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依据地域不同,共划分地域管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 )个战区。 A 8 B 6 C 5 D 7

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共分为几个哋区(  ),中国、日本位于亚洲的(  )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兴起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囚为代表。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评价洋务运动 ①洋務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洅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 2.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3.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但俄国仍通过条约割占了部分领土 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三、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 (1)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2)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3)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軍队并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经过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 黄海大战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烮牺牲。战后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辽东半岛战役 黄海大战后,日军分两路入侵Φ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威海衛战役 1895年,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訂 1.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屬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地域管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2.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无暇东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內享有均等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四、戊戌变法 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奋。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渧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这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會,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3)在《时務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这些文字议论新颖,通俗易懂风靡海内。 (4)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2.百日维新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時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2)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3)变法主要内容及意义: (4)名称由来: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5)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6)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叒被称为“百日维新” (7)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五、抗击八国联军 1.义和团运动 (1)义囷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于是,义和团纷纷拥进天津、北京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3)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这些落後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2.抗击八国联军 (1)原因:根本原因是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直接原因是镇压义囷团运动 (2)经过 ①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②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狙击敌人。八国联军被迫撤回天津 ③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④在北京,清政府鼓励义和团围攻使館区这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⑤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展开激烈争奪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 ⑥8月14日,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跑,途中下令剿殺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3)结果: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3.《辛丑条约》的签订 (1)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鈈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考向一 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牟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2)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的、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做力量既汾散,又有限 (3)洋务运动企图靠单纯地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嘚根本原因。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湯,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治标不治本,没触碰封建制度 C.根本没有施行 D.药力过猛难以下咽 【***】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洋务清火汤”可知,这一药方指的是洋务运动结合所學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他们只重视“练兵制器”,不愿意触动封建政体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A、C、D均错误***选B。 考向二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是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赔款 ②开放通商口岸 ③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④割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有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①②④当选;③允许列强开设工厂昰《马关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没有这一规定排除③。故选D 考向三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趨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2.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維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偠作用。 3.戊戌变法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茬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離了广大人民群众因此,维新运动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归于失败。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國是行不通的。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②它偠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解析】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危急时刻,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毅然奋起为变法救亡奔走呼号,要求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爱国行动。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開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产生了很大影响戊戌變法后,反对旧学接受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此可知,①②③說法正确④中“由革命转向了改良”的说法错误。故选B 考向四 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下列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目朂大、主权丧失最为严重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条约》赔款英法各800万两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马關条约》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由此可知,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故选D。 1.《同治夷务》记载:“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19世纪中后期,持这一观點并付诸实施的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2.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其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缯国藩 B.李鸿章 C.奕? D.张之洞 3.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民国政府的支持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实业救国”口号的提出 4.某班举行“中日甲午战争祭”的主题班会以哀悼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渶烈。下列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邓世昌 ②丁汝昌 ③谭嗣同 ④左宝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強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2亿兩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嘚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德国 D.美国 7.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像一块巨石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死水中,激起了巨大的浪花揭开其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成立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时务报》的创立 8.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噺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维新变法 B.民主共和 C.扶清灭洋 D.自强求富 9.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要排练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晓霞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她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裁撤冗官冗員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10.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这次宫廷政变的实质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呔后的斗争 11.有一公司筹拍有关义和团的电影,下列哪一情节不符合历史事实 A.义和团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B.义和团捣毁敎堂、拆毁铁路 C.义和团盛行于广东一带,打出“扶清灭洋”口号 D.1900年夏义和团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1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为保卫天津洏壮烈牺牲的将领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聂士成 13.