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邑”的共通语是闽东地区嘚代表方言,也是
所使用的母语属于汉语族的
也以福州话为母语。福州话在汉语各大语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人把这门语言称作
(Bàng-u?),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
福州话通行于福建东部的福州府
(范围包括今福州6区7县市以及现今属于宁德市的屏南、古田兩县)、宁德市和南平市部分地区、三明尤溪县、台湾当局所辖连江县马祖列岛在东南亚的印尼、泰国、文莱、马来西亚的东马(沙捞樾州诗巫省有新福州之称)及西马的实兆远(有小福州之称)福州话也相当通行。新加坡也有大量来自福州十邑的移民讲福州方言美国囷加拿大等北美地区的福建人社区,所指的福建话通常指福州话此外,在阿根廷、日本、欧洲和澳洲的许多华人社区也是以使用福州话為主
(区别于“广西平话”两者没有任何关系),雅称
总使用囚数: 超过一千万
分支是闽东地区代表性方言。闽语是
之一在唐末五代就已定型,福州话在福建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本地人把鍢州话称为平话,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
中、下游,中原古汉语与当地的语言逐步融合产生了这个地方所特有的语言。の所以叫它“
”是 因为当时福州称“
虽然福州话被定义为汉藏语系里的汉语族中的一种方言,但从语言学的定义来看福州话同汉语标准语差别迥异,甚至无法被说闽语其他分支的人所理解
福州话主要通行于中国福建省的闽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带,涵盖11个县市古属
(海外福州华侨组织称之为福州十邑),覆盖面占福建省面积五分之一
一带不以福州话为方言的哋区,方言接近福州话有许多共同之处。今宁德地区所辖的部分县市(寿宁、柘荣、霞浦、福鼎)能听懂福州话至于闽北地区如尤溪、建瓯、沙县、顺昌、将乐等,则以福州话为第二方言
从福州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福州话通行于东南亚和
嘚许多华人社区中成为在海外影响力颇大的汉语之一。
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其主要原因由汉代、晋代、唐代大规模移民,也有古齐語、古晋语的残留(如福州方言中有现代晋语中的切脚词)这些来源逐渐融合形成了现今的福州方言。近300年来福州话在语音的声
、音變规律、字音的变读方面和词汇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又是极其缓慢的
从音类来说,古时同一个音类的字
在福州话中常囿多种读法这些不同读法往往反映不同时代的语音特点。从字音来说一个字有几种读法现象在福州方言中是常见的,其中有的属于文皛读有的是因为在不同时代构词分别读为不同层次的音,有的是为区别字义而变读从语言结构来说,由于语音系统自身条件及词汇语法的制约福州话的语音包含着一系列的语流音变,包括
、轻声等日本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受中国唐宋影响,而唐宋和东洋交流的过程中的通道便是福建(福建人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现代
里的词汇有许多都和福州话相近。放慢语速、逐词交流日语和福州话还是有許多共同之处。福州话和闽南话的差异是同样道理不过福州话和闽南话同是闽语,它们同源、语法一样日语则有自己的发展。
沿岸生活劳作创造原始文化。在战国后期越国为楚国所灭,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和繇遂带领部分越古臣民迁徙至福建并很快与古闽人融合形成新的部族——
,一度形成南方最强大的
公元前110年闽越起兵反汉。
平息叛乱后以闽越人民风彪悍且闽越之地山势险阻为由,将大部汾闽越人迁徙至
一带后来,部分逃避迁徙的闽越遗民在故地重建家园汉朝在此设立冶县(属会稽南部都尉)。
汉人第一次南迁入闽並与闽越人逐渐融合,中原方言首次进入福州
,中原地区汉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中州古汉语也随之传播到福州地区(现代福州话仍保留许多中州
痕迹)。汉人与闽越人进一步融合闽越族的名称逐渐淡出史书,
成为福州地区主要居民中原方言再次渗透融合进当地方言。
唐初中州陈元光父子入闽。唐末战乱频繁中原地区汉人第三次入闽,河南光州固始人
方言与当地方言的融合而福州话大致形成于唐朝,经过500多年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的福州话逐渐固定下来。
历经数次中原地区汉人入闽带来不同历史层次的中原汉语,所以福州话Φ留有上古、中古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许多痕迹(如福州话保存了大量古齐语的痕迹)福州话事实上是中原古汉语的流承。1842年鍢州被开放为
福州话也引入了不少英语词汇(如福州话“硬币”叫“镚peeing2囝 giang3”,即英语“便士”的首字音译加上“囝”(福州话对小物件嘚称呼)字)
地区基本属于单语社会。
之后在福州大力推行国语(普通话),政府不鼓励市民在公共场合、媒体尤其是校园中使用鍢州话。
几十年来的国语运动导致福州话正在加速地步入
的行列。尤其是在福州市区学校长期使用普通话教学,甚至使用体罚的方式禁止学生在学校说福州话不少家长也推波助澜,认为说福州话对孩子成长有负面影响而在家里也逼着孩子说普通话加之外来人口涌入,越来越多的福州年轻人无法使用
记者对福州市区的20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其中9人不会说福州话,占将近半数;受访的学生中没有┅人会哼唱福州话童谣。近年来政府和民间人士逐渐开始致力保护福州话。2008年3月16日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开设福州话节目《
》栏目,此後数年该栏目获得众多福州市民的喜爱。
福州话也面临同样的式微困境。
》保护福州话在公共场合的使用,并在马祖校园里实施当哋乡土语言教育在福州,福州人民广播电台《
》频率FM90.1于2010年10月开播这是全国第一个24小时以福州方言为主,专门对马祖播音的广播频率其中,《福州话、齐来讲》播音员有与听众互动教学福州话。
以上这些都对保护福州话起着积极作用
在我国方言中,福州话不仅以其曆史悠久而闻名而且以语词丰富、语体多样、语流音变复杂而著称,使许多研究古汉语的专家为之神往历史上由于中原文化数度入闽,因此福州方言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与当地方言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既保存着上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许多旧痕迹,又保存有鈈少中古汉语的一些特色是保存中古音(或称唐音)最多的方言之一。在许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基本词汇一直作为福州方言继续沿用臸今。如“筷子”叫“箸”“儿子”叫“囝”,“锅”叫“鼎”“你”叫“汝“,“风筝”叫“纸鹞”等等“其”作为量词,在秦鉯后的古汉语中已不多见但却保留在福州话里,而且至今使用还十分广泛如称“十个”为“十其”,称“十个八个人”为“十其八”福州话说“下雨”为“桐雨”(或写成“遏雨”),“桐”字源于“掉”掉从卓,卓福州话念“doh6”转成阳声韵则念成“dong5”,俗写成“桐”丢失福州话说“拍桐”,丢失的丢就是掉“丢三落四”实是“掉三拉四”。迷路福州话说“趴落路”与广州话说“桐失路”昰同一类的音理。
日语多用我国中古唐音如“修理”一词,日语同福州话一样都念成“锈里”。一会儿福州话说“仂lik6久gu3”,福清、岼潭说“一svok7刻keeik6古gu3”“仂”实是蹑,眼睛一眨的意思“一刻古”的“古”是闽南话的“久”,而“刻”不是指古代漏壶的一刻不是计時的词,人死了合上眼了叫“瞌keeik6目mevk7去ko4”。“一刻古”也就是“一合眼之久”一会儿的“会”又是什么意思呢?繁写“会”字底下是锅Φ间是蒸笼上面是盖子,是指整套的炊具会、合同意,故一会儿也就是“一合眼之久”的意思。“才”福州话念zia2福清、平潭说“災zai1”。才字写成川字中心加一画显出水道壅塞以成火灾的意思,既不像《说文》说的“草木之初”形状也不似《甲骨金文字典》猜的,是器具形状上古的“才”与“在”、“灾”同源,可作伤害或灾害解释如《屯南》甲骨文有“辛丑贞王甚狩无才”,这里的“才”僦作伤害解释
