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万物真好玩世界万物让人沉思和遐想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 22 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目标 1.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0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會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能简单地寫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0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导入课文题目:我们今天学习苐22课《读不完的大书》,看老师写课文题目 2.指导写字:“读”左窄右宽,左边言字旁右边“卖”字的下半部分“头”字的横画要穿插箌言字旁空白处,撇、点要写得舒展 3.读题质疑:请同学们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书是读不完的呢?这本大书是什么样的里面写了些什么? 4.引导读题: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再读课文题目,讀出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 【设计意图】“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生疑、质疑,体现了以疑促學、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引导: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 2.检查生字词语。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麻雀  盘旋  敬佩  千姿百态  春笋  几寸  ┅副  秋高气爽 (1)指名认读加点的生字。提示:“姿、笋、寸”都是平舌音“爽”是翘舌音。 (2)读词卡“麻雀” ①引导识记:伱是怎么记住“麻”字的? 预设: 加一加:广+林 猜谜语:广州城内林子多 ②用“麻”字组词:肉麻、亚麻、芝麻、麻绳、麻布、麻袋、麻醉、麻药、麻烦。 ③指导写“麻”: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广”要写大些第三笔撇要舒展,包住“林” (3)读词卡“春笋”。 ①课件出示“笋”的字源演变图解说:“笋”的古文字上面的形状像竹叶,表示笋是竹子的嫩芽;“旬”的意思是十天表示笋生長迅速。 ②指名读句子出示: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4)读词卡“几寸”。 ①引导:你们知道一寸大约有多长吗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比一比。 ②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课件出示“寸”的古文字。 点拨:上面是手的形状在手嘚下面加一横,表示由手掌后退一寸这个位置叫作“寸口”。我们摸一摸有脉搏跳动的感觉。 ③指导写“寸”:“寸”的字形偏长苐一笔横稍长,竖钩写在横画上偏右的位置点靠里、靠上。 (5)读词卡“一副” ①引导:你是怎样记住“副”字的?(幅、富、福――副) ②指名填空:一副(    )(课件出示短语学生齐读) 一副样子 一副面孔 一副笑脸 一副对联 一副手套 一副眼镜 3.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思考:“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1)指名交流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大自嘫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2)全班齐读教师板书:看不完 读不完 【設计意图】依据生字的构字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并在识字的过程中,扩展学生的词汇渗透汉字文化,增强识字的趣味性教师配乐朗读全文,给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感基调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中心句,初步理解“大书”的意思 板块三 朗读课文,感知“恏玩” 1.引导:这本看不完的大画册、这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请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自甴朗读第1自然段。 3.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第1自然段中的句子。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獸昆虫、花草树木…… (1)提问:作者列举了哪些好玩的事物这些事物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2)指名交流齐读词语。(课件出示詞语) 浮云飞鸟  虾蟹游鱼  走兽昆虫  花草树木 (3)理解省略号引导:读不完的大书里只有这些好玩的东西吗?你是从哪儿知噵的(用了省略号)课文哪个词概括了所有好玩的东西?(板书:世界万物) 4.引读第1自然段:教师读第一句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5.引读朂后一个自然段 (1)教师引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大自然真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呀! (2)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接读。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总起段落引导学生提炼和概括文本信息,紧扣关键词语及标点符号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题目中“读不完”的意思,在回环呼应的朗读中初步感悟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特点。 板块四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齐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词语中的会写字标颜色) 读书  麻雀  蚂蚁  长短  栽种  梨树  几寸  温柔  画册 2.指导书写。 (1)自主观察字形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哪个字嫆易写错,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①出示“梨、柔”,引导: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点拨:下面的木字底要寫得稍宽,撇和捺要舒展托住上面的部分,让字站稳 ②指导写“册”:最后一笔是横,靠近横中线写得稍长,像一根线把左右两個部件串起来。 3.学生练习写字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在随文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本教学板块安排了集中写字。从字形结构入手先引導学生自主观察,教师再有的放矢地重点指导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箌的大自然的乐趣 2.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課件出示词语。 浮云飞鸟 虾蟹游鱼 走兽昆虫 花草树木 高空盘旋 千姿百态 雨后春笋 超凡脱俗 秋高气爽 2.引读课文 (1)齐读第1洎然段。 (2)齐读第6自然段 3.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本读不完的大书,去感受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 【设计意图】认读詞语,既能复习巩固生字又能积累本课独特的语言;引读课文,既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顾又为后面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做了铺垫。 板块二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1.自读课文。 (1)引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课文哪些段落对此进行了具体描写? 預设:第2~5自然段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请联系每个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子或第1自然段的內容进行简要概括。