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失陷花石纲后窘迫到需要變卖祖传宝刀的地步。
杨志去街上卖刀遇到泼皮牛二。牛二要杨志证明定价三千贯钱的刀是宝刀杨志砍铜剁铁吹毛断发,证明了刀物囿所值
牛二又要杨志证明宝刀杀人不沾血,杨志同意拿狗试刀牛二要杨志杀人来试,两人开始发生口角之后牛二强要宝刀,两人发苼肢体冲突“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动手打杨志,杨志躲过接着,杨志“一时性起”朝牛二嗓门捅了一刀,牛二倒地杨志又上前在牛二胸脯上补了两刀,牛二挂掉
这牛二是什么人?是有名的地痞恶霸连开封府也治他不下。背后有没有保护伞《水滸》没有交代。
杨志不愧是好汉杀了人敢作敢当,立刻去官府自首同时请围观的人作见证。
杨志如实陈述了自己的杀人经过因为有主动自首的情节,免掉了杀威棒之后法医验尸,杨志被收入死牢
狱吏们知道杨志杀死的是黑恶势力牛二,同情他是条好汉没人索要賄赂,还好生照料——《水浒》里写了很多贪墨吃黑的牢头差役写到杨志这一节,我们看到小狱吏身上也有人性的光
百姓们因为杨志為民除害,替他众筹了很多生活物资
办案官员见杨志是个敢做敢当的好汉,死者牛二也无亲属将杨志判为“斗殴误伤”。
杨志得到的刑罚是:一六十天刑期。二二十脊仗。三刺配充军。四祖传宝刀作为凶器充公。
杨志刑罚既定地方好心大户为杨志众筹银两,請押解公差善待杨志
《水浒传中杨志杀死牛二》的整体基调,充满阳刚和血腥杨志杀人下狱这一节却有少见的人情味儿。
以今天的法律来看杨志判故意杀人罪也不为过:牛二仅仅是个只会斗狠耍赖的地痞,精通拳脚***棒的杨志要防身自卫一顿老拳已是绰绰有余,杨誌却拔刀捅了牛二至此最多是英雄末路生活困顿压抑之下的“激情杀人”。然而在牛二已经倒地失去反抗能力之后杨志还继续补了两刀。
大宋虽有高俅蔡京那样的“大老虎”但中下层官员并不全是糊涂。他们对正义和民意保持了基本的尊重在并不损害法律的权威前提下,做出了合乎民心的判决如果说牛二只是孤家寡人,后来武松斗杀西门庆西门大官人可不仅地方豪强,还是重要的“纳税大户”然而武松的主审官同样做了合乎民心的判决。
杀死牛二的杨志是幸运的法律兼顾了人情。倘若后来杨志没有被吴用晁盖等人做局劫了苼辰纲杨志当不至于轻易落草梁山。
林肯说: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法律用来约束和规范每个人的行为确定哪些行為正当,哪些行为不当法律维护公民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惩罚对他人正当权益造成损害的不当行为惩恶佑善和维护公义,应该是法律存在的最基础的意义
舆论不能代表法律,法律当然应该独立于舆论之外但法律作用于人,调整的是人的行为无视舆论失去人情的法律,也绝非好的法律
愿世有良法,而永无梁山
杨志杀牛二见于《水浒传中杨志杀死牛二》第十二回,以下引杨志杀牛二的事实:
牛②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
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我不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牛二爬将起来钻入杨志怀里。杨志叫道:“街坊邻舍都是证见:杨志无盘缠,自卖这口刀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街坊人都怕这牛②,谁敢向前来劝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