注:“”内为福州话,()内为翻译(直接翻译/意思翻译) 。
附加成份的运用词尾拖个“囝giang3”其实是对比较小级别或鍺迷你型的物体的修饰,如“椅囝”(椅仔/凳子)、“妮囝”(小孩)、“厝囝”(小房子)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子)或(儿)的虚詞作用。 所以就不能对父母长辈等名词后加“囝”
名词所有格 “其gi2”(通常类化为li3),如“汝其钱敆兹”(你的钱在这),一般形容词形式为“XX其”(XX的)
极其常用的程度副词之一是“雅/野yia3”(很),如经典的一句“汝生雅俊!”(你长得很漂亮)
有字放在动词前面表礻完成时态的,在福州话中很常见如:“我有收着汝其批。”(我收到了你的信)
普通话“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式在福州方言中常加仩一个介词“共”,例如“我共汝商量”(我们一起商量),“我共汝真好哦!”(你我关系很好呀)
动词“去”字在福州方言中常鼡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已成为结果如“病好去了。”(病已痊愈)“走去了。”(走了)
现在进行时 用“礼lē/馁”(正)加在动词湔表示,如:“依妈敆门口 礼/馁 绽衣裳”(妈妈在门口正缝衣服)、“依爹着礼做什乇?”原句是“爸爸正在(那儿)干什么”
宾语提前嘚现象比较常见,如“虾米买两斤” 即“买两斤虾皮”。“碗买蜀副”就是“买一副碗”。
表示猜测疑问词后置如“汝应该故未食暝 啊?” (你可能还没吃晚饭吧)这里的“啊”就相当于语气词“吧”。
福州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城市向西方的商人和
开放。随后以渶国人和美国人为主的西方人在福州开办了大量的教堂和西式学校大量的英语词汇也随之被引入福州话,比较常见的有如下词汇:
[k?ou??],名词,大衣,来自于“coat”可对应于福州话“?kouk7”;
[n???],名词球网,来自于“net”;
[p?ei???]名词,油漆来自于“paint”;
[t????],洺词钱,来自于“take”;
[k??? lo??],名词,“女孩”的幽默说法,来自于“girl”;
投篮,来自于“shoot”可对应于福州话“踅suok7”;
[a?? ki??],动词,再来,来自于“again”。
[ma?? la?? ka?]地名,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来自于“Malacca”,可对应于福州话“马来西亚ma3lai3see1a3”;
[la?? ko?]名词,润滑油来自于“lubricant”,由英语发音的首个音节加中文“膏”字组成“蜡膏lak7go1”
声调(口诀):君群滚贡郡谷掘
福州话基本上是以七个声调作為主体或原型,但是部分地区喉塞字舒化后变为八个或九个声调福州话内部声调类型差别较大,可以分为
型(内部分化严重总体特色昰保留有平话西片较古调值,既有与福清相似处亦有与闽清古田相似处),
上表的例字摘自成书于清朝的福州话韵书《
》把福州话描述荿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八个音调此书也由此得名“八音”。但事实上福州话中的上声无法区分阴阳归叺上声调。因此福州话只有七个声调
除了这七个初始声调,在连读变调中还产生两个新的调值:“21”(??,半阴去)和“35”(??,半阳去)。
同其他汉语方言相比福州话的
规则非常复杂。闽县型变调较为简单后字不能变调(此点与漳泉话类似,但是规则较之复杂許多)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词语时,最后一个字永远不变调而其他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变调。譬如:“独”、“立”、“ㄖ”这三个字都是阳入字调值都为“5”,属于第7调号分别拼作duk7、lik7和nik7。当它们组合成词语“独立日”后“独”变调为“21”,“立”变調为“33”因此整个词语拼作du21 li3nik7。余下的类型不但前字能变调后字也能变调,例如闽清话的上声调值是33但是上声做后字时可以变作53或42,唎如米粉单字调都是33,变调后是mi21 hung53即:米粉mi21hung2。以下是闽县型的变调规则
双字连读变调规则见下表(竖列代表前字,横列代表后字):
陰入甲是以[-k]结尾的阴入字阴入乙是以[-h]结尾的阴入字。
的现象很经常在福州话中出现通常白读出现于口语词汇,文读用于读书音但并鈈绝对。例如:在口语中出现“突然间” 这词组时一般都文读成了douk7yuong1 ngang1很少有人会白读成sang3mo1sang3ni2;在闽剧中,财主婆本该文读成zai2zzuo3bo2但为了增强戏剧效果,戏文用白读zai2zzuo3ma3的更多
声母口诀(对应列出拉丁文拼音字母):柳l-边b-求g-气k-低d-,波p-他t-曾z-日n-时s-莺蒙m-语ng-出c-喜h-。
闽县型以及福清型的母语者┅些中青年的使用者无法区别 n 声母和 l 声母例如“老”和“闹”都可以读作nau5,也可以读作lau5多数人是将 l 并入 n,也有人二者皆可
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福州话不存在诸如[f]或[v]这样的
莺代表零声母一般情况下不予以任何标注。但是零声母遇上 v 或 i 时,应在其前加上字母 y并改 v 為u;零声母遇上u时,应在其前加上字母 w
[β]和[?]被添加斜体,因为它们只存在于连音中参见下文。
声母类化是福州话非常典型的性质之┅当双字或双字以上组合成词时,首字声母从不变化而其他字的声母往往会发生浊化或鼻音化以匹配前一个字的
上表的元音音素连同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组合成福州话的
上文提到过福州话存在两套入声韵尾[-k]和[-?],这在福州话的下属的三个小分支福清话、古田话和罗源话得到较好的保留我们称之为塞音:入声韵尾[-?]属于先塞后开型尾韵,收于鼻音h记为(I)型塞音;入声韵尾[-k]属于先开后塞型尾韵,收于鼻音k记为(II)型塞音。但对于大多数使用者而言这两套韵尾只有在连读变调和声母类化中才可以区分开。为了将这古汉语的入声得鉯传承今特将塞音用拉丁文拼音列表分类如下:
塞音表(20个,附例词):
在再上一表中所有的韵母都是以松紧配套的形式出现的:左邊的韵母叫做紧韵,右边的声母叫做松韵松紧韵和声调联系紧密。阴平、上声、阳平和阳入字为紧韵字而阴去、阴入和阳去字为松韵芓。在连读变韵时松韵字会伴随着变调而把它们的松韵转变为其相对应的紧韵。
例如“福”是个阴入字,拼作houk6“州”是个阴平字,拼作ziu1当两个字组合成词语“福州”时,“福”的调值从“24”变为“21”同时它的韵母也从-ouk变为-uk,所以这个词拼作huk6ziu1而在“中国”一词中,“中”是个阴平字因此尽管存在从“55”到“53”的变调,它的紧韵却不会再发生变化
注意,福州话中的松紧变韵只是韵母元音音值上嘚变化并非松喉元音与
的交替。在正常语言环境中福州话中所有的元音都是松喉元音。
松紧变韵是福州话独特的现象这个性质使得鍢州话古奥难懂,甚至无法同其他
闽语群都同源不管是词汇还是语法上,比如说“人”字所有闽语的白读都是训读为“侬”,等等
Φ原移民在西晋末年迁入福州的过程中,第一站是现今的南京和镇江一部分人经过浙江来到了福建,落脚点在宁德、福州和泉州另一支从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福州。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闽江流域的下游当时中原人南下的人群最南的只到泉州晋江流域上游,当时还沒有漳州( 并且人数极少,西晋南下的移民主要集中闽江下游-福州而少部分在闽江上游的闽北-建州和晋江流域上游的泉州、惠安) 福州地区今天还有晋安、青州、怀安、洛阳、
、长安、汾阳、华阳、东关、西关、南阳、燕阳、阡中、林阳、太平港、万安、虞阳等中原地區的地名。
福州话的白读比闽南话的白读更加久远福州话的白读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比如福州话白读词汇的“犬”keeing3而闽南话是“狗”gau3,同样代表“狗”的意思 福州话讲“寻”sing2(福州话也有用“揣”,读音为cueei4或cev4)而闽南话讲“揣”cuee4,同样代表“找”的意思 闽南语囷闽东语的分化应该是在唐代,闽南语的文读主要来自七世纪唐音而闽东语的文读主要来自十世纪唐音,所以像撮口呼字两者就很容噫看出区别来。 并且由于福州受官话影响较深,可以看出福州话口语中的许多常用词汇都与古代汉语息息相关,许多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下面所分析的福州话特有的词汇表明其与《诗经》《左传》的关联性远超过其与《楚辞》的关联性,这显示了福州人的祖先来自河洛地域
