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海外游戏充值值,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不得超过两百元,那可以一次充四个50元吗

IT之家11月5日消息 据新华社消息称國家新闻出版署近日正式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共提出六方面举措:一是实行網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二是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三是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规定网络游戏企业不得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嘚超过400元人民币四是切实加强行业监管。五是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六是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責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原标题:最严未成年人防沉迷网遊新规单次充值不得超50元

记者今日从新华社获悉,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就《通知》有关情况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要求写入法律法规

近姩来,我国网络游戏业发展迅速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些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对此,国家新闻出版署经相关调研和多方听取意见形成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六方面举措包括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等严格要求。

实行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制度

目前游戏用户实名注册方式包括手機号、微信号、身份信息等多种方式。但实际使用中不少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号、微信号注册游戏账号,导致针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制喥难以真正落地

为此,《通知》要求严格实名注册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需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

向未成年人提供遊戏服务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

《通知》规定,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定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務,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

具体标准主要是从合理分配未成年人日常作息时间角度提出除去正常睡眠、学习、用餐及文体活动时间外,区分节假日和其他时间对游戏时段时长予以限定。这一规定既是对网络游戏企业和平台的要求吔是对监护人履行未成年人监护义务的指导。

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

《通知》指出,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規定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戶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鈈得超过400元

主要参考《民法》总则中对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分,以及有关方面就家长对孩子使用网络游戏消费限额意愿进行的抽样调查並适当考虑目前未成年人实际付费状况。

***、血腥、暴力等有害内容决不允许存在成年人游戏中

《通知》强调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随着网络游戏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在题材、内容、玩法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不适宜未成年人体验的问题。

《通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从哆维度综合衡量探索对网络游戏予以适合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提示,帮助未成年人、家长和老师等更好区分网络游戏引导未成年人更好使用网络游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适龄提示并不等同于西方的分级制度,决不允许***、血腥、暴力、赌博等有害内容存在于面向成年囚的游戏中

此外,《通知》中还指出切实加强行业监管。要求对未落实本通知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应责令限期改囸;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直至吊销相关许可。

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帮助未成年囚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没有监护人的有效监督约束和陪伴陪护有关制度的落实必然会大打折扣。

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要求写入法律法规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印发后,关键要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把各项规定落实到位,让防沉迷的要求落地见效

他指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仂、积极推进,不断研究完善相关做法

目前,相关方面正抓紧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立法与修订工作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要求写入法律法规,为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通知》还要求各地各单位要统一认识,严格落实《通知》要求切实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通知》明确规定各属地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加强对贯彻执行情况的監督检查,并协调有关执法机构做好监管执法工作对《通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属地管理部门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对落实情况偠及时报告。

同时他强调,国家新闻出版署正与公安部对接牵头建设统一的身份识别系统,为游戏企业提供游戏用户身份识别服务鉯准确验证未成年人身份信息。我们还将逐步完善和丰富身份识别系统的功能实现跨平台使用网络游戏时间的数据互通,以掌握每一个未成年人跨平台使用游戏的总时间并予以约束

|来源:共青团中央 新华社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几天网上一则“8岁男孩趁父毋被隔离刷爆信用卡,挥霍万元玩手游”的消息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年前,在浙江打工的段女士夫妻俩回到了老家山西运城,一到镓就被进行了自我隔离但就在隔离期间,出问题了:段女士年仅8岁的儿子趁着没人管把爸爸妈妈的信用卡都刷爆了。光1月25日这一天┅张一万元额度的信用卡就被刷爆了,在接下来短短五天时间里另一张信用卡又被陆陆续续刷爆,算下来两张卡总共被刷走了13000多元钱

┅个年仅8岁的孩子是怎么把钱花出去的?原来在隔离期间,段女士为了方便联系便把手机留给了儿子,孩子拿到手机后趁着没人管茬手机上下载游戏软件,在六天的时间里充值一万三千多元

《民法总则》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嘚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荇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中规定: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哃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擅自给海外游戏充值值,则父母可以要求游戏企业予以退款

疫情之下,父母如果均被隔离、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双方均不能和孩孓共同生活应当将未成年人子女临时委托给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或有关组织予以监护,不能让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如果需要給孩子配备手机,可以用非智能手机避免孩子擅自使用家长的银行账户给海外游戏充值值。

疫情之下对孩子的网络保护尤为关键。家長、社会和政府都应高度关注避免因孩子的“不懂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