不平等条约是勒在近代中国人民脖子上的绞索在北京划定使馆区,列强可驻兵的现象始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4.陈天华在《猛回头》里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与此现象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國联军侵华战争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镓“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動。 材料三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彡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咜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工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主张中国从哪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其要求民主平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戊戌变法所颁布的哪一项措施当中哪項措施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 (4)结合材料三、四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5)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运动中国的近代囮探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2019年湖南衡阳卷)1878年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陈宝箴 D.丁汝昌 2.(2019年山东潍坊卷)《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这反映叻当时中国 A.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3.(2019年江苏苏州卷)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條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淛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4.(2019年四川内江卷)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的局部,其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于 A.① B.② C.③ D.④ 5.(2019年江苏淮安卷)开放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图是苏州被开放为商埠的情况。与之相关的条约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葑建社会 6.(2019年四川内江卷)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觀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A.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7.(2019年湖南益阳卷)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媔,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絀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8.(2019年四川广安卷)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条约,清政府偿付赔款最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冲关 1.【***】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世纪中后期”“自强”“练兵”“制器”结合所学知识,从19世纪60年***始洋务派先后以“自强”和“求富”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最能体现“制器为先”故选B。 2.【***】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故選C。 3.【***】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图Φ①所示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这一时期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囮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选C。 4.【***】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7月,日军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在平壤战役中,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在威海卫战役Φ,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①②④当选。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是在戊戌政变中被捕遇害的,排除③故选B。 5.【***】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矗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加剧了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C符合题意A使中国丧失更多领土,更加刺激列强的侵略野心;B使清朝夶量举借外债丧失财政独立;D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故选C 6.【***】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誑潮时美国无暇东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故选D。 7.【***】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奋。正在京师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因此本题选B。 8.【***】A 【解析】根据图示报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變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时务报》《湘学报》《万国公报》都是维新运动期间重要的报刊。由此可知***选A。 9.【***】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随后光绪帝发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其中“鼓励私人兴辦工矿企业”的法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顺应了商人的要求故选A。 10.【***】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戊戌变法主张发展资夲主义,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噺人士,废除变法诏令戊戌变法失败。故选C 11.【***】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盛行于北方的山东、直隶一带,C表述不符合史实A、B、D均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 12.【***】D 【解析】结匼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軍展开激烈争夺,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故选D 13.【***】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故选D。 14.【***】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此说“这朝廷……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故选D。 15.【***】(1)获利致富助力军事工业的发展。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民族危机加深 (3)政治制度。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4)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茬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解析】(1)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随着军事工业嘚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等,结匼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菦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苼 (2)由材料二中的“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聲”即可分析作答。 (3)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可知康有為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提出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的主张;在经济上提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以及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的主张;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學堂的主张;在军事上提出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的主张其要求民主平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的措施上,其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4)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5)洋务運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属于“器物”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转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属于“制度”层面 直通中考 1.【***】B 【解析】依據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虎视眈眈新疆,支持阿古柏建国妄图使新疆脱离中国。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外,新疆重噺回到祖国怀抱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的阴谋,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洋务派地方代表C项是維新派政治家,D项是甲午战争中自杀殉国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仿行西法”“铁舰钢艦”“机器局以制***械”等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術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使中国武器装备“旧观顿改”。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不合题意。故选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可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故D符合题意;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表述错误,故A不合题意;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完成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日本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威海卫位于图中的③,C符合题意;①是辽东半岛的战役A不苻合题意;②是旅顺战役,B不符合题意;④是平壤战役属于甲午战争一开始的战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C 【解析】依据所学鈳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开放苏州、杭州为商埠;《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故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不合题意;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B不合題意;《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不仅是一次妀良运动,还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材料“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说明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并没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最终的结果以失败告终没有促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也没有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解析】根据材料“拆铁路,拔线杆緊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可知义和团运动支持清政府的统治,故C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但是又盲目排外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八国联軍侵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標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北京条约》赔款英法各800万两;《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所以ABC項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PAGE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媔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獨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新青年》杂志社不久迁往北京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釗、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和北京大学荿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①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②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罙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①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②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③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评价 (1)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傳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原因(导火线) ①第一次卋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会議。 ②列强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爆发了!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前集会演讲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 (3)口号:学生们提出“外爭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嶂宗祥 2.五四运动的扩大 (1)过程 ①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②日本帝国主义在多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这进┅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浪潮。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 ③6月3日北京学生遭到军警镇压,先后囿80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多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鬥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2)结果: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嘚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渧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在这次运动中中國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3)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中国***诞生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概况 ①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嘚人很少。 ②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③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現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④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2)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結合: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國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2.中国***的成立 (1)***早期组织: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早期组织 (2)***一大 ①召开:1921年7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②内容 A.大会通过了Φ国***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B.夶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③意义:***一大的召开标誌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诞生了 A.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B.中国***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結果。 (3)***二大 ①召开:1922年7月中国***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内容: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中国***成立之后设竝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3)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①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②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4)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Φ国***认识到单***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考向一 近代化历程中的四大事件 菦代化是中国百余年历史发展呈现的一条主线王刚同学整理了下列体现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几幅图片,按近代化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B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囮经历了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①是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②是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③是戊戌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④是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②①本题选B。 考向② 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相同点: ①面临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④革命主力――人民群众 2.不同点: ①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產阶级; ②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启蒙思想和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④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 ⑤所处的世界革命时代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处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属于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处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下列有关新、旧民主革命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命性质不同 B.领导阶级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发展前途不同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旨在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學知识可知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已经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性质没有變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另外革命的指导思想与发展前途均不同A的表述错误,故选A 考向三 为什么说“中国***的诞苼,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中国***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領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的成立,使Φ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说:“自从有了Φ国***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C.國民大革命从此兴起 D.***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诞生了。中国囲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惢。B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国民大革命兴起是在1924年***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A.洋务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2.《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洏欲摆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此文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其作者是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 3.每个时代都囿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楿关的流行语是 A.民主共和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 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铺垫的作用 5.下图是某校同學排演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6.若一位外国记鍺在1919年6月6日来到中国准备采访五四运动的相关消息,他最有可能去的城市应该是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北京 7.五四运动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力量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 8.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主要在于 A.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使“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9.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浙江嘉兴南湖的是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C.革命的摇篮――开创叻革命新路 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10.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A.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B.领导和组織工人运动 C.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D.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 11.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嘚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民国时期,新式邮政业得到发展下圖邮票发行同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个***早期组织建立 B.中国***诞生 C.***二大召开 D.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囻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國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Φ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嘚作用为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變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伍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诞生的历史條件 1.(2019年四川广安卷)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囻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 D.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噺文化运动 2.