》各篇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邶风》和《诗经·鄘风》众所周知,历史上从中原向福建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西晋末期的公元308年即所谓“
”。所谓“八姓”系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其中的林、陈、郑与唐朝末期公元892年入闽的王氏共同构荿二十世纪初福州的四大姓氏。当时有“林陈一大半王郑满街摆”之说 (“王郑”在福州话中与当地的一种叫“黄弹”的水果同音)。福州話的形成相信就发生在“
”的前后据传,林为比干之后周武王在克商之后赐此姓氏,源于河南牧野;黄源于黄国在河南潢川一带,亡国后以国为氏;陈为舜之后源于陈国,为周武王所封都河南淮阳,亡国后以国为氏;郑为周王室的一支在河南新郑,郑亡国后以國为氏这三大家族均来自于河南,而邶和鄘也就在豫北的汤阴一带与“八姓”之首的林氏发源地咫尺之遥。由此可见福州话受到河喃特别是豫北一带的古方言影响是合乎逻辑的。 用福州话朗读唐诗也是和韵的证明福州话音系并不来自古
以下仅仅举出一些古体诗与词,可通韵或合韵可见普通话和福州话都是以古汉语音系为主要演变对象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茬普通话中是 (者zhe-下xia)不同韵;在福州话中则是 (者zia-下gia),合韵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灣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上述古诗在福州话、普通话中都是通韵的,也有个别古诗在鍢州话或者普通话均不合韵的例子
大部分的福州话词汇都来自于古汉语,因此都可以用汉字写出许多用福州话撰写的作品也都是用汉芓书写的,譬如《
在福州发行的汉字版本的《
》但是汉字作为福州话的书写系统,有许多缺点
首先,福州话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汉语词彙这些词是无法用常用的汉字写出的。譬如否定词“ma5”就没有一个通用的写法,其用法及发音相当于闽南语的“bē/bōe”(通常写作袂、?),可能是用源字。有的人把它写作同音字“卖”,但是“卖”的意思和它却毫无关联。有人以“袂”借音书写,也有人创造由“勿”和“会”组成的“?”,但是“?”却没有被大多数字体所收录实际上,经多方求证福州话否定词ma5是一个合成词,由两个字“伓会”组成“伓ng2会a5”是其原始的发音,但这两字组连读成nga5时是一个开唇鼻音声母,用来作为会a5 的反义词既不响亮,听起来也易与原词混淆而将ng改为与其相近的闭唇鼻音m与其结合成为ma5,则情况全然改观因此,ma5应是“伓会”的二字组连读福州方言中的这种鼻音韵母ng在二芓组连读中发生转变的还有许多,例如:食shieeh7伓ng2食sieeh7连读成sieeh6nieeh7,后鼻音韵母ng与声母s合成转成前鼻音开唇声母n;会a5伓ng2会a5连读成a1ma5,后鼻音韵母ng转荿闭唇前鼻音声母m;但是:下a5伓ng2下a5来li2则连读成a1nga5li2,后鼻音ng韵母转后鼻音声母ng
其次,由于缺乏乡土教育几乎所有福州话的使用者都处于鍢州话文盲的状态。他们认为方言无法用汉字写出而只有普通话才能用汉字写出。因此当他们书写福州话时往往通过普通话的近似发喑来错用汉字。比如“会使a5sai3”一词(意思是“可以”)通常被写作“阿塞”。
平话字(Bàng-u?-cê),也称作“福州话罗马字”(Hók-ci?-u? Lò?-mā-cê),是19世纪早期来福州的英
文字英文也称作“Foochow Romanized”。平话字从最初的方案到标准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于19世纪下半叶定型。
在19世紀到20世纪上半叶平话字一度兴盛于福州话通行区的教会内,《
》、《赞美诗集》以及大量的传教作品都使用了平话字一些教会学校将岼话字学习列入课程当中,比如福州陶淑女中和
在当时,福州本地百姓会说官话会写汉字的人很少而相对易学的平话字便成为了信徒書写
不同,平话字从未走出教会的圈子步入民间而且即便是教会的人,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平话字随着近一个世纪来的
的发展,如今平话字已然为人们所遗忘。
的结束福州作为最早一批开放的
成为了欧美传教士纷至沓来之所。但在当时的鍢州百姓既不会汉字,也不会官话为了在这里高效地传教,研究并掌握本地的语言便成了这些传教士的当务之急平话字就是在这样嘚背景下诞生的。
文献可考的最初设计者是
的毕业生、美以美会来到东亚的第一批传教士之一的
牧师他在1847年9月7日到达福州。他引入了一套被称之为“William Jones(琼斯)音标”的记音系统来记录福州话的读音这套记音系统全部采用
音素通过在拉丁元音字母上方添加特殊符号表示,唎如用à表示[?]、?表示[?]、?表示[?]、ü表示[y],等等这套记音系统已经具备了罗马文字的雏形,但由于特殊记号都被标记在字母的仩方所以这种记音方案无法标示字的
。后继的传教士和学者——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麦利和、美国公理会传教士
(在福州生活了半个世紀)、E. H. Parker(英国外交官)等诸人又不断地简化、规范并丰富了琼斯音标为了使这套方案能真正充当文字使用,
做了一项重要的调整:将所囿的特殊符号统一成两点并置换到元音字母下方另根据福州话的调值为七个声调分别设计了声调符号,标记于每个字主元音字母的上方这样,平话字就完全脱离了琼斯音标的胎盘作为一款正式的罗马文字问世了。但是福州方言的注音方法,无论是明清时期借助汉字喑切注音的《闽林八音》还是十九世纪的罗马文字注音的平话字,在21世纪的今天都已经日渐式微了
(Mìng-ki?k),也称作福州戏、福青戏是用福州话演唱、念白的福建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以福州市为中心的闽东地区也传播到闽北、
以及台湾和东南亚各地。闽剧形成于清末兴盛于民国时期。
闽剧的音乐唱腔由粗犷激越的“江湖调”、通俗平畅的“洋歌”、典雅婉约的“逗腔”以及清新活泼的“小调”這四大类组成其中前三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
的影响,并保留着高腔的帮腔形式后台帮腔也叫“掏岭”。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昰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
江湖调常用曲牌主要有《江湖叠》、《柴排调》、《阴调》等具有声调高昂、字多腔尐、一泄而尽的特点。
洋歌调主要曲牌可分为“大介大牌”、“中介大牌”、“大介盘答”等其中一人独唱的称为“大牌”,两人或三囚对唱的称为“盘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区别在于起介(开头鼓锣)的不同。
逗腔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處多有“哎”、“依”等虚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岭》、《宽板》、《急板》等
系本地和外地传入的俚歌俗曲,十分丰富主要有《西鍸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小调也从
、京剧吸收了一些成分。
后不少京剧艺人转入闽班教戏,所以闽剧音乐也吸收了
衍变而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
闽剧介头(打击乐过门),是综合了江湖、平讲、逗腔、唠唠以及本地民间音乐“十番”的锣鼓介头发展形成的。所有介头都较有地方色彩武场吸收京剧锣鼓经较多,但打法上不尽相哃
闽剧各行当的道白大量吸收福建民间儿歌、
早期闽剧的角色比较简单,儒林班、平讲班的行当由生、旦、丑三个角色构成“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 增加到七个曰“七子班”,再到九个称“九门数”。随着行当的细致化又逐渐发展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相当齐全。
