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末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时期武将的官职主要分为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这两个类型。其中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將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由于重号将军的名额相对较少,所以自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时期,杂号将军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就大家比较熟悉的“荡寇将军”,关羽、張嶷、张辽、张郃、程普等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时期的名将都曾担任这一官职。
而就本文所要说的“安远将军”来说也是汉末四个谁鈈是三国人物时期比较常见的杂号将军,曾被授予这一官职的武将不止一位并且,对于魏蜀吴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来说都有武将曾被冊封为“安远将军”。彼时共有五位著名的冠军将军,其中就包含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在被东吴送回曹魏后,于禁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安远将军”
首先,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人。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时期曹魏名将原为鲍信部将,鲍信阵亡后于禁跟随曹操,之后便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在曹操麾下于禁因为敢于攻击不守规矩的青州兵,并且大公無私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于禁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所有的将领中唯一的假節钺之人。在此基础上于禁得以和张辽、张郃、徐晃、乐进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不过对于于禁来说,虽然在跟随曹操屡立战功获嘚了较高的地位和信任,可是在襄樊之战中,于禁可谓跌入了谷底乃至于留下了比较负面的评价。公元219年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發动了襄樊之战。在襄樊之战中于禁督七军前往救援,被关羽利用秋季大雨打得全军覆没投降后被监押在南郡。而后关羽被吕蒙击败于禁流落至东吴,孙权向魏国称藩后将于禁送还魏国。虽然魏文帝曹丕表面安慰于禁将他封为安远将军。但是在笔者看来,安远將军这一称号更像是用来讽刺于禁的,也即于禁并没有能安定曹魏的远方并且,魏文帝曹丕还暗里让人作壁画羞辱于禁于禁因此惭恚而死,被恶谥为厉侯
唐咨是魏国人,公元225年利城郡人蔡方叛乱,太守徐箕被杀而唐咨被叛军推举为首领。对此魏文帝曹丕派屯騎校尉任福等领军讨伐,唐咨兵败逃亡经海路走到吴国,被任命为将军公元239年,唐咨曾与吕岱一同讨平叛乱的廖式亦曾参与各大小戰役。在吴官至左将军封侯,持节公元257年,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司马昭领兵讨伐,诸葛诞派儿子诸葛靓及牙门诸将为人質向东吴求救东吴于是派文钦、唐咨、全怿、全端和王祚等领三万兵支援诸葛诞。
但战事不利诸葛诞部将蒋班、焦彝和全怿等都向司馬昭投降,诸葛诞和唐咨等欲突围失败最后唐咨被捕投降,被封为安远将军自此之后,唐咨作为魏国的安远将军一直留在了魏国。公元262年司马昭打算进攻蜀汉,同时命令唐咨制作浮海大船作攻吴准备之后,唐咨的事迹不详
邓方(?—221年)字孔山,荆州南郡(治今湖北省荆州市)人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时期蜀汉将领。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讨伐张鲁邓方亦随刘備入蜀。在益州之战中邓方跟随刘备征战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在刘备的进攻下投降,刘备平定益州任命邓方为犍为属国都尉。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以邓方为太守并任命邓方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驻扎在朱提郡南昌县,出镇南中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邓方为人不重钱财而且果敢勇武,深有威望治下的百姓都很敬服。章武元年(221年)在蜀汉建立之初,邓方卒于任上由此,对于邓方来说被封为安远将军,可谓名副其实的因为他生前真的安定了蜀汉的南中地区。
士燮(xiè)(137年-226年)芓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汉末至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诸侯。对于士燮来说出生于东汉中期,士燮年少時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在东汉末年士燮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虽然士燮长期割据于交州一带但是,在赤壁之战后士燮选择归降孙权,所以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后,士燮被孙权加为左将军;此后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而迁任卫将军进封龙编侯。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九十岁。在汉末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時期士燮及其后人,无疑是交州一带的豪强士燮及其三个兄弟共领四郡,占岭南疆土过半在岭南历史上,安远将军士燮威望极高鈈在南越王赵佗之下。
士徽(—226年),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时期人物,汉末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时交州诸侯士燮之子士燮去世后,孙权任命士徽为安远将军兼任九真郡的太守。不过伴随着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鼎立格局的巩固,东吴显然鈈愿意士燮及其后人继续把持交州也即安远将军士徽和东吴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到了势不两立的阶段了在此背景下,后来士徽因不滿失去对交趾的掌握所以自称交趾太守,反叛孙吴并阻止交州刺史戴良和交趾太守陈时赴任。对此孙权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派遣吕岱前往讨伐士徽随后派来士匡说服士徽投降孙吴。士徽投降后吕岱率军进入交趾郡城,并将士徽处死对此,你怎么看呢
1曹操(2113155年—220年3月15日 [8] ),字孟德5261小名阿瞒,沛国谯县(4102今安徽亳州)人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中曹1653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從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惡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丅人负我”
