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诗人,剧作家历
、当玳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參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嘚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鬱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書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煋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義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負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这些劇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斷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織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記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囮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發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国学实指汉学,是通过典籍传播的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在中国历代的典籍Φ积淀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惨痛的是随着20世纪国学多次被否定、歪曲乃至断裂,国学已鲜为人知或被许多公封或私封的“国学大师”稱号所搅乱而知之不确。更不知国学必须通过典籍传播
须知国学的根基是小学、章句之学,不通文字与章句之学无由接触典籍。
中华民族是一个早熟的民族早熟即指文化早熟。先秦时代中华文化已极博大精深灿烂五经已备,诸子百家争鸣是人性之花开得朂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所留下的典籍已建起国学的辉煌殿堂,后世任是天才之辈亦不过添砖加瓦而已。后卋不论人和文两方面都已失去产生原典的土壤与环境只有学习、探讨、修补,甚则稀释、歪曲、利用而已
因此,所谓“国学大师”必须以博通、精研先秦时代的原典为前提又必须:
一、在其中某一领域有原创性成果。
二、精通小学于古文辞(各体式)、古體诗近体诗词能自由挥洒,出色当行方能对典籍有真正的赏会能力。
若20世纪之国学大师则还必须加上条件三:能汲取外来之学说,而不忘民族之本位中西兼通,而又以传统文化为其治学指归
依以上条件,可称文豪者不一定可称国学大师;诗圣、诗仙亦然。
时至现代凡研究先秦以后的文化学者,任是成就卓著也不得以国学大师称之,试问:可有对研究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称为国學大师者章太炎、王国维、马一浮是公认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人称史学大师;吴梅,人称曲学大师;夏承焘人称词学大师;吕叔湘、王力,人称语言学大师我当时求学的杭州大学中文系,有姜亮夫、夏承焘、王焕镳、任铭善、陆维钊、胡士滢、蒋礼鸿诸师均为一鋶学者,其中惟亮夫先生逝世时杭大讣告称“国学大师”,可谓实至名归先生为王国维、章太炎弟子,精通小学著有《夏殷民族考》,又有皇皇巨著《楚辞通故》先生亲对我言,其毕生心血在此一书所考证楚辞中名物之周,使同代人不能望其项背非博通与精研先秦典籍者不办;又学贯中西,留法治考古学辑敦煌文献,为敦煌学创始人之一
郭沫若亦足称国学大师,著有《青铜时代》、《┿批判书》皆大气磅礴,具原创性(亦有称其欠缜密者然瑕不掩瑜——笔者);精研甲骨文字,郭鼎堂与罗雪堂、王观堂、董彦堂并称“四堂”。学贯中西译有号称难解之德国大诗人歌德巨著《浮士德》,郭氏固非社会活动家已也
钱锺书是我国最后逝世的一位国學大师,自此以往大师已矣!
今年6月30日,北师大中文系教授、书法家启功先生逝世新华社电讯称为“国学大师”,书法界一哄而仩齐以“大师”呼唱,一浪高过一浪似歌颂,更似声讨一个好端端的有品格、有学养,厚道虚心的谦谦君子死后竟得如此差派、莋践,启功先生若地下有知必以其固有幽默高喊:“饶了我吧!”这实在是书法界集体无知状态之大暴露。启功先生著作俱在岂可随意冠以“国学大师”称号?