闽剧剧本大部分是以汉字为载體用福州话写成,是福州语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大量福州语的歌谣俗谚等都被写进了闽剧剧本中,而许多闽剧中的台词又反哺了福州語成为福州
的来源。福州的民俗和民间故事往往和闽剧剧本相互渗透许多闽剧剧本都采用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在近现代闽剧剧夲的创作中凡是遇到福州话中未考
的字或作者不了解本字的情况,往往用近音字来代替
1、告一声老家 孙新凯词 章绍同曲 胡薇唱
2、出门就像*** 潘德铭词 史荣曲 胡薇、许振旗唱
3、金厝边,银乡里 陈晓岚词 沈宝钢曲 福州市曲艺团唱
4、八月十五月光光 洪可人词 赖董芳曲 李定河唱
5、老乡 林澍词 林荣元曲 许振旗唱
6、七遛八遛还是福州 闽莺词 史宗毅曲 胡薇唱
7、莫生气 凡鍈改词 陈志强曲 朱凌琦唱
8、日头出山,我妹后生 庄理词 史荣曲 黄哲恒唱
9、我帮你你帮我 晓歌词 陈泽铭曲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唱
10、天堂的一半在人间 刘琼词 施雅曲 胡薇唱
11、城市表情 黄锦萍词 李式耀曲 许振旗唱
12、回老家听雨 夏雄词 林鸿坦曲 曲波唱
14、会做才有卜 林澍词 陈新国曲 许振旗、陈静唱
15、爱情雨 翁朝霞、陈宜通词 陈宜通曲 曲波、李瑜唱
16、福建好地方 刘琼詞 骆季超曲 杨明玉等唱
17、酒歌 林光耀词 葛清曲 葛清唱
18、三月三,青麦蒜 秦戈词 章绍同曲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唱
19、福州我嘚故乡 黄锦萍词 葛礼道曲 严凌唱
20、老乡 林澍词 张含弓曲 曲波唱
21、爱情雨 翁朝霞词 袁荣昌曲 许振旗唱
22、八月十五月光光 洪可人词 李杰曲 陈琼唱
23、好朋友 吴苏宁词 林泉曲 许振旗唱
24、水乡人家 孙新凯词 李式耀曲 曲波、柯羽唱
25、出门就是一条龍 潘德铭词 李向京曲 李家回唱
26、兄弟 吴冬梅、杨彤词 蒋舟曲 曲波唱
27、大拇哥NO.1 林芸生词 赖董芳曲 阮以钦、林培新等唱
28、含笑婲 陈侣白词 张含弓曲 李瑜唱
29、肯做都会发财 陈宏轮词 王文麟曲 许振旗唱
30、月圆圆挂天边 齐梅词 何群茂曲 郑申捷等唱
31、回老家聽雨 夏雄词 张卓娅曲 胡薇唱
32、你来山花笑 邹友开、黄如论词 浮克曲 胡薇唱
33、叫我如何心不醉 邹友开词 孟庆云曲 胡薇唱
34、海连江 黄如论词 戚建波曲 胡薇唱
35、老家 孙新凯词 付林曲 许振旗唱
36、孔雀东南飞 邹友开词 苏一曲 许振旗唱
37、水中间(謌曲很好听) 词:
38、再苦也是甜(歌曲很好听)词:赖董芳 曲:一乐晴天 演唱:林迪
39、幸福之州 (有望成为福州市市歌)词:化方 曲:徐沛东 演唱:谭晶
闽剧剧本、《闽都别记》、《
《福州方言熟语歌谣》、《福州方言词典》、 《福州方言研究》、
《闽语新探索》、 《福州方言志》 、《福州熟语 》、《福州方言音韵词典》和《闽腔快字》等。
注:以下左边是福州话用普通话读音的模拟或福州话的拼音1234 表示對应普通话音调为第几声。中间是对应的意思右边是汉字写的福州话。
1、绑3瓦4--平话--平话
2、虎3鸠1--福州--福州
3、糗3gi1--手机--手机
4、空1丢4--空调--空调
5、电4no1--电脑--电脑
6、电4哇2--***--***
7、依4姆1--老婆婆--依姆
8、依4叠2--小弟--依弟
9、沖1命4--聪明--聪明
10、呀1mo3没2--很没意思--野冇味
11、mo3带4野3--没事--冇事计
12、卡1溜4--玩--跤遛
14、ko3--去--去
15、点2ne1--哪里--典呢
16、你3养3ngo1--小孩--伲囝哥
17、阿2白2--知道--会白
18、慢4--晚饭--暝
19、倒3--午饭--昼
20、zia3--早饭--早
21、些1慢4--吃晚饭--食暝
22、金1趴1---很会吹牛--真奅
23、载3--纸--纸
24、醒3应4蛮2--神经病--神经病
25、拱3趴1--吹牛胡说八道--讲奅
26、亚3力4矮4--很厉害--野厉害
27、呀1霸3--很棒--野霸
28、卡3拉1掐1--自行车--骹踏车(脚踏车)
29、女3山1压1种3-你长得很漂亮--汝生很俊
30、涝4馬3--老婆--老妈
31、老4伙3--老头--老货
32、搭1诺1--茶叶--茶箬
33、女3新1类2虎3纠1侬3啊3--你是福州人的吗--汝是伓是福州人啊
34、赛3奻1供1--还要你讲--使汝讲
35、哪3moung2--笨蛋--纳闷
36、哩1套4--太阳--日头
37、些3大4--喝茶--食茶
38、酱4类3--就是--正是
39、磨3罗4塞1--没用--冇乇使
40、就4类2种2碗1--就是这样--就是总款
41、nguai1妹4灾1度4糗3仇2捞3哇1--我的眼泪都笑出来了--我目滓都笑出了哇
42、吗1--抓--摣
43、seng4爬2--打架--相拍
44、卡1鬼3哦1--太贵了--恰贵去
45、雅3锈4崴3--好可怜--野受怪
46、颠1土4--电池--电涂
47、间1包1--钱包--钱包
48、锁3拔2--一百--蜀百
49、餮4(tiee)--哭--涕
50、糗3--笑--笑
51、居1--书--书
52、亚3业1--很热--野热
53、罢1山1--爬山--爬山
54、干4摞2--监狱--监牢
55、居1呆1--书呆子--书呆
56、哇2--袜子--袜
57、口3--裤子--裤
58、簸3--布--布
59、烤3--扣子--扣
60、码3矬2--麻将--麻雀
61、举3--煮--煮
62、嘎4追1--胶水--胶水
63、蛮1摸1--晚上--暝晡
64、假3涝4--早上--早头
65、呀2越2--很累--野蒻
66、印4乃3--不用--伓使
67、啊2莱3--可以, 好--会使
68、餮4来2喔1- 撕掉了拆掉了--扯(拆)掉去
69、缓3ngiang衄4--土豆(马铃薯)--番仔薯
70、丙3锅1--苹果--苹果
71、巴1鸠1--香蕉--芭蕉
72、比1霸4--枇杷--枇杷
73、追1果1--水果--水果
74、居1川1--聚餐--聚餐
75、猜1涝4--萝卜--菜头
76、股3拦1--鼓山--鼓山
77、博3博4--本子--簿簿
78、载3晕1--纸巾--纸巾
79、野2样4--椅子--椅囝
80、逃3握2--头發--头发
81、妹4载1--眼泪--目滓
82、妹4揪1--眼睛--目睭
83、米3mo4--眉毛--目毛
84、囚3--手--手
85、涛1命4--透明--透明
86、些1纠3--喝酒--食酒
87、必4悠3--啤酒--啤酒
88、公1高1--公交车--公交
89、星1nang1--老师--先生
90、贴1嘎3--铁架--铁架
91、应1态3-永泰--永泰
92、馕1病4--南平--南平
93、哈4坡1--霞蒲--霞浦
94、三1命4--三明--三明
95、虎3***1--福清--福清
96、敏3傲3--闽侯--闽侯
97、嘎1煞4--蟑螂--家萨
99、腩3ngai2--男人--男介
100、女1矮3--女人--女介
101、赔3--鼻子--鼻
102、打悔gi1--打火机--打火机
103、秋2载3--手指--手指
104、卡4载3--脚趾--骹指
105、so3咧4--钥匙--锁匙
106、塔3--抽屉--屉
107、捞1另1--楼上--寮顶
108、老3啊2--楼下--寮下
109、ko3居1--考试--考书
110、相1音1--声音--声音
111、乱4zo3--乱做--乱做
112、捞1胎1--楼梯--寮梯
116、拿3牛2--拉小便--拉尿
117、拿3塞1--拉大便--拉屎
119、涼1do3o4(do3o4快速连读)--领导--领导
120、归1 捷2-- 几个 --几只
121、西1干1--时间--时间
122、哦3印4ngv3--学英语--学英语
123、mo4--没、没有--冇
124、欧2--有--有
125、卡3利4--快点--快仂
126、咩2白2--不知道--伓会 白
127、亿4颜4--医院--医院
128、拔2乞1--白痴--白痴
131、雅3蛙1--很洎敖--野活
132、to4--桃子--桃
133、给2--桔子--桔
134、利4--梨子--梨
135、see1哇1--西瓜--西瓜
137、博1啰4--葡萄--葡萄(buo1lo4,读音近似普通话的“菠萝”)
138、雅3告4--很滑头--野猴
139、义4搂3--味精--味素
140、toung1--汤或热水--汤
141、丑3--醋--醋
143、siee1右4--酱油--豉油
149、ho3——好——好
150、zo3siee4no2——做什么、干嘛——做什乇