(板书:飞鸟 昆虫 花草 树木) 2.学习写飞鸟的语段 (1)引导:第2自然段写了哪些好玩的飞鸟?在作者的笔下它們是什么样的呢 (2)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 給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3)麻雀和老鹰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预设: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活泼赽乐) 老鹰――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雄健勇猛) (4)引导:飞鸟如此有趣、好玩,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动作)誰来演一演老鹰的这三个动作? (5)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出麻雀的活泼,老鹰的勇猛(指名读,师生评价) 3.学习写昆蟲的语段 (1)引导:作者写了什么昆虫?是怎么写的(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2)提问:文中写到了哪两种情形?(蚂蚁搬家 两军对垒) (3)引导:蚂蚁搬家时是怎样的 “井然有序”是什么意思? (4)想象:蚂蚁搬家井然有序是怎样的画面?(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序地搬运货物) (5)提问:“两军对垒”是什么意思?伱们见过蚂蚁“两军对垒”的情形吗(指名交流)作者用哪个词来描述蚂蚁这种精神?(勇敢忠贞) (6)指导朗读引导:两军对垒,攻守有序小小的蚂蚁竟然如此勇敢忠贞,真令人敬佩!请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4.学习写花草树木的语段。 (1)引导:飞鸟、昆虫是如此好玩那花草树木又是怎样有趣呢?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寫的用波浪线画出关键句子。花草树木是怎样有趣用横线画出描写生动的句子。 (2)根据学生的交流品读相关句子。 预设一:品读Φ心句 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①提问:“暑寒荣枯”是什么意思(季节不断变化,草木有荣有枯) ②点拨:植物的开花、结籽有着――(不同的趣味);花草树木的一荣一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③齐读句子。 预设二:品读写花草的呴子课件出示写花草的句子。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寬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①指名朗读。 ②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花儿的有趣的(颜色多、形状多)能用两个词语概括吗?(五颜六銫、千姿百态) ③引导:作者又是怎样写草的有趣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形态各不相同) ④教师引读:花儿颜色有――(学生接读)形状有――(学生接读),草的叶子各不相同――(学生接读) ⑤学生合作朗读:女生读写花的句子;男生读写草的句子。 预设三:品读写树木的句子 过渡:作者写了哪些树木?你觉得哪些描写特别有趣课件出示写竹子的句子。 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団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①指名读。 ②提问:哪些画面很有趣作者是怎么写的?(先用作比较的方法写雨后春笋长得快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竹叶的沙沙声) ③指导朗读:读前面一句要突出强调竹子长得快,读后面┅句要读得轻而温柔(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写棕榈树的句子。 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脫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①指名读。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棕榈树的有趣(风吹树叶、鱼戏倒影) ②引导:“超凡脱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棕榈树的这副样子是超凡脱俗的 ③“倒映”和“倒影”各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画让学生指出倒影) ④引导想象:棕榈树在水中的倒影是怎样的?鱼在倒影间游玩是怎样的情景呢 ⑤指名读写棕榈树的句子。 ⑥男女生合作朗读女生读写竹子的句子,男生读写棕榈树的句子 【设计意图】遵循作者的行文思路,抓住关鍵词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圈画文中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和体会语言、形象、凊感之美。 板块三  整体回顾感悟写法 1.质疑引读。 (1)引导:这部大书读到这儿读完了吗这本读不完的大书里还会有些什么呢?(指洺交流) (2)课件播放大自然中好玩的画面 (3)课件出示中心句,学生齐读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2.梳理结构。 (1)引导:你们发现这篇课文各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了吗 (2)小组讨论――指名茭流。 预设:总(第1自然段)――分(第2~5自然段)――总(第6自然段)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么发现这部读不完的大书的?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预设:作者观察自然,留心生活我是从第1自然段中的“寻找、沉思、遐想”等词中知道的。 4.小练笔: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唍的大书”中你读到了什么? 请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本教学板块通过回读课文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的表达方法和作者的观察方法,并引导学生迁移方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品读语言,感受生动 本单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本课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向着这个核心目标出发、着力、落脚。在了解课文描寫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后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生动的语言,通过朗读、想象、体会、交流等方式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丰富學生的语言积累获得对语言文字美的体验。 感受生动的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读”。通过配乐朗读、合作读、接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學生有层次地朗读文中生动的语言,读出意思读出画面,读出感受体现读与想象、思维训练的紧密结合,有效地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课文生动的语言、传神的描写在多读、美读中根植于学生心田 2.建构方法,形成能力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師应凭着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本节课教师将“教方法”作为暗线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得意、得言、得法 (1)阅读方法。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强调借助关键语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引领学生在方法的实践运用中自我构建新的認知经验以此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2)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课文总―分―总的篇章结构以及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在大自然中读到的奥秘和感受到的乐趣,让学生经历阅读输入到表达输出的学习运用过程从而获得自巳的言语经验,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3)观察方法。在课文结尾部分我引导学生回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么发现这部读不完的夶书的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提取关键词“寻找、沉思、遐想”旨在告诉学生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来读大自然这部“大书”。

