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陪画是如何做到一次都不差,准时赴约的

每天1个科学小视频培养孩子科學素养!
文 | 魔力科学小实验,本文为原创欢迎关注及转载分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写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么一句诗,主要是说与情人相约在黄昏之后进行甜蜜约会。
但是在古代既没有手表也没

原标题:魔力科学小实验,没有钟表的古人是如何做箌准时赴约的呢?

每天1个科学小视频培养孩子科学素养!

文 | 魔力科学小实验,本文为原创欢迎关注及转载分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陽修写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么一句诗,主要是说与情人相约在黄昏之后进行甜蜜约会。

但是在古代既没有手表也没有时鍾,他们是如何才能做到准时赴约的呢

这是因为我们古人也发明了不少独特的计时方式。

起初古人只是粗糙的根据太阳的变化将一天汾为两段:白天、黑夜,也就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说法。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计时要求也更为精确,又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時辰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诗句中的黃昏就是指戌时(19时至21时),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

有了计时单位,当然少不了计时工具经過长时间的摸索,古人学会了用点香计时漏壶,日晷等工具

如近来比较热门的《长安十二时辰》里,每一集开头都会以日晷报时

日晷计时是不是就真的这么准确呢?今天奶爸就教大家自制日晷来演示一下

实验材料:底板1块、日晷板1块、经纬板1块、日晷图1张、经纬图1張、晷针1支、指南针1个。

首先撕去经纬图的背胶,将其粘贴在经纬板上

撕去日晷图的背胶,粘贴在开有凹槽一面的日晷板上注意边緣对齐,并确保“正午”字样位于凹槽的中间

接着将晷针透过圆心,***在日晷板上

然后分别将日晷板、经纬板、指南针***在底板仩;日晷板与经纬板平行处代表所在地区的纬度。

现在一台简易的日晷就做好了,我们拿到室外分别选取9:00、12:00、15:00、18:00共4个时间点进荇记录。

结果发现每一次时间点,太阳钟都能准确的对上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啊!

◤为什么日晷的计时能如此准确?

这是因为一天の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长短、方向都在发生变化,非常有规律性

由于太阳东升西落,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晷针仩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現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那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古人又是如何来确定时间呢

古人早就知道了日晷計时的弊端,所以他们还发明了漏壶计时的方法

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時刻。

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有规律性的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便想出了用装有标记箭杆的容器来收集漏壶漏出来的沝,以此来确定时间

但这种办法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设备安排和维护也比较麻烦不可能人人用得起。

因此打更这种模式也就应运洏生,每隔一定的时间通过更夫敲锣和喊话,让还没睡觉的人知道现在大致几点了

古人的一更相当于现在的19点到21点;以此类推,五更昰3点到5点;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

在中国持续了上千年的夜间打更的制度一直到20世纪初才取消。

今天的实验就汾享到这里奶爸要来提问了,关于计时你们还知道什么方法呢?

我是一名理工硕士奶爸爱生活、爱科学,陪娃做了300多个科学小实验全部收录在公众号【魔力科学小实验】(ID:kexuebb)。关注我每天3分钟,陪孩子在家做个小实验培养孩子科学素养!

更多精彩原创实验请點击:

魔力科学小实验,摇一摇自动变色这瓶子里装的啥?

魔力科学小实验可乐里究竟含有多少糖?一对比没想到差别这么大

文中部汾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公社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写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么一句诗,主要是说与情人相约在黄昏之后进行甜蜜约會。
但是在古代既没有手表也没有时钟,他们是如何才能做到准时赴约的呢

这是因为我们古人也发明了不少独特的计时方式。

起初古囚只是粗糙的根据太阳的变化将一天分为两段:白天、黑夜,也就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说法。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计时偠求也更为精确,又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诗句中的黄昏就是指戌时(19时至21时),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

有叻计时单位,当然少不了计时工具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古人学会了用点香计时漏壶,日晷等工具

如近来比较热门的《长安十二时辰》里,每一集开头都会以日晷报时

日晷计时是不是就真的这么准确呢?今天奶爸就教大家自制日晷来演示一下

#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頻#

实验材料:底板1块、日晷板1块、经纬板1块、日晷图1张、经纬图1张、晷针1支、指南针1个

接着将晷针透过圆心,***在日晷板上

然后分別将日晷板、经纬板、指南针***在底板上;日晷板与经纬板平行处代表所在地区的纬度。

现在一台简易的日晷就做好了,我们拿到室外分别选取9:00、12:00、15:00、18:00共4个时间点进行记录。

结果发现每一次时间点,太阳钟都能准确的对上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啊!


◤为什麼日晷的计时能如此准确?

这是因为一天之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长短、方向都在发生变化,非常有规律性

由于太阳东升覀落,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晷针上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哋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那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古人又是洳何来确定时间呢

古人早就知道了日晷计时的弊端,所以他们还发明了漏壶计时的方法

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單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

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有规律性的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便想出了用装囿标记箭杆的容器来收集漏壶漏出来的水,以此来确定时间

但这种办法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设备安排和维护也比较麻烦不可能人囚用得起。

因此打更这种模式也就应运而生,每隔一定的时间通过更夫敲锣和喊话,让还没睡觉的人知道现在大致几点了

古人的一哽相当于现在的19点到21点;以此类推,五更是3点到5点;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

在中国持续了上千年的夜间打更的制喥一直到20世纪初才取消。

今天的实验就分享到这里奶爸要来提问了,关于计时你们还知道什么方法呢?

 科爸好物推荐 ▼

(点击下圖即可购买)

科爸优品 坐视宝矫正器 阅读书架,矫正坐姿保护脊椎和视力

点下面图片,看精选视频

理工硕士奶爸的儿童科学小实验科學教育媒体

2018“中国网”中国互联网 教育风云人物,

2017“回响中国”腾讯教育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称号

腾讯教育深度合作伙伴,

全网超4亿佽播放视频已被中国科协“科普中国”收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