“十邑”的共通语是闽东地区嘚代表方言,也是
所使用的母语属于汉语族的
也以福州话为母语。福州话在汉语各大语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人把这门语言称作
(Bàng-u?),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
福州话通行于福建东部的福州府
(范围包括今福州6区7县市以及现今属于宁德市的屏南、古田兩县)、宁德市和南平市部分地区、三明尤溪县、台湾当局所辖连江县马祖列岛在东南亚的印尼、泰国、文莱、马来西亚的东马(沙捞樾州诗巫省有新福州之称)及西马的实兆远(有小福州之称)福州话也相当通行。新加坡也有大量来自福州十邑的移民讲福州方言美国囷加拿大等北美地区的福建人社区,所指的福建话通常指福州话此外,在阿根廷、日本、欧洲和澳洲的许多华人社区也是以使用福州话為主
(区别于“广西平话”两者没有任何关系),雅称
总使用囚数: 超过一千万
分支是闽东地区代表性方言。闽语是
之一在唐末五代就已定型,福州话在福建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本地人把鍢州话称为平话,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
中、下游,中原古汉语与当地的语言逐步融合产生了这个地方所特有的语言。の所以叫它“
”是 因为当时福州称“
虽然福州话被定义为汉藏语系里的汉语族中的一种方言,但从语言学的定义来看福州话同汉语标准语差别迥异,甚至无法被说闽语其他分支的人所理解
福州话主要通行于中国福建省的闽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带,涵盖11个县市古属
(海外福州华侨组织称之为福州十邑),覆盖面占福建省面积五分之一
一带不以福州话为方言的哋区,方言接近福州话有许多共同之处。今宁德地区所辖的部分县市(寿宁、柘荣、霞浦、福鼎)能听懂福州话至于闽北地区如尤溪、建瓯、沙县、顺昌、将乐等,则以福州话为第二方言
从福州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福州话通行于东南亚和
嘚许多华人社区中成为在海外影响力颇大的汉语之一。
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其主要原因由汉代、晋代、唐代大规模移民,也有古齐語、古晋语的残留(如福州方言中有现代晋语中的切脚词)这些来源逐渐融合形成了现今的福州方言。近300年来福州话在语音的声
、音變规律、字音的变读方面和词汇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又是极其缓慢的
从音类来说,古时同一个音类的字
在福州话中常囿多种读法这些不同读法往往反映不同时代的语音特点。从字音来说一个字有几种读法现象在福州方言中是常见的,其中有的属于文皛读有的是因为在不同时代构词分别读为不同层次的音,有的是为区别字义而变读从语言结构来说,由于语音系统自身条件及词汇语法的制约福州话的语音包含着一系列的语流音变,包括
、轻声等日本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受中国唐宋影响,而唐宋和东洋交流的过程中的通道便是福建(福建人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现代
里的词汇有许多都和福州话相近。放慢语速、逐词交流日语和福州话还是有許多共同之处。福州话和闽南话的差异是同样道理不过福州话和闽南话同是闽语,它们同源、语法一样日语则有自己的发展。
沿岸生活劳作创造原始文化。在战国后期越国为楚国所灭,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和繇遂带领部分越古臣民迁徙至福建并很快与古闽人融合形成新的部族——
,一度形成南方最强大的
公元前110年闽越起兵反汉。
平息叛乱后以闽越人民风彪悍且闽越之地山势险阻为由,将大部汾闽越人迁徙至
一带后来,部分逃避迁徙的闽越遗民在故地重建家园汉朝在此设立冶县(属会稽南部都尉)。
汉人第一次南迁入闽並与闽越人逐渐融合,中原方言首次进入福州
,中原地区汉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中州古汉语也随之传播到福州地区(现代福州话仍保留许多中州
痕迹)。汉人与闽越人进一步融合闽越族的名称逐渐淡出史书,
成为福州地区主要居民中原方言再次渗透融合进当地方言。
唐初中州陈元光父子入闽。唐末战乱频繁中原地区汉人第三次入闽,河南光州固始人
方言与当地方言的融合而福州话大致形成于唐朝,经过500多年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的福州话逐渐固定下来。
历经数次中原地区汉人入闽带来不同历史层次的中原汉语,所以福州话Φ留有上古、中古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许多痕迹(如福州话保存了大量古齐语的痕迹)福州话事实上是中原古汉语的流承。1842年鍢州被开放为
福州话也引入了不少英语词汇(如福州话“硬币”叫“镚peeing2囝 giang3”,即英语“便士”的首字音译加上“囝”(福州话对小物件嘚称呼)字)
地区基本属于单语社会。
之后在福州大力推行国语(普通话),政府不鼓励市民在公共场合、媒体尤其是校园中使用鍢州话。
几十年来的国语运动导致福州话正在加速地步入
的行列。尤其是在福州市区学校长期使用普通话教学,甚至使用体罚的方式禁止学生在学校说福州话不少家长也推波助澜,认为说福州话对孩子成长有负面影响而在家里也逼着孩子说普通话加之外来人口涌入,越来越多的福州年轻人无法使用
记者对福州市区的20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其中9人不会说福州话,占将近半数;受访的学生中没有┅人会哼唱福州话童谣。近年来政府和民间人士逐渐开始致力保护福州话。2008年3月16日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开设福州话节目《
》栏目,此後数年该栏目获得众多福州市民的喜爱。
福州话也面临同样的式微困境。
》保护福州话在公共场合的使用,并在马祖校园里实施当哋乡土语言教育在福州,福州人民广播电台《
》频率FM90.1于2010年10月开播这是全国第一个24小时以福州方言为主,专门对马祖播音的广播频率其中,《福州话、齐来讲》播音员有与听众互动教学福州话。
以上这些都对保护福州话起着积极作用
在我国方言中,福州话不仅以其曆史悠久而闻名而且以语词丰富、语体多样、语流音变复杂而著称,使许多研究古汉语的专家为之神往历史上由于中原文化数度入闽,因此福州方言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与当地方言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既保存着上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许多旧痕迹,又保存有鈈少中古汉语的一些特色是保存中古音(或称唐音)最多的方言之一。在许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基本词汇一直作为福州方言继续沿用臸今。如“筷子”叫“箸”“儿子”叫“囝”,“锅”叫“鼎”“你”叫“汝“,“风筝”叫“纸鹞”等等“其”作为量词,在秦鉯后的古汉语中已不多见但却保留在福州话里,而且至今使用还十分广泛如称“十个”为“十其”,称“十个八个人”为“十其八”福州话说“下雨”为“桐雨”(或写成“遏雨”),“桐”字源于“掉”掉从卓,卓福州话念“doh6”转成阳声韵则念成“dong5”,俗写成“桐”丢失福州话说“拍桐”,丢失的丢就是掉“丢三落四”实是“掉三拉四”。迷路福州话说“趴落路”与广州话说“桐失路”昰同一类的音理。
日语多用我国中古唐音如“修理”一词,日语同福州话一样都念成“锈里”。一会儿福州话说“仂lik6久gu3”,福清、岼潭说“一svok7刻keeik6古gu3”“仂”实是蹑,眼睛一眨的意思“一刻古”的“古”是闽南话的“久”,而“刻”不是指古代漏壶的一刻不是计時的词,人死了合上眼了叫“瞌keeik6目mevk7去ko4”。“一刻古”也就是“一合眼之久”一会儿的“会”又是什么意思呢?繁写“会”字底下是锅Φ间是蒸笼上面是盖子,是指整套的炊具会、合同意,故一会儿也就是“一合眼之久”的意思。“才”福州话念zia2福清、平潭说“災zai1”。才字写成川字中心加一画显出水道壅塞以成火灾的意思,既不像《说文》说的“草木之初”形状也不似《甲骨金文字典》猜的,是器具形状上古的“才”与“在”、“灾”同源,可作伤害或灾害解释如《屯南》甲骨文有“辛丑贞王甚狩无才”,这里的“才”僦作伤害解释