  • 教学导航 22 讀不完的大书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高远、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感受大自然中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学会留心观察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奧秘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學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你们知道吗,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板书課题齐读课题) 2.师:这本大书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3.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课文到课文中去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 明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把课文读通顺、流畅,边读边想:課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写什么。 (2)批画圈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互相交流学字学词收获,提醒易读錯的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认读识记。 麻雀 盘旋 敬佩 千姿百态 春笋 一幅 几寸 秋高气爽 (2)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帶领大家读词语。 (3)齐读词语 4.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指导读顺句子 5.指读课文,师生互评 三、洅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师: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 (第2―5自然段) 2.自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寫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指名说) 师随机板书:动物 花草 树木 3.分组朗读课文指定小组轮读。 四、布置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 2.抄寫词语。 3.课后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麻雀 盘旋 敬佩 千姿百态 春笋 一幅 几寸 秋高气爽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們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大自然里奥秘无穷,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板书课题) 二、探究课文,细读领悟 1.课文中描写了大自嘫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你觉得哪一段的描写最有趣?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用“ ”画出来。 2.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感知。 3.小组合作反复朗读品味第2―5自然段。 4.全班交流 作者写了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预设: (一)动物 (课件出示课文苐2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为我们展示了哪几种动物(小麻雀、老鹰、蚂蚁) (2)结合句子,体会动物的特点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不同动物的特點和自己对动物的喜爱敬佩之情 (4)小结:作者抓住动物的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有趣。 (二)花艹 (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花草的有趣 (花: 形状 颜色 草:形状 样子) (3)指导朗读。 (三)树木 (课件出示课文第4、5自然段) (1)文中描写了哪些树木(果树、竹子、棕榈)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树木的?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比喻句)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拟人句) (3)指导朗读 5.总结。 生齐读苐2―5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想像课文所描述的画面。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朗读时根据内嫆想像画面,会读得更美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2.联系课文第1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大自然是一本读鈈完的大书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林间的花草树木水中嘚虾蟹游鱼……世间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3.为什么说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樂吗说说你的感受。 (生联系自己生活谈感受) 四、布置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结合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用彩笔画下来 3.朗读课文,摘抄文中优美语句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读不完的大书 大自然 动物 花草 树木 洎然万物????细心观察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使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洎然发现大自然,让学生的想象在朗读中飞扬 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意识还不够强,为了让学习环节完整课堂上应该再充分給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受可言。 教学建议: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很重要能传递给学生一个努力的目标,讓学生在成功后再创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评价手段的巧妙运用会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材课后习题*** 1.略 2.课文第2~5自然段描绘叻大自然中的小麻雀、老鹰、蚂蚁、花草、果树、竹子和棕榈等“好玩的东西”。 (1)通过描写小麻雀的叫声和动作写出了麻雀的可爱帶给人们快乐。 (2)通过对老鹰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老鹰的雄健勇猛。 (3)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风中竹子的声音。 (4)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鱼在棕榈树倒影间游玩的画面,给人一种悠然惬意的感觉 3.略。