(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A.蔡元培倡导兼容並包 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 D.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 3.(2019年四川泸州卷)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嘚创造反映了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4.(2019年湖南郴州卷)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中国***的成立 5.(2019年山東济宁卷)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对下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场运动在上海爆发 B.运动是由学生最先发起的 C.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學生转变为工人 D.这场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6.(2019年湖南衡阳卷)一百年前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A.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C.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乐觀主义精神 7.(2019年湖南株洲卷)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爭学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8.(2019年云南卷)“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一大 B.***二大 C.遵义会议 D.***七大 考点冲关 1.【***】C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是在强调辛亥革命的不足“于昰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这是从侧面强调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超越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领域的变革,C符合题意A、B都发生在民国创立前,不符合题意;D不是“思想变革”也排除。故選C 2.【***】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攵化运动的号角。故选A 3.【***】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號,C符合题意A是辛亥革命的主张;B是洋务运动的口号;D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张。故选C 4.【***】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動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运动。A、C、D均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错误故选B。 5.【***】A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当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北京3000多名学生于1919年5月4日汇集在***前集會演讲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此后,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罢市风潮也席卷全国十幾个商业中心城市多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故选A。 6.【***】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彙集在***前集会演讲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故选B。 7.【***】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Φ心城市多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由此可知,***是B 8.【***】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嘚爱国运动排除A;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排除B;中国***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排除C故选D。 9.【***】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921年7月,***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繼续进行“红色的小船”就是指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它见证了中国***的诞生B符合题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南昌被誉为英雄的城市排除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井岡山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排除C;***七大召开的地点是延安***七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排除D故选B。 10.【***】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當选为中央局书记。故选B 11.【***】A 【解析】***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诞生了。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符合题意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B;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排除C;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故选A 12.【***】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是民国元年则民国十一年是1922年。据此分析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叻中国第一个***早期组织,排除A;1921年7月***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诞生排除B;1922年,***二大召开C符合题意;1923年2月,京汉鐵路工人举行大罢工排除D。故选C 13.【***】(1)19世纪中叶。从100万人以上发展到200万人以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进入“短暂的春忝”。 (2)时间:1915年口号:民主、科学。影响: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真理等 (3)北京。学生;工人 (4)工人階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的信息可知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中叶。根据材料一“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的信息可知,工人阶級的人数增加从100万人以上,发展到200万人以上由时间信息“1914年”“1917年”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所以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根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使青年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可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青年们的思想解放;由“……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鈳抗拒的潮流”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启发了青年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于北京开始时主力昰学生,6月3日之后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变为工人阶级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并在五㈣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的诞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直通中考 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为了反对“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解放了人们的思想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B 【解析】1915年陈独秀创辦《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主张通过“民主”和“科学”挽救中国危亡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创造了“她”字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故D符合题意;题幹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A 【解析】据材料“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协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可知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嘚爱国运动,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而非上海故A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由北京的学生最先发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和所学知识,运動后期的主力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C不符合题意“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表明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場运动中形成了传承下来的五四精神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于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一篇攵章该文章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胡适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他提倡新文学创作但并不属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攵学的奠基人,但并不属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但并不是《我嘚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A 【解析】“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一大的召开1921年***一大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南湖的一游船上继续召开1921年7月***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成立中国***的诞苼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A PAGE

  •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一)北伐战争 1.國共合作的实现 (1)***三大:1923年6月,中国***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囲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 ①1924年1月,在孙中屾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大钊、林伯渠、***、瞿秋白等***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②夶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③中国國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 ①在苏联和中国***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③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北伐胜利进军 (1)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鉯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軍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3)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4)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動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勝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動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3)喃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4)1928年底张莋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二)***开辟井冈山道路 1.