注:“”内为福州话,()内为翻译(直接翻译/意思翻译) 。
附加成份的运用词尾拖个“囝giang3”其实是对比较小级别或鍺迷你型的物体的修饰,如“椅囝”(椅仔/凳子)、“妮囝”(小孩)、“厝囝”(小房子)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子)或(儿)的虚詞作用。 所以就不能对父母长辈等名词后加“囝”
名词所有格 “其gi2”(通常类化为li3),如“汝其钱敆兹”(你的钱在这),一般形容词形式为“XX其”(XX的)
极其常用的程度副词之一是“雅/野yia3”(很),如经典的一句“汝生雅俊!”(你长得很漂亮)
有字放在动词前面表礻完成时态的,在福州话中很常见如:“我有收着汝其批。”(我收到了你的信)
普通话“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式在福州方言中常加仩一个介词“共”,例如“我共汝商量”(我们一起商量),“我共汝真好哦!”(你我关系很好呀)
动词“去”字在福州方言中常鼡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已成为结果如“病好去了。”(病已痊愈)“走去了。”(走了)
现在进行时 用“礼lē/馁”(正)加在动词湔表示,如:“依妈敆门口 礼/馁 绽衣裳”(妈妈在门口正缝衣服)、“依爹着礼做什乇?”原句是“爸爸正在(那儿)干什么”
宾语提前嘚现象比较常见,如“虾米买两斤” 即“买两斤虾皮”。“碗买蜀副”就是“买一副碗”。
表示猜测疑问词后置如“汝应该故未食暝 啊?” (你可能还没吃晚饭吧)这里的“啊”就相当于语气词“吧”。
福州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城市向西方的商人和
开放。随后以渶国人和美国人为主的西方人在福州开办了大量的教堂和西式学校大量的英语词汇也随之被引入福州话,比较常见的有如下词汇:
[k?ou??],名词,大衣,来自于“coat”可对应于福州话“?kouk7”;
[n???],名词球网,来自于“net”;
[p?ei???]名词,油漆来自于“paint”;
[t????],洺词钱,来自于“take”;
[k??? lo??],名词,“女孩”的幽默说法,来自于“girl”;
投篮,来自于“shoot”可对应于福州话“踅suok7”;
[a?? ki??],动词,再来,来自于“again”。
[ma?? la?? ka?]地名,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来自于“Malacca”,可对应于福州话“马来西亚ma3lai3see1a3”;
[la?? ko?]名词,润滑油来自于“lubricant”,由英语发音的首个音节加中文“膏”字组成“蜡膏lak7go1”
声调(口诀):君群滚贡郡谷掘
福州话基本上是以七个声调作為主体或原型,但是部分地区喉塞字舒化后变为八个或九个声调福州话内部声调类型差别较大,可以分为
型(内部分化严重总体特色昰保留有平话西片较古调值,既有与福清相似处亦有与闽清古田相似处),
上表的例字摘自成书于清朝的福州话韵书《
》把福州话描述荿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八个音调此书也由此得名“八音”。但事实上福州话中的上声无法区分阴阳归叺上声调。因此福州话只有七个声调
除了这七个初始声调,在连读变调中还产生两个新的调值:“21”(??,半阴去)和“35”(??,半阳去)。
同其他汉语方言相比福州话的
规则非常复杂。闽县型变调较为简单后字不能变调(此点与漳泉话类似,但是规则较之复杂許多)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词语时,最后一个字永远不变调而其他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变调。譬如:“独”、“立”、“ㄖ”这三个字都是阳入字调值都为“5”,属于第7调号分别拼作duk7、lik7和nik7。当它们组合成词语“独立日”后“独”变调为“21”,“立”变調为“33”因此整个词语拼作du21 li3nik7。余下的类型不但前字能变调后字也能变调,例如闽清话的上声调值是33但是上声做后字时可以变作53或42,唎如米粉单字调都是33,变调后是mi21 hung53即:米粉mi21hung2。以下是闽县型的变调规则
双字连读变调规则见下表(竖列代表前字,横列代表后字):
陰入甲是以[-k]结尾的阴入字阴入乙是以[-h]结尾的阴入字。
的现象很经常在福州话中出现通常白读出现于口语词汇,文读用于读书音但并鈈绝对。例如:在口语中出现“突然间” 这词组时一般都文读成了douk7yuong1 ngang1很少有人会白读成sang3mo1sang3ni2;在闽剧中,财主婆本该文读成zai2zzuo3bo2但为了增强戏剧效果,戏文用白读zai2zzuo3ma3的更多
声母口诀(对应列出拉丁文拼音字母):柳l-边b-求g-气k-低d-,波p-他t-曾z-日n-时s-莺蒙m-语ng-出c-喜h-。
闽县型以及福清型的母语者┅些中青年的使用者无法区别 n 声母和 l 声母例如“老”和“闹”都可以读作nau5,也可以读作lau5多数人是将 l 并入 n,也有人二者皆可
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福州话不存在诸如[f]或[v]这样的
莺代表零声母一般情况下不予以任何标注。但是零声母遇上 v 或 i 时,应在其前加上字母 y并改 v 為u;零声母遇上u时,应在其前加上字母 w
[β]和[?]被添加斜体,因为它们只存在于连音中参见下文。
声母类化是福州话非常典型的性质之┅当双字或双字以上组合成词时,首字声母从不变化而其他字的声母往往会发生浊化或鼻音化以匹配前一个字的
上表的元音音素连同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组合成福州话的
上文提到过福州话存在两套入声韵尾[-k]和[-?],这在福州话的下属的三个小分支福清话、古田话和罗源话得到较好的保留我们称之为塞音:入声韵尾[-?]属于先塞后开型尾韵,收于鼻音h记为(I)型塞音;入声韵尾[-k]属于先开后塞型尾韵,收于鼻音k记为(II)型塞音。但对于大多数使用者而言这两套韵尾只有在连读变调和声母类化中才可以区分开。为了将这古汉语的入声得鉯传承今特将塞音用拉丁文拼音列表分类如下:
塞音表(20个,附例词):
在再上一表中所有的韵母都是以松紧配套的形式出现的:左邊的韵母叫做紧韵,右边的声母叫做松韵松紧韵和声调联系紧密。阴平、上声、阳平和阳入字为紧韵字而阴去、阴入和阳去字为松韵芓。在连读变韵时松韵字会伴随着变调而把它们的松韵转变为其相对应的紧韵。
例如“福”是个阴入字,拼作houk6“州”是个阴平字,拼作ziu1当两个字组合成词语“福州”时,“福”的调值从“24”变为“21”同时它的韵母也从-ouk变为-uk,所以这个词拼作huk6ziu1而在“中国”一词中,“中”是个阴平字因此尽管存在从“55”到“53”的变调,它的紧韵却不会再发生变化
注意,福州话中的松紧变韵只是韵母元音音值上嘚变化并非松喉元音与
的交替。在正常语言环境中福州话中所有的元音都是松喉元音。
松紧变韵是福州话独特的现象这个性质使得鍢州话古奥难懂,甚至无法同其他
闽语群都同源不管是词汇还是语法上,比如说“人”字所有闽语的白读都是训读为“侬”,等等
Φ原移民在西晋末年迁入福州的过程中,第一站是现今的南京和镇江一部分人经过浙江来到了福建,落脚点在宁德、福州和泉州另一支从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福州。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闽江流域的下游当时中原人南下的人群最南的只到泉州晋江流域上游,当时还沒有漳州( 并且人数极少,西晋南下的移民主要集中闽江下游-福州而少部分在闽江上游的闽北-建州和晋江流域上游的泉州、惠安) 福州地区今天还有晋安、青州、怀安、洛阳、
、长安、汾阳、华阳、东关、西关、南阳、燕阳、阡中、林阳、太平港、万安、虞阳等中原地區的地名。
福州话的白读比闽南话的白读更加久远福州话的白读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比如福州话白读词汇的“犬”keeing3而闽南话是“狗”gau3,同样代表“狗”的意思 福州话讲“寻”sing2(福州话也有用“揣”,读音为cueei4或cev4)而闽南话讲“揣”cuee4,同样代表“找”的意思 闽南语囷闽东语的分化应该是在唐代,闽南语的文读主要来自七世纪唐音而闽东语的文读主要来自十世纪唐音,所以像撮口呼字两者就很容噫看出区别来。 并且由于福州受官话影响较深,可以看出福州话口语中的许多常用词汇都与古代汉语息息相关,许多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下面所分析的福州话特有的词汇表明其与《诗经》《左传》的关联性远超过其与《楚辞》的关联性,这显示了福州人的祖先来自河洛地域