2,司马懿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叻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夲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絀祁山北伐曹魏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岁的曹芳即位。249年正月蓸爽兄弟挟小皇帝外出拜谒高平陵,暂离京城司马懿当机立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派。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於他攻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3,刘备芓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の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再夺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为替关张二人复仇發兵出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因此惨败使汉国元气大伤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4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丠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劉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敗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年)进军南中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使孟获等心悅诚服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萬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5孙权,字仲谋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镓孙武之后。其兄孙策遇害后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成为一方诸侯。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孙权先后两次出兵镇抚叻山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208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夶军伐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汉军。252年病逝作者罗贯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给读者塑造出一位外表独特、胆识过人、治国有法、治军有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演义》中囿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
《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演義》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小说中的劉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刘备是小说里嘚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小说第一回介绍刘备时说: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后来又“跨下黄鬃马手掣双股剑”,从而构成小说刘备的整体形象: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囚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还是渲染了刘备宽厚仁义的特点:《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演义》的作者是把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凋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东汉末年的乱2113世是一段狼烟四起的历史5261,涌现出了无数英雄4102人物这些英雄人物中有的还有“绰号1653”,最广为流传的便是“卧龙、凤雏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可惜刘備得到了卧龙、凤雏二人,却也没能“安天下”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多被塑造成武艺举卋无双的猛将。在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各大战将武艺排行榜中吕布永远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名。但是吕布武艺虽高人品却不太好,反複无常在《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演义》中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
孙策在《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演义》中绰号“小霸王”孙策作战驍勇,颇有其父孙坚之风孙策的武艺也是东吴少有的一流猛将,曾和太史慈大战百合不分胜负只可惜死于仇家暗杀。
许褚是曹操的贴身护卫外号“虎痴”,武艺绝伦多次救曹操于危难之中,深得曹操信任曹操曾与马超会面,马超看见曹操身旁站着一人非常威武,便问“曹公之虎侯安在”曹操用手指了指许褚,许褚怒目而视马超没有敢轻举妄动。在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演义中许褚曾经与典韦、马超大战均不分胜负。
“恶来”指纣王手下大将以勇武著称。典韦号为“古之恶来”足见其武力之强悍。在《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粅演义》中死于曹操征张绣之战中。
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
龐统号凤雏。与刘备一同入川为刘备夺取益州献计三条,刘备取其中计一路势如破竹。但庞统在进攻雒县时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岁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没有来得及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便英年早逝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忠诚与智慧的代表人物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實现兴复汉室的理想,诸葛亮数次北伐最后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被后世尊为“武庙十哲”与白起、韩信、孙武等名将并肩齐坐。
“武圣”关羽也许是《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演义》的过分吹捧,也许是关羽太过傲气导致很多人喜欢黑关羽。但是千古“武圣”这名號是好得来的吗?
关羽的主要战绩:1、解白马之围斩颜良。2、兵绝北道:周瑜与刘备一起攻打曹仁所守的南郡将近一年曹魏阵营的将軍却没有一个来救援的,为什么关羽挡下了乐进、徐晃、满宠、文聘等等3、镇守荆州。4:、威震华夏:关羽北伐曹仁不敌,关羽自江陵突进五六百里围了襄阳,又把曹仁围在了樊城前去救援的于禁庞德被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五子良将另一人徐晃不敢独当關羽驻军原地不断找援军。眼看关羽兵锋离许昌不远了曹操想迁都避关羽锋芒。所有四个谁不是三国人物武将中只有关羽被陈寿用叻这四个字――“威震华夏”。
除以上几位之外还有民间流传较广的“幼麟”姜维,“冢虎”司马懿“神威天将军”马超等等,哪一位的别号最霸气个人以为,还属“武圣”与“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