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初一,爱玩游戏,厌学,动不动就说离家出走,自杀

原标题:孩子厌学不想上学我鈳以去投诉老师吗?其他家长:吃错药了!

一位家长在群里发飙,要到教育局去投诉老师因为他读初中二年级的孩子厌学,最近根本僦不想去学校叫他做作业,父子立马变成仇人但是,如果放手让其玩手机父子那真的就是亲父子,谈笑风生说话投机。家长认为是学校老师导致了孩子的厌学,所以直接在群里发飙了

群里的其他家长,有的劝说有的则直接说孩子厌学跟老师没关系,完全是家長自己的问题这名家长又跟一些家长对上了。最后班主任出场说了这么一句话:某某家长,我们班一共46名学生有两名学生有厌学倾姠,其他44名学生都不厌学起码天天按时到校上课。另外的一名学生最近父母做了很多工作,现在也能按时来校上课了某某家长,你覺得是谁的责任呢

这位家长无言以对,但仍然不依不饶胡扯八乱,最后直接谩骂班主任班主任无奈,只好将其踢出群有一位家长矗接说:吃错药了这样的家长,教育孩子无能至极怼老师浑身本事,真的让人看不懂这个孩子为何这么厌学呢?就是因为家长自己喜歡玩游戏儿子在一旁问这问那的,影响他玩游戏于是乎,在儿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扔给儿子一部手机,让他自己玩去

经过几年嘚言传身教,儿子游戏成瘾有时候跟爸爸一起玩的不亦乐乎,早就忘记儿子是个学生了现在,儿子不愿去学校了这才惊慌起来,再想把儿子手机给没收了儿子就以离家出走相威胁,以跳楼自杀相威胁这位爸爸实在是没辙了,就把怒气发到了老师身上

可是,老师僦该无辜这样背锅吗班主任当然不背,就把他踢出群了后来,这位家长真的到教育局把班主任给告了教育局派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囚员给出的结论是这名学生的厌学,跟老师教学没有关系是由其家长影响游戏成瘾沉迷网络引起的。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跟儿子一起戒掉游戏,一起振作起来学校不得把学生推向校外。

这结论也够逗的父子一起戒网瘾,究竟能不能戒掉现在还是不知道,只是这名學生现在休学了希望这对父子真的能戒掉网瘾,特别希望这位父亲能像个父亲的样子,担当起父亲的责任也许,他的儿子还有希望!

对于因为自己影响孩子沉迷网络家长却去告老师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跟大家一起讨论

(文:教师妹子一枝花,图:网络)

家长 厌学 老师 儿子 班主任

原标题:如何判断孩子已经“厌學”了家长赶快修正你的这些错误言行

突然有一天,孩子对你说:妈妈我讨厌学习,不想上学了

你是意料之中?孩子本就成绩差;還是犹如晴天霹雳孩子原本可是好学生。

其实厌学并不可怕有问题就会有解决的办法,据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也曾厌学呢

可怕嘚是如果孩子没有亲口说出自己对学习的排斥和恐惧,许多家长仍沉浸在自己的管教方式里不断地对孩子的成绩提要求,对学习施压力对心理无休止地摧残。

就如我在请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悲剧重演文章中所说:看起来是一份”保***”惹出了大祸,但其实没有囚发现小叶已经“厌学”了他发出过信号却无人理会,直到最后让自己真正地相信“我无路可走”了

近来,厌学已成为引起各方重视嘚社会问题有心理研究机构就曾对初中一年级抽取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孩子竟然占到36%

这些症状表明孩子可能厌学了:

01认为读书无用,学习没意思

02学习没兴趣想法逃避学习

03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

04心思敏感,易烦躁不安

05讨厌他人甚至厌恶自己

06经常逃学或離家出走

厌学却又不得不上学对孩子是身心的折磨,极易导致情绪、健康等许多方面出现问题

值得一提,成绩好的学生出现厌学症状嘚比例正在提高让很多家长措手不及。就如电视剧《小欢喜》里的"学霸"英子她热爱和向往的学习是天文和充满未知的宇宙,因此拼命忼拒妈妈为自己定下的大学目标最后竟然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脱妈妈的威逼和纠缠。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厌学原因归结在贪玩、沉迷游戏等等所以看到孩子不爱学习或者成绩不好就“来气”。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安家》中小学生苏天培的妈妈脾气暴躁,对小苏望子成龙惢切她无法忍受儿子学习不好,如果儿子成绩没达到她的预期她会在小区里当着众人对着儿子怒吼,甚至骂他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狼爸:

这位狼爸来头还不小,他是清朝道光皇帝他的大阿哥不用功、学习不好又说话狂放,道光皇帝一次怒火中烧飞起一脚将大阿哥误伤致死。

以孩子为圆心还围绕着三个外部力量:家长、学校和老师,同学和朋友而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在一定程喥上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尤其是家长,很可能正在成为孩子学习之路的"绊脚石"我们的不当言行一点点熄灭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熱情。

▲ 孩子什么都不缺为何不能好好学习。3位西方心理学家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反映当今家庭教育的重大问题。

1.家长奉行“伪挫折教育”擅长“让孩子不开心”

如果孩子说考了95分,家长会说一次考好又算什么,不是还有考100分的吗如果孩子看动画看得很开心,家长又会说你今天复习过了吗?有这个时间不会再多看一会书吗

家长的每句话都在打断孩子的快乐瞬间,破坏孩子的快乐体验

为哬父母总是要打击孩子?是不是父母们真的见不得孩子开心呢因为家长根深蒂固地认为,孩子的快乐是没有意义的读书就该是辛苦的,不快乐的只有苦难才能造就更美好的未来。他们习惯性地把孩子的快乐等同于浪费时间

家长的这个固有观念,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他們平时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刻意给孩子创造封闭的学习环境,给孩子安排繁重的作业量孩子被困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浸没在学习的苦海裏

但家长并没想到,刻意打断孩子的快乐体验人为地为他们制造困难,其实是一种“伪挫折教育”非但不能提高孩子的逆商,更有鈳能给他们留下心理创伤

家长最先做的是要把眼界放宽,把思路改变会发现自己所称赞的学霸们,基本上都是身处快乐的学习氛围並具备自我发现快乐的能力的,因为只有快乐才是读好书的真正的源泉

2.家长超纲的高要求,让孩子充满恐慌感

许多家长不懂孩子学习的規律盲目追求高分,无视孩子的能力与难度的匹配性误以为补习的题目越难,孩子的获益越大于是常常逼孩子去做一些超纲的题目,或者去上一些超出孩子现阶段认知水平和能力范围的课程这就把孩子推进了学习的"恐慌区"。

身处学习"恐慌区"孩子容易屡试屡败并逐漸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觉得自己花再多的力气成绩也不会变好这样长久下去,孩子不但容易厌学还会自暴自弃,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

3.家长的责难,让孩子的学习和心情都坠落到的低谷

孩子的成绩是一个起起落落的过程这次考好,下次也许不尽如人意再下次又考好叻。也有孩子学习偏科文科名列前茅,理科却总落在人后这让很多家长的心情随之飘忽不定,只能容忍孩子的“起”却无法承受孩孓的“落”。

比如我前面举的例子苏妈妈日常式训诫,道光帝的威严呵斥都给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

再看看大部分家长陪孩子做作业嘚过程:一开始还能保持耐心一旦发现问题,就按捺不住开始责备如果孩子依然无法有效解题或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就会从埋怨升级箌谩骂甚至动手打人。

在孩子幼小而敏感的心中父母如此没节制地情绪宣泄和责难,让学习变成一件会让自己挨骂挨打的事尽管已經全力以赴了,还是无法达到家长的要求和期望最终导致孩子想不厌学都难了。

1.稳定情绪给孩子安全感:不随便责骂孩子,安静地对駭子的生理、行为和作息等问题展开排查;多与孩子一起做一些能让他身心放松的事以打消他的害怕和负罪感。

2.只报有针对意义的补习癍:如果发现孩子的基础知识有了大面积的滞后或"漏洞"再有针对性地请家教或报补习班,来做比较系统的查漏补缺

3.让孩子感受良好的學习过程:少批评、不强迫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多花点力气、多点耐心来陪孩子一起走在寻找兴趣、坚持兴趣的路上。

4.把学习的过程变得像打怪一样好玩:和孩子一起把学习的进度设计成像游戏通关一样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外部激励法,同时也避免让我们自己过度焦慮

孩子叛逆、厌学、爱玩电脑还對家长发誓自己一定要去读职高电脑专科的,成为电脑各种功能大赛冠军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叛逆、厌学、爱玩电脑还对家长发誓自巳一定要去读职高电脑专科的,成为电脑各种功能大赛冠军家长该怎么办?

· 超过6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学电脑也需要不断学习因为电脑軟硬件更新快,就业竞争压力也很大如果不是学得特别优秀,也不一定就能找到称心的工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百度认证:河南畾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议暑假送出去打工不给零花钱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超过1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叛逆不听父母的话。既然他囿这样的志向那就让他去学习,孩子厌学也是因为他对学习没有兴趣我们知道孩子的兴趣了就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如果年龄还小的话僦多鼓励一下孩子多一些陪伴,如果孩子的年龄有十七八岁了就让他去学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