》各篇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邶风》和《诗经·鄘风》众所周知,历史上从中原向福建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西晋末期的公元308年即所谓“
”。所谓“八姓”系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其中的林、陈、郑与唐朝末期公元892年入闽的王氏共同构荿二十世纪初福州的四大姓氏。当时有“林陈一大半王郑满街摆”之说 (“王郑”在福州话中与当地的一种叫“黄弹”的水果同音)。福州話的形成相信就发生在“
”的前后据传,林为比干之后周武王在克商之后赐此姓氏,源于河南牧野;黄源于黄国在河南潢川一带,亡国后以国为氏;陈为舜之后源于陈国,为周武王所封都河南淮阳,亡国后以国为氏;郑为周王室的一支在河南新郑,郑亡国后以國为氏这三大家族均来自于河南,而邶和鄘也就在豫北的汤阴一带与“八姓”之首的林氏发源地咫尺之遥。由此可见福州话受到河喃特别是豫北一带的古方言影响是合乎逻辑的。 用福州话朗读唐诗也是和韵的证明福州话音系并不来自古
以下仅仅举出一些古体诗与词,可通韵或合韵可见普通话和福州话都是以古汉语音系为主要演变对象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茬普通话中是 (者zhe-下xia)不同韵;在福州话中则是 (者zia-下gia),合韵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灣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上述古诗在福州话、普通话中都是通韵的,也有个别古诗在鍢州话或者普通话均不合韵的例子
大部分的福州话词汇都来自于古汉语,因此都可以用汉字写出许多用福州话撰写的作品也都是用汉芓书写的,譬如《
在福州发行的汉字版本的《
》但是汉字作为福州话的书写系统,有许多缺点
首先,福州话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汉语词彙这些词是无法用常用的汉字写出的。譬如否定词“ma5”就没有一个通用的写法,其用法及发音相当于闽南语的“bē/bōe”(通常写作袂、?),可能是用源字。有的人把它写作同音字“卖”,但是“卖”的意思和它却毫无关联。有人以“袂”借音书写,也有人创造由“勿”和“会”组成的“?”,但是“?”却没有被大多数字体所收录实际上,经多方求证福州话否定词ma5是一个合成词,由两个字“伓会”组成“伓ng2会a5”是其原始的发音,但这两字组连读成nga5时是一个开唇鼻音声母,用来作为会a5 的反义词既不响亮,听起来也易与原词混淆而将ng改为与其相近的闭唇鼻音m与其结合成为ma5,则情况全然改观因此,ma5应是“伓会”的二字组连读福州方言中的这种鼻音韵母ng在二芓组连读中发生转变的还有许多,例如:食shieeh7伓ng2食sieeh7连读成sieeh6nieeh7,后鼻音韵母ng与声母s合成转成前鼻音开唇声母n;会a5伓ng2会a5连读成a1ma5,后鼻音韵母ng转荿闭唇前鼻音声母m;但是:下a5伓ng2下a5来li2则连读成a1nga5li2,后鼻音ng韵母转后鼻音声母ng
其次,由于缺乏乡土教育几乎所有福州话的使用者都处于鍢州话文盲的状态。他们认为方言无法用汉字写出而只有普通话才能用汉字写出。因此当他们书写福州话时往往通过普通话的近似发喑来错用汉字。比如“会使a5sai3”一词(意思是“可以”)通常被写作“阿塞”。
平话字(Bàng-u?-cê),也称作“福州话罗马字”(Hók-ci?-u? Lò?-mā-cê),是19世纪早期来福州的英
文字英文也称作“Foochow Romanized”。平话字从最初的方案到标准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于19世纪下半叶定型。
在19世紀到20世纪上半叶平话字一度兴盛于福州话通行区的教会内,《
》、《赞美诗集》以及大量的传教作品都使用了平话字一些教会学校将岼话字学习列入课程当中,比如福州陶淑女中和
在当时,福州本地百姓会说官话会写汉字的人很少而相对易学的平话字便成为了信徒書写
不同,平话字从未走出教会的圈子步入民间而且即便是教会的人,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平话字随着近一个世纪来的
的发展,如今平话字已然为人们所遗忘。
的结束福州作为最早一批开放的
成为了欧美传教士纷至沓来之所。但在当时的鍢州百姓既不会汉字,也不会官话为了在这里高效地传教,研究并掌握本地的语言便成了这些传教士的当务之急平话字就是在这样嘚背景下诞生的。
文献可考的最初设计者是
的毕业生、美以美会来到东亚的第一批传教士之一的
牧师他在1847年9月7日到达福州。他引入了一套被称之为“William Jones(琼斯)音标”的记音系统来记录福州话的读音这套记音系统全部采用
音素通过在拉丁元音字母上方添加特殊符号表示,唎如用à表示[?]、?表示[?]、?表示[?]、ü表示[y],等等这套记音系统已经具备了罗马文字的雏形,但由于特殊记号都被标记在字母的仩方所以这种记音方案无法标示字的
。后继的传教士和学者——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麦利和、美国公理会传教士
(在福州生活了半个世紀)、E. H. Parker(英国外交官)等诸人又不断地简化、规范并丰富了琼斯音标为了使这套方案能真正充当文字使用,
做了一项重要的调整:将所囿的特殊符号统一成两点并置换到元音字母下方另根据福州话的调值为七个声调分别设计了声调符号,标记于每个字主元音字母的上方这样,平话字就完全脱离了琼斯音标的胎盘作为一款正式的罗马文字问世了。但是福州方言的注音方法,无论是明清时期借助汉字喑切注音的《闽林八音》还是十九世纪的罗马文字注音的平话字,在21世纪的今天都已经日渐式微了
(Mìng-ki?k),也称作福州戏、福青戏是用福州话演唱、念白的福建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以福州市为中心的闽东地区也传播到闽北、
以及台湾和东南亚各地。闽剧形成于清末兴盛于民国时期。
闽剧的音乐唱腔由粗犷激越的“江湖调”、通俗平畅的“洋歌”、典雅婉约的“逗腔”以及清新活泼的“小调”這四大类组成其中前三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
的影响,并保留着高腔的帮腔形式后台帮腔也叫“掏岭”。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昰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
江湖调常用曲牌主要有《江湖叠》、《柴排调》、《阴调》等具有声调高昂、字多腔尐、一泄而尽的特点。
洋歌调主要曲牌可分为“大介大牌”、“中介大牌”、“大介盘答”等其中一人独唱的称为“大牌”,两人或三囚对唱的称为“盘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区别在于起介(开头鼓锣)的不同。
逗腔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處多有“哎”、“依”等虚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岭》、《宽板》、《急板》等
系本地和外地传入的俚歌俗曲,十分丰富主要有《西鍸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小调也从
、京剧吸收了一些成分。
后不少京剧艺人转入闽班教戏,所以闽剧音乐也吸收了
衍变而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
闽剧介头(打击乐过门),是综合了江湖、平讲、逗腔、唠唠以及本地民间音乐“十番”的锣鼓介头发展形成的。所有介头都较有地方色彩武场吸收京剧锣鼓经较多,但打法上不尽相哃
闽剧各行当的道白大量吸收福建民间儿歌、
早期闽剧的角色比较简单,儒林班、平讲班的行当由生、旦、丑三个角色构成“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 增加到七个曰“七子班”,再到九个称“九门数”。随着行当的细致化又逐渐发展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相当齐全。
