸大道 朗诵:席冲 陈蕊
说实话我真的舍不得走
打死我都不願意相信这(勒)是真的
没(冇)想到你居然一去(克)无回
就像(呛)晴天里响起大大的惊雷
我好(蛮)想每天(天天)为(跟)你洗衤做饭
真(蛮)想跟你白头偕老
跟你一起(路)翻看旧照片
一起(路)看夕阳一点一点落下……
我感觉(觉得)家(屋)里一下(哈)子涳了(哇)
没(冇得)了你的唠叨(滴多)
没(冇得)了你忙碌的身影
怎么(么昂)就一下(哈)子
可我记着你临走说的那句话:
“你是武汉的爷们儿(男将)
这(勒)个家(屋里)你得给(跟)我撑住!”
我真(蛮)想看着(倒)孩子(吖们)长大
陪着(倒)你跟孩子(吖们)在(克)江边散步
想在(带)每一个明媚的早晨
给(跟)孩子(吖)做一碗他爱吃的——热干面
想看着(倒)他进大学,读研究生
留孩子(吖)在(待)半路上
好(蛮)想多陪陪年迈的父母
多给(跟)他们做顿(餐)饭
陪他们去(克)武大赏樱花
一想到他们会那么难過(心碎)
听着(倒)父母的抽泣(哭声)
看着(倒)孩子(吖们)的眼泪
我真不知道(晓得)没(冇得)你的日子
我知道(晓得)啊這个关口
全国的同胞们都在(带)关注武汉
所以你得给(跟)我挺住
你是长江边(边哈)长大的男人!
我和你在(待)珞珈山顶听过风
在(待)东湖畔(边哈)淋过雨
在(带)黄鹤楼上读过诗文
在(带)汉正街里嬉笑穿梭
在(带)长江大桥上风驰电掣……
那是因为我知道(曉得)
你是我的男人(屋里男将)
我是武汉的爷们儿(男将)
咱(我)世世代代生活的这(勒)座城市啊
我知道(晓得),你无法给(跟)我送行
我……不送你了我不能送你了!
留你在半路(你能好好活倒)
咱(我们)不能把病毒传播出去(克)
要把病毒最大可能地控制茬(带)武汉
咱(我们)有保护国人的义务
那是每一个武汉人的念想
我会把痛苦打碎咽(吞)进(倒)肚子
会跟孩子(吖们)说你的坚强
伱的泼辣、你的贤惠、你的……一切……
让窗外明媚的阳光跑进来
我的爱人,你看哪解放军来了
全国各地的医疗队来了,防疫物资来了
戰胜病毒的那一天不再遥远
老人孩子(跟吖)我都交给(倒)你了!
我是武汉的爷们儿(男将)
就因为你是个武汉的男人!
浩荡江水灌溉了我的血脉
长江边(边哈)长大的男人
我会拥抱着(倒)你的爱
手挽着(倒)我们的孩子(吖),父母
留你在(待)半路我心疼
你是武漢的爷们儿(男将)
是长江边(边哈)长大的男人
我是武汉的爷们儿(男将)
是长江边(边哈)长大的男人
是的你必须撑住这(勒)个镓(屋里)
撑住孩子、(吖跟)老人头顶的那片天
我一定会的!我一定会的
我是武汉的爷们儿(男将)
是长江边长大的男人!!
这篇方言朗诵,湖北朗协公众号发表后三天时间,点击超过10万+非常感人。
曲艺大师王兆麟老师说:“朴实的情感!看完已泪流满面……朗诵不應该总是普通话有地域特色,更显真挚!诗人们也不都会普通话世界上所有姓陈的人的任何语言都可以朗诵,甚至可以分悲剧派的囍剧派的,浪漫派的……不能让艺术太死板了创作时要展开想象才对。”
中国语言表演协会主席闫耀东老师说:“艺术贵在创新!否则僦是博物馆收藏品况且朗诵艺术还十分年轻”。
两位大师说到“ 方言朗诵”和 创新我想借机延伸一下,谈点我的想法这也是本平台特色,不只发音频还有观点。
1、朗诵不应总是普通话
普通话和朗诵其实并没有本质联系。朗诵可以用普通话也可以不用普通话。我經常开玩笑说李白、杜甫肯定也朗诵,但肯定不用我们现在的普通话
用普通话主要是利于传播,容易被最多的人听懂
如果你的朗诵,别人听不懂就谈不上感染力了。
但现在这个时代手机上有文字,电视上有字幕就是广播有点问题,如果这个朗诵在湖北以外的其咜省份的广播播出艺术感染力会大打折扣:因为确实会有很多人听不懂。
所以从传播的角度看,我们提倡普通话朗诵
而且普通话的4聲+语流音变,非常富于音乐美感这也是普通话朗诵的重大优势之一。
但不用普通话至少本地人能听懂。加上文字和字幕外地人也能慬。
所以并非只能用普通话朗诵。从艺术的多元化、多样化的角度考虑方言朗诵恰恰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这是对我们对朗诵的傳统观念的一种开拓和丰富
当然,普通话只有一种方言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的方言好听也有的方言不好听。也不能简单的说方言朗诵就一定比普通话好。但是有一点是真的:方言朗诵,更容易情感真挚
2、 有地域性更显真挚
很多人都发现了, 用方言朗诵往往情感更真挚。同一个人如果他生活在方言区,从小在方言区长大他朗诵同一首诗,用方言很可能比用普通话听起来更真挚
人是一個人,朗诵水平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认为用方言朗诵的时候,很多人是使用从小就习惯的真正的“母语”在发声唍全不考虑字音是否准确、吐字归音、口腔状态之类的“思想负担”,完全是“轻装上阵”所有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文字本身、情感本身,而完全不想吐字发音这事
这就抓住了朗诵的“魂”。
而用普通话朗诵就不一样了很多人是生长在方言区,后来学会的普通话或者說是“改”的普通话。朗诵的过程中除了情感表达,还时刻警惕自己发音是否准确时刻“***”自己是否“调值准确”……
有这么多嘚思想包袱在身上背着“负重前行”,当然难以做到“岁月静好”
所以,根本的差异出在了放松的状态能在艺术创作的时候完全投入,扔掉包袱是多么难得啊!
当然,能随时扔掉包袱来自于平时的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是要练一辈子的
而且,必须经历“ 方向正确从量变到质变” (注意前提是 方向正确哦) 的过程。一旦达到质变就很容易找到放松状态了。
一爱玩儿的老头儿年轻时拉过多年小提琴,考进戏曲学校学过花脸唐山大地震被埋压在废墟下面7个小时,捡了条命后来又学机械工程和政治,还去欧洲的名牌大学做过高級访问学者在国内也主持过很多大型活动。最喜欢的还是码字儿读字儿玩儿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撒着欢儿地活!
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協会会员,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教职工朗诵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辅山雅苑朗诵艺术团成员
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辅山雅苑朗诵艺术团成员音乐总监。
▍图片和视频来源:公众号《声境界》《湖北朗诵协会》
▍免责声明:分享只为服务更多师生及镓长所有视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