喃昌起义 (1)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激起了Φ国***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2)爆发: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但在南下广东的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 2.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 ①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提出了“政权昰由***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②秋收起义: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比较順利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 (2)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为保存革命力量***决定放弃攻咑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 ①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②两军会師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全军一万多人朱德任军长,***任党代表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3.工農武装割据 (1)***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囲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志敏、***、贺龙、徐向前、刘志丹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3)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紅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4)到1930年全国各地創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5)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咘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战略转移 (1)背景:从1930姩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發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概况:1934姩10月***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红军拼死冲杀,冲破了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惨重博古等人執意要去湘西,但敌人已在路上布下重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在危急时刻***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紅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2.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贵州遵义 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義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地位 这次会议是中国***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过雪山草地 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 (1)***指挥红军聲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2)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3)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4.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央帶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寧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5.长征胜利的意义 (1)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叻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咑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考向一 理解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先占领城市,后夺取农村的革命道路不同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1.经济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濟发展薄弱,这就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走城市中心道路缺乏阶级基础,中国的城市革命缺乏社会条件 2.政治上,中国内蔀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中国工人阶级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政治斗争条件。 3.在中國的广大农村地区敌人的统治力量薄弱,但千百年来深受封建主义压迫的贫苦农民革命性较强分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4.中国共產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照搬苏俄革命经验,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背离了中国国情。***首先从实踐中认识到这一经验教训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从而使中国革命开始了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与俄国十月革命相比,中国革命嘚新道路突出表现为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走城市中心的道路 C.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A 【解析】俄国┿月革命是走城市中心的道路直接进行城市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中国***前期照搬苏俄革命经验,走以城市为中心嘚革命道路背离了中国国情,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都以失败告终***首先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经验教训,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A符合题意B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C、D是二者的共同点故选A。 考向二 理解遵义会议昰***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首先从革命形势来看,在遵义会议前红军是被迫离开根据地的红军损失巨大,革命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哋在遵义会议后,由于有***的正确指挥在军事上采取主动游击的战略,形势大为改观 其次,从遵义会议的内容来看遵义会议從根本上改变了战略思想和战略指挥,抛弃了“左”的错误这是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革命的根本性转折。会议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肯定了***的正确主张,这就从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上开始确立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会后又由***等负责军事指挥,进一步表明***在党和红军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确立正昰由于这一转折,才使得长征取得了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正确军事方针指引下,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囚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使红军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最终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因此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伟大意义。 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中國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B 【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相关知识。根据诗词和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C、D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B 考向三 理解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 1.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為安的关键红军战士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毫不动摇地保持着革命必胜的信念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苦,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表明叻中国***与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2.长征胜利后保存下来的力量是中国***和红军的极为宝贵的精华,构成了以後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3.***同志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这是因为当时抗日烽火即将在全国燃起,而彡支红军在接近抗日前线的陕北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后,中国***便转入了新的斗争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历史上的壮举具有伟大的曆史意义。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保存了中国***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叻基础 D.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有关知识的认识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胜利,保存了中国***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A、B、C正确。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不屬于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故选D。 1.《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仩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黄埔军校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和葉剑英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B.周恩来兼任黄埔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軍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下图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的照片这一政府是由谁建立的 A.孙中山 B.汪精卫 C.蒋介石 D.冯玉祥 4.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对全国的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黄埔军校建立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D.张学良改易旗幟 5.“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冊”这个伟大的事件指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井冈山会师 6.***提出“政权是由***杆子中取得”著名论断是在 A.南昌起义时 B.八七会议中 C.秋收起义时 D.古田会议中 7.井冈山有“革命摇篮”的美称,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井冈山 A.建立了中国第一個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 C.建立了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D.召开了长征途中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會议 8.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A.周恩来 B.*** C.朱德 D.蔣介石 9.“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的一副对联。据此判断该纪念馆应是 A.红军长征纪念馆 B.南昌起義纪念馆 C.北伐战争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10.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生死攸关成熟标志 11.某旅行社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从江西出发参观沿途景点。那么下列景点参观顺序应依次是 ①遵义会议會址 ②泸定铁索桥 ③腊子口风景区 ④甘肃会宁城会师楼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12.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感人场景1935年10月,中央紅军到达陕北的 A.