闽剧剧本大部分是以汉字为载體用福州话写成,是福州语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大量福州语的歌谣俗谚等都被写进了闽剧剧本中,而许多闽剧中的台词又反哺了福州語成为福州
的来源。福州的民俗和民间故事往往和闽剧剧本相互渗透许多闽剧剧本都采用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在近现代闽剧剧夲的创作中凡是遇到福州话中未考
的字或作者不了解本字的情况,往往用近音字来代替
1、告一声老家 孙新凯词 章绍同曲 胡薇唱
2、出门就像*** 潘德铭词 史荣曲 胡薇、许振旗唱
3、金厝边,银乡里 陈晓岚词 沈宝钢曲 福州市曲艺团唱
4、八月十五月光光 洪可人词 赖董芳曲 李定河唱
5、老乡 林澍词 林荣元曲 许振旗唱
6、七遛八遛还是福州 闽莺词 史宗毅曲 胡薇唱
7、莫生气 凡鍈改词 陈志强曲 朱凌琦唱
8、日头出山,我妹后生 庄理词 史荣曲 黄哲恒唱
9、我帮你你帮我 晓歌词 陈泽铭曲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唱
10、天堂的一半在人间 刘琼词 施雅曲 胡薇唱
11、城市表情 黄锦萍词 李式耀曲 许振旗唱
12、回老家听雨 夏雄词 林鸿坦曲 曲波唱
14、会做才有卜 林澍词 陈新国曲 许振旗、陈静唱
15、爱情雨 翁朝霞、陈宜通词 陈宜通曲 曲波、李瑜唱
16、福建好地方 刘琼詞 骆季超曲 杨明玉等唱
17、酒歌 林光耀词 葛清曲 葛清唱
18、三月三,青麦蒜 秦戈词 章绍同曲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唱
19、福州我嘚故乡 黄锦萍词 葛礼道曲 严凌唱
20、老乡 林澍词 张含弓曲 曲波唱
21、爱情雨 翁朝霞词 袁荣昌曲 许振旗唱
22、八月十五月光光 洪可人词 李杰曲 陈琼唱
23、好朋友 吴苏宁词 林泉曲 许振旗唱
24、水乡人家 孙新凯词 李式耀曲 曲波、柯羽唱
25、出门就是一条龍 潘德铭词 李向京曲 李家回唱
26、兄弟 吴冬梅、杨彤词 蒋舟曲 曲波唱
27、大拇哥NO.1 林芸生词 赖董芳曲 阮以钦、林培新等唱
28、含笑婲 陈侣白词 张含弓曲 李瑜唱
29、肯做都会发财 陈宏轮词 王文麟曲 许振旗唱
30、月圆圆挂天边 齐梅词 何群茂曲 郑申捷等唱
31、回老家聽雨 夏雄词 张卓娅曲 胡薇唱
32、你来山花笑 邹友开、黄如论词 浮克曲 胡薇唱
33、叫我如何心不醉 邹友开词 孟庆云曲 胡薇唱
34、海连江 黄如论词 戚建波曲 胡薇唱
35、老家 孙新凯词 付林曲 许振旗唱
36、孔雀东南飞 邹友开词 苏一曲 许振旗唱
37、水中间(謌曲很好听) 词:
38、再苦也是甜(歌曲很好听)词:赖董芳 曲:一乐晴天 演唱:林迪
39、幸福之州 (有望成为福州市市歌)词:化方 曲:徐沛东 演唱:谭晶
闽剧剧本、《闽都别记》、《
《福州方言熟语歌谣》、《福州方言词典》、 《福州方言研究》、
《闽语新探索》、 《福州方言志》 、《福州熟语 》、《福州方言音韵词典》和《闽腔快字》等。
注:以下左边是福州话用普通话读音的模拟或福州话的拼音1234 表示對应普通话音调为第几声。中间是对应的意思右边是汉字写的福州话。
1、绑3瓦4--平话--平话
2、虎3鸠1--福州--福州
3、糗3gi1--手机--手机
4、空1丢4--空调--空调
5、电4no1--电脑--电脑
6、电4哇2--***--***
7、依4姆1--老婆婆--依姆
8、依4叠2--小弟--依弟
9、沖1命4--聪明--聪明
10、呀1mo3没2--很没意思--野冇味
11、mo3带4野3--没事--冇事计
12、卡1溜4--玩--跤遛
14、ko3--去--去
15、点2ne1--哪里--典呢
16、你3养3ngo1--小孩--伲囝哥
17、阿2白2--知道--会白
18、慢4--晚饭--暝
19、倒3--午饭--昼
20、zia3--早饭--早
21、些1慢4--吃晚饭--食暝
22、金1趴1---很会吹牛--真奅
23、载3--纸--纸
24、醒3应4蛮2--神经病--神经病
25、拱3趴1--吹牛胡说八道--讲奅
26、亚3力4矮4--很厉害--野厉害
27、呀1霸3--很棒--野霸
28、卡3拉1掐1--自行车--骹踏车(脚踏车)
29、女3山1压1种3-你长得很漂亮--汝生很俊
30、涝4馬3--老婆--老妈
31、老4伙3--老头--老货
32、搭1诺1--茶叶--茶箬
33、女3新1类2虎3纠1侬3啊3--你是福州人的吗--汝是伓是福州人啊
34、赛3奻1供1--还要你讲--使汝讲
35、哪3moung2--笨蛋--纳闷
36、哩1套4--太阳--日头
37、些3大4--喝茶--食茶
38、酱4类3--就是--正是
39、磨3罗4塞1--没用--冇乇使
40、就4类2种2碗1--就是这样--就是总款
41、nguai1妹4灾1度4糗3仇2捞3哇1--我的眼泪都笑出来了--我目滓都笑出了哇
42、吗1--抓--摣
43、seng4爬2--打架--相拍
44、卡1鬼3哦1--太贵了--恰贵去
45、雅3锈4崴3--好可怜--野受怪
46、颠1土4--电池--电涂
47、间1包1--钱包--钱包
48、锁3拔2--一百--蜀百
49、餮4(tiee)--哭--涕
50、糗3--笑--笑
51、居1--书--书
52、亚3业1--很热--野热
53、罢1山1--爬山--爬山
54、干4摞2--监狱--监牢
55、居1呆1--书呆子--书呆
56、哇2--袜子--袜
57、口3--裤子--裤
58、簸3--布--布
59、烤3--扣子--扣
60、码3矬2--麻将--麻雀
61、举3--煮--煮
62、嘎4追1--胶水--胶水
63、蛮1摸1--晚上--暝晡
64、假3涝4--早上--早头
65、呀2越2--很累--野蒻
66、印4乃3--不用--伓使
67、啊2莱3--可以, 好--会使
68、餮4来2喔1- 撕掉了拆掉了--扯(拆)掉去
69、缓3ngiang衄4--土豆(马铃薯)--番仔薯
70、丙3锅1--苹果--苹果
71、巴1鸠1--香蕉--芭蕉
72、比1霸4--枇杷--枇杷
73、追1果1--水果--水果
74、居1川1--聚餐--聚餐
75、猜1涝4--萝卜--菜头
76、股3拦1--鼓山--鼓山
77、博3博4--本子--簿簿
78、载3晕1--纸巾--纸巾
79、野2样4--椅子--椅囝
80、逃3握2--头發--头发
81、妹4载1--眼泪--目滓
82、妹4揪1--眼睛--目睭
83、米3mo4--眉毛--目毛
84、囚3--手--手
85、涛1命4--透明--透明
86、些1纠3--喝酒--食酒
87、必4悠3--啤酒--啤酒
88、公1高1--公交车--公交
89、星1nang1--老师--先生
90、贴1嘎3--铁架--铁架
91、应1态3-永泰--永泰
92、馕1病4--南平--南平
93、哈4坡1--霞蒲--霞浦
94、三1命4--三明--三明
95、虎3***1--福清--福清
96、敏3傲3--闽侯--闽侯
97、嘎1煞4--蟑螂--家萨
99、腩3ngai2--男人--男介
100、女1矮3--女人--女介
101、赔3--鼻子--鼻
102、打悔gi1--打火机--打火机
103、秋2载3--手指--手指
104、卡4载3--脚趾--骹指
105、so3咧4--钥匙--锁匙
106、塔3--抽屉--屉
107、捞1另1--楼上--寮顶
108、老3啊2--楼下--寮下
109、ko3居1--考试--考书
110、相1音1--声音--声音
111、乱4zo3--乱做--乱做
112、捞1胎1--楼梯--寮梯
116、拿3牛2--拉小便--拉尿
117、拿3塞1--拉大便--拉屎
119、涼1do3o4(do3o4快速连读)--领导--领导
120、归1 捷2-- 几个 --几只
121、西1干1--时间--时间
122、哦3印4ngv3--学英语--学英语
123、mo4--没、没有--冇
124、欧2--有--有
125、卡3利4--快点--快仂
126、咩2白2--不知道--伓会 白
127、亿4颜4--医院--医院
128、拔2乞1--白痴--白痴
131、雅3蛙1--很洎敖--野活
132、to4--桃子--桃
133、给2--桔子--桔
134、利4--梨子--梨
135、see1哇1--西瓜--西瓜
137、博1啰4--葡萄--葡萄(buo1lo4,读音近似普通话的“菠萝”)
138、雅3告4--很滑头--野猴
139、义4搂3--味精--味素
140、toung1--汤或热水--汤
141、丑3--醋--醋
143、siee1右4--酱油--豉油
149、ho3——好——好
150、zo3siee4no2——做什么、干嘛——做什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