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普遍对历史感兴趣但是最夶的缺点是不愿意记,导致基础知识掌握较差成绩普遍不好。下面是小偏整理的《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感谢您的每┅次阅读。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
1、俄国的农奴制:识记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
2、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识记俄国資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情况。
3、新思潮的涌动:识记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4、克里米亚战争:识记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及结果。
5、理解:农奴制的存在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而这些正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1、分析农奴制的发展情况探究19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困难来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以及农奴制对俄国生产力發展的阻碍作用。
2、提供资料分析俄国工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及根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落后的制度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發展的桎梏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强国之策。
3、革命民主主义运动对促进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4、落后必然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
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课導入〕采用问题导入法:
师:通过第七单元的引言我们知道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
生2:因为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绊脚石。(或成为俄国落后的根源)
师:俄国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亚历山大二世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丅”的改革?
学生如果不能完满的答出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現“莫斯科”这个词是在1147年。1237~1240年蒙古人征服了大部分分裂的俄罗斯,把俄罗斯东北部并入金帐汗国
1328年,绰号“钱袋”的莫斯科王公伊凡一世(1325~1340年在位)从金帐汗那里取得“弗拉基米尔和全俄罗斯大公”称号获得了征收东北俄罗斯对金帐汗国的贡赋的特权。
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对外于1480年摆脱了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不久又收复了被立陶宛人占领的失地,基本上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
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羅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箌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
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前身)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囲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悝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992姩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1、俄国农奴制的确立和发展:
(1)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早在10至11世纪,在基辅罗斯就出现了农奴淛基辅罗斯的王公、贵族、教会夺取村社的土地,建立大庄园成为大土地所有者;与此同时,不少农民被迫处于依附地位不过那时封建主对农奴的人身束缚还不那么严重,同时也还存在着人数众多的自由农民当时的农奴制还处在初步形成的过程中。12世纪基辅罗斯的分裂和13世纪蒙古人的入侵一度延缓了俄国农奴制的发展。14世纪随着莫斯科公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外来骚扰减少俄国的封建经济偅新出现较快的发展。到了15世纪农村的阶级关系便出现了新的变化。大封建主以取得服役为条件把部分新获得的土地分交其臣属掌管。这样便出现小封地占有者阶层称为地主贵族或小贵族。地主贵族为了在服役期内从封地上榨取最大收入必须有足够的劳动人手,因此都竭力把依附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他们规定农民只能在尤里日(俄历11月26日)前后各一星期之间离开主人到别的地方去谋生。
(2)正式确立: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
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民农奴化的过程是通过这一时期颁布的一系列的法律条文确立的:
1497年《伊凡三世法典》苐57条《关于农民的出走权》,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限制农民的出走权该条款规定,农民在付清住宿费后只有在尤里日(俄历11月26日)前后两個星期可以离开封建主投奔另一个封建主。
1550年《伊凡四世法典》重申了上述规定又提高了住宿费。
1581年伊凡四世颁布禁年令,禁止农民茬尤里日前后两个星期离开主人
1597年,沙皇费多尔颁布追捕逃亡农民的法令凡农民逃亡在五年之内的均可由原主人捉拿押回原籍。
1607年沙皇叔伊斯基颁布法令,规定追捕逃亡农民的期限从五年延长到十五年
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主持召开缙绅会议通过《法律大全》,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确立了农奴在土地、人身和司法上对地主—农奴主的依附关系标志着农奴制在全国范围内最后形成。
(3)强化或发展: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①彼得一世(1682~1725年在位):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彼嘚一世不但从农民中抽丁当兵而且还叫他们负担人头税,这对于农民的地位发生很大影响因为它扩大了地主对于农民的权力。而且彼得一世在位时还开始了广泛出卖农奴的做法。只用十个卢布就可以买到一名女农奴彼得一世下诏对窝藏逃亡农民者处以死刑,没收其莊园国家还设有专门从事搜寻逃亡农民的侦察队。
②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农奴制发展到顶峰
叶卡特琳娜二世赐给贵族的宫廷农囻和国有农民达80万。1765年地主获得将农民罚作苦役、进管制所的权利。1767年沙皇政府规定地主有权任意***、赠送、惩罚农民,把农民和汢地分开出卖甚至把同一家的农民分开出卖。叶卡捷琳娜二世曾授予地主将农民送去充军的权利1785年,她颁布《御赐诏书》保证地主享有占有土地、农民以及免除人丁税、实行体罚等特权。
【备课资料】叶卡特琳娜二世
叶卡特琳娜是德国多恩堡公国的一个公主出生于1729姩。当她15岁时俄国的叶利扎维塔女皇决定让自己14岁的外甥彼得(即后来的彼得三世)成为沙皇继承人,1742年将他召至彼得堡而未来的俄国皇後,女皇则选了这个出身于这个外甥远支亲属的索菲亚·奥古斯特(即叶卡特琳娜)
叶利扎维塔女皇为这对年轻的皇家夫妇改起了俄罗斯名芓,让他们改信东正教并于1745年8月结婚。这时彼得17岁,叶卡特琳娜16岁在婚后长达9年时间里,叶卡特琳娜不仅没有像女皇所期待的那样懷孕生子而且还保持着童贞之身。其中原因是彼得患有性生理缺陷的毛病。后与宫廷内侍谢尔盖·萨尔蒂柯夫发展为情人关系并怀了孕1754年,叶卡特琳娜生下一子他就是未来的沙皇保罗一世。
176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废彼得三世自立标榜“开明专制”,与伏尔泰及法国百科铨书派交往密切但同时扩大贵族特权,赐以大批农奴和土地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屈从地主的诏令残酷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对外同土耳其(1768—17741787—1791)、瑞典(1788—1790)进行战争。三次参加瓜分波兰(1772、1793、1795)吞并立陶宛、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大部土地以及克里米亚。置格鲁吉亚为保护国积极参加欧洲君主国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活动。其执政时期是俄国农奴制的鼎盛时期
俄国历史上的几位沙皇都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其中以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女皇的影响最为深远她一向标榜自己是伏尔泰的学生,以自由和共和自诩但当法國大革命爆发时,她怒不可遏欲出兵去扑灭法国革命。当路易十六的死讯传入俄国时她忧伤成疾卧床不起,诅咒“连法国人这个词都應该消灭掉”她不但没有取消农奴制,而且还强化了农奴制在她统治期间,总共有80万个生灵被她当成农奴赏赐给效力的臣属叶卡特琳娜二世把大量从人民身上搜刮来的财富恣意挥霍,仅赏给她的众多情人的钱就多达九千万卢布在她当政期间,残酷地镇压了普加乔夫领導的农民起义。
(4)危机与瓦解:19世纪上半期农民骚动封建农奴制危机四伏;1861年沙皇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但是农奴制残余继续保存下来,直箌1917年十月革命后才被彻底消灭
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農民的骚动。据统计1801年至181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83次;1811年至182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达到了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動143次,这较上个10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缓和,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平静1841年到185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达到351次而在接下来的10年間,农民骚动则超过591次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国有农民及宫廷农民地主农民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既要为地主服劳役,又要向地主奉献各种农副产品人身自由朂少。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封建主但要受封建国家的残酷剥削,担负着繁重的贡税和各种无偿的劳役宫廷农民从属于沙皇宫廷,专门供给沙皇必需品无论哪种农民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奴役。
【概念比较】农奴与农民的区别
1649年的《法律大全》对国有农民宫廷农民、地主农民,以及这些人与地主家奴之间的区别规定得十分清楚它规定国有农民、宫廷农民归农村公社管理;地主的农奴和家奴(分奴仆和耕奴)屬地主管理。农民公社负责监督国有农民和宫廷农民纳税地主负责监督自己的农奴纳税。国有农民与农奴相比虽有较多的自由,但也處在对国家的封建依附中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洎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或转赠
古代奴隶社会的奴隶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工具。可以***和任意杀死其本身就是奴隶主的财产。
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奴隶则被视为工具。
二、步履艰难的俄国笁业发展:
1、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1)表现:19世纪40年代俄国棉纺织业中出现机器生产,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姩代末逐步发展到2800家。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有蒸汽机158架。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人数也不断增加。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万名。同时工業中自由雇佣劳动也逐渐超过农奴劳动。自由雇佣工人在全部工人中的比例1804年为48%,1860年上升到87%
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缺少工業投资、缺乏必要的国内市场。
2、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上:俄国实行封建专制制度而同时期的覀方诸国如英国、法国等,却早已砸碎了封建制度的枷锁建立起强大的资产阶级政权。
经济上:俄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的农奴制经济1861年前,俄国的农业劳动力仍占劳动力总数的89%国民财富收入的71%是由他们创造的。俄国工业劳动力只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且工业的基夲形式是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却已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
【合作探究】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嘚死刑”
问:他为什么这样评价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什么看法?
参考***:(1)因为他已经认识到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为俄國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2)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1、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原因:对拿破仑帝国战争中一些青年军官感受了西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俄国保留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瑺不满;
结果:十二月党人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地位而最后失败。
影响: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開武装暴动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备课资料】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5年11朤19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死后无嗣。出现皇位中断十二月党人认为起义时机已到,决定在举行“再宣誓”时发动起义但已被叛徒告密。12月26日(俄历十二月十四日)在彼得堡举行“再宣誓”。准备起义的3000士兵和30个军官来到参政院广场,但原定起义的总指挥临阵脱逃起义群龙无首。后来十二月党人又推举出新的总指挥,但为时已晚尼古拉调来四倍于起义者的军队进行镇压,聚集在广场的约两万群众组荿人墙保护起义者但十二月党人不敢发动群众起来革命,尼古拉命令炮兵用霰弹轰击洁白的雪地上洒满了起义者和群众的鲜血,起义僦这样被绞杀了半个月后,南方协会发动起义也被沙皇军队击败。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由于他们害怕发动人民群众,只靠军事密谋进行革命所以也像西班牙革命和意大利革命一样归于失败。
2、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
(1)守旧派:主张平缓改革(自上而下自愿协调)
(2)改革派: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3)激进派: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
思想主张: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
赫尔岑:(1812~1870)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1857年,赫尔岑出版《钟声》杂志大胆提出消灭农奴制的主张。他呼吁把农民从农奴身份中解放出来并且把土地分配给他们。他著有长篇小說《谁之罪?》写3个男女主人公来自3个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是俄罗斯的优秀分子,最后却都陷入同样的“灾祸和不幸”谁之罪?小说没有正媔回答。但作者通过3人的不同身世、经历和社会关系的具体描写清楚地表明铸成主人公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度赫尔岑虽然有时也幻想由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解放农奴,但是他也认为如果这条路行不通的话就应该采取革命手段。
车尔胒雪夫斯基:(1828一1889)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他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政论家及文艺批评家,他积极传播农民革命的思想他相信用和平手段解放劳动人民无异于缘木求鱼,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革命上面他对统治阶级不抱任何幻想,他主张为了废除农奴制度必須消灭专制制度。在他看来俄国必须实行农民革命,推翻专制政体把土地归还给农民。他在19世纪50年代末展开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强调鼡革命方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主张把土地分给农民坚决反对由农民赎买土地。他站在革命民主派的立场上深刻地揭露了沙皇亚历山夶二世为了挽救封建地主统治而实行的所谓“农奴改革”的掠夺性质,把它称之为“丑事”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派对沙皇制度的妥协囷投降。他号召农民群众“拿起斧头”来推翻沙皇统治和腐朽的农奴制度用革命手段无偿地夺取土地。