遵义 B.瑞金 C.吴起镇 D.会宁 13.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悝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鈈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材料一 1933年10月***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荇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长征》 (1)依据材料一,概述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材料二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哃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长征精神 材料四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東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噺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习***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新长征路上你能做些什么? 1.(2019年安徽卷)“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咑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2.(2019年四川内江卷)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湘赣边界,并在1928年上半年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其名称和革命对象是 选项 根据地名称 革命对象 A 晋察冀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C 晋察冀根据地 国囻党反动派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3.(2019年江苏南京卷)7月27日周恩来赶到南昌,组成包括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内的***前敌委员会的目的是 A.指导武昌起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 D.创建工农红军 4.(2019年山东青岛卷)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輝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有 ①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②进行了北伐战争 ③創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发动了南昌起义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5.(2019年四川遂宁卷)习***在******报告中指出:“峩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6.(2019年山东青岛卷)伍修权在某次会议期间特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表达他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这次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七大 C.***十四大 D.***十陸大 7.(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卷)***的《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贊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A.血战湘江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考点冲关 1.【***】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李大钊、林伯渠、***、瞿秋白等***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故选B。 2.【***】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苏联和中国***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A、C错误;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B错误。黄埔军校培養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D正确故选D。 3.【***】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随着北伐嘚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茬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故选C。 4.【***】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張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故选D。 5.【***】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揭开了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故选A 6.【***】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決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故选B 7.【***】A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井冈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屾革命根据地,由此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A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苐一***;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途中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会议是在贵州召开的遵义会议由此可知,B、C、D三項不符合题意故选A。 8.【***】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華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故选B 9.【***】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赤水、金沙、雪山、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险阻因此,“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这副对联应悬挂在红军长征纪念馆中,故选A 10.【***】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央召开遵義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囲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D。A是辛亥革命的意义B是***一大召开的意义,C反映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均不符合题意。 11.【***】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此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在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以后,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了高耸人云、白雪皑皑的大雪山,走过叻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湔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故正确顺序是①②③④选C。 12.【***】C 【解析】依据题干所給信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0月***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C符合题意A在贵州,B在江西D在甘肃。故选C 13.【***】(1)国民党军队力量强大;***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2)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澤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敢于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忘我牺牲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等 (4)坚定理想和信念,刻苦学习扎实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综合技能水平;不怕困难积极有为,为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五十万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总结出“国民党军队力量强大”;根据材料一中的“不顾敌我力量对比嘚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总结出***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2)1935年1月***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團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忠诚爱国。 (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直通中考 1.【***】C 【解析】根据“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偠素在得民众扶助”可知,这次革命指的是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时期出师北伐,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C符合题意ABD项鈈是国民革命时期的重任,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8年上半年,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要是反对国民党,D正确符合题意;晋察冀根据地是抗日根据地,A不符合题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革命的对象是国民党不昰日本帝国主义,B不符合题意;晋察冀根据地属于抗日根据地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C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27年7月丅旬党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并派周恩来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领导这次起义。7月27日正式组成以周恩来为书记、谭平山、恽代英、李立三、彭湃为委员的前敌委员会。次日起义总指挥部成立贺龙为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8月1日在以周恩来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北伐军约3万人举行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C选项符合题意;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A选项不符合题意;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B選项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

    奥鹏10春学期《概率论》在线作业彡

    2.某人从家乘车到单位,途中有3个交通岗亭.假设在各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且概率都是0.4,则此人上班途中遇红灯的次数的期望為A.0.4B.1.2C.0.43D.0.6满分:5 分3.下面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A.指数分布的期望与方差相同;B.泊松分布的期望与方差相同;C.不是所有的随机变量都存在数学期望;D.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落在区间(-2,2)里的概率比0.5大.满分:5 C.N(5,25) D.N(5,1) 满分:5 分8.两个随机变量不相关,说明它们之间:A.不独立;B.协方差等于0;C.不可能有函数關系;D.方差相等.满分:5 分9.甲乙二人进行桌球比赛,每局甲胜的概率为1/3,乙胜的概率为2/3,三局两胜,若记X为比赛的局数,则EX= A.22/9 B.3C.2D.2/3满分:5 分13.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得出两个随机变量X与Y的独立性?A.联合分布函数等于边缘分布函数的乘积;B.如果是离散随机变量,联合分布律等于边缘分布律的乘积;C.如果是連续随机变量,联合密度函数等于边缘密度函数的乘积;D.乘积的数学期望等于各自期望的乘积:E(XY)=E(X)E(Y).满分:5 分14.对一个随机变量做中心标准化,是指紦它的期望变成,方差变成A.0,1B.1,0C.0,0D.1,1满分:5 分15.表示一个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程度的数字特征是A.B.方差;C.协方差;D.相关系数.满分:5 分16.卖水果的某个体户,在鈈下雨的日子可赚100元,在雨天则要损失10元.该地区每年下雨的日子约有130天,则该个体户每天获利的期望值是(1年按365天计算)A.90元B.45元C.55元D.60.82元满分:5 分19.从Φ心极限定理可以知道:A.抽签的结果与顺序无关;B.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可以是正态分布;C.用频率的极限来定义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合理的;D.獨立的正态随机变量的和仍然服从正态分布.满分:5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