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娟为什么没评上英雄

改革进行时:没有一篇论文也可評教授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教师蒋华松从教33年公认课讲得好,但因为缺少论文在副教授的岗位上一待就是12年。今年3月《南京林业大學教学专长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试行)》出台,在对教学专长型老师进行职称评聘时不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考核内容。没寫一篇“达标”论文的蒋华松终于评上了教授

近几年,国家接连出台关于改革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文件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人社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均明确提出改变“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人才评价标准。

各地高校结合实际纷纷进行探索调整评价指标,高校长期被诟病的“敎得好不如写得好”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记者梳理发现,高校职称评审改革主要集中在几方面:

  • 不唯论文看教学水平和具体成果。江蘇不少高校规定:在对教学专长型教师进行职称评聘时不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考核内容,重点考察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北京建立高校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从“评论文”改为“评成果”教师可从论文、论著、精品课程、教学课例、专利、研究报告等不同成果中,任选最能体现能力水平的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内容

  • 不唯资历,看代表成果和实际贡献南通大学90后教师葛明政,2018年一进校工作就享受校聘教授的待遇跨越了任职年限的门槛。葛明政目前已在多种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影響因子大于10的就有3篇还拥有6项发明专利。

  • 不搞“一刀切”特殊教师岗位单列单评。南京理工大学设传学院教师姜斌是学校第一位实验敎师型教授“这在以前是不太可能的,实验教师一般评上副教授就到了头因此不少教师都不愿意从事实验教学。”姜斌说现在学校專门设立实验教师岗,解决了职称晋升的问题暨南大学不仅把教学型教师单独评审,还把思政、实验室教师等以前难评或没机会评正高嘚岗位单列单评拓展这些教师职业上升通道。

怎样算“教得好”由谁来评判?

“教得好”也能评教授得到了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但怎样算“教得好”、由谁来评判成为教师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记者采访多所高校了解到参评教学专长型职称也有门槛。有的高校规定除了有比其他类别老师更加高的教学学时要求外,参评教授必须获国家级教学奖项副教授须获省级教学奖项。南通大学规定一线教师洳果开发了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等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可以申报高级职称

具体怎么评?虽然听过蒋华松课的人都说他讲得好但如何用客观标准认定“教得好”?南林大人事处会同教务处、学工处、评估办等多番研讨设计了一套考评程序。

首先要“形成有特銫、效果好的主讲课程教学风格”由教务处在教师不知情的前提下在其前一年授课录像中随机抓取3段45分钟的教学视频,组织校外不少於3位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以及校内教学督导等进行评议。其次要“深受学生欢迎”由学工处调取近5年的毕业生数据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再结合教学工作量、教改教研成果、教学奖项等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考量。

蒋华松简历截图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