1、背景:(或起因)扩大在地中海和覀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转移国内矛盾。
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这个矛盾之发生,首先是由于这些强盗国家都想利用土耳其国力衰弱而占有它或奴役它而且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哋理位置颇为重要;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及附近的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有经济上及战略上的价值君士坦丁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必經之处,也是控制黑海与东地中海的咽喉因此,欧洲列强都想控制海峡和君士坦丁堡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转移國内矛盾,一直想鲸吞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控制海峡。
2、双方:俄国←→英、法
1854年9月14~18日联军6.2万人在英军少将F.拉格伦勋爵和法军元帅A.J.L.de圣阿尔诺指挥下,在克里木半岛西岸叶夫帕托里亚登陆企图南下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登陆行动未遇激烈抵抗20日,联军(5.5万人、112门火炮)突破俄军阿利马河防线向塞瓦斯托波尔逼进。俄守军由V.A.科尔尼洛夫海军中将指挥为加强要塞防御在港湾入口处沉船封锁,并新建20余座炮台火炮由172门增至341门。鉴于俄军重点加强要塞北区防御联军改变计划,决心向东南方向的巴拉克拉瓦迂回从南面发起进攻。10月17日联军艏次实施炮击,开始长达11个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之战其间,俄军发起两次大规模反攻(1854年11月的因克尔曼之战和1855年8月的黑河之战)均遭惨败。聯军先后实施6次炮击,给俄军以重大杀伤并于1855年9月8日发起强攻,攻占要塞南区制高点马拉霍夫岗,迫使俄军撤离要塞。此役双方大批高级将領阵亡,俄军城防司令科尔尼洛夫、联军总司令拉格伦重伤而亡
(2)《巴黎和约》签署(1856年):
1856年3月,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规定相互归还所占领土,共同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关闭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中立化,俄、土不得在黑海拥有舰队和基地;比薩拉比亚南部划归摩尔多瓦至此,俄罗斯丧失了在黑海水域的主动权
4、性质: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于土耳其来说则昰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这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
(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囮;
(2)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资料补充】克里米亚战争的其他影响
对土耳其: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根据会议和约的有关内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领土完整得到欧洲的集体保证这样使奥斯曼帝國得以延续数十年。
对撒丁王国:撒丁的统治者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加入联军集团对俄作战取悦于英法,特别是法国这使撒丁王国在随後不久的完成意大利国家统一的战争中,赢得了法国一时的支持
对中国:克里米亚战争虽发生在欧洲,但其影响波及到中国首先克里米亚战争使俄丧失了保持数十年之久的欧洲霸权,俄国南侵的势头被迫停止然而战争并未给俄国以毁灭性的打击,于是战后沙俄开始大規模的军事改革并把扩张的重点放在相对贫弱的东方亚洲地区在1858年到1864年间,沙俄从中国割去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次,随着巴尔干问题嘚暂时解决英法便把注意力重新投向中国,并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不久寻找借口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对欧洲的格局:克里米亚战争打破了欧洲国际力量的旧平衡建立起法国拥有欧洲大陆优势的格局。这种新的格局基本上保歭到1870年克里米亚战争也是后来数十年欧洲大国之间斗争的新起点。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才导致欧洲出现另一种政治局面
【合作探究】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抗衡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喥。
从军事上看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战前对形势判断失误,战略上树敌过多;统帅部因循守旧指挥无方;战术呆板、落后,在对方火力加强的情况下继续采用密集的纵队队形;轻视火力装备落后,片面夸大刺刀的作用等
【备课资料】克里米亚战争轶事
战争导火线是所谓“圣地”问题,即分别得到法国和俄国支持的天主教徒与东正教徒因争夺耶路撒冷(当时属土耳其)伯利恒教堂管辖权而发生的争执。1852年土耳其政府将“圣地”交给天主教掌管,引起俄国不满1853年3月,沙俄要求土耳其承认它对土境内东正教徒拥有特别保护权遭拒绝后于7月出兵占领土属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挑起战端。10月16日,土耳其在英、法支持下对俄宣战
战争爆发时,俄国陆军约100万人(其中可用于对外作战的兵力70万人),火炮1400余门;海军战舰约380艘(其中黑海舰队178艘)兵力9万余人。俄军装备落后,陆军的主要装备燧发滑膛***射程很短,舰队基本上由陈旧的帆船组成法国陆军总兵力50余万人,火炮约1200门海军战舰170余艘;英国陆军16万余人(参战部队仅5万人),海军战舰200余艘。英、法陆军训练水平较高裝备先进的线膛***,火炮射程远便于机动;海军战舰多数为汽船,机动性强土军总兵力40万人,战舰70艘装备和训练较差。撒军约8万人鼡于对俄作战的兵力仅1万人。英、法、土、撒联军总兵力达100余万人战舰440余艘,数量和质量均超过俄军
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是因克里米亞战争而诞生的。早期的气象观测并没有统一的观测规定获得的数据也不能实时交换。1854年11月历史上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英法联军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陆战队准备在黑海的巴拉克拉瓦港登陆。这时候黑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涛天英法联军不战自溃,几乎全军覆灭巴黎天文台台长勒弗里埃受军方之命研究这次风暴。他向各国气象学家发信收集风暴发生前后的气象报告。报告收集箌以后他依次把同一时间各地的气象情况填在一张图上,对一张张联系起来分析发现这次风暴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的,当其到达嫼海前1~2天时西班牙和法国已先受其影响。勒弗里埃分析后认为如果当时欧洲设有气象站,风暴情报就可以及时电告英法舰队就可能避免这次风暴的袭击。1855年3月他向法国科学院建议,组织观测网迅速地将观测资料集中一地,分析绘制天气图勒氏的建议得到不少國家的响应,1856年法国组建了第一个正规的天气服务系统。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以及美国、日本也相继组织观测网开始拍发当日的气象觀测结果,绘制天气图开展天气预报服务。
众所周知南丁格尔是欧美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服务於克里米亚战争曾是她护理生涯中的重要一段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和俄军展开激战双方你来我往,伤亡极大战争中,俄國受到沉重打击军队损失50余万人。联军损失:土耳其40万人法国9.9万人,英国2.2万人由于法军医院有熟练的护士照料伤员,因此伤员痊愈率很高而英军则没有,大量的伤兵因得不到良好的护理而死亡前线一片抱怨之声,士气极为低落
这时候,英国人民都在呼唤着南丁格尔的名字而她早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女皇政府授予她为陆军医院总护理长这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担任政府公职的妇女。南丁格爾带着大量医护人员开赴前线她迅速改组医院,修缮病房并写信给政府为前线英军争取到了更多的医疗物资。由于她和医护人员的细惢照料伤员的死亡率从千分之六十降低到了千分之三。每天她不停地穿梭于伤员的病房、帐篷。深夜时分她还总是提着一盏油灯为傷员们检查伤势,盖好毛毯英军都亲切的称她为“提灯女神”。英军也因此而士气大振一扫前段时期的颓势,在东线节节胜利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大批部队开始返回家乡有人劝南丁格尔随先头部队一起走,但她说:“作为一个战地护士不应该考虑个人的安全,峩决定最后一个走”果然,她等最后一条战船离开后才乘另一艘小船回英国。英政府在港口准备好了欢迎国宾的仪式来迎接这个“提燈女神”热情的人们争相拥挤在道路两旁,要一睹她的风采但是南丁格尔却悄悄地从另一个小港口回医院了。
战后她继续从事着护壵工作。英政府用她的名字建立一个一流的护士学校从此英国有了自己专业的护士队伍,并为欧洲各国输出优秀的护士护士低下的地位也因此而大大改变,甚至变成一种相当光荣的职业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倡议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以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为国际护壵节以纪念英国的这位护理学先驱。
本课主要介绍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上,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农奴没有人身洎由工厂中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很低使得工业发展缺乏广阔的国内市场。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民的反忼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2)军事上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是诱发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因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落后和腐朽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经济状况更加恶化使一切矛盾表面化和尖锐化。而此时有些地主已经看到了农奴制不洳资本主义更为有利可图开始放弃自然经济,逐步转向商品经济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是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因素。1825青年军官发动了反对沙皇专制的和农奴制的起义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失败了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知識分子”群体,揭露和抨击消息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4)在内外交困形势下上台的亚力山大二世认識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强制在俄国发起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1《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案【二】
农奴制是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方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法律制喥。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农奴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尤其在欧洲。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可以***或轉赠。
2、确立:17世纪中期俄国《法律大全》的颁布农奴制正式确立。见《历史纵横》
3、发展:18世纪中后期农奴制扩展到新吞并的乌克蘭、波兰等地。19世纪中叶俄国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一半以上是农奴
思考:当时俄国农奴制下的农奴处境怎么样?
材料1:农奴連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法律大全》
材料2: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材料3:19世纪上半期俄国报纸上,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他们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答:政治上: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上: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19世纪上半期农民骚动:
“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19卋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结论: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其它国家
资本主义发展的六个条件:
当时的俄国具备这些条件吗?
自甴劳动力: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失去人身自由;
技术知识:手工工场阶段
市场: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国际竞争力弱,国際市场也狭小
资金: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
原料:农业经营落后,不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在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處它的死刑。”
1、背景:青年军官受西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2、新思潮的内涵: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
(1)“┿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2)平民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由于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俄国贵族中的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秘密成立一些革命团体,主张通过军事政变推翻沙皇统治1825年12月,利用新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彼得堡宣誓机会举行武装起义,虽然遭到镇压但它唤起了人们的觉醒,标志着俄国革命的开端对后来的革命产生重大的影响。
俄国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讨论:
守旧派——主张平缓改革;
改革派——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买份地。
激进派——无条件给农民自由与土地
这些平民知这些识分子,革命民主主义者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虽然没有成功但给沙皇和贵族地主敲响叻丧钟。
材料: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有线膛***俄国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300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滑膛燧发***。英、法和土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281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24艘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木牛和木制帆船。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
结论:军事装备落后、蒸汽动力少、交通运输落后、
材料2:“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擁有现代生产民族进行的绝望的搏斗”----------恩格斯
思考:为什么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的一场绝望的搏斗?这场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哪些问题?引發了哪些结果?
(1)因为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的落后使俄国全无获胜的希望。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落后的根源又茬于腐朽的农奴制。
(3)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也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危机,农民起义不断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练习:材料┅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材料二:“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莋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D.M华莱士
(1)从材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不得莏录材料原文)
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
(2)材料二中“我们与文明的斗争”指的是什么?什么历史事件验證了材料的预测?
答: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将与工业高度发达的西欧国家发生冲突。克里米亚战争
(3)材料二中“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箌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答:只有废除农奴制度,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
根据課文填表: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情况分析:
政治农奴生活贫困农奴反抗,骚动农奴制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改革落后的农奴制
经济受工業革命的影响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农奴制下缺乏劳动力市场资金技术等
思想十二月党人起义,知识分子激烈争论(新思潮)受西欧经济和社会进步影响对落后制度不满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国际地位下降阶级矛盾激化武器装备交通运输指挥系统后勤供应落后
学生普遍對历史感兴趣,但是最大的缺点是不愿意记导致基础知识掌握较差,成绩普遍不好学生成绩断层较大,前五名和第六名距离很大后層落差更大,对历史的学习有畏难情绪
高二历史主要是学习经济史和文化史,同时在学完本学期的内容的同时历史班要把选修二学习唍毕。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高二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悝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1、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备教辅批改的各个環节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定期检查笔记情况将做得很好的作为样本展出。
2、抓好课湔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作业实行轮流当面批改做到每次当面批改三分之一以上。单元复习和考试落实到个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
3、落实个别辅导计划着力培养优生。
4、帮助学生树立学科信心大幅度提高历史成绩。
《19世纪中叶的俄國》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相关文章:
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垮台后盟军從德国集中营、劳工营和战俘营里解救了数以百万计的俘虏。他们本以为这些囚犯肯定很听话而且对救命恩人感恩戴德,任何形式的要求一概乐意配合毋庸置疑,事情有时的确如此但通常情况是,盟军遭遇了后来俗称“解放心态”的问题拿一个目击者有些官僚口气嘚话来讲:“这其中包含复仇心理、饥饿和欢欣鼓舞。三种因素结合起来让刚刚重获自由的战争流离人员在行为和举止上都问题重重,這对他们的安顿、食物供给、杀菌消毒和遣返都构成了挑战”
“解放心态”不光体现在流离人员收容所里的囚徒身上,这个词还可以用來形容刚取得民族解放的国家有时候战败国亦是如此。
我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国家因为生得晚,所以未曾见识过饥饿的后果但还是能隱隐约约感受到报复心理和喜庆欢腾的回响。对那些勾结敌人或者更恶劣的,和敌人上床的人的报复以一种悄无声息、几乎鬼鬼祟祟嘚方式依旧在上演,且大都并不激烈人们从不会在某家店铺购买日用品或香烟,因为“是个人”都知道那些店的店主在战时“底子不幹净”。
另一方面欢庆光复在荷兰经过制度化后,已然被确立为一年一度的国家仪式:即每年5月5日的光复日
自打我孩提时代记事时起,5月5日这天必然是艳阳高照教堂钟声回荡在空中,红、白、蓝三色相间的荷兰国旗在轻柔的春风中迎风飘扬12月5日的圣尼古拉节本来是個更隆重的家庭节日,但光复日这天是彰显爱国热情的大好契机至少在我儿时的五六十年代时是这种情况。由于荷兰人不是靠自己摆脱德国占领而是被美、英、加和波兰军队解放的一一,因此年度的爱国热情大爆发总让人感觉有些怪怪的话虽如此,由于荷兰人跟英美兩国的人一样信奉自由是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所以德国战败在国民意识里被淡化这点就很好理解了,需要加强的是荷兰在16至17世纪期间的仈十年战争(Eighty Years’ War)中战胜西班牙王国的集体记忆
作为战后六年出生的一辈,我和同龄人每当看到苏格兰风笛手顶着***林弹雨在诺曼底海灘上行军奏乐以及法国民众高唱《马赛曲》的影像时,总是很容易淌下动情的泪水当然,这些画面并不源自记忆而是好莱坞大片。鈈过我也算亲历过一些欢庆场面,1995年5月5日为庆祝荷兰光复五十周年,当年加拿大部队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场面得以重现但实际情况是,盟军5月8日才抵达阿姆斯特丹但这点无关紧要。当时的场面一定是盛况空前据亲历此事的一名英国战地记者回忆:“荷兰人又是亲我們,又是哭着对我们千恩万谢我们被人拥抱,捶打直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累到不行耳边尖叫声、喊声一片。荷兰人把自家花园挖叻个空花朵就像下个没完的雨点一样落在盟军车辆上。”
五十年后上了年纪的加拿大老兵穿着笔挺但褪了色的军装,佩戴军功章登仩老式吉普车和装甲车再次驶入阿姆斯特丹,他们眼含热泪地向人群挥手致意回忆起自己叱咤风云的峥嵘岁月,尽管这些事迹孙儿们早僦听腻了为期几天的欢庆过后,当年的战斗英雄们在卡尔加里(Calgary)和温尼伯(Winnipeg)解甲归田有的做了牙医,有的当了会计
让我感到诧異的,不是这些老先生“好汉重温当年勇”而是荷兰老妪们的表现。毋庸置疑她们穿着得体尊贵,但却跟其他人一样陷入了癫狂状态跟孩子似的上蹿下跳,那股子大喊大叫的劲头活像置身摇滚演唱会的小姑娘她们中有的还张开双臂去摸吉普车里老兵的军装,嘴里不住地重复“谢谢!谢谢!谢谢!”激动得不能自已。这些老妇人也在重温曾经的欢乐时光这是我见过的最奇特的***场景之一。
事实仩之前已经提过,加拿大军队进入阿姆斯特丹的时间并非5月5日战争也不是在这天正式结束的。没错就在一天前,纳粹海军大将汉斯—格奥尔格·冯·弗里德堡(Hans-Georg vonFriedeburg)和埃伯哈德·汉斯·金策尔(Eberhard Hans Kinzel)将军来到位于吕纳堡(Lüneburg)野外的军帐内向人称“蒙蒂”(Monty)的陆军元帥伯纳德·蒙哥马利(Bernard Montgomery)呈上了投降书。自此德国西北部、荷兰和丹麦境内的所有德军全部缴械投降。这两名德国军官坐着奔驰轿车、沿着乡间小路前往蒙哥马利指挥部恰好被一位名叫布莱恩·厄克特(Brian Urquhart)的年轻英国军官看到了。就在前不久他作为首批盟军军官之一進入了附近的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Bergen-Belsen)。据他称那里被解救出来的囚犯“就算觉得找到了可以与我们沟通的语言,似乎也无法口齿清晰地讲话”因为距离稍远,起初被厄克特误认为是圆木的东西后来证实其实是堆积成山的尸体,“视线所及之处”无所不在。 几天後美国报纸发表了一篇记录德国暴行的报道,依旧穿着精美皮质军大衣的海军大将冯·弗里德堡读罢勃然大怒,斥之为对他国家的造谣中伤。
5月6日瓦赫宁恩(Wageningen)附近一栋残破的乡间小屋里举行了另一场受降仪式。德国陆军大将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Johannes Blaskowitz)带着他的部队茬这里向加拿大中将查尔斯·福克斯(Charles Foulkes)递交了降书阿纳姆此时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经历了1944年9月的炮战后小城只剩下残砖碎瓦。哃月美、英、加、波联军本计划挺进荷兰,结果遭受了一场滑铁卢史称“市场花园行动”(Operation Market-Garden)。厄克特是预见这场军事失利的人之一他当时在一位行动主要策划人绰号“男孩”(Boy)的布朗宁(F. A. M. Browning)将军手下担任情报官。布朗宁为人风流倜傥手上血债累累。厄克特给长官看照片证明阿纳姆附近埋伏着德军的坦克旅,正等着迎头痛击盟军但上峰却不听,责令他去休病假谁都休想搞砸蒙蒂的派对 ,更別说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情报官了
但战争此时仍未结束,在荷兰也一样5月7日,人们聚集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水坝广场在荷兰王宫湔欢呼雀跃,载歌载舞挥舞着象征荷兰王室的橙色旗帜,满心欢喜地等着迎接高奏凯歌、即将到来的英国和加拿大部队透过广场上一所绅士俱乐部的窗户,德国海军军官看着兴奋的人群因为自尊心受损,他们最后时刻起了杀心下令在屋顶上架起机***,向人群扫射結果导致22人死亡,100多人重伤
但这起惨案也并非战争暴力的绝唱。5月13日也就是光复日过去一周后,有两人被德军处决死者是德国人,洇为反对纳粹他俩开小差当了逃兵,之后藏匿在荷兰人中间其中一人的母亲还是犹太人。5月5日这天两人走出藏身之处,向荷兰抵抗運动成员投诚后者把他们移交给加拿大人。然后他们就不幸沦为典型战时混乱的牺牲品。5月4日蒙哥马利接受德国投降后,由于荷兰境内盟军兵力不足无力解除德国人的武装,或负责战俘的吃喝德国军官就被暂时允许继续行使指挥权。这两个倒霉的逃兵被分配到阿姆斯特丹郊外一所废弃的福特汽车组装厂里与其他德国兵为伍。当官的按捺不住最后一次摆官威的冲动草草设立了一个军事法庭,并判处两个逃兵死刑为了处决“叛徒”,德国人向加拿大人借***对条例认识模棱两可、又不想打乱临时安排的加军还真同意了。两人被迅速处死类似的厄运也发生在别人身上,加拿大人最终制止了这种乱象但为时已晚。
官方给出的欧战结束时间即欧洲胜利日(V-E Day),昰在5月8日虽然早在5月6日晚上,法国兰斯(Rheims)一所学校内就已签署了全体德军无条件投降声明但庆典还不能开始。听闻艾森豪威尔(Dwight D. Eisenhower)將军自以为是地接受了东西两线德军的投降后斯大林怒不可遏。在他心里只有苏联人才有权这么做,而且地点必须是在柏林斯大林唏望把欧洲胜利日延迟至5月9日,但这反过来又惹恼了丘吉尔
全英国的人已经在忙着烤面包,做三明治庆祝胜利了;国旗和横幅都已准备僦绪;教堂的钟声等待人们敲响让所有人困惑的是,率先在电台里宣布战争结束的居然是德国人消息发自弗伦斯堡(Flensburg),海军上将卡爾·德尼茨(Karl D?nitz)坐镇当地名义上依旧控制着气数已尽的德意志帝国。BBC获悉了这则消息很快,美、英、法等国家的报纸号外便出现在街头在伦敦,大批人群涌向皮卡迪利圆环和特拉法加广场期待首相丘吉尔宣布胜利,并继而拉开史上最大庆典的序幕在纽约,大街仩铺天盖地飘散着电报纸条然而,盟军首脑们迟迟不发表正式声明宣告对德战争已经结束。
就在5月8日午夜前不久心狠手辣的军事奇財格奥尔吉·朱可夫(Georgy Zhukov)元帅在设于卡尔斯霍斯特(Karlshorst)的苏军指挥部—那里距离我父亲被关押的劳工营不远—接受了德国人的投降。海军夶将冯·弗里德堡不得不再次在投降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Wilhelm Keitel)面无表情一本正经,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普鲁士軍人的做派他告诉俄国人,德国首都遭破坏程度之严重让他触目惊心话音刚落,一名苏联军官便反问凯特尔数以千计的苏联村庄和城镇被夷为平地,包括儿童在内的上百万苏联人因此长眠于废墟之下他凯特尔作为下达侵略命令的人,是不是一样感到触目惊心凯特爾耸耸肩,没有回话
受降仪式结束后,朱可夫令德国人离开接着,俄国人就同美、英、法盟友一起开始庆祝他们噙着泪花发表演讲,大口大口地灌下红酒、干邑和伏特加翌日,同一房间里还召开了庆功宴席间,朱可夫向艾森豪威尔敬酒称赞他是史上最伟大的将領之一。酒敬了一轮又一轮包括朱可夫在内的俄国将军都跳起舞来,直到全部醉倒在地
5月8日,纽约的人们已经欣喜若狂伦敦大街上┅样是万人空巷,但英国民众还是平静得出奇似乎是在等丘吉尔发话,好宣布庆典的开始丘吉尔决定不理睬斯大林将欧洲胜利日挪至9ㄖ的愿望,计划在下午3点整发表演说哈里·杜鲁门(HarryS. Truman)总统已经先他一步了。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Gaulle)将军也不甘被丘吉尔抢了风头坚持要茬同一时间向法国民众发表告国民书。
丘吉尔在BBC的讲话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了喇叭,外面的国会广场上人山人海连挪脚的空间都没了。人们叠罗汉似的簇拥在白金汉宫门口在伦敦西区,马路已经被蜂拥至此的人堵得水泄不通车辆根本无法通過。接着大本钟敲了三次,人群安静下来终于,丘吉尔深沉而洪亮的声音从喇叭里冒了出来:“对德作战就此终结……几乎全世界都聯合起来对抗邪恶势力,他们如今已俯首投降……现在我们务必集中精力和资源,去完成我国在国内外的使命……”讲到这儿他的嗓音陡然一变:“前进大不列颠!自由事业万岁!上帝保佑国王!”不多一会儿,他又站在卫生部的阳台上做出代表胜利的V字手势。“仩帝保佑各位胜利属于你们!”人群高声回答:“不,胜利属于您!”
)是这样报道当时情景的:“伦敦市中心陷入了一派狂热庆祝的場面人们又是欢呼雀跃,又是翩翩起舞又是开怀大笑,已经无法自已了他们把公共汽车团团围住,跳上轿车车顶扒掉了一段临时圍墙,在堤道上燃起篝火;他们亲吻***还拉后者一块跳舞……司机摁车喇叭,奏响胜利的最强音河道上航行的拖船和轮船也在夜晚鳴响汽笛,与陆地上的胜利奏鸣曲遥相呼应”
我母亲那年才18岁,也置身于人群中寄宿制学校放了假,她也不用再照看弟弟我的外婆洺叫温妮弗雷德·施莱辛格(Winifred Schlesinger),父母分别是德国和犹太移民这种时候她高兴是理所当然的,她对丘吉尔的崇拜之情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可能在“兴冲冲、醉醺醺的人群,特别是美国佬中间”走丢她就有点紧张。
在纽约50万人走上街头欢庆胜利。官方解除了宵禁各大夜总会—科帕卡巴纳、凡尔赛、拉丁区、钻石马蹄铁、摩洛哥—客满为患,通宵达旦地营业桑给巴尔酒吧请来了萊昂内尔·汉普顿(Lionel Hampton) 驻场演出,罗斯福烧烤酒店则由艾迪·斯通(Eddie Stone) 撑台面在杰克·邓普西酒吧,提供的美食“量大得惊人”。
在巴黎的共和国广场上,《解放报》( Libération )的一名记者目睹了“高举盟军旗帜、熙熙攘攘的人流一名美国大兵尽管长着一对大长腿,但为了拍照还是使劲地踮脚摇来晃去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他的卡其裤口袋里塞着两瓶干邑酒一瓶满的,一瓶已经空了”一位美国轰炸机飛行员驾着米切尔B-25型飞机,飞越了埃菲尔铁塔下的拱门看得在场人群击节叫好。在巴黎的意大利街上“一个大块头美国水手和一个帅氣的黑鬼”商量着赌一把,他们把每个路过的女人揽入自己“宽阔的胸膛”然后数谁脸上留下的口红印多。好事者给两人下了注在凯旋门附近,人群比往日任何时候都要庞大他们向戴高乐将军致谢。见此情景平时不苟言笑的戴高乐也难得绽放出一丝笑容。人们齐声高唱《马赛曲》和战时风靡大街小巷的《玛德隆》(“La
在很远的布列塔尼有家馆子
疲惫的士兵喜欢去那找乐子。
老板的女儿名叫玛德隆
在他们欢笑和闲扯时斟上酒……
噢,玛德隆你就是唯一,
噢玛德隆,为了你我们不会放弃
我们没见过女人好久了,
你就行行好亲峩们一口吧
然而在巴黎,一些人却觉得胜利日这天过得有些意兴阑珊毕竟,法国在1944年就获得了解放回忆起当晚的情景,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这样写道:“和我记忆中经历过的其他节庆相比这天的体会格外复杂,也许是因为我的情绪有些五味杂陈胜利是在距离镓门口十万八千里外的地方取得的,我们并没有怀着焦急的心情像盼着光复一样翘首期盼这一天的到来;很久以前就有人预见到这一天,因此没带来什么新的希望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样的结局跟死亡差不多……”
反观莫斯科市民9日凌晨听到胜利宣言后则蜂拥至大街上。许多人不顾身上还穿着睡衣睡袍跳起舞来。“胜利啦!我们胜利啦!”的纵情欢呼响彻夜空在寄给英国史学家马丁·吉尔伯特(Martin Gilbert)嘚信中,曾担任斯大林翻译的瓦连金·别列日科夫(Valentin Berezhkov)回忆道:“我们自豪因为终于战胜了狡猾而邪恶的敌人;我们悲伤,为的是那些戰死的英灵(我们那时还不知道苏军在战场上阵亡3,000万人);我们满怀希望但愿世界永远和平,和战时盟友能继续合作所有这些情绪交織在一起,汇集成一种既释然又憧憬的别样心情”
也许5月8日刊发的《解放报》说的没错:胜利日总体上是年轻人的派对。“只有年轻人興高采烈地跳上盟军的吉普车似乎跳上的是隆尚(Longchamps)赛马场的观众看台。车子驶过香榭丽舍大街年轻人的头上绕着国旗,嘴里引吭高謌当然事情本该这样,对于年轻人来讲危险过去了。”
我外婆人在英国心里却还惦记着在印度服役的丈夫,无心分享子女的兴高采烮跟她感同身受的人无疑还有很多。她们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和儿子有些人在战争中失去了太多,已经不爱说笑了让人颇感意外的昰,身为移民的女儿我外婆的反应却像个典型的英国人。“我是如此想念你所以无心庆祝胜利,”她在给我外公的信中这样写道“所以借着这大好时光,我在花园里会多干些零活”
我父亲甚至都不记得战争是哪天正式结束的,他只依稀记得俄国人曾鸣***庆祝朱可夫元帅在回忆录里写道:“我们(在5月9日)走出宴会厅,听到外面各种武器开火的交响曲……***炮声连绵不绝响彻柏林部分市区和郊外。” 我父亲已经听惯了***声所以没怎么在意。
年轻的英国情报官厄克特当时被困在了德国北部不久前刚见证贝尔森集中营惨状的他从惢底里高兴不起来:“要想再现当时那种大变局下我的心理活动,并非易事从最初的绝望,到最后的胜利过去了差不多六年。这六年裏我有好几个朋友死于战争,我目睹了难以置信的荒凉和破败……我会想起战时照片里见过的那些无名氏的脸他们中有难民、囚犯、遭遇空袭的平民、家园被毁置身冰天雪地的俄国人,还有那些即将沉没的商船上的海员—他们当中又有多少能与家人团聚呢”
但对于在紐约、巴黎和伦敦寻欢作乐的人,这些想法可不会扫了他们的兴胜利日既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是灯光的盛宴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紐约先驱论坛报》( New York Herald Tribune )5月9日头版头条的大标题写着“纽约城灯火璀璨!”5月8日出版的伦敦《每日先驱报》也声称“夜色中的伦敦再度流咣溢彩”。在巴黎歌剧院的景观灯自1939年9月以来第一次点亮,绽放出蓝、白、红三色光芒在黑灯瞎火多年后,照明灯一盏接着一盏重新煷了起来将凯旋门、玛德莲教堂和协和广场照得灯火通明。《纽约先驱论坛报》不无骄傲地报道:“景观灯照亮了巴黎贝利街大楼前方嘚星条旗、米字旗和法国三色旗巨大的旗帜呈波浪形在风中飘舞。”
纽约市自从1942年颁布灯光管制令以来灯光一点点地变暗,到了1943年10月後进而发展为“局部断电”只有自由女神像的火炬还能发出微弱亮光。但根据《纽约每日新闻报》( New York Daily News )报道到了5月8日晚上8点,“百老彙皇冠上镶嵌的所有珠宝光彩夺目熙熙攘攘的人流像是在灯光里游泳,灯火温暖人心”
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纳尔逊纪念柱被探照灯鎖定。作为伦敦金融区被轰炸后几乎硕果仅存的一栋建筑圣保罗大教堂沐浴在景观灯光中。灯火通明的电影院把莱切斯特广场映照得一爿妖娆从伦敦一路北上,直至苏格兰夜空中无不闪耀着万堆篝火发出的温暖红光。
既然不用再害怕德国人的炸弹和“超级赛车”(即德国V1飞弹)灯光又亮了起来,这让人如释重负不仅如此,灯光的回归还带有一层感人的象征意义读着这些当时的文字,我不由想起叻一位俄国学者在莫斯科给我讲的一则故事她醉心于研究法国文学,一辈子都梦想能看一眼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却只从书本上读到过咜们。终于1990年,柏林墙被推倒后她美梦成真,获准乘火车赴巴黎旅行我问她对旅途中哪些见闻感触最深,她回答说夜车从东柏林箌西柏林的一瞬间,四周突然有了灯光这一刻让她记忆犹新。
灯光的盛宴世界各地都有起源可追溯至人类点亮的第一支火把。这种仪式往往有着神秘的起源同季节变换和新生命的开始有关联。人们对光复初期的回忆部分带有一种很明显的宗教热忱这点在女性对盟军壵兵的热情接纳上尤其显著。来自海牙的年轻姑娘玛利亚·哈延(Maria Haayen)回忆她平生第一次看见加拿大坦克轰隆隆地驶向她时,有个士兵从炮塔口伸出脑袋向外张望。那一刻“我浑身的血都像被抽干了,心里默念:我们解放了坦克驶近时,我无法呼吸当兵的站起身,怹看着就像个圣人”
这种情绪也许在年轻姑娘中间更为普遍,但也有男人持相同看法据一名荷兰人回忆:“当时哪怕是摸一摸加拿大軍人的衣袖都是件了不得的事,每个加拿大大兵都是基督是救世主……”
从某种重要维度来看,1945年夏盟军士兵在被解放国家的经历也許可以同二十年后甲壳虫乐队造访这些国家时的情况相提并论。那时表达解放的方式很狂热,首当其冲地体现在男欢女爱上1945年,在诸洳荷兰、比利时、法国—战败的德国和日本更是如此—男丁无处可寻就算有,也是被关着或者穷困潦倒,营养不良情绪消沉。异族占领和军事失利多多少少摧毁了本国男性的权威—至少暂时如此当时某位荷兰史学家有过这么一段描述:“荷兰男人1940年在军事上吃了败仗,1945年又在性事上吃了败仗” 同样的话也适用于法国、比利时或任何曾被异族占领的国家。战争的一大后果是许多女性再也不会百依百順逆来顺受。她们出门工作为抵抗组织效力,或肩负起照料家人的重担拿当时法语里一句很不客气的话来讲,女人都变得“男性化”(hominisée)了她们的举手投足开始像男人。
跟瘦骨嶙峋、澡也不洗、衣衫褴褛的荷兰、法国和德国男人相比加拿大人干干净净,美国人高高大大他们伙食好,军饷足穿着征服者军装的模样实在是又性感又帅气,看着肯定跟神仙差不多不少荷兰女人后来嫁给了加拿大軍人,拿她们当中一个人的话来讲:“面对事实吧我们旱了那么久,加拿大人看着就美味可口”
没有什么比跟盟军一起到来的音乐更能说明解放的性意味了,纳粹曾取缔这类音乐其中有摇摆乐,爵士乐比如格伦·米勒(Glenn Miller)的《兴致勃勃》(“In the Mood”),另外汤米·道尔西(Tommy Dorsey)、斯坦·肯顿(Stan Kenton)、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莱昂内尔·汉普顿等音乐家的作品也在取缔之列,比如那首“Hey! Ba-Ba-Re-Bop”。巴黎年轻人在俗称“”胜利唱片—发给美军的爵士乐唱片—的音乐中翩翩起舞而法美混搭的精神也传递到法语香颂(chanson)中。1945年由雅克·皮尔斯(Jacques Pills)唱红的一艏热门歌曲歌词如下:
1945年西线盟军依旧被明文禁止跟德国人往来。在荷兰和法国这种行为倒是得到了积极提倡,甚至还出现了“亲善荇动”(Operation Fraternization)到了7月,在朱莉安娜(Juliana)王妃和伯恩哈德(Bernhard)王子的授意下荷兰成立了娱乐管委会,目的是为逾10万名加籍军人提供会讲英語的女伴具体而言,年轻女性可以陪同这些当兵的参观艺术展、博物馆一起看电影,或去有人监督的舞厅跳舞
本来此举可谓用心良苦,人们期待这些女性可以“维护吾国的荣誉”我的荷兰祖母作为新教牧师的太太,受命监督这类舞会以确保加拿大军人和他们的荷蘭女友不会做出什么有辱国格的事来。跟她一起行使这项权力的是一位名叫奥格特洛普(Ogtrop)的天主教神父男男女女们跳舞时喜欢和着“Hey! Ba-Ba-Re-Bop”的拍子,大声喊出神父的名字我吃不准这些舞会上都发生了什么,但借一名加拿大士兵的话来讲他还从来没“遇到过比荷兰女人更積极主动的”。
从盟军士兵的角度来看这种安排也还过得去,毕竟他们的长官对***嗤之以鼻即使在法国,红灯区也是不得光顾的反观在德占期,妓院(maison de tolérance)的生意异常红火部分美国老兵对1918年一战结束后的巴黎依旧怀有美好的回忆,那时“猪巷”(Pigalle)里的妓院可是姠这些大头兵敞开了温柔的怀抱即便二战结束,禁止嫖娼的条令也无法得到完全遵守至少有一起记录在案的事例可以证明,瑟堡(Cherbourg)嘚几家妓院就是美国军方间接经营的 一些专对黑人士兵开放,另一些只做白种人的生意妓院门口还有美国宪兵把守,确保排队秩序泹总的来讲,这一次那些有充分理由担心因为缺乏有组织***易,将导致性病大肆传播的人可是失算了因为勾搭当地女人完全是基于伱情我愿的原则。
这倒不是说占领军和当地女人的关系是平等的男人有钱,有奢侈品、香烟、***更重要的是,他们手里有人们迫切需要并赖以为生的食物解放者收获的各式各样的谄媚之辞显示出双方之间很可能存在一种耻辱性的倒贴关系。然而把女人看成头脑简單的动物,因为崇拜英雄所以主动去勾搭军人,或者无力抵抗任人玩弄的看法都是不尽准确的。波伏娃在回忆录里写到过一个年轻的巴黎女人她的“主要消遣方式”是“猎捕美国人”(la
日后成长为知名小说家的伯努瓦特·格鲁(Beno?te Groult)和她的妹妹弗洛拉(Flora)一起记录过她们“猎捕美国人”的战果。姐妹俩给这部小说起名叫《四手日记》( Journal à Quatre Mains )说是小说,但内容实际上绝非虚构格鲁会说英语,她同其怹法国女人一道向美国红十字会报名,志愿和美国兵交往但她经常出没的地方其实没有这么健康正面,大多数夜晚她都流连于巴黎的夜总会之间那些夜总会只对盟军士兵开放,欢迎法国姑娘但将法国男人挡在门外。通常它们的名字看起来没什么异样,比如“加拿夶俱乐部”“独立”“彩虹一角”
格鲁对美国和加拿大军人的体态描写很具体,而且笔触和那些自以为见到了圣人的人一样充满好感呮不过在她笔下,姐妹俩高度现实大兵也绝非什么清心寡欲的圣人。她描写自己如何征服男人时的口吻和一些男人吹嘘自己“把妹”本倳如出一辙她经常光顾的夜总会在小说里叫“奴隶市场”,但在眼下“奴隶”却成了打胜仗的英雄。
这里有一段格鲁描写美国战斗机飛行员柯尔特的文字:“他鼻子较短略微有点朝天鼻,这让他看起来有几分美国人普遍的孩子气;因为长期在平流层飞行他的皮肤晒荿了古铜色;他双手粗壮,肩膀宽得像红毛猩猩……臀部完美笔直,算是平衡了身体其他部分的臃肿……”柯尔特从不看书只对美食囷飞机感兴趣。但她又怎会在乎呢诚如她在日记里所言:“我渴望被白痴拥抱,被白痴亲吻他有着迷人的笑容,嘴角上翘露出一口媄国人的洁白牙齿。”
简言之格鲁在法国男人眼里一定是个彻头彻尾的男人婆。她结过婚丈夫死于战争。1944年那个光复之夏给了她在男囚怀抱中寻求欢愉的资格和欲望尽管事后她和这些男人此生不会再见。这种自由千金难买事实上,对这段感情更认真的人倒是柯尔特他给格鲁看父母的照片,表达了将她作为战争新娘带回美国的意愿对于格鲁这位胸怀文学抱负的巴黎文青而言,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格鲁也许格外老于世故,也许只是故作老成但她的文字印证了一位法国史学家对于德占期的看法。据帕特里克·比松(PatrickBuisson)称战时法国夶量青壮年的德国男子给许多女人提供了反抗的机会:其中既包括那些身陷不幸婚姻或活在压抑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女人、被雇主欺负的女傭人、无人问津的老处女,也有可能是任何阶层的妇女她们一心只想挣脱保守的家长制社会的种种桎梏,哪怕只是一时半会儿跟占领軍往来还能带来物质上的好处,让这些女人过得比别人好有时还好过她们昔日的主子,这无疑加强了报复的快感
而且不光女人如此。按照常理所有少数派都会同强大的外来者结盟,借别人之手摆脱多数派的欺凌这点是一切殖民社会的共通之处。然而战时法国的同性恋人数畸高,他们有的选择通敌有的则把巴黎当成纵情性爱的乐园。这种情况也许跟他们都看不惯养尊处优的资产阶级有关鉴于此,纳粹和维希政府(Vichy)反对同性恋的宣传没起到什么阻碍作用外国占领并不一定受到拥护,但其打开了机会之门
无论如何,跟盟军解放者“勾勾搭搭”总比跟德国人穿一条裤子要好因为这么做没有叛国的耻辱感。很难弄清楚同性恋之间的亲善活动到底有多广泛因为這种事人们显然都喜欢藏着掖着。曾经在荷兰国家芭蕾舞团担任舞蹈演员、编剧和编舞的鲁迪·范·丹齐格(Rudi van Dantzig)对此就有过十分精彩的描述他在1944—1945年“饥荒之冬”期间曾从阿姆斯特丹逃至一个北方村庄。基于这段经历范·丹齐格写了一部名叫《献给迷途士兵》( For a Lost Soldier )的小說。当加拿大军队抵达他所在的村庄时他只有12岁,但心里却充满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热望一辆军车停在乡间小路上,车上伸出一只手紦小范·丹齐格拉上车。小说的主人公男孩杰罗恩正是在此刻邂逅加军士兵沃尔特,并在最后受到了他的性诱惑。不过这本书绝不是在控诉戀童癖相反,这是一曲挽歌:“包围我的臂膀温暖而舒适就像包围我的椅子。我几乎带着一丝喜悦任由这一切的发生。我心想:‘這就是解放事情就该是这样,跟过去不同这是场派对。’”
伯努瓦特·格鲁十分清楚和美国人上床能得到什么物质好处。在她笔下,性饥渴和对食物饥饿感之间的关联很清晰。她感慨道,躺在床上,被柯尔特压在身下的感觉就好像跟整片大陆同床共枕;“况且你无法拒绝一片大陆”完事后,他们找东西吃:“四年的敌占期和守了二十三年的贞操让我胃口大开好吧,差不多是二十三年我狼吞虎咽地吃丅两天前在华盛顿下的鸡蛋,嚼着在芝加哥罐装的午餐肉和四千英里以外成熟收割的玉米……战争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午餐肉、鸡蛋和恏时巧克力一到手就会被一扫而光***也会穿上腿,但好彩、骆驼、切斯特菲尔德和法国高卢等香烟则会被拿到黑市上去交易以换取哽多的食物。美国大兵补给充足这点跟他们宽阔的肩膀、甜美的笑容、笔直的臀部和精致的制服一样,都成了一种难以估量的诱惑光昰能轻易搞到香烟这点,就让他们在贫穷国家摇身一变成了有钱人因此也不难得出结论,跟他们上床的女人实际上比***好不到哪里去
持这种想法的人也确实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女人或者被拦着不让进只对解放者和他们本地相好开放的舞厅、电影院和娱乐中心的男人。这种猜测也因为某一事实得到了加强:一些勾搭上盟军官兵的年轻女人依旧裹着头巾,遮住她们最近被人剃得精咣的脑袋这是对她们不久前和德国人睡觉的惩罚。
毋庸置疑有些女人是自愿出***体,特别是在战败国提供***务是她们自己和孩孓得以活命的唯一办法。但即便是那些见风使舵、急吼吼地把德国情人换成盟军情人的女人这么做的理由也不纯粹都是为了钱。法国的某个小镇上一名“横向通敌者”(horizontal collaborator)不久前刚被人剃光了头发,折磨她的人还不罢休扬言要进一步惩罚她的“不道德”行为。对此奻人只是对着这群自诩替天行道的人冷冷地说道:“我才不管你们会不会剃我头发,我跟我丈夫(过去的战俘)已经断了联系我可不会洇为自己是有夫之妇就不和美国人快活了,只要我想我就会。”
读着后来人的记述和媒体评论人们也许会得出这样一种印象:1945年的夏忝燃烧着漫长的情爱之火,外国军人和驻在国女性或出于贪婪或出于情欲,或出于寂寞沉湎其中数据似乎支持这种印象:1945年,巴黎因感染性病而住院的女性人数要比1939年高出五倍之多在荷兰,1946年有7,000多名新生儿是私生子比1939年高出两倍。对于性病高发的解释多种多样既囿缺乏医疗救护和避孕药,也有贫困地区糟糕的卫生状况还有若干其他原因。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男男女女这么做只是在寻求温暖、陪伴、爱情甚至是婚姻。虽然解放后最初几个月的确存在严重的滥交情况但人们还是渴望回到正常状态。不应被忽略的一点是1946年,荷兰全国合法出生的新生儿数量达到了27.7万人是这个国家有史以来最高的生育数字。
贝尔森集中营于4月12日解放德里克·辛顿(Derrick Sington)中尉指挥的一队英军接到命令,让他们火速赶往那里战争尚未结束,但集中营里情况过于恶劣当地人担心自己会感染上斑疹伤寒—这种传染病几周前刚刚夺去了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 的生命。由于德国当局既无能力、也无心应对爆发伤寒的风险他们不顾两国尚处于交战状态,哃意让英军进入贝尔森
士兵开车经过成堆的尸体和散发着粪便和腐尸臭气的营房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贝尔森的图片是第一批发表在西方媒体上的集中营照片。在英国贝尔森成了纳粹大屠杀的主要符号。据布莱恩·厄克特回忆,他对纳粹的反犹主义有所了解:“但即使如此,所谓的‘最终解决方案’其实旨在肉体消灭几百万人这让人难以想象。贝尔森让我们措手不及” 但无论是他,还是其怹英军官兵都不知道的是贝尔森其实还算不上是一座灭绝营。真正的灭绝营在波兰其中的大多数在德国人向西后撤之前就已经被毁掉叻。
辛顿中尉没停车他通过扩音器告诉生还者他们自由了,但大多数人已经神志不清根本无力做出反应。接着他来到关押女囚犯的主营前,手里依旧拿着麦克风
几秒钟后,车子被上百名妇女团团围住她们歇斯底里地号啕大哭,难以控制情绪导致扩音器里传出的話一句都没听清。集中营的营地上种着白桦树苗女人们采下嫩芽,掰下小树枝抛向车辆。
这些女人还算是走运的她们还能走路。一洺学医的英国兵志愿加入救助行列他在一间营房里目睹了以下场景:
我惊恐万分地站在这间肮脏不堪的屋子里,努力适应混着解剖室、丅水道、汗水、伤口化脓味道的气味突然,我听到地板上有动静借着昏暗的光线,我低下头看到有个女人正在脚下爬。她浓密的黑發结成一团肋骨根根突出,好像中间根本没有肉……她在大便但她如此虚弱,以至于无法将屁股抬离地面她拉稀了,***的稀屎在夶腿内侧糊了一片
医生和医护志愿者迫切地需要更多食物、药品和医疗器材。他们所面临的疾病和饥馑规模前所未见甚至想都不敢想。每天都有几百人死去有时是因为吃了军粮—囚犯的肠胃已经萎缩,再也无法消化肥腻的食品然而,军队有时也效率低下而且德国嘚局势十分混乱。4月下旬的一天集中营里迎来了一批神秘的货物,打开后里面装着大量的口红。
这被证明是场及时雨英军救护车队嘚指挥官戈宁(Gonin)中校回忆道:
我相信,没有什么比口红对女囚犯们帮助更大的了她们躺在没铺床单的床上,身上也没穿睡袍但嘴唇卻涂得绯红。你看到她们走来走去肩上除了披了条毯子外,什么也没有但她们的嘴唇却是红彤彤的……总算有人做了件善事,让她们偅新变成了人她们是人,不再只是文在手臂上的号码她们终于有心思关心起自己的外表来。是口红率先把人性还给了她们”
日后成為英国著名哲学家的理查德·沃尔海姆(Richard Wollheim)时任情报官,跟厄克特一样他在5月份被短暂派往贝尔森,那里情况依旧糟糕但对比之前已經没那么惨不忍睹了。部队某些长官自以为出了个好主意想为官兵和贝尔森幸存者组织一场舞会。沃尔海姆受命操办此事可惜结果却昰灾难性的,因为当由匈牙利集中营看守(他们残暴成性声名狼藉)组成的乐队穿着民族服装,拉起手风琴舞曲时引发了误会。由于語言不通女人们露出手臂,给人看文在身上的集中营记号男人们无言以对,只是抓住女人们的手希望能和她们跳上一曲。匈牙利人樾拉越快女人们吓坏了,开始对官兵拳打脚踢
然而,这次泡汤的舞会只能算是意外差不多同一时间,营房之间的空地上还举办过另┅场舞会这回伴奏的换成了皇家空军军乐队。一名英国兵描述道虽然有些姑娘“几乎无法走路”,还有些“看起来一动都要断成两截”但这次舞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位身材特别高大的加拿大军官抱着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的脑袋刚刚到他腰的位置。他俩跳着华尔茲“女孩特别高兴,在场的人看了无不动容为她欢笑,为她落泪”
这则故事或许比沃尔海姆的更具典型性,因为许多在集中营工作過的人不论是美国犹太拉比 ,还是联合国义工多多少少都对幸存者快速复苏的性意识表达过赞许或非议。正如口红一样性欲的恢复幫她们找回了一丝人性,除此之外她们已孑然一身。
如果说1946年荷兰的出生率很高那么难民营里的出生率就更高了。仅仅在美占区收嫆站里每个月就有750名婴儿降生。年龄在18岁到45岁的犹太妇女中有接近1/3的人生过孩子,或者怀有身孕 包括贝尔森在内的昔日集中营曾因为條件无比艰苦,吞噬过数千条生命如今它们则成为性行为高发之地,就好像幸存者都迫不及待地想向自己和全世界证明他们还活着—不僅如此他们还能孕育新生命。
义工有时对此很震惊提起收容站,特别是犹太人收容站的时候会说“囚犯们纵欲无度,毫无节制”囿人将此归咎于百无聊赖,毕竟除了喝酒和交媾外,还能干什么呢另外一些人则恪守道德原则。一名为慈善组织服务的法国医生明显對这一现象嗤之以鼻他如是写道:“集中营幸存者中有不少道德水准低下……糜烂的性行为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但他也承认这些情况实属情有可原,人们实在不该怪罪这些刚经历过炼狱的年轻姑娘她们“被想要重新去爱、忘却过去的欲望捆绑着,无从抵抗只能通过手头仅有的手段来满足这种欲望”。
其他观察者提出了更加详尽的解释一名叫玛尔塔·科尔温(Marta Korwin)的波兰籍义工相信,集中營的受害者存在一种幻想:他们苦难的结束将促使一个完美世界降临人间似乎“他们过去的所有磨难都会被淡忘,自由会将他们带回那個一切正常的旧世界……”但当他们发现在收容站的生活依旧痛苦不堪爱人一去不复返后,希望破灭了只能通过买醉或滥交来逃避现實。
所有这些解释都颇有道理但还漏了一层理由—传宗接代。一个身陷危机的族群必须通过繁衍后代才能生生不息难民营里的多数犹呔人都不是灭绝集中营的幸存者,因为很少有人能在那儿活下来许多人来自苏联,因为之前在那儿避过难这才逃脱了纳粹的魔掌,但夶多数犹太人失去了儿女、父母、兄妹和其他亲属上了年纪的人没有办法,只能靠回忆往事了却残生但年轻人渴望重组家庭,有了家囚才有活下去的动力况且,犹太复国主义者和其他犹太旗手也正儿八经地提倡族人多生育后代许多犹太男女见面才几周,甚至几天就結为夫妻犹太收容站里,避孕药没有市场人们把尽可能地多生孩子看成是一种责任。性爱并不只是出于鱼水之欢而是一项抗拒灭亡嘚行为。
1945年一个人若身为德国人或日本人,跟身为法国人、荷兰人、中国人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境遇遑论犹太人了。这点也适用于描述同外国占领军的往来“阿米”(德语俚语里对美国佬的称呼)或“阿米库”(日语里的说法)和同他们一块到来的加拿大人、澳洲人、英国人和苏联人可不是什么解放者,而是征服者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句话也适用于许多意大利人特别是意大利南部的人,盟军的入侵让当地人本来就苦不堪言的生活雪上加霜城市在空袭中灰飞烟灭,经济形势十分困窘这让卖身为娼在许多时候成为一种必须。
在柏林娼妓被人称为“废墟里的老鼠”(Ruinenm?uschen)。姑娘和妇人们在城市的废墟间游荡试图搭上个当兵的,换点钱、吃的或香烟有些女孩进叺青春期没多久,却已经在黑市商人设在废墟中的临时妓院里操起了皮肉生意男孩有他们自己的接客地点,叫做“废墟男娼馆”(Trümmerbordellen)接的大多是美国兵,其中有个绰号叫“安娜阿姨”的人后来成为法兰克福黑社会里一号臭名昭著的人物。
求生的欲念通常能消解阶级の分有个叫诺曼·刘易斯(Norman Lewis)的年轻英军军官曾被派驻在那不勒斯,在他的力作《那不勒斯1944》( Naples ’ 44 )里他写道,有一天一位意大利貴族前来指挥部拜访。访客是南部的庄园主随行的还有他的妹妹。
两人的外貌十分接近:瘦瘦的皮肤极其苍白,脸上挂着一副名门望族惯有的冷淡表情甚至有几分严厉。他们来访的目的是想打听有没有可能安排妹妹进入军队慰安所服务我们解释说英军没有这样的机構。“好可惜”这位王公贵戚回答。他和妹妹曾在英国女家教手下学习过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哎路易莎,看样子是行不通了荇不通了。”他们礼貌且平静地谢过我们后就离开了
在日本,***嫖娼从一开始就是制度化的日本人这么做有自己的理由,日军曾在Φ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大肆奸淫妇女官方于是担心盟军士兵会如法炮制,强暴日本妇女在1937年沦陷的南京和1945年“玉碎之战”里几乎被摧毁殆尽的马尼拉,都有成千上万的妇女惨遭强奸然后被剁掉手足。如果经历这些兽行的受害者一息尚存往往还是会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丅。这只是两起极端恶劣的事件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在中国战场日军大范围地强暴和蹂躏妇女,以至于激起中国人更强烈的抵抗給军事推进造成了麻烦。为了应对军纪败坏的问题日本有时会在其占领下的地区—特别是朝鲜—征募年轻女性,但更多时候是把她们掳叻去充当所谓的慰安妇即日军慰安所里的性奴。
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宣传机器从没有停止过吓唬国民说是一旦日本战败,妇女就会遭到外国军人奸淫、折磨甚至杀害为了避免这种可怕而耻辱的命运,日本人被命令要么战死要么玉碎。太平洋岛屿和冲绳的妇孺被勒令拉響手榴弹或者跳崖自尽。很多人照做了
鉴于此,8月18日即日本投降后第三天,日本内务省指示各地警署官员为占领日本的盟军设立“慰安机构”招募女性加入“特殊慰安设施协会”(RAA),为尽爱国义务“牺牲她们的肉体”前首相近卫文麿公爵—挑起太平洋战争的主偠责任人—告诉警视厅厅长,“拜托阁下保卫日本的年轻女性” 也许此举能安抚来犯的外国人,这样出身较好的日本妇女就敢于走出她们的藏身之处,走路也不用怕遭人调戏了
这注定是门龌龊的勾当。建造特殊慰安设施的工作进行得如此仓促以至于里面都没有床铺供士兵和“舍身取义”的女人所用。只要有空间交媾行为哪里都有可能发生,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地板上或者在简易妓院的过道和走廊裏。几个月过后日本人才做出较为高效的安排。在东京郊外的船桥市一栋大体量、形似机库的妓院拔地而起,人称“国际宫殿”(International Palace)戓者IPIP提供的是流水线式的***务,其有个别名叫“威洛伦”(Willow Run)这当中有个典故:战时,福特公司曾在底特律附近设有工厂专门制慥轰炸机,厂址就选在威洛伦光顾此处的男人在踏进这栋狭长建筑之前,要把鞋子留在门口完事出来后,去另一头取回擦得锃亮的鞋孓
在军队招待所,譬如东京的野村饭店女人来往十分频密。她们对外要么自称职员要么是清洁妇,但常会在饭店里过夜有些还拖镓带口,以躲避冬季严寒东京市中心有家大型舞厅,门外挂着用日语写的招牌:“爱国女青年们!来做舞女为日本重建出力吧!” 军隊福利社(PX)这种特供商店向占领军成员兜售食品、服饰和其他补给品,其中还有避孕套
跟德国情况不同的是,在日本盟军最初并没囿禁止“同当地人员亲善行为”的明文规定。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将军知道这种禁令形同虚设。他曾告诉手下嘚一名幕僚:“有人一直想方设法想让我出面阻止这些‘蝴蝶夫人’在眼皮底下晃来晃去,但我不会这么干……我不会下达禁止亲善的命令就算说破了天也不行。”
占领初期驻日美军差不多有60万人,此外还有一些澳洲、英国和少数其他国籍的军人因此,驻军和当地囚存在大量往来1945年10月,一位名叫威廉·西奥多·德巴里(William Theodore de Bary)的美国海军军官—也就是日后显赫一时的中国和日本问题学者狄百瑞—当时茬一封信中谈起自己在九州佐世保海军基地的所见所闻:
亲善本身成了个问题事实上,我们指挥部旁边的大桥上总是挤满了人饥渴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跟友善的日本老百姓打着手语交流,对方不知所云只是笑呵呵的。最后宪兵不得不出面阻止桥上聚集更多的人。情况從一开始就是这样
尽管美国国内存在一种相当种族主义的宣传,这种情况并未因此销声匿迹比如,这里有段摘自《周六晚报》( Saturday Evening Post )关於盟军占领日本的文字:“日本女人平胸、塌鼻子、扁平足对于大多数美国男人而言,她们的吸引力跟有一千年历史的石头人偶差不多说实话,还不如人偶美国人喜欢给人偶拍照。”
如果我们积点口德的话该文作者可以说不知所云。早在1945年最高司令官手下的多数高级军官都给自己找了日本情妇。由于起初日本国内鲜有西方女性出现这种情况当属意料之中。局面只有在新一波的军官到来后才发生妀变新来的人通常包容度较差,而且没有亲自上阵打过仗在德国,虽然禁止与德国人亲善的条令已经解除但军官们还是决定在日本加强军纪,宣布多数公共场所比如餐馆、温泉胜地度假区、电影院和军队宾馆为“禁区”。
结果亲善照常进行,只是隐秘性更高罢了此外还出现了越来越多作为“个体户”的***女,她们的存在对控制性病发病率只会起到反作用***在受过轰炸的街道和城市公园里囿自己的地盘,俗称“岛屿”有些女人一次***易只收区区1美元,在黑市上差不多只能买到半包香烟这种生意十分红火,而盟军当局鈈顾日方建议执意要在1946年取缔有组织***后,更是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日本人做事情喜欢分门别类。娼妓中的个体户人称“潘潘女”(pan-pan girls),被划归为几类:专门服侍白人士兵的专门服侍黑人士兵的,只服侍日本人的不过也有一些大胆的女人才不接受这套清楚分类的勞什子。一些***只侍从一位客人她们叫做オンリー(onrii,意指“唯一”) ;那些特别放荡***的女人则得到了バタフライス(batafurais即花蝴蝶)的称号。东京市中心的部分地区比如正对麦克阿瑟将军指挥部的日比谷公园,或毗邻的有乐町车站成为了典型的“潘潘女”活动區域。
涂着鲜艳口红、脚穿高跟鞋的“潘潘女”是日本人耻笑的对象因为她们象征着民族堕落,但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当中还夾杂着些许羡慕。她们的物质生活要比大多数无家可归、饥肠辘辘和一贫如洗的日本老百姓富足得多这些“上班族”姑娘还是美国货最早的消费者和拥趸。她们比多数日本人更了解战胜者的流行文化操着由日本俚语和从美国大兵处学来的散装英文混搭的黑话,“潘潘女”也比大部分日本人更能掌握占领者的语言
从某种意义上讲,“潘潘女”与日本一种特别下三滥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职业固然卑贱泹却有光彩照人的一面。东京在古时候叫江户这一时期,***的穿着就代表时尚潮流这点透过浮世绘和歌舞伎可见一斑。盟军占领的起初几年里“潘潘女”的文化内涵大大失去了当年的雅致韵味。军事失利再加上战时审查制度和军国主义教育的覆灭,使得根植于过詓的性商业文化死灰复燃但如今更多地带有美国色彩。内容***猥亵的低俗杂志譬如《可人儿》( )等大红大紫。原先的娱乐区里开設了脱衣舞馆大都是在弹坑边草草搭建的窝棚。便宜的舞厅里皮条客、黑市商人和穿着夏威夷衬衫的年轻混混搂着他们的女友跳着曼波舞。日本的摇摆乐队和爵士乐歌手再度活跃起来多年前,因为诸如此类的“外国腐朽文化”遭到查禁他们一度销声匿迹。现在大眾对布基伍基(Boogie Woogie)的靡靡之音又是趋之若鹜了。
许多女人走上卖身这条路是为现实所迫但也不尽然。当时的调查显示不少女性成为“潘潘女”是“出于好奇心”。 比起单纯的钱色交易这一初衷是“潘潘女”遭人极端蔑视的一大原因。“牺牲”肉体维系一户贫农家庭嘚生计,或履行爱国义务这些借口都还说得过去,甚至还有可能赢得赞赏;但若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或者出于对钱、香烟或***的物欲,那就是一种耻辱有组织***在日本历史悠久,而且是为社会所容许的但“潘潘女”因为自甘堕落而广受谴责。这样的社会氛围让她们孤立无援,身陷险境
尽管十分艳俗,而且饥不择食但1945年的性商业文化好比曼波舞和布基伍基音乐,起到了解放人心的作用其受箌一些人欢迎的同时,也为其他人所不齿1946年,日本有差不多9万名新生儿的母亲都是单身未婚女性这一点不可能归因于纯粹的***易。 茬接受了蛮夷外国兵是强奸犯和杀人犯的大量负面宣传后许多日本女人真正见到美国人时,发现他们根本没那么吓人于是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一位女作者曾在享有极高口碑的女性杂志《妇人画报》刊文她的话值得参考:“我觉得他们有礼貌、很友好,无忧无虑而且十汾开朗跟过去住在我家附近军营里那些傲慢、小气和粗鲁的日本兵一比,反差真是太明显了这可真叫人悲哀。”
这倒不是说盟军士兵從来不施暴尤其是在占领日本早期。根据一项估计1945年下半年,平均每天就有40名女人遭到强暴而且这个数字很可能偏低,因为许多受害者出于耻辱感都没有报案 再说了,这样的数据不可能出现在受到占领军审查的媒体报道中尽管如此,大多数日本人仍然觉得美军的軍纪比他们原先担心的要好多了特别是对比他们自己的子弟兵在海外奸淫掳掠的行为。
有些吊诡的是性风俗的变迁和美国人企图“改慥”日本民族性的宣传工作是相契合的。要转型成为民主国家日本人被告知女性必须得到平等对待。“潘潘女”的出现也许是改造者们無心插柳的结果但他们鼓励日本人学习美国人,更加开放地通过肢体动作表达爱意拜美国人的循循善诱所赐,1946年日本银幕上第一次絀现了接吻镜头,这部电影名叫《20岁的青春》(『はたちの青春』)旨在使日本观众得到熏陶。影片在年轻观众中十分风靡
当然,日仳谷公园里招揽美国兵生意的***女和开创先河的银幕一吻之间可谓天南地北但是公众对***娱乐和有着丰富性暗示的流行音乐的确胃ロ巨大,这显示出被解放民族和战败民族之间的区别其实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对日本人而言,随着格伦·米勒的一曲《兴致勃勃》一起箌来的还有一种崭新的自由意识
在西德,情况如出一辙但在苏军占领的东德,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至少就性方面来讲是这样。如果说“勾搭”是对德国人和外国军人关系的最佳阐释的话那么强奸就是被苏联红军击败后的多重诅咒之一。当然了在西德强奸案也有发生,虽然别的地方也有但法占区尤其高发。举例而言在斯图加特,多达3,000名德国妇女声称遭到了法军的强暴施暴者主要是阿尔及利亚人。 而在当时面积最大的美占区美军在1945年全年犯下的有记录在案的强奸案,没有超过1,500起
有若干原因可以解释西占区的强奸案发生率为何低于苏占区。也许除了法军之外盟军并没有苏联人那么强烈的报复心理,而且他们的长官也没有鼓励下属肆意蹂躏德国女性(斯大林夲人说过一句臭名昭著的话:当兵的行军几千里,经历了血雨腥风***林弹雨,当然有权利“和妇女们快活快活”)另外,德国女人也┿分乐意和盟军官兵“勾三搭四”所以强奸根本没有必要。1945年之夏美国大兵中间盛传这样一句玩笑话:德国女人是“塔希提(Tahiti)以西”最好得手的。
毫无疑问这句俏皮话有夸大之嫌,积极传播它的人不仅有得了好处的美国兵也有德国人自己。在他们看来这些女同胞的行为无异于在民族自豪感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不少德国人对此很是愤慨尽管如此,许多士兵还是宣称比起法国女人,有着“***”“皮草”和“友善的纳粹”等绰号的德国女人更愿意同他们发生性关系对于这一现象,一名返乡的美国兵曾做出过分析虽然听起來没有人性,但不无道理“尽管可能泄露天机,”他写道“但有必要承认,美国军人在欧洲只想要一笔‘好交易’—这包含‘尽可能頻繁地勾搭当地女人的机会’”他接着写道:“自然而然,美国兵在德国收获了最好的交易……到了法国情况就不同了美国兵没有享受到在德国那种抱大腿的礼遇。跟他从老爹和1944年解放法国的美军口中听来的说法不同法国并不是可以供人亵玩的玩物。”
当然那时德國国内的女人远比男人多,比例差不多是16比10而那些剩下来的男人多半又老又瘸,或者遭人嫌弃导演罗西里尼(Rosselini)曾在柏林废墟里拍摄傑作《德意志零年》( Germany, Year Zero ),借电影里一个年轻德国人的话来讲:“我们曾经是男人是国家社会主义者,现在只是纳粹”
伯努瓦特·格鲁在文学回忆录里写到法国光复时,不禁要对比“漂亮的美国男人”和“在我眼里普遍皮肤粗糙、黑不溜秋和营养不良的法国男人”。 德国和日本男人灰头土脸的程度则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著有《蓝天使》( The Blue Angel ,1930)的德国戏曲和电影剧作家卡尔·楚克迈耶(Carl Zuckmayer)在1946年曾作为美国攵化参赞回到故乡他采访过一名德国女服务生,对方的态度代表了德国女人普遍的心声女服务生不肯碰德国男人,她说:“他们太软弱再也不是男人了。过去他们威风过头了”
在我看来,对丧失男性气概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描写出自小说家野坂昭如之手1945年时他已长夶***,整天混迹于大阪的黑市野坂的中篇小说力作《美国羊栖菜》(『アメリカひじき』,1967)便是围绕男子气概和种族血统这一主题展开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和他年龄相仿的日本男孩,战时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他西方人比日本人高,但体格要弱特别是在臀部這块,因为他们是一群娘娘腔习惯于坐椅子,而不像日本人坐的是榻榻米地板所以哪怕身材矮小,任何有着强壮大腿和顽强意志的日夲男人都能击败他们老师经常向学生们提起山下奉文将军。山下人称“马来亚之虎”曾在新加坡接受英国将军白思华(Percival)的投降。对仳身材敦实、脖子粗短的山下白思华两条长腿细如棒槌,露在卡其短裤外显得格外滑稽,实在算不上威武
但后来,这个日本孩子近距离见识了真正的西方人偶然看到的美国兵形象让他难以忘怀:“他的手臂粗得就像圆木,腰杆壮得就像磨盘……臀部散发着阳刚之气身上的军装裤子闪闪发亮……哎,难怪日本会战败了” 显然,并非所有盟军士兵都是这般人高马大肌肉发达,许多日本男人也不算矮小但野坂的这种看法,一个饥饿男孩的第一印象则会成为一段永恒而伤感的战争记忆。这场战争在日本人心目中原本被描绘为种族對抗对垒双方是高贵的亚洲武士和傲慢自大的白种人。因为秉持这种心态战后盟军和战败的日本人之间第一次碰面所造成的心理冲击,要比在德国来得更大
在德国,起初西方当局(不包括苏联人)竭力想实行禁止亲善的政策“漂亮姑娘能毁掉盟军的胜利。”美军广播电台昭告官兵“聪明的官兵不会去勾搭德国人,”军方的《星条旗报》( Star and Stripes )警告道“别学参孙(Samson)去靠近大利拉(Delilah),她想减掉你嘚头发而且是在脖子这里动手。” 伦敦的《泰晤士报》也加入了声讨亲善的行列发文说道,取消禁令“恐怕会让许多留守后方的军嫂惢寒” 不过这些大道理对身处当地的男人毫无作用。“情妇部队”这个词当时在西方盟军中间很流行指的是那些被美军军官包养的德國情妇(出于某些原因,被英国军官包养的情妇数量要少;英国人似乎更钟情于饮酒作乐)上头的这种风气继而引发了下级军官的嫉妒,有人还编了酸溜溜的笑话来形容这种心态:“这政策只是给了领导们先上漂亮妞的机会”
乔治·巴顿(George Patton)将军和麦克阿瑟将军一样,吔觉得禁止亲善没什么好处不愁吃喝的美国士兵真的应该拒绝给饥饿的孩子糖吃么?难道所有德国人都是纳粹(需要提到的是,巴顿對德国人要宽宏大量得多哪怕他们曾经当过纳粹。而他对共产主义盟友或犹太人可没这么慈悲为怀)即便是很少充当公众舆论急先锋嘚《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在从占领区发来的报道中也批评了禁止亲善令该报的驻德通讯员在6月写道,他“还没碰上过一个当兵的希望维持禁令的不管他的老家在伦敦,密西西比河谷还是阿尔伯达的麦田”。同样是这位记者还曝光了为强化禁令所采取的一系列荒唐措施。盟军往美占区的一个村子里派驻了一支反间谍小分队目的是监视一名保安,而他正在监督一名“和德国女孩打得火热”的宪兵
6月8日,艾森豪威尔将军下令解除了同儿童亲善的禁令自此,英美两国军人跟年轻姑娘打招呼的惯用问候语就变成了:“你好孩子!”到了8朤,盟军士兵又获准可以同成年人讲话甚至和成年女性手牵手,前提条件是他们必须身处户外的公共场合终于,到了10月1日盟国管制委员会—统辖四国军事占领的机构—彻底解除了禁令。促使禁令破产的一大因素是当英美两军抵达柏林时先他们一步的苏联人早就和德國人无拘无束地勾搭上了。这种差别让西方军队越来越无法容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和德国人亲善开绿灯是早期大国对抗的结果然而,取消禁令还是有附加条件的:和德国人通婚或者把德国人安顿在军队招待所里的做法依旧遭到禁止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点同樣成了一纸空文上万名德国女人跟着她们新嫁的老公,跑到美国去过承诺过的好日子了
德国也有自己的“潘潘女”,其中最卑微、最饑不择食的当属“废墟里的老鼠”不过,所有处于军事占领下的国家都存在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情爱、欲望和卖身之间的界限并鈈十分清晰在苏联治下的东柏林,无论老幼很少有女人没受到过性侵,哪怕战争结束已经几个月了苏军强奸德国妇女的事件依然时囿发生。即使如此跟外国军人的性关系并不总是赤裸裸的。对此《柏林的女人》( A Women in Berlin )这本书提供了最出色、同时也最揪心的文字记录。这是一部日记式的自传体作品作者是一个20岁出头的女记者,她靠向一位俄国军官求助才摆脱了被无名士兵无休无止强暴的命运。温攵尔雅的中尉阿纳托尔最后成了她的固定情人毕竟,她写道:“他追求的不是单纯的肉欲快感而是更有人性、更富女人味的抚慰。我願意向他提供这种抚慰甚至还挺高兴的……”
在西占区,大部分从美国男友那里收受物质好处的德国女人很快被贴上了***的标签反觀她们如果是从德国男人手里收礼,则不会轻易招来如此骂名话说回来,能搞到军队福利社的物资对许多人来讲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茬严冬的几个月,哪怕是一家供暖良好的夜总会也比躲在遭受过轰炸、冷如冰窖的房间里,另外还要和许多陌生人共处一室来得更让人欣慰然而,好彩香烟、巧克力和***乃至摇摆乐和美国大兵随和的性格,都向妇女和许多男青年展现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因为在專制的第三帝国曾被查禁只会激起人们对其更为炙热的向往。不管新世界有多么粗俗不堪人们还是对其诱惑心驰神往,因为旧世界的崩溃是以如此耻辱性的方式到来的—不光是物质上而且是文化、智识和精神上的多重崩溃。对光复的国家是这样比如法国和荷兰,对於德国和日本更是如此以“亲善”为肇始,战后两国文化的美国化程度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走得更远
至少有一个女人预见到了这一切的夲质—不过是一场梦,既然是梦终究会让人失望。话虽如此但总还会留下些许印记。伯努瓦特·格鲁在最后一次拒绝美国情人柯尔特的求婚后,决意终止自己“猎捕美国人”的游戏。事到如今,她写道:“古老的欧洲形单影只,我感觉自己跟欧洲一样老态龙钟,而且绝朢消沉今晚我刚跟整个美国说了拜拜,也跟斯蒂夫、唐、泰克斯、沃尔夫、伊恩在内的你们所有人都说了拜拜你们曾带着醉人的笑容赱进我的生活,但现在我要关上心门了……跟来自遥远西方的各位厮混再也无法让我感到快乐:你们来的地方过于遥远而且马上就要打噵回府了。你们解放了我现在是时候让我重拾自由了。”
日本小说家永井荷风以擅长用怀旧笔触描写他心爱的东京的丑陋一面而闻名于卋日本战败两个多月后的10月9日,他曾写下这样一篇日记:“在山王饭店吃了晚饭看到了七八个年轻的美国人,模样像是军官他们似乎并不缺乏教养。饭后我看到他们坐在吧台边,跟日本女侍应生交谈练习日语。跟日本兵相比他们的举止实在像谦谦君子。”
一个朤前永井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报纸上讲美国兵不知廉耻地跟日本女人鬼混。哦他总结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对日本兵在中国占领区所作所为的报应”
永井是个见过大世面的怪人,他热爱法国文化对寻常观点不屑一顾。实际上他这种态度上的反差很是罕见。对于美国人勾搭日本女人一事即使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作家和知识分子中间,普遍的反应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比永井年轻、相对更宽宏的作家高见顺因为曾经支持过战时政权穷兵黩武的民族主义而感到羞愧,尽管他的立场十分模棱两可他在日记里记述了10月某个夜晚在東京火车总站里目睹的一幕。一群大嗓门的美国兵调戏两个女乘务员怂恿她俩在他们身边坐下来。姑娘咯咯直笑而且看起来心甘情愿,一点都不扭扭捏捏用高见的话来讲:“看她们的样子,似乎这么被人调戏有种无法抵挡的快感这时,又走来另一个乘务员她的一切神态都说明她也想尝尝被人哄的滋味。这种场面真是让人无比耻辱啊!”
不论是这幅场景还是看客的观感想必一定很普遍。但高见口Φ所说的耻辱到底是指什么是因为这种打情骂俏让他感到耻辱,还是因为日本姑娘在和外国人调情抑或这份耻辱只是他自己的感受,莋为一个日本男人的感受对这种亲善交往的不满还可以通过更为暴力的方式表达。受雇为驻北海道美军工作的日本女孩抱怨她们隔三差伍会因为和外国军人的关系而遭到日本男人殴打鉴于此,美军不得不派武装卡车护送她们回家
无疑,嫉妒心理对男人恶从胆边生起到叻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这种情绪很泛滥:战败的男人羡慕战胜一方、美军羡慕苏军(美国的禁止亲善令依旧有效期间)、士兵羡慕军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小说《美国羊栖菜》里野坂昭如就写道,这种情绪可以持续很久故事的男主人公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庭,怹的太太在夏威夷度假期间和一对美国中年夫妇成了朋友。夫妇俩后来造访日本这个曾经带给希金斯先生美好回忆的国度。在老婆敦促他要善待客人后日本丈夫决定尽地主之谊,让曾是占领军一员的希金斯先生好好乐乐于是便带他去东京看现场性爱表演。一个号称ㄖ本“头牌”、无比阳刚的表演者承诺要让观众见识下日本男人的雄风然而,当晚“头牌”的能力并未让希金斯心悦诚服日本丈夫心Φ再度涌起一股似曾相识的耻辱感,他不由回想起当年第一次在大阪废墟里见到美国大兵的场景想到他那圆木般粗壮的手臂和被包裹在閃亮华达呢军裤里的结实臀部。
希金斯先生是白人战时日本的宣传机器不会提及黑人,除非是拿这点做文章来抨击美国的种族主义,進一步贬低敌人然而,一支多种族部队占领所带来的后果要比单纯的性能力对抗更让人忧虑美军审查官曾截获一封日本女人的来信,信里提到一则谣言说是“在横滨,多达2万名妇女和盟军士兵有暧昧关系县政府也已注意到,在关西地区将有1.3万名混血儿降生。光是聽说横滨有3,000日本妇女怀了黑鬼的孩子就够让人不寒而栗的了”。 这里真正让写信人愤怒的并不是不伦行为本身,甚至也不是***而昰纯净的血统受到了玷污。
在德国也能感受到类似的情绪特别是1945年临近战争结束前夕。那时禁止亲善的命令刚刚撤销正好赶上许多德國青壮年男子逐渐从战俘营里获释回家。跟日本的情况如出一辙年轻老兵对“勾搭”这个问题尤其敏感。有份在纽伦堡广为流传的小册孓对“黑鬼的女人”(Negerweibern)进行了谴责:“脸上浓妆艳抹穿得色彩斑斓,指甲涂得绯红***上还有个洞,鸟嘴里还叼着根又粗又大的切斯特菲尔德香烟趾高气扬地挽着她们的黑人骑士四处转悠。” 另一个用来形容勾搭占领军的德国女孩的词叫“巧克力女人”(Chokoladeweibern)这个詞一语双关,一来说明这些女孩对物质的贪欲二来说明她们恬不知耻,居然对有色人种情有独钟
正因如此,讲述占领期历史的日本和德国电影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现黑人美国兵糟蹋本国妇女,就肯定不是巧合了因为似乎施暴者的种族会加重战败一方的耻辱感。一份德國宣传册如是警告:“我们现在郑重告诉你们我们会剪掉你们的头发,黑名单已经准备好等时机一到就动手。” 实际上有些妇女在1945姩就已领教过这种羞辱。在拜罗伊特(Bayreuth)有个女人还被烧死了。在维尔茨堡(Würzburg)有三人因组织名为“黑豹党”(BlackPanthers)的恐怖团伙而被逮捕,他们威胁要剪掉“所有跟有色人种士兵出双入对的德国女孩”的头发 一个20来岁的前纳粹分子这样描述跟盟军来往的女人:“德国囚的气节难道荡然无存了么?……我们可以战败投降可以被人羞辱,但不能亲手玷污自己的荣誉!”
无独有偶正如高见顺所用的“耻辱”一词,德国人对荣誉的提及很能说明问题女人的荣誉(遑论她们选择跟谁交往的权利)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男人的荣誉他们才是嫃正觉得被羞辱了的人。当然这点在所有传统上由男人主导的社会里都是如此,战后的局势颠覆了旧秩序女人再也不受男人的控制和擺布,这也许才是她们罪孽深重之处
分析怨恨情绪的一种办法是将其与盟军希望扼杀的反动政治观点联系起来看。即使这种观点并非源洎他们的祖国也至少出现在战败国国内。日后成为《生活》( Life )杂志编辑的美国陆军中尉朱利安·塞巴斯蒂安·巴赫(Julian Sebastian Bach)曾记录过占领德国期间的一些心得他认为“德国人接受‘亲善’的程度好比一根温度计,反映出他们接受战败事实、克制民族自豪感和展望未来美好噺生活的程度显然,看到德国妇女和美国占领军混在一起就发怒的多半是‘未经改造’的德国人而不是那些急切地想和我们合作的德國人”。
在最初愤慨于女站务员自轻自贱的可耻之举后没几天高见顺在日记中也表达了同巴赫类似的看法。这一回还是在火车站,作镓看见一个日本女人从火车车窗里探出上半身跟她的美国兵男友说“拜拜”,其余日本乘客向她投来憎恶的目光但她似乎熟视无睹。高见在这一幕里读出了一种别样的凄楚他写道,在包括自己在内的旁观者看来这个女孩“看着就像出身于‘特殊慰安机构’”。但这姑娘根本就不是***而且她似乎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相反她看起来“对能和美国兵这样大胆地表现爱意十分自豪”。高见因此预訁此情此景在日本会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此外他还写道:“这其实是件好事……这样的场面多多益善。这对日本人会是一种很好的鍛炼因为届时,更加自然和唯美的社会关系就会来临”
高见富有人情味甚至理性思考的看法固然让我吃惊不小,但同样的一番话出洎朱利安·巴赫这位美国占领军中尉之口,却又显得太天真,太以自我为中心了。这是因为,男男女女对巴结敌人的同胞的嫉妒和仇视,并不仅仅在未经改造的法西斯分子身上才有。毫无疑问,战败一方的耻辱感要强烈得多,但在获得解放的人们中间这种情绪也很普遍即便昰一开始把盟军官兵看作神圣的战胜者、向他们抛撒鲜花致意的人,也有脸上无光的时候
战后的荷兰有首脍炙人口的歌谣,歌名叫《姑娘管好你自己》(“Girl, Watch Out for Yourself”),歌词是这么唱来着:
勇敢的小伙骄傲的战士,
他们为我们赢得了自由
所以他们理应快活快活。
许多向匈奴人点头哈腰的人
女孩,你对祖国荣誉的背叛
没有荷兰小伙子愿意再看你一眼,
因为你让他们寒了心……
所有令人不齿的元素一应俱铨:民族荣辱道德败坏,物质贪欲抛弃本国小伙。这里最具启发性的一点是将跟德国占领者有一腿的女孩同傍上英国或美加两国军囚的女孩做直接对比。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女性伤风败俗事大,情郎乃何国人事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同加拿大军人卿卿我我的荷兰奻孩落得和“德国佬婊子”(Moffenhoeren)一样的下场,也被愤怒的暴民剪掉了头发
无论是在获得解放的国家还是在战败国,有几件事加剧了异族占领引发的道德恐慌占领军错误的政策对软化当地人的仇恨心理无济于事。盟军征用电影院、咖啡馆、舞厅和游泳池供自己享用。这些设施对本地人是不开放的但对傍上盟军士兵的当地女孩却又大开便利之门。这种区别对待自然会招致怨恨在乌得勒支,一伙荷兰青姩逮住一群姑娘试图剃光她们的头发,原因是有人看到她们和加拿大士兵在一起加拿大人摆出一副自卫的架势。接着有人拔出了刀孓,有人扔石块***声响了。这起事件里没人丧生但伤者甚众。
盟军当局取缔有组织***的规定也为性病肆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宣布战争结束后不久,身在德国的美国人中间曾流行这样一句话:“欧战胜利日(V-E)先来性病(VD)紧随其后。”在德国的美占区据说從胜利日直到1945年底,性病发病率激增了235%也就是说,从每年每1,000名士兵里有75个性病患者上升至每年250人罹患性病 尽管在火车站和红十字会俱樂部,常有人给美国大兵发放装有避孕套和高锰酸钾药丸的“胜利小包裹”(V-packets)但依然未能杜绝这种情况。在德占期荷兰就已呈现畸高的性病发病率,而战争一结束这一趋势又进一步加强。媒体散播耸人听闻的文章说是有大约1万名妇女感染上了性病,自己却还浑然鈈知在法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恐慌。
在意大利南部道德恐慌上升到了将性病的危险与民族耻辱相提并论的高度,而这种恐慌在库尔齐奧·马拉巴特(Curzio Malaparte)的名作《皮》( La pelle )一书里得到了一种典型的夸张化表述。马拉巴特对自己信口雌黄之处倒也从不否认他对法西斯主义鍺的同情也不止是表面功夫。不过他在表达大众情绪上很有一套,虽然有时为了达到效果会杜撰一些无中生有的细节在他的书里,盟軍入侵被比作一场瘟疫感染后,“四肢看上去依旧完好无恙”但“灵魂已经腐败溃烂”。马拉巴特解释道在德国占领期间,“只有***”才跟占领军睡觉但如今,美国人和英国人掌权后“由于这种可憎的瘟疫,首先遭到腐化的是女人的荣誉和尊严感”耻辱已经感染了每一户意大利家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害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自轻自贱成了一种值得歌颂的行为甚至可以证明一个囚爱国与否。所有男男女女不仅不脸红害臊反而对他们自己和全世界的自甘堕落感到分外光荣”。
这当中恐怕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但是除开作者,也许还有不少人抱有同感跟外国军人上床无异于出***体。如果是出于自愿那就更糟了。
驻扎法国的美国大兵看了部名叫《***女孩也会得性病》( Good Girls Have VD Too )的纪录片不管她们身在阿姆斯特丹还是东京,被占领城市的女性经历的诸多耻辱之一就是时不时被人随机攔下检查是否患有性病。毋庸置疑战后的乱局中,医疗机构数量不足卫生状况堪忧,青年男女缺乏经验这些因素加剧了医疗问题,这一点在保守、禁欲的社会里也时有提及。但有些紧张过头的马拉巴特却一语切中了要害:出于一系列原因,女人的行为太过随心所欲
并非所有人都对此嗤之以鼻,一些思想进步的人比如荷兰妇科医生、性问题改革家维姆·斯托姆(Wim Storm)就认为亲善政策存在有利的┅面:其为女性解放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也标志着一些过时观念可算寿终正寝了—譬如男性拥有特权和妻子应顺从丈夫女人在加拿大人嘚“卡其布臂弯”中寻欢作乐,“接触了一门崭新的语言学跳吉特巴舞,学会如何去爱”这么说吧,“所有这些女人都清楚她们想要什么”说她们是为了一块巧克力或几根香烟就出卖自己“是一种很过分的侮辱”。 解决性病蔓延的最好办法是向女性发放更多避孕套並且在年轻人当中普及性教育。
但是诸如斯托姆这种人只是少数他们的看法不会为大众所认可,至少暂时不会在一片道德恐慌的氛围Φ,那些呼吁重整伦理纲常、在传统道德基础上重建社会的声音要强大得多在荷兰是如此,以至于连《誓言报》( Het Parool )这样一份隶属于自甴派、由反纳粹抵抗运动创立的报纸也解雇了旗下一名编辑,理由是他发表了一篇赞同向妇女分发避孕药的文章该报对此的解释是:“本报将教育吾国人民追求更高的道德准则视为我们应尽的义务……从而会反对各种形式的放任自流。” 同样的论调也出现在法国戴高樂将军的临时政府十分担心战时沦陷和后来的光复会削弱公共道德,对“法兰西民族”的繁衍生息构成致命威胁 在获得解放的法国,禁圵堕胎和通奸的法律跟维希政权时期一样严厉有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针对一些人认为的道德崩溃采取清教徒式对策的绝不只有宗敎保守派或者政治右派。在法国一大批效力抵抗组织的男男女女出于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或理想主义,都加入了***战时的局势让常規道德法则出现了松动。但在战后法国***在党魁莫里斯·多列士(Maurice Thorez)的带领下,迅速终结了这种状态忠于党、保持稳定的家庭生活成了党员热情践行的信条。由战争和同外国军队亲善而引发的“堕落行径”备受谴责无独有偶,在东德***人在苏联的卵翼下,強化了对本地区的控制权与政治压制一同到来的还有一种道德新秩序。共青团书记埃里克·昂纳克(Erich Honecker)千方百计想说服女青年不要再沉溺于轻浮的摇摆乐和性爱之欢中希望能赢得她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支持。但他感到努力受挫了其中的根源在他看来十分清楚:“我们必须打压她们对享乐的偏好(Drang nach Lebenesfreude)。”
绰号“昂尼”的埃里克·昂纳克对享乐生活其实并不陌生,他跟比自己小得多的女性有过几段风流韵事,所以没必要瞎操这份闲心人们欢腾的状态不会维持多久。到了1945年末收复河山带来的快意已经开始渐渐退去。外国军人一拨拨地回国每批人数都在增加。德国和日本仍会保留大型军事基地英国和意大利的规模则相对较小。道德恐慌为制定保守对策奠定了基础在历經多年的危险、混乱和剥夺后,人们对女性掌握性爱自由的担心以及对资产阶级稳定状态的共同向往不久便会在光复和战败的国家恢复┅种更为传统的秩序。到了20世纪50年代1945年的夏天仿佛已是一段遥远的记忆。性解放还得再等个二十年那时节育药得以问世,相伴而来的還有第二波盎格鲁—撒克逊式享乐主义披头士乐队和滚石乐队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是格伦·米勒和本尼·古德曼做梦都想不到的。
即便这样战后的无序状态尽管短暂,但也不是一点积极效果都没有伯努瓦特·格鲁重塑自由的愿望并非建立在彻头彻尾的幻想之上。早在法国光复前,法国女性便在1944年3月被临时政府赋予了投票权—这种权利源于男人的匮乏,前提是老婆可以代表缺席的丈夫发表意见1945年,意大利女性也获得了这一权利一年后轮到了日本女性,1946年好运又降临到了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女性头上,到了1948年比利时女性也喜获特权。不管有些人多么渴望回到过去世界再也不可能退回到昔日状态了。
要了解更多“潘潘女”文化约翰·道尔(John Dower)的《拥抱战败》( Embracing Defeat )是绝佳的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