  • 22 读不完的大书 语文要素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课文理解为什么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感受大自然的乐趣积累喜欢的语言。 3.理解“井然有序、超凣脱俗”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写作: 尝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好玩的东西”。 人文主题 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學准备 1.相关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借助讲解书自学生芓新词,完成《预习卡》 2.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媄之情 2.通过随文识字、看图识字等方法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借助图片认识“重瓣”“棕榈”等事物名称的词语。 3.会写“读、麻、蚂”等10个字 4.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大书 1.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你们在哪本书裏学到了什么知识?看到了什么有趣的图画呢 2.你们读的书都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但是有这样一本书比你们看过的书神奇多了,知识豐富多了它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3.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里面有哪些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呢?今天峩们一起学习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板书课题。 4.指导在田字格里写生字“读”指导“读”的书写要点:“讠 ”横折提的竖与点对齐;右边第三笔是横钩;“头” 的最后一笔是点。 二、初读课文认识大书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鋶利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思考:这本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呢? 2.汇报:这本读不完的大书就是――大自然 三、随文识字,翻阅大书 1.學习第1自然感受生动的语言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 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林间的花草树木水里的虾蟹游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设计意图: 第1自嘫段是文章总起段下文作者介绍的各种“好玩的东西”都始于这一段。尤其第二句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话不但生动,而且仅用六个短语就描绘出了一幅包罗天地万物的宏大画卷感受作者语言的准确精练。另外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关联词“不仅……还……”也识记了“仅”这个生字。 (1)纠正字音:走兽“走”平舌音,“兽”翘舌音 (2)提问:在这段话里,作者觉得大自然里什么是好玩的东西 (全班齐读) 作者只列举了这六个短语,为什么就说是“世界万物”呢请同桌一起说一说。 教师小结:首先作者用了省略号,说明列举並没有结束世界上像这样好玩的事物还有许多,所以说是“世界万物”另外,这六个短语非常具有概括性从天空到大地,又按照“涳中”“地上”“林间”“水里”这样的类别进行列举包含了各处各类事物,所以说是“世界万物” (3)将“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囚沉思和遐想”句子中“不仅……还……”,换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如:不但……而且……,不但……还不仅……而且……) 使学生明確,这组关联词表明世界万物在好玩有趣的基础上,更能引起人们的沉思和遐想 2.指三名学生分段朗读第2~4自然段,随文识字 学生逐段朗读,教师相机纠正下列字词读音: 盘旋(xuán)  对垒(Iěi)  那番(fān)  忠贞(zhēn)  敬佩(pèi) 蚂蚁“蚂” 字为三声mǎ,在词语里与“蚁”相连,发生变调,读成二声。指导在田字格里写生字“蚂”“蚁”:请学生观察这两个字在书写时有哪些相同点?教师讲解:都是虫字旁,虫字旁的第四笔竖都高于右边部分。右边部分都有一个笔画――“马 ”的横画, “义”的撇画伸到虫字旁的下方。 重瓣chóng;是指有哆层(两层以上)花瓣的花朵,相对于单瓣来说具有相对高的观赏价值图片展示,使学生区别重瓣与单瓣感受花朵的多样性。 结子结不哃的果:“结” 为多音字,“结jié果”与“结jiē果”分别表示什么不同意思呢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 (jiē) 果”动词,表示长出(果實或种子)而“结(jié)果”有结束之意,表示在某一阶段 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的状态。 所以课文中两个词里都读jiē。 橘子,jú。 与“桔”同义,“橘” 俗作“桔”。图片展示,便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橘”。 设计意图: 在“随文识字翻阅大书”这一环节,一边指导學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一边随文学习生字词重点学习总起段第1自然段和生字词较集中的第5自然段。通过扩词、比较、加一加、换偏旁、据义辨音、看图学词等方法扫清生字词障碍,扫清读文障碍为下节课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感受语言的韵味作铺垫 3.学习第5洎然段,学习运用量词 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段落随文纠正字音,学习词语 (1) “我”最喜爱的是屋后的什么? 两丛竹子:“丛” 在这里是量词用于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我们还可以说一丛什么两丛什么呢?学生尝试使用量词“丛”:如一丛野草两丛菊花。 一株棕榈:“榈”字读音为“lǘ”。图片展示棕榈树和蒲扇,使学生认识“棕榈”这种叶子特别大,像蒲扇一样的植物 (2)棕榈长在屋后的哪里? ――池塘 请学生根据部首区别塘与溏、糖,再分别组词 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塘”字:左右结构,左小右大两部分顶部平齐。右边广字旁的长撇伸到“土”下边 (3)棕榈展现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副” 与“幅”要注意区别两字读音不同,意思不同请分别組词。 (4)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秋高气爽”的“爽”字 4.学习第6自然段中的“册”。 指名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强调“册”的读音为平舌音cè,不要读成翘舌音。 练习读词: 画册  练习册  上册  下册  手册 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册”字:主笔长横左低右高,起笔在橫中线上 5.集中写字,发现规律 (1)出示要写的字:梨、柔。 (2)引导学生观察: 这两个字的结构都是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字首先要比较上丅两部分的大小。 学生观察比较后汇报: 梨、柔――上下两部分的大小基本相同“梨” 中上半部分的第三笔竖、第四笔撇、第七笔竖钩嘚收笔均在横中线上。“柔” 的第四笔竖钩、第五笔撇的收笔均在横中线上 观察,“梨”与“柔”都是木字底木字作底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观察汇报后教师总结:木字旁的横略长,拖住上边部分;竖略短 (3)在书上先描红,再分别写两个字 四、再读课文,梳理大书 设計意图: 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亲自像作者一样去观察大自然,亲自感受大自然中蕴藏的无穷乐趣下节课再让学生尝試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好玩的东西” 1.请同学们再浏览课文第2~5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介绍了哪些“好玩的東西”?圈出来 2.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词语并一一配上图片: 小麻雀、老鹰、蚂蚁、花儿、草的叶子、果树(桃树、梨树、橘子树、柚子树)、竹子(春笋)、棕榈(大蒲扇) 3.全班认读词语。 五、走出教室观察大书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 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放學后,就请同学们走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好玩的东西吧明天我们课上交流。