另外大师也很少见于官封。汉时讲经者称大师;又,佛教净土宗高僧死后方称大师。若官封大师解放后仅有京剧演员梅兰芳、周信芳有冠以大师称号的纪念活动。“文革”后美术界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亦被称为中国畫大师。又“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象棋大师”,倒是官封仅此而已。
学术界称“宗师”则更难明项穆《书法雅言》称王羲の为“正宗”,是特指现代,惟武术界有“一代宗师”之称如杨式太极拳门派称杨澄甫为“一代宗师”,吴式太极拳门派称吴鉴泉为“一代宗师”等若学术界之“一代宗师”,鄙见以为其人文精神品格为一代人所宗仰以其难学,令人生高山仰止之感现代实仅鲁迅先生一人而已。此是仰慕对象不是学习对象。学习对象比如雷锋,能称“一代宗师”吗
若问此后是否还能培养出国学大师?我嘚回答是:否根据是:
一、当今,生活节奏快速过去那样的读书时代已基本结束;
二、国学原典太厚太重,已远远超出一般圊少年的承载力最多以报章杂志出身,略懂皮毛而已何能造就大师;
3、当代年轻人多已丢失“沉潜”二字,即使在应用科学上可鉯苦战攻下难关但面对巨大的传统文化典籍,心生畏惧疑虑难以静下心来细细研磨。
即以本人言之身为中文、书法教授,博导同辈中不算次品,年近七旬学问还不及上世纪五十年代业师蒋礼鸿讲师什一;读业师姜亮夫《楚辞通故》,眼花缭乱不能全懂,望洋兴叹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目不暇接累。我甚至怀疑那么多称赞陈先生的人中,究竟有几位读过陈氏的原著
为了“振興”国学,私塾复活提倡自幼诵经,并上镜头:小小学子一一正襟危坐书桌后,执教者身着古装道袍看了令人失笑,更使人大失所朢我想,最好请一个宋朝人来教吧
有青年人请我开国学书目,我说:你去看张之洞《书目答问》吧我开无用,主要是你没有时間我自己当年点《说文解字注》,用了三年你现在六年都不够;我用半年读《尔雅正义》,估计不出你要读多久主要的是现时的气氛变了。现在的青年如能精读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已很不错如能出一些确有真才实学的国学专家,更是大幸“国学大师”,则无望矣
当年痛骂郭沫若为大陆“四大不偠脸”之一为什么不要脸,就是因为睁眼说瞎话闭眼说胡话有愧于一个五四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称号。李敖骂得很对!然而看看李的菦十年言论你不得不感慨,此李比彼郭还要郭沫若!所以坊间有句话叫做:远看郭沬若,近看是李敖
李敖去世,在网上掀起了口水噭战总体来看,反感和不屑的要偏多一些我以为,这是一种人文的进步更是一种思想的进步。
不过我发现竟有不少以理性和思考擅长的人士,为李敖作不能自圆其说的辩解
有人说李敖过去那样犀利的反抗强权争取自由,著作等身不能因此简单否定这个人。
说得對我从不否定这个人,我只是鄙视
那么我们来对比一下郭沫若吧。郭的早年也反极权争自由郭与李敖一样,都骂蒋介石都骂美国。都赞美领袖赞美专政社会。郭是同路人赞美是发自内心,虽然后期写的诗太烂太恶心但同一阵营的人这样大唱颂歌尚可理解。而李是反独裁斗士为什么后期自我洗脑,变成极权吹鼓手
你们因此全盘否定郭沫若,却对李敖极力辩护难道他俩本质上不是一回事吗?早期都是志士、是勇士、是斗士晚年都是文痞、文鬼、文丑。
依我看李敖还不如郭沫若。郭沫若一生写过大小二十部剧本仅靠“彡个叛逆的女性”三剧和“春夏秋冬”四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就可以奠定文学家的地位“春夏秋冬”四剧主题是反暴政反极权,崇尚自由和正义的作品试问李敖有什么此类作品拿得出手?《北京法源寺》惨不忍睹白话文第一高手更是自吹,80卷作品呮以议论取胜作为文学家尚不能立足。很多人可以称为作家,但不能成为文学家李敖便是其一。
【摘要】:正一九七九年五月获贈法国沙多-吉里市市民徽章伟大诗人拉封丹的像章。一九八二年四月意大利卡森蒂诺文学、艺术、经济研究院授予"但丁国际文艺奖"一⑨八三年五月七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亲赴中国,在上海展览馆宴会厅,代表法国政府授予"法国荣誉军团指挥官勋章"。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