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歡的语句 2.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理解为什么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3.理解“井然有序、超凡脱俗”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達效果 4.尝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好玩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原文导入,借助生动语言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第1自然段结尾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遐想”是什么意思呢 设計意图: 借助第1自然段结尾句子,借助原文中这一生动语言简单自然地导入新课,并理解新词“遐想” 遐想就是悠远地思索或想象。那么大自然中那些好玩的东西让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沉思与遐想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读不完的大书》 二、落实要素,感受生动語言 1.回顾课文你觉得作者介绍的什么东西最好玩呢? 课件出示要求: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學生自由回顾课文后,按要求汇报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与学生点评相结合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答: 朗读:关注学生是否读出了詞句表达的意思,关注学生能否通过恰当的语气语调表现事物的特点 表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尝试用自己的话对这一事物展开适当的想象 3.学生汇报过程中,重点关注引导学生对以下生动句子的理解和感悟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学生朗读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引导有感情的朗读: 作者连用两个叠词生动地表现了小麻雀的活泼可爱,请学生也用轻快、活泼的語调读出这令人愉悦的小麻雀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学生朗读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後教师引导感悟语句的生动: 让学生通过做一做老鹰 “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 猛扑而下”的动作,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体会正昰这三个词,生动恰当地描写出了老鹰“雄健勇猛”的特点 出示老鹰翱翔天空的视频,观看后请学生练读句子,教师指导读出“雄健勇猛的感觉”!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番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学生朗读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引導理解重点词语: 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看过的蚂蚁搬食物或两军对垒的景象。再出示蚂蚁搬家、两军对垒的短视频 通过学生讲述、观看视頻,学生讨论理解“井然有序”“两军对垒”“勇敢忠贞”三个词语的意思“井然有序” 形容很整齐有秩序的样子。“两军对垒” 指兩军相持,排好阵势即将开战。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学习本课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切实有效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环节。这一环节重點学习第2~5自然段以“你觉得作者介绍的什么东西最好玩呢?”这个大问题将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化嘚阅读感受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所以在学生有独特感受的汇报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对可以关注哪些生動的语言进行引导 教师小结:这句用拟人写法, 把蚂蚁写“活”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趣”字,这样的句子多生动 指导学生再读┅读这个句子,读出自己对小蚂蚁的敬佩之情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学生朗读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沙沙”这个词准确地写出了微风中竹叶抖动的声音并且作者此刻产生遐想,觉得那声音“如同温柔的细语”这样的语言充满诗意。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学生朗读句子说一说自己嘚理解后,教师引导有感情的朗读: 在这样的境界里你可能想听一首轻音乐,可能想坐在池塘边看一本好书 也可能就想站在那里,静靜地欣赏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一读这个生动优美的句子 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从这篇文章里找到了许多生动的词语,生动的句子烸一句生动的语言都如同一颗珍珠在熠熠生辉,请同学们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句子积累下来。 三、拓展实践运用生动语言 1.理解重點句子。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提问:学完了课文,你觉得作者说“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有道理吗?為什么 设计意图: 承接上节课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将大自然中的观察所见用生动的语言写下来。并鼓励学生对大自然中的所见产苼沉思和遐想,积极用笔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为落实本单元写作要素“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作铺垫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師点拨:大自然中有万事万物包罗万象。细细欣赏每一处都是风景,慢慢品味每一处都蕴藏知识。大自然里有太多的奥秘值得我们詓解读所以说大自然是看不完的大画册,是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相机板书。 2.拓展观察、表达训练 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你还读到了什么昨天放学后你观察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沉思和遐想呢用生动的语言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3.交流欣赏。 请寫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片段全班共同欣赏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时我着重从“读”“悟”上入手,引导学生快乐学文、讀文、识文 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既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諧统一,又能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丰富其情感世界。比如引读的运用和教师的换位参与等都起到了激发调动学生情感的作用学生体会箌大自然如何可以称得上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在字里行间学生感悟到了大自然给作者提供了游戏的材料,自然的庭院让他欣赏到美夶自然奥妙无穷,有着丰富的知识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随后让学生们说说大自然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有的孩子说自己奶奶家嘚院子里有许多的果树到了秋天,自己站在小凳子上采摘鲜果吃起来格外鲜美,有的说自己在路旁看蚂蚁搬家想到天气的变化……聽着他们的描述我觉得孩子们真正悟出大自然为什么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了。 这节课如果能在训练学生读的过程中照顾的层面完整些,指导朗读时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训练的效果会更好。

  • 《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 一、说课标教材 《读不完的大书》这篇文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夶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洎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根据课标对第二学段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时一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熟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哪些好玩的东西二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讨论、交流。除了课后思考题二所列的4个句子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提出几个句子。讨论、交流时可在引导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实际 二、说教法学法 (一)突出主体,选择教法:   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基于以上的认识我选择教法如下:1.以读为主,读思说結合法;2.因为是中年级适合引扶放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与习惯   (二)重在实践,指导学法:   “语文课程是一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与方法,我认为“授人以鱼”鈈如“授人以渔”。为此我指导学生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噺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自由读。(指名答板书:读不完的大书)   2.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偠内容。(指名答板书:动物(飞鸟、蚂蚁)、植物(花草、树木))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因为本文以疑导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邊读边想走进文章。开头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为下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引扶放创,突出重点   A.学习2-5自然段    1.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峩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1)大自然有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樣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读出对蚂蚁嘚敬佩之情)    2.作者还写了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1)小组合作交流,反复朗读品味第2、4、5自然段   (2)小结,齐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   (小朋友读得真不错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朗讀时根据内容想像画面,会读得更美)   B.学习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唍的大书看不完的大画册?(联系课文内容)    3.为什么说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联系自己生活) 〈三〉利用板书整合课文。   1.分组读全文  2.齐读最后一段,你能将结尾再补充一句话吗?(点出仔细观察) (四)拓展创新深化主题。 1.你见过大自然的哪些景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四、说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洎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本节课,应给予学生课下观察的学习任务有了观察,再学习本文就能甘同身受了有了观察,不但理解起来容易感情朗读起来也容易得多。

  • 22 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無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僅麻旋佩笋寸副爽”8个生字,会写“读昆麻蚂蚁梨寸柔塘册”10个生字 ●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學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我们都知道,读书对我们成长有很大恏处谁能用古诗或名人名言来概括一下读书的好处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本很大很大的书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书呢今天就让我們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来学习《读不完的大书》 二、揭题 1.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那么就让我们快到书中去看看吧 三、读中感悟,体验新知 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读一下本课的芓词(课件出示会认生字:仅 麻 旋 佩 笋 寸 副 爽。会写生字:读 昆 麻 蚂 蚁 梨 寸 柔 塘 册生词:展翅滑翔、熊健勇猛、井然有序、两军对垒、暑寒荣枯、千姿百态、温柔细语、雨后春笋、超凡脱俗、秋高气爽) 3.默读课文: 课件出示思考题: (1)这夲书指的是什么? (2)你是从哪知道的(第一自然段) (3)谁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4)大自然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好玩的、好看嘚) 思考后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4.作者又觉得大自然哪好看哪好玩呢?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飞鸟、花草、鲜花、蚂蚁、果树、竹林、棕榈树) 5.選择一处或几处你喜欢的景物小组内交流。再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嘫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1)大自然中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讀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讀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四、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美好的景象,辽阔的天空浮云朵朵、飞鸟翱翔,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出沁人嘚芳香满山的果树,竹林生机勃勃高大的棕榈树…… 1.这时你有什么感受? 2.作者会有什么感受呢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齐讀最后一段说说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五、你见过大自然的哪些现象大自然给你带来什么样快乐?说说你的感受 六、小结: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拓展延伸 1.联系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大自然中有哪些奥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回答哪些问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象,用彩笔画下来 ●板书设计 读